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庄清洁行动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甘肃省积极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到2020年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
垃圾靠风刮 污水靠蒸发
春节期间,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寂静的村庄又变得热闹起来,同时也进入了生活垃圾产出的高峰期。在一些村庄,鞭炮碎屑、饮料瓶、废旧电池、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塑料制品被随意丢弃,“垃圾围村”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位农民说,倒退二三十年,农村是很少有垃圾的。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也没有农膜,主要是动物和人的排泄物,但也被收集起来作为肥料。
如今,走进一些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街头巷尾和田间地头随处都可以看见废弃塑料农膜、农药瓶、饮料瓶、杂草秸秆、包装物、废弃建材、医疗垃圾……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六边”成为垃圾主要倾倒地点。晴天气味难闻,刮风天塑料袋满天飞,一遇到雨天,洪水直接把垃圾冲到了农民饮水的山泉附近,有的渗进了泉水里,直接影响着村里人畜饮水安全。
农工党甘肃省委曾在一份调研中指出,目前农村垃圾排放量日渐增多,成分日益复杂,加之城市大量未经处理的垃圾被清运或转移至农村地区,或者转至城乡接合部仅作简单的填埋、焚烧甚至堆放,导致农村的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
农工党甘肃省委通过调研发现,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垃圾排放量与全国人均排放量基本相当。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0.86公斤,每年仅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就逼近3亿吨,约为城市垃圾排放量的70%~80%,且垃圾排放速度正在以8%~10%的速度快速增长。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已成为部分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
环境整治让垃圾消失
每天早上7时多,皋兰县石洞镇中堡村一社的杨仙崇就开着垃圾清运车出门了。村民纷纷把家里的生活垃圾提出来,放在垃圾车上。
“原来家里的垃圾出门就乱倒,现在村里有了专门的清洁工负责垃圾清运,村庄街道也变得干净整洁了。”中堡村村民说。
从2013年开始,兰州市在全市农村组织实施了“清洁家园”行动,并配套实施了“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按计划,到2017年,全市80%以上的乡(镇)、70%以上的村实施“十乡百村”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建成一批村容整洁乡村、乡风文明乡村和美丽乡村。
这一变化,源于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在甘肃的启动。
从2010年开始,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启动,旨在通过在基础条件较好、资金配套充足、示范效应明显的地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以奖促治”政策效果,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
2011年起,甘肃省被财政部和环保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3年时间,国家安排甘肃省中央补助资金7亿元,地方配套3.5亿元,用于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三年来,中央补助资金和省市县配套投入总数超过10亿元,甘肃省农村连片(综合――整治共涉及14个市州,85个县(区、市),1752个行政村,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10%以上,受益人口348万余人。
美丽乡村建设改变农村
“生活垃圾不乱放,街净巷洁讲文明。”这是庄浪县通化乡野赵村村民耳熟能详的“卫生环保村民守则”。
走进野赵村,水泥硬化过的村道干净整洁,街道两旁立着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家家门口摆放了垃圾箱,垃圾专门有人收集清运。
为了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引发的污染现象,2006年,甘肃省在农业部的扶持下,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从而拉开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序幕。
2013年,甘肃省又出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行动计划。围绕甘肃开展千村美丽、万村整洁、水路房全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到2020年,所有行政村基本实现安全饮水、通村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全覆盖,60%以上的村庄实现环境整洁,建成1000个以上“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
以精品村、重点村和特色村为节点,重点打造3条精品线,每条精品线实行县领导联系制度,全程参与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在精品线的打造上,注重沿线环境的综合整治,花大力气破除“脏、乱、差”问题。大力推进“四边三化”活动,全面实施城乡绿化,按规划、有重点地开展增绿行动,做好104国道、62省道、60省道和上三高速公路沿线的洁化、绿化和美化。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依法拆除违法建筑。县农办统一购买树苗,组织人员对全市现场会考察路线见缝插绿,街道、镇和镇区块对62省道沿线进行综合整治,提升整体形象。
二、清洁家园工作明显提升。以开展“垃圾不落地、更美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载体,在全县范围内掀起集中大整治活动,对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聚区、河道沟渠、学校门口、废品回收点等重点区块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整治整体效果。县清洁办定期对国省道沿线村庄、乡村、河道进行全面督查,并通报,督促整改落实。以“清洁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清理处置沿河沿路、房前屋后的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在等村开展三星、四星、五星级“清洁户”评比活动,在等村按照环境洁美、亲人谐美、生活甜美、邻里和美、群众赞美等“五美”要求,开展“美丽家庭”评比,已创建三星级美丽家庭32户,四星级6户,五星级3户,并设立红榜和黑榜曝光,让好的露脸、差的丢脸,村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
三、开展新一轮扶贫开发。开始实施“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召开新一轮扶贫对象认定工作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低收入农户和扶贫重点村初选对象的调查已完成,低收入农户、扶贫重点村认定对象报批和公告工作正在进行中。将1000人的异地搬迁指标分解到各乡镇(街道),目前幸福花苑五期工程进展顺利,一号楼建至第15层,二号楼建至第13层。推荐了199户农户为2013年我县“创业增收”贴息贷款对象。
四、农家乐产业进一步做精。重点扶持、水云间、雷峰休闲农庄等具有代表性的农家乐,指导经营户主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各具特色的发展。对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农家乐进行摄影取材,装订成展示农家乐特色风采的宣传资料。会同县餐饮协会,完成特色农家土菜收集整理工作。协调各方人员,确保现场会顺利完成。加大农家乐经营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农家乐经营的效益。查清农家乐环境管理状况,落实规模农家乐排污许可制度,督促上规模农家乐经营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推进农家乐环境整治,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加强管理实现农家乐可持续发展。
(一)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和达标排放工作的监督落实方面
**区辖15个乡镇,沿江乡镇11个,其中**镇纳入城区环卫统一管理。沿江的**等6个乡镇,分别于2006年、2008年建成垃圾处理场并经省家园办验收合格,正常投入使用。我局采取每月巡查的方式对已投产的乡镇垃圾处理场加强运营监管,督促有关乡镇对垃圾渗滤液采取过滤池、沉淀池、芦苇丛等多种形式有效处理,基本达标排放。
(二)保障饮用水环境安全方面
