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镇发展战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美国以“大都市圈”作为城镇化的主导方向
美国是高度城镇化的国家,全国有50个州,3043个县,35135个市、镇(村),基本实现城镇(村)一体化和农村城市化。美国实行市场为主导的开放式城镇化进程,完全打破区域间的隔离封闭,从全国整体出发进行城市规划,采取圈域经济“都市圈”模式,建立起由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共同组成的城镇体系。
大城市优先发展是美国城镇化的主导方向。19世纪末,美国进入大城市建设时期。东部地区首先崛起,并以纽约为中心沿大西洋西海岸扩散发展。这一阶段,美国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东北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费城、纽约和查尔斯顿四大经济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日益增强,全国经济呈现出一体化雏形。伴随工业化迅猛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利用,20世纪初,大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并形成了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中西部重工业区。20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主要标志是出现“大都市区”:一些规模较大的城市超越原有地域界线,将周边地区纳入城市化轨道,并与中心城市融为一体,形成功能集中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和以居住功能为主的郊区。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进入更高层次,出现了大都市连绵区。“大都市区”的经济活动在地理上更集中,人口密度大幅提升,一体化程度更高,有力地推动了新兴工业的产生和产业群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最终依靠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形成了“大都市区”、城市圈或卫星城集中的城市带,并有效带动了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缩小了城乡间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处于开放并充分流动的状态,有效推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加强规划是美国小城镇稳步、健康发展的保障。美国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小城镇发展,不断出台、更新城镇规划,促进小城镇与大城市协调发展。小城镇发展规划始于19世纪末,是与美国的大城市建设一起发生的。最初,小城镇发展规划主要关注城市间的联系纽带和城市对农村腹地的辐射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小城镇进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体系,与此同时,大批小城镇主要分布在美国州际公路和市际公路主干线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较大调整,小城镇发展规划强调功能定位的个性化,对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予以合理布局,每一分区的规划又必须服从该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同时还要与州、地区性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相衔接、相配套。无论是小城镇发展总体规划还是分区规划,都从长远出发,对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留有充分发展余地,并对以后需要重修、扩建的项目也在规划中一并考虑。此外,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法律约束性极强,不会因人为因素随意改变和调整。小城镇发展规划的长远性和法律约束性,从根本上保证了美国小城镇建设的稳定性和规范性,使得美国小城镇得以健康稳定发展。
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是美国城镇化得以快速推进的前提。美国的交通发展经历了“运河时代”、“汽船时代”和“铁路时代”几次重大变革,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铁路发展为例,横贯东西的铁路成为联结东西部地区的大通道,交通运输结束了西部的封闭状态,使东部的人力资源、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充裕的资金被输送到西部地区,促进了西部农业经济专业化发展,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此外,西部农产品迅速运到东部,东部工业品流入西部,加强了东、西部地区间的贸易联系,促进了全国统一市场形成。随着铁路的铺设和延伸,以及后来高速公路的网络化发展,原有的大城市得以迅速扩张,大都市区和都市圈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一批沿五大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建立的中小城镇也茁壮成长。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发展是美国大都市区化、都市圈以及卫星城城市带能够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要素之一,也是区域性城市化发展的坚实基础。
过度郊区化引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城镇化过程中过于倚重“大都市区”和中心城市,也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20世纪上半叶,美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中心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缺等问题,城市郊区由于占地广、绿化多、空气清鲜、房价相对便宜,得到大多数人群的青睐,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开始由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由此产生了美国城镇化进程中很典型的“郊区化”现象。到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许多城市的郊区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布局也开始向郊区转移。1970年,美国郊区人口超过了中心城市和非都市区人口。郊区化虽然降低了人口密度,缩小了城市与郊区、乡村之间的差距,从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城镇化步伐,但过度郊区化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样是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农田流失速度从平均每年110万英亩增加到310万英亩,十多年间增长了近2倍。过低的人口密度也增加了公共交通、教育、文化、警力等社会服务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开支,许多州政府因此出现财政赤字。过度郊区化也造成汽车废气污染从城市蔓延到郊区,加重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着过度郊区化,城市中心的衰落、大城市失业率上升等问题也日益突出。郊区化的蔓延引起了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反思,一些地方政府提出了“精明增长”理念,强调土地利用的紧凑模式,由政府划定“城市拓展界限”,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抑制郊区化的过度发展。
二、日本多层次、多类型城市协调发展
与美欧等老牌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城镇化在速度上很引人注目。1945―1970年,日本城镇化水平由27.8%提升为72%,年均增长1.77个百分点,一举跻身为世界高城镇化水平国家行列。高速度之外,日本的城镇化拥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大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规划。日本在城镇化过程中非常注重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政府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具体安排规划目标,再把规划目标化解为实施项目,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日本政府通过了《战灾地复兴规划基本方针》,明确规定要细化功能分区标准、强化对建筑物覆盖密度的管理。随后,又出台了关于土地利用规划、道路和公园等主要城市设施以及建筑规制等方面的规划标准。1955―1970年的15年间,日本经济高度增长,城镇化率也从56.1%急速上升到72.1%,日本社会全面步入城市时代。为防止部分城市规模过大、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均衡发展,日本政府开展了多层次区域空间规划,其中最有特色和最富有成效的空间规划主要有“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大都市圈规划”和“地方都市圈规划”。1970―1980年,日本受石油危机的影响从经济高度增长期转入稳定增长期,城镇化水平从72.1%进一步上升为76.2%,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在这一时期,政府编制了《第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提出了“定住圈”构想,按区域分别制定人口、就业、家族、生产所得等定量目标,据此来协调各级城镇的发展。1980―1990年,日本开始步入后工业化社会,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趋于稳定化,城镇化水平由76.7%小幅上升到77.4%,大量人口集中于东京大都市圈。日本政府于1987年编制了《第四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提出构筑“多极、分散型国土”,将“构筑交流网络”作为国土开发的基本目标,加快推进全国交通通讯网络建设,扩大生活和经济活动圈域,在形成便捷交通网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国土均衡发展。此后,日本政府又修订了《城市再开发法》,启动了“再开发地区规划制度”,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重视社会公众的参与,由政府规划转向合作型规划,使规划目标更符合社会利益和民众需求。纵观日本城镇化发展历程,日本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不断制定并完善城镇发展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连续的规划体系,保证了日本城镇化的健康稳步发展。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战后,日本政府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和学校教育法》,规定所有适龄人口的义务教育从6年延长至9年;20世纪80年代,又普及了高中教育,使40%以上的农村适龄青年跨入了大学校园。此外,政府在农村推行了一套职业训练制度,为农村谋职者提供各种学习机会,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使他们获得劳动技能并适应工业化所需的工作环境。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向城镇和工业转移,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技术、管理人才。可以说,农村人才向城镇集聚,是日本城镇化迅速推进的重要因素。
