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所见古诗词范文

所见古诗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所见古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所见古诗词

第1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一、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多了“肢解”,少了整体意境感悟

古诗由于音韵齐整、结构简洁、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这些特点,因而便于朗诵,是一种朗朗上口的语言材料,历来受人欢迎。也正因此,学生学习古诗并非开始于小学阶段,一般的孩子在幼儿阶段便已接触古诗了,背诵古诗被很多家长当作是培养子女的一项具体措施,很多家长把子女会背多少诗当作“教子有方”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孩子是否聪明的一个重要参考。但只需稍微冷静思考,这种古诗学习只是停留在“朗诵”的层面上。当然,限于幼儿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宜作过深要求。可是,对于古诗创作原意――诗以言志,表现一种意境、境界,这种古诗学习无疑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花费了家长的诸多精力,倾注了家长满腔热情,牺牲了儿童诸多玩耍嬉戏时间,有的还可能是以违背儿童自身意愿为代价,却仅仅得到这种低水平的效果。这样的投入和这样的教育,可谓事与愿违。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因现今的教学评价体制得不到根本变革,考试仍是主要手段,大多教师还处在“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水平。教师们不得不将精力放在与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上,如要考默写故要求背诵;要考重点词意故要求个个词语掌握;要考诗句意思故要求学生一句一句将其抄下来并背出;要考中心思想故要求死记“表现了什么”“歌颂了什么”,等等。至于龚自珍为什么会写《已亥杂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为什么要倒装,这些不会考的内容,则忽略去教。@样的教学势必带来这样的后果:生吞活剥、肢解诗意。

其实,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最讲究的是在简练的区区几十字中必须蕴藏着丰富的意境,用司空图的话来说就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很多诗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千古传诵,就是因为诗内蕴含了丰富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所以学习古诗,仅会背诵诗句,机械地记住意思,而不去考虑寓于实境中的虚境和化为景物的情思,从审美角度看,显然达不到目的。把握诗歌的竟境不仅仅在于感知,主要靠感悟,只有“悟”才能透过诗歌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那种要求学生记住什么、背出什么的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领悟到神形兼备、虚实相生的意境的。

这种多了肢解、少了整体意境感悟,只求“是什么”而不顾 “为什么”的古诗教学现状,不能不说是古诗词教学的一种遗憾。

二、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新课改要求小学古诗词教学培养小学生感受古文魅力的能力。小学生年龄尚小,古诗词对他们来说显得比较晦涩难懂,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将古诗词编成故事

听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鉴于小学生不易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古诗所述内容,发挥想象力,将诗歌编于一个小故事内,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内容描述出来。如教学《登鹳雀楼》一诗,可编成这样一则故事:唐朝时,有个诗人叫王之涣。有一天傍晚,他去登游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站在楼上,诗人极目远眺。向西看,只见一轮红日已经接近了山头,并且正在逐渐往山后落下去;向东望,滔滔的黄河水奔腾不息,一直向遥远的大海流去。于是便得到了两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时可及时向学生指明诗句中的“白日”“入海流”等词语与所述故事内容的对应处,并简要介绍之所以用“入海流”而不写“流入海”是古诗在用词的对仗、音韵平仄上的要求所致)诗人在楼上看到了这么壮观的景色后想,如果还想看得再远些、看得再多些,就像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上要再取得更大成绩,该怎么办呢?那就得再爬上一层楼,于是他又得了两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时须向学生交待“千里目”并不仅指看到的景物,还隐含着事业方面的积极进取)教师以这样的故事将《登鹳鹊楼》一诗的内容呈现给学生,并了解诗句是如何写出来的,然后再根据诗歌进行教学,为学生学习远离生活实际的古诗创造了一个感性的环境,使小学生感受到古诗中隐含的道理和韵味,在这“故事引入”的基础上,再进行“熟读理解”和“品读背诵”这两步教学环节,所花力气不大,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远比一开始就“就诗歌进行教学”的效果好得多。

