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龙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影响
黑龙江位于中俄交界处,同样也处于两国文化交流的边疆地区。在这一地区探讨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专门收集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的信息,信息显示出俄罗斯文化在中国50岁左右的中年人,甚至是35岁以上的青年人心中,仍然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原因在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苏联处于友好邦交的关系,两国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很多制度都以苏联为榜样,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之间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两国人民在文化等领域互相学习。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与世界各国接轨,所以由最初只学习苏联政策转变为向世界各国学习优秀制度,在这一时期,欧美等国又发展迅速,所以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多以欧美文化为学习的主体,对俄罗斯文化尤其是俄语了解少之又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思想积极的知识分子努力下,一大批苏俄文学的著作被介绍翻译到中国,让进步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人们对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高尔基等文学家的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时至今日,部分经典名著节选如《安娜•卡列尼娜》《海燕》等仍然是中国许多高校教材的必修课文。人们听过俄语歌曲,但是仅仅局限于一两首歌曲,例如《红莓花儿开》《喀秋莎》等;只有极少数人看过例如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著名电影《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Дон)等。在我看来,这些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双方的文化交流逐步地陷入低谷,所以俄罗斯的当代文化艺术并不为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30岁以下的青年人所熟知。对于吃俄餐,大部分人还是有过经历的,例如大列巴、黄油面包、红菜汤等;至于工艺品,许多人买过例如小镜子、套娃等相对来说价格低廉而且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至于语言方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用俄语交流三十分钟以上,这部分人群大多是到俄罗斯务工或经商的,由此可见,为了今后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我们应该加强语言沟通能力。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它的版图占了亚洲陆地的1/3,但是无论是俄罗斯的发源地还是政治中心却都在欧洲,因此,自俄罗斯文化产生之日起,就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性。这种大国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了俄罗斯人民“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又“自尊心很强”和“大国主义”的性格。俄罗斯气候寒冷、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种自然条件使俄罗斯人民形成了“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俄罗斯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给人们造成了生活的负担和精神的压抑,所以很多俄罗斯男性又“嗜酒无度”。正是因为特殊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使得俄罗斯一直徘徊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在这种徘徊中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形成了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北部边疆与俄罗斯接壤,所以我国人民与俄罗斯人民在性格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对未来俄国文化在黑龙江发展报怎样的态度”的问题,10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会融合中国文化发展”。这些可表明我国人民对两国的友好发展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且也都愿意了解更多的俄罗斯文化,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促进两国人民往来、沟通,文化的发展同样会促进经济的建设从而带动两国发展更加和谐、深厚的外交关系。
对黑龙江文化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看法
俄罗斯是世界的大国,同样俄罗斯文化也在世界文化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推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之所以黑龙江文化能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地域优越性、自然环境条件、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文化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例如军事战争、宗教传播、人口迁徙、商业活动等。对于黑龙江文化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起:首先,在语言方面,黑龙江有很多词是由俄语音译而成的,比如:“大列巴”(大面包)“马迭尔”(摩登的、时髦的意思)“俄特克”(俄罗斯酒精饮料)“布拉吉”(带花边的连衣裙)等。这些词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在黑龙江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在黑龙江爱国作家萧军的《下等人》中有“伍德克”(一种俄国底层劳动者常饮的酒)、“巴斤克”(俄国皮靴),这些现象无一不体现着俄罗斯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其次,在饮食方面,由于便捷的地缘优势,黑龙江饮食文化深受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很多地方都开了俄式餐馆,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就有“中国四大西餐厅”之一的华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梅西餐厅。在很多地方也有俄式咖啡厅、冷饮厅、酒吧,里面的装饰都是源自俄罗斯风格,俄式红肠、大列巴、伏特加都是在中国比较流行的俄式饮食,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购买的食品。而且大列巴、红肠、黄油、酸黄瓜、鱼子酱等已经成为了黑龙江居民饮食中的特色,人们认为老字号的红肠、大列巴配上酸黄瓜永远都是黑龙江居民不可替代的美味佳肴。饮食文化也是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影响最大的部分。然后,在建筑方面,黑龙江的许多建筑都充满着俄罗斯情调,到处散发着俄罗斯文化的魅力,尤其是素有“东方莫斯科”美称的哈尔滨就是最杰出的代表。哈尔滨的建筑风格更是凸显俄罗斯风情,哈尔滨是在殖民统治时期受外强的干预而引入外国文化的,在城市建设、建筑风格以及街道命名上都是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等街道上矗立着各式各样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建筑,例如斯大林公园、果戈里大街、一直沿用的霞曼街、马迭尔宾馆等。索菲亚大教堂更是其中的典范,它现在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的一级保护建筑,享有“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的美誉。最后,在宗教方面,俄罗斯的宗教以东正教为主,哈尔滨东正教堂的出现,主要是随着中国东清铁路的建设由俄罗斯移民带来的“文化移植”现象。文化铁路沿线的建设为东正教的传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许多东正教徒通过铁路将东正教带入我国,从1899年8月1日在哈尔滨香坊修建的圣尼古拉教堂开始,沿中东铁路一线,已经有40余座东正教教堂,在建设教堂的同时,俄罗斯还派往中国许多传教士,时至今日,在黑龙江的许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东正教教堂的遗址以及少数的东正教教徒。俄罗斯东正教在黑龙江的传播,使得东西方宗教之间有了很好的沟通和渗透。总之,在黑龙江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应牢牢把握住俄罗斯文化在黑龙江文化中发展的机遇,以此促进两国友好往来。在当下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看到在中俄关系得到改善的同时,两国的文化也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局势,中俄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两国文化交流无疑会增添了两国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也会因此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
本文作者:李明依焦玲玲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特殊教育;聋教育;数字化资源;教育资源建设
一、研究背景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我国对教育资源建设十分重视。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中文数字化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现象已成为历史。然而,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仍处于低水平建设的状态,尤其是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更是如此。
研究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律,提升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质量,在我国具有现实意义。一是因为我国有2200万聋人,聋教育数字化资源事关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聋人共享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助于高层次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因为聋人的特殊性决定了聋教育过程的复杂性。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聋人服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进行系统化的、适合聋人认知特点的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可更好地促进聋教育的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是因为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事关中国手语的规范化和普及推广,基于中国手语规范的视频、动画等以喜闻乐见形式的多种文字字幕的多媒体资源的开发,将促进我国不同地区手语的统一。消除方言性的地方手语对不同地区间手语交流的障碍。
基于对聋教育数字化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省重点学科一方面投入十几位教师、几十位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人力进行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徐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南京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合作,相应开发了《聋童康复训练软件》《手语900句视频》《手语动画》《手语视频电子书》《中国聋教育资源网》等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另一方面从理论层面上对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进行探讨,对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特别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特点
1.根据聋人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
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面向健听者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有许多根本性不同,普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到聋教育资源建设中,因此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必须研究聋人的认知特点。并据此进行设计,必须坚持设计为先。已有的实践表明,不按聋人的认知特点开发设计的聋教育资源。对聋教育价值不大。
聋人与常人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盲人的语言交流障碍主要在于存在听觉障碍,而听觉障碍导致口头表达障碍。通常有“十聋九哑”
之说,即是说聋与哑是相伴的,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哑是很少的,大多数的哑实际上由于聋引起,由于听不见人们的声音而无法习得用正常人的语言表达。
此外,绝大多数聋人不是全聋,不是一点声音都听不到,而是有残存听力,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设计必须在了解聋人的这一基本点的情况下进行。要调动一切手段充分利用聋人的耳、眼、口、手来听、读、说、做。
研究表明,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是:通过手语的展示让国家标准手语在全国得到推广和普及,并成为声音与文字的形象性注释:通过声情并茂的配音与播放设备等结合。充分发掘聋人的残余听力,训练聋人的听力,进而促进聋人多感官刺激,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书面语言让聋人逐。
步提高文化知识和综合素养。逐步培养起具有与常人一样的学习能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所建设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无论是《手语900句视频》,还是《手语动画》《手语视频电子书》,都是文字、声音与手语的结合,是“三语”型资源。“中国聋学习资源网”中的“手语故事”“情景DV”也都是“三语”型资源。