与区环保局、区委农办、区国土分局等部门,结合新农村、中心村、地灾搬迁安置、造福工程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批组织实施对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居民外迁安置。目前全区已新修编完成炉下镇、赤门乡总体规划,峡阳镇、南山镇大坝、凤池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炉下镇斜溪村等66个行政村建设规划,正在建设大横镇四朵洋、塔前镇茶林、水南街道后谷等多个村镇住宅试点小区。根据省建设厅安排部署,计划于2010年起,对部分条件较成熟的沿江居民集中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截污和集中处理试点工作。
(三)深化家园清洁行动方面情况
截止10月21日,我区已全部完成2009年5个集镇、44个行政村(含库区村21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任务,并经省家园办验收合格,正常投入使用和运行。实现了沿江除纳入城区环卫统一管理外的8个乡镇,全部完成集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和全区共139个行政村(其中沿江行政村44个,完成整治并经验收合格38个)的垃圾整治任务。今年验收合格的炉下镇、樟湖镇、洋后镇、巨口乡、赤门乡等5个集镇垃圾处理设施,均按福建省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垃圾治理验收标准(试行)建设,建有焚烧炉、分拣坪、遮阳棚、管理房、拦截坝、进出道路等。同时,有关镇(村)建立稳定的保洁队伍,健全垃圾清扫保洁各项制度,配备了垃圾池(桶)等各项设施,5个集镇共配有85个垃圾池(桶),清运板车42辆,垃圾专用机动运输车5辆,44个开展垃圾整治的行政村已配备2365个垃圾池(桶)、59辆清运板车,垃圾专用机动运输车9辆,镇村共投入资金347万元。通过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极大地解决了多年来农村垃圾乱堆放导致的镇容村貌脏、乱、差的问题,使农村家园面貌焕然一新。同时,我区沿江、沿溪乡镇尚未列入“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村有6个(即来舟镇新建、傍溪、王富村,大横镇陈墩、埂古、常坑村),我局已督促有关镇村在2009年底前完成农村家园清洁行动治理任务,并建立垃圾处理的长效运行机制,争取列入2010年省家园办验收范畴。
(四)开展垃圾清理方面情况
沿江两岸1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垃圾堆放点,有关乡镇、街道已予以清理,确保无污染物入河,尽量做到水面无漂浮物,岸坡无垃圾。目前,全区共清理沿江垃圾堆放点55处,累计清理垃圾580吨。安丰沟流域生活垃圾处理,经市区有关部门多次协调,明确纳入市环卫清扫保洁服务范围,据悉于11月20日正式启动。目前正逐步开展垃圾袋装收集、设置垃圾桶(池)、建立监控系统等工作。
(五)确定由局建管股副股长沈文鸿负责项目的实施和联系,定期向区整治办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材料。
二、存在问题和建议
1、部分已建的江河沿岸乡镇垃圾处理场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垃圾焚烧炉利用率不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果有待提高。建议有关乡镇加大垃圾收集处理服务范围,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已建垃圾处理设施的有效运行,严禁在河岸堆放和向河道倾倒垃圾、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治理监督队伍。
2、乡镇、村庄垃圾处理费征收存在较大困难。有些乡镇、村对镇区单位、部分营业场所和村民收取少量垃圾处理费,大多数乡镇、村未实施对村民的垃圾处理费征收,且我区镇、村财力普遍困难,难以保障处理费的投入,从而影响了垃圾收集处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整治效果。建议有关乡镇建立健全垃圾处理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保障经费的投入。
3、村民清洁家园意识有待提高。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参与家园清洁行动主体意识。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1、继续开展清洁家园“回头看”活动。督促有关乡镇村进一步完善已建的垃圾处理设施,健全相关清扫保洁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设施的正常有效运行,巩固家园清洁整治效果。
同志们:
这次现场促进会是在深入贯彻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精神和全县推进创先争优“百日行动”大好形势下,县委、县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规格开的非常高,把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都请来参加,而且高清书记、程文县长放下其他很重要的工作参加这个会,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抓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今天上午,我们采取“现场看、实地听、交流议”的形式,组织与会同志实地参观学习了陈营镇、上坊乡、青云镇几个新农村建设点典型。相信大家会有不少感触和启示。总体感觉,5个村的建设成效都非常明显,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力度大、有特色、可借鉴”。讲力度大,就是5个村整治建设的气势大、投入大、手笔大,所以讲力度大;讲有特色,就是这5个村点依托各自的生态、人文、区位等资源条件和自然基础,做靓了村庄,做成了精品,做成了不同风格建设模式,所以讲有特色;讲可借鉴,是因为这些村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中,做到了先行一步,彰显了特色,打造了亮点,带来的变化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学、可以推,所以讲可借鉴。
刚才,会议安排了湖云乡做典型发言,介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等一会,高清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会议主题,讲三点意见。
一、召开现场促进会的目的
当前,各项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为什么选择这个时候开现场促进会?是因为推进这两项工作非常重要,到了非抓好不可的时候。
一是贯彻好上级精神和要求的需要。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于今年8月份在赣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我省五年来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以及一年来农村清洁工程的取得的“五大成效”:即,通过五年来的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工程、农民受益最多的民心工程、促进农村和谐的稳定工程、促进农村生态文明的示范工程。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上,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要“增强四性”(即,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新局面,着力增强坚定性;认真吸取各地创造的新经验,着力增强
创造性;要准确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形势,着力增强主动性;要积极策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着力增强自觉性);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出了“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注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更加注重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注重推进农村民生工程,更加注重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和“四个进一步”(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着力在谋划全局上有新进展;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着力在促进农民增收上有新作为;要进一步创新村镇整治工作思路,着力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着力在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上有新成效)的推进部署。可以说,这既是一次集中展示全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阶段性成果,交流经验、表彰的总结会,也是一次再动员和再部署的鼓劲会。我们今天召开这个大规模、高规格的流动现场会,目的就是要以这种形式进一步贯彻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的要求和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和举措,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扎实推进这两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对形势认识和分析的需要。