2. 引导学生进行绘画

绘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歌所写对象以图画的形式再现出来,化文字为图像、化抽象为形象,充分利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这一心理特点来为古诗这一抽象学习材料的学习服务。画图可以由教师来完成,也可以让学生去进行;可以在“引入”“讲授”等过程中出现,也可以在学完全诗后作为“巩固”手段而采用。如学完《咏鹅》一诗,我便让学生画一幅简单的彩色画,学生都能在画中表现出“曲项”“向天”“浮”“白”“绿”“红”等词的意思。学生的绘画过程,不仅是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的过程,更是一次进行感受美、表现美的审美教育过程。又如,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我结合自己的介绍、讲述,在黑板进行简笔画:柳树上的黄鹂、青天上的白鹭、窗外可见积雪的西岭、门口停泊着的船只(要注意所用粉笔的颜色必须和诗中所述一致)。此时我的板画首先可让学生感知诗歌所涉及的具体事物形象,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记忆表象,在两者的同化中获得成功感,产生愉悦感,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图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首诗以区区28个字容纳了这么多事物,感受到中国古诗巨大的容量,感受到中国古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智慧。

3. 引导学生进行表演

中国古代诗歌流派纷呈、气象千万,有不少诗歌内容充满生活气息而富于童趣。在这一类诗歌教学中运用表演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表演法指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表演动作,充分利用直观动作思维来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如《咏鹅》一诗,所描写的对象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动物――鹅,它长而弯的脖子、雪白的羽毛、红红的脚掌、在水面自由自在游泳的形象为学生所熟悉。在学诗过程中,我结合自身的肢体语言(如向上伸手臂为鹅的脖子;并拢的五指为鹅头;大拇指与其他四个手指微开微合为鹅在唱歌;双手前后轻轻拨动为鹅掌拨水)来表现“曲”“向天歌”“浮”“拨”等动作,这样的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在学完后让学生一边念着古诗一边以动作表现,这种操作实践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主体精神的培养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则是调动了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其效果当然是远远超过死记硬背了。

4.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朗朗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古诗的特点,运用范读、齐读、串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诗文合辙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深入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如我在教学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时,引导学生注意诗中第一、第二、第四句的“晓”“鸟”“少”押韵,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我强调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教育。

第2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于2017年在全国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已经实现了全学段覆盖。根据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相关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词的编选,数量上达到112首之多,不仅远远超过原人教版,而且比课标要求的75首,还多出37首。除了数量上的增加,统编教材在古诗词选编及教学设计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导向,这些变化主要是教学栏目设计的完善、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倾向,新诗编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1栏目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采取了分层次、分学段的编选原则,依据学段和教学栏目,设计古诗词教学。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小学低年级,1-2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3-6学段,则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规定了不同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侧重于诵读、积累,对于刚刚接触诗词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诗歌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诗词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与音韵之美,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为初中段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据此,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12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两个教学栏目中,一是作为课文出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简单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基本内容;二是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作为学习资料,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古诗词。小学阶段新增的古诗则均匀地分布于这两个教学栏目中。小学一二年级只编入一部分内容浅近、生动活泼的古诗,如《咏鹅》《画》《风》等,使低年级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近亲古诗,想象古诗中的画面,感受诗词之美。小学三到六年级则在助读系统和课后习题上做一些稍微复杂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学习古诗,了解与其相关的知识,比如“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词中“涉及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这些习题的设计分别从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古代文化常识等角度出发,有助于高年级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词内容。

