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变色龙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要提升初中学子的语文素养,毫无疑问教师要在读和写上下功夫。笔者认为,课堂上要将读写结合的教学思想融合到教学设计中,就应该在课堂伊始,用提问思考的方式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在课堂处,以写促读来促进学生输入和吸纳语文素养的能力;在课堂尾声,以读促写来促进学生内化语文素养。这样的分段设计课堂,从“思,读,写”三个方面共同促进,能切实提高初中学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将以苏教版的八年级课文《变色龙》为例,详细说说如何在课堂上实现“以思促学,写读相促”。
一、以思促学
读和写的前提都离不开思考,所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基本,所以在读和写环节教学的前奏,必须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而且,不管以读促写还是以写促读都要先在读写之间构建起学生愿意读和写的自由桥梁,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心思,所以“以思促学”是教学的第一步,通过思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变色龙》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可以先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对小说学习的热情:第一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或者翻阅小说,思考变色龙的“变”从何而来;第二是概括小说情节,试着推敲小说内人物各自性格,思考变化的规律,“变色龙”主指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第三是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其实这三个问题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鼓励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阅读思维和语文思维。学生经过思考,汇聚成这样一条信息链,为下文的读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说取“变色龙”这题目主要是为了讽喻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陀的谄媚小人。奥楚蔑洛夫是小说的主角,而小说的核心事件是狗咬人事件,主人公在处理事件的态度上不断地“变”,全因不知道狗的主人是谁,与“变色龙”这种根据周围事物颜色来改变自己本来肤色的四脚爬虫形象高度一致,因此作者用此作题目,巧妙暗喻主人公典型的“狗腿子”性格。
以思促学,先让学生构建属于自身的语文思维信息链,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而且,上面提出的思考问题都围绕小说的人物理解,是在学生的可自学可思考范围内,符合教学实际。
二、以写促读
课堂教学,文本解读是学生输入语文思维的重要途径,但是初中学生的玩性较大,很难专注地听老师讲解课文,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化被动为主动,将“老师要教,老师要讲”的课堂形式转变为“学生要学,学生要讲”的课堂形式。而课堂时间有限,为了节省课堂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见解,等解读完某一部分,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一位学生对相应部分的见解以“画外音”的形式在课堂展示,这样学生在文本剖析解读时自然不敢马虎。
例如,教师在分析课文6-8段时,当教师简单分析:“主人公一开始主张弄死那只咬人的狗并要惩罚狗主,那时候主人公并不清楚是哪家的狗”后,就可以鼓励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见解来达到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化。然后教师可以抽取一位同学的见解并让它自己来完成“画外音”的课堂活动。一学生说出了这样的画外音:“奥楚蔑洛夫一开始是站在赫留金的立场上说话,他的义正言辞,故作正义的样子,似乎在宣示着他这警察是人民公仆,一定会秉公办理并为赫留金讨回公道。”
以写促读,唤起学生创作和读文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都是怀着期望和求知的心情去分析解读文章,这样的状态下学习经典文本,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能得到显著提高。
三、以读促写
当学生学习完文章后,会有相应的知识输入,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内化输出,这样所学知识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教育才有成效。
例如,人物描写细致生动是这文章的优秀之处,学生剖析解读文章后应该有所吸收,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创造经典”,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积累和理解,改写原文,展示自身的个性思考。例如,一生对课文第十节主人公脱大衣时的情境进行了如下改写:“竟然是席加洛夫将军?!这不是真的吧?!奥楚蔑洛夫如同被雷击倒那般,脸瞬时白了,僵了,眼珠似乎也不知道如何转动。若这真的是将军家的狗,而我刚才对它如此不敬,将军怪罪下来,我项上人头还怎么保得住?想着想着,他脸色越发苍白,眉头紧锁,那肥硕的五官挤成一团,似乎都在找寻着出路。这样一看,感觉还真像一个在思索案情的警官。突然,他灵光一闪,若全把问题推导赫留金身上,自己自然可以全身而退。这样一想,他脑袋绷紧的弦一松,才发现自己冷汗直冒,赶紧脱下大衣,准备推卸责任的说辞。
有读必有感,有读必有得,把自己的感悟和所得写下来,学生既能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这样语文素养自然也能相应得到提高。
一、聚焦幸福元素
学习幸福感特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如愉快、满足、自豪的积极情感与抑郁、焦虑、紧张的消极情感)以及对自身发展和价值体现的认知评价。为了详实地了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幸福感,笔者对学生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课堂上影响小学生英语学习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是学习体验和现有学习成绩。影响中低年级学生幸福体验的前四位因素是成功体验、教学方法、课堂氛围、教学内容。而影响高年级学生幸福体验的前四位因素则是教学方法、成功体验、课堂氛围、教学内容。表明中低年级段学生相对于高年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满足、感受幸福,更在意学习成绩带来的幸福。
