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

第1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主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10-0050-02

作者简介:李静(1977―),女,江苏海门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海门市证大中学语文教研组长。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如果将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分成诗歌教学、作文教学、散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几大块,显然,文言文教学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公认的难点。有的教师认为文言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考查比重不大,所以不必下太大的功夫,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名篇,它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文言文教学应突出以下三种主导策略。

一、放下畏难的包袱:提高兴趣,创新方法

很多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抱有畏难情绪,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想到学习文言文后还要背诵就觉得“如临大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将文言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具体呈现出来。很多教师教学文言文的效果不好,原因也在这里,他们仅仅是将文言文教学的工具性呈现了出来,将很多文言文的知识点、内涵等一股脑儿都抛给了学生,学生一时半会儿难以理解和消化,致使学生“一上课就盼着下课”。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放下畏难的包袱,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文言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笔者创新了授课方式,一开始并没有将生涩、难懂的文言文句子呈现给学生,而且根据这篇课文涉及人物众多的特点,抛下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假如你是一个演员,你想扮演《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哪一个角色?为什么?”通过这类创新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对于所学的文言文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跟随教师一起学习。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一点至关重要,不少学生其实还没有走进文言文学习的殿堂,在途中就已经感到“如临大敌”了,此时,我们教师该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放下畏难的包袱,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偶尔用诙谐的文言文句子跟学生调侃。比如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时,说到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当学生问笔者时,笔者开了一个玩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学生被老师幽默的引用逗乐了,课堂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笔者在教学文言文时,常有学生表示不解:“我们为何还要学习文言文呢?现在又用不上?”笔者对学生讲:“真的用不上吗?老师曾经就听说过一件和文言文有关的很有意思的事情。老师当年的一个大学同学去考研究生,笔试通过后进行面试,面试老师问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孔雀为何东南飞?这个人灵机一动:因为‘西北有高楼’!”结果就凭借这样一个巧妙的回答,尽管这个人刚达到面试的分数线,但还是被公费录取了。因为从“西北有高楼”这个短句中,这个人的文言文阅读功底足以窥见一斑。

二、体味诵读的绝妙:品读文句,理解含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言文作品,大多是散文或者是骈散结合的精品,所以在诵读中,学生才能充分体会到语言的美感。正如朱熹所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见诵读在学习古文时的作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品读文句,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本含义。

虽然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但诵读对高中语文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笔者经常在课内外花一点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言文句子的美感,在诵读中逐渐渗透文言文知识点。如读《谏太宗十思疏》时,学生在朗读一些文言文词句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美,“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虽然学生对于每一个字、词的内涵并未深入理解,但是通过诵读,他们能够渐渐明白其含义,也就自然能够理解题目中“谏”的内涵了。

三、站稳教材的基点:分析考点,步步为营

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以为是因为其课后阅读量不够,于是要求学生增加课外文言文阅读量,实际上,这种做法恰恰走进了“误区”。学生本就对枯燥、生硬的文言文知识不感兴趣,如果再要求其加强课外文言文阅读,就更容易使学生顾此失彼、无所收获了。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立足于教材,步步为营,狠抓落实,在学生收获扎实的基本功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以教材为核心,辐射课外文言文阅读。我们的教学要时刻关注考试动向,根据近年来考试对文言文字词理解考查较多的特点,教师应分析考点,针对文言文教学布置一些练习题,以提升学生应用文言文知识点的能力。

第2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大班额造成的教学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人数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情无法得到教师的及时关注;后排的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效果差,听课容易走神;学生和教师的上课交流机会过少;教师不能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种现象,都是大班额直接带来的负面效应。那么,在大班额的现状不能短期内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最大化地掌握知识,培养其对课堂和学科的兴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实践和总结,从具体的教学中总结归纳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引入专题学习,注重以点带面

语文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更是审美的课堂。语文课堂需要有深度,但深度的挖掘需要广度的铺垫。不管是鉴赏诗词还是鉴赏小说,大量的阅读是审美的第一个步骤。在大班额教学的现状下,我们无法关注到每名学生的阅读情况,但可以引入专题学习,以点带面地进行教学,从而给学生打下兴趣和深思的基础。

