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节目游戏范文

节目游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目游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节目游戏

第1篇:节目游戏范文

1、报纸对折多少次还能保持站立2、每组选出2个选手(一男一女);

二、新型时装秀 (5分钟)

1、每组出五人,并进行工作分工。三名设计师、一名模特、一名裁判

2、“设计师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报纸为“模特”设计并制作全套的服装

3、“裁判”对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做评判。以评分的高低和观众掌声的热烈程度作为决定胜负的因素。

(2)、说明:

1、时装评判标准:新颖性、观赏性、可行性、搞笑性

2、裁判必须公平、公正,各裁判打分要被公开

(3)、道具:

报纸(大量)、剪刀(每队一把)、透明胶(每队一卷)

(奖励5份礼品)

三、寻宝大行动

道具:“宝物”(一般为字条)

参加人员:集体

游戏规则:先准备好“宝物”(即字条上可以写“表演节目、获得奖品等),然后把宝物分布在各各隐蔽的地方,接着,各寻宝者开始找寻“宝物”,找到“宝物”的寻宝者不得随意打开“宝物”,由主持人对奖。主持人根据“宝物”的内容给“宝物”的主人对奖。比如:宝物里写着“学猫叫三声,奖励苹果两个”那么“宝物”的主人就得按“宝物”的内容去做,然后,主持人给予相应的奖励。

四、椅子渡河

概要:用两张椅子轮流传送来渡河的接力赛

方法:

1、每组选出2人

2、地板上各画出一条起点和终点线,中间当渡河。

3、各队派出二人以传递椅子的方式前进,到达对岸后放下一位。

4、另一位再回到起点,以同样的方式把下一位队员运过去。

5、如果脚着地,全部对员都要重新做起。

6、最快渡河的一队获胜。(奖励2人)

五、合力吹汽球

借着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

人数:每组限六人

场地:不限

道具:主持人准备每组各六张签,上写:嘴巴;手(二张);屁股;脚(二张)

汽球(每组一个)

适合:全部的人

游戏方法:

1.分组,不限几组,但每组必须要有六人。

2.主持人请每组每人抽签。

3.首先,抽到嘴巴的必须借着抽到手的两人帮助来把汽球给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已吹起汽球);然后二个抽到脚的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去把汽球给坐破。

六、抢凳子

道具:凳子(若干)

参加人员安排:8人或多人参加(其中一人为喊话员不参加比赛)

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先把凳子成圆形(按参加人数减一计算,即8人摆7张),然后,参加人员在凳子外面围成一圈,主持人敲鼓或放音乐时参加人员就沿着圆形顺时针或逆时针跑动(注意不能插队),当鼓声或音乐停下时参加人员要讯速找到一张凳子座下,因为凳子少一张,所以会有一人没凳子座,这个人就算是被淘汰了,这时要把凳子减少一张,其余的人继续玩,直到剩下最后一人为止,这人就算赢了。赢的人给予奖励。

七、七拼八凑

此游戏适合晚会最后,掀起。

要求:参加人数30人-50人为佳,分成4-5组

道具:托盘、背景disco音乐、奖品一份可以是精美的糖果(可以分的)

主持人要求大家分组坐好(一定要有男有女)

将游戏规则告知大家

每组先选出一名接收者,手持托盘站在舞台上。

其它小组人员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提供物品放到托盘中。最先集齐物品的小组获胜。

背景音乐起,

主持人开始宣读物品,每一个相隔一定时间给队员准备,慢慢加快。

采集物品来自日常的例如:眼镜、手表、皮带、袜子、口红、钱等,一定要有比较难的放在最后如药片、糖果、一毛钱、手帕、小刀

聪明的主持人还可以临时选择一些东西。

八、吹空罐

概要:2人一组,利用图画纸做成的吹气管,来吹动空罐绕行目标的接力赛。

方法:

1、全员分成数队。

2、各队前头二人出场,根据号令开始吹动空罐。

3、到达目标后再折回,然后换组进行接力赛。

4、最快完成的一队获胜。(获奖2人)

九、凝集力

概要:看在圈内能站多少人的游戏

方法:(11份)

1、各组互相商量要如何才能站上最多的人。

2、依照号令比赛,哪一个圈内站最多的人。

3、可以规定一个时限。3分钟

第2篇:节目游戏范文

到底有多红

4月3日,《Boom!》在以色列Keshet电视台的Channel2播出后,超过了所有竞争节目,刷新收视纪录,成为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游戏节目。该节目在Channel 2的市场份额高达41.2%,家庭收视率为26.7%,是同时段竞争者的4倍之多,尤其是在18-24岁的人口中占据了超过均值27.5%的份额。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观看人数,该节目都远远超过《百万富翁》(Million Pound Drop)和《芝麻开门》(Raid the Cage)等热门节目。

随后,这档全新游戏节目模式版权被法国TF1购买,这也是该节目在播出后获得的第一笔国际交易。此后不久又被美国Fox公司收入囊中,并交予Keshet DCP(一家合资公司,主要为英语国家进行节目开发、融资、销售服务)来开发。今年4月,这档节目的版权也成功出售给了西班牙网络公司 Atresmedia。

拆“弹”部队

节目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节目模式本身的吸引力使然。节目中,四位参赛选手组成一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拆除8颗炸弹。8颗炸弹有真有假,有的内部有填充物,有的则是仿制品,连接炸弹上面的点火线也五颜六色,预示着不同的结果。

被选中的一名参赛者需要一边回答琐碎的问题,一边拆除炸弹。每回答一个问题,就需要剪掉一颗炸弹上的彩色点火线。面对不同颜色的点火线,回答者有许多选择。如果选手回答正确,并且成功拆除了一个炸弹,奖励金额将增加,这时参赛者有权选择另一枚炸弹;如果剪错了绳索,炸弹装置将在演播室现场爆炸,炸弹里的填充物会四处喷洒。炸弹每“爆炸”一次、选手回答错误或回答超时均属挑战失败。该团队将会失去一名队员,奖金也会被扣除25%,其余队员需继续迎战。

“嘀嗒作响的炸弹”与“呼之欲出的黏性物”是节目的两个重要元素。需要说明的是,“炸弹”是安全的,不会伤到人。

戏剧性、视觉盛宴和娱乐性是该节目三大观看体验。这些体验不仅可在节目中获得,观众也可以在家模仿游戏,从而为节目开发衍生品提供了可能。

百万奖金

新节目就是要给平淡的家庭生活带来一些紧张刺激的乐趣。这档游戏的炸弹设备制造了紧张的气氛和快速爆破的宣泄式幽默。

选手在束手无策的场景里要面对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和五颜六色的绳子。炸弹晃动带来的兴奋,以及引爆后的戏剧化效果,使得该节目变成了一档新鲜的益智类游戏,这也是一种考验选手智力和体力的新方式。最为关键的是,该游戏节目适合所有年龄群的观众观看。

第3篇:节目游戏范文

宾馆店庆迎新春联欢晚会主持词及游戏节目

开场白

(音乐声中开场,登台)版权所有,!

