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十四五规划措施及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20-03-18
一、基本情况
我县从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截止2019年底全县累计建设农村饮水工程313处,总供水能力3.93万吨/日,总投资13721.0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476.24万元,省级资金2591.5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653.20万元;早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标准低,建设了大量小而散的农村饮水工程,很多达不到农村安全饮水标准,加上管理不到位,维养资金、技术人员缺乏,导致全县129处农村饮水工程已报废(主要是2010年以前建设的项目),报废项目总供水能力0.37万吨/日,总投资1166.9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55.20万元,省级资金103.2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608.51万元;目前我县尚有正常运行或可运行的农村饮水工程184处,总供水能力3.56万吨/日,总投资12554.1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21.04万元,省级资金2488.3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044.69万元;分散式供水工程涉及全县15个乡镇,主要为自建压水井,共3220处;建档立卡贫困户2026户,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从水利部、省水利厅及市水利局明察暗访以及相关媒体等途径反映的情况,通过前期整改和摸底调查,目前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同上级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工程建设标准低、项目布局点多面广。全县184处可正常运行的农饮工程,包括千吨万人项目6处,占比3.26%,百吨千人项目29处,占比15.76%,百吨千人以下149处,占比80.98%,分布全县15个乡镇;前期因资金投入不足,项目设计和施工均以供水为目标,在水源地选择、处理工艺、水资源论证和周边污染等方面未做过多考虑,导致前期建设了大批标准低、无处理设施的小型农饮工程,项目建成后受益乡镇、村、组未及时跟进管理,导致全县已有129处2010年前建设的农饮工程全部报废,浪费资金1166.91万元,现均需重复建设,预计需要资金5000余万元。
2、项目管理不到位,安全饮水保障程度低。全县184处项目仅有6处千吨万人项目落实了管护责任和管护主体,其余的178处均未制定管护机制、落实管护责任;水源地选择、水源地技术等级划分和保护措施不到位,均存在安全隐患,2019年按照省、市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县政府投资1000万元已完成6处千吨万人项目水源地存在问题的整改,尚有178处农饮工程水源地未进行整改,大约需要资金5000余万元;部分农饮工程消毒设备未设计、未安装或消毒设备工艺简单、未正常运行,导致安全饮水水质达标率低;农饮工程无维修养护资金,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养护,普遍存在工程建后无人管护问题;水费收缴困难,农村用水率偏低,供水企业或村、组工程运行主体无资金保障农饮工程正常运转。上述原因导致我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供水水质达标率偏低,2018年疾控中心取样检测102份,合格率仅为60.8%;2019年疾控中心水质取样检测125份,合格率仅为64.8%。不合格主要原因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肉眼可见物等指标超标。
3、农饮工程多,监管检测困难。按照农饮工程管理规定,供水企业要实行24小时水质监测,目前仅千吨万人项目配备了检测设备,且部分无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其余项目均未配备检测设备,水质检测、监测工作存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工程数量较多县疾控中心对全县农饮工程水质状况定期抽检、监测等工作很难按时完成。
三、下步工作建议
1、提前谋划,精心编制“十四五”供水规划。根据我县农村供水现状和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谋划“十四五”供水规划,2月底我局已聘请省水科院编制“十四五”供水规划。
2、适时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按照省、市工作布置,农村安全饮水将全面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全省已有景德镇市和新余市已全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省已有50多个县正在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市只有乐安、资溪、XX三县未签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合同,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有如下几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县城供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最大限度覆盖县城周围农村安全饮水;二是改造扩容现有千吨万人农饮工程建设一批规模化供水工程,形成中心集镇集中供水,通过管网延伸对早期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不能保证供水的村、组实行安全饮水覆盖;三是对极个别受地形限制、人工分散等因素制约无法通过管道延伸覆盖的地方通过打机井等方式解决当地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实行信息化管理,逐步实现从取水、制水到输配水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加强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监测信息化网络,健全水质卫生常规制度,全面提升农村供水安全监管水平。
3、加大水费收缴和财政补贴维养力度,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在未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前乡镇为农饮工程管理主体责任人,同时要落实村级管理责任人和工程运行管护责任人,按照农饮工程“三项制度”有关规定,落实管护责任,筹集管护经费,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实现农村供水从保量供水到保质供水转变,筹集资金通过购买化服务聘请专业管理机构对农饮工程进行维修养护,逐步提高农村供水水质达标率。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发展;创新;诚信体系
2022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入之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在年初印发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全国预拌混凝土质量在“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总体可控、稳中有升[1]。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水平事关宁夏建筑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也对宁夏建筑工程质量、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宁夏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行业发展较快,但质量管理水平不高
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是在2000年左右起步的,至2009年,全区已有18家预拌混凝土企业,30余条生产线,预拌混凝土年综合产能达1300万方,产能利用率为31.5%[2]。到2022年,宁夏全区预拌混凝土企业已超过160家,生产线超过330条,预拌混凝土的年综合产能超过8000万方,但全区混凝土年需求量1600万方左右,产能利用率仅为20%,产能严重过剩。随着宁夏预拌混凝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也愈加困难。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宁夏预拌混凝土企业普遍不重视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混凝土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整体质量水平不高。
1.2各地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发展不均衡
宁夏预拌混凝土企业分布为(包括停产的企业),银川地区46家,石嘴山地区16家,吴忠地区42家,固原地区26家,中卫地区29家,宁东地区8家,企业的分布数量基本和各地区工程建设发展情况相吻合。宁夏住建厅从2020年开始,每两年对全区预拌混凝土企业开展一次信用评价工作,通过考核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原材料管理、试验管理等22项内容,最终量化得出企业的信用等级(分为A级、AA级、AAA级),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质量管理水平,2020年宁夏全区信用等级评价为AAA级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共14家,银川地区8家,宁东地区2家,其余四个地区各1家,可以看出宁夏各地区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1.3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突出问题难以根治
除了宁夏各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属地的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进行日常监管外,宁夏住建厅每年也会组织专项检查、混凝土实验室能力比对等,其中在2021年的全区专项检查中,宁夏住建厅共抽查预拌混凝土企业30家,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7份、停工整改通知书8份、行政处罚执法建议书6份,曝光典型案例7个。虽然宁夏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创新监管措施和加强执法力度等方式,强化对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的监管,但部分企业仍暴露出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质量管理失控,出具虚假试验报告,质量行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也暴露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执法难和执法效果不佳的问题,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突出问题始终难以根治。
1.4试验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不高且流动性大
从宁夏预拌混凝土企业实验室试验员配备来看,全区预拌混凝土试验人员共962人,无职称人员461人,占47.9%;助理工程师94人,占9.8%;工程师287人,占29.8%;高级工程师120人,占12.5%;无正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以下人员占到了57.7%,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占比不高,因此全区预拌混凝土试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不高。同时宁夏住建厅近年通过各类检查和调研工作发现,宁夏各地有不少预拌混凝土企业出现试验室人员流失,行业内跳槽挖人频发的现象;人才离职率居高不下,混凝土质量管理人员上升通道单一等问题,行业内未能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质量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导致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不稳定。
