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1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一、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化学实验设备和实验耗材的不足,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但在农村初级中学,长期来都处于实验室缺少、不合格、不标准的状态中。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的陈旧、缺乏与老化、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也大多数都是短缺不全,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常因设备等问题跳开实验教学环节,或者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纸上谈兵”,进行想象实验,许多具体的操作问题学生无法亲自体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化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专职实验教师基本没有,化学实验教学无法开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在农村初级中学中,师资人员的配置不合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相应的专业教师少,兼任的教师比较多,课时负担过重及知识能力与条件不相适应,而且实验室也几乎没有专职的实验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不去挖掘新课程中实验教学对初中化学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农村学校,有许多可用的教学资源,但部分教师实验教学选择面过于狭窄,实验仅限于课本和大纲,过分重视实验目标而不重视实验过程,课堂内容干瘪、肤浅,过分重视学生去验证课本上的东西,使学生的观察局限在老师预设的范畴之内,缺乏创新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做与不做差不多,学生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动脑、发现问题带来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过分要求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而忽视实验探究的过程,从而影响了实验的预期效果,实验中培养能力成为一句空话。

3.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由于农村学生长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基础差、起点低;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很不够科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虽然很多学生刚开始都抱着好奇心,都有一定的兴趣和激情,但是,随着实验的继续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和激情,并且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不注意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更不愿意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总结出结论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验过后,更失去了热情,甚至把实验忘得一干二净。另外,学生对实验预习、实验提纲的编写、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完成等也很不注重,致使实验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加强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1.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教学

在进行实验教学中,首先是有关的实验仪器的教学,就是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中基本仪器达到初步了解和认识的目的。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加强常用仪器的展示,就是把常用仪器的实物和图形相结合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对仪器实物观察和图形观察,对仪器进行动手接触并操作和绘画仪器简图,加强学生对实验仪器的名称、形状、绘画、用途、操作及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面充分地体会和认识。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达到初步掌握有关的化学实验仪器知识的有效教学要求。

2.加强学生对演示实验的引导性学习的教学

演示实验是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由教师完成实验操作,并向学生演示实验过程、内容和现象等。而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而得出结论的实验活动过程。故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在对演示实验中现象的产生观察、分析和得出结论等方面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演示实验时操作要正确、标准和熟练,以保证演示实验中有效现象的产生,这对学生有较强的示范和感化作用。

3.加强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演练领会的教学,优化教师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通过演示实验来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时必须重视,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教学。应加强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演习训练,加强让学生自身领会操作技巧,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便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满足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要求。

4.加强对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的课外辅导教学

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均属于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课外辅导内容。但这部分的实验题材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且要求简单、易于操作,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用意义。因此在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家庭实验和选做实验进行有效的课外辅导,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进一步认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农村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第2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关键词:操作能力;初中;化学;基本操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44-01

化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实验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于所学化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开展化学实验已经成为现阶段化学教学的重点。然而,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增加实验的危险性,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安全教育,奠定扎实基础

安全是化学实验操作需要率先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在开展基本操作教学时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在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大都先按照实验教材中的有关要求,将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很少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教育,因而学生缺乏安全操作意识,可能使学生在后续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平时的化学基本操作教学中,化学教师必须进行安全操作教育。就具体的教学而言,学生首次进入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可做哪些事情,同时还要了解和熟悉化学实验操作方面的安全规则,确保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化学安全操作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培养和提升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这主要是因为化学实验操作本身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某些化学试剂和药品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等特性。所以,帮助学生规避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是确保化学实验操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虽然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来规范自身的实验操作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畏首畏尾,而是要求学生在遇到疑惑时,及时同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待一切不利因素消除之后方可进行实验操作,从而确保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此外,化学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实验操作时间,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操作行为和习惯。例如,在闻气味的过程中,不可直接将鼻子凑到待测物质上,而应该用手扇气入鼻;在化学实验操作完毕之后,要及时对各类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洗涤和整理等等。