回顾我县新农村建设五周年的工作历程,我们不断创新思路,提升抓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水平,创造了不少特色经验,得到了省市的认可,吸引了周边兄弟县市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特别是创立的“雷竹生态村”品牌、“六个一”结对共建机制以及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等特色经验性做法,在省市也被作为经验推广。但是随着省市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水准和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抓这两项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推进,形成了创优争先的发展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深感压力,尤其是针对万年这几年的情况,如果一味停留在现有的工作水平和原来的要求层面,我们就会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格局中丧失优势,就会各地竞相推进、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在落伍掉队。因此,要认清形势,把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放置到与周边兄弟县市比较的大环境,放置在全省全市的大格局去比拼,切实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以用发展的眼光,不断谋划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创出新成效。
三是对照全年目标找差距的需要。据10月上旬全县新农村建设交叉督查的情况来看,各乡镇总体成效较前一阶段有进展、有变化,培育了湖云乡以村点各个突破实现整体平衡推进、齐埠乡以借鉴兄弟村点整治经验为切入促进工作开展、珠田乡实行村点“三天一检查,每周一通报
”等一批典型经验,梓埠镇对整治不力的村点采取机械化作业的做法也比较有特色,全县打造了上坊乡细港杨家村、苏桥乡金塘毛家村、陈营镇郊区史家畈村等一批整体推进和单项建设比较有特色的村点。特别是湖云乡该乡的湖云段家村不仅在基础设施方面力度大,还注重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保洁工作也做得非常到位,在这次交叉检查中得了满分。
点环境整治还没有启动,看不到新农村建设气息,特色、亮点不多。由此可见,冲刺全年目标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如不抓紧去抓去促,势必在省市考评中淘汰出局,创先争优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四是再鼓劲、再推进的需要。当前,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面上推进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的负责同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重视程度有所降低、热情有所减退,造成工作思路不清晰,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村点的产业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难度较大、办法不多;部分地方还停留在就农村抓农村的工作层面上,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还任重道远,农民的主体意识还有待增强、农村垃圾分拣分类处理和设施建设还要进一步提升。如何妥善解决好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这次现场会再推进再部署,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进一步造势加压,促进这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现场会观摩得出的经验启示
考虑到时间关系和路途的关系,这次只就近选择了几个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做的比较好的村点作为观摩点,全县还有其他乡镇的一大批村点都做的比较好。总结现场会5个观摩村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经验启示:
启示之二,思路正确方法对路是基础。今天参观的5村对村点建设定位比较科学,比较准确。在建设模式的选择上,陈营镇邹坂的上屋、下屋和马家四方岗定位为联村整片推进模式、通过联村整片搞建设,已将三村连成了一体,做到了山水和文化相融,基础设施共享性,且片区设有医疗服务站、小学、电信网点、商店和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社会服务功能齐全,体现的是新农村社区风貌。上坊西港杨家定位为田园生态建设模式,通过延续村内良好的自然风貌和生态庭院,搞好“三改两普及”和垃圾处理,使环境更优美,人居更舒适,体现了乡村特有的生态风貌。上坊乡西山蔡家新村定位为集中建房型建设模式,建成了3排48户连栋别墅小区,体现的是现代时尚的建筑风格,陈营镇郊区史家坂定位为城中村改造型,该村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规划改造村居,接上了县城自来水、下水道和县城下水道连为一体,拆除了影响村内的违章建筑物,兴建了小型广场,体现的是农民生活品位和村庄的文化底蕴。在产业发展上,5个村均依托农民的种养习惯和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打造产业支撑。如地处县城及其周边的陈营镇邹畈上屋、下屋、郊区史家坂的蔬菜和花卉苗木产业、务工经
济。青云镇姚源姚家、上坊乡细港杨家的雷竹产业开发已成规模;上坊西山蔡家产业支撑依靠的是甲鱼养殖和务工经济。
启示之三,多方筹资破解瓶颈是关键。5个村在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资金短缺的问题上,都很有特色。如上坊乡西山蔡家村建设农民别墅小区,争取新农村建设用地政策,沿清珠线专门划出一块土地,出让给农民建房,村民理事会按建房面积每平方米确定筹资标准,向建房户筹集相应资金用于水电、绿地、下水道等基础配套设施。郊区史家坂村则利用村内的人脉和地理优势,促成县医院、药监局、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出资支援整治建设。我们其他乡镇的村点也有资源、区位和人脉优势,关键要看大家在筹资方式上如何找准切入,开动脑筋。
启示之四,干部服务群众主体是根本。特别是县挂点领导和结对共建单位从确点开始到实施推进,都亲历亲为,如果不是各级领导这么重视,就不会有今天这么好的效果。乡镇新村办也配合村理事会,从宣传、规划、筹资到实实在在推进等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通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真正把5个村建成有特色、可以学、能推广的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在发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中,5个村也想了不少办法,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做到干部服务推动、理事会带动、群众主动,给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村民也通过整治建设给村庄带来的变化,看到了党委、政府是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搞建设、谋发展,从而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纷纷出钱出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心抓的良好氛围。
三、下步工作如何部署推进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和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和农村清洁工程一周年表彰大会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全市推进“三区”建设和县委、县政府建设“雷竹生态村”的决策上来,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凝聚工作合力,形成共识共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1、负起“三责任”:对历史负责、对上级负责、对群众负责。一是要对历史负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分步实施,坚持不懈,切不可急于求成。力戒盲目追求高起点、高速度,杜绝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坚决防止超越农民承受能力、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负债工程
”。二是要对上级负责。今年,省、市、县三级继续整合了一定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真心扶持与真情关爱。我们认为村点争取上级资金扶持很不容易,群众自筹能力也弱,靠争取共建单位、企业捐赠更来自不易。所以要本着对上级负责、对协作方负责的态度,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强化项目建设的公开度和透明度,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对资金使用情况,通过村务公开等形式,实行阳光操作,切实提高了帮扶资金的使用绩效,确保每一笔资金与每一个项目都能真正惠及群众。三是要对群众负责。新农村建设点工作是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一定要严格标准、确保质量,确保建一项、成一项,这样才能不违背群众的意愿和新农村建设初衷。坚决杜绝"老百姓今年拍手称快,明年指鼻骂娘"的现象,即使各项工程不可能让老百姓终身受用,但也要保证长期受益,使百姓真正地享受到新农村建设成果。