■
如图所示:课堂的幸福元素包含课堂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功体验等。聚焦幸福元素,它们与教师的幸福品质和教学能力息息相关。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幸福感,教师就应当努力用爱与智慧浸润这些因素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而学生也需要积极地配合参与,用爱与感恩回馈教师,在幸福传递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学习与成长。
二、觅循幸福路径
新课标所提倡的幸福是一种参与的幸福,求知的幸福,生命成长的幸福。它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幸福、体验幸福和创造幸福,做幸福教师、当幸福学生、塑幸福课堂。
(一)增容幸福磁场,做幸福教师
学生对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能力的认识主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教师应该内外兼修,反求诸已,像斗士一样勇敢地追求教育生命的幸福。在生活中应感恩每一点理解、宽容、信任,甚至是压力、埋怨和怨愤,喜观学生的点滴进步,乐感学生的鲜明个性、纯真心灵。在工作中多在英语学习相关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上下工夫,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对话平等、沟通顺畅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学、乐学、爱学。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新颖、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英语的魅力,体验语言学习的成功喜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幸福感。
(二)塑造学生幸福人格
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Seligman编制的幸福公式为:H(幸福)=S(遗传)+C(景况)+V(个体可控行为)。他认为获得幸福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人的可控行为变量上,通过塑造幸福的人格特质,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对于学生而言首先应保持“知足者常乐”的良好心态,要常怀感恩之心,学会在所拥有的美好事物中如身体健康、学习有进步、班级团结、得到别人的信任中感知幸福,并学会给自己减压,通过有效的方法淡化消极情绪。同时也要具备“知不足且奋进”的执行力,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并拟定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追求成功的幸福,并享受和同学在团结协作过程中获得的幸福感。还要有“我幸福、你幸福”以及“你幸福、我幸福”的情怀,学会创造幸福。
(三)研构教学模式,塑幸福课堂
幸福的英语课堂最纯粹的状态就是在幸福中学习着,在学习中幸福着。它通过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与内容,吸引学生理解幸福内涵、丰富幸福情感;它依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引学生建立起一种幸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它更拥有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敬仰,引领学生学会感受生活、获得幸福并创造幸福。“探・动・展”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幸福感为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促使学生在质疑释疑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加工、提取,在互动、融合、快乐中构建幸福课堂。
1. “探・动・展”教学模式概念界定
① 探是指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教师通过多维、多层次地启发引导,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通过进行不断的探究、理解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一种教学策略。
② 动既涵盖静态的活动也指向动态的促动,体现为师生共同开展多维的教学活动激活语言习得机制,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促使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体验学习带来的幸福感受。
③ 展既着眼文本的拓展更注重能力的发展。“探”与“展”通过“动”实现,“动”以“探”与“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三者浸润于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2.基本原则为以疑导学、以动激思、以探促动、活化教材、类比运用、整体发展。
3.基本框架:以英语3P教学法为载体,分成以下三个流程:Step1 Presentation 温故知新,以疑导学;Step2 Practice 质疑解疑,以动促学;Step3 Production 活用教材,以探促用。三步骤步步为营,环环紧扣,前步为后步的基础,后步为前步的发展。教学程序逐步推进,教学层次逐渐提高,教学效应次第扩大。
4.案例解读:《Unit10 What colour?》是苏教版牛津小学英语1A第10单元的内容。本课是第二课时(Look and learn, play a game)的教学,既是对句型“What colour?/ It’s blue.”的巩固,也是对单词red、 yellow、 blue、 green、 brown的学习。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能听懂、会说red, green, blue, yellow和brown五个表示颜色的单词,发音准确;能用特殊疑问句What colour?并能根据情况用It’s...回答,语音语调正确;能用英语来描述物体以及颜色;初步了解一些颜色在特殊场合的用途并激发学生对颜色进行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教学设计如下:
Step1:Presentation温故知新,以疑导学。
① Free talk 自由对话。
教师手执各类卡片,利用卡片和学生进行对话,在此过程中复现了1-9课的单词和句型,并鼓励学生集思广益,利用所讨论的单词进行造句、编写对话、唱歌等拓展练习,与此同时还让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右下角所对应的单词处,建立单词形与义的联系,也为下文的板书与游戏的设计作铺垫。
T: Hello, I’m Eva. Good morning.
