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注意力分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原因。环境因素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之一,为儿童提供不适当的环境,如玩具太多容易儿童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分散其注意力。
教育原因。教育因素也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家长过度保护和过度限制,过度的保护会导致儿童娇生惯养,自制力差。教育的方式很重要,教育方法过于枯燥或过于单一的话,会使儿童失去兴趣,注意力易涣散。
生理原因。有很多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都是因为生理因素,由于幼儿小,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的限制,如幼儿的身体运动技能不好,平衡能力差,协调性差等。
(来源:文章屋网 )
一、适时调节,激发注意力
心理学对儿童的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在20分钟,10~12岁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5分钟。人的大脑担负着语言、写字、逻辑、思维推理、掌握视觉、图、音乐、空间知觉等功能,要想充分利用脑功能,不使大脑皮层过于疲劳,有效的办法是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避免单调地较长时间地从事一项活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激发。
在课堂上,当发现学生因过度集中而疲惫,导致分散注意力时,可以利用一分钟,让学生听一首轻松、明快的歌曲、乐曲或起立随歌起舞,变换角度、方式给予学生注意力适时休整。
如学习《春风吹》时,我让学生在歌曲《春雨沙沙》音乐感染下,很投入地边背诵课文,边做韵律操,这样,既调节学生的大脑、情绪,又为往下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
又如:讲授《劳动最有滋味》时,发现某些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便即兴来了一个“猪八戒不劳而获受骗上当吃西瓜”的故事。短小的故事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精神为之一振,把听课的疲劳消除了,又抖擞精神,重新激发学生的注意力。这几节课的处理手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效果明显优于以前所使用的教学方法。
二、设疑提问,集中注意力
课堂中设疑提问能使学生在好奇心理支配下,唤醒心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很快把心理活动定向和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概念和观点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如在《我的战友》一文的学习中,设疑提问:“被烈火烧了半个多钟头,没挪动一寸位置,没发出一声,是他感觉不到痛苦吗?为什么能坚持到生命最后一息?”学生一下子被问题吸引住,纷纷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了解到在烈火中之所以纹丝不动的伟大精神,从英雄外表想象出当时的内心活动。这样,从设疑提问到讨论交流,到解决问题,始终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着。同时,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答辩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力较差的学生也受到激励和督促,听课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这节课亦受到了前来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三、实践活动,增强注意力
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调动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启迪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进入理解、掌握新知识的领域。可见,指导学生主动进行实践活动,是集中、保持、增强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如在学习《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时,课前要求学生准备两个铁球,较重的铁球必须是较轻的铁球的10倍。上课了,我把学生带到课室的外面,分组做实验,一个学生站在三楼,让两个小球同时脱手,其余同学做好观察记录,准备在课上汇报。
这样,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回到课堂上,学生迫切地翻开书本阅读起来,都想知道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三百多年前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伽利略是怎样实验研究这样的问题的?最后结论是怎样的?跟自己是否一样?这样,以实验尝试引出疑惑到主动读书解惑,学生都是那么全神贯注,其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我儿子今年4岁了,整天“动个不停”,在幼儿园,老师也说他学习不专心。我妈妈因此怀疑他是多动症,可我觉得男孩子天生就好动,问题也许不会这么严重吧。请问,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确定我儿子是不是多动症?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但是有些孩子与同龄的其他孩子相比,好动的程度更高些,他们容易兴奋和冲动,很难平静,上课时喜欢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成绩也差,这类孩子常常会被老师和家长怀疑患有多动症。这是因为,多动症的儿童也有这些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
家长有必要学会正确地区分儿童的好动行为和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简称,是指孩子智能正常或接近正常,但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症候群。在我国,患多动症的儿童比率为1%~10%。
