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公益类广告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益类广告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益类广告设计

第1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关键词:《广告设计》;招贴设计;媒体广告设计

《广告设计》是设计专业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广告设计》课程,能让学生完全进入专业设计学习,凭借系统的理论讲述和对创意方法讲解的方式,在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广告创意的训练。“两段式”分为“感受广告创意阶段”与“广告策划与推广设计阶段”两个阶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该课程教学成效的提升。

1感受广告创意阶段

1.1对比广告创意

在广告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元素,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教学素材中,挖掘出两个不同产品之中各自所包含的信息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而能够在接下来活动中,展现出更加丰硕的成果。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广告设计活动中不大可能遇到同时为两个竞争品牌做广告创意的情况,但是在广告创意设计的学习中,我们尝试着去将各种元素进行对比,还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媒体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从报纸、杂志、招贴广告到影视、网络、直邮广告、POP广告等,这都要求学生在重视创意的同时,还需熟悉广告的各种媒体形式,讲述媒体广告的特点与分类。把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等五大媒体作为重点研究,时刻关注创意媒体广告和新媒体广告,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多种媒介的能力,使学生能近距离地感受广告创意的广泛性,树立从各方面打造新的品牌形象的广告创意观念,大力倡导创意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

1.2公益广告设计

公益广告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将公益广告加入到广告设计课程中对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学习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关心并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正如尹定邦所言,设计师不仅要面向市场,为市场设计,还要面向社会,为社会设计,关注了解人们的生存状态,为人类谋利益。就此,在课程设计中,笔者就尝试以“食品安全”或“反腐倡廉”这两个为选题:选题一: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公益广告是与市纪委合作的,以广告作为宣传手段,提高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公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水平,坚定全国人民的理想信念,营造一个反腐倡廉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推进这个课题的期间,笔者收集了与此相关的图片和文字作为素材,大体分析了当下的形势以及社会的普遍看法。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该过程的操作性质,运用更加优秀的技术来支持该份广告的制作。然后通过反反复复的调整、与修改之后,邀请市纪委相关领导来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了座谈,在其认真聆听完学生们的讲解后,还深入到基层当中,给出肯定的支持和建议,从言语和行动中表达了对这次合作的赞赏与肯定。选题二:之所以选择“食品安全”公益广告这个选题,是受一系列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影响,对食品安全进行深入思考。结合相关的广告设计比赛的要求,广告内容要与食品安全有关,要注重加强经营者诚信经营,提高商品质量,加强服务态度的建设,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的消费安全。通过“食品安全”公益广告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监管,对不法经营商贩给予警示,同时还能提高消费者安全消费的意识。事实证明,采用公益广告设计这样的教学方式成效十分显著。一方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广告创意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度,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2广告策划与推广设计阶段

2.1广告策划

(1)市场调查与研究。对艺术设计专业里的“广告策划方向”的学生而言,其重点在调查方法、设计问卷、现场执行、处理数据和撰写报告这五个环节中。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原理、调查种类和如何设计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市场调查的步骤和程序有深刻了解,在汲取了有关信息之后,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工作。这样专业的市场调查与研究的方法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在授课中,为了提高学生设计问卷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我们需要提供一些与课程相似的调查问卷给学生作为参考,让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有进一步的提升。(2)广告策划与定位。广告策划是一个对广告的整体预先谋划,是一项综合地系统地工作,包括整体战略和具体策略,涉及广告目标的确定。分为单一的广告活动策划和总体的、针对某一特定时期的总体广告活动策划这两种。矛盾具有特殊性,定位需要根据选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体来说,定位是不仅要对本产品还要对它的竞争产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确定该产品的优劣势,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将它们给目标消费者动态的过程。

2.2广告推广

(1)广告形象推广策略与创意。这项工作一定要做到从整体出发,以该项工作的制定过程为重点,尽量涵盖其他一些学科的知识,在广告运作的大环境中研究分析广告设计的主要流派和顺应时代的设计理念,重视“三个强调”,即强调创意与价值内涵并重;一定要依据当时所收集到的一系列信息资料来进行;除此之外还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衡量,才能够真正提高广告设计的效果。(2)广告推广策划设计实践。广告推广策划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要通过专项课题实际操作来不断完善,积极深入市场,并以此作为基础,尽力将广告创意用最好的视觉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打动客户与消费者(3)策划书的撰写。这份工作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而又细致的,具体实践过程当中所包含的工作一定要详细记录入策划当中,其中设计策划是主题设计策划书的核心。策划书必须论证严谨、逻辑严密、有充足的数据作为证明。与此同时,新颖的创意、超高艺术表现的风格语言和技巧将作为点睛之笔,使之达到一定高度,实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3结语

对每个人而言,广告是丝毫不陌生的,其充斥在我们生活当中,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发挥着更重要作用。高校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潮流,把对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市场需求的角度。“两段式”广告设计课程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广告理论、文案配合、策略分析、现代设计表现以及图形概念提取的手段,分两个阶段逐步掌握基础的广告策划与广告创意和推广设计的方法成为课程的总体目标,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肖丹.浅谈高职院校广告设计课程教学[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6):193-194.

[2]廖先锋.浅谈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活力,2015(23)31.

[3]王贤培.五年制高职高专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24-26.

[4]徐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研究[J].艺术科技,2016(01):345-346.

[5]谭坤,吕悦宁.基于微信平台的H5广告设计策略分析[J].包装工程,2016(20):65-66.

[6]刘金涛,翟昀.市场环境下广告设计方法探究[J].现代营销(下),2016(09):138-139.