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一个单元涉及的是现代诗词阅读,分别为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四篇诗词虽然同属于现代诗歌作品,但是风格、内容和主题迥然不同。

针对这样的诗歌单元,单纯地做一个“现代诗词赏析”的专题阅读,显然不能面面俱到,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现代诗歌的美感和诗词作品本身的不同。因此,笔者设计了“激荡人心的伟人诗词”“现代诗的三美”和“现代诗与流行歌曲歌词”三个小单元进行扩展阅读。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在“激荡人心的伟人诗词”专题中,结合的《沁园春・长沙》,引入的其他诗词、李煜、乾隆黄帝的诗词来进行扩展阅读;在“现代诗的三美”专题中,首先引入现代诗“三美”的文艺理论,结合文艺鉴赏理论学习诗词;在“现代诗与流行歌曲歌词”专题中,笔者引入了周杰伦和许嵩歌曲中的部分中国风歌词与现代诗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学习热情。

在类似的专题学习中,教师不能单纯地认为只要有专题就一定能有效果,更不能一味地从深度入手,应该将深度与广度结合,将文学与生活结合。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的血脉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才能培养学生自发进行阅读感悟的习惯。

二、利用课堂最后3分钟,总结引领启发

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一定的,12岁以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35分钟左右,而下课前的几分钟更是学生心神不定的时候,很多教师在这个时段选择布置作业或者让学生自行看书,但学生显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完全集中精力,针对这种必然的生理、心理现象,提升课堂最后几分钟的利用效果是提升大班额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于是,在利用课堂最后几分钟的策略上,笔者总结出了几个小方法。

1.知识方法性课堂上,以学生为师

如在讲解病句、文言文句式等知识性、方法性较强的课堂上,最后三分钟,教师可以安排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当教师,讲解当堂课的知识点。大班额学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的时候能跟上教师的思路,但并不代表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知识点,在自己给自己当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在自行理顺思路的前提下发现知识漏洞,利用课下时间询问同学或老师,从而真正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

2.赏析性课堂上,以诵读结束课堂

例如在诗词、文言文赏析课堂的最后3分钟,或者让学生自由诵读,或者让学生整体诵读,从而在诵读中真正感悟诗词和文言文自身的语言节奏感和美感,让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贯穿于学生的诵读中。

课前导入固然重要,课堂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更是知识巩固的绝妙时机。利用好这几分钟,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而对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有效利用,能真正整合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拓展课堂的深度,让学生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

三、提问引导有深度,书面表达参与广

大班额教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提问,但学生的参与面小。很多学生刚刚进入思考的环节,或者刚刚有所感悟,问题就已经被另一部分反应较快的学生回答得较为完美了。因为,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处在对教师提问的浅层次思考或者被动思考上,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中来。针对这个情况,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摒弃无效提问,挖掘深度问题

在课堂上要少提“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没有深度的问题,不要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思考的情况下进行无意识的回答,而应当在提问的深度方面进行挖掘。如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蔺相如在两次面对秦王的时候能如此从容淡定?他的底气从何而来?”学生联系文本来深究,很快发现,在渑池相会这个环节中,所占笔墨最多的确实是蔺相如,他临危不惧展现了最佳的风采。然而细心的学生很快发现,文中还提到了廉颇的大军,这才是蔺相如和赵王底气的有力支撑。这样一来,学生就感悟到了文本内部的关联、文言文设笔的巧妙、以及人物形象的合理性。

2.摒弃开放性问题,挖掘封闭性问题

第3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高考中占有不轻的分量。《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已经出炉,语文部分基本没什么变化,但是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变动则值得琢磨。然而,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却陷入了泥沼。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懂难学,老师则感到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难教。教学上基本以传统的模式为主,有的老师将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字词串讲,句子翻译,而不去把握文意,分析文章内容,更谈不上评价和鉴赏;而有的甚至抛开词语句子,架空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这两种做法影响了学习兴趣与效率,不但不符合《考试说明(语文)》的考试能力要求,而且也与新课标的理念相悖。所以,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特别的重要。

