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学范文

地域文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学

第1篇:地域文学范文

【关键词】寻根文学;地域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62-01

中国新时期是社会文化发生着重大变革的时代,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始终在文化变革的浪潮中发展前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许多作家与学者将注意力转向文化视角以表现现实生活,并有意识进行文学文化研究。“寻根文学”则是其中引人注目者之一。

一定程度上说,透过寻根文学的发展能反映地域文化与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转变了文学创作视角,地域文化书写方式的不断自觉。在20世纪80年代初与前30年小说创作观念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素是阶级地位与政治意识,文学创作上基本呈现为单一“政治视角”的规囿。文学作品里所表现的人性,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历史连续性的内容都被认为是削弱作品政治与阶级意识,因而,这些作品便遭到冷落或批判。刻画地方环境、表现方言俗语、或描绘历史风俗都仅仅停留在人与自然、人与物的依存关系之上,作家们对地域文化的融入,在心理上表现为自然自发状态,即是为了追求大众化、通俗化而表现地域文化色彩。一定程度上说,孙犁《荷花淀》中诗情画意的“白洋淀风情”是为了歌颂英雄与劳动人民敢于斗争精神作的铺垫,或是一幅渲染的背景画。《创业史》中郭世富建造新屋架梁礼俗描写都算得是有意识通过描写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只是在追求一种地方色彩,歌颂劳动人民美德或表现移风易俗。所以,作品中呈现出的地域文化只能是片面、零散、模糊的。

其二,地域文化透视进一步深化,文本旨趣也不断升华。随着地域文化书写由自发向自觉的渐进,其在文学作品中产生着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在自发书写阶段,由于对地域文化的表现仅仅局限于方言俗语、自然生态等,与政治无关的较为浅显层次;描绘的历史风俗又都经过了政治过滤并直接服务于现实政治;对于民族文化的共性、传统文化深刻反思、国民性剖析等都不敢或者不曾涉足。因而,在当时环境中,作家们所追求“民族风格”只能单纯算得是一种“阶级风格”,地域文化色彩在作品里的呈现只是起到了烘托、渲染作用。

在自觉书写中,尽管地域文化也是以构筑故事背景来作为故事人物赖以产生和活动舞台的方式而存在,但是,作家们都在着力经营自己熟悉的领地时,也已灌注了凝结作品各部分灵魂。“寻根”作家们明确了“寻根”的理论旨意,这使得地域风物具有了某种象征色彩。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更深刻地表现为人与历史、人与文化关系。张承志笔下的“北方的河”算是民族性格的象征,是养育那位自强不息、奋斗搏击主人公的水土、血脉和生命力量之源泉。

可知,“寻根”作家们以更为开放的意识积极致力于对所熟知的一方水土的营构。通过对特定地区或局部地理、人文领域的开掘来思虑和拷问整个民族。同时,从各地特有风情意趣来浓缩一个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这也寄托了作家自己的忧患与沉思。内容的地域性、主题的总体性、风格的民族性等有机整合,这些使文学作品中文化内蕴和文学价值得到了一种整体提升。

其三,进一步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文学创作中以地域文化作为小说质料,这对寻根作家们创作所产生的影响会是多方面的。寻根作家们自觉地将地域文化作为小说的凸显对象,也站在了更广更远的历史文化视角,进一步将寻根小说创作纳入“人文主义”视野之中,积极采用忠实于历史和文化的艺术手法,以象征性的符号来熔铸出具有普遍价值文化结论与叙事图式。

从叙事结构看,地域文化既是现实的存在,又是历史的沉淀,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因此,这些往往就成为了情节发展契机,结构安排的中心纽带,这样也有利于构建出不同风格的文本结构。

第2篇:地域文学范文

关键词: 汪曾祺 文学作品 地域文化

改革开放初期,也是现代西方文明被国人广泛认可和推崇的时期。在西方的价值观念被普遍接受的同时,中西方的文化冲突悄然而至。人们在感叹西方部分文化优越性的同时,也可能忽视本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美国小说家赫姆林·加兰在《破碎的偶像》中曾强调:艺术的地方色彩是文学的生命力的源泉。汪曾祺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曾说:“我以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1]“风俗,不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包含一定的人为成分,都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风俗使一个民族永不衰老,风俗是民族感情的重要的组成部分”。[2]风俗,即地域文化的外在显现。汪曾祺充分认识到地域文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坚持在文学创作中回归传统文化,用文学中的地域文化叩响文化个性的大门。

自1980年开始,高邮作家汪曾祺开始了井喷式的创作,他用《受戒》《大淖记事》《异秉》《侯银匠》等小说和《故乡的食物》《故乡的元宵》《端午的鸭蛋》等散文精心营造着高邮水乡。他巧妙地运用对高邮乡土故人故事旧风旧俗的描绘,展现高邮的地域文化,构造高邮的地域特色。他的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坛备受推崇。原因之一就在于他对高邮地域文化的精彩呈现,对乡土文学的全新演绎。鲁迅、赵树理等人的乡土小说虽也以故乡为背景进行创作,但是表现主题中多包含对愚昧的乡土旧礼俗的批判。而汪曾祺的乡土文学则另辟蹊径,他的创作紧扣高邮水乡的故人往事、街谈巷闻、市镇风俗,用质朴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语言,为我们铺展开一幅幅具有地域特色的高邮风情画,为我们勾画出高邮这片土地的风俗美、人情美。他用文字全力表现高邮的地域文化,用文学竭力探索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地域文化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具体表现在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民间语言文化四个方面。

一、文学创作中的水文化

地域的最初形成,是因地理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江河湖泊,山川峰峦,不同的地理特征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地域。高邮在地理环境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水。然而,高邮的水具有自己的特色。高邮地处里下河地区,大运河环城而居,不论是小镇还是乡村,河汊交错,渔网纵横。这里的水与西部澎湃的河水,江南温婉的小桥流水都不一样。高邮的水既有柔性,它任凭时光静走,缓缓流淌,涓涓流水,漫过小巷,淌过村庄;又有刚性,它投入大运河的怀抱,风吹波浪,承载着南来北往运输船只的重量。可以说,这里的水将韧性和柔美完美结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水文化。

汪曾祺的作品中直接描写水的文字随处可见。汪曾祺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3]水作为高邮的地理环境的特色,自然而然成为汪曾祺探寻地域文化的一部分。汪曾祺的小说多以水为场景,《大淖记事》通篇都有水。淖字本就指水,大淖即水边的陆地。大淖记事也就是讲述水边人们的生活故事。挑夫,锡匠,卖紫萝卜的,卖山里红的,卖熟藕的……他们在大淖吆喝劳作,生生不息。《受戒》中主人公小英子的家在一个三面环河的小岛上,明海和小英子从相识到文末表达懵懂的爱意,都与水息息相关。汪曾祺的文学创作多是描绘这些傍水谋生的普通百姓的简单生活并且刻画在水的滋养下率性质朴的人物的。

