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贫血患者的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抑郁;焦虑;护理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环境损害,骨髓造血衰竭及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等。亚洲国家AA发病率为(3.9~5.0)/106 ,明显高于欧美国家的(2.0~2.7)/106[1] 。AA有急、慢之分,以青壮年居多,男性高于女性,慢性再障(CAA)多于急性再障[1]。CAA在我国发病率约为0.60/10万,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本病的发病率已呈上升趋势,不仅导致患者工作压力增大,还明显增加了个体及家庭所承受的躯体、情绪及社会压力。近年来发现我科住院的CAA患者不少人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为此,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45例住院CAA患者进行抑郁焦虑调查,并积极采取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住院患者45例,均符合《1989年第四届全国再障学术会议》修订的CAA标准。研究对象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1.2 方法 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同时,我们从自感情绪、社会因素和病情因素三方面来考察患者产生抑郁或焦虑的相关因素。自感情绪包括:担心拖累家人、自我形象紊乱、担心疾病预后、担心医生医术。社会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医疗保健条件、社会支持、教育程度。疾病因素:性格、病程、住院时间、贫血史。按统一的表格、统一的指导语,由患者独立填写,避免一切引导和干扰。发放45份,回收45分,回收率100%。统计学结果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学处理采用χ2 检验。
1.3 护理 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心理护理的机理是通过影响或改变患者的认知、情绪、行为方式等来达到目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护患关系[3]。患者入院后,护士与他进行广泛的交谈,从社会支持状况到治疗护理的各种需求逐一沟通,了解患者的性格。研究表明,"内向"患者往往不常把自己心理的压抑表达出来,因此,较少得到他人的关注和支持,独自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容易发生抑郁[4]。故护士需了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和心理需求,针对其病因进行心理护理。②加强健康教育 王翠连等认为,住院"7d以内"和"15d以上"的患者,抑郁得分均高于住院"8d~14d"的患者[5]。分析其原因有可能:刚住院的患者,对疾病的诊断难以接受,病情比较严重,患者的身心压力大,易产生焦虑、怀疑及抑郁情绪;而住院"8d~14d"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有所缓解,患者的心情也逐渐好转;住院"15d以上"的患者,由于病程反复、迁延,随着疾病的进展、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折磨更加剧烈而丧失信心,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因此在患者入院前期和后期是我们健康教育的关键时期。向患者讲解CAA的相关知识,了解此病的病因、治疗护理、预后以及自我防护知识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后期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护士应密切护患关系,通过说服、劝告及教育指导,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③提高患者应对能力 护士评估患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帮助患者认知消极应对是不利的,护士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让患者积极参与制定治疗护理方案,给予患者自主决定权,鼓励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行为如控制呼吸、自我发泄等,避免抑郁焦虑情绪的产生。④指导患者充分利用应对资源 ?訩生理资源:鼓励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疾病,制定适合的休息活动表,以恢复体能。?訪心理资源:指导患者控制消极情绪,坚定生活信心。可采用音乐疗法。蔡光蓉等认为,音乐疗法能调节患者情绪,优化心理状态[6]。?訫社会资源:鼓励患者保持同社会接触,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和亲友的宣教工作,鼓励他们多和患者接触。安排患者与效果较好的患者同住一个病室,能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从而减轻抑郁焦虑的发生。
2结果
2.1 CAA患者SDS≥ 53分为18例(40%);SAS≥50分为14例(31);SDS合并SAS为9例(20%)
2.2 抑郁 研究表明病程长、经济状况、性格、社会支持不良患者抑郁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
2.3 焦虑 研究表明焦虑与CAA患者的自感因素、病情及社会因素均有关联,但与社会因素联系更紧密。自我形象紊乱、医疗保健不良者,经济状况、担心疾病预后患者焦虑发生率高(P
3 讨论
CAA病程较长,且需反复治疗并且难以治愈,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心理,而对治疗失去信心[7]。因此,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容忽视。目前虽然护士尽力给予患者生理上的护理和心理上的安慰,但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够敏感,对患者心理反应特点了解不够。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技能的学习和培训,护士应当对患者的感受非常敏感,要能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被支持。除此之外,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应寻求一种既能有效解决住院患者就医问题,又能充分考虑患者经济负担能力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缓解应急事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预防或降低抑郁焦虑的发生。
参考文献:
[1]Fan R, Wang W, Wang WQ, et al. Incidence ofacquired severe aplastic anemia was not increased in Shanghai,China[J].Ann Hematol,2011,11:1168-1172
[2]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4-339.
[3] 丁敏,李双兰.前列腺摘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223-228.