那么应该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以为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确定。新课程改革搞了十年,但语文课程只有“课程目标”,至今没有清晰地界定学科的教学内容,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效甚至无效。现在再来看看在新课标当中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重视在阅读实践过程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以及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由此可见在课程标准当中缺失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这一重大任务只能由语文教师来完成。

那么怎样确定课堂教学的内容呢?《课程标准》是纲,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教材是根本,学情是基础,《考试说明》更具有指导意义。有了这些纲领作依据,教学的方向就明确多了,语文教师就可以逐篇开发教学内容了。但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具有驾驭整套教材的能力,具有建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的能力。苏教版采用模块主题的编排体系,而单从文言文的教学来看,极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将五本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集中起来,结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教学实践,逐篇研究文本,开发内容,然后整理归纳课程目标。当具体授课时,需将课程目标重新分配到各个文本中去落实,这时必须结合文本特点做到重点突出,即哪个文本最适宜承载哪块教学内容。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建成之后,教师的底气就足了,教学的方向就有了,教学也将变得更有效了。

当然,要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在此,就结合苏教版五本必修教材来谈一谈笔者的文言文教学实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习气氛

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离骚》被学生认为是最烦的篇目之一,不妨以“名句引读”法来导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两句可谓是耳熟能详了,学生很感兴趣。介绍屈原时,学生自然会联系到端午节,因名人而享有的假日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屈原一人,足见国人对屈原的敬仰,学生因此就会满怀崇敬而自觉主动地去学《离骚》。

二、读通读顺文章,达到美读成诵

反复诵读自古都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教师的点拨、范读或是听录音朗读是很有必要的。至于美读成诵,唯有利用早自修了。为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好早自修、使早自修的朗读更有效,我经常会搞一些朗读效果检测,如课文填空、字词检测。当然,在诵读要求上,不同的篇目就会有所不同,《指南录后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之类的记叙类文章重在理解,读顺,《项脊轩志》、《陈情表》如泣如诉,需有感情的诵读,才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眷眷之情以及李密对祖母的无尽孝心。通过美读不仅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更能在情感上与作者形成共鸣。至于《劝学》、《师说》之类的文学经典必须熟读成诵,这既是课程目标,也是《考试说明》的要求。

三、夯实学生基础,通过检测落实

语文教师都明白,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知识点是提高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理解鉴赏评价文言文作品的前提,也是文言文教学的最基本内容。为落实这个最基本的要求,必修三第四专题专门编排了一个文言文单元,既有课内精读,又有课外自读,可谓篇篇都是经典,是引导学生把握文言文学习的典范。因此,这些课文就必须花功夫落实。

结合教学经验及考试要求,对文中出现的虚词、实词要作量化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学在课堂,练在课后。但仅靠一份作业是难以落实的,更需要反复、长期的训练才能巩固。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课程目标中规定背诵篇目是检测的重点,必须人人过关,背诵过关,书写过关。文言基础则采用作业态度检测的形式,错误率高的题目甚至还得反复。这种跟踪监督的方式比较适合于中等水平学生,效果明显。

四、学会举一反三,善于联系

如果说整理归纳有助于知识内容的把握,那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是灵活运用知识。为此无论是教与学,我们都应加强知识的内部联系。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多方面联系,或引导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回忆,或联系一些成语、句子,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虽然很短,但是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比较重要。“贰”字数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比较特殊,但是已经学过,部分学生也能回忆起“四海一”的“一”字。“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字是“依靠、凭借”之意,含同义的“因”字的成语就有“因人成事”,而本板块的名称“因声求气”的“因”则可信手拈来。况且,“因”字在本专题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两课又将反复出现。经过不断地联系、反复,学生自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挖掘拓展,传承文化

第4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之;独立性;用法

一、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的解说的质疑

“之”既可出现在单句里作主语、作谓语、作定语的主谓短语之中,又可出现在复句的分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所有的文言虚词书中对“之”放在主谓之间的语法作用都解释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化句子为成分”。这样的解说,将短语和句子概念完全等同,给初、高中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此解说为“在单句中,‘之’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句子的成分;在复句中,‘之’放在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样在分析时方向性明确,可操作性强。