水不仅构成了汪曾祺文学作品中的场景,还影响了汪曾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高邮的“水”,没有江南的水的秀气,没有长江黄河的气势,却多了几分安静、和谐、细腻。看那在沙洲上随风摆动的芦苇荡,那田野间欢乐打闹的天真孩童,那摇橹哼着歌的船夫,这样的生活画面平静中夹杂着些许热闹,柔美中含着几分朴实与刚毅。这里的人们依水而居,岁月游走,自然而然形成和高邮的水难舍难分的性子。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生活并不富庶,有万贯家财的人家几乎没有。但是人们的生活却总是安逸、简单、随性的。小城相对闭塞,他们过着自己的生活,挑夫、工匠、店铺里的伙计、卖小物件的姑娘,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生活里,自得其乐,淡然随意。陈思和这样形容汪曾祺笔下的高邮:“是一个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这样一些抽象概念都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4]汪曾祺笔下的人物确是如此。他笔下的人物朴实奔放,又顽强刚毅。这些人物不受旧礼教道德伦理的束缚,不受外面纷繁世界的打扰,率性生活。《受戒》里的和尚们,他们只是把和尚看成一种职业,和尚可以成家,可以找女人。他们过节会杀猪吃猪肉,会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他们率性而活,不因为和尚的身份而克制自己,委屈自己,他们活得自得,活得自在。《薛大娘》中那个勇敢刚毅的女人,她和保全堂的吕先生好上了,别人议论她,她说:“我喜欢他。他一年打十一个月的光棍,我让他快活快活,——我也快活。这有什么不好?有什么不对?谁爱嚼舌头,让他们嚼去吧!”[5]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这种做法是伤风败俗的,但是在这片打破世俗的高邮世界里,却是单纯美好的。薛大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她没有被扭曲,被压抑。她的这种彻底解放是健康的、刚强的。《大淖记事》里的巧云,被号长破身后,没有绝望,和十一子过着虽贫穷辛苦但相濡以沫的简单生活。他们的爱情也没有遭到人们的嘲笑和斥责。相反,老百姓们还为巧云去闹事,他们的朴实与热心也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所共有的。汪曾祺笔下的人物就是这般,既有水的质朴纯净、简单随性,又有水的坚韧顽强。他们虽经历过苦难,拥有生活的无奈,但总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并且坚强刚毅地追求自由。

高邮的水不仅融进了依水而居的人们的血肉里,融进了他们的性格里,而且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气质里。作家汪曾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曾说:“我的作品受了两千多年前的老庄思想的影响……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是生活境界的美的极致。”[6]其实,不仅他的作品涌动着超脱水性,他自己的身心也是如此。“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汪先生爱水,爱水的洒脱、淡然、随遇而安。他的一生不算传奇,但并不缺乏坎坷。他一直自觉避开政治,经历过失业的落魄,更经历过“”的苦难。“”期间,被划为,仅仅是因为指标没达标。他经历了各种改造,曾被关进“牛棚”。但是,他在散文《随遇而安》中自述,这是一次“很好玩”的生活经历。他搞话剧,给马铃薯研究站画过“巨著”——《中国马铃薯图谱》。他把改造生活玩得有滋有味。“”结束后又因为曾被启用写过样板戏,而重新接受审查。他并没有因为政治的打击而垂下脑袋,也并没有昂起头,与邪恶作不屈不挠的抗争。他选择了另一种超脱的方式,跳出苦难与争斗,追求内心的淡泊与平静。他品茶、饮酒、写字、画画,在纷繁的变幻时代下,坚守着内心的超然,品味着故土高邮带给他的文化与性情。他的这份淡泊与高邮水乡涓涓流淌的河水有关,与水土滋养下高邮人不喜争斗、不重权势的水性有关。高邮的水渗透到他的血液里,渗透进他的精神取向和生活态度里。

水是汪曾祺故乡高邮的一大地域特色,也是他的精神源泉。“古运河漫泅过秦邮故地,汪曾祺枕着运河的柔波度过他的儿童少年时代。水,成了灌注他生命的永恒力量,它是人生的源头,又是他人生的归宿。”[7]水文化构成了汪曾祺文学中的场景,造就了汪曾祺笔下质朴坚韧、刚柔相济的人物,也形成了他率性超脱、随遇而安的品格。

二、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文化

民俗,顾名思义即民间风俗。民俗源于民间,来自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某一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岁月打磨下,逐渐形成的并且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它的文化意义在于它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物件,传达出此地人的性格、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多是通过民俗体现的。关于民俗的描绘使得文学具有地方色彩,这样的地方色彩使文学多样化,避免雷同,从而使文学产生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生命力。沈从文、古华、韩少功的小说中有披兰戴芷竞唱民歌,竞渡龙舟,有放蛊、沉潭、哭嫁、跳傩等民间风俗。高邮作为里下河地区的小镇,地理环境上的优势自然会聚集依水而居的人。长期的水边生活,民风民俗的形成顺理成章。汪曾祺尊重故乡的风俗,认为他是民族精神之所在。他为探求文化个性,一直坚守民族文化,他将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相结合,自然不会少了对故乡民风民俗的描绘。汪曾祺作品中包含对民间礼仪、节日习俗、民间艺人、民间作坊等的描绘。这些关于民俗的文字,不仅充分流露出汪曾祺对民间文化的认可与执著,更让读者感受到高邮这方水土的文化韵味和文化个性。

民俗首先体现在礼仪和节日习俗上。他说:“所谓风俗,主要指仪式和节日。”[8]汪曾祺喜欢描写民间的各种仪式和节庆,如《岁寒三友》中的“放焰口”,给我们营造了欢乐喜庆的氛围。《晚饭花·珠子灯》中在元宵节前娘家“送灯”求子的习俗,《故里三陈·陈四》中“神赛会”、“赛城隍”、“都土地”出巡等仪式。在散文《岁交春》中,汪曾祺写了家乡“送春牛”的仪式,即在立春日由穷人制涂了颜色的泥牛送到各家,有的还加个小泥人,被称为芒神。送到时,用唢呐吹曲,供于神案上。这样的仪式饱含农民们祈求今年粮食大丰收的美好愿望。汪曾祺认为送春牛仪式虽然不隆重,但很愿意站在旁边看,而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动。这样的节庆仪式,是这片土地上劳动者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文化,这样的仪式诉说着他们对吉祥如意、福寿平安的希冀。这些民俗庄严而又充满活力,热闹中伴随着独特的传统文化气息,所以才让作者感动,感动于这些民俗事象后面所凝结的老百姓的朴实愿望与精神需求,感动于这些民俗所展现的高邮民风的淳朴圣洁,感动于这些民俗所蕴藏的中国的民族文化。这民俗所代表的民族文化就是他深深探寻的中国的文化个性的一部分。

