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狗和猫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一天深夜,主人和猫都睡着了,只有狗在院子里看守着。突然,一个小偷走到了门前,企图翻墙而入。狗佯装不知,仍然在那里静静地躺着。等小偷刚翻过墙,立足未稳时,它就猛地狂叫两声,窜到小偷跟前,朝着小偷的腿上就是一口。那个小偷“啊”地惊叫一声,把正在做着美梦的猫吵醒了,猫坐在门口往外一看,大吃一惊,原来狗正在和小偷撕打。此时,猫惊讶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心想:等小偷把狗打伤了,我再向小偷一扑,用爪子把小偷的脸一抓,来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到时候主人一定会奖给我更多好吃的东西。眼看着狗和小偷撕打得更加激烈,狗就要取胜了,突然小偷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刀向狗的头部刺去,狗非常机灵,往旁边一跳就躲过去了,而猫被吓得躲到了床底下。狗又乘机窜了上去,死死地咬住了小偷的那只胳膊,小偷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就用拳头向狗打去,他气急败坏地一边拳打脚踢,一边不断地用刀乱刺,但狗一点儿也不害怕,闪、躲、腾、挪,东一口,西一口,上一口,下一口,把小偷咬得遍体鳞伤,动弹不得。狗得到了主人的夸奖。猫很不服气,它想:我一定找机会超过狗。
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早晨,主人气愤地说:“可恨的老鼠,它吃了我这么多粮食!”猫在一旁听见了,感觉很惭愧,它决心一定要把老鼠捉住,也让狗看看自己的本领。
这天晚上,夜深人静,主人已睡着了,狗在院子里守侯着,而猫却静静地趴在粮仓边,没有丝毫睡意。一会儿,它听着有点动静,定睛一看,鼠妈妈带着两只鼠宝宝正向粮仓走来,一只鼠宝宝对妈妈说:“上次咱们偷的粮食可真好吃,这次我要多偷点儿!”鼠妈妈说:“乖孩子,小点儿声,听说这家有只老猫可坏了,专跟咱们做对,可别让它听见了。”猫听见后,把鼻子都差点给气歪了,但是,它没有立即出去,而是和狗一样,等老鼠离自己很近时才“喵”的一声扑了上去,两只前爪按住了两只小老鼠,嘴里叼着鼠妈妈,猫正要吃那只老鼠的时候,鼠妈妈说:“猫大哥,我再也不说您的坏话了,您要是不吃我,我每天都给您好吃的东西。”猫说:“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说完,它就把三只老鼠给干掉了。
狗对猫说:“你真棒啊!”猫说:“咱们都有优点,也都有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让我们取长补短,成为好朋友吧!”从此,狗和猫再也不争谁的本领大了,它们都尽心尽职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成了主人的左膀又臂,主人也更喜欢它们了。
吴 宏
烟台市福山区人民医院骨科,山东烟台 265500
[摘要] 目的 比较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配合骨锚钉与锁骨钩钢板配合喙锁韧带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2例,应用克氏针张力带配合骨锚钉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7例(骨锚钉组),应用锁骨钩钢板配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5例(锁骨钩钢板组)。术后3个月取出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骨锚钉不取出。采用Karlsson标准评定患肩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9~45个月以上随访,平均27.6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内固定物均未发生松动、断裂。按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骨锚钉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1%。锁骨钩钢板组: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配合骨锚钉或锁骨钩钢板配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无明显差异,都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喙锁韧带;内固定器
[中图分类号] R68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3(a)-0098-02
