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熊猫习性范文

大熊猫习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熊猫习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熊猫习性

第1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熊猫为了生存,食性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它们退居深山竹林,适应了低营养、低消化率的竹类,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至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百分之四十。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

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360度,给熊猫来个白描

白天,熊猫只睡一小会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吃东西! 熊猫吃什么?对了――竹子。熊猫吃的东西几乎全是竹子。 熊猫每天得吃9~18千克的竹子,也就是说,它们每天要用10~16个小时吃竹子。

熊猫的皮毛黑白相间,这可能是因为它们住的地方经常下雪,还有很多岩石,这种毛色可以让熊猫宝宝更好地隐藏自己,帮助它们躲过凶猛的食肉动物。

森林里又湿又冷,但熊猫的皮毛很光滑,而且非常厚实,所以它们并不怕冷。 它们连脚底板都长着厚厚的毛,这样,即使踩在雪地里也不会冷! 熊猫有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在敌人看来,显得很凶猛。 跟猫一样,熊猫在晚上最活跃,看东西也非常清楚。 熊猫的牙齿很大,下颚肌肉力量十足,啃起坚韧的竹节来,几下就能搞定。

熊猫一般都是独来独往的,但有时也会结伴而行。熊猫能发出11种叫声用于互相交流。它们也会在石头或树上留下嗅迹,好让其他熊猫找到。

野生大熊猫,别跑

如今有野生大熊猫吗?当然有。

有专门研究野生大熊猫习性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学名叫“野生动物行为学研究”,听起来高大上,做起来是一件琐碎的事情。他们要记录大熊猫的一举一动,和它们日夜为邻。在这些繁杂和重复的劳动中,许多重要的数据被采集下来,为野生大熊猫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好,下面就听听研究人员讲述的野生大熊猫的故事吧。

大熊猫怎么吃竹叶?

大熊猫先用牙齿把竹叶柄部咬断,将竹叶顺势存到嘴角,等到存有十几二十片竹叶时,再伸出前肢把竹叶们像弄雪茄一样叠成一叠,一卷一扭,左一口右一口,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大熊猫摸起来什么感觉?

很多人认为大熊猫摸起来是软绵绵的,其实它的皮特别硬,摸起来有点像鞋刷,毛又厚又硬,很扎手,即便是最小的熊猫的毛都比最老的狗的毛硬。

大熊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

大熊猫可以发出很多种声音,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雌性大熊猫的咩叫声,是安抚幼崽的声音;汪汪汪的叫声,代表了嫉妒的愤怒;低沉的嗯嗯,警告生人不要再靠近自己……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可以通过分析声音的相关数据,来判断这只大熊猫的个体大小了。

大熊猫的便便很清香吗?

大熊猫的粪便是非常清淡的竹香味(偶尔带点薄荷味),纺锤形,翠绿色,有点像粽子。在野外要是看见大熊猫的新鲜粪便,可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附近便有大熊猫的身影了。研究人员要把粪便当宝贝一样捡回去,进行各种监测和分析。

听说大熊猫是资深宅和吃货,是真的吗?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一天平均移动几百米。它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吃,大约要花1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吃竹叶,吃饱了就找个地方睡觉。

大熊猫跑得比人快吗?

别看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和小伙伴嬉戏时都是慢动作、憨憨的样子,野生大熊猫在山里跑得可快了,一般人根本追不上。它看起来圆滚滚的,其实皮下没啥脂肪,浑身都是肌肉,在山林里,大熊猫可是真正的野兽。

我国为什么把大熊猫当国宝?

