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

第1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62-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已成为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手机除了用于和亲人、同学联系外,更是获取外界信息、娱乐休闲的必备产品。然而,手机在为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显露出许多弊端。通过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的差异性研究,使大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性,从而健康使用手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上海6所高校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3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26份,回收率为92.8%。运用spss对问卷进行结构效度分析,得出KMO值为0.915>0.7,说明结构效度较好。采用再测信度的方法,测得问卷信度系数为0.896>0.800,表明问卷信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符合统计研究的要求。

对于手机成瘾的界定采用由熊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该量表共16个项目。根据问卷统计分析,16个项目的总体平均数M为44.4,标准差s为14.1,根据统计学标准将总分大于M+S的组定义为手机成瘾组;将总分小于M-S的组定义为非手机成瘾组;M-S~M+S之间定义为手机依赖组。进一步分析得出,调查者中13.8%的大学生为手机成瘾者,66%的大学生为手机依赖者,20.2%的大学生为非手机成瘾者。由此可见,近80%的大学生都对手机有依赖感。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与在校情况的比较分析

1.手机成瘾程度在学习情况上有显著差异。数据显示,在学习成绩方面成瘾组、依赖组、非成瘾组平均绩点在3.5以上的分别占19.5%、20.5%、31.0%;3.0―3.5的分别占37.3%、37.0%、38.3%;2.5―3.0的分别为22.5%、26.6%、22.6%。可见,平均绩点3.5以上的高分生在非成瘾组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平均绩点2.5以上的成瘾组只占到79.3%,而非成瘾组却占到了91.9%。经卡方检验P=0.001

2.手机成瘾程度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情况上有显著差异。在是否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方面,表示“有去过”和“偶尔会去”的各组并未有太大差异;表示“从来不去”的,成瘾组为13%,依赖组为4.6%,非成瘾组为2.8%;有41.4%的成瘾者表示“每次都去”或“一般都去”,依赖组的比例为37.9%,而非成瘾组的比例为52.9%。可见非成瘾组的大学生更愿意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但在是否在各部门任职上并无显著差异(P=0.410>0.05)。

3.手机成瘾程度在是否谈恋爱上有显著差异。在手机成瘾者组中,有52.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正在谈恋爱;在手机依赖者组中,有41.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正在谈恋爱;而在非成瘾者组中,仅有27.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谈恋爱。可见大学生谈恋爱提高了手机的利用率,对手机成瘾会起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与家庭情况的比较分析

1.手机成瘾程度在家庭所在地上有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中有18.2%的学生为手机成瘾者,高于来自城市和乡镇的12.5%与12.8%;来自乡镇的大学生中有71.2%的学生为手机依赖者,高于来自城市和农村的64.5%与64.8%;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中有23%的学生为非手机成瘾者,高于乡镇和农村的16%与17%。经卡方检验P=0.015

2.手机成瘾程度在家庭背景上有显著差异。在对家庭背景的调查中,选择“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的占82.7%,选择“只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占11.4%,选择“父母都不在身边,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比例较少。“和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的有12.2%为成瘾者,67%为依赖者,20.8%为非成瘾者;“只和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则有27.1%为成瘾者,56.4%为依赖者,16.4%榉浅神者。因此,父母离异的家庭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手机成瘾。

3.手机成瘾程度在与父母的关系上有显著差异。在与父母关系很好的受访者中,成瘾组占12.1%,非成瘾组占22.7%;在与父母关系一般的受访者中,成瘾组占20.4%,非成瘾组占12.4%。由此可见,父母与子女的亲疏显著影响了手机成瘾的程度。

四、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与手机消费习惯的比较分析

1.手机成瘾程度与所用手机的价位有显著差异。大学生所用手机价位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占44.5%;3000―5000元占23.3%。手机成瘾程度随手机价位升高而不断变化。随着手机价位的升高,成瘾组所占比例先升后降,非成瘾组所占比例先降后升,在1000―3000元时达到成瘾组最高和非成瘾组最低,而依赖组所占比例却是一直在升高。经卡方检验P=0.007

2.手机成瘾程度与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有显著差异。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长集中在3―6小时占41.1%,1―3小时占23.7%,6―9小时占22.3%。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随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而变,每天使用手机时长越长,其在成瘾组所占比例就越高,在非成瘾组所占比例就越低,而在依赖组所占比例则是先增后减。如每天使用手机时长1―3小时的,其在成瘾组占比为7.2%,依赖组占比为65.3%,非成瘾组占比为27.5%;6―9小时的,在成瘾组占比16.8%,依赖组占比66.7%,非成瘾组占比16.5%;大于12小时的,在成瘾组占比30.9%,依赖组占比60%,非成瘾组占比9.1%,显然存在显著差异(P=0.00

3.手机成瘾程度与平均每月手机直接消费价格区间有显著差异。大学生每月手机的直接消费价格主要集中在150元以下,占94.3%。随着手机直接消费价格的升高,大学生手机成瘾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而非成瘾者人数却在不断下降,因此手机成瘾程度与平均每月手机直接消费价格存在显著差异(P=0.00

五、结论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总结大学生使用手机成瘾的程度与在校情况、家庭情况及手机消费习惯等方面的关系。总体来看,大学生手机成瘾程度较严重,近80%的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依赖。在学习情况、校园文化活动、是否谈恋爱、家庭所在地、家庭背景、与父母的关系、所用手机价位、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平均每月手机直接消费价格等维度中,手机成瘾程度均有显著差异:手机成瘾程度越深,学习成绩越弱,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比例越少,谈恋爱的可能性越大,与父母的关系越疏远,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越长,平均每月手机直接消费的价格越高。

参考文献:

[1]熊婕,周宗奎,陈武.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的编制[J].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2012,26(3).