[作者简介] 朱建军(1973.7-),男,山东烟台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骨科。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多由外力自肩上部向下冲击肩峰或跌倒时肩部着地引起。临床上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手术方法种类很多,包括克氏针张力带、锁骨钩钢板固定及交叉克氏针,包括或不包括韧带的修补重建。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骨锚钉已成为修复韧带损伤的常用材料之一。该院自2008年1月—2012月12月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配合骨锚钉与锁骨钩钢板配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1]分级Ⅲ型及以上)患者32例,以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克氏针张力带配合骨锚钉组(骨锚钉组)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22~65岁,平均39.3岁;Rockwood分型,Ⅲ型10例,Ⅳ型4例,Ⅴ型3例。术中使用的骨锚钉为带线锚钉,锚钉直径3.5 mm,长度12 mm,尾线为2#Fiberwire线。
锁骨钩钢板配合喙锁韧带重建组(锁骨钩钢板组)患者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63岁,平均37.8岁;Rockwood分型,Ⅲ型9例,Ⅳ型4例,Ⅴ型2例。韧带重建材料为自体阔筋膜肌腱。
所有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3 d,平均1.5 d。术前所有患者应拍摄肩关节正位X线片,以确定肩锁关节脱位损伤的类型及程度,同时术前应完善常规检查,评估麻醉和手术风险。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于颈丛或全身麻醉下手术。取沙滩椅,自肩锁关节至喙突行“L”样弧形切口,长约 6~8 cm,术中为注意保护锁骨上神经,应沿锁骨走行方向横行切开附着于锁骨、肩峰端的斜方肌及三角肌,充分使肩锁关节及喙突显露。必要时切除肩锁关节盘状软骨。
骨锚钉组:复位肩锁关节,自肩峰向锁骨平行钻入2枚直径1.5 mm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可吸收线修复断裂喙锁韧带,在喙突基底部拧入2枚骨锚钉,在距2.5~3.0 cm锁骨肩峰端处(正好对着喙突上方),用2.5 mm钻头在锁骨中心位置钻孔,将每枚骨锚钉的1束尾线穿过骨隧道,另外2束分别置于锁骨前面及后面,收紧穿过骨孔的尾线前后并打结固定。
锁骨钩钢板组:取自体阔筋膜肌腱,折叠缝合,直径3.5 mm,长约8.0 cm,对肌腱预张,防止重建韧带松弛。复位肩锁关节,根据术中情况选择适当长度的锁骨钩钢板、塑形,将钢板钩端从肩锁关节后肩峰骨膜下插入,使得钢板与锁骨远端贴服良好,并拧入螺钉固定。在喙突体部、锁骨(正好对着喙突上方)各作一骨隧道,将肌腱穿过隧道,收紧,肌腱两端重叠缝合固定。
最后修复肩锁关节囊及肩锁韧带,缝合斜方肌及三角肌。
1.3 术后处理
术中及术后24 h 内使用抗生素。术后三角巾悬吊 4 周,术后第3天肩关节可进行被动功能锻炼,2 周后可进行主动功能锻炼,3个月内禁止进行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3 个月后可取出内固定物,骨锚钉则不取出。
1.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患肩功能均采用Karlsson标准评定[2]。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后随访18~45个月,平均27.6个月。锁骨钩钢板组术后2例出现患肩部疼痛,外展活动受限,术后3个月取出内固定物后疼痛消失。按Karlsson标准评定疗效,骨锚钉组:优12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1%。锁骨钩钢板组: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见表1。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肩锁关节的稳定由关节囊及其加厚部分形成的三角肌及斜方肌的腱性附着部分、肩锁韧带、喙突至锁骨的喙锁韧带3部分维持。其中喙锁韧带对维持肩锁关节的完整性最为重要,只有喙锁韧带断裂,锁骨远端才发生垂直移位。Lim[3]研究表明,当韧带未修复并且断端存在间隙时,瘢痕愈合的强度仅为正常韧带的35%。所以,对于肩锁关节脱位的各种术式中,内固定只是暂时的,韧带的修复或重建才是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
对于单纯行喙锁韧带修复配合骨锚钉或者重建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远期效果并不理想。Mlasowsky [4]通过长期随访研究发现,术后5年肩锁关节半脱位率超过35%。这可能是早期没有在内固定保护下,修复或重建的韧带在应力下发生松弛、磨损或撕裂;重建的肌腱在骨隧道滑动,影响了肌腱在骨上的愈合。所以肩锁关节早期的内固定非常重要。
锁骨钩钢板固定牢靠且操作简单。通过穿过肩峰下的钢板钩端和锁骨远端的钢板固定形成杠杆作用,对锁骨远端产生稳定的下压力,致使锁骨远端不向上脱位,使肩锁关节的解剖对应关系达到恢复,提供了稳定无张力的环境于组织愈合中,同时还保留了肩锁关节的生理微动,提高了关节、韧带的修复质量。有利于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但是术后也可能出现脱钩、肩峰骨折、肩痛、锁骨远端骨溶解等并发症。该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患肩疼痛,外展活动受限。可能是由于钢板钩部占据了肩峰下一定的空间,对肩峰下软组织、肩袖(其是冈上肌腱)造成一定的压迫,磨损所致。Yehia[5]对275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患者通过肩关节镜检查发现,75%的患者1年后冈上肌腱磨损严重,钢板存在时间越长,肌腱磨损越重。其建议对于肩锁关节内固定尽量不使用锁骨钩钢板,若使用最好不超过8~10周。