第3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大熊猫数量稀少,喜欢生活在海拔2000—3000米的森林里,特别是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里。它们生性警觉,行踪不定,被誉为“竹林隐士”,因此调查野生大熊猫不仅需要借助科学仪器,还需要调查人员进入人迹罕至的大山腹地,探寻大熊猫的神秘踪迹。这是一项有趣而异常艰辛的科学工作。

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科学家们采用了路线调查法和非损伤性DNA数量鉴定法。

路线调查法主要用于调查大熊猫野外种群的分布、数量和密度。首先布设覆盖大熊猫分布区域的调查路线,然后调查员依照路线进行调查。路线尽可能多地穿过大熊猫活动的各种环境。调查过程中,调查员需要仔细观察调查路线及其周边的大熊猫活动情况,将调查信息填写在大熊猫野外种群状况调查表上。

调查过程中,调查员以搜寻大熊猫痕迹为第一目标,最明显的目标莫过于大熊猫粪便。在科考队员眼里,这些粪便不是脏兮兮的排泄物,而是具有科学价值的东西。如发现15天以内的新鲜大熊猫粪便,需要测量粪便的直径和长度,并取样品以供DNA检测。另外,还要测量大熊猫咬断的竹节长度,可以用来判断不同的大熊猫个体。

你知道吗

非损伤性DNA检测技术是利用动物遗骸、毛发、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提取微量DNA进行分析。用于大熊猫种群性比和遗传多样性调查。

森林探险

随着调查的深入,环境也越来越艰辛,原始森林中可谓险象环生。风霜雨雪、日夜兼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与毒蛇擦脚而过,与蚂蟥蚊蝇为伴……克服这一切需要有很强的野外适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也需要同伴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帮助。

艰难交通

西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质所带来的滑坡、滚石、塌陷等灾害经常阻断交通。车窗挡风玻璃被飞石击碎险些伤人,车轮陷入淤泥中久不得出,滚落的大石头拦路挡道……坐在车里也不省心啊。

跋山涉水

进入大熊猫调查区域后就只能徒步前行,有时远的调查路线往返需要半个多月。科考队员们翻山越岭,在1000~4000米的海拔段间上上下下,路途中多是靠一把砍刀开路。调查过程中总会经历无数艰险,或遇悬崖峭壁,或遇湍急河流。

风餐露宿

科考队员们经常在野外扎营,这可比不上好玩的野炊。午餐通常是饼干、面包等干粮,晚餐则就地生火做饭。在冰雪覆盖无流动水源时,就用冰化作饮水:遇暴雨河流无清洁水时,便从帐篷上接雨水饮用。野外扎营,有时寒风掀起帐篷,有时暴雨淋湿睡袋。

森林毒虫

森林里危机四伏,通常威胁并不来自于大型猛兽,而是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小毒物。蚂蟥是森林吸血鬼,一旦嗅到人吐出的二氧化碳的气息,就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你,附在你皮肤上开怀畅饮,待人发现时皮肤上已血迹斑斑,有时伤口结痂后还奇痒无比。而最恐怖的是“杀人不见血”的蜱虫和牛角蜂,被森林里的蜱虫叮咬有可能引发森林脑炎,而被牛角蜂蜇了会引起过敏和毒性反应,被它们叮咬后都可能导致死亡。

乐在其中

虽然野外大熊猫调查异常艰辛,但也充满乐趣,调查员不仅能与罕见的野生大熊猫邂逅,还能与各种动物亲密接触。饱览森林、湖泊、雪山、云海的自然奇观,白天可以穿梭于颜色各异的百花丛中,夜晚可以围坐篝火边看漫天星空,真的非常过瘾呢!

邂逅大熊猫

不管是偶然遇见的大熊猫,还是出现在红外线照相机镜头里的大熊猫,发现它们的踪迹是对经历艰难历程的队员们最大的慰藉。

动物为伴

在调查大熊猫的途中,队员们也遇到了不少动物朋友。它们对我们进入它们地盘表现得或友好、或警惕,非常有趣。

植物为友

花儿是考察途中美丽的风景,它们用优美的身姿装点着大自然,也让我们大饱眼福。

置身美景

大熊猫的栖息地内地形地貌复杂,高山深谷与雪山急流相映,绝壁无数,瀑布成群。置身美景让队员们沉醉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中,暂时忘记了艰险与疲惫。