二、在单句中,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句子的成分

1.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主语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师道之不传”这个主谓短语作“久”的主语。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烛之武退秦师》

“秦之遇将军”作“可谓深矣”的主语。

2.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宾语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臣之不敢倍德”这个主谓短语作“言”的宾语。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兵之来”作“患”的“宾语”。

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东方之既白”作“知”的宾语。

3.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定语

次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孟德之困于周郎”作“者”(地方)的定语。

狂夫之乐,智者哀焉。《史记・赵世家》

狂妄的人喜悦(的事),聪明的人对他就发愁。

“狂夫之乐”作了省略的“事”的定语。

4.放在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使主谓短语作状语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在)使者来往(的时候),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烛之武退秦师》

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会从于赵。《平原君列传》

(在)秦国围邯郸(的时候),赵国派平原君去求救兵,跟楚国联合。

“行李之往来”“秦之围邯郸”中的“之”使“行李往来”““秦围邯郸”这样的主谓短语意义变为表时间,处在状语的位置上,作“状语”。

三、在复句中,放在分句的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邻国的实力雄厚了,你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又如,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父母爱护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

“之”在“邻厚”“君薄”“父母爱子”这样的主谓短语之间取消了主谓短语作单句的独立性而作复句的分句。

有的虚词著作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的“之”解说为“假设连词”或“凑足音节,舒缓语气”,但都和他们著作中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化句子为成分”相矛盾。如果说“之”作假设,那它只出现在这一种句型中,没有普遍性,又无可与其他假设虚词互换的佐证。我们把这样的句式进行归类分析,从字数上看这种主谓短语之间加“之”为奇数的句子是常态。从诵读的语气看,这样的句式中“之”提顿和后面内容呼应性明显,形成假设的语气。“凑足音节,舒缓语气”自然也就不正确。

参考文献:

第5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一是语文知识体系本身的原因。理科的知识体系非常严密,就像台阶一样,非得拾级而上才能登堂入室。而文科的知识体系没有这么严整,往往知识点混杂在一起,今天出现明天还出现,小学学过中学还学。比如“比喻”这个修辞,小学讲了初中讲,到了高中还讲;比如字音字形,小学重点学,中学绝对不能马虎,到最终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

理科是单线知识体系,语文是网状知识体系,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不靠一时一课,于是语文课和语文课本的权威性就大大下降。

当然,从理论上讲,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三个目标合在一起,就构建成一个总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有些语文教育专家曾经试图构建一个语文知识体系,比如魏书生先生的知识树等,但这些仅限于语法等知识点,无法全面衡量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是教师自身的原因。语文教师不能清晰地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讲解时要么提前透支,要么不到位。比如同样是学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小学阶段只需要掌握比喻这个概念,能写出简单的比喻句就可以;初中阶段则要分析比喻效果,写出生动形象的比喻句;高中阶段则要赏析比喻句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写出复杂的饱含情感的比喻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老师讲明喻、暗喻、借喻,初、高中老师还讲,结果是学生连一个像样的比喻句也写不出来。

三是考试命题的原因。新课标推行学分制,实行的是结业考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强的试题极少。必修一的结业试题不紧扣必修一教材,而是盲目地跟风高考试题,其结果是高一的结业试题高二也可以用,甚至作为高三模拟题都行。用这种试题考试的结果是认真上课钻研课本的学生未必得高分,一个月两个月不学课本甚至一年不上课的学生也未必得低分。如此,语文课堂何来权威性?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语文课堂的权威性呢?