2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2.1企业注重短期效益,忽视发展质量
2014年,住建部制定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进一步放开,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的难度也逐渐降低[3],宁夏预拌混凝土企业也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其中参与到预拌混凝土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认为预拌混凝土行业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同时企业生产投资也比较小,容易产生效益,往往忽视了企业的质量管理,而随着宁夏预拌混凝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不重视混凝土生产质量的情况也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很多企业纯粹是为了达到设计强度,认为试配后强度达到要求就算合格了,很少从材料调配、混凝土工作性能等方面综合考虑,不重视高性能混凝土和特殊混凝土的创新研究,无法抓住混凝土生产技术高质量发展的内核。
2.2管理政策不完善,监管力量薄弱
目前,预拌混凝土政策法规建设滞后,政府职能部门缺少相应的法规制度和管理政策,与预拌混凝土行业快速发展不相符。宁夏仅有的预拌混凝土管理政策是2011年宁夏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厅联合制定印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预拌商品混凝土管理办法》,里面的多数条款已经不符合当前实际,而在缺少上位法支撑的情况下,对该管理政策进行修订异常困难,这些问题造成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处置预拌混凝土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时,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执法依据,导致行政处罚困难;同时也降低了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违法成本,进一步加剧了宁夏预拌混凝土企业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宁夏住建系统在各地对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监督的力量较为薄弱,各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均存在专业监督人员缺乏,造成预拌混凝土质量生产专业监督能力不足以及监管手段单一,进一步加剧了宁夏各地区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且企业质量管理的突出问题难以得到根治。
2.3忽视试验人员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
2018年12月,宁夏建筑执业资格注册管理中心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对预拌混凝土试验员停止培训和考试发证,转变为预拌混凝土企业自行对岗位人员培训上岗。但在企业落实自主培训的过程中,一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自行培训的水平和能力不足,培训效果打了折扣,个别不重视培训工作的预拌混凝土企业甚至走过场,或不培训,造成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人员的能力严重不足,难以胜任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宁夏大部分预拌混凝土企业没有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人才培养制度,没有给质量管理人才提供具有发展前景的上升通道以及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导致宁夏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高水平青年人才稀缺,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共同制约着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加了企业的质量管理风险。
2.4行业诚信体系不健全,企业诚信意识淡薄
宁夏住建厅虽然从2020年开始开展预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同时向社会公布全区预拌混凝土企业的信用等级,鼓励各类工程项目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选择混凝土供应商,虽然遏制了一些低价劣质的行业乱象,但是预拌混凝土市场多数选择还是以低价为主,不能完全扭转宁夏预拌混凝土市场“恶性竞争”的情况,并且宁夏的混凝土行业并未建立像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一样的诚信分招投标的应用体系,所以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预拌混凝土企业的信用等级和诚信经营行为并不能决定性地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此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诚信体系仍然是不健全的,还需要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多个层面补充和完善诚信管理政策。
3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发展对策
3.1加强政策研究和行业监管
在当前国家建筑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按照“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一方面,宁夏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厅共同研究完善预拌混凝土管理制度,组织专业团队,编制宁夏预拌混凝土地方系列标准,统一宁夏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全区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能力比对、质量管理观摩等工作,健全预拌混凝土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质量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加大预拌混凝土专业监管人员培训力度,组织开展预拌混凝土质量专项抽查,严厉查处预拌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违规使用或检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4]。
3.2加强培训教育和人才培养
在试验人员培训方面,宁夏预拌混凝土协会可以对全区试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定期组织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只有通过相应考核测评,完成学时教育内容,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后,方可从事混凝土试验工作。在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方面,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组建科研团队,建立科研目标,开展混凝土技术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储备;具备条件的企业,也可以联合宁夏区内高校科研团队,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向国家或自治区科技主管部门申请立项开展科研项目,进一步为质量管理人才创造舞台,打通职业上升通道,促进质量管理人才在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内快速成长。
3.3加强行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宁夏的预拌混凝土企业应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在技术创新方面,进一步挖掘企业工艺、配合比、产品的创新潜力,保证生产的绿色、低碳化,精心研究高性能和高耐久性混凝土、透水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等多种创新产品;在管理创新方面,企业应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实现质量管控、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物流调配工作的高度融合,成为能满足用户各类需求的现代化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
3.4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和行业自律
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应从两个方面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由宁夏住建厅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应诚信政策。其中,对企业诚信结果的使用应与企业办理资质延期、承揽项目、表彰奖励等方面挂钩,诚信体系的运行应具有激励守信、失信受戒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6],组织制定行业内的诚信管理制度,并协助宁夏住建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预拌混凝土企业诚信评价工作,建立诚信档案,在行业内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全区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宁夏预拌混凝土行业质量管理水平整体不高,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要在高质量发展和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不掉队,应充分认识到提升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性。针对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存在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应继续研究与完善行业管理政策,加强行业监管,开展专项治理,完善诚信体系建设;行业协会应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帮助企业加强试验人员教育培训和质量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建市〔2022〕11号[Z].2022.
[2]马旭东.宁夏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散装水泥,2009(6):29-32.
[3]孙建军.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对策[J].居舍,2020(27):39-40.
[4]黄海涛.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存在问题及监管对策[J].工程质量,2020,38(S1):135-137.
[5]师海霞,马志华.高质量发展时代要持续推动预拌混凝土质控体系建设的创新[J].混凝土世界,2021(6):30-33.
