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005-01
曾几何时,大学生被人视为精英分子,能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这人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都堪称一流,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大学生头顶上的光环渐渐失去了光芒,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始逐渐下滑。考试作弊、成绩单造假,专业课旷课,迷恋网吧,剽窃毕业论文这些恶劣现象越来越严重。不能否认,大学生中曾涌现出一部分优秀人物,诸如带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勇救落水儿童的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人民网和大学生杂志社曾组建了“全国大学生优秀事迹报告团”,赴全国各地巡讲,旨在更好地宣传优秀大学生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凝炼和培育大学生精神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会是很让人感动和震撼,但是想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还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综合力量。
笔者研究生毕业后就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朝夕相处了四年,作为曾经的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老师,在那几年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对学生管理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过渡。他们有着初、高中的六年深厚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和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高考的压力在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就消失了,部分人开始迷失方向,生活的漫无目标,因为旷课,考试作弊等原因退学的大学生在高校频发。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和监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引导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且在日后的四年学习生涯中健康的成长,就成了辅导员工作的重点。
笔者认为,针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校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应适应学生的特点,不要让思想道德教育成为鸡肋。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首先应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但是就现状来看,似乎思想道德教育已经落伍或是走形式,大学里开设的思修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简称)很少有人去听,以致某些老师用考勤代替考试成绩。其实我所提倡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是指这种书本上的纯理论教育,我们可以算一下,一个人从上小学就开始学习思想品德课、公民课等,他们懂得的知识绝对不少于大学里讲授思修课的老师,可惜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其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似乎并不成正比关系。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思想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富裕的生活使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要艰苦奋斗,为什么要勤俭节约。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应该立足于现实,积极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帮助他们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用一些生动鲜活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教育,避免因为认识不清或缺乏认识而做危害社会和他人的事情。很明显,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已不适合这一代人的口味,如果以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作案例,通过形式多样的讲座、观摩,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要加大对于美的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对美的热爱,从而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情操。记住:道德教育的评价标准应更多地注重道德行为的评价,而不是一张考试卷子的分数。
第二、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要让社会实践流于形式。
学校总是把学生的专业知识放在第一位,这一点本无可厚非,因为我们的学生将来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是为了给社会创造财富。为了让学生能学到知识,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比如毕业实习,本来实习应该由学生自己去联系单位,可是却要老师老师去联系,带队,同时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可见学校非常重视毕业实习。而对于社会实践、义务活动等能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活动却很敷衍,虽然学校也组织但总是让少量的优秀的大学生参与,而大多数的学生没人管,只要开学交一份盖了章的社会实践表就行了,说都知道这个章是很容易盖的,所谓的社会实践也形同虚设。我认为社会实践就应该把大学生“下放”到最艰苦的地方,让学生们体会到生活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容易。可以以10-15人为一组,由学生挑选实习地方,然后由辅导员或班主任通过实地或网上进行监督。
第三、辅导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不要让学生轻视老师。
在高校,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辅导员老师应该首先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因为他们与学生关系最近,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不是说辅导员要学着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但是我们知道英雄的母亲从来都不是英雄但却是最朴实的人,我们要做一个朴实的人,如果一门心思想要追求金钱和名利,这样的老师不适合做辅导员工作。但是这样的辅导员也的确太少了。其次辅导员应该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和学生做朋友,帮助他们解决道德困惑,保持健康的心理。辅导员要学会恩威并用,只有这样,道德教育才可能深入实际,将道德教育扩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我的工作经验就是,既然是学生辅导员,就应该以学生为本,一切的工作都要有原则。
总而言之,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不断反思现今的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求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实践作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当前,许多高校在德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德育实践的内容缺乏时代性、途径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内容、形式和途径的探索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素质对人的成长极为关键,它统领着学生的成长方向,赋予学生发展的动力,决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大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形成既需要加强德育理论教育增强道德认知,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实践,可以说是重要的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论的深化,是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检验。因此,开展好德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组织德育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农村去体验、感受,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加爱党爱国的情怀。也使他们看到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西部地区的滞后状况,从而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识,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谓也,行而有得谓之德。”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离不开实践。通过开展以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吸纳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带着疑惑和争论问题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实践,用心灵感知,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同时通过到企业实习,助工助学,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创造成果应用于社会。既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又能通过社会实践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所以,高校实施德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二、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内容
