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叶子戏最早出现在唐代,因为牌是长条状,似叶子,所以称为“叶子戏”。唐代叶子戏的具体玩法已经失传,但根据古书画的记载,应该类似于升官图,需要用到骰子。
到了明代,叶子戏的玩法就有所改变了,有些类似于现在的扑克牌,以大制小。(所以有言论说扑克牌也起源于叶子戏。)明初叶子戏共有38张牌:一钱~九钱,一百~九百,一万~九万,二十万~九十万,百万,千万,万万。因其中一万以上的牌绘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中二十位的形象,所以又被称为“水浒牌”(如下图)。
到了明代后期,叶子戏比原先多出了两张牌,为40张牌(如下图,其中“马吊牌”为清代对此游戏的称呼)。其牌面分为四门:十、万、索、钱。注意,麻将花色的原型出现了,“万”就对应麻将中的“万”,“索”对应“条”,“钱”对应“饼”。
虽说明末叶子戏中已经出现了“麻将”的花色,但麻将的玩法并非从中而来。麻将的玩法要追溯到清代。
明末清初,叶子戏被改称为“马吊牌”(如下图)。
马吊牌慢慢演变成两大类游戏,一类保留“四门”,即十、万、索、钱,仍为对牌游戏;另一类则去掉了四门中的“十”,留下万、索、钱三门,多为凑牌游戏。后者在清代中期衍生出多种游戏,马吊牌慢慢演变成两大类游戏,一类保留“四门”,即十、万、索、钱,仍为对牌游戏;另一类则去掉了四门中的“十”,留下万、索、钱三门,多为凑牌游戏。后者在清代中期衍生出多种游戏,其中的凑牌游戏——“碰和(湖?壶?)”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麻将……
“碰和”牌包含万、索、钱三门,每门有一到九的序数牌各4张,还有红万、枝花、空堂三色花牌各4张,共120张(还有各5张牌的,共150张)。其牌面大多绘有水浒人物,所以也是“水浒牌”,当然,后来也出现了绘有“红楼梦”角色的牌面。
晚清时期,出现了“千万纸牌”(如下图),其牌面的名字演化为:万、条/索、饼/筒三门,千万、百花、红花三色花牌。
至此,万条饼(万索筒)三门牌的名字已经基本定型,但花牌却在之后的岁月里出现了数十种称呼,有“酒色财气”、“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琴棋书画”等等,至今仍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除了东南西北牌,和中发白三色副牌)。至此,万条饼(万索筒)三门牌的名字已经基本定型,但花牌却在之后的岁月里出现了数十种称呼,有“酒色财气”、“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琴棋书画”等等,至今仍未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除了东南西北牌,和中发白三色副牌)。
关于麻将名字的由来:
先生如是说:“马吊三人对一人,故名“马吊脚”,省称‘马吊’;‘麻将’为‘麻雀’的音变,‘麻雀’为‘马脚’的音变。”
关于麻将发源地:
多数人认为是宁波。据说宁波话中“麻雀”“麻将”同音,固传为“麻将”。(借此宝地向宁波的父老乡亲求证……)
也有说闽粤地区。
关于麻将的材质:
我们平日所见到的硬质麻将牌来自于闽粤地区。(所以有说闽粤地区是麻将发源地。)但是在清末民初时,大多数麻将牌仍是纸质(十几厘米长,四五厘米宽,长条状)。当然,现在在一些地区仍然能看到有人玩麻将纸牌。话说答者前不久刚在北京某街道看到几个老大妈在玩麻将纸牌。初见,甚惊。
关于花色:
“万”的解释与古时无异,仍指数量单位。
“索/条”指绳子。
“筒”指放炮的竹筒,或古代用作渔网的浮筒。
总之,“索/条”和“筒”的概念与当地渔民的生活和劳作有关。
关于材质:
宁波民间的老麻将中,最常见的是竹子做的,篆刻的部分直接填色;
精致一点的是背面用竹子,正面用骨头或象牙,称“骨牌”;
另有一种制法是竹制,但沿用了宁式家具中的工艺,用蚌的壳磨成粉,然后用胶把它黏在字缝里,这种工艺称为“骨嵌”。
关于麻将中序数牌的事情,其实可以从盛琦的《麻将学》,佘靖的《麻将百科知识》找到一些眉目。
先说起源,现在来说起源主流的有三中,比如郑和为稳军心海上创麻将的说法,比如陈鱼门创麻将的说法,还有就是很多人提到的万秉迢依据水浒创麻将的说法。每个说法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但是从游戏发展和麻将本身来看,这个过程应该是诸多人参与改良,而非一人发明的。
在麻将中,万、饼、条为序数牌,关于起源其实说法很多,并且不太好查证:
万的来源,一种说法是万秉迢创立,所以取其万字。但是关于万秉迢是否存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而且恰恰只有万字没有变化,其他两字变化成其他两门多少有些牵强。而还有一些人认为万是钱财的计量单位,取记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之意。在麻将风行以前风行的马吊牌就分为四门,分别是十字、万字、索字、文钱。其中万也很有可能就是从马吊中借鉴过来的。
饼的来源,依旧有万秉迢一条路,不过这个就走的有点远了。郑和说指来自于生活中的大饼。依照马吊牌的说法,很有可能是从文钱中演化。据说饼牌最早是方孔圆型,标准的古代铜币样式,只不过后来逐渐的变成大圈套小圈了。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发展到今天,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历史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具有极强的人文素养教育功能,这门课程不仅涵盖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对道德教育、学生民主观念的建立、法制观念的建立以及合作、竞争、创新等积极精神的培养都有所涉及。初中历史教育中加入人文主义思想教育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两方面基础上开展的,结合历史课程本身的特征和初中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主义思想教育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地自我认识,启发学生对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从而更加积极理性地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健全初中生独立、完善的人格。
2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主义思想教育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效结合。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对于历史科目的重视度还不够,很多学校偏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对于历史这样人文知识为重点的教学科目有所忽略。但是,通过素质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思想,因此,重视初中历史教育实际上就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发挥其共同的积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因此历史课程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性。所以在初中历史课程的人文主义思想教学中不仅要体现历史知识的科学性,还要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第二,更新初中历史教学观念,广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当前的初中历史课程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在进行人文主义思想教育的时候主要还是要依靠已有的初中历史教材。历史教师要善于在学科教材中广泛挖掘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与已经取得的成果,并将其贯穿在历史人文教学中。通过对人类文明创造史的进一步了解,学生很快能够建立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这是历史人文教育在陶冶学生情操、解放学生思想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师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全方位素质的人才,他们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详尽的了解,还应该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提取无价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督促学生建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勇往直前的民族主义精神。