[4] 郭利利,姜亚芳,余丽君.对烧伤康复期患者抑郁发生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30-663.
[5] 王翠连,孙小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3):2206-2207.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受损而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类疾病。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重建受损髓的造血功能。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要获得HLA 相合的供髓十分困难,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1 ]我院血液科自1996 年7 月至1997 年11 月试用体外扩增后的脐血造血细胞,对20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了输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接受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者共20 例。其中男14 例,女6 例。年龄6~44 岁。病史1 个月至18年。其中2 例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8 例为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部分患者入院前均经过多种药物治疗,如雄激素、一叶新碱、山莨菪碱、左旋咪唑、环孢菌素A 等,均因疗效不佳或病情加重而来我院。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 40g/ L ,白细胞< 210×109/ L ,血小板< 20 ×109/ L 。治疗后平均血红蛋白> 95g/ L ,白细胞> 410 ×109/ L ,血小板> 50 ×109/ L 。20 例中2 例无效,2 例改善,16 例获显著疗效。
2 治疗方法
无菌采取正常健康产妇足月顺产儿脐带血在体外6 种细胞因子联合作用下培养1 周,[2 ]收集离心后加入人血白蛋白100mg/ ml ,为临床输注液。每次输液250ml ,输入的细胞数为8 ×109~10 ×109 。每天或隔天输注共4~5 次,输入细胞总数为35 ×109~45 ×109 。患者在接受输注前5 天开始用环磷酰胺10mgkg - 1d - 1 ,连续5 天。在输注前1 天开始用环孢菌素A 125~250mg/ 日,连续10 天。
3 输注造血干细胞的护理
3.1 输注前的护理
安排病人住无菌消毒病室,病室内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1 次,每次30min。晨间护理后及晚饭前,用配制的1000ppm 的BC298 高效消毒液各进行1 次空气喷雾消毒,喷雾量为1ml/ m3 。室内门窗、桌椅、地面用1 :1000 洁消净消毒液擦洗,每日擦地2 次,定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在病人入院时,仔细进行全身检查有无隐匿的感染灶并及时与医生联系给予及时治疗。因患者在接受输注治疗前需用免疫抑制剂,此时患者免疫功能非常低下,因此切实做好环境的消毒和患者自身感染的预防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3.2 输注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输注治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输入开始,速度宜慢,观察2~3min ,无反应后以120 滴/ min 的速度快速输入,30min 内输完为好。为防止过敏反应,在输注前常规输入地塞米松5mg + 5 %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 ,或甲基强的松龙80mg + 5 %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ml 。本组无1 例发生过敏反应。输注前后均用等渗盐水冲洗输液器,防止干细胞粘附及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3 输注后的护理
(1) 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定时监测体温、脉搏4 次/ 日。体温超过3815 ℃,给予酒精擦浴或冰袋物理降温。本组病例在输注前有7 例病人发热,经对症处理后,体温正常,在输注中无1 例体温异常。
(3) 饮食应为清淡、高蛋白、低渣饮食。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 经常巡视病房,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现象。如鼻腔出血,可用1 :1000 肾上腺素棉球堵塞鼻腔压迫止血;牙龈出血同样用1 :1000 肾上腺素棉球嘱病人咬紧,闭合双唇5~10min。本组有2 例出现鼻腔少量出血,经处理后停止。当患者主诉头痛、恶心伴有意识改变时应考虑有颅内出血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无一例发生。
3.4 输注治疗前后的健康指导
脐血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为了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做到: ①多和患者接触,详细介绍病室的环境、消毒制度的重要性和输注治疗中防止受凉感冒。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积极配合。②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应防剪过短或剪破) ,及时更换内衣、内裤,饭后用1 :5000 呋喃西林溶液和4 %的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③指导患者注意休息,不去公共场所,不去其他病房。严禁有呼吸道疾患的人前往探视,防止碰伤、摔伤。④嘱患者不抠鼻,气候干燥时可用复方薄荷油滴鼻,防止鼻腔出血,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粘膜损伤出血。⑤此外一部分患者使用免疫制剂后会出现头痛、关节酸痛或恶心、食欲欠佳等反应。此时,应向患者耐心地说明这是药物的副反应,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使治疗顺利进行。本组病例中,有2 例由于对环孢菌素A 有严重的副反应,出现剧烈头痛、关节痛不能耐受而停用环孢菌素A。其他患者在输注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4 小 结
与传统的一般性刺激骨髓造血的药物及免疫制剂比较,经脐血干细胞输注的患者外周血象的恢复较快,经7~10 天的输注,一般两周后血红蛋白上升至100g/ L 左右,白细胞上升至正常水平,血小板也有明显的提高,平均恢复时间为2 周。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输血,包括脐血的输注。这是因为体外扩增的脐血造血细胞的输注,补充了患者的骨髓造血细胞,使病情获得缓解。其中护理对保证输注过程顺利进行,防止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与骨髓移植比较,该方法不失为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整体护理;健康指导;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7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50-01