骨锚钉丝线的强度和喙锁韧带的强度相仿,牢牢地限制了锁骨远端上移,可以使断裂的喙锁韧带得到坚强修复。同时进行克氏针张力带短暂固定,更有利于喙锁韧带在稳定的环境下愈合。术后3个月取出克氏针张力带,防止了克氏针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减少了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该组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患肩疼痛。
对于内固定物取出的时间仍存在争议[6-7]。由于肌腱愈合达到正常强度需要12周,该研究认为应以术后3个月取出内固定物为宜。
该研究表明,两组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该研究样本量少,随访时间短有一定关系。
因此,对于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在修复重建喙锁韧带的同时,应同时进行短暂的关节内固定,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配合骨锚钉或锁骨钩钢板配合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都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Rockwood Jr CA,Williams G,Young C. Injuries to the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Rockwood Jr CA,Green D,Bucholz R. Fractures in adults[J]. Philadelphia: Lippioncott-Raven,1996:1341-1414.
[2]Karlsson J,Arnarson H,Sigurjonesson K.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s treated by coracoacromial ligament transfer[J].Arch Orthop Trauma Surg,1986,106(1):8-11.
[3]Lim YW,Mbbs,Mmed(Surg),Frcsed(Ortho).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Reduction,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metallic buttons-early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J]. Technique Shoulder Elbow Surg,2012,8(4):213-221.
[4]Mlasowsky B,Brenner P,Duben W,et al. Repair of complete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Tossy stageⅢ)using Balser’s hook plate combined with ligament Sutures[J].Injury,2012,19:227-232.
[5]Yehia B, Abd-El-Rahman AE,Mazen A.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reconstruction using anchor sutures: surgical technique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Acta Orthop Belg,2010,76(2):307.
[6]Hess GW.Achilles tendon rupture: a review of etiology, population , anatomy,risk factor and injury prevention[J].Foot Ankle Spec,2012,3(1):29.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新奇有趣的童话小说--《郑渊洁十二生肖之狗王梦游》。这本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我国着名的童话作家郑渊洁叔叔。
翻开封面,首先?入眼帘的是淡粉色的十二生肖漫画形像,个个眉开眼笑、憨态可鞠。这本书中收录了《五个苹果折腾地球》、《狗王梦游》、《一只想当猫的狗》和《名画风波》这四个小故事,其中我最欢的是《一只想当猫的狗》。故事内容是这样的:秀花是一只对主人忠心耿耿的漂亮小母狗,她曾经还救过主人的命呢!主人还养了一只又懒又馋,没一点儿本事的笨猫,那猫却曾经为一块肉背叛主人跟随小偷溜走过。秀花和她的男朋友大黄准备结婚了,他们多想给主人生几只同样忠心又漂亮的小狗啊!可是有一次,秀花无意中却听到主人和别人吵架时,气急败坏地用“狗”骂来骂去的,却不见用“猫”骂过。秀花绝望极了,她可不想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人骂,于是她痛下决心和大黄解除婚约去和猫结婚,这样她的孩子们就有了猫的血统了。秀花能如愿吗?