除了礼仪节庆外,他的作品中所涉及的民俗风情还体现在对民间艺人、民间作坊的描绘上。他在《大淖记事》中详细介绍了锡匠打制锡器的过程,对民间艺人锡匠作大篇幅的介绍,与小说十一子和巧云的故事主线并无多大关联,汪曾祺这样写的目的是出于他对民间技艺的认可与叹服,对高邮文化的喜爱,以及想要把这种文化用文字留存下来的宗旨。

汪曾祺用文字记录着高邮世界里市井村落的细碎琐事,描写最普通的民间生活情境和人们的生存状态,从而勾勒出一幅幅浑然天成的民间风俗画,把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地域文化展现于纸上,把高邮人对人生、对生活的美好企盼与内心的纯真安详刻画在笔端,让读者通过文学作品体悟高邮的民俗文化所传承的民间立场与民族特色,从而体会中国的文化个性。

三、文学创作中的饮食文化

饮食与地域是紧密联系的,不同地方的人所喜好的吃食颇有差异。牛排、红酒是西方人的主食,而米饭和茶叶才是东方人的必备。在中国,北方人喜欢面食、粗粮,南方人喜欢米饭、甜点,这与北方人粗犷豪放与南方人温婉细致的性格不无关系。可以说,不同地域的饮食中蕴涵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从食材的选择、食物的制作、食用的方法中都可以窥见这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和此地人的性格与生活态度。因此,在“饮食”前冠以“民族”、“地域”的前缀,是不无道理的。汪曾祺深知这一点。他清楚地懂得饮食与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他曾说:“人到晚年,思乡之情变得强烈了,故乡的风土人情,总是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使我产生了写作的欲望。”于是,家乡的各种食物:元宵、野菜、鸭蛋、螺蛳、炒米、焦屑……都进入了作者的文学世界,并且这些食物都打上了“高邮”的烙印。他借助这些饮食,书写着高邮的地域特色。

食物在汪曾祺的笔下是有性格的,是带有一方水土特点的。《异秉》里有这样一段:“这地方一般人家是不大吃牛肉的。吃,也极少红烧清炖,只是去熏烧摊子去买。这种牛肉是五香加盐煮好,外面染了通红的红曲,一大块一大块的堆在那里。买多少,现切,放在送过来的盘子里,抓一把青蒜,浇一勺辣椒糊。蒲包肉似乎是这个县里特有的。用一个三寸来长直径寸半的蒲包,里面衬上豆腐皮,塞满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拦腰用一道麻绳系紧,成一个葫芦形。煮熟以后,倒出来,也是一个带有蒲包印迹的葫芦。切成片,很香。”[9]“蒲包肉”这种高邮人独创的菜肴,将高邮水土里特有的蒲草制作与葫芦的巧妙设计融合,体现了高邮人的生活智慧。汪曾祺写《故乡的野菜》、《故乡的食物》,将我们通常意义上难登大雅之堂的吃食:炒米、焦屑、咸菜茨菰汤等简单的民间俚食写入文学作品,用平实的笔触将食物的颜色、形状、制作方法、味道等娓娓道来,并且介绍一些植物的生长情况,穿插带有考据色彩的文献资料和令人好奇的民间传说。在介绍吃食的同时,还偶尔引入与之相关的民间风俗。汪曾祺正是用这样细致的介绍、平淡的描述,为我们描摹高邮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对于美食的看法,对于充满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的追求。

汪曾祺笔下的高邮人不讲究食材的名贵,一盘菠菜、一碗茨菰汤,也能吃出人间美味。这是他们的自足,他们从简单中即能品尝快乐。但是,他们也讲究,一道菜的制作工序可以复杂冗长,这是他们的细腻,即使简单的食材也能从中找到绝佳的配料、制法,绝不嫌繁琐。他们尝到了美食本身带给他们的乐趣。朴素平淡,才能贴近生活,细腻讲究,才能活出滋味。汪曾祺笔下的饮食巧妙地展现了高邮人追求简淡,但在小细节上也颇有讲究的性情和生活态度。这种内涵的展现是汪曾祺笔下饮食文化的独到之处。高邮人的“淡而有味”的饮食习惯和文化,高邮人的“淡而有味”的生活态度都融在汪曾祺的笔端,浸润在汪曾祺的文字里,彰显著高邮的文化个性。

四、文学创作中的民间语言文化

语言是一旦习得,便很难淡忘的,特别是方言俗语。它们本身就包含某个地域的个性特色,是很难仿效的。一个地方的乡音方言会伴随着此地生活的人的一生。哪怕他离开了这片土地,故乡的乡俗俚语仍会停留在脑海,挥散不去。因此,这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部分。汪曾祺认为:“一个人最熟悉,理解最深,最能理解其传神妙处的,还是自己的家乡话。”[10]方言俗语是共同语的地域变体,它们通常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曹文轩认为:“汪曾祺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域性作家。”[11]那么,汪曾祺这个“地域性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自然渗入了民间语言。

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中方言俗语的运用俯拾皆是。这些方言俗语散发着属于高邮的乡土气息,原生态地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着民间语言的文化魅力。《大淖记事》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人家都不盘灶,烧的是‘锅腔子’——黄泥烧成的矮瓮,一面开口烧火。”[12]“锅腔子”这样的说法,通俗而生动,黄泥烧成的矮瓮做锅,一面开口,就像人打开的口腔,“锅腔子”这样简易的炊具在高邮农村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这个农村人惯用的叫法也混进了浓浓的高邮乡土味,唯有乡村才有这样简易的炊具,唯有乡村才有这样贴近农村生活的叫法。作者把这个词活用到文学作品中,让作品更添了一股高邮味道。再说《受戒》,《受戒》中的赵大伯是个“全把式”,赵大伯这个人十分能干,除了会种田外,还会修水车、修船、砌墙、烧砖、箍桶……“全把式”这个高邮俚语生动展现了赵大伯对任何事都很精通的特点,这样的方言词既简洁又深入人心。汪曾祺的作品中这样富有乡土气息的方言土语还有很多。这些方言土语不仅融合了此地生活的劳动者的乡风民俗,而且展现了此地人活泼俏皮的性格特点,让汪曾祺的文学语言平淡却不无味,让他的文字充满“接地气”的文学表现力。他的民间语言里透着高邮的民风民情,透着高邮的乡俗文化,透着高邮的文化个性。