第2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想象力;创意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97-1

一、想象力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制作过程之中,能否拥有足够的想象力将直接决定这个广告的创新性。制作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广告加深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帮助人民群众不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环保责任。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更需要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设计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吸引人民群众的关注。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能否发挥出有效的作用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观众的认知方面、观众的态度方面和观众的行为方面。因此,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的过程之中,要从改变观众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作用,既可以采用形式新颖的主题,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给予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见解。但是,无论形式如何,都要和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牢牢的联系在一起。

二、想象力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可以把先进的表现手段和环保公益的主题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将环保和动漫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至于平面环保公益广告的设计,则可以应用漫画、海报、摄影、艺术字的方式来增强表现力。综上所述,要想帮助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就要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提升环保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力。

例如,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环保公益广告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就开始使用先进的3D技术来支撑自己的广告设想。有一个美国的环保公益广告就是利用的3D技术,来描述失去了森林家园的猴子,漂流在最后一块北极冰块上的北极熊,游走在光秃秃的草原上的狮子,最后,这些动物都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放映的过程之中,借助3D技术把动物眼神之中的无助与恐惧传达给了观看的群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国,想象力的作用的发挥则可以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仅可以解决高科技带来的高成本问题,还可以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我国国民对公益广告的认同感。例如,我国的一个关于节约水资源的公益广告就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把我国传统的文字形式和画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处于传统汉字田字格内的“户”字如果消失了上面代表水资源的水滴,就会变成“尸”,象征着离开水资源,人们就会面临空前的灾难。在这个广告的播出过程之中,并没有播放华丽的音乐,整个广告的播出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是这样的表现形式具有足够的震撼力来吸引住电视观众的注意力,提升公益广告的播出效果。

三、想象力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在视觉形象上的创新

在设计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过程之中,要把它当做一件艺术作品来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不仅给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披上华丽绚烂的外衣,还要赋予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深刻的内涵。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设计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过程之中,敢于创新,在广告形式、广告造型、广告色彩的制作过程之中巧妙创新,为观众营造出足够的新鲜感。

一般情况下,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色彩是整个广告思想的最直接表现方式,可以生动的传达出整个广告的核心思想情感(例如,绿色代表着勃勃生机,一般用于在广告之中彰显曾经的美好环境;红色代表着刺激,在公益广告之中往往可以用来彰显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对大自然动植物栖息地的残忍破坏;黑色象征着压抑,往往在公益广告之中用来彰显环境污染的作用)。根据一项不完全调查,使用各种颜色综合起来表现的公益广告可以更好的表现出视觉效果。

例如,在我国拍摄的一个关于保护环境的广告之中,画面的上半部分是蓝色背景,各种鸟类自由的飞翔生存,而画面的下半部分则是使用的红色的色调,人类拿着猎枪残忍的进行对鸟类的猎杀,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制作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设计过程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大胆的将各种色彩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核心目的就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观众的环保意识,帮助观众形成环保行为,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设计过程之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想象力的作用,设计出更具表现力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形象,就可以帮助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倪鹏飞.公益广告―――为有效而设计[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7.

[2]王琨.论公益广告中的企业形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陈瑛,王媛.危机广告产业链整合传播[J].公关与广告国际论坛,2008.

第3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在平面公益广告的图形设计中,情感始终贯穿,因为有了情感的注入平面广告变得有血有肉。本文分析了平面公益广告图形设计中的情感空间及影响因素;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平面公益广告图形设计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作用。

关键词:

平面公益广告;图形设计;情感因素

一、情感化设计存在的必然性

起初的设计比较注重功能性,因为社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不发达的社会形态里广告的主要作用是为商品服务,为传达信息而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知识容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对所处的环境出现的视觉图像也有所要求。仅仅只是具有功能性的设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人们开始注重情感上面的内容,如果设计是艺术领域其中的一种,那么它所呈现的个人情感应该是很强烈的,但是由于过多的强调其功能性,情感上面的内容就被弱化了。注重情感化的设计会获得与观众内心的交流,而不仅只有视觉。触动内心的事物会被人长时间的记忆,如果广告设计能侧重情感化的因素,那么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目的就达到了。平面公益广告图形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部分,在图形设计中有情感的存在让作品的内容变得更加丰满,富有故事性。

1、体现关爱的设计作品关爱与呵护是每个人需要的。体现的内容也很多;对家人的关爱、对爱人的关爱、对社会的关爱、对动物的关爱等等,把个人的关爱转化为广告设计作品中的图形,增加图形的感染力,让画面具有情感,有情感的广告设计作品往往更容易打动人。这一类题材常常用于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作品当中,用图形诉说情感世界,作品更具有丰富涵义。

2、民族化的情感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国外的孔子学院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元素。民族化的情感是集体主义精神文化的一种表现,也是当下人情感需求的一种。平面公益广告图形设计中注入这类情感因素,能够提升民族情谊,得到共鸣。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看到这一类型的广告,诠释民族责任感,融入欢乐喜悦的情节,调节人们的情感,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

3、诠释悲情与怀念悲情、伤感的情绪在人生不可避免的,这种情感的出现丰富了人类的情感世界,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悲情与伤感中得到反思,在怀念中激励前行。在公益广告作品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画面,在这些作品中,通过一些或朴实或震撼或灰暗的图形画面,悲情图形的设计会直接触动你的心灵,让人产生怜悯之心。这样的图形能迅速的直入人心,抓住人们的情绪,为之动容。