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包括医学在内的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一种人文主义思潮,出现了一种要求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回归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自然科学经历了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摆脱了神与宗教的桎梏,亦同时走出了古典自然哲学的深宫。作为一支独立社会实践力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决定力量。科学已融入社会,融入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生活之中。科学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类生活。当然,社会、整个人类生活也离不开科学。科学不仅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而且作为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获得了毋庸置疑的肯定意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无论是从其自身发展,从其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的需要看,都要求注入新的人文精神。在科学界,在学术领域,一种类似14世纪开始的寻求人文精神、回归人类的思潮正在兴起。对于这种我称之为新的文艺复兴思潮,一些关注科学发展的思想家早就察觉到了。例如,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W•C丹皮尔在其1929年出版的《科学史》中就这样写到:“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合为一体。文艺复兴以后,采用实验方法研究自然,哲学和科学才分道扬镳,因为自然哲学开始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上,而康德和黑格尔的追随者则引导唯心主义哲学离开了当代的科学。
同时,当代的科学也很快地就对形而上学不加理会了。”这样,我们就看到了自16世纪以来科学与哲学、科学与人文学的分离。科学家们认为,科学就是为认识而认识的纯科学。科学只能沿着实证的方法,只能沿着排除哲学,沿着排除人文社会因素的影响,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但是,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实践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就科学的自身存在发展而言,“通过科学走向实在,就只能得到实在的几个不同方面,就只能得到用简单化的线条绘成的图画,而不能得到实在自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重新去研究希腊文,不但是为了语言和文学的缘故,而且也是因为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中可以找到关于自然界的最好不过的知识。”这种最好不过的知识,显然就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提出的“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就是对辩证思维的需求。其实,现代科学的起源是双向的。它既起源于巫师、僧侣或哲学家的有条理的思辩,也起源于工匠的实践。没有实践,没有经验,科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科学如果没有哲学思辩,没有人文社会精神的孕育,经验永远只能是经验,而不能成为科学。今天科学尽管已突飞猛进,但仍离不开这两个源头。
赋与当代科学以更多的发展是十分需要的。科学必须既是理性的同时又是经验的。“只有当理性思维应用于我们称之为经验的目的—即对于我们的几种感官,或对于以科学仪器的形式加以改进发展的感官来说,是可以达到的客体时,科学才存在。”当代科学领域人文主义的复兴有更深刻的原因。当今的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贵的成果,同时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源泉。由于我们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种种条件和机会,科学对社会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社会能够接纳愈来愈强大的科学吗?科学之于社会与人类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吗?科学在何种范围内才是有益于人类社会而不是祸害人类社会呢?诸如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遗传工程,人类对自然的大规模干预…在何种界限内才能造福于人类呢?这就要求科学从最初源于人类利益的需要兴起而最终回到人类利益这一基点上来。英国著名的科学家J•D贝尔纳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曾明确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要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分析两者的交互作用”。
另一位科学史作家萨尔顿也曾发出呼吁,要求科学人道化。他说:“要想使科学研究劳动人道化,唯一的办法是向它灌注一点历史精神,即崇敬过去的精神—崇敬世世代代一切良好意思的见证人的精神。不论科学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本质上都是同人道精神有关的。”“每当我们对世界有了进一步理解,我们也就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我们和世界的关系。并不存在同人文科学截然相反的自然科学,科学和学术的每一门类都是既同自然有关,又同人道有关。如果你指出科学对于人道的深刻意义,科学研究就变成了人们所能创造的最好的人道主义工具;如果你排除了这种意义,单单为了传授知识和提供专业训练而教授科学知识,那么学习科学,就失去了一切教育的价值了,无论从纯科学技术观点看其价值有多大。
如果不结合历史,科学知识就危及文化。”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如此紧密,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如此巨大,这就要求科学始终不背离人道,不背离社会公众的利益,和人文社会相伴相依,就成为势所必然的了。如果说,14、15世纪文艺复兴思潮的要点在于使科学从宗教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科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那么今天我们面临新的文艺复兴思潮的特点,在于要求科学在其发展中克服单纯技术主义的倾向,实现与人文主义的结合,使科学更好地造福于人与社会。当然,当代科学要求人文思想的复归,应当是区分那种旧的、几乎与宗教混为一体的人文主义。从历史上看,一些人文主义者从传统的旧观念出发反对科学创新的事例也不罕见,如历史上曾发生的反对尸体解剖,反对堕胎,反对人体实验等,都曾使医学进步严重受阻。今天科学要求人文的复归,是基于限制科学负面影响的人文复归。在当今科学领域,也的确存在着旧人文主义对科学进步的干扰。诸如无条件的动物保护主义,视任何科学发现为灾难……,无疑对科学、对社会都是无积极意义可言的。科学应当摆脱那种旧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干扰,寻求与新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结合,从而为科学自身,为人类社会创造美好的明天。
二、人文社会医学兴起的背景
医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一样,自文艺复兴以来,也走过了依赖实验、排斥哲学与人文学的影响、坚持自身独立发展的漫长路程。但是,尽管如此,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1821—1902)就曾说过:“与其说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不如说它是一门社会科学”的观点。自那时以来,关于医学与社会的关系,关于社会对医学的影响与控制,人们的认识愈来愈明确和坚定了。例如,曾经影响和指导过医学发展一百余年的“特异性病因说”,在新的形势下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麻烦。在许多研究课题面前,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能找到某种特异病因吗?由巴斯德、科赫创立的微生物学,为特异性病因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曾创造过医学的辉煌,但这种“特异性病因说”在寻求疾病控制时,却忽视了地理环境的、社会的、心理等方面对疾病的影响。
“它掩盖了医学上至关紧要的左右手:肉体紊乱或社会剥夺的术语解释疾病与健康的恶化”,因而“特异性病因说继续在引向我们走向错误。”也正是基于这一点,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教授GL•恩格尔于70年代末提出需要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型,指出当代占统治地位的生物医学模型认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学变量来解释,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病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因而是不完全的,需要修正和补充。对医学所持这种观点的批判性认识,我国一些著名的医学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一些极为深刻的见解。早期任中国医科院院长的黄家驷教授就曾说过:“人的健康与疾病,不仅受着物质环境的支配,也受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精神状态等影响。
