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经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文章从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联系出发,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经济与规划相结合的理念。分析了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论证了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对二者如何相互促进更好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外围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2]史忠良,等.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韩少平.浅谈新时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
产业经济学博士论文范文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案例教学法由于比传统的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在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中被普遍使用。就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所具有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如何运用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能力;角色转换
1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采集大量的经济事例作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启发教育的作用。优秀的案例,往往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并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大量的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从而进一步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常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例如,在成本理论一章中,不断用到平均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等多条曲线;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时,则是用IS-LM模型。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学生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其理论知识会掌握得比较全面,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能力的欠缺。案例教学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景,迫使他们去思考、分析、处理问题,从而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同时,案例教学本身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分析与研讨,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共事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2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组织
(1)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应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精心选择案例。案例的选择应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际、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就是说,精心挑选的案例不仅要符合课堂的教学要求,而且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想听、要听、乐意听,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配合默契,寓教于乐,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时;可以拿吃第一个面包同吃第三个面包的感觉是不同的或以小品《吃面》为例来说明;在讲授供求规律时,可以编写案例2007年末至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对食品供应和物价的影响,通过这个案例,有效地将案例与供求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应用性,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讲完货币政策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2007年度由于CPI屡创新高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讲完失业理论之后,可以引入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其次,教师事先应反复阅读案例,做好案例分析。虽然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统一答案,但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应尽可能将问题想得全面、完整、详细,要深思熟虑。这其中可能要涉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内容,必要时需查找大量的资料,否则无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先对案例做个分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为提高案例分析的水平,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必要的,尤其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案例更应做充分的准备。否则课堂讨论的效果很难保证,甚至课堂讨论根本无法进行。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应该掌握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知识,这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上课前,学生需要通读案例,概括问题,提出决策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案例讨论课的质量。
(2)组织课堂教学。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在上案例课之前把案例资料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学生要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5到10分钟的讨论,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表述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争议分歧较大,再组织讨论,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是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例如,教师不应随意否定学生的分析结果,而应鼓励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
3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理论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仍应占主要地位,如果整个西方经济学教学以案例为主会造成学生对某些问题了解得比较深入,但知识掌握缺乏系统性。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能像MBA那样,完全以案例教学为主,而应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案例教学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一般来讲,案例教学占用20%~25%的时间为宜,也可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案例讨论以作为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补充。
(2)教师要注意角色的转换。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移:其一,案例分析课堂上的教师不再以一个单纯的知识权威的形象出现,不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课堂是由学生唱主角了,教师的前台活动已大大减少,代之而来的是学生的大量活动,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其二,案例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则由原来的知识讲授变为指导学生动脑思考。教师一般只应对案例讨论的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作必要而简略的提示,布置案例讨论的任务和要求,而把大量的时间腾给学生。即使有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和答疑,教师的讲解一般也是个别进行的,这里教师传授知识的形式由集中讲授变为对学生个别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3)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使其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理论运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且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课堂组织和控制能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师离案例教学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所以加强教师培训十分必要。案例教学教师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学习培训。即通过举办培训班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二是实践锻炼。即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工作,同时请企业有经验的管理者或外校有经验的教师搞讲座,或组织案例课的观摩教学和经验交流活动等,这一系列途径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
(4)借助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完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准备过程中,组织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老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拓宽经济学案例信息的来源,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不同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在集体讨论中可以使思维在相互借鉴、相互碰撞中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拓宽经济学教学思路,提高经济学教学研究水平。这两方面相互渗透,同时进行,对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设计的完善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静.谈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J].昆明大学学报,2008,(1).
关键词:物流;产业经济学;物流产业
1.引言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密切相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物流产业发展与之相适应才能完成。随着全球经济分工明确化和全球产业链的逐步形成,在各产业的生产和运营中,物流已经成为难以取代的重要职能之一。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是继企业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以国发(2009)8号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的服务业规划,也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此规划的出台显示了物流产业的极大的基础性作用。
2.物流产业的界定及其产业范畴
根据物流的概念可以判断出物流是一个产业。因此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物流产业的已经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趋向结构化,物流产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目前,普遍的认为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企业的第三利润的源泉。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性产业,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及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对于物流产业的界定,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普遍的共识,本文将尝试着界定物流产业以及其范畴。
物流产业的概念是近些年才被提出的,楚立松和张际春(2008)将物流产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其中,广义的物流产业包括物流服务中的各种生产流通环节,包括商品和服务流通中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人员流,这一物流体系一般包括现代化的流通技术装备、流通组织、流通辅助支持和流通管理系统。而狭义的物流产业只是指商品和服务流通中的物资配送系统。何娟、曹洪(2008)认为:物流产业通过为社会提供物流服务,它通过运输、包装、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一系列活动,完成其物资的位移,将现代市场经济的各个行业、企业紧紧相连,进而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及其形态价值。综上所述,笔者定义物流产业为:物流产业与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配送、加工流通、物流信息等物流活动相关,是为第一、二产业以及部分第三产业服务、调节,衔接生产与最终消费等的服务性产业,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它是集物流、商流、及信息流于一体的产业学科。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作为第三产业的物理产业,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中具有促进和协调作用。第三产业指除了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第三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门类,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二是为生活和生产服务的部门;三是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全社会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军队、社会团体等,但是在国内是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所以,第三产业属于服务性产业。
(1)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物流产业的范畴,商品包装、运输、仓储、货物运输、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产业都属于物流产业。商品包装业是指对商品进行包装,以提高商品的美观性和其质量的行业。商品包装业务主要发生在商品的生产、流通、存储等环节中。通过包装可以有效地保护商品的使用价值,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增值。运输业是指从事物流基础设施、运输载体以及劳动力进行运营业务的运输体系。仓储业是通过向企业提供保管物品的场所,以及对这些物品进行保管、信息统计等业务的企业。仓储业应包括仓库以及集货、分货、配送、转运、储调、加工、物流基地等物流中心。货物运输业是货主与运输方之外的第三方通过运输形式提供运输服务的行业。货物运输业通过组织多样式联运和代办运输手续等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运输效率的极大提高,这同时大大降低了流通领域的交易成本。流通加工业是生产加工业在流通领域的延续,是对物流服务功能的延伸的完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要加工形式。
(2)物流产业从物流组织方式可以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通过其自身的物流设施和网络的建立、完善,为了配合自身生产、供第一方物流由从事生产或者供应业务的企业活动而从事的物流运营。它是指由生产方和供应方组织的物流方式。第二方物流是为了采购、销售等业务的顺利进行,销售方需要投资建设物流运输工具、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资产,并进行物流运营、管理的工作。它是指购入方和销售方组织的物流方式。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是比较优势而产生的专业化分工所造成的。第三方物流除了应该具备传统业务的功能之外,还应体现出对委托方的委托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规划、管理和服务,所以第三方物流具有增值性。第四方物流概念是不在于第三方物流之列,将其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与来自服务提供者的资源、能力和技术聚集起来,并对之进行协调管理,进而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3.结束语
随着当下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大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可以帮助国家或地区抵抗经济危机。但物流产业界定的模糊定义,大大阻碍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有必要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界定物流产业及其范畴。第一,对产业政策的规划有着重大意义。对物流产业的界定对物流产业体系的建立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着促进作用,进一步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二,完善了市场机制。不仅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国民经济综合素质和综合国力还有利于完善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第三,对人才培养有重大的意义。界定物流产业及其范畴有利于完善物流学科的建设,也为进一步培养物流学科方面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区域物流规划下四大产业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与相互的促进作用,今后也将就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对于区域物流规划的影响研究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薛伟.关于发展我国物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管理世界,2004(3):139-140.