聋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开发要符合聋人的认知特点。聋人的认知涉及感知、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一系列心理活动。概括说来,聋人具有以下认知特点:感知活动受到局限。不能利用声音进行定向。视觉补偿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视觉表象更清晰、完整:引起注意的刺激源主要来自视觉对象,无意注意起主导作用而有意注意发展迟缓,注意的稳定性较差;视觉记忆相对占优势,对与语词关联密切的材料记忆明显薄弱;想象富于形象性和直观性;思维表现出更大的具体形象性。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更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在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中,要针对聋人的认知特点,坚持文字、声音与手语的结合,注意直观形象与语言的及时结合。帮助聋人由直观形象上升到抽象认知,培养其高水平的观察能力;在资源的表现形式上,应以视频、动画和图片为主,以充分发挥聋人的视觉优势。以促进其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在资源的呈现方式上,应注重新颖性、趣味性,以激发聋人的学习热情。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使其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拓展其想象空间;在资源的知识点安排上,应尊重聋人的注意稳定性较差的特点,尽量以“小步子”的方式组织学习内容,一次不安排过多的学习内容;在资源的内容安排上,除了常见的知识类的内容外,还要注意安排“名人学习方法”等认知策略类的内容以及优秀聋人的励志故事等情感类的内容,以期培养聋人的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操,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和自我认同感。
在资源建设中。还应提供内容的下载,以满足聋人学习者移动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聋人由于听觉障碍,信息渠道变窄,信息技术社会化程度较低,在学习资源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到聋人对资源的易利用性。
2.根据聋人的特殊需要进行设计
根据聋人的特殊需要进行设计,才可能建设有价值和生命力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聋人需要康复,需要听到文字的读音,需要规范的手语交流,需要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这些是本研究团队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聋人对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几大要求。聋教育资源建设要尽最大可能满足聋人的特殊需要,并作为资源设计的重点。
在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方面应该按需设计:
(1)在聋人康复方面,设计开发聋童康复训练类软件,在聋学习资源网中设计康复科技栏目,以不断向聋人提供康复科技新信息以及新的康复训练的方法;(2)在聋人需要听到文字的读音方面,开发的资源要尽可能做到凡属有大段文字出现,都配上声音,而且要力求使声音与文字一一对应,声文同步;(3)在聋人需要规范的手语交流方面。资源中凡属有手语的地方。都要配上国家标准规范手语,不采用习惯手语,而且对文字性内容要尽可能配上手语,并且开发手语故事。开发基于手语的情境故事,力求使聋人受到标准手语的潜移默化;(4)在聋人需要表现自己的平台建设方面,在建设资源中应该设计“聋人作品”“聋人之星”“情景DV”“手语故事”等栏目。“聋人之星”栏目重点推介聋人当中的先进者、出类拔萃者;“情景DV”是全部由聋人表演拍摄的情景短剧;“手语故事”栏目全部推出由聋人自己表演的小故事。此外。“手语900句视频”中的手语表演者全部为聋童。在满足聋人需要方面的设计思想是:尽可能让聋人参与建设,尽可能搭建展示聋人才华的平台。
3.需要形式创新
数字化资源建设从无到有的建设,本身就是创新。然而创新有程度上的差别。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创新应该是所有资源建设中最高形式的创新之一。聋教育数字化资源的形式创新至少在于以下方面:
一是将手语、口语、书面语“三语”高度融合。单一的语言形式无法很好地培养聋人的素养和能力。
通常的数字化资源即使是多媒体的。往往也将各种媒体元素在界面上的不同位置出现,声音与文字不是一一对应的。而为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聋人开发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要尽可能实现文字有解说或播读,并同时配有一一对应、高度吻合的手语,即用科学的、形象的、统一的手语来匹配口语和书面语言,共同实现传达知识的目的,促进聋人“三语”水平的提高。
二是利用多种载体表现。聋人家庭经济状况不同。所拥有家电多寡、种类是不一的,利用多种载体开发表现资源,可使建设资源能适应更多的聋人家庭使用,进而较好地发挥资源的作用。在笔者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中。开发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既有电视片,又有动画,还有多媒体软件和网站。基本上做到了可让聋人各取所需。
三是开发网络资源。让聋人基于网络进行学习有许多优势[3]:(1)符合聋人视觉感受性强的特点,交互操作好;(2)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适合聋人思维的单向性特点,学习者无学习压力;(3)即时性,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与人交流不受空间物理特性的约束;(4)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旧传统,而是以学生为中心。遵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5)教育具有广泛性、平等性,监控力度公平化;(6)教师控制手段和方法更加科学化;(7)成本低。正因为聋人基于网络进行学习有如此多的优势。因此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重在网络资源开发。
4.需要内容和方法创新
当今的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总量已相当大。然而是“千人一面”,同质化倾向太严重,且克隆式的资源太多。这种状况任其发展。数字化资源库就可能成为“数字化垃圾场”。这对于信息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害的。因此数字化资源建设要立足于创新,要创新建设新资源。缺少创新,在聋校自建资源中问题较为突出:一些聋校采用“拿来主义”
的办法,自己原创的学习资源较少,照搬普教资源或商业化的资源较多,这些学习资源有的不能适应与满足聋校教学的实际需要,有的是大量素材的堆积,可用性较差。
聋人的平均文化程度比正常人的平均文化程度低得多。针对聋人建设的资源。一定要设法保证让聋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所熟悉的内容。而且查找方式要多样。
要充分利用网络为聋人提供交流平台。在网上聊天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相隔千里,心却贴得很近。聋人利用聊天等形式进行网上交流,可以很自然地和不曾谋面的网友沟通。并从健听人那里吸取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因为聋人在社会中主要是用眼来观察。对社会缺少理性的认识,通过网上交流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让聋人不至于感觉和社会脱节。
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更应立足于创新。当然,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创新建设所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是非常高的,但如此建设的资源才有价值。
三、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需要关注的问题
1.需要先进理念指导
首先,必须将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上升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和谐社会包括多种因素、若干方面的和谐,其中包括正常人与残疾人之间的和谐。要通过构建优质的教育资源,让聋入更好地学习、进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从而构建残疾人和正常人之间的高层次和谐。其次。聋教育资源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要通过聋教育资源建设,让聋人充分享受现代科技进步成果,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成果,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我们相信。只要以以上理念为指导,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己任进行聋教育资源建设,就会是动力大、干劲足、方向明。
2.需要发扬奉献精神
聋教育资源建设需要有人去设计,需要有人去摄制,需要人们付出大量艰辛的创造性劳动。限于聋人数量只有正常人的几十分之一(国家统计局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表明。
我国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2004万人),我国至今还没有公司采用商业模式介入聋教育资源建设。政府也未在聋教育资源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目前我国聋教育资源建设更多地是凭聋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热情、兴趣、使命感和责任心在进行,对建设者而言,这种建设几乎是没有任何经济回报的,因此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必须弘扬奉献精神。
数字化教育资源具有多样性,从体量上看有小有大,有系统化的,也有零散的。系统化的、体量大的教育资源建设,无疑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参与,同时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具有奉献精神。
在系统化的教育资源建设中,教育技术工作者往往担负着资源建设整体架构和技术支持两大任务,而更多的是以后一项任务为主。人们对教育技术工作者的期望很高。需要他们既精通技术又有高超的艺术。还要有不凡的理论,由此决定了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具有吃大苦耐大劳、甘于奉献、甘为人梯、不计较名利与个人得失的精神。要以能发挥教育技术工作者在资源建设中的作用为荣。以能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荣。当我们以事业为重时,就会以苦为乐,老电教工作者具有这种精神,在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的今天,我们格外需要弘扬老电教精神。
3.需要质量意识
现有的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存在大量质量问题。
甚至是大量文字错误,表明许多资源建设是轻率的。
甚至于是不负责任的,浮躁和急功近利在资源建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此问题对教育资源而言是致命的。在此笔者大声疾呼,所有教育工作者在资源建设时必须要有对人负责的态度,严格地把关。笔者建议教育部出台教育资源认证制度、教育资源评价制度。
建立劣质教育资源曝光网站,拿出比文字教材更为严格的把关办法来规范数字化教育资源,这是教育资源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质量是教育资源的生命。聋教育资源的质量关乎聋人的发展未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聋人是我国的弱势群体之一。虽然我国聋人特别自立自强,然而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是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因此为聋人学习建设数字化资源。必须树立质量意识,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必须最优化建设,来不得半点含糊,绝对马虎不得。在聋教育资源中不能有似是而非的内容,不能有科学性错误,包括每个文字的书写,每个字词的发音,每个手语的一招一式都如此,因为聋人面对数量不很充足的数字化资源,缺少甄别正误的条件,有的甚至缺少这方面的能力,任何不当的资源所造成的误导。都可能会使聋人终身受害。
为了确保聋教育资源的质量,建议教育部和中国残联制定聋教育学习资源的建设规范。建立严格的评价、审核制度。
4.需要持续性建设
教育资源是需要持续建设的,只有持续建设。才能在内容质量上保持与时展同步。才能不断适应时展的需要。对大多数教育资源而言,建设后如果不加以修改完善,不根据时展增补新的内容,则迟早会成为无效资源,对人们利用网络学习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许多教育资源建设在持续性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一种情况是由项目拨款资助的建设资源,一旦项目结束、课题完成了,或专项拨款用完了。
资源就不再修改、补充和完善;另一种情况是为申报精品课程而建立的教育资源。一旦被批准为精品课程了,“功成名就”,资源建设也就停止了,在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中都存在该问题;还有就是资源建设凭一时的兴趣,兴趣没有了。资源建设也就停止了。互联网上许多教育资源,都可以说是半拉子工程。是烂尾工程。
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门要组织专家对资源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要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门队伍对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并建立资源的可持续建设机制。聋教育资源更需要持续建设。因为要聋人群体建设聋教育资源是困难的,而聋教育资源的建设要求又非常高。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中央电化教育馆联手,将聋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建设列入事业规划。
四、结束语
聋人对数字化资源怀有期待。聋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密切。优质聋教育资源建设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长期工程。我们呼吁国家有关方面高度重视聋教育资源建设,精心编制资源建设规划,投入一定的财力。集中优势力量。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将事关几千万聋人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好,充分发挥我们社会主义大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宁生。听力残疾儿童心理与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权。聋校校本特色网络学习资源开发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7):36—37.