2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形象化

除了分层分学段教学,统编教材古诗词选编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突出诗歌题材的儿童化和形象性,贴近儿童心理和儿童生活。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儿童诗、谜语诗、咏物诗,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熟悉古诗,优化了古诗词的教学适应性。教材编选诗词的儿童化倾向体现在:一是以儿童形象、儿童活动为题材的古诗,如《池上》《小儿垂钓》《村居》《所见》《稚子弄冰》等,这些古诗刻画了儿童的心理、动作、情态,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儿童形象活泼可爱、灵动有趣,与日常生活紧密贴合。二是符合儿童思维和认知特点的形象性较强的古诗词的增选。咏物诗和写景诗的选编,突出了古诗词的形象化和画面感,这些古诗语言清新明快,状物细腻逼真,易于小学生诵读和接受,有助于发展学生形象化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比如,《咏鹅》《画鸡》《蝉》《墨梅》《雪梅》《竹石》等。最后,低学段编入的谜语诗也增加了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比如《画》《风》,这两首诗是咏物诗,也可以看作是谜语诗,诗中并未直接出现“画”或“风”字,而是巧妙地通过自然风物的描绘,启发学生思考,猜测谜底,使古诗词学习更有乐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写应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相应,这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条件,原人教版教材诗词选编就倾向于低学段古诗的形象化和儿童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完善了这一设计,使古诗编选的儿童化主题更为凸显。除了选用原人教版教材中已有的《咏鹅》《画鸡》《池上》等篇目,又发掘和新增了多首儿童诗、咏物诗,比如《稚子弄冰》《采莲曲》《蜂》等,这些古诗有益于学生亲近自然万物,了解传统文化,领略古典之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及传统文化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3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一、加强诵读,积累古诗词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现在首要的缺憾就是积累,文化积淀浅薄。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我们更应无条件的大量的去积累,内化为我们自身的财富。所以,我首先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讲诗的能力,即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这样每册课本的古诗词笔者都要求学生背诵,诗词的内容也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习古诗词更要有这番毅力,所以,在晨读时间中,每周至少要抽出三天时间进行全体同学的诗词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温故知新,效果良好。

二、讲究方法,理解古诗词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诗歌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种方法:

1.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武陵春》,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女妇人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北宋灭于金、举朝南渡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据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南渡后,经历国破家亡的苦难,生活颠沛流离。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与丈夫的离别相思。后期词作主要写亡夫之痛、故国沦丧之悲及伤时念旧的抑郁情怀。北宋灭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感情。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吗?

2.品析名句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这两句写当前所见,本是风狂花尽,一片凄凉,但却避免了从正面描写风之狂暴、花之狼藉,而只是用“风住尘香”四个字来表明这一场小小灾难的后果,则狂风摧花,落红满地,均在其中,出笔极为蕴藉。

三、抓住诗(词)眼,鉴赏古诗词

古人作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而一首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最后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道出了朝代更替的实质,引导学生明白了这句,那么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站在潼关这一兵家必争之地是何等的感慨万千了。

四、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

第4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85-01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些优秀的诗词生命力极强,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据说,在唐朝,读诗诵诗已是儿童的启蒙教育,是儿童的必修课。可见,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它对开发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审美能力等意义重大。因此,除了小学语文教材精选了一些篇目外,《语文课程标准》还为小学生选出了优秀的古诗词80首,要求学生会背诵,不仅如此,而且还要求学生在积累、感悟、运用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欣赏和审美的情趣。然而,现在的小学生已经走进了网络时代,接触到了许多新生事物,对古诗词这类传统文化有些陌生了,让他们去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去感悟,去想象,去运用,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学生甚至逃避古诗词的学习。我认为要想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古诗词,学会古诗词,首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古诗词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学习、尝试、钻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去实践。

一、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积极地钻研教法,运用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1、从导入环节入手,激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导入,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的开端相当于成功一半,所以在学习古诗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导入的运用。例如在学习《所见》一诗时,我对学生说:“孩子们,夏天来了,你们都喜欢做什么呀?”孩子们纷纷回答:“我喜欢下河捞鱼。”“我喜欢去野炊。”“我喜欢登山。”...... 接下来我说:“有一位诗人叫袁枚,他非常喜欢到林中去散步,有一次,他在林中看见了一个小男孩儿,你们想知道男孩儿在做什么吗?” “想。”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高涨起来,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