迎新春欢天喜地,贺店庆笑逐颜开。

为了进一步丰富宾馆工作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分展示他们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在××年各项工作进入收官状态的时候,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贺店庆迎新春联欢活动。

今天,我们琼都宾馆上上下下全都聚集于此,大家欢天喜地笑逐颜开。首先请工会主席张三先生致辞。

游戏:偷天陷阱

道具:红绳四根,纸杯若干,眼罩若干。

规则:红绳中间穿上纸杯(形容铃铛),几个助手在舞台上拉着绳子,充做铁丝网,让名参赛者先睁着眼睛练习钻铁丝网。练习几次后,跟他们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游戏,要考验他们的灵巧度和记忆力,再蒙上他们的眼睛,背景音乐响起,让他们准备钻网。这时候,主持人让所有的助手把绳子拿开,就会看到很精彩的表演。注意旁边的人还可以故意误导一下,说低头,抬脚等等

奖励:参与者均可获得纪念品

唱歌:

有奖问答:

游戏:齐心协力

道具:啤酒瓶,酒杯只。

规则:每组人,一男一女(厨房男餐厅女),共四组。两人协作,一人斟酒一人喝酒,喝酒者还要报杯数,最后再由斟酒者报数。速度最快者获胜。注意每次斟酒不得将酒溢出酒杯。

奖励:获胜者可以获得奖品。

唱歌:

有奖问答:

抽取三等奖:

游戏:抛绣球

道具:个小筐(小筐包装的漂亮一点),个气球

规则:六名选手(餐厅客房各半),两人一组,一人背筐,一人投球。背筐者想尽办法接住球。最后以接球的多少决定最后的胜负。检验配合能力。

奖励:参与者纪念品,获胜者奖品。

有奖问答

唱歌:

赵总讲话:

游戏:你问我答

道具:鲜花两束版权所有,!

规则:男女各人,分为两组,男女间隔站队。第一人对第二人说“我爱你”,第二人问“你说什么?”第一人再说“我爱你”;然后第二人对第三人说“我爱你”,第三人问“你说什么?”第二人再说“我爱你”;依次类推。到最后一个人时,他说“我也爱你”,并把鲜花送到第一个人的手中。首先完成的一组获胜。考察配合能力和反应能力。

奖励:获胜的一组纪念品。

唱歌:

有奖问答:

抽取二等奖:

游戏:班门学斧

道具:抖勺一个,铲子一把,切好的菜丁若干。

规则:先请一位厨房师傅示范抖勺表演,然后请位客房或餐厅服务员分别学习操作。要求抖得高而接得准。主要目的是加强部门之间的了解和协作。示范者作出评价,履行收徒拜师。

奖励:参与者纪念品。

唱歌:

有奖问答:

唱歌:

有奖问答:

游戏:幸运大转盘

道具:餐桌用转盘一个,上面摆放用杯花一只,四周堆放用奖品若干。

规则:参与者转动转盘两圈以上,转盘停止后杯花指向何处即可获得对应位置的奖品。

抽取一等奖:

第4篇:节目游戏范文

关键词:职场 真人秀 游戏化 生存竞争

职场真人秀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赢在中国》作为国内大型职场类电视真人秀节目,于2006年3月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播,它创造性地融合了大型选拔赛、电视访谈、电视专题等节目形态到真人秀节目中,辅之以现场直播,贯穿“励志、创业”的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好评。①

职场真人秀和创业真人秀通过一种游戏化的形式展现了真实的职场生存竞争,同时也符合人们对于经济、经营和管理以及个人能力发展和自我极限挑战的心理诉求,迅速成为全球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生存竞争的游戏化呈现

具体来说,职场真人秀节目呈现出游戏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提供成功梦想、展现激烈生存竞争、充分展示“真人”特点。

第一,提供成功梦想。

游戏的最终目的就是获胜,以此来取得最大的胜利及成就感。但是在真人秀节目中获胜的意义不仅仅是成就感,同时也是一场残酷的生存竞争,可以为游戏者自身带来巨大的利益,这种“为了生存的竞争”与游戏的混杂,为受众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其中“最终雇用”和“阶段性商业竞赛目标的成功”是两个不同规模的游戏的目标。

最终雇用成为生存竞争游戏化的基础。真人秀节目揭示了职场故事的真正精髓所在——在这个人人平等而且机会众多的社会,只要聪明而且勤奋,那么就一定会有机会成功。在这里,成功所指的即为最终得到一个职位,在这里称之为“最终雇用”,是职场真人秀节目最大的亮点,也是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

最终雇用成为该类节目最大的亮点,正是其将激烈的竞争游戏化地呈现出来的最好佐证。游戏以最终胜利为目标,使其呈现了鲜明的游戏特色。

以职场真人秀的鼻祖《学徒》为例,第一季最终的胜者是比尔,他获得了为特朗普工作的机会——监管在芝加哥建设第一高楼的项目,他还出版了自己的新书《你被雇用了》(you’re hired)。不过,实际上赢家绝不仅仅是比尔,留到最后的几位淘汰者都成了焦点人物。

阶段性成功刺激了生存竞争的激烈程度。如果说“最终雇用”是一季节目中选手的终极目标,则阶段性商业竞赛目标的成功就成为每一期节目中竞争激烈的来源。来自游戏界的信息表明,身处平静职场的白领,玩的游戏往往比蓝领更加刺激、疯狂。正缘于此,真人秀在西方也被称为“假定环境记录”。所以电视真人秀会营造出极端的环境,让节目中的人物在其中产生足够张力的矛盾、冲突,并通过矛盾的化解、冲突的解决达到节目预设的价值旨归。②

这种激励性和对比性的游戏获胜奖励,对于一场生存竞争的参与者来说,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保持这种持续的游戏获胜奖励,也是使得生存竞争持续的原因之一。

