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创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途径和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1、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即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盖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二、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活动中往往具有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而思维的“发散”是创造思维的基础,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实验教学要创设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化学自身特点来看,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这是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知兴趣上,老师特别要注意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引入分析现象本质,结合启迪思维,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在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课程和兴趣,在实验室找到所需的器材,制作、拼装和研究一些课题,如学生在研究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的实验中发现,刚开始生成的溶液变为黄色,但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发生了改变,然后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的颜色也并非红褐色,学生大为不解,老师在这种时候启发学生一步步的分析原因,分析与课本上的现象不同的根本原因,最终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2、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一种激情情境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设情境的途径可以是提问、展示事实、播放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
演示一个趣味实验来创设情景(边讲边操作):在烧杯中放入适量蔗糖,加入少量水润湿,倒入一种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搅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用大屏幕示文字表述:①看: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为什么);②摸:烧杯壁发热;③闻:有刺激略带酸味的气体(什么气体)。(问)这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是什么呢?
利用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并积极思考的有利时机,教师及时展示教学目标,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有利于学生将已经激发起的学习热情、定向思维与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从而保证教与学双方在情感上和目标上的一致。
三、培养创新技能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上述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领“创新”成功的滋味。
四、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中学生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重理轻文态度的人很多,事实上,据国内外研究,人文科学有着培养人的创造力、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的作用,而如果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往往会形成模式化的思维定势,难有创新。另外,消极和错误的人文精神也会阻碍、压抑创新活动,略举几例:牛顿晚年相信上帝而无所作为;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在荣誉和成就面前失去了冷静和谦逊,最终发展成为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人等。所以要摒弃“枪打出头鸟”的儒家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意识,听天由命的宿命论,“顺者昌,逆者亡”的权威心理,与世无争的无为思想等。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3、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本科化学教育中,由于其化学教学的特殊性,其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实验教学较多,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要求也较为突出。本文针对本科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意识展开研究,通过分析本科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明确了现阶段本科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问题,并提出了与之适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化学教育;创新意识;学生培养
现如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科研领域的创新与人才培养更是如此。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需要不断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培养。针对本科化学教学而言,其教学涉及的领域较广,且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性极强,相关实验教学较多,这些都必须要求本科化学教学中,一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空间,借助化学教育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创新性意识的形成[1]。
一本科化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现如今,我国的本科教育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阶段,尽管近年来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但是在实际的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并没有完全落实,一些传统教育中的问题仍然存在,例如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失。盲目追求理论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激励。
(二)师资团队创新能力较低
教师作为本科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其师资团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的落实。然而实际情况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思想限制,其对于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相对较低,因此在对学生的教学引导中,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创新性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一些资深的本科化学教师,尽管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现代化教学理念,不能够满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求。
(三)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差
现如今,大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而针对本科化学实践性的需求来说,很多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尤其是针对一些化学科研项目的实践,这些都影响大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本科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意识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在本科化学教学中尽管已经融入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并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性意识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化学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首先,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盲目重视理论专业的教学,忽视了化学实验课程的设置,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化学试验中,操作能力较差,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意识培养。其次,交叉学科知识结构较差,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化学相关课程与其他必修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这就造成学生综合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具体到化学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交叉点,其应用与创新也就相对较差。
(二)课外创新实践平台尚未建成
1.课外创新活动参与度低
课外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多数的本科化学教学过程中,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较少,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化学实践中,阻碍了学生的开拓思维和创新意识。教师缺乏对学生参与性的鼓舞与引导。
2.创新实践基地管理不当
尽管各大高校都设立了相关的创新实践基地,但是其再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很多实践基地都是由学生会负责管理,缺乏专业导师的指导,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
(三)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