[2]丁俊发.“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J].经济界,2006.
[3]国发(2009)8号.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DB/OL].gov.en
[4]黄殳V.湖北物流产业化与中部崛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5]高想清,段海燕.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6]张际春,楚立松冲国物流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2):17-18,
[7]何娟,朱健梅,曹洪.我国物流产业现状、约束因素和未来发展重点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8):81-84.
[8]王述英,王青.试论物流产业的属性及其组成[J].学习与探索,2006(2):228-230。
作者简介:赵苏杰(1988.1-),女,汉,河南周口,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方向。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高校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才需求标准发生变化、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创新,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手段和方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因此,探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变化趋势,引导和推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我国高校“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时期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太原师范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工业学院联合南开大学在“产业经济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中开展了立体化教学创新实践,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一、“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创新的基本思路
“产业经济学”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内容涉及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是一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的学科。“产业经济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难题是知识跨度大、实际应用性强。如果采用讲述方法,任课教师不仅难以精准表述交叉学科的知识,而且束缚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压缩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过程,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拓展和提升。为此,我们依据需求拉动、技术推动、理念引导和政策支持的“四维”创新思路,探索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强化学生创造能力为主线的立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推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一)需求拉动
坚持与国际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同行的原则,围绕世界第四次科技革命、我国供给侧改革等国内外经济社会变革引发的产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在“产业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断补充技术创新、循环经济、系统分析方法等学科前沿的内容;聘请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技术与管理专家进课堂、讲专题,推动科教协同育人;紧密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运行的特点和规律组织开展课题小组活动,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二)技术推动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音频、视频、图像、电子书包、PPT等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实现了教学的交互性、即时性,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便捷、知识获取的空间更广泛。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将得到快速发展,免费网络课程必将再次推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重大变革。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创新过程中,互联网+教学、翻转课堂、滚动机考、幕课、开放式课程网页等都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和辅助。
(三)理念引导
大学教育理念引领着大学人才培养的价值准则,对教育现实和教学改革具有强大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的理念也逐渐与国际接轨,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因而,大学教学必须由静态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动态的“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不能囿于学校、囿于教室、囿于教师,要将课堂向经济社会实践延伸、向国际前沿领域拓展、向专家学者开放,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我们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中探索开展了翻转课堂、高频探究性实习体系、课题小组活动、课程群建设等活动。
(四)政策支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国家与省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教学改革的项目与政策,比如“本科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划”、“立体化教材建设”等。各高校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举措。各级政府和高校的政策支持是立体化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产业经济学”的教材建设、教学网站建设以及实践活动等环节先后得到学校、出版社及实习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二、“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的创新实践
2008年,我们开始探索“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围绕“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综合考虑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计划、教学环境和教学考评等因素,整体设计了立体化创新发展的方案。经过9年的实践及修正,“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并突出地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五位一体,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教学资源
立体化教学资源是实施立体化教学的基础。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五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其一,联合省城四家高校的“产业经济学”教师编写了《产业经济学概论》,提高了教材的适用性和地方特色[2]。其二,教师在科研活动中不断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并将这些新知识、新方法介绍给学生,真正实现科研促教学。教师把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的科研成果以案例的形式融入课堂。其三,建立了校外专家库,实现开放教学。其四,为了拓展学科建设基础,我们开展了产业与区域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其五,建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平台,向师生提供学习的各种服务。由此,我们构建起一个横向学科宽泛,纵向联系实践的多样化、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
(二)建立“互联网+教学”思维,增强课程教学的弹性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迅速。如果教学活动囿于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资源和固定的教师,那么学生就难以接触到产业经济学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方法。而如果将网络通信工具、搜索引擎、在线教育平台等互联网工具与教学结合起来,形成移动的教师和移动的课堂,从而有效延伸教学活动的时间、扩大教学活动的范围、丰富教学活动的内容,有效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和弹性。其一,充分利用互联网通信工具。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不仅速度快,而且费用低廉,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时空障碍。在“产业经济学”授课前,我们通过互联网向学生发送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教学视频,供学生预习使用;课后,通过课程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及时讨论学习中遇到的疑问[3]。其二,访问“产业经济学”课程学习平台。通过访问在线教学平台,师生可浏览最好的精品课程网页,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幕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在“产业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产业经济学”课程网页和教学网站(如,山东大学产业经济学课程学习平台、哈佛商学院在线商业基础课程等),同时学生也会反馈最新的网络学习资源。
(三)实现师生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绩效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讲授式、实验法等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上学生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并在讨论和思考中获取与内化知识[4]。为此,在“产业经济学”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将制作好的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视频通过互联网发送给学生并进行在线辅导,要求学生预习并标注疑惑,由此完成教学信息传递环节。在课堂上,教师采用发现式教学法,先听取学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来完成吸收内化的环节。由于教学活动是针对“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的指导就具有了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就具有了主动性,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实施高频的探究性实践活动,拓展课程教学空间
作为应用经济学学科,产业经济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因而“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绝对不能囿于教室、依赖于教师、封闭于学校。在课堂理论教学基础上,“产业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必须引导和组织学生进入实验室,走向火热的生产一线,增强学生对产业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其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引导式新型实验教学模式[5]。针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及其关系展开的探究性实验要求要求每组学生针对我国某个行业依次完成数据搜集—集中度计算—市场结构类型判断—政策建议,最终递交实验报告并进行简要汇报。其二,高频度实践。近年来,为满足“产业经济学”及其他实践环节对实习基地的要求,太原师范经济系与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邮储银行等16家单位签署了实习基地协议,满足专业认识实习、毕业实习等长期实习的要求;我们还与太钢不锈钢产业园区、汾酒集团工业园区等附近单位取得联系,能够满足学生3—4次/年的短途实习任务。同时我们配套修订了实纲和计划,延长了长途实习的时间,提高了短途实习的频次,细化各类实习的流程。高频度、规范化的实习模式不仅达到交流信息、拓宽知识面的目的,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积极意义。
(五)强化过程性评价,建立多层次的考评模式立体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此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应该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6]。这是课程考评体系设计的基本依据。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不足。为此,在“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中,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堂案例讨论、期中课题小组活动等过程性评价,并给予了较高的分值;在过程性考核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和课题汇报质量给予评分和口头评价,从而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同时,在终结性评价中,我们也有机地融入了滚动式机考、名词解释口试等动态性、分层性考查指标(见表1),以弥补期末考试“一刀切”的不足。
(六)开展课程群建设,夯实课程建设的基础
在建设“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同时,我们引入课程群理念,开展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建设,进一步夯实“产业经济学”教学的学科基础,增强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团队力量。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的主导课程为“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辅助课程为“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山西经济专题”等三门课程。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分解课程群教学目标、共同备课制度等方式,使任课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并且我们会引导和组织任课教师设计各有侧重、又相互补充的课程教学大纲,有效避免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知识点顺序的紊乱。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教学进度相互匹配。每门课程教学都能够突出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又能够为其他课程的教学起到补充、支撑作用[7]。“产业经济学”作为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的核心,也是课程群发展的重点。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的建设快速整合和凝聚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其一,宽泛的学科基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需求为导向,课程群建设能够完善优化相关辅助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为“产业经济学”建设奠定厚实的学科基础。其二,优秀的教学团队。课程群建设凝聚相关课程的师资和实验人员,各类人员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合作关系,有利于解决“产业经济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近年来,以课程群为基础组建的应用经济学教学团队获得较快的成长,并被授予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在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三,良好的服务平台。充分利用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程群建设的资金,建立完善的课程群服务平台,为资料室、教学网站、实验室、精品课程建设等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
三、“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的创新思考
“产业经济学”立体化教学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创造能力差异较大,许多学习活动成为“少数优秀学生”的活动。如何引导和组织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其二,教学环境不尽如人意,互联网课堂、开放型实习基地以及微课制作滞后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完善课堂互联网设施、改革实习实践制度以及提高微课制作服务水平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教学环境问题。未来数字化校园建设还面临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的问题。其三,课程群及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合作的意愿不足,教师合作基本上停留在基于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的人为合作层面,以非正式渠道交流为主的自然合作程度较弱,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教学信息的传播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如何激励和引导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使他们有兴趣、有动力在日常生活等非正式交流中融入更多的教学信息,从而营造教学改革的氛围是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办公室.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R].2014.
[2]闫二旺,刘晓辉,梁姗姗.产业经济学概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5:40-50.
[3]周颂伯,申文耀,肖擎纲.论高等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意义及网络教学的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4]王红,孙立会.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
[5]杨建卫,任晓莉.基于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科技信息,2013,(3).