第二,激烈生存竞争的电视化呈现。

如果说《幸存者》是把竞争者放在了残酷的原始丛林,来考验他们与自然相处相搏的生存能力,那么《老大哥》则把竞争者放在封闭的室内空间,考验他们与人相处相搏的生存能力。《学徒》节目中反复强调曼哈顿就是一个“原始丛林”、一个“残酷的丛林”,无论是画外旁白、选手说的话还是镜头的运用,都在不断强化这个隐喻,考验选手们在同样残酷的商业竞争中作为经济动物的生存能力。③在职场真人秀节目中,如何将“生存竞争”最大化地激发并加以展现,作为节目最核心的问题被摆在了一个空前的位置。

“交叉竞争”的体现。在节目中,参赛者通常被分为两支相互对抗的队伍,这种冲突是节目中最大的冲突,在多数时候占主导地位。同时在队伍内也存在着队员之间的生存竞争,在某些时间里,这种竞争占主导地位。在节目进行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与其他选手互为竞争关系,但是在某一时间只有一种竞争关系为主导,这样两种竞争互相交错并交替主导竞争主旋律的情况,可以称之为“交叉竞争”。

“交叉竞争”体现了鲜明的游戏化特点——小组合作与团队竞争,这样的节目形态无形中给人带来了犹如游戏般轻松的氛围。但与此同时,生存竞争的本质在此处导致了小组之内也有竞争,在某些时段被这种竞争主导,游戏化的特点被弱化。交叉竞争使得两种不同的竞争形态交替主导节目进程,队员之间的关系可能瞬间由搭档就变成了死敌,以生存竞争为主线,形成了游戏的元素穿插其中的特点,使得节目时而紧张、时而缓和,游戏化的生存竞争得以充分展现,给节目带来了极大的张力。

竞争性合作。为了最后在角逐中胜出,参赛者既要在比赛中与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密切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销售目标,又不免在项目失败时勾心斗角,学会如何保全自己而使得其他人被解雇,时刻保持既团结又竞争的状态,是职场类真人秀节目中生存竞争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游戏化的充分体现。这种在大的对立中保持团结,同时又有小的竞争的特点可以称之为竞争性合作。

这种竞争性合作一般发生在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如果发生在任务失败后的辩护阶段,将导致节目的可看性降低。如《学徒》节目中第一个被开除的女性克里斯蒂,就是被自己最好的朋友杰西出卖了。当任务失败后,杰西告诉她,在会议室里尽量不要多说什么,特朗普自己会作判断。等第二天到了会议室,杰西却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好朋友克里斯蒂,最后,特朗普正是因为克里斯蒂自始至终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把她解雇了。这样的结果导致观众不满,因为解雇某位选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完全是因为选手的失误造成的,而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为自己辩解,这并不符合节目的客观性,也不能充分展现生存竞争的激烈性。

队长压力。队长压力来源于要为一次项目的成败承担更多的责任,有些队长对于这样的压力显得保守,不敢尝试有创造性的营销形式,但更多的情况是队长更乐于展现自身的领导能力和个人才能。这种情况的形成有着中外文化差异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在节目中“交叉竞争”的存在,如果不带领组员取得一个项目的成功(两组对立的竞争),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必将遭到无情的淘汰(组内竞争)。

第三,充分展示“真人”特点。

队长推选。在队长的推选过程中,也显示出了合作性竞争的成分,一般情况下首要的考虑因素是能否取得一个项目的胜利,同时还要考虑是否会给所推选的人带来最终出局的危险,因为队长对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负有主要责任,成功时可以带领全组队员走向胜利,失败时则需要承担被解雇的风险。

真实故事、客观环境、现场演绎。真人秀节目中选手要完成各种专业任务,在《学徒》节目中,每位选手要全力投入,认真完成每项任务,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好评。这些项目的安排都考验了一名商人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极为真实,这种真实的设定是真人秀的真谛,同时这种真实的设定也使受众强烈感觉到生存竞争的严酷。

在电视传播中生存竞争游戏化的体现

节目段落明显。就如游戏过程中会出现阶段性比赛一样,职场真人秀每集节目都安排进行一个商业项目,整个任务过程中,每一次决策或事件都有明显的段落划分,明晰每次事件,并且每次事件基本都伴随着激烈的冲突或者紧张的气氛。这样的安排更有助于展现生存竞争,使受众在纷乱的事件中得以理清事件线索,也使选手的能力得以施展。

平行展示小组之间的生存竞争。就如在游戏中应当能同时了解对立双方的情况一样,现有的真人秀节目中,均采用了平行即穿插式的展示模式,有时甚至使用了分屏的展示形成,在一个商业项目基本相同的环节中,先展示一支队伍的某个环节,再展示另一个队伍基本相同的环节。如组长推选环节、前期安排人员环节等。

平行展示对于受众客观比较两个小组的优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一个商业项目有着复杂的过程,如果不进行平行、同步的展示,而是一次性展示一个小组的项目完成过程,再进行另一个展示,必将导致受众思想的混乱,使得受众很难客观地比较两个小组的优劣。

金钱氛围的营造。在大多数职场真人秀节目中,金钱氛围的营造对于选手有着至关重要的吸引力。如《学徒》中无处不在的奢华生活氛围,镜头经常运用宏大的场景,营造了浓厚的奢华生活的场景。这样的氛围是对“最终雇用”的反复强化,更增强了竞争的白热化程度。

冲突热点与个人独白。冲突热点是指选手们在某次商业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因为意见的分歧或个人的成见,相互之间产生的激烈冲突。这是此类节目极具张力的集中体现。

个人独白是指对于一次冲突热点展现之后,往往由冲突热点的某位当事人在单独、内心平静并且平和的场景中,对该次热点事件进行一次采访式或独白式的评论。

冲突热点对于展现节目的竞争白热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冲突热点展现之后,选手内心独白的展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冲突热点必将造成节目气氛紧张,对受众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展现选手平静时对冲突热点事件的内心独白有助于缓和这种紧张心理,使受众体验更加良好。同时,这样的编排手法也是为了配合节目节奏,形成一张一弛的特点。

冲突热点与个人独白的同时使用,体现了生存竞争游戏化的特点,提醒受众不要将自身完全置身于节目所设定的职场环境中,不时将观众从节目拉回现实生活,营造了生存竞争游戏化的氛围。