第2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手机运动类APP;云南省;体育教学

1手机运动类APP研究现状

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手机已经是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健康日益增长的追求,群众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去,运动健身领域再次成为的焦点,基于移动互联技术、智能手机和可穿戴技术的运动类APP成为大多数人们关注健身的首选。王苗在查阅文献资料调查总结:“运动类APP目前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据市场调查机构HIS报告称,运动及健身方面的应用程序将会越来越受欢迎,其下载量将从2012年的1.56亿次增长至2017年的2.48亿次,增长率为63%[1]。”龚琼在对健身健美类手机APP进行的毕业论文研究中指出:“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特别是高校大学生群体,缺乏体育锻炼并且作息时间不规律,希望这种严峻的情况能引起对于体育锻炼的关注,并结合手机上的运动类APP来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大家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2]。”石璞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对于当前手机运动类APP认可程度差距较大,术科生大体认为现有手机运动类APP专业性较低、记录的数据不准确,学科生对运动健身APP则是持积极态度,认为其能够有效指导其课余运动,并且提供相对专业的服务[3]。”赵志辉在对手机运动类APP使用时发现一个问题:“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即使做相同的运动,热量消耗也有所不同。手机运动类APP如果仅靠年龄、体重、身高计算出来的能量消耗,是极其不准确的。假设一个专业运动员和一个平时极少参与运动的人以同样的速度运动相同的时间,平时极少参与运动的人消耗的能量肯定就比运动员多[4]。”何江明等在手机APP设计过程中总结出:“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利用“互联网+”都已建立起每个学生的体育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如果构建一个高校体育相关的手机运动类APP,结合本校体育教学信息,课外运动锻炼数据收集、利用此数据对学生进行更加多元化的评价,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手机运动类APP未来的发展方向[5]。”

2高校大学生关于手机运动类APP使用情况调查

本次研究在云南省昆明市部分高校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校涉及了已经使用运动世界校园版APP的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昆明学院等6所高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8份,其中有效问卷347份。有效调查对象中男生和女生为178名和169名,分别占调查对象的51.29%和48.71%,平均年龄为19.53岁,能够充分代表当前高校大学生层次特点,数据真实可信。问卷从手机运动类APP使用原因、使用频率、使用效果、跑步里程等方面入手,具体数据见下表: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不止限于学校官方要求的运动世界校园版APP,还包括悦跑圈、咕咚、乐动力等一些其他平台。但是在以年轻人为主的高校校园里,主动使用手机运动类APP的同学不多,超过半数的同学是因为学校的要求才开始使用。学校要求每一位同学使用运动世界校园版APP进行课余跑步,每学期里程不低于100KM,运动世界校园版APP上还会规划不同的路线随机提供给供学生,这种类似捉迷藏的跑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趣味性。虽然APP平台和学校绞尽脑汁让学生倾向参与这种运动模式,大多数的学生选择跑步的目的还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调查发现,有超过60%的高校大学生是因为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应得的学分才去使用运动世界这一APP的。这一数据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学校官方没出台这一规定之前,校园里经常参与跑步的只有少数固定的人群。以减肥和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这部分同学,动机与为了完成作业的同学不同,应该能够长期坚持,但是也只占了一少部分。问卷调查选取的是使用过手机运动类APP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大部分的同学使用的是学校规定使用的运动世界校园版APP,并且在这些人中,超过半数的同学是被动的接触到了这种运动方式。在认知方面,有57.53%的同学还是认为这种运动方式在使用效果方面都是有效地,还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刚开始接触这种方式,暂未发现有明显的效果。只有3.71%的同学认为这种运动方式无效,导致这一观点应该是因为主观因素。

3手机运动类APP使用效果分析

3.1社交功能

目前几乎所有的手机运动类APP都有着一定的社交功能,有一部分拥有自己平台搭载的聊天、分享功能,另一部分是结合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统计、分享、PK等功能。此类功能的普及充分的增加了手机运动类APP的社会性,让使用者每天的运动数据都能够及时分享到大家的视野中,从而使其他人起到了一个监督的作用。更多的用户因为社交功能的感受性,更加持之以恒的参与锻炼,这种附属内驱力是形成正确的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前提。

3.2反馈功能

W.F.Book与L.Norvell的反馈实验已经论证了反馈在教学和练习中的重要作用,除了社交功能之外,手机运动类APP最大的功能就是反馈。在日常跑步过程中,用户能及时准确的知道自己每次的运动量。拿目前已经推广使用的运动世界APP来说,用户每次跑步之后都能及时准确的知道自己的跑步距离、时间、速度、运动轨迹等数据;经过和身高、体重的计算,还可以知道消耗的卡路里、步频、步幅等精细的数据;如果连接上外接设备,如手环、智能跑鞋等,还能测量到心率、脚掌的着力点。在智能大数据时代,在消耗极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条件下,这些数据对用户的吸引是无比巨大的。

3.3趣味功能

运动世界校园版APP平台中管理员可以规划不同的路线,随机分配到学生手机上,学生只需要按照这一路线在限定时间内跑完,当天的作业就算完成了。这种运动方式类似近些年比较火热的定向运动,有一种体验捉迷藏的感觉。让学生在枯燥的跑步过程中,能体会一种发现的乐趣。在完成跑步任务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和方向感。随机规划了路线的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位同学持有多部手机替跑这一状况,这种一举多得的设计方式,是值得肯定的。

4手机运动类APP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4.1安全因素

体育运动总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素,我们不能因为风险的存在就规避体育活动,应当将其处在一个可控范围内。本人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同学在校园中跑步时,不可避免的要经过学校的主干道。目前在学校的主干道上,车辆还是比较多的,来往的车辆就产生了极大的隐患。试想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不停的看手机,了解下一步行进的方向,另一方面还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己跑步的速度,在这种条件下,难免发生注意力涣散,从而就会引发一些安全问题。部分学校在一些跑步路线上公共基础设施设置并不完善,比如夜间照明,路面平坦程度等。高校大学生因为白天需要上课,并且昆明地处高原,白天紫外线强烈,多数学生选择夜跑。如果没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就很容易发生意外。使用手机运动类APP进行课余锻炼的时候,这些不安全因素都应详细的考虑到,应当合理规划路线,尽量避免车辆较多、灯光昏暗、非常偏僻的地方。