汪曾祺这样一个重视地域文化书写的高邮作家,细致地将高邮文化中的地理环境、礼仪制度、风俗人情、价值取向、方言俗语相融合,将它们多样化、综合性地融汇在文学作品中。让我们在感受他的文学作品中高邮文化的清新独特的同时,也呼吸着他的文字里所流露出的文学新空气。这样文学性与文化性共存的文学作品才是汪曾祺这个作家的文学魅力之所在。他写高邮,写高邮的地域文化,高邮文化使他的文学创作之根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他的文学个性从那片文化的风土中长出来。

参考文献:

[1][2][8][10]汪曾祺.汪曾祺全集(卷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6]汪曾祺.汪曾祺散文[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4]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9][12]汪曾祺.汪曾祺小说[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第3篇:地域文学范文

地域环境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有着突出的影响,这点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比如江南的环境造就了江南文学作品隽永、清丽的风格,而西北广阔的天地成就了文学作品的雄浑和大气。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对于文W的发展来看,何尝不是一个区域出一种风格。黔中有着自身独特的环境,所以在明清世俗文化大发展的浪潮中,这里保留了自身文学发展的特色。本文就是要从黔中明清文学的发展特点来分析区域环境对文学的影响。

1 黔中明清文学的发展特点

明清是我国历史的重要阶段,此时期的文学发展世俗化倾向比较显著,像小说、戏曲这样的市井文学样式在这个阶段有了极大的进步。在市井文学大发展的环境当中,黔中地区的文学发展保留了其显著的特点。就从文学样式来看,黔中文士基本都不善词、曲以及小说,反而比较擅长诗歌,而且此时期的黔中诗歌大有“凌驾乎中原”的趋势。由此可见,在明清这个发展阶段,黔中地区的文学与中原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势。

2 黔中文学作品的风格

黔中文学作用风格有其独特性。一方面,黔中地区在历史上受荆楚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另一方面,此处雄壮巍峨的大山成为了文士们争相歌咏的对象。所以在荆楚文化清秀隽朗的风格影响下,黔中文士结合区域“大山地理”的基本状况,将黔中文学的风格发展为了“大山风格”。“大山风格”具有两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是具有清稳坚强的属性。此特点与荆楚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第二是在表达上野古浅直的特点突出。这主要是和黔中地理环境有关。

3 区域环境对黔中明清文学的影响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无论在文学特点方面还是在文学风格方面,区域环境对黔中明清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将这种影响进行具象的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是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黔中地区的区域环境对文学传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交通越便利,与外界的沟通越强,区域文学的发展才会越具有活力。黔中地区地处西南山区,这里山林绵密,与外界沟通较为困难,所以往来此地的文人墨客较少,因此就出现了文学交流的贫乏。正是因为这种外界的文学传播较少,所以黔中地区的文学在半封闭的状态下呈现缓慢发展的趋势。这种半封闭的状态直接影响了黔中的对外文学交流,所以在明清世俗文学取得较大进步的时候,黔中地区受其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出现了与中原文学发展迥异的局面。

3.2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是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区别文学特点的一个重要指标。黔中地区在明清文学发展阶段呈现出的风格和区域环境有着显著的特点。就黔中地理环境来看,这里不仅在大山林里,而且山峦雄奇险峻的特点十分的突出,所以在文学作品中,黔中文士表现出了与塞外大漠风光一样的豪情。另外,黔中在历史上处于荆楚文化的辐射圈,所以其文人在进行作品表达的时候,会自然的带有荆楚文化的清奇之风,两种风格的交融,形成了黔中文人独具特色的“大山风格”。这种风格既区别于塞外雄浑之风,也区别于荆楚清隽之姿,体现的是大山独有的壮阔和自然。

3.3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是文学发展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裁越多,表明区域文化的发展越完善。就我国文学的发展来看,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和文,词、曲、小说都是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的。黔中地区因为地理封闭,对于中原文学体裁的接触相对较晚,所以文学体裁的发展不完备。即使存在这种体裁,对其的研究也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所以成就比较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明清时期,黔中地区诗歌独树一帜的原因。

4 结语

区域环境对于文学作品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黔中地区的区域环境特点突出,所以在明清文学的发展中,区域环境对文学的风格塑造、体裁发展和文学传播都产生了比较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常新.明清关中文学环境与“秦风”问题[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2] 娄欣星.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4).

[3] 李玉宝.明清上海陆深家族作家考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1).

[4] 娄欣星.论明清江南家族女性群体兴起的文化环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第4篇:地域文学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资源;地方高校;艺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04-02

一、襄阳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主要类别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书法名城”。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将襄阳地方文化艺术孕育得多姿多彩,襄阳市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艺术专业课程及教学模式。襄阳地域文化资源从艺术类型方面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襄阳历史遗留下的名胜古迹如:枣阳雕龙碑史前文化遗址;宜城楚皇城遗址;有“铁打的襄阳”之称的襄阳古城墙和“华夏第一城池”的护城河;中国私家园林的鼻祖“习家池”,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的古隆中;因汉末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而名闻遐迩被后人称为“圣山”的鹿门山及鹿门寺;广德寺中印合璧多宝佛塔等等。

2.襄阳考古珍贵文物和艺术品如:雕龙碑彩陶、春秋战国青铜器、战国玉器、战国漆器、汉代画像砖、宋代墓室壁画、明清瓷器等等。

3.极具襄阳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珍品如:老河口木版年画、保康皮影戏、黄杨木雕、老河口木雕、保康石刻、襄阳竹编、草编、南漳刺绣、书法、绘画、奇石、传统建筑、古堡寨、古民居等等。

4.襄阳历史人文资源如:春秋时期的玉石鉴赏家卞和、楚国大文学家宋玉、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三国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唐代大诗人孟浩然、宋代大书法家和画家米芾及其子米友仁等等。

5.襄阳非物质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如:传统音乐“沮水呜音”、“薅草锣鼓”等,传统舞蹈“端公舞”、“高跷花鼓”等,传统戏剧“襄阳花鼓戏”“宜城兰花筒”等,曲艺“保康独臂皮影”、“枣阳市鹿头皮影戏”等。

二、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开发

襄阳丰富的地方文化遗产、艺术资源要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就要与襄阳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开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方面的专业课程,引导襄阳地方高校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专业学生了解本土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资源,学习和研究其文化内涵与艺术成就,继承和创新地方传统艺术。