三是通过卫星城和町村合并计划促进日本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日本坚持小城镇建设与大中城市发展相衔接,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网络,小城镇星罗棋布的城市化体系。一方面,日本政府将“母都市―绿化隔离带―卫星城”的发展模式纳入法定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圈。以东京城市圈为例,该城市圈以东京为中心,半径达100公里左右。在距东京市中心40―50公里的范围内,配置了12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容纳10万人;在东京外廓70―80 公里的范围内培育了一批地方中心城市,每个城市人口规模达20万人;在这些地方中心城市的周边又配制了一批卫星城。同时,在母都市(即东京)内部,以20―30万人口为单元划分“单能都市”(即功能相对自立的城市组团),并在每一个“单能都市”的中心划定商业地域,“单能都市”之间则由楔状绿地或内环状绿地分割。上述发展模式的实施,不仅减轻了原有大城市的压力,也充分发挥了大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辐射作用,促进了大批中等规模城市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日本在不断扩大原有城市规模的基础上,采取了“第二条腿走路”方法,通过合并村镇建立新城市。1955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町村合并促进法》(“町村”即农村),使日本町村数从1950年的10411个减少到1975年的3257个,城市数相应从214个增加到641个。通过村镇合并,原有小城镇面积急剧扩大,各种资源更加集中,聚集效应得以充分发挥,实现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协调发展。
四是因地制宜形成个性地域从而创建特色城镇。这在小城镇发展方面显得尤为突出。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日本有117个市镇村被政府指定为个性地域;90年代以来,先后又有22个具有历史、地理、风土、文化等不同特点的市镇村被政府指定为个性地域,成为个性地域的发展样板。以大分县为例,上世纪80年代初,大分县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鼓励运用地方资源生产本地产品,本地产品既包括农产品,也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活动和旅游名胜等。大分县首府大分市西北20多公里处的汤布院镇是该县开展“一村一品”运动成功典型。汤布院镇充分利用丰富的温泉等自然资源,在保持土地原始形态的基础上,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带动了全镇经济快速增长。通过个性地域的发展模式,日本小城镇一改以往资源分散、结构趋同等局面,向地方化、田园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小城镇的地方文化和产品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不但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避免了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趋同、千城一面的现象。
三、拉美的超前城镇化带来“城市病”、“贫民窟”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拉美国家搭上了城镇化的高速列车,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1980年,拉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1990年上升为71.9%,1997年进一步上升到77.7%,城镇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但拉美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同期人均GDP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1/5―1/10,因此城市规模虽大,但发展质量普遍不高,而且社会问题丛生。
一方面,大城市过度发展引发了拉美“城市病”。1950―1980年,拉美进入城镇化加速期,城镇化率由41.6%提高到65.6%。拉美各国政府同样采取了大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大城市对移民的吸引力。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拉美的大城市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迅速提升,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由7个增加到48个;各国首都人口密度大增,普遍集中了该国总人口的40%以上,最高的达66%;墨西哥城的人口由300万人增加到1500万人,圣保罗由250万人增加到1350万人,里约热内卢由290万人增加到1070万人,布宜诺斯艾利斯由530万人增加到1010万人,都成为世界级超大城市。这些超大或大城市集中了过多的人口和资源,不仅对边缘地区尤其是中小城镇的发展产生排斥效应,进一步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带来大量资源、环境及社会问题,形成诸如城市空气质量恶化、水源被污染、交通堵塞、住宅拥挤、贫民区无序扩张、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城市病”。
另一方面,工业化大幅落后于城镇化导致贫民窟泛滥。拉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其城镇化水平,截至2000年,拉美的城镇化率已超过75%,但工业化率仅为30%。滞后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创造出充分的就业机会,满足不了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村移民的就业需求。大批农民来到城市后,由于缺乏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低下,生活困苦,无法在城镇买房安居,因此只能通过非法“侵入”手段,在城市闲置土地上自建住房。这些自建住房因没有列入市政部门规划,所以政府很少对居住区内的基本建设进行投资,导致居住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极度匮乏,逐渐变成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的贫民窟。拉美近40%的农村移民聚居在大城市贫民区,大部分居民都没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更没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对社会不满情绪很高,因而买卖和猖獗,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四、外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得失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无论是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是拉美国家,城镇化过程中都采取过带有“偏向性”的发展策略,即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这一策略尽管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但负面后果也十分明显,容易导致大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城乡差距拉大、过度郊区化等问题;拉美的教训尤其表明,城市不是越大越好,城镇规模过大、过于集中,容易产生“城市病”等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因此,城镇化不能仅靠中心城市的发展来单轮驱动,要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针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实,当前应当更加注重发展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仿效日、韩等国建设“大城市―卫星城―小城镇”的城镇网络体系,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也积极发展各类小城镇,从而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
第二,制定长远的区域和城镇发展规划。国土与区域发展规划是政府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美、韩等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都十分重视国土、区域和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制定,并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更新、完善各类规划。科学的规划可以确保城镇化有序、稳定推进。我国土地资源少,城市用地与耕地、水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必须建立完整的国土、城镇规划体系,根据各个时期、各个地区面临的具体问题确定规划目标,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民众意见的基础上科学编制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合理布局城镇和产业体系,把握好集中与扩散之间的度,减少资源浪费,确保城镇和经济发展稳定有序,避免走拉美城镇化发展的老路。
