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第1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2012年5月10日至12日,第七届国际信息学及城市区域规划大会在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举行。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教授Alison Brown(埃里森?布朗)应邀在会上发表题为“全球化世界中的发达与欠发达问题”的主旨演讲。布朗教授认为,城市化挑战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她披露,2011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70亿上升至93亿,其中城市人口将由36亿上升至63亿,占总人口的69%,而94%的城市化增长将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同时,住在贫民窟的人将由现在的10亿上升至2030年的20亿。其中,行政性驱逐在全球范围最为普遍,政府把这种行为称作“清洁街道”、“消除拥挤”。布朗教授呼吁政府积极迎接挑战,全力打造新的城市范式,创造新的包容空间,使非正规经济的从业者获取合法身份,与其他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

二、生活方式可持续有赖城市设计的多元优化

西英格兰大学可持续规划与环境中心主任Katie Williams(凯蒂?威廉姆斯)2012年5月2日举行讲座,题为“城市设计优化可持续生活方式:难得的机遇还是美好的愿望”。她指出,人们普遍认为西方的生活方式是非可持续的,比如消耗过多资源、出行方式无效率、生活孤立封闭、活力日渐下降等,并认为,是城市环境设计不善导致了上述“恶果”。威廉姆斯教授用她的研究表明,改善环境设计与人们主观的态度确实可以优化人们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比如在环境中放养野生鸟兽,节约水资源和其他能源,尽量减少汽车的使用率,使用公共开放空间等。此外,政府也应该设计更为安全的自行车存储方式,打通住宅区与附近生活设施之间的连接道路,为人们的社交活动提供方便。

三、全球网民感悟未来城市新特征

2012年5月16日,IBM公司科技战略顾问Joe Peach(乔?皮奇)在其主编的(城事)网站了一项调查报告,针对全球城市化、新城市不断涌现的现状发起讨论,35?000多英国等国家的网民参与。在关于“未来城市”的主题讨论中,有八种观点颇具新意,分别是:1.现有城市反应了全球城市化趋势,不会因新城市的建立而被遗忘。2.主题城市概念有利于打造城市独特形象。3.科技拉近人际距离。4.城市由工业推动而非政府。5.城市成功经验将基于合作伙伴关系。6.单一功能城市将继续存在。7.去中心化城市(卫星城)将免去建造全新城市的麻烦。8.未来城市的公民将更多地参与城市事务、更为娴熟地运用数码工具,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而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城区中有何种权利。

四、专家建言城市严格控制过度扩张与移民

2012年4月30日,墨尔本大学城市政策研究专业教授Brendan Gleeson(布莱登?格里森)举行讲座,题为“城市时代:风险与重建”。格里森教授认为,人们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而不断涌入城市,证明人类本身就是城市物种。但随之带来众多风险,如气候变化、资源过度开发、资源不安全等,使城市伤痕累累。他以澳大利亚为例,指出该国是城市化和郊区化最为集中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的少数城市聚集着全国大部分人口,而且进行着强迫性的扩张。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居住用地重复开发,人口高度密集;绿地减少;环境质量下降;犯罪率上升。他认为,城市应该控制过速增长的移民,重新建立理想的现代城市。

第2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武汉地区大学生众多,根据2013年楚天金报有关报道,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数量达到104万,是全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1]大学生业余生活丰富,除了学生、体育锻炼,旅游成为很多学生日常生活之余的一个重要选择。在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的经济条件背景下,旅游日益成为居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行为意向,高职学生也不例外,通过旅游,高职学生可以增加见识,提高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旅游中锻炼自主生活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旅游过程中,与同学、朋友沟通,交流感情,是培养人际交往一个很好的途径,也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的合作意识。研究高职学生旅游的意向和消费倾向,通过对这个群里的调查,较好的制定高职学生旅游产品、进一步规范高职学生的旅游行为,提高安全意识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选取的调研对象

以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二年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其中选取了航运物流系、旅游管理系、汽车工程系四个专业方向的学生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其中发放调查问卷的总人数为200人.样本问卷调查分为基本情况和旅游行为的选择题,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等,旅游行为主要是对旅游出行的意愿、精力和态度进行调查。[2]样本回收183份,样本回收率为91.5%。其中回收的样本全部有效,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见表一

通过以上数据得出,由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本身的专业设置导致了生源的特点与其他武汉的高职学院有些显著地不同,主要表现在男生比例相对高、工科相关专业设置较多、来自农村地区的生源较多。通过对高职学生每月生活费的调研得出,由于家庭的背景不一样,生活费相对比较悬殊,其中最低只有600元,最高达到2500元,其中通过对生活费的平均计算,大约在900元左右,在武汉地区,高职学生每个月如果有900元的生活费的话,除去生活等必要开支,有一定的结余。

(二)获得旅游信息的途径

通过表二的数据可以得出,由于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接触广播电视以及专业旅游推荐会的机会比较少,在获得旅游产品信息渠道的时候更多的采取了网络、同伴和校园的传单,其中同伴介绍的比例是最高的,因为这与高职学生喜欢群体旅游的原因是息息相关,很多同学在旅游出行的过程中,更喜欢推荐同伴一同前往。高职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比较多,校园传单又是最直接和简单的信息获得通道,这两种方式在高职学生获得信息途径的比例是比较接近的。

(三)旅游动机的调查

在旅游学的理论中,专家指出旅游动机,只是旅游者更为深刻的旅游需要的反映。这种动机对旅游者具有目标导向的作用,在调查高职学生在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时候,首先要选择高职学生的旅游动机,动机决定了最终选择的目的地。

通过表三的显示得出,高职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为了到户外去与自然的亲近、在旅游中得到新奇的体验,所以高职学生在选择旅游目的非常集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自然风光和运动探险。在调查问卷中,有一道自主问答题“你最想去旅游目的地是?”。在这道问题中,答案主要表现在:凤凰、、庐山、沙漠等。