目前国内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基本上是采用西方的教育模式,缺乏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地域文化的因素,把襄阳本土和地域文化艺术资源和高校课程开发及教学应用相结合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襄阳地域特色文化艺术资源的教学开发研究着力于探究襄阳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的课程价值,整合传统课程形式与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特色课程,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和系列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历史理论研究、技能技术传授及资源元素开发应用转化等几个方面:第一,开设襄阳地域文化艺术资源方面的鉴赏课程;第二,设立襄阳地域文化和艺术研究工作室;第三,开设具有襄阳地域文化和地域艺术特色的专业化课程;第四,设立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第五,襄阳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符号元素的设计应用课程。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课程和教学开发,构建具有襄阳本土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高校艺术课程和教学体系。

三、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学中开发的意义

1.通过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学中的开发运用,培养和提高襄阳地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通过襄阳地域文化和地方民间艺术等课程教学的开发,可以开拓地方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和艺术视野,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大门。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艺术不只是大学课程里和课堂上那些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练习,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艺术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艺术就存在于民间。同时,把襄阳地域文化艺术资源与地方高校艺术教学相结合,可以使美术、艺术设计和音乐、舞蹈等艺术类专业课程丰富多彩的感染力、趣味性和多元化等优势在艺术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艺术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并在对襄阳地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获得更深入、更专业的认识和了解的同时,产生热爱襄阳地方文化、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情感,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树立起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怀和理想。

2.通过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学中的开发运用,提高襄阳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要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除了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之外,还要具备很强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在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特色的艺术课程中,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地域特色艺术课程的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如在专业领域里寻找和发现地方文化资源及其价值,分析和研究其内容,在专业和教学中实践运用,开发相关专业课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等。

3.通过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学中的开发运用,促进襄阳地方高校特色艺术教学体系的形成。襄阳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艺术成就灿烂辉煌。如襄阳考古出土的古代文化艺术资源有:彩陶、青铜器、画像砖、漆器、玉器、陶瓷等;襄阳地方民间艺术资源有:民间版画、刺绣、纺织品、木雕、石雕、编织、奇石赏石、建筑、地方民居、地方皮影戏、地方戏剧等等。这些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是本地重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在艺术教育上给予重视、保护和继承,但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在襄阳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中得到体现和开发运用。因此,作为襄阳地方高校艺术专业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办学模式,就必须把本土的文化艺术和历史遗产资源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起来,进行收集调研整理,全面深入的分析其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运用价值,并加以系统化的研究和保存。在此基础上,把其中最优秀的地方艺术精粹提炼出来,运用到艺术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襄阳地方高校艺术专业的特色学科和教育教学体系。

4.通过襄阳地域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艺术教学中的开发运用,推动襄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对襄阳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课程和教学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地方优秀的文化艺术。襄阳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如:老河口木版年画、保康独臂皮影、老河口木雕、南漳刺绣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教育的开展也有助于襄阳民间艺术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襄阳地方高校艺术专业教育教学中开设这些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课程,能够使襄阳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资源通过地方高校学生艺术专业教育得以继续传承。尤其应在教育过程中培养艺术专业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树立对本土文化艺术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之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运用、传承、创新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项仲平,等.文化创意产业与当代艺术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2]范兆雄.论我国现代课程资源短缺问题[J].教育探索,2003,(03).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第5篇:地域文学范文

1.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从不同的视角看黑龙江地域文化,其称谓也不尽相同,如黑土文化、关东文化、黑水文化和寒地文化等。黑龙江地域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文化相比而言,尽管流淌着相似的文化血统,但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龙江地域文化,成为我国众多地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地域亚文化。黑龙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积淀、人口构成、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促成了独特的文化流变,进而衍生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彩的人文资源。

2.将地域文化特色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文化来引领。开发地域文化特色的关键在于把它转化为文化生产力,这需要做到以下两方面:(1)通过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开发,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地域文化产业,增强黑龙江省文化特色产业的整体实力,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但我国的地域文化特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黑龙江省的地域文化产业刚刚兴起。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产业的关键就在于把地域文化特色转化成特色文化产品。以开发冰雪、山林、历史、民族等资源为契机,发展黑龙江旅游业;运用多彩的地域人文资源创作音乐、戏曲、诗歌、小说、美术、设计等各类艺术作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要,促进黑龙江省地域文化产业发展。(2)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在于全面提升人文素养。开发地域文化特色,能够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3.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文化产业的高端部分。要想提升文化产业,需要文化创意产业来领跑。高校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内涵建设。单就资源条件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而言,可以说没有任何社会组织能够与其相提并论。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优势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这也是高校寻求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的一条良好出路。

二、地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切文化皆为地域的产物。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而且在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变迁中也蕴含了某种当代精神和时代意识。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地域文化的探究和深入挖掘,这一文化具有的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意义和开放的形式,越来越显现出了地域文化所具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和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灵魂,那么地域文化就应该在课程之中生根、发芽直至结出累累硕果。面对地域文化所蕴含的丰厚而多彩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以此教育青年学生热爱家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既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又是教师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每所学校所处的地理条件不同,自身优势与办学特色也不尽相同,这会让校本课程有可能成为最有吸引力、最具魅力的课程。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利用和开发地域文化,并将它补充到校本课程之中。首先,这能改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单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塑造全面的人文修养,形成健康、多元的文化观;其次,还可以“就近取材”,对本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化的开发与利用。这也能丰盈校本课程的总体资源,使其结构更趋合理,最重要的是可以缩短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也有益于知识的习得。所以,地域文化这个鲜活、丰富而又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独特和全方位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开设有关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不仅具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间接效果,而且具有产业意义上的社会效果,为地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也对该地区的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地域文化作为艺术设计课程资源的具体实施方法

1.设置校本课程

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办学特色的核心。高校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开设校本课程不失为一条好的治学之路。校本课程是以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前提,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育资源、教师群体优势等前提之下,在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如,可以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设黑土文化史的研究、黑龙江流域民间手工艺品制作等的选修课。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黑龙江传统艺术品的基本制作过程,从而进一步了解黑土文化及其历史。或者开设黑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应设置专门的工作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并将民间艺术与本专业或其他艺术领域进行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价值的作品。以黑土文化为例,可将地理、历史、旅游、文学、艺术等学科作为基础,抽取其中与黑土文化相关的部分,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以黑土文化为核心课程,设置多元的课程结构,将黑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交叉课程、边缘课程、课程,如黑龙江地理研究、黑龙江土特产品研究、黑龙江少数民族服饰研究、黑龙江风俗研究、黑龙江旅游资源研究、黑龙江珍稀物种研究等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既可以充分彰显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还可以实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主体的建设。以地域的视角对学生进行因地施教,这不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有利于营造艺术氛围,对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到无法估量的推动作用。