另外,高收视率的背后,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尴尬境地却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很多职场真人秀节目中选手处于高压力状态,丧失了游戏性,导致选手完全陷于竞争和比赛中;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仅无法获得轻松愉悦的体验,反而更加紧张与焦虑;职场真人秀节目因成本高少有制作商可以承担其制作费用,造成此类节目数量较少,无法满足观众和竞争的需求,再加上观众对于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热情有所回落,节目的发展遇到了全新的挑战。

注 释:

①殷俊、殷瑜:《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典范——“赢在中国”的创新意识》,《今传媒》,2007(6)。

②阚乃庆、万依:《游戏+真人秀+情感:〈好汉一个半〉的创新意义》,《视听界》,2009(4)。

③谢耘耕:《中外职场真人秀节目成功奥秘》,

xieyungeng.blog.sohu.com/38554117.html

④高巍华、吴丹:《从〈学徒〉到〈赢在中国〉——谈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新闻世界》,2009 (5)。

参考文献:

第5篇:节目游戏范文

【关键词】《非诚勿扰》 娱乐狂欢 戏剧冲突

《非诚勿扰》是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新派冲关交友类节目,从今年1月15日首次开播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并且让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再度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百度搜索输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得到相关搜索结果约,4,220,000篇,由此可见,短短四个月时间这档相亲交友类节目已经造就的热门度。我国相亲交友节目在上世纪90年代一度风行,期间也曾出现过火爆一时的节目,后又在近几年的电视选秀狂潮中消沉下去。《非诚勿扰》的横空出世,犹如一匹黑马,再度点燃人们对交友节目的热忱,甚至有人惊呼,“2010年,肯定是中国电视的相亲交友年”。①据此,本文试图解析《非诚勿扰》节目的创新之处和节目如何造就的娱乐狂欢以及狂欢背后的思考。

节目形式的创新

权利与话语的不对等。以往的相亲交友类节目大多采用男女数量对等,通过各种游戏环节的形式,创造一种温情斯文的氛围。而《非诚勿扰》采用的是完全革新的方式,一位男嘉宾同时面对24位女嘉宾,首先就是一种极其严重的局势不对等状态。24位女嘉宾亮丽出场站定后,男嘉宾迅速出场,与24位女嘉宾短兵相接,并且接受她们的种种话语考验。男嘉宾基本处于弱势状态,只有经受女嘉宾们考验的份,而且时常被考验的很惨。节目中有时会出现女嘉宾话语的形式刻薄、甚至侮辱男嘉宾的情况。只有当男嘉宾闯过“爱之初体验”、“爱之再判断”和“爱之终决选”三关成功晋级后才会扭转局势进入男生权利阶段,对女嘉宾提出一两个问题,而且一般都是比较温婉的问题。一个男嘉宾从出场到离席,快则一两分钟慢则十几分钟,在这场短兵相接、凶狠搏杀的两性节目中,女嘉宾的权利似乎得到足够的维护,男嘉宾反而经常扮演绵羊的角色,等待着24张血盆大口的评价。

节目现场的聚焦。节目现场,以主持人和男嘉宾站立处为中心点,24位女嘉宾分两边站成半弧形,每位女嘉宾与男嘉宾都是基本相等的半径距离,这样的布局容易形成一个聚焦点。男嘉宾站在这样一个聚焦点处,接受24位女嘉宾虎视眈眈的注视与考量,然后以供品评和挑选,强化戏剧效果。女嘉宾以快速灭灯亮灯的方式表示对男嘉宾的态度,后方大屏幕数字的不断减少给现场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这与以往轻松、娱乐、温情的交友类节目有着根本的不同。

看与被看的情境。江苏卫视将这档节目定位为新派交友节目,我认为这其中的一个新颖之处在于它的双重审视。男嘉宾接受24位女嘉宾的审视、评价,在女嘉宾的要求下表现自我、秀出自我。同时,24位女嘉宾也要接受台上台下观众的评价,在广大观众的注视中展现自己。看似咄咄逼人的女嘉宾,在看与被看中行走。台上,她们对着男嘉宾时而温婉时而刻薄,台下的她们同样也遭遇着观众或是赞赏或是谩骂的命运。在非诚勿扰官方网站的讨论区版块,截止5月22日共有38155个话题讨论,得到360467个回复。②其中大部分的讨论主题都是关于每期的女嘉宾们,网民的观点中有支持他们的也有对她们无情的批判。

“话题+戏剧冲突”造就的娱乐狂欢

《非诚勿扰》制片人王刚强调要把他的新派交友节目做成一档真人秀,而不是综艺大观。“《非诚勿扰》是真人秀。所以它不能满足于温情斯文的相亲交友,甚至没打算促成任何一对男女,连装出这种态度都不肯,它要的是鲜明的话题性、凶狠的两性搏杀,以容纳那些困扰着人们的现实问题――金钱、房价、家庭关系、男女关系”。③有话题才会有看点,制造话题是从选择嘉宾开始。而且话题是由人制造的,从《非诚勿扰》播出到现在可以看出,女嘉宾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些女嘉宾大多思想新锐、言辞大胆,能够制造话题。比如1月17日那期节目“我宁愿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车后面笑”的女嘉宾马诺一炮走红,进而引起视上视下关于拜金女的讨论,一度在网上形成热议。男嘉宾的挑选往往也是刻意搭配不同口味的,千奇百怪、各行各业的人都有。比如3月14日第十期的节目中出现个富二代刘云超,其特立独行的表现以及犀利的言辞一度引爆现场女嘉宾的愤怒,同时也引起线上广大网友观众的热议、甚至人肉搜索。11号女嘉宾闫凤娇以其甜美可爱、收入不菲被众网友热捧,堪称“玉女”。随后突如其来的 “厕所艳照”事件又让其红极一时,百度搜索闫凤娇结果已达2710000篇,可见其知名度。因为《非诚勿扰》走红的,成为话题之王的远不止这些人,还有诸如“豪宅女”朱真芳等等。制造话题是《非诚勿扰》赢得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