(四)出行时间调查

在对出行时间的调查中,高职学生的旅游出行时间比较集中,其中80%左右的集中在暑假和五一。在平时的双休和课余时间则是比较少。在183人中有120人会选择暑假,比例达到66%,由于暑假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在暑假容易邀约到高中或者是初中的老同学一起出游。五一期间由于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很多学生则选择在这个时间去春游。国庆节出行的选择比较低,主要原因是高职学校在9月中上旬才开学,国庆节离暑假太近,很多旅游消费在暑假已经进行,国庆节的全民出游,很多景点、酒店和交通不堪重负,很多高职学生也会主动在国庆节避开高峰。寒假由于天气较冷、回家过年等原因,高职学生旅游出行比例也比较低。

在旅游出行天数方面有两个数据。一个是理想出游时间和实际出游时间。其中理想出游时间8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7天以上,而实际出游时间95%左右的高职学生选择了2到3天。很多学生期望较长的出游时间,深度的旅游,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家庭管理等原因,很多学生不得不在整个出游时间控制在3天左右。

(五)单次出行费用调查

表四 学生单次旅游费用的调查

费用区间 100以内 400-600 800-1200 2000以上

比例情况% 21.2 54.5 16.4 8

通过上表四显示,80%左右学生的单次旅游消费在600元以下,这是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经济条件的限制,由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本身的生源特点,学生的旅游出行只能局限在省内或者是周边的2日到3日游。其中有20%左右的旅游单次消费在100以内,这样的消费能力比较适合武汉郊区的一日游产品,所以木兰山、木兰天池、江夏的龙泉山等景点是学生最喜欢的目的地。

(六)其他的调查结果

除以上的调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调查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旅游行为的数据。如90%以上的学生在出游会选择3个以上的同学结伴而行,采取的自助而不是团队游的形式。团队旅游费用较高,尤其中团队的行程不自由、没有个性化体现、旅游体验无法得到保证等原因。在出行交通方式的选择方面,由于出游的目的地不远,9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把汽车作为出行的首选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旅游消费方面,其中交通、住宿和吃基本占据了学生出行的全部费用,因为学生旅游的目的主要是对自然景观的体验,在费用方面和其他类型旅游者不一样,旅游产品消费和旅游购物的费用基本没有。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武汉地区大学生众多,高职学生出游行为应该得到相关机构的重视。武汉高职学生的旅游市场是一个积极培育的阶段,绝大部分武汉高职学生是积极的旅游者,他们旅游的动机很集中,自然观光是首选,但是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资金有限导致了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距离近,消费谨慎,自主旅游比例大。武汉高职学生更适合选择武汉市区、郊区一日游产品和短线的周边游。

四、发展武汉地区高职学生旅游的发展意见

(一)加强高职学生出行中的教育、监控和管理

高职学生的安全是各大学校最重视的方面,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对学生、家庭和学校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高职学生出行,脱离了学校的监管,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安全是高职学生出游最值得注意的问题。除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外,班长和辅导员要对学生的动向实施的跟踪和报告,出现了问题要及时的上级汇报。高职学校要形成相关的应急管理制度,各大景区和保险公司要配合制定适合高职学生短期的保险产品等等。

(二)针对高职学生出游特点,旅游产品设计多样化

各大景点要根据高职学生出游的特点,制定出产品的内涵和价格更适合高职学生的旅游线路,如拓展旅游、真人CS,篝火旅游等等。由于高职学生的出行目的太单一,景点要更多改变这种现象,大力发展科技游和红色游等产品来吸引学生,一方面增加高职旅游出行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在旅游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对高职学生旅游产品的宣传

第3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大城市普遍有“停车之痛”,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怕只有一辆车乱停乱放,也有可能导致交通堵塞。建立和升级更科学的静态交通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以经济杠杆撬动拥堵顽石,也并非北京独创。世界上一些特大城市的实践证明,停车收费或涨价是“治堵”的必经阶段。

有调研人员发现,有些新建住宅小区配建了地下车库,但利用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地下车库价格贵,而小区路边不收费。

须知,停车行为背后,是对土地等稀缺资源和公共设施的挤占,提高收费标准只是在回归“用户付费原则”。我们说,通过停车费等经济手段调节交通驾驶行为,有一定的合理性,是因为此举体现了社会公平。

判断交通公平的大前提,不应局限于有车族的出行需求,而是考虑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出行需求;不应局限于城市居民的购买力,还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力;不应局限于当代人的购车权利,还应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利。

车多车位少,是现实,无可回避。城市管理者当然需要以更多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停车空间,以应对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和停车位缺口持续增大的困局。

但同样重要的是,引导居民接受停车入位、停车收费的理念。因为如果让公交车与小汽车同时处于拥堵状态,就是最大的交通不公平。

当然,与民生相关的涨价抑或收费行为,都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价格杠杆手段的全面铺开牵涉面广、影响范围远,启动前应充分论证、做好调研,保证人们的“获得感”。

应在增加停车资源供给上下功夫

徐杨(媒体从业者,北京私家车车主)

跟免费停车说再见,就能一劳永逸治好“交通病”?

北京市静态交通管理的最大难点在于目前停车位严重短缺。2016年11月的《2016中国十大城市静态交通调查报告》显示,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已达560万辆,现有车位302万个,车位缺口达258万个。

在此情况下,提高收费估计很难解决问题,因为刚需难以满足。

为缓解停车难,北京此前不断推出相关政策。

2011年开始,北京实施“购车摇号”,限制购车人的权利,让首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的时间延后了11个月,客观上减缓了停车难的升级。

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也曾多次上调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的停车费,以期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调节交通流量,缓解重点地区交通拥堵。有关部门还曾酝酿“把拥有(购买或租赁的)停车泊位,作为申请小客车摇号的资格审核条件之一”,至于舆论热议的“拥堵费”,也在持续调研当中。

但我认为,在考虑进一步扩大停车收费范围之外,更应从供给端入手缓解停车难题。

比如,通过加强停车场规划和建设,积极增加停车资源供给;通过大力发展公交、提高便捷度与舒适性,以“替代效应”减缓机动车、停车位的需求。在缺少停车位的老街区,可以通过社区自治、合理规划使许多车位“无中生有”“错峰泊车”。可以进行的尝试有,倡导公共设施和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夜间开放车位;引导、协调有条件的商业设施和写字楼向周边居民错时开放车位。

上述做法和思路,其实北京市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可以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推开。

差别、阶梯收费也是可以考虑的方案

武磊(交通警察)

停车难,是城市管理中的紧迫难题。但一味靠“限”破题,可能不是最优的管理思路。

中心城区停车费上涨,完全可以理解。通过提高停车费的手段,可以缓解机动车进入中心城区的比例和时长。曾有报道称,在纽约地区停车费最贵的两个地区曼哈顿商业区和纽约中城区,前者一个月平均停车费为533美元,后者为541美元。

这反映的是,停车费水平跟土地价值的正相关关系。市中心路侧停车收费或者涨费,可谓合情合理,而从中心城区向边缘城区延伸是否可以考虑实施差别收费管理政策呢?郊区停车位充足,能否考虑设定一些免费停车区域呢?通过有效疏解的方式让进城车辆减少,将车停在中心城区之外,是否也是一种可选方案?