4、友情与爱情的展现友情与爱情是人类感情世界里最奇妙的情感,可以诉说成无数个故事,形成无数个经典。同时也是比较复杂的情感,恰当的运用这一类的情感图形,可以为公益广告表达丰富多样的画面。公益广告创作赋予浓厚的爱彩,唤起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5、真、善、美遵循真、善、美并举的设计原则,表达设计美学。运用真、善、美的理念设计图形,融入平面公益广告当中,构成美的形式,推崇美的意向,视觉美也是对个人对社会的关爱。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对真、善、美的追求成为了当下社会人的一种习惯,同时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很多社会性的公益广告都以真、善、美为主题,透露着对设计的要求,图形中包含美的理解,图形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对美的追求始终不变,多少形式的综合运用都只求表达心中的美,因此平面公益广告图形中真、善、美的情感因素非常重要。

二、影响大众欣赏平面公益广告图形时的情感及因素

情感因素的体现是设计师的自我表达,同时也是设计师与观众沟通的一种方式。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中的图形注入情感因素,扩大了作品的想象空间,抽象与具象图形的巧妙运用,让作品相得益彰。作品的内容会带动观众的情绪,欢快活泼的图形会让人感觉轻松、具有活力;而悲情难过的图形会让人感觉内心触动,因此设计师的作品很容易捕获观众的心理,把观众带到另一个情感世界。设计师需要研究观众的心理,不同的类型的观众对同样的作品所呈现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图形是传达信息的直观手法,图形与情感的链接,是发展也是需求;平面公益广告中的图形设计需要有情感的流露。设计师以提升大众的审美品位为己任,不同的设计形式会导致大众不同的审美情趣,设计作品应该如同艺术品一样包含真情,带来欣赏的视觉,每个一个设计作品都是一个情感的本体,拥有自己的个性的同时也富有情感的内涵。单一化的注重视觉往往难以让人印象深刻,图形的情感才是精神的所在,更多的观众关注精彩图形背后的深层含义。大众在欣赏平面公益广告时,希望是视觉体验同样也是情感体验。细节与用户体验成为了商品实力的体现,而情感体验却是用户体验里比较重要的一项,情感的体验直接影响用户的感觉,同样也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做好设计中图形的情感因素至关重要。

三、小结

公益广告所表达的内容是对社会的关怀,情感因素的注入表达了这一内容。平面公益广告图形设计中的情感因素是设计师社会责任感与认同感的表现,图形加入了情感的因素,让平面广告变得拟人化,得以拉近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创造新的交流空间;另外情感因素与艺术性的结合是一个社会设计发展的趋势,主要体现在社会的进步要求更加注重人性注重以人为本,也体现在人们的消费追求,追求更加有深度有精神内涵的商品,也体现在设计师自我价值的体现。对于设计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的内涵与情感,才能创作出高品质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崔生国,图形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4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广告的艺术价值的体现方式

第一,广告的形象美。广告的形象是广告艺术表现的外在构成。广告的形象需要从个别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广告设计的目标需要传达产品信息,广告时间有限制,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通过广告的语言形式,将产品的特点、功能、使用方式、适用群体,或者使用价值突出的内容,通过广告的外在形象科学的、真实的、具体的表达出来,并有效的传递给受众群体,由此实现广告推介产品认知能力、宣传产品的目标。也就是说,广告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商业价值中,即使是公益性的广告,也是实现了商业性目标为前提。比如节能、节水的广告。通过广告的形象价值,最终劝解消费者,广而告之的实现广告的商业价值。广告的形式可能会夸张、变形,或者是扭曲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对产品形象的提炼、概括处理,但是强调的是产品的基本相态。从这点上看,不同于古籍字画等传统的艺术形式,但是广告虽然不是停留在具体的形象,但是通过直接的、明晰的、静观的形象和艺术表现,完成广告宣传的认知功能。

第二,广告设计的意境美。意境是广告艺术的高级境界。广告意境从更深层次和更宏观的视野来表现人与产品的内在关系或者是人与自然的内在关联。不论是商业广告还是公益性广告,其通过广告宣传实现广告的内在意境,是对广告产品的内涵的延伸。只有广告意境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的是平衡的内在心境,广告意境也就达到了符号审美艺术的高级层面,即表现了人类社会审美的一般性和普遍性,达到了一种社会、理性、观念的强制性和统一性。这种强制是规范人类向和谐的内在方向前进,而这种统一性是强调个体符合社会规范的内在一致,这是人作为社会群体的活动结果。所以,广告的设计的艺术价值,会超越产品本身的价值所在,他会超越产品或者广告内在设计的美的价值,甚至会体现出一种潮流、趋势,或者一种道德体验,甚至是一种直接或者间接的艺术影响、塑造和精神层面的整合。

第三,广告融合现代技术,体现的是一种与现代融合的艺术美。广告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表现方式,他的宣传不仅能够结合传统的、乃至古老的方式,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电子时代的到来,以及环境保护时代的观念转变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广告外在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这高度体现了广告艺术的融合性特征。从原始广告发展初期到现代广告的高度发展,体现了广告的高度融合与进步。作为广告创意的主要方式,广告设计技术和制作技术为广告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第5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与影视、网络等载体相比,报纸、期刊的公益广告表现手段相对单调,缺乏动态的影像、声光表现技巧,符号刺激信息、视觉冲击力、传播的主动性等都比较弱,因而笔者认为,在创意和设计报刊公益广告时,主创人员除了要坚守公益性的根本属性,同时还必须遵循设计学、传播学的一般规律,高度重视作品形态的视觉美感,广泛吸收、借鉴多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成果,比如,将新闻摄影作品穿插编排进公益广告设计之中,依据创意需要进行“拿来”和“化用”,就比较容易使公益广告作品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用“公益”与“广告”的完美统一来吸引受众,达成传播意图,最终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在构建社会公序良俗中的作用。新闻摄影原本是一种独立的摄影体裁和新闻体裁,但在善于创意和化用的平面设计师看来,它又是重要的平面设计元素和具有特殊感召力的视觉符号。报刊公益广告与新闻摄影都致力于在二维空间内准确传递鲜明、直观的视觉信息,通过观摩中外优秀的平面公益广告可以发现,新闻摄影所具有的时效性、真实性、典型性、现场感等美学品格,似乎与平面公益广告设计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运用得当可事半功倍地将广告主题予以形象化表现,不仅能够深化公益广告作品的思想性,提高艺术感染力,同时还能够放大其美学张力,提升美学内涵。

