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3的倍数特征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激活;探究;练习;建构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来探究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为以后学习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打好重要基础。知识的学习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材通过一个例题和“做一做”,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2、5的倍数特征体现在数的个位上,与3的倍数特征相比较,规律比较明显,而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较难发现,并且易受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例题首先安排找出3的倍数,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观察、猜想、验证,逐步归纳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做一做”是在学生初步掌握3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判断和写3的倍数,重点强调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它就是3的倍数。
教学实践
一、激活经验
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请用学过的知识解答。
课件出示:想一想,填一填,说一说。
25 36 60 45 59 72 83
2的倍数 5的倍数
学生活动:在作业纸上填一填。
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发现2和5的倍数特征的?(板书: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
师:我们上节课通过找2和5的倍数,对找出的数进行观察、比较,分别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就按照这样的过程,探索、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3的倍数特征”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们的生活较远,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先复习运用2、5的倍数特征,在具体的数学题目中,多数学生能快速找到2和5的倍数,通过集合圈的形式能够巩固学生对2和5的倍数特征的理解。然后回顾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发现的过程:找出倍数―观察比较―发现特征,通过谈话揭示新的问题:3的倍数特征,运用负迁移使学生引发猜想、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二、探究新知
1.提出猜想,引导质疑
师:我们知道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个位上是5或0。那你能猜想一下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吗?说说你的想法。
许多同学认为,3的倍数可能是个位上是3、6、9的数。(板书:3的倍数,个位上是3、6、9?)
师:利用以前的经验学习新内容,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今天大家联系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样猜想,想法是很好的,数学学习经常可以这样类推。那这一次的猜想还对不对呢?大家来看几个数:23是3的倍数吗?16和59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想,一般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影响,按思维惯性,可能许多学生会猜测个位上是3的倍数。猜想应该看个位上的数,这是十分正常的思维现象,也是探索问题的开始。这时教师拿出实际的数,使学生发现猜想不正确,形成思维冲突,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探求欲望。]
2.利用经验,主动探究
(1)找出3的倍数
课件出示:
师:在表中将3的倍数用荧光笔涂上红色。
学生活动:用荧光笔涂色,交流、呈现所涂的3的倍数,有错的修正。
(2)探索特征
师:横着看,前10个3的倍数,个位上分别是哪些数字?
学生活动:很快找到前10个3的倍数:3、6、9、12、15、18、21、24、27、30;讨论发现个位上的数有:0、1、2、3、4、5、6、7、8、9。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意数。
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前10个3的倍数,学生发现找3的倍数仅仅看个位上的数字是不行的,现在前10个3的倍数的个位从0到9都有。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横着看不行,还可以怎么看?仅仅看个位不行?还要看什么位?努力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
师:横着看不行,还可以怎么看?你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哪一小组来汇报一下有什么发现?是怎么发现的?
师:根据大家的发现你能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码?
[设计意图:学生从涂色的部分很快发现可以斜着看,并且很快会发现:3、12、21;6、15、24、33、42、51;9、18、27、36、45、54、63、72、81;93、84、75……发现3的倍数的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调换位置还是3的倍数; 还可能发现3的倍数的数个位上的数变小,十位上的数变大也还是3的倍数;或发现个位上的数少1,十位上的数多1,但是和不变,和分别是3、6、9、12、15……通过口算这些3的倍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有规律的:都是3的倍数。
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大多学生数感不强,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的活动,观察100以内3的倍数的特点,先横着观察没有发现规律,再引导学生斜着观察,通过对比、类推发现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正好是3的倍数,继而初步感知3的倍数的特征。]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修改板书(将前面的板书个位上是3、6、9?擦掉,写上:各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3)强化认识
师: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字的和会是3的倍数吗?同座互相找几个怎样的数算一算,看看会不是3的倍数。(学生计算)
师:任意找几个三位数或四位数,用今天发现的结论判断一下是不是3的倍数,同座互相用除法算一算,看是不是符合上面的结论。
交流:你举的什么数,与这个结论相符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不同角度的观察与验证,通过计算验证是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任意数,让学生自己举例和验证生活中的任意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探究兴趣;通过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验证猜想,感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样围绕问题逐层深入展开探究活动,发现特征,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对比、验证、归纳、概括等能力。]
(4)运用知识
课件出示“做一做”。
师:下面数字卡片摆出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活动:同座讨论互说,大组汇报。
师: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三个数成为3的倍数,怎么想?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交流,大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原来是3的倍数的后面可以添加0、3、6、9。原来不是3的倍数的可以凑成和是3的倍数,如58和46后面分别可以添加2、5、8。
[设计意图:这一题的第一问学生很快就能运用本节课发现的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但是第二问学生可能回答不全面,有遗漏,但是通过大组汇报和教师的小结综合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这是一道发散题,一是要让学生掌握这种题的思考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通过数学交流,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多层练习
1.课件呈现题目,做练习三第3~5题
[设计意图:第3题要求学生把3的倍数圈出来,交流哪些是3的倍数,说说理由,主要为了巩固学生灵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判断的能力。第4题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让学生在不同判断方法的“思维碰撞”中加深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第5题,这是一道发散题,一是要让学生掌握这种题的思考方法,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
2.知识链接:你知道吗?
