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改革开放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改革开放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改革开放调查报告

第1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结果显示,在抽样调查的样本里,资产最多的10%的家庭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比例高达84.6%,而正是这些家庭拉高了家庭资产的平均数。有个段子是这么说的:张家有钱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张百万”。所以,这种“中国城市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的数据,不过是又一个“张百万”的故事而已。

不过,虽然城市家庭资产的中位数仅为40.5万元,这个数虽然比较接近普通人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即使有这么多资产,自己或者也从未意识到,或者对此没有任何感觉。比如,这几年房价上涨很快,很多在一二线城市买房较早的人,即使仅早上两三年,房子的增值部分恐怕也已经可以以十万、百万计了。虽然他们仍然背负着沉重的还贷压力,但是,从家庭账面上来看,他们或许都可以被称为“百万富翁”。只是,纸面上的“富翁”终究不是真正的“富翁”,在实质上,他们也只是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向上爬的蜗牛“负翁”而已。

其实,与感觉不符的又何止是家庭资产。近些年,诸如“被幸福”“被富裕”之类的词之所以一再涌现,就是因为很多由官方、半官方甚至是社会组织、学术机构公布的相关数字所描述的“幸福”“富裕”等,与公众的感觉出现了严重的不一致,“被”成为公众一再自嘲“拖后腿”的用语。

虽然很多人对“家庭资产平均247万元”的调查结果表示质疑,但是参照其他数据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调查结果实际上跟普通人的感觉差别并不大。因为,相关数据也显示,90%家庭的总资产仅占全部家庭总资产的15.4%,也就是说,多数家庭只是又一次“被平均”,又充当了一次“拖后腿”的角色而已。

第2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一、活动内容

1、深入本地中小学进行调查走访,了解本地基础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2、了解我校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意见反馈。

3、走访调查身边的先进基层党员,了解基层党建工作。

4、农村地区的同学,深入调查免征农业税后农民的收入状况,以及农村目前存在的其他问题。

5、城镇学生深入社区调查城镇居民中低保户的生活状况,以及政府对其改善生活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6、调查了解本地农村的建设情况以及改革现状。

7、开展送温暖活动。为所在社区提供公益服务,如为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下岗工人等社会扶助对象解决生活问题,帮助社区管理部门开展宣传、咨询工作,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等。

8、结合实际,到厂矿、社区、健身中心等地方开展传播体育健身理念,推动全民健身的活动。

二、具体要求

要求我校在校学生都要加入到实践调查活动中来,开学后要交上不少于1500字的社会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校团委将根据调研报告的具体内容和其他有关情况评选出“先进个人”若干名、、“优秀实践(调查)报告”若干名,颁发奖品及证书,对不合格和无故不参加活动的同学取消年度评优资格。

关于组织开展xx年年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xx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青年健康成长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引导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我系部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了力,特组织学生开展xx年那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现就有关工作安排提出如下意见。

一、活动主题

学会感恩*体验成长*共建和谐*关注社会

二、指导思想

活动要紧紧围绕我校学生培养目标,根据我部学生实际,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规范,明确社会角色,提高服务社会的技能,加速个人社会化进程,努力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青年,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实践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内容

活动要切合“学会感恩 体验成长 共建和谐 关注社会”的活动主题,以家庭角色体验、社会角色体验、专业素质拓展、特色实践服务和服务社区行动为主要内容,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争取建设一批基于长效机制、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岗位体验实践基地和服务社区平台。

(一)家庭体验。以感恩父母、回报家庭为导向,在暑假期间,从事不少于二周的家务劳动,具体劳动内容包括每天做一次饭,打扫一次卫生,外加一项其他家务劳动。另外强调必须给父母亲或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中的一位洗一次脚,深深体会一回长辈们的艰辛。目的是使同学们认识到服务社会要从回报家庭做起,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社会体验

角色体验。以认知社会、了解社会为导向,依托一所学校、一个社区或一个企事业单位,在某一具体岗位上,从事一天以上的社会工作。要结合自我实际,盘活各种社会关系,主动出击,拓宽渠道,开展岗位体验、社会兼职、勤工俭学等活动,创造的实践机会。

第3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在这次“学子看改革——中小学改革开放30周年社会调查活动”的调查中发现,课程的改革是最受关注的。有70%的家长是反对减少主课的,而有90%的学生是赞成的,这说明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而言是受益的,而家长的反对是为了增加孩子的学习量来提高学习成绩。

在多数家长看来,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只有加大学习量,才能取得好成绩。其实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从这次的调查不难看出,多数家长的观点与学生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学生不一定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那是很有限的,在家庭、社会的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与道理。

这样的改革对于学生自身的确是有益的,可也要引发家长的思考,学生真的就只能会学习吗?那岂不是成了学习的机器?我们学生也要有自己的思想,也要有自己的空间与时间,有自己的自由。在紧张的学习中学点其他轻松的课程,不也是一种学习吗?