[3]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48—19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后李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和磁山文化在聚落形态、墓葬形制、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艺术品及宗教用品的比较,得出北方地区基本处于同时期的这三支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等。
后李文化是海岱地区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命名是由山东临淄后李官庄遗址的发掘者于1991年正式提出的[1]。到目前为止,比较确定的后李文化遗址均分布于泰沂山系北侧的冲积平原地带,其中较重要的遗址有山东临淄后李[2、3],章丘西河[4]、小荆山[5]等三处,其绝对年代均为距今8500―8400年之间[6]。
兴隆洼文化的确立比后李文化稍早,是1985年由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者首次提出的[7]。它的分布范围主要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省西部以及河北省北部一带。目前发现属于此文化的遗址共有70余处,较重要的遗址有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7]和兴隆沟遗址[8]、林西县的白音长汗遗址[9],以及辽宁阜新的查海遗址[10],其绝对年代约为距今8200―7400年之间[11]。
磁山文化的确立要更早一些,它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被发现并确立的一支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南部,影响向北达到燕山南麓一带。较重要的遗址有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12]、三河县孟各庄遗址[13]等,其绝对年代为距今7980―7675年之间[12]。
总之,这三支考古学文化在时代上同属裴李岗时代[14],在地域上均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具体来说,大约都处于渤海周边,围绕渤海呈环状分布,在我国史前考古的序列中均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三支考古学文化各具特色,应为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三支区域性考古学文化。但经过仔细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三者并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在文化内涵及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有着一定的联系,因而很有必要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一系统的比较,这对认识史前各文化圈的形成以及后来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下面我们分别从聚落形态、墓葬形制、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艺术品及宗教用品等五个方面对三者进行比较分析。
一、聚落形态比较
后李文化与兴隆洼文化的房址结构均为半地穴式,且皆为单间,平面形状均为圆角方形或长方形。屋内使用面积普遍较大,并都可以分为大、中、小三类。后李文化的房址面积在20~50平方米之间,兴隆洼文化的房址大多数在50~80平方米之间,个别能达到140平方米,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房址面积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磁山文化房址也为半地穴式建筑,而其平面形状却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使用面积大都不足7平方米,仅在其分布最北缘的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发现有近20平方米的方形房址[13]。
后李文化房址基本上都有门道,居室地面都经过仔细加工,大都经过烤烧,室内按用途分为不同的区。而这些现象在兴隆洼文化早期的兴隆洼类型及中期的查海类型均未发现,而在代表其晚期的白音长汗类型却都有发现[9]。磁山文化也基本上都有门道,尤其是在三河孟各庄遗址发现的窄门道[13],与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的门道形制十分接近,但居住面与周壁未抹料加工,也未见烤烧现象,室内也看不出明显的分区迹象。
在灶址方面,后李文化与兴隆洼文化二者的灶址均位于房址的中心部位,这一点与磁山文化不同,也与同时代其它文化不同。并且这两者灶址的位置十分固定,而不像同时代其它文化那样很不统一。这一点或被认为灶址在这两个文化中已被赋与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后李文化出土有大量石支脚,而兴隆洼文化早中期皆不见此类器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晚期的白音长汗类型却发现有用条石来围砌灶坑的做法,似与后李文化的石支脚有一定关系。磁山文化也未发现此类器物。
在灰坑及窖穴方面,后李文化灰坑数量较多,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三类,还发现一种在十分规整的筒状灰坑内放置完整陶釜的现象[15]。兴隆洼文化的窖穴主要为圆形直筒状,也有少量袋形和长方形坑,还有个别在室内的一角挖有窖穴。磁山文化的窖穴以长方形为主,也有少量圆形及椭圆形坑,其长方形坑形制十分规整,也有在坑内放置完整器物的习俗,似与祭祀或某种宗教活动有关,这一点与后李文化在规整的筒状灰坑内放置完整陶器的做法应该有一定联系。
在整个聚落布局规划方面,后李文化房址发现不多,但也有成排分布的迹象,比如西河遗址发现的五座房址大致在一条直线上[16]。而兴隆洼文化中发现有保存很好的聚落遗址,总体来说,其早期聚落均沿西北―东南方向成排分布,排列齐整,并且在聚落中心还有两座面积均达140平方米的大房子。普通房址面积一般在50~80平方米之间,其中期聚落与早期基本一致,只是面积变小,一般在30~50平方米之间,其晚期聚落突破原有的格局,房址密集,排列不齐整,且室内面积明显变小,为15~30平方米。并且其早期聚落周围有围沟环绕[17]。磁山文化由于房址发现较少,故其聚落布局尚不清楚。
二、墓葬形制比较
后李文化的墓葬l现较集中的是小荆山遗址,其墓葬分布于遗址的东南部,由于破坏严重,仅存21座墓葬。全部墓葬分为三排,排列得十分整齐。墓葬基本上都是较浅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未见葬具,且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墓葬内多无随葬品,仅个别墓随葬蚌壳、骨饼和陶支脚等[5],比较特殊的是在后李遗址还发现一种形制特别的侧室墓,即在长方形竖穴的底部向相邻的两侧边掏出墓室,死者被置于侧室之内[2,3]。
兴隆洼文化遗址至今尚未发现专门的公共墓地,但却有十分特殊的居室墓,主要是在房屋内挖墓穴埋葬死者,也有少量在居室的生活面上直接埋葬死者的现象。但也并不是每个房址内都有墓葬,如在兴隆洼遗址中房址与居室葬的比例为6.6∶1,在查海遗址中比例为9.2∶1,可见居室葬是一种特殊的埋葬制度,墓主人可能是十分重要的人物,普通死者应有专门的墓地,只是还未发现而已。居室墓的墓主有成人也有儿童,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墓内多有随葬品,但数量不等。发掘者认为兴隆洼的居室墓与当时人的祭祀活动有关,墓主因生前地位或死因特殊而被埋入室内,死后成为生者崇拜和祭祀的对象,以期获取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并保佑人口兴旺和经济活动的成功[17]。
磁山文化至今未发现十分明确的墓葬遗迹,不过在磁山文化的长方形窖穴底部却摆放有成组的石磨盘、磨棒及陶器,似乎有很深刻的意义。至于其是否为磁山人的墓葬,由于未发现人骨,所以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三、生活用品比较
生活用品中最主要的就是陶器,因而我们通过对其陶器的组合及特征进行分析,就能较清楚地看到这三支文化的异同。
后李文化的陶器特征十分突出,绝大多数是夹砂陶,陶色以红褐色为主。多数陶器质地疏松。陶器的制作工艺较原始,皆为手制,主要是以先分段制作再对接的方法制成,也有更为原始的泥条盘筑法,但未见有泥片贴塑法。后李陶器以素面为主,纹饰的种类和数量均很少,许多器物有叠唇现象,并在叠唇下沿上采用刻、压、刺、戳等手法加工出短条、齿牙、小窝、指甲形等纹饰。纹饰以附加堆纹为主,刻划纹、指甲纹、绳纹的数量极少。陶器的造型较简单,其中釜是后李文化最主要的器类,又以圜底釜为大宗。比较特殊的是后李遗址曾出土一件大口、斜腹、平底的浅筒形罐,口沿外侧饰四周绳状凹弦纹。这件器物与后李文化的陶器在器型风格等各方面均差异较大,而与兴隆洼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相近[15]。
兴隆洼文化的陶器总体上是以“之”字形纹筒形罐为其主要器型。陶器的质地疏松,陶色斑驳不一,也存在一器多色现象。且陶器均为夹砂陶,未见泥质陶。在陶器的制法上,也采用分段制作再进行套接的技术。这些现象与后李文化十分相似。但详细分析,可将其陶器的发展分为三期:在第一期中陶胎较厚,陶器外壁多呈灰褐或黄褐色,器类主要是罐,罐口呈喇叭状,方唇。纹饰皆为分段式,一般唇下部压印凹弦纹带,其下为一周细泥条附加堆纹,多呈波浪状,有的是平行短泥条,再以下为主体纹饰,绝大多数饰短斜线交叉纹,也有少量不规整的横“人”字纹、长涡纹等。第二期,器类仍以罐为主,只是与第一期相比,陶罐的形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皆为外叠唇,显得十分厚重,施纹方法与一期也大体相同,只是纹饰种类有所增加,新出现“之”字形纹、席状几何纹、网格纹、折线纹等。至第三期,器类仍以罐为主,但与二期相比,外叠唇明显变薄,纹饰以压印纹为主,与二期不同的是凹弦纹带下的一周凸泥带上多饰三点式篦纹[17]。
磁山文化中陶器以夹砂陶为主,但是与后李文化和兴隆洼文化不同的是出现了泥质陶。陶器制作也均为手制,陶色也斑驳不一。纹饰以绳纹最多,编织纹和篦纹次之,也有少量波折状细泥条附加堆纹和剔刺纹。器类主要为平底器,也有一定数量的三足器。值得注意的是,三河孟各庄遗址出土一种直口深腹罐,为夹砂褐陶,方圆唇,直腹,自唇以下由弦纹、点状波折纹和划纹组成了复合纹图案 。这类器物的形制与装饰风格均与兴隆洼文化的同类器物十分相似[13]。
四、生产工具比较