这些故事生动有趣,每一个故事内容都融合了真实的世界与幻想的天地,带人走进一个又一个奇妙的童话王国,去体会其中的酸、甜、苦、辣。有的故事在最后一个字后面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表示了故事还没有结束,给人一种深远的悬念感,让人回味无穷。
总而言之,《郑渊洁十二生肖童话之狗王梦游》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童话小说,我相信等你们读起它,一定会它爱不释手。
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三年级:樊潇宇
摘要:儿童文学是专为少年儿童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为了便于理解和尽可能引起小朋友们的阅读兴趣,这类作品中往往会引入较多的动物形象并将其拟人化。但由于历史、政治、文化等环境氛围不同,中日两国的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儿童文学的特点和价值入手,以狐狸、狗两种动物为代表对中日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进行简要对比研究。
关键词:儿童文学;动物形象;中日
由于儿童文学中的故事通俗易懂、结构单纯,导致很多人对其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儿童文学创作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正是由于受众的特殊性,儿童文学要求作品有鲜明的主体和鲜活的角色,除语言要幽默风趣外,故事本身还要有教导意义,同时还要把握少年儿童的心理活动及性格特点,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并不简单。众所周知,儿童纯洁、好奇的特质让这个群体总是对动物情有独钟,因而无论是在现当代的专业儿童文学作品中,还是在古代民间故事和传说中,都会有较多的动物形象,这些动物有拟人化的丰富的情感和行为活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动物还会有固定的设定,比如狼总代表着坏的、邪恶的势力,而羊、兔、都是善良、友好的化身,猴子、老鼠都较为聪慧敏捷等。总之,动物形象在儿童文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往往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推动或决定性作用。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与价值
儿童文学从概念上而言,是区别于成年文学的一种文字,单从其文字风格和行文内容及特点来看,其主要特点是纯真、质朴、简单以及充满童趣,而从其作品内涵和作用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教育性,儿童处于低年龄阶段,对世界和社会的认知尚不健全,思想和意识很容易受周围环境所影响,因此儿童文学的作用之一就体现在其教育性上,通常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都会有较强烈的教育意义;二是形象性,单纯的理论说教难以让儿童群体所接受,因此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会以人物、动物形象的语言、动作来打造角色的性格,体现角色心理活动的同时也能够利用这些形象展现出作者的意图;三是趣味性,儿童的注意力会较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和吸引,因此儿童文学会以简单易懂、风趣活泼的故事情节吸引儿童的注意;四是故事性,儿童文学通常以故事的形式出现,虽然当中会有较多的具有丰富人格的人、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作为主人公出现,但这些角色组成了一个个紧凑、有趣的故事情节;五是知识性,以教育为目的之一的儿童文学,必然少不了知识性,故事当中所包含的色彩、动植物、地理等知识都能够帮助儿童增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熟悉程度。
二、中日儿童文学动物形象对比
在中国关于儿童文学的形式较多,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童谣以及诗歌、戏曲当中都包含有儿童文学的内容。而日本在江户时期出现了草子文学,草双子就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故事和童话。中国与日本儿童文学共同的地方在于都带有浓厚的儒家文化气息,其中包含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也与儒家有很大关系,并且这种思想与形式也一直保存至今。与中国儿童文学一样,日本儿童文学也大量运用到动物形象并进行拟人化,但由于历史发展过程、文化环境、政治背景等都不太相同,两国人民对于一些动物的普遍形象认知也不尽相同。我们主要通过狐狸、狗、猫、青蛙几种儿童文学中常见的动物形象作为代表进行分析。
(一)中日儿童文学中的“狐狸”
在中国,由于狐狸经常损害人类的利益,例如偷食鸡鸭等,因而在文学作品中常被塑造成反面形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妲己、《西游记》中的狐狸精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狐狸貌美、魅惑、狡猾奸诈、祸国殃民,而在中国儿童文学中,类似于《狐狸打猎人》、《狐狸和仙鹤》等作品中,狐狸也是以“坏的”、“伪善”的形象出现,及时在一些作品中,如《再被狐狸骗一次》中赋予了狐狸有爱的一面,但仍然没有完全去除对于狐狸狡猾、偷盗等特性的描写。
