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树之歌课文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学生活动的图片,教师配乐简要说明每张图片的内容。
2. 光阴似箭,转眼间,丰富多彩的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也即将毕业。齐读课题。即将毕业之际,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伴随着舒缓的音乐,听着教师动情的话语,回忆着美好的校园生活,学生的心中已经荡起了感情的涟漪,这时让他们适时袒露心声,更容易激起全班学生的感情波澜,为课文的学习定好感情基调。
二、 初读感知
1. 下面,我们去看看这篇课文的作者都说了些什么?看看课文的哪些内容能引起你的感情共鸣。
2.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作者在文章中主要回忆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可以用课文中的哪句话来概括?(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样的句子就是这部分内容的中心句。除了回忆六年的学习生活,作者还回忆了什么?(老师为学生的成长孜孜不倦地工作,奉献了青春和热情。
3. 现在,你知道怎样给文章分段了吗?抓住文章叙述的几个主要内容来分段,是理清文章层次的基本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初读感知――读书反馈――把握内容――理清层次”这几个环节后,已经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有了认识。
三、 精读品味
1. 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你能发现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从始至终流露的情感吗?(板书:眷恋)理解“眷恋”。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眷恋之情,边读文章,边回忆我们的学习生活,寻找到我们和作者情感的共鸣点。
2.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着这些文字,你头脑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着重抓住第二句话还原最初走进校园的情景。现在回想起那样的情景,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带着这种感受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3. 六年的学习生活在作者看来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知道“画卷”吗?这里为什么不说是一幅画呢?请同学们默读第3~5自然段,认真欣赏这幅画卷,回忆自己这六年来的学习生活,体会作者的哪些叙述给你印象深刻?
(1) 引导学生从上学、上操、上课、写字、课外活动(抓住省略号)几个方面回忆小学的生活。交流后齐读。
(2) 正因为六年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指名读,齐读。(板书:感谢母校)
(3) 六年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写了早操、上午上课、中午练字和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呢?当叙述的内容比较多时,选取有代表性的内容,有重点地叙述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这一反映小学阶段生活的中心句,根据学生的交流、体验,引导学生调动生活体验,运用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母校、对同学的眷恋之情,进而领悟表达方法。
4.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作者为什么要把老师比作“天使”?又为什么把老师比作“大树”和“海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5. 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应该怎样回报老师呢?出示:“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同学们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一定也和作者一样心潮起伏。你准备送给老师一支什么样的歌?你又会把什么样的诗句塞在老师的枕下呢?请写下来。
6. 同学们对老师、对母校最好的回报是什么?我们来看看作者与同学们的约定是什么?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关键词:课改;主题学习;语文
课改中的小学语文课堂,在新型教学理论指导下,各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也应运而生。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改理论下,在内容上进行了丰富,将一个主题集中在一个单元中,让学生集中学习。这样的主题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延伸,也会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每一个主题单元都凝结着编写者的智慧和心血,教师要充分提炼好主题,让主题中蕴含的深刻的教学内涵服务于每一名学生。
确定主题,培养积极人生观
主题学习离不开教材的支撑,苏教版教材的主题单元编排模式立足于小学生的发展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将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纬度目标作为教学的重点。这对于主题学习的教学活动开展大有裨益,教师完全可以从教材中进行主题提炼,这样既可以使教师的任务量减少,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的系统化。但是要特别注意,教师在提炼主题的时候要把握好原则,将科学性、教育性和思想性融合在主题中,每个主题都应该是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的,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侧重知识之间的关联性,用单元主题来丰富学生的情感。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本单元收入《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 》三篇课文,阅读的内容为《鲁滨逊漂流记》。这些内容利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要学会生存,如何面对困境,赞美了那些可以在困境中奋起的人们。