大众传媒的职能之一是娱乐功能,尤其电视媒体为普通人提供了表演戏剧的舞台。《非诚勿扰》这样的真人秀相亲节目也在着意为观众提供强烈的戏剧效果。“真人秀”节目以其冲突性、悬念性、趣味性和非常规性的戏剧效果成为近年来被广泛复制的节目样式。“真人秀”节目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特殊的游戏规则集中展现人性的一个集锦。④《非诚勿扰》通过搭建游戏规则营造一种情境,当真实的男女嘉宾进入这个极端情境的时候,要想真实的表达自己,必然遭遇重重矛盾,这就是戏剧冲突,才能吸引观众眼球。比如4月11日第十八期来自杭州的男嘉宾沈勇,因为在VCR当中表达了不想要农村的女孩而遭遇现场女嘉宾的轮番炮轰,并且也走红网络。在《非诚勿扰》这样一个平台上寻找女友,男嘉宾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择友想法,却在这样的一个游戏情境中遭遇强烈冲突,现场情绪一度亢奋。VCR在节目之前就已经录好,可以说制片方事先就知道了沈勇及其妈妈的想法,那么VCR在播出之后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也就是个悬念。果不其然,现场播放后戏剧冲突出现了。这样的冲突,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刻意营造。目的就是为了博得观众关注热情以及刺激观众有可能已经审美疲劳的情绪从而保持较高收视率。

狂欢背后的反思

在80后逐渐成为社会主力,剩男剩女问题突出的时代,《非诚勿扰》的推出无疑迎合了社会现实。波兹曼说,“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⑤在大众媒体集体狂欢的年代,《非诚勿扰》的娱乐追求显得无可厚非。这档相亲交友节目,实际上是打着相亲的旗号进行着真人秀狂欢。女嘉宾大多数亮丽动人,让观众不得不怀疑这些嘉宾的真实身份,关于嘉宾是不是托的争议已经随着节目的热播也同时升温。甚至于好事的网民又拿起人肉搜索的强大武器对这些女嘉宾进行人肉,也得出了不少让人振奋的结论。与此同时,节目制片方却一直强调没有托,这些嘉宾的资料都是真实可信的。真真假假,结果不一而终,节目却在继续红火,观众的热情也在继续。嘉宾身份神秘莫测,言语新锐刺激,戏剧冲突效果强烈,借助诸如拜金女、富二代等等社会热点话题撩拨观众情绪,从而制造出一场场娱乐盛宴。可是,盛宴的过后留下了什么?这种相亲交友节目除了追求收视率之外,该不该担负起引导80后正确婚恋观的责任,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③中国日报娱乐频道,

②非诚勿扰官方网站,

④徐锐,《“情境”论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运用与价值》,《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第67页

第6篇:节目游戏范文

拓展游戏双解码的目的:

养成科学的决策习惯:调查分析、提出方案、论证方法、沟通方案、实施方案。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物资整合、产品整合、宠户整合。PDCA:制定计划,执行,检验效果,分析开调整方案,再执行的项目管理循环。五个统一提高团队合作效率: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规则统一、行劢统一、声音统一。团队执行力的五个关键词:沟通是前提,协调是手段,反馈是保障,责任是关键,决心是基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节目游戏范文

[摘要]:当前,电视已成为我国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主要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等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但我国幼儿电视节目远未充分发展,自制节目少,国家主流媒体尚未在该领域建立真正的核心地位,反而洋品牌视听产品占据了幼儿收视市场。通过重点分析幼儿节目的独特性与特殊价值,提出:应从幼儿心理、节目制作、角色形象、品牌建构、早教产业等方面深度培育和开发本土幼儿节目品牌,实现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时空双向延伸。

0-7岁的幼儿包括2个年龄段:3-7岁的学龄前儿童和0-3岁的婴幼儿。包括幼儿在内,2008年我国0-14岁人口统计为2. 5166亿人,占总人口的19.0%[1]。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闲暇时间相对富裕,接触电视时间比中小学生多,且较无机会接触其他现代媒介,可塑性最大,其电视观看时间可达到人生的第一个高峰。90年代末的调查就显示:我国幼儿每天看电视的占72.4%,约44.3%的幼儿1岁前就接触电视,到3岁约82%的幼儿看电视,且随年龄增长,每天看电视的幼儿人数、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均增长,幼儿平均每天收视时间在1.45小时以上。发展至今,电视已成为我国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主要媒介,也是对其成长尤其价值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

近年来,随着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广播影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的推行,幼儿电视节目取得了不少进步,出现了《智慧树》、《小小智慧树》等品牌节目和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中国教育台早教频道等。但与数亿幼儿及其家长的观众数相比,现有幼儿电视节目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很薄弱。深入分析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并合理建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媒体研究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我国幼儿电视及幼教视听产品市场的发展现状

(一)自制的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很少。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幼儿开设的电视栏目、节目相当有限,这是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领域。尽管已开办了30多个少儿频道,但多数节目以7岁以上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群,专门关注到7岁以下幼儿的节目较少,针对0-3岁婴幼儿的电视节目更少。自制幼儿节目,包括幼儿动画片在内,节目总量过少,相对固定且有影响力的幼儿节目品牌太少,远不能满足幼儿及其家长的收视需求。

央视少儿频道25个栏目中仅有《智慧树》、《七巧板》、《小小智慧树》3档幼儿栏目,其中《小小智慧树》、《七巧板》针对0-3岁孩子;此外是央视《宝贝一家亲》育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早期教育频道有《伴随成长》、《幼儿园的故事》等3、4档栏目——但该频道一直以数字付费电视形式出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广大幼儿和家长的收视选择;在当前全国数字付费用户有限且年度增量也有限的情况下,该频道幼儿节目尚不具备影响力。

(二)现有节目成人说教味太浓,幼儿特性不够突出,品牌影响力不够。

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存在着说教意识过浓、角遮蔽幼儿视角、成人思维代替幼儿思维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以幼儿为主体”,制作理念、制作的精良程度、节目品牌推广等方面还无法与国外品牌节目抗衡。

研究表明,在节目中,儿童的参与程度越高,儿童的主体性发挥越显着。但我们常犯的毛病就是:幼儿的主体性常常有意无意被忽视,成人主持人往往成为了节目的主体、主角,占据节目中心地位;节目中的幼儿还是处于较被动的、受支配地位。幼儿品牌栏目“《智慧树》的11个子栏目中……以成人为本位的栏目有6个,占55%”,超过一半以上。

《智慧树》作为仅有的几档自制幼儿节目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就暴露出:幼儿和家长收看国产幼儿节目时,选择品牌节目的余地相当有限。