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大脑的抑制机能差,所以自制力欠佳,情绪波动大。但好动、好奇、淘气、贪玩又是儿童生理与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是他们的天性。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才能广泛、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外界事物。因此,对待孩子的好动行为,家长不能因为感到厌烦就轻易给孩子戴上“多动症”的帽子。在判断儿童是否患有多动症时,必须十分谨慎。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孩子个性、行为的正常发展。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困难、活动过多、行为冲动、情绪不稳、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学习困难和行为障碍。有3条重要的指标家长和老师不妨可以用来进行初步的鉴别。第一,从注意力上区别。正常儿童虽也有顽皮好动,但当遇到新鲜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不仅会集中注意力,而且还会讨厌别人干扰他的活动。多动症儿童则相反,似乎没什么兴趣爱好,无论多么令人感兴趣的事情,都无法长久地吸引他的注意,极易受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因而做事总是有始无终、半途而废。做着这一件却想着那一件,这件没做完又去做那一件。人们似乎也看不到他们对什么东西有兴趣。第二,从自我控制能力上区别。正常儿童的好动是分场合的,在熟悉的环境里顽皮,但在陌生的环境里或不能喧哗的场合,能约束自己,能做到比较安静,至少不会去干扰别人。但多动症儿童无论在什么场合或环境里都动个不停,身上犹如装了马达一样,终日忙个不停,无法控制自己。第三,从行为活动上区别。正常儿童的好动是有原因、有目的的。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不停地变换花样,甚至在看电视、做游戏时也忙个不停,却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忙。
多动症一般发生在入学前夕到16岁左右(6岁以前的儿童至多是好动行为),因为脑功能发育尚未完成,再加上环境中的一些不良刺激,如养育方法不当,学习生活压力太大,家庭不和,或得不到注意、关心、爱护等都会刺激儿童,使其产生轻微脑功能紊乱,而导致多动症。到了青春期,脑功能发育成熟后,不用治疗,多动症的症状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但要注意的是,儿童多动症造成的后遗症,如学习能力低下,或个性上的问题,如粗暴、好攻击等,并不会随着症状的消失而自行消失。另外由于以前的多动影响了学习,知识的掌握远不如一般儿童。这些后果可能会严重影响儿童今后的学习、就业和生活,也就是说,该症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发育和心理发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对有多动行为的儿童应作必要而及时的鉴定和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正确治疗,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当自己的宝宝经常做出“爱放弃”的行为时,爸妈们难免会有些嘀咕:如果一直这样,会不会影响宝宝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其实,宝宝“爱放弃”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注意力的问题。0~6岁幼儿的注意力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在教育宝宝、为宝宝布置环境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这些特点,在尊重和顺应的基础上,再采取科学的方法促进其注意力的发展。
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宝宝“爱放弃”的诸多秘密,并给出相应的养育策略:
秘密1:
幼儿时期,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家长应注意无关事物对幼儿注意力的分散。
幼儿时期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这一特点在婴儿时期更加明显,婴儿的注意几乎全部是无意注意。由于这一特点的存在,宝宝做事特别容易“放弃”,总是不断地对其他事物产生兴趣。
养育策略:
为了让宝宝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我们就要格外注意其他事物对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具体来说要注意两个方面:
1.宝宝所在的环境不要过于“热闹”,要突出每次活动的重点。倘若环境中存在太多颜色新鲜、有声响、会动的玩具、书或其他事物,就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例如: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身边最好不要再有宝宝格外喜欢的玩具。
2.让宝宝的身体处于舒适状态。因为宝宝的意志力还比较差,如果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宝宝处于饥饿、口渴、过饱、头疼等不舒适的状态,宝宝更多的注意力会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而不是外界事物上,所以在宝宝完成某一任务前,我们首先要确定宝宝的身体状态。
当家长注意到了这两个方面后,如果宝宝的注意力依然出现分散,我们就可以用“语言”帮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回来。两岁之前,家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作为指令把幼儿拉回到情景中,比如:在讲故事《豌豆公主》的时候,宝宝注意力有点分散,妈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把宝宝吸引回来,让他继续听。可以问:“你知道他们是如何辨别这位公主的真假吗?那一定要好好听哦。”
2~4岁时,宝宝喜欢自言自语,家长对此不要干涉,自言自语是宝宝集中自己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一边玩积木一边说“我要用三角的积木做屋顶……”等等。父母与宝宝一起游戏时,不妨也用自言自语、对话等方式把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特定情境中。
4岁以后的幼儿,内部语言有所发展,可以以此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这时候家长就应该注意,不要三番五次地对宝宝提出要求,这不但没有帮助,还会分散宝宝的注意力,更糟糕的是,时间久了会让宝宝产生依赖心理。
秘密2:
幼儿的注意力稳定性相对较差,家长要注意宝宝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幼儿注意力的另一特点就是稳定性差,对一个物品或一件事情保持注意的时间非常有限。研究表明,1岁半的幼儿只能保持注意5~8分钟,2岁的幼儿可以保持注意10~12分钟,2岁半的幼儿则能达到15分钟左右,部分幼儿能坚持20分钟。
养育策略:
当家长发现宝宝做事爱放弃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这件事需要宝宝多久的注意力,是不是超出了宝宝注意的持久时间。如果超出了,家长还一再要求、责备,则会让宝宝对这件事情失去兴趣,久之也许会挫伤宝宝的自信心。例如:
宝宝想用积木搭一座城堡,每次搭不完就去玩别的玩具了,几次下来宝宝就丧失了先前搭城堡的兴趣。这时候,妈妈可以帮助宝宝把城堡分解一下,分几次来搭,每次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就可以去做别的,下次接着再搭。这样做也许要用一周的时间才能搭好城堡,但是却能激发宝宝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让其学会如何面对复杂的“任务”。
秘密3:
宝宝注意力转移能力不足,跨度大的情境令其难以适应,家长应注意安排过渡环节。
幼儿对注意力的控制能力还比较差,转移能力不足,很难从一个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情境,尤其是跨度大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宝宝往往对后一件事情提不起兴趣,所以更容易放弃。
养育策略:
当宝宝需要从一个情境转移到另一个情境时,父母要合理安排两者间的过渡环节。比如:
宝宝刚在户外玩完滑梯,回到室内马上要求他们静下来画画,这是很难做到的。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一种过渡来帮助宝宝适应这种跨度大的情境转换,比如先根据绘画的内容讲个小故事、看个动画片、做个小游戏等等,进行这种参与性不强的活动,让宝宝把情绪缓和下来,然后再进行相对比较安静、需要主动积极参与、注意力集中的绘画活动,这样宝宝会更容易接受,也不会因为难以适应而放弃。
秘密4:
宝宝做事“爱放弃”、缺乏耐心、急躁,在很大程度上也受父母等家人的影响。不可否认,网络在生活中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很多人越来越浮躁,家庭生活中有读书、绘画、书法、下棋等相对安静的业余生活的家长越来越少,家长自身的浮躁情绪会让宝宝耳濡目染,无形中影响宝宝注意力品质的发展。
秘密5: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4年7~12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6岁以下患儿为观察组,以同年1月`~6月的患儿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6例,男240例,女246例,平均年龄3.5岁,哮喘144例,支气管炎342例;观察组503例,男248例,女255例,平均年龄3.4岁,哮喘163例,支气管炎34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认知能力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采用压缩泵雾化吸入,使用德国百瑞雾化面罩,药量3~5ml,每次吸入5~15min,疗程2~6d?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及家属均接受常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前由护士介绍雾化吸人的目的?面罩使用方法?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注意事项?治疗时由护士在旁协助?指导,安慰患儿?同时做好家长的心理支持,讲解雾化吸入治疗的优点,消除家长对雾化吸人治疗的顾虑,使他们能主动配合治疗,以积极的态度影响患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实行以下心理护理干预?
1.2.1 环境准备 将雾化吸入室进行适当布置,墙上挂上颜色鲜亮的图片和卡通人物图画,减轻患儿对环境的害怕?恐惧?
1.2.2 分散注意力 对1岁以内的患儿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1岁以内的儿童主要通过视听感知获取周围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注意稳定性差,因此在进行雾化吸入时,可用色彩鲜艳的图画?悦耳的音乐或手机视频分散注意力?对1岁以上的患儿应通过交流让其慢慢接受雾化面罩?如“宝宝,看看这个是什么?”待患儿注意力转移到面罩上时,可假装把面罩放在自己脸上,问:“宝宝,看阿姨在做什么?宝宝要不要试试看?”然后把面罩套在患儿口鼻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这样通过交流,诱导患儿认为这是一个游戏,减轻对面罩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在治疗进行的过程中,仍需通过图片?音乐?家长的引逗等方法转移患儿注意力,在玩耍?游戏中完成治疗?
作者简介:俞锋萍,1986年,女,浙江嘉兴,本科,护师?
1.2.3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是指及时奖励好的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以增加好的行为出现的频率?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3岁以下的患儿应以实物强化为主,3岁以上的患儿应以肯定?赞扬等精神鼓励为主?阳性强化物数量不宜多,应经常更换,以免形成习惯化,失去了激励作用?
1.2.4 模仿学习 模仿是向患儿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关注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他们的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患儿?这个阶段,护士对做榜样的患儿加以表扬,从而也使其他患儿有了想要表扬的动机,动机是患儿从观察向行为的转变动因?此时,护士及时指导其他患儿正确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同时经常给鼓励?赞赏,促进这种行为的延续,顺利完成雾化吸入治疗?
1.3 效果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有无哭闹?拒绝行为?如无哭闹?拒绝行为,在 15min内顺利完成者为依从性好;在治疗过程中大哭大闹,强烈拒绝,导致雾化吸入中断,雾化时间超过 15min者为依从性差?在患儿雾化吸人时指定专人评价?所测数据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以上数据显示,两组患儿雾化吸人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好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差的原因 婴幼儿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特殊时期,自控能力差,认知水平较低,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稳定性差?发展性变化的特点?儿童患病期间生理?心理和行为都会出现相应的反应,表现为情感易变,环境适应能力差,对家长依赖性强,容易产生孤独?恐惧?不安全的感觉?患儿来到医院,进入陌生的“白色世界”,使患儿产生陌生?紧张感?压缩泵雾化器产生的声音?气雾以及面罩罩住口鼻以及较长时间的固定姿势都会让患儿感到烦躁甚至恐惧,从而大哭大闹,无法完成雾化吸入,影响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3.2 发展心理学概念 发展心理学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发展的相关因素等问题?