因此,医学又是与社会科学密切相关的。”我国著名学者于光远在一次会议上曾对医学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对于临床,可否理解为世界上许许多多自然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自然过程,临床当然不是一个天然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社会的自然过程。就是说,这个过程离开了社会就会不存在。而且,临床是两重意义的自然过程,它与开矿不同,开矿虽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矿体是自然的。对临床来说,不仅疾病一般都有社会的原因,有社会性,医学的治疗行为,包括所用的方法、手段,也是有社会性的。所以,临床是两重的社会自然过程。因此,我认为医学不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本身是一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学科。”当然,医学之所以区别于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仍在于主要是通过技术手段服务于人类健康,问题在于人是社会的人,疾病与健康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因而医学在使用技术为健康和治疗疾病时又不能不考虑人文社会因素的作用,并且在某些疾病的治疗方面不能不主要依赖于社会及心理因素的调控,这就给人文社会医学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阵地。医学不仅是智力上的科学,而且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有着深刻而明显的文化标记;医学不仅是一门依靠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知识,而且总是不断吸收其它科学成就,总是以某种哲学、方法论为基础构建起来的知识与技术、技艺结合的综合体系;医学不仅是一种知识和科学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以庞大专业队伍为骨架的社会职业组织。医学的这些本质特征,奠定了它的人文社会学的基础。本世纪60~70年代以来,医学加速了其人文社会学的复归,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人文社会医学学科,是由以下一些背景因素相互促进的。
第一,医学已成为一种庞大的社会建制,对社会注入了愈来愈大的影响。医学早已不是古代单个医生面对病人的最初组织形态,也不是中世纪以后逐步形成的早期治疗所、安息所和教会医院。现代医疗保健服务,已注入到工厂、学校、研究所和每一个社区,医疗保健支出已成为各国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并对社会和国民经济发生重要影响,因而加强了医学的社会性,其人文社会色彩更加突出了。
第二,由于医疗高技术的应用及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引发的社会问题愈来愈广泛。当代医学的新成就,使医疗技术的应用大大超过了传统医学单纯治疗的范围,且不断扩大新的领域,因而提出了医学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哪些是有益哪些是有害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必须从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考虑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单纯的医学视野的考虑是无能为力的。例如,当代生殖技术可以完全改变多少世纪延续下来的传统生殖方式。当代的生殖技术,可以控制性别,可以人工授精,可以由别人代生,可用试管培育受精卵,可以男性怀胎,可以改变性别。如此等等的取舍,都必须从各国社会情况、道德是非、文化传统多方面考虑。再如器官移植,死亡标准、安乐死等,也因社会道德文化的差异引起各国公众长久不息的争论与焦虑不安。在这些方面,医学简直成了人文社会医学了。
第三,由于人口结构、疾病结构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生活行为方式致病作用的增长,必然导致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的关注和人文社会因素在对健康疾病作用比重的增长。人们要求回答:社会、人文、环境、心理、乃至宗教、信仰是如何影响人类健康,在何种程度、何种范围内构成人类健康的潜在因素。人文社会医学的出现与成熟,实际上开辟了人们增进健康、防治疾病的新途径,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目标。
第四,由于大量科学技术物质手段渗入医学,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要求医学回归人、恢复“医乃仁术”的呼声日益增高。医学是为人民服务的,以关心人为最高宗旨。希腊医学的先驱者希波克拉底早就说过:关心病人比关心病更重要。但是,自拉美利特把人看成机器以来,这种思想发展到了空前的地步。在现代医学面前,人是肉体的物质,人是CT图像,人是基因……,因而医学日益失去了昔日对人的温暖而变得冷漠了。只要回想起一个病人走进医院在医生冷冰冰面孔前不断奔波于各种检测科室时,人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日益失去人性的图景。但是,人是有喜怒哀乐的,他的情绪、心理对健康的影响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应当说,医学发展面临的背景因素,和整个当代自主科学面临的背景一样,只不过因为医学与人文社会因素的血肉关系而使这个问题更为引人注目。
三、关于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
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与历史责任,就要反映医学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医学理论和技术所包含的主客观因素的文化的交流沉积的思想史与“外部史”,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化的交流与互补,从而丰富与完善医学,丰富与充实文化,形成医学的文化定位,哺育医学和医学科学工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克服医学中的技术主义影响,复归“医乃仁术”的本来面目,使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具体地说,人文社会医学的任务与责任,就是要提醒医学始终坚持正确的目的,使医学永远服务于人,造福于人类健康。自15、16世纪以来,医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一样,始终存在一种纯自然科学与技术主义的思想。他们为科学存在而辩护的理由就是:科学本身就是目的,科学就是为了发现与发明。这种观点在医学中的反映,就是只承认技术,就是只重视技术,把寻求技术发现和发明当作医学的最高目标。因而忽视了人,忽视了医学技术必须紧紧盯注人类健康这一根本目标。
这一点,在当代医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更为突出和重要。人文社会医学的首要职责,就是要使医学回归人类,回归人道主义的基点。其次,人文社会医学应当为完善医学、建立一门完满的医学而发挥其自身的潜能。迄今为止,现代医学所做的一切,主要仍是生物因素方面,而对社会、心理、行为、环境等因素之于疾病与健康的作用方面,知之甚少。例如,社会、心理、环境因素究竟如何影响人的机体健康?社会、心理、环境与生物因素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是什么?如何通过社会、心理方面去促进健康?如此等等,尽管有过一些调查与观察,但总的说来,仍处于盲目和知之甚少的状况。以文化与疾病、健康的关系为例,人们大致观察到文化环境、不同文化习俗对疾病与健康的影响,但理论地说明它,以及实际运用文化手段去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更是摸不着头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物质文化水平提高,生物因素致病作用的日益突出,使得发展人文社会医学的意义就更加突出了。最能说明当代医学的不完满性至少有如下两方面的事实:一是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政府的医学家为了制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费尽了心机,消耗了大量资源,但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在全世界的发病仍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患者往往处于住院—出院—再住院—直至死亡的循环之中,原因安在?就在于我们用对待生物因素致病的办法对付主要由于社会、心理、环境因素致病的疾病。