2、了解诗人的相关故事,给古诗的学习增添色彩。学生最爱听老师讲故事,可他们关于古代诗人的故事知道的很少,非常感兴趣。在学习《赠汪伦》一诗时,我给学生讲了诗人李白和汪伦的相识过程,故事幽默生动,巧设悬念,同学们听得很入神,并不时地对汪伦的智慧大加赞叹,为学习本诗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同学们学习起来情趣盎然。

3、发挥简笔画的作用,从视觉上吸引学生的兴趣。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他们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大有益处。因此,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适当地配上图画,可以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张志和的《渔歌子》时,学生根据对词的理解,在黑板上合作作画,用不同的颜色分别画出了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青笠、蓑衣......那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画出了鲜明的色彩,悠远的意境,体现了词人悠闲自在的生活。

4、编排短剧,通过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古诗词非常适合表演,诗中有着生动的故事情节。故事表演可以让古诗词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学习《小儿垂钓》这首诗时,我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表演。学生仔细揣摩诗意,把握人物特点,把诗中的小男孩那种天真、稚气、活泼、可爱的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把这首诗牢牢地留在了记忆里。

5、进行古诗词吟唱,化难为易,激发兴趣。以往在教学古诗词时,总是强化理解诗意,背诵诗句,抄诗默诗,学生对此索然不感兴趣,因此,渐渐地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可以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词配上旋律,变成了歌曲,学生十分乐于接受。《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是七言绝句,我就在学生的音乐书中找到了一句七字的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非常好听,根据这首歌的旋律,换上《早发白帝城》的诗句,学生张口就唱了出来,学得轻松愉快,既加深了记忆,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种学习方法很快在同学当中流行起来。精彩有趣的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鼓励,激发兴趣

1、教师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古诗词,在理解、积累的过程中,学会运用。例如,学生能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说出一句古诗来,要对学生给予表扬,既是对他本人的肯定,又能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

2、教师以身作则,尽量地多运用古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学生面前我经常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来激励孩子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用“海内存知己,天涯如比邻”来表达和朋友的深厚感情;用“无边光景一时新”来表达春游时的感受;用“白日放歌须纵酒”来形容激动、愉快的心情,用“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形容意外的惊喜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受古诗词在表达上的魅力,以此,产生强烈地学习欲望。

三、不要把古诗词的学习局限在课堂,要向课外延伸。

1、课堂小天地,生活大舞台。学习古诗词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还要向课外延伸。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这一栏目,精选了一些十分经典的古诗词,教授的讲解生动有趣,精彩纷呈,非常适合学生观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学习的平台,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还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与学生一同收集、积累古诗词,一同学习感悟,开展家庭古诗词大赛,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第5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智并重;语言能力;感悟;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1901

优秀的古诗词不仅能启迪心智,而且能陶冶情操,使学生深刻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智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情智并重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一、激趣导入,启动情智

古诗词的创作时代与学生距离很远,其语言不易被学生理解,教师若能设计有趣的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如用音乐营造情感氛围、运用多媒体课件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以诗导诗等,都能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教学《赠汪伦》时,可用“汪伦邀李白”的故事导入新课;教学《枫桥夜泊》前,可播放歌曲《涛声依旧》,营造离愁思绪的心境;教学《示儿》时,可提出问题“这是陆游的绝笔,他在临终时有什么重要的事放心不下呢”……这样设计导入环节,有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使学生入情入境,自然就有话可说。

二、b读感悟,萌智

“好诗不厌百回读” “七分诗三分吟”,这些都告诉我们读诗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范读,在整体把握诗词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律,或慷慨激越,或浅唱低吟,将诗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教师可以先创设情境,再指导朗读,学生通过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引发想象,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可以分层次进行品读,促使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随着一次次有目的的诵读而层层深入,把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品读、讨论和启迪,做到吟诵与赏析有效结合,由情萌智;还可以开展各种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古诗素养,夯实文化底蕴。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体味诗词的韵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巧设情境,生成情智