比如,北京和上海一直在研究和推进的机动车区域准入制度。在中心城区范围内,以及连接区域与中心城区的放射线走廊上建立“低排放区”,禁止高排放车辆进入,这方面的管理方案是否可以作为治堵和减排的对策尽快落实?

公共政策的制订,应以最大化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诉求为目标。城市治理是复杂的难题,“堵”要科学,“疏”更紧迫,只有最终加强和改善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彻底解决停车难题。

同时,如果以后停车一律收费,停车收费管理混乱的难题需要尽快破解,巨额停车费的使用方向需要确保能够反哺于交通治理,收费之后的停车引导和服务也需要及时跟上。

破解停车难,要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毕亚楠(旅日华人,商社职员)

东京集中了日本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拥有各类机动车约450万辆,但开车出行很少遇到停车难的问题。日本解决停车难问题,与其有完善的停车场配置与成熟的公共交通系统关系重大。

在东京街头,停车场到处可见。地面的、地下的、立体的,几乎都是无人值守的机器收费模式。此外,由于东京有着快捷便利的公共交通系统,反倒是在公交系统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才会出现几乎人手一车的情况。

东京在解决停车问题上能给我们的更重要的经验,是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1962年6月,日本开始实施《机动车停车场所之确保法》。该法规定,汽车拥有者必须拥有存放场所。这就要求车主在上车牌的时候,必须提供车库证明,确保在距离住宅直线距离2公里之内有存车场所。如果是独户小院,警察会实地调查院内是否有停车位置。确保了停车位再给汽车上牌,大大降低了乱停车的几率。伪造车库证明、拥有车而没有停车位都属于违法行为。

第4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一、调查背景

自驾游旅游(简称自驾游)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兴的旅游方式,以自由、灵活、个性化等特点迅速被旅游者接受和喜爱,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与经济原因。随着各个城市自驾车旅游者的增多,自驾游市场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旅行社、自驾游俱乐部、汽车租赁公司看好并涉足这一市场。基于这一背景,此项调查立足对漯河自驾游市场的调查,探索自驾游的成因、特征及组织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及产生的问题研究。

二、调查对象

(一)漯河市旅行社,自驾游协会,汽车租赁公司

(二)漯河市18~70岁之间的城乡常住居民,共计完成有效样本1000个

三、调查方法

(一)访谈法

对旅行社、自驾游协会、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当前漯河市自驾车旅行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市民进行走访调查,了解自驾游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及消费行为习惯等。

(二)问卷调查法

通过访谈结果,分析研究漯河市民自驾车旅游和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状况,综合归纳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问卷。对漯河市及周边地区的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同时设计网上调查问卷,尽最大可能的增加有效样本所能覆盖的范围,以期获得更为详细完整的研究资料。

四、调查工具

(一)面谈访问

选择漯河市场自驾游产业相关人员一对一开展面访,逐个问题地进行询问,并记录回答。

(二)问卷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派调查员进行全市范围的问卷调查,针对漯河市民自驾车出游的现象及问题,获得第一手资料。

五、数据分析

(一)自驾车旅游者人口学特征分析

1、性别比例。从调查问卷及访谈中显示,漯河市民自驾车旅游者中女性要多于男性,女性的出游比例达到60%左右,在整个自驾游市场参与中,女性参与者明显多于男性。这一现象表明,随着女性公务外出机会和可支配时间的增多,传统的以男性为主要群体的自驾游市场在逐渐的发生变化。2、年龄比例。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年龄分布比较集中,多为中青年人士。53.4%的自驾车旅游者为集中在25岁~40岁这一年龄段,这主要说明这个年龄区间的旅游者是漯河市自驾游的主体组成部分;0.93%的自驾车旅游者处于25岁以下,说明在这一年龄段所占总体比例不高;18.7%的自驾车旅游者处于40岁~54岁年龄区间;18.6%的自驾车旅游者处于55岁以上,但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士更多选择的是自驾游随游方式。3、文化程度。根据调查问卷可以说明,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的学历分布也较为集中,多数集中在大学学历。51.4%的自驾车旅游者学历集中在大学阶段;29.7%的自驾车旅游者为高中学历;学历为初中以下的12.2%,研究生以上的维6.7%,处在这两个阶段的自驾车旅游者人数均不多。这说明在漯河自驾游市场中,受教育程度越高,成为自驾车旅游者的可能性越大。而研究生以上自驾车旅游者比例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受调查人数中此人群数量偏少。4、职业类别。从问卷调查中显示,在学生、公务员、公司职员、教师、医生、离退休人员、自由职业等各行业中,职业群体组成了漯河市自驾车旅游的主体。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公司职员、公务员、教师及医生这几个行业,这就意味着拥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稳定的正当的社会职业、较为充足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是漯河市民选择自驾车旅游的必要条件。5、月收入。根据问卷调查分析,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4000元与4000元~6000元这一收入区间的人群为主体,分别占到了43.7%和22.8%。这说明只有达到一定的收入水平或者家庭经济收入较为稳定的私家车主,才有充足的资金选择自驾车出游,处在这一阶段的私家车主自驾出游的热情最高,出游机会最多。6、家庭结构。从问卷调查中分析,漯河市居民家庭组织结构中35.9%为三口之家,25.8%位二人世界。从访谈中探析到,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中以三口之家形式出游的为最多。这说明在漯河市场中结构越为简单的家庭,越少受到日常琐事的拖累,出游机会更多,选择自由灵活的自驾车旅游的机率最大。