(一)教育性实践
思想认识的高度取决于对理论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与理论性实践的衔接,突出理论性实践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延伸效应。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专项社会调查、主题报告等形式,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阐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认同,使学生运用中国化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二)道德实践
道德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实践可以深化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操作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华,思想得到升华,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层教育的延伸和载体给予深化,围绕实践作用和功能给予细化,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厂矿、农村等场所进行体验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锻炼,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公益实践
公益实践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服务社会与服务他人,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悟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又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真实体会到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心、诚心、责任心,切实有效地受到道德陶冶,获得道德境界提升。
一个人的道德品行不是取决于他掌握了多少道德规范和道德理论,而是取决于他的道德能力。因此,在医德教育中,更为根本的不是去传授职业道德规范和道德理论,而应该把重点放在个体道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道德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医学伦理学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深入实际、接触社会,获得直观和真切的医德体验,并培养其基本医学道德观察能力、行为能力、激发医德情感,塑造医德品格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2.对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
2.1课内实践——多角度的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指由教师选择典型事件,以恰当的形式提供给学生,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情境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依靠其知识结构和背景,在这种案例情境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案例教学的重要基础是课前根据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典型案例,针对特定伦理问题,在课前与学生充分沟通,让他们对案例的相关背景知识及内容有所了解,做好课上发言准备。案例分析讨论以学生为主体,自由发言并相互辩驳。教师在讨论中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角色中受到教育,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伦理学、法学和心理学等多重视角进行讨论分析。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而且培养了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面对复杂而现实的医疗环境,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课外实践——社会调查与大学生科研相结合在课内引入社会发生的医德案例分析的同时,还探索了社会调查与大学生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针对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医德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在课堂上典型发言。并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撰写相关理论文章、申报大学生科研项目。例如,有的调查小组到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基层卫生医疗的现实状况,经过分析、思考、总结,形成调查实践报告,并且成功申报了大学生科研项目。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研究,能够直观地面对现实发生的伦理问题,督促他们探寻问题的答案,从而提升了伦理思维能力和伦理判断力。通过实践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医疗现状,逐渐感悟、体验、摒弃、净化、接收、内化所学的医学伦理学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2.3鼓励学生参与医务志愿者服务医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医疗职业要求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医务志愿者活动为医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它不仅是培养和锻炼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医务志愿者活动在我校开展多年来不仅获得病人的好评和满意,为医院赢得良好声誉,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形成病人、医院、学生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实践;网络信用评价机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0年4月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指出,大学生群体是中国网民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网络娱乐、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商务类应用方面,大学生群体都有较之其他群体更活跃的表现。高校已经成为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网络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隐蔽性的特点,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中失去了约束力,传统道德教育功能被部分弱化,网络应用日益丰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的频发趋势,从计算机技术伦理层面到网络生活道德层面,不断引起社会关注,成为校园网络文化蓬勃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因此把网络道德教育及时地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整体管理体系中,建立有效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模式,成为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保证。