第三,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管理调控职能。我国与日、韩等国都具有东亚文化的共性,政府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非常突出,政府干预在以往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加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发展的宏观管理,一方面通过投资、税收、土地等政策引导城镇发展建设,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承载能力建设,提高城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尤其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适时调节城市发展节奏,既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又防止部分城镇盲目发展。
第四,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配合城镇化进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历史都证明了,交通对城镇尤其是城镇网络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在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考虑到我国国土辽阔、平地少山地多、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现实,我国城与城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的交通条件还亟待提高。今后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兴建或改扩建更多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机场,进一步完善交通系统结构,提高省际、市际、县际的道路通行能力和速度;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营和管理水平,加强各种交通手段间的无缝连接,形成全国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扩大生产生活的圈域,全面提升城镇化的广度和深度。
关键词: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城镇规划;上海车墩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车墩经济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两镇合并更极大地促进了车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规划使城镇变得更现代化、更秩序化,而一个地区的产业状态则可以体现一个城镇的独有个性。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应将产业发展规划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所在区域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深入彻底的挖掘,引导产业的孵化、满足产业的发展。
二、车墩的区位与特点
2.1车墩区位
车墩镇,位于上海市区西南,东邻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濒上海母亲河——黄浦江黄金水道,西连松江工业区,北靠沪杭高速公路。全镇区域面积45.3平方公里,有16个村,户籍人口35000人,外来人口8万人。行政中心设在车墩集镇东侧,距松江城区6公里。车墩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高速公路、320国道、车新、车亭、北松公路、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等,320国道和北松公路交叉穿越车墩腹地,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纵横贯通,是途经浙江、江苏、上海的主要交通枢纽。
2.2城镇特点
车墩镇以工业见长,旅游业也方兴正起。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改革开放后,中外客商纷至沓来,车墩成为投资热土,逐渐成松江区外商投资企业最多、上海市台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的乡镇之一。莘莘学子创业园、华阳工业B区、上海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以及叁零SHANGHAI创意产业园等经济园区大手笔投入,高标准推进,为接纳大、优、强企业提供了一流的发展载体。与此同时,老上海风貌镇建设的核心区域将为松江新城南部规划区域中沿黄浦江滨江休闲度假和生活区的一部分,更将形成车墩特色的产业积聚区和居住区。
三、规划与理念
3.1规划指导思想
以“打造工业重镇”为依据,适应车墩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车墩镇坚持贯彻“老上海风貌镇”的城市形态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完善,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与国家工业园区、规划中的南部新城、西北部现代服务业、南部现代农业布局相衔接,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承与发扬工业重镇优势,运用城镇设计手段,发掘、利用与有机整合自然、人工与人文要素,塑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运营高效且具有车墩特色的白领新镇。
3.2城镇规划目标
通过对车墩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分析,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向东南方向发展,从城镇区域的角度展现高品质的、独具车墩地区特色的城镇风貌。设计中以“老上海”为主要元素并作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在尊重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创造一个平衡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稳定且多样的城镇系统,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和发展策略。
3.3城镇规划原则
在影视乐园南北2.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以“建南改北”为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老上海风貌城镇。北面老镇区重点区域建筑以立面改造为主,商业街、医院、学校等工程也都将凸显老上海风貌。南面为新建城区,新建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影视乐园风格的延伸,处处营造老上海特有的经典风情和文化气息。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塑造老上海风貌城镇特色。
四、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随着车墩工业在松江东部经济圈日益重要作用的凸显,车墩将发挥好现有优势,让车墩众多的唯一性得以突出。力争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产业、居民落户于车墩。车墩的发展已有极好的工业基础,基于现有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展思路,发展相关的周边设施,植基产业链,做大做深。以下是基于车墩现有的产业,顺应现有市场需求,对未来城镇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4.1工业:实现工业质量提升
至2012年,车墩工业产值已达242.7个亿,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提高现有庞大存量的效益将会较为直接、迅速地反映到整个产业的水平提升上来。因此,利用现有工业资源,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提高准入标准,招商引资注重提升产业能级。二是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极鼓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引导企业调整产品,推动规模企业产品转型。四是要淘汰劣势企业,盘活存量提高产出率。
4.2房地产业:积极打造宜居新镇
松江新城总体规划修编后,将车墩轻轨22号线以西、北松公路以南的大部分区域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孕育着房地产的重大潜在机遇。作为非传统商品房开发区域,在高标准、高水平的整体区域规划下,车墩房产开发具备了后发优势。轻轨开通、土地逐步增值,无疑为发展中高档房地产业、提高导入人口素质从而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层次提供了有利条件。车墩可以开创出上海影视文化独有的楼市板块,从而推动车墩楼市的城市化进程
4.3商业与旅游业:形成增长新亮点
车墩应抓住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一镇两貌”的特色集镇。其中,车墩集镇依托上海影视乐园,以老上海特色风貌为核心,华阳老街则按照明清特色风貌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启动商业、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对接松南郊野公园、影视乐园二期开发等带来的商业和旅游业发展机遇。以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为地标,主打中高端汽车4S店走廊将是重点发展方向。
4.4生产业:不断升级配套功能
充分挖掘“园区、路带、道口”价值,发展生产业。即以浦江源服务业功能区、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重要节点道口为载体,发展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编制好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区以发展商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研发、后台服务、办公支持、创意产业等六个领域。
五、结语
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只有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抓住特色,才能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城镇建设重要纲领的城镇规划,要如何应对并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是规划创新与改革的新课题。车墩镇在编制城镇规划时,基于产业发展构思,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文化创新、政策配套方面进行一定程度考量,将有利于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奇,孟静.城市规划区内城乡居民点统筹规划初探[J].小城市建设,2009(8):16-20.