4.2管理因素

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自由的利用手机运动类APP进行跑步锻炼,过程的监督是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想要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必须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但是这种手段最能让人联想到的是一个同学持有多部手机,代替别人跑步的现象。虽然经过运动世界校园版中的路线规划,可以消除一部分。可校园面积就那么大,合适的路线就那么几条,学生的人数却是非常多的。随机分配给每一位同学,必然会出现相同的路线,同样可能出现代跑现象。在一些网络平台上已经出现了雇人代上课,代记笔记等现象,随着手机运动类APP的普及使用,未来一段时间代跑的出现也并非不可能。学校或者APP平台的管理员应该针对这一现象制定不同的对策,比如可以规定每个人不同的跑步时间段,或者利用手机的自拍功能在跑步过程中进行刷脸监测,或许对改善这一情况有所帮助。

4.3动机因素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Ausubel等人将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其中只有认知内驱力属于内部动机。前文调查的使用目的,完成作业和减肥分别属于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都是外部动机,只有锻炼身体属于认知内驱力、是内部动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态度,能够认识到体育活动的意义所在,才能够长时间的支撑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去。学校这种强制性的规定,虽然让每一位同学都实实在在的运动了,如果消除这种外界干预,学生能否继续坚持的情况不容乐观。

5结论与建议

本次研究发现,将手机运动类APP平台作为体育教学媒介,不仅丰富了教学过程中常用器材,节省了教育资源,同时能够实时监控学生体能、体质、运动水平及运动量。有利于改进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规模,同时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深化教学改革。目前为止已经有多所高校使用手机运动类APP作为评价学生课外运动量的一项指标,云南省部分高校也已经开始实施。建议更多的高校能够选取这一媒介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多方面共同合力,改善安全、管理、动机等不足之处,将此种教学方法广泛的推广开来。

作者:杜葵峰 马斯和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苗.运动类app传播效果研究[J].科技传播,2015(03):128-125.

[2]龚琼.健康健美类APP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03).

[3]石璞.不同类型大学生对运动健身类APP的选择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2016(02):56-57.

第3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媒体 分析比较

1.大学生与网络

因特网在校园生活中无所不在,并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科研和社交方式。近75%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利用因特网查资料的时间要超过上图书馆。互联网上的信息和资讯丰富全面,便于检索。超过85%的同学都表示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借助网络,写的时候方便修改,打印出来清晰明了,老师评阅方便。

在人际交往上,网络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延及生活领域,不少大学生认为,网络使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获得无限的提升和张扬,使人们有可能得以再铸生命的尊严。聊天室、BBS、电子邮件也好,琳琅满目的网页也好,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剂的角色。

同时,在上网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都会受网页上的广告和强制弹出播放的广告影响,往往会收到意外的收获。如QQ上弹出的各类新闻,不经意间会让我们了解关于时政、体育、娱乐、等实况信息。网上有几个地方是几乎所有大学生都会注意的。第一,校内和QQ空间里的新鲜事、留言。这里常常会包括一些和日常生活、专业有关的资料图片,还有一些新闻和好的广告、帖子。第二,一些游戏里的植入式广告,像QQ农场、QQ炫舞……这些广告都与游戏内容相结合,通过游戏奖励,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广告的信息。另外网上购物逐渐在大学校园风行,像淘宝网、当当网每天邮寄到学校的物品在学校门口可堆成小山。这种购物习惯的变化正是由于大学生与网络的“长期相处”引起的。

2.大学生与手机

手机是大学生接触第二多的媒介。大学生作为对新媒体传播手段有较强接受能力的社会群体,手机所表现出的互动、分众、及时、便捷等新鲜特性对大学生有着较强吸引力。其实现在手机正向掌上电脑发展,成为网络的第二终端。用手机上QQ、农场、浏览网页、玩游戏、看小说视频,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很常见。

大学生手机上网的频率较高,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平均每日都会或多或少接触或使用手机上网。但从其手机上网的日均时长来看,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黏性不大。大学生最经常接触的手机媒体形式就是手机QQ。手机QQ将传统互联网QQ聊天软件搬到手机上,实现了随时随地免费聊天,同时还引入了语音视频、拍照、传文件等功能,使大学生边聊边玩的多媒体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一些3G、WAP门户网站通过提供一系列全面免费使用的、多功能客户端软件,以及丰富的网站资源也逐渐吸引了一定规模的大学生手机网民的接触兴趣。另外,不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这部分大学生对手机报、手机飞信的接触频率则比较高。

经常使用搜索下载的大学生手机网民也有一定规模数量,另外,大学生还比较热衷于参与个性化、创造性的手机网络应用,通过手机上网更新自己的博客。

娱乐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一行动,但对于大学生手机网民来说,手机上网不仅限于娱乐功能,在获取各类资讯、获得生活帮助等方面也能发挥一些作用,其中有过半数的受调查者手机上网时会经常关注时政信息,有三分之一的受调查者手机上网还会经常点看生活、体育、社会资讯。

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大学生普遍将传播信息、提供娱乐消遣视为手机互联网最为重要的两项传播功能,另外,手机互联网在帮助学习知识、传承文化、倡导思想理念、舆论监督、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得到一些大学生的初步认同。

但手机上网速度较慢,手机互联网内容不够丰富,且上网费用较高等几项因素也被大学生视为当前比较突出的手机上网问题。由此也反映出,手机上网的经济成本是影响手机互联网普及与推广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大学生利用手机互联网实现自我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比较薄弱。大学生参与手机互联网发表观点的欲望与需求不够强烈。 大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的信任度还是比较理性的,并具有一定的戒备意识的。

3.大学生与其他媒体

其实除了网络和手机,大学生还有和其他的媒体有一些接触的。

由于英语等级考试的原因,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收音机。所以还没买电脑的同学可能会在午休和晚上睡前听一些音乐类、故事类、新闻类的节目。

再如校园广播,走在校园里,大多数人都会听。大学生比较喜欢广播媒介,并且收听时间一般较长,有着稳定的收听习惯。

虽然大学生对于网络接触率最高,但通过网络的广告传播的效果在这个群体中却受到了限制。相比较其他媒体广告而言,大学生对待网络广告的态度普遍倾向于消极。而他们对待广播广告的态度却倾向宽容和积极。同时广播是个人化媒介,在高校中拥有稳定的收听人群。若在校园广播里植入广告,同学们的接受程度应该很高,而且还可以给学生活动拉一些赞助。这是一个受众针对性很强,花费很低的广告方式,就是覆盖面比较小。