2、突出“三重点”:即雷竹产业、基础设施、三绿一处理。“六改四普及”和“三绿一处理”是新农村建设的“规定动作”,也是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务必抓住推进整治建设的有力契机,克难攻坚,务必在冲刺阶段取得明显实效。一是突出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雷竹种植是我县今年新农村建设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项目主要载体之一。从现在起县新村办会同县林业局要主动谋划好调苗和种植意向摸底以及规划好山头、地块和村内边角地等相关准备工作,加快细化每个建设点发展雷竹产业发展计划,把产业落实到村,把面积落实到农民,要积极打造新农村建设雷竹
产业品牌,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闲置资源、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做大做强一批雷竹种植大户;二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核心的是抓好“三改两普及”(即改路、改水、改厕)改路、改水率必须达到100%以上,户厕改造率必须达到90%以上,这三项工作一定要深入,人畜分离和一些空心房的拆除一定要彻底。户用沼气在10口以上、太阳能普及不少于10台,年底这项工作以“双百一九双十”为评判标准检验工作成效。要按照验收要求先做完“规定动作”,再考虑兴建小型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和安装健身器材等自选动作,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突出“三绿一处理”。要积极开展村庄绿化、
庭院绿化和道路绿化,与“一大四小”工程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相结合,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栽种果树,在各建设点进村道路两侧、村庄周围栽植各类苗木,这项工作即将在11月份按照“三统一”(公开采购、统一管护模式、统一绿化标准)的要求,在全县各省级建设点部署开展。同时,要在巩固去年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按照“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的要求,充分发挥农户、保洁员、村民理事会、环卫所四个主体的作用,加快探索“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处理流程,实现户有两桶一袋(易降解垃圾桶、不易降解垃圾桶、可利用垃圾回收袋),村有“两池两点”(沼气池、沤肥池、垃圾回收点、建筑垃圾堆放点),乡镇有“两站”(垃圾中转站、垃圾回收站),县有“一站、一点、一公司”(垃圾压缩站、有还垃圾封存点、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坚决推行农村厨卫垃圾沤肥,可利用垃圾回收、土建垃圾铺路填坑、有毒垃圾有害垃圾无害封存、其他垃圾无害化焚烧等五种垃圾处理模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3、健全“三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督查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是要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保证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推进。一是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各挂点领导、干部分头分片抓的责任机制,推行“三包”责任制(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点,村组干部和理事会人员包户),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责任制。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纳入县对乡、乡对村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压力传导,形成激励机制,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的健康有序推进。三是建立“三办”联合督查机制。要实行“三办”(县委督查室、政府督办室和县新村办)联合督查机制,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督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乡镇省级村点项目进展和结对共建单位、企业帮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情况,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4、把握“三关键”:农民主体、部门帮扶、干部服务。一是发挥好主体作用。要推进村民自治,充分发挥农民理事会和农村五老协会的作用,通过村民自治发动村民自力更生、自主管理。所有村点都建立村规民约、一事一议、村庄保洁管理、村务公开以及各项创评活动,等有关制度,使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
、制度化轨道,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二是发挥部门帮建的作用。各结对共建单位和企业要细化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帮扶措施,多为帮扶村点出点子、想办法、拿主意,帮助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碰到的资金等问题,为新农村建设多争取衔接项目。三是发挥干部指导服务作用。各乡镇要紧绷这根弦,每星期都要对各点上的包村领导、村支部书记、理事会长等有关人员定期调度,及时解决好点上存在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有关业务指导和项目实施,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技术指导,强化施工队伍培训,完善队伍管理办法,杜绝吃拿卡要现象,杜绝问题工程出现。
一、全面发动抓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发动。镇分层次、分阶段召开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全镇上下提高认识,统一行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攻克难点,长效管理,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把镇打造成水清、岸绿、街美、村洁的新城镇。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让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镇上下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二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镇成立了由书记为组长,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为执行组长,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的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实施。三套班子成员、分工到村(居)干部为督查组成员,行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督查职能。各部门、单位、村(居)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三是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实际,制定了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三套班子成员为相关任务的负责人,有关村(居)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各村(居)和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部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路段、河流、重点部位,落实到班组、中队、人头。四是明确百分考核。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措施落实、整治成果、长效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各村居定期考核;并将考评结果列入镇对各部门(单位)村(居)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出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居)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居)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居)企事业单位进行通报,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以适当方式予学以习问网责。