在日本儿童文学中,狐狸的形象则与在中国大相径庭,因为其多被塑造为正面的形象出现,即使是在今天,日本国中也有很多人供奉“荷稻神”,而“荷稻神”的本体形象就是狐狸,日本人将其看作是神的使者。被誉为“日本安徒生”的新美南吉的很多作品都是以动物作为主体塑造对象,而其中对狐狸的刻画与描写更是非常到位和传神,不仅仅是新美南吉的作品,日本几乎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中,都将狐狸看作纯真、善良、可爱、聪慧、乐于助人的形象。
(二)中日儿童文学中的“狗(犬)”
纵观中国历史,对于“狗”的客观形象描述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代之前,人们会以“犬马喻君子”、“狡兔死,良狗烹”等美好的语句来将狗拟人化,甚至在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还普遍存在着犬图腾崇拜,而元代之后,狗的形象开始发生改变,如“狼心狗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词语中就包含了对狗的贬义和轻视,相应的,在中国儿童文学中,狗的形象也在发生着转变,例如二郎神身边的哮天犬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被塑造成为了为虎作伥、奸诈可恶的负面形象。而也有将狗塑造为忠义救主的形象,在一则民间故事中,主人旅途劳累偶遇一瀑布,盛水喝时却被自己的狗将杯子打翻在地,主人一怒之下将狗打死,最后探查却发现瀑布上方有一条毒蛇腐烂在水中。现今社会对狗的喜爱也是众所周知,狗开始以“人类的朋友”身份出现,儿童文学中狗也被塑造成为忠厚、正义的形象。
在日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狗有看家护院的身份,因此日本人对于狗的喜爱和尊崇也是由来已久,《桃太郎》、《让枯树开花的爷爷》等民间故事中狗也担任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包括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中的“八公”引得无数大人小孩的喜爱,也感动了所有人,可以说,“狗(犬)”可爱、忠实的形象占据了日本人的生活和情感,也随之决定了其在日本儿童文学中的形象与地位。
(三)中日儿童文学中的“猫”与“青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猫是一种亦正亦邪的动物,一些民间传说和话本中的猫妖可以是危害四方、扰乱民生的恶妖,也可以是为民除害、聪明机智的善妖,因此体现在儿童文学中也经常分为善恶两派。据史料记载,日本的猫是在奈良时代从中国传入,因此根据捕鼠保粮、报告时刻、预测暴风雨等特性,日本儿童文学中的猫与中国儿童文学中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存在家猫报恩(如《猫媳妇》)、野猫杀人(如《猫与南瓜》)、老猫恩将仇报(如《猫唱歌》)三种类型。青蛙在中国被视为吉祥之物,寓意“四通八达,财源广进”,因此在文学作品中也多为可爱、善良,其在日本儿童文学中分强者、弱者两类,或精明凶狠,或勤劳、善良却懦弱,或机智而冷漠,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对当时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受欺压的社会现实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其对创建平等社会的期待。
三、结语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日儿童文学中很多动物形象存在着极大的相似之处,如纯洁善良的兔、羊,朴实勤劳的牛、马等,但民间信仰、社会活动以及历史发展的差异造成了中日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的差异化,如狐狸、狗等。以动物喻人这种方式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该动物的某种习性的赞美或抵制,这对于我们研究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发展、经历文化差异提供了不同的角度和思路,中日儿童文学中动物形象的对比研究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更深入了了解和研究两国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为两国的艺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提供了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有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加菲猫正在散步,正巧碰上了一只正在乘凉的狗。那只狗舌头伸得长长的,嘴里还不时地喘气,那鲜红的舌头干干的,好似没有水分一样。
加菲猫走上前仔细一看,心想:那不是平时被我玩弄的欧迪狗吗。正好我现在没事情干,可以再玩弄一下它了。想完,加菲猫快步走上去,抬起右腿瞄准欧迪狗的屁股准备一脚把它踢飞时,却看到了一旁的牌子,上面写着:“不准踢狗”,加菲猫立刻收回右脚。它想:欧迪狗立的牌子上说“不准踢狗”,那我就把这当个小小的游戏,不用脚去把它踢飞,用别的方法让它飞出去。想完它又在想怎样让欧迪狗一下子飞出去这个问题。
又过了一会儿,加菲猫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一边,这时,在加菲猫的心中有一个阴谋诡计闪过,就像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它想:平时我打棒球不是无人能及,所向无敌吗?那么我又为何不利用打棒球时的力气用在打狗身上,把牌子当打球棒。想完加菲猫把牌子拔起来,对准了欧迪狗的屁股,而小狗东东却全然不知,一点知觉也没有,加菲猫举起牌子,做出了打棒球时的姿势。
加菲猫小小声地唠叨:“这下子你可玩完了,我一定会把你打到九霄云外去。”说干就干,加菲猫一下子就动手了,“劈”的一声,欧迪狗就飞了出去,嘴巴张大大的,好像在喊:“救命。”这下子加菲猫高兴得像白糖加蜜糖——甜上加甜。