1新闻摄影元素有助于公益广告准确传达设计创意

在读图时代,“一图胜千言”的说法越来越受传媒界认可。国外一份统计显示:20世纪50年代,在平面设计中摄影图像的使用率约占30%;到60年代,绘画图像与摄影图像各占一半;60年代末70年代初,摄影图像使用率已上升到60%~70%;70年代后期则达到80%左右;至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摄影图像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2]。在报刊公益广告设计中,运用新闻摄影元素作为画面的主要视觉形象,不仅有补充标题和正文的意义,而且有提高注意率、增强需求或使其明朗化的能力。比起语言文字,比起艺术摄影、绘画等图像形式,新闻摄影作品最突出的视觉表现优势在于其真实性、客观性、生动性、直接可视性,它通常都是用直观、简练的画面来记录、传达特定的新闻场景,让受众既觉得真实可信,又一目了然。研究证实,在很多情形下,受众仅看新闻摄影画面就能大致了解公益广告所要传达的理念、主张,如果再加上文案的画龙点睛,色彩、字体等设计元素的相辅相成,将非常有助于准确传达公益广告的创意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图像具有超越国界、民族、语言、文化水平等局限的能力,所以借用新闻摄影元素设计的公益广告更便于被各阶层受众理解与接受。

2新闻摄影元素有助于提高报刊公益广告的被关注度和说服力

注意力也是竞争力,能否被人看到,能否引人注目是广告设计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若要引人注意,最重要的是第一感觉[3]。只有实现了“广而告之”,只有说服了尽可能多的受众,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才能够得以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说,公益广告需要像商业广告的创意和设计那样来想方设法吸引受众的注意,通过视觉美学创新提高自己的被关注度。在一切文学艺术领域,真实都是一种最能打动人心、最具有说服力的力量,而新闻摄影正是最能记录真实、再现真实的艺术手段,好的照片一定会在某处触动观看者内心的某种情感、某种发现、某种期待[4]。设计实践证明,新闻摄影元素就是一种提高公益广告被关注度的高效能推手,它不仅有吸引受众关注公益广告的视觉张力,引导受众进一步阅读文案和针对整幅作品进行思考,而且还有助于拉近受众与“宣教”之间的距离,进而诱导他们理解、信服公益广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而且,艺术水准较高的新闻摄影图片除了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的眼球,还能给受众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使其过目难忘,甚至经常有意无意地回味—如果公益理念能借助这样的图片而生成公益广告,其宣传效果自然会非同一般。

3新闻摄影元素有助于报刊公益广告激发受众情感,实现良性互动

从传播学角度看,公益广告的目的在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受众在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才会有思想上、行为上的互动,如此方能实现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公益宣传目标[5]。新闻摄影是对真实生活、特殊事件或人物的记录与再现,其真实性容易从心理上获取受众的信赖;而且,某些优秀新闻摄影作品所承载的事件情节与人物命运曾打动过许多读者的心灵。设计师在公益广告设计中利用这些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则容易激发受众情感,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公益广告的终极目的。比如,前些年备受关注、至今很多人还记忆犹新的希望工程公益广告,画面选用的是《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解海龙的新闻摄影作品。这幅构图极其简练的公益广告作品,因为图片抓人—画面上,贫困女孩苏明娟那双无辜、无助但又充满期待的大眼睛,一下子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所以很快就唤起了海内外爱心人士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持久的关注与帮助。从社会效果来评估,这幅公益广告堪称经典之作,帮助相关机构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当初的意图,这也可以说是对“一图胜千言”理念最生动的佐证。借用新闻摄影元素进行报刊公益广告的创意与设计,必须遵循传播学规律和设计学的形式美学法则。笔者认为,设计师尤须注意以下原则。

1)新闻摄影元素应服从于广告创意的整体需要。公益广告设计借用其他艺术门类创造的视觉形象(包括新闻摄影),目的在于更直观地体现创意、更生动地阐释主题、更艺术地传播公益理念,所以新闻图片在此时此刻所处的是从属地位,设计师在选择图片内容、呈现形式、画面尺幅时,要同步考量公益广告创意的整体需要,用整体创意来统领图形符号设计、版面编排。

2)追求个性,力避同质化、一般化。浏览国内报刊上林林总总的公益广告,其中不乏佳作,但在创意、表现形态等方面也存在同质化、一般化的弊病。造成这种弊端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图形设计不佳、整体构图缺乏新意肯定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把希望工程那双大眼睛、把汶川地震现场图片第一个引入公益广告的设计师是大手笔,而第二人或许就是模仿者、跟风者,所以设计师的原创力、发现力尤为重要:他不仅要善于用个性化眼光从海量的图片资源库中筛选到与众不同的新闻图片,还要善于用个性化设计语言为备选图片赋予新颖而准确的公益理念。对现代平面设计师、报刊美术编辑而言,“旧瓶装新酒”当是一种必备能力,在运用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新闻摄影图片进行创意和设计时,这种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堪称是创造力的基础和源泉。

第6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国平面广告设计中国画装饰性借鉴

中国画是中国特有的,其装饰性强,富有视觉冲击力,广告设计中的中国画装饰性借鉴就是一个广告设计与民族文化借鉴话题范围内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画装饰性的具体体现