(二)自驾车旅游目的地选择特征分析

本次调查中显示,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者出游的时间、出游组织形式、车辆来源、景点偏好等几个方面。1、出游时间。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外出时间主要是在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及带薪假期,总的来看,有经验的自驾车旅游者外出旅游频率高于有意向的旅游者。并且,与传统出游不同的是,自驾车旅游者会有意避开出游高峰,更愿意选择在周末和寒暑假出游。2、出游组织形式。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选择与家人及朋友共同出游的形式明显多于其他方式,且家庭结构越简单,出游的频率越高。3、车辆来源。漯河市自驾车旅游者中80%是乘坐私家车出游,但拼车和租车也占一定的比例份额。可以看出,旅游者是否拥有车辆是其能否成为自驾车旅游者的关键因素。4、景点偏好。在对旅游目的地分析中,自驾车旅游者都更愿意选择有特色、生态环境好的地方出游,甚至有时会避开一些热门景点。在景点选择上偏好适合家庭同游的、距离不是太远的休闲度假型旅游景点。

六、问题总结

(一)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自驾游刚刚兴起,很多方面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各种设施比较落后,满足不了广大旅游者自驾游的需求。很多路标都还没有标清,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新建的景区,可能还没有完善路标指示,导致在自驾游时出现找不到路、绕路等事件发生。

(二)交通安全难保障

车作为自驾游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会有部分旅游者在出游之前没有对自己的车辆进行专门的检查、保养,所以在路上很可能会有车辆零件失控的事件发生,甚至出现车轮爆胎的安全事故。另外司机的疲劳驾驶、新手上路等都会成为自驾车旅游路上的车辆安全隐患。

(三)景区问题

随着自驾游旅游者的增多,很多景区的停车场由于缺乏前期规划,造成景区交通拥挤、停车困难的现象。另外景区对治安管理还不够完善,流动的人口越多,其中隐藏的安全隐患就越严重,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对自驾游旅客造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四)游客自身问题

漯河市自驾游旅游者很大部分是以家庭或者朋友结伴自行前往旅游目的地,在旅行过程中没有大的团体能够依靠,也不具有专业的导游知识,没有较强的维权意识,致使自驾游出现很大的障碍。

七、对策建议

(一)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景区、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密切合作为自驾游旅游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首先加强对景区的管理,重新规划设置景区停车及治安问题。其次旅游部门还可以建立自驾游服务中心,向自驾游游客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求助等。引发旅游小册子,内容包括景点的介绍、进入景区的形成示意图等,完善提高对自驾车旅游者的旅游服务。

(二)加大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通过相关政府部门、旅游部门以及道路安全等部门的宣传,提高自驾旅游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自驾游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所以可以借助一些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力度,进而提高自驾旅游者的自身防范意识。比如在出行前,自驾旅游者要对自驾游所用的车辆问题状况进行彻底的排查;通过网络、旅行社或者其他途径获取自驾游的出行安全知识,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三)发挥相关企业在自驾游中的积极作用

由于自驾游中存在的种种风险,如治安状况、交通安全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自驾旅游者倾向于结伴而行或参加有组织有集体的自驾旅游。漯河的自驾游市场也有零星化向时尚化、规模化、组织化转变,自驾旅游者对个性化和深度旅游体验需求的增强,势必会对专业的自驾游公司提出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漯河自驾游协会、长城汽车俱乐部等多个专业的自驾游公司的快速发展。

第5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1部分地区城市文明交通综合评估情况

各地在贯彻落实“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中均有不同的措施,其中江苏省、上海市和深圳市积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创新工作形式,以城市文明交通指数测评为抓手,有效建立文明交通长效管理机制,在开展交通文明综合评估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1创新测评体系,推进测评专业化

江苏省共设置道路交通秩序、交通管理设施、城市客运服务、交通文明礼让、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公众感受6个测评项目,16项测评指标,28项测评内容。为确保测评工作客观公正,聘请专业调查咨询公司具体实施。测评方法采用实地考察、调阅录像、统计分析、问卷调查4种方法,其中实地考察以暗访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由相关部门提供数据,问卷调查以随机街访方式进行。测评范围覆盖13个设区市和41个县(市)。在测评流程上,根据以点带面、均衡分布原则,随机抽取考察地点,开展实地考察。考察期间,同时开展问卷调查。在分值构成上,道路交通秩序35分,交通管理设施15分,城市客运服务、交通文明礼让、道路交通安全各占10分,社会公众感受20分。上海市委托市民巡访团对全市8个中心城区、8个郊区县的16个文明交通示范商圈、16条文明交通示范线路和160个文明交通示范路口(抽样测评80个)的文明交通状况进行测评。测评结果包括全市交通文明创建综合指数、文明示范路口测评指数、文明示范线路测评指数和文明示范商圈测评指数。深圳市进一步细化了指数,城市交通文明指数中涵盖守法率指数、市民感受度指数、交通设施完善指数、人行道无障碍指数等四项指标,以及用于比较同期情况的进步指数,调查工作由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实施。

1.2客观反馈结果,问题导向促整改

江苏省向测评公司提供交通路口、主次千道、中小学校、文明交通示范路口等测评样本,在测评结束后,将全省测评情况向省级党委政府作专报。同时,将各市测评结果、各项排名、存在问题等情况,逐市详细地书面函告各市政府、文明委,并联合组成检查组,督查各地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上海市旨在通过问题导向调整创建项目,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以点带线促面,推动整体交通管理工作水平,形成道路交通文明与公共交通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每月按中心城区和郊区的交通文明示范路口创建、交通文明线路创建和交通文明示范商圈创建进行排名,并向社会公布测评结果。督促在全市范围进一步扩大交通文明示范路口、交通文明示范线路、交通文明示范商圈创建,推动交通行业创建水平的稳步提高。进一步推动文明交通法制化建设,探索建立文明交通失信惩戒机制。深圳市每月向社会公布调查报告,包括全市、各区和样本路通指数的分数和比较情况。每期测评结果都由市委宣传部主管领导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通报,市长亲自部署整改工作。