后李文化中生产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许多种类。其中石器数量最多,制作方法有打制、琢制、磨制三种。器形有斧、锛、凿、锤、铲、磨盘磨棒、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值得一提的是后李文化中有一种大型穿孔石器,形状不甚固定,以不规则长方形者最多,中部有对钻圆孔,前端为单面刃,并遗留有使用痕迹。此类石器似与兴隆洼文化的凸字形石器有一定关系,应为石铲一类工具。石磨盘有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多为平底,但最近在山东长清月庄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有带短足者[18],可能受到了磁山文化的影响。磨棒断面以椭圆形和不规则圆形为多。骨器的数量也较多,且制作精致,多为通体磨光[15]。
兴隆洼文化的石器加工方法与后李文化基本一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压削法,此类制法未见于后李文化。以打制石器最多,也存在着大型石铲类翻土工具,即发掘者所称的凸字形锄形器,但笔者认为其形态更像是石铲,其上端较窄部分用于绑缚木柄。另外兴隆洼文化中也有为数不少的磨盘、磨棒,磨盘皆为无足平底。与后李文化不同的是兴隆洼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细石器,以长条形石叶最多[7,17],而无论是后李文化以及处于中原地带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还是关中的老官台文化均不见典型的细石器工艺,但是在旧石器时代末至新石器时代初,这些地区的细石器工艺都十分发达。这类现象是否可以解释为:在更新世末期,由于末次冰期的结束,气候转暖,以披毛犀―猛玛象为主的喜寒动物群北迁,而以捕杀这些动物为主食的细石器远古先民也随之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迁徙。他们在北迁的过程中,有的跨过白令陆桥远赴北美的阿拉斯加等地,有的则在沿途路经的适宜地区生活下来,成为这些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重要源头,而他们所使用的富有特色的细石器工艺也理所当然地被本地区后继者所袭用。位于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相对于同时代的另几支文化恰恰处于高纬度地区,其寒冷的气候正是那些喜寒动物的理想栖居地,大量细石器的出土可能就是受北迁先民的影响所致。
磁山文化的石器加工技术与后李文化和兴隆洼文化基本相同,也有打制、琢制及磨制三种。器类也基本相同。与这两支文化不同的是,磁山文化出土一种直刃石镰和长方形石刀,应为收割工具,而另两支文化中都未发现用于收割的石器。同时,磁山文化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各种磨盘、磨棒。磨盘大多都有矮足,有三足的,也有四足的,另外也有极少量无足的[12]。并且如上文所述,这些磨盘、磨棒经常成组出现,因而其除了主要用于加工粮食作物以外,还应该有某种特定用途。
五、装饰品及宗教用品比较
此类器物在后李文化与磁山文化中都比较少见,仅有为数不多的骨笄出土。兴隆洼文化中此类器物却比较发_,主要以玉器为主。兴隆洼先民在制作玉器时已注意根据不同的器类有针对性地选材,并已掌握了抛光、钻孔等技术。玉器的种类有、匕形器、玉管、斧、锛等。其中斧锛类均不见使用痕迹,并且通体抛光,精巧别致,发掘者推定其为祭祀活动中所用的神器,用以驱邪[17]。除此之外,查海遗址在聚落中心用碎石块堆塑出一条长19.7米的石龙,在其南侧还有墓葬与祭祀坑[19,20]。由上述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兴隆洼文化先民的装饰品与祭祀活动用品已相当丰富,这一点与后李文化和磁山文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六、结 语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和结论:
(一)后李文化及兴隆洼文化的房址使用面积普遍较大,而且布局规整,聚落内房址都成排分布。而磁山文化的房址面积要小得多。这表明前两者与后者的社会组织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前两者都具有大房址,特别是属于兴隆洼文化的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中有两座面积达140平方米的房址,并且位于聚落中央,这反映出在兴隆洼文化及后李文化中,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氏族大家庭,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通过对偶婚制结合在一起。但这时的对偶婚仍处于由族外群婚向典型的对偶婚制过渡的阶段,男女双方可能并不居住在一起,而是各自仍在自己的氏族内居住。兴隆洼文化与后李文化的大房子可能正是为适应这种氏族内部多人群居的生活而建造的,后李文化中习见的组合灶也为这一推断提供了佐证。至于兴隆洼遗址中的两座大房子可能分别是两个氏族的中心,是他们召开氏族会议或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而整个聚落可能代表由这两个氏族组成的胞族。据此推论,后李文化中也应有这种特大型房子,只是由于至今仍未发现像兴隆洼遗址那样完整的聚落,因而没有发现。与此相对的是磁山文化中只有约略六七平方米的小房子,这种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磁山文化的房址发现较少,并且所发现的都为晚期房址,或许其早期也有像上述两支文化那样的大房子,这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掘来证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磁山文化的全部发展过程都是这种小房子,如果是这样,则说明磁山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与前两支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应为典型的对偶婚阶段。这时男女双方较固定地在一起居住,但男女双方可能只是作为基本的消费单位而存在,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可能仍是氏族大家庭。这种小房子正与这种婚姻制度相适应。
至于磁山文化中三河孟各庄遗址出现的面积约20平方米的房址可能是由于此遗址距离兴隆洼文化较近,受其影响所致。另外,作为兴隆洼文化晚期代表的白音长汗类型发现有门道的房址,房址内部有分区,居住面及周壁都经过烤烧的现象,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其南边的后李文化和磁山文化的影响。
(二)三者在陶器上的一些共性,我们应分别予以考虑。比如均以夹砂陶为主,均为手制,器形不规整,烧制火候较低,陶色斑驳不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一器多色现象,器类都相对较少等,这些相近的因素应看作是由于这三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而产生的趋同现象。但兴隆洼文化从中期开始出现的叠唇作风及颈部加饰凸泥带的风格应当是受到了后李文化的影响,因为这两种特征是后李文化的普遍现象。而兴隆洼文化晚期出现的箅点纹装饰风格应当是受到了来自磁山文化的影响。我们或可做出以下的推论:磁山人和裴李岗人一样都受到了来自西方的老官台文化的压力而北上,这样与兴隆洼文化的势力发生了冲突或融合,因而磁山文化的因素也就随之传到了兴隆洼文化中。
至于后李文化中出土的那件大口、斜腹、平底的浅筒形罐,其风格明显是受到了兴隆洼早期文化的影响,而磁山文化中常见的波折状细泥条堆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受兴隆洼文化的影响而产生,位于磁山文化北缘的三河孟各庄遗址中所出的复合纹式陶罐也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三)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推断一下裴李岗时代的大体社会局势:在兴隆洼文化的早期阶段,兴隆洼人的势力比较强大,处于强势文化阶段,有向南发展的趋势,其影响达到了河北南部,甚至在有些时候还一度到达山东省北部一带。比如后李文化中的穿孔石器,磁山文化孟各庄遗址中少量的细石器等可能都是受到了兴隆洼早期文化的影响。而到了其中期阶段,兴隆洼文化较为衰落,而此时后李文化势力逐渐强大,因而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要明显大于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到了兴隆洼文化的晚期阶段,兴隆洼文化及后李文化的实力都有所减弱,磁山文化开始向北、向东发展,对这两者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王永波,王守功.我省考古有重大发现[N].大众日报,1991-8-15.
[2]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一二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2(1).
[3]济青公路文物考古队.山东临淄后李遗址第三四次发掘简报[J].考古,1994(2).
[4]刘延常,兰玉富,佟佩华.山东章丘市西河新石器时代遗址1997年的发掘[J].考古,2000(10).
[5]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章丘市小荆山遗址调查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6(2).
[6] 栾丰实.东夷考古[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85(10).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内蒙古赤峰市兴隆沟聚落遗址2002―2003年的发掘[J].考古,2004(7).
[9] 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1993(7).
[10]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J].文物.1994(11).
[11] 任式楠.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和意义[J].考古,1994(8).
[12]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1(3).
[13] 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廊坊地区文化局.河北三河县孟各庄遗址[J].考古,1983(5).
[14] 栾丰实.仰韶时代东方与中原的关系[M]//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15] 栾丰实.试论后李文化[M]//栾丰实.海岱地区考古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16] 张学海.西河文化初论[G]//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17] 中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7(1).