很多孩子都因父母的逼迫而去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甚至是讨厌的事,最后离家甚至是寻死;也有很多父母强迫学习的孩子,长大后一个个却变成了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实啊!我们知道这是大人们爱我们的方式,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内心的感受呢?

第4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与难点知识,设置层层问题,循循诱导,唤起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思索,主动进入新知探究活动中。再如情境引入。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巧妙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展示有关学习素材,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展开讨论交流、表演探究等,从而营造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经验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如学习《相逢在花季》时,教师可引入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情境1:小军是初二(1)班的班长,小芳是班上的学习委员,两人因班级工作关系接触较多,小芳一看到小军就脸红,班上的一些学生对他们指指点点,请问面对这一情况,小芳应如何做呢?思考:男女生是否可交往呢?说明理由。

情境2:某周六上午,小强在qq上约小红外出游玩。思考:小红是拒绝还是接受呢?如果接受,在应约过程时,小红应注意什么?如果拒绝,又该说什么理由呢?学生可畅所欲言,然后教师点评与补充,让学生构建健康向上的异性关系。另外,还有直观演示。即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来出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视频、图文材料、漫画、生活实例、时政新闻等,配上生动的教学语言,以增强学生直观感受,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让学生感觉政治不再是遥不可及,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如学习《做守法公民》时,教师可呈现两幅图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说说自己的感想。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顾七年级第五单元《遵纪守法》内容,讲讲遵守公共场所规矩、校规、家规的重要性。然后思考:什么是依法治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并呈现有关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理解。

二、注重探究与合作,学生自动,生生互动

1.自主探究,学生自动

在互动式教学中,若要真正实现课堂有效互动,则需要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动”,然后才能有效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实现生生互动。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放手让同学自主探究,积极融入课堂活动,理解知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思考能力,为课堂互动做好准备。①自主预习。如教师提出适量的问题,要求学生自主预习,解决问题,并大胆质疑,提出问题,便于课堂讨论。②资料查阅。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查阅有关资料与信息,做好学习准备工作,加深知识理解,为课堂合作探究奠定知识基础。③调查研究。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实践等活动,可增强学生实践体验,获得有关材料,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写写调查报告等。然后课堂上展示成果,分享交流,深化认知,升华情感。如学习《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通过网络或采访等途径,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农村与城市家庭生活的变化、当地居民的生活变化;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实物等,完成调查表。课堂上,相互展示与交流。

2.交流合作,生生互动

第5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半城市化;双轨制;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进城的体制与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0XJY0014)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2-0017-05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到2015年,农民工总数达到2.77亿人,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然而,大多数农民工至今未能成为城市的永久居民,不能完全享有城市居民拥有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权利。对于农民工进城就业却不能享受城市社会福利与公民权利的现象,学者们称之为半城市化现象①。对于半城市化现象,国内外学者有过许多论述。1960年代以来,地理学者开始研究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虚假城市化问题。他们认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并未造就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相反,只是把农村贫困转变为城市贫困,有时会对穷人造成更大的困境,形成严重的经济、社会极化现象②。郑艳婷等(2003)论述了中国空间层面的半城市化现象,即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形成城乡土地利用混杂交错的过渡性地域类型,这些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的非农化水平高,但产业、人口空间集聚程度比较低,呈现出“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景观③。社会学者王春光认为,“半城市化”是介于回归农村与彻底城市化之间的状态,表现为各系统之间不衔接,社会生活和行动层面不融合,在社会认同上形成“内卷化”,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出现长期化的趋向,国家应把推进农村流动人口城市化纳入经济发展的对策中,以便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结构调整有效结合,打破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格局④。