我们学习了2、5和3的倍数特征,10以内其他的数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请边读边想。
①能被4整除的数的末两位也能被4整除;
②能被6整除的数的末位是偶数,且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③7的倍数的特征: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是7的倍数,就需要继续上述“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33是否是7的倍数的过程如下:13-3×2=7,所以133是7的倍数;又例如判断6139是否是7的倍档墓程如下:613-9×2=595 , 59-5×2=49,所以6139是7的倍数,以此类推;
④能被8整除的数的末3位也是8的倍数;
你明白了吗?请同学之间互相出题考一考吧!
四、总结延伸
1.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拓展延伸。思考:9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9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的数字之和是9的倍数。
五、设计思路
本课基于“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的认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经历、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1.创设问题,激活经验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3的倍数的特征”这一节课相对来说,内容比较枯燥,需要教师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课一开始,教师先让学生从已有的数中找出2的倍数、5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回顾探究的思路,接着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从而使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猜测中引发知识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的探究新知做好心理准备。
2.自主探究,建构特征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这节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征。比如在猜想环节,教师让学生观察自己说出各种猜想,在第一次猜想时,教师让学生用正例、反例进行验证;第二次猜想后,教师着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观察、讨论,通过计算验证,从而才得出结论。学生实实在在经历了这一探究过程,真真切切地积累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3.重视知识,关注方法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营造直觉思维空间
观察是思维的源泉,教材中虽有不少反映事物发生变化过程的思维模式插图,但这些插图毕竟是静止的,只反映事物变化的结果,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难度大。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则直观形象,主题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先出示一些三角形实物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特征?学生也许会发现实物的很多特征,这时教师将模糊实物的非本质特征,闪动三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再次诱发思考:这些图形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观察闪动部分,初步感知这些都是三角形。接着研究三角形的意义,请同学们自己创造一个三角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创造三角形?学生边动手操作边思考,然后反馈。A生:我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B生:我用直尺画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C生:我把三角板的三条边描下来围成一个三角形……此时,教师启发思考:同学们创造三角形的方法各有不同,但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不同点是: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线的粗细不同;那相同点又是什么呢?光用语言描述概念很抽象,教师此时用课件演示:先出示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再把三条线段依次连接,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初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三角形;动手操作创造三角形,领会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再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学生概括三角形的意义就水到渠成。通过有目的,有秩序地出示形象逼真的画面、建构三角形表象,让学生在观察中丰富表象,在观察中启迪直觉思维。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创造直觉思维环境
操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一种无声语言的表达方式,是连接多种感官参与的思维形式,是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的重要手段。例如,《平面图形的实践和整理》练习课,我设计这样的一道题:用一根12.56厘米长的线段,围成不同的平面图形,求这些图形的面积,你们发现什么规律?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教师将学生分成十六小组,每一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组的小组长合理分工,共同设计,美术师把线段定形拼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测量员认真测量,检验员仔细校对并报数,记录员有条理地做好记录。有的小组带细铁线,设计师把设计好的图形传给测量员,接力式的分工合作。有的小组学生能力差些,教师及时指导,并参与合作。不管学生的成绩优中差,他们都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把线段围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再求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发现许多新的规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操作、交流的过程,眼看、嘴说、耳听、手动、脑想,用不同形式重现平面图形的特征、重新梳理平面图形周长的求法、重新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既复习旧知识,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使用直观教具学具,提供直觉思维机会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空间,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生学习数学不是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现成的结论,而应是一个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经历探究和实践的过程。这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和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构建智慧课堂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处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是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2、5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某电信公司推出一项优惠政策,凡是5的倍数的固定电话号码,可以免费获取一部手机。小刘家的电话号码是86838445,我们怎么来帮助小刘判断她有没有中奖呢?”
生1:看看个位是不是5,就知道它是不是5的倍数。
师:这样想正确吗?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生2:把每一位数字加起来,如果除以5没有余数,那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
师:这个电话号码的各个数字加起来等于46,除以5有余数,那这个数就不是5的倍数。这是你的判断,其他同学呢?
生3:用86838445除以5,看它有没有余数。
师:好的。用计算器计算,果然没有余数。看来,这个号码是5的倍数,那小刘家有没有中奖?
