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读懂诗歌是前提,翻译诗句打基础――引导学生重读诗,疏通诗意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学生尤其是笔者所带的理科班学生大多急功近利,摆不正读诗与做题的位置。
要改变学生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就要先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让学生明白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做题,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梳理诗意或翻译诗句始终是训练的起点和重点。在具体的翻译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诗歌语序的调整
古诗词由于受到字数、平仄、韵律的限制,常常不得不将语序颠倒,这种想象在古诗词中是很常见的。因此,在翻译训练中,不能像文言文那样一字一字逐个翻译,而要调整语序,把握古诗整体。
2.合理的想象
诗人常常会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从而寻求语言包含的无尽韵味。因此,很多时候,需要读者借助自己的想象才能将诗歌所描绘的情景翻译出来。
3.恰当的转换
古诗词中有些地方,直接翻译出字面意思时,会与整首诗的意境不相符,这时往往就需要将这样的地方进行转换。
二、突破难点有方法,思维模式要建立――帮助学生找到切入点,建立答题模式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思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统计表明,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历年都很低,宁夏亦如此,据了解,宁夏2015年此题的平均得分只有1分多,只占本题11分的16.3%左右,得分率为历年高考最低。这除了考生对古典诗歌阅读不多、理解不透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考生没有建立固有的思维模式。如果在复习时,教师能帮助学生找准思维切入点,帮助他们建立起一定的思维模式,对于基础较弱或一般的学生而言,会使他们在答题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组织出比较规范的答案。
三、常见术语记心中,不会概括也会贴――要求学生牢记术语,规范答题
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记住古诗词鉴赏中常见的术语,便于他们建立相关的知识系统,这对进入高三复习阶段的学生来说尤为必要。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死板做法,但从实际上看,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系统,才能在阅读中提高自己解读诗歌的能力。事实上,古诗词中的常见术语并不多,学生也无需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死记硬背。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类常见术语需要牢记心中:
人物形象类常见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等。
意境类常见术语:雄奇壮阔,雄浑壮美;凄清悲凉,萧瑟凄凉;苍凉悲壮;朦胧迷离,空髅煸叮痪糙浊逵模深邃悠远;恬静优美,清新明丽等共六类。
语言风格类常见术语: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雄浑豪放等。
手法类常见术语:具体分类五小类:一是修辞手法。二是描法。三是抒情手法。四是一般的表现手法。五是结构技巧。
四、练习不在数量多,贵在典型有价值――帮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的牢笼,得一片自由天地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数量种类繁多,为古诗词鉴赏复习提供了无尽的资源,我们的复习资料书上,也是题量浩瀚如海,如果教师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任何选择地挨个按资料训练,学生势必会跟着陷入题海中而不可自拔。因此,要帮助学生走出题海战术的牢笼,还学生一片自由天地,教师必须要学会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典型例题,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复习资料走。
尽管复习资料的编排是按几个模块来设置题型的,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所选择的除了包含所复习的模块外,往往都能涉及其他几个模块的训练。比如,在复习到语言鉴赏这一模块时,笔者所选的《夏日三首》(其一)“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复习资料上只涉及了一道炼字题,即分析颈联中的“邀”和“纳”字的妙处,而笔者在教学时又加上了形象、抒情手法和思想情感三个方面的考查,题目设置为:(1)诗中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乡村生活图景?(2)尾联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简要分析。(3)综合全诗,请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这样一来,尽管只训练了一首诗,但却包含了诗歌鉴赏复习里的四个主要的模块内容。
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建立了一定的知识系统,总结出一套相关的解题、答题经验,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掌握了相关的技巧方法,只要我们心中有数,胸中有丘壑,在解答古诗文鉴赏题时,我们的笔底自会生出绚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语文复习才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升华,有利于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呢?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能妥当地安排好语文复习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容:认为复习不复习一个样,随意复习,连考试范围,有多少个知识点都不闻不问。
方法:为了赶进度,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堂堂填,天天灌,学生无暇动脑与动手;复习无计划,见到什么复习什么;只练不讲评,公布答案就完事。