科考大家庭

大熊猫调查队伍集结了许多保护部门的科研骨干,在长达两年的野外调查中一起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交流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情谊,犹如一个大家庭互相关怀和帮助。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才可以对大自然了解更多。

第4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1、大熊猫的走路方式是什么样子的:内八。

2、大熊猫走路内八跟它的体形、骨骼还有生活习性、进化过程有很大关系。

3、我们肉眼可见熊猫的体形很庞大,而且后腿短前腿长,内八字走路的方式可以减少它体形的影响,使身体重心往前移,还可以很好地分担它后腿的压力。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伪装不是穿上夸张的动物服那么简单。比如,仅穿着一身毛茸茸的大熊猫服,眨巴着眼睛卖萌,看上去更像是《功夫熊猫》的COSPLAY。真正的伪装,不仅外观可以迷惑对方,连气味、习性和行动方式也被动物视为己类。

卧龙自然保护区中国大熊猫研究与保护中心的饲养员们,会向身上喷洒臭烘烘的熊猫粪便和尿液,用以掩盖人的气味。当饲养员和熊猫臭味相投,那些呆萌的熊猫幼仔就会感到毫无压力,也不会害怕“大熊猫”嘘寒问暖了。

仅仅盖住气味还是不够的。美国动物学家布雷迪・巴尔曾经伪装成鳄鱼,深入坦桑尼亚河岸的泥巴洞穴,想接近一群尼罗鳄。他的鳄鱼头套是玻璃纤维材料制成,身体部分是一个铝制防护框。

正当觉得万无一失时,他犯下一个致命错误――不是仿照鳄鱼缓慢爬行而是快速移动了一下。一只大鳄鱼察觉出异样,猛地转过身来,把头凑到巴尔跟前,直盯着眼前这个“同类”。

如果既想打入动物群体的内部,又不想被凶险的它们灭掉,动物之间的排斥感是天然的自我保护利器。哈佛大学一名博士生想要查清楚是否所有的河马粪便都会引起鱼类的死亡。问题是,采集水样要冒着被一头或几头四吨重庞然大物压扁的危险。他定制了一艘遥控小船,用仿制的尼罗鳄鱼头做了巧妙的伪装,船里满载着测量水质用的传感器和声纳装置。

河马和鳄鱼一直以来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所以这个伪装奏效了,小船成功穿越了被几只河马占据着的溪流。

利用“易容”的招数接近动物,并不是要伤害它们,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人类共生的物种。

在威斯康星州巴拉布市的国际鹤类基金会,员工们打扮成幽灵不是为万圣节做准备。他们把自己隐蔽在白色伪装服里,袖口还伸出长长的锥形鸟喙。嗷嗷待哺的美洲鹤幼仔从人工鸟喙里叼走草蜢,就像从母亲口中分享美食一样。

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在安逸中逐渐丧失了对捕食者的警惕,有的科学家决定使使坏,让它们意识到危险是无处不在的。乔治・伯格是国际野生动物保护学会的野生动物学家。有一次,他穿着驯鹿服装,装作不经意地将狼的粪便丢在这些大型哺乳动物旁边。令人担忧的是,那些生活在黄石公园的驯鹿还很悠哉,忘记了一闻到狼的气味就应当迅速跑开。

狼在几近灭绝后又重新回到了它们的领地,但驯鹿对危险的逼近毫不知情。不过,后来的研究显示驯鹿们很快恢复警觉――如若不然,它们将会成为狼群的晚餐。

第6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2016年8月12日,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在中国上映。这部自然电影由美国、中国、英国联合拍摄,由中国导演陆川执导,讲述了四川野生大熊猫、三江源雪豹和川金丝猴、藏羚羊几种不同的中国野生动物在四季变换中以家庭、繁衍为中心的生活故事。电影仅仅上映4天,票房近2000万元人民币,对于一部自然题材的电影来说,非常难得。