首先,教师要宏观把握语文课程,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其实都在试图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因此,语文教师要整体认识,明晰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分解到每年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每学期达到什么目标,每单元达到什么目标,最后分解到每课达到的目标。

其次,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目标清晰后,在实现目标时步步落实。比如完全不必每次教学陶渊明的诗文时都要讲“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因为初中学习《五柳先生传》《饮酒》《桃花源记》时,老师肯定会讲;必修五选编《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课后的学习资料就选摘了萧统《陶渊明传》中“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典故,此时就是最佳的教学时机。再如,教师完全不必每次教学《史记》中的文章时都把司马迁深受宫刑之苦,忍辱负重写《史记》的故事讲述一遍,因为初中学过《陈涉世家》,高中必修一选有《鸿门宴》,必修四选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选修课《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有《项羽之死》。在这些篇目中,有一次讲过就可以了。

第6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语文知识;文言文;提高;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57-01

文言文在中国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好文言文,可以有效地促进现代文的理解。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交流、信息处理愈来愈简洁化,尤其显示出文言文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知识能力呢?

一、“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教学,“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多读、有感情的读对于学生了解文学常识、理解课文内容很有促进。许多重要的文言知识,只有通过大量的读才能体会出来。

1、古诗、词、曲 采用“读——讲——背”的方法,学生先初读、试背。然后通过老师的分析讲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散文、骈文类 采用“粗读——讲解——熟读——诵读”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尽量背过。古文背诵实际也是一种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对于篇幅短小精悍的散文、骈文,如《劝学》、《师说》、《滕王阁序》、《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我要求学生背熟;而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我要求学生背诵“渑池会”这一段落。这样下来,学生的文言文背诵量看起来繁重,但是,学生们明显感觉到背诵过的课文比未读熟的文章理解深透。

二、以生动的课文内容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学生学习文言文,大多感到生硬、拗口。所以,文言文教学相对来说难度较大。老师应该以生动的讲解、具体形象的分析,吸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教学《黔之驴》这篇寓言,我通过幻灯片演示,同时配乐课文朗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对课文内容一下子理解的很清楚;对“黔驴技穷”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含义理解的更加深刻了。《鸿门宴》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分角色配乐朗读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对刘邦、项羽、范增、樊哙等人物从课文朗读中可以看出各自的性格特点。

三、注重文言文知识归纳,增大学生的知识容量

“知识在于积累”。古文教学重在知识的归纳。古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较普遍。只有通过认真详细的归纳总结,才能使文言文课文中的知识条理化、清晰化。文言文知识归纳通常有以下几点:

(1)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等的归纳。

(2)通假字、异读字整理。

(3)一词多义知识归纳。

(4)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5)文言句式分类。

(6)写作特点及风格。

在上面这六点文言知识中,学点与考点往往出现在1点——4点,难点往往在4、5点。老师只有通过这样详细耐心的归纳讲解,才能使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更加深刻。比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是当节课文知识的延续,更是对前面学过的文言课文的复习。而“文言句式”的归纳,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学生找判断句比较容易,有特征;而“倒装句”、“省略句”、“无主句”等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我在教学中,对每节课后文言知识的归纳,要求学生必须熟背于心,这样一点一点积累下来,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显著提高,古文知识容量也在不断加大。

四、延伸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加大古文课外阅读量。作为教师,我给学生找一些相对简单的古文篇目,让学生以自己掌握的文言文的知识,试着去读、去翻译、去理解、去归纳。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的《郑人买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掩耳盗铃》等古文,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包括文体、翻译、大意、知识归纳等。这样,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既加大了古文知识的积累,又扩大了古文的阅读视野。

第7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重视自主

我们可在课内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在活跃课堂气氛这一环节上下功夫,灵活利用电化课件手段,采用“启发式”、“探讨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深入探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外利用学校网站论坛版块设立语文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

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提升自身的语文学识,讲究授课艺术,以自身的创造性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浓厚的兴趣。

有的诗歌复习,让学生通过练习,说说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从而顿悟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当然,有时在学生迷惑的情况下,教师也可点拨方法,让学生去实验。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新授课要注重考查学情,复习课同样应该重视学情的全面准确把握,教师只有充分而准确地分析学生学习需要,教学才会是有目的的施教,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有动机,教与学才会成为一个互动过程。

根据国外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我们对人的看法无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都会对对方产生影响,对方的行为结果也越来越接近这种看法。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所以我们应坚信自己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优秀的,都有能力考出语文学科的好成绩,并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有意无意地传达这种信息,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鼓励、肯定他们在语文学科的天赋、潜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建立对语文的学习信心,激发其更好的学习表现。