[18]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考古研究所. 山东济南长清区月庄遗址2003年发掘报告[G]//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东方考古:第2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学科群
当下,尽管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但发展依然迅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文化大发展的方向。于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春风化雨,迎来又一个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时期。在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必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我国文化产业学科群建设现状概要
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文化产业不是单个企业的成长,而是在一定的环境和空间的聚集,呈集群化发展的态势。目前,我国各类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迅速,因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仍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的需要: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建立集群式文化产业学科群有助于实现和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
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园,就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各个地区建设特色产业群的必由之路,也得到中央的认可和支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在多数情况下是以文化产业集聚园的形态出现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必须有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同时按照产业链经营的方式,才能打造成为好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基地作为承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有效形式,必将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2.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学科群的建设
黑龙江省在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黑龙江省在“十二五”期间,明确了“以大开发促进文化大发展、大融合实现文化大跨越”的总体思路。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成立了文化改革与发展促进会、北京·龙江国际文化发展中心、黑龙江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黑龙江文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等,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文化融资渠道的拓宽,集聚优秀文化要素,凝聚各方文化人才及促进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增添新的动力。
东北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条件:一是文化颇具特色,创意人才资源丰富。二是自然风光壮丽,少数民族风情独特,历史遗迹丰富,适宜发展文化旅游业。三是紧邻日韩等文化创意发达国家,便于承接文化创意产业外包服务。通过承接外包业务,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必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逐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A.我省文化产业学科群“四大主体”
黑龙江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教学科研的任务,同时又与学科群基地产业实践紧密联系;在各学科群研究所,文化产业学科交叉互渗,每个学科群都是对文化产业学科的整合,涵盖了文化产业的所有学科领域;每个学科群都可与各个学科群基地结合,实现了文化产业学科的整合和学科与产业实践的整合与资源共享;做到教学研究与产业实践相互穿插,文化产业学科与文化产业基地交叉融合;既保证教学科研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又能够和产业实践做到对接。
黑龙江文化产业学科群创意研发基地。基地特色:以文化产业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作为支撑和源泉;既是文化产业研发、实验基地,也是教学基地;结合文化产业前沿学科发展,侧重于对新型文化产业的研究实践,形成与传统文化产业交融的前瞻性、创新性基地;以产业研发促进文化产业学科的发展;致力于黑龙江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意和研发;文化产业创意产品服务社会。
基地任务:相关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研发;文化企业创意项目孵化;文化创意产业实践基地;文化创意成果展示;品牌宣传策划运营;文化创意产品调研与信息回馈;文化产品的衍生效应。
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汇聚、整合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以高端论坛和学术交流为学术品味;举办国内外各类演出、展览,展示文化产业的创意成果;为社会各界文化产业提供服务;围绕一个主题,举办系列活动,从前期论坛到活动举办,到巡回展示,形成链条效应;建立网上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通过网络直接参观中心活动。
文化产业公司企业入驻中心。通过文化公司入驻企业,可做到学术研究与文化产业实践直接交叉融合,带动学术研究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与良性循环发展;可满足人才培养导师双师制对业界高端专业导师的需求;实践引导教学,促进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符合培养应用型、实践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可使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直接在实践中检验,使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企业进驻既是服务基地,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出口。
B.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内容
文化产业创意学科群(对相关文化产业的创意进行研究,可包含动漫、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媒体、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研发学科群(侧重对所有相关文化产业的研发、实践)。文化产业品牌规划学科群(侧重对文化产业的品牌塑造、策划、宣传、营销、推广等进行研究和实践)。文化产业行业研究学科群(可对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特点特色等进行研究。包含动漫、影视、新闻出版、数字媒体、音乐、美术等相关文化产业)。
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学科群(对我省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进行研究与实践,如冰雪文化、金源文化、犹太文化、欧陆建筑文化、龙江少数民族文化等)。
C.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六大功能”
文化产业的理论创新平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创意研发、文化产品效益转化、文化产业博览、服务社会功能。
D.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重点打造“十大基地”
动漫基地、企业多维包装中试基地、媒体策划包装推广基地、新媒体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影视文化产业研发基地、“三网融合”传媒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影像制作基地、原创音乐制作基地、视觉艺术创作基地。
E.黑龙江省五大学科群创立“五大人才培养计划”
文化产业教师培养计划、文化产业精品品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行业创新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国际化文化产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社会文化产业人才提升计划。
以黑龙江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作为核心,以动漫基地、企业多维包装中试基地、媒体策划包装推广基地、新媒体创意研发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影视文化产业研发基地、“三网融合”传媒创意研发基地为支撑点,黑龙江文化产业博览中心作为展示窗口,公司企业入驻作为文化产业研究与社会服务、产业实践的直接对接渠道。
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成为未来文化产业生成的重要方式、途径和发展走向,建立学科交叉互渗融合的文化产业学科群必将为黑龙江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黑龙江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今后要乘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势头,真正将瑰宝开发出来,把黑龙江建设成为边疆文化的大省、强省。
[1]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著.世界文化产业概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蒋晓丽著.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哲学;李小龙;截拳道文化;价值
2008年秋热播的电视剧《李小龙传奇》,讲述了功夫之王李小龙的传奇一生。李小龙是一个罕见的同时脚踏武学与电影两座高峰的巨人。他的武学思想,在宣扬中国文化的同时,更多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作为截拳道的创始人,李小龙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的第一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为古老的中华武术创新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所拍的功夫电影为中国武术的国际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截拳道作为李小龙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形成了技击性、健身性与艺术性三位一体的综合特征。
一、截拳道的哲学思想
李小龙的哲学思想,海纳百川,他对老子、周易、禅宗、尼采、克里希那穆提等的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取精去渣,化为己用。[1]更重要的是,他能根据自己的性情、经验进行创造性地发展,以哲引武,由武入道,突破其局限性,使它们和谐统一和完美地体现。
(一)与老子比较
李小龙在论述截拳道时说:“什么是截拳道?我第一个承认,要把截拳道具体化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与其费力去解释截拳道‘是’什么,还不如从反面来证明截拳道‘不是’什么,那就比较清楚了。”截拳道是无形,它拒绝任何形式的束缚。每个人都有天生和后天能够培养的本能,截拳道就是要培养和无限制地发挥人的本能。这和老子之“道”可以说本质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自然性,老子将道推崇到了最高位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天地之根、宇宙之本,而道的本质就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不治而无不治”,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国则要做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截拳道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就是对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发展。李小龙那段关于水的精彩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也有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老子道论中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柔弱胜刚强。李小龙对水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在他的论文《悟》中有所阐述。李小龙的武术原理,就从这个“Be water”开始,踏入合于“道”的武术最高体现。
(二)与周易比较
周易是中国智慧的源头,核心理念是“阴阳”。《易经・系辞上》曰:“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2]此段话充分阐述了阴阳变化的规律,把阴阳看成宇宙间运动的根本规律和最高原则,并以阴阳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李小龙曾在其武学著述中写道:“阴阳学说不仅与拳术理论、武术锻炼密切相关,就是在技击对抗中,也无不内含阴阳学说。在截拳道之中,无论是防守,还是攻击,都离不开阴阳变化。况且拳为运动之道、健身之方,术为取人之法、胜人之妙。然而妙从何来?术从何得呢?就在于阴阳的互易变化之间。欲求艺术之途,必循阴阳之路,此乃妙诀的新生之源。”在截拳道技击对抗的技术中时时处处都充满了阴阳变化之理,它把复杂而又不实用的招式简化为简单直接的“攻”和“守”,而且,攻和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就好像太极图中的阴和阳可以互相转化一样,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守并进。[3]
(三)与禅宗比较
佛是智慧与慈悲的象征;禅是指静坐,佛祖释迦牟尼就是在坐禅中思维,根据其所悟所证创立了佛教,而“戒、定、慧”三学中因(禅)定而生慧也说明了禅与智慧的关系,所以说“禅”就代表着智慧。禅宗中的智慧与深意可以用一个字的来概括:“空”。 李小龙在其著作《截拳道之道――武道释义》第一章进行了“论禅”,有几句是这样说的:“虚空恰恰站在这与那之间。而虚空是什么都包括,没有对立的――没有不属于它的或是与之相反的。存在的虚空系一切形式的源头。虚空充塞在生命中、权力中甚而中”;“倾空你的杯子,方可再行注满,空无以求全”[4],可见李小龙对空的理解相当深入。李小龙在公开解释他创立“截拳道”时讲及手指与月亮的关系。“以手指月”是中国宗教哲学中一个常见的譬喻,这个辩论可见于后来禅宗常说的“言语道断,心行路绝”。说这番话的李小龙,已到了超越武术技击层面而臻至“武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四)与尼采比较
尼采张扬“权力意志”,呼唤“超人”。他的哲学是强者的哲学,人应该追求权力,要有主宰自己、主宰他人、主宰世界的欲望。能最大限度实现权力意志的人才能称为超人,超人创造了历史,主宰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历史上,只有少数天才和艺术家才能达到超人境界。李小龙的截拳道哲学中一部分来自尼采――重视自我,认识自我,追求自由解放自我,突破传统不被现有的理论与形式所束缚,而李小龙本人也真正体现了“意志”与“超人”。 李小龙在文章中指责中国武学“不切实际的理论与流于形式的花招太多了。太人工化、太机械化,没法真正教学生实际动手所需的功夫”, 李小龙对传统武术的否定无异于尼采的“上帝死了”,也因此遭到了众多武师的不满。李小龙对武术的狂热追求和实践,为电影的不懈奋斗让他成了世界瞩目的“超人”。
(五)与克里希那穆提比较
1970年,李小龙在一次训练中受了严重的背伤,他在养伤的3个月中,认真研读了印度哲学大家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著作,这之后,他吸收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思想,他的截拳道的发展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1971年,李小龙给《黑带》杂志撰写《让自己远离传统空手道的束缚》一文时,写到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观点。文章中,李小龙说:“其实我对于打斗功夫没有什么创新和改良,没有哪种功夫能有截拳道那样的攻防办法。”[5]很显然,在这篇章中,就体现了克里希那穆提的哲学思想“真理是无所羁绊的,没有固定的条件,没有固定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实现手段;没有任何组织或个人可以以任何特定的方式去寻求真理。”新的截拳道提倡克里希那穆提所主张的自由哲学,反对任何固定的形式,借助于各种自由的搏击动作,进行二人对打练习,形成全新风格的截拳道功夫。
二、李小龙截拳道的价值体现
(一)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
1笔怪泄武术重新正视实战
李小龙说:“传统武术,只晓得盲从与模仿,它们永远找不到武术技击的真谛。”他还说:“我不相信对手会像兄弟对招般,让你对峙观察,后策动攻防,也不相信对手会像对打演练或打沙包那样,给你蓄势运劲的时间。”[6]这就是说,传统武术正在与实战慢慢脱节,而截拳道提高了技击的实战性,使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2笔怪泄武术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
截拳道是继承中国武术及世界各国搏击之大成,根据自身特点在武技实战中逐步形成的。创新是整个截拳道训练过程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核心,只有创新,才能使截拳道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3蔽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李小龙主演的“功夫影片”风行海外后,许多外文词典中都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功夫(KUNGFU)”。截拳道具有技击性、健身性与艺术性三位一体的综合特征。它不仅属于中华武术,而且丰富了世界技击术的内容,它对中华武术走向世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截拳道作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普遍重视和欢迎。世界文化的东移及其在中国的集结,将会给截拳道的传播提供空前的发展机会。
(二)利用文化心理学弘扬中国文化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认为,西方人不明白中国人谈的小我、无我、非我是什么东西。实际上中国人谈的是一个辩证自我的概念。李小龙在去世前接受最后一个采访时,美国记者让他描述一下中国人的基本元素。他说中国人就像水。水无形无状,如果放在杯子里就是杯子的形状,放在瓶子里就是瓶子的形状。水可以到处流,但水同时也可以冲破一切。美国人听了这个描述后,一头雾水。实际上李小龙讲的就是一种辩证的自我,即存在矛盾和多样性的自我。中国人的自我是由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一个整体性的自我。
(三)对非武术领域的影响
在国内非武术领域,更有多位经济界人士和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将李小龙的截拳道理念运用到管理学和经济学研究领域中。如发表在《企业经济世界》(2003年9月号)上的《中国经济截拳道: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作者:李华振、张听博士)、杨有忠撰写的经济论文《品牌管理截拳道》、发表在世界企业文化网上的《功夫中的管理哲学》(作者:方军)。国内的很多经济报道,也总喜欢结合李小龙思想或截拳道技击特点,来进行相关经济报道,比如:《营销,你就应该是李小龙》(中国时尚品牌网)、《置业投资也练截拳道》(青岛新闻网)、《超薄电视就是李小龙的“无敌寸拳”》(慧聪网)等。
三、当前对截拳道理解的误区
(1)简单地将李小龙看成是一位普通的功夫电影演员,其所有成就仅仅只是电影宣传夸大的结果,认为截拳道并无多少实战价值,李小龙不过是被电影夸大的人物,对于世界武术并无多少贡献,还认为李小龙死后,截拳道已经不复存在,即使存在,亦不过是被边缘化的武技,等等。(2)某些人否定李小龙原传截拳道的“指导”作用,断章取义、无科学原则地片面注重所谓截拳道创新或自我发展。(3)误认为截拳道哲学意义上的无法就是没有任何方法,或在基本技击原理和技战术结构上的“乱法”。
四、结语
李小龙融合世界无数技击之长,创造了“直接、快速、有效、实用”的截拳道,征服了世界。李小龙的功夫进入“道”的境界,堪称为哲学的艺术――功夫哲学。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理论,蕴涵着深刻的辩证思想,其意义不只局限于武术本身,而是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体现了其创新精神。真诚希望李小龙文化及其截拳道能够得到科学的认识和理性的评价,希望国内李小龙文化及截拳道的研究和传播,能够走上科学的正轨。
[参考文献]
[1] 武希玲.中国传统武术的哲学思想及其价值体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2] 黄莉.中国武术与儒家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6).