另一是误诊率高居不下的事实。尽管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但临床误诊率并未因此回落。据刘振华、陈晓红主编的《误诊学》提供的资料,生前误诊率迄今为止仍在30%左右。李甘地统计华西医科大学1952-1987年6665例尸体解剖资料,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者占31%。最低者50年代为28•7%,60年代为29•1%,70年代为36•7%,80年代为32•5%。为什么会发生检测手段愈来愈先进而误诊率并不因此下降的矛盾?原因要归结为生物医学观点的缺陷。据杜治政对我国四种医学期刊报道的776例误诊个案报告的统计分析,主要由于病史采集不当致误诊的116例(占15%),主要由于思想方法不当致误诊的282例(占36%),主要由于责任心不强致误诊的127例(占16%),业务知识与经验不足致误诊的251例(占33%)。其中思想方法不当表现为主观臆断,迷信仪器,思路狭窄等十个方面。可见,加强人文社会医学研究以完善当代医学的重要性。第三,人文社会医学应当充担从总体上研究医学,探索医学发展规律,评价医学进展的角色。医学自诞生以来,几经形态变换,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展示了自身的特有规律。但是,长期以来,医学只顾前进与开辟,而缺乏对自身的回顾与思索。当医学以各种不同专科前进的时候,企图对总体进行评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时至今日,当医学发展相互交错,且愈来愈影响人类健康和社会时,医学应当走向何处?应当如何引导医学发展?医学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如此等等,不仅为医学科学工作者关心,也为社会广大公众关注。谁来回答这些问题?人文社会医学应当担起这副重担。医学在其万箭齐发的今天,展示了一幅辉煌的灿烂图景。显然,在如此庞杂的探索中,并不都是需要的和能够成功的,也不可能都是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也不都是值得耗费资源的。这就需要批评和评论。医学的评论与批评,和文艺批评一样,将成为医学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贝尔纳曾正确指出:要“支持科学评论家的职业活动,赋与他们以类似文艺评论家的职责,使其负起发掘根本因素和进行评论分析的创造性责任。”
化学史是化学家长期艰苦认识物质、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历史,更是化学家人格、信念和智慧的写照,其中有传奇灵感的辉煌,也有失之交臂的遗憾;有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胜利,也有失败和挫折的教训。因此,教师只有理解史料的深刻内涵,把握史料的教育功能的侧重面,选择多种教学设计,使学生产生丰富的体验,才能使化学史教学真正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艺术性。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穿插史料阅读,内容包括化学家的趣闻逸事、重大发现、著名实验等。例如,在学习《原子》时,我介绍了化学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他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画出各自想象中的原子内部结构。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的原子内部世界。学生都感受到了想象力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二、通过发现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引导学生去追踪化学发展的轨迹,获得对化学知识的亲近感,能增强他们的主动求知精神。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课堂的每一个声音,尽量让学生有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所有观点应该予以重视,不要轻易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我先介绍了300年前拉瓦锡为了“燃素说”用了近5年的时间研究燃烧实验,终于得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而且他由实验结果还得出了著名的“物质不灭定律”,使化学由对物质的定性研究进入到了定量研究的新阶段。然后我指导学生重做了拉瓦锡那个著名的实验———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我把学生分成了4组,第一组学生做的是白磷在敞口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二组学生做的是白磷在密闭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三组学生做的是硫磺在敞口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第四组学生做的是硫磺在密闭的锥型瓶中燃烧的实验。“我们的天平保持平衡。”“我们的不平衡。”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为了说服对方,大家都要找出对方的错误。最后,学生终于发现了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之处,就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也就是能准确称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天平不能平衡的那两组再在密闭的容器中做实验,也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答案。一节课不知不觉结束了,但学生意犹未尽。
三、通过实验体验
教材中的许多理论、概念和规律都是科学家在无数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出的。教师可以尽可能创造条件,把科学家做过的实验引入课堂,让学生亲临其境去体会和感受科学家探究的艰辛和快乐,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例如,在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中《水的组成》时,我介绍了被誉为“化学之父”的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他对于一些前人的古老的陈旧的元素观念一直持怀疑态度。比如当时很流行的“四元素说”,把水、土、空气和火看成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在当时,有些化学家根据水长时间加热有沉淀生成的现象认为“水能变成土”。他认为要解释这些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实验。这个实验一直进行了101天之久,证实了水不能变成土,那些沉淀不是土,而是玻璃上的物质被热水侵蚀而后形成的沉淀物,土不是基本的元素。后来,他在别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水也不是一种基本元素,而是一种物质。“水是一种基本元素”的说法也被了。化学家的感召力和化学史的真实性,唤起了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了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
一、开发课程资源,充实人文教育,感悟真善美
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随课程教材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敢于突破现行教材和课程的一些局限,深入细致的挖掘补充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内容,开发不同层次的课程,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渗透、充实人文教育。
历史即社会,历史即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感知到的历史,应该是丰富复杂,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正如威尔・杜兰所说的,“过去不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蜡像馆,它是一个天同的城市,一个心智开阔的原野,在那儿有无数的圣者、政治家、发明家、诗人、艺术家、音乐家、爱人者以及哲学家,仍然有说有笑,有教有唱,有刻有写的活在那里。”从教科书的编写到师生的教学,怎能用枯燥的语言,固定的叙述处处套用呢?造成千人一面,万世同貌,再加上过于追求标准化的考试,就把历史写死,教死,学死了。还给人留下一个错觉,历史很简单,就那么几句话,几个结论。这样的状况不改变,人文教育又从何而谈呢?真实、客观、丰富的历史才是可信的,才是人文教育肥沃的土壤。历史教育教学中,比传授知识、提供工具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陶冶。人文教育是精神的享受,生命价值的体验,自由精神的感悟,是感受真善美的过程。对中学生而言,突出历史人物的形象,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历史现象纷繁复杂,但人物活动是历史的核心。不读拿破仑传,怎知法国革命的气势和影响?不学华盛顿、林肯的品质,怎能感知美利坚民族的精神?让我们从一段段鲜活的历史画面中,一个个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中,体味历史发展潮流中的跌宕起伏,人性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交织与拼搏。