[6]朱道立,陈佩林,马以桐等.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案例教学 创新思考
一、现代产业经济课程特征及案例教学方式的实践意义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其在国内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得到了稳固提升。现代产业经济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关联理论等;二是理论应用,主要涉及产业政策。其中,基本理论部分以传统的SCP范式(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为基础,主要研究相关产业以及产业内企业间的行为、关系等问题,而理论应用部分则主要针对产业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二者与实际联系紧密。
1、现代产业经济课程特征
(1)理论体系丰富。我国的产业经济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与日本的产业经济理论体系类似,其理论涵盖了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等众多产业领域,而细化到每个领域其理论体系也十分丰富。其中,就产业组织领域而言,其理论就包括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等在内的众多理论体系;而产业结构理论体系则由库兹涅茨、克拉克、霍夫曼等人的理论成果构成。事实上,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较为庞大,若授课过程中仅注重于理论的传授难免有些枯燥,不仅会花费过多的时间在理论的传授上,其教学成效也较低,而且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难度也较大,学习积极性不高。
(2)应用难度高。产业经济的众多理论研究均以定量分析为主,并以图表的形式加以呈现,通过图表等的展现能让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但图表本身往往比较复杂,尤其是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其掌握难度偏高。另外,数学知识在产业经济学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在企业定价、市场结构及公司结构决定因素等的分析过程中,数学推导以及统计模型的运用十分普遍,鉴于此,产业经济理论的应用难度普遍较高。
2、案例教学方式的实践意义
产业经济学具有理论体系丰富、应用难度高等特点,过多的理论抑或单纯的模型传授略显枯燥,学生掌握起来也比较困难,但若将国内外的热点案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无疑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案例分析能力,强化其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具体而言,伴随着绿色GDP核算的大力推进,国家对资源环境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近年来政府对煤矿等重污染产业的整顿力度也不断加强,故在讲授企业兼并重组、行业市场集中度等知识点的同时可适当融入相应案例,更具体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知识,在保障学生对时事有充分认知的同时,提高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案例的融入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统计模型的理解难度,提升教学效果。
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其与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紧密相关,可以说,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实践的推动,实践在产业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将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由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案例教学必将成为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核心手段。
二、推行案例教学方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经济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近十年来该学科的发展成效十分显著,推行案例教学方式是进一步发展这一学科的主要途径。然而,由于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在现阶段,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的推行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1、缺乏案例教学规范教材
规范的教材往往是学科质量赖以提升的重要前提。尽管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得到了大幅完善,但由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滞后,所以学科相应教材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鉴于产业经济学的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等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现有的教材更倾向于理论的介绍而忽视了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的重要性,另外,即便部分教材融入了相应案例,但国内案例占比相对较少,故在对我国各行业进行实际分析时,相应产业政策的针对性以及实用性不强。
2、案例教学水平偏低
案例教学是提高产业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核心方法,其作用在于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独立思考以及集体讨论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伴随着产业经济学地位的提升,案例教学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其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一方面,现阶段产业经济学缺乏案例教学的规范教材,这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产业经济案例教学水平偏低的现状,另一方面,案例教学水平的高低与教师的授课水平直接相关,鉴于现代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日益突出,对授课老师的要求也日益严苛,进一步加大了提高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水平的难度。具体而言,产业经济学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具备较强理论基础的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以及组织能力,以合理科学地解决学生不断提出的新问题。此外,由于我国的产业经济学发展起步较晚,所以满足以上要求的教师相对缺乏,产业经济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亟待加强。
3、案例教学设施落后
伴随着高新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投影仪等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率大幅增长,多媒体的引入也显著提升了相应课程的教学效果。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产业经济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但各校并未很好地将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更多的只是起到了替代黑板的作用,其教学的效用并未达到最大化。实际上,案例教学对实验室及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国外相应的实验室大都具备模拟经济运作的功能,而我国大多数实验室只是单纯的计算机房,缺乏完备的实验设备,无论是在软件上还是硬件上都落后于国际水平。相较于硬件,产业经济学的实验对软件的要求更高,而投资建设这一实验室的成本十分高昂,这也是各高校推行现代产业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最大阻碍。
关键词:医药产业经济学;医药贸易专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38-02
为适应社会对医药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很多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药经济贸易、医药营销、医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是由医学、药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学科的交叉形成的新兴专业。教学实践、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表明,在这类专业中开设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是必要的。该课程立足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医药院校的医药经济贸易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