[2]保建云.区域发展微观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 义务教育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机遇期
1.1农村义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型期
1.1.1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模式也逐步向农村渗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也逐步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始实施;卫星接收设施覆盖了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农村初中开始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教室。
1.1.2课程设计的科学化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居民义务教育观念的提升,大部分农村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逐渐补充了诸如小学英语、计算机等以前没有开设的课程,在完整而全面地开设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之外还建立了完善、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使学生的文体活动普遍变得丰富起来,有利于促进农村适龄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1.2农村义务教育物质条件的改善期
1.2.1教学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财力的充裕已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强大物质支撑。近年来各地农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育资源总体上实现了更为优化的配置,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近年来全国农村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断增大,体育场馆面积和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1.2.2教师队伍的优化
在现有的生源水平下,农村教师的数量并不比城镇少。在追赶城镇学校的过程中,各地逐步补充了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辞退安置了一批代课人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而且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中小学持续的校级交流也大大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素质。
2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2.1对症下药,优化义务教育的学校布局
2.1.1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撤并问题
规范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问题是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关键一环。学龄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城镇化进程及水平、城乡人口流动等关键因素必须加以考虑之外,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教育条件、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和贫困家庭负担等因素也必须同时兼顾,应该将方便学生就近上学作为布局调整的首要原则。应当适当保留小规模学校以保证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
2.1.2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城镇学校的生源压力
首先要增加教育投入,在城镇地区新建学校以满足城镇化及流动儿童的就学需求;其次应该积极发挥民办学校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作用。对于一般学校特别是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学校要积极扶持。政府还可以对民办学校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学校、学生、政府多赢的局面。
2.2一视同仁,公平化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
2.2.1经费补贴的公平化
要完善必要的监督审计制度,以落实各级政府对贫困生生活费的补贴,保证贫困生及时、足额地收到补助费用。其次各级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和财经预算应该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其中,对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及城乡发展落后的学校,应由省、市、区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专项经费以解决因县区级财政无力独自承担而出现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差的问题。
2.2.2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首先要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以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其次要大力改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同城镇学校统一标准,为其配备条件优良的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等基本生活设施;最后要切实保障学生上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各地要动员一切可能的力量提供合规的校车服务,积极落实相关部门责任。
2.3优势互补,科学化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设计
2.3.1农村初级职业技能渗透教育
借鉴我国城市及其他国家的做法,在农村地区的初中实施初级职业技能渗透教育,研究初级职教渗透的形式和内容,制订相关的教育教学计划,培训全能教师,开发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职业课程,并创造条件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毕业生做追踪考察,以提高农村初中生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增加农村毕业生中从事技能型工作的人数。
2.3.2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统筹协调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实行普查登记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课程设置中需加入针对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农村中小学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课程,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我国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土木工程在不断进步,但是在更深层次上来讲,仍然有一些土木工程建设在过度消费自然资源,甚至有一些土木工程的建设在破坏自然平衡。基于此,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土木工程建设,呼吁人们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展开土木工程的建设。首先人们应该深度挖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其次,我们还需要加强土木工程的质量管理,让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最近几年,相关人员一直在关注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这主要是因为人口数量的不断上升,给土木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们需要不断创新,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
一、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木工程对社会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目前的表现却并不让人满意。综合多方面的信息来看,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木工程的各项工作,未能够按时完成,且质量低下。近几年,我国在土木工程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增大,发现现实工作中的很多工程,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而且在客观上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这对可持续发展而言,将会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阻碍。第二,部分土木工程并没有响应国家的号召,未能够在客观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现今,土木工程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导致很多人都开始大量的修建工程,尤其是在一些管制力度较小的地区,大量的搁置工程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三,土木工程在可持续发展当中,也存在一部分工程在积极的响应国家号召,但由于方法上的错误和工作理论上的偏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够达到理想的工作标准,从而影响了行业的进步,这也是日后需要重点解决的。
二、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想真正意义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相关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土木工程的建设,需要应用大量的材料,一旦材料出现问题,势必会导致土木工程受到严重的影响。为此,今后的土木工程在材料方面的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土木工程所选择的建设材料,应达到无污染标准,且在腐蚀性、可挥发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现阶段的化学技术较为先进,部分土木工程材料在运用过程中,起初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异常,但是在长久的应用后,就会对空气或者是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无法建立可持续发展。第二,土木工程的材料会占用大量的资金,部分建筑商为了节省资金,开始偷工减料,不仅导致土木工程的安全受到威胁,且会影响日后的投入应用,这并不是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第三,面对社会的强烈需求,应加大对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力度,从客观上和主观上实现材料的多元化,为土木工程提供更多的选择,完成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土木工程材料的可持续发展,是细节部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二)设计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每一项土木工程在落实建设以前都需要完成合理的设计,设计过程符合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时期的工作,所以,设计过程中需要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为以后良好的土木工程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设计作为土木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土木工程能否得到长久的应用,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现阶段的设计情况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本文认为,土木工程设计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土木工程的设计应积极实行绿色设计。现阶段的自然环境非常脆弱,土木工程设计,绝对不能打破固有的自然环境,且应积极与环境相互融合,通过一些绿色设计,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不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污染气体。第二,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实践工作,对周边情况开展大量的调查,避免纯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设计工作必须照顾到实际施工。现阶段,部分土木工程的可行性较低,倘若强行在设计上融入一些措施,将会导致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化为泡影,甚至会给区域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所以,土木工程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应朝着绿色方向开展,为居民生活增添更多的益处。
(三)施工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施工前的准备过程,另一个是进行施工的过程,这两个时期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落实,所以一定要做好此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尽量减少以后的工作矛盾。土木工程施工阶段,首先要在准备阶段落实各项可持续发展工作。例如,准备阶段应选择优质的材料、合理的技术,同时要对准备工作进行分析,对比是否有更好的选择。另外,在准备工作中,要对土木工程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备案工作。我国目前土木工程的数量较多,但优质工程较少,同时,近几年出现的安全事故以及对环境的破坏,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今后必须保证施工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工程建设阶段中,一旦遇到材料污染或者是技术污染,必须及时停止应用。应根据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要求,及时应用无污染的材料和技术,促进土木工程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建设。
(四)使用过程中以及拆除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针对土木工程来说,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暂时性的建筑,尽管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这些暂时性的建筑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建设完成后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就会破坏自然环境。所以,土木工程使用与拆除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个方面。第一,在使用过程中,应保证良好的使用,不要造成过多的破坏。第二,在拆除当中,应提高拆除的效率和质量,搜集有用的材料,实现循环利用。
总结:上文中主要讲述了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根据当前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使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还要对土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的展望。伴随着土木工程不断加快的脚步,人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怎样在确保建设周期的前提下提升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我坚信,经过一系列的完善措施后,土木工程在将来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继辉.当代土木工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门窗,2014,11:368.