委资环科:
根据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调度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情况的通知》要求,“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一园一策”,以及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发改环资〔2017)751 号)和《湖南省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方案》(湘发改环资〔2019〕87号)的要求,梳理了龙山工业集中区在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建议。
一、园区基本情况
龙山工业集中区管理和建设:龙山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一期)建设项目位于龙山县民安街道红星村,总用地面积53255.39㎡(合80亩),建设内容为9栋标准化厂房及1栋园区服务用房等建筑物,总建筑面积82744㎡,配套建设室外供水、供电等附属工程,建筑密度38.1%,容积率1.51,绿地率10%,总投资1.8亿元。截至2020年底,实现技工贸收入18.19亿元,同期增长92.59%,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79亿元;实际使用外资64.75万元,实际使用省外境内资金4.67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8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4家(惹巴妹、顺天生物、吉程农机、恒龙中药材),同期增长66.7%;专利申请数59个,同期增长103.4%;规模工业企业17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实现上交税金总额4135.84万元,同期增长88.89%。
龙山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二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额度5000万元,已具备通车条件。主要建设连接外部道路桥梁一座(长82米,宽20米)、红线范围内土石方工程、市政道路0.68公里以及园区道路约285米、沿河护堤工程(约15000方)、设备用房、园区服务用房7315.4平方米、污水处理站(61.6×16.8米地埋式构筑物)、电力、给排水、绿化等配套附属设施,概算总投资8171万元。农机科技产业扩展建设项目已初步完成,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及试运营。龙山菊粉生物科技产业园厂房建设由基本完成。恒澎新能源科技项目已全面完工并投产运营。洗洛矿泉水项目已全面完工并投产运营。
龙山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三期)建设项目位于龙山县民安街道宝塔社区内坝(龙山工业集中区内),总规划用地面积:169503 平米(合 254.2 亩)。总建筑面积为 23.62万平米(其中拟建标准厂房面积18.92万㎡,预留厂房面积4.7万㎡)。本项目包括 1#食堂、2#-9#标准厂房、10#~12#仓库、14#设备用房、13#、15#-18#标准厂房,19#-21#标准厂房为预留厂房,以及门卫、地埋式垃圾站、围墙等配套设施,项目采取装配式建筑。
二、循环化改造工作计划
1是由于龙山工业集中区未实施园区循坏改造工作,因此先初步构建龙山工业集中区循环化发展的框架体系,形成循环化发展的推进机制,并上报发改委,取得发改委批复文件。
2是在得到批复文件后首先在龙山工业集中区园区构建以打造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生态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特色制造、民族轻纺等7条产业链为主体,形成相互支撑的产业格局,充分利用产业链之间的耦合关系,形成产业集群的整体竟争优势;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化管理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指标评价体系,使龙山工业集中区园区循环化系统基本确立。
3是其次在龙山工业集中区园区启动循环化改造工作中,制定龙山工业集中区园区的循环化管理制度,出台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完善龙山工业集中区园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设定指标评价体系,完善统计分析制度;在重点企业率先推广一批先进的循环化技术;完成规模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力争到2021年年底,在循环产业链建设、节能减排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改造、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4是然后为进一步推进各领域的循环经济建设,力争到2022年年底,生态产业链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主要动力;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建立起较为完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形成具有地域和产业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5是最终使龙山工业集中区园区企业资源转化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自然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培育和建设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循环经济产业,逐步形成循环经济建设的园区氛围。
三、主要目标任务
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龙山工业集中区企业间相互支撑的局面,使得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共享资源、共用基础设施,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龙山工业集中区的主要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大幅度上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循环利用率显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基本实现" 零排放 ",把龙山工业集中区改造成为" 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 " 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四、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是园区服务中心对待政策理解不够深入,给与园区企业循环化指导工作,以及园区企业对循环化改造理念认识不清。
2是园区去之间的产业链关联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及新引进的企业和原有的企业之间未形成强有力的产业链。
3是园区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浪费过高,废物排放上面过于粗放,园区的清洁工作有待加强。
(二)措施
1是加强园区服务中心的政策学习,参观先进园区的循环化管理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有序组织园区企业学习相关循环化改造文件,理解循环化改造对园区自身的改造有利于提升园区节约资源,提高产能的意义。
2是进一步整合园区产业链,完善各个企业之间的联系,在招商引进企业中选择和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关联性,以及选择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的新型企业。
3是组织专业的园区清洁动作队,对园区进行强有力的扫污工作。对园区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治,使其减低能量消耗及污染物的排放。
(三)建议
1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考核。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要求,将切实加强对循环化发展情况的考核,并将园区循环化改造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2是增加资金支持、加大政策缺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批复实施方案,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对污染集中防治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项目,使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达到零。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明月”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全县水环境专题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关于全县水环境专题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人大常委会社会事业工委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计划安排,6月10-11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正冲率领调研组深入城区街道和镇村一线,就2020年全县水环境治理专题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一行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询问会整改问题落实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改落实情况
询问会整改问题涉及县生态环境局、城管局、住建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沛北经济开发区、沛县经济开发区等7家责任单位、共13个问题。截至2021年6月中旬,正在推进9个,已完成4个。
㈠正在推进问题(9个)
1、关于2020年第三季度全县28条河流83个断面水质检测有Ⅳ类66个、Ⅴ类2个、劣Ⅴ类7个,这说明我县城区部分河道尤其是城区及周边水体污染严重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进展情况:
经排查,全县17条支流,排污口约960个,主要为生活、畜禽养殖和农业退水污染,已交办各属地落实整改。城区河道污染主要来自小区和道路雨污混流造成,集中开展了城区水环境治理攻坚行动,针对新城区佀楼河、正阳沟、石灰窑沟、老沛龙公路沟等主要河黑臭水体问题,集中开展周边居民小区、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场所雨污混流排查,采取疏通污水管网、建设溢流井和提升泵站进行整改。
推进措施:
正在实施全面治理,实施城区截污工程,老城区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排水管涵,减少入河污水排放;新城区疏通污水管网,改造错接和混接乱接的排污口,排查整治雨污混接管网,疏通污水管道,切断污水直排河道情况,实施河道清淤疏浚,目前工程正在加快施工。
2、关于农村厨余垃圾及粪便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问题。(责任单位:县城市管理局)
进展情况:
⑴农村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分类,针对农村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实施农村厨余垃圾就地生态化处置,采取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和干式厌氧两种处理模式,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服务半径3公里、覆盖3-4个行政村,服务人口8000-10000人”的标准,投资3000余万元,先后建设垃圾处置设施共117处,其中阳光堆肥房39处、厌氧发酵池77处、干式厌氧发酵装备1处。经调查了解,我县在好氧发酵、厌氧发酵、干式厌氧发酵等方面,处理利用厨余垃圾涌现出一批代表村和示范点,分类处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宣传培训、推广普及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⑵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我县农村总户数为238436户,已改农村无害化户厕236338户,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为99.12%,农村无害化户厕使用率在90%以上,农村公厕建设累计建成1581座,实现自然村全覆盖。2019年6月,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程序,对我县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服务项目进行了招标,中标单位为徐州国新生物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经建成了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全套设备,已具备收运处置粪便垃圾的能力。经调查,我县部分畜禽粪便已送至国新能源公司处理,但城区环卫粪便还没有得到处理。目前,县政府与国新公司还未签订沛县粪污垃圾无害化处理特许经营服务正式合同。