各高校经过多年努力,在网络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认知上基本取得共识,但是相对于网络应用的发展,网络道德教育理论的研究始终相对滞后,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道德失范行为从最初的对黑客行为的模糊评价、网络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为主,发展到浏览涉黄网页、人肉搜索(挖掘、公开他人隐私)、网络盗窃、网络沉迷、网络暴力等不当行为,并集中在网络不文明用语和抄袭论文方面。当前的网络道德教育研究应该着眼于提高时效性与实效性,这需要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掌握网络技术,成为网络社会的成员,用发展的眼光,对网络带来的道德现象保持敏锐度,不断更新对已有问题的认识,调整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中的方式方法。
二、构建连续的网络道德教育实践体系的思考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以提高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规范认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规范网络行为为目的。“网络道德教育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在具体实践中,网络道德教育应该不问断地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重要阶段,构筑连续的以教育引导为主、技术保障为辅的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通过有步骤的规范意识教育奠定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导向的基础
1.入学阶段:认知。大学生对制度和规范的认知是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制度基础。入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习认知校园规范的重要阶段,一方面从道德规范、技术规范上进行普及教育,正面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另一方面,实行实名注册制,方便从技术上实行有效监管,打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以我校为例,新生入学后,需要学习相关网络使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通过实名认证,激活根据录取名册预设的校园网络账户。
2.相关课程:正面强化。网络道德的教育并不能忽视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育。在相关课程中强化网络道德规范的专题教育,加强网络知识产权方面的伦理教育,加强言行自律的伦理教育,是督促学生从认知到他律到自律的有效途径。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开设网络道德教育专题中,进一步介绍网络使用规范及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加强对相关法律规定的学习,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正面虚拟环境中的道德问题。然而考虑课堂教学很难拥有即时网络使用环境,教师的网络操作水平和对网络生活的理解并不相同,当教师不能以一个成熟网络成员的身份出现时,说教性将高于引导性,对于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教学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可以结合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补充。
(2)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各高校广泛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多数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真正开始使用并掌握网络操作及理论知识。但是受学时限制以及授课教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认识程度的影响,虽然当前该课程的主流教材均有网络应用技术和网络伦理安全专题,却往往不被当纳入正式的教学进度安排。而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整体管理的调度安排,加强对该课程中的专题教学,能够在学生学习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认同网络使用及道德规范,对促进规范意识的内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实践中,涉及到网络使用的课程中都可以开展有效的网络规范意识、网络知识产权意识教育,高校教师应当对网络道德规范意识的传递和言行自律起到示范作用。
(二)培养网络信息道德素养促进道德规范的内化
1.优化网络文化环境。笔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目标,一方面是提供健康有益的网络教学及应用资源,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应用素养,也就是健康使用网络的能力。可以尝试通过多种方式优化网络文化环境,促进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化,实现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
(1)提供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应当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用优质的信息内容充实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以正面的方式引导大学生优化网络生活形式。优秀课程的在线学习、课程在线答疑、教学资源的下载、电子阅览室等服务,即丰富大学生课外学习的方式,满足大学生学习的要求,也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自律精神的养成。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站建设。网络无疑是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思想和信息被网民接受并进一步传递和,那他就成为了业余或兼职的教育者,这正是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近年来,多数高校创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从宏观上保证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具体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应当用更加生动丰富的教育形式弘扬主旋律。可以利用网页制作技术提高互动性,由专业的德育教师主持,进行具体问题的指导,可以通过网上心理疏导丰富大学生网络德育的途径;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对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行主动思考,以期得到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甚至可以采用网络鼓励机制比如实名积分制,鼓励大学生主动浏览和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大学生在网络的海量信息中关注网络道德教育网站,通过自主参与,增强自律意识,并主动进行传递,以实现教育目的。
另外,在前文提到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一个值得注意的数字是,大学生网民中手机网民占比最高,达85.7%。相对于校园网宽带接入互联网,手机上网更具有隐秘性,学校在管理上更加不易监管,各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供大学生手机用户访问的WAP德育网站,及时抓住另一个新生渠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宣传。
2.善用大学生网络评论渠道。善用诸如高校贴吧、校园BBS这样的,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网络评论渠道并加以正确的引导,既能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校管理建设上正面作用,也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想法和网络生活的动态,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应对突发性群体网络行为的时候不至于显得被动。但是较之其他网络应用方面,大学生容易在网络评论中发生言语失范行为,甚至采用比较激进的态度和方式或者言语以期引起注意。这就应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体系,让大学生清楚地知道,网络是“可以合法、自由、文明地发言”的途径。
一是更加重视建立训练有素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对热点的网络事件宣传进行主动引导,减少或者避免不当的言辞和由此相关的网络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具体实践中,高调说教,并不利于教育主体能动性的实现,要求拥有一定人数的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能够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网络传播机制规律的网络评论员,而这也是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二是通过对客户端提交服务器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查,屏蔽掉评论内容中敏感、不文明的字眼,或者健全对非法不良信息直接进行屏蔽和删除的技术制度。这是必须做的又要把握好度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净化网络空间,起到监督和管理作用。