S1:...
T: Hello,what’s this ? (教师手执一张画有棕色鼻子的卡片)
S2:It’s a nose.
T: Touch your nose.
S2:...
T: Is this a bag?( 教师手执一张画有绿色书包的卡片) Try to say sth.about it.
S3:...
...(同上)
T: Good morning,xx.What’s this?( 教师手执一张画有红色铅笔的卡片)
Sn:...
T: Sing the song “A pencil”.
Ss:(唱第四课的歌曲)
T:You can sing.What can I do?(让学生猜)
教学用意:自由会话是师生心灵的交汇点,也是旧知复现的平台,更是新知内化的“破冰器”,学生感受到了求知的幸福。
② Lead in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变色龙不停变色的视频)
T: Look at the cameleon. What can he do?Let’s watch. (出现变色龙变色的视频)
T: He can change colours. Today we’ll learn some colours.(教师出示课题Unit10 What colour?)
③ New words 呈现新知。
教师先播放变色龙变色的课件,依次出现蓝、红、黄三张变色龙的图片,学习blue、red、 yellow三个新单词,并通过师生、生生的形式操练What colour...? It’s...的句型。紧接着,以说唱形式强化上述新单词:“Red, red, this is red.”“Yellow, yellow, this is yellow.”“Blue, blue, this is blue.”最后,教师播放变色龙变色的课件,出现绿色和棕色的变色龙,学习green和brown,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猜下一个可能出现的颜色或用颜色来描述一些事物。
Step 2:Practice质疑解疑,以动促学。
① T:Read them and find out the next colour. 找规律
课件呈现三组有规律的颜色,要求学生依次读出颜色并说出后面可能出现的颜色。
教学用意:一年级学生在数学课上已经学过找规律的知识,学科之间的整合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探究中强化单词义和音的联系,避免机械的朗读,感受着探究的幸福。
② Find out the difference.找不同。
开展找不同游戏让学生找出不同的部位并描述其颜色。
教学用意:找不同的游戏可以促进新知和句型的整合,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发展。
③ Devide the cards in colours.利用学生先前在黑板上所贴的图片来进行颜色归类,要求学生把图片放在每个单词后面。
板书--T: So many cards here. Devide them in colours.
教学用意:强化单词义和形的联系,板书自动生成。
④ Group work.小组活动,操练对话。
S1: What’s this?S2:It’s a pencil.
S1: What colour?S2:...
教学用意:利用现有的板书资源进行对话的操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学生在生生互动中享受和同学团结协作的幸福。
Step 3 Production活用教材,以疑导学。
① Make a rhyme.改编儿歌。
T:Say a rhyme “A cat and a dog”
Ss: A cat, a cat. A white cat.
A dog, a dog. A black dog.
T: Try to make a rhyme.利用黑板上所归类好的图要求学生尝试说类似的儿歌,说对的学生可以取走黑板上的卡片。
如: A mango,a mango,A yellow mango.
A bag,a bag,A green bag.
教学用意:类比运用,活用教材,通过小诗的创编加强信息的提取,激发语言的输出。
② Give the orders. 发号指令。
教师将红、蓝、黄、绿的帽子分别戴在每排排头学生的头上,分别表示红队、黄队、蓝队、绿队,要求学生集体听口令来做动作,待学生熟悉指令后,各队选取1人上讲台来代表队伍比赛,由台下同学自主选择讲台上的代表队员来进行口令的演练,并进行轮换。
例1:Green team, sing.
Red team, dance.
Blue team, run.
Yellow team, jump.
例2:Red team, touch your mouth.
Green team, touch your ear.
Blue team, touch your nose.
Yellow team, touch your eye.
教学用意:以新练旧,通过竞赛来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信息的加工,增强语用能力,由扶到放,注重难度的降解,学生在互动中感受着幸福、传递着幸福。
③Think and guess .调色游戏。
教师请学生猜一猜由两种颜色混合调制出来的新颜色。
T:What is yellow and blue?
T:What is yellow and red?
T:What is blue and red?
教学用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对调色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也进行了知识的拓展。
④猜一猜交通信号灯的用途。
Red light, stop.
Yellow light,wait.
Green light,go.