——以点带面

有不少教师和学生热衷于大搞题海战术,一是深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甚至寄希望于同考题撞车;二是对铺天盖地、泥沙俱下的复习资料失去鉴别力,觉得这也好那也好,于是统统采取“拿来主义”。殊不知,题目做多了,势必减少了读书的时间。这样囫囵吞枣、昏天黑地地做下去,对提高语文能力没有什么大作用。真正有效地复习应该是精练,举一能反三,以点带面,就是能够通过牵动某个认知点带出学生的思索面。触类能旁通,宜少忌多,宜精忌滥,宜巧忌偏。由一道题目引申到其他类似的题目,带动相关知识面,做到知识点的融会,对单个堵塞知识点所依存的知识体系要有全面了解。

知点,是指对试题的知识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知面,是对单个堵塞知识点所依存的知识体系要全面了解。对于一张试卷,我们可以有两个层次的认识,既可以把它看作一组试题的简单组合,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整个学科体系的有机整合。通过一张试卷,学生能够达到哪一个层次的训练,关键就在于对整个知识点的把握,能否做到由点及面的引申。这在关于“文言文阅读”题目的解答中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受到古今汉语差异的限制,文言文阅读的考点是对文章语句的理解,因此,文言知识、文言词语的积累对正确理解文言文起着关键作用,在试题分析时,既要注意“点”上的剖析,更要重视“面”上的铺展,从而拓宽视野,丰富积累。例如,一词多义的拓展。有这样一段文言文翻译: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学记》)

翻译这个句子,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庸”的理解,为此,应该知道两点:1.怎样利用上下文来推断,此处“庸”容易造成误解,比如理解成“庸俗”、“平庸无能”等,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根据文言句式上下对称的特点,由意义相对的下一句“又从而怨之”中的“怨”字,可推断此处可将“庸”解释为“爱戴”(“庸”同“拥”);2.要从“庸”的这个义项出发,勾连出其他典型的用法,即所谓的“面”。例如:

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哪里用得着,怎么……呢?表反问语气)(《师说》)

⑵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庸:受雇佣,出卖劳动力)(《陈涉世家》)

⑶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庸:平庸,不高明的)(《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样,才能在更广的层面上清楚的认识知识点,从而形成一定的鉴别能力。

——能力训练到位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可以学语文,复习阶段也是如此。高考试题蕴涵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动态信息;不仅考查语文能力,还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能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如《青年文摘》、《读者》等,多上网阅读有关文章,多看电视上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多写观察日记,多讨论社会热点,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实践证明,提高语文复习效率,只有将能力训练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使训练目标、要求落实到教学行为中;不断强化训练,这样学生才会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明确“考什么”的问题,才有可能使学生针对性地复习,以达到要求,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的。通俗地讲,即是分析、落实考点的问题。比如,作文复习,我们可以先从《考试大纲》的研究入手,明确作文的要求,再研究近几年高考作文,把握其特点及其发展趋向,有计划、有针对地进行作文训练,一定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训练要突出技巧性。因为高考不仅是水平考试,而且也是选拔考试,所以平时的练习既要强调基础,又要突出技巧,这样才利于在有序的训练中形成能力。在复习中,教师和学生要重视表达的训练,多说,多写,防止阅读题的答案语言苍白无力,前言不搭后语,语言表达题得分率低下。

总之,高中语文的复习教学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一定要知己知彼,摸清高考目标及动向,了解学生自身的强弱点,制定合理的复习战略计划,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集中精力,各个击破,才能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百战不殆的境界。

第8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长期以来古诗文教学一直不受学生的欢迎,高中古诗文教学陷入繁杂而乏味的困境。如何挖掘古诗文中能够吸引学生的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重点从古汉语字形和成语入手探究一二。

一、还原古汉字,展现汉字鲜活的生命,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词义

我们常会惊叹英语启蒙教学鲜活灵动,而文言课堂是老师硬着头皮,学生撑着眼皮。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汉字是现存唯一表义文字的优势。所谓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指事“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追溯汉字意义,一个个鲜活故事好像浮现在一个个汉字中,品味富含感情的词语就像跨越时空与千古文豪亲切对话,这样的课或许能充实不少的诗意与激情?