2.营造学术氛围

高校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学生耳闻目睹,在生活中自然地接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如,在校园内开设介绍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专栏,如前面提到的冰雪文化、林业文化、渔猎文化、金源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知青文化、俄罗斯文化、犹太文化;举办地域文化读书月、地域文化艺术周等;举办地域文化历史知识竞赛,将民间手工艺品作为奖品发放;聘请文化传承人开展讲座;举办地域文化艺术展演,其中还包括学生的地域文化再创作展,通过与艺术大师的共同展示,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校园内营造地域文化的学术氛围,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聘请民间文化传承人讲学

在有关地域文化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聘请民间文化传承人走进课堂进行讲学,让学生与艺术大师近距离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大师的艺术风范和地域文化的无穷魅力。

4.走访民间专家及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通过采访老艺人、工艺大师,了解前辈的心路历程,这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黑龙江地域民间艺术和黑龙江历史,激发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学习热情。走访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基地,让学生和地域文化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亲近地域文化,感受地域文化,从中提取与自己情感碰撞的题材和内容,体会黑龙江地域民间艺术创作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为地域文化的再创作提供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5.开设实训基地

开设教学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黑龙江地域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可以使其切身体验、感受传统艺术带来的无限魅力。

四、结语

第6篇:地域文学范文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突出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少数民族中职语文教育必须在重视学生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以“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的现有中职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审美、创新素质培养,针对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来说,还包括许多更重要的如重拾信心、积极的心态、自我制约能力、健康的个性等德育方面的内容。

(一)让学生重拾成功的信心,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好,加之学生本身成绩不理想,经过中考的打击或者根本没有经过中考而被直接分流到中职学校,自身的价值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所以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与人沟通能力也较差,不爱学习,出现破罐子破摔混日子的情况。因而帮助这些学生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重拾成功的信心,树立成功的信念,以便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学会良好的生存技能,成为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与他们有相似家庭出身或有相似学历背景的成功人士的事迹,作为学生励志的榜样。还可以多安排学生动手写作、动口讲述的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发言,讲述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等等,对学生的发言与写作采取多鼓励多赞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希望,被认可的态度,这样便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找回信心,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培养较强的自我制约能力与健康合群的自我个性

很多少数民族中职生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等特殊原因,父母长期无暇管教或疏于管理子女,使他们养成贪玩、自控能力差等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自我封闭,性格孤独怪僻。而自我约束力欠缺,生活散漫,意志力比较薄弱,学业上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正是影响其无法学会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生存能力的致命因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以多选取古今中外杰出人物通过对自身长期以来要求严格,不懈地努力不断追求才获得成功的例子来感染学生,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多设计学生之间协作完成的任务,培养学生沟通交际的能力,还应对学生的课堂考勤、作业、纪律做严格的要求与记载,以督促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锐意进取的生命活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永不停息的拼搏精神和跳出现状的批判创造精神,为其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由于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加之学校教学条件也相对落后于中东部的中职学校,这些中职毕业生要想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课教学更应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学生的学习要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一)强化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

当今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字表述已经成为处理、存贮、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和媒介,应用文写作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用技能。所以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换句话说,它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一种竞争手段。常见许多单位批评中职毕业生连请假条也不会写,这充分说明利用中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修订后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从应用文文种和写作要求两方面对教学进行强化。要求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总结、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写作种类必须入选我们的中职语文教材,同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色,有侧重点地选择不同种类的应用文进行教学,如工科、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如计划、总结、报告等日常事务类写作就可以了,而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如经济合同、标书、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等经济应用文类写作文体,而法律专业学生可以增加如诉讼文书类的应用文写作,做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

(二)强化实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除了能写,还要会说,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交际能力强,这不仅仅是单纯说话技巧的体现,本身也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部分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语言交流障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普通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重拾信心,为将来成功就业,谋取更大的发展修炼扎实的内功。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我们的中职教材应加入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接待、洽谈、答询、协商、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训练项目,这些都是未来学生在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口语表达交际项目。特别是演讲与辩论项目,是最容易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内容,我们除了讲解相关的知识技巧外,还可以在课堂或课外,模拟如竞聘、述职等现实场景,要求学生在现实场景中扮演相关的角色,进行竞聘演讲与现场述职,这样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外,在课外,我们可以多组织学生辩论会,鼓励学生参与观看,努力快速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巧与能力。

(三)注重学生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相对来说阅读面窄,知识积累不丰富,视野也不够开阔,因而,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不能或缺的。如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到现当代的新诗中可选择一些经典的篇目要求学生背诵,从孔孟、老庄、司马迁、唐宋家到现当代的鲁迅、老舍、郭沫若、朱自清,还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沙翁、近代著名大师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而斯泰等等,他们的作品都可作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欣赏的内容,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存,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同时,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应尽量避开单纯的认字识词的基础知识教学,应该让教材的课文成为学生自身感悟、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人文品位,调动学生内心的人文关怀的佳作名篇,因而要求老师在讲解时不要一味的灌输,机械的分析,而只起恰当的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诵读、多感悟,多思考,多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敏捷、准确的“语感”能力,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阅读与欣赏能力,增强自身的内在气质修养。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少数民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中还要特别关注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经济文化等,可以将本地区本民族特色文学作品、文化民俗、旅游景区、特别是成功人物的事迹编入教材中,给学生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打造出的少数民族中职生必须具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将来通过学生的流动宣传,也可以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民俗等广为传播,这是双赢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

(一)将文学作品及文化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介绍融入教材内容中

将文学作品及对文化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介绍融入教材中,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对本地区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在湘西文学作品选择方面,应首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这部唯美小说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同时更多的向人们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其次,古华的小说《芙蓉镇》打破了唯美的模式,通过湘西芙蓉小镇的风云变迁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字里行间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除此之外,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有许多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民间工艺,如土司文化、丧葬嫁娶文化、祭祀文化、苗鼓、民族歌舞等文化习俗,挑花、织锦、银饰、泥哨、竹编、马尾斗笠等民间工艺,这些都是本土文化中的精品,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可以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及反映民风民俗和民间工艺的历史、特色或制作流程等的优秀文章纳入语文教材,使学生学习了解,还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以“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如指导学生实地考察、走访、参观,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杰出人物、民族风情、民间工艺等,还可组织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特色的充分认识。