1.3加强数据应用,促管理提质升级

江苏省一是根据对城市交通文明指数测评数据的分析,向社会文明交通大数据,在全社会开展了“我最讨厌的交通陋习”和“我最推崇的文明交通行为”的“双评”活动,共有252万群众参与到投票中,并形成文明交通“江苏共识”和安全行车“江苏规矩”,文明交通主题系列活动影响不断增强;二是不断建立健全文明交通信用管理体系,2016年共有34余万人列入失信名单,其中1527人已经实施惩戒到位,推动了个人自律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的形成。上海市2016年交通文明综合指数的不断提升,印证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利于在交通大整治行动后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文明交通创建机制,构建交通综合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深圳市每月在官方媒体上对交通文明指数报告进行权威解释,涉及到交通设施管理和维护、秩序管控等多方面因素,并以数据中反映的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交通整治行动。

2文明交通综合评估对交通文明建设的实践意义

城市交通文明综合评估侧重于衡量一个地区交通文明程度,通过量化交通管理工作成效,利于研判道路交通运行态势和改进道路交通治理能力。建立城市交通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可为评估同一地区职能部门之间落实交通管理主体责任情况,以及评估不同城市党委政府重视和改善城市交通管理工作情况提供有效方法。在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背景下,开展城市文明交通综合评估有利于促进文明创建工作和城市交通管理的深度融合,并突出以改善路面秩序、交通设施等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推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落实。

2.1量化管理工作成效,凝聚力量协同治理

城市交通管理涵盖城市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管理等众多领域,涉及城建、规划、交通、公安、城管、教育等众多职能部门,部门间需要加强协同治理才能取得工作成效。交通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用,使各级党委政府能够清楚看出各职能部门履职、工作开展和部门协调等情况,对进一步强化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意识、整合交通管理资源具有积极推进作用,有助于防止发生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等责任分散现象,从而打开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交通管理工作局面。同时,量化的指数有利于纵向考核、横向比较。

2.2量化社会文明程度,争取支持赢得理解

交通文明综合评估是以交通管理成效为切入点,客观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文明程度。虽然公众对具体的评估构成指标、考核标准等内容可能并不清楚,但通过对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过程中,在对比城市不同路段、区域和时间的守法率、设施完好率等交通文明指数后,增强了公众对交通文明程度的具体感受。因此,传播交通文明综合评估结果本身可作为开展交通文明宣传活动的载体,一方面使社会公众有机会了解本地区交通文明建设工作,切实提升自律意识,自觉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另一方面,结果具有权威性,可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2.3量化交通运行态势,丰富数据支撑研判

交通文明综合评估工作采集和反映的是整个城市交通运行的各个要素,并按照权重以量化形式表现出来,以数据可视化方式研判交通运行态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判评估成果,也可掌握薄弱环节,找准问题补足短板,把握城市交通管理的规律,预测交通变化趋势,积极引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和改进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交通管理能力水平。

3提升文明交通综合评估的对策建议

安全出行、文明交通是一座城市不可缺少的文明主题,社会各界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以交通文明综合评估为抓手推动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3.1推动发挥文明交通管理体系中政府主导作用

促进文明交通综合评估与深化文明城市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同步推进,积极发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以及文明村镇创建及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导向作用,将交通文明综合评估纳入到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及工作方案中。以文明交通综合评估为切入点,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各部门对城市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强党委政府在测评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文明办、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等相关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不断推动交通文明建设制度化建设,着力形成常态化机制。

3.2加强城市文明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顶层设计

文明交通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要侧重于与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互相融合和补充,并与目前现有的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及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指标要求中涉及文明交通方面的内容相适应,确保直观反映城市交通管理的实际状况和管理效果。综合评估应围绕城市交通“安全、文明、有序、畅通、便捷”等主题,测评指标可涵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交通管理设施、公共交通服务、文明交通行为、市民满意度等方面,测评样本可选取城市主要路口、主次千道、医院学校及商圈等地点,测评方法可结合实地考察、调取指挥中心实时图像、网络问卷等方式。各城市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调整交通文明综合评估的侧重点,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明交通创建品牌。

3.3研究建立文明交通综合评估的保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文明交通综合评估工作协调机制,在落实测评工作中能够提出具体措施,明确工作任务及分工,协调解决实施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是研究建立健全以城市文明交通综合评估结果为主体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各职能部门改善综合评估工作评估、检查和监督。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对照评估结果查找不足,通过召开现场会、汇报会、座谈会等形式督促落实。及时向社会通报考评结果,对措施落实有力、实施成效显著的地区和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排位靠后的地区和部门针对性加强指导。三是研究引入第三方测评工作,聘请院校专家、专业调查测评机构参与,充分利用学术机构、专业机构的知识与技术能力科学测评。

3.4拓宽文明交通综合评估数据的采集渠道

一是引入基于群众满意度调查的市民评价机制。一方面科学设计网络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居民出行基本情况、对路网结构、交通管理和安全等方面满意度的意向调查。有效的问卷需根据城市人口不同规模达到一定的样本量,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市民交通满意度。另一方面可设计基于评价指标的公众参与城市交通管理互动平台,将市民反映的城市交通新问题、新热点用于更新测评指标、测评权重。二是深化与互联网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优势,通过掌握实时动态的数据、把握重大方针政策、吸纳跨专业的研究观点,不断丰富数据来源,为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数据检验提供基础。

第6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共享经济;第四消费社会时代;车辆共享;民宿共享

共享经济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通过平台的形式将来自个人或组织的冗余资源匹配给相应的需求者,为双方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打车软件Uber和民宿平台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平台,自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成为估值数百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他们在颠覆行业传统消费方式的同时也一直试图突破地域、文化和制度的限制以占据新的制高点。共享经济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从协作消费、协作生产到协作金融、协作学习,共享的理念以互联网为基础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侧面。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其共享文化也由来已久。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国民的消费模式也在逐渐发生改变,不在追求快速增长和拥有大量私人物品,转而追求简约的生活,通过共享获取无法满足的愿望。

一、第四消费社会时代是日本共享经济发展的土壤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第4消费时代:共享经济,让人变幸福的发趋势》中将近代社会分为四个消费时代:第一消费社会:二战前,小量中产阶级兴起,消费西方引入的以及国内出现的知名品牌产品;第二消费社会:二战后至石油危机,随着工业化发展,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风气扩展至全国;第三消费社会:石油危机至2004年低成长期,经济因盛转衰,消费单位由家人转向个人,更加注重产品差异和个人特色,单身和啃老族增加;第四消费社会,2005年至2034年,经济持续不景气,人口开始下降,非正式雇员数量增加,越来越多人追求简朴的生活,满足感来自人际关系紧密带来的充实,而非来自物质。在第四消费社会,国民消费模式出现了价值观的转变,从注重国家到注重家庭,从注重个人到注重社会。这些价值现象和欧美社会盛行的共享经济潮流相呼应,为共享经济在日本发展写下前言。目前,分享经济在日本迅速发展,已覆盖民宿、拼车、医疗、家政、物流、停车等领域,并逐渐向时尚、动漫领域渗透。根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数据,2014年日本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是150亿美元,到2025年可达3350亿美元。矢野经济研究所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日本国内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34.7%,得益于宽松的政策,2015年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129%。在日本共享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依然是新兴经济体系与地域文化和制度之间的发展博弈过程。

二、民宿共享是无奈之举还是顺势而为?