教学用意:从文本走向生活,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⑤Homework.家庭作业。
会用颜色描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一、由回答者到质疑者的转变
过去的课堂教学像是一个小型的舞台,教师是演员,学生则是观众,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现在的学生再也不甘心在课堂中担任这样的角色,因为他们有思想,有个人的主见,也更乐意向别人表达个人的见解,如果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来压制学生,得出的结论显而易见。
如果我们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的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那么,教师就可以不再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加入到大讨论中去,把学生真正推到讨论的最前沿,只有当学生遇到确实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予以指导。课堂就能变成讨论乃至争论的课堂,就能变成既愉悦身心又增长知识的课堂。
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争辩,可以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经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艰辛探索,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能够提出问题本身就是进步,因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往往要重要。当然,要想解决问题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做到的,只有依靠大家的力量来共同完成。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得我们的教学充满了生机。
二、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活动中把学生从听课者的角色转变为参与者这个角色非常重要。
学生的生活经验固然有限,但并不防碍他们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追求。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应考虑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以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凭个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出来的,而忽略了学生这个群体,使得学生对上课根本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我从班级中随机抽了几名学生,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以便了解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并综合了学生的意见,对教案进行了重新设计,结果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出色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教学设计的调整,不仅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之中,而且也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从而设计出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促使尽快完成从听课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 转贴于
三、由解题者到出题者的转变
考试是一促评估手段。以前,为了达到我们自认为“理想”的评估效果,便会绞尽脑汁、不遗余力地设计出一些超出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特点的高难偏的题目、题型,从而导致学生对考试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这种考试会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学生担心考的不好,会被父母、老师批评;因为内容呈现的形式单一、枯燥,学生对考试不感兴趣。
那么能不能减轻一下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对考试的畏惧感呢?我认为让学生参与到编题中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复习完“语言综合实践”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我在班级宣布:本单元考试将进行改革,考试题目由大家提供;老师从中选出比较好的题目编成考卷,同时对那些入选的题目的作者给予奖励。自从通告之后,我发现同学们都在认真准备,以便自己出的题目能被老师选中,
事实上,学生们在准备题目的时候,不仅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还要复习本部分的知识,学习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像“为在印度洋海啸中幸运获救的印度女子杰西送上一句祝福”,“规劝喜欢吃薯条和烤鸡腿的小明不要吃这些‘洋快餐’”等题目脱颖而出。考试那天,我发现学生们的脸上都充满了喜悦。
关键词:生成性有效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一、生成性有效教学实施目的
1.突出能力的训练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教学才是最根本的目标,教会学生使用汉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根本。语言学的学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解和应用。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理解汉语言文化,并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去。应用语言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口语表述,一个是书面表述。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着手于这些能力的培训上,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综合应用水平,才能使得学生获益最大化。比如:“口语交际”中关于文明得体交流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先通过一组训练题引出说话得体的重要性,以及做到说话得体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寻找平时的相似场景,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做到说话得体。比如设计一道训练题目为:①当遇到同学突然生病住院,应该如何联系学生的父母,说明情况。②学校任命你作为小记者去邀请某报社的编辑给同学们做一次讲座,你应该如何进行表达。③有的同学情绪低落,你需要怎样去劝说他等。对于类似这样课堂教学设计,需要从细节着手,精心准备,筛选合适的教学材料,并进行留白设计、活动设计,应用教学多媒体工具等让课堂的气氛更加生动、活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吸取知识。
2.注重课堂素质教育