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干预措施提高雾化吸入依从性
3.2.1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婴儿认识的开端?刺激偏爱程序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就能够觉察刺激源,能够区分不同的刺激物,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如鲜艳的色彩?运动的物体?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者黑白对比鲜明处?曲线或者同心圆图案等,表明他们对所接触的外部事件具有选择性?根据这一特点,对于1岁以内的患儿,可用婴儿喜欢的外部事物来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雾化吸入?
3.2.2 1~3岁的儿童开始出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感体验,有了简单的思维,同时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初步学会了最简单的自我评价如“乖”?“听话”等?采取阳性强化法让患儿以游戏的方式参与到雾化吸入治疗中去,患儿不断地得到被奖励后的情绪体验,大大提高了患儿对治疗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3.2.3 3~6岁的儿童在表达?语言和自我概念上迅速发展,促进了自我意识情感,如羞怯?尴尬?罪过?嫉妒和骄傲等的发展?对事物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识别能力,完全能用语言表达其要求,已有尊重别人和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心理反应?在这些患儿做雾化吸入前,应与患儿做好解释和交流,采用模仿学习法通过让患儿观察榜样行为,同时护士对榜样的表扬?赞赏,激发患儿出现相同的行为,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完成雾化吸人治疗?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等.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岳秋俊,于萍.患儿雾化吸入配合情况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
[3] 徐雪影,张银英,梁燕嫦,等.心理诱导在喘息性疾病患儿雾化吸人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家系及双生子研究均表明,ADHD具有较高的家族聚集性。ADHD患儿的一级亲属中(父母及同胞兄弟姐妹)同患该病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8倍。同卵双生子同患该病的可能性为79%,而异卵双生子仅为30%。因此,遗传因素被认为是ADHD发病的主要因素。分子遗传学研究尚未能明确ADHD的基因位点,目前研究认为该病是多基因遗传的结果,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受体、转运体及代谢酶等多个基因相关联。
母孕期因素 母孕期接触尼古丁、酒精或某些药物,明显增加儿童出现行为问题的几率。动物实验表明,尼古丁可影响多巴胺活性,导致动物出现多动表现。尼古丁可透过胎盘,因此,母孕期吸烟或被动吸烟,都可对胎儿产生影响。国外也有研究证明,母亲饮酒也将增加儿童出现多动及其他行为问题的危险性。
孕早期合并感染、中毒或X线暴露,围产期异常,如窒息、早产等导致轻微脑损伤也是ADHD发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ADHD儿童前额叶区、基底核区及小脑体积减少,伴有功能异常,脑发育的异常与母孕期及围产期病理因素有关,部分病例可追问到围产期异常的病史。
环境因素 部分研究表明,铅暴露与ADHD相关。铅中毒导致多动、注意力分散及行为问题;也有一些研究发现,色素、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及农药残留等也可引起多动,但这些因素尚没有得到更广泛科学研究的证实。
心理社会因素
个性因素 个性与行为密切相关。ADHD儿童多为外向性格,自幼即表现出活泼、好动,敢于冒险,情绪不稳定,行为冲动不易控制等个性特点。父母的个性也能影响儿童的行为。如父母表现出易怒、情绪及行为冲动等特点,不仅可以通过行为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孩子,也可通过不良养育方式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
家庭环境因素 儿童成长的主要环境在于家庭,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精神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ADHD儿童父母较正常儿童父母存在更多精神问题,如歇斯底里、抑郁、物质依赖或精神病性症状。而父母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时其子女患ADHD的可能性也增加。ADHD儿童父母也更多地表现为注意分散及冲动控制障碍,与儿童自身的症状有相似之处。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不良是儿童行为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儿童生活于不和睦的家庭,精神处于紧张、担忧、不安的状态,导致神经兴奋性异常,易出现多动、冲动等表现,不良的家庭环境也使儿童难于集中注意力。对ADHD儿童的研究发现,其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及组织性等方面均低于正常儿童,提示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导致儿童各种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
教养方式 过度干涉及放任型教养方式都可能是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父母过于粗暴,动辄斥责打骂,导致儿童精神紧张、自我意识水平下降,缺乏自信及安全感,表现为过度活动、冲动等行为问题,同时,粗暴的教养方式更容易引发儿童抵触,甚至违拗对抗的行为。而过于放任的教养方式,某种程度是对儿童的忽视,缺乏适度的关心,也将导致儿童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行为难于自控。