一、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介于企业和国民经济之间的“产业”,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产业自身、产业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布局规律等的科学。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将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用于分析医药行业,以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从中观产业层面剖析医药经济的性质和运营状况,运用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揭示医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医药领域的宏微观决策提供支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2.医药产业经济学体现了有关学科交叉的特性。医药产业经济学是由产业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药事法规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而不是几门学科简单拼凑。它从相关学科交叉点出发,展开医学、药学、经济学等多角度探讨,建立完整体系的学科。医药产业经济学一方面作为产业经济学的分支,要应用其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同时医药产业本身是一个特殊产业,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特别是结合医药产业实际,注重产业经济理论的运用。如对医药产业经济总体运行状态、医药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与发展、医药产业内各企业的竞争与合作行为等问题的分析都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点。
二、医药产业经济学在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1.医药产业经济学是医药贸易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当今医药行业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即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熟悉医药市场,具备医药的学术背景;又要兼具经济管理学科知识体系,能够将经济管理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医药产业中的人才。目前,这种综合素质的医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也正是由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使得现有的医药产业经济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研究体系也不够健全。因此,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具备完整且综合知识体系的独立的学科专业,医药贸易类专业作为交叉型学科专业,较好地适应了这种需求。
在现有医药贸易类专业中,经济学类基础课程一般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类基础课程大多开设了医药学综合、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课程有医药国际贸易学(偏宏观)、医药商品学(偏微观)、医药市场营销学和医药营销实务(偏微观)、医药企业管理学等。医药产业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是该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开设使该类专业培养计划更加合理,课程体系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结构更趋完善,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了人才培养计划中宏观与微观经济理论知识之间的沟通问题。也融合了经济管理类知识与医药专业知识。如医药产业的分类与介绍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整体概览;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理论对医药国际贸易和医药商品学的学习都提供了很好基础。
2.有助于提高医药贸易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有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医药产业经济学的作用不仅在于成为两类知识的纽带,重要的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医药行业中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侧重于从总体上把握医药市场,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医药产业各环节的分析中。如运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可以进行医药竞争者分析,解释医药市场中的“过度营销”现象;企业行为理论不仅对医药市场营销学中4P策略的学有裨益的,也可以分析医药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技术创新行为等许多实际问题;产业政策的学习和相关案例分析则有助于理解医药政策法规,并有助于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政策的能力。
三、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设置与教学探讨
医药产业经济学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该课程的内容设置特点,课程设置既要实现医药学与经济管理两类知识的沟通,又要注重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既要考虑到它是产业经济学的分支,又要体现医药产业的特点。
1.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设置与知识结构。该课程的前期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医药学综合知识和药事法规等。内容上将产业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贯穿其中,以医药行业的分类为起点,研究医药产业结构与关联、产业组织等基本问题,揭示医药产业经济的特征和规律。就内容设置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以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述。第二部分为医药产业的结构与关联。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结构和产业关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医药产业的分类、医药产业结构和医药产业关联的学习,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医药产业的概貌,掌握医药产业链各环节,上下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理解医药产业结构演变及其规律,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为医药产业组织。主要介绍医药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本课程核心部分。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和分析框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和思维模式分析医药产业中出现的大量经济现象。特别是熟练运用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理论。并将医药企业的研发和技术进步等内容纳入到企业行为章节中。第四部分为医药产业的布局。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目前医药产业的区域发展状况,能够运用空间聚集理论分析医药产业中的一些问题,了解中国医药产业的高新园区的建设等。第五部分为产业政策及其运用。介绍产业规制理论,分析中国现行医药产业政策,提高学生运用政策的能力。
2.医药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由于本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注重原理方法的讲解,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理论、方法的讲解与其运用相结合,讲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课后查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相结合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在医药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完成关于中国医药市场结构分析的课后论文,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市场结构度量的相关方法。如针对中国出台的新医改政策,就要求同学们先查找资料后,在课堂上就该政策实施后对医药行业的生产和流通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展开讨论。
四、小结
医药产业经济学科是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学科,加之中国医药产业处于不断发展变革中,因此开展该学科的研究以及学科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等医药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医药产业经济学科在医药贸易学科中的地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肯定有很多不足,旨在共同推动这门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 燕.吴世玉.姜卫.关于医药经济学研究的若干思考[J].药学进展2004,(10):471-474.