目前来说,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还是课堂教学,因此生成性教学法需要从课堂教学开始,融入素质教育的实质,从学生出发,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内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设计师生互动活动,在营造的互动环境中,教师应注重德育,深挖教材中涉及的人文素材、历史背景,结合课文的内容展开德育和素质教育,而不是单纯的背诵、朗读、解题教育。语文课本上的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历史、文学气息,我们需要多元化、多角度地去理解和挖掘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教育点,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和教案时所涉及的问题环节一定要有价值性,有启发性,有广度,有深度,有意义,能够引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化思考,而不是标准答案式的提问。比如在教学鲁迅小说《故乡》一文时,在设计教学话题时,不光是“闰土”这一主要角色的话题,还可以设计“杨二嫂”的话题,由学生自主探讨,设计类似这样的开放性话题讨论会,不仅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锻炼主观能动性等优秀品质,也可以使得课堂生活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生成性有效教学策略
1.精心预设,促进生成
传统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被认知为机械式且具有重复性的线性教学过程,按照先前备好的课程方案,按部就班,而实际上,在信息知识高速膨胀的今天,在新课改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也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调整,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开展,建立起具有生机的课堂生态体系。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在预设教学时留有足够的空白教学,形成弹性教学模式。如讲授《智取生辰纲》时,可以设计类似这样的题目:分析杨志的性格特征。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回答,这时候就可以将这个问题化解出一些小问题出来,杨志接受重任时,在杨志押解途中等不同的场景中,根据杨志的展现形式,然后综合概括杨志具备什么性格特点。如此学生就能很快地切入其中,思维也随之活跃,从而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2.有效提问,引导生成
一、 注意探究素材的广泛性
探究性素材,在实验教材中有,在非实验教材中也有。探究性素材存在于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中,也存在于基本概念、化学计算中。教材处理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对此加以挖掘。
案例1“酸的分类和命名”(人教版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三节)。
知识回忆让学生回忆并单个回答所学过的酸的化学式,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些化学式(见图1,对于HClO、HS两种学生较为陌生的酸,教师可以略加介绍)。
尝试分类(1) 要求学画一条纵向线段,将图1中的七种酸分为两部分(见图2),并说出如此划分的理由(左侧的五种酸都含有氧元素,右侧的两种酸都不含有元素)。
(2) 引导学生从横向的角度分析酸的共同点:第一、二、三横行的酸,酸分子中所含有的氢原子数分别是1、2、3;即第一、二、三横行的酸,酸分子电离所产生的氢离子数分别是1、2、3。
交流表达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从酸中是否含氧的角度看,酸可以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从酸分子电离产生氢离子的个数看,酸可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见图3)。
尝试命名 让学生说HClO、HCO、HSO、HPO三种酸的名称,猜想含氧酸的命名规则(着眼氢、氧以外一种元素的名称,命名为“某酸”。HNO最初由一种硝石制得,至今,人们仍沿袭习惯叫法,称之为“硝酸”)。比较HClO、HCl;HSO、HS,得出无氧酸的命名规则(“氢某酸”,见图4)。
尝试运用已知Se、Br分别是硒、溴两种元素的符号,请读出HSeO、HBr两种酸的名称(硒酸、氢溴酸)。
点评上述案例中,教者对非实验教材中探究性素材进行了较好的挖掘,摈弃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性讲授,对教学内容作了探究性学习设计,真正做到了“一切真理都由学生发现、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皮亚杰语)。
二、 探究方式的多样性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注意探究方式的多样性,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案例2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是否有间隔的探究。(人教版九年级实验教材第三单元课题2)
猜 想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着间隔。
经验验证运用日常生活经验或已知实验事实,验证上述猜想:
1. 用气筒可以压缩空气。
2. 液化石油气压缩后贮在钢瓶中。
3. 一般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 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能向水中扩散(该实验在说明微粒运动的同时,也证明了微粒之间存在间隔)。
……
资料验证登陆http:∥省略,查阅苯(高中化学中将要学到的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的图像照片,发现苯分子(从图像上看好似一朵白花)之间存在着黑色阴影,这表明苯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隔。
实验验证做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
操作 将20mL的酒精和20mL的水混合。
现象所得混合溶液的总体积小于40mL。
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并不紧挨着的,相互之间存在着间隔。
点评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水平,探究活动包括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形式。上述案例中对粒子之间有间隔这一基本性质的探究,采用了经验验证、资料验证、实验验证等三种不同探究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心理需求,开阔了学生的探究视野。
三、 探究方案的发散性
探究方案设计是科学探究不容忽视的要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设计实验方案,使探究能力的提高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案例3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探究实验(上教版九年级实验教材第2章第二节)。
学生1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水,迅速盖上玻璃片,振荡,动手试一试玻璃片是否容易拿开。
学生2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水,迅速盖上玻璃片,振荡,将集气瓶倒立,观察玻璃片是否会掉下来?