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笔者把主题确定为“直面挫折”,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将单元课文涉及到的人物和事迹进行了解,课堂上开展了合作探究,笔者首先提出了探究问题: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样?这样的探究主题,学生们都有话可说,因为课文已经给了我们相应的思想启发,这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心理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单元主题的确定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主题的确定上,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实际,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激发起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
整合材料,促进自主学习能力
主题学习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眼界,在通常情况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还要在这个主题的指引下让学生可以了解其他的课外作品,搜集和整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积累更丰富的知识。教师要立足于当前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构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以期使学生探究得更加深入、透彻。
以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以“壮丽山河”为主题,课文中选取了《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和《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虽然主题是一致的,但是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却存在着差异。有诗歌的形式,有拟人的形式,也有散文的形式,展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各种美。根据本单元选文特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材料,建立导学系统。比如,搜集如《望天门山》《雾里天池》《水墨春韵醉江南》等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分类,在学生自主的整合归纳中,知识网络逐渐地形成,课文内容得到升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
“主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升华自我”的主题拓展式教学策略,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拓展了学习思路。教师要特别注意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因为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有限,需要提前将阅读的书目和学习的主题亦或是学习材料交给家长,让家长也协助学生参与到其中。
搭建平台,保证后续学习
大语文观是每个教师应该坚持的一种语文教学理念,主题式的学习思路是对大语文观的一种诠释。在主题学习的新平台上,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接触到大量优秀的阅读作品,有利于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开展。
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两篇课文,主题为师恩。在主题学习后,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来帮助学生创建主题学习网页,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去赏析一些有关的名家经典,然后鼓励学生去看一些文艺评论,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写出相关实践感受,然后大家集体进行评议。这些模块的设置,将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的点燃起来,语文学习活动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状态,学生在讨论中保证了后续学习的有效性。
当前,语文在教学效果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主题式的教学策略恰恰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课改的支持下,大语文的教学理论深入人心,主题学习恰巧可以为大家搭建一个研究学习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语文审美情趣,提升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彬彬,黄瑞卿.日积月累,水到渠成――谈语文主题学习的几点做法和感受[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只有对文本的深度触摸,对文字的反复咀嚼,才能品出不同的滋味。不同的人“口感”不一样,品出的滋味也应有所差异。固守标准解读答案的语文阅读课如同几何证明教学课,阅读的过程只是为了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是有限的。
文本解读是多元的,不应只是依赖和服从权威解读,而应超越甚至反叛权威,从而创生出更加精彩的解读。这一点早已引起国外的重视。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盛行“批判的阅读”。何谓“批判的阅读”?简言之,是用自己的经验、标准去批判文本的价值。“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它强调阅读者的主观思考。“批判的阅读”不凭借先入为主的文本意义占领学生的头脑,而是充分发挥读者的创造性,让他们深入钻研作品,鼓励他们作出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样的理念与语文教学中的多元解读是相通的,即带领学生突破标准化解读禁锢(通常来自教参),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巧妙借鉴“批判的阅读”观念,语文教学会变得更加精彩,在课堂上学生拒绝盲从,敢于思考,崇尚个性解读。课堂上有不同的观点在碰撞,我们可以倾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位教师在教学《船长》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围绕“船长在船沉之前能自救吗”进行辩论。正方认为能自救,能生存,反方认为只能牺牲。正方同学从语言细微处入手,提出自己的论点。如,“人们透过阴森可怕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徐徐沉入大海。”“徐徐”可见船长有逃生的时间,他能自救。而反方同学认为“徐徐”不是指时间长,而是表达人们对舍己为人的船长的敬佩之心,留恋之情,也表达人们此时的悲伤。学生通过细致地阅读文本,深入地思考,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方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教参提供的文本意义只是一家之言,学生对此可以采用或赞成或保留的态度,所以他们往往能解读出一些令人惊喜的意义。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悟出多元解读的方法。