再生障碍性贫血指的多种原因引起的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血细胞迅速减少,且伴有继发性的感染和出血。经大量临床实践和研究证实,加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加强整体护理的临床措施和护理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40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14岁,平均年龄(33.25±1.2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并符合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骨髓内给药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6例,观察组患者56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录入统计学表格进行初步分析,未见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髓内给药治疗,经麻醉处理后行骨髓内给药术治疗,山莨菪碱10mg,重组人工细胞生成素3000U,地塞米松10mg。每周给药2次或者每两周给药3次,治疗2个疗程,并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制给予适当的调节。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流程按照标准护理程序[2]进行。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整体护理,主要如下:①心理护理:许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知较少,治疗期间经常会产生焦虑、恐慌、怀疑、不安等心理症状,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在患者入院时要热情接待,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和相关制度,消除其陌生感,多向患者列举成功治疗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②感染护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感染率较高,所有尽量为患者安排单人房间,嘱咐患者注意增减衣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按时为病房消毒、清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按时通风,女性患者应注意清洁会位。③出血护理:一旦患者发生出血症状要及时给予止血处理,若肠胃道大量出血应立即上报医生。此外,需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症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3],避免滑倒、外伤等,禁止患者使用硬毛牙刷刷牙,避免口腔黏膜损伤或牙龈损害。④健康指导:治疗期间禁止患者滥用对造血功能具有损伤的药物,必要使用时应加强对其血常规的检查。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纤维和高维生素的事物,特别小心有刺、带骨的食物,以免发生感染或出血。
1.3 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χ±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 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3例头痛,6例头晕,2例恶心患者,对照组患者中5例头痛,12例头晕,11例头晕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引起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因素较多,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经常伴有继发性出血或感染症状,若治疗得当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也有个别患者的症状迁延不愈,急性发作会导致病情急转直下。在临床治疗期间预防出血和感染是护理的重点。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出血和感染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平稳的生命指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治疗。健康指导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抵抗力和集体免疫力,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其临床价值,值得重视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琴.护理干预在西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18(07):109-110.
[2] 美娜.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N].农村医药报(汉),2012,13(04):198-199.
关键词:子宫出血患者;止血时间;贫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常见妇科疾病,跟患者卵巢功能失调相关,以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延长、经期不规律和经量过多等为主要表现,为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采取合适治疗措施的同时,护理工作对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升、情绪的改善和有效止血也非常关键[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5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子宫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基础组(37例)和优质综合组(3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2],以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多、经期长等为主要表现,经肛检、B超、体检等除外生殖器官肿瘤、器质性病变,无孕激素使用禁忌或全身性疾病。
基础组年龄16~50岁,年龄平均值(35.73±5.28)岁。体重42~82 kg,体重平均值(63.52±1.37)kg。育龄期女性23例,未婚14例。出血时间11~28 d,平均(20.91±1.35)d。合并轻度贫血29例,中度贫血8例。优质综合组年龄16~49岁,年龄平均值(35.71±5.12)岁。体重41~82 kg,体重平均值(63.93±1.24)kg。育龄期女性23例,未婚15例。出血时间10~28 d,平均(20.32±1.31)d。合并轻度贫血29例,中度贫血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χ2检验、t检验显示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所有患者根据年龄、病情不同给予止血、促排卵、月经周期调整等治疗。基础组行出血常规护理;优质综合组行优质综合护理。①心理护理:子宫出血患者因对疾病了解不充分,可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应给予心理护理,加强宣教,使其消除恐慌,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战胜疾病信心。②环境护理:为患者安排舒适休养环境,护理遵循四轻原则,最大程度减少噪音,确保患者每天睡眠时间充足。③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和富含铁、钙矿物质食物,如动物肝脏、牛肉、禽类等,根据饮食习惯制定合理饮食计划,确保营养摄入充足,纠正贫血和改善体质。④加强感染的预防:因患者体质低下,可出现逆行感染,应加强对脉搏、体温的测量,观察有无腹痛,定期消毒会阴,操作器械严格消毒,鼓励患者多饮水,在每次大便后冲洗外阴,避免逆行性尿路感染。⑤出院指导:出院前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出现异常现象需及时就诊[3]。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①止血效果;②止血时间、住院时间;③护理后贫血率、感染率。显效:经治疗和护理后,有效止血,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经治疗和护理后,有效止血,3个月内复发;无效:经治疗和护理后,止血无效。止血效果=(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