3.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是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浏览涉黄网页、网络言行失范、网络交友不当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的缺失。人文素养不仅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素养,也包括心理素质、适应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通过各种活动和课程,锻炼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艺术鉴赏力,能够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中对各类信息的辨识能力,从而在网上信息浏览、传播、评价的过程中,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三)利用网络监管体系建立网络信用评价实现外部的约束
在校期间连续的网络道德教育,是通过主动引导全面调动大学生网络自律精神的过程。而在网络道德教育体系中,还应建立网络信用评价机制。由网络技术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合作,必要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校园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记人大学生信用档案,以实现对网络社会虚拟行为的现实评价约束。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这里所说的“新时代”并不是一个准确时期,而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段我国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时期。尤其是近几年大学生的生活状况等各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必须适时地对其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应包括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等。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
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要受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新时代的大学生更是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从外部制约即社会环境来看,改革开放尤其十四大以来我国呈现出极好的发展趋势并不断取得优异成果。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与完善,政治民主不断向前推进,法制不断健全,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在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这就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不同以往的有利条件。大学所设专业趋向多样化,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大学生的选择也趋向自主化。另外,电脑、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的精彩。这些都促使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同时由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复杂,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断增加,有时会出现思想道德素质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从内在转化即新时代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来看,有一项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为“五强五弱”。
“五强”:一是主体意识强,对传统的习俗和说教具有逆反心理;二是进取意识强,不甘寂寞、不甘平庸,勇于进取,具有“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三是接受新鲜事物和知识的能力强;四是个体竞争意识强;五是参与社会的意识强。
“五弱”:一是社会责任感较弱;二是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较弱;三是集体主义观念较弱;四是政治辨别能力较弱;五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当然这份调查只能做一定的参考,不能全面精确的反映出新时代大学生的面貌。
新时代的学生的特点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两种现象:第一种现象是狂傲。很多大学生自视过高产生一种唯我独尊的心态,表现就是狂傲自大、目中无人,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尤为突出。第二种现象是颓废。这类学生的心理素质极不稳定,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产生低落情绪,甚至一蹶不振、自己看不起自己,特别是受到批评、遭遇挫折的时候,表现为自卑、无所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行为特点。对此一定要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同时我们更应看到并积极鼓励与发扬新时代大学生的优点。从世博会及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积极向上,热情善良的大学生,充分显示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坚强、勇敢、还有最明显的纯真与善良。虽然有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但通过网络等便捷的通信设备,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能够体察到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欢乐与痛苦。新时代大学生表现突出的追求个性与无所谓的态度并非全是负面的。追求个性并非脱离社会,而是为了在社会中保持自己、展示自己。“无所谓”并非一切都无所谓,而是能够分清主次,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新时代大学生看重的是精神上的财富,注重友情、富有爱心,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但不会在丰富的物质世界里迷失自已。由此可见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应注意加强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也就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主要指宏观的社会环境,一般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生活条件、社会政治制度及现实政治状况、社会文化及各种文化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新时代大学生所在的社会环境前面已有说明这里不再赘述。这样良好的社会环境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家庭环境。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赡养关系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新时代大学生不论生长在何种家庭,首先物质生活上是无需担忧的。另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了起来,若在家中受到过分溺爱就容易像温室的花朵一样经不起外面风雨的历练。同时,随着离婚率的上升,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也不少见,而单亲环境若处理不好,会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中起阻碍作用。
(三)学校环境。学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播社会规范、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历代积累的知识、技能,使之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人才的场所。大学不仅要传授大学生们专业知识而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之适应即将步入的社会,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活跃大学生的思维,即从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自身因素。自身因素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内在因素。大家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兄弟两个,一个事业很成功,一个却沦落入狱,当问及他们成功或堕落的原因时,他们的答案却都是“谁让我有一个落魄的家庭、一个坐牢的父亲”可见面对同样的环境态度不同、目标不同结果也会不尽相同。外部环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是我们自己。
三、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途径
(一)理论教育。