二、培养公民意识,适应现代社会
历史如何面对现代?这是历史教育面对的挑战。培养公民意识,适应现代社会应为当务之急。
爱国是公民意识的第一要素。教师要利用历史教学中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其次,在教学中要批判学习继承两方文化,培养学生树立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公民意识。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公民社会基础之上的,在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尊重人的个性、尊严、价值,崇尚科学和理性的传统,确立了自由、平等、民主观念和契约法制意识,构成了西方公民社会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推动和促进了西方社会的进步。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欠缺、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内容,需要我们批判地加以学习和吸收,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现代西方理性文化所产生的弊端,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反思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实施科学发展观。
再次,面对世界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开放竞争的意识,忧患奋进的意识,积极参与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适应步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在古今中外文化的整合融通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三、培养创新能力,勇于参与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和缺陷就是缺乏创新。从各地新课改的实施看,大都围绕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的转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更应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反思这个问题,缺乏创新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应该从文化中去探寻。J.M.罗伯茨指出“中国缺乏创新精神,也许问题恰恰在于中国文明的成功一实现了它所追求的目标:预防根本性的变化,保证持续稳定的局面。”长期的宗法专制社会结构,导致中华文化形成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形成社会理想主义教育观,三纲五常是其核心。社会、伦理、教育是高度同构的,认为教育的使命就是继承社会的传统,使人在思想、品行等方面尽快的社会化。在不张扬个性,压抑个性的文化背景和沉淀下,怎么会有创新呢?近代的教育改革,以科学教育取代了人文教育,过于注重科学的功利性、知识性、技术性,这对创新教育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
[关键词]赣鄱地区;历史文化;赣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4-0189-05
肖九根(1960-),男,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肖昀(1987-),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江西南昌 330022)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语言‘化石’的历史凸显”(项目编号:08WX28)的研究成果。
一、引论
人类语言文化史告诉我们,人类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语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有了与之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可以说,人类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语言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赣鄱地区的人类社会史与语言文化史,也是这样演绎着、发展着的。考古发现,远在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赣鄱地区便揭开了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序幕。从那时起,赣鄱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不仅创造着自己的民族历史,同时还创造着自己的语言文化。
赣鄱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它地处长江中下游相交的南岸,为华东地区的腹地。它北顶中原,南连百粤,西毗荆楚,东面吴越,素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唐代王勃誉之为“控蛮荆而引瓯越”。这种地理位置不单决定了赣鄱地区政治经济的开放性,还决定了其语言文化也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体系。
二、有关赣方言形成的学术探讨
那么,赣方言究竟形成于何时?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学者们就一直对之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论述,虽未取得一致的意见,但这使人们对赣方言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于赣方言的形成问题,最早论及的是罗常培《临川音系》中,关于客、赣方言“同系异派”说。随后,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中也谈到北人南迁,中原汉语对赣方言形成的影响。但令人遗憾的是,两部专著均未明确指出赣方言形成的时间。此后,又有不少学者对赣方言的形成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一,周振鹤、游汝杰主张赣客方言形成于中唐;其二,陈昌仪主张赣方言形成于东汉;其三,颜森主张赣方言形成于西汉。
上述学者所谈赣方言的形成问题,大多聚焦于汉代以后几次北民南迁大潮对赣方言形成的影响。不可否认,这是影响赣方言形成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秦汉之前的族群互动、地域文化传统或语言文化底层等,这些重要因素对赣方言的形成与演化产生过不可忽视的共同作用,则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
三、赣方言形成的三个历史阶段
赣方言是南方方言中所具多源结构体的一种,这主要与赣鄱地区语言文化形成所独具的人文历史环境密切相关。先秦时期,这个地区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大致经历过以下几个阶段:远古苗蛮集团中的“三苗”文化(五帝至夏)——百越体系中“干越”文化(商、西周)——角逐争雄的吴越楚文化(春秋、战国中期)——全境归楚(又称“南楚”之地),即楚文化(战国末期至楚被灭),与之相应的也就出现了苗蛮语——百越语——吴楚语——南楚语。它们既表现出一种整体的连续性,又带有特征纷呈的阶段性。它们相互之间不可分割,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都是在吸收北来华夏汉语成分的基础上,相互传承,交互作用,共同构成先秦原始赣语母体的基础。
依据赣鄱地区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特点,我们认为赣语或赣方言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赣语胚胎孕育期(远古时代一西周时期);赣语原体萌芽期(春秋、战国-秦统一);赣方言形成期(秦汉以后)。
(一)赣语胚胎孕育期:远古时代一西周时期
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太古时代,赣鄱地区究竟有什么部落,其语言面貌又该是怎样,这无从稽考。但是,从五帝时代至夏朝,苗蛮族长期活跃在赣鄱地区,成为赣鄱地区的土著居民,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人们通常把苗蛮族时的语言文化作为赣鄱地区语言文化古老的源头。
关键词: 历史人文 美术课堂 教学流程 反思
人教版《美术》第十册《美化黑板报》是一节老课,课程内容是认识美术字体黑体字和宋体字,学习书写黑体字。原课程的学习内容窄,教学目标是传统的教学生学会一种美术字体的书写方法即可,重技术而轻艺术,没有更多的艺术内涵。