野生动物的家庭温情

经过一年一度的长途迁徙,母藏羚羊们抵达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卓乃湖,这里是她们迁徙的重点。在这里,她们生下自己的孩子,孱弱的小藏羚羊通过气味来辨认自己的母亲,建立感情的纽带,建立牢不可破的联系。

有时它们会找不到自己的母亲,但没有关系,凭借气味,总是能找到。找到时,它们就会伏在妈妈的脚边,安心地休息。

电影的这一片段只有短短几十秒,却如此自然而温情。可以说,这部影片的镜头对准的不是每一个物种,而是它们的家庭。动物们性格各异,充满了温情和爱。在影片里,观众甚至能看到大熊猫母亲最为罕见的一刻―笨拙地将孩子抱在怀中,注视它吃奶。

《我们诞生在中国》在美国做观众试映场时,获得87分,是10年来打分最高的三部电影之一。陆川说,“我觉得电影讲了一个全世界观众都能看懂的故事,因为家庭是每个人都能产生共鸣的主题。”

雪豹,隐藏在雪域高原,珍惜而罕见。据说每年只有不超过50人看到雪豹,许多自然学家多次艰难入藏只为寻找它。但在这部电影里,观众不止能看到雪豹达娃一家,还能看到栖息在中国四川竹林的国宝大熊猫丫丫和她的女儿美美,攀缘于神农架密林的逗趣顽童金丝猴淘淘,以及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誉为“仙鹤”的丹顶鹤,青藏高原上美丽稀有的藏羚羊。

雪豹达娃勇猛敏捷,占山为王。当她看到猎物时,伏低身子,从岩石上机警地冲下,对猎物毫不留情,但在凶猛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慈母的心。她独自哺育几个孩子,为了它们捕捉猎物,抵御外敌,甚至在脚受伤时依然铤而走险去和一群牦牛对抗。

金丝猴淘淘是一个渴望得到家庭温暖的捣蛋鬼,因二胎妹妹的来临而倍感失落,于是它选择了离家出走,和流浪猴混迹为伍。流浪中,它第一次见到天敌苍鹰,也看到了流浪猴们的涣散自私,更加惦念自己的妈妈和妹妹。

对于几乎终其一生都独自生活的大熊猫而言,养育孩子是一个非常特殊和珍贵的阶段,那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大熊猫丫丫作为一个霸道的妈妈,不再只是呆萌,而是充满对孩子的笨拙又霸道的爱护。

对于每天都在进步的女儿美美,丫丫似乎总是不肯放手。对一切充满好奇、渴望长大和自由的美美,不希望妈妈总是护着它,它想要学会独立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部疯狂的电影

导演陆川将这部电影称之为“一部疯狂的电影”,对他个人来说的确如此。虽然他曾经拍过讲述藏羚羊保护者故事的《可可西里》,但完全的自然题材电影,对他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对陆川来说,演员虽然不需要片酬,但是面临的难题更大:不允许拍摄中对野生动物进行任何形式的干扰和干涉;不允许使用投喂等任何方式来引诱野生动物作出不符合其习性的行为;不允许改变或者改造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为了拍摄,来自法国、英国、美国、德国四国的五位摄影师分为五组,进行了长约18个月的跟踪拍摄,深入卧龙、神农架、可可西里、三江源、盐城等多个自然保护区,5个摄制组分别跟拍雪豹、藏羚羊、大熊猫、金丝猴、丹顶鹤,拍摄了350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只截取了不到80分钟。

由于雪豹数量急剧下降,摄影师在青海玉树拍摄的第一个月,一个素材都没有拍到。高原的天气变化超出他们的想象,下雨、冰雹、放晴、下雪、大雾交替出现,考验他们的耐心。

而且,雪豹的视觉听觉极度敏锐,远远地发现有人就马上跑掉了,它们的运动半径长达80公里,即便是逐渐进入状态,摄影师们也常常需要一两个礼拜才能拍到有用的镜头。为此,摄影师们不得不在地上挖了很多坑作为掩体,带着设备在里面一躲几天,雪豹来了就迅速拍摄。