1.4统计学分析 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止血效果、护理后贫血率、感染率行χ2检验(百分比表示),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行t检验,数据用(x±s)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
2 结果
2.1止血效果比较 优质综合组患者止血效果显著比基础组高,其中,基础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优质综合组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有统计学差异,P
2.2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优质综合组止血时间(5.23±1.34)d、住院时间(7.53±1.44)d显著比基础组(8.72±1.95)d、(10.46±1.25)d短,有统计学差异,P
2.3护理后贫血率、感染率比较 优质综合组护理后贫血率2.63%、感染率2.63%显著比基础组13.51%和10.81%低,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经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出血等症状,提高经期规律性,但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有效提升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和配合心理,更好开展临床工作,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5]。
优质综合护理综合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预防感染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其中,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恐慌感,焦虑感,以较为轻松的状态接受治疗;环境护理注重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以保障患者的充足睡眠,促进患者免疫力的提升[6];饮食护理注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纠正贫血,提升机体抵抗力;加强感染的预防,以避免病情加重;出院指导则强调出院后遵医用药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经相应护理措施的干预,可提升患者对子宫出血疾病的认知,并树立健康理念和行为,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减轻了临床工作负担,也加速了患者的康复,有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7-8]。
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综合组患者止血效果显著比基础组高,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比基础组短,护理后贫血率、感染率显著比基础组低,说明子宫出血患者给予行优质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降低贫血、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华生,吴崇惠.120例子宫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3(5):209-209.
[2]何凌彩.护理干预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305-2306.
[3]耿继华,葛艳恒,朱志玲,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7(11):442-442,439.
[4]杨小玲.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心得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22(23):74-74,75.
[5]高艳玲.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18(2):279-279.
[6]赵钧霞.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5):139-140.
【关键词】静脉补铁;肾性贫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52-02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并发症,随着病情进展及加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促红素的广泛使用,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贫血,但是,铁的缺乏是患者对促红素治疗效果不良的常见原因,某些患者胃肠道对铁吸收较差,口服铁剂不能满足生血素治疗时的铁需求,而静脉补铁对缺铁的改善则更为有效[1]。现将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中的治疗,静脉补铁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51例长期在我室充分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时间5~108个月,透析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4.5h。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补铁组24例,平均年龄(56±9.6)岁;口服补铁组27例,平均年龄(52.64±1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异常。
1.2 用药方法。静脉组:科莫非(右旋糖酐铁),珠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每支100mg,予100mg稀释后透析时静滴,2次/周,共10次,观测时间8周;口服组:速力菲(琥珀酸亚铁),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每片100mg,予600mg/d,观察时间同静脉补铁组,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素治疗,剂量为:100~150u/kg/周。
1.3 结果:发现,尽管一些血透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铁剂改善缺铁症状,但许多慢性肾衰患者胃肠道对铁的吸收实际上存在障碍,且口服铁剂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表现为恶心、纳差、呕吐、口腔异味等,患者多不能耐受。原有胃肠疾患者更不宜使用,故临床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临床观察表明,两组患者同时应用促红素,静脉补铁组贫血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口服补铁组[2],见表1。治疗后大部分的患者食欲增加,睡眠改善,记忆力、视力及听力改善,乏力、头晕、胸闷、心慌等症状减轻或消失。
