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综合素质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素质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87-01
好的学习策略应该包括思维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以及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现实中很多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就是因为没有好的学习策略,好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下面就来讨论如何通过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社会,社会的快速发展造就了残酷的人才竞争模式。我们要想在现今社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加强自己的竞争能力.这样 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对于高中英语来说,通过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这个习惯得以保持,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学习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让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少走一些弯路。培养出他们不断学习的品质,就很有必要了。这也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引入素质教育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
2.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2.1 词汇策略和素质教育。目前,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平时的词汇积累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根本不懂老师或者课本内容说的是什么,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养成平时阅读生词的习惯,可以将之当作一个长久性的计划,比如:鼓励学生每天学习三到五个生词,并理解他们的意思,当然这方面老师要做好奖励。我们可以给这方面表现好的学生一些奖励。鼓励他们自学。制订这样的长期计划需要老师的参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年只需记住其中 400 左右的生词 (不作为硬性指标 。可以变更,视具体情况而定),并且时常复习,防止遗忘。一旦这种不断学习,锲而不舍积累的习惯养成,对学生来说,不管以后从事何种职业,都有很大帮助。也对目前各种学科的学习任务有很大的助益。
对于老师来说,要引导学生培养好的词汇学习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将学生平时要学的单词归纳整理,给学生讲解单词的意思、用法、拼写注意事项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中的不同意思等。然后,我们可以从这些单词的拼写、意思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把意思相近的或者拼写形近的归纳在一起,方便记忆。并给予一定的例句让学生体会单词在不同环境下的语意。这种归纳整理,做事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很有裨益。
2.2 阅读策略和素质教育。英语阅读能力是一个学生学好英语的必要条件,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平时养成.平时老师在课 堂上要注意,对于课本上 出现的文章。我们需要耐心地讲解整片文章的大意,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逐字逐段的翻译给学生听,对于有重点生词 出现的句子,要特别关照,一定不能让学生留疑惑。我们可以教给学生通过理解某个段落的首尾主题句来理解段落的主题意思,这就是略读。还有就是查读,抓住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时间、地点。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结合上下文猜词,也是英语学习中的一种好方法。我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的单词,当遇到不懂的单词时,我们可以通过结合上下文意思来猜这个单词的大意。文章结构的考察也是高中英语教学的考察重点,要引起老师的特别重视,要注意讲解特定文章结构特点。让学生看到文章段落与段落以及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联系等。最后,参照词汇策略,我们也可以给学生制订一个阅读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给他们一定的任务量,制订一个个短期计划来辅助学习。比如,我们可以,每星期给予他们一片课堂外的阅读类容,或是名言。或是精美的西方小短文和诗歌,这都可 以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总之,我们要通过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养成思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注意细节,要让学生有抓住重点的意识,围绕主题来解决问题,少做无用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学生素质 英语课堂
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一个语言枯燥的课堂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它才会绽放魅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应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让英语走进生活,让生活再现英语,让我们的英语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也着重强调了英语生活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体验。即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提倡学生参加、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现行的新目标英语教材“Go for it!”所提供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处处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为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依据。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使学生的生活经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觉得并非在完成教材某个内容的学习,而是在生活中完成某一件事情。其中的英语内容只不过是在完成这件事情所必须使用的语言,而且使用这些语言是自然而然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育素质化。
如我在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8“When is your birthday?”时,事先查阅了学生的成长档案,得知讲授此课的那天是朱梅的生日,一上课,我就把事先买好的生日蛋糕和蜡烛带进了课堂,为本节课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Today is Zhu Mei’s birthday. Let’s celebrate together! 接着大家一阵欢呼。我们把课桌拉好,围坐在一起,唱起了“Happy birthday to you!”的英文歌…本节课的Group work 非常成功,对“When is your birthday? When is his\her birthday? ”的问答以及年月日的表达方式练得非常到位。
又如在讲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时,把事先画好的有关各种俱乐部的海报 (English club; Music club; Swimming club; Sports club……)张贴在教室内,使学生在学习和演练中犹如身临其境:如:
Girl: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Boy: Oh, can you sing ?
Girl: Yes, I can.