如何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培养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下面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几种方法。
方法一:在文本的空白处解读,用丰富的想象来填充。以《信》的教学为例,妞妞替雏鸟写信,信的内容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这是文本的空白之处,通过引读、创设情境,有的学生读出了鸟儿很着急,希望妈妈快点回家;有的学生读出了小雏鸟多么伤心啊,它在责怪妈妈,责怪中又含着对妈妈的关心。妞妞替花儿写信,有的学生读出了花儿已经姹紫嫣红,再过几天就要谢了,他焦急地等待着前来采蜜的蜜蜂;有的学生读出了花儿已经姹紫嫣红,此时此刻,它挂念着远方的朋友――小蜜蜂,担心是不是累了,肚子饿了吗?有的学生读出了花儿已经姹紫嫣红,它热情地等待前来采蜜的蜜蜂。文本空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以引领学生思维往多向发展,让他们在个性化解读中生发智慧。
方法二:从情节的细微处挖掘,让七嘴八舌的童言飞扬。《杨树之歌》有这样一个细节:“我们的名字叫大叶杨,成天喜欢‘哗啦啦’地歌唱。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为什么下雨时唱得响亮?学生读出了有了小雨点的帮忙,杨树越唱越带劲。还有的学生读出了杨树的心情多么欢快,感谢雨为它带来解渴的水。润润喉咙,杨树的歌声多么响亮。
正是一个个细节构筑了文本的意义,会读书者善于从文本的细节处读出自己的理解。挖掘文章的细节,鼓励学生个体体验,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深刻的洞察力。
方法三:让关注的目光透过标点符号,从标点处作解读。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是文章思想感情的传声筒。在教学中,标点符号往往被我们忽视,关键的标点符号可以让学生谈理解,从标点处体会文章的思想。《瀑布》中的“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有的学生产生疑问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感叹号?通常这句话应该这样加标点:“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有的学生从这里体会到作者无比激动的心情,他们还结合自己旅游经历来谈体会。有的学生体会到瀑布的雄伟与壮美。又如《你一定会听见的》第8自然段“别让你的耳朵关闭;在寂静的夜里,听一听外面有什么声音传来;在闲暇的时候,听一首从来没有听过的歌曲或乐曲……”此处省略号可以引导学生给予关注,并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补充出作者还想说的话。我们让学生围绕标点谈个性化理解,可以让学生领会到语言文字背后的魅力,领悟到作者的言外之意。
方法四:咬文嚼字,多元解读。“语文课,语文味”是近年来语文教改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的词语。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关注语文本身,既让学生亲近、理解、崇拜文字,从多角度去品味语言。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爱如茉莉》这一课时,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课文的结尾“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为什么连续用了两个“爱如茉莉”。老师让学生多元解读。一学生认为,他把“爱如茉莉”这个词放在心里细细品味;一学生认为,小作者非常高兴明白了爱如茉莉的意思;一学生认为,第一个是令人感叹,第二个是让人回味;一学生觉得第一个爱如茉莉说明了爸爸妈妈的爱是平淡的,第二个爱如茉莉能让我们久久体会那种平淡的爱;一学生觉得作者是反复指出爱如茉莉才说两遍……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薛老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从一个个字词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关键词]汉字;独体字;形声字;随文识字;识字教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95-02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小学生学好汉字,是为阅读和习作打好扎实的学习基础。然而,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音、形、义,需要一个一个地认读,小学生学好汉字确非易事。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最好方法,创设一些情境就等于给学生创设一些识字的机会。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在教学中怎样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
一、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教学独体字