资料:滥发资料,整天做练习,消化不良。
时间:为赶进度“开快车”,煮“夹生饭”;“老牛拖破车”,考试日期到了还未复习完一个循环;无计划无目的,听其自然,复习到哪里算哪里。
二、控制论及其核心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曾说过,所谓控制就是“根据过去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人们要实现主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就得有意识地对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反馈信息主要是通过评价发生的,并进而提出了诊断性评价(学生入学时对学生的认识和情感评价)、形成性评价(在课程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使用系统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对整个教学过程所取得的较大成果进行更为全面的评定)。通过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转换,形成“螺旋式”反馈信息网,教学信息能够及时反馈调节,教学不断向最优化发展。
三、高考语文复习中的控制思想
将控制论思想运用到高考语文复习中,就是要随时通过反馈来掌握复习现状与目标间的距离,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最优化。为此,在复习过程中,应经常搜集学生对复习内容、方法的看法,可采用个别谈话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以便及时调整复习节奏、方法等。
传统的语文复习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安排学生做练习的单向信息传递的过程,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觉得语文复习不复习一个样。如图一:
定向讲知识(师)做练习(生)讲评(师)
而采用反馈式复习,则有助于教学双方充分的信息反馈,能使学生从被动的接收状态转变为富于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便形成能力,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如图二:
(附图{图})
四、教学实践
根据反馈原理,要实现语文复习过程的最优化,就必须对复习信息实行目标控制、结构控制和数量质量控制,即定向、定量、定势、定序和定度。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谈谈笔者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探索。
(一)定向控制
所谓定向控制,就是指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来说“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就是教学目标。我们在复习中常常会发问,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耕耘,却收获不多?为什么有些人没我投入多,而收获却大于我?实际上,这是在复习中做了不少无用功的缘故。
严格按照考试说明来指导我们的复习与训练,是大面积提高高考质量的有效途径。要知道,高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就是“考试说明”的30条要求。它是命题的指挥棒,代表了社会,也代表了高等院校在具体学科上对考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的质量要求。我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说明”。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时,明确“考试说明”中有何规定,从而懂得考什么和不考什么,知道哪些内容在历次高考中已经出现过,哪些还没有露过面。比如不少的高考复习资料中都设计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专项训练,实际上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考试说明”明文规定“不考名词术语”。高考也多年未考单纯词和合成词了。又比如1995年“考试说明”删去了“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常用的字典词典”一项,于是我们复习字典词典的时间就可大大减少。总之,只要按照“考试说明”来复习和训练,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
(二)定量控制
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堂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现在在定量控制上分歧最大的是训练量的控制。到了后期,我的做法是:以练评为主,一日一小练,一周一中练,一月一大练。练后必讲评,而练习和评讲都安排语文课堂上,不占用课外时间。有的教师常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为“海”,也不得而知。我的理解是,只要不再做“重复劳动”的练习,就不是“题海战术”。为衡量是不是“重复劳动”,我设计了一个表,如下所示:
(附图{图})
每次考试后,我都用它来统计测验情况,凡正确率高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已达到要求,以后就可少做此类练习;正确率低于80%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要求,评讲时更细,以后就可多做此类练习。这样,使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
(三)定度控制
定度控制,其实就是如何遵循量力性原则的问题。量力性原则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发展既有共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也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因此高考语文复习也要因材施教。
对于语文差生,必须加强课外辅导,每次考试后,我都对差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出其试卷中存在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提高语文成绩的途径,以及解题的方法,并激励他们拼搏的信心,在高考中收效颇大。