中国画的装饰性手法是在表现现实的基础上,不拘泥于透视、解剖结构、色彩的真实,而是按照内容的需要以及美的原则,强调造型中的某些因素,不追求物象的逼真,而是依照画的需求以及作者的感受,按照审美法则对物象的造型因素进行归纳、夸张、取舍和整理,使其成为取之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艺术形象。通过理想化、式样化的手段,将无规律变为有规律,将杂乱无章变成有条理,将不定型变为定型,从而创造出各种表现模式。中国画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讲究装饰手法的一种,也可以说是“装饰性绘画”,中国画的装饰手法,主要表现在形似、色彩装饰等方面。

用线造型形成了中国画非常简练特殊的装饰风格,而线条的运用又是装饰绘画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把传神写照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追求神似成为中国画家在表现方法上的准则。人物画要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要描绘山川的神采气韵,花鸟画要写出花木禽兽的勃郁生机。中国画用色具有鲜明的民族审美特点,中国画所使用的颜料决定了它必定带有装饰性效果,我们习惯以红、黄、蓝、白、黑为“原色”,其中以黑、白为主色,“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我们民族习惯以红色为喜色,红与黑、白也形成强烈对比,吴昌硕、齐白石笔下的花卉就常为红花、黑叶,体现了用色上的装饰性。中国画的设色带有画家的主观色彩。竹本是绿色,而中国画传统画法多画成黑色。坡甚至善用朱砂画竹,称之为朱竹,朱竹风致潇洒,极有装饰魅力。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画色彩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中国画强调色彩的主观归纳,主张应该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作者的感官发挥色彩的作用,倡导“意在本色”,南齐谢赫的“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就精辟地概括出了中国画的用色规律。

平面布置是中国画的一种重要装饰手法。中国画以线造型,属平面布置。它追求平面上点、线、面的节奏感,布局灵活、可超越时空,进行“平列式”“平层式”“大观园式”的构图。通过平面布置法可将不同时空的物象互不相碍地处理在一起,不受时空限制可把不同时空场合之事物同时组织在同一画面之中,也可将不同时间内发生的各种故事情节统一描绘在同一画面内,却毫无生硬牵强之感。平面布置力求洗练单纯、平铺直叙、明快爽朗,这样使中国画的装饰意味就更浓。

二、当前中国平面广告设计与中国画装饰性借鉴

设计是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去诠释一种文化精神。中国平面广告设计对中国画装饰性的借鉴表现在:一是对中国画造型元素的借鉴,二是对中国画技法的借鉴。

广告设计不仅传递广告信息,重要的是传递信息背后隐藏的精神,唯有精神交流与满足需求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产生广告效应。所以,借用中国画装饰性手法,可以使设计的装饰意味增强,同时也增加广告传递过程中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如《装饰》2006年第6期一幅号召大家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益广告,造型采用民间年画和门神元素,使用中国画的用线手法,画面组合排除光暗体面,画面左侧门神身子的构成只选取文化符号加以排列,求形似。整幅图色彩简洁,但黑白灰空间分割合理,图中心偏上位置采用看似中国画落款的形式,将广告文案置于图案中,使得重要的广告信息在较复杂的背景中突显,激发人们阅读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广告效应。这一公益广告不仅使人们知道了“燕赵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而且通过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门神与年画儿童,促使人们思考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问题,整幅作品视觉传达效果具有较强的力度和文化厚重感。采用中国画工笔用色和平面布置法进行广告设计,可以让人产生典雅、传统等联想,提升广告对象的品位。《装饰》2005年第10期第90页西湖印象海报,整体色调分别为蓝灰色和绿灰色,总体上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画面造型为二胡和莲蓬,为工笔实写。背景采用写意的手法,水墨渲染。水墨渲染使得静止的二胡和莲蓬多了灵动的气韵,给人的感觉似二胡奏出的旋律,悠扬动听;似莲蓬生长的水域,清澈透明。两幅图的右侧远景似模糊似清晰,把西湖淡抹的雅致在这似与不似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触弦心动”的广告主题。

三、平面广告设计中国画装饰性借鉴需避免程式化

中国画的物象造型具有明显的继承和借鉴的特点,故其画面形象带有很强的式样化。这种具有式样化造型的观念贯穿在整个中国画的造型理念之中。平面广告设计在借鉴时应避免程式化,因为广告创意求新、求异,如果在中国画装饰性借鉴上显出造型或手法的程式化,这与广告设计的要求是不符合的。《装饰》2005年第10期第108页同样也是关于中国文化保护的,主题是“关注中国年文化”,在中国画元素借鉴上是雷同的,不同的是该图用色采用中国红为主色,构图分割不同,但就广告创意来讲并没有太多新意。此则广告借用荷花和鱼这两类中国画传统的主题表现形式,用写意的手法,用画的形式来体现“和而不同”。虽清新淡雅,但从平面广告设计的角度来说,整幅作品画意胜于设计意味,且选材上类似,这与广告设计创意求新的要求还是有一些距离的。

结语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将中国画的装饰性借鉴到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来,既显示了传统性,又体现了时代感和现代性。只有运用好了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把握广告设计的规律,才能设计出有文化韵味,让受众也可以准确理解视觉传达意图的好广告。我们期待着中国的平面广告设计在传统文化的借鉴过程中,能够更具国际设计水平,体现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第7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媒体行业实现了转变,广告不仅仅局限在电视、报纸中,人们以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作为广告传播的载体,广告设计更加注重创意以及人性化、多样化理念,广告设计更加生动,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应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代性和创新性,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的特点释义

1.内容设计的互动性强

新媒体使信息的互动性得到加强,人们不在被动的接受信息,对广告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成为广告信息处理的参与者。在广告的互动传播中,广告设计人员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广告载体之间的联系以及反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沟通方式。互动设计中,要注意保证观赏者能够直接的参与到广告设计中,注重群众的体验效果。