大学生收听广播的目的依次为“休闲娱乐”、“了解国内外新闻”、“了解各类知识、增长见闻”、“消磨时间”、“获取生活信息”。 从收听时段来看,有几个时间段特别值得关注,早上7:00~9:00、中午11:00~13:00(21.1%),这两个时段拥有较高的收听率。,从下午13: 00开始收听率逐渐下降,至16:30~17:30区间跌入最低谷(4.8%)。随后开始上升,至18:30~20:30区间基本接近早上和中午黄金时段收听率,为18.3%。22:00~24:00则达到全天收听率最高峰。 这和大学生的作息时间有关。

对于报纸和杂志媒,大学生也有一定的接触。不过对于报纸除非有少数人爱长期订购自己喜欢的,大多数同学除了坐火车、长途车外不会购买。接触的报纸主要有校报和团组织发给班级的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义卖的。要不就是在阅览室翻阅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报纸。

第4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网络社交工具;大学生;互联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2016年8月在国家网信办新闻厅,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从《报告》中,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从职业结构中可以看出,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仍然最高,为25.1%。由此可见,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一支主力军。

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

中国当代大学生使用相对较多的网络社交工具为:QQ、微博、微信。由《报告》统计显示,这三者也是名列网民常用的六大典型社交应用的前茅。

(一)QQ

QQ是1999年2月由腾讯自主开发的基于互联网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腾讯QQ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点对点断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讯终端相连。

QQ空间(Qzone)是腾讯公司于2005年开发出来的一个个性空间,具有博客(blog)的功能。自问世以来受到众多人的喜爱,在与人聊天的同时还能关注其动态。腾讯QQ给广大网民带来了方便,高效,快捷,是一款安全稳定,使用简易,功能强大的社交软件。

(二)微信

微信(We 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比传统的手机短信和彩信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还可以使用多种社交插件和服务插件。

微信朋友圈是以微信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是社交元素与即时通信工具的融合。截至2016年6月,网民中有78.7%的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原本是基于微信联系人形成的熟人社交平台,随着用户规模的拓展、产品功能的丰富,弱关系社交也逐渐渗入,在产品内部形成多个相互平行、自成体系的圈子。

(三)微博

微博(Wei bo),即微型博客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微博基于社交关系来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根据《报告》数据,截至2016年6月,微博用户数量为2.42亿,使用率为34%,与2015年底相比略有上涨。微博主打陌生人社交,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注”、“被关注”网络来传播信息。

微博具有便捷性,技术门槛要求较低,只要有互联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消息,向粉丝分享自己的动态;微博具有原创性,用户通过输入简短的文字,插入图片来动态,微博的到来,也促使了许多自媒体的兴起;微博具有草根性,不同于博客,文章篇幅较长,逻辑性要求较强。微博只要用140个字,简短的描述事件,抒写心情。

二、网络社交工具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动物,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信息交换,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网络社交工具的前卫性,便捷性,平等性,赢得了许多大学生的青睐。网络社交工具给人们的交流带来高效,快捷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交圈

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在渴望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渴望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大学社团等组织现在基本有自己的QQ群,微信群,社团成员可以及时沟通,这样一来,个人的社交圈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班,可以拓展到一个校园,甚至一座城市。网络社交工具也可以和远距离的朋友保持紧密的联系,沟通感情。网路社交工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沟通距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缩减了大学生的社交成本[1]

远隔千里,若没有网络,则要通过电话或是书信进行交流,耗费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作为还未步入社会,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如果是仅仅是通过电话交流那么通讯费用将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书信交流耗费的时间长,而网络社交正是可以缩减大学生社交所耗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就能轻易实现。并且,现在QQ,微信有了网络电话,有了Wi-Fi学生便可以免费视频语音聊天。

3、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心理压力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并且由于与家长的代沟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主动和家人沟通,更多的是选择把负面情绪埋藏在心底。这样一来,容易导致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健康。

由于网络的平等性,匿名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与网友倾诉等多种渠道,宣泄自己心中的不快和负面情绪,释放自己的情感,是心里疏导的一条新渠道。

(二)消极影响

1、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障碍

许多人会在网络上和朋友聊得热火朝天,可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发现无话可说,气氛尴尬,网上朋友很多,在现实中却愈发的孤独。并且现在屡次出现的大学生残忍谋杀室友的案件,正是因为同学之间缺乏沟通,矛盾慢慢累积,最后爆发所致。虽然网络有各种的图片,视频,可以承载很多信息,但还是没有现实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来得实在,温暖。

2、网络的虚拟性导致信任危机[2]

如今,网上也有许多爆料,网恋几年,约出来见面竟然发现对方是个男的,这正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所致,你甚至都无法准确地判断网络那一端和你聊天网友的性别。许多人网上相亲盗用别人照片,一见面另相亲对象大失所望,这样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减少了网民在责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约束,更加的随心所欲,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虽然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推行实名制,但是也难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导致信任危机。

参考文献:

第5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136-02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的微博用户高达65.6%。由此可见,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高校学生作为网民的主流人群,其微博使用率正在不断增长。而关于微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尤其是针对微博中的大学生用户群体。

笔者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库,对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的调查发现,一部分关注的是微博的媒体价值,研究如何宣传和推广信息;一部分关注的是微博的教育价值,研究如何将微博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提升教学效果。大部分研究者已认识到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大量广泛的研究。但是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缺乏系统化,急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本文是在正确认识高校青年亚文化微博亚文化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引导亚文化与高校主流文化相一致,研究微博文化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其在校园内广泛传播的原因,并共同作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

二、微博在松江大学城学生群体中的扩散状况分析

本次调查共访问230人次,填写问卷200份,有效问卷173份。问卷有效率为86.5%。下文对问卷收集到的样本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生结构分析

在173份有效问卷中,有45.6%的同学使用微博,58%的女生使用微博,男生的比例为34%;不同学科的同学使用微博也存在差异:文科学生使用的比例为42%,理工科学生使用的比例为33.3%。

(二)使用偏好、频率、方式分析

1.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

数据分析表明(见图1所示),开设微博的动机中,“取得信息”所占比例为最大,“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占有相当多的比例。