3、关于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已经建设完成,但部分居民住户、沿街店铺未接入市政管网,污水收集率低,污水处理厂运转率低,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进展情况:
根据监测结果,目前13个建制镇镇级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整体实际处理负荷已由年初的不足30%提高到50%以上。今年2月份我县13个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升级改造工程,并于3月中旬委托兴蓉水务进行全面代运行管理。通过2个月的监测考核验收,各处理厂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推进措施:
⑴针对目前分支管网不健全、入户率不高、雨污混流等问题,由属地牵头,水务局业务指导,全面排查镇级建成区污水管网覆盖情况,划定管网覆盖空白区或薄弱区域,结合该区域建设改造规划和近远期实施计划,科学确定消除管网空白区的方案对策;全面排查市政管网及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和单位庭院内部管网雨污混流和检查井错混接、总排口接管等情况,列出问题清单,明确任务清单,推进实施管网修复改造和建设。通过雨污分流改造、分支管网建设、排水户纳管等整治措施,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运行负荷率及污水进水浓度。
⑵督促兴蓉公司围绕龙固镇污水处理厂远程监控中心,建立、完善各镇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与监控系统,实现驻厂辅助人员在远程监控人员指导下快速进行工艺调整。
⑶县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和属地建立健全部门联动、监督考核工作机制,县水务局负责镇级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的监管考核,县生态环境局负责镇级污水处理厂日常进出水水质的监管考核,属地落实排水户的接管监督管理及污水处理厂的属地管理责任。
4、关于乡镇浴池废水达标排放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进展情况:
浴池废水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可通过接入城镇和村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排放。通过调查,目前全县共有浴池175个,接入城镇及村级污水处理设施的83个,镇驻地浴池污水基本上都接入市政管网,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铺设施工时,会将村内浴池废水接入管网,待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成运行后,进行集中处理。下步将加强督查,对未接入管网的浴池督促属地政府落实整改。
5、关于我县城区还有迎宾小区、金星小区等28个没有改造的老旧小区和沿街独栋居民楼仍为雨污合流,沿街商户排水存在未经审批私自接入市政排水管网现象,造成污水进雨水管道的问题。(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进展情况:
按照住建部老旧小区改造指导意见和省市通知精神要求,目前老旧小区改造原则上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小区,改造范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2005年年底前建成的小区,且改造计划中2001-2005年建成的小区占比不应超过15%,且应量力而行,不应增加政府隐形债务。
经调查了解,我县根据老旧小区现状和县财政承受能力,“十四五”期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28个,其中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小区18个,涉及户数3716户,建筑面积35.38万平方米。2001-2005年建成的小区10个,涉及户数1053户,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这些小区改造初步设计方案在1月份已完成,对于小区内部排水方面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并且高标准设计,小口径管道全部采用钢带缠绕波纹管,大口径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对市政道路已实施雨污分流的分别接入市政雨污管道,对于市政道路未实施雨污分流的,在小区排水末端分别设置雨污水检查井,先暂时接入市政混流管道,待市政道路改造完成后,再分别接入相应雨污水管道。
2021年计划改造并已实施迎宾小区、铁建公司、金星小区、石油小区4个小区,这4个小区是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改造项目,也是对县考核项目,目前进度在徐州市第一,江苏省也名列前矛。4个小区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涉及户数1236户,迎宾小区、铁建公司3月15日开工,总投资3800万元,目前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其中污水管网3135米,雨水管网2178米,化粪池33座,已全部完成。金星小区、石油小区4月15日开工,金星小区总投资1300万元,目前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其中污水管网510米,雨水管网420米,化粪池10座,排水工程已全部完成。石油小区总投资1200万元,目前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其中污水管网540米,雨水管网500米,化粪池8座,排水工程也已结束。除这4个小区外,通过前期调查,沛城家属楼、蔡庄楼、棉麻小区等8个小区也基本满足改造条件,计划9月份开工,年底前完成改造任务。
6、关于我县村庄污水处理工作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进展情况:
我县于2020年起开始实施农村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全县368个涉农行政村、1001个自然村的治理覆盖率、污水收集和治理率均达到100%的目标。2020年新完成216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和部分管网的建设,全县行政村治理数累计达到294个,治理覆盖率达到79.98%。今年,在涉农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100%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污治理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270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已全面开工建设,并完善2020年已建设施的村内管网铺设。但因历史欠账大,自然村治理覆盖率不足,污水收集不足,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效率较差。
推进措施:
编制专项规划,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完成沛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预计总投资33亿元,积极推进农污治理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坚持建管并举,建成后委托第三方开展社会化运维。
7、关于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但是新城区的佀楼河、刘园大沟、石灰窑大沟、老沛龙公路沟水质依然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进展情况:
2020年水务局对新城区及大屯片区近155公里的雨污水管网进行了清淤检测,主要探测管网目前使用的状态,查找损坏、混流管网,为下一步管网管理及改造提供针对性的依据。经排查共发现小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雨污混流点位40个,市政管网混流4处,并根据这些问题,委托设计院进行改造设计,于2021年4月起集中实施了改造,目前小区、医院、学校等庭院混流截污已经改造完成,市政管网改造正在实施。同步对新城区河道进行清淤,目前老沛龙公路沟、正阳大沟已经开始清淤。
8、关于我县城区道路雨天易淹积水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
进展情况:
为解决汛期道路积水问题,水务局编制了《沛县城市排水专项规划》,颠覆性的改变沛县城区的排水走向,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本,计划投资2.4亿元,实施沛县新老城区主干道不积水工程,该项目经县人大审议,列为2021年度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主要实施老城区歌风路、正阳南路、香城路的道路及排水设施改造,实施汉源大道与汤沐路交叉口、汉城南路与新沛路交叉口、东风路与汉城中路交叉口、汉城中路与汤沐路4个交叉口节点的排水改造,实施新城区萧何路与正阳路交叉口、周昌路、陈平路、红光路4个节点的道路与排水设施改造,共新建箱涵2.3公里,铺设雨水管网1.8公里,铺设污水管网4.6公里。目前新城区部分已经改造完成,老城区排水箱涵已经完成80%以上。
9、关于沛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的问题。(沛北经济开发区)
进展情况:
沛北污水处理厂投资1亿元,主要处理工业污水,设计规模10000m3/d。杨屯镇人民政府委托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踏勘、调研,并收集有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镇水利站和建设局安排专人进行项目跟进,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进度。沛北污水处理厂新增收集管网正在铺设,其他管网的排查、疏通已安排安徽同绘家园土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施工中,计划6月底竣工,7月份正常运行,委托安鹏监理公司对项目进行监管。
㈡已完成问题整改(4个)
1.随着大沙河滩面果树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大沙河水质存在着被农药、化肥污染风险的问题(责任单位:
县农业农村局);2.对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及13个镇级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出水量及水质情况进行监管的问题(责任单位:水务局);3.沛县经济开发区污染监控平台监控企业全覆盖的问题(责任单位:县经济开发区);4.完成《沛县污水处理厂尾水导流规划》编制工作的问题(责任单位:县水务局)共4个问题整改已全面完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县各相关责任单位能够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对照问题清单,强化责任措施落实,积极破解各种难题,力促问题有效整改,综合施策,靶向发力,各项重点工程加快建设,水环境治理正在有力有序向纵深推进,全县水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主要河流和断面水质改善依然严峻。一是水系治理缺乏全面系统设计。水环境治理改造规划设计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城区河道污染主要来自小区和道路雨污混流造成,目前老旧小区雨污改造尚未全面完成,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等工作还没有达到无缝对接,一定程度上给水系贯通、碧水绕城工程带来持续压力。二是农业面源污染还缺乏长效监管治理机制。近期省环境监测中心对国考断面开展了周边支流水质情况调查监测,我县丰沛运河李集桥断面上游发现3条支流水质处于Ⅴ类(户屯村西侧支流)或劣Ⅴ类(陈楼河、石灰窑大沟),6月11日市水污染防治联系办已书面报告给县委主要领导,要求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汛期断面水质下降。三是“河长制”作用发挥还不够有力。跨区域河流缺乏上下联动、协调配合机制,多头管理现象较突出,客观上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的情况,河道管理难度仍然较大。