[2]杨跃.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浅析[J].价值工程,2013,08:58-59.
(一)中小城镇具有商贸功能,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重要保证中小城镇的商贸功能主要表现在中小城镇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中小城镇的商贸功能突出体现在市场体系的完善,重点是建立各种类型的商品市场,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贸易功能。中小城镇拥有比较发达的通讯、配套的设施、优美的环境,孕育出大量的企业群体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扩大了农产品的消费市场。截至到2012年,高陵县城镇现有批发市场35个,其中农蓄批发市场3个,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市场12个,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14个,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交易产品批发市场4个;零售机构80个,农副产品交易市场16个。
(二)中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载体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其中商品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动力,企业群体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专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标志,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的保证。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区别是:它具有外部集聚效应,需要能源、交通、通信、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因此,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的“摇篮”,农业产业化需要依托小城镇来发展。农村城镇化过程从两方面带动产业化:一是通过聚集经济效应,使得企业群体相对集中,降低交易费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促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随着人口在小城镇的集聚,人口规模扩大,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需求数量增加,市场范围扩大,进而促使农业产业化(见图2)。
(三)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村居民收入就越高。城镇化发展可以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城镇化使大量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人们对食物数量和质量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研究表明,每1%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将使全国居民消费额提高0.19%—0.34%;每1%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将会使GDP增加0.5%—0.85%。因此城镇化的发展能够扩大内需,繁荣农村消费市场。随着县域城镇化的提高,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均年消费额逐年提高,但城镇消费额提高速度更快。表6说明2000-2011年,高陵县城镇人均年消费额从7354元上升到18384元,增加了11030元,农村人均年消费额从2936元上升到5347元,增加了2411元。
二、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贵阳市观山湖区(原金阳)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变成一个宜居的城市。本文拟从新型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角度对观山湖区的建设、发展进行研究,总结提炼出城镇化建设中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方法,探讨城镇化建设中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发展方向,以期对贵州省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概念
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是综合考虑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由于城镇化的主体是人,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把人作为第一要素加以考虑,防止见物不见人。由于生态的好坏与人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强化生态保护的理念。由于城镇化是在一片新的区域拓展或新建一座城市,因此在环境设计时要有区域的概念,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各建筑物之间,各自然景观之间的关联性,使之相互协调融合。由于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侧重点在环境设计,因此有别于规划设计,着重研究的是各建筑群之间、各自然景观之间、各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而对区域间的地块划分、利用不列为研究重点。
二、观山湖区的总体规划
观山湖区的建设是依据原金阳新区总体规划进行的。原金阳新区总体规划的要点如下:市级体育中心位于新区南部,占地约73公顷;市级文化中心位于新区中部,占地28公顷;未来的贵阳大学城位于新区西部,占地170公顷;高新科技工业园区位于新区东南部,占地约190公顷。金阳新区是园林式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区,是塑造贵阳城市新形象的广阔空间。实施建设区规划人口18万人,用地17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规划人口40万人,用地40平方公里。远景控制区规划人口50万人,用地100平方公里。
观山湖区的总体规划体现出如下特点:1.渐进性原则。将金阳新区建设分为“实施建设区”、“规划控制区”、“远景控制区”三个主要阶段,分步建设,分步实施。2.便民理念。将市级行政中心整体搬迁到新区,有利于新区居民办事,也有利于新区人口的聚集。3.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理念。在六个功能区中考虑了教育科研区、体育运动区、文化娱乐区。具体考虑了贵阳大学城、市级体育中心、市级文化中心等。4.生态环保理念。把“绿”作为新区的主题,考虑了“城市防护林带”和公共绿地的建设。新区排污考虑了污水处理系统及雨污分流排水系统。5.产业支撑。专门考虑了“高新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
三、观山湖区现状分析研究
1.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优点及特征。多留自然生态,不造人为景观。保留原金华湖,提升改造为观山湖公园;保留白鹭湖,使之成为高新工业园区的一个自然景观;保留喀斯特地貌特征突出的石林,提升改造为贵州喀斯特地质公园。绿意盎然。保留了福华园松林群,拓宽人行道、车行道绿化带,多数住宅区绿化率比较高。各建筑群之间留下较宽的空间,既有利于显山见绿,又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减少雾霾产生的几率。人性化元素增加。专门开辟了塑胶跑道、自行车道。
2.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整体规划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单个建筑群的单体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较高;建筑缺乏地方元素;原住民安置时考虑谋生不够。
3.对观山湖区人居生态环境设计存在问题的研究。北京西路后期改造,主要是由于入住人口的增加带来了车辆的增加,加上从北京西路进入世纪城的小区道路突然收窄,形成瓶颈,从而造成道路拥堵。由此得出的启示是:城区道路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道路两旁居民的数量,在车辆易拥堵路段要考虑下拉槽的设计。同时,进入小区的道路要与主干道和进入小区的车辆相匹配,不能单纯为节省资金而把进入小区的道路修窄。
“单个建筑群的单体建筑密度较大,容积率较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开发商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加大单体建筑密度,同时,政府在新区建设初期限于建设资金匮乏,会在一定程度上默许开发商加大单体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由此得出的启示是:不仅在各个建筑群之间,单体建筑之间的密度也应该严格控制在合理的区间,这样才有利于人居。
建筑缺乏地方元素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政府的主导,本土设计师设计水平的提高,本土设计师对本地历史人文、地域特征、民族特点的了解及其在设计中的巧妙应用也是需要加强的。
城镇化是将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农民一旦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其生计就成为首要的大问题。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政府要高度重视,设计师也应高度重视。阳关小区马路市场的出现,在于当初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生计。从阳关小区所处的位置来看,处于高新工业园内,与高新工业园的厂区相距不远。这样的设计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设计师考虑了农民就近招工进厂就业的问题,但是设计师忽略了高新工业园的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一般农民是不可能进入高新企业的。有鉴于此,在城镇化过程中设计农民居住小区时应将其设计在商业区、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园区附近,以利于由农民转化而来的新市民的就业。
四、城镇化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1、设计结合自然。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最好体现,人类必须理解自然,尊重自然,将景观设计与自然结合起来。设计结合自然应该注意为景观设计突破筑山、理水、花木种植及小品建筑设计的传统技艺范畴。生态之美包括了生态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生态物种的多样性等,这是一种健康、质朴、理性的生命之美。
2、绿色空间设计。绿色空间设计就是 在住区范围内种植各种植物,营造良好的住区环境,美化住区面貌,绿色植物的采用不仅是利用其观赏特性进行美化装扮和创造丰富的文化、感情氛围,同时绿色空间最为重要的还是它的生态服务功能。绿色空间包括居住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公建庭园、住区外围防护隔离绿地、居住区道路绿化等。在确定绿地面积时,应从碳循环和氧平衡的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角度进行总量控制。