生:中奖了。
师:这里还有很多这个地区的电话号码(课件显示8个电话号码和省略号),工作人员要把幸运号码从中选出来,每一个电话号码都用除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生4:太麻烦了。
生5:5的倍数肯定有特征的,掌握了5的倍数的特征就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了。
师:看来,我们有必要研究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
上述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有趣、新奇的问题情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不断深入探究问题。
二、创新过程,构筑探究平台
“探究是教学的生命线。”新教材中很多知识都有广泛的现实背景,教师可将传统中封闭性、定向性的例题和习题创设成有利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情境,并使这些探索性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合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过程创新,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时空,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去判断、去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适时点拨,提炼思想方法
例如,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
(1)师:这是百数表(略),你们能把5的倍数有序地找出来吗?同时用“?”圈出来。
(2)学生圈5的倍数。
(3)交流:你找到了哪些5的倍数?
(4)发现:我们来观察这些5的倍数,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生:5的倍数,个位上的数是5或0。
(5)验证。
师:在百数表中,我们发现5的倍数的个位上是5或0,那么超过100的5的倍数,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呢?如5的132倍,它的个位上会是几呢?(学生计算)符合刚才发现的特征吗?你能不能也来举一个这样超过100的例子,看一看这个数有没有这样的特征?
师:同学们,你们举出的例子都有这样的特征吗?有没有找到一个5的倍数,它的个位上不是0或5?
师: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不是0或5,它会是5的倍数吗?在百数表上看一看。(生观察分析)现在你能肯定地告诉老师,5的倍数有什么样的特征吗?
(6)回到课始问题。
师:你能帮助电信工作人员很快地筛选出幸运号码吗?大家试一试。
(7)小结:我们是怎样得到5的倍数的特征的?首先我们在百数表中找出了5的倍数(板书:找出倍数),然后通过观察有了一个初步的发现(板书:发现特征),再在百数表外举例验证(板书:举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那么,2的倍数又有怎样的特征呢?你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吗?
……
学生在探索中经历了思维的波澜起伏,不仅找到了规律,而且体会到了研究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接下来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运用相同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
2.设置冲突,激发探究热情
认知冲突既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也是学生主动探究的根本原因。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设置认知冲突,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让学生在百数表中圈3的倍数,引导学生第一次观察:“3的倍数真有前面说的那些特征吗?”疑惑的表情在学生的脸上显露,智慧的语言在和谐的氛围中流淌,他们发现猜想错误,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12和21、36和63等数交换顺序还是3的倍数,15和51、25与52等数交换位置却不是3的倍数。由此,学生发现3的倍数与数字排列的顺序无关。那么,3的倍数到底与什么有关呢?疑惑激起了思维的阵阵涟漪,打乱了学生原本的认知,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课堂上,教师引发认知冲突,既激发了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向往,又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
3.合作交流,提高探究效率
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时展的需要。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探究行为不是个体行为,应该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合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在探究“3的倍数与什么有关”的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做个实验,并提出操作要求:(1)选出3个3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选2个。(2)在画好的计数器上用珠子摆一摆这个数,并数一数用了几颗珠子,在纸上做好记录。(3)判断珠子是否是3的倍数。(4)根据自己的记录,你发现百数表中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同时,教师还提出小组成员的分工要求,即每组选出一位组长,组长选两个人在计数器上摆,一人记录,操作后进行交流讨论。由于分工明确,学生动手有条不紊,热情高涨,发言积极,亲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智慧之旅。通过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而且由于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思维方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注重拓展,延伸探究时空
打开教材,浓浓的生活味扑面而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选取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使数学课堂既充满生活情趣,又充满智慧的探求,并且让这种智慧向课后延伸。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的结尾时,教师说:“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课件先播放蝴蝶、海星、螃蟹等动物,再播放枫叶、银杏叶等植物,最后播放中山陵、伦敦塔桥、故宫等建筑及各种窗花。师:“你们看,这些漂亮的窗花就是人们创造出来装饰用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回设计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保证图形的两边完全对称呢?”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显示松树的剪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轴对称图形,学生兴趣盎然,一直到下课还在忙着画、剪。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先进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一)设置问题情景要有启发性。
设置启发性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充分挖掘好教材的资源及现实生活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解决问题所迫切需求的知识情境,让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我结合日本地震的时事,问学生:同学们,3月11日,日本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你们知道是件什么事吗?利用课件展示几幅图片后,介绍地震的震级为9.0级,震源24公里,震中位置东径142.8度,北纬38.5度。并提出问题:监测人员是怎样快速、准备的知道地震的具置的?日常生活中又该怎样来确定位置呢?从而板书出学习的课题,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产生了探索的欲望,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出来。
(二)设置问题情景要有趣味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但是仅有趣味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启发性,还必须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比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我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动物王国正在进行50米短跑比赛呢,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三只蜗牛比赛赛跑的动画场景。我问:猜一猜,谁将是这场比赛的冠军呢?有的说1号,有的说2号,也有的说3号。“究竟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我们继续往下看”。课件继续播放动画,原来最终是3号蜗牛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刚才在不能确定是几号蜗牛获胜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说出现的结果是可能发生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引出课题。
良好的问题情景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为掌握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进而关注课堂的教学,我们的数学教育便有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通过演示启迪,留足探索空间。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枯燥的,导致一些学生不感兴趣,使数学教学质量低劣。老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利用网络资源,集图像、文本、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促进学生尽快以最好的心态进行学习,将枯燥乏味的知识趣味系统化。