关键词:国际贸易;直接投资;产业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贸易理论分析框架在解释实际问题上出现偏差,例如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美国的对外贸易状况直接相反。因为美国这个资本密集型国家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这个劳动密集型国家也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下文以此为例,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
一、公司的成本收益分析
公司的成本包括公司的管理成本、研发成本以及宣传成本,本土公司包含国内工厂的固定成本。若将产品出口,同时还要承担关税和运费。海外直接投资办节省了关税和运费,增加了海外工厂运营的固定成本。与国内相比较,运营海外工厂要产生更多的成本,例如在国外的信息成本还有国外设厂的其他政策性费用。一个公司是选择出口还是国外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能否产生更大的利润。商品资本的流动还是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成本较高是选择进出口或直接投资的根本。因此一般来说,单位售价较低的大宗笨重性产品,如原油、铁矿石等,不管是选择铁路还是海运,运输成本都较高比较不适合出口。单位产品售价中内含的关税高,也不适宜出口而适宜进行国外直接投资,例如化妆品、酒水等产品。如果运营一个海外工厂的固定成本比较小,外国直接投资可能就是较好选择。例如中国采取的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外国投资者减少了海外工厂的运营成本,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偏低,使外企遍地开花。
全球化的今天,当公司的管理费用、研发费用、产品异化费用等日常费用相对于价格来说较高时,这些无形资产的支出鼓励企业进入横向市场,拓展海外直接投资进行全球化运营,例如手机、汽车、电脑等产品实现全球化运营就是追逐利润的结果。
二、市场结构分析及影响
市场结构包括企业的规模及分布、壁垒和进入条件、产品差异以及企业成本结构和政府管制的程度。市场结构一般用市场集中度、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产品差异化程度来衡量。
如果我们把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这是因为,产品差别化倾向于对一种产品的多角度开发,规模经济却鼓励在单个国家生产单一产品,不同国家的公司专业化生产之后进出口贸易,即在全世界整合资源。因此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的结合鼓励国际贸易,但是并不鼓励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经济学指出,一个在国内市场上受到政策保护的公司,国际市场上将要面对更大的竞争。企业更倾向于在国外市场确定比国内市场更低廉的价格。这样就导致了倾销的出现,在WTO准则的规范下这种情况是不允许存在的,因此在国外直接投资就成为首选。如果这种外国工厂所供给的产品可以低成本差异化,这种差别化使对不同的市场索取不同的价格的方式变得有可能,但是反倾销法要求统一价格,那么进行外国直接投资就是首选。相反,如果一种产品国内价格较高,就会刺激国外企业进入相关领域,是采取进口还是直接投资取决于上文提到的公司成本收益分析。
三、对外贸易对国内市场绩效的影响
研究表明,劳动力受教育时间越长,劳动力中科学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越大,即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越强,出口商品占国内产量的比率就越大。根据国际贸易理论,由于美国拥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它更有可能出口那些要求具有熟练劳动力的产品。因为相对于别的国家来说,它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更多的商品,占有比较优势。当别国超越了这种优势之后,美国又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取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出现了一直被复制难以被超越的现象。可见,人力资本质量的重要性,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受破坏程度最低的国家是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和一线科研人员的德国,原因在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能力强的德国倾向于出口,资本稳定性较强。
四、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新型市场,国外资本在中国投资大多以新建居多,由此,打破了中国市场的固有模式,让市场竞争更加活跃。2O世纪9O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步完善、相关经济部门逐级配齐,并购逐级成为跨国公司资本进入中国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表现在制造业、服务业,尤其是集中在电子、服装、日用品等行业,而农业投入比例很小,因此国家也制定相关补贴政策支持农业的发展。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竞争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科技信息,也促进了中国在产能、科技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方面的提升。但在中国产业市场中盲目竞争依然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制约中国的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多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是比较低的,市场份额较大的大型企业往往是通过政府手段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取得的。
在现实情况来看,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虽然在广泛进行,但是发达国家的母公司和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之间还存在歧视和部队等交换的现象。母公司一般让子公司以高价购买机器,在以低价支付安装费用,高技术控制在母公司,很难在子公司发展,以免技术外泄。同时国外资本的进入也多我国市场结构和经济安全产生影响,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结语: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者需求的旺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中国而言,究竟是选择国际贸易还是对外直接投资,其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对自身竞争优势的优化、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市场结构均衡的评估以及扶持政策的考虑。这对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和参与国际竞争,对各管理层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杭州市萧山区招商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子支付;网络外部性;双边市场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由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初起步阶段逐步进人了高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经济学特征逐渐显现。
一、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现状
(一)电子支付定义 在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的《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中,将电子支付的定义界定如下:“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以下简称客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历经了传统支付向以网络支付为主的新兴支付的转变,其涵盖范围也从atm取款、pos消费扩大到b2c、b2b、c2c等网络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领域。
(二)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逐年提高,互联网正在走进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据cnnic最新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商务交易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平均年增幅达到了68%。其中,网上支付用户年增幅80.9%,在所有应用中排名第一。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2500亿,2010年网络购物市场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电子支付产业模式呈现出网络支付(b2c、b2b等)蓬勃发展,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蓄势待发的特点。网络支付按照机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商业银行支付网关、中国银联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1、商业银行支付网关 我国最早推出网上支付的机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支付网关系统由各家商业银行自行开发,制订统一的接口标准,通过与商户服务器直连,借助网上银行系统满足网上购物和客户商户间的资金结算的需要。银行支付网关的推出,有助于各家商业银行拓展新商户、收取结算手续费、扩大本行银行卡、网上银行的影响面进而绑定客户存款、获得综合收益。银行支付网关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近年来发展的重点及未来市场争夺的焦点。 2、中国银联支付 中国银联支付由银联公司与商户服务器联接。商户并不与发卡各商业银行连接,银联通过现有的银联收单系统实现各发卡行与商户间的资金清算。银联支付可以受理各家银行卡且支付方式简单,用户只需输入卡号、密码就可以进行付款,但也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3、第三方支付平台 主要是指商业银行支付网关和银联支付网关之外的支付平台。目前国内比较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支付宝、网银在线、上海环迅、腾讯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由非金融机构创建,但已基本实现了与各商业银行的直连,能够受理各家银行卡,而且比普通商业银行支付网关功能完善、能够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因此虽然起步晚,但竞争力强,成为很多中小商户和网上支付消费者的首选。