(二)三级污水有效收集处理任重道远。一是在城区层面,雨污分流不到位。城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还没有完全形成闭环管理状态,新老城区市政雨污分流还未完善,混流截污尚未彻底解决,集污纳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在镇级层面,分支管网不完善。分支管网铺设覆盖面不够,全县镇级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与省住建厅“十个必接”(机关、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小区、工业集中区(非化工)、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宾馆、饭店和浴室)规范要求差距较大、欠账较多,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偏低,目前镇级污水处理厂整体实际处理负荷仅达到50%左右,连续正常运行比例和运行质量不高,镇级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效能与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匹配,成为当前水污染治理的突出短板。三是在村级层面,处理设施不健全。全县村级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数量多、范围广、投资大。自然村到户管网覆盖率偏低,污水收集量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建成设施正常运维,分支管网铺设延伸难度较大,真正发挥处理站实际效益,尚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亟待加强。一是农村厨余垃圾分类推广不到位。虽然我县近几年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建设了村级阳光堆肥房、厌氧发酵池、干式厌氧发酵装备等垃圾处置设施,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空间依然很大,实际到户收集的有效厨余垃圾增量不足,城管部门每月仅考核下达给镇街的厨余垃圾任务“量”,而没有真正对厨余垃圾“质”的有效监督、分解和考核。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广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够,还没有形成辐射全域、覆盖全县。二是环卫粪便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不成熟。农村无害化户厕基本改造到位,已改户厕23.6万户,普及率为99.12%,使用率在90%以上;农村公厕建设累计建成1581座,实现自然村全覆盖,基本全部投入使用。但我县对农村环卫粪便处理还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统一监管机制,多数业主还是采取自行联系买方,进行市场化无序处理,存在部门对粪便收集、输送流向、处理渠道、运转数据、责任体系等方面的监管空白。目前,城区环卫粪便还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置。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强化生态思维,编制专项规划。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我县实际,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统筹考虑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水系布局、功能分区等因素,科学编制专项规划,为协调推进水环境治理常态长效提供系统性指导。以规划推动水务工作由传统的河道整治保护向生态修复转变,由仅注重水安全向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务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并重转变,为构筑现代化新型城乡水务体系,实现城乡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财务分析;经营决策;战略规划
一、财务分析概述
(一)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报表数据及其他数据为依托,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进行分析,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进行评价,为企业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经济管理活动。
(二)商业银行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与一般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经营具有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其中安全性是指银行要管理各种经营风险,保证银行稳健经营与发展,分析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流动性是指银行清偿能力,能够随时应对客户提存及银行支付需要,分析指标包括存贷比、流动性比例等;盈利性则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目标,分析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利差/净息差、成本收入比等,同时,商业银行应注重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等。
(三)财务分析方法
企业应该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趋势分析法等。其中:比较分析法主要分析相同指标同比变动、环比变动以及同业对比情况;比率分析法主要分析各组成项目占整体比例,如净利息收入占比、非息收入占比;因素分析法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定量分析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如规模变动、利率变动对利息收入的影响程度;趋势分析法则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季度变化趋势、年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洞悉过去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对未来的预测。因此,银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为管理者决策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二、银行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主要作用
(一)有助于真实反映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通过出具定期财务报表并选取相关经营指标进行分析,能够客观真实反映银行经营现状,如资产负债、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完成情况等。通过将各经营指标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管理者可以了解预算计划执行进度,制定阶段性任务目标,确保年度经营计划按时完成。同时,对标先进同业银行,通过对关键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查找银行存在的劣势,深度挖掘差异背后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确保实现经营目标。
(二)有助于为绩效考核和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
从机构层级出发,商业银行财务分析可以分为全行层面、分支机构、业务板块财务状况分析。银行通过选用系统的工具方法,如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计分卡等,定期对分支机构、业务板块开展绩效分析与评价,能够识别为银行创造价值的关键业务版块,并将资源配置到最能创造价值的业务上,能够引导银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盈利水平。虽然绩效考核不仅是对各项财务指标的考核,但是各项财务分析指标为绩效考核体系搭建了数据基础,能够保障绩效考核与资源配置工作顺利开展。
(三)有助于支持银行识别最优投融资方案
科学的财务分析是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分析为长期投融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商业银行想要不断发展壮大,必须要在银行战略规划的指引下,结合未来盈利及价值增值的目标,制定中长期投融资规划,明确投融资方向,财务分析的结论能够为决策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在具体投融资事项决策中,财务分析是一项重要工具,通过估算不同投资方案中的现金流量和价值指标,并进行指标评价,有助于支持银行识别最优投融资方案,达到缩减成本、增加价值的目标。
(四)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财务分析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工具:一方面,企业在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不同场景下对盈利的预测是最主要的一个内容,财务分析立足于经营现状,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及判断,基于保守、基准及乐观等情形对企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形成预测结果,帮助企业制定可行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在战略执行过程中,财务分析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战略执行是否有所偏离,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纠错纠偏,有助于商业银行实现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
当前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的背景下,财务分析仅依靠于传统手工分析的方式已经落伍,先进同业通过引入管理会计等工具,搭建管理驾驶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财务分析水平;但是,城市商业银行起步较晚,管理会计工具或尚未引入,或处于建设初期、应用程度不深,同先进同业相比,财务分析水平不高;即使在手工分析的情况下,财务分析往往由于分析人员水平不高等原因,对相关财务分析的具体工具运用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对相关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财务分析结果往往仅能做到直观,难以做到有效。
(二)财务分析不够深入
一方面,财务分析可能更多关注对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分析,缺乏对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以及监管政策的分析或者分析仅限于表面、深入程度不足。商业银行与外部环境关系紧密,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而言可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关注程度不足,很可能导致银行错失快速发展的机遇,甚至可能会误导管理者做出错误决策,为银行带来风险,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分析指标的选择上,财务人员往往更加注重对财务指标的分析,缺乏对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导致财务分析缺乏全面性。财务指标往往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的体现,且更侧重定量分析,如果仅选取财务指标可能会导致财务分析仅仅停留在数据表面,缺乏对变化根源的挖掘,难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判断的准确依据。