在复习期间,我通过个别谈话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单一的语言训练已露出厌倦情绪,这是个危险信号,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复习效果。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根据量力性原则,重复的单一劳动会引起大脑疲劳。根据学生实际,在一堂课开头的三至五分钟,我开辟了一个小栏目——“时文美文欣赏”。那些针砭时弊的杂文、引人入胜的散文、出人意料的微型小说、幽默风趣的笑话、贴切生动的广告,博得了学生的阵阵笑声,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激发了学好语言的强烈愿望。
(四)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就是指对进入流动过程的信息在程序上进行科学组合,它是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重要手段。
我在高考复习和训练中是这样安排的: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单元,把语文复习分为四部分进行:语言知识及其运用4课时,文言阅读2课时,现代文阅读3课时,作文3课时。这四部分交叉进行,而都以“考试说明”为根据。为了巩固分项复习的成果,强调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综合检测成绩,每月还安排了一次综合考试,并做好讲评工作。到了后期,综合检测和专项练习(难点疑点训练)交叉进行。
高考复习不但要有宏观上的总体安排,还要有微观上的局部操作程序。比如作文的复习和训练,就要全方位地规范化地进行,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都要练;命题作文要练,材料作文也要练;整篇文章要写,片断训练也要搞,甚至文章修改也不能放松。要用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审题训练,并努力提高作文讲评课的质量。同时,对书写训练,要经常提醒,不断检查。这不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了控制好学生的规范化作文训练,多年来,我一直进行卡片作文教学,如下图所示:
(附图{图})
这样,有利于克服写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有利于高考,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定势控制
所谓定势控制,就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过程中的思维趋势、思想感情的控制。当学生的思想感情与教学内容不协调时,教师要加以诱导,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当学生思维不是处于积极状态时,教师应通过口头语言、态势语言以及所创设的情景使之兴奋。
在进行复习和训练过程中,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高考前的压力很大,有的急得坐卧不安,有的到处猜题押题,有的变得焦躁、失眠,不思茶饭,有的则破罐子破摔。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体现,会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发挥。因而平时必须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的做法是:从总体上加强班集体管理,以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要求每个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找每个学生分别进行单独谈话,分析其答题时的心理障碍,提出下次测试时的要求。
五、教学效果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学生学法指导为突破,追求既有“山的沉稳”,又有“水的灵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研,努力提高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水平,巩固并提升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质量在全省的地位,初步形成具有苏州区域特色的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风气,不断扩大我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研工作在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一个中心”
即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全省高中教学“减负”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地位愈加明显。
一方面,要争取、保证语文教学应有、足够的课时(如文科班课时);另一方面,要在既有课时基础上做文章,有效、优效、高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再一个方面,也要研究课堂45分钟如何向课外延伸。
在教师层面,要引导研究不同类别的课堂教学,如周一语文课如何对学生双休自学进行检测,高三课如何把新授课与复习课区别开来,作文课如何把作前指导、当堂作文、作后讲评、学生修改、二次讲评等贯穿起来,试卷讲评课如何体现知识梳理、错题整理,名著导读课如何体现讲练结合。
在教研组备课组层面,要引导重视三个层面的课堂教学,即常态课(随堂课、推门课),研究课(专题复习研究、一课三教等),展示课(名特教师、学科带头人展示)。
2.抓住“两条主线”
一条主线是阅读,一条主线是作文。两条腿走路,要走得均衡,缺一不可。
关于阅读教学。三个反对:反对“泛语文”,反对“伪讨论”,反对“去文体”。
三个主张:主张课前预习,主张课堂点拨,主张文本细读。三个提倡:提倡读写结合,提倡课外延展,提倡专题学习。
关于作文教学。抓住“对不对”和“好不好”开展训练,前者是审题,后者是立意、结构、内容、语言、文体等,循序渐进地解决“写什么像什么”“写什么有什么”“写什么亮什么”这三个问题。要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方式的变革。基本分拿不到,一律重写。
3.加强“三项研究”
即研究学生,研究高考,研究教法和学法。
研究学生。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状态远大于方法,方法远大于苦干;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看有无存在漏洞,需要不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全;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看是否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在不同层次(指学习基础)的学校和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分层教学,甚至是个别教学。