二、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经济学特征
电子支付产业中包含着众多的参与者:商业银行、商家、消费者、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监管机构等。各参与者之间关系复杂。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一些经济学特征逐渐显现。
(一)网络外部性特征 1、网络外部性定义 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mality)最早是jetlrey rohlfs在研究电信服务时发现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进一步完善,katz和shapiro对网络外部性是这样进行解释的:网络外部性是指产品使用者来自消费该产品的效用会随着其他使用该相同产品人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的效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指当采取同样行动的人(agents)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所产生的净价值的增值。网络外部性实质上是网络规模扩大过程中的一种规模经济。 网络外部性有正负之分,产品使用效用既会随着消费该产品的人的数量增加而增大,导致正的网络外部性;同样消费者也会因该消费产品的人的数量增加而增大外部成本,从而产生负的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根据产生方式不同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与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数量的增加而导致的直接物理效果产生的外部性,例如电话网络、电子邮件、网络游戏等。而间接网络外部性是指随着某一产品使用数量的增加,该产品互补品数量随之增加,价格逐渐降低,从而间接提高了该产品的价值。间接网络外部性比较典型的例子如电脑操作系统,随着终端使用客户数量的增加,在该操作系统上进行软件开发的公司逐渐增多,新软件产
品不断丰富,从而进一步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使用该系统的终端,推动操作系统这个平台的价值不断提升。 2、电子支付产业网络外部性特征分析 电子支付产业的网络外部性同样既有正的网络外部性又有负的网络外部性。随着网上消费群体与商户群体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网络提供的物美价廉的丰富商品而不用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能够享受到电子支付带来的方便快捷的购物新体验;网上商家能够从网络这个巨大的无形市场中吸引到天南地北的客户,同时降低交易、库存等成本,赚取丰厚利润;同时电子支付的发展完善了电子商务产业链,大大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如银行卡、物流等产业)的发展。这些方面无疑都提升了电子支付产业的价值,是电子支付产业正的网络外部性的体现。 同时,电子支付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以及物流等电子商户相关产业联系在一起,它的发展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网络上的隐私权保护问题,电子支付过程中,客户账户、联系方式、住址等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拥有此类信息的各相关机构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大规模客户隐私泄漏风险。再比如,电子支付实现方便快捷支付的同时,也引发了比如信用卡套现、网络洗钱等新型犯罪问题。这些又体现出电子支付产业负的网络外部性。 从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划分角度上分析,电子支付产业的网络外部性应该属于间接网络外部性。因为单纯电子支付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并不能提升价值,消费者选择是否进行电子支付取决于网上商家的多少及产品种类,网上商家选择是否接受电子支付这种结算方式也取决于另一端消费者的数量。这就体现出了间接网络外部性的特征。
(二)双边市场特征 1、双边市场定义 目前常见的双边市场(two-sided markets)定义有arm- strong2004年提出的:双边市场是指两种参与者需要通过中间层或平台进行交易。而且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加入平台的收益取决于加人该平台另一组参与者(最终用户)的数量。更确切的定义是rochet和tirole2004年提出的:平台两端市场的定价总和固定,如果交易平台上成交的交易总量与两端之间的价格结构有关,或者说与两端的相对价格有关,则这样的市场就是双边市场。
2、电子支付产业双边市场特征分析
电子支付产业是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按照双边市场的定义,双边市场是一种类似于“哑铃形”的产业结构。当平台对两端的参与者制定的价格总水平保持不变时,价格结构或两端的相对价格改变将影响到双方对平台的需求和参与平台的程度,并会进一步影响到平台实现的交易总量。在电子支付产业中,电子支付平台提供机构(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网上消费者和网上商户提供结算服务的同时也对平台的两端实行收费,收费价格策略的制定既包含对消费者端收费价格策略,也包含对网上商户端的收费价格策略。 电子支付产业中只有电子支付平台两端的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电子支付平台才能够正常运转,并在一定的规模临界值之后实现盈利。要使平台两端参与者同时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相较于平台两端的价格总水平,两者间的价格结构更为重要。在实际的电子支付平台运营中,常常采用定价平衡法则,平衡法则是指为平衡两边用户的需求,交易平台通常对一方采取低价策略或转移成本的方式,以吸引其来平台注册交易。具体来讲,就是仅收取网上商户的费用而对网上消费者低收费或不收费。这正是双边市场特征的明显体现。
三、我国电子支付产业的发展建议
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网络外部性及双边市场等经济学理论特征研究为促进我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1、大力扶持,合理定价,促进电子支付产业发展
电子支付产业在我国仍然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新兴产业,需要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高度重视,大力扶持,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支持。电子支付产业中各支付企业应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合理制定价格策略,提高竞争力,扩大消费者与商户规模,实现产业规模经济的最大化。
辽宁省共有50多所高等院校,大部分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其教学模式均比较传统,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少数课堂案例讲解、课外实践则更为缺乏。目前,辽宁省专门的产业经济学实践基地比较匮乏,产业经济人才培养缺乏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辽宁省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课时紧张与庞大的知识体系间的矛盾。
近年来,产业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发展迅速,不仅其研究方法和成果逐渐丰富,并且与其他经济学和管理学科在产业组织、厂商理论、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等许多领域得到了较好的融合、交叉和渗透,使得产业经济学逐渐在拓展其研究领域的深度、维度以及研究视角。因此,除了产业经济学传统理论体系所涵盖的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以及产业政策等核心知识体系以外,学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而这则需要充足的教学课时。近几年课程改革的总体趋势是适当控制课时数的同时增加开设课程门数,因此,缩减后的40学时或48学时对于产业经济学课程而言往往显得不足,辽宁省很多高校都面临着产业经济学课程紧张的课时与日益庞大繁杂的知识体系间的矛盾。
2.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产业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科属性决定了其理论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只有与实践较好地结合,才能使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产业经济问题。而目前省内大多高校的产业经济学课程仅限于理论课程。相比之下,其它管理类课程之所以能够得到学生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管理类课程在设置时充分考虑了其管理学科的微观特点,在课程内容、讲授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充分将理论教学与生产经营实践紧密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以及“教学与科研”形成良好循环,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的需求。产业经济学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原因主要归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相对于其他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课程理论体系相当繁琐,其知识跨越程度大、覆盖面广,以及本身的理论缺陷导致其在研究领域中的结论争议较多,从理论到实践的延伸与衔接被拖后;第二,各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对课程实践环节未给予充分重视,对于产业经济学的应用经济学科特点的认识和开发不足;第三,产业经济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需要提升,科班出身的产业经济学教师仍为少数,从而造成对产业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接轨的理解不足。