二、加强教学指导,提升操作技能

在开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时,化学教师需要切实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切实做好实验操作的指导工作,以达到提升学生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当前,初中化学基本操作方面的内容涵盖药品取用、物质称量和加热、实验仪器的洗涤和连接等。在该部分化学实验操作授课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相关的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接着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实际操作,然后教师就各个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及时点评,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错误行为。如此一来,在这种授课模式的指导下,学生会按照有关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当前,部分化学教师认为化学实验课的管理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各种实验仪器充满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会将自身的注意力集中于实验仪器本身,却忽视细心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以致学生无法明确相应的实验操作内容,很容易在实践应用中出现差错。此时,化学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采用即时拍照抓典型和操作比武大练兵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兴趣。例如,针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大练兵,化学教师可以先将本节课的基本实验操作要求告诉学生,接着,在接近下课的一段时间做好基本实验操作大比武活动,由教师担当“比武”的评委,操作正确加一分,错一处则扣一分,然后让大家比一比,看哪个学生最后所得的分数最高。这样,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会被极大激发,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三、延伸课堂教学,寓教于生活中

基本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为了确保化学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化学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熟记这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要求,同时要鼓励学生将这些所学到的化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在讲解完“化学药品取用”这部分基本操作内容之后,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与我们所学的“化学药品取用”比较类似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有的学生说,在倾倒醋、酱油以及食用油等的时候,要将相应的标签朝向手心,并需要刮净瓶口的液体,这一点同化学液体药品的取用比较相似;也有的学生说,日常生活中衣服和餐具的整理等,均与实验药品的分类整理比较类似。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的推进,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学基本操作是学生开展化学实验的重要基础,其掌握的扎实度和熟练度直接关乎实验操作的质量和效率,否则可能因不合理的化学操作而引发安全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化学实验操作的质量和安全,必须加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曾亚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12).

第3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复习;有效性;思考

在进行初中化学复习时,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进行化学基本概念以及理论的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进行分析,重在夯实基础。并且,在进行全面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纲中的所有考点积极进行细致复习,切忌出现任何遗漏,这样才能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一、关于近年来中考化学的相关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考化学命题的方向逐步有所改变,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重点体现“双基要”;(2)题量适中,难易较稳,试题覆盖面较大,并且试题基本方向稳定,逐步变化;(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以及能力的考查;(4)注重对学生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重视对一些研究性课题的考查。

针对上文中近年来中考化学的命题特点,相关研究者把初中化学学习水平要求一共分为三个基本的等级,其中,在一份考卷之中,大约有将近35%左右的试题属于“了解”水平,有将近45%左右的试题属于“理解”水平,剩余将近20%左右的试题属于“掌握”水平。在进行复习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比例分配,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指导学生前后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最后,学生要进行查漏补缺,规范训练。并且总结上述两个复习过程的整体成果,全面把握化学考试的动态和范围,以最佳的状态迎接考试。

二、提升初中化学复习有效性的具体操作策略

1.坚持以教材为核心,夯实基础

仔细分析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可以发现,我国属于应试教育,因此,各个学校以及大多老师为了提升升学率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喜欢大搞“题海战术”,这就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大量进行机械的解题训练,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学生在做过大量难题之后,可能会形成固定的思考方式,导致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出现认知层面的生疏。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初中化学复习的时候,第一阶段一定要坚持以教材为核心。仔细阅读和理解教材,然后重点进行掌握教材,并且进行有效的训练。整体的复习流程可以首先逐章梳理,然后进行全面归纳提炼。