家庭文化、经济状况 多项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与ADHD的检出率有关。父母文化层次低,直接影响其教养方式,子女往往缺乏行为约束能力。国外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收入低、住房拥挤、学习环境差都对ADHD症状产生影响。
学校因素 教师管理过于严格生硬,处理问题不公正,伙伴关系紧张,同学间矛盾冲突多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可导致儿童情绪紧张不安,行为多动或冲动。儿童尤其易受同伴行为影响,如学校环境中放任不良行为,如打架、漫骂的存在,将增加ADHD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ADHD的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包括父母、教师等在内的人群都面临巨大生活和工作压力,儿童不仅面临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也承载着父母及老师等压力的传递和影响,从而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心理行为障碍。同时,儿童青少年易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吸毒、酗酒、网瘾等无不干扰和影响着儿童尚未成熟的心理防线,稍有不甚即可能误入歧途。
关键词:电视暴露;注意力问题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俗称多动症,是儿童行为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多数学者认为ADHD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所致。但是,我们仍然对ADHD产生的原因了解非常少,特别是环境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电视、视频游戏和互联网等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它们作为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潜在来源,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美国小儿科学会建议父母控制儿童每天电视暴露时间不要多于两小时,并且不要把电视放在孩子的卧室里(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2001)。因为有一些研究表明,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长期暴露在电视中会成为以后注意力问题产生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而这种注意力问题又与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良行为有关系,比如较差的阅读、写作和运算技能(Barry et al.,2002)以及攻击行为的增加(Mannuzza et al.,2004)。本文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回顾,指出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性
思路。
一、电视暴露时间与注意力问题的关系研究
有研究者发现儿童期的电视暴露时间与注意力问题存在正相关。Christakis等(2004)对1278名1岁儿童和1345名3岁儿童进行了研究,采用行为问题指标(Behavioural Problems Index,BPI)评估儿童的注意力和冲动行为状况。在控制了孕妇产前物质使用、怀孕周期数、孕妇精神状况、父母社会地位等潜在变量后,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儿童1岁和3岁时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与7岁时的注意力问题均存在显著正相关。Miller等(2007)以170名2~5岁的学前儿童为研究被试,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后,发现儿童的电视暴露时间和老师报告的ADHD症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老师对ADHD症状的报告依据的是《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
儿童期电视暴露时间与青春期的注意力问题也存在一定的关系。Landhuis等(2007)对1037名被试进行了长期的纵向研究,让父母记录孩子在5岁、7岁、9岁、11岁、13岁和15岁时每周观看电视的时间,在孩子13岁和15岁时,采取Quay和 Peterson修订的问题行为量表(Quay and Peterson Revised Problem Behavior Checklist)和鲁特行为问卷(Rutter Behavior Questionnaire),让被试本人、被试的父母和老师分别报告被试的注意力状况。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被试性别、儿童期注意力问题、5岁时的认知能力、儿童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变量后,儿童时期(5~11岁)观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与青春期(13~15岁)的注意力问题存在显著正相关。