从此以后,加菲猫还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直欺负小狗,而欧迪狗一看见加菲猫就躲起来,不敢再惹加菲猫了。
动物,是一种跟人类平等的生命。我们不能忽视,不能轻视,更不能蔑视这些生命。相反,我们要像《温柔天才》给我们的提示那样,珍惜它们的生命。一只狗,能为了主人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一头牛,总是默默的为主人奉献……许多动物都在为人类而牺牲、奉献。因此,我认为动物也是伟大的。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猫和我”这个故事。虽然这本书中有许多动物的感人的事迹,但我还是不能忘怀这个故事。一只猫,为了它的主人辛勤而努力的工作,为主人驱赶耗子。但这却不能改变这只猫的命运,原本,我以为猫会快快乐乐的活到死。可是,它的主人却因为一次不明不白的“鸡雏被偷”事件而怀疑猫。但是,谁又料到这只猫根本没有偷吃鸡雏,反而惨死在煤铲之下。我认为,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猫的忠诚,而且还在暗示着人。人因为冲动,而不惜杀死一条生命。这样的行为,实属愚蠢。
其次,就是“灰利在前我在后”这个故事。故事中的灰利是一只狗。同“猫和我”一样,这只狗也是有着悲惨的命运。这次的悲惨,不是因为它的主人,而是因为它的年代。灰利跟它的主人关系很好,每天的午饭,灰利都会得到一半。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种特殊的人,那种一点都不公平的规则,灰利就没能幸免。我为灰利的命运感到不公,又为它而感到可惜。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
这本书主要讲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在上小学时的奇遇和有趣的故事。在我脑海里,还深深地留下他们换影子的趣事。这个故事的道理是每个人都有个性和特征,猫有猫的习性,狗有狗的习性,就像每个动物身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影子。
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启发,就是我们要多帮助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让大家感到温暖。我们还要做个聪明人,脑筋会越用越活。
娄子完小一年级:38191@adsl
马小跳的奶奶家里有许多的动物,他们都非常地特别,有鹩哥,猪,狗,母白鹅,还有一只可爱的猫。
其中鹩哥他不进会唱《青藏高原》,而且会唱《再别康桥》,还会模仿战斗机的轰鸣声,成功地赶走了剪刀嘴怪鸟。
黑旋风是一头猪,为什么叫他黑旋风呢?因为他跑起来和风一样快,他还会滑冰,滑滑板,它和别的猪不一样,它是一只有理想的猪,他想飞翔,晚上,他还在思考问题呢!
我是女作家杨红樱的粉丝,我买了她的《杨红樱校园小说》、《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等书。对她的每本书我都爱不释手。
杨红樱阿姨是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做过小学老师、儿童读物编辑、儿童刊物主编。她从19岁就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现已出版童话儿童小说50余种。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韩等多种语言,在全球出版发行。她还获得了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等。
我反反复复读过她的《笑猫日记》中的《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和《那个黑色的下午》。我先来介绍《小猫出生在秘密山洞》。故事是这样的,笑猫和虎皮猫结为夫妻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他们生了四个调皮可爱又机灵的小猫咪,这四个孩子分别叫:胖头、二丫、三宝和小可怜。我很奇怪,前三个的名字都那么好听,而老四为什么叫“小可怜”呢?我为此迷惑不解。书中写道,她瘦弱多病,因此,叫小可怜。在全家万般呵护下,她已经熬过了寒冷的冬天,就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却死于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在抢救小可怜的过程中,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哥哥姐姐,都表现出感人的骨肉之情:哥哥姐姐都屁股朝外堵着洞口,不让寒风吹着他们的妹妹;爸爸心疼三只小猫,让他们坐在自己的肚皮上,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他们被冻僵的屁股;妈妈一直抱着小可怜,直到她死在妈妈的怀里。这是一个多么温暖的家庭啊!
《那个黑色的下午》是指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让那个黑色的下午,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我原来以为这是杨红樱阿姨编出来的故事,听奶奶讲,这是真实的一件事情,那时我小,还在幼儿园。现在读这本书,看到灾区的人们正在正常地生活学习,是那场大地震打破了宁静,很多人都死在废墟中,“我”,指笑猫,也在寻找自己亲人的过程中,见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其中有搜救狗、搜救猫、训导员以及搜救队员、鹩哥等等,他们都舍己救人。我被这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感动。杨红樱阿姨虽然以动物为主人公,实际上是讲述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抗震救灾的感人故事,让我受到深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