2.根据学科特点,增强化学学科复习的实验性

一直以来,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在中考的过程中,关于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也在慢慢增大。在每一阶段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强化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学生要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等,主要包含有气体的制取、物质的检验等。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的分析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学生也要强化对有关实验研究性课堂的探究。同时,在经过新课改之后,实验题主要是以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实验过程分析为主的,并且辅以实验设计的评价。因此,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以及评价时,一定要坚持可靠性和简捷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同时要坚持安全性和环保性。另外,学生也要坚持以创新为出发点,适当开阔视野,敢于走出趋同,超越常规,利用分散思维进行思考,综合学科之间的联系,异中求同,真正实现开放思维,在实现“因地制宜”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

3.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性

在初中化学复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学生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以致用的思想,通过生活环境以及最新的科技和材料信息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对比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寻求那些不太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近年来,中考化学试卷之中关于“化学与STS”方面的试题在慢慢增多。因此,学生在进行总复习时,一定要认识到化学对人类命运以及社会发展的作用,体会学习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另外,分析历年的化学中考试题,一些基础性的试题都带着简单的情境运用。比如,历年的化学试题都会关注到环境污染以及环保的相关知识,但是体现的类型却是各不相同。例如,水体污染、白色污染以及酸雨等的相关问题,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的处理。同时化学和时事政治相结合属于一大亮点,也是命题的一大特点。

综上所述,关于初中化学复习一定要讲究有效性的策略,坚持从复习的基础入手,不忘理论联系实际,不忘创新能力的运用和提升,切实让化学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另外,化学老师也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继续寻求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相比以往,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日趋提高,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应看到,目前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还从在者不容乐观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和改进.

1.在以“成绩论英雄”的背景下,迫使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多数学校受传统应试教育和评价制度的影响,在评价教师时主要依据还是教师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迫使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时,眼光过于短浅,只是盲目追求考试成绩,因此,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教学.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高分数,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只要学生考试时会动笔考实验就行,不会动手做实验无关紧要;还有一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做实验是浪费时间,通过讲实验可以节省时间,又便于突出和促进学生把握有关实验知识要点,继而提高所谓的教学效率.其实,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遇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更不知道如何思维,仅仅只会一种机械的记忆和背诵.

2.多数学生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又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但对于我国的中学生而言,从小到初中他们对实验对的接触是极其少的,所以很多学生由于从小没有动手的习惯,没有探究问题的爱好和欲望,教师在布置实验探究任务时,是希望学生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活动,结果学生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也不知道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去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实验数据等等.很多学生一说做实验就精神来了,别以为每个学生都是有目的地准备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其实他们当中有一些是抱着好玩的心理进实验室的,他们认为实验课好看、热闹、没有课堂作业.有时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没有动过手,完全是一个看客.

3.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对实验设备的投资明显不足

据权威机构调查研究,许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对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不予以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在边远山区,许多学校的化学实验设备落后、器材不够、不全、甚至没有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及专门的、专业的实验管理人员,使得化学实验教学难以有效实施.

以上诸多因素制约了实验教学的开展,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们怎样去面对和改变这些现状,如何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也是我以后努力的方向.

二、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

1.学校管理层和教师要转变理念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理念有关,要促进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教师转变观念首当其冲.一是学校管理层和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升学率.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和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暂时追求表面的效果.

2.教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的.而初中化学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时候,对化学充满好奇的时候,恰恰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为什么对着水吹气,水不变浑浊,而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为什么紫色的石蕊是变色龙,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为什么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色的火焰;等等.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唤出学生心灵深处的求知欲望.经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很快得出正确的结论.看得出,此时同学们学习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明显.

3.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分组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第5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关键词]化学;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一直被认为是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初中化学实验过去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将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它要求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近,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编写的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探究性实验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两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有:一、学生只习惯于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针对以上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讨,并在教学中做如下的实践。

1、教师示范,让学生感知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对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要让他们进行探究性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内容包括: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和现象、实验分析和总结、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示范实验,感知实施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例如:课本中关于《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学生尝试、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学生在感知了实施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一般过程以后,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尝试探究性实验中的某几个环节,例如: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性实验的基本操作。在此过程中, 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我都要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前仔细批改,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实施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他们在基本操作时的规范性、观察实验的方法、实验现象的记录等出现的问题,我也及时给他们提供帮助。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加深对探究性实验的认识和实施水平。