可以有针对性的开设专门的课程。开设如《心理学》、《哲学原理》等课程。这种方法比较系统,但同时应注意讲课方式和技巧,如利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进行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刻可以古为今用,而且浓厚的文化氛围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也很受大学生欢迎;使用一些故事讲道理,故事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而且令人记忆深刻;利用书本知识分析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这样学生比较有积极性;还应定期开设专题讲座。如开展形势政策专题讲座等;同时应注意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业务课内。在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贯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在进行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概括地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效果和威力,“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但二者都要靠教师来体现。另外进行理论教育还要注重情感教学。因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同于其他业务课程,它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
(二)实践教育。
这里说的实践教育就是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实践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利用好各种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写活动计划书、活动记录、实践报告、实践心得体会总结等,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的转化。
(三)建设优良校园文化。
对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环境就是校园环境,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陶冶情操、构建健康人格,提高整体素质。建设优良校园文化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其一,努力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整洁简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不仅能体现出学校的管理层次和办学水平,而且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其二,健全制度,赏罚分明,鼓励公平竞争形成良好学风。在大学里当升学压力不如中学时,有很多人就会松懈下来,在大学里虚度光阴。为防止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应积极采用各种考试制度,赏罚制度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进良好学习氛围的产生,进一步以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其三,以多种形式促进良好精神文化的形成。如开展演讲赛、运动会等活动,支持并合理引导社团的各种活动,倡导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文艺晚会,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另外,也可利用名人名言框、标语牌等进行宣传教育。这些可一起构成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对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四)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及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进行特殊教育。
教育只有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在学校教育中应注意几方面有针对性的教育:其一,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如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渡过大学生活等内容的教育为主,帮助大一新生减少盲目行为,具体来讲可举行大学生学习及生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对大二、大三学生在鼓励学习的同时也支持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对大四学生,进行升学指导、就业指导等教育,鼓励考研的学生努力学习,并提供有利的学习条件加以支持,对面临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知识心理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进而在社会中保持健全的人格。其二,应针对不同时期社会状况开展教育。在国内或国际出现重大新闻,引起广泛注意时,鉴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应适时开展主题性讲座,使大学生能深入了解事件事实及背景,学会冷静地思考问题。如,解读十七大报告、针对抗震救灾活动及举办世博会开展爱国教育,奉献爱心教育等。其三,还应针对大学生进行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教育。对大学生易产生的恋爱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等以举办讲座、座谈会、选修课、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特殊教育。
“教育即解放,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学生僵化的头脑能异想天开,使学生萎缩的人格大方异彩,使学生的表情丰富起来,让社会富强起来。”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何水清,我所亲历的西南联大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育,2008.10
[4]黄志坚,把守护良心纳入思想道德教育范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0
[5]姜俊红,心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2-191页
[6]刘强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邱伟光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5-158页
作者简介:
[关键词]职业道德;大学生;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20-01
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化,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道德、纪律、作风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学生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培养敬业和奉献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
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令人担忧,用人单位反馈回的问题如就业履历掺假、随意签约毁约、缺乏团队意识、缺乏敬业精神、眼高手低等等,数不胜数。当代学生注重“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只愿意从事待遇高、条件好的工作,同时学生诚信观念普遍淡漠,对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学生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他人、集体的利益,经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
二、导致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课程设置上的缺陷。目前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校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却没有更多的关注;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注重大学生理论教育,而对学生道德品质修养教育重视不够。现行的思想品德课对此基本没有具体、专门论述。
(二)家庭教育上的疏忽。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生活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繁荣发展的时代,是父母的心中的宝贝疙瘩,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过怕苦日子的父母竭尽全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过分宠爱甚至溺爱孩子,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意志力、忍耐性、吃苦耐劳等方面严重不足。