(二)将本地区旅游景区介绍融入教材内容中

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大统,风景名胜区众多。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著名景区就有张家界、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为例,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1992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做为湘西中职学生来说,必须对这些著名风景名胜区及其相关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这既是内在知识储备的需要,也是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纳入语文教材,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做为音影资料在课堂中播放,或者课后专门组织学生观看欣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将本地区本民族杰出人才的事迹融入教材以鼓舞激励学生

仍以湘西为例,湘西地区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众多的杰出人物,如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以沈从文、萧离等为代表的湘西著名作家群,现代著名画家黄永玉,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家叶水云,现代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等。这其中许多知名人士出身也比较寒微,他们的成功都经过自已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是自身不畏艰苦、不怕艰难,勤奋努力的结果。他们的成名经历、特别是那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奋斗故事,完全可以做为入选语文教材的内容,用来激励学生向杰出人物学习,坚定信心,相信自我,不断向着成功进取奋进。

第7篇:地域文学范文

菏泽一中自2007年全面推进各类学科的课程改革,取得许多显著的成效。艺术、体育、技术及综合实践课程激发出学生新的"兴趣点",成为他们的"新宠"。传统学科也在探索与反思中开拓进取,成功实现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科突围。下面就以语文学科为例,介绍一下我们的具体实践与创新,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借鉴。

正视语文学科的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绝非闭门造车,也不是简单地想入非非,任何创意都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更不能采取"杀鸡取卵""焚琴煮鹤"的盲目行动,首先需要我们正视语文学科长期存在的问题:

(一)文科教学理科化。这种教学思路严重制约了语文教师的课堂创新。有教师片面地认为教语文也应像数理化一样,做题越多越好,以训代教,以练代学,将语文课上成了练习课、讲评课,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教与学都索然无味,课堂陷入高耗低效的怪圈。

(二)重知识,轻读写。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阅读、写作见效太慢,不如僵硬的知识积累立竿见影,重视课内知识的灌输比重视阅读与写作更易出成绩。三年下来,致使学生知识单一,思想贫乏,思维能力下降,在语文素养方面严重"贫血",更不要谈学生的终身发展了。

(三)严抓课堂内,不管课堂外。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教师课堂内不敢放手,大包大揽;课堂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学生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外又缺少参与、展示所学知识的平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严重缺失。

重新确定语文前进的方向

正确的方向比一味地追求速度更重要,语文课程必须要走"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要"改革"就要敢于摒弃与超越,要"开放"就要真正走出课堂,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延伸到课外。我们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做法:

(一)提升课程意识,精选学科教材。

语文教师不单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当是课程的领导者与开发者。这需要我们提升课程意识,掌握课程的主动权。我们将高中语文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粤教版等多个版本中的篇目进行汇总,遴选出经典篇目,按照不同的文学体裁重新进行单元分类。

(二)精读泛读结合,增强读写能力。

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学校成立语文校本课程研发小组,自主开发《阅读大视野》《文学的盛筵》《含英咀华》《文学大观园》《伟人的足迹》等十余本阅读教材,基本构建起学生高中三年阅读资料库。选文坚持语文味与文学味相统一、时代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满足了学生丰富语文知识与提升精神境界的需求。

为了改变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凌乱无序、粗批粗改、效率低下的现状。我们专门设置了写作时段(每学期有五周的集中时段),充分保证学生的写作时间。每次评讲作文时确定一个主题,结合学生的具体文章进行专题讲评。

(三)丰富语文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1、文学社团建设。

学校现有演讲与口才协会、话剧社、辩论社、古典文学社、现代诗社等文学社团,各项管理与协调部门健全,每个社团都有专门的语文指导老师,每个月都组织相关的文学活动,出版有《在水一方》《劲草》《星宇》《醒湖》等期刊。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地域的文化资源,邀请菏泽作家协会、诗词协会、朗诵艺术协会的老师们为文学社定期开设专题讲座,这对提升文学社团的活动质量、启蒙同学们的文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2、文学网站建设。

学校2011年创建管理明确、运作规范的"在水一方"文学网站。它为学校的文学爱好者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文才的平台,学生高中阶段的诗歌、优秀作文、散文、随笔等,都将在这里被永久保存,激发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与文学创作的热情。目前已成为多家杂志社网上选文合作学校。

3、创办语文节。

菏泽一中自2011年首创语文节,2013年3月底,学校组织第三届语文节(为期3天),本次语文节以"文化、青春、诗意、趣味"为主题,设置了"春天送你一首诗"大型诗歌朗诵会、"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我是背诵王"、"奥斯卡"课本剧表演、"以辩会友"辩论赛、"学子讲坛"、诗配画大赛、影评征文大赛等近20项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借鉴了中央电视台等节目形式,新颖、别致又显档次,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语文节为同学们提供了可以展示自己语文技能的多样舞台,这是一场近7000名师生共同参与的语文盛宴,即使仅仅做一名学生观众,也能从各项活动中以间接的方式阅读文本、名著,丰富语文知识,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与意义。

给每朵花一个绽放的理由

第8篇:地域文学范文

一、拼音教学趣味化

学好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保证,它又是一年级学生踏入学校大门第一站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汉语拼音教学,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的建议,我力求做到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正确认识声母、韵母和组成的音节。

1.用好语境歌

教材每课都有较为生动的情境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拼音学习中,我引导学生看插图,编语境歌,在语境歌中巧妙地编入声母和韵母的读音,化解读音难的问题。

在拼音的书写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书写占错行的现象,我将学生不易接受的四线三格称为“楼房”,依次把一、二、三格形象地称为一、二、三“楼”,学生觉得又有趣又好记。此时的他们书写格外的认真、细心,大大减少了拼音占错行的现象,而且书写都很清楚、规范、整齐。

2.做游戏学拼音

新课程倡导,课程教学要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因此我常将学生带到“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如“选风筝找秘密”的游戏,在“ang、eng、ing、ong”一课的学习中,结合课本中放风筝的情景图,在音乐中我带着学生去拼音乐园游,即在黑板上贴上不同颜色样子的风筝,其背面写有学过的声母、韵母和音节,然后让学生选风筝,让选到风筝的学生,说说风筝的样子和后面的秘密,并请拿到声母、韵母和音节的学生,分别起立,说出读它们时的要点,以这样的游戏形式拾级而上,温故而知新。对新知识的学习还常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