然而仅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如在教字母前,我收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KFC, VIP, WC......搜集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商品英语:餐巾纸上的soft, 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还有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 My files, 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二、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让英语走进生活
课堂45分钟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当今英语教学普遍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student-centered class)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动起来,从而使他们乐学、和谐、主动地发展。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引下,在课堂上尽量创设生活化的语言环境,提供生活化的语言材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形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
(一)创设情境,模拟生活
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擅于发现或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语言,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的教学内容是Seeing the doctor,于是我带来医生的白大褂、听诊器、体温表和一些药品,把讲台当成是医务室,真实地创设了一个病人看医生的生活场景。轮到扮演医生的同学穿上白大褂,带上听诊器,耐心地询问病情;扮演病人的同学愁眉苦脸,语气微弱。由于看医生是同学们生活中的事,他们觉得很容易进入角色,兴致也就特别高,同时又很好地巩固了看病的日常用语。
(二)让课堂活动成为生活实践的舞台
人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根据课堂“剧情”的需要,给每个学生都搭建一个活动的平台,并采取多种组织方式,如:个体活动、同桌活动、四人小组活动、分组活动、全班活动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尽情发挥,努力尝试担任各种角色,使英语课堂真正成为生活实践的舞台。如:问路、看病、购物、郊游、俱乐部活动等等,无一不是课堂活动的内容。只要教师努力把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无形之中便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步入英语学习。
三、精心设计课外作业,让英语融入生活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电话、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因此,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要树立“大课堂”的教学观,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使英语运用于生活实际。如学习My name’s Gina.这一单元时,可让学生用英语设计一张school ID card(学生证),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地址、电话号码、E-mail地址等,并能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中反复使用;学习This is my sister.这一内容时,可布置“带家庭照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的家人”这样的口语作业;学了比较好的语段、课文等,可通过“看谁说得好”的比赛方式,以录音带的形式交作业;学了有关迪斯尼乐园的文章时,还可以让学生从网络上查找有关迪斯尼乐园的其它信息;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英语名言和谚语、制作英语书签、根据班级英语程度,让孩子编辑班级英语墙报和各类英语小报等等。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会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绘图、设计策划,乐此不疲。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作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使英语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总之,要想实现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真实生活中,让英语走入学生的生活。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有着非凡的魅力,它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五字教育 民办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43-01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社会需要,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胜任岗位要求和岗位迁移。因此,在民办高职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应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针对民办高职学生现存的问题,教育应高度重视四个方面:一是高职教育的大众化使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二是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三是“90后”的独生子女大多个性突出又棱角分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明显;四是用人单位选人时重素质胜过重知识,重人品胜过重文凭,重能力胜过重学历。
“孝、宽、诚、责、毅”五字教育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从民办高职类学生思想教育入手,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 从增强学生孝心入手,调动学生学习内在动力
民办高职类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学生则由于高中阶段的先天不足,对家长的期盼不理解或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相互之间的隔阂和分歧,结果往往带来爱心与感恩的缺失。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从这方面入手,开展“一封家书”、“一道菜”、“我与‘五字’”、“三大典礼”等十余项爱心活动。有的第一次动手给父母写信;有的第一次给父母买生日礼物;有的主动要求参加比较艰苦的暑期社会实践等。学院邀请家长来院参加学生活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学院“正德厚生”的办学思想,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同学们内在学习动力被激发出来,自觉做到不旷课、不迟到、不在课堂上吃东西,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课堂教学出现了崭新面貌,提高了“快乐学习”的认知度。6年来,共2583名同学转入本科院校学习,占每年毕业生的25%~30%。同学们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情,从孝敬父母来看是快乐的,从学习成果来看是快乐的。
二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把“宽”与“诚”字融进和谐校园建设中,拓展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正德学院把“宽”和“诚”字教育融进校园文化活动中,又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团结,增强了和谐校园建设,拓展了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七多七让”,即,多给学生希望,让他们有信心去成长;多给学生空间,让他们勇于去实践;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多给学生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多给学生舞台,让他们自己去展示;多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多给学生磨炼,让他们自己去感悟。各系部充分利用新媒体、时尚元素、娱乐和游戏手段增强教育效果。开展 “红歌”合唱、辩论赛、体育活动、书法、模特、演讲、摄影、主持、相声、小品、话剧、环保等技能比赛活动和晚会、知识竞赛、作品展等综合性活动。有的班级上课前将“五字”警句写在黑板上叫做“警句天天看”,晚自习前学生轮流讲“五字”小故事,叫做“好书天天读”。学院通过多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拓展职业素质,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