表1 补充铁剂治疗前后血液指标的比较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患者对新的用药不甚了解,用药前对治疗往往持怀疑态度。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述了用药的方法、优点并给予有效指导后,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2 使用及护理:遵医嘱,在患者每次透析中给予右旋糖酐铁100mg(2ml),将药品稀释于生理盐水100ml中,可于透析开始1h后至透析结束前1h的任何时段,通过透析器的静脉端输入人体,时间至少维持30min以上,滴速60~70滴/min,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此外,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透析器及管道情况,因为贫血改善后,血液黏稠度上升或者血小板上升,外周阻力随之增加,要注意透析当中的凝血现象,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增加肝素量的方法从而预防并减少凝血的发生。
2.3 毒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2.3.1 过敏反应是静脉补铁的毒副作用之一:因此,用药前须充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在应用之前应做药敏试验,即先用25mg的小剂量右旋糖酐铁溶于100ml生理盐水,5~10min滴完,然后观察1h。观察是否出现面色苍白、心率改变、呼吸困难、面色潮红、胸痛症状,对有药物过敏史者最好慎用。为了便于抢救,治疗盘中常规放置肾上腺素。如果无过敏反应,再将剩余剂量静脉滴注[3],本组24例静脉补铁中未有过敏反应发生。
2.3.2 消化道及其他反应:静脉补铁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皮肤瘙痒亦偶尔发生。本组治疗中,有2例出现消化道反应,仅1例有轻度皮肤瘙痒,但尿毒症患者大多有皮肤瘙痒,是否为本药引起的反应尚不作定论。
2.4 饮食护理: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应及时补充蛋白质及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等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瘦肉、牛奶、鱼、菠菜、紫菜等,少食含钾高的食物、水果、饮料等。
3 讨论
通过治疗及护理发现,在使用促红素的同时,静脉补铁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状态,从而解除对输血的依赖。静脉补铁虽较安全,但并非全无毒副作用,所以,在补铁过程中,用量及护理方法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在使用中必须密切监测体内铁储存量及Hb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及护理方法。笔者认为,静脉铁剂的临床应用是一种疗效较好,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的治疗肾性贫血的辅助方法。
参考文献
[1] Macdougall IC, Tucker B, Thompson J, et al.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iron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erythropoietin. Kidney Int,1996,50:1694-1699
关键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重度贫血;护理观察;体会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在临床上最重的一型,较少见,预后差,病因不明。外用刺激性药物,感染,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骤然停药为促发因素,常并发肝、肾系统损害,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且并发重度贫血,经系统治疗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9岁,农民,反复全身皮肤起红斑,脓疱伴痒2年入院,院外皮康王治疗,效果欠佳。入院检查,头面部、躯干及双足皮肤见片状不规则淡红色斑,上覆密集型脓疱,绿豆大小,部分脓疱融合成脓湖,背部脓疱大部分已破溃,入院后出现驰张热型发热,局部皮损处留取分泌物细菌培养,3d后检查,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药敏头孢类,庆大霉素敏感,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显示,重度贫血,电解质酸碱紊乱。给予输红细胞及白蛋白,大剂量敏感抗生素及使用糖皮质激素,皮肤清洁护理。1w后,鳞屑已大面积脱落,无再发脓疱,12d后全部脱落,观察3d后出院。
2讨论
2.1护理观察
2.1.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面色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心悸气促,观察患者皮肤色泽,鳞屑变化,有无再发脓疱及脓湖形成,皮肤破溃,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1.2严格消毒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皮肤完整性破坏加上糖皮质激素使用,使皮肤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加之重度贫血,易发生感染。患者住单人病房,保证空气流通,空气紫外线消毒,30min/次,2次/d,桌面地面用"84"消毒液擦洗,2次/d。
2.1.3心理护理 有研究报道指出,银屑病属于身心疾病的范畴,心理因素是该病症状发生的重要因素[1]。因病情重且反复,破损面积大,因贫血(血液制品又未纳入医疗报销范围)经济负担重,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因此,护士应多与患者聊天,耐心倾听与交谈,解除患者思想包袱,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银屑病是不会传染的,以获得家庭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4皮肤护理
2.1.4.1保持床单及皮肤清洁,及时清扫皮屑,每天更换床单,被套并高压灭菌。
2.1.4.2患者全身皮肤用32~34℃、2%稀碘伏擦洗,再用盐水500ml+庆大霉素24万u擦洗全身皮肤,庆大霉素盐水湿敷破损处,15~20min/次,4次/d,对创面湿敷时,注意观察创面渗液、渗血情况,水泡破溃范围及有无新发脓疱,做好记录,该患者在治疗前4d,反复出现新发脓疱并有部分形成脓湖,经使用甲泼尼龙60mg ,输悬浮红细胞4个单位及白蛋白20g后及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后,第6d开始脓湖破溃,破溃处无渗出躯干鳞屑开始脱落,第7d四肢鳞屑大量脱落,全身片状红斑,四肢破溃处干燥,继续用卡泊三醇软膏涂抹红斑处及鳞屑未脱落处,破溃处用百多邦保持湿润,第8d脓疱多处干涸,四肢蜕皮形成"手套""袜套"样用无菌剪剪掉大片蜕下的死皮[2],第10d停用卡泊三醇,用氯强油涂擦蜕皮处,以达到消炎、湿润、抗过敏保护创面的目的。嘱患者瘙痒时可用手掌按压、拍打、或按摩以代替抓痒以免破溃引起皮肤感染,协助修剪指(趾)甲。