3、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如何最大化地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这一问题是在人居环境建设的起始阶段,即规划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并加以重视。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应从土地的规划入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个人住宅建设,都应该做好严格而科学的控制。而且,实现住宅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这一问题应当成为人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轴线,贯穿建设过程的始终。
4、区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人文的角度做好相关规划,切忌在建设中破坏,在发展中迷失。对于已有的民俗、风情等应加以重视,并且要把这些要素合理地融入到城市规划中去,在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得以体现。最终,通过这些民俗、风情、历史、文化传统等要素的融入,体现城市规划中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
随着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也在逐渐向人性、人文、科学、合理、和谐的方向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可见,随着人居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 化,在未来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将会进一步体现人性化设计、突出中国文化特色、沟通历史和现代、融入自然、融入可持续理念。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要大力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高度重视人居环境问题。在人居建设上,有效探索节能建筑、绿色住宅、低碳人居环境等先进而科学的人居环境建设模式。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的探索.规划师,2001
罗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特色景观建设与生态人居环境.四川建筑,2005,(9)
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中国园林,2001(6)
【关键词】房地产;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政策方向;探讨探讨
一、目前我国房地产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于房地产经济在我国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领域,各种不同声音对房地产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极大的批评和责难。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过度依赖房地产经济的支撑,地方政府更是为了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依靠出让土地来实现政绩的体现,此外,民间对房地产价格的疯涨更是骂声不断。不管是责难也好,批评也罢,中国的房地产经济究竟会不会像人们所说的那样近乎于崩溃,会不会像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仍然会上涨呢?
我国房地产价格连续十年上涨,上涨的幅度高达近十倍,并且在国务院不断出台调控政策的情况下仍然在上涨,这种情形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畸形和不可持续性。造成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认为: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上的需求。房地产的两大特征主要体现在推动整体经济和拉动消费,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撬动起来,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点,其能够拉动国内诸多行业的发展,基于经济发展的理念,加之我国采取经营城市和推进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政策推动,房地产业成为了投资者趋之若鹜的领域。第二、国家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波及地产商投资开发成本增加。房地产的成本包括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开发成本、建筑物建造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开发利润等,其中土地取得成本占比最高,政府没有很好解决房地产土地承受能力的问题,既发展城镇化建设又调整土地政策,在双重的挤压下,土地开发的成本必然会加大,房价也就随着水涨船高。第三、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的过度依赖。房地产对地方政府财政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如土地出让收入,拉动其他上下游产业发展,房地产开发、销售过程中的各项税费,项目全部完成之后,企业在项目中获得的利润还要纳税等,这些税费大部分便形成了政府财政资金主要来源。尤其是在房地产业的毛利率不得高于15%政策控制下,这些税负必然会转嫁到购买者身上,这也是造成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第四、大量的投机者在炒作中推高了房价。百姓有购买房子的需求,而其他的投资有很多风险,许多人便把投资的方向转移到居民生活的刚性需求的房产上来,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形成经济泡沫。目前,我国许多富豪大部分来自于房地产投资,很多曾经在实体经济上走的非常好的企业,也纷纷转向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房地产投资增加了泡沫。
二、完善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政策路径
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巨大矛盾,这个矛盾解决不好就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建立规范有序、长效的房地产政策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强化房地产监管体系的履责职能,完善保障性的住房服务体系,对现行制度环境下的房地产经济运行施行有效监控,这样措施的施行和强化,能够为政府制定调控政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国家和政府政策的确立与详实准确的统计资料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房地产市场统计体系建设方面必须要强化和完善,对统计对象、方法和获取数据渠道进行必要的规范。一个地方政府应该做到守土有责,对所有房地产项目的土地交易、上市情况、指导价格等方面的信息要向社会公开,尤其是对房地产项目建设的整个运行过程进行监督,一方面指导居民合理消费,另一方面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有效的销售帮助。着力于保持房地产市场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平衡,要建立房地产市场预报警管理系统,对房地产经济运行过程进行适时监控,实行房地产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实时预测预报房地产行业的波动趋势与波动特征,为管理部门掌握房地产发展动态,及时制定发展和调控政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尤其是为政府对市场开展组合调控政策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政府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政府要做好对中低收人家庭的调查和摸底工作,按照年度目标设计和完成经济适用房和保障房的建设任务,不断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能力,确保中低收人家庭住房分配的公平、公正、合理,在经济适用房的管理上,要充分认识保障中低收人家庭住房的重要性,要在住宅建设标准、住房供应人群以及住房的分配做到公开。在管理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经济适用房交易监督平台,定期核查经济适用房持有人的身份,将暗中交易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
2、房地产调控对于我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房地产涉及到的领域很多,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一旦调控不符合市场规律,那就会引发金融风险、市场下滑、市场恐慌等问题。就2012年国家出台房地产调控“国五条”来说,不仅没有抑制房价,而且导致了房价报复性上涨,这显然就是在决策中没有很好考虑市场的运行规律。实际上,在近年的房地产市场中,国有房地产企业由于依靠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撑,抗风险的能力就显的很弱,很多项目缺少事先调查研究。而那些民营房地产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具备优势,因此他们会格外重视投资的安全性,在经营决策比较中体现出了较强的理性色彩,这样的竞争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发挥出了平抑房地产周期的波动幅度的作用。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安居工程、房地产开发要给予必要的调整,优先服务于社会性房地产投资行为,打击投机行为,作为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横加干涉,确实需要进行调控的项目要进行间接调控,避免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市场运行质量。政府以维持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基础,在房地产投资政策、投资结构上要有宏观的把握,可以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政策微调,防止大起大落式的调控。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county economy has sustained rapid growth, and becoms an important force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due to the self-defects of county economy and error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understanding and the selection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mean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county economy. As the county economy in our county has great difference in na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 bas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management mechanisms, policy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county economic need to take th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co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t stages.