二、积极主动抓配套。为改善村民住宅条件。近几年来拆除了137个零散村庄。按照镇区总体规划,积极主动配合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安置小区。花园小区一二三四期工程共建30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全部安置到户,五期工程2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第二安置小区家园20万平方米安置房顺利封顶。镇区道路、水、电、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基本配套,实施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年创建省卫生镇时,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配套了15个垃圾房、20个垃圾池、250多只垃圾箱。今年以来,垃圾中转站运转正常,6辆拖拉机每天清运垃圾,32人的保洁队伍早晚各清扫一次,保持镇区主干道和小区的清洁,每月清理垃圾240吨。花园一村、小区、等村出动200多人次参加环境整治,实行长效管理。
境内有路、路、路等纵横交错的区间道路和通达工程路、路,境内村庄与厂区比邻而居,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镇城管大队、水利站、环卫所、8个村共出动劳动力1800多人次,投入各类运输机械30多台,清运垃圾2000多吨,与之配套各村累计新建垃圾池50座,通过项目拆迁拆除了一大批猪圈、鸡窝、简易房,并结合实际重点整治了69个集中居住的庄台。镇由城管大队、市场办公室牵头重点整治了镇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挂、出摊经营、店牌店招不整齐的现象。镇由村建科、建管站牵头及时修复了镇区破损的道路、绿化、路灯、路牙、围墙等配套设施,清运了建筑垃圾。二是加强对镇内河流的治理。今年以来,由水利站牵头、各村配合,全面完成了15条河道、96个河塘整治任务,共清理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完成土方24万方。
三、突击行动抓到位。一是加大道路庄台整治力度。地处沿江开发区。铲坡6公里,锯杂树8公里。三是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对河、河、水泥厂等镇内河道和农桥桥面、过桥路洞明确了专人维护、保洁,确保干净整洁,无堆积物。对公共聚集场所、驻镇单位、沿街事业单位、企业、沿街店面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村镇联动、村庄连片、因地制宜,分类处理、回收优先”的基本原则,以“445”处理模式(即四个主体、四项机制、五个去向、六个基本没有)为基本要求,以主体建设和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建设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新农村建设五周年总结表彰暨农村清洁工程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清洁卫生、无害处理、简便实用、群众欢迎”的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操作标准,巩固一年试点成果,合理确定“两年面上推开”工作规模,落实垃圾处理“445”处理模式,努力形成农村面上卫生保洁的长效机制,使全镇农村垃圾污染得到进一步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达到农村“六个基本没有”:一是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二是农户庭院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的人畜粪便;四是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垃圾;五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的人畜粪便;六是公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
三、目标任务
巩固和完善前所有新农村建设点及集镇的垃圾处理工作,完成3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2个市县共建点村庄垃圾无害化工作,着力抓好德白公路边沿及村庄、通往新农村建设点沿途村庄的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努力实现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四、工作重点
1、发挥主体作用。四个主体就是农民、保洁员、理事会和环卫所。一是提高农民垃圾处理的主体意识。垃圾处理,农民是主体。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农民群众的自我保洁和垃圾分类分拣意识,制定村规民约,引导农民群众建立保洁等相关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比文明、比整洁等活动,使垃圾处理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确保自家庭院、草坪、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污水溢流和杂物堆放整洁,并要求对垃圾分类分拣并定点放置。二是加强保洁员队伍建设。保洁员是实施农村垃圾无害化的具体操作者、宣传员和督查员。要在进一步健全原有新农村建设点保洁员队伍的同时,按照30-50户配备一名保洁员,为今年选定的6个清洁工程试点村配齐保洁员。保洁员应由村庄热心公益事业的五老、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担任。对保洁员要实行做到“四有”,即有管理制度、有工资报酬、有服装工具、有操作技能。要把村庄保洁员纳入到集镇环卫所统一管理,建立保洁员名册和报酬台帐,健全保洁员队伍的职责规定、考核激励机制,统一配置服装,结合农村低保、采取农民自筹和政府给予工资补助等措施,落实保洁员报酬;要加强保洁员的培训,强化保洁员的垃圾分拣分类收集、垃圾五个去向意识,每个试点村要有垃圾分类屋,并作好分类标识,强化保洁员的二次分类意识和垃圾规范化处理能力;保洁员要做到每天到农户家中收集一次垃圾,及时对公共场所垃圾进行清理,垃圾分类屋每周清运和焚烧一次。三是强化理事会村庄保洁的监督管理。理事会是村庄保洁的监督管理主体,理事会成员不仅要带头进行垃圾收集分类,而且要落实“门前四包”制度、督促保洁员搞好日常垃圾处理、按时收集农户保洁费、牵头组织卫生评比活动等垃圾处理日常管理事务,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激励措施。四是加强集镇环卫所建设。集镇环卫所要做到三个确保,即有一支环卫队伍,有专项工作经费,有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其工作正常运行;要把集镇的环境整治作为本镇农村清洁工程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制定目标,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切实改变集镇及中心村脏乱差状况;要明确环卫所工作职责,延伸环卫所职能,把对本镇新农村建设点保洁员的指导管理纳入到环卫所职责范围,要把保障集镇焚烧炉的长期正常运转作为环卫所的基本责任,促进试点村、集镇环境整治垃圾处理常态化长效化。
2、加强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是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设施建设要齐全。集镇要切实做到“五有”:即有环卫所、有环卫设施(环卫工具、机动垃圾清运车)、有集中焚烧设施、有专项工作经费、有健全完善的长效运行机制。所有村庄必须做到“四有”,即户户有分类桶、村村有一个垃圾处理设施(厨余垃圾投料池、垃圾分类屋、简易焚烧设施等)、保洁员有一套清扫工具,有一套完善的长效保洁制度。集镇环卫所做到“八有”,即有人员分工、有环卫服装、有电脑电话、有工作计划、有收支账目、有流程图表、有议事记录、有规章制度。集镇所在地、行政村所在地的街道旁要设置一定数量的果壳箱和垃圾桶(池)。要充分发挥集镇焚烧炉的作用,确保焚烧炉正常运转。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有条件的地方,组织村民修建户用沼气池或沤肥窖或建造联户甚至全村共用的大中型沼气池。继续搞好垃圾棚屋建设,在每个试点村农户生活区内,建造一个面积在15平方米左右的垃圾分类棚屋,并在分类屋内摆放垃圾分类塑料大桶,用于分类存放保洁员从农户家中收来的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和运送至科技环保焚烧炉无害焚烧的垃圾。二是设施建设要规范。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遵循方便、节约、有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集镇垃圾处理中心(大中型焚烧炉)建设要符合环保要求,必须具备六大功能区,即分类区、回收区、储藏区、晾晒区、焚烧区、沤窖(沼气)区。垃圾晾晒池、建筑垃圾堆放场、垃圾储存房和沤肥窖(沼气池)等设施要远离江河湖泊、水源地、人居地和沿线路旁。要规范公路沿线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公路沿线新建垃圾池要由县新村办会同当地公路建设等部门,合理选址(原则上垃圾池屋应远离公路两侧),要综合考虑沿线村庄布局及人口分布,合理安排垃圾池的建设密度,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县乡主干道垃圾转运清理纳入集镇环卫所职责范畴,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垃圾清理转运工作机制,确保垃圾及时清运。