(三)社会上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提倡个性化和多元化,使学生个人本位主义倾向有所抬头。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例如金钱至上、见利忘义等观念渗透到学生中。同时,一部分家长拉关系、走后门,为子女找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正确判断。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经指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国际教育理论界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提系即与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这充分说明高校都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的社会角色。
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于整个校园学习生活中,通过课堂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具体措施如下:
(一)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一入校,就开始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校史、学院各专业的优势地位及发展方向,了解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科研成果,使学生初步树立职业理想及职业道德。通过新生军训,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德育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思想政治修养》等课程,向学生灌输和教育正确的思想认识。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等,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并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
(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提高高校老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教师言传身教,用自己对职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学生的尊重来教育、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身上体会到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意识,另一方面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解社会对职业的要求,寻找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需求的缔合点,将所学的职业道德知识转化为精神力量。毕业实习则是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获得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学习处理上下级关系,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职业品质以及责任意识。
(五)邀请社会各个行业,尤其是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优秀企业家、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给大学生作生动的讲座报告,讲述他们的优秀事迹,用良好的职业道德感染激励学生。
职业道德教育,不但关系到学生是否成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还关系到国家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第1期
一、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1、舞弊现象严重。抄袭别人的论文与作业,盗用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任意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考试作弊从夹带、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甚至雇佣“”,可谓五花八门,形形,无所不用其极。
2、恶意拖欠学费。部分非贫困学生恶意拖欠学费、“贫困”学生不真正贫困,相当一部分同学拒还助学贷款或挪作他用、拒付学杂费、住宿费等诚信道德问题,不仅丧失了个人的信誉,也使学校这项工作因此陷入困境,
3、制造虚假履历。功利主义思想日趋滋长,入党、评优、奖学金、竞选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动机不纯、表里不一,甚至施以欺骗等手段,虚荣心严重。在就业问题上更为突出,许多学生制造泡沫自荐书、虚构教育背景、随意多家签约与毁约等诚信缺失的事情时有发生。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的失误及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家庭失信行为的负面影响。
1、社会价值体系不和谐对传统诚信伦理道德的冲击。当代中国社会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价值观的相互依存和冲突,以及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严重失衡对传统诚信伦理道德形成巨大的冲击,整个社会恶化的信用状况,严重地影响着在校青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2、高校德育力度薄弱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影响。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传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精神造成冲击,学校重视专业技能学习而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对完美人格的塑造功能,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精神的渗透。大学生对自身从事专业领域的过分关注,而影响了他们视野与胸怀的拓展。
3、高校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应试教育的存在,大学生们很难改变为考试分数而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又和奖学金、保送研究生的资格以及找到~个“好工作”的期望紧密挂钩,教育的恶性竞争,滋生大学生的投机心理。有相当多的大学生不是为了某一门课程本身而学习,而是为了这门课程的成绩才费心:一些学生巧言令色,八面玲珑,为的是积累评优选先、升学就业的资本;另有许多大学生心态浮躁,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努力而荒废了学业,临到考试时又想要个好成绩,只好为怎样作弊费尽心机。
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的教育工作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立身处世之本。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工作,认清大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因素,开展针对性工作探索,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郁自觉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1、促进大学生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协调发展。我们在高校诚信教育中,要贴近广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强调用认识来指导行为,用行为来强化认识,通过知与行的统~使学生把外在的诚信准则内化为自身所遵循的理念,通过自我评价、我监控、自我激励等来塑造自己的诚信形象,在实践中成为言行一致的诚信道德规范的自觉实践者。
2、教师言传身教的和谐统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诚信建设问题上,必须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互动关系,切实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我们的领导和教师先做到身正行直,做到严于律己,并且在是非、苦乐、荣辱、义利等问题上经受住考验,才能为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做出表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 知行合一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40-03
一、大学生道德培养“知”“行”合一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大学生是青年中的先进群体代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要完成好这项光荣和艰巨的使命,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因此,各高校应积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工作。
道德行为是道德培养的归属,大学生道德养成与否的检测标准在于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程度,即“知”“行”的一致性。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道德,还要让学生能够做有道德的事情。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很多大学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上仍然存在偏差,表现在思政类课程考试得分较高,但在道德行为上却表现出不协调的错位现象,即“知”“行”背离。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尤其是从教育者的层面找到我们能够改进的环节,促进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由此对培养合格的祖国建设的栋梁产生积极意义。