古诗文的灵魂是情,在古诗词教学中采用情智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例如,学习《小儿垂钓》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边吟诵边表演“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场景,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以配乐渲染离别伤感的气氛;学习杜牧的《江南春》时,配以广阔迷离的江南春景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也可以介绍古诗创作的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感悟诗情。这样教学,情感相融便有了广度,学生的语言表达自然就会发自肺腑。

四、合作交流,展示情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很多教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理解诗意。对于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去解决疑惑。对于学习所得,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随堂练笔、情境对话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例如,学习张继的《秋思》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替张继写家书;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教师让学生想象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对话。这样教学,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深化情感、启迪智慧,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拓展延伸,发展情智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解释:“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运用拓展延伸的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情智,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通过比照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古诗,针对教材巧妙地进行拓展,以诗学诗,以诗悟诗,既能使学生情智共生,又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学习《池上》时,可以拓展儿童诗《小儿垂钓》《所见》《牧童》等;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时,则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类比感受他身在田园、怡然自得的心情,也可以用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进行对比赏析,了解辛弃疾的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和壮志难酬的一面。

第6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展示 想象 双向理解 有效途径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对于古诗词教学,我在同事和自己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总结方法如下: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富有情趣课堂情境。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次序地顺利进行。例如,在设计《鹅》一课教学时,上课一开始可以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所见到的鹅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当然积极发言,各自描绘自己见到的鹅的样子。一下子,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接下来趁机问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也非常喜欢动物,同学们愿不愿意知道他是怎样描写鹅的?”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看到时机成熟,利用多媒体展示鹅的画面或视频,让学生观察画面或视频,而后叫学生说说鹅的脖颈、羽毛、及鹅掌的特点。教师随画面或视频引导点拨。请同学自读诗歌,而后说说骆宾王是怎样描写鹅的?诚然这是直观的画面或视频创设的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我们也可以运用跟诗文有关的音频或动画故事来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反复吟诵的兴趣。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诵读。古诗词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古诗词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吟诵的功效。吟诵可以使鉴赏者感知诗词的音调美和诗词定的意境,吟诵得多了,还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象、联想、体验和感受,潜心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鱼之游于江海之中,自有无穷乐趣。对于初学者,这是最有效的审美手段,切不可弃置不用。但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小学生,随意让其反复吟诵会让他们厌烦。那短短的几个句子很快就会背了,那读还有什么意思呢?多媒体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音频示范读,学生模仿读,根据诗歌情境配音朗读,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安排一些新奇点,如:说唱诗歌,让学生以歌曲音乐的形式去欣赏诗歌的景趣,鉴赏诗歌的意趣,体验诗歌的情趣,探求诗歌的理趣,领会诗歌的志趣。

三.利用多媒体有分寸地把握诗词背景介绍。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在进行小学高年级诗歌教学时,要是能让学生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例如诗中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如此多的内容用几分钟时间很难给学生介绍清楚,可我们用多媒体就省时省事多了。我们点击一下白板简明扼要的背景介绍就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集体读几分钟就可以。

四.利用多媒体的音频或画面启发想象,品味意境做到双向理解。插上想象翅膀感受古诗的画面美。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两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第7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 高中古诗词教学 诵读 说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观照当下高中古诗词教学重讲解轻诵读涵泳的偏误――古诗词在程式化的教学过程中,以解题为重心,诵读涵泳基本淡化,我择取了诵读和说读的可行性教学尝试,正确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积极促进学生涵泳妙悟,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古诗词。

一、诵读:披文入情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用植物来比喻诗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把诗之“情”喻为诗之根,并提到首要位置,可见诗词教学不能忽视情感活动,诗词就是诗词人感情的艺术化再现,这是由诗词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正所谓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诗词不读不知其美。沈德潜曾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朱子云:‘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真得读诗趣味。”[1]