[3] 孙成岩.论传统哲学对中华武术发展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4] 李小龙.李小龙原著集粹 截拳道之道――武道释义(摘录)[J].中华武术,2000(08).
[5] 唐龙.李小龙经典武道论文两篇[J].中华武术,2001(04).
广泛开展东海区域岛屿文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地处东海、熟悉舟山群岛的优势,对浙江及舟山海洋文化开发多方面研究,广泛整理东海区域海洋文化资料,准确把握海岛海洋文化特点,尤其是探索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深入研究海岛民俗、积极发掘海洋文化资源等,取得了一批成果。柳和勇教授承担了“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说”及“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等省级课题,海洋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地域海洋文化的力作《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和《浙山越水普陀潮》《慈航慧炬化丝路》《吴方言与东海文化》等著作。
海洋文化研究所外聘特约的专家,也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如方长生主编的《海洋文化研究丛书》内容广,影响大;金涛撰写的《舟山龙文化》和《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内容丰富,颇受学界关注;还有《舟山渔业史话》史料丰厚,广受好评。《普陀山史话》和《舟山民俗大观》资料齐全,研究深入。
开展海洋渔、盐文化研究。侧重于对渔歌、渔业和盐业民俗及渔业文化史方面的研究,承担了“浙江渔业史”“岱山东沙古渔镇史”“浙江盐业民俗研究”和“浙江渔俗文化的语言学研究”等省级课题,并协助浙江省渔业局完成了“浙江省振兴渔文化工程对策研究”报告,发表了《舟山群岛渔渗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东海渔歌语言的韵律美》《浙江盐业民俗初探》和《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资源的价值研究》等文章,其中不少文章都是我国对某一方面海洋文化研究的开拓之作,有一定影响。
开展海岛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开展海岛历史文化著作整理及研究。张方淌凇⒊碳毯旖淌诤驼惭窃敖淌诘确直鸪械A恕啊端目馊书》中的舟山历史文化研究资源汇编”“黄以周著作整理”“黄式三集”等省级课题,韩伟表教授承担了“金性尧著作整理”省级课题。
侧重海洋文学研究和创作,涌现出一批海洋文学作品。王学渊教授出版了《远去的帆影》诗集,倪浓水教授创作了《蚂蚁荡漾》《开一扇门,望见观音》等海洋小说、散文,其中《蚂蚁荡漾》获2002年全国海洋文学大赛二等奖。李松岳副教授创作《沙器》《大海作证》和《内心的尺度》等海洋诗歌和散文,《内心的尺度》获2007年舟山市“五个一工程奖”。海洋文化研究所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作品选》,承担了“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和文化”和“中国海洋文学研究――以浙江为焦点”等省级课题,发表了《西北和东海:“精卫填海”里的南北文化隐喻》《中国古代海洋小说中“人鱼”叙事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蕴涵》和《中国海洋诗歌的审美高度》等海洋文学研究文章。
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海洋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海洋文化素养,形成具有丰富海洋文化内涵的办学特色,撰写海洋文化教材,开设“海洋文化概论”课题;经常性地举办海洋文化讲座,普及海洋文化知识,提高海洋文化基础理论修养;支持学生办好海洋文化研究会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海洋文化田野调查;积极探索海洋文化特色教育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相互促进;鼓励学生开展海洋文学创作和海洋文化研究,支持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舟山市系列海洋文化节庆活动,增加海洋文化的具体感受。2002年以来,人文学院学生发表海洋文学题材作品近60篇,撰写海洋文化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5篇有关渔民画的论文收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篇文章收入《第二届中国海洋文化节研讨会论文集》;还撰写了18篇有关海岛海洋文化的调查报告。周凤平等同学创作的海洋文学作品入选《人民文学》主办的中国校园文学新人优秀作品选。徐方成同学毕业后因创办海洋文化旅游企业而被评为“首届浙江省大学生创业之星”。
中国文化语言学是本世纪8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为主旨的语言学分支学科。通过对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语言所反映出的,语言、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加深对当代社会现象思考。因此,本文筛选一些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收集一文化语言学论文题目材料,运用归纳法和帮助大家进行文化语言学学习,论文题目如下。
1.认知语篇分析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2.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代边塞诗的意象再现研究
3.吸纳、修正与重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语言学体系
4.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
5.文化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红楼梦》中的酒意象翻译
7.《文化语言学》英译中翻译报告
8.穆斯林问候语“赛俩目”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隐喻翻译的意象图式研究
1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翻译
11.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精神——建筑文化语言学初探
1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邦索尔神父《红楼梦》英译本的诗歌意象翻译
1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语法探究
14.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红高粱家族》意象英译探析
1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词汇研究——以网络话语交际中的词汇为例
16.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汉语新词语研究
1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英汉颜色词隐喻对比与翻译研究
18.文化语言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文化语言学》(第六章)英译中翻译报告
20.六安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21.南阳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考察
22.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23.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翻译研究
24.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辛弃疾词意象翻译研究
2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民族语言研究
26.文化语言学视角下《诗经》隐喻的英译研究
2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的意象文化传递研究
28.近十年文化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29.帕尔莫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煜诗词译本的意象翻译研究
3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道”词义引申初探
3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花卉意象再现研究
32.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情感意象翻译研究
3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李清照词许渊冲译本中意象移植
34.文化语言学视阈下的文化意象翻译研究
3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宋词中水意象的英译研究
36.语言研究的新视角——从结构主义到文化语言学
37.从文化语言学看接头词「お·ご的特殊规则
38.帕尔默(Palmer)文化语言学中的认知性
39.文化语言学论纲
4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古诗中酒的意象传达
41.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小清新”
4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济宁地名研究
43.第三届历史语言学国际会议
44.从文化语言学角度研究日语数词
45.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对联研究
46.文化语言学视域下金宇澄《繁花》的语言策略探究
47.许渊冲对苏轼词的意象再造——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视角
4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宋词英译意象传递研究
4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语典籍英译意象再造滥觞
50.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基础构建
51.英汉动物词汇文化语言学透视
52.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清平乐·六盘山》英译的意象研究
53.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再认识
54.唐诗情感意象英译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
55.文化语言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评邢福义教授主编的《文化语言学》
56.俄罗斯文化语言学的发展纲要
57.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域下许渊冲英译边塞诗意象翻译研究
5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红楼梦》英译中的庭院意象再现
59.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建设
60.民族博物馆馆藏物品翻译的文化语言学视角
61.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62.文化定势在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的诠释
63.对申小龙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64.文化语言学的方法
65.评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等“著”作
66.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及其发展评述
67.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惯用语对比研究
68.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中的人类语言学情结
69.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意象差异浅析
70.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西安地名研究
71.汉语国际教育的文化语言学接口
72.浅谈对文化语言学的认识
73.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酒文化的传承
74.汉语文化语言学刍议
75.从文化语言学语篇情节视角下宋词英译研究
76.文化语言学认知模式的哲学阐释
77.文化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后示
78.蒙汉语禁忌语的文化语言学对比研究
79.大学生微信问候语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0.蒙古族传统饮食名称文化语言学研究
81.文化语言学视域下汉韩长句翻译研究
82.山阴地名的文化语言学分析
83.中国文化语言学范畴系统析论
84.从符号的角度看文化语言学
85.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意象传递
86.对“年度汉语盘点”的文化语言学解读
87.说中国文化语言学的三大流派
88.藏语中“茶”的文化语言学意义辨析
89.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方言詈词研究
90.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91.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论语》成语
92.日本文化语言学动态考察及反思
93.文化语言学视野下的《庄子》成语研究
94.中国文化语言学的涵义和界说
95.关于文化语言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96.文化语言学初探
97.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唐诗意象翻译
98.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微博流行语研究 .