3、适时独立与合作,发展实施探究性实验的能力。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对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基本操作的能力有了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一些现象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进而独立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在刚开始的探究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教师引导他们采取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来化解困难,一步步展开探究性实验。

4、变演示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教师的演示实验有些是操作难度较大的,有些是有一定危险性的。这些实验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是不现实的。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比如:设计反应的装置,设计实验的操作步骤等。既可以避免学生实验的危险性,又同样培养了学生对实验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新教材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将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扎扎实实做好初中化学课改实验的教学工作。

3、重视跑道外的训练。跑道上的训练固然重要,但绝对不能忽视了跑道外的训练。它对短跑成绩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不受各种天气和场地的影响。跑道外可以进行力量、速度、弹跳力和爆发力的训练。

(1)摆臂技术是短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两腿的频率、动作和用力的方向。可在跑道外进行如下练习:30 50秒的原地徒手摆臂练习5~6组;10~30秒的手持哑铃的摆臂练习3~4th,要求动作由慢到快,摆臂轻松、自然、协调。

(2)单腿下蹲起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发展腿部力量与爆发力,还可以减少对脊柱的压力。

(3)抬脚尖(提踵)

可以加强踝关节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

(4)俯卧撑的训练可以加强摆臂的力量。在训练时要循序渐进。

(5)蛙跳练习对于爆发力、弹跳力的提高也是很有用的。例如半蹲跳、纵跳、快速蛙跳、负重跳。

三、结束语

掌握先进的短跑训练理论,优化力量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放松跑技术的提高是当前我国短跑基础训练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大基础训练教练员师资培训力度、创造基础训练交流平台对我国百米跑基础训练水平提升有高效现实意义。多年的短跑训练表明,要使短跑训练效果得以提高,教师既要加强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又要突出专项训练,尤其是快速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并结合跑的合理技术,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短跑训练的观念、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全面更新,最终达到提高短跑的训练效果。参考文献:

[1]张英波.田径体能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2(1):35—36.

第6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一、知晓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是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不懂实验原理,实验就无从下手,实验就是盲目的。对初中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实验原理的讲述,一开始就让他们得到规范的要求和科学的训练,良好的开端在他们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实验原理包括基本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规则,基本反应原理是实验的依据,基本操作规则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通过强化实验原理,让学生重视基本概念,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初步学会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懂得之所以要这样操作的原因,实验教学才能达预期目的。

二、重视课堂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逼真、生动的感性材料,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教材重点而设置的。教师应仔细研究新课程标准,通览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体系和重点,在这个基础上弄清每个演示要给学生什么知识?建立什么概念?揭示什么原理?要示范或纠正哪些实验操作?要培养哪种能力?对于这一点,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数量较多,这体现了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按要求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课前要进行周密的准备,应使演示实验的现象明显,效果良好。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演示实验装置不仅要整齐美观,更要注意安全,就整体来讲,从塞子打孔、玻璃管弯曲、仪器装配、夹持位置等都要设计合理,布置紧凑,还要做到连接,拆卸方便,有利于操作。

三、关注学生分组实验

仅仅只有教师的演示实验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亲自实验,学生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基础知识,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独立从事实验操作,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技巧,同时巩固验证、加深和适当扩大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学生实验、选做实验、家庭小实验均较多,对于学生实验。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加以周密计划,每一实验的要求要具体,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否则不易达到预期的目的。在进行具体实验前,要让学生首先认识常用仪器和性能,掌握基本操作,还要了解实验室规定和安全常识等。只有学生掌握相关的实验要求,才能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在实验前要写好实验预习提纲,提纲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步骤、仪器和试剂名称,有条件的话还要绘制仪器装置简图。教师要在实验前检查每个学生的预习提纲。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和不良行为,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多启发,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教师还要对部分实验基础差的学生加以辅导。实验后,教师应及时做口头小结;使学生知道他们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严肃认真意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除完成操作、观察、记录外,还要对观察的结果或数据作出正确地分析和判断,最后编写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教师审阅。