独体字是指汉字的一个字只有一个单个的形体,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的。独体字大都是一些简单的象形字和表意字。这类字是从图画演变而成,所以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整体。如“日、月、 山、水、牛、羊”等都是独体的象形字;如“天,立,上、下、一、二”等都是独体的表意字。独体的象形字和表意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时期,因此,我们在教学独体字时,要特别细致入微,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注意具体形象而有趣。例如,我在教学 “雨”字时,用教学课件给学生演示,“雨”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既提高了识字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运用汉字字理教学手段,根据古人造字方法,在理解字意的基础上识记生字。例如,我在教学“日、月、 山、火”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听讲故事,把汉字的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感知。这样依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字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进行识字教学,使学生在充分体验汉字的造字规律和奇妙演变的同时,感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小学生识字的难度就在创设的字理识字情境中降低了,对汉字的印象也会特别深刻。
二、利用汉字结构特点创设情境,教学形声字
形声字是指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的字,其中的一个文或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
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形旁(也叫义符);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这是形声字基本的构字原理。例如用“口”作形旁,可以组成“叫、吃、听、唱、响、嘴”等与嘴巴有关的形声字。同一个声旁和不同的形旁结合,又可以构成许多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字,例如用“青”做声旁,可以组成“清、情、晴、请、蜻”等读“qing”的形声字。这些声旁和形旁大多都是由一些独体字合成。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记形声字大多数用的是加一加的方法。这个方法确实简单实用,但弊端是学生记得快,也忘得快。新版教材指出:“要初步向学生渗透汉字的造字规律和表意功能,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识字,激发主动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教师应该在学生结构记字的基础上,遵循形声字基本的构字原理,创设情境,突出声旁,形声字的特点,是不难理解的。例如,我在教学“咪、眯、迷、谜”这一组形声字时,创设了情境:“瞧呀!生字宝宝特别爱运动,跑进了词语里,跑到了句子中。”于是,我先出示课件,然后我对学生们说:“同学们,要把生字宝宝牢牢地记住呀,还得开动脑筋想想:这些生字宝宝的意思和它们的偏旁部首有什么关系呢?”
■
学生们的回答如下:
“”的“咪”是指小花猫的叫声,所以是口字旁。
“眯着”的“眯”是眯眼睛的眯,与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迷路”的“迷”是走之底,跟走路有关系。
“谜语”的“谜”是言字旁,猜谜语的时候,当然得开口说话,所以是言字旁。
想不到,学生们的记字方法还真实用。这四个形声字的形旁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同。看来形旁的作用可真大,它可以帮助了解形声字的意思。可想而知,明白这些形旁的含义,就能提高我们识字的能力。 由于情境是根据形声字结构创设的,所以学生对形声字的特点就有了具体的认识,记忆牢固,运用起来就不容易混淆。
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随文识字
情境教学具有鲜明的整体性,随文识字教学也带着一定的整体性。我们在课文的识字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孤立地认识一个字,写一个词,一般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读写的。这样,就是我们所说的随文识字了。例如,我在教学《清澈的溪水》一课时,采取随文识字的方法,运用字理析词,将生字呈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中,我抓住重点生字 “毁”,先利用生动的课件,让学生理解“毁”的本意,再让学生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毁”在文中的含义。同时相机点拨:随意毁坏事物好不好?这使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丰富内涵,感受小兔看到大象、野猪毁坏掉树木时着急、气愤、生气的心情的同时,受到人文教育。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字义,也为理解全文作了铺垫。接着,让学生组词造句,在运用中巩固理解“毁”字。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加深对字义的理解,而且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了识字的好处“识了字,会说话”,从而提高了识字的积极性。
在情境教学中,我十分注意字词句的教学,凭借情境,结合具体的语言进行训练。例如,我在教学“芬芳”这个词时,先让学生找出课文含有“芬芳”一~的句子来读一读,把“芬芳”放在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它的意思,使学生明白“芬芳”跟花草有关。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小作者因环境被破坏而伤心难过,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渗透环保意识。这样,识字教学与语感教学结合起来,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形成语境。一个词只有放在语言环境中才是有生命的,因此,我们说随文识字将字义教学和语感教学结合起来,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情境教学充分利用了汉字的造字原理和结构特点创设情境,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而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理解,随文识字,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小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境中学,在境中用,化难为易,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顾明远.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学派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 李吉林.田野上的花朵――对话:情境教学的萌发(情景教育三部曲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 李吉林.云雀之歌――纪实:情境教育的拓展(情景教育三部曲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语文教学;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罗素认为:教育主要在于本能的培养,而不是本能的压抑。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他们在游戏时总能满怀热情,创造出种种属于自己世界的幻想。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寓教于乐,创设丰富的游戏情景,任其在游戏的王国里快乐地习得知识并通过游戏来巩固知识。