研究高考。要研究高考命题,《语文考试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江苏、全国、上海、福建等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注意2011年大小阅读命题变化;要研究高考阅卷,如文言文翻译给分模式变化;作文阅卷五类卷变为六类卷,记叙类文章再次得到强调。
研究教法和学法。特别是高三复习课,如何激趣导入,如何讲述考点,如何分析例题,如何教授解题方法,如何做好当堂练习,如何当堂讲评总结,如何布置课外作业,一定要成竹在胸。
4.落实“四大机制”
(1)区域联动机制。以学科研究中心(设在苏州市第十中学)为基地,在全市范围内抽调骨干教师,分别组成2010届高一高二高三语文学科中心组,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全市高中各个年段的教学研讨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及重点学校高三备课组长外出学习并落实学习报告制度。对张家港和昆山两市进行教研考察,总结经验。市直属、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高三教学研究共同体继续活动,高三原则上每月安排一次,高一高二原则上每学期安排两次活动。
(2)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等阵地,实现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三教学资源的共享。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以上传课例和课件为主;苏州市高中语文QQ群(高一高二群群号51770895,高三群群号69136369)共享空间以上传专题复习资料为主。此外,继续编印《苏州市普通高中作文指导材料》《苏州市高中语文悦读》等。
(3)过程管理机制。强调高中三年是一个过程,要循序渐进。强调高三一轮、二轮复习是一个过程,避免复习无计划,见资料就用、逢题目就做、复习课就练、练过只讲答案的低效做法。
(4)信息反馈机制。做好数据汇总服务,帮助学校具体分析,落实到人,落实到学科专项;做好高考最新信息搜集和应对的服务。
三、本学期几项具体工作
1.暑期学生自学能力竞赛。9月13日-14日,高二高三,市区集中在苏大附中、苏州外国语学校。
2.高三备课组长会议(高三复习研讨会)。wWw.gWyoO
3.高一语文教学研讨会。
这不,2003年4月26日《羊城晚报・定金与订金》一文报道:赖先生在某小区买套新房,付定金5000元。后觉得位置偏,出行不便,决定退房,于是到售楼部欲索回定金。不料刚说明来意,售楼小姐即笑道:“不能退的!因为合同上写明是定金。如果是订金,还能退给你。”就这样,5000元打了水漂。
类似这样因不知“定金”与“订金”有别而受害破财的案例不时见诸报端,它警示人们:“定金”与“订金”在现今法律条文上根本不是一回事。但被苏培成先生赞为“目前最有影响的专家标准”的某权威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3版)却增加了这样的词条:“[订金]定钱,也作定金。”“[定金]同‘订金’。”也就是说,该词典视二者为异形词,这就为不法商人混淆概念,使人们上当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这样的异形词还极大地干扰了语文教学,使不少高考复习资料上的一道题无法判断。这一题是: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①阳光虽然为生命所___________,但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却有扼杀原始生命的危险。
②唐律师提醒购房者在购房时一定要辨清“定金”与“订金”的区别,不必急于签订认购书,待确定后直接签订预售合同,交纳__________。
③比内地落后,比沿海发达地区______落后。
A必需定金更加B必须定金越发
C必需订金更加D必须订金越发
还有,有的异形词甚至造成高考题的答案模棱两可。请看2004年7月15日《中国教育报・词典要统一“规范”》一文中的话:“2004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第一大题中第2小题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给定的标准答案是D,那说明A中‘班配’确定有‘班配’词条,释义为‘般配’,按此推知,‘班配’的写法是正确的,那么高考试题的这道题要么就没有答案,要么就有两个答案。这让人如何是好?”
其实,这样的“模棱”远不止这一次。此前就有宣布考查字形不涉及异形词而有关试题却有异形词的情况。例如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2题就有“可望而不可即”一语,对此某权威词典就有“‘即’也作‘及’”的注释。这说明即使是高考命题者,也不能完全掌握现行的异形词。教材的编者又怎么样呢?同样如此。人教版原高二册《语文・黄山记》一文后有道练习,要求改“飘泊”中的“飘”为“漂”;而某权威词典注“‘飘泊’同‘漂泊’”,即二者是异形词。如按此注裁决,那么练习就出错了。人教版新高四册《语文・容易用错的成语一览表》说“发愤图强”的“愤”不能误作“奋”,“声名狼藉”的“藉”不能误作“籍”,“浮想联翩”的“联”不能误作“连”,然而按某权威词典的注释,它们分明都是异形词,并非“误作”。专家、学者们尚不能完全掌握弄形词,作为“金科玉津”的教材都屡屡出错,中学生自然见到异形词就心里发怵。所以每每高考试卷中有异形词而要求判断正误的题,得分率就低得可怜,但这种题却偏偏不时出自(有时可能是无意的)高考命题者之手。社会在这方面也是问题成堆,人们常常为一个词的不同写法而大伤脑筋。一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在《都是异形词惹的祸》一文(见2002年5月23日《中国教育报》)中坦言:“我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觉得每一本书稿都是一颗定时炸弹,不定哪时就会爆炸。”
1 拨开迷雾,稳住定力;稳打稳扎,增强实力
作为“指战教官”,想要自己的“战士”专心于训练备战,自己首先得有足够的定力,能运筹帷幄。何谓“定力”?“定力”就是由自信力、自制力、洞察力、辨析力、判断力、承受力以及功力、耐力、毅力等诸力构成的“合力”。在这个信息纷繁的时代,没有足够的“定力”,肯定会被“浮云遮望眼”,失却自我。
随着我省自主命题不断改革和发展,不少学校和老师的“定力”不是日益坚实,而是日趋疲软,不惜动用各种关系,借助多种途径,煞费苦心地到处打听和搜集一些关于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就语文学科而言,所谓的“信息”不外乎这么几种:一是题型,二是分值,三是模式,四是文本(体裁)。“题型”里最关注的是诗歌鉴赏有无填空题,文言文断句是选择题还是自行断句等;“分值”主要是各主观题分值比重怎样,如何赋分;“模式”实际上就是写作命题采用什么形式,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亦或新材料作文;而“文本”,最感兴趣的就是“文学类文本”和“文言文文本”,“文学类文本”是中国小说,外国小说,还是当代散文、现代散文;“文言文文本”是传记类、叙事类还是说理类。而所有这一切,哪一点不在我们复习备考范围之中?