三 增强时代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社会实践是指导学生发展、成才的基础,是实现知行统一的主要场所。加强对学生责任感教育,是让他们勇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措施。综合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否则,既无法深刻领会职业素质的内涵,也无法将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转化为造福人民、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因此,要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职业情感。在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中有意识地了解职业、熟悉职业、体验职业,培养对职业的正义感、热爱感、义务感和良心感。正德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在江苏省第五届、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学院有10名同学获奖,其中2名同学荣获一等奖,并被授予“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荣誉称号。2006年以来,正德学院获得全国性比赛奖项68项,获得省级竞赛奖项170多项。
四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搞好创业教育,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创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适应性、守成性教育,而是注重把创业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性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发挥作用。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并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生活,应用自己所学专业,使学院就业工作始终走在民办高职院校前列。6年来年就业率平均在98%以上,毕业生以个人品德素养较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如宝洁公司、中电集团、中国人民总参谋部等33家国际和国内著名企事业单位有我院毕业生,其中部分已建成我院就业实践基地。
民办高职类学生通过“孝、宽、诚、责、毅”五字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着力提高综合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人文素质 有效策略
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对人才质量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关于人才的衡量标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而是更趋向于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一直将应试教育作为发展重点,弱化甚至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中生物课程来说,其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课程,传授的不仅是单纯的知识和认知技能,还应将人文素质包含其中,以此完善学生人格。高中生物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进行提高,确保能通过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 人文素质教育
1.概念。素质属于心理学和生理学范畴,是在先天基础上经过后天环境和教育形成的。对于素质更好的理解是将它分为不同要点,素质是人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及教育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内在和外在行为的生活折射。
2.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审美素质、劳动技术素质、身体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其发展的五大要素。对于人来说,基础思想又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及社会文化素质三方面。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
3.素质教育最早提出于十年前,将发挥个人潜能,提高完善个人素质作为教育宗旨。后现代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前提导向,以心理素质为媒介,以身体健康素质为基点的,它的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传统高中应试教育、升学教育应积极进行改革,实行人与才并重的教育,使高中学生能在原有能动力上促进人文素质提高和发展。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1.高中生物素质教学的必然性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要求,因为经济科技发展带来不能忽视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科技高速发展需要正确价值观作为导向。为解决当前面临的科技道德问题,在高中生物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为这种正确价值观发展埋下了有利的思想种子,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科技文化的发展需要依靠健全人格的引领。
2.加强人文教育精神,培养高中学生高尚、优良的品质。我国独生子女由于受到家庭的溺爱,大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娇生惯养、意志不坚定、漠视生命、忽视环境保护等问题。基于这一点,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生命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高中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3.对于生物科学来说,思想性体现出生物学的丰富人文素质观念,说明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三、高中生物教育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策略
1.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一直是主导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机械化地灌输给学生知识和应试技巧,学生学习自主性很难调动起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高。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一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在生物教材中深入理解生物教学大纲和生物教材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因素,确保生物教育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二是生物教育不再是掐头去尾的教育,而是面向绝大多数中等生,且不放弃每一个后进生,没有三六九等,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三是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感,并使他们获得学习乐趣,为学生树立合理的师生观、人生观、价值观。
2.学生思想价值观的转变。新时代需要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不是只有知识发展的畸形人才,所以在学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文理双方渗透、知识技能运用熟练和人文素质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促进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欲望。人只有拥有了欲望,才能更好地获得满足欲望的动力。教师从实际角度出发探知学生价值观和教育观,正确地激发学生自我突破、自我成长的欲望,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热情激发出来,提高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
4.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价值观。人文精神本质上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价值的尊重,强调以人为主体,所以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以人为本”观念,并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特点且因材施教,把每一个学生都放在自己教学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重视,让学生得到尊重理解的同时学会尊重理解他人,使他们在人格上进一步升华,在精神上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同样行为上老师也要做行动的巨人,以高尚的情操、人格的魅力、良好的精神面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引导学生,潜移默化改变学生的行为。只有在这种耳濡目染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为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才能让这种观念更深入人心。
就现在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来看,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改变的重要部分,培养全方面的人才是漫长的过程,是需要多方面配合的,如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体。日常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明确自己担负的责任,力争为祖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丹,龚军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2).