例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时,我利用网络资源播放flas《数青蛙》,学生产生亲切感,学生在充满童趣的儿歌中,边看边数: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然后出示以下表格:
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第三行、第四行的数据排列各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交流:第三行的数都是2的倍数,第四行的数都是4的倍数,从而得出“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这个数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这一结论。学生通过发现了数字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标教学理念。
(二)利用多媒体演示,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并推导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我让学生动手将长方形割补后拼成平行四边形;将平行四边形变为两个形状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将两个形状面积相等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展示各自的方法后,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些图形的割补变化过程: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这样处理这个教学片段形象、生动、直观。学生手脑并用、乐于参与,对几种图形面积公式的由来印象深刻,并为学生留足了探索的空间,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易于理解和吸收,同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倡导合作交流,提高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充分参与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以培养其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其创新意识,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标教学理念,能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通过抽象图形,明确定义以后,我按排了“同伴合作,探究特征”这一环节,我问:同学们,你想从哪些方面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的说从边的长度去探究,也有的说从角的大小去探究。教师明确,为了便于叙述,我们把图中四条边分别称为长边和短边,四个角分别叫做角1、角2、角3和角4,并通过课件出示。教师提示要求:在探究特征时,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学习要求是利用工具,如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对平行四边形边的长度和角的大小进行度量,把量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一、二大组合作时测量边的长度,填写表一。三、四大组测量角的度数,填写表二。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拿出学习卡,与组员分工协作。
结论:两组对角分别相等。四个内角和是360度。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水平。
四、注重循序渐进,巧设分层练习。
(一)练习要有广度。
课程标准指出:练习,要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因此在习题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趣味性。《小数的初步认识》练习时,我设计了,如“朋友聚会”,利用多媒体将画面动态化、形象化,学生在情趣活动中加深对小数的认识。二是应用性。“开阔眼界”,读一读、姚明的身高、刘翔的成绩、长颈鹿的高度、大象的重量和高度、航天飞船的重量及长度、以及山城重庆的面积,不仅巩固了小数的读法,同时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三是开放性, 从“小小推理家”到 “我当小判官” 再到“智慧园”,难度逐渐增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练习要有梯度。
例如:在教学《倍数和因数》新课教学完后,我设计了“分层练习,巩固提高”这一环节。我充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提供了一个练习的平台,共有以下四关:
第一关:基础练习(数学医院: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8是倍数,2是因数。
(2)32是5的倍数。
(3)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4)42能被7整除,42是7的倍数。
我采用小动物问话的形式,让学生当小判官逐一判断,学生兴趣浓厚,发言积极。
第二关:发散练习(完美组合:从0、1、2、3、4这五张卡片中取两张组成一个数,使它是2的倍数。)
我首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然后抽生说,为了有序并且不遗漏,教师归纳出有十种不同的组合,即:10、12、14、20、24、30、32、34、40、42。”。难度逐渐增加,习题上升到具有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三关:提高练习(对号入座:猜王老师的电话号码)
教师提问:最近王老师刚换了新的手机号码,前三位是151。四至十一位的数字是多少,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猜猜吧。
①第四位是最小的自然数。
②第五位上的数只有因数1和2。
③第六位上的数的最小倍数是3。
④第七位、九位、十位的数都相同,是任何一个自然数的最小因数。
⑤第八位与最后一位相同,它们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
由于猜老师的手机号码,学生兴趣特高,调动了积极性,全体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第四关:拓展练习
实践应用: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捐款献爱心活动中,我班王溯同学捐了18元,左景欣同学捐了30元,樊跃捐的钱数比王溯多,比左景欣少,又是王溯和左景欣钱数差的倍数。请你算一算,樊跃捐了多少钱?
教师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最后明确方法:30-18=12(元)12×2=24(元)答:樊跃捐了24元钱。
通过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循序渐进的展开练习,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让差生“吃好”,又让优生“吃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建构理论和教学实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在教学环节中的主要作用,把上述四个方面,归结为: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有力保障;也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品尝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的有效捷径。这种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视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师生间、学生间的思维互动,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多彩的、有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是从已有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实质上属于合情推理,是科学探究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环。
一、营造氛围,提供猜想时空
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教学方式。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数学猜想是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主动探索。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既然是猜想,就有对、有错,想错了不要紧,这样不至于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从而毫无拘束地大胆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猜想,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通过猜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猜想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二、创设情境,形成猜想动机
问题是猜想的前奏,猜想源于问题。给学生创设引起猜想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形成猜想动机,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火花,为最终得到结论做好准备。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在引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的面积后,教师拿出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高略长一些,一个三角形底边略长一些,两者面积相差不大。)
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哪一个大一些?