二、利用字形分析结合课文迁移法,完成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新课标要求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语文学习功夫在课外,检验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最终也要落实到课外,因而教师应有计划地通过课外的文言阅读练习巩固延伸课内教学的成果。

各地历年高考试题无疑是课外文言文阅读的丰富资源。如2001年全国卷《史记田单列传》“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视。”分析乘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木,表示人爬在树上,结合语境应解释“登上”。再通过《氓》“乘彼垣”印证,使学生明白课内知识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扎根课内学习。《明史宋濂传》“B.已论赏赉。赉,赏赐”,分析赉字形“从贝来声,亦来贝义。”选项“赏赐”义正确。2005年浙江卷“B.庭除甚芜。除:废弃。”分析字形“除阜部”,应解释为“台阶”,还可以用《苏武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印证。

除了借助字形分析,学生课本学习的文言课文也是非常丰富的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练习帮助学生整理课内知识点,建构有效的知识记忆。如①《后汉书袁安传》“洛阳令身出案行,案考察。”引导学生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便能顺利做出判断。②200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便能迎刃而解。

学生通过字形分析,联系课本熟悉的内容阅读完成课外文言练习,零散的文言知识在多次的练习回忆中能够加以归纳巩固,碰到陌生的词语借用字形推断出大致的意义,阅读理解浅易文言文便有了较好的基础。

三、借用成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常用词语的意义,建构常用词语的意义体系,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词语浩瀚丰富,加上文言语境离我们生活较远,且学生各学科学习任务繁重,要求学生大量记忆掌握文言词语,非常熟悉并背诵许多文言课文显然不够现实。因而,利用现有的成语资源,引导学生借助其中的联系,建构较为完善的文言知识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时一词多义的成语应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之”作人称代词,有“他或它”“他或它们”,如“呼之欲出,取而代之”等;做助词,相当于“的”如“肺腑之言、天壤之别”等。还有“反”本义翻转如“易如反掌”,引申为反过来,倒过来;如“反戈一击、反求诸己”等,假借为“返”有“拨乱反正”等。“道”的成语众多,其中有用作本义“道路、路途”,有“背道而驰、任重道远、道听途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引申为“方法、门路、道理”,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精于此道、盗亦有道,坐而论道”等;又引申为“政治主张、思想体系”,有“文以载道、志同道合、尊师重道、离经叛道”等。只要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成语储备,以字为纲推断的本义引申义,大多数学生都能建构一个较为丰富的词义体系。调动学生耳熟能详的成语,还可以帮助他们记忆较陌生词语的意义。《鸿门宴》中“披帷”解释“分开”,学生较为陌生,此时成语便可派上用场加深学生对此字的记忆,如“披荆斩棘,披沙拣金”等。讲到“被”通假“披”时,“被发文身、被坚执锐”便可借用。”还有“北,失败”,有“三战三北,追亡逐北”等。如“残”从歹(è),戋(jiān)声戋双戈,本义“伤害、毁坏”,有“骨肉相残、残花败柳”等;引申为“伤残”,有“老弱残兵”;再引申为“剩余”,有“残羹剩饭、风烛残年、苟延残喘”等;又引申为“将尽”,有“残冬腊月、收拾残局”等。有了众多的成语印证,陌生的词语便不再陌生,学生一定能够有个较为熟悉的印象。

另外,古今异义的现象也可运用成语辅助记忆。如“涕”古义为“眼泪”,有“感激涕零、破涕为笑”等。“汤”古为“沸水、热水”,成语有“赴汤蹈火、扬汤止沸、固若金汤”等。

第9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范文

一是“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为“寻求可以出使并回复秦国的人”;

二是“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翻译为“发出铿锵作响声音的石头”;

三是“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翻译为“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没有强壮的筋骨”;

四是“数量词作定语后置”,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翻译为 (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刻的小船。

同学们在翻译这类句子时常常出现以下错误:

例1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陈公弼传》)