学生3 用一个空的饮料软瓶收集二氧化碳,向其中倒入少量水后,盖上瓶盖,振荡,观察瓶体的变化情况。
学生4 将盛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观察试管内液面变化的情况。
点评 尽管上述四个探究实验都是利用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盛二氧化碳的容器内气压减小这一原理,但教育引导学生设计多个方案的举措依然呈现出了亮点。一是张扬了学生的思维个性;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三是增强了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日常生活常识的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探究热情。
四、 探究环节的完善性
注意探究环节的完善,并非指每个探究活动都要包括八个探究要素,而是指教师预设那些超越学生认知水平的探究方案时,要尽可能顾及到环节的完善性,从知识上、思维方式上为学生作好必要的铺垫。
案例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上版教九年级教材第2章第二节)
知识介绍石蕊试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指示剂,是公认的“变色龙”;稀硫酸、稀盐酸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两种酸溶液。
实验探究1将紫色石蕊分别滴入盛有稀硫酸、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
现象两支试管中的石蕊试液都变红色。
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拓展食醋中含有3%―5%的醋酸,由上述结论推测,食醋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实验探究2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分析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过程中产生了酸,这种酸很可能是二氧化碳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而产生的。
结论二氧化碳(CO)+水(HO)碳酸(HCO)。
实验探究3给实验探究2得到的液体加热。
现象液体重新变成了紫色。
分析液体变成紫色(紫色石蕊试液显示的颜色),说明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酸不复存在,由此推测碳酸受热后变成了其它不属于酸的物质。
结论碳酸(HCO)加热二氧化碳 (CO)+水(HO)。
点评学氧化碳时,学生尚未接触到酸、酸碱指示剂,因此有必要增设[知识介绍]这一环节;对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增设[探究实验1]是为了使[探究实验2]与其产生对比效应:由探究实验1得出“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结论,将实验探究2与其对比,可得出“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生成了酸”的结论。两个环节的增设,使整个探究活动更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与学的关系应是民主平等的关系。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如春风拂面,激活其神经系统,产生求知欲。在这方面我做了以下几点:
1.利用音乐熏陶学生
教师在上课前先播放一段音乐,用一种音响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友邦”惊诧论》时,我先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慷慨悲壮的乐曲使学生沉浸在爱国主义氛围中,学生个个热血沸腾,对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仇恨。
2.利用诗词增添情趣
青少年一般喜欢诗词、格言、警句等,有的学生还专门备有笔记本,自名“文林荟萃”、“拾锦录”等,广泛收集以上内容。所以,教师由诗词、格言、警句开讲导入新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感情,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对学习新课产生兴趣。如《苏州园林》的导入,就可由《枫桥夜泊》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说起,让学生感受苏州的美丽,从而产生想了解苏州园林的愿望。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学《行道树》,我在授课前用该班学生的一幅画引入,让学生说出画的内容,这种方法很好。因为这张画是他们熟悉的同学画的,他们感到亲切,产生了学习的冲动和兴趣,这样一开始就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进入学习,为教学开展做好了第一步。
此外播放配乐的课文朗读录音或设计一些富有情感的导语等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的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
为了在课堂中进行教学创新,教师必须创造性地探索教学设计,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的教案。如:在教学切入点中创新;在教学衔接点中创新;在教学训练点中创新;在教学拓展点中创新;在教学审美点中创新。比如,学习小说,可以采用结尾续写式,让学生结合小说内容续写小说的结尾,然后与原结尾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引导学生的创新。教师只有通过这样,把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性的劳动,坚持不懈地去摸索和总结,那么“减负、高效”的理想就能真正实现。
三、放开手脚,让学生唱主角
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落实,教师只是学生的同行者、领路人。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回答问题的机会,精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去争辩,一个问题解决完,还可以改变反馈的形式,用“谁有不同意见?”“谁有补充?”等语言,去点燃他们异向思维的火花。教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课堂上同学们不应只当观众,而要当演员,还要争当主角”,以各种激励手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上时时响起老师鼓励、赞赏的亲切话语,“你的回答真精彩”,“你的思路十分有创意”,“你补充得很好”,在这种和谐、融洽、愉悦、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体验到了参与其中的乐趣。只有通过这样,教师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从而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四、发扬民主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教学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记得我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梁嘉嘉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当时我对她的提问作了肯定和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她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害者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来获得一笔赔偿金。”这个发言轰动了教室,极大地激发了全班同学探索的好奇心。接着我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们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不久便有多名学生举手。……最后,我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从而足见其性格特征。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性 有效课堂 有效活动 有效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128-01
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往往使语文水平提高慢,学生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理科及英语学科上,语文学科很是冷淡,学生学语文兴趣不浓,语文教学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难见成效。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果,建设高效课堂,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挑战。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语文教师在有效教学的阳光里行走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做如下探讨。
1 教师要努力进行有效教学,打造阳光课堂