有一次趁雪豹出门打猎,摄影师冒着生命危险爬到它的窝附近,意外发现了两个雪豹娃娃,赶紧在窝的上方装了一个隐蔽摄影机,才得以拍到很温馨的一家三口画面。

而在四川超热的夏天,拍大熊猫的摄影师必须穿上一层假的熊猫皮,来降低熊猫的警觉性。拍摄藏羚羊的摄影师每天都要花16个小时待在隐蔽处等待藏羚羊。有如此艰难的过程才得以为观众展现最为自然的动物生活故事。

讲述东方理念的中国故事

壮美的雪域高原、一望无际的清凉竹林、苍凉的戈壁、美丽的盐湖……可以说,《我们诞生在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最美的自然风光和富有特色的物种栖息地。

迪斯尼说服陆川的理由之一,是为中国拍一部电影在全世界发行,陆川为此心动。于是他用了一周写下了一个故事,当时的名字就叫《Born In China》。他不止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展示中国的野生动物,更希望讲一个“中国故事”,讲述中国人相信的生命理念: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些珍惜的野生动物)它们需要被我们看见,也需要被世界看见。它们的故事里,是我们中国人生命的精神和理念。”陆川说。

影片用春夏秋冬的时间轮回,来讲述大自然中生命的繁衍、成长、制衡和更迭。

夏天,强壮的雪豹妈妈达娃凭借充沛的精力,和孩子们度过了一段愉悦富足的时光,是当之无愧的山中女王。然而,当雪花飘落时,她因为脚伤已经很久没有获得食物,带着孩子们躲避在一块刚好能挡住风雪的岩石下。

当雪豹妈妈看到一群体重是她10倍的牦牛时,经过一番挣扎,她决定为了孩子们铤而走险。这是她们最后的生存机会。于是伏低身子,从山崖上机敏地缓缓而下。当她咬住小牦牛的颈部时,母牛冲过来用牛角一次次猛烈地撞击达娃的身体……牦牛带着幼牛徐徐离开,达娃的两个孩子在山岩上发出失望的叫声。达娃死了,她身下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不久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熊猫美美已经能爬上树了。当熊猫宝宝学会爬树时,就意味着它们能够抵御肉食动物的侵袭,而可以离开母亲独立生活。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大自然是不断轮回生生不息的。”陆川说。

第7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偏头痛发作的时候,看到亮光往往会痛感加剧。视觉和痛觉是怎么发生关联的?1月10日《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一项对盲人偏头痛群体的研究,试图揭示其中的生理机制。

超过80%的偏头痛患者对光特别敏感,其中包括一些有偏头痛史的盲人,也会出现恐光症。在参与这项研究的盲人志愿者中,一组是6位全盲者―他们或是摘除了眼球,或是视神经受到了严重损害―完全感觉不到任何光线。另一组是14位通常意义上的盲人,他们看不到影像却能感觉得到光,也能根据光线变化调整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

正如预期的那样,亮光并没有让全盲者觉得更头痛;而第二组盲人在接触到光线时都表示头痛加剧了。科学家推断,光感性头痛现象可能与影响睡眠-觉醒节律的视黑质(见本期辞典)有关。通常盲人的视网膜中,感光黑视蛋白功能正常;而全盲者无法将光信号传递到大脑,因此对光线没有反应。

为了检验这一推断,研究人员在老鼠眼内注入染料,追踪光信号沿着视觉神经到达大脑的路径,发现光照能激活丘脑中一类感知痛觉的神经细胞。

疟疾感染非洲大猩猩

科学家在非洲大猩猩体内发现了两个新的疟疾寄生虫物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1月19日报告说,野生大猩猩同样能被恶性疟原虫感染,这种能引起疟疾的疟原虫之前只在人类身上被发现。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家曾对人类疟疾进行溯源研究,不久前的基因检测表明,目前已知的所有恶性疟原虫都是黑猩猩体内发现的瑞氏疟原虫(Plasmodium reichenowi)的直系后代。为了探究在猿群中寄生的疟原虫的多样性,他们进一步检查了喀麦隆的125只野生黑猩猩和84只大猩猩的排泄物样本,以及加蓬的3只大猩猩的血样。结果证实野生黑猩猩体内存在包括瑞氏疟原虫在内的两个亚种,而野生大猩猩体内则首次发现了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以及P.GorA和P. GorB这两个新的寄生虫物种。