(三)财务分析结论缺乏深入应用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分析,找出指标背后反映的问题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改进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财务分析往往仅限于分析层面,分析结论用于指导业务发展与改善的较少,一方面可能由于财务分析与业务实践结合程度不足,财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经营实践,或者财务分析报告较为宽泛,缺乏具体执行措施,对业务开展的指导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各说各话,具体的改进措施难以真正落地。
(四)财务分析基础数据存在局限性
一方面,财务数据存在时效性,它是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的体现,导致财务分析存在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为管理层做出决策提供参考的价值;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基础数据庞大,能为多维度盈利分析提供机构、条线、产品等层面的数据,但数据质量有待提升,削弱了多维盈利分析报告的可使用性;同时,由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数据分析口径不同,导致部门间分析结果存在差异,削弱了财务分析结果的可信度。(五)财务分析局限于财务语言,缺乏通用性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习惯于使用财务语言,而不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更能为使用者接受的通用语言。但是,由于报告使用者财务水平不同,导致不同使用者对分析报告的理解接受程度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应用程度;同时,如果财务语言不能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仅是对相关财务数据的堆砌,将会导致管理层不能简明扼要观察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出改进决策。
(六)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财务分析内容丰富,不仅包括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还应包括对行业环境、宏观政策的分析,财务人员往往能够关注并了解宏观环境的变化,但是欠缺在了解的基础上结合银行实际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同时,银行业务种类繁多,不但包括存贷款、投资等基础业务,也包括期权、期货等各类衍生业务,财务人员往往欠缺相关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财务分析要求财务人员对数字非常敏感,能够在指标变动中及时发现异常,并据此剖析问题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这对财务人员要求很高,具备这种数字捕捉能力的人员少之又少。
(七)与战略规划结合程度不足
企业的财务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如财务指标的预算完成率能够反映战略规划的执行进度,但是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层面;且财务分析更多关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缺乏在此基础上对战略规划执行情况的反馈与评价,财务分析的高度不够。
四、优化财务分析提升银行经营决策能力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丰富管理工具
依托于数字化转型,商业银行应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丰富各项经营管理工具,实现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效衔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以及多维分析能力。从财务分析角度,商业银行应加快管理会计系统建设,搭建管理驾驶仓,构建规模类、效益类、风险类别指标库,产出全行、机构、条线、客户、客户经理等多维度数据,提供年度、季度、月度及每日数据,在完成值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分析,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进行合理预测,不断提升经营分析的精细化程度,提高财务分析的时效性,为管理者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二)丰富财务分析内容,加强财务分析深度
一方面,应不断丰富财务分析内容,增加对行业环境的分析,并不断提升结合银行实际进行深化分析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宏观政策的收集与整理,帮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或者规避经营风险,不断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如“十四五”期间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监管机构陆续相关规范性文件,财务人员也应给予充分关注与学习,帮助企业判别是否需要调整战略规划、甄别投资机会,并且充分识别可能为银行带来的风险,提出具体应对措施。另一方面,财务分析应注重引入非财务指标的分析,如银行发展指标、获客指标等,搭建并不断丰富完善财务分析指标库。
(三)扩大分析范围,深化分析应用
首先,管理层应明确财务分析定位,注重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应用,充分发挥财务“指挥棒”的效用;其次,财务分析人员应扩大分析范围,加强财务分析与业务的融合程度,紧密联系经营实践,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注重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长短期具体改进方案;同时,为保证执行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业财融合更加紧密,银行应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在财务人员制定出改进方案后,应由业务部门人员制定细化落地措施并明确时间节点,以保证改进方案能够落地并有效执行。
(四)多举并措,不断提升财务数据的应用效果
财务数据具有时效性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银行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弥补数据的局限性。首先,引进先进管理工具,缩短分析频率,在季度、月度分析的基础上增加日分析,同时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增加动态分析,注重分析历史数据的同时,提升数据的预测功能。其次,在数据质量方面,银行应启动数据治理工作,通过建立长期治理机制,不断提升数据质量,向数据要效益。最后,由于财务数据具有客观真实性,最能反映银行真实业绩,银行应明确内部分析以财务数据口径为基础,以保证数据口径的一致性。财务管理系统应与业务系统对接,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加工并向业务部门提供参考,提高财务分析结论的使用范围。
(五)将财务语言转化为经营语言,提高报告的可读性
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财务分析语言具有专业性,往往专业的财务人员才能读懂弄通。但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较少为专业的财务人员,更多是业务管理人员,因此,财务人员应在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将财务语言转化为经营语言,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阅读性、可理解性。同时,应在引入管理分析工具的同时,不断提升对各项管理工具的运用水平,使得财务分析报告做到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增强受众性。
(六)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向管理会计转变
现代财务分析对财务人员要求较高,一方面,财务人员自身要注重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财务分析水平,提升财务分析报告对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参考的价值:关注收集宏观政策的变化,不断增强结合银行实际进行思考分析的能力;加强对银行业务知识的学习广度与深度,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最重要的是要转变思维,从财务视角转换到经营视角,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应加强内外部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为财务人员提供基层学习机会,帮助财务人员了解行内经营管理全流程,熟悉业务发展关键环节,提升财务人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引导财务人员完成由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变。
(七)加强战略分析,为银行战略管理而服务
首先,银行在制定战略规划时,要加强业务人员、财务人员的参与程度、加强宣讲,深化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识程度,并且将银行战略规划进行分解,制定财务战略;其次,财务人员进行财务分析时,应立足于银行的战略规划,进行战略分析,关注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并从企业战略规划的高度思考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八)加强分析风险收益,综合平衡管理标准
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加剧了金融市场风险,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此项管理工作便是进行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顺应时展,从盈利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资产负债情况,突出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加强分析资产负债结构,从而揭示信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资本风险。加强分析利率风险,开启利率市场后,商业银行要分析和控制利率风险,及时调整应对利率政策。商业银行要分析现有财务业务,在指标体系中添加有关于评价现有财务业务指标,保证此系列指标有着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健全分析对外业务风险收益,使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合理分析财务质量,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综上所述,在商业银行向价值经营转型的过程中,财务分析凭借其分析过去、立足现在、预测未来的职能,能够为商业银行经营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分析浅要分析了商业银行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改进建议,希望商业银行财务分析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为实现企业战略规划长远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1(20):141-142.
[2]李颜红.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和价值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0):130-131.
[3]苏胜男.关于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的探讨[J].中国商论,2020(13):113-114.
[4]秦琴.浅议当前企业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和对策[J].纳税,2020,14(08):63-64+67.