3.做一做、画一画,拼音字母记得牢

在“b、p”的教学中,我顺应学生的这种需要,让学生通过做一做得出“b、p”的发音特点。学生拿着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发现“b”发音时气流较弱,纸条微动;“p”发音时气流强,纸条被吹动。通过亲身实践得出“b、p”发音的不同,学生将这结论牢牢记在心中,同时还养成其通过动手动脑,对比得出结论的好习惯。在观察“b、p”的形有何不同时,学生观察并结合丰富的想象得出“b”像正在爬墙的蜗牛,还像升国旗前的准备;而“p”像把国旗升到了空中,也像电风扇,说着学生来到了黑板前,画出蜗牛爬墙、升国旗、电风扇的字母画,这样一说一画,将抽象的字母形象化,激起了学生识字母、辨形状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观察、创新、想象的能力,学生们很快便将“b、p”的声、形分得清清楚楚,记得牢牢固固。

4.多媒体教学做助手

在拼音教学的巩固课上,我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来吸引他们,使学生感到抽象的拼音字母,变成学生们喜欢的“朋友”,激活他们的兴奋点,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如“ai、ei、ui”的巩固学习,我利用多媒体制作学生喜欢的卡通娃娃,让学生用拼音字母来给卡通娃娃命名,并帮助卡通娃娃打招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将所学内容富于熟练的语言环境中,有了生动的课件显示,学生兴趣始终很高。

将拼音教学的内容通过有趣的活动体现,为学生施展才华搭建了平台,这样的教学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二、识字教学生活化

学会了拼音为学生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识字的学习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新课标强调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对生字教学来说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因此我在生字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用联想形象、比较联系、猜谜、表演动作、生字加减法、串“冰糖葫芦”等寓学于乐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巩固其识字率。

1.激发识字兴趣

教新课标版语文课本,在拼音教学中就融入生字的认读,这些生字大多为象形字,很多学生已认识,于是我就告诉他们有关中国汉字的演变,并及时进行板书,同学们看了觉得非常惊讶,祖国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再加上入学以来每天五分钟的讲故事,更是激发了他们要认字、多认字的兴趣,此时展开识字教学可谓是水到渠成。

2.注重点滴积累

遵循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为了与课堂识字教学形成互补,我更为注重识字活动与生活的相连,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多多识字。如在班级黑板右侧开辟了“天天认”专栏,着重将学生在每天识字活动中的难认字,用彩色粉笔板书出来,使学生随时都能认一认、记一记,从而达到了巩固的效果。

3.利用身边资源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识字的资源,教室的张贴栏、课程表、小学生守则、板报、学生的姓名、都是学生认字的好素材。我经常利用课外活动时带着学生认这些字,日子一久,学生就能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的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于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第9篇:地域文学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地域文化;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80-02

地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见证了各个地域的历史,而且还直接反映出该地域的民俗内涵和民间审美意识,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意义

地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人文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大同于文化地理学。所谓地域文化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民间美术特质的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明结晶,从洪荒时代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的民间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地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它不仅具有群族文化本体根性揭示价值,而且它又再现了各个地域的族群文化的艺术价值。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地域美术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征。其次,从应用的角度讲,地域美术造型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它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也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通过艺术课堂的引入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肩负着美术教育现代化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科技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使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新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在少年儿童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冷淡与漠视,另一方面,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少年儿童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骛,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敬而远之,甚至于视而不见。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难以传承,而且也加剧了小学生对民族和国家感情的衰减。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挖掘和剖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遗存,以中国各地区的地域文化为依托,在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实践为主导的美术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文化教育资源,是当前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地域文化资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各地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地分析、整合、把握与运用。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资源在发挥其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以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源为例,从我们现行的中国美术教材中很难找到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材料,如河南地域的豫剧艺术、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商丘地区虞城县的“泥人李”、河南民权的画虎村、河南省虞城县的木兰文化等文化资源。这些既有传统文化资源,又体现了新时代的典型的地域文化,以美术学科为例,这种丰富而悠久的美术资源,在中国美术史上既没有应有的陈述,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有效保护。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传统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探究、梳理与传承,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价值还需努力发扬和彰显。在当代社会普遍提倡全球化、接轨论的当下,积极探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探索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构建中国族群本土美术核心的价值,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整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不同的地区体现着不同的风格与特征。以美术学科为例,研究地域美术,需要我们依据地域特色的不同,通过不同的美术中心区的筹建,依托分析、探讨、整合、继承和发扬等必要环节,切实构建中华美术的多地域研究体系。而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依靠各地的高校师资力量,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建立起各有美术特色的、具有较强地域性、专题性的美术文化中心区,不仅可以引领当地的美术文化建设,还可以积极有效地引领全国美术的良性竞争化发展。而在中小学中,通过体现着地域美术资源的相关课程的开设,将会对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有着不无裨益的作用。

(二)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研究和传承地域文化

各地相关教育机构,应充分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地域文化资源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当地师范院校教师,配备相关经费,形成一个集行政领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为一体的科研小组。

以专家团队为中心的科研团队,通过具有品牌效应的活动的设计与打造,将相关教师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队伍有效集结起来,逐步形成一个集探索、研究与最终应用为一体的涵盖专家队伍、师范教师和一线教师等不同梯队层次的科研团队,切实营造人人重研究、人人重实践的良好氛围。

品牌活动的打造,不仅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互相交流,建立一种“参与式”和“互动式”的交流机制,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相关地区的美术专业教师分阶段轮训。科研团队的学术成果,不能只保持在理论研究的层次上,而应将相关的课题研究真正化为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环节上来。这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将当地的相关资源加以整合、梳理,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字,充分运用本地文化资源,使学术理论充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报请有关部门,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地域文化教材的形式,作为全国统编教材的配套教材进行有益补充。

(三)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切实建立地方艺术课程资源数据库

在以往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艺术学科的教师教学活动,大多数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来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发课例、编写乡土教材的同时,要逐步以图书、课件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地方性艺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可以通过网络公共平台,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针对体现着地域文化资源特点的优秀课件或是理论探索文字,将一线教师的个人成果整合在网络资源管理库中,使广大艺术教师之间,利用更大的资源空间,以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对于各个地域的历年有关研究课题,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梳理、整合与公布,此举不仅可以促进美术资源共享,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四)通过文体活动,彰显地域文化的魅力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利用阅览室、宣传板报,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切实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以彰显地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活动,如“家乡美书画展”、汇演以“家乡美”为主题的艺术节目等活动形式,将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把艺术课堂移动到大自然中,组织学生到本地风景区文化场所去观光游览。在活动中,向学生介绍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写下的诗篇,引导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感染学生进行创作。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有了较快发展,而艺术教师队伍严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动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滋养,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新时期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的一种革新要求,而对于地域文化的探索与弘扬,在中小学的教学中,也将有助于加强和推进对中国历史形态地域文化的全面系统研究,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和艺术课程体系,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教学,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并能给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苏岚.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评论,2006,(4).

\[2\]段宇辉.论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J\].中国美术教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