2.个性创意比较强

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比较年轻化,他们推崇时尚、个性自由,这种思想对他们的消费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应设计个性化的广告,不仅有助于提升广告的效果,也有助于满足消费群体的需要。

3.人性化的设计

广告设计是为了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理念,在广告设计中注重人的情感、文化、想象等因素的融入,不仅使广告设计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要,要使消费者在精神上得到享受。

4.多元化的设计

广告设计的多元化,一方面是广告的载体更加多元化,并且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广告设计中文化内容更加多元化。在广告设计中注重多种媒体的运用与整合,更好的向广大群众传达信息,对不同文化的符号、创意等进行理解和应用,实现新媒体广告。

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设计研究

1.网络广告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各行业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商业广告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告不仅局限于电视和报纸上,网络广告的存在不仅能够使人们得知广告中的信息,还能够参与到其中,网络广告的效益得到了良好的实现。在传统广告设计无法满足网络发展的情况下,富媒体广告的出现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与接受,富媒体广告就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将媒体进行组合的一种广告形式,将广告中的文字、图像等有机的结合。富媒体广告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广告的效果也比较明显。

多种媒体形式的结合使得广告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质的变化,根据广告的不同载体可以分为图像广告和文字链接广告,图像广告又可以分为旗帜广告和矩形广告,弹出式广告和浮动式广告。文字链接广告则可以分为搜索引擎广告、在线互动游戏广告和Email广告,根据不同的广告种类,进行有针对性的广告投放。

对于广告而言,最主要的就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博客来进行广告传播。目前,很多名人微博上都会有一些公益广告的,人们在观看微博时,能够看到上面的广告,将这种方式应用到广告中,有助于实现广告传播的创新,为广告在网络平台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2.户外广告

很多人认为户外广告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形式,不适合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应用,这种观点使得新媒体广告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户外广告的形式也逐渐增多,在现代社会中,出租车、地铁、公交车广告都标明了户外广告的发展与创新。在户外广告中,影响户外广告设计与投放的主要因素是对线路进行确定,当前,人们可以使用GPS技术确定某一特定位置的经纬度,便于工作人员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线路问题。

此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无法使用信息全方位、实时互动和传播,这就需要利用电子媒体,集中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操作简便的优点,使广告的互动性得到增强。现代社会中,电子屏幕的广告随处可见,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设计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广告设计开始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呈现出新的发展形势。随着社会生活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告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广告设计应努力实现专业化、互动化,顺应时展并积极创新,将广告设计与新技术结合,实现良好互动,对美化环境,提高人民的视觉鉴赏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8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1.大学美育

​大学美育是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专业教学体系,其作为针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影响,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富有个性的方式提高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使大学生能够广纳新知、活跃思维、不断创新,塑造美好的心灵,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2.大学生公益广告

公益代表着社会公众的福祉与利益,同时也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做出奉献。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传媒艺术的形态,相对于商品广告为商业利益的信息传达,其社会功能表现在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方面,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象征意义。大学生公益广告作为公益广告的一种形态,属于大学美育的一种方法,具有信息传播功能、道德教育功能、情感关怀功能。其以宣传社会公众利益为主题,通过大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实践,形成生动感人的视觉传达艺术。

3.大学生公益广告创意

(1)大学生公益广告设计的主题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的设计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现主题,围绕大学美育的主题,明确“美育校园行”的特点与意义。

(2)大学生公益广告主题的象征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形象性。美育作为抽象的名词,要让学生理解,应具体结合大学生活并将其作为创意题材,用直接且具有创意的画面形式予以生动而形象的表现。这比简单枯燥的教条式的口号更能深入人心,也有利于大学美育寓教于乐地展开。

(3)符合大学生生活的生动性

大学生公益广告以事实说明和支持观点,有利于学生正确开展审美活动。选题应围绕“大学美育”这一关键词,教师要鼓励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选题,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学生从耳熟能详的观点或身边小事入手提炼案例,如“正能量”的提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保护校园环境等,都要以实际行动和事实展开说明。

(4)引导大学生审美理念的行动性

大学美育作为引导大学生实践的理论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方向并推动学生的审美活动。大学生公益广告运用具体分类以及配合图说明的方式,每张图片配合相关说明文字,用简单明了的图形语言表现主题。

二、校园美育主题的确定

大学美育的主题体现在校园文化中,小到大学生自身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大到他们与社会的关联、与环境的共存,都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1.从大学生素质的角度出发

大学生是美育行为的活动主体,只有主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健全的体魄、完善的心理和智力,才有能力和魄力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形成优秀的品质。从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从身心健康、重视责任、努力学习、社会实践、诚实守信、自强自立、文明礼貌、营养健康、安全用电、爱护公共财产、倡导文明新风等角度出发,构思大学公益广告设计。

2.从社会关爱的角度出发

从社会关爱角度出发,大学生公益广告重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日常的礼仪和行为规范。如从尊师重教、雷锋精神、慈善捐助、扶贫救困、关心弱势群体等角度出发,唤起大学生乃至全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不是让学生局限在“象牙塔”里只知道读书和考试。学生要积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可选取的主题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关心与帮助(尊师重教),孝敬老人、关心老人(父亲节、母亲节),无私奉献(雷锋精神、支教、献血、抗灾),以及慈善救助如关爱弱势人群(病人和弱者)、失学救助(希望工程志愿者)等。这些主题的公益广告将小我与大我融合在一起,反映了大学生从同学之间、朋友之间的互助到对陌生群体、弱势群体的关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3.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环境问题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保护环境这个全社会共同关心的主题,同样应该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小到身边的环境,如注意维护宿舍、校园、公共场合的卫生,大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可选取的主题有节约资源、绿色消费、保护森林或濒危动植物、水土保持、城市环保等。