多年来的高考成绩表明,任何学校想取得出色的高考成绩,依靠的并非那些漂浮的“信息”,而是深厚的实力。“万变不离其宗。”只有稳住定力,才会有信心,有底气,有策略,有步骤,有实效。学生也才会在老师有条不紊地带领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任何时候都应牢记:高考没有神话。语文学科只有通过扎实有效的复习备考,努力增强知识积累、语言运用、阅读和写作的整体实力,才可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笔者以为,实力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实力的外显,离开实力而奢谈能力是不切实际的。如果能够全面增强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这些“实力”,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了。但是备考实践表明,想要借助几个月的高考复习来完成所有实力的提升是不现实的。所以,这就需要有明智而切实可行的策略来增强实力。
根据近些年考试情况分析,笔者以为,可以将增强实力的重点定位于识记、答题技巧与表述、写作等方面。增强识记实力,不只是夯实了语文学习的基础,加固了知识积累,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够鼓舞信心。例如识记实力强,作为全卷的第一大题里的第一、二小题字音字形题就能顺利解答,这样就能让考生心里蹋实,信心大增,这样的心态是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学科水平的重要前提。还有“古诗文默写”,虽然只有区区几分,但是绝对小觑不得。这和顺利完成字音字形题的效果是一样的。同时,常读文言诗文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对文言阅读及诗歌鉴赏能力,一举几得。因而本人认为,这应是一个常抓不懈的重点。至于答题能力和写作能力,似乎是大家都不敢怠慢的问题。但真正见成效的也不多,主要原因是缺少有效的方法。答题能力的体现不外乎步骤清晰,条理清楚,语言简洁准确,内容全面。笔者认为,增强答题实力的有效方法莫过于进行多种仿真操练。当然,操练之后的批改、评析、修改、重做等环节也必不可少。再说写作实力,这是一块大家都不敢轻易触碰的敏感区。不说写作本身的难度,单就高考阅卷对作文评分标准的不确定性就足以让教者和学生对写作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情绪。但是,不管阅卷标准如何变动,阅卷老师个人喜好如何不同,笔者认为,真正的好文章一定会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那何谓“真正的好文章”?思维品质高,语言流畅优美,结构巧妙合理,这就是好文章。尤其是思维品质,这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阅卷更看重的一点。所以,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应有意思的多强调文章的思想性,多思考多修改,让学生养成全面、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多读优美语段和自己的文章,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内在实力的增强和外显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必要而适度的“重复”。
2全力以赴,多多尽力;积极配合,重重给力
高考复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夙兴夜寐”“全力以赴”等来描述我们的努力程度一点都不为过。但是,思想重视与行为体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高考复习每次都会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一番,“十八般武艺”统统耍尽,可是,到后来感觉越来越不灵验,最后常会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样一来,原先曾经“燃烧”的热情终于慢慢冷却,“意义重大”的备考也慢慢演变成了“例行公事”。出现了这种状态,我们就该问问自己究竟“尽”了多少“力”!