[2]王雪慧,胡兴昌.高中生物学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生物学教学,2015(23).
关键词:高效课堂 探索
一、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素质教育是为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技能,从而专注的发展自己最爱好和擅长的技能,所以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性格、兴趣爱好、专长等来培养和发展。高效课堂注重个人的个性化发展,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注重高中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教师也要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高效课堂针对的对象不仅是学生,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学会创新,从而形成富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的个性化教学。
(二)开放性原则
传统的高中教学方法注重的是课堂上教师有的言传身教,学生专心听讲,然后按照课本从头到尾的分析并做笔记。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注重的是学生课堂的开放性,不仅是课堂内容的开放,还有高中生思维的开放性。教师的课堂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记录;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演讲表演,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与教师形成互动;课后,高中学生可以走向社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开阔自己的视野,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开展,教师要重视语文的课外活动、课外阅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活动课,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开放性原则教学,提高了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增强了学习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了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课内课外综合实践原则
高中语文教学注重高中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课堂上注重高中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提高。只有掌握熟练了课堂内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高中生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课内课外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了语文取源于生活,回到现实中的循环。
实践可以鉴证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了高中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不断自我提升,共同进步和创新,从而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快速有效地提高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对教师的要求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备课和教学方法上要高度重视。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它可以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实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以便于教学质量能得到快速的提升。每位语文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上课方式来讲述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特色和独特风格,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以便于教师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高中语文教师要根据高中语文课堂上的综合情况来进行自我反思,结合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效果等不断的创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学到知识,而且更加深入的对课文进行理解。高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反思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师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对学生的要求
高中在上课前要对课文进行课前预习,学会自主的学习。课前预习,高中生可以自己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课文的意境和作者的写作意图。遇到不懂得地方预先自己思考试着去寻求答案,提升了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力。当教师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高中生可以再次对课文结构、重点、中心和层次进行深度掌握,这样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记忆能力、增强高中生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对不同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欣赏能力。
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高中生可以自由的进行阅读,不仅是课本上的课文,还有课外的大量阅读。高中生要学会自我提升,寻找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提升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反思
虽然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和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中,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问题。首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增强高中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许多教师为了达这一目的,偏离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最初目的,在教学中没有督促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掌握,使得高中生不能准确地把握字词句的含义。其次,在课堂学习中也可能出现教师过分重视高中生自己的探索学习和高中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忽略了对于经典范文和古诗词的背诵积累的现象。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倡高中语文学习要注重学习方法的灵活多变,经典范文和古诗词的诵读可以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最后,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倡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进行师生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但一些生性比较腼腆和不爱说话或者写作基础差缺乏自信的高中生,在他们不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又缺乏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进入学习的误区。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全面;作用;重要性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入改革,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也备受指责,高考制度改革也提上了日程。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提出测评展现“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综合素质评价即指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2008年新疆顺应改革,启动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出对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为宗旨的评价目标,该目标是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重视质量的分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当前我校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学科教学中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科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班级管理
班主任一般都是班级的“老大”,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班级整体向上发展。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有时班主任也会感情用事,对学生的评价片面不合理。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自由、民主、合作与相互约束的关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能有效预防班主任“一言堂”。综合素质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占10%)、学生小组互评(占50%)、教师互评(占40%)的模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做全面、公正、合理的评价。学生小组互评占比例的一半,我校班主任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管理学生,让班干部真正发挥作用。既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