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我设计了一套拟人化的字母体操,枯燥的汉语拼音教学顿时变成了欢快的游戏,学生兴趣盎然地学完了教学内容,而且掌握得非常好。
在教《狼和小羊》时,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狼和羊的形象,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后,我把编好的课文剧让学生表演。我让两位学生分别戴上狼和羊的头饰进行表演。这两位学生模拟狼和羊的语言、行为和神态,表演得非常逼真,其他学生看得非常有趣。这样,学生很轻松地从狼的故意找碴儿和小羊据理申辩的语气、语调、神态和动作中看到狼的狡猾和凶恶与小羊的善良和老实,从而领悟到狼的本性很凶残,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理是不行的。
学完《怀素写字》,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我布置他们同桌间进行“一日一赛”,每天比练二十个字,看谁写得漂亮,每天老师只在优胜的作业本上打红五星。这样,练字这一枯燥的事竟然变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事。
游戏当作业布置的方式很多,可让学生画一画,比一比,玩一玩,唱一唱,演一演,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二、童谣是高效的法宝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儿歌和童谣非常感兴趣。童谣能给儿童带来迷人的趣味与欢乐。童谣句子短,合韵上口,响亮反复,易唱易记,内容上都是一些外婆、姐姐、鸟树和四季等他们所熟识的形象。而吸引孩子易学易诵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童谣的趣味性。趣味看似简单,但再深层次推敲,就会发现其中内容丰富且意味深长。在语文教学中,我把童谣和课文有机结合。例如,学了《看》,我感觉到孩子们对“什么季节看什么花”这个概念很模糊,因此课后我又教了《十二月歌》。童谣适合儿童记诵、学活,利于开发智力,特别对记忆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极有好处,古有《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即是被公认的儿童起蒙精品歌谣,积累到如今更是佳品繁多。我把学童谣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延伸。
除此之外,学童谣还成了激励学习的手段。例如我常对他们说,如果哪位同学连得三颗星,老师就奖励他一首童谣。因此,孩子们化兴趣为学习的动力,同时童谣益于他们的全方面发展,可称得上一举多得了。
孩子们学童谣兴趣高,会自己找童谣,背童谣。二年级时,我让孩子们摘录童谣,同学们定期交流摘录本。他们还能把童谣与游戏结合,编拍手歌、跳绳舞,总能设想成趣,自感愉悦。后来,学生编童谣也成为可能之事,他们编童谣如同玩堆沙的游戏,真正进入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虽然他们编的歌谣很简单、很稚幼,但那里面闪耀着他们独特的思维火花。
三、入境是理解的保障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可见感情是文学作品的灵魂,语文教学也要把握这一点,在教学中主动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审美情感。如《大海睡了》一文描绘了夜晚海面的宁静美,使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方法是多样的,可通过各种配合朗读、个人朗读,由欣赏语言美到深入理解文章意境美。
关键词:兴趣 学习兴趣 主动学习 愉快
学习的最后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要想给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表现,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因素,总是主体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也就是说:兴趣是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语文兴趣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对语文学习起推动作用的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些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气?”学生听了,个个心领神会。
二,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证明:方法单调死板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的变化,在课堂中穿插生动活泼的游戏演示活动,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能使学生学得更有趣。例如,教“一把”、“一口”、“一只”这样的数量词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理解和运用,我编了“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找一找哪些词是上面数量词的朋友,再把它们搭配在一起。这样,学生兴致浓,学得快,也记得牢。另外,有些课文内容难于理解,就可以通过此方法轻松解决。例如:我在讲《称象》这一课时,因为称象的过程很抽象,难于让一个二年级学生很快理解。我就利用了游戏演示的方法。准备好装水的盆、小木船、玩具象、小石块、秤等教具。首先由老师演示一遍称象的全过程,注意体现曹冲讲的步骤“赶、沉、画、赶、装、沉、称”。使学生直观地明白曹冲以船代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以石代象,化大为小,解决了称不动的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来尝试称象的全过程,他们在游戏演示的同时,对课文的道理加深了记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学手段多样化!