其实,语文备考需要“尽力”之处很多,或许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不同学生就有不同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然而,根据笔者的经验总结,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就应当着重在以下一些环节上多多尽力。
首先,多尽力于资料选择与处理。备考不能“口说无凭”,各种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但目前不是资料稀缺,而是泛滥成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老师在甄别和筛选方面多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为什么呢?一是在现行高考方案和考查模式中,语文一直是“老大难“的弱势学科,常常处在被“挤兑”而且无人理解的尴尬境地,不但学校不重视,一般的学生也不太在意。如果要跟其他学科去争时间根本不可能。二是资料本身的问题。多而不精,这是现在高考复习资料的普遍特点。所以,选择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落实操练,确实是无奈而又明智之举。尽力于资料的选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尽量选用优质资料,既要堵截粗制滥造的低劣产品,也不能一味迷信所谓的“名校名师”,务必坚持“以生为本”,唯“质”是求;努力整合资料。很多资料往往只有一部分试题还不错,多数试题都很一般,因而务必要“宏观把控,微观调整”,选取上乘试题,重新优化组合。
其次,多尽力于解题指导与答题示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多,也很灵活,但一些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相通和类似的。笔者认为,恰当而有效的解题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强调审题意识。即便是非常熟悉的题干,也应当逐字逐句地细细斟酌。第二,介绍解题思路。即展示从审题到答案形成的全部过程。第三,呈现解题范式。不同考点和题型的解答并不相同,呈现规范的解题样式,显得十分必要。当然,呈现范式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解题“常式”,以便灵活迁移,切忌生搬硬套。
再次,多尽力于答题评析。解决问题和缺失,是答题评析的重要使命。答题评析,自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花费在“针对性、警示性、纠错性”等方面。“针对性”是基点,评析答题情况,一定要在认真批改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重点”失误。“警示性”是要点,评析要通过剖析典型的“错例”来“警示”学生,构成学生的“心理震慑”,以加深对“错例”的印象。“纠错性”是重点,纠错是评析的重中之重,没有纠错,评析就是“浮云”。纠错,不能简单明确一下正确答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纠错”还应当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一些不够完整或规范的答案,使之升格。这种“评析”或许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老师单方面的“尽力”还不足以高效达到复习备战的目的。以“效率”为首要目标,永远是备考复习的不变追求。简而言之,“给力”就是效率高,不“给力”便是效率低,而重“给力”则是脚踏实地地努力争取备考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知道,备考的主体是学生,备考的终端是考试(高考),而备考的过程和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环环相扣的“听(听课)”“练(操练)”“考(考查)”等。因而,扎扎实实地用信心、智慧和行动谱写不同凡响的备考“三部曲”,就是重“给力”的最精彩诠释。
2.1听课“给力”。学生听课“给力”,是保证复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否则备考目标难免落空。学生听课“给力”的重要特征是在聆听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思考,即呈现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课堂学习状态。听课“给力”的理想结果是“懂”,尽管“懂”只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但“懂”是“会”和“巧”的前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2.2操练“给力”。笔者一直认为,应对高考,只“懂”不“会”则意义很寥寥。不少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并非输在“不懂”,而是伤在“不会”。“懂”的未必就“会”,“会”的必定大致能“懂”。而达成由“懂”到“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各种操练。实践表明,有效“操练”的多寡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语文学科长期存在“重讲轻练”的偏颇,尤其是课堂上的操练量明显不足。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说,语文和理科科目一样,应督促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相应数量的练习。一般来说,课内的操练要比课外作业更能快速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会”与“不会”,并解决问题于“最现场”,在学生急需帮助时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及时“加长”那块影响整体的“短板”。
2.3考查“给力”。学生应努力消除“厌考”情绪,积极认真地完成每一次考查,以便让老师随时清清楚楚地了解自己的情况,随时帮助自己查找知识缺口,总结经验教训。
只有在高考语文复习过程中师生积极配合,才能“拨云见日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一、吃透考纲考卷,把准考查走势
自1997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开始明文划定“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其11年来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所列:
剖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从42个到定型为18个,考纲对“常见文言虚词”划定的范围渐趋收缩,可以说在命题的测试标高与高中生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之间找到了较为合理的契合点。
再从当年考纲划定范围与考卷考查范围的比照来看,仅以2007年为例,18套高考试卷共考查了49个次文言虚词,全部锁定在考纲划定范围之内(北京因为使用单独的考纲,另外考查了“至”“咸”的用法)。详尽考查情况见下表:
剖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考卷与考纲的磨合渐趋对位。为此,无论从《考试大纲》的导向功能来看,还是从高考试题的考查实际来看,广大考生都应该把《考试大纲》划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列为复习的重点,做到点上着力,面上兼顾,切实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二、摆正四个关系,提高复习效能
1.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2007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①四川卷第9题C项: ②江西卷第10题C项:
例①加点虚词“其”,在上句中为代词,在下句中为副词;例②加点虚词“之”,都是结构助词,但在上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在下句中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2.常见与特殊的关系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窄,可以留待以后有必要时再进一步地学习。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2007年高考对文言虚词“而”考查的六组试题:
①天津卷第12题C项:
②安徽卷第9题B项:
③辽宁卷第10题C项:
④江西卷第10题A项:
槌楚不完,而囹圄、而桎梏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计
⑤山东卷第10题A项: ⑥广东卷第6题A项:
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心恚愤而无如何何前是而今非也