本文认为,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双轨制改革模式是半城市化现象产生和延续的制度基础,半城市化现象及其背后的双轨制制度安排,在允许农民工在城乡间流动与就业的同时,也造成农民工进城的暂时性、摇摆性与非定居性,以及农民工福利与权利的非完整性。建构以农民工市民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城市化模式,不仅有利于改变劳动力市场的双轨制,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也是消解中国目前存在的消费断层,扩大内需,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动力。

一、双轨制是半城市化现象的体制基础

半城市化模式是中国双轨制改革模式的体现和产物。半城市化模式,实际上是允许劳动力流动的市场体制与限制城市福利分享的户籍制度的结合,也就是在城市劳动市场与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形成了市场体制与计划体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制度安排。

Lau, Qian and Roland(2000)认为,中国实行的是双轨制自由化改革,企业间的计划合同被保留和冻结在之前的水平,价格自由化则发生在超出计划合同的边际上⑤。杨开忠等(2003)认为,“双轨制”就是在不触动旧体制的情况下,先发展“新体制”,然后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逐步改革旧体制;双轨制包括价格领域的双轨制改革、区域发展领域的双轨改革、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的双轨制改革等⑥。林毅夫强调双轨制改革具有明显的优点,改革的反对力量少,对既有秩序破坏少,有利于经济稳定,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的作用,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式的改革⑦。在双轨制改革逻辑下,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制度和用工制度逐步转型,对劳动力形成明显的增量需求;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制度、统购统销制度被逐步废除,农村剩余劳动力陆续进入城市务工,农民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向城市流动的自由和C会,逐步进入城市务工,成为城市劳动力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放松管制改革的受益者。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提高了劳动市场的灵活性与竞争性,降低了企业成本,促进了城市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的快速增长,成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社会因素。

双轨制改革方案作为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如果长期维持,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Lau, Qian and Roland(2000)认为,双轨制自由化的可争议之处是没有消除以前存在的经济人的租金⑧。林毅夫(2013)认为双轨制改革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就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容忍和妥协,造成一系列结构性问题,包括收入分配、消费结构的不平等等⑨。在双轨制改革逻辑下,在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限制农民工获得城市居民身份和权利的户籍制度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劳动力市场发育具备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双轨制的特征,由于双轨制改革并没有触动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的既得利益,地方政府没有动机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对农民工提供与市民无差别的公共服务。“在城市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领域,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已经成为城市化受益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是城市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和具体实施者,不可避免地具有强化自身权力和利益的倾向”⑩。例如,尽管城市户籍居民住房自有率已达84%,中国城市居民的住房自有化率已高于许多发达国家,而进城农民工的住房条件极为困难,城市保障房仍然倾向于向城市户籍居民分配11。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并没有因为在改革时期受益而大幅度补偿农民工,没有赋予农民工与市民同等的权益,在农民工集中的特大城市,城市政府反而成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发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阻碍者。如北京市政府出台“以业控人”、“以房控人”、“以证(居住证)控人”等措施排斥与驱赶农民工等所谓“低端人口”;上海、广东等地利用积分入户政策挑选高学历、高资产的城市居民,将大多数农民工排斥在城市户籍之外。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与财政分权体制的分割使得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双轨制并未随着经济增长与农民工进城而被打破,也不像制度设计者预期的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反而成为固定化、长期性的制度安排。

劳动力市场与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的双轨制是半城市化现象产生与延续的制度基础。双轨制造成就业制度、收入分配、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二元制度体系,强化了半城市化现象,成为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建构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双轨制与半城市化模式不仅是中国过去30多年工业化与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成为中国近年来产能过剩、内需相对不足的制度因素。半城市化制度制约着中产阶层的成长与勃兴,不利于产业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

二、半城市化模式是过去30余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双轨制与半城市化模式降低了城市准入门槛,促进了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虽然难以获得城市户籍,但是在市场机制驱动下进城就业,劳动力市场的双轨制使农民工获得了比农村更高的收入,更多元的就业机会。在不断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5年的56.1%,城市人口增加超过5亿人,成为史前无例的人口大迁移。劳动力从农业向生产率更高的制造业、服务业部门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20%12。