第7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没有实验的化学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场所,要想最大程度的使得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得到接收,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要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上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充分发挥到课堂教学的作用和功能。然而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只注重对化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化学实验的操作,促使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难以全面掌握,课堂气氛单板枯燥,更是无法到达最佳的教学效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实施行之有效教学课堂的需求就更为迫切。

一、目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初中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低下

化学是初中生学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化学知识较为抽象,教师仅仅通过简单的口口传授是很难被初中生所认知的,内容枯燥的化学知识更是直接影响到初中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于化学零基础的初中生而言,一旦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引导,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培养,而兴趣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容置疑的,那么可想而知,在一个对于化学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的课堂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自然也是不扎实的。

(二)教学方式单一、传统化

虽然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一直都未曾停下,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也一直在强调,但是在许多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上,许多教师仍旧在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化学知识以“填鸭式”的办法硬塞给越来越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们,把学生仅仅当做是一台接收知识的机器,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以及是否愿意笑话这些知识。在整个的化学课堂上,就只听见老师一个人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底下有兴趣听讲的学生却寥寥无几。课堂上丝毫没有思想的碰撞,毫无生气可言,学生的学习成果自然也是可以想象的。而很多学校还在唯考试分数是尊,自然培养出的学生也只能是应付考试的机器。

(三)忽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单纯的黑板教学法只会使学生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并不能完全理解化学知识,忽视化学实验课的重要作用,死板的课堂教学只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的应付考试,真正能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少之又少,同样也使初中化学教学偏离当今教学改革的目标,影响着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教师应该牢固确立“有效教学”这一先进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好准备。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为例,系统的分析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方式方法,从而带动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使化学教师能够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角色的真正转换

高效课堂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刻板的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着力构建学生自觉主动、积极思考、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要充分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假如化学课堂是一个小剧场,学生则是舞台上所扮演的主要角色,教师则是导演,要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为高效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二)简化教学内容,使化学教学贴近生活化

初中化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学生的理解和学习都会产生很大的障碍,为了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化学教师就要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将化学教学贴近生活化,让初中生感受到化学不仅仅是简单的课本知识,更是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接触的生活常识,充分利用好初中生对外界生活的好奇心理,活跃课堂气氛。

在氧化还原反应类型教学中,如:CUO+H2=CU+H2O 我说CUO是一对幸福的夫妻,CU为丈夫O为妻子,H2是第三者插足,反应的结果是H2强了人家的老婆成了家H和O结合变成了H2O,CUO这个家被拆散了老婆0被抢走了,变成了单身汉CU。在这个反应中CUO被H2还原成CU,H2被CUO氧化成H2O,像这样的反应就叫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化学阶段像H2这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C和CO,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用它们冶炼矿物,比如:Fe2O3+C= 你知道生成物是什么吗?你能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类型的特点吗?

这种方法语言幽默诙谐,和社会现象紧密联系,浅显易懂,重难点在不知不觉中被解决,学生印象很深。

又如在讲干燥剂,食物保鲜的容时,结合当时正是中秋节,同学们发现一般情况下每个月饼包装里有一个抗氧化剂的小包装,还有的学生对买衣物鞋时盒子里面有一个干燥剂的小包装,在这些包装上都写着不可食用的字样,同学们对它们产生了兴趣,这时候教师不失时宜的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进实验室验证其性质,通过这些学习过程学生收获很多,让他们明白了生活当中处处有化学。

(三)转变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初中化学要想提高化学教学的课堂质量,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起学生们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转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以“填鸭式”的方式硬性的将化学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活跃化学的课堂氛围。