3、健全回收网络。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规范建设的原则,加快农村垃圾回收网络建设,确保在村镇一线工作点有定点定期与保洁员联系和交易的供销回收员,乡镇一级有上连县、下通村的可利用垃圾回收机构,县里有再生资源回收股份公司和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各级回收站点要定期公布可利用垃圾回收价格,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及时回收各类垃圾,并努力形成可利用垃圾回收加工产业链,使分类回收的可利用垃圾能够便捷、高效、规范、环保地进入加工利用环节。对于玻璃陶器制品、废弃电池、小塑料袋、化纤类衣帽鞋物等回收成本高于再利用价值的废旧物品,政府采取补贴的办法予以回收,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
4、强化长效机制。四项机制即宣传培训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和督促检查机制。一是宣传培训机制。浓厚的社会氛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规范的操作标准是确保农村清洁工程有效推进的关键。要建立长效的农村清洁工程宣传培训机制,通过召开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动员会或现场会,印发形式多样的宣传册,组织干部进村入户进行教育培训,利用电视、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各级领导干部思想得到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镇里召开镇、村、组三个层次的培训,对清洁办及镇环卫所工作人员、保洁员、回收员、理事会成员、农民群众进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的教育培训。二是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及“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方面要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探索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路子,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个人捐资,加快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采取“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安排垃圾处理资金。三是制度保障机制。建立部门协作制度、单位包村帮扶制度和卫生保洁制度。试点村和集镇要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建立“卫生检查评比”激励制度,健全保洁员报酬筹集等制度。四是督促检查机制。镇清洁办要结合实际,制定督查方案,明确督查的内容和标准,采取定期、定向、随机等形式,及时对工作动态和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做法,科学推动工作。
5、实现垃圾分类五个去向。按照沤肥、回收利用、铺路填坑、封存、焚烧五个去向做好垃圾分类处理。⑴、沤肥垃圾。包括剩余饭菜等厨余垃圾和其它易腐食物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沤肥垃圾由农户(或通过保洁员)倒入沤肥池或沼气池。沤肥池的建设应根据农户的意愿实施,可采用单户独建、合户共建、全村建大池等方式,最好是建设沼气池。⑵、回收垃圾。①金属类:废旧五金、金属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②纸类:报刊、杂志、黄纸板、包装纸、其他废纸等;③玻璃陶器类:玻璃杯、旧碗罐等;④塑料类:废旧塑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等;⑤橡胶类:废旧橡胶、旧轮胎等。此外还有可利用的旧家电、家具和木竹料等。回收垃圾由农户—保洁员—供销社部门进行回收,循环利用。⑶、土建垃圾。碎砖碎瓦、乱石块、混泥土、石灰块、泥土、破损玻璃陶瓷块等。土建垃圾主要用于场地平整、道路路基、洼池填充等,优先考虑就近回填以及简单、实用的再生利用。⑷、有害垃圾。包括废弃电池、过期农药、废油漆、废灯管、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要认真做好有害垃圾特别是废弃电池、医疗垃圾的回收封存处理工作,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供销部门要将废弃的电池采取水泥箱固体封存的办法集中存放,卫生部门要加强对医疗垃圾的管理,落实层级责任制,集中统一处理,坚决杜绝擅自处理、随意处理和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⑸、焚烧垃圾。不适宜回收的废锡纸、废旧织物、废木料、枯枝落叶等。枯枝落叶、干果壳等植物类垃圾可就地简单焚烧,严禁易爆物品、玻璃及有害垃圾等进入焚烧处理,焚烧的烟气排放之前须经布袋除尘及活性炭吸附处理,焚烧炉渣按一般固体废物处理,焚烧飞、渣和焚烧不完全的垃圾及其他尾气净化装置排放的固体废物要进行填埋和处理。
五、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镇里成立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由镇长周洁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万普焱、人大主席张红、常务副镇长夏清川同志任副组长,镇环卫所、新村办、各村、卫生院、中学、小学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2、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推进机制。镇环卫所、卫生院、中学、小学、各村等农村清洁工程成员单位要齐心协力,明确本部门在农村清洁工程中的职责。镇农村清洁工程领导小组牵头做好农村环境整治的规划、指导、督促、检查;镇清洁办要做好具体协调、服务督导、总结工作;镇环卫所做好集镇卫生管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及保洁员队伍建设工作;卫生院做好卫生防疫宣传工作,着力抓好农村卫生院清洁工程,医疗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医疗垃圾按要求消毒毁形,统一收集送至专门的处理中心集中处理,使农村医疗机构成为清洁工程样板;中小学要广泛开展清洁工程宣传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我是文明卫生小卫士”等活动,学校有固定环保卫生宣传栏,公厕有自来水,实施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开设环保卫生课堂,使学校环境更美更干净;各村负责村、组公路沿线白色垃圾处理。
3、实行镇村“3456”负责制。按照要求,全面落实对农户的“三项责任”即垃圾分类放置、美化净化承包、定期交纳费用;对保洁员的“四项职责”即收集农户垃圾、清扫公共垃圾、分类处理垃圾、管护使用设备;村委会的“五个到位”即宣传动员到位、安排落实到位、处理纠纷到位、上下沟通到位、督促完成到位;镇政府的“六有”实现即有管理机构、有工作人员、有经费保障、有清运车辆、有焚烧设备、有长效机制。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部门联动、条块结合、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原则,创新工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整合资源,集中时间,全面开展“四项行动”,营造一个文明、整洁、健康、和谐的城镇环境氛围。
二、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城镇综合管理“四项行动”,实现“深化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提倡管理自治”四大转变,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强宣传文明、健康环保理念,进一步提高全镇人民的文明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行动内容
按照整体部署、突出重点、城乡统筹、协调推进的总体要求,开展城镇综合管理“四项行动”,全面实现全镇文明程度的根本好转。
(一)开展全民参与行动
1.坚持开展每周五卫生日活动。村(社区)骨干、居民住户、清扫保洁员、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等每周五对所管区域内的居民院落和农民集中居住小区、企业工作区、企业住宅区(含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宿舍)开展清扫活动。
2.开展志愿者公益活动。每月与镇团委、妇联、民政办挂钩,组织青年、共青团员、党员志愿者、文明督导员深入村(社区)院落,帮助村(社区)孤寡、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家庭整理家庭卫生,开展院落卫生义务劳动。
3.开展“公共文明日”活动。每月第三个星期五组织对全镇主干道、停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清扫、纠察不文明行为的活动,让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受教育,树立文明卫生意识。
(二)开展共建共享行动
倡导全镇人民参与到“文明环境,共建共享”活动中,把“践行社会公德,提升城市文明”作为大家努力的方向。
1.开展“我能为你做什么”为主题的服务活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企业、办事处、村、社区等单位深入村庄、小区、企业开展文明活动,成为文明的示范者和带动者。
2.开展“我当一天环卫工人”志愿服务体验活动。在社会各界人士中招募志愿者参加“我当一天环卫工人”志愿服务体验活动。通过参与者亲身体验和切身感受,形成尊重、爱护城镇环境卫生的良好社会风尚。
3.开展“写一封感谢信”活动。以主题团队活动等形式,组织青少年、中小学生向环卫工人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对广大环卫工人的感谢和敬意,感谢他们为清洁城镇环境、推动城镇建设作出的贡献。
(三)开展文明教育行动