《古汉语词典》和某些高考复习资料所列举的“而”的用法达17种之多,而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列举的“而”的用法只有两种:一是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关系;二是用作代词,表示第二人称。2007年高考对“而”考查的六组试题均只涉及第一种用法。例⑤下句中的“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①上下句、例③上句、例④上句中的“而”均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例②上下句、例③下句、例④下句、例⑤上句和例⑥上下句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可译为“却”)。上述“而”的三种用法均属于“常见”用法。它启示我们: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指挥棒的考查实际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满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3.寻同与析异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⑴句位相同,词性不同。如2007年高考浙江卷第12题D项:
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两句中的“焉”句位相同,但词性不同,上句中“焉”是助词,下句中“焉”是兼词。
⑵词性相同,作用不同。如2007年高考四川卷第9题B项:
辞不许,乃归白母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两句中的“乃”词性相同,都是副词。但上句中“乃”的作用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下句中“乃”的作用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
从上述剖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4.选文与课文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基本都是给出4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考卷文本外,其余4个大多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例句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如2007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四组例句的后一句依次选自中学课文《劝学》《鸿门宴》《师说》《六国论》。命题人这样做旨在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三、做好三项工作,夯实知能基础
1.梳理好知识网络
要以2007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突出“常见”用法,避免偏难冷僻;三是突出“具体”运用,避免名词术语。在此基础上编制一张“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表”。如2007年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以”:
注:2007年高考考查虚词“以”用法的有10套试卷22个例句,只涉及用法①②③⑦⑧⑨,涉及面最广的是用法③。
2.精选好典型例句
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仅仅识记住空洞的语法规则无异于“纸上谈兵”,必须将此与典型例句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即把语法规则带进典型例句去阐释,从对典型例句的剖析中总结出语法规则,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如上表中所列虚词“以”,对2007年高考涉及的六种用法可依次精选如下典型例句: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用)孝悌之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把)成功。(司马光《伶官传序》)
③臣以(因)供养无主,辞不赴命。(李密《陈情表》)
⑦予与四人拥火以(而)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⑧作《师说》以(来)贻之。(韩愈《师说》)
⑨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因为)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精选典型例句,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课本中的文言文基本篇目,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基本篇目都是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典范的古代文学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也是《课程标准》规定的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娴熟掌握的,近年来高考试题选用的课本例句基本没有超出这个范围。二是课本归类练习中的例句,这不仅是因为这些例句都是教材的编写者精选出来的,而且从近年来高考试题所选用的课本例句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就直接取材于这些例句。2007年高考试题选自课本的39个例句中就有近40%直接取材于这些归类练习,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精选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两点:一是要精选用法比较典型、能充分体现古代汉语语法规则的,不要选那些在语法上尚有争议的;二是要选字句比较浅易的,不要选那些字句冷僻的,因为例句本身是为了帮助考生掌握语法规则的,不要“旁生枝节”,再在“语法规则”之外添置字句理解的障碍。
3.训练好迁移能力
近年来高考文言虚词考查题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良好导向。为此,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迁移能力的训练,高考试卷目前采用的基本都是“4词4组8句,选出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的题型,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适当加大训练量,改用“4字8组16句”的题型,即每个“虚词”都设计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和不相同的一组”,既寻同又析异,用课文例句中的虚词用法去解读选文中的“虚词”,再带着对选文中“虚词”用法的揣摩到课文例句中找“娘家”,双向迁移,寻同析异,反复比较,不断增强自身的迁移能力。
以上是文言虚词复习的大致要点,旨在明确复习范围,指点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能。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到高三,在高一、高二年级就要做好逐步分解、渗透、积淀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高考中文言虚词这块“必争之地”的得分率。
[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韩非子》)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所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A.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宋人有酤酒者
②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①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C.①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D.①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汝偕隐
A.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B.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C.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不亦诬乎 ②能如是乎
B.①罪又甚焉 ②焉用文之
C.①且出怨言 ②且旌善人