二、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的阻碍类型
从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培养的现状来看,我们认为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转化上存在三种典型阻碍情况。
一是大学生对道德认知不完全导致道德行为的丧失,当大学生不能完全明晰地知道某些道德是什么,失德是什么的时候,往往可能丧失道德行为,比如说现在学校基本都认同大学生恋爱自由,却很少对学生进行正确恋爱观教育,导致很多同学对恋爱道德模模糊糊,知道为恋爱打架伤人不对,却不知道盲目恋爱伤害他人情感的行为、固执追求影响他人学业的行为也是失德行为;又比如一些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对于爱国观念强调很多,却对爱国内涵宣讲较少,导致学生在面对一些国际争端时不能理性思考做出正确判断。
二是学生自我缺少情绪管理导致道德行为的不稳定,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从内部本质上是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做出的道德判断,而这个过程受个人情绪的影响时会导致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产生波动,一种是低频率情绪阻碍,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在理智时正确认知道德后都愿意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但当学生在一些极端情况下面临压力失去理智时,很可能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出偏激的事情;还有一种是高频率情绪阻碍,这种情况下一些同学把道德行为作为一种随性的表现,比如丢垃圾,高兴时就多走几步路丢到垃圾桶,不高兴时就随便扔。
三是在外部缺少约束的情况下有选择的丧失道德行为,正如前面所说的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取决于个人内心的自我约束,但自我约束有时候需要靠外部约束来强化,当外部缺少约束时,个人内心较容易受到利益诱惑产生分化,比如当学校有严格的诚信考评机制时,学生更愿意进行自我约束,不会选择作弊,但当学生发现有同学作弊被抓后只是被口头警告,那么他的自我约束心理就会松动,在道德行为与考分的衡量下选择效仿作弊者。
三、大学生道德“知”“行”背离阻碍原因的深层分析
(一) 源头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教学的传统模式导致的源头阻碍
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培养的过程中,受传统讲授式教育习惯的影响,往往走入一个误区,就是过分注重“培养”,把老师的引导作用和教育工作看得很重,而对学生的能动性、实践性却鲜有全盘的考虑。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常常显现出“重教学轻互动”、“重考试轻实践”、“重言传轻身教”的特点,而学校和老师对学生是否清晰道德内涵、是否提高了道德素质的实际培养效果却难以把控,甚至很多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后才暴露出道德素质低的本质。
2.德育的内容缺陷导致的源头阻碍
我国高等学校在德育内容上,表现为道德条目崇高理想化,无法贴近生活,呈现出忽视常德、拔高美德、泛化圣德的现象,难以让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具体来说,目前的德育教材强调了理想教育和笼统性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内容的现实取向和个体价值取向,整个大学德育课程注重的是教导学生道德修养观、社会主义道德内涵以及传统的礼教精髓,旨在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导致大学生知道讲道德很崇高,但感觉做圣人很遥远,不知道常德也是美德。比如说,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依然没有意识到排队礼让、寝室互让、关心他人都是有道德的体现,而失德就在不经意间。
(二)情绪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情感教育缺失导致的情绪阻碍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重要阶段,需要开始独自面对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相比于以往有父母的陪伴以及单纯追求升学的动机,进入大学阶段的孩子情绪更加敏感,在遭受挫折时容易自暴自弃、钻牛角尖,甚至做出伤害别人、欺骗造假等失德行为。而各高校在缓解大学生压力方面仍然比较被动,往往是等学生出现问题后来找老师,却忽视了更多时候学生们可能选择把压力藏在心里积压下来。由于高校缺少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机制,使得老师在引导学生情感方面能起的作用非常有限。
2.忽视习惯养成导致的情绪阻碍
把道德行为当作随性表现的学生,从本质上是道德意志品质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让行为自由跟随情绪发展。在目前的道德培养过程中,我们往往重视告诉学生什么是道德,却忽视了告诉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需要方方面面持之以恒。我们经常发现当学生偶尔插个队、骂句脏话等,老师很少针对这些小事对其进行教育,甚至有时候还会帮他们找理由、说好话。由于学校没有督促学生从各方面坚持养成好的道德习惯,滋生了部分同学高兴时有道德、不高兴时可以不道德的恶性习惯。
(三)诱化阻碍产生的深层原因
1.制度氛围宽松导致的诱化阻碍
虽然道德完全制度化不具备可行性,但是目前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还是制定了一些制度条例来约束学生们不道德的行为,比如明确了不准打架斗殴、不准作弊造假、不准旷课影响课堂秩序等。如果制度能够严格执行,必然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然而学校管理制度毕竟不等同于法律,在实施中往往大打折扣。一方面,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在查出违规或者执行处罚时容易同情和宽容学生;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为了保证高就业率,也会尽量不让学生留下“案底”,让警告、记过等处罚措施流于形式。
2.道德激励不足导致的诱化阻碍
激励机制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普遍被运用,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激发、强化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引导学生朝正确方向和目标发展。目前,在国内各大高校里,对学生的奖励机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对先进集体的奖励;二是对学生学术、科研、竞赛的奖励;三是对优秀学生的评选及奖学金的评定,却普遍缺少了对道德行为的专项激励。虽然在评选奖学金和优秀学生的时候,道德素质常常被作为考评内容之一,但所占比例非常小而又以主观评分为主,导致道德素质评分在整体评分中流于形式。由于缺少了对道德行为的专项激励,学生们在其它的激励内容面前自然容易选择后者,比如说为了拿奖励而学术造假、为了奖学金而考试作弊等。
四、大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培养建议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方式上,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动性,以“行”为基础,以“知”为指导,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创新道德教学模式。具体来讲,可以尝试改变道德相关课程的考核方式,比如注重道德考核内容的综合性,既有卷面的理论考核,又有平时的表现考核;在课程考核的主体方面,可尝试纳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等多角度评审;在道德的考核时间方面,不是课程结束就完成考核,而是在整个大学期间系统性的考核。由此建立起一种道德培养效果的反馈途径,让学校和老师能够从学生的平时行为上把控学生是否真正认知道德,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在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学校应加强对道德的全方面全内涵教育,让学生能够充分认知道德。所谓全方面,即除了教育学生美德、圣德,更应该注重教育学生常德;所谓全内涵,即除了讲解道德的意义和概念,还应该深入细化具体的道德行为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环境教导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有道德,从而让学生清晰知道道德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存在于自己周边,一个人是否有道德则体现在其行为的点点滴滴中。
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和帮助学生缓解就学压力。由于大学阶段的孩子们还没有足够成熟,一些事情在老师看来微乎其微但对孩子影响则非常大,这就要求学校和老师能够换位思考,认识到学生们存在的就学压力,主动帮学生缓解压力。需要:一是加强教育层面的引导,教导学生自我正确认识压力和控制情绪、排解压力,如开设情绪与压力管理、心理自疗等课程等;二是建立情感交流和释压的渠道,实质性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教育学生要持之以恒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引导学生养成道德习惯的方式上,学校和老师也要不断创新,除了加强宣传之外,还需要加强督导,如安排老师担任道德督察员在学校各场所内巡视学生行为,对任何失德行为及时制止和介入教育。当然要做到有效的督导,首先要求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沟通水平,能够在发现问题时深刻教育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而不是走形式主义;其次,老师本身就应该以身作则,坚持道德行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成为学生效仿的道德榜样。