化学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与网络计算机相结合,让化学知识的传授更为直观化和具体化,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幻灯投影片的呆板、僵硬的表现形式,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静止的内容动态化,以便于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如在讲授氧化汞分子 HgO的分解过程时,教师可以将分子和原子的运动过程制作成动画形式,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利用两个大小不同的球体代表汞原子和氧原子,但两个球碰撞时就会产生氧化汞分子,如果将加热的氧化汞分子分为两种不同的原子――汞原子和氧原子。

(四)注重化学实验在课堂上的应用

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课堂的一个有力突破口,通常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主要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中演示实验主要是由化学教师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简便易行,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观察实验和做实验,观察到现象,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应用。如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及其具有毒性这两个性质进行演示实验,

图1一氧化碳演示实验图

如图所示,当a口处输入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可观察到A中鱼仍活着,B中蛙死亡,C中鲜红的血液变成黑色。实验显示一氧化碳是难溶于水的并且具有很大的毒性。通过化学实验加深了学生对一氧化碳的理解,使化学知识更为直观化、具体化。同时化学实验还包括学生实验,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为主,根据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化学课中必须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化学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重要方法。

结语:通过以上对实施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方式方法的分析,可见,良好的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大创新之举,化学教师应该树立有效教学的先进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加深对化学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强化学课堂的实践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突出学生在化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 陈金余;;化学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实践与体会[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01);12-13

第8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这门学科,是广大学生和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下面谈一些个人建议,供参考。

1. 学习化学知识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练习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各种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再如,实验室制取氧气所需气体发生装置为试管,规律为只要是通过加热一种固体药品或两种固体药品用来制取气体都要用到如同制取氧气的装置,抓住规律可以加以运用如给出信息题告诉实验室制取甲烷气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虽然我们没有学过这部分知识,但根据固体受热制取气体的装置规律可知同制取氧气的装置一样。

2.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概念多,这些概念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掌握熟练对学好初中化学课程关系非常重要。是形成正确实验技能、计算技能的依据,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而初三学生对概念学习不重视,认为掌握概念就是死记硬背。学法不当,效果不好,这部分内容也是中考易失分的知识点之一。

(1)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如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通过观察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可形成电离的概念。所以脱离化学事实只单纯的背诵概念不可能深刻理解化学基本概念。

(2)找出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化学概念之间既有本质区别又有相互联系,学习时不要孤立地机械单一记忆,应将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如元素与原子、分子与原子,不同点是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可构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同点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元素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是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3.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1)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相互渗透、关系密切。如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之大;硫酸因浓、稀的不同而引起性质上有本质差异。所以必须把物质的性质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联系起来学习。

(2)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紧密、规律性较强,知识系统都是从单质到化合物,都按存在性质用途制备的顺序进行的。物质的存在、制备、用途都取决于物质的性质,因此,学习中应紧紧抓住物质的性质。如依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来推导它的用途、存在。

(3)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内容多,即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全面分析问题。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又有特性如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对实验的依赖性强,大部分化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氧气的化学性质通过与C、P、S、Mg、蜡烛等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4. 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1)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教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大多数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通过实验有助于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2)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因为化学实验都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的。对教师的演示实验要细心观察,明确实验目的,对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3)要自己动手,亲自做实验。实验中要勤于思考、多问、多分析实验发生的现象,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独立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9篇: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范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主体 评价方法 评价结果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学业评价的理念是:“从精英主义的评价转向大众主义的评价:从阶段性评价转向终身性评价;从实证主义的评价转向人文主义的评价;从目标取向的评价转向主体取向的评价:从工具论评价转向生长论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建构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时.笔者认为,应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评价什么,即评价目标:谁来评价,即评价主体;怎样评价,即评价方法;用什么评价,即评价工具:怎样解释,即评价结果。