其次,半城市化模式推动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发展,造就了中国制造业超级大国与出口大国的地位。随着劳动力自由流动制度的逐步确立,大量农民工进城就业。2015年,农民工在第二产业中从业的比重为55.1%(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国农村流出的剩余劳动力与国内外资本相结合,发挥了中国劳动力众多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劳动力密集型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作出了重大贡献,造就了中国出口大国与制造业超级大国的地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出口占世界总额的比重不到1%,2014年达到12.3%,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10年,在全球制造业总增加值中,中国所占比重为18.9%,高于美国的18.2%,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13。

第三,农民工进城就业推高了企业的利润与中国的投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半城市化模式下,农民工的低工资与低福利对城市企业原有用工制度带来有力冲击,降低了城市劳动力成本,改善了企业的利润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积累与投资能力。同时,农民工在城市不确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就业,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与市民权利,具有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2015年,外出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3359元,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1012元(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不断累积的企业利润与农民工的预防性储蓄,推高了中国整体的储蓄率与投资率,高水平投资也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第四,半城市化模式有利于城市政府集中财力投入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在半城市化模式下,农民工虽然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却仍然是农村户口,在多数情况下仅得到流出地农村的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农民工在城市自行承担了居住、医疗保健、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成本,基本上没有分享到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没有给城市政府造成额外的财政负担。在城市经济和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城市政府通过维持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支出并没有明显增加,城市的公共支出范围并没有大幅扩张。城市政府通过有效地规避对农民工的公共支出责任,得以集中财力推进城市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本地经济。因此,中国城市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与城市面貌不仅得益于大量农民工直接参与建设,也和地方政府规避了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支出从而造成城市政府的可支配财政资源较为集中与充裕有关。西方发达国家的地方政府则将财政收入主要运用于福利与社会事业开支,因而缺乏富余财力开展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三、在新常态条件下半城市化模式不利于未来持续经济增长

在经济减速的新常态条件下,半城市化模式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正在递减,半城市化模式内含的生产与消费、城市就业与社会融入、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分离,不仅不利于维护农民工的福利和权利,也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障碍。

一是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不足,不利于形成持m扩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在半城市化模式下,城市政府与城市居民获得了高速经济增长与城市公共服务改善的大部分益处,却基本上未承担农民工所需的公共产品支出责任,农民工在城市获得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不足,致使农民工参与城市经济社会事务的人力资本积累不足,财富水平偏低,在城市定居的能力与意愿不足,不利于形成持续扩大的中产阶级队伍。首先,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偏低,到2013年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未超过20%。其次,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条件差,居住面积狭窄,住房自有率低,很难获得城市的保障房,农民工从总体上不具备购买城市住房的能力,2015年仅有1.3%的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自购房 (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购房能力低下,导致城市住房需求增长放缓,多数城市房地产市场库存严重。第三,在半城市化模式下,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与培训条件远不如城市居民。这不仅不利于农民工提高收入水平,顺利融入城市生活,而且必将制约企业创新能力与工艺水平提高,妨碍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在人力资本投资的各种类型中,除了迁移之外,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投资远远不足。农民工子女从幼儿园开始,就不能以本地居民的标准进入公立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虽对农民工开放,但那些较好的学校却不能给农民工子女实行同等待遇;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高中教育也不对外来人口平等开放;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省市往往将高考招生名额分配给本地考生,农民工子女必须回原籍参加高考,造成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阻滞代际的收入和社会流动14。农民工接受的培训不足,2013年,接受农业技能培训9.3%,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仅为29.9%(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的教育水平偏低,2015年,农民工中小学文化程度占14%,初中文化程度占59.7%(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与未来中国网络化、智能化、知识化的产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必将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升级。

二是在半城市化模式下,农民工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低下,造成国内总需求不足。2015年,外出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3359元,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012元(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平均消费倾向只有30.1%。农民工将微薄的收入用来储蓄以应付未来不断增加的开支与不确定性,消费水平与消费意愿低迷。一方面,多年来大量农民工进城从事非农就业,使中国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另一方面,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民缺乏基本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生产与消费的梗阻,国内需求增长乏力,以至于中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持续蔓延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

在半城市化模式下,农民工虽然参与了城市就业与城市建设,但并未成为城市公共部门与优先发展部门垄断租金的获得者,被排除在1990年代以来住房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与资产证券化改革的受益者之外。农民工虽然是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中却处于低端和弱势地位,而地方政府和城市居民获得了改革以来大部分收入与财富增长的利益。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最高收入10%的家庭拥有的资产占全国家庭资产的85%,他们的收入占全国家庭总收入的57%15。财富创造和财富占有的严重不均等意味着农民工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正性,半城市化模式制约着农民工的财富积累与投资能力,加剧了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制约国内市场的扩张。