“记录自己的生活”表明了大学生借助微博,寻求个人认同这一动机。作为心情的记录,可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碎片化的信息,关注的话题具有较多的私人性和自我意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则体现了微博使用的深层社会价值,这一点,是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参与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一个基础动因。140字里,微博作者们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个人表达的机会。

图1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

2.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

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见表1所示。

表1阅读微博的主要目的

(三)微博关注度

1.微博内容大部分为时政类、财经类、社会民生类、娱乐八卦、体育类、文艺类和闲文轶事。

2.在大学生的微博关注度中(见图2所示),最主要的是社会民生类信息,为64%。

图2微博内容关注度

三、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分析

微博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有利影响,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在必须解决如何在保证有利影响的同时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一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微博这个新媒体并迅速占领微博客平台,在增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的同时,开拓微博客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功能;明晰学生的思想动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针对性地对微博文化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进行干预。

(一)搭建微博传播平台

青年学生群体极易受任何一种新媒介的冲击,进而渗透并且改变其生活方式。这些新兴媒体既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好处。教育工作者应正确面对并且用好这些新兴媒体。作为新兴媒体的一种,微博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因噎废食,一味凭借教育者的地位去阻止学生的使用,而是应该去主观上正视这种新兴事物,主动去接触、去了解,积极探寻其吸引人使用的原因、利弊,然后针对这些采取积极的对策,使其发挥有力作用,避免给大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二)强化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校园文化尤其重要。其中加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对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特别重要。从学生的角度讲,学生文化价值观的精神内涵首先需要满足“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这五种精神,其次需要体现学生群体的总体需求。微博式交往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在于可充分发挥出微博积极因素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互动的新途径。

(三)对微博文化过度娱乐化的降低,加强审美培养

如何在糟粕与精华中选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和成长有利的信息是一个不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界定这个信息对自己有益还是有害,除了要具有基本的生活常识、理论知识外,审美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高校青年学生使用微博的过程中,对“美”的正确辨识有利于避开低俗文化和不良沉迷。提高审美能力能够降低微博文化的娱乐性,能主动促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的树立。

(四)对“微博控”进行心理疏导

微博虽然给大学生提供了宣泄情绪、彰显个性等精神活动的空间,但也带来了很多心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使用者依赖微博的现象,即“微博控”。“微博控”会每时每刻用网页或者手机刷新微博,关注博友们的动态。要使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校园文化建设双管齐下的对策。

[参考文献]

[1]CNNI.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0122600399530412.pdf.

[2]韩恬恬. 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J]. 教育评论,2013,(1):30-32.

[3]国青松.微博文化的冲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刘丽芳.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0.

第6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QQ、微信等大量的社交、娱乐功能陆续出现,手机“低头族”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大学校园也不例外。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拿着手机正在“刷屏”的低头族,据调查统计,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较高,有88.7%的人使用智能手机,有96.1%和91.6%的同学愿意购买或再次购买智能手机,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几乎受到每位大学生的青睐。这是因为在通信网络的支持下,智能手机是具有上网功能的类似掌上电脑的通信工具,手机QQ、微信、小说、网游等丰富的网络功能对年轻大学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有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甚至出现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感,成为“手机控”。据教育部2011年对上海18所高校调查显示,有73%的大学生通过手机上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为71.46分钟。其中87.7%为上网娱乐,81%为收集信息,71.6%为交流沟通,只有49.8%为学习科研。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校园的业余生活中,而且已经蔓延到大学教学的课堂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0.4%的同学都曾经在上课时间玩过手机。另外有记者对10所高校的10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有六成以上的学生坦言会每天在上课时间玩手机。可见,玩手机已成为大学课堂的常态,给课堂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是大学授课教师面临的新挑战,也是迫切需要改善和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二、大学物理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原因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偏弱

进入大学后,学生开始尝试独立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是许多学生没能很好地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没有升学的压力,他们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变得迷茫而松懈。思想意识的不正确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缺乏,使他们不能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关系,经常在上课时间玩手机游戏或者上网。

(二)兴趣不浓和重视程度不够

内容难理解,与中学内容重叠。中学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不擅长的内容,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听课兴趣不高;大学物理中有些内容与高中物理相重叠,学生感觉没太多的新意,认为有基础,不需要认真对待,自然会在课堂上玩手机。消极的学习态度。由于对大学物理课程存在的价值认识不清,很多学生抱着应付考试、应付学校的消极态度,为了拿学分而学习。他们不明白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而且可以用物理学特有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情怀去提高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人类科学发展的精神文化。学习目的的不明确容易促使他们课堂上用手机上网,抵挡不了网络的诱惑。“填鸭式”教学形式。目前大学物理教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该授课模式注定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为“配角”,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阻碍了课堂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如果大学物理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那么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让课堂教学变得无味而没有吸引力。没有吸引力的课堂最终失去关注度,转而投向极具诱惑力的网络世界。考核方式过于简单和形式化。当前大学物理课程考核方式仍局限于考试的形式,这种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这种传统的考试方式对学生不能形成学习的压力,反而使学生把通过考试,顺利拿到学分作为学习目的,导致考前突击成了惯例。学习目的的不明确,促使学生对平时的学习抱着一种敷衍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另外,现有的考核方式是一次考试下定论,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的水平。一些平时踏实认真学习的学生,因种种原因,考试没有发挥出真水平,成绩还不如考前突击学生的,这种情况屡屡出现。这必然影响到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平时不认真靠考前突击学生的投机心里,使更多的学生认为平时学习不重要,考前突击才重要。这势必影响学生课堂听课的热情,出现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使用手机的现象。

三、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物理课堂管理建议

(一)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变化,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学生明白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摇篮,帮助他们理解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只有在这宝贵的四年里将自己塑造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毕业进入社会后才能真正学有所用,充分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培养的目标,目标的确立不但为学生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并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增强自控力。从学习上帮助学生尽快从高中的学习生活模式向大学的学习生活模式进行转变,尽快进入大学生的角色,从“要我学”模式转换到“我要学“模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自我培养目标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意识,能够提高学生学学物理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课堂自我管理的能力,改善课堂手机上网的状况。