Johnson等(2007)控制了被试父母个性特征、情感剥夺、儿童早期注意力问题等变量后发现,青少年每天观看电视时间多于3个小时,可能会成为以后注意力问题产生的高风险因素。Swing等(2010)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被试的年龄范围,采用两个被试样本,分别是6~12岁的小学生和18~32岁的大学生。对小学生被试组采用纵向研究,在13个月里分4次测量被试的电视暴露时间和注意力问题。被试和被试的父母分别报告每天四个时段内(6am―12pm、12pm―6pm、6pm―12am、12am―6am)被试观看电视的小时数。为了减少报告时的社会偏向,被试观看电视的小时数最终采取两者报告数据的平均值。教师通过3个问题对小学生注意力问题进行评估,分别是:“该学生是否难以停留在某项任务上”“该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有困难”“该学生是否经常打扰其他学生学习”。对大学生被试组采取横向研究,电视暴露时间和注意力问题均采用自评。注意力问题的评定采用3个问卷:成人版ADHD自评量表(ASRS)、简易自我控制量表(BSCS)、Barratt 冲动量表(BIS-11)。在对小学生被试进行研究时,控制了被试早期的注意力问题。结果发现,电视暴露时间与注意力问题之间的关系,小学生组边缘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组显著正相关。
也有研究者发现电视暴露时间与儿童的注意力问题并不存在显著相关。Stevens 和Mulsow(2006)对2500名5岁儿童进行研究,让父母持续记录孩子5岁时每周看电视的小时数。控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和父母卷入两个变量后,发现5岁时的电视暴露时间与6岁时出现的ADHD症状没有显著相关。Obel等(2004)发现儿童早期(3岁半)观看电视时间与10~11岁时注意力问题没有联系。Stevens等(2009)对4~10岁的儿童进行研究,未发现ADHD症状与观看电视时间存在必然联系。
电视暴露时间与儿童、青少年的注意力问题之间是否有关系,目前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我认为结论不一致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样本特征、控制变量、测量方法、随访时间。样本年龄和控制变量在各个研究中是不同的。对注意力问题的评定,研究者采用的评估问卷也各不相同,如《行为问题指标》《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成人版ADHD自评量表》等。比如,Swing等(2010)对小学生学生注意力问题进行评估时,采用的3个问题是“该学生是否难以停留在某项任务上”“该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有困难”“该学生是否经常打扰其他学生学习”;Christakis等(2004)采用的5个问题取自《行为问题量表》(BPI),而不是《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对注意力问题的评估方法不同,可能导致结果的不一致。
二、电视内容的类型、电视播放速度和观看背景的调节作用
以上研究只是考察了媒体暴露时间和注意力问题的关系,没有考虑到电视内容的类型、电视节目的播放速度以及观看背景的调节作用,或许儿童看什么(content)和如何看(context)比看多长时间(time)更重要。
1.电视内容类型的调节作用
Zimmerman和Christakis(2007)为了考察电视内容的类型是否是电视暴露和注意力问题之间的调节变量,考察了三种不同内容类型的电视节目:教育类、非暴力娱乐类、暴力娱乐类。结果表明,3岁前观看教育类电视节目(《芝麻街》)的时间与5年后的注意力问题没有关系,而3岁前观看暴力娱乐节目(《猫儿历险记》)和非暴力娱乐节目(《乐一通》)的时间与5年后的注意力问题有显著关系,因此,暴力电视节目和非暴力非教育类电视节目对注意力问题的消极影响要大于教育类电视节目。结果还发现,4~5岁时不管观看何种电视节目,都与随后的注意力问题没有关系。因此,研究者认为早期观看电视时间和随后注意力问题之间的联系,主要存在于3岁前观看的非教育类电视节目。该研究与以往两项研究的结果一致,即3岁以前儿童观看电视节目与以后的注意力问题有显著关系(Christakis et al.,2004),5岁儿童观看电视节目与以后的注意力问题没有显著关系(Stevens & Mulsow,2006)。
Barr等(2010)让父母记录儿童在1岁和4岁时的电视暴露时间与电视节目的名字,然后在儿童4岁时进行一系列认知测量和执行功能的评估。结果发现,1岁和4岁时暴露在成人节目(比如,新闻、情景剧、体育比赛等)中的时间与4岁时较差的执行功能有关系,而暴露在儿童节目(如《芝麻街》)中的时间与4岁时的执行功能没有关系。因此,在理解电视暴露和个体发展的关系时,电视内容的类型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变量,或许电视暴露对注意力是否产生影响要依赖于电视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电视暴露时间。
2.电视播放速度的调节作用
Geist和Gibson(2000)让实验组被试观看《恐龙战队》和《罗杰斯先生》,控制组被试不看电视。观看完之后三组被试均自由玩耍。结果发现,观看《恐龙战队》的被试与其他两组被试相比,在自由玩耍时更换活动频繁,在每项活动上坚持的时间短;观看《罗杰斯先生》的被试和控制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由于《恐龙战队》的节奏比《罗杰斯先生》快,研究者认为观看快节奏的娱乐节目可能会导致注意力问题的发展。Lillard和Peterson(2011)把60名4岁学前儿童分为三组,分别观看快节奏的电视卡通节目、观看慢节奏的教育类卡通节目和画画,时间为9分钟。在控制了儿童的注意情况、年龄和每周电视暴露时间等变量后,发现观看快节奏卡通节目的被试比另外两组被试在完成执行功能任务上(延迟满足、河内塔和数字广度等任务)表现较差,即观看快节奏卡通节目对4岁儿童的执行功能产生了消极的短期影响。
Anderson等(1977)以72名4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两个呈现速度不同的《芝麻街》片段,其中一组是快速呈现,另外一组是慢速呈现。每个孩子都是在父母在场的情况下观看,控制组被试不观看电视,而是在这段时间内听父母读故事。观看结束后,所有被试均完成2个测验,用来评估注意力状况和在一项任务上的持久性。三组被试的测验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有研究者认为,对于教育类节目,节目的内容比播放速度可能更重要(Christakis,2009)。
3.观看背景的调节作用
一项对8年级学生的研究发现,在播放肥皂剧的电视前做作业的学生,完成作业的表现差于在安静环境中完成同样作业的学生。研究者认为,学生边做作业边看电视屏幕,认知资源被分配在两个任务上,使注意力在电视和作业之间频繁转移,因而导致完成作业时的表现较差(Pool et al.,2003)。