李清照的《声声慢》,就是一个将诗词的旋律之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典型示范。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以优美的语言旋律,恰当地表达了凄凉、烦闷、空虚和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上阙前四字“寻寻觅觅”的节奏较为舒缓,接着连用十字叠句,语流略显急促深沉,形成了一种压抑、烦闷、急躁的情势。紧接着是一个六字句“乍暖还寒时候”,一个四字句“最难将息”,情绪的波澜又趋于平稳。后面叙事部分,主要以三字句六字句交替使用,仿佛秋江平水,涟漪微泛,给人以沉静、缓和的感觉。到最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仅节奏突然变换,而且复用四个叠字,好似一字一泪,使人情感波澜又兴,心绪动荡。全词的节奏和双声叠韵的处理,构筑了一种抑扬顿挫、缓急快慢的语言旋律,恰当地表达了词的内容。

当然,这里所说的诵读绝不是机械呆板地读,抑或只是停留在“听取‘娃’声一片”上,还应该作出正确的诗歌诵读指导,以便读出诗词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出诗词中的情绪、气氛和情感。同时,在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诗词中高妙的表达技巧与诗词的重点词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背诵,又便于学生理解诗词。

例如,诵读杜甫的《登高》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是全诗的,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常”,描绘漂泊之苦;重读“病”“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2]这样诵读,学生才能倾注自己的感情,并且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真正做到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二、说读:涵泳妙悟

如果说声情并茂的诵读叩开了学生的心扉,点燃了他们热爱古诗词的激情的话,那么鲜明、生动和富有感召力的说读,则能把学生吸引到由诗人的理想和激情所熔铸的美好意境之中,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涵泳妙悟诗词的意境和意蕴。所谓的说读,具体可以指称“扩展诗意”,“是教学意境的升华,给学生揣摩诗意、探求诗境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3]以下是特级教师韩军教学《登高》的课堂实录片段。

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音乐《二泉映月》)

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4]

这样的说读引领,一方面将学生带入了杜甫客居他乡、年老多病、独自登山、思念亲人的特殊意境中,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去感受这首诗,感受作者此时的心情,感受诗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将高度概括、凝练、含蓄、跳跃和极富意蕴的诗歌改写成了现代叙事散文,人物形象得到了细致刻画,故事情节得到了充分展开,对与人物相关的环境也作了具体的描写和充分的渲染,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起来,读出了弦外之音,说出了言外之意,并且提高了学生对古诗词语言的审美感受能力,培养了学生较强的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件书法作品笔断意连,疏密相间,那'断'处'疏'处,就是想像的空间;一幅图画,云断之处是空白,水之尽头,烟气莽莽,自然也是空白,期待你去虚拟、想像;一首好诗,或在诗中跳跃之处,或在诗尾意犹未尽之时戛然而止,这更是提醒你用自己的感情体验、生活经历去填补”。[5]

欣赏杜甫的《登高》一诗,根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让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处境进行相似联想。一生颠沛流离、奔波漂泊,年岁已高又百病缠身的杜甫,面对纷纷而下的落叶联想到什么?自然会联想到落叶归根,人老还乡;面对随风飘转不知落向何方,不知坠往何处的落叶,会联想到什么?自然会联想到沦落他乡、漂泊不定的人生;由树木的衰败自然会联想到人的衰老;由滚滚而逝的江水自然会联想到韶华易逝、壮志难酬,诗人的羁旅之愁与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尽在不言中。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指出:“学生是探究性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不同的探究需求,爱护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中心主义式的滔滔不绝的分析解说阻断了师生双边心智与情感的融通,剥夺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客观感受、体味和领悟,阻断了学生与诗词人的情感交流与对话。因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古诗词,彻底走出课堂上听而不闻、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沈德潜.说诗碎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87.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9.

[3]汪中苏.浅谈余映潮老师教学《律诗二首》[J].语文教学通讯,2002,(21):20.