4.从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

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包括艺术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科学文化、节日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任重而道远,在年轻群体中进行宣传和发扬,对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性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校园广告创意的艺术表现性

1.创意角度切入的多样性

学生要围绕所选的主题,从多角度思考创意,寻找切入点。同样一个选题可以从不同方向和角度进行表现。如,表现大学生德、智、体综合素质的发展,设计者可选取超人、书本、心电图、“正能量”词语等作为设计元素,用直截了当的广告语反映主题,启发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对待自我。如图1,在创意手法上,设计者采用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围绕创意中心进行设计。如利用超人的形象和流行语“正能量”,鼓励大学生塑造全面发展的自我。超人的形象比喻大学生应具备的内在能力和精神,即远离沮丧、消沉,用知识武装自己,以乐观坚韧的态度面对生活。在表现手法上,设计者利用超人衣服中央的z字母(“知”字拼音的首字母)代表“知识”,背景为流行语“正能量”的重复排列,两者相结合表达学生要用知识武装自我,充满正能量,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作品宣传了重视文化、重视知识的主题,以知识为自己提供前进的力量。

2.诉求方式的人性化

设计充分体现人性化,可以和观者进行良好的互动。利用公益广告的形式表达美育的观点,以美的方式和手段感化大学生,能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完善大学教育。图2是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者用伞和拐杖同构,采用比喻的手法,用破损的拐杖代表老人,伞代表对老年人的爱护,伞周围的雨丝代表伤痛、劳累、疾病等侵害。整个画面用灰旧的纸张作为背景,配合巧妙的创意,能够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

3.表现形式的艺术化

在设计的效果上,大学生公益广告应在含义表达清晰的基础上重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好的设计画面是烘托主题不可缺的因素,采用适合的艺术表现方法烘托主题,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图4是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城市·绿色·生命”视觉形象系列设计。整个画面采用城市建筑、桥梁、绿色植物为元素,采取大角度透视、特写、解构的多重艺术表现手法,配合象征生命的抽象符号——绿色块以及相关广告语,突出主题“城市·绿色·生命”,强调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结语

第9篇:公益类广告设计范文

学用脱节是目前高校教学中无法回避的现实。这主要缘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注重书本知识,部分老师半路出家,系统理论和专业技能存在欠缺,更缺乏在实际操作中对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经验。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长于说而拙于行,创意想法多而作品呈现薄弱。学生的训练习作、毕业作品经常是创意五花八门,作品效果差强人意。学生们在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屡屡受挫,自信心很受打击。影视广告设计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包罗了影视广告从创作准备、创意到制作的全过程,教学结果要求学生应具有影视广告设计、创意能力,还要具备拍摄、剪辑、配音、合成等技能。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研究尝试,从课程前期开始,即根据不同阶段需要,为学生设立各种独立模拟设计项目,每个项目以完成一件作品为结果。这种独立项目照顾了不同教学进程中的重点,更需要成系统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多年尝试,笔者将这种教学方式总结为课目整合、知识整合、团队整合的整合式训练法。根据整合式训练法的需要,笔者将原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进行取舍组合,将所有基础课程、应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和技术、技能融为一体,用独立项目进行整合式教学。在实践中突破课目和知识的藩篱,通过作品点评为学生梳理知识体系。训练最终不仅要让学生融汇所学过的各门课程理论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曾经训练过的操作技能在实际创作中的感受和分寸,而且还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迅速吸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对市场的感悟能力,以及锻炼他们跟别人的协作和沟通能力,由此极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整合与整体设计能力。