【摘 要】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已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在美术课程学习中通过五种美术学习方式的探索,初步形成“以云技术为载体的美术创生型学习模式”。这种新型学习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籍、学生与网络、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广泛联系,构成了一张多维的学习网络。它基于网络,通过iPad类智能终端来实现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评性思维、创新精神、合作沟通能力。
关键词 智能终端;美术课堂;学习方式改变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3-0062-0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家庭、在街头,随处可以看到手持平板电脑进行游戏或学习的数码达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人们的智力水平也快速提高,学习方式已悄然发生变化。平板电脑集网络接入、影音娱乐、学习、工作、游戏等为一体,以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成为移动智能终端新宠。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尝试。但以课堂学习为主的学校教育,还传承着几千年以来的师生同堂、讲授—互动—练习—反馈的教学模式。作为当代教师,我们面临一个时代性的命题:是否还用过去的教学模式培养未来的创造者和主人,或者说,我们应该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博士实施的中国教育学会
“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Pad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是支撑北京平板电脑教学应用实践的研究课题,在理论与实践的叠代过程中试图探究基于Pad有效应用的新型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该课题与北京以及外省市一线学校进行合作,本校在这一课题中进行了深入参与。自2012年底启动课题研究工作,团队在平板电脑教学学校层面的推进方式、平板电脑教学应用的模式、平板电脑教育教学应用的有效性等方面开展了深度的研究工作。笔者在这一过程中结合美术学科特点对美术课堂学习方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美术新课标中提出: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1]。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在享受创造成果的同时,也在不停创造新的世界。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智能终端的出现,丰富了传统美术创造的方法和表现形式,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新的美术学习方式中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自我校开办云教育技术实验班以来,在美术课堂内外对上述目标理念的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实践。历时一年多,初步形成了基于平板电脑的五种美术课堂学习方式。
基于智能终端的美术课堂学习方式
(一)翻转课堂—— 先学后教、自主学习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介入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高效学习环境,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文化。
美术学科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学科知识点较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英语等)来说,更灵活易懂,学习活动多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审美素养之上,注重学习者的主观感受和亲身体验。就学科特点而言,美术课更适合翻转课堂这种学习模式。
美术学习的翻转课堂,可以依托智能终端,以课前电子书预习、课中进行核心问题研讨的形式来开展。电子书是教师制作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集文字、图片、视频、问题、检测等为一体的学习资源包。相对美术教材而言,电子书大大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与电子书一对一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需要。
【案例1】电子书《龙的传人——中国龙文化》的制作思路及课堂收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13册中第七课《大家动手做条龙》,教材内容偏重制作方法的介绍。作为偏人文的美术课,美术文化内涵体验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应放在首位;再加之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对龙文化的了解对中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民族意义。在以往的课程设计中,大量的龙文化的学习都是以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图片进行讲授的模式为主。由于龙文化的资源丰富,涉及面广,在长时间的讲述中,多数学生易分散精力,未能达到高效的学习预期。借助智能终端,可以将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在电子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这些知识素材简单易懂,可以减少课堂学习中的低效讲授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并通过个性思考,产生一些课堂讲授难以出现的思维火花。
通过电子书进行课前预习,在实践中总结归纳了关于教学设计的一些体会。
(1)提出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每个电子书的第一个板块,都设置了“目标导航”,把该节学习的主要内容罗列出来。根据美术学科特点,制定五个学习目标层级:了解与知晓、理解与感悟、鉴赏与评价、实践应用与探究创作,把学习内容和目标做相应的标注,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目标,也适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的检测,如图1所示。
(2)提供丰富的电子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将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组合在一起,并加入恰当的影音资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欣赏视界。教师在制作电子书时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和组合,形成既有典型性又有教师教学个性的电子资源包。
(3)基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电子书的板块设置采用“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
根据学习需要,问题可以分为:内容问题——复述学习的主要内容;框架问题——构建知识框架或思维导图;核心问题——本课最重点的知识要点梳理;挑战性问题——提出学习内容的衍生问题,或极具主观体验性的问题,或富有个性的具有美术批判性质的问题。
以《龙的传人——中国龙文化》电子书提供的“学习问题”为例,主要有:①内容问题:你知道有哪些与龙有关的民俗,它们是以什么形式来呈现的?②核心问题: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材料?我为什么要选择这种材料?我将用于“龙”的哪个部位?想要达到哪种艺术效果?③衍生问题:你知道“龙生九子”的传说吗?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它们?④主观体验问题:龙的起源传说各有不同,你支持哪一个?为什么?
(4)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围绕电子书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或学生自主创生的问题,展开充分的阐述和讨论,使课堂成为学生有深度情感体验的课堂,有高层次思维活动的课堂。
翻转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主张学生课前自主学,课堂中教师因材施教,或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做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课中问题解决、课后实践运用提升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利用混合学习模式。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网络学习社区—— 多渠道交流,发展批判性思维
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交流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书信交流方式衍生出了多种可能。即时聊天工具、微博、论坛等都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乃至公众之间的多维交流,并且有即时性和记录性的功能。将这些交流方式应用到美术学习中,改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
1.建立网络学习社区,形成师生共建的学科学习平台可以通过学校校园网搭建一个美术学习专区,进行名作赏析推荐,发起美术热点问题讨论,展示学生美术作品等,也可以创建美术学科论坛,在论坛就一个学习主题或兴趣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重点在于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形成个性化认识。由于打破时空和交流方式的限制,这些学习平台能达到以往课堂讨论所不能企及的教学效果,见表1。
【案例2】学科论坛讨论—— 主题赏析课《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的旷世杰作,是现代派绘画的典型作品,但画面色彩单一,主体形象抽象丑陋,作品主题复杂而沉重,往往不被社会阅历尚浅的中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教师采用以往的讲授模式,多有“灌输”艺术认识之嫌。像这样极具主观欣赏体验和开放性的赏析课,多可应用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
首先,教师发表主题为《格尔尼卡》的讨论帖,展示《格尔尼卡》作品图片,提出问题:请你用一两句话来评论这幅作品。学生用跟帖的方式,用2-3分钟做出简短评论。①这种形式使教师能在短时间内全部掌握学生对作品的初步认识,充分了解学生的审美基础,为接下来的学习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方案。②能让全班同学在同一时间做统一的事,参与度达100%,并能通过跟帖时间看出学生的反应速度。③通过大屏幕的投射,让学生之间也相互了解。④客观地记录下学生的这一学习过程。
其次,进行其他方式的学习。对该作品和作者进行充分了解之后,教师提出本课有挑战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成就了大师毕加索?再读《格尔尼卡》。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通过学习论坛将自己的想法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结果记录下来。并将这次的赏析评价和最初印象做比较,师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学习的心路历程,体会学习的成就和快乐。
2.开通教学微博,定期艺术作品的赏析,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
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远远超越教材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进行评论,发表学生的个性化观点。把学习的时空延展到课堂之外。
(三)协作探究——集中展示,培养合作沟通能力通过智能终端为学生搭建更便捷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根据学习有效性的金字塔图示,马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教授别人,学习的有效性能达到80%以上,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按照翻转课堂的观点,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先学再教。这个“教”,既可以是教师的讲授,也可以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整理出知识框架,提出个性观点,形成学习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案例3】协作学习、展示—— 主题赏析课《格尔尼卡》
在通过学习论坛发表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之后,教师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分小组、分主题进行网络搜索,整理出有用的学习资料(图文并茂),制作成简单的PPT或Keynote文件,推选1-2名同学进行全班讲授交流。由于主题分工的明确,学生们可以用15分钟左右完成小组探究并形成成果。接下来,可以用10-15分钟进行班级交流。这样通过小组交流展示,充分了解本课相关的知识点,如:毕加索的生平、《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作品的内涵、毕加索开创的立体派的艺术特点、作品及作者在艺术史上的地位等。这些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之后,交流展示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学得更有效,更主动,更快乐。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需要扮演的是学习过程的导演和课堂上的智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的引导、点评、追问、总结、提炼,以升华课堂学习的层次,润物无声地进行审美教学。
(四)体验学习——第三方软件帮助获得即时艺术体验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体验性极强的学科,但由于时间和工具的限制,不是每一种艺术形式和方法都能得到充分的体验。如今科技发展为我们的艺术体验提供了更便捷的可能。很多公司和个人开发了大量的美术软件,通过这些软件,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即时体验一种陌生的美术工具的使用和创作方式,并能很快得到接近预期的效果;对比不同的艺术处理方式,达到的不同效果,快速感受各自的特点;学习简单的平面设计、图片处理的技能;记录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让作品的形式多样化。
【案例4】学校校园艺术节期间,布置一项多媒体综合应用作业
“同学们,把你们手中的iPad都用起来,用拍照片和视频的方式,记录我们的艺术之旅。记录下自己、我们班同学、全校同学的风采。每个人都以第五届艺术节为主要内容,编制一小段内容完整、形式独特的iMovie。艺术节后在课堂上展示。”
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好智能终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艺术体验,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案例5】在《焦点透视》一课中,用15分钟进行学生对焦点透视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再走出户外,到校园里观察建筑的透视,并利用iPad上的绘图软件(MyBrushes等)进行简单的手绘透视图,在绘画角度上拍张建筑的照片,进行比较、修改。完成作业后保存为图片形式通过邮件发回给老师。
(五)交流反馈——提高教学实效
运用智能终端的拍摄功能,随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片段;并运用多智能终端的融合,将拍摄的影像即时投射到大屏幕。这个功能在美术课堂上应用广泛并有实效。尤其是在动手实践体验的板块中,用智能终端进行实时的展示,可以解决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可展示优秀实例,给予表扬和激励,提高教学实效,记录教学过程。
以云教育技术为载体的美术创生型学习模式
综上所述的五种美术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可以初步形成“以云教育技术为载体的美术创生型学习模式”。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构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籍、学生与网络、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广泛联系,构成了一张多维的学习网络。这种学习方式基于网络,通过智能终端来实现,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评性思维、创新精神、合作沟通能力。
新时代新要求,教育先行,面对社会的迅速变化,作为教育者必须思考如何与时代接轨,甚至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在“云技术”广泛进入社会各领域之际,我们漫步云端,相信从现在开始,学习,无处不在;体验,丰富多彩;沟通,畅所欲言;创新,直通未来!