一、何为“人文渗透”
人文,即以人为中心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它可分为:个人文化和人类文化;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习俗性文化和理论性文化。“人文渗透”就是指在教学时,教师要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精神,合理加以阐发,有效加以渗透,使孩子的心智得以健全,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语文教学中人文渗透的实质是为了尊重人、信任人、塑造人和发展人。
人文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正如肖川老师在《“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一文中表述的那样:人文理念的不断渗透“意味着新质因素渗入到精神结构内部并引起结构性的变化,意味着由于新质因素的增加而导致生命境界的提升,意味着视界的扩大,意味着能切实地感受到自我心灵力量的增长”。其主要功效是通过“教化”与“教育”的有效途径,成功地帮助人们“修身、养性、慧质”,从而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二、“人文渗透”的实施原则
1、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是实现人文渗透的前提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就语文课程性质而言,当年提出“工具性”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忽视具有语文“灵气”的人文性,就会使语文教学失去生命而暗淡无光,使语文教学走向“文”、“道”分离,只“教”不“育”的误区,重新步入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2)知识与文化的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训练,轻人文养成。20世纪末流行这样一个观点:“知识不等于能力,能力不等于文化。”因为知识和能力是可以速成的一种“工具”,而文化却需要反复渗透、长期积累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再则“人文(humanism)”的实质是指人性或人性文化。试想,如果一个人连人性都没了,拥有再丰富的知识又有何用呢?由此可见,知识和文化是不能剥离的。
(3)习俗性人文与理论性人文的关系。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习俗性人文知识的渗透与培养。习俗性人文知识如“礼尚往来”、“入乡随俗”、“接人待物”等,它相对较零碎和肤浅,然而这些知识对孩子们将来的生活质量、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有着直接的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因为“简单”而有所忽视。
2、树立好三种观念是实现人文渗透的保证
(1)正确认识自己。这是一个人自觉、自主、自由的理念,是人生难能可贵的品质。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的人,才能拥有自我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人文观念和人文行为。
(2)欣赏善待他人。现实生活中,认识自我不容易,欣赏他人更困难。只有对别人拥有了博大的心境、开放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才能具有理解人、赏识人、成全人的人文观念和人文胸怀。
(3)积极面对社会。马克思说:“社会不因个人而存在。”芸芸众生包罗万象,世间万物精彩纷呈,美丑良莠同出自然。只有具备了正面的、积极的、开放的、发展的人文观念,才能和谐社会、关爱环境、发展自我、关心世界。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的主要途径
语文载负着、传承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我们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融,用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在语文教学中,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因此,人文渗透不是单一的、凝固的、封闭的,而是多维的、鲜活的、开放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就主要表现在:
1、语文教材是人文渗透的主载体
“语言文字不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存在物。”它不仅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交际工具,而且还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心灵的颤动,一种意念的呼唤。如《长江之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流露出的情感,《大江保卫战》《印度洋上的生死夜》等表现出的精神,《埃及的金字塔》等淀积着的智慧,《早》《海伦・凯勒》等引发出的哲理。只要我们认真开发并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在人事中明理,在人物中感化,在人文中成长。
2、语文教学是人文渗透的主渠道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人际互动。这种“互动”是人们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激发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有机过程。正是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下的学习实践过程,师生间、生生间、文本间的交流文化,解决问题的个性文化,活动过程的体验文化等才得以渗透和养成。
(1)阅读中体会文本的人文意蕴。“语文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良好的诵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可以再现作品形象,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情感和理念的共鸣,从而达到人文的渗透与积累、人格的养成与升华。如引导学生阅读《大江保卫战》一文时,孩子们被战士们勇敢无畏的精神所震撼,从而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作深层的思考,从中获得对祖国、对社会、对人类的有益启迪和战胜困难的精神擎柱。
(2)体悟中把握语言的人文理念。语文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字的符号系统,字里行间还积淀着丰富的民族精神、人类智慧和人文精髓。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心理和风俗等自然包含于语言文字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领会,用情去感悟语言背后的意境,穿透形象,就会感觉到其中的人文内涵。如教学《与他的大黑骡子》时,学生通过轻声朗读课文,抓住忍痛决定枪杀大黑骡子时的表情、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等词句,深深地体会到他爱自己的战士胜过爱自己的坐骑,水到渠成地感悟出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3)关注课堂的人文交流。“语文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一种心灵的交流,充满人性和诗意。”语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本身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精深的人文精神。比如人情的意蕴、人品的精华、人性的热情、人生的价值等都可以在课堂活动、课堂交流中自然地呈现出来,有机地彼此渗透。
3、语文实践是人文渗透的主阵地