虽然民宿共享是日本酒店业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但由于近年来海外游客在日本的爆发式增长使得酒店住宿供不应求,为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逐渐放宽了对民宿共享的限制。因此,Airbnb一进入日本市场,就大受追捧。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的数据,在日元疲软的诱惑下,从2010年开始,日本的海外游客就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局面,2015年有1970万外国游客到日本旅游,预计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到访日本的海外游客将会有大幅度的增长。海外游客对日本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但日本酒店业的发展现状却令政府堪忧。从2010年起,日本的酒店数量基本维持在80000家不变,到2013年和2014年,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为此,日本政府开始为旅客的住宿问题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2016年,东京的大田区成为日本第一个让居民在特定情况下将房屋出租给海外游客的地区,并在此之后获得了日本酒店法的豁免。但法律同时规定,房主必须在当地机构注册并且同意检查,游客在日本必须至少停留一个星期。这一规定出台之后饱受诟病,政府对民宿共享的限制也继续放宽。截止2016年1月,来自Airbnb的数据显示,整个日本有27000个家庭在Airbnb共享民宿,其中东京有11500间。当然,这一数字在美国是337000间,在法国巴黎是66000间。但是日本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在过去一年当中,Airbnb上的日本房屋供给量涨幅已经超过四倍,在Airbnb租赁房屋的海外游客增长了六倍多,日本是Airbnb市场增长率最快的国家。

三、车辆共享,是需求不足还是力量博弈?

如果说Airbnb在日本的发展得益于日本酒店业供不应求的市场契机,那么Uber和Lyft进入日本市场则没那么幸运。首先,日本的《道路运输法》规定,以有偿方式提供载人或载物服务的都是法律所管制的对象,法律禁止没有出租车牌照的汽车和司机通过叫车软件为乘客提供用车服务。Uber和Lyft均是提供私家车搭乘服务的移动应用平台,日本先天的法律限制导致两家平台在日本的发展受到非常大的制约。虽然政府为鼓励共享经济的发展,特许在日本有部分地区的私家车可以营运,2014年Uber在东京推出了出租车和轿车呼叫服务,但却面临着来自传统出租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其次,私家车共享一定程度上在日本已形成规模。在日本,长期闲置的私家车可以出租给出租车公司。TimesCarPlus是日本最大的停车场运营商Park24的汽车共享服务站,主要经营停车、租车等业务。车主可将闲置的私家车出租获取租赁收入。日本的通信巨头Line也在2015年启动了打车服务LineTaxi。但是在日本本土的打车软件,对乘客没有补贴,通过LineTaxi叫车,除了要支付乘车费用,还要支付手续费,这一点与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形成对比。此外,日本的出租车市场相对成熟,车辆安全舒适、供给充足。日本公共交通非常发达,京东的地铁密度是纽约的1.5倍,是香港的7倍,电车地铁是首选的出行工具,使用叫车软件的日本人也相对较少。在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市场环境,日本并非第一个对乘车呼叫服务有分歧态度的国家。即便在叫车软件已经非常普及的中国,来自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质疑、对抗甚至冲突也层出不穷。虽然诸如Uber与Airbnb这样的共享平台在城市发展和创造就业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安全、公平和经济机会的对等依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而,监管是共享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颠覆传统行业的共享平台,一方面需要说服立法者放宽政策,给予他们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来自传统竞争对手的抗争和反弹。

参考文献

第7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践思考

根据《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课程性质和课程对象,决定了教学方法。小《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跟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立足于小学生生活实际当中的小事情,正确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

一、注重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的儿童,孩子们正是在实际生活中发展。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脱离社会实际来进行。只有来自于学生生活中的东西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从孩子的生活出发便于每个学生愉快的动起来。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比如,教学《走进残疾人》,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单手穿衣服”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艰难。课后,还布置了学生在课外为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平时也要多关心残疾人。这样,让学生在帮助残疾人做事的过程中,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树立主动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二、教法多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又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三、运用多媒体,激活课堂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指以计算机模式为基础,结合网络、通讯技术、集多种信息(如文字、声音、视频、图像、影像、动画)为一体的先进的交互式的教学手段。它具有形象生动、图像清晰、直观、信息储存量大、应用面广、频率高等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涉及历史的知识不少,可是教材中的内容比较抽象,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来印证,这些要求单凭教师的语言教授是无法实现的,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点、难点。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极大的节省课堂讲授时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刺激掌握,进而可以利用多余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于历史深层次的探索和把握。

四、教学生活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应当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我生活的社区》时,我为学生布置了综合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所生活社区、村社的便民机构、居民生活特色、社区、村社的过去和现在几个版块的内容,并写出每个版块的调查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体验社区、村社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社会就是大课堂,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度开展活动学习。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这一课,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你生活中见到的一些残疾人出行时不便的样子,然后,让学生自由两两组合一人扮演“盲人”,一人作为帮助者,在学校亲身体验半天“盲人”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当角色互换后,由于有了做“盲人”的亲身体验,自然也就知道该如何去帮助“盲人”了,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这种手把手的学习,寓教于活动之中,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

第8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碳实际践行,使得伦敦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探讨,指出其对国内城市发展、建设的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城市建设 低碳践行 借鉴意义

今年适逢“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政府都雄心勃勃

地提出域内发展规划以及各种专业规划,城市建设也多在

规划之列。而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逐步深入,“低碳城

市”也成为炙手可热的“热词”:在2011 年全国“两会”