生1:第一个比较大,因为它的高长一些。
生2:第二个比较大,因为它的底长一些。
生3:他们都是猜的,第一个三角形的高长一些,但它的底短一些;第二个三角形的底长一些,而它的高却短一些。所以,我觉得就这样观察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那么你们大胆地猜想一下,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
学生分小组操作、交流、讨论,汇报。
生4: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三角形的底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三角形的高也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所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除以2。
生5: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教师用课件演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经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
这节课中,教师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重要的猜想条件,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有关,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应如何计算。学生有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经验。他们通过猜想,把三角形拼成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最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三、运用激励,激发猜想兴趣
通过激励,培养学生的猜想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猜想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参与探究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当猜想与最终结论相吻合时,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解开了数学的奥秘,数学学习自信心和自觉性会进一步提高。有了愉悦的成功心理体验,学生对猜想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猜想给予积极评价,只要合理的成分就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恰当点拨,掌握猜想方法
猜想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时候猜想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它往往需要根据探索分析的不断深入而进行修改,增加可靠性与合理性。学生通过自己的验证不断修正自己的猜想,获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的深入性和严密性。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猜想的引导,大胆鼓励学生猜想。学生猜错了,不急于否定,提供方法由学生自己验证;当学生失去猜想的方向性时,教师应做适当的提醒和暗示,帮助学生继续猜想。
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前面我们研究了2的倍数、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都只要看个位上的数。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1:我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个位上是2、5的数也是3的倍数,如,12、15都是3的倍数。
生3:我发现个位上是4、7、1、9的数也有3的倍数,如21、24、27、48等都是3的倍数。
生4:我发现个位是0至9的数都是3的倍数。
生5:我发现个位上0至9的数都有不是3的倍数。
……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发现,个位上是0至9的数都有3的倍数;现在,又通过举例发现个位上是0至9的数都有不是3的倍数的数。那么,你们有什么体会呢?
生6:我认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它的个位。
生7:我认为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与2的倍数、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不同。
……
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时,极易受到旧知的影响,产生负迁移。这节课中,教师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积极引导学生猜想,暴露学生的错误,使学生在交流、争辩、探索中纠正了错误认识。虽然最初猜想的结果是错误的,但学生经历了正确结论形成的过程,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科学地思考问题。
一位德国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自身的特点在客观上决定数学学习要有足够的学习准备。“所谓学习准备,简单地说,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合理地创设情境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比”一课,新课伊始,老师用课件演示情境:一位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要2小时,一个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骑45千米。看,一个人在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谁快?”“怎么比较谁更快?”
这样根据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通过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创设充满趣味而又真实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索有趣的、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生动形象,活而有序。新课标提出,要教学生身边的真实的数学,本节课学生能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教师创设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主动构建了“比”的概念及意义,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情境创设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只有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的关注,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有位老师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特征基础上,结合每个学生的座位号创设这样的情境:
师:班上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座位号,老师先采访几个同学:你是几号?记住自己的座位号了吗?
师:现在老师说一句话,请符合条件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座位号迅速到讲台前集合,不符合条件的可小声说说哪些同学符合条件。准备好了吗?
1.请座位号是15的因数的同学集合,站在讲台的左边。
2.请座位号是15的倍数的同学集合,站在讲台的右边。
师:你是几号?(3号)同学上来了,几号同学应该跟你一起上来?(5号)!为什么?(5号)同学你同意吗?1号呢?
师:15号同学到底该站哪边?你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你现在的位置吗?真幸福!你现在既是自己的因数,又是自己的倍数。15的倍数有几个?怎么只有3个?前面不是说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吗?(随机出示课件)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每个学生都有的座位号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学生思维活跃。这样的学习情境,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持续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情境创设要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合理地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考。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往往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有位老师在教学“质数、合数”一课时,问学生:“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小正方形的个数为多少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就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借助课前准备的小正方形进行拼摆;有的用笔在纸上画;也有的发挥空间想象,在纸上写着长方形的长和宽;还有的不由自主地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起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从多个层面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质数固有的特征巧妙地隐含于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的有效方法,它能造成学生认知心理和知识内容之间的不平衡。而学生要解除这种不平衡状态,就得参与认知活动,就得经过一番思考。情境创设彰显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情境创设要有机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方法的渗透,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由传授知识转化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所在。
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引导学生复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后,围绕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创设情境,有机地渗透转化思想。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用什么方法能测量这个圆的周长?(课件出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
有的说:“把圆在尺子上滚动一圈,能量出它的周长”。还有的说:“可以把铁丝剪断、拉直,能量出它的周长”。
师:我们把这些方法叫做化曲为直的方法。如果要测量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哪怎么办?(课件出示一个圆形花坛)
有的说:可以用绳子绕花坛一周后,再测量出绳子的长度,这样就求出了花坛的周长。也有的说:可以直接用卷尺,绕花坛一周,这样也能测量出花坛的周长。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不少!现在请大家观察:老师拿出一根系有小球的绳子不停地转动,小球的轨迹形成一个“虚圆”,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学生愣住了!