1.1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着重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在课堂教学结构中,要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音乐渲染、古诗熏陶、师生对话、直奔主题等教学方法,使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一种新奇,一种学习的冲动,让他们感受到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与想象,从而自然地激发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兴趣,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与高效。例如,我在教学《清塘荷韵》一课时,上课伊始,利用现代媒体播放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之季羡林篇,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情感共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
1.2 优化教学设计
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有效地处理教材,是衡量一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犹如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1)根据教材的重点来处理。譬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品揭示的主题,可采取以下的解决办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小说的主题,及主人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2)根据教材的构思来处理。例如,余光中的《乡愁》中出现了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3)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来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抓过渡段;抓中心句;抓首尾呼应的句子等来突现文章的结构特点。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间的过渡段入手,先阅读百草园部分,再阅读三味书屋部分,让两者对比着阅读,这样更能突现文章的主旨,学生更易理解,感悟。
(4)根据教学的中心来处理。我们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这篇散文的主题是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思念之情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文章的中心,跳读课文,先分析文章如何表现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思念之情的,再理解文章是如何表现作者的爱国情感的,这样就能把握篇幅很长的文章的主旨,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主题。
2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有效活动,让学生沐浴阳光
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放飞希望的地方。作为老师则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提问,而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敢提问,害怕提问不好被老师同学讥笑,或是不知从何而问,久而久之,在课堂上不乐于、不敢于提问。教师则需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下学习,积极地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者朋友似的关系。通过自己的言行传达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相互尊重的情感信息。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还学生提问、交流的空间,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信息反馈畅通,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比如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可一改平时教师口译的“填鸭式”,可以分成小组由学生合作解决,有的学生负责解决字音,有的学生负责查找字意,然后共同进行翻译,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走下讲台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要容纳学生的质疑、反问、争论的声音,从而达到生生互动的效果,真正地把课堂还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阳光课堂中,让每个金子都闪闪发光,这样的课堂才更有效。
3 教师要拥有阳光的心态,进行课后的有效反思
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写三年教育反思,就能成为教育行家。”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如果把教学中的感受感悟、感想感叹、灵感和成败好好思考一下,做个简要的归纳整理,撰写“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迅速接收课堂所反馈的信息,克服教学中的干扰因素,有助于找出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调整教学提供可靠依据,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改革的力度。它是促进自己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远过矣。”只有以阳光的心态,经常自省或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发展自我和超越自我,从而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
罗曼・罗兰说:“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先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是一门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追求语文课堂的有效,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它取决于教师自身教学艺术的发挥,也取决于教师对教学中情、理、趣的挖掘。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精彩,高效的语文教学不再是梦想,让我们放开手脚,昂首阔步,快马加鞭走进语文教学的阳光地带!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EB/OL].中国教育网,2006.
[2] 钟菊莲.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选择[EB/OL].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
[3] 陈海.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研版,2009.
[4] 沈素琴.新课改下“有效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172.
关键词:新课标 优质课堂 听 说 读 写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技术,它要探索与语文有关的一切知识内容,从最基本的读、说、写拓展开去,从篇章结构到修辞方法,从表达方式到表现手法,从现代文阅读到文言文阅读,从民族文化到外国文学,等等,千变万化,层出不穷。说其是艺术,是因为在设计语文课的授课方式中充满智慧,是语文教师智慧的体现。寓教于乐,生动活泼,不拘泥,不保守,充分体现了语文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已成为很多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思想。许多教师已摒弃了那种满堂灌、填鸭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生动活泼,学生愿学、乐学的局面。
一、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不拘泥于一种教学模式,在深入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情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或能激发学生兴趣,或让学生学会鉴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这节课,可以让学生们用自演角色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语文课在生动活泼、充满情趣中完成教学任务。《变色龙》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品头论足、答记者问中,领悟文章主旨,表达对人生的看法,对于《吆喝》一课,可以利用网络媒体,收集一系列有关“吆喝”的图片和影像,将那遥远的、已被孩子们完全不熟悉的民俗民风,在一声声的吆喝中,印在了学生们的心里,并让学生们体会到:古老的中国,那些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即使是在市井民间,也有许多风土人情值得我们去发现,能找到许多的美。在这样的陶冶中,同学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思想认识得以提高。针对语文活动课,同学们自己策划,自己编排,自己撰稿,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知道的许多古今事例,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更高境界的认识。
二、目标明确,提高能力
初中语文课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设计教法时,老师们都注重了对学生字词、文学常识等的训练。语文课讲求读、说、写的训练。