新课程的实施为艺术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可以发现、可以创新,改变旧的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适应现代学生知识宽面的特点,并与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为此,我在原有的《美化黑板报》课程内容基础上,将课程中“美术字”方面的知识挖掘、拓展,创新设计了一节新貌老课《美丽的汉字》。
课程内容不让学生死板地学习某种美术字体的书写方法,而将美术字的学习注入新的内容,以欣赏、分析、理解、创造这条引导线将学生带入一个拓展了的“美化汉字”的神奇之旅。由纵横两面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纵――从中国汉字的造字规律、汉字的发展史体验汉字的博大美;横――从中国汉字的不同类型的美术字体效果中体验汉字的精深美,最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创造美化汉字。这纵横两面探讨学习,使学生对汉字美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学生被老师带入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汉字美化情境,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
这节课的教学分为设疑―释疑、欣赏―分析、尝试―创造、评价这四个主要环节。
一、教学流程
1.设疑―释疑
上课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朋友冷饮店招牌‘冰’字不醒目,怎么改?”同时将一个写着大大的“冰”字的“招牌”出示给学生。这个疑问的设置令学生很疑惑:这不就是个“冰”字吗?怎么不醒目?怎样才醒目?疑惑的产生其实达到了一个目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于是我顺势说明并提示:“怎样让‘冰’字看起来符合冷饮店食品给人的感受?哦!是让‘冰’字很‘冰凉’啊!”学生的思维一下明确起来。“小组讨论,看看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改观这个‘冰’字?”学生讨论的结果:让“冰”字的颜色变成冷色调;让“冰”字笔画变得又尖又硬;让雪花覆盖在“冰”字上……就这样学生被我引导进入美术字艺术化的视野中,思维打开了,想象力打开了。这时我把刚刚抛出的问题接回来,并兴奋地、充满谢意地说:“嗬!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多,来,我们试试。”我将准备好的冰雪装饰花纹粘贴在“冰”字上,一个如沐冰雪、冰冰凉的“冰”字一跃而出。这个被冰雪覆盖的“冰”字,像有了动感和活力,一下子变得那么醒目。这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他们兴奋了:“汉字美化后,原来那么有趣而美丽,而且它的美,也有我的功劳呵!”(图1)
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注重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设疑―释疑”这个环节,注重学生的自主性,用问题解决式的学习完成了第一个学习目标:引导入门、激发兴趣。
2.欣赏―分析
经过第一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进入了一个新奇的汉字美化世界,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求知欲十分强烈。于是我带学生进入欣赏汉字博大美、精深美纵横两面的环节。“同学们,汉字很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汉字怎么造出来的?”这对五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浅显的问题,孩子们根据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告诉大家:仓颉造字,于是产生了汉字……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一名导演,表演者是学生。但作为导演,教师一定要掌控好课堂节奏及程序。做到语言精练、目的明确,适时地点拨指导学生:“同学们,古人很聪明,他们通过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创造了汉字。来,看这几个字,它是哪种古字体?”展示写有“山、水、日、鱼”等甲骨文的字板(图2),让学生欣赏。“甲骨文!”同学们异口同声。这是因为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是安阳人的骄傲,而且这个内容也是我们能常常利用的优秀的地方课程资源。同学们欣赏甲骨文“山、水、日、鱼”,并能将它们一一读出。于是我问道:“甲骨文中有很多简单的文字,字形、字义明确并相关联,说明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他们发现,几千年前的文字,今天我们也认得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我进一步展示“山、水、日、鱼”的书法字体,如隶书、楷书等。(图3)学生们欣赏着、思考着,经过讨论,得出结论:“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除了甲骨文,还有篆、隶、行、楷书等书法字体,今天汉字和古汉字没有很大区别,这说明,我们的文化没有中断,中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最传统的文化。”同学们通过对汉字的分析,居然学会了剖析中国文化。这是一个惊人的收获,在课堂中是不易得到的,但我之所以能够捕捉到这一闪光点,是因为课前工作做好了,如: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收集汉字故事,查找不同汉字字体,包括书法方面及美术字体方面的。学生的课前准备就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加上课堂上的激发引导思维发散,学生超越课堂教学内容达到一个更高的学习状态与效果,也有可能。
在我的带领下,汉字的欣赏从纵线走向横线。我提出:“汉字不仅有历史感,而且适应时代产生了另一种变化――美术字。”展示“山、水、日、鱼”的黑体、宋体、琥珀体、综艺体等美术字体。(图4)“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同的美术字,说说你印象深刻的。”同学们兴奋了:“黑板上面的标语是严肃的黑体字。”“我的饮料盒上面‘娃娃乐’三个字,圆圆胖胖,就像个可爱的小朋友。”“电影招贴《哈利・波特》,那些字又尖又棱,像刀锋,像闪电,具有强烈的神秘感”……这么一个欣赏过程,学生对汉字美又有了一个新认识,并且感受到,美术字体和书法字体的美又不一样了,美术字体的变化更多、更新、更现代。
以上纵横两条线的欣赏和分析,为学生展开了一幅汉字美的长卷,学生的思维被最大限度地激发,为下个环节的学习打好基础。新课程要求确立新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发现学习,是转变传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的学习,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们欣赏分析时,自己准备资料,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问题,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亮点。
3.尝试―创造
学生思路理顺,我抛出一个问题:“汉字这么有趣,我们来和它做个游戏吧。”将黑体(黑体字便于字的变化)为基础的“木”、“飞”写在黑板上,提出:“你能将这些汉字装扮一番,使它更美吗?”有了对“冰”字的认识,有了对中国汉字美的理解,学生们思绪活跃,个个高举小手。他们动手写绘,最后达到了很不错的效果:美化的“木”,就像真正的木头拼接而成,还有木纹呢。“飞”字的撇、点变成了两只翅膀,腾空而起……学生在进行这个环节时,个个跃跃欲试,都要试试,这说明学生已经进入创作的兴奋期。这时,我在已经淡化技法的美术课上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明确:“字的美化,要大方、醒目,不要装饰得过多使字成了画而变得不好认了。”淡化美术技法并非没有技法,这不仅适合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放开头脑,去想象,去创造。
接下来,进入作业阶段。我又抛出一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或词组,用彩笔进行美化。学生们情绪高涨、思维灵动:“火焰山”真如着火的火山;“春天”有红花有绿叶,春意盎然;“看”中的“目”变成一只明亮的探索世界的眼睛,“看”得真真切切;“爱心”中,一个个小爱心变成字中的笔画,爱意浓浓……我在辅导学生时,没有要求字形结构的严谨,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思维。当作业完成后,我惊叹于学生的创造。(图5)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角色由课堂“权威”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提供了空间。
4.评价