实践证明“切断拉直”、“滚动”和“绳测”方法都有局限性。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哪些线段有关?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老师拿出两根都系有小球但长度明显不同的绳子,一起不停地转动,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虚圆”,哪个圆的周长大?为什么?
学生抢着说:外面的圆周长大,因为绳子长。
师: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什么?哪么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半径,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
师: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或直径究竟有什么关系,能否根据它们的关系探索出求圆周长的方法?
摘要:数学即生活,只有将数学学习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学习好数学,应用好数学,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学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关键词:新课标 生活情趣 数学学习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可见,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因为只有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到学习、探索和实践中。
在教学“倍数和因数”一课时,在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每个学生自己的学号,创设这样的情境:我们班的每位同学都有一个学号,现在我们做个游戏,教师:根据自已的学号,符合条件的同学迅速到讲台前集合,不符合条件的可以小声说说哪些同学符合条件。做好准备了吗?①学号是10的倍数请集合(站到讲台的右边)。②学号是10的因数请集合(站到讲台的左边)。教师:你是几号?(5号)你上来了,还有哪个号的同学应该跟你一起上来,并站在一起?(2号)为什么?2号同学,你同意吗?1号呢?教师:10号到底该站哪边?如果你能用一句话来说出你应该站的位置,老师就不为难你,好吗?你真幸福,你既是自己的倍数,又是自己的因数。10的倍数有几个?(3个)前面不是说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吗?怎么只有这3个?(课件随机出示,教师同时进行总结)
这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每个学生都有的学号,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学生思维活跃。既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求倍数和因数的方法,特别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延续性,让学生初步感悟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其他特征。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教授“折扣”一课时,可以把学生跟着妈妈去商场买衣服的情境搬到课堂教学中来。“星期天,小红跟着妈妈去商场买衣服,小红看中一件漂亮的衣服,标价150元,商场打八折出售,请你帮小红算一算,小红买这件衣服实际花多少元?”
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数学教育家斯拖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鉴于此,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如在“利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家里有20000元钱暂时不用,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学生回答的办法很多,可以投资、买股票、储蓄……这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选择储蓄比较安全。在储蓄之前,我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够介绍一下吗?”学生们在预习的基础上竞相发言。在充分感知了“储蓄”的益处之后,学生们又主动介绍了“储蓄的相关事项”,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体会到了生活与数学休戚相关。
四、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标准化的数学模型,教师如果能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学生就会感到许多数学问题其实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数学,感受到现实生活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例如教学“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一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乒乓球比赛开始前,裁判员用猜球游戏决定运动员打球位置和发球权的场景,让学生体会游戏公平的含义。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们体会到只要用数学的眼光留心观察丰富精彩的现实生活,就能发现很多平常事件中蕴含着的数学规律,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五、数学知识生活化,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离不开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我们教师要能合理地使用教材,有效地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而处理教材要有这样两种态度:一要忠实教材,二要超越教材。
[关键词]
小学数学;钻研教材;态度
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课程理念,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真正实施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能合理地使用教材,能有效科学地整合学生的学习资源,把数学知识由“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将“静态的文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活动过程”。这种转化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对教材的处理。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处理教材要有这样两种态度:一是要忠实教材,二是要超越教材。
一、忠实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也是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范例。它是一大批相关学科的专家与一线优秀教师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的知识内涵。作为使用者的老师,不仅要认真地研读教材,弄清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看清教材中的问题,搞清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方法,还要充分地尊重教材,忠实地执行教材,不要轻易改动和随意更换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有利于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到位。
(一)忠实教材,要学会做“加法”
教材在教给学生某种知识之后,紧接着的就是巩固强化或运用,不太重视迁移推理。教学时,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横向迁移,到相似的情境中去运用,从而对所学知识又有新的发现。例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在教材提供的习题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两道习题,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组题:观察下列各图,并写出恰当的算式。
<E:\123\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2\12q-3.tif>
其中,①②题学生都能顺利作答。解答③题时,学生思路受阻,产生思维定势――根据阴影部分无法列出加法算式。但只要换个角度思考(根据空白部分占“1”的几分之几去列式),问题就迎刃而解。解答④题时,要求学生不仅会列出算式[512]+[612]=[1112](根据阴影部分),而且还会列出算式[712]-[612]=[112](根据空白部分)。这样的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直观地再现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法则,突破了习惯思维的影响(只看阴影部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忠实教材,要学会做“减法”
教学需要留给学生思考与发挥的空间,而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有时恰恰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因而,恰到好处地隐去某些信息,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学“百分数”时,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小明从网上下载一份文件,下图表示下载的进度。图中的65%表示什么?还有多少没有完成?”(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89页第8题)
面对这样一道“中规中矩”的书上习题,笔者先将65%去除,进行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小明从网上下载一份文件,下图表示下载的进度。(课件出示)估一估,选一选,这份文件已完成了多少?