(二)培养学学物理的兴趣

注重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注重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顺利衔接,不但可以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要做好两者的衔接工作,必须使学生明白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异同。以研究的问题发生变化为例来说明,中学物理主要讨论低维(一维)问题,而大学物理主要讨论高维(二、三维)问题;中学物理主要讨论理想、特殊情况下的问题(如恒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而大学物理主要讨论一般、普遍性问题(如变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要让学生明白既然研究问题发生了变化,那么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不能用中学低维特殊性问题的处理方法来解决大学高维普遍性的问题。为使学生对这个变化进行顺利过渡,授课教师应该在处理方法上帮助学生将大学物理的问题如何先转换为中学物理的问题,然后帮助学生如何再回到大学物理问题上来。例如,在处理大学物理的三维问题时,可考虑通过建坐标系的方法将该三维(大学物理)问题转换成三个一维(中学物理)问题来处理,即在每个坐标轴上处理问题,然后将每一维(中学物理)上得到的结果最后矢量合成(或者代数求和)为最终(大学物理)的结果。整个处理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之间的联系和不同,所以注重大学物理和中学物理的衔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听课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目的,以及帮助他们逐渐了解物理学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长远作用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教学中,教师除了将物理知识讲解清楚、透彻外,更要注重将蕴涵在内容中科学的思维方式、物理学家的研究行为和科学精神揭示出来,启发学生去理解和领悟渗透在物理内容中的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新事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规律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督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把自己塑造成社会需要的人才。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受益匪浅,将注意力从手机网络转向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合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会给课堂增添不少鲜活的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听课的积极性。例如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两种方式各有优势。板书教学可以有层次,有条理和详细地表达知识和知识结构;多媒体教学则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这不但可以增加课堂吸引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物理现象,所以这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产生积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逐渐进入教室,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和智能手机进行师生共享,学生可根据自身接受的进度主动翻阅课件,有利于提高听课效果,同时也有利于课堂师生互动,展开讨论式教学和对一些内容进行翻转课堂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只是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题,设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他们的探究潜能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多元化教学方式给课堂带来生气和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能够减少智能手机给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冲击。考核形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要改变学生学学物理的状态,激发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仅仅依靠一试定高低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是不够的。大学物理课程不仅肩负着物理知识传递的任务,同时还肩负着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培养的重任。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构建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和相应的评价体系来保证。将考核和评价过程化,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做到学考相影相随,例如课堂上设置相应的情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完成布置的任务,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合理设计来改善状况,进行分组讨论和评定成绩,以及小论文等各种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在试卷中增加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或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命题比重。多形式的考核方式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在课堂上无暇去浏览手机网页,对改善目前的学习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

第7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 信息素养; 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11-62-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problems an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Taking the measures of offering general courses and four consecutive year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education methods,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so on, to provide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mode; general education; student

0 引言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能力[1]。此后,国内外对信息素养展开了广泛研究。

1 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

信息素养体现了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能力,一般包含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2]。目前,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中。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就将信息素养教育列入国民教育课程,在各个大学开展多个信息素养项目以培育国民的信息素养意识;英国1988年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国家统一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全民的信息素质;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展“科学与技术”课程;1985年,日本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信息素养[3]。而我国广大地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2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养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也是当今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信息化社会中,大学生信息素养就是指学生信息意识、能力、创新等综合能力,可以满足其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信息需求[4]。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学生才能高效地获取、使用和评价信息,有效的展开信息交流活动;信息素养是学生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注重信息素养培养可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其日后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此外,信息素养教育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遵守信息道德与伦理。因此,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现状

随着信息教育的普及,学生的信息能力和意识逐渐增强,但是与信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还有差距,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5]。

3.1 学校对信息素养教育不重视,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目前信息素养教育未能引起重视,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院系和教师都没有真正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学校没有设置相应课程和考核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中对学生信息素养没有作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信息能力教育,忽视信息检索与信息道德方面的培养。这些都导致大学生信息意识淡漠。

3.2 课程开设不合理,信息素养教育方式有待改进

相关院系开设的信息类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但在教学模式、内容设置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课程体系不完备,课程内容不合理,学生仅在低年级时学习一、两门信息类课程,而高年级的信息素养教育完全处于空白;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需求未作区分,课程开设与学生专业结合较少。此外,用于培养学生信息检索和应用能力的信息检索相关课程也没有开设。

3.3 对大学生信息行为特点认识不足,学生信息道德有待提高

由于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当前学生使用手机终端上网获取信息比较普遍,而学校提供的主要还是传统的信息数据和途径;很多学生除了写毕业论文,平时很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也缺少对信息的分析与评价能力;许多学生热衷于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证书,但是对于熟练运用各种信息工具查找所需资源,进行信息应用和处理的能力差强人意。

信息道德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由于教学中对信息道德教育的忽视,造成学生不了解信息道德内容并经常出现不当行为。比如学生信息伦理缺失,学术论文抄袭频发,对大量信息的判断力和克制力不足;还有学生上网成瘾,参与网络信息犯罪,不负责任的言论,侵犯他人隐私等种种信息道德滑坡现象出现。

3.4 教师信息素养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信息素养就是教师在驾驭信息技术方面所具备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6]。当前,地方高校都没有专门的信息素养教学队伍,而现有兼职教师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不高,年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知识技术严重老化,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此外,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有待改进。

3.5 图书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在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利用率不是很充分,很多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主要表现为借还书,用作考研复习场所;对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资源、期刊和图书的使用和检索缺乏了解,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资料收集的能力欠佳。

4 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本文针对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4.1 开设通识课程,结合专业完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和信息类公共课程是目前地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信息类公共课可以将信息素养的内容融入到计算机应用基础等相关课程中,主要侧重于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则能提供获取信息的知识和技能,其开设内容和授课形式也相对灵活,在信息素养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信息需求,院系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自主开设与学生专业相结合的信息通识课程,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院系的课程计划;通过把信息素养知识和专业知识整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不仅能解决学生学习信息课程兴趣不高等问题,也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4.2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丰富信息素养培养方式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效果。学校应当为这些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机会,提高其信息能力和教学能力。在信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又要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合理利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教学,鼓励学生社团举办相关信息活动、利用板报宣传等措施,帮助学生提高个人信息素养。