第8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一、粗读诗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诗词,他们自己会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我国的古诗词意蕴深长,内容上蕴含深刻的哲理,形式上充满着美感,尤其是节奏美在朗读中最先体现,多朗读,能够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在初步朗读中,学生对古诗词会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一定的语感和对文字的感悟,甚至能感受到作者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存在差异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因此,在粗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比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中的“衰”在现代汉语中念作“shuāi”,但是在该句中则应念作“cuī”。再比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中的“斜”在现代汉语中念作“xié”,但是在此应读作“xiá”。学生在最初的朗读中也许不能读出正确的读音,但是在朗读的过程中会意识,到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则会造成诗句音韵的不和谐,即不押韵。遇到这种状况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学生粗略的多读几次,当他们能够体会到诗词的音韵美时,自然会选择古代汉语的读音。

二、精读诗词

准确掌握古诗词的读音后,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基本意思了。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课文都会配有注释,将重难点的字词解释出来,没有标注的部分基本为以前学过的知识,或是与现代汉语有相通之处。

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人教版的课文中设置了四个注释,分别是潋滟、空蒙、奇和西子。在这四个注释中,既有对词语的解释,又有对背景的扩充。所以,当学生看过注释后,了解到潋滟是波光闪动的意思,空蒙是云雾迷茫的样子,奇是奇妙的意思,自然而然能够明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含义,也能够将诗句内容用现代汉语说出来。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句一句的翻译,通过个人发言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借助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完成句子的翻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也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在精读诗词的环节中,学生还应该试着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朗读技巧和方法以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在确定一个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抑扬顿挫、重音、节奏等方式来表达情感,进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实现最好的教学成果。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词的内容与诗人的情感,这也是为什么课后作业中,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的原因。

三、研读诗词

(1)了解背景,体会情感。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均在字里行间渗透了丰富的情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首先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时诗人的生活境况。

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词为例,送别之情各有不同,有的是描述自己为友人送别的情形,有的是描述友人为自己送别的情形,有的表达的是离别带来的伤感,有的表达的是贬谪带来的壮志未酬……如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描述了友人以歌送友,表达了友人与自己深厚的友谊;而《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则描述了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以长江之水喻自己的绵绵情意,表现自己对友人的真挚情感。

在田园诗一类中,高鼎的《村居》、袁牧的《所见》以及胡令能的《小儿垂钓》都描写了孩童在田间玩耍的景象,不仅描绘出孩童玩耍时生动的神情,还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美好向往与对孩子的喜爱。

因此,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例如,在教授孟郊的《游子吟》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描写的母亲的动作与神态,以及母亲对子女那种无法割舍的爱。

(2)研读词句,激发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象力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古诗词向来以凝练、简短却情感丰富、意味深长著称,学生只有通过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作者使用的意象体会诗词所描写的意境,通过联想补充诗词中描绘的景象,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古诗词,有助于其日后的学习。例如,学生在学习白朴的《天净沙・秋思》后,脑海中应该形成游子在夕阳下落寞的背影,这样的想象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诗描绘的情景及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

(3)增强联系,改变意识。小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是可以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方式辅助教学。例如,一年级所学的《咏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鹅的外形及在水中的动态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画的方式将感受到的画面记录下来。再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集一些魅力的江南风光的图片或是视频,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让他们由内而外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以及诗人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古诗词的年代和背景与我们相去甚远,但是我们所具有的感情和思想是相近的,诗人通过短短几句简洁、凝练的诗句所表达的感情也是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只要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古诗词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必定能够找到共通之处,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通过了解古人所思,传承华夏文化,对小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大有裨益的。

第9篇:所见古诗词范文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诵读;情景;情感

近些年,传统文化逐渐复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古诗词教学比重增加,重视程度提高,教学内容发生一些改革。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现在的小学古诗词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重视理解而轻视诵读,重视字词而忽视情景等。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以为,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尤其在小学生的课堂中,重视古典诗词对小学生性情的涵养和陶冶,以内化古典气质,提高文化素养,学以致用为主要目的,不能仅使古诗词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更应该成为一种教育内容。