“读”是重点教学环节,“读”的过程就是“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在“读”中品读“美”:读“百草园”中景色之美,读“斑羚飞渡”时之壮美,读“吆喝”之风情美,读“献给母亲的歌”之亲情美,在训练学生实实在在的“读”中,整体感悟文本所要表现的内涵。
“说”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内容,而复述是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的重要手段。但不少学生并不能掌握复述要领,处理不当,往往把复述变成了“背诵”,学生生怕丢掉任何一句话。教师必须自己先吃透教材,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才能完成对学生的训练。复述复杂的故事情节,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找关键词语,抓住那些最富于表现事物的动词、形容词等修饰语;结构复杂的文章,可以化整为零,分割成若干部分,这样,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讲,目标明确,内容清晰,掌握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写”是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重要训练内容。联系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小练笔活动,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写”的训练,并不游离课堂教学之外,它们应该是教师在备课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设计出来的。无论是出现在课堂教学的中间,还是在最后,都是顺理成章的训练手段,在同学们在对所关注的事物有兴趣、有激情时,自然而然地愿意拿起笔,记录下自己在此刻的写作冲动。《斑羚飞渡》这篇课文将动物小说中折射的问题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对接,从而引出了2008年汶川地震中那些可歌可泣、舍己救人、团结合作的故事,让同学们回忆起曾经历过的感动,要求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联系本节课的学习,以汶川地震中凸显”斑羚“精神的人或事为内容写一段文字,抒发你内心的震撼与感动。”有了写作的冲动,这种练笔,是水到渠成的。
三、感悟真情,提升品格
新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情感体验,提升道德品德修养。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中,读文本,练习“说”,训练“写”;还要陶冶情操,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人类文化中的精华,并将其发扬光大。
关键词:激趣 导语 设疑 成功体验 课外延伸
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要开发语文有效高效课堂的动力,使学生愿学、乐学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才能发挥他们巨大的潜能。所有的一切,都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激趣”。“激趣”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教材两个方面,让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全过程。
一、美读“激趣”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朱熹认为美读可以“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鉴于此,课堂上我常常以美读来激发学生兴趣,或听录音等范读,或分组赛读等,如《最后一课》、《黄河颂》等优美诗文;或扮角色读等,如《变色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小说。让学生依据不同的内容,分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中进入课文,在表演中创造发挥,从而使课堂活泼有趣。朗朗的书声使学生从课文的抽象文字符号中感知音韵的、节奏的、色彩的、形态的美妙,进而获得认知上的满足与身心的愉悦。通过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
二、导语“激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力。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先声夺人,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在上课后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很有兴趣的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我们可以采用重大时事、故事导入法、诗词、歌曲、名句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影视导入法、图示导入法,当然了,课文的导入因文而异,教师要把握文章的精神内涵。文质兼美的文章,常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可以用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诗文警句或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渲染气氛,创设“先声夺人”审美情境。故事性强的文章,可以通过讲述背景故事或影视情节导入,引人入胜……总之,导语应具有“新、趣”等特点。“新”就是要创新意,要独巨匠心、别具一格,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趣”就是有趣味性,有愉悦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设疑“激趣”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疑问,常常会激励学生去思考“山重水复”,去寻求“柳暗花明”。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中有效设疑能激起他们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教学《口技》时,“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一词是本文的题眼,文章从哪些方面突出这个“善”?紧紧扣住重点,从而让学生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的方法。教学《木兰诗》时,有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多年在外行军打仗大家没有发现木兰是女的?话音一落,立即引起大家的强烈兴趣,纷纷表明自己的看法。我顺势引导,由此可见木兰在能力上不逊于男人和木兰的睿智。总之,“激趣”性的疑问如海面上的灯塔,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创设思维的情境,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本。
四、活动“激趣”
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灵活,这早已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结合课文互相讨论、即席演讲、上台表演等活动常为广大教师所乐用。学习《孔乙己》一课,当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一改以往学生不感兴趣的多方说明,深入分析,而采取让学生讨论的方式,集中讨论三个问题:一是作者写了人物哪些方面的情况?二是运用了什么形式来表现的?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为了什么?结果,学生感兴致很高,讨论激烈,通过同学们思维的互相撞击,就将三个问题轻松愉快、清楚透彻的解决好了。同时,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增了见识,长了才干。语文教学时,我们可根据学生好胜、好强特点,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男女pk赛”、“小组pk赛”等竞赛活动。在学习完《木兰诗》后,我下载美国电影《花木兰》给学生看,学生兴趣很高,然后将其与课文进行对比,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并从竞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锻炼学生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
五、延伸“激趣”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文那棵有限的信息之树,否则学生难免不成坎井之蛙。开拓视野,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与课堂教学接轨,必须走大语文教学之路。 《语文读本》、《散文》、《读者》、《杂文》甚至影视剧等都可以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可以让学生阅读 《儒林外史》既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辩能力。
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不满足已有的知识,会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作用就是指导学生将这种兴趣和热情延伸到生活中,通过课外阅读、写作、研究性学习等途径,实现“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的理想境界。
总之,不管怎样,即便是在现在课改的前提下,要想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设计上多花心思,多动脑筋。只有这样才会让你的课堂灵动起来,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才能使语文走进学生心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