4.3 完善信息素养大学四年的连续教育机制

信息素养决定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可以依据学科和年级的不同设定培养目标,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大学四年。大一时期,主要学习信息检索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可以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信息素养概论、C语言等),使学生具备基本信息能力并初步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在大二和大三时期,可以进行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可以开设现代文献检索技术、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与信息伦理等),通过多门通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应该具备的专业信息素养并掌握中外文专业检索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的能力并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对于临近毕业的大四学生,则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各种检索工具、运用信息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引领其尽快进入毕业论文的写作。

4.4 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

可以结合思想道德课程、宣传画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络等形式长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和宣传,促使学生遵循信息道德准则,规范个人行为,尊重知识产权,维护信息安全;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信息品德,面对各种信息具有较强的判断力。在教育方式上,尽量减少说教教育,可以通过举办信息素养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信息道德建设的兴趣。

4.5 图书馆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可以对大学生信息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应该加强对图书馆各类资源的宣传,在新生的入馆教育中详细介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馆内布局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和使用图书馆资源;其次,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与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相关的讲座和培训,满足学生的差异化信息需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再次,可以考虑让部分馆员开设文检通识课,教授学生信息检索的原理与方法,电子资源的获取方法和检索技巧;最后,图书馆还可以加强和其他院系部门的合作,采购师生急需的信息资源,实现对现有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4.6 建立对信息素养有效的评价机制

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是人们获得、利用信息资源的一种能力。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是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考核指标方面,可以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方面来综合衡量。对于信息道德的考核,可以改为完成课程论文,让学生在写课程论文过程中查阅和整理资料,从而进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信息意识的考核,则可以通过举办信息素养知识比赛、专题报告、个人演讲等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水平;对于学生的信息能力,可以通过布置具体的实践操作任务来进行全面考核,不同的专业可以布置不同任务;信息知识的考核,则可以采用传统的书面考试来进行评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因此,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多元化的考核,不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

5 结束语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关注。本文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提出将信息素养学习贯穿大学四年和开设通识课程的各种实际措施,探讨开展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构建适用于地方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为地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Zurkowski, P.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s and Priorties[Z].US National Commission on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1974.

[2] 田广琴.高校信息素养国内外研究综述[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34(3):104-107

[3] 吴翠花,刘凤英.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 教育教学

论坛,2014.5:242-244

[4] 宋海艳,余晓蔚,潘卫.高校信息素养通识教育课程实践探索

与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4.7:11-14

[5] 李容.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J].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4.1:40-44

第8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校中职生;手机依赖;心理分析及对策

一、体育中职生手机依赖概述

随着国际上对体育竞技的激烈竞争,我国体育事业在蓬勃发展,体育专业的中职生全面发展成为共鸣。新阶段体育生在校园内出现了手机依赖的现象。手机依赖是一种长时间依赖于玩手机的行为,它和网瘾一样是过度地滥用手机,一旦没有手机会导致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手机依赖严重影响体育生的训练和学习。笔者在体校工作多年,选取了广西体育运动学校中专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23%的被调查体育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在8个小时以上,74%的学生在3小时以上。主要集在玩网络游戏和聊天工具上。长时间依赖手机定会影响学生的正常训练和学习。影响体育中职生的正常人际交往,体育生由于平时训练特别辛苦,内心渴望交友,但又不愿把自己的心扉向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敞开,他们选择了手机聊天工具。久而久之,脱离正常的交往朋友圈子,使学生感到孤僻,从而导致交往恐惧症不断加剧。

二、体育中职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分析

体校生的内心需要我们关注,造成他们过度依赖手机的心理原因我们要探究。通过问卷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正是这两个的原因导致了体校生手机依赖。

1.学习焦虑心理

体校学生尽管没有普通学校学生的学习压力,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差,比赛训练时间多,导致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往往感到焦虑,这就使得他们在课堂上依赖手机,逃避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问其原因,他们的回答往往是听不进去文化课,对学习感到厌倦。

2.孤独心理

由于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学生经常产生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体育生平时训练较辛苦,他们更加需要朋友的安慰,但由于自我意识处在发展期,他们又不愿主动向别人打开心扉。训练之余他们通常用手机进行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来释放自己的孤独感,仿佛手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好朋友。

三、体育中职生手机依赖的对策

1.丰富校园文化

体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到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有意义,不需要用手机来打发时间,要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可以鼓励班级内部举办图书互借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地阅读并在阅读中提高体校生的文化底蕴和学习热情。同时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降低学生的孤独感,让他们多进行彼此间的交流。

2.开展心理辅导

对于有手机依赖症的体育中职生,学校应早发现、早干预,以帮助他们尽快戒掉手机依赖,帮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上来。当前可以采用的具体方法是:教师根据体育专业中职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设定不同学生的不同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对那些重度手机依赖症的学生规定他们,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由从前的8小时,降低到7小时,逐步减少。同时,还要让患有重度手机依赖症的学生学会放松,合理作息规律、多锻炼身体,并鼓励学生在放松状态下逐渐地减少他们玩手机的行为,进而达到有效的治疗。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奖惩方法加以巩固。还有一种摆脱手机依赖症的对策就是小组心理辅导法。体育中职生手机依赖症患者对手机有着共同的体验和认识,他们对自身所存在的手机依赖问题容易产生共鸣。在对他们的小组心理辅导中应采取“行为认知”模式,使小组成员先了解小组心理辅导的本质,然后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手机依赖的问题进行成员之间的主题交流和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手机依赖程度,看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让他们自己主观上希望解决它,从认知的层面与成员共同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来确定目标、拟订评估策略、制订行动计划。

体校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通常是正面、积极阳光的,但他们在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多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于是出现学生在校园内外过度依赖手机,甚至连过马路时、上课时,都在低头玩手机,对他们正常的学习和训练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体校生对于手机依赖的心理原因,并针对这一不良现象提出了相关的改正措施。希望通过本论文能够引起教育工作者对体育中职生手机依赖现象的重视并投入努力去改善这种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吴国建.高职生网络成瘾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0).

[2]于开祥.体校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新校园:中旬刊,2014(3).