语文实践是针对传统课程而提出的重要的课改新内容。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研究,学会积累与吸纳,不但能巩固提高语文知识的运作能力,还能极大地丰富诸如角色体验、情境感染、人生感悟、求真求新的人文素养。
语文实践的目的是为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人文的内化与升华。这是因为语文实践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且又带着明显的个体色彩的一种持续的学习行为。而语言的积累运用又不止是语言的博文强记,它一般还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从而达到与原有知识建立起新的联系,升华出新的东西,构建着新的境界。由此可见,在语文实践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人文意识的内化与升华。比如“天下为公”这一人文理念,不通过反复的语文实践,不经过长期的人文渗透就难以形成。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训练;尝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13-03
在人际交往中,语言表达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生认知的特点,利用教材优势,以课堂为平台,在识字、阅读和习作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识字教学,让识记、理解和说话训练相结合,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融入说话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生字识记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由字到词,丰富学生词汇积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句以词为基础,词以字为单位。要进行听说训练,学生要先有一定的词汇储备。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字入手,以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为出发点,采用“一字开花”等形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组成相应的词语,说出简单的句子,能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如,教“中” 字,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带有“中”字的词语――中国、中央、中间、心中、中心等;然后,启发学生用这些词说话。如,“中国”――我是中国人,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等。无论学生怎么说,只要他说得有道理、语句通顺,就应予以肯定。
(二)介绍识字方法,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教学要与发展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学,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语言介绍自己识字的方法和经验,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学习“告”字,先让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再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有的学生说:“我是用熟字加一部分的方法学习的,‘告’字上面是‘牛’字一竖不露尾,下面加个‘口’。”有的学生说:“我是用编字谜的方法来学习的。谜语是:一口咬掉牛尾巴。”在说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启发、补充,语言能力在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三)观察字形,分析表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我们应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以求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如,在一年级《口 耳 目》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让孩子们看“羊”字的演变过程。看后,学生很激动。在观察分析“兔”字时,他们看得很仔细。一个学生说:“上面的角字头是它的耳朵。”一个学生说:“中间的撇把‘口’字隔开,‘口’就好像是它的大眼睛。”……一句句话儿,是学生的思维在闪烁。从语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掌握了象形字的特点。这样,在识字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顺利地解决认字的难点,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理解字义,根据字的意思拓展说话训练
字义的理解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生字字义的理解拓展,围绕一个话题开展说话训练。如,在教学“男”字时,教师根据“男”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到金文■、篆文■、最后到隶书■,引导学生就“男”字的字义进行说话。从古人造字来看,“男”是主外、开荒耕种的劳动主力,因而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是敢于担当的、有责任感的人。教师以此为话题,让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对“男”字的理解。如,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学习上,按照老师的布置完成作业,学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和文具,不要家长操心;在班级里作为集体的一个重要份子,相互帮助、团结同学,担当起维护班集体荣誉、为班级争光的责任。这样的训练既给孩子说话交际的练习,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责任感的教育,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细读文本,挖掘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仔细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文本中隐藏的话题,就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表达训练。
(一)抓住文章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进行补白
在很多文章中,作者为了表现的需要,常常运用留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来补充。在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空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补白,就能促进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感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书上讲了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三种办法。你还知道植物妈妈有哪些传播种子的办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了一会儿)
生1:我知道还有一些果子被小鸟吃了,它的种子随着鸟粪撒遍田野、山洼。
生2:我从《少儿百科知R全书》上知道,椰子树把它的身子斜向海里,当椰子成熟后,它从树上掉下来,就随着海水四处为家。
生3:我知道大豆妈妈的办法和豌豆妈妈的办法一样。
……
师:是啊,自然界中的植物还有很多传播种子的办法。只要我们留心生活,还会发现许许多多的奥秘呢!