(三)洋品牌视听产品占据幼儿收视市场。

由于适合幼儿收看的自制电视节目很少,家长们转而寻找市场上可售的其他幼教视听产品。笔者作为幼儿家长,所搜集到的目前市场适合幼儿的主流视听产品主要有:CBBC的《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迪斯尼的《小小爱因斯坦》和《小熊维尼家族》、瑞士的《企鹅家族》、德国的《逻辑狗》光盘、捷克斯洛伐克的《鼹鼠的故事》,以及日本教育集团倍乐生株式会社(Benesse Corporation)借中国福利会出版社推出的《巧虎》DVD,等等。它们中既有娱乐类节目,也有教育类节目,更多是二者结合的,笔者将之统称为幼儿娱教节目。但它们无一为我国自制幼儿视听产品,且都并不来自主流电视媒体。

这些视听产品品牌背后都是国际传媒集团,他们对我国幼儿娱教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并一定程度上已在品牌推广和市场培育等方面占得先机,抓住了幼儿及其年轻父母观众群的注意力。

“幼儿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我国自制幼儿电视节目的匮乏和弱势,说明国家主流媒体还未在幼儿娱教节目领域建立真正的核心地位,这就很难对我国幼儿的身心成长、尤其是对其本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涵养熏陶方面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为什么主流电视媒体没有更多投入到幼儿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乃至发行领域?反而是让境外媒体借助各种途径抢占了家长和孩子的注意力市场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儿童电视研究者认为,儿童电视是专业化的窄播媒体,存在着诸多困难:广告商不青睐、经费不足、利润太低,加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人才匮乏、经营不善、制作落后等等。换言之,由于各方面资源和经费不足,吸引不了广告,也吸引不了优质人才,因此节目制作投入有限,节目不好看,自然经营更加困难,经费更加不足,陷入恶性循环。与一般少儿节目相比,幼儿电视具有自身特点;而要解决现有困境,必须要从幼儿电视的特点出发,找到良性循环的路径,即找到幼儿电视节目运营的长效赢利模式。

二、我国幼儿电视节目品牌发展策略

(一)抓住幼儿认知心理,制作品牌娱教节目。

幼儿电视的特点是娱乐教育一体。如何制作出宝宝喜欢的幼儿娱教节目?安伍德说:“创意来自孩子,如果你要为孩子制作一些节目,那么你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掌握幼儿独特的视听思维规律和言语行为特征是制作幼儿电视节目的关键。必须坚持将“幼儿主体”的创作观贯彻到每一个细节,从根本上剔除成人思维对节目的不良影响。“节目的定位、内容的设置、视听运用、栏目编排及主持人塑造等要从‘儿童是主体’出发”,处处从幼儿视角,依据幼儿认知心理创作节目。关键看节目有无充分体现幼儿特有的心理特征

1、玩耍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内容。《天线宝宝》的主创安伍德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总结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只会玩”[10]。家庭和儿童休闲设施设计领域的国际权威人物RandWhite指出适合儿童的且具有发展能力的“玩”应具备如下7个特征:令身心非常愉悦、注重过程多于结果、儿童自发自导式、促发想象力的、不受任务和成人强加规则的影响)、分享式的、开放式的[11]。风靡全球的《花园宝宝》、《天线宝宝》,当中的角色就是每天玩,“白云白蓝天蓝,天线宝宝出来玩啰!”重复单纯的儿童语言、简单易懂的情节、明亮的色彩、容易模仿的舞蹈、节奏明快的音乐;玩,就是天线宝宝们的全部生活;镜头的中心也总是快乐玩耍的孩子,成人仅是配角。

2、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笔者对照研究了现有的幼教视听产品,发现:节目中幼儿角色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和情境化的游戏过程,往往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巧虎乐智小天地》根据1-6岁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开发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程度的互动体验式游戏,借助情境化的游戏模式,以唱游形式编排,着力吸引孩子在唱唱跳跳当中模仿巧虎的言行,从而实现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自我保护、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相比之下,《智慧树》大部分栏目侧重以发展幼儿知识技能为目标,知识教育痕迹较重,游戏的编排还有待加强。

3、直觉认知与情感满足是幼儿主要的心理需求。儿童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0-3岁是幼儿的感知发展阶段,3-6岁则是直觉思维阶段。因此,抽象的知识教育很难让幼儿理解,幼儿往往是通过色彩、图形、运动、音乐等元素来获得对周围世界的直觉认知。美国传播学鼻祖施拉姆在上世纪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儿童使用电视以得到个体的满足,主要是情感满足和认知满足[12]。而幼儿对电视的内容诉求与学龄期少儿又有很大差别,其生活能力的模仿式认知学习和情感感知的体验式满足,要超过抽象的知识教育诉求。《天线宝宝》和《花园宝宝》就通过台词、韵律和音乐将孩子带入宝宝们快乐游玩的乐园世界,让孩子们在欢笑中体验“互助”、“友爱”、“分享”、“探索”等美好事物,获得情感满足,同时也通过宝宝、音乐、色彩、运动等形象元素获得对同龄人生活世界的直觉认知。

4、幼儿倾向于模仿同龄的角色化形象,并获得认知满足。幼儿以直觉形象思维为主,获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视听觉,主要依赖大量生动有趣的视听形象提供的信息来获取概念和经验认知。在幼儿节目中有无让孩子喜欢并印象深刻的角色化形象塑造,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发现,角色化形象塑造必须具备如下形式要素:亲和力、目光沟通、同龄孩童、鲜艳的颜色和造型、引起注意的声音[13]。《智慧树》中的红果果、绿泡泡、小咕咚等形象就较成功。英国高收视率低幼节目《方块娃娃》通过四个活泼可爱、个性鲜明的拟人化角色唱歌跳舞,搭配幽默有趣的对白与动作,每集不同的主题故事,让孩子在模仿方块娃娃的过程中认识世界和学习英语。《巧虎乐智小天地》集中塑造的孩童人偶巧虎成为孩子心目中模仿的同龄人榜样,帮助幼儿培养了各类生活习惯。有研究指出,由于成功的本土卡通形象缺席,幼儿对国外卡通形象具有明显偏爱,严重影响了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及我国儿童文化认同感的形成[14]。在我国幼儿电视节目中塑造成功的角色化形象,从文化建设角度看也是非常迫切的。