D.①身之文也 ②是求显也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司马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乃”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C.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于是大王乃斋戒五日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已而之细柳军 ②佯狂不知所之者
B.①天子且至 ②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C.①请以军礼见②以金笼进上
D.①天子为动 ②秦王为赵王击缶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⑴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C.今予将试以汝迁 D.不赂者以赂者丧
⑵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张季鹰往哭之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①不胜其恸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因又大恸②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
D.①遂不执孝子手而出②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⑴~⑵题。
一、题干既提供观点,又提供论据的证明题
此类题,命题者往往在题目中,既亮出自己的观点,又提供相应的诗句,然后让考生结合诗句分析阐述这一观点,如2013年湖北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的第(2)小题:
【原题回放】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该题题干既标明要论证的观点即“飘逸”的词风,又列出了论据――“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考生只要在分析论据的基础上来论证“飘逸”这一观点即可;从命题者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来看,也证实了这一解题思路。
[参考答案]
(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答案分为二小点,实质是从表现手法、内容境界、语言特点三个方面通过对题干中“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的分析来证明这首词“飘逸”的词风。
二、题干提供观点,未提供论据的证明题
同样的试题还有2013年天津卷的古诗词鉴赏题的第(2)、(3)小题。
【原题回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③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第(2)小题和湖北卷的第(1)小题一样,既有观点――“豪放”的特点,又有论据――“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考生只要分析论据证明论点即可。而第(3)小题却只有论点“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未在题干中提供明确的论据,论据要考生在原词中去找。
[参考答案]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示例:“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虚实相生,表达了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从答案上看,考生首先要指出词中哪些地方是实写,哪些地方是虚写,然后指出虚实结合的好处。其实质亦是在阅读的诗词材料中选取实写、虚写的词句来佐证命题者“虚实结合”的观点,只不过论据要考生找,而不是命题者提供让考生直接分析的。这类题解答的难度相对大些,因为论据要考生在诗词中筛选。
三、提干既没提供论点,又没提供论据的证明题
有的古诗词鉴赏题既没提供观点,也没有提供论据,论点要考生在阅读诗词后自己概括,论据要考生在诗词中找,这样的题目证明起来难度最大。如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卷的古诗词鉴赏题的第(1)小题。
【原题回放】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曰: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第(1)小题有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考生在诗中概括出论点即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第二个问题就是要在诗中寻找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并加以分析来证明,这些诗句确实表达了这种情感。
[参考答案]
(1)主要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作者已头发花白却不得重用,佳节时愁苦叹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无眠,凡此种种,都表现了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愤懑。
诗中的“晚岁”、“萧萧华发”、“闲伴诸儒”、“壮心偶傍醉中来”、“佳节久从愁里过”均是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的有力论据。答案是将诗中的这些能证明“壮志未酬的忧愁和苦闷”的观点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来分析佐证观点的。
从以上对2013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的列举和诠释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古诗词鉴赏中,确实有大量的“证明题”。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考点复习时不应该只是就题讲题,或照着某些复习资料,罗列出一些方法,直接介绍给学生,而应在学生训练了一定量的题目后,指导学生总结出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解题思路,再用简明实用的解题方法来指导学生答题,这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有许多学生面对试题,不是不具备答题的水平,而是不知道怎么答,以致答不出或随意乱答,答题不规范,或答题层次不清。因而,教师的总结指导尤为重要。对于这类题的解答,笔者认为应把握住四点:
一、准确理解“论点”的内涵,是证明论点的前提
这里所说的论点,就是题干中让考生分析的观点,或题干中没有,考生在诗词中概括出的观点。如2013年天津卷的古诗词鉴赏第(3)小题。“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一题中的“虚实相生”即为“论点”,是考生要举例论证的观点。考生首先要准确理解什么是“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实”是指眼前实有景象,“虚”为想象、回忆之景。然后考生才能根据这一定义在诗词中找出哪些诗句为“实”,哪些诗句为“虚”,虚实是如何结合的。
二、紧紧围绕“论点”来筛选词句,是论证的基础
明确了“论点”后,考生应在诗词中筛选出能证明这一观点的词语或诗句。因为并不是所有的词语和诗句都能证明这一观点。还以2013年天津卷的古诗词鉴赏题的第(3)小题为例,考生要在原词中筛选出哪些词句是实写,哪些词句是虚写。这就好像写议论文要搜集典型的、有说服力的论据才能有力地证明“虚实相生”这一论点。
三、深入分析诗句,是论证的关键
光有词句这些论证材料还不够,还要深入细致地分析这些论证材料,在论点和论据之间架起一座桥。如2013年湖北卷,古诗词鉴赏的第(2)题,有论点,有论据,关键是考生能否深入细致地分析“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这一论据,是如何表现出“飘逸”的词风的。解答本题,一要注意围绕前人对此词的评论“飘逸”进行论证,二要对“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进行具体分析,在这两句中,“阆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而“阆苑”则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词人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可谓想象奇特,使得词作虚实结合,富有浪漫色彩。在这两句中“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使得其境界分外开阔,展示了词作的飘逸之姿。另外,词人以“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以“楼高”句设想将来,也使得本词的语言灵动飘逸,别致脱俗。可见,只有深入细致地分析诗句,才能够答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