个体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存在主动观看和背景观看两种情况。主动观看指的是个体有观看电视节目的愿望,注意力集中在电视或电脑屏幕上。背景观看指的是孩子没有观看电视节目的意愿,电视节目是儿童玩耍时的一种背景。比如,家长观看电视节目时,儿童在一旁玩耍。背景电视会干扰婴儿玩玩具的行为,使儿童集中在玩耍上的时间减少(Schmitt et al.,2008)。由于父母的注意力集中在电视节目上,使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活动减少,对孩子的关注减少(Kirkorian et al.,2009)。一项对孤儿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亲子互动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Chisholm,1998),高质量的亲子互动与儿童执行功能的良好发展有重要关系(Laible & Song,2006)。因此,背景媒体的直接影响是分散儿童的注意力,间接影响是使得父母把注意力从儿童的身上转移,亲子互动减少,从而影响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Christakis,2009)。因此,在考察电视暴露与注意力问题的关系时,要同时考虑到亲子互动的减少和电视刺激的增加两个变量。
三、电视暴露对注意问题产生影响的理论假设
为什么电视暴露会成为注意力问题产生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有研究者作出以下几种假设。
1.媒体内容刺激有趣,使得生活情景显得无趣
大多数电视节目采用了吸引观众注意的技术,使得电视节目内容刺激有趣。现实生活与电视中所描述的生活情景相比之下显得乏味无趣。儿童和青少年经常观看电视节目,就会对那些不太刺激有趣的任务(如学校功课)缺乏耐心,集中注意力时变得困难(Christakis et al.,2004)。Friedrich和Stein(1973)发现观看电视节目《蝙蝠侠》的实验组儿童比不看任何节目只是玩耍的控制组儿童更能容忍延迟满足。
2.节目注视点快速转换,过度刺激了婴儿大脑的发展
新生儿的大脑在出生后前2年平均重量由333g增长为1kg,这种快速增长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早期的视觉和听觉经验对大脑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在人类和动物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神经科学认为儿童出生后前几年大脑的神经元联结有很大可塑性,刺激的类型和刺激程度会影响大脑神经突触的数量和密度(Greenough et al.,1987)。儿童周围任何刺激的多次重复暴露都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递质的调节,从而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大多数电视节目具有灯光闪烁、图像和场景快速转换等特点,由于观看视角的不停变化或者目标物体的快速运动,观看者要把注意点频繁地从一个目标转向另外一个目标,即要把注意点不停地重新定位。快速变化的图像和场景可能会过度刺激儿童的大脑,从而对大脑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果经常暴露在电视节目中,就会损害个体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项任务上的能力。这种影响既可以发生在儿童主动观看的情况,也可以发生在背景观看时(Christakis,2009)。Zimmerman和Christakis(2007)发现儿童3岁前观看教育类电视节目的时间与5年后的注意力问题没有关系,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教育类节目的场景长度比非教育类节目长,即节奏较慢的节目可能不会对3岁儿童的大脑产生过度刺激。
3.过多接触电视导致其他促进注意力发展的活动减少
观看电视取代了其他可以促进注意力发展的重要活动,如阅读、玩游戏、体育锻炼等,即过多的电视暴露剥夺了大脑其他方面的经验(Christakis,2009)。一个婴儿每天看3小时电视,大约在屏幕前花掉他清醒时间的20%,试想一下,他因此可能会失去什么。
4.儿童对节目内容不理解引起注意分散
孩子一边和父母观看定位于成人的电视节目,一边玩玩具,会导致注意力问题的产生。电视节目突出的感性特征(如响亮的声音效果),会把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视屏幕上。由于儿童无法理解节目的内容,所以注意力不会长时间保持在屏幕上(Anderson et al.,1980),而会把注意力再次转向玩具。由于电视节目反反复复干扰儿童正在进行的活动,所以影响了注意的长时间维持,扰乱了抑制性控制过程,进而导致注意力问题的产生(Barr et al.,2010)。正如Barr等(2010)的发现,1岁和4岁时暴露在成人节目中的时间与4岁时较差的执行功能有关系,而暴露在儿童节目中的时间与4岁时的执行功能没有关系。
四、研究展望
1.开展时间跨度更大的纵向研究和实验研究
目前关于电视暴露与注意力问题的研究都是相关研究,而不是因果研究,即使电视暴露时间与注意力问题有显著正相关,也只能说电视暴露时间长的个体,表现出来的注意问题也较多,但无法确定是过多的电视暴露导致了注意力问题的产生,还是有注意问题的个体本身会较多地接触电视,或者两者互相影响。由于研究中可能有很多没有被控制的变量在影响注意力问题的产生,因此,我们不能作出因果推断。比如Swing等(2010)在对小学生被试进行13个月的测量过程中,被试可能因服用药物使得注意力下降,这时研究者就无法判断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有没有影响到注意力的变化。另外,Acevedo-Polakovich等(2007)发现有ADHD的2岁儿童观看电视节目的时间显著多于正常的2岁儿童。因此,过多的接触电视究竟是多动症产生的原因,还是多动症的一个结果,或者互为因果,目前也不清楚。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进行时间跨度更大的纵向研究,考查电视暴露对注意力问题影响的过程。除了实验组外,还应加入控制组,对控制组的电视暴露时间进行干预,观察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不同。总之,要尽量排除对注意力问题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