科学家在报告中指出, 随着人类与非洲猿群的接触不断增加,新的寄生虫传播给人类的风险也会提升。这会不会给疫苗研制带来新的挑战?

粒子对撞会制造黑洞吗?

你或许听说过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能够制造黑洞的传言。自从2008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成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以来,粒子物理学家就预言它能够产生许多微型黑洞。甚至有人担心这些黑洞会吞噬地球,因而向联合国请愿要求停用这台造价55亿美元的LHC。

有趣的是,谁也不知道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否预言粒子对撞能产生黑洞。直到最近,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家首次展示了粒子对撞确实能制造黑洞,该研究即将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

形成黑洞的关键是要将足够大的能量或质量挤进足够小的空间内,就像恒星坍塌时那样。根据广义相对论,质量或能量能使时空发生弯曲―这种效应即我们通常感受到的引力。当引力足够大时,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体都无法逃离,于是出现了黑洞。

借助于模拟计算粒子碰撞时的引力作用,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要是两个粒子碰撞的总能量超过普朗克能量(见本期辞典)(约20亿焦耳)的1/3,就会产生黑洞。但这并不意味着LHC能制造黑洞,因为普朗克能量是LHC最大对撞能量的千万亿倍。

艾滋病病毒变身之谜

艾滋病之所以难治,病毒变异快、适应药物能力强是一大原因。大名鼎鼎的“鸡尾酒”疗法,通过混合多种药物来防止病毒产生抗药性,成为艾滋病治疗的标准药方。然而,在耐药突变的逐渐累积和药物选择压力的作用下,艾滋病病毒(HIV)已经发展出对不同类药物的交叉耐药性。这么强大的变身术是怎么来的?

通过比较接受药物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和未经治疗的患者身上的艾滋病病毒序列,哈佛大学刘军研究组提出,主要是由于病毒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基因突变,降低了HIV对药物的敏感性。

为了分析这些突变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以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研究小组利用计算机建模检测了3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和病毒突变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仿真结果提示,出现在蛋白酶特定序列上的一组突变可以破坏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印地那韦与蛋白酶的结合。类似地,在逆转录酶上的三组突变可能相互作用,从而防止齐多呋定与它的靶标相结合。结果发表在1月11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这项研究代表了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追踪病毒耐药性发展的新技术,并有可能帮助医生设计最优治疗方案。

细菌钟表同步发光

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同步发光的现象曾经让人惊叹自然造物的神奇。如今,合成生物学让大肠杆菌也能计时发光。尽管处在不断的生长和运动中,实验室的细菌却能每隔20分钟制造一次荧光蛋白,协调整个群落产生同步的光脉冲。科学家表示,这在工程学上的难度,好比让全世界的交通灯以共同的节奏闪烁。

生物体内的振荡器决定了从心跳到脑电波的各种节律。早在十多年前,生物学家就尝试人工建造“生物钟”。第一代生物振荡器“repressilator”诞生于2000年。然而早期的振子无法维持精确的振荡节律。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科学家设计了由两个基因组成的第二代生物振荡器,它包含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回路。回路能够被一种信号分子激活,开始制造绿色荧光蛋白,同时产生更多信号分子扩散并激活周围的细菌,进而调整节奏达到同步。《自然》杂志在1月21日发表研究报告称,比起大脑从中枢向外周的单向信息传递方式,细菌振子之间的交流模式更像时下最流行的社交网络(比如微博)―整个群落能够瞬时共享信息。