①40% ②65% ③90%
生:(用手势表示选择②65%)
师:你为什么选择65%?请解释一下,好吗?
生:我从图上观察到,“已完成”部分已经超过了一大半,所以40%可以排除掉。再假设一下,如果是90%,那就快要到头了才行。(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上演示)
师:一起来看一看,真的是65%。同学们眼力不错,还学会了用一种方法――排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
上述教学片断,学生自然而然地使用了估测、比较、排除等方法,不得不说,这些都是由于我们减去了“65%”这个信息所带来的。学会做“减法”也应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一种处理教材的思维和意识,因为适时而恰当地做好“减法”,学生的思考空间就会大一些,收获就会多一些。
(三)忠实教材,要学会做“动画”
教材的编排是按常规思路进行的,未必与我们的教学思路一致。为了更有利于学生通过探索而获取知识,教学时,可根据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或重组,进行程序化、动态化地调整,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设计的目的。例如,对于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教材先讲三角形,后讲梯形。而我们完全可以将三角形和梯形的顺序进行调整,先讲梯形的面积计算,再讲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讲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把梯形变成三角形(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动画演示,动态展示梯形上底由3cm变为0的过程),这样直接由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不仅简化了推导过程,渗透了运动变化观点、极限思想、质变与量变思想,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同时又因方法富于变化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二、超越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但教学不能被教材所困,不能死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要进行适度调整,创造性地加以处理,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以探索的方式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认为,从“教教材”到转向“用教材教”,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使用教材,也可以根据本地的资源和环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改造,创造性地设计出我们的教学方案。
(一)合理地“补充”与“舍弃”
由于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同一内容对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会有不同的价值。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便在情理之中。例如,教学循环小数前(苏教版义务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72页中“你知道吗”),很多教师喜欢先以学生熟知的“一年四季周而复始”的实例,让学生感知“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周期现象,并以此作为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有了这一铺垫,原本很抽象的循环小数,通过学生自发地类比,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做法就更有创造性。课始,黄老师就说给孩子们讲个故事,并要求学会的学生一起跟着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真实地掌握了“循环小数”概念中“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一本质的意义。当然,只有补充与舍弃双管齐下,才能体现高屋建瓴的教学风格。
(二)处理好“分散”与“整合”
苏教版教材将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板块,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进行编排,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化。但有些知识在结构上表现为松散、跳跃,给教和学带来了困难。例如,“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这一内容,原来的老教材是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数的整除”进行教学,由于内容相对集中,“整除、除尽、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因数、倍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诸多概念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现在教材进行了分散编排,先安排了“因数与倍数”这个单元(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70页),教学了“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以及2、3、5三个数倍数的特征”等内容。然后又安排了“公倍数与公因数”这一单元(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2页),教学“公因数、公倍数、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并且是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而将原来教材中的“主流利器”一短除法放到了“你知道吗”这个栏目中,成了学生的一种阅读材料。由于这两个单元相隔一年时间,先前学的知识被大量地遗忘了。实践证明,现在这种编排的教学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且新教材中的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真的就是最好的方法吗?真的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吗?特别是对较大一组数来说,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材,进行必要地整合。诚然,只有分散与整合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举重若轻的教学境界。
(三)把握好“探究”与“接受”
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要改变过去过于强调的接受性学习,突出对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排除接受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例如,特级教师张建新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在学生经历了一系列探索活动后,初步知道了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关键是看这一个数的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否是3的倍数。这时,张老师拿出计数器,让学生闭上眼睛,用耳朵来听老师在计数器上拨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强调要专心听有几颗珠子落下的声音。张老师一个一个地一共拔了6个珠子,2颗放在十位上,4颗放在个位上。拨完后把计数器藏在讲台底下,再让学生睁开眼睛。