坚持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用制度来约束和影响学生,而不是为了惩罚学生。学校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必须严格,否则制度将形同虚设。但铁面无私的执行处分与人性化管理并不矛盾,首先我们必须让学生知道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需要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同时,我们建议学校可以视情况给予学生改过的机会,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表现良好可以酌情终止处分或消除处分等。
重视道德激励,通过对道德模范人物事迹做出奖励,从而引导和强化同学们的道德行为。我们建议学校制定和细化道德奖励条例,可以针对某些方面评选出模范标兵,如学雷锋标兵、礼仪标兵、诚信标兵等,也可以针对某些突出道德事迹给予奖励等。在奖励方式方面,我们不主张直接对道德行为作出物质奖励,但可以将道德奖项作为奖学金评选中加分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认为让道德模范人物做事迹报告以及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公众活动等对学生本人产生的荣誉感激励可能远远甚于物质奖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汪茹,王金涛.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错位现象及规避策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
[2]王云强,郭本禹等.情绪状态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7,(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模式 创新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注重传统美德教育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以政治政策、思想观念、心理状态和道德素养教育为主的体系。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选择、理性思维等方面受到外来不良思想文化的巨大挑战。因此要想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系统化丰富,就必须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畴基础上增加对传统美德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强国的重要内在需求,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来引领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促进人民道德素养提升,加强人们之间社会凝聚力,从积极层面深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首先,根据现阶段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需求,在结合社会现实中出现的道德困境和道德问题,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加道德品质教育内容,辅以细致的道德心理分析方式,运用科学理论来引导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念重塑。其次,把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社会领域进行详细地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增设大学生社会化教育和公民教育,塑造大学生具有良好道德价值观念的人生观、成才观、就业观等。
二、积极开展“无意识性”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化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的高校应提升被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使教育者以引导为主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和学校文化氛围,用环境带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学习。首先,教育者以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提升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通过自身道德行为来加强受教育的道德感召和道德示范,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越轨行为纠正。高校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道德知识的强制性灌输,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将外显教育和内隐教育相统一,发挥学校环境、班级氛围的潜在教育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完善自身道德素养。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教育进程和教育内容上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原则,忽略受教育者的各学习阶段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的需求,引起学生在连续性道德知行出现断层和脱节的现象,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需要将“以人为本”树立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根据高校学术氛围和现实情况,设制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道德素养测评。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参与其中,增强学校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调动他们对道德品格提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形成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环境,对学生的理性道德行为给予尊重和鼓励,组织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开展互助小组,帮助其他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践行意愿的大学生组织高校记者团和校园观察团队,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自我内化。其次,学校对教育者进行培训,转变教师为主的教育理念,塑造教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的教育关系,对学生的道德选择和道德情感给予足够的尊重,减少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接受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扩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拓宽教育途径,契合时代化社会社会背景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方法。在高校,一方面,巩固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为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知识的主要途径,并在各个社会学科的教学课程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规范提升到道德纪律层面,在其约束下会产生道德自律现象,然而制定良好的道德纪律需要教育者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自身权威,提升自身道德标准,寻求大学生的道德需求,制定专业为单位的差异化道德纪律,适当采取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学生将共同价值观念践于行,对违反规定和道德纪律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处罚,从大学生的违纪原因出发,和学生探讨解决策略,培养其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另一方面,教育教学工作遵循隐性原则,开展社团活动、社会公益实践、寝室文化评选、学术报告活动等道德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悟思想道德教育的真谛,并把校训、校徽等校园文化标识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方向,激励学生道德品质进步。
参考文献:
[1]丁锦宏.品格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太平.全球问题与德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