转贴于

(二)拓展幼儿节目品牌价值链,建立长效赢利模式

近年来,境内外不少媒体通过品牌经营和产业链整合,涉足幼儿电视节目市场并获得丰厚收益。2003年NICK少儿频道以年收入11.5亿美元占据全美电视频道收入排行榜第10名,其中“NICK”品牌每年衍生品开发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15]。我国台湾地区幼儿电视频道发展也很快,除了收视第一的“东森幼幼台”,还有富邦电视集团的“MOMO亲子台”,纬来电视集团的“QTV纬来儿童台”等,幼儿电视节目已成为台湾主要电视集团的重点发展项目,人们纷纷看好该收视市场的发展潜力。

所谓品牌价值链,就是利用品牌号召力,将各种品牌拓展活动联系起来,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16]。我国幼儿电视节目要走出困境,就应挖掘收视群体的潜力和节目品牌价值,从节目品牌构建进一步延伸到幼儿娱教市场开发,构建品牌价值链。

1、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时间延伸。幼儿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正处于模仿、认同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期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会影响到其成年后的品牌选择,幼儿时期的电视观看行为会影响未来少儿期、青少年期的媒介使用行为[17]。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指出:“幼儿阶段是孩子的态度形成阶段,发展起对自然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建立观点和想法。……这种态度的形成阶段,将影响他们的一生”[18]。幼儿期的收视偏好会对其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幼儿是值得深入挖掘的忠诚受众群。电视节目品牌对幼儿的吸引力,使这群受众往往成为最忠诚的观众,也是电视频道培养未来观众的手段之一。

2、节目品牌价值链的空间延伸。幼儿的电视收看行为,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往往呈现为2种状况:一是与父母一起收看,节目同时获得了成人观众;另一种是,幼儿通过节目收视获得的态度偏好乃至品牌偏好影响了父母的消费选择。“养育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每花1美元,就有75美分是根据这些儿童的需求和欲望花出的。可以说,学龄前儿童掌控着比其他任何群体都更多的金钱。他们决定着父母的购物地点、吃饭的地方、居处之所在,乃至开什么车,去什么地方度假”[19]。幼儿电视节目其实是通过抓取幼儿的注意力,最终获得了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父母受众群。

幼儿节目受众群的扩展,使其获得了更多经营保障。英国幼儿父母倾向于选择优质的本土节目,因此面向0-6岁婴幼儿的CBeeies频道收视率胜过观众群定位为6-12岁儿童的CBBC频道[20]。后者因美国少儿节目的冲击,经营限入困难,CBeeies频道则因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视保障,经营良好。

3、节目品牌价值链的主要实现方式:开拓幼儿娱教衍生品市场。调查发现,对幼儿电视抱积极态度的家长,对该电视衍生产品如配套音像制品和玩偶愿意购买的,分别占70.45% 和58%以上[21]。假如不局限于“卖广告时段”这种传统的电视赢利模式,幼儿电视节目有着更多商机,应致力于发展品牌节目的衍生品服务,延伸品牌价值链。“儿童节目的关键在于,故事和人物都能在屏幕外引起回响,出版、玩具等业务也因此能够附加在节目之上。作为一个儿童节目的专业营销者,最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我怎么让节目及其附加物成为一个孩子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都离不开的东西?”[22]

当前,多家视听传媒以幼儿及其家长为收视对象和目标市场,着力开发其中的无限商机。《巧虎乐智小天地》大力开发和促销巧虎开心成长系列周边产品,通过出售的读本、DVD、故事游戏书、父母育儿书、各类游戏玩具、生活用品、卡通形象和人偶等相互连动,引导孩子和家长的消费趣味。我国台湾的东森幼幼台过去以播放外购卡通节目为主,结果与目前很多地方少儿频道一样广告匮乏、片源不足、经营亏损。2000年定位为针对0-7岁儿童的幼教频道,强调快乐学习和亲子互动,其收视群中高达34%是25岁至45岁的家庭主妇与职业妇女。第二年就扭亏为盈,2005年挺进全台湾收视率前十名,仅广告收益就达5亿台币。同时积极进军幼教商品市场,经营所播品牌节目的衍生品:VCD、CD、录像带、录音带、平面儿童书刊,还有卡通肖像授权加工制成的配件、服饰、家庭用品、文具等,收益相当可观。这种品牌延伸战术被多数幼儿视听产品商采用,是目前较行之有效的赢利模式。

4、节目品牌价值链的整合营销策略:与相关品牌、机构强势联合,增强品牌竞争力。相比已具品牌基础的节目,资金不足、起步较晚、资源有限的地方台幼儿栏目,前期节目开发与后期经营会遇到更大困难,更需联合与幼儿消费市场密切相关的实力机构和品牌商,通过产业链整合,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增强节目号召力与竞争力。国内私营媒体互力健康传媒,2007年联合贝亲、恒安等着名妇婴消费品商制作节目,开发了0-1岁婴幼儿节目《贝亲亲子乐园》和《恒安亲子乐园》,联合全国20多个重点城市品牌医药医疗机构为播出平台,锁定妇婴为主力受众,大力拓展亲子节目市场,拓展“婴童经济”产业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开发、制作、生产、出版、播出、销售及衍生品的生产经营,都与一线品牌商合作,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利用品牌联合打造幼儿节目品牌开发制作与播出发行的大平台,以整合营销方式提高节目的品牌知名度和曝光率,有助于品牌塑造和累积人气。

要将节目一次售卖即凋谢的速朽转化为更持久的品牌生命,就有必要构建并延伸幼儿节目品牌的价值链,把节目品牌影响力传达给消费群体,进一步巩固品牌节目的市场地位,实现节目品牌效益的最大化。国外传媒集团及民营媒体对幼儿节目市场虎视眈眈,已迈出了竞争步伐并开始市场布局。我国现有幼儿节目还未充分开发品牌价值链,如仅满足于现在的广告经营模式,不去尽力拓展市场,长远看有可能导致收视市场萎缩。主流电视媒体应尽快拓展思路,抓住契机占领幼儿娱教市场。本土幼儿娱教节目兴盛,孩子和家长就有了更多选择具有本土文化品质的节目的可能性,也是新一代幼儿国民传承与认同民族文化价值观的需要。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6日。

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当代传播》,2001年03期。

李嘉梅《学龄前儿童媒体识读教育之初探——台北市幼稚园儿童电视观看行为之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张令振《电视与儿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王春燕、张晋萍《对学前儿童收看电视状况的调查研究》,《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周裙赞《我国当前幼儿电视节目的教育价值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瑞士] 皮亚杰着,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着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王海龙《玩乐+惊喜:BBC天线宝宝的核心理念》,《视听界》2008年06期。

姚汝勇《以“儿童本位”理念构建群体守望的精神家园—儿童电视节目创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天线宝宝”背后的故事》,台湾PTS网站http:pts.org.tw/~celetubbies/

[11]RandWhite,2003,That’s Edutainmem by Randy White,White Hutchinson Leisure & Learning Group, http:whitehutchinson.com/leisure/articles/ededutain-ment.shtml

[12]W.Shramm,J.Lyle&W.B.Parker,1961,Television in lives of Our Children, Stanford, California, P61-69.