黏菌搭建高效铁路网

日本科学家发现黏菌能够自发形成高效的运输网络。这些网络体现了最为经济的联接路径:常用的联接越来越发达,而不用的联接逐渐消失;最终网络的总长度达到尽可能短;在某处中断时,确保有其他路径可以绕行。

黏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具有向食物聚集的特性。研究人员在A4纸大小、与日本关东地区形状相同的容器内培养黏菌。一开始,黏菌和大块食物处在容器内模拟东京中心的位置,而其他小块食物分散放置在模拟关东地区36个主要车站的位置上。不到两天,容器内整个“关东地区”便呈现出清晰的“铁路网”。

研究人员还利用黏菌避光的特性,用光照模拟实际铁路施工中一些困难的区域。不同情况下黏菌都能建成最优化的网络。实验中还出现过与现实的关东地区铁路网基本相同的网络构架。这项结果发表在1月22日的《科学》杂志上。

在城际铁路网络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中,低成本、高效率和容错性都至关重要。如今研究人员可以利用黏菌的网络建设能力,来模拟考虑成本和风险等复杂因素。

大熊猫的基因不识肉味

奥运会吉祥物大熊猫“ 晶晶”上了《自然》杂志1月21日号的封面。利用新一代短序列测序技术,科学家完成了对这只大熊猫全套基因组的测序工作。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大熊猫进化过程产生的独特习性:作为食肉目动物,它为什么爱吃竹子不吃肉?

有趣的是, 大熊猫似乎有食肉动物消化系统所需的全部基因,唯独缺少消化纤维素的基因。因此,它们可能依靠肠道细菌来消化竹子。另一方面,基因T1R1能影响动物对肉类和高蛋白物质等的感知。大熊猫体内T1R1基因功能失活,这意味着它可能尝不到肉的鲜味而选择素食。

大熊猫的基因组由24亿DNA碱基对组成(人类基因组为30亿),约含2.1万个蛋白编码基因(与人类基因组相似)。该序列所反映的基因组多样性水平很高,这表明大熊猫在地球上数量锐减并不是由近亲繁殖造成的。完整的基因图谱进一步证实了近年的一些科学推论:大熊猫的基因组成和狗类的基因组成类似;大熊猫属于熊科亚属类动物。

火山口居民兴亡更替

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发现,生活在海底火山口附近的微生物种类比预测的多十至百倍。DNA测序结果显示,新近的火山口以少量存在的一些序列,在古老的火山口则蕴藏丰富。这表明微生物群落的主宰地位在发生交替变化,“你方唱罢我登场”。

这些活跃的微生物生活在一个被称作“遗失之城”的深海火山喷口区,这是中大西洋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火山喷口区。火山口内含有丰富的金属,温度高达约371.11℃。喷口处的海水具有高碱性,含有丰富的甲烷和氢气,是“遗失之城”中微生物生存的重要能源。这些火山口已有1200多年历史,由于喷液逐渐缓和并冷却,改变了周围的生态系统。

“遗失之城”的罕见生物圈是微生物经历了长期的环境变化的储存库。华盛顿大学博士后威廉姆•布拉泽尔顿(William Brazelton)表示,这些发现首次证明微生物能够长时间保持着较少的数量,一旦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它们就能从数量上完全扭转形势,进而占据优势地位。研究结果发表在2010年1月号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兄弟结队抢亲

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中,数以亿计的抢夺有限的几个卵子,谁最先游到输卵管,谁就有可能抢先结合上卵子。们也不是孤军作战,它们能够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地集结在一起、抱团前进,加快游进速度。1月21日在线出版的《自然》杂志报告,在雌性机会多的物种中,能够识别来自同一父亲的“兄弟”,只和自家人合作。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高度杂交的鹿鼠(Peromyscus manicula t us)与一夫一妻制的老田鼠(Peromyscus polionotus)进行比较。由于不存在其它雄性竞争,老田鼠的聚集抱团的时候并不区分来源;而鹿鼠的只和同一来源的亲兄弟结队抢亲。

“兄弟连”的游动速度比单个快了接近20%。不过协同作战也是有风险的:在集结过程中,一些会提前启动受精机制,等不及遇上卵子再反应。由于最终只能有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只有与来自相同雄性的其他合作,才能最有可能传递自己的基因。鹿鼠和老田鼠的不同表明,同源合作的机制是在竞争中产生的。接下来的问题是:通过何种方式来识别彼此的身份?