1.评价目标

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初中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业目标.是要求学生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性质.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掌握一些初步的实验技能,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初中化学强调过程与方法的目的是重视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基本需要。初中生的化学学习是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它要求初中生能够提出化学问题,能够对信息和信息加工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发展.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化学学业评价主要指学生经历水平的评价,包括独立从事的活动、合作参与的活动等,例如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小组互动等。评价的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感受、经历、考察、接触、参与、讨论、合作、分享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初中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业目标主要是指,在学习兴趣方面,要做到保持和增强:在审视问题方面.形成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在关注社会方面.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初步的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热爱祖国方面.形成爱国的情感和学习化学的志向。

关于初中化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业评价,笔者认为,情感评价的目标不仅有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有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愿意、感兴趣、珍惜、蔑视、喜欢、欣赏等。态度评价的目标包括学生学习态度、生活态度、科学态度、人生态度等.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遵守、拒绝、接受、反对、采纳、怀疑等。价值观的评价目标包括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评价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养成、树立、坚持、确立等。

2.评价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倡导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等。

(1)教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作为拥有最丰富学生信息的人,应当最有资格参与对学生评价的权力。教师对初中生化学学业评价应当通过揭示学生化学学习成就和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也可以通过诊断学生对化学学习有哪些需要,进行化学教学设计和改进化学教学,从而间接作用于学生发展.

(2)学生。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将会改变他们以往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反应.以及不能对评价过程提出任何质疑的状况。从评价方式上可分为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两种方式。学生通过自评能够提高化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认识能力。学生互评不但能够帮助其他学生,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存化学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

(3)家长。家长通过参与评价,可以真正明了子女的化学学习程度和水平,并由此作出正确的相关的教育决策。但他们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及时指导。学校和教师应不断地改变家长的评价态度、行为和方法等,使家长更好地发挥参与评价积极作用。

(4)社会有关人员。他们通过参与评价将会带来新的评价理念和技术。会以非教育的视角审视评价,常会带给学校评价者很多启示。

3.评价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生学业评价重视学生发展,因此,应该采取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两类评价方法。笔者认为下列评价方法在化学评价有很大的实用性

(1)纸笔测验。由于纸笔测验在信度和效度上具有其他评价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它仍然是学校评价学生学业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但考核的重点不应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如要考核学生对生活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说明与解释.应利用概念分析和说明有关的事实和现象,对核心的具有组织性的重点内容组块进行整体考查,用事实、化学概念和数学方法模拟解决真实问题.在实验活动中考查操作、重视操作的活动功能和目的等。

(2)口试。口试是指主考教师与学生面对丽的评价方法。可选择描述、情景交际、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资源情况进行命题。如能否较为清楚地表述所要探究的化学实验问题,能否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猜想和假设;是否主动与教师、同伴交流化学实验信息和实验探究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感受,等等。

(3)档案袋评价法。它指根据教育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作品及其他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新课程要求教师利用以学习成长档案为主的自我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与发展。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倡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档案中收录化学学习的重要资料,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的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

(4)学生作业评价。作业是学生的学习作品,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展现但作业评价的目的不应该仅仅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应该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作业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优秀的学习品格。

(5)行为观察评价它是指平时对学生的各项学习活动行为表现的观察记录,并由此确定学生达到哪一种水平的方法。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如学生是否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药品)和化学实验仪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化学实验仪器的安装是否合理,化学实验活动中能否较为熟练地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注意实验安全。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如学生是否经常提出一些富于思考性的化学实验题.是否独立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化学实验任务,并仔细观察和认真记录化学实验现象.是否经常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等。通过观察.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如学生对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是否具有好奇心,是否积极参与化学实验操作活动,并善于与同伴合作,在化学实验中是否注意节约和合理使用化学药品.等等。

(6)活动性表现评价。它指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列学生的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操作技能,表达交流技能,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合作精神等全方位的评价活动性表现评价既应该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表现.又应该关注学生的活动结果、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开展“化学晚会”、“化学实验基本功比赛”、“化学小论文”、“科技制作”等活动,无疑会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一个展示的机会。从而得到恰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