师:你能根据听到的声音,猜出我拨的是几吗,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
生1:我听到了6颗珠子落下的声音,应该是6吧,6是3的倍数。
生2:我也听到了6颗珠子落下的声音,可能是24吧,24也是3的倍数。
生3:我觉得是15或51,他们也是3的倍数。
生4:123或321也行,他们也是3的倍数。
生5:还可能是2004或1005。
学生答案越来越多,在交流中,学生逐渐得出结论:只要各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6的数都有可能,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试想一下,学生倘若看着老师在计数器上拨出24,学生们看到的就只有这24一个数。而闭上眼睛,就如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学生“看到”了不同的数,3的倍数特征就在这个“闭眼听数”的环节中凸显出来,同时也使学生的探究极富数学味。可见,只有多种教学方法平衡互补、相辅相成,才能体现平中见奇的教学艺术。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 数学智慧;课堂设计;渗透文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智慧课堂十分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智慧富有创造力的教学设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心创设游戏情境
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于轻松惬意的活动中,就会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深深眷恋的快乐场所。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利用课件设计三个砸金蛋找奖品游戏。游戏规则:根据提示寻找奖品,砸对一个可获得奖品,砸错一个收回所得奖品。游戏一:奖品在标有2的倍数的金蛋里;游戏二:奖品在标有5的倍数的金蛋里;游戏三:奖品在标有3的倍数的金蛋里。做前两个游戏时,学生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把奖品收入囊中。正当学生期待着第三个游戏来临之际,我适时再次强调游戏规则。这时,想赢取更多奖品的心理效应,使得“3的倍数是个位上是3、6、9的数”的猜想油然而生。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发现不能只考虑个位上的数。这时,我顺势采用问题驱动策略: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是1的两位数,哪些能被3整除?如果十位上的数字是2呢?你们有什么发现?游戏与奖励的双重诱惑,激发了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激情,促使学生继续深入探究。这样的游戏情境,好像给数学课注入一副兴奋剂,学生乐此不疲、甘之如饴。
二、细心打造操作环节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因此,教师物化抽象、概括的概念,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平台就显的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儿童指尖上的智慧,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深刻而持久地储存。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在生活经验里,相当部分学生认为任何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为打破这一认识误区,唯有让学生动手操作。而常规做法是设计几组不同长度的小棒让学生摆一摆,经历几次成功与失败,再对数据进行整理,观察分析,得出结论。这一安排看似天衣无缝,其实缺乏探究的导向性。若做点技术处理,情形将大相径庭:每组小棒只提供两根,先提供两组不同长度的红色和黄色小棒,再提供两根同样长的白色小棒。实验一:把红色组里一根较短的小棒折成两段后看其能否与较长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实验二:把黄色组里一根较长的小棒折成两段后看其能否与较短的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实验三:把白色组里的一根小棒折成两段看其能否与另一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学生从“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三次探究中,便可轻而易举地发现三根小棒拼成三角形的重要条件――“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两边之和是不是越大越好?在实践与疑问的相互辉映下,学生的思绪涓涓流出。此环节的设计,好像给课堂注入一针催化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慢慢开窍,进而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
三、用心设置认知冲突
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冲突”不断产生、化解和发展的过程。认知冲突如同思维的导火线,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因此,针对知识的拐弯点用心设置多重悬念,就像是给课堂注入了一剂又一剂清醒剂。如教学“田忌赛马”时,课前设计一个扑克牌比大小游戏,一组是9、7 、5,另一组是8、6、4。让学生熟知比赛规则后教师与一学生进行对决,选牌时,学生当仁不让,选了9、7 、5那组牌。游戏进行前先让其它学生预测结果,再让学生先出牌,教师一一对应出牌(大牌对大牌,小牌对小牌,中牌对中牌),结果三局皆输。这时,教师顺势营造第一个认知冲突:要是教师调整出牌先后顺序,是否就不会输得这么惨?学生立马“计上心来”。尔后,教师设置第二个认知冲突:倘若进一步调换出牌顺序,是否有赢的可能?学生有的颔首低眉沉思,有的三五成群讨论,有的持着纸牌细细掂量……一句似不经意的话语,引得学生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探究;在学生深谙以弱制强、反败为胜的出牌顺序后,再次进行师生对决。此时,教师让学生再次先出牌,第三次设置认知冲突,学生发现所学策略用不上,于是领悟出以小胜大之前提,即让对方先出。就这样,一次次的认知冲突,紧紧地揪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几经辗转激起的涟漪把课堂一次次地推向,学生脸上也露出一种莫可言说的得意。
四、倾心设计练习题型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倾心设计富有思考性、层次性、拓展性的习题,才能使学生保持持久兴趣。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思维”飞起来的习题,如同给课堂注入一剂强心剂,激起学生的挑战热情。如《梯形的面积》,设计这一习题:“一个梯形的上底为4厘米,下底为7厘米,高为3厘米,求出它的面积。”学生练习后借助课件演示:梯形的高和下底不变,上底逐渐缩小再缩小直到一点时,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学生诧异地发现运用梯形面积公式也可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而当梯形的上底延长再延长直到与下底相等时,梯形转化成什么图形?这时学生又发现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还可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是为什么?当梯形的上底增大到与下底相等,并且两腰与下底互相垂直时,梯形就变成什么图形?这时学生又发现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还可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又是为什么?这样的习题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推向。这样的习题如磁石般紧紧地吸引着学生走进数学殿堂,使他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