兴奋的学生,兴奋的老师,我们都在创造,也都渴望被肯定。学生渴望老师的肯定,而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就是对自己的肯定。于是,在学生埋头创作的时候,我已经悄然在黑板上开辟了“美丽的汉字”展览园地。当然,“美丽的汉字”这几字,是我用心以美丽的方式写出的。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的“美丽汉字”,争着把它展示在展览园地中。看,汉字真的这么诗情画意,真的这么美不胜收。看着展览园地中多姿多彩的汉字,学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评价环节自然显现:“同学们,这么多漂亮的汉字,哪个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这是让学生相互评价。学生指出最好的作品,并用“字形美观、字义和字形结合得好、与众不同”等词句表达评述,达到了互评目的,并由此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深层的。我请学生自评,这样学生与同学进行了知识共享。然后我总评。我的评价将课堂带入最后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与效果。最后,学生带着对美化汉字的深层理解走出课堂。不难想象,今后,同学们在看到美的汉字时,会有一种热情,这种热情折射出的是,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在提高,他们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在提高,这就是新课程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
二、反思
论文关键词: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
1 引言
语言在人类劳动过程中产生,是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在日常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有话直言,言无不尽,出于共同的知识背景人们会自动遵守经济原则,导致“惜语如金”的结果,或为了获得特定的交际效果比如委婉、回避、幽默等,而是采用间接策略,话里有话。如果对这些语言现象视而不见,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甚而影响人际关系。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及后人对此理论的发展为分析语言的艺术和人们有效的言语沟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2 研究综述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Grice)于1957年发表的《意义》一文中从语言交际的本质出发,把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 “非自然意义”。在言语交际中,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在此基础上,1975年格莱斯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会话含意理论及人类会话活动的一条指导原则——合作原则, 对解释人类的语言交际活动起了重要作用。英国学者Leech 从社会学、心理学、修辞学的角度回答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他提出人们出于“礼貌原则”人文历史论文, 常常不愿坦率明言或者常常故意声东击西,解决了“合作原则”难以解释的话语现象(索振羽 2007:87)。随后Levinson(1987)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信息、数量和方式原则对会话含义理论进行了修正补充。徐盛桓的《会话含义理论的新发展》(1993)等多篇文章中探讨了会话含义理论的内部机制,给出推导会话含义的一般规则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沈家煊把列文森《语用学》一书的各章先后译成汉语, 内容涉及指示现象、会话含义、言语行为、预设和会话结构(高航 2004)。冉永平(2007: 56)尝试运用非单调逻辑的推理形式来分析话语中的含意,弥补Grice含义推导的不足,为会话含义的语用推导提供不同的视角。熊学亮(2007)综合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构建出会话含意的推理模式,使对会话含义的理解变得具体形象化。
国内研究者还探讨分析了二语听力中对会话含义的理解状况。尚晓明(1996)以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为基础,指出“含意否定”、“语用移情”和荷恩等级概念对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杨连瑞,张德玉(2004)撰文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对语境中话语意图的正确理解。倪秀英(2008)的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对于理解言外之意的题目,正确率很低,学生的会话蕴涵推理能力普遍较弱。
3会话含义理论及应用
3.1合作原则
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有目的性的,或沟通信息、咨询意见或要求索取等等。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提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 说与听者双方存在着一种默契, 一种两者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何兆熊,2000:154)。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概括而言:数量准则即所给信息不多也不少;质量准则即说真不说假;关联准则即说话要切题;方式准则即表达简洁忌晦涩。Grice认为说话人违反合作原则下四个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就会产生特殊会话含义,听话人根据这些原则, 结合语境,经过语用推理,得出多于字面意义的会话含义,即“言下之意”。 在合作的基础上交际才能顺利进行,但是真实交际中或出于礼貌或委婉等因素有太多“话中有话,弦外之音”等违反准则的现象,事实上这些都是说话人基于“愿意合作”的前提下违反准则而产生的特殊会话含义。熊学亮在?语用推理?一书中根据会话含意理论的合作原则,构建出会话含意的推理模式(2007:25):(A)话语+语境→含义 ;(B)违背准则→特殊含义。
如下是一个真实有趣的生活场景片1:
A: 谁把草莓全吃完了?一个不剩!
B:好像C很滋润吗!(B, C窃笑……)
B并没有回答谁吃完了草莓,是违反了关联准则,听者应该究其原因,得出C吃了草莓,生活中B和C是兄弟,B觉得直接告状有那么点不够意思,又觉得不说不快或不答也不对,所以选择了这种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即维护了自己“不是小人”的面子人文历史论文,又小小的“挑衅”了兄弟C。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旁听者一定能感受到这种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语言幽默感,至少弱化了矛盾。试想如果硬生生的直言,会有这种交际效果吗?说不定还会有言语冲突。
3.2 Levinson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Grice的四准则主要研究特殊会话含义,并且其特殊含义的推导也常凭感觉经验而来,没有给出具体的推理模式,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修正和补充。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信息、数量和方式原则是在Grice会话含义基础上发展而来,被称为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不再以遵循或是违反准则来推理特殊会话含义,而是以常规关系为支柱,以研究一般会话含义为核心,并且建构出会话含意的具体推导机制。这使新格赖斯语用推理机制可以在生活上得到普及运用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概括而言,根据⑴数量原则—说话人陈述信息上要不弱于你所知道的程度,听话人则以弱否强,即“说弱不听强”;⑵信息原则—说话人只提供不多于交际目的所需的最少的语言信息,听话人则扩充理解,即“说少含义多”;⑶方式原则—说话人不要无故使用冗长的、隐晦的或有标记的表达式,听话人则根据表达方式的异常推导特殊含义,即“标记意深长”。
应用量原则进行推导,有关的句子应该含有可以比较其信息强度的词。Levinson利用荷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荷恩等级关系”。如下列各组词的“荷氏关系”:<certain that p, probable that p, possiblethat p> <none, not all><love, like> <all, most, many, some,few> <always, often, sometimes> <must, should, may> <cold,cool>……
在荷恩等级关系中,强项蕴涵弱项,弱项否定强项。句子里有能够进入“荷氏关系”的词,就可以根据它们的信息强度进行推导。如生活场景片段2,妈妈到校了解孩子的表现情况:
妈妈:这孩子最近表现怎么样?