误译 虎翼军士中屯驻在寿春的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

分析 没有把握定语后置句的句式特点,没有将起修饰和指向作用的“屯寿春”“数百人”调整到中心词前面进行翻译,译句看起来不影响意思表达,但是在考试中会因为没有落实考点而被扣分。

指津 此句属于第一种定语后置句形式,“虎翼军士屯寿春者”的语序应调整为“屯(于)寿春(之)虎翼军士”,用来强调 “屯(于)寿春”这一地点范围,“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的语序应调整为“迁其余数百人不反者于庐”,借此强调数量。

正译 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数百名没有谋反的士兵到庐州。

例2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洪亮吉《治平篇》)

误译 然而老百姓遭到水旱疾病灾害而死亡……疆土中新开辟的部分。

分析 此句中画线的两句都是以“……之……者”为标志的第二种定语后置句形式,而误译显然没有体现这一句式特点。这里的“之”不是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者”也不能翻译成“……的人”,而是共同构成提宾的标志。

指津 前一句的语序应调整为“遭水旱疾疫而不幸之民”,“民”是中心语,其余部分为修饰成分。后一句的语序应该调整为“新辟之疆土”,“疆土”是中心语,“新辟”是修饰成分,调整后按照先后次序翻译即可。

正译 然而遭到水旱疾病灾害而死亡的老百姓……新开辟的疆土。

例3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误译 人们谁又能用身体的清净洁白,去受外物的污染影响呢?

分析 此句属于第三种形式,以“……之……”为标志,“之”后面的形容词部分(“察察”是洁白的样子,“汶汶”浑浊的样子)是用来修饰“之”前面的中心语的,错例没有将该成分放在中心语“身”“物”之前起情态修饰作用。

指津 “之”是定语后置标志,“察察”和“汶汶”是形容词作定语,分别修饰中心语“身”和“物”,调整后的语序应为“察察之身”“汶汶之物”,翻译的时候将定语放到中心语前面来。

正译 人们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浑浊外物的污染呢?

例4 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祠数百区,勒巫觋为良民七十余家。(《陈公弼传》)

误译 (陈公弼)拆毁惑乱人心的祠堂几百处,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

分析 此句属于第四种形式,翻译的关键在于理解“祠数百区”的定语后置习惯,但是上句翻译时没能体现这一句式特点,而是一味依据字面语序强行翻译,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应该依据汉语的语法作调整翻译,上句应为定语后置句的第四种类型。

指津 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祠数百区”的正确语序是“数百区祠”, “数百区”用来修饰“祠”数量和规模。

正译 (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格式的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只有强调和突出定语的句子,才有可能是定语后置句。

例5 诸将吏敢复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误译 有再提应当迎降曹操的众武将文官,结果将与这个奏案一样。

分析 乍看句中加点的文字,符合“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句中的“者”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而是用在假设分句后,以提示下文。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指津 此句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测,文中所讲的假设情况是诸将中有一些人会再次上书要求迎降曹操之事,所以翻译的时候应该按照句子的逻辑顺序依次翻译,“者”在这里应该翻译成“……的人”。

正译 众武将文官中如有敢再提应当迎降曹操的人,结果将与这个奏案一样。

例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误译 认为我漂亮的我的妻子,是因为她偏爱我啊。

分析 句中加点的文字表面上符合“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但实际上并非定语后置句,“之”的作用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者”的作用是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指津 本句首先要知道“美”是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翻译成“认为……漂亮”,其次是“者”,在这句中是句中表提顿,不需要翻译,“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正译 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

总之,定语后置句虽然在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但是在文言语段中它却是一个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一旦出现,同学们错误率很高,2011年江苏卷文言文《陈公弼传》就考到了这一知识点,所以希望高三的同学们在复习中要认真理解这一句式的特点和翻译要领,做到不丢分。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部分。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2.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3. 傅伯成进右司郎官,权幸有私谒者,皆峻拒之。(《宋史》)

4.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5.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参考答案】

1.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替他的君主担忧。

2. 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

3. 傅伯成被提升为右司郎官,有私下去拜见他的权臣和受皇帝宠幸的官员,(他)都严厉地拒绝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