【关键词】科创板;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造业
文献概述
黄英敏(2019)认为基于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确立和完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制造业企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制造业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对制造业企业来说,虽然得到相对较好的发展机遇,却也面临来自国内外市场的行业竞争。目前,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出现各种形式的问题,从多个方面影响着企业内控制度的正常运作和管控效率。制造业企业的革新与发展使得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暴露出较多不足,为了探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笔者从制造业的内控体系出发,对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问题的应对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黄蓉付(2020)认为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环节中面临风险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处理和应对风险,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识别,加以分析后开展相关防范工作。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还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正式落地,各企业上市途径的可选择性随之增加。凭借高新技术优势申请于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其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措施是否健全、完善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对于该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所以,笔者从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实质性地提出现阶段如何完善科创板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赵莹(2021)表示科创板企业所代表的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方向,是促进新型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由于我国市场化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企业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与优异的创新环境和动态息息相关。企业拥有持续创新能力是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更加完备的创新环境能够有效保证企业进行持续性科技创新。笔者综合以往参考文献,结合科创板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特点,从政策、市场、技术、资源和法治五个层面对科创板企业的创新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为科创板企业改善创新环境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有助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是按照企业的相关章程进行的,相对来说,确保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照常进行,是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第一目标。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有助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主要基于以下特点:第一,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发现企业所面临的各项风险,为相关人员处理相应风险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内控制度能够为管理者提供系列的企业经营信息,从而制定匹配的经营策略;第三,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要求下,工作人员可以更全面的了解自身职责和义务。实时监控企业内部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企业内部风险进行监察,包括财务风险和非财务风险等。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多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有利于把控财务杠杆的增长率,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优化企业筹资和投资过程的匹配度,还可以提高资金的灵活性。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较为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达到降低内部风险,从而提高企业效率的目的。有利于企业战略计划的实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进一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企业建设工程,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与企业风险管理协同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输出信息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为管理者提供重大经营决策的信息。运行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经营结构,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定位。从企业战略计划实施的效果来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更为明显。适当的内部控制流程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各部门提高战略实施效率。
我国科创板及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科创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2020年科创板IPO报告》,截至2020年年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的企业共计145家,所募集的资金总额高达2,226.22亿元。从IPO融资规模的相关统计来看,科创板上市的热门企业主要包括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等。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关问题未通过科创板审核的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企业是否已建立与核心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业务相关的履约义务、相关合同条款执行的实际性和有效性;第二,企业针对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是否足够充分,以及对应收账款逾期风险所采取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科创板市场各项基础制度与配套制度逐步完善,科创板是我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战略,对我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就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分布状况而言,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地区集中在以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首的沿海地区,其原因在于受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政策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其中,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规模较大,主要包括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纺织业等。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我国制造业逐渐向多元化、智能化和平衡化发展转型。虽然我国制造业经济增加值逐年上升,主要的产品结构仍然以中游为主,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首先,我国由于芯片技术的欠缺,过度依赖进口;其次,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市场份额较低,消费者偏好于进口高端汽车品牌;最后,我国制造业整体产业结构不均衡,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科创板企业对于核心科技的研发支出占比大,正由于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支出过高,政府才积极推进相关税务抵扣优惠和补贴政策的实行。企业合理进行税务筹划,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减轻税务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优化分配企业的现金流支出。税务筹划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企业滞纳金的提高,加剧企业现金流结构的崩坏,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科创板企业的风险应对机制相比其他板块更为复杂,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和有效运行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息息相关。风险管理体系构成应该包括精确的风险识别系统、多元化风险预警程序以及灵敏的风险管控和应对机制。在科创板企业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对于风险识别系统的建立不够精确,风险预警程序和风险应对机制较为单一,无法应对各种突发的企业风险,从而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内部审计制度不协调。在企业各经营环节中,内部审计业务形式单一,无法应对企业重大变更事项和偶发性情况,内部审计制度监督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审计部门专业人员没有严格遵守内部控制的评价方法,对于企业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机制的监管较为不足,没有充分实现相应的审计监察作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协调,不仅将会影响审计环节的连贯性,甚至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无法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的实际内部控制和经营状况。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对策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与传统信息披露制度相比,现代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时效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为了健全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实时的动态披露制度。利用信息网络优势,实时将企业所需要披露的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和公布。第二,完善信息披露相关部门规范。通过加强相关规范,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监管力度。第三,不定期对投资者进行信息披露回访追踪。通过对信息使用者的回访和追踪,针对性的对企业信息披露的实质性和有效性进行二次验证。合理规划企业税务方案。2021年我国公布了新阶段的相关税务优惠抵扣政策,制造业企业的税务筹划随之进行相关调整。合理规划企业税务方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选择正确的优惠政策。根据企业的业务和资金来源的不同,应该根据相关规定选择不同的优惠政策,尽可能进行最优化的税务筹划。第二,培养专业的税务筹划人员并提升职业能力。税务筹划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经验,甚至需要对企业的整体状况有较高的认可和理解。第三,建立税务方案执行的监管制度,通过特定的措施或者设立专门的职能岗位,对税务方案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定期对税务方案进行合理性评价和调整。完善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对于企业而言,财务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企业可以通过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来实现对企业相关风险的管控和应对,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首先,企业应该明确自身的风险管理目标,制定多情况的风险管理原则。基于该目标和风险管理原则,企业应该不断根据实际发生的状况加以改善。其次,企业应该建立高效合理的组织架构。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相关决策的合理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建立不同层面的执行部门,并确保各部门之间职能的独立性。再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针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后续的相关审核等环节,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最后,设立针对风险管控体系的独立监管机制。该监管机制的设立旨在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进行定期的监控和考察,确保企业能够有效执行正确的应对措施。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将不再局限于对企业财务的核算,运用大数据能够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审计工作。优化内部审计制度,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来说,优化审计组织框架是核心部分。审计组织框架是企业内部审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流程和层次结构。审计组织框架是奠定企业内部审计功能的持续执行、企业审计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优化审计组织框架,能够明确企业内部审计的联系和相关职能。第二,建立更系统化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企业财务安全,对企业的财务控制进行规范系统的管控。内部审计制度不同于外部审计的地方在于,内部审计是贯穿在企业各个环节中的审计活动,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内部审计制度的系统化、科学化转变有助于企业整体审计工作的开展。第三,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识,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特殊情况下依赖于审计人员的判断和决策。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相关意识,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优化。
结论与思考
迄今为止,大多数制造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信息化框架已经基本构建完成,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制造企业必须牢牢把握市场改革形势,进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制造企业应当从日常经营环节、内部控制监管环节以及财务风险管理环节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化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决策作用,有效支持企业的经营发展。科创板市场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融资渠道,然而制造业企业申请科创板上市的主要难点不仅在于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还包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缺陷。目前,我国科创板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问题可以总结为: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企业税务筹划不合理、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以及内部审计制度不协调。针对以上问题,企业可以通过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合理规划企业税务方案、完善企业风险管控体系和优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进行完善。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同时,应当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顺应数字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深入研究科创板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还对我国科创板市场各方面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十四五”对于我国制造业企业以及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进一步展开了明确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制造业企业在多项政策的利好刺激下,正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就我国科创板的企业分布来看,制造业等科技核心企业依旧占主导地位。相对来说,科创板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仍然将紧紧扣住制造业的行业发展格局。因此,对于科创板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新时代科创板改革背景和制造业多项经济政策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郑宏伟.论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20(2):49-50
[2]王清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理论、实践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3
[3]黄英敏.制造业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21-22
[4]冯秀果.内部控制本质: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8(9):116-122
[5]叶静娜.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J].环球市场,2018(8):27-28
[6]吴燕群.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分析[J].理财(财经版),2021(3):99-100