驯化水稻让我们脸红?

喝一杯酒就会让你脸红吗?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喝酒会脸红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中国古代农民驯化水稻的同一时期和地域,“脸红”机制或许能提示用水稻酿酒的远古农民不要贪杯。

当你喝酒时,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ADHs)将酒精转化为乙醛,再由另一种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在大约50%的亚洲人和5%的欧洲人中,这些酶存在突变,能够提高酒精代谢率达100倍。这导致乙醛快速积累,脸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变为红色。2008年,耶鲁大学的遗传学家发现,ADHs酶的突变多发生在东亚人群,推断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8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一、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

要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首先要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例如,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除将目标锁定在让学生体会熊猫幼仔和大熊猫的可爱之外,还应该让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熏陶。课前让学生收集课外资料,增加阅读量,知道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它有温雅的个性,憨态可掬,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大熊猫因为美丽的祖国而可爱,祖国有可爱的大熊猫而美丽,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可组织学生到溪旁林边教学,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如在室内教学,可进行座位排列的重组、创新。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马蹄形,也可安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

2.建立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在开放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平等和宽容。上课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预习阅读,可能提出许多见解和主张,有的学生建议老师从分析文中的数字讲起,有的主张介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的认为应重点分析曹军上当的原因,有的主张分析周瑜的妒忌心态等等,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3.建立开放型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三、开放教学内容,扩展创新空间

新教材内容的选用上,给予了教师更多的选择余地,教师可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1.课内外结合,优化教学资源。例如教学《翠鸟》时,可在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从课本中、电视中、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外资料,初步了解翠鸟的有关知识,体会翠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给予保护。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翠鸟到底有哪些具体的生活习性呢?这时教师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说:“这个问题值得研究,你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找好资料,我们再交流探讨。”这样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向课外(社会)的开放。

第9篇:大熊猫习性范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讲",学生"主听",是填鸭式的,是应试的。实际上新课程提倡的师生之间应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应互相理解尊重。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的发展过程,是老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不断激活思维,研究探索的过程,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的过程,是独立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强化的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平等的交往,意味着对话、参与、相互建构,也是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勇敢地从"圣坛"上走下来,改变自己全知、全能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设计,放下架子,既当指导者,又当倾听者。平等的站在学生中间,当好一个长者和首席。教师要彻底变"主讲"为"主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手、参谋和引路人。要积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互动、合作型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及在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流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师要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从根本上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师面向全体引导学生创新,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在教学时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就不参与的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大熊猫》这一课时,我在上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回家完成作业:1.画一幅大熊猫样子的图。2.在家长的指导下,画一画大熊猫的活动、睡觉的姿势、吃东西的样子。第二天上课之前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再挑选4幅画得有创新、符合文意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然后才开始本课的教学。学生因为有了大熊猫的样子以及生活习性方面的感性知识的积累,学习起来就非常轻松,而且兴趣也十分浓厚。实际上,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审美、绘画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平时注意观察、收集素材的好习惯。通过这种有准备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白写小动物原来就是要写清楚它的样子以及它的生活习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参与学习。在教学《小兔和老鹰》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课的开始的:我事先把一张白纸和一张黑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后回答"你是先发现白纸还是黑纸?"再让学生思考后回答"为什么我们会先发现白色的纸呢?黑色的纸容易发现吗?为什么?"。之后再组织学生学习课文,学生就能很快明白课文中小白兔说的话"颜色也能保护我们。"的含义。

三、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变只关注"知识地掌握"为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