老师:还可以吧,……
根据数量原则及荷恩等级关系,<表现不好,还可以,好,很好>,妈妈可以做出“说弱不听强”的推断,这孩子可能不是自己想象或期望的很优秀。相信这个场景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老师的委婉表达避免了尴尬局面,家长听了这句话也做好了思想准备讨论孩子的问题。
Levinson还表明三原则的运用中人文历史论文,数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并且如果并存两种(或多种)意义相同的表达式,无标记的用信息原则推导其会话含意,有标记的用方式原则推导出无法应用恰当的信息原则推导出来的会话含义。如2009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听力对话理解:W: I need to talk to someone who knows Baltimore well. I’mtold you lived there.
M: Oh, but I was really young atthe time.
Q: What does the manmean?
男士的应答应与女士提出的告知巴尔的摩的情况相关,但是他既没有回答是否告知,也没有对巴尔的摩进行介绍,而是说“我那时很小”,听者根据“说少含义多”的推理方式和话题关联性,扩充说话人的信息内容,推理出言外之意“现在对那里不熟悉”。事实上此处也就是把他的话与话题联系起来,补充完整成一个清晰的因果关系“I was really young at the time,soI can provide little useful information”。
4 结语
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现象处处可见,所谓“听锣听声,听话听音”,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语用学知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共建交际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同时使我们的语言更加艺术化、生动化。
参考文献:
[1]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4).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倪秀英.听力训练中培养推理能力的实验研究[J]. 外语教学, 2008 (4).
[4]冉永平.语用学纵横[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尚晓明.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与外语教学[J]. 外语学刊, 1996 (3).
[6]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7]熊学亮.语用使用中的推理[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8]徐盛桓.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和语用推理[J]. 外国语, 1993 (1).
[9]杨连瑞,张德玉.会话含义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山东外语教学.2004(1).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历史教育 培养方式
历史教育是人类文明及人文精神的传扬,具有科学文明的传教功能,历史教学不仅应关注人类的生存,还应关注人类的发展。就像著名哲学家所说:教育是培养一代人的文明与精神,必先让历史进化个人,使个人用历史时刻丈量自己,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这恰恰说明历史教育注重培养人文素养的特征。所以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不仅以知识与结构的变更作为重中之重,其重点应该是对高中历史课程深层次的重组。就是说要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组合。它将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所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这一目标是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人文教育的本质与高中历史教育的关系
“人文”从字面理解特别简单,是人类和文化的结合。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用来肯定人的价值的,渐渐地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沉迷于科学带来的喜悦之中。高中历史是用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的理论向学生传授人类发展历程的方式,从而发挥历史对于学生的意义,进而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历史教育是让学习者学会做人。历史教育可以让人清楚祖先生存、生活的成败得失,达到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目的。因此,高中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人文教育是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内涵。
二、历史人文教育危机的根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知识严重依赖及盲目信奉,使科学教育成为教育的主导,对科学知识的重视远远是人文知识的几倍,渐渐地使人文教育缺失、非人格化。现在的高中历史教育已经是人文教育课程的冷门,可以说是与当下环境分不开的。
(一)应试教育与高中历史
目前,我国仍旧处于应试教育的羽翼下,所有课程都是如此,这其中就有高中历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历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从客观角度来说,应试教育不能适应多元化的人力资本需求,也不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对于老师追求职业发展来说也是不适应的,应试教育缺陷如下:
第一,成就了偏科教育思想;第二,成就了名师能让学生得高分的传闻;第三,成就了家长们迫切想圆孩子分数的第一的梦;第四,成就了学校以学生分数评价学校工作和教师水平的坏现象、贪婪的教育管理者;第五……的确,应试教育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这么严重的弊端恰恰被人们所忽视。近几年老师和家长片面强调分数,使学生成了教育和考试的“机器”,忽视智力开发、个性张扬和对历史情境的情感体验。
(二)重结论轻过程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目前,高中历史教材都是一些总结性较强的,一些结论性观点对历史的重大事件做出定性的诠释,不需要学生思考和探讨。学生只要将这些观点记住就行。学习历史就这么简单,忽略对历史的理性思考,质疑、反思、探讨的主动性被忽视,偏解历史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并遏制学生的创造力,使高中历史失去人文培养,使历史教育失去教育的真正意义。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
历史之所以称为历史,顾名思义是指将过去的人、事、物等事实记录下来,是对人、社会及科学的总结概括,不仅蕴含国内外从古至今的文化,其内容也是比较广泛的,涉及社会、生活、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对高中生的思想进化、道德提升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历史还是道德情操教育的必经之路。历史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心灵的耕种、思想的启迪。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忆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的思考意义:反思前人的成败得失,从思考中悟出智慧。历史教育还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担,并且有着天然的优势。学生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可以从中得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久而久之这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和能力会被选择性地吸纳,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有利的,让他们努力成为优秀的人。所以,要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就必须发挥历史的独特优势,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引导,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体会历史的内涵,并充分理解历史知识能给予他们的精神和情操。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如果教师的人文素养跟不上的话,又怎么传道授业解惑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结果,此外教师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教育在学生学习中是否能发挥人文教育作用非常重要。近几年一些历史老师过多地注重基础型课程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发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较普遍地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不和谐现象。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在传道授业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专业知识,进行自我充电进修或者参加培训,使自身的知识永远在保质期内,使自己展现给学生的永远是新鲜的;表现出历史老师的个性,让自己在师德方面永不落伍。同时在理论教育学习和教育新理念方面紧跟时代的步伐,认真研究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挖出其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切实领会历史在现实中作用,让学生体会前车之鉴的精神。因而教师的人文素养提高了,才能立起教师威信和良好的形象,起到模范作用,让学生在长期熏陶中使人文素质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条件。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历史教师应在全面、深刻分析、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把人文素质培养巧妙地融入每一节课、每一次历史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真正提高文化素养。并且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尽力,这是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