二、学科教师利用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教学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在高中开设的全部课程中都可以体现出来,每位任课教师都可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对每位学生进行监测,可以做到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在评价体系中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参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在管理过程中如实记录平时表现,学生为了获得较好的等级,会在各科教师课堂上积极表现。例如,高中生多数存在偏科现象,选文科的学生在理科课堂(或选理科的学生在文科课堂)上表现出不重视课程的态度。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不认真听课、抄袭作业、不认真完成作业、厌学等现象频发。采用综合素质评价能有效避免这种现象。教师要在课堂上给每位学生建立课堂档案,记录课堂表现,根据实际表现评价学生。
三、评价的重要性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该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世。这也是高等院校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可忽视。所以“综合素质评价”关系到升学的问题,重要性仅次于考试成绩。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总之,利用综合素质评价来评定学生的整体表现,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定。但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存在偏差,此评价不能评定学生校外生活方面的表现,因此,学生的档案材料中体现的综合素质不是很完整,还有待在其他方面进行补充。
【关键词】STS教育理念高中生物课堂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31-01
STS教育理念是(Science-Technology-Society)的缩写,是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复杂而系统的学科,其核心是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去教授和学习知识。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首次把STS教育明确列入生物课程目标,同时这也表明我国STS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 高中生物课堂引入STS教育理念的意义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21世纪学生个体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要求,将STS教育思想引入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目前是进一步加强学科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结合,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意识,增强其对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技术与人类生活等方面关系的认识。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与STS教育相比,前者往往对问题只要求一种正确的回答,而后者常要求学生用科学知识做出多种多样的决策;前者对问题缺乏价值判断,后者则要求从伦理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去考虑问题;前者完全受教材制约,后者可以灵活地选用涉及当地和社会上的事件进行教学,而且课堂信息可以来自众多的学生,使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前者视学生为训练的接受体,后者视学生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前者对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重复、再现规定的信息,后者则重视对学生个性、创造能力的评价等。可见,STS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STS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课堂的改革
STS教育理念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更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学以致用的道理,将所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三方面相结合传授,更加体现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宗旨。
1.教学更加突出素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中一直倡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脱离高分低能的现状。STS教育理念恰好符合素质教育方针发展的方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实现知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有机融合,突出科学和技术的社会价值;突出课程本身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突出素质教育中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懂得使用这些知识去解释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2.课堂内容凸显生活化
知识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同时知识也应该服务于生活,尤其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自然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讲究贴近生活的实际应用。STS教育理念倡导知识与科学、社会、技术三方面相结合,也就是说应该经常引入一些现实中常遇到的问题到高中生物教学之中,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课内、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突破传统教学中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模式,从而让学生学习的知识能够学有所用,并且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突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传统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STS教育理念中,则强调课程内容要与社会和实践紧密结合,强调与其密切相关的技术系统、社会环境、认知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学习者置身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作为课堂中的主体实现主动参与,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产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在平等的氛围中,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氛围和谐轻松,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参与热情,投身于课堂教学中来,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个体交际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三 STS教育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施
高中生物课堂中引入STS教育理念,改变了传统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高中生物课题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考验。笔者利用自己多年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将课堂知识与STS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实际例子。
1.设疑——探究法
生活中不乏高中生物教学的例子,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设疑——探究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去解决实践问题,并且在这种自己亲自参与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增强了。
2.实践体验法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高中生物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并且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安排有一定量的实验课时,因此,生物课堂的教学可以多采用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教学效果。针对实验提出一些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127-01
高中生物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基础的关键。在当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教学的发展也随之有了更新的要求,基础教学的任务不断进行调整。生物教学在新教程的改革中,需要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应试教育的阴影依然存在,学生综合素质差。长时间以来,中学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升学率、及格率,几十年来,全体师生就围绕着分数,从早到晚,不辞劳苦,所谓的素质教育也只是停留在文件上,究其原因是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学校的成绩认定涉及到学校发展经费、领导升迁、教师职称评定和加薪等等。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各学科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的思想启迪、技能培训等顾此失彼,高中文理过早分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这些都与学科之间综合交叉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饿培养。