的提案中,其独占10%的比例;而在Google搜索中输入“低

碳城市”,0.30 秒内即可找到约 3610 万条结果。根据不完

全统计,国内大大小小660 多个城市中,至少有100 个城

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其热度可见一斑。

但在国内城市建设的历程中,不仅没有一座城市有过

可以量化的减排历史,并且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还出

现了诸多怪状。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相

关专家表示,国内目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

目前国内的“低碳城市”建设依然还是多依赖于经济的

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快速发展,又

伴随而来的是大家逐渐习惯了或正在习惯着的拥挤的车流、

成片的绿地、污浊的空气。同时伴随的,还有地方政府豪情

万丈的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宣传、地方官员引以为傲的城镇化

率,以及逐渐成为一种常态的圈地卖地大搞开发的土地财政。

反观伦敦市低碳建设,除了一系列废旧资源的二次利

用等国内耳熟能详的节能手段,其城市建设中的低碳践行

对于国内的“低碳城市”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

伦敦市与国内大行其道的“低碳城市”建设方式的最

主要的区别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交通方式的改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曾经的自行车王国毅然决然地

集体将自行车弃之如敝履,大家转而郁闷于超级拥堵与超

高油价的纠结中。据相关资料,北京市小汽车日均行驶达

45 公里,是东京的2 倍,是伦敦的1.5 倍,首善之区的首

都被称为“首堵”。广州的调查报告称只有15% 的人在使

用单车,其中以月收入2500 元以下的居民为主;而2009

年的使用率更是低至6.6%。国内都市交通方式的“更新换

代”,最直接的结局就是大家蜷缩在有限的汽车空间中,

诅咒着超高的油价,拥堵在寸步难行的车流中,享受着有

车族独有的郁闷。

城市拥堵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前期的资料,

我国15 个城市每天因堵车而浪费近10 个亿,而全国600

多座城市中在高峰时段有三分之二城市发生堵车现状),

同时浪费大量资源(据测算,因为交通拥堵全国每年多消

耗燃油数千万吨),而且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按相关资料,

全国汽车发动机空转的时间每减少1 分钟,就可减少1000

吨汽油转化的废气排放;广州市的调查显示,32%的市民

认为空气质量太差而不敢骑车出门),而附带而来的环境

恶化导致的健康问题,堵车带来的心理问题、负面心态等

更是难以测算。

当地时间2011

3

月31

日,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与

美国加州前州长施瓦辛格一起骑自行车,宣传伦敦的自行

车租赁计划

当国人追求生活舒适交通便利,更用拥堵与消耗、污

染为“面子”买单,纷纷热衷于机动车辆购置为“四子”

中的车子奋斗挣扎时,伦敦正在掀起一场交通方式变革,

市长正将人民引导向自行车革命:市民可以从全市400 个

车辆停靠点任意租借车辆;每天全市自行车行驶量已达50

万次且这一数据还在增加;市内有12 个自行车高速通道,

安全、快捷、连贯的道路可以使骑车人方便地从郊区到达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5•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年11 月25 日

市中心(而广州市的调查结果显示,42%的市民认为广州

非机动车道不足,导致在广州骑自行车有困难);计划通

过引进10 万辆电动车打造欧洲电动车中心。与之相对应的

是:发达的伦敦市实际上90% 的人们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只有44% 的人有私家车;有私家车的人平常也很少使用。

而北京2008 年私家车占有率即达29%,此后因为制“堵”

的需要采取措施,2011年数据调查降为22%,但其使用率

却远远高于伦敦市。

二、都市种植

区别于国内的都市里绿地、花草的大力倡导和实施,

以及对公用绿地种植的近乎严苛的管理,伦敦就是一个大

菜园:它不断增加空地进行零食、蔬菜种植。伦敦市长提

出的“都市种植”项目更是把这一趋势推向极致:到2012年,

市内将新增2012 个新的种植空间;屋顶、废弃建筑物工地、

公园、被忽视的住宅角落都会被改造为社区菜园;内河航

道提供免费的河边空地,而且利用驳船作为“流动菜园”;

交通局也开发利用铁道两边空地作为菜园――而这在国内

几乎不可想象。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不可避免

地挤占大量的有限土地资源,原来城市周边大量的蔬菜种

植区域也都在或正在城市化进程中被一栋栋高楼大厦取代。

前不久央视记者一番“深入调查”后,更是把菜价飞涨归

结为城市扩张挤占蔬菜种植面积。如何借鉴伦敦的市政建

设经验,有效地保护百姓的“菜篮子”工程,也是我们城

市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蔬菜价格高企导致的市民“菜篮子”问题尴尬之外,

蔬菜长途贩运伴随的成本增加、消耗增大,特别是能源消耗、

环境污染增加,也不容忽视――异地购物、长途运输的减

少也是践行低碳的重要内容。这方面,伦敦有值得国内都

市借鉴的地方。

三、限定区域内进行城市化

区别于国内城市的扩张甚至是摊大饼式的盲目扩张,

伦敦市被环绕于广阔的乡村区间内,城市之间的分界线受

到法律保护;所有城市开发和经济增会必须在现有城市覆

盖区域内;要求对土地进行高度的集约化利用。

我国本就是人均土地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随着城镇

化建设的推进,以及都市化的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也将

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一个严峻考验。如何借鉴

先进经验,合理进行规划,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必将成为

国内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伦敦市城市建设的经验可以发现,这些发达国家、

•6•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Cheng Shi Jian She Li Lun Yan Jiu•理论前沿•

发达都市的理念和我们的日常大力倡导、推进和引以为豪

的数据、追求差别太大,但是鲜明的结果却会告诉你到底

孰优孰劣:通过一系列低碳倡导和践行,在节约油、气资源,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等可以量化的参数之外,环境保护、空

气质量改善,以及市民健康等难以量化的指标更是得到大

幅提高。单就空气质量而言,曾饱受工业化恶果以“雾都”

闻名世界的伦敦,早已今非昔比,其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图)。

图:装在瓶子里的1955年、1970年和2010年空气对比

由于条件所限,国内的城市建设甚至“低碳城市”建

设仍然依赖于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但当多年

以后资源枯竭时,留下的,将只有恶劣的生态环境。而环

境治理空气质量改善的费用,又远非现在以环境破坏为代

价而取得的蝇头小利所能弥补。

气候问题已成为国际共识,节能减排、践行低碳对于

人均资源占有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我们有着更为重要的意

义。在“十二五”之初,在新一轮造城运动中,伦敦市城

市交通方式的改变、加强都市种植以及城市化的限定范围

等手段,对国内改进城市建设中急功近利的措施,推进低

碳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伦敦市城

市建设中先进的低碳理念以及理念践行决心,对国内的城

市发展、城市建设特别是以“低碳城市”建设为目标的地

方政府,具有相当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1]张耘.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

(2010-2011)(2011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林衍,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未上马,已脱缰.