二、整合式训练法在影视广告设计课程中的运用

针对每个设计项目,第一步,笔者要求学生自愿组建3-4人为一组的项目创作团队,团队成员分别承担创意、文案、拍摄、后期等工作,但每个环节大家都要参与,训练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即团队整合。第二步,根据创作主题收集、分析调研、整理资料,训练学生抓重点、收集、分析和整合素材的能力。第三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梳理思维,提出个人的观点,激发大家的想象力,最终形成团队认可的设计创意方案。第四步,根据方案进行素材拍摄。第五步,通过后期制作形成完整作品。第二步到第五步即包括了课目和知识整合。在前三步的准备阶段,老师不干涉学生的任何想法和做法,但由于艺术类学生缺乏社会调研、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课程学习,可能产生知识空白,所以需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观察、调研和思考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分析判断与表达能力、设计创意能力。在拍摄和制作阶段,老师在尊重学生设计创意方案的基础上,为作品的最佳呈现提供指导和建议,对学生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薄弱点、遗忘和明显错误进行提示和纠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创作中自觉地运用不同知识和技能。案例一:影视公益广告《友善如水》笔者以“团结友善”为主题,向学生下达了一则30秒公益广告的创作任务,其中一个创作团队将创作视点对准了残疾人群。他们拍摄了数百张残疾人在各种状态下的照片,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大量关于残疾人的资料和数据。资料显示,中国有500万盲人、2004万聋人、127万哑人,共计8296万残疾人,他们对社会最大的需求是友善和平等。创作团队进行了大量创意尝试,样片多以残疾人各种状态下的照片进行编辑,再叠加文字加工而成,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笔者在看到第一批样片后指出:这样的画面将引起很多受众视觉和心理的不悦,尽管是一个公益主题,但作为普通受众,并不愿意看到与大众审美相悖的画面或场景。广告不同于影视剧的画面表述方式,影视剧有足够的时间去营造氛围和演绎过程,虽然广告也有完整的叙事结构和画面逻辑,但缺乏让受众由不适到适应、再到理解、接受的时间跨度。再者,用直白的图片表达公益诉求,创意思维过于简单,尽管事先征得了拍摄对象的同意,但把他们未经修饰的状态呈现在大众面前(观众知道电视剧、电影的类似画面是经过修饰和化妆而成),客观上还是对残疾人的不尊重。学生们联想到自己和家人平时观看影视剧的类似经历,坦承过多考虑画面的冲击力而忽略了受众的心理感受。经多次推敲,大家形成了用动画制作的文字取代照片的创意表现。大家经过讨论终于确定了创意思路,用墨汁滴入水中的稀释比喻社会对残疾人生存状态的理解和尊重,作品定名为《友善如水》。学生们准备用特写镜头拍摄下墨汁滴入盛满清水的玻璃杯后,在清水中稀释、弥散的过程,然后用动画制作出“盲、聋、哑、残”四个字,将字体与抠像后的滴墨位置进行合成。笔者这时对创意表现进行进一步引导:创意有了,但还收不到创意广告抓人眼球、让人思考的效果。要引起别人对一则广告的关注,平铺直叙肯定不如有所铺垫,埋设伏笔,然后再点出主题的效果。针对他们准备用单一机位拍摄同一场景的设计构思,笔者建议他们在近景拍摄墨汁多次滴入玻璃杯,水逐渐由清澈转为浑浊过程的基础上添加一组镜头:在同位置摆入一个装满清水的大玻璃缸,同机位拍摄玻璃杯中浑浊的水倒入玻璃缸后被稀释到无痕的过程,再将动画文字与画面合成。整则作品画面没有一个残疾人的图像,代之以文字、数字,通过字(墨汁)多次滴入玻璃杯后水变浑浊的效果,喻指残疾人群生活在孤独和不被外界了解的世界里黑暗日益加深,浑浊的水融入大玻璃缸后被稀释,喻指在全社会的了解、尊重和平等对待下,残疾人的生活将变得明亮和美好。最后定格推出广告语“友善,是如水般温柔的爱”,点睛和呼应“团结友善”的公益主题。全片既照顾了弱势人群的尊严,又顾及了观者的视觉感受,伴随音乐和水色的变化,用视觉引导着观者友爱之心的自觉自醒。案例二:微电影公益广告《文明的镜子,人生的道路》在以文明为主题的微电影公益广告项目中,有一个创作团队收集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高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意图通过镜头编成一部完整的微电影公益广告。但这些社会问题拍摄难度大、范围广,归纳主题难免给人空泛、疏离日常生活的感觉。笔者跟他们聊起了“孟母三迁”、“言传身教”等成语典故,学生们意识到了老师的用意,微电影《文明的镜子,人生的道路》脚本逐步成型:场景一:妈妈带5岁的孩子到公园游玩,儿子看见地上的垃圾去捡被妈妈制止:“别听老师的,地上的垃圾脏,脏东西每天都有环卫阿姨去打扫,你去管它做什么。”场景二:妈妈带着儿子踏进草坪,留下了一堆垃圾后扬长而去。场景三:公共汽车站妈妈带着儿子不排队挤上公共汽车,踩了别人的脚还蛮不讲理。…………场景六:黑屏字幕:十五年后场景七:已经长大的儿子习惯了横穿马路、在公共场所随地乱扔瓜子壳、吸烟、乱扔烟头、在湖边抛垃圾、随处大小便。场景八:儿子上班时跟顾客打架、被开除。场景九:黑屏,字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渐隐,剧终。广告通过镜头的切换和简短的母子对话,将分散、零碎的镜头连接在一起,没有任何旁白,极富现场感,观者在观看一位母亲对孩子的不良教育所导致成人后的必然后果的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了言传身教、文明、时间、因果。

三、教学效果

在《友善如水》的创作过程中,笔者遵照整合式训练原则,抛开了课目和知识点,就项目谈项目,在互动中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合作精神,只在关键环节点拨几句帮助学生升华作品。点评时,笔者将字体、摄影、构成等相关知识点和运用进行梳理,结合创作中给学生的指导讲评作品亮点——广告创意表现,并结合广告创意、广告摄录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重点讲述了“不变中有变化,变化中有不变”的笔者实践心得。通过创意表现运用的“浓缩”和“稀释”这样的小常识提升广告创意,提醒学生要注意生活常识、成语、俗语的学习和积累,这些在他们今后的广告生涯中,都可以成为创意的灵感来源。点评《文明的镜子,人生的道路》时,笔者重点指出,编辑手法是用局部表现整体,以概况的动作、瞬间的表情来描述情节和故事,与音乐、旁白、同期声等元素按照创意需要合成,通过蒙太奇帮助观者构建思维逻辑,实现时间和空间形态的合理调度,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广告作品。所以不同景别的运用、各分镜头编辑与技术处理要点、配音、音乐、歌曲、音响效果处理技巧和全片节奏掌控,直至后期合成完成等技术、技能运用较为完整,是对商业摄影、脚本编写、非线性编辑、影视合成与剪辑、视听语言等课目有关知识的再理解。通过上述两个项目的创作过程回放,可见整合式训练法的特点:(一)涵盖广告创作全过程的项目训练让学生将以往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全部“串”了起来;(二)根据不同阶段教学重点而设立的项目训练,指向性、目的性明确;(三)学生是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掌握者、运用者,教师起到提示、引导和点拨作用;(四)课目、知识、团队“三整合”密不可分。近年来在笔者的影视广告设计教学中,学生们通过整合式训练,理解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团队合作对实际工作的意义,并能将分门别类的学科、条分缕析的理论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样的认识,当学生们走入社会成为职业广告人之后,感触会更加强烈。

四、结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