关键词: 城市化;县域经济;发展策略选择
Key words: urbanization;county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125-02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引起了理论界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诸多机遇、诸多选择,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探讨和创新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1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与区域经济有许多相同的属性,但是县域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有其产业属性和地域属性以及阶段性规律的特殊属性。区域经济按其形成的直接缘由可粗分为两类:一类是“地缘型”的区域经济,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等;另一类是“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如在省域、市域、县域行政辖区内的经济活动,即构成了省域经济、市域经济、县域经济。城市化(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共同的发展过程,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应该是同步的。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看,在工业化的中期,城市化水平应该在30%-70%。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对工业化进程作了6个时期和3个阶段的划分,即:人均收入水平280-560美元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收入560-112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收入1120-2100美元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2009年,我国县域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扣除统计方面存在的“水分”,这一数字可能要低于1500美元(2009年人均GDP为3736美)。即使如此,按照钱纳里对工业化时期和阶段的划分,我国县域发展总体上早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城镇化水平应该处在30-70%之间。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处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工业化和城市化人为地割裂开来,导致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特别对县域而言,工业化水平极度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性也加剧了城镇化总体水平的滞后。我国现阶段城镇化水平比较乐观的数字在38%左右(主要是大规模撤县设市产生了虚假城市化现象,使县域总体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数字过高),这与工业化中期应该达到的城市化水平均值(50%)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2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发展途径选择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延伸,县域经济面临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县域还是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和以农产品粗加工为主的企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标准落后,导致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较弱。面对残酷的竞争形势,迫使县域经济的市场主体-农民和中小企业转变生产理念,变革生产方式,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规范生产行为。县域经济发展正在由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进入以现代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都将发将重大的改变。县域经济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县域城镇化的滞后,不仅制约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影响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营水平;同时也制约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使农村的有效需求不足。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增强县城、小城镇的产业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使更多的农民离村离土,进入县城和小城镇生活,从而促进县域工业聚集和商贸业发展,为土地适度规模和集约经营创造前提条件。
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县域经济发展总的来说也是要完成工业化的历程。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所决定的。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产业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业的弱质现状;地域属性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改变农村人口、产业分散的现状;阶段性规律要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明确发展阶段的增长动力,这种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与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历程有明显的区别。我国县域经济总体上是处在以民营经济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
3选择适宜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发展,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外部因素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拐点”,同时也使县域经济面临挑战和新机遇。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统筹本地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色区域经济。由于我国县域在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地理条件、管理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千差万别。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发展策略、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发展策略和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发展策略。以区位资源禀赋为依托的“比较优势”和以产业基础为依托的“裂变与聚变”的县域经济发展策略是因根据所处地区的功能定位,突出比较优势,提升县域产业特色,从而获取差别利益;以产业梯度转移为依托的“承接式”和以区域经济中心为依托的“一体化”的发展策略是区域经济主动承接高梯度区域的产业转移,按照城市圈域经济理论以城市为中心,以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极化-扩散”效应网络发展县域经济,随着大城市的扩张,对周边地区的极化效应逐渐减弱,而辐射效应越来越强,这借力出海、借树遮阴,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成长、壮大;再就是以县域开发为依托的“极化”的发展策略,是按照增长极理论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把这些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选择一两个区位好或者产业基础好的地区,设立工业园区,集中财力开发,降低企业入驻成本,推进产业向园区聚集,把园区培育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增长轴线,从而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快速发展。因此,县域经济需要根据不同特点、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当然,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还应该消除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缺陷,消除“市压县”、“市卡县”、“市挤县”、“市吃县”或“市刮县”等严重束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迫切需要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的行政职能改革。如果各县(市)能够抓住当前的机遇,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发展速度也会更快一些;反之,就会丧失经济“转型”、发展“转段”的机遇期,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将被边缘化,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总之,县域经济不仅具有产业和地域的特殊属性,还具有阶段性发展规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主要增长动力是民营经济,必须采取坚持经济民营化、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途径,不同县(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各种要素,采用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9.12.
[2]郭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3]刘玉东.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10.