三是城市生活成本与社会服务的成本不断提高,推高了农民工工资与企业成本。农民工难以得到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被迫自费承担城市生活与社会服务的费用。近年来,进城农民工用于城市教育、医疗与住房的费用不断上升。2015年,外出农民工月均居住支出人均475元,居住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6.9%(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城市生活与基本社会服务成本提高导致农民工工资要求不断提高,推高了企业用工成本。劳动力工资的过早、过快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的比较优势过早下降甚至消失,使中国经济过早出现去工业化的现象。

四是农民工进城速度逐步放缓,劳动力在部门间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降低。在半城市化模式下,由于农民工得不到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城市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在农村经济与社会条件逐步改善的条件下,农民的进城意愿已不再像以往一样强烈,城市新增劳动力来源已不再大幅度增加。2013年,外出农民工增加274万人,比上年增长1.7%,2014年比上年增长1.3%,2015年同比仅增长0.4%(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这表明尽管中国仍有3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远高于农业增加值在GDP中不足10%的比例,但是在半城市化制度安排下,农民工进城的速度正在放慢,劳动力在产业部门间的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正在降低16。

四、深度城市化的制度变迁与经济持续增长

在双轨制与半城市化模式下,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带来中国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是,近期以来随着农民工工资上涨,制造业比较优势过早衰减,人力Y本的培养机制受到户籍制度等城乡分割制度的阻碍,城市市场发育不足,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农民工进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在逐步下降,劳动力市场双轨制与半城市化模式的成本和弊端显现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是逐步改革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双轨制,打破地方政府与城市居民的福利垄断与既得利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完成农民工市民化即深度城市化。只有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与深度,顺利推进城市化进程,才能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持续的需求与动力。

首先,实现政府职能与行为模式的转型,顺利推进双轨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在财政分权体制与双轨制制度框架下,城市政府逐步成为趋利的经济主体,偏离了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政府角色定位和职能,城市政府获得了双轨制模式下经济增长和税收收入增加的好处,却不愿意让农民工分享经济与税收增长带来的社会福利增加。因此,改革劳动力市场双轨制的关键就是改变地方政府忽视公共服务的趋利性、本位性的行为模式,使其有激励和财力从事均等化公共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地方政府财权有限、支出责任过大的财税制度,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平衡的财税体制,塑造地方政府提供普惠式公共服务的财税激励。目前亟需强化中央财政在全国性公共产品中的供给责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民工市民化相挂钩的机制,根据城市所有成员的公共服务需求分配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同时,赋予地方政府与其事权责任相匹配的财政来源,逐步实施房产税、消费税、遗产税、环境税等税制改革,造就农民工市民化的财政基础。

其次,借鉴价格领域双轨制改革的经验,逐步缩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福利与权利差异,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价格领域双轨制改革的经验,在不降低城市居民福利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农民、特别是农民工所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水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城市内部不同阶层与人群之间的公共福利差异,最终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到无差别的公共服务。惟其如此,才能减少大中城市的福利制度壁垒,减少既得利益者对农民工市民化改革的抵制;才能扩大内需市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高全民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使中国逐步实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第三,消除劳动市场不合理的管制和进入壁垒,建立城乡统一、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户籍制度是城市劳动市场中最主要的管制性制度和进入壁垒,城市政府通过户籍制度分配稀缺的公共资源,只有逐步消除劳动市场的不当管制和进入壁垒,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养老金转移接续改革,促进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才能建立城乡统一、灵活高效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0)运用CGE 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指出农民工市民化可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改善消费结构,增加对工业品和服务业的需求17。王美艳(2016)利用2010 年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表明,如果农民工转换为城市居民身份,按照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进行消费,但其禀赋特征保持不变,其人均总消费将大幅增长27%。如果将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养老保险覆盖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等禀赋特征不断改善考虑在内,农民工的消费潜力将更大18。