2.细化暴露时间的测量,关注媒体内容的影响
在进行电视暴露时间测量时,要考虑到电视内容的性质,如:是教育类还是非教育类,是暴力类还是非暴力类,是定位于成人还是定位于儿童,被试是主动观看还是作为背景观看。以往很多研究对电视暴露时间进行测量时,没有根据电视内容和观看方式进行细致划分,而是整体测量的(Christakis et al.,2004;Miller et al.,2007;Landhuis et al.,2007;Stevens & Mulsow,2006;Obel et al.,2004;Swing et al.,2010)。未来的研究在测量暴露时间时,应对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分开评估。
3.细致划分媒体特征,关注其他媒体的影响
电视具有很多不同的特征,这些不同特征可能会对注意力问题产生不同的影响。对电视的特征应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和研究,以决定哪些特征与注意力问题的关系最大,比如是节目的刺激性,还是节目场景的快速变化。另外,除了电视外,儿童和青少年长期暴露在视频游戏、互联网、电影、音乐、电话等媒体中,是否也会与注意力问题的产生有关系?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因此它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1]Acevedo-Polakovich, I. D., Lorch, E. P. & Milich, R.. Comparing television use and reading in children with ADHD and non-referred children across two age groups[J].Media Psychologyl,2007,9(2):447-472.
[2]American Academy of mittee on public educatio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television[J]. Pediatrics,2001,107(2):423-426.
很多家长带孩子来找我看病的时候,问的都是同一句话:我的孩子是多动症吗?这是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很贪玩,平时动作很多,几乎一刻都不闲着。他们以为这就是多动症。
俗话说:“七八九,嫌死狗。”意思是说7岁、8岁、9岁的孩子,调皮贪玩,连狗都嫌。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许许多多的男孩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我儿子小时候也一样。我都不明白,他怎么会对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那么感兴趣。不过玩就让他去玩,只要别捅大娄子我都放任他。至于上学后像什么上课不认真听讲啊,做小动作啊,看课外书啊,老师跟我通报了N多遍,我早已是“虱子多了不怕咬了”。这种事情不能老责备孩子,说多孩子就疲沓了。当然并非不管,而是抓准了狠狠批评一下就好,不必太认真。
但是,如果孩子动作多到异常,就要引起警惕了。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多动症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儿童患多动症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一般认为,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害,是重要因素,主要与脑外伤、中毒等有关。有人认为城市环境污染、临床上不显症状的轻度铅中毒亦可为病因。此外,家长有酒精中毒、情感性精神病、人格障碍以及遗传因素等,亦与本病有关。
儿童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1989年由美国精神医学会制定的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可供参考。
当与大多数同龄儿童相比,下列行为更为频繁,符合下面14条中的8项,并持续6个月的,可诊断为多动症。
1.手或脚不停地动,或在座位上扭动(少年为坐立不安的主观感受)。
2.即使必须坐好,也很难静坐在座位上。
3.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分散注意力。
4.在集体活动或游戏时,不能耐心地等待轮转。
5.别人问话尚未结束,便立即抢着回答。
6.不按他人指示做事情(并非故意违抗或不理解)。
7.在做功课或玩耍时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
8.一件事尚未做完,又做其他事情,有始无终。
9.不能安安静静地玩耍。
10.说话太多。
11.常常打断他人的活动或干扰他人学习、工作。
12.别人对他说话,他往往没有听进去。
13.学习时的必需物品,如书本、作业本、铅笔等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
14.往往不顾可能发生的后果进行危险活动,例如,不加观察便跑到马路当中。
单单凭孩子好动,不能肯定地说孩子有多动症。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对儿童多动症还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量化标准。
预防孩子多动症要注意把好“入口”关
在临床上,我观察了数百例家长诉说孩子有多动症的儿童,为他们做了微量元素测定,发现铅超标者不在少数。这些孩子普遍是因为多动、爱哭闹、烦躁易怒、攻击性强、生长发育迟缓、个子矮小、厌食、偏食、贫血、补钙补锌效果不明显、便秘、腹泻、肥胖、免疫功能低下等表现来就诊的。经过排铅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患儿的多动症状及其他表现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治疗疗效满意。
(一)根据体育课之特点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上面举的投掷一例,随着课时的变化,教师可采用“打靶”一类趣味性游戏或竞赛等,达到激趣的目的。
(三)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