2.1.4.3光疗护理 在行窄谱 UVB照射前仔细检查患者对紫外线有无过敏史,耐心向患者介绍治疗的目的、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从科学角度认识并接受光疗。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调整照射剂量,在照射时,保持室温 23~25℃关好门窗,佩戴专用紫外线防护眼镜 ,示范照射姿势,照射部位充分暴露,会采取遮挡。另外应注意为使照射光充分地照射到病灶上,照射前应洗浴,照射后不宜马上沐浴 ,以免减少紫外线吸收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皮肤灼热刺痛或局部肿胀等不良反应,发现一系列不适现象如瘙痒,应适当给予止痒镇静剂,使其有充分的睡眠,并维持原剂量或退回前次剂量辐照,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照射剂量。
2.1.5饮食护理 患者营养不良性贫血,糖皮质激素有保钠排钾的副作用,因皮肤损面积大,大量蛋白丢失,低钾,血糖升高,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低糖或无糖饮食,禁食牛羊肉,以谷类为主,蛋白补充以牛奶和豆类为主,戒烟酒。
2.1.6贫血护理 输血时做好"三查八对"。凡贫血较严重者,可输入浓缩红细胞,尽量少输血。对于血红蛋白在60g/L以上者,一般不宜输血。对慢性贫血病人无明显症状者也应尽量减少输血,避免发生血色病及输血反应。重度贫血需输血者,输血前严格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开始15~20min内速度不稈发过20滴/min,无不良反应后可加快滴速,血红蛋白低于40g/L的重度贫血者,输入量不得超过1ml/kg·h,以免心肺负荷加重。如出现异常,可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入,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重度贫血输血时速度宜慢(20滴/min),以免诱发心衰。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绿叶蔬菜和水果,食用富含铁的动物肝脏等;同时服用弱酸类食物或药物以增加铁吸收等;口服硫酸亚铁应在饭后或饭中服用,以减轻消化道反应。不要偏食,不过量饮浓茶甚至嚼食茶叶,饮食多样化,均衡搭配,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
2.1.7高热护理 高热时用冰袋物理降温,将冰袋放置于腋下、腹股沟处,,禁用乙醇以免刺激皮肤,必要时遵医嘱用退热栓,加强巡视,观察降温效果,防止虚脱,多饮水和鲜果汁,补充丢失的液体和钾。大量出汗时,应立即更换衣被以防受凉感冒。患者高热时呼吸加快,出汗增多,水分大量丢失,鼓励患者多喝水,必要时遵医嘱及时补充液体,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1.8用药护理 卡波三醇可显著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每次治疗不宜超过体表面积40%,不宜用于面部及皮肤皱褶处。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炎症,迅速控制体温,但其应用一定要足量、规则。急性症状控制后,逐渐减量,以免骤停引起反跳,加重病情
2.2出院指导 由于本病的发生与季节、感染、免疫、精神紧张等有关,故指导患者平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随着季节的变化,增减衣被,以防感冒。积极治疗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减少疾病的复发率。让患者充分认识 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勿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保持愉快心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生活规律,戒烟酒,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适量运动,微微出汗,可加快皮损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改变皮肤的温度和湿度,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及疾病的诱发因素,定期复诊。
3讨论
本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全身状况,用药的作用和副作用,做好全身皮肤护理,积极心理疏导,对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治疗中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血象、肝、肾功能等相关项目,以预防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血液内科,内科急诊,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134-01
血液内科主要治疗贫血,像血友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以及一些属于血液病范畴的并发症的处理。从目前数据来看,血液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血液病已经成文了一种现代病,但因为血液病发病隐匿,患者多数不能自己觉察,多因其他疾病就医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血液内科概述
血液病分好多种,有的是原发的,大多数是因为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有的是继发的,某些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会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导致血液或骨髓成分明显改变。血液内科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目前,已知引起血液病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加之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新病原菌的出现等因素使其医院内感染率逐年升高。 同时这些感染也是造成血液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收集2010年1-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974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男性1885例,女性1090例,年龄3~79岁,其中急性白血病 685例,慢性白血病1066例,缺铁性贫血81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04例,多发性骨髓瘤94例,其他109 例。
2.2 病因构成
白血病患者75例,占到42.13 %;血友病患者25例,占到14.04 %;淋巴瘤患者28例,占到15.73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50例,占到28.09%。
2.3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系统分析病例资料。调查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诊断、侵入性操作、是否发生感染、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和病原菌、抗生素的使用等。医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
2.4救治方法与人员安排