关键词:国家发a展战略;区域发展;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01-03
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为了达成国家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最高的规划,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战略。地方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每个区域发展而言,将会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有很多区域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也有部分区域还没有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对地方区域规划能够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综合的经济区,经济区的主体是河南省,并包含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省等12个地市3个县区,经济区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以中原城市群为支撑。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标志,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入到了全面推进的阶段。继续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契机,更好地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加快中原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等有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文献综述
杨龙等(2012)从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会影响到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向地方以新的方式赋权,地方以新的方式影响中央的政策,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会得以拓展。任俊英(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符合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且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推动中原崛起,进而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田林元(2010)指出,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原经济区可以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牛正兰(2007)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而选择的。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与中部崛起的大背景相关联的。倪鹏飞(2010)指出,要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放到全球范围来看,充分利用全球的各种资源和力量,带动发挥本地区的各项优势,培育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刘荣增(2010)指出,强心固边应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基本保障,产业承接与聚集应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力支撑,文化合力是中原经济区形成的纽带。王作成(2010)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面临的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因此中原经济区需要有一个核心增长极作为发展引擎来引领区域发展,来强化经济区内的经济联系并完善经济区的功能。要加快推进以郑州为龙头的中原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的建设,从而提高自身的国内竞争力。赵夏爽(2011)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中原经济区争取在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综上,已有研究多为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现有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相关文献也多从中原经济区建设较单一的层面出发,研究如何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而以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为视角的文章则比较罕见。本文则试图以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例子,系统地阐述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交互关系,在总结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下中原经济区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为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及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原因分析
1.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南省历来都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和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河南的粮食总产量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之首,有着“中原熟、天下足”的美誉。民以食为天,中原经济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2.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十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也是为中原经济区勾画出了一幅发展又好又快的蓝图。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原经济区各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既面临着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粮食增产难度大、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等挑战和问题。积极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四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经验的客观需要。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看,东部沿海的经济布局已基本完善,但中西部经济区布局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内陆人口和经济密集的重要区域,中原经济区内的经济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区域内经济互补性强,内在联系紧密。推动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经济布局,更好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通过优化地区产业布局,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布局调整,促进国家统筹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加快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三、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中原经济区的意义
1.举全国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要加大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并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认真落实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各方面的政策。《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这份标志着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文件的出台,更是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行动纲领和清晰明确的指导框架。这些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支持性的政策,可以举全国之力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这些政策出台以来,中原经济区各方面的建设都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已经落地;以航空港为依托,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已经获得了批复;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铁路也纳入了国家铁路网规划;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也在逐步推动。
2.眼球效应吸引外资和人才。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将会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带来巨大的眼球效应。从目前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情况看,眼球效应已逐步显现,也已经给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投资、人才等发展机遇。富士康、联邦快递、俄罗斯空桥、菜鸟科技等多家大型企业的引入,有力地推动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也进一步地产生了眼球效应,带动了一些其他配套企业的逐渐入驻。有了眼球效应以后,随着建设的不断推进,将会形成更为长期、有效的注意力经济效应,最终完成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3.待遇平等化,更好地推动对外开放。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省份中,都有了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少数没有的如浙江省,也都在为此而努力。河南省在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前,是没有自己在国家层面的战略的,所以在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以后,有关领导和专家便为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而努力,引起国家的重视,也为自身争取到与其他省份相平等的待遇,是以变制变,避免在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而且由于地处内陆,开放成本高,河南及周边内陆省份在对外开放上存在明显的劣势及瓶颈制约,航空港综合实验区的建设将逐步打破中原经济区在对外开放上的瓶颈制约。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以航空港为依托的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贸易服务试点,这会形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同时航空港综合实验区也将成为重要的内陆对外开放门户。
四、抓住契机,更好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中原经济区建设一年多以来,虽借国家发展战略的契机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已存在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之外,在推进建设过程中也必然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目前来看,区域内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还都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较严重;城镇化水平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化”发展不协调;具有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较少;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未很好发挥;区域互动联动机制仍不完善。
1.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协调发展。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推动“四化”协调发展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河南是我国的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中原经济区的农业地位尤其突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注意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不牺牲粮食和生态的准则,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用科技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再次,要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也有助于转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放开省辖市的户口限制,加大农民工廉租房及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解决好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为农民进城提供好各类社会保障,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坚持工业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建设特色产业。推进信息化进程,使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
2.加强城市建设。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加强中原经济区的城市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提升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郑州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带动区域周边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在内的城市群。从中原城市群内各城市综合得分可以看出,郑州和洛阳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说明这两个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综合能力较强,同时也是中原城市群两个增长极,起到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但是两个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和影响能力依然有限,其影响长期以来不能涵盖省内周边的一些城市,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城市影响区的挤压。所以,必须要继续全面提高郑州的竞争力,促使郑州从经济、规模、城市建设与管理、空间布局等方面实施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同时,提高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使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3.发展软实力。一方面,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独特又显著的文化优势,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也是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但是,目前在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方面的开发层次和附加值都比较低,尚未把这些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力量。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层次的文化及旅游产业,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大力拓展文化品牌,真正使中原文化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人口优势。2010年7月,河南人口就突破了1亿,同时拥有3 000多万富余劳动力,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曾经被经济学家们公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蓄水池”。在人口红利快要消失之际,河南的人口优势将大大发挥,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全面提高区域内人口的综合素质,并要注重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从而把人口众多的压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人力资源上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快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4.加强与外省联动。中原经济区并不是只靠河南省的力量就能建设完成,也不能仅仅依靠区域内所包含的一些省份来进行建设。一方面,区域内部之间各省要有分工及合作,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市场准入及政府服务等主要方面和基础设施、信息平台、环境保护及旅游开发等重点领域,使得每个省份的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并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使发展空间能够不断扩展。另一方面,还要完善与区域外其他省份的合作机制,密切与长三角、山东半岛、江苏沿海、京津冀、关中―天水等区域的合作,进一步发挥连接东西南北的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2] 任俊英.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3] 田林元.浅谈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35).
[4] 倪鹏飞.关于中原经济区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0,(12).
[5] 王作成.集中力量,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和区域竞争平台[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