[13]A. C.Huston & J. C.Wrighe, 1983, Children’s Processing of Television: The Information Functions of Formal Features, in J. Bryant & D.R.Anderson (eds.),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elevis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79-81.

[14]熊芝《中外卡通形象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王彩平《境外少儿频道运营面面观》,《声屏世界》2006年03期。

[16]姜向阳《品牌延伸应遵循的原则》,《企业研究》2006年01期。

[17]W.ACollins, 1981,Schemata for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In H. Kelly &Gardner (eds.), New direction for children development: viewing children through televis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pp.31-45.

[18][瑞士] 皮亚杰着,卢浚选译《皮亚杰教育论着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页。

[19]胡泳《从“天线宝宝”看儿童营销》,《成功营销》2004年07期。

[20]《英国儿童电视走向没落》,来源:新华网,2008年3月10日。

第8篇:节目游戏范文

壳牌统一(北京)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销售及市场副总经理陈嘉琮有一次到川渝出差,站在街道旁,看着车来车往,亲身感受各行各业的活跃,不禁感慨:在经济危机中,中国所受影响较小,恢复较快,尤其是中西部城市,依然很繁荣,消费潜力巨大。这也坚定了他以及公司其他领导对中西部市场精耕细作的信心。

统一油起步于北京,目前渠道已经深入到全国大部分城市,从2008年第四季度许多企业都在观望的时候,它就开始策划2009年大规模的营销传播方案。陈嘉琮向《广告主》记者介绍,统一油在中西部市场上的市场份额比东部市场还高,其原因除了国内外品牌进入东部市场都比较早、统一油已成为央视等主流媒体上的常规广告投放客户,更重要的还是渠道布局合理。“不能让消费者看到了广告却买不到产品,虽然中西部地域广阔,但我们建立了密集的销售网络,要让经常跑中长途的卡车司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我们的产品。”

统一油于2006年9月与壳牌公司合资后开始执行主题为“更进一步”的品牌传播策略,三年之后,公司决定要把传播细化,融入更多的人性化信息,把每个产品品类都做扎实。比如,今年上半年主推的卡车用柴机油,以“一路挺你”为主题,意指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无论路途多远,统一油都能为其提供可靠的保障。除此之外,统一油看到经常跑长途的卡车司机的辛苦和面临的种种恶劣环境,同中国邮政合作推出保险卡,购买柴机油的司机可以从经销商那里领取,让他们更安心工作,将“一路挺你”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而非单纯的一句口号。今年下半年,统一油还会开展其他产品如汽机油和摩托车油的细分营销计划, “我们会让大家看到一个全新的统一油”,陈嘉琮说。

对中西部市场的精耕细作,离不开央视等主流媒体的传播工作,相比之下,这些媒体在中国内地市场上的影响要比东部沿海区域大。据悉,统一油今年要对整个传播工作做一个彻底的整理,在重点市场加大广告投放的力度,在全国和区域市场的主流报纸上做促销活动或广告等传播的工作,并以户外广告、当地电台广告为配合,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统一油品牌的影响力。

北京世纪蓝图市场调查有限公司油事业部游伟婧在接受《广告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油产品而言,尤其是柴机油,除了通过电视广告来做影响力,在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做终端体验、路演等互动性活动,因为货车车主经常在外奔波,看电视的时间比较少,如果能够请其在卸完货后的空余时间里参加当地举办的活动,可以加深其对品牌的认识。

第9篇:节目游戏范文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同志,国家旅游局局长邵同志,省委副书记王同志,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同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同志,省委常委、副省长黄同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谌同志,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吴同志在青岩堡主会场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赵同志、邵同志、王同志分别讲话,李同志致欢迎辞。参加活动的领导同志还共同为“中华文化游”活动启动剪彩。王同志主持启动仪式。

赵书记在讲话中代表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向前来参加启动仪式的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新闻办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媒体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全国各地的游客朋友们致以新年最诚挚的祝福!

赵书记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相辉交融的特色,多彩的独特优势突出,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旅游、休闲、度假、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来抓,大力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切实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旅游市场开拓,全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去年,全省旅游实现了两个突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旅游迈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赵书记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国家旅游局将今年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华文化游”,这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旅游与文化协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民族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众多。总书记曾经指出,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极富开发价值。我们将以“中华文化游”活动为契机,抢抓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开拓客源市场,优化旅游环境,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赵书记说,“十二五”时期,随着我省立体交通体系的逐步形成,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我省旅游业将会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旅游接待能力、精品线路打造、航空运输、宣传推介和市场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很大发展潜力,希望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新闻办继续给予我省更多指导和支持,帮助把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赵书记最后说,品中华文化,游多彩,预祝“中华文化游”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全省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安康,万事顺意!

邵同志说,确定年为“中华文化游”主题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旨在通过旅游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展示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成果,从而提升我国整体旅游形象,为增加国家软实力作出应有贡献。今年,国家旅游局将在全球140多个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展示丰富的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热忱欢迎广大海内外游客“旅游中国,品味文化”,切身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邵同志说,省自然资源丰富独特,民族文化浓郁深厚,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确立了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国家旅游局高度评价并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衷心祝愿多彩更加绚丽多彩,祝愿全省人民幸福安康。热忱欢迎海内外的朋友到中国、到来旅游。

王同志说,举办“中华文化游”的目的是,通过文化丰富旅游体验,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同时以旅游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既是外国游客游览认识体验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本国游客学习传承我们珍贵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中华儿女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教材。旅游也是增进中外了解的重要手段。“百闻不如一见”,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多的机会体验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李同志在致辞中表示,将以积极开展“中华文化游”为契机,深入发掘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爽爽的”城市形象品牌,倾力推介以避暑季、温泉季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息烽集中营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阳明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泉城五韵”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以青岩古镇为代表的屯堡文化,大力促进“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年省首批入境游客代表、来自台湾的黄兴一先生在发言中表示对的山水风光和多彩文化十分向往,期待着精彩的旅途。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