2、教师知识更新慢,案例老套。很多高中生物教师容易忽略生物的试验教学环节,过于注重理论学习。一些教师认为当前生物的教学中需要打好基础,在任务量大,知识点多,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拓展和实验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事。新课改后,教师由于受到观念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延伸,教学案例几乎没有变动,传授的知识点也只是单纯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做了删减和添加,其它方面却几乎很少改变。还有部分老教师拒绝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得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教的过程的偏颇,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
3、教学条件相对薄弱,教学手段落后,创新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高中生物实践教学设备很不齐全,导致生物课的教学可操作性不强,教材的辅助及配套跟不上授课的需要,这与学校领导的不重视直接相关。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实验仪器不齐全,大纲要求的必做的实验根本无法完成,部分学校长期存在黑板画实验,讲实验的现象,学校实验员缺乏,有的学校没有配备,学校实验环节全部由生物教师一人探究,创新能力差,直接影响生物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
二、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为了适应新课改对教育的要求,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高中生物教学有必要进行调整和改革。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教育观念,把握教育本质。从校长到每个教师都做到更新观念,在教学要求中逐渐改变过去应试教育下的种种桎梏,实现新课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进行知识传授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过去单纯用成绩判定学生好坏的标准,尤其对于基础差,综合能力差的学生,应善于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和帮助。
2、生物教师努力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探索者。生物新课标把“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放在加以强调的突出位置,旨在通过推进探究性学习,实现对中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要求对执教者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自己的学生成为探究者, 教师本人就得率先成为探究者。
首先教师需要按照课改要求,依据学生自身特点认真研究《生物课程标准》。面对厚厚的《中学生物教学与实践研究》教科书,,在有限的学时之内,学员应着重学习哪些内容,取舍教材内容的依据何在,结合课改,都需要生物教师认真思考。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精减一般教学常规的内容,,突出与课改相关的新的教学理论、教学策略的学习。教师需要有意识的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做好新课程改革的探索者。
3、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要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善办学条件。如可以通过优化教育师资,采取竞聘上岗等方式促进教师队伍主动提升自身素质,适应新课改要求。大力引进生物专业人才,为高中生物教师队伍输入新鲜血液。通过向地方政府申请经费,增加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调整更新。新课改之后,教材不再一成不变,作为一个提供课堂师生共同学习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情况对教材顺序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学生实际,合理改变教材编排顺序。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要增加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利用。多媒体课堂,知识容量大,色彩多样,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相关联知识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多视角的学习,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前沿的研究。但教师要注意知识点的扩展广度和深度把握,需要根据教材内容深浅和学生理解能力进行合理选用,
第四,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大实验课教学的比重。高中生物教学由理论和实验部分组成,这是构成学生思维能力体系的重要反映指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在注重氛围的基础上,根据课程内容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新大纲的实施为我国高中学生基础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对我国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的地位,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拓宽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投入到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去。
参考文献:
[1] 何锋明.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改初探[J].科技向导.2010,05.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探究精神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指以实验课为内容,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方式。它主要包括课堂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全面落实《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实验教学和课外实验活动两大部分。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其丰富的内容,符合现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该实验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部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①组织学生进行理论学习。②实验操作。③实验操作完后要进行实验讨论。以此开动学生的脑筋,拓宽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1.综合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的综合
如实践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整体活动能力的表现。生物实验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动手、观察的平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很大作用。
高中生物新课程中,各类实验多达46个,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课外实验教学,能打破课堂教学中的条条框框,不受课堂教学中的时空约束,完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同时,课外实验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实践的机会。整个课外实验教学活动都可以由学生自己或一个小组成员自主完成,包括课题的选择,课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以及实验结束后的论文的写作等各个方面。如《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等实验,可以让学生根据该实验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开展。所有实验活动都让学生自己去做,如培养液的配制、消毒、灭菌、接种、酵母菌的培养,调查地点的选择,调查的王展等操作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作用。
2.生物实验教学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也有积极的作用。
每个生物实验教学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其中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是其基本目的之一。而掌握实验活动的基本技能是完成实验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技能,可让学生学习初中生物“显微镜使用”该章内容,然后集中训练。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可这样设置,由教师先讲清本实验的目的,接着简述显微镜发明和发展简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对照实物和挂图讲述显微镜的组成。边讲边做。教师先认真演示一遍,让学生认真地观察,再由学生亲自操作,由教师观看,或分组让学生自己观察,指出不正确之处。分组操作时,可用观察材料进行。如用写有“9”字的玻璃片,由学生进行反复操作实验。这样通过学习和实践,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是全面落实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推动生物课的教学改革,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的工作态度及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植义.教学思想录・中学生物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王允庆,孙宏安.生物教学基本功[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