这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师引导下,孩子们很自然地把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深埋于他们脑海中的种种生活场景被激活了,就课文留下的空白进行补充。这样,使学生在表达练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根据单元训练要求,开展语言训练
目前,教材都是围绕主题单元进行编排的,“单元导读”对单元组教学提出具体的要求。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时,要组织学生开展表达训练,就要研读“单元导读”的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这是本单元语言的训练点。结合《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文本内容,本文的训练点要定位在体会“父亲和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比较恰当。因此,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拓展训练就应该围绕这个核心来开展,即“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体现学生生活中相互信任的故事”。如,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的故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的故事,邻里之间相互信任的故事……开放的表达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想象,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见闻和体会,使课堂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由于是在说自己的故事,所以学生就说得自然、说得轻松。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的感悟更加深刻。同时,这也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后面的习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抓住课文的结语,开展表达训练
语文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如何让学生悟得其中的“道”呢?不妨在课文的结尾处进行表达训练,让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拓展想象,续编文本。例如,《坐井观天》一课的结尾这样写:“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只青蛙,跳出井口来,你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他们有了很多的想法。有的说:“它跳出井口,看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有的说:“它跳出井口,顺着水沟来到一片绿绿的稻田,看到了禾苗上爬着一些害虫,它就跳起来捉害虫。”有的说: “它跳出井口,看到一个人正在捕杀它的同类,它又跳回了井里。”……课文结尾的句号不是教学的休止符,而是一种延伸与拓展的开始。在结尾之处展开有效的表达训练,使得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目标,更是阅读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让语言表达训练与习作教学相结合,成为习作的先导
习作,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语言表达训练,要有一定的指向,有意识地为单元习作积累素材。同时,要扎实上好单元口语交际课,让学生理清表达思路,把“说”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为学生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开展语言表达训练,积累习作素材
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组都是由若干篇课文和一个单元训练组成的,训练组都安排有习作训练。习作训练的内容往往紧扣单元的学习要求。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 “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围绕“人间真情”这一主题,教材选入了《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和《用心灵去倾听》四篇饱含人间真爱的课文。单元的习作要求与课文的内容相呼应,即“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单元主题“人间真情”与习作内容“相互关爱的事情”是一致的,学习要求“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与习作要求的“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也是一致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单元的学习要求,开展表达拓展训练,让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如,教学《穷人》一课,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环境描写,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环境,试着写一写 。这样,不仅完成了课后练习第三题,也为后面的习作的环境描写做铺垫。教学《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可以进行拓展说话,让学生夸夸身边的好心人,为习作选材做准备。教学《唯一的听众》可以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 “说说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激励)哪次最让你难忘,当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这样为习作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热热身。
(二)上好口语交际课,为学生习作导航
小学生写的作文多是生活见闻及心中的感想。想与写之间有一个由内向外的转化过程,口头作文能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因为说话是写话的基础,写话是说话的规范和发展,所以作文教学从“说”入手,既能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是写学生丰富多彩的n余生活。习作前的口语交际课同样是“我们的课余生活”。教学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丰富、有趣的课余生活,说一说自己在课余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这样就为习作做好铺垫。习作前的口语交际课,可以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选择一项入手,引导他们展开口语交际活动。上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活动前,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开展活动,并轮流上台表演。没有表演的学生要仔细观察台上同学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等,并记下感觉最有趣的和印象最深的是哪些同学。由于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学生都兴趣盎然,欢笑声此起彼伏。活动结束后,趁着学生余兴未了,教师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由于全程参与,所以他们体会真切,能把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真切地描述出来。最后,教师及时点拨,让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说”,这样他们就说得条理清晰、具体生动。这时,口语交际课自然成为习作课的先导,为学生的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