第四,改革教育与培训制度,改善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社会保障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应成为人口城市化支出的重点,这些投资将为中国产业升级与经济持续增长奠定社会与人力资源基础。中央政府已决定将9年制义务教育改为12年,这是提升农民工及其子女人力资本的深远举措。实行12年义务教育后,城市政府和公立高中就没有理由不接收农民工子女,当前亟需促使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这一决定。要利用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手段加强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与培训,建设能够供农民工使用的普惠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如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以社区图书馆为例,图书馆为包括农民工及其子女在内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重要社会场所,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工住房条件的不足。

第五,统筹兼顾、运用多种形式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需求。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民工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为农民工预留住宅用地与生活空间。改革城市保障房制度,将农民工纳入保障房的供给范围,鉴于城市居民的住房自有率已大幅提高,各级政府应逐步将农民工列为保障房分配的重点。针对农民工的住房建设,加上相关基础设施投资、装修、建材、家具、家电购置等,将有效拉动经济增长。

注释:

①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② T. G. Mcgee,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 G. Bell and Sons Ltd., 1971, (2), pp.134-135.

③ 郑艳婷、刘盛和、陈田:《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地理研究》2003年第6期。

④ 王春光:《对中国农村流动人口“半城市化”的实证分析》,《学习c探索》2009年第5期。

⑤⑧ Lawrence J. Lau, Qian Yingyi and Ro-land Gerard, Reform Without Los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ual-Track Approach to Transi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108(1), pp.120-143.

⑥ 杨开忠、陶然、刘明兴:《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⑦⑨ Lin Rifu,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Economy,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2013, 46(3), pp.259-268.

⑩ 蔡P:《推进全面配套改革》,《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10期。

111215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中国:推进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镇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年版,第24、6、17、10页。

13 经合组织发展中心:《世界变革中的产业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页。

14 陆铭:《玻璃幕墙下的劳动力流动――制度约束、社会互动与滞后的城市化》,《南方经济》2011年第6期。

1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第6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生活化呢?本人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动力。当今世界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贴近生活的课堂导入,更能创设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与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课堂上来,为教学工作的展开作好充分的准备。如我在进行九年级《感受科技之光》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用多媒体播放了万众瞩目的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我一同进入了新课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师生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参与者、操作者和开发者。因此,我们要顺应新课程的理念,以教材为框架、以课标为指导,适时地把生活中蕴含的社会信息融入课堂教学。同时对教材中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与创新,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来改造教学内容,把学生关心的事和身边的事引入课堂,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更好地领会教学的内容。如我在进行九年级《改革开放的年代》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家中以前用过,现在已经消失的物品;现在仍在使用,但正在改变用途的物品;以前没有,现在却习以为常的物品,并让同学们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积极地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参与。通过讨论,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我们每个人的真实而深刻的变化,进而很好地理解了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以及我们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政策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活动生活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开展生活化教学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所以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作为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上多一些生活意识,采取辩论、角色扮演、游戏、知识竞赛多种活动形式,实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创设特定的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我在进行七年级下册《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这一内容的教学时,以“我的一天”为题,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自己生活中(在学校、家庭、社会等)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并分析其制定的原因或根据。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树立了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增强了学习与交往的合作技能,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四、作业设计生活化

第7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一、开设技能类课程,成立各种兴趣小组

技能类课程是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使中学教育从“升学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改变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同时,开展素质教育,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一些技能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因为人的认识发展与技能发展是相互统一的。动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也是它的经常的体现者,心智活动又是外部动作的调节者,两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

我们从落实双重任务,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出发,经过认真的准备,在全校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书法、播音等技能类课程。学校自筹资金建立了专门的教学和活动场所,并购置设备,选聘兼职教师,逐步做到了师资、教材、基地和经费的四落实。每学期末,学校对技能类课程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试、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予毕业,这对学生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确立志愿服务目标,提供社会实践场所

根据实际,我们在植物园、黄龙渠湿地公园和产业集聚区建立了三个服务基地,引导学生服务社会,热爱生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我们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育序列,原则上安排一个年级参加一个基地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

三、组织校外小队活动,丰富假期教育内容

鉴于学生会在寒暑假中出现教育间断状况,学校以生活区为单位组织起“快乐的校外小队”20余个。每学期末,在教师的分头指导下,要求队员们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订计划,自定内容,自聘校外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益活动。