3.教学目标与考核模式的冲突。
产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是期望学生运用产业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前沿发展成果,分析当前经济社会的一些产业问题或现象,并尝试找出问题的解决途径。如今产业经济学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仅局限于传统的考试模式,缺乏对产业经济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在现有的课程考核体系中,学生成绩的评估通常是运用加权的方法,即学生的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成绩占80%~70%的方式,二者累加。其中,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和课程论文等方面的综合评估是教师评定其平时成绩的依据,在总成绩中占相对较低的比重。在这种考核模式下,笔试成绩更容易决定一个学生的最终成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忽视课程实践的重要性,背离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辽宁省产业经济学的产学结合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从产业经济学课程自身属性和特点来看,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领域中产业组织、结构、管理、政策及其发展规律,这些与产业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目前辽宁省大多数产业经济学课程均以介绍基础理论为主,仅辅之以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缺乏课外实践环节,使该课程的其应用性未得到充分体现,理论教学与经济实践体验之间存在的较大差距,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疲倦,缺乏对该课程的兴趣与热情。第二,从“产学结合”的自身特点来看,它是一种能够为高校和企业带来双赢局面的教学模式,它可将高校与产业部门(企业)各自的优势充分用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养适合企业发展、产业进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种教学模式的显著特点是能将行业的最新动态、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最前沿的理论发展传授给学生,同时把生产实践与传统的理论课堂教育环境相结合,以实践验证理论,以理论带动实践,进而达到快速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产学共同发展的目标,满足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可见,产学合作的自身优势将满足由产业经济人才供给不足引发的产业经济课程改革的要求。第三,从辽宁省当前经济发展进程来看,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新型工业化过渡期普遍存在的区域内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区际间产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亟需相关产业经济理论对实践进行指导。相应地,辽宁省高校产业经济人才培养与产业对人才需求对接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而辽宁省在该领域进行的研究和探索还比较滞后。因此,以产学结合教学改革的视角,从辽宁省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产业经济人才需求特点,提高辽宁省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显得迫在眉睫。
三、基于产学结合的辽宁省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措施
产学结合的产业经济学课程改革应确立以为企业服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课程的设置,将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相结合,教学内容需服务于社会对产业经济人才能力的要求,使企业参与教学过程,教导学生在工作过程如何思考及运用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1.设计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课件。
产业经济学的教材应反映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最新、最典型的产业案例和产业政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设计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应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将企业所遇到的最新的关于产业方面的问题、案例及科研成果编写进教材,做到充实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大纲,编写并出版体系完整、内容新颖、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同时具有辽宁省地域经济特点的产业经济学案例教材,建立产业经济学试题数据库,不断更新和完善产业经济学教学内容。
2.建设产业经济学实践基地。
可由企业提供场地、资金、设备,参照国外的产业经济学模拟实验室,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产业经济学实践基地。在实践基地教学过程中,高教教师可深入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同时,在企业内部选派骨干人员担任学科指导教师,负责协助建设产业经济学实践基地、开展产业经济学专业实践实训,使学生在实践基地接触最前沿、最实际的问题,真正达到“教、学、产”一体化。
3.高校、企业共同参与教学。
关键词:企业集团;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公司治理
一、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产出的倍数高于要素投入的倍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产品的成本逐渐降低,出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规模经济中的规模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而导致的生产量的增长。企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有用性,这种规模扩大表现为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的生产同类产品的若干工厂,或者是处于生产工艺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若干工厂在数量上的增加或生产能力的扩大 。
既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企业规模是企业提高规模经济的有效手段,那么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和发展就是实现这种手段的一个有效途径。企业集团的产生必然以企业的存在为前提。当单体企业无法解决自身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时,企业单一的经济职能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取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必然走上垂直联合或横向扩张的道路。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中曾论述:“有了分工,同数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提出,“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创造了一种个人劳动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新的生产力,许多人在一起协调地进行劳动,并不等于个人劳动的简单总和”。劳动者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协作,企业之间同样也存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企业集团内各成员公司之间通过经济联合,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发挥“1+1>2” 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 竞争与垄断。企业为什么一定要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呢?保罗·萨缪尔森指出,“当大规模生产出现规模效益并降低成本时,一个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这些条件下,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廉价出售”。如果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这就意味着较大的企业在成本上比较小的企业更具有优势。小企业在竞争中将破产或被并购。当“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者20%,甚至50%,该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它只能容纳为数不多的几个大生产者”,“成千上万个完全竞争者要想和平地竞争共处是很不可能的,因为一个大企业具有远远高于小企业的效率”。同时,由于进入壁垒的存在,特别是进入的高成本,使得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从而企业将更加追求垄断,获取市场权力,即使它无法永久保持垄断地位。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产业集中、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同时,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大企业比小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19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就开始了产业集中过程。欧美的企业通过自身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购并,逐步形成了产融资本相结合的财团型企业集团,其中康采恩,作为垄断资本的“最高支配形态”,体现了产业集中。企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压低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计划成本,并有对产品价格的控制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