1.广泛开展“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宣传活动。通过镇党政信息、镇创建简报等形式发放《致城镇居民公开信》、《倡议书》,深入农村、小区开展宣传教育,发放文明宣传手册,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和消除各种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2.开展中小学“小手拉大手,文明小卫士”活动。通过在全镇中小学校悬挂醒目宣传标语,组织文明礼仪、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形成学礼仪、懂礼仪的良好氛围,加强青少年、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帮助青少年、中小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发挥青少年、中小学生的宣传带动作用,营造全社会密切关注、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建共享优美城乡环境。
3.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与交警中队、交管所挂钩,组织开展文明交通行为教育讲座、文明行车宣传片,增强广大师生遵纪守法意识和文明交通理念。开展学校周边交通安全引导活动,纠正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
4.开展“节能减排,绿色出行”活动。与宣传办、环保办、团委挂钩,组织开展“节能减排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内容包括公益广告、书画、摄影、废弃物制作工艺品等。开展“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活动。
(四)开展示范创建行动
开展“文明示范户”、“文明卫生楼”、“文明卫生小区”、“文明卫生街巷”、“文明卫生村庄”等评比检查活动,奖惩结合,排名次、亮黄牌、挂红旗、竖标杆,确保城市管理取得新成效。
1.开展“星级院落”评比活动,加大农村院落综合整治,提高农村院落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激励群众自觉维护院落卫生、主动参与院落管理。11月底由创建办牵头,行政村自行推荐,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考评组开展评比活动。
2.创建文明示范动迁小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以永平花园、东方家园等为试点,全力打造出一批精品示范小区。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4年2月20日—3月31日)
镇政府召开城镇综合管理“四项行动”工作会议,启动“四项行动”。办事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召开动员会议,安排部署“四项行动”。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4年4月1日—2014年10月31日)
1.办事处、村(社区)、各相关单位组织群众,广泛开展“四项行动”。
2.各部门、各行业根据分工和管辖范围,针对“四项行动”工作重心积极部署。
3.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检查、评比和督查活动。
4.邀请新闻媒体加大对全镇“四项行动”宣传力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四项行动”的必要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4年11月1日—12月31日)
根据“四项行动”开展的经验,制定继续推动工作的方案和措施。镇政府召开“四项行动”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巩固成果,落实长效机制,实现我镇文明和谐社会的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四项行动”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精力抓实、抓好。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加强指导和督查,保证“四项行动”顺利展开。
(二)规范运行,完善机制。办事处、村(社区)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创新工作,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为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着重解决影响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的村内“三大堆”无序堆放及“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污染环境问题,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爱护生产生活环境意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产、生活卫生习惯,创造整洁、优美、舒心、和谐的人居环境。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总体目标:全局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各环卫所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继续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加快清理农村“三大堆”及“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进一步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逐步达到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村容形象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的目标。
2、主要任务:
(1)继续扩大托管范围,保持全市行政村托管率100%,托管资金收缴率达到100%。镇社区驻地、公路沿线、村庄周边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业户垃圾有偿代运处理率达到100%,农村保洁区域逐步扩展,从道路保洁,逐步延伸到排水沟清理,路边清草、小广告治理、墙面保洁、村头垃圾治理等。
(2)进一步完善镇、村环卫设施配套。加快各镇街区垃圾中转站建设进程:正在建设的,要与镇街区做好沟通,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尽快建成运营;还没有建设的,要抓紧规划设计、抓紧开工建设;水电路未配套齐全的要配套完善,正常运行;加大大型垃圾收集转运车辆、设备设施的投入,提高中转运输效率;在镇区、村庄合理配置垃圾桶、果皮箱,方便村民投放。
(3)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沉积垃圾清理活动。计划用3个月的时间,全面清除农村主要道路的“三大堆”,清除占压农村主要道路的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清除主要道路两侧排水沟及房前屋后“三大堆”及其他杂物,清除或规范主要道路两侧的菜地及杂草树木等,清除或处置“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将镇村周边及沿路单位、企业、门店等的生活垃圾处置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
(4)通过电视、报纸、农村广播等手段在广大农村进行爱护环境卫生的宣传。从村容村貌整治着手,培养农村居民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对孩子感动教育做起,建立良好的乡风民俗,营造爱护环境光荣,污染破坏环境可耻的氛围。从村庄的环境卫生规范管理,扩展到家家户户的庭院卫生提升,再进一步扩展到个人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5)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卫生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环卫所及管理、保洁人员的服务意识教育,大力实施精细化作业和立体化保洁,制定严格的作业质量标准、考核标准,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切身体会到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带来的清洁与舒适。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1日-2月29日)
通过召开会议、信息报道及公开栏等方式,大力宣传本年度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任务目标和方法步骤,确保把活动精神传达到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调动起全体干部职工参与行动的积极性。
(二)工作落实阶段:(3月1日—11月30日)
根据市里工作安排,对照我局工作目标及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对重点工作内容分阶段、有重点的逐步推进:
1、农村沉积垃圾清理
(1)村内“三大堆”清理:主要清除农村主要道路“三大堆”;清除占压农村主要道路的砖瓦、沙石等建筑材料;清除主要道路两侧排水沟内及房前屋后“三大堆”及其他杂物。村内要因地制宜修建沙石路或硬化村内道路,配套排水设施,铺装或绿化人行道;清除或规范主要道路两侧的菜地及杂草树木等。
(2)“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清理:清除或处置“三边、两线、一头”沉积垃圾;对农村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杂土等实行分类管理,生活垃圾投放入桶,其他垃圾投放到村设置的指定场所,彻底解决垃圾围村问题。