他们到社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耳闻目睹的事实,使学生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写出了有思想、有水平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油然而生。同时,在假期中学生们自发组织联欢会、智力竞赛、法制讲座、理想畅谈会、学雷锋服务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到了党的各项改革开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8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是需要特别关爱的特殊群体

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上了学,他们在祖辈的呵护、老师的教育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学习和生活基本有保障。但是,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在生活、行为、学业及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一是生活上缺少照顾。各地乡镇和村组合并,辖区扩大,学校也随之撤并,一个乡镇往往只有一所中心小学和初中,学生上学路途较远。有的留守儿童上学无人接送,早晨5点多钟即要起床赶路,天黑才回家,吃饭饥一顿饱一顿。还有交通安全隐患,有些孩子合乘农用三轮车,7人座位坐进20多人。兴化市临城镇有一双留守儿童姐弟乘电瓶车回家,被卡车撞死。

二是行为上缺少监管,留守儿童多数是祖辈监护,而祖辈老人不少是文盲、半文盲。他们对孩子往往严少“惯”多,管少哄多,“理”少钱多,管吃管住不管教,有些则放任自流。有些孩子上学迟到、早退、逃学、旷课、说谎、不做作业,甚至沾染上打架、赌博、喝酒、抽烟等不良习气。

三是学业上缺少辅导。留守儿童监护人一般只对孩子的食宿、安全负责,对学业的关心和辅导很少,不少孩子学业上出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成绩下降。一些父母本身文化不高,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但双双在外,无法顾及。而有些家长则抱着“读书无用”的想法,对孩子期望值不高,只企求混个文凭外出打工。许多家长对留守子女抱有愧疚心理,即以物质补偿代替精神慰藉,常常多给零花钱,导致有些孩子胡乱花钱,甚至进网吧、游戏机室,成为网迷,严重影响学业和成长。

四是心理上缺少疏导。留守儿童巾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內心有说不出的苦恼,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他们十分想念常年在外的父母,实在想得厉害了,就拿出父母的照片或送给他们的玩具看看,有的边看边流泪。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还有自卑感。淮安市楚州区一个孩子为了不让人知道他父母不在身边,学校开家长会时,花5元钱雇了一名三轮车工人代开,被发现后很难堪。据扬州市某小学调查,有50%的留守儿童遇到困难和烦恼只会闷在心里,43%的孩子认为父母与自己的感情越来越淡薄,16.5%的孩子有被遗弃的感觉。

应当清醒地看到,农村留守儿童是因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而出现的。这些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既是劳动者致富的需要,又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是必然趋势,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劳务输出仍将是江苏发展经济、致富农民的战略措施。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进城农民工有孩子的占三分之二,而携带孩子出去的只有10%左右,绝大多数收入水平较低、无稳定工作和固定住所,无奈把孩子留在了家乡。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未来,更关系到新一代江苏人的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应当从长远的战略高度,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解决好。正如一位基层镇党委书记所说:外出打工的、高考出去的,回到家乡的不多,如果再不把这些留在农村的孩子教育好,新农村怎么建设?!

第9篇:改革开放调查报告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也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正处在发展高峰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使现代化交通工具迅速进入我们的生活。从前,交通工具种类单一,谁家有一架自行车就已经十分令人羡慕。站在街头,看到的只是寥寥无几的自行车,几乎没有人骑摩托车,更没有多少人敢奢望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轿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日常交通工具逐步由传统的自行车向舒适便捷型的摩托车、电动助力车转变,现在,质量好、外观美的小轿车更是常见。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普通家庭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我对身边的20位亲朋好友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发表格调查20位亲朋好友各自家庭所使用的主要交通工具。

2、查阅书籍、上网浏览,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3、询问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了解60年代和80年代大多数人选择的交通工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表格

60年代

80年代

现代

选项

人数

选项

人数

选项

人数

步行

12

步行

3

步行

3

自行车

7

自行车

13

自行车

2

电动车

电动车

电动车

6

摩托车

1

摩托车

2

摩托车

2

小轿车

小轿车

1

小轿车

6

公交车

公交车

1

公交车

2

2、小结

从表格中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选择步行、自行车做为自己的主要交通的人明显减少,大家对这种需要体力的交通工具渐渐疏远了。而“身手敏捷 ”的电动车、速度极快的摩托车、质量好外观美的小轿车则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了人们选择交通工具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