3. 范围经济。范围经济是企业从事多产品生产的成本节约现象。威利格(Robert D·Willing)等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从事多角化经营时存在着经济性,这种经济性不同于规模经济,是一种范围经济,即当两个或多个产品生产线联合在一个企业中生产比把它们独立分散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不同企业中更节约。我国研究网络经济的纪玉山先生在研究网络经济的外部性时,指出“正如资产的专用性推动了规模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一样,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共享性推动了范围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即企业为生产一种产品而投入的资源,在生产其它产品时可以共享这种资源。这种资源包括了技术、管理和专用设备等。正因为范围经济的存在,对企业集团而言,核心企业的先进的工程技术、管理方式、经营信息可看作是一种“公共资源”,子公司增加使用核心企业的技术、管理和信息等并不减少核心企业对这些生产要素的边际使用。相反,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激励企业横向或纵向联合起来,使企业由因规模经济单纯地扩大单体企业规模发展到因范围经济而建立企业集团,这是企业组织形态由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事实上,无论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都是与企业内部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设施和技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二、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集团的分析
新古典经济学过多的假设与抽象,如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交易成本为零等暴露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和问题。而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作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抛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即对制度的分析与重视。
1.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是把货物和服务从一个经营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的成本。当在企业之间或个人之间进行这些交易时,交易通常包括产权的转移,并以合同条款来规定。如果要提高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效率,必须要降低交易成本。按照罗纳德·科斯的理论,企业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手段,它与市场机制一起完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企业“内化”市场交易会减少交易的费用,若企业内部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的交易费用,企业就是比市场更有效率的交易管理机制,那么在最大利润的动机之下,企业就可以无限扩大,最终完全取代市场。事实上,企业的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市场,当企业规模达到了均衡,即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费用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外一个企业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企业就会停止扩张。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既然市场不一定是成本最低的组织,那么,企业内部的计划交易可以替代市场交易,企业内部的计划可以替代市场的价格机制功能组织生产经营。当传统的企业外部市场难以组织某些产品的交易时,企业就会通过组建企业集团来进行内部交易。当企业的这种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形成了跨国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就是在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管理相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集团确定其规模的经济学标准。
2. 治理结构。奥利弗·威廉姆森提出了双边治理的思想,即持股企业可以法人股东的身份通过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被持股企业的内部事务实施有效控制。持股企业既可以基于股东权力对被持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双方也可基于各自独立的利益讨价还价。虽然威廉姆森并未将双边治理与任何具体的经济组织相联系,但是研究发现,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之间的治理关系正是基于这种双边治理的思想。随着市场体系的日益完善及科技的进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生存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而企业要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组织规模,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由于规模不经济的存在,企业不可能无限地扩大组织规模。因此,企业可能会停止相关业务的一体化倾向,转而通过建立以自己为核心企业的方式,把其它相关企业作为自己的外部组织,通过资金、技术、人事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核心企业与其它成员企业仍旧是独立经营的法人,但是却获得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及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李维安提出,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就是由管理向治理转化引致效率提高的过程。原有企业通过内涵式分化和外延式兼并,以治理职能代替管理职能,实现企业集团化。企业集团作为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是对市场和企业的替代,它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整个经济组织运行的费用。
三、对我国组建企业集团的思考
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企业重组、行业重组的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中,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集团在全体企业集团中占主导地位。由于历史、制度、竞争等因素,我国的企业集团仍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1. 企业集团的规模。最优经济规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说明了企业及企业集团不能无限地扩张。企业集团并非是多个企业简单地相加,而是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出发,通过企业之间的兼并、联合等形式来实现的。企业集团的经济技术力量远远大于各企业经济技术力量之和,具有整体效益优势。但是,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组建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企业被“拉郎配”般地捆绑在一起的现象,虽然实现了经济规模,却导致了规模不经济。而且我国的企业集团过分强调资本运营及低成本扩张,集团规模虽然迅速膨胀,而管理体制依然陈旧,缺乏创新,导致企业集团管理链条过长,效率低下。
2.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并通过资金、技术、生产等纽带保持相互的联系。而我国的企业集团却象企业,产权不明晰,母子公司体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完善,各成员企业没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决策权,仅相当于企业集团的一个职能部门。我国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3. 企业集团的垄断。“马歇尔困境”指出,竞争带来了垄断,而垄断却抑制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虽然垄断也创造了财富,但它天生是低效率的。欧美国家实施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诸如洛克菲勒石油集团、AT&T、微软等集团对市场的垄断。由于我国制定的迅速发展企业集团的战略,企业集团特别是国有企业集团享有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并提高市场进入壁垒,因而这些企业集团都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垄断。
企业集团的组建是个长期的战略,只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并克服盲目扩张带来的种种问题,才能建立起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拥有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 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1999.
2.马小刚,杨荣良,丁一.建筑企业集团形成的经济学动因.重庆大学学报, 1999.0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