《中

国青年报》[N].北京:2010,12.01.第11版。

[3]杜娟.广州自行车出行率提高[N].广州日报.广

州:2011,06.13.A16版。

[4]佚名.施瓦辛格与伦敦市长骑自行车宣传环保

[N]. 中国新闻网. 北京:2011,04.21.

[5]佚名.产业关注[N].江南时报.南京:2008,

第9篇: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 系统设计;创新设计Abstract: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city development, which makes the city has go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drainage works. Drainag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we must be scientific, reasonable drainage system design to ensure residents' daily life, combining with the working experience in summing up to the design of drainage system construction, through specific examples for further analysis, for similar project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design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 design; innovative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P3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发展,这就使得城市给排水工程得到了越来越的关注。众所周知,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发展的快慢直接会受到城市建筑给排水的约束。但就我国目前现阶段来看,我国城市建筑排水系统设计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够完全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给排水设计方面的重视,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以及城市的整体水平。

1、源于建筑给排水设计的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不断加强,使得我国的大部分城市的建筑工程施工逐步提上日程。这些建筑都具有人口密集、结构复杂等特点。因此,要想使得居民能够具有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居住条件,就要建立良好的给排水系统。不仅如此,相关的建筑给排水系统还应该满足在一些意外情况下能够及时进行相关营救措施,以保证当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城市建筑给排水新理念的研究要符合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节水节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给水和排水新理念的研究设计,促进建筑给排水节能降耗工作,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城市建筑给排水新理念设计研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环境需求,还可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未来发展。

2、城市建筑给排水的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也就从另一个方面促进了我国城市住宅建筑的标准不断提高,因此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会对日后居民的生活起居带来很大的方便。

2.1 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

在具体的建筑给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当中,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相关实施规范以及政策来具体操作。每栋建筑的给水系统应包括蓄水池、水泵、水箱、减压阀、用水点供水方式几个方面。水系统的设计中要严格做好相关设计和研究,使供水系统拥有节能效果好、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等优势。此外,给水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给水管道的设计。目前新型的给水管材主要有:聚氯乙烯类、聚乙烯类、聚丙烯类等以及工程塑料类等。这些材料的选取要根据管道的使用位置和使用方法而定,不同的管道位置需要不同泅渡要求的管道材料。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管道连接部分的选材,这在给水系统的设计中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目前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火灾问题是使世界上各个国家也头疼的事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也就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而现在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给水系统超压问题严重,自动喷淋系统设计和使用不合理,消防水箱的使用中也存在问题等。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进行城市建筑给水设计当中应该避免这类事情发生,从而达到优化系统的作用。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既要符合国家规范标准,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又要在最大限度上做到节约资源,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2.2 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

与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相对的就是建筑排水系统方面的设计工作。而在具体的设计工作当中,关于城市建筑的排水系统主要侧重了生活污水、生活废水、屋面及阳台雨水方面的考虑。城市建筑的排水系统也要根据城市的排水制度和地方管理部门的要求以及建筑自身的要求来选择排水系统的排水方式。此外,在目前许多城市建筑的排水系统中都存在排水管道噪音过大的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铸铁管道已经逐步被塑料管道代替。而这些塑料管道的排水噪音要比铸铁管道高出10dB。因此在靠近排水管道卧室的人在休息时常常会被排水立管的噪音吵醒,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排水管道在设计时,要注意远离卧室,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螺旋导流槽,以减少排水时水流的碰撞和紊动,降低排水噪音。要想城市能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关城市建筑排水系统方面的设计就应该满足当地的城市规划。不仅如此,城市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还应该满足国家对环境方面保护的要求,从而使得城市能够持续发展。

3、城市建筑给排水的创新设计

3.1 采用能够更加绿色的设备

在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关于管道和阀门方面的设计占有重要的比重。而在过去由于一些给排水方面的材料限制,使得一些管道以及阀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就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就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因此我们在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新理念设计时要采用优质的管道材料以防止其锈蚀,比如新型的管材铝塑复合管、不锈钢管、PP-R 管、PE 管等,这些都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而在阀门方面的选择上,根据实践调查显示,截止阀往往比闸阀、蝶阀更能节水,从而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2 充分利用太阳能加热城市建筑住宅用热水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性能源已被人们应用在很多领域。众多周知,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已经运用在较多方面上,也是作为我国环保的一种较为重要的途径。根据一些调查报告显示,关于城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所消耗的能源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在城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中,主要是制备热水所消耗较大能源。因此充分利用太阳能加热城市建筑住宅用热水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能源消耗,所以在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新理念设计时采用太阳能加热住宅用热水,这既能保证其经济性能,又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3 水系统设计的保温改造

我国许多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还不够完善,热量损失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减少热能的损失,具有重大的意义。比如,在卫生间或者住宅厨房中合理的设置局部供热系统中,通过科学的设计来减少热水管的长度,或者加入管道保温设施等。近几年,水泵自控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并取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该种设计是在热水循环水泵的运行时,选用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配水龙头处,适当的装设水流指示器和感温原件,把信号有效的传递到循环水泵的控制系统中,使水泵不同配水工况下具有高效的运行参数,从而达到节电节能的目的。

3.4 实现雨水的有效回收和利用

在每个建筑排水设计中都要考虑雨水的排放,雨水排放不当将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等,因此回收利用雨水可以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还能节约水资源。雨水的回收利用就是将雨水收集起来,经过一定的处理后,作为绿化、洗车、道路冲洗用水,同时还可以用于厕所冲洗等。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用水量,还给城市建筑排水系统提供了方便,这也是城市建筑给排水系统新理念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