[7]黄蓉付.科创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建议[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0):215-217
[8]赵莹.科创板企业创新环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21(3):105-107+155
[9]邱伟.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时代经贸,2019(34):56-57
关键词:人才振兴;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2020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当前“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行业,一直处于关键地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质量、数量提出更高准则,切实培养造就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职业教育需要承担起来的时代重任。
一、临颍县的人才管理模式
(一)人才输出模式。人才输出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会由价格低的地区向价格高的地区流动。临颍县农业生产及产业配套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地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种植业、食品加工业为主,种植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食品加工业培育了具备行业经验技术的人力资源。随着季节、地域、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变化,工人的收入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随之会产生对外输出流动。与城市相比,临颍县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有待完善。获得高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师资教育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有关一二线城市调查发现投身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占1/3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远远低于制造业;投身于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则占2/3,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临颍县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大多数年轻劳动力也更依赖于从事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复杂程度加大,所以大量富余年轻劳动力主要通过外出打工等方式实现对外输出。人才输出模式下,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最大优点是劳动力的直接输出可以快速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通过人力资源输出直接提高当地农民增收,人力资源输出可以学到发达地区的管理和技能,为本地人才振兴奠定基础。但是,乡村青年、中年、精良人才接连外流,导致人才供不应求,是对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容易造成农村空心化,许多人才输出之后并不考虑回到输出地返乡致富,因此吸引人才回流是关键举措。(二)人才引进模式。人才引进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除生产资料、资本等方面的投入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外,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一样能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指出,应大力引进青年才俊,高效用才,拓宽乡村人才渠道,应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创业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在动力。临颍县通过“村村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村内的建设汇入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与本土村官相比具备更高的知识理论,改变了村内原有的老一套管理制度,同时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大学生群体充满活力与朝气,也会更好地带动村内的经济发展。临颍县的大学生干部中,专业领域并不相同,通过人才引进模式为本县提供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无形中汇聚了知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振兴。人才引进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引进的针对性较强,可以针对本地区发展需要,引进对口急缺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三)人才培养模式。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中的社会伦理。农村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农村因缺乏劳动力导致村庄会逐步形成空心化,也使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消除农村人口向城市输出过程中产生的就业歧视,增加农村人才的自我认同。临颍县目前开展就地培养、转化,培养模式的方针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当地远程职业教育逐渐普及,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懂规划、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采用职业技术培训、生产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方式促使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人才需全方面培养、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才,实施差异化政策手段,是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
二、临颍县人才振兴存在的短板
(一)产业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人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人们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遵循金字塔的顺序递次推进,才会达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临颍县人力资源迁移遵循经济第一的原则,农民只情愿到有益于他们生存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中去,当地由龙头企业带动,建立了休闲产业集聚区,吸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大多数村庄集落耕作分布不均、分散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与消费活动过于分散,第三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并不能向基层充分延长,致使服务业的部门很难在农村形成初步规模效益。当地农民沿用传统的生活方式,依赖邻里和亲缘为枢纽的社区传统关系,自我生产、相互消费等各种服务,思想保守,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大减少了由转变产业结构和人口密集所带来的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所以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呈现上升趋势。乡村产业的经营者大多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缺乏适应市场的经营技术以及市场理念,不利用产业扩大规模,长久下来则会一直呈现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引进后也无法在乡村扎根。(二)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高质量人才匮乏。人才结构理论是人才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组成及占比,可分为人才群体结构和人才个体结构,它包括了人才的总体规模,人才整体中要素的数目、设置,以及各要素在人才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临颍县某村为例,在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上还存在着规模小以及年龄、性别、学历、从业等要素构成不合理的问题,在个体人才结构方面存在着知识受限、能力不强和参差不齐的问题。全村行政村总面积3,212亩,共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59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1,308人。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约,导致实用人才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村实用人才年龄结构趋近老化,实用人才队伍年龄呈橄榄球状,即老人和年轻人少,中年居多。村内大专以上约有120人,中专(高中)约有577人,初中及以下的约有886人。这种学历偏低的结构,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人才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从而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成长及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提升。临颍县对涉农人才的培训较为欠缺,随着高科技新技术的出现、农业功能的拓展,涉农人才以及农业经营管理者单纯依靠传统经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当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才开发体系,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或是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乡村治理能力的乡贤的开发利用不够,难以激发这些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大多数政策措施还是针对于管,而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措施不完善,固定行政化传统思维用于管理科研人才往往并不能起到推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认为,个人所创造的成就不仅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环境的作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性,倘若一个人处于不良的人际环境之中,其聪明才智很难得到施展,从而会影响绩效的产生,环境的影响也会致使人才流动。临颍县乡村人才发展环境较为有限,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以及手段,会出现职位混乱、职责不明确、界定不清晰的状态。激励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依托,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完善,人员就会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从而无法形成自觉行动的工作态度,引进的大学生也无法将年轻人的活力展现出来,长久下去,体制的环境并不能激发其创新动力。虽然目前国家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审、激励等方面有所倾斜,但是对于农业高技能人才、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人才激励机制仍较为欠缺。
三、临颍县人才振兴实施对策
(一)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才政策。产业吸引不足,人才引进来却留不住,根本原因在于无法保障基础的生活设施,应注重提升公共基础服务与环境设施,加强本县舒适性建设。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主体,之所以会出现“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的思想,无疑表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当地的产业要在区域内促进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兼顾,聘请专业团队把脉乡村产业发展,选择适合本县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尤其针对本县辣椒种植、调味品产业的乡村产业优势,深化本土特色产业品牌,使人才的技术与知识有展现的舞台,能够充分发挥其才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建设要动态持续地加强,提高农村环境吸引力,要从医疗、教育、住房等生活必需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方面出发,要让人才“引得来”“使上劲”“留得住”,要满足人才的此类需求,把人才“服务好”,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培育,产业培育离不开返乡创业,改善单一的针对人才引进对象的现金、落户等优惠条件,增加对用人单位或企业的补助与支持。对作为市场及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将政策落实到位,增加宣传的同时助力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二)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多元化发展。人才总量不大、供应不足、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是临颍县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因此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察,要使临颍县发展为现代农业,就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大、结构优、竞争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乡村人才的聚集,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对乡村有浓厚的感情,稳定性强,又是扎根基层的“种养殖能手”“土专家”。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需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手段,营造农村农民的学习氛围,多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座谈会,邀请技术人员下乡开展蔬菜、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二是促进人才队伍的发展,当地干部领导都应该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地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对农村典型人才的宣传报道、鼓励和褒奖,形成全社会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识和氛围。三是农村实用人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一人带多人、一家带多家、以点带面,使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使他们起到“种子”的作用,在实践中再培养和带动更多的实用人才。四是加大政府工作人员到农村任职力度,将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派驻农村,深化指导强度,积极鼓励、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人员分流领办、创设各类科技示范区,打造样板。(三)强化人才发展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人才发展上升空间小,人才发展环境成效不足,要进一步建立起培养、引入、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整套系统。政府应加大倾斜力度,强化激励机制,制定系列扶持政策,让各类返乡、下乡的人才能够留得住。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应给予免费的技能培训,为其开辟农业专业技能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吸引有志之士参与农村发展,使专业人员受到社会尊重,对引才、留才和人才培育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创新创业的返乡人才,应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的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融资渠道、融资服务,实施场地租赁、税费减免、返乡创业补贴等措施。在遴选各类型的专家时,向在乡村基层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并取得突出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倾斜,以提升当地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重点对服务基层一线、真抓实干的人才给予奖补。每年评定出农技师、农艺师等职称,连续3年可给予相应补贴,以此来调动其他人才的竞争积极性。需强化组织引领,充分施展好农村党员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示范带头和战斗堡垒效用,把靠得住、有本事、有动员能力、善做群众工作的卓越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中,形成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更有利于人才振兴战略实施。综上,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工程,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同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和升华,并对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必须把人才振兴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并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具体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静宜,陈洁.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有效供给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宏观经济管理,2021(08).
[2].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21(09).
[3]曹锐.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0(03).
[4]王文寅,张靖琳.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9.37(04).
[5]朱启臻.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0(10).
[6]冯丹丹.优化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问题探析———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3).
[7]马少华.乡村人才振兴的短板及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