一、诵读为主,感受诗韵

现在的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师总是习惯于使用针对成人的古典文学教学模式,即了解背景、理解记忆、赏析字词句等。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与成人不同,此时学生的思维偏重于直观的形象思维,很难领会古诗词的深意,一味地解释字词,会让学生觉得难以理解,反而增加了记忆的难度,且还打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所以,对于十岁上下的孩子来说,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式。那什么才是诗词教学中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诵读。

在古代,私塾先生在儿童启蒙的时候,就是采用一遍一遍诵读的方式。当然,古时候的诵读未必完全适合今天的教学,但我们能从古代的教学模式中得到一点借鉴。现在改革课堂、提高学生兴趣的理念蓬勃发展,但未免在有些方面矫枉过正,仿佛只要一提背诵,就必是枯燥乏味的,只有理解教育,才是尊重儿童天性的合理方式,这其实是不对的。诵读在儿童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即便是诵读,也可以有枯燥诵读和趣味诵读之分。教师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竞赛,组织得当的话,孩子们完全可以整节课处在愉快的诵读之中。我曾让孩子们一边玩拍手游戏(许多地方都有的小孩子玩的击掌游戏,一边念着有韵律的歌谣,一边交叉拍手)一边背诵古诗,先是同桌一起玩,然后是前后桌,最后是所有同学一起玩找朋友拍手,孩子们玩得很高兴,而背诵的古诗也超乎我的预期。最重要的是,孩子们不仅背诵了大量的古诗,激发了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更体会到了一种氤氲在唇齿间的古诗词特有的韵律和节奏,很多孩子在下课之后对我说,古诗非常好听也非常好读。“好听”已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诗歌之美,“好读”又让孩子们感受到古诗词的亲近与和谐。

二、适当理解,体味诗境

当然,我们强调诵读,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不需要理解了。在孩子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还是要有选择性地引导孩子理解诗意,以求孩子能够更快地融入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当中。这时候的理解,不能照本宣科地空讲干讲,要基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从孩子所见所闻中进行引导启发,甚至可以创造情景,随时随地地进行古诗词教学。比如,春天到了,学校里的海棠花开得正好,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海棠树下观察体会,同时背诵《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学生回来后,再联系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繁华与美丽,此时学生一定一点就透,甚至能碰撞出更多的心灵火花来。

可是,也不是所有诗词都可以由实际的情景来切入的。比如,《春夜喜雨》,这是杜甫写的春夜的锦官城,多少带有蜀中地区的地域特色,对于北方从未见过大江大河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江船火独明”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这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具的作用,找一些相关的、相似的图片视频,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形象。还有很多诗歌画面感很强,且带有活泼的情趣,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画,想一想,甚至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在趣味横生中,轻松构建出清晰的诗歌形象。

三、学以致用,培养诗情

诗歌中的语言形式、艺术情景、情感内蕴是三个不同的层次,但同时又是一个整体,完整理解诗歌、体会诗歌,三方面缺一不可。而其中情感体验是实现读者与作者双方共鸣的关键点,也是诗歌阅读中最升华的审美感受。越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越要潜移默化地涵养他们的诗情,先从塑造心性开始。

像《竹石》《石灰吟》这样的咏物诗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拟人性,与寓言、童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类的诗歌,教师可以将诗歌改成小童话或者人物的内心独白,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出所咏事物的美好“品质”,让学生像认识一个身边人一样认识“竹子”“石灰”,这不仅更易接受,也让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更为具体化。

而有些诗歌有着相似的情感主体,比如《秋思》《泊船瓜洲》《长相思》等,都是表达思乡情感的诗歌。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身边的事例,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古代诗歌的描述同现代的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或者身边人相似的经历,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浓浓血脉亲情和醇厚的思乡之情。不要怕学生太小不能理解,只要源于生活,引导合理,学生一般都能够接受,即使一时体会得不深刻,也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一w情感的种子,日后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他们就会将这颗种子培养大,长成健康茂盛的心灵之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