(3)镇村容貌规范管理:将镇村周边及沿路单位、企业、门店等产生的生活垃圾,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单位自行配置垃圾桶,由环卫部门实行有偿服务,实现“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
2、开展农村改厕试点工程。
为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减少污染,增强群众的卫生意识,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计划选择一个镇街区进行农村改厕试点工程,改厕工程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全市先试点后推开,争取在近几年时间内在全市所有镇街区全面推开。
3、加快中转站建设速度。全面完成在每个镇街区建设一处垃圾中转站的任务目标。并在每个中转站配备一个滚筒筛,配齐车辆设备,将所有垃圾中转站全部投入运营。
4、完善、规范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
(1)继续完善督查调度机制,规范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加大投入,拓展监控范围,充分发挥各重要路口监控设备的作用,对全市建筑垃圾运输进行监管,以充分利用环卫数字化管理平台在作业管理检查考核上的优势,实现环卫管理由动态向静态转变。
(2)将物联网技术全面应用到垃圾清运管理,将全市所有镇街区、村庄垃圾桶全部贴上电子标签,纳入调度指挥中心统一管理,加强对垃圾清运的管理。
(三)查找问题、制定方案阶段(6月1日—6月20日)#p#分页标题#e#
结合工作责任分工及我局工作实际,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等形式,广发征求我局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对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找整治,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具体分工落实,找好贯彻。
四、工作要求
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是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作为“乡村文明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局干部职工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全市“乡村文明行动”工作开展做出积极贡献。
1、加强领导,落实分工。成立市环卫局“乡村文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范满国同志任组长,对整个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安排,负总责。副局长赵常胜同志任常务组长,具体抓好此项活动的落实,确保“乡村文明行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杨明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乡村文明行动”的指导协调和推动落实工作,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宣传科宣传阵地的作用,宣传此次活动的意义和目标任务,并不断发掘活动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及重要事件,通过环卫信息报、环卫网站及其他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调动起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一、全面发动抓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我镇分层次、分阶段召开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工作,要求全镇上下提高认识,统一行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攻克难点,长效管理,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把八里镇打造成水清、岸绿、街美、村洁的新城镇。我们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让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镇上下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二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由陈宝川书记为组长,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为执行组长,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实施。三套班子成员、分工到村(居)干部为督查组成员,行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督查职能。各部门、单位、村(居)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三是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八里实际,制定了《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三套班子成员为相关任务的负责人,有关村(居)、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各村(居)和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部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路段、河流、重点部位,落实到班组、中队、人头。四是明确百分考核。我们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措施落实、整治成果、长效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各村居定期考核;并将考评结果列入八里镇对各部门(单位)、村(居)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出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居)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居)。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居)、企事业单位进行通报,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以适当方式予以问责。
二、积极主动抓配套。为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抓住沿江开发的机遇,近几年来拆除了137个零散村庄。按照镇区总体规划,我们积极主动配合扬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安置小区。金山花园小区一二三四期工程共建30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全部安置到户,五期工程2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第二安置小区玉带家园20万平方米安置房顺利封顶。镇区道路、水、电、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基本配套,实施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XX年创建江苏省卫生镇时,我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配套了15个垃圾房、20个垃圾池、250多只垃圾箱。今年以来,垃圾中转站运转正常,6辆拖拉机每天清运垃圾,32人的保洁队伍早晚各清扫一次,保持镇区主干道和小区的清洁,每月清理垃圾240吨。金山花园一村、宜民小区、曹桥、八里、薛巷等村出动200多人次参加环境整治,实行长效管理。
三、突击行动抓到位。一是加大道路庄台整治力度。八里地处沿江开发区,境内有扬子江路、春江路、施沙路等纵横交错的区间道路和通达工程金山路、花新路,境内村庄与厂区比邻而居,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我镇城管大队、水利站、环卫所、8个村共出动劳动力1800多人次,投入各类运输机械30多台,清运垃圾XX多吨,与之配套各村累计新建垃圾池50座,通过项目拆迁拆除了一大批猪圈、鸡窝、简易房,并结合实际重点整治了69个集中居住的庄台。我镇由城管大队、市场办公室牵头重点整治了镇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挂、出摊经营、店牌店招不整齐的现象。我镇由村建科、建管站牵头及时修复了镇区破损的道路、绿化、路灯、路牙、围墙等配套设施,清运了建筑垃圾。二是加强对镇内河流的治理。今年以来,我们由水利站牵头、各村配合,全面完成了15条河道、96个河塘整治任务,共清理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完成土方24万方,铲坡6公里,锯杂树8公里。三是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对马港河、玉带河、水泥厂等镇内河道和农桥桥面、过桥路洞明确了专人维护、保洁,确保干净整洁,无堆积物。对公共聚集场所、驻镇单位、沿街事业单位、企业、沿街店面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