отных),社会生活童话(социально бытов
ая сказка),和魔幻童话(волшебная сказк
а)。
整体而言,魔幻童话占据了俄罗斯童话的较大比例并广泛流传民间。魔幻童话巧妙地结合了现实与幻想,并通过这种方式与社会生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古代历史等紧密关联,向世人展示广阔而色彩鲜明的俄罗斯文化世界。
俄罗斯文学界已存在一个魔幻童话的专门课题,具有相当规模,涌现了大批研究专著和论文。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有В.Я.Пропп,А.НАфанась
ев,Е.М. Мелетински
й,В.А.Бахтин,Д.Н.М
едриш等。在中国也有不少学者研究这一课题。有些从研究童话分类角度入手,也有人为了研究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而分析童话中的典型形象,如巫婆(Баба-Я
га)的形象、傻瓜伊凡(Иван
-Дурак)的形象,“不死的卡西”(Кащей -Бессме
ртный)的形象等,但对“蛇”这一典型形象研究的论述较少。本文从三方面对俄罗斯魔幻童话中“蛇妖”格里内奇(Змей Горыныч)的形象细致解读分析,并探究其历史来源。
一.从蛇妖格里内奇的外形特征和姓名来源分析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蛇的典型形象是格里内奇蛇(Змей Горыныч)——俄罗斯民族特有的一种神话形象。例如:《老坐在那的弗罗卡尔》(Фролка-сидень)、《伊凡·贝柯维奇的故事》(ИванБыкович)、《水晶山》(Хрустальная гора)、《神奇的衬衫》(Волшебнаярубаш
ка)、《熊王》(Царь-Мед
ведь)等。
就外形来说,首先,蛇妖通常是多头的。3、6、9、12个头的情况较多,偶尔也会出现5头和7头蛇。例如在童话《Фролка-сид
ень》中如此描写:勇士弗罗卡尔为了解救3位被恶龙抢走的公主,先是杀死了5头蛇妖,然后杀死了7头蛇妖,最后杀死了12头蛇妖,救出3位公主。
很多童话故事中,蛇妖都长着3、6、9、12个头颅,这些数字的出现并非偶然。俄罗斯民族崇尚奇数(13除外),因此在童话中出现很多数字3或3的倍数;数字7也被认为是吉利的数字。俄罗斯民族对奇数的崇拜心理反映在民间故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关于俄罗斯民族的数字崇拜和宗教信仰,已经有学者详细的论述过,在这里不再赘述,可参看丛亚平《俄罗斯民间故事的文化意蕴》一文)。
此外,蛇妖还可能具有飞翔能力,比如长着蝙蝠一样的翅膀。在著名民间文学家А.Н.Афана
сьев的作品中曾有过这样的描写:“Змей уносит ц
аревнунасвоихог
ненных крыльях.”
另外,蛇妖常常是以能喷火的形象出现在童话中。“Летит нанеголютызмей,
огнемпалит,смер
тьюгрозит.”;“Тут змея испустилиз
себяпламяогненн
оге, хочетсжечь
Царства.“Ятвоё ц
арствоогнемсожг
у,пепломразвею.”这是蛇妖在童话中惯用的威胁方式。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蛇妖通常有一个姓Горыныч(格里内奇)。有学者认为,这个词源于单词гора(山)。因为童话中的格里内奇蛇常居住在深山里,因此它的姓也与“山”紧密联系。值得注意的是,гора这个词,在古斯拉夫语中,不仅指山本身,而且泛指所有在上空的事物以及森林。因此俄罗斯学者А.С.Штембер
提出:“Горыныч”这个姓氏的深层含义是指“活在上空的或活在森林中生物”。
而俄罗斯学者А.Н.Афан
асьев则认为:Горыны
ч这个词并非源于Гора,而是源于另一个词 гореть(燃烧)。他认为妖蛇的形象来源于早期斯拉夫原始部落所经历的森林火灾,人们面对雷电引起的火灾时具有既恐惧又崇拜的心理,因此幻想出格里内奇蛇这样一种强大的负面形象:一种能引起火灾、雷电、风暴,拥有多个头颅的会飞翔的神物。很多关于蛇的描述中,都有吐火的情节。如童话《伊凡·贝柯维奇》(ИванБыкович)中这样写道:伊凡王子在与12头妖蛇决斗的时候,数次砍下它的头。但蛇妖用它的火手指一抹,被砍下的头又恢复了。伊凡王子最后砍断了它的火手指,才把妖蛇杀死。
火灾能够让人联想到格里内奇蛇的一些特征:难以战胜、吞噬一切、很多头颅(同时在多处制造威胁)、能随时长出新的头(容易复燃)。由此可见,格里内奇蛇与гореть(燃烧)这个词的关联性更强一些,它的形象具有“火”的象征意义。
二.从妖蛇格里内奇与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关系来分析
在童话中,蛇往往与女性有特殊关联。
一方面,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蛇常常是一个掠夺者(похит
итель)的角色,常常抢走美丽的少女和妇人。童话《老坐在那的弗罗卡尔》(Фролка - сидень)里的黑海蛇妖抢走了国王的三位公主,童话《水晶山》(Хрустальнаягор
а)中也有类似情节:伊凡王子变成一只蚂蚁,顺着一条缝隙爬进水晶山的肚子里,他看见一位公主坐在里面。他问公主为什么来到这里,公主回答说她是被12头蛇掳来的。
童话中频繁出现类似情节并非偶然。究其历史根源,在古斯拉夫原始部落,人们以祭祀仪式祈祷来年的丰收。反映在民间童话中,就有了蛇向人们索要女性作为贡品这样的情节。随着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耕作方式和新的家庭、社会关系,祭祀仪式渐渐消亡。于是童话中相应地反映为出现一位英雄,打败蛇妖并救回被掳走的妇女。从历史根源上来说,这种童 话情节的出现和变化,反映的是俄罗斯社会的历史与发展。
另一方面,蛇也常具有“引诱者”(Змей-искусите
ль)的形象。例如在童话《神奇的衬衫》(Волшебная рубашка)中:伊凡打猎外出,妖蛇趁机蛊惑勾引美丽的伊莲娜,让她打听伊凡为何如此聪明有力。它给了伊莲娜一颗,让她把这颗药给伊凡吃,从而套出伊凡的秘密。
在童话《熊王》(Царь-М
едведь)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玛利亚公主来到湖边洗衣,对岸的九头蛇怪垂涎公主的美丽,变成了一个美少年,迷惑玛利亚并使其变出一条彩虹桥。蛇过了桥便现出原形,抢走公主。
类似情节的反复出现,来源于俄罗斯古代原始部落中妇女是火种的守护者这一社会角色。这种认知和形象很久以前便深入人们的思维意识之中,后来反映在童话世界里,便产生了女性形象与火的象征--格里内奇蛇的特殊关系。
三.从妖蛇格里内奇与童话中男主角的关系来分析
在俄罗斯魔幻童话中,但凡出现蛇妖,最后的结局几乎都是男主角历尽千难万险,最后斩杀蛇妖。在上文分析妖蛇格里内奇的外形特征、姓名来源、与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关系时,所引用的文句中不断出现伊凡王子杀死蛇妖这样的情节,让人联想到西方国家神话中的“屠龙习俗”。
西方神话和童话中,龙是典型的魔幻形象,也是重要角色。西方学者对龙(dragon)的含义主要有两种解释:1.巨大的蛇;2.神话中的神兽,外观像蛇又像鳄鱼,有硬爪、鳞片、翅膀,能吐火。在俄语词典中,“龙”解释为:神话中生有双翅能喷吐火焰的蛇怪(Сказачно
ечудовищеввидек
рылатогоогнеды
шащегозмея)。由此可见,蛇妖的形象与龙的形象是对等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屠龙文化折射出的是原始部落对大自然的畏惧。巨龙、巨蛇都象征着大自然的神秘力量,而屠杀它们则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征服。成为屠龙的英雄,是人类中心伦理价值观的至高点,也是征服一切自然力量行为的缩影。
从宗教习俗来看,dragon在基督教中是恶魔的化身、恐怖的生命体,是应当被除掉的邪恶势力;在俄罗斯,人们信奉东正教。因此,西方英雄史诗中有很多关于英雄屠龙的传说,俄罗斯以宗教传说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和诗歌中,也常有勇士杀死蛇妖,解救妇女这样的情节。在基督教和东正教的意识中,杀死蛇妖,人们可以获得自由,并弘扬正面力量。因此屠龙习俗,也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宗教观念。
本文通过分析俄罗斯魔幻童话中格里内奇蛇的外形、能力、姓名来源,以及它与童话中的女性形象的特殊关系,我们认为格里内奇蛇的形象与“火”、“燃烧”密切相关,具有“火”的象征意义。此外,通过分析格里内奇蛇在童话中的“掠夺者”形象和“屠龙习俗”,我们认为该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俄罗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宗教观念。
参考文献
1.ШтанбергА.С.Геро
ирусскихнародныхск
азок.[J].Пространство
иВремя,2012.1
2.Афанасьев А.ННар
одныерусскиесказки
в3-хт[М].M:Наука,1984-1985
3.АфанасьевА.Н.Дре
вожизни.[М].M.1983
4.阿法纳西耶夫,俄罗斯童话[М].沈志宏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