血液内科急诊患者按链式并联操作流程:初步判断病情―呼吸道管理―循环管理―系统查体―采取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治疗组设急救护理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即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各1名,责任护士一般由高年资护师担任。当患者进入抢救室后,抢救人员立即按流程规定站位:责任护士站在病人头位,负责呼吸道的管理,立即进行高流量吸氧,吸痰,或配合医生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除颤,心电监护,抢救全过程指导辅助护士工作,并与医生沟通,使医护抢救配合默契;辅助护士站立在病人的体侧,负责循环系统的管理,立即快速建立1~2条大静脉通道,采血,留置导尿管,执行抢救医嘱,记录抢救的各项措施、药物及实施时间,病人的病情变化等。护理操作分工明确,双人同步进行。
2.5观察指标
按照危重“急救白金10min”作为时间判断标准,要求基本生命支持在10min内完成。从患者躺在抢救床上开始到完成基本生命支持操作发挥治疗作用为止,时间以分钟计算,物品准备纳入基础抢救时间。
2.6抢救成功标准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有效循环建立(在有或无药物维持下动脉收缩压≥80mmHg),转送住院无生命危险,则认为血液内科病人的内科急诊成功。
3统计分析
数据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采用χ2检验,以 P
4结果
血液内科主要疾病感染分布 2974 例血液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内感染 164 例,发生率为5.51%,以急性白血病(感染率 9.66%)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感染率 8.63%)较高,与其它血液内科疾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研究讨论
按国际疾病法(ICD)命名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病可以分为造血干细胞病、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几大类:造血干细胞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如难治性贫血、环形铁粒细胞性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红细胞病则包括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其中贫血的种类也很多,有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失血性贫血等。血液病并不可怕,也并非都是恶性的,某些类型的血液病只要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因此,疾病确诊以后,要及时到学术力量强,治疗经验丰富的专科医院接受系统治疗,这是战胜血液病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本院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 5.51%,较国内部分医院所做该科室感染率研究低,这与本院开展目标性监测,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环境清洁与消毒等工作的落实有关。综上所述,必须加强对血液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监控并做好预防措施。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用药有效指征,合理有效使用各种药物,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医院内感染发生。
6结语
血液病人内科急诊时应当先进行紧急性抢救,充分保障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时不仅要强调时序性,还要保障分工明确,逐一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体会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各种原因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在全世界普遍存影响到全球30%的人口,尤其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正确的指导喂养和精心护理是能够早期治愈本病的关键,我院于2011年1月—8月对58例缺铁性贫血小儿进行治疗,经过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后均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为5个月-7岁,其中人工喂养12例,母乳喂养21例,混合喂养25例。
1.2临床表现 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一般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面色苍白或略黄、反甲、头发干枯、体格发育迟缓,还可表现为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越重则越明显,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炎、舌炎或舌萎缩,少数有异食癖,神经系统年长儿表现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易激动。
1.3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均正常。②血清铁减少,<10.7um/L,血清铁蛋白减少<12ug/L。③骨髓铁是反映体内储存铁敏感而可靠的指标,骨髓铁粒细胞<15%。
2 护理
2.1评估病史 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母亲有无孕期贫血,有无早产、多胎、胎儿失血等先天储血不足;了解患儿的喂养方法及饮食习惯,有无长期乳类喂养,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辅食;了解年长患儿是否存在偏食等习惯;患儿有无因生长发育过快造成铁相对不足,是否存在肠道疾病所造成的铁吸收障碍。
2.2正确指导喂养 正确指导喂养可有效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首先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适当增加瘦肉、蛋类的摄入,孕中期每周摄入动物肝脏及血制品1-2次,每次50-100g,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促进铁的吸收;足月小儿出生后4个月,低体重儿出生后2个月应加维生素C及含铁较多的菜汤及水果汁,5-6个月后可在粥内加蛋黄、鱼泥、肝泥等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人工喂养婴儿饮食中及时添加含铁量及铁吸收率高的辅助品;对年长患儿应指导患者家属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纠正患儿偏食习惯,注意饮食调配,多摄取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豆类、紫菜、海带、木耳等;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消化不良者,应少量多餐。食欲减退者应经常变换口味,提供色、香、味美的饮食,必要时补充锌剂。口腔炎或舌炎影响食欲者,避免进食过热、过辣的刺激性食物,进食前后给予口腔护理。
2.3消除影响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因素 体内铁约65%左右存在于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中,3%存在于肌红蛋白中,约30%储存铁,要避免进入高山区等可使细胞代谢增高的因素,以免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亦应避免饮用未加热的鲜牛奶,积极治疗肠息肉,钩虫病,急慢性腹泻等可导致铁丢失过多的疾病。