第9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 网络交往 利与弊

微信是一种高端的网络交往工具,是网络交往的新生力量。它功能强大,支持多平台智能手机、支持多人语音群聊、能够查看附近的好友、摇一摇还能发现周围的陌生人,注册简单方便,同时,它还与QQ通讯录匹配。正是因为这些强大的功能和别具一格的特色,微信自2011年一推出,便受到了众多网友的青睐,用户数目从零到亿,仅仅用了433天。大学生接受新事物速度快能力强,很快便成为了微信的一大主流使用群体。当然,微信与其他网络交流方式一样,是利弊共存的。

一、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有利影响

一是帮助大学生排泄不良情绪,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大学生进行网络交流或是因为感到孤独,感到焦虑,或是因为无聊,打发时间。一般的在校大学生在碰到心理问题,或是一些难以启齿的难题时,很少会去咨询心理医生,也很少去找辅导员老师寻求帮助,他们害怕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们。由于自尊心束缚,不少大学生也不会选择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倾诉。如此一来,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难以找到诉说的对象。但是,消极情绪如果不排出去,会积郁成疾,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自然而然的,网络就成为了大学生排泄不良情绪的通道出口。微信有一个功能就是“摇一摇”摇到陌生人,在和网上的陌生人聊天时,他们不会担心别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不用担心会有人嘲笑他们,只要发泄出自己的不满就可以了。通过网络来释放不良情绪和排除心理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是有助于大学生拓宽求知渠道进而实现知识技能和角色的社会化。相关研究表明,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接受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大学生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会通过各种QQ群、微信群如IT学习群、驴友群、读者群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谈论专业学习、时事、求职经验等。他们通过各种网上交流方式可以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交流,大大扩展了交往空间,结交了更多的朋友。从一些有经验、睿智的网友身上可以学到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智力发展。网络交往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大学生们在进行网络交流时,往往会扮演不同的角色,社会对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大学生们可以借助网络交流来体验社会上的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感情,理解不同角色的行为规范,进而对比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把握好自己作为大学生这名角色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是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增强自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网上与网友进行讨论分析,广泛听取各种建议,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不至于做傻事。在网上和一些有智慧的网友聊天,还可以让大学生进行自我激励,鼓励自己,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可能胆小羞涩,自卑懦弱,毫无自信。但是,在网络的世界里,他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或者是在贴吧、或者是在群里成为佼佼者。这样的成就会增加个人的自信,这种自信也会影响到现实的生活,让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拥有自信。

四是有利于稳定感情。大学生们很多都是背井离乡,外出求学。与家人、以前的朋友和同学都相隔甚远。亲戚不走,会疏远,朋友不联系,会淡忘。不在同一个城市,别说见面,就是经常打电话也是非常少的。但是,网络交往就解决了这种问题。网络交流方式如QQ、微信都提供视频通话,不仅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见到人,千里之外的亲人和朋友就好像近在眼前,因为操作方便且经济实惠,大学生会经常使用这些网络交往方式联络感情。现在,几乎每个班级都会建立班级的QQ群、微信群,不仅可以和以前的同学在群里聊天、谈笑,还可以群语音,群视频,十分便捷。通过网络交往方式来联系亲人、朋友、恋人、老师已经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五是选择网络交往方式更经济。微信有点对点的语音通话功能,和打电话是一样的,但是,费用却比打电话便宜许多,只需要消耗流量就可以,这样是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选择微信的原因。学生还未进入社会,没有工作,生活费大部分来自家里。朋友多,想和朋友聊聊天的时候,如果打长途电话,话费消耗不起,网络交往方式需要消耗流量,移动、电信、联通在校园都有针对学生的流量特惠套餐。相对于其他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的确是省钱多了。

二、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

网络交往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大学生进行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还是有很多的。一是影响课堂质量。很多大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用手机和网友聊天,有时候一聊就是一节课,压根就没听老师讲课。如果手机声音没关的话,还会时不时传出提示音,影响周围同学听课,也影响老师上课。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夜猫子,晚上熄灯后,还会躺在床上用手机聊天,严重影响大学生自身的视力和睡眠。晚上没睡好,上课没精神,如此恶性循环,就越来越影响课堂质量。

二是易导致不良情绪的恶性循环。有调查表明,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程度与其孤独感特质和社交焦虑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在孤独,在的感受到焦虑时会选择躲进网络的世界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思想交流,抒感。有研究发现,过度上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感增加,并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和幸福感的降低,二者交互作用,会步入一个恶性循环。

三是过度沉迷依赖网络易形成网络性心理障碍。网络交流的确能够给大学生们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对于一些自制力相对比较差的同学来说,网上交流未必就是件好事。有些大学生一碰计算机,可以不休息地一直聊天,长期坐在电脑面前呢,不愿意离开计算机。平时,也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文娱活动,缺少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的学生甚至过度依赖网络,逃避现实,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问题。长期沉溺于网络会导致大学生出现身体机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思维迟缓,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问题进而产生了网络性心理障碍。

四是容易造成道德缺失,信任危机。大学生在网上碰到的网友良莠不齐,很有可能接受一些非法分子的熏陶,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两外,因为网络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容易发生欺骗行为。部分大学生在网上受骗之后,通过QQ或者微信等网络交流方式进行报复,对其他的大学生行骗。有些受骗的大学生则是不再相信任何人,也不会再对任何人付出信任,产生信任危机。也有些猎奇的大学生,充当黑客,肆意侵入他人的网络系统,制作病毒,通过网络交流工具散布病毒等。最为常见的是盗取QQ号和其他一些账号,窃取同学或者校友的私人信息。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五是容易形成人格障碍。很多大学生在网络上扮演着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差甚远的角色,或者一个人扮演多个不同职业、不同性别、有着悬殊差别的角色。这些在网上扮演不同角色的大学生往往会面临角色差异和角色的冲突,甚至回到了现实世界,就有些分不清他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角色。容易造成角色的混乱,形成人格障碍。

六是容易造成人情的冷漠。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对自己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却交流甚少甚至是漠不关心。如果一个班级里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整个集体就会涣散,大学生个人也更加容易产生孤僻、冷漠及其它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网络交往本身无对错,主要是看怎么去使用它。只要高校做好教育引导,多设置些网络交往指导课程,完善相关制度,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交往实践,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相信,网络交往会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大利器。

参考文献:

[1] 黄必春.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42-44.

[2] 郭中然,姜国俊.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负面影响的干预对策研究.现代教育科学,2008,(3):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