摘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进性肾炎,为一组病情发展急骤、由蛋白尿、血尿迅速发展为无尿或少尿、急性肾衰竭、预后恶劣的肾小球肾炎。本病的病理改变特征为肾小球囊内细胞增生、纤维蛋白沉着,故又称新月体型肾炎。
关键词: 急进性肾 小球肾炎 护理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有多种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可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因不明者则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这类疾病是本节描述的重点。 本病的发病机制按照免疫病理表现不同分为三型:第一型为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型,该抗体与肾小球基膜抗原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第二型为免疫复合物型,即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或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于肾小球激活补体而致病;第三型为非体液免疫介导型,可能与肾微血管炎有关。 二、诊断 凡呈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均应疑及此病并及时进行肾活检。若病理证实为新月体肾炎,可以排除是由系统性疾病引起时,诊断即可成立。 三、常见护理问题 (一)水肿 1.相关因素 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2.护理措施 见急性肾小球肾炎。 (二)有感染的危险 1.相关因素 与激素、细胞毒药物的应用、血液净化、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 2.护理措施 (1)定期进行病室空气消毒,告知患者及家属减少探视人员及次数,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2)加强全身皮肤和口腔黏膜的清洁卫生。对于水肿病人,应注意保护好水肿部位的皮肤,保证皮肤完整,加强翻身。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定时行咽拭子培养,每日用碳酸氢钠漱口数次,预防真菌感染。 (3)对于有颈静脉插管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应加强对颈静脉插管处的护理。保持插管处的干燥清洁,定期更换插管处敷料,同时指导患者保护好管道,勿扭曲及污染,当敷料处受潮或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和更换。 (4)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体温的变化,体温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应早期发现感染灶,及早治疗。当体温高于38.5℃时,应抽血进行血培养,怀疑有颈静脉插管感染时应从插管处抽血行血培养,必要时拔管行管道培养,再重新置管。 (5)MP冲击治疗的护理 ①做好心理护理:MP冲击治疗时,多数患者有精神兴奋症状,告知患者,必要时给予地西泮等镇静药物治疗。 ②密切观察患者肾功能情况:MP冲击治疗后,血尿素、肌酐有一过性升高,应注意观察,同时告知患者,减轻患者思想负担。 ③密切观察血电解质情况:MP冲击治疗会引起水钠潴留、排钾增加,饮食上应指导患者进食低盐,同时注意患者有无水肿、血压升高及低血钾的症状,若出现乏力、纳差等症状,应怀疑低血钾的情况,及时抽血进行血电解质的化验,如果结果显示血钾低于正常值,指导患者进食香蕉、橘子、菌类等含钾高的食物。 ④观察尿量情况:MP冲击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尿量增加,应注意尿量和体重的情况,尿量大于2500ml/d以上时,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脱水和低血钾症状发生。 ⑤MP治疗时,容易造成消化道溃疡,因此在应用甲泼尼龙治疗时,应辅有保胃药物如奥美拉唑的使用,减少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⑥MP治疗时容易隐藏、诱发并加重原有的感染,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各项护理操作应注意无菌,告知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尤其口腔、会阴清洁卫生,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三)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 与病情的迅速发展、贫血有关。 2.护理措施 (1)休息:尽量卧床休息,不宜进行较重的体力活动。 (2)改善贫血:①减少活动量,贫血可造成机体携氧能力下降,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机体的氧需求量。当血红蛋白较低时,可给予吸氧以改善机体氧供。②纠正贫血,贫血主要由于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和合成红细胞的原料减少有关,因此遵医嘱予以叶酸、铁剂补充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同时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改善贫血。指导患者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大枣等。③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 (四)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 1.相关因素 与水钠潴留、肾功能急剧恶化有关。 2.护理措施 (1)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当出量明显少于入量,而患者又出现高血压、肢体发生水肿的情况时,应告知医生,一方面遵医嘱给予利尿药,若利尿效果不明显,患者表现出体内水分过多的情况,如呼吸困难、心悸等,可积极联系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加强脱水,改善体内水过多情况。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急进性肾炎由于新月体形成,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展为肾衰竭,因此应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若尿量迅速减少,往往提示急性肾衰竭的发生,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肾功能的变化,尤其是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情况。 (3)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水肿及发生水肿的部位、范围、程度:观察患者有无心悸、呼吸困难、腹胀等心力衰竭表现,有无腹水、胸腔积液等。 (4)控制入水量:对于急进性。肾炎,不可过度限水,以免加重肾衰竭,亦不可过多摄入水分,以免少尿造成体液过多,发生心力衰竭。因此每日摄水量为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参考文献[1]胡明亮,石晓峰.68例肾活检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2]曹肇慧,翟德佩,畅继武.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附5例报告[J].天津医药.1980年11期.[3]杨玲.一例急进性肾炎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83年05期.[4]郑建华.小儿急性肾衰血液透析的护理[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