1.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创新性意识的培养,需要本科化学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注重交叉教学,同时进行化学实验的创新与科研。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对互动教学、启发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尚嫌不足。课堂氛围和学生参与性都相对较低,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课堂思维的扩展。
2.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如今,大多数的高校化学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中,而化学教学不仅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较强,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要求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交叉学科基础性、专业性的需求,不断丰富教学模式,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
(四)评价方式与实验课程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1.评价方式不科学
目前很多高校的化学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仍然停留在考试阶段,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实践、创新意识的评价相对较少,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盲目地片面地重视理论考试,忽视了社会实践与自身创新意识的提升。
2.化学实验课程作用较小
对于本科化学教育而言,化学实验课程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意识的重要组成。然而在实际的化学实验课程中,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忽视了对学生设计、探索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程变成了一种固有流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创新,也就不能够通过实验课程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本科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1.优化课程设置
对于本科化学课程来说,其与其他学科的兼容性较强,某些内容具有一定的交叉点,因此在化学课程设置中,可有针对性地适当增加学生的相关选修课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够在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开拓思维,更好地参与到教师的化学教学中。
2.丰富教学内容
随着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不断调整,本科化学教学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需求,合理调整教材内容,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针对具体教材进行相应的化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引导学生参与到理论课及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化学创新的主动能动性。
(二)建立课外创新实践平台
1.举办化学创新研究讲座
对于本科化学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就必须要改变“闭门造车”的现状,积极开展化学创新案例讲座,将化学创新的一些成功案例、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让学生在实际的化学创新案例中,丰富化学知识,收获创新理论,进而为学生实践与创新提供良好的借鉴价值。通过创新研究讲座,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水平。
2.建立网络化学实验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站,成立了师生互动、学术交流的教学平台。对于化学教学来说,应该积极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在平台中创建化学实验栏目,将学生的一些实验课题、创新科研成果进行公布,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
3.加强校企合作
建立产学研基地是有效推动学生创新性意识的途径之一。借助企业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科研经费,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这样不仅为企业培养了储备人才,而且也更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意识。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与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一要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只有加强基础实验教学才能够保证学生扎实的实验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要加强综合实验的教学,综合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第一步,需要教师结合交叉学科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总体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2];三要尝试展开创新实验教学,设置一些创新科研实验,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操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创新意识。
2.丰富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针对科研成果和化学实验案例,进行课堂探讨,鼓励学生进行模拟,并在探讨完善理论原理和实验操作流程的同时,提高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可以采用联想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将化学现象、化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相衔接,通过联想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化学,进而主动低参与到化学教学中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四)科学调整评价方式
改变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将口试、创新实验、考试合理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标准,避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阻碍学生在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另外,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融入对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的评价,使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更为合理,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
参考文献
1.从课文的插图和示意图中发现问题
例如,从“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就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这是几个什么形状的图形?
(2)平面图是圆形,而对应的立体图是什么?
(3)为什么不把圆形绘制成正方形或者其他的图形?
(4)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图中出现大小、阴影都不相同的几个圆应该如何理解?
(5)如果图中出现大小、阴影都相同的几个圆应该如何理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答,同学们对于原子既有种类的区别又有数目的区别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理解了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分子可以由相同的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等知识。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涉及微观方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时,图示可以进行形象生动地解释和说明,还可以从量的方面启发诱导学生。又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挖掘问题:
(1)一个水分子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2)一个水分子能分解成几个氢原子?几个氧原子?
(3)图中绘了几个水分子?
(4)图中为什么要绘制两个水分子?
(5)图中为什么不绘制四个水分子或者六个水分子?
(6)这个图对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帮助?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答,一方面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另一方面可以直观地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种类不变”“同种原子的数目不变”这两个要点。
2.从注释和资料卡片中发现问题
注释和资料卡片是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提高性说明,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针对资料卡片——“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宇宙中氢的含量”,可以结合课文中“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份数”,将其糅合成这样一道题:“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这样运用类比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逐渐教会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从而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二、结合实验,激励学生
质疑、实践和探索的创新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帮助其正确理解并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实践和探索的创新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脑相会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行教科书安排了三十几个演示实验。演示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观察到正确的操作、完整的现象之外,还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为结论性的东西或者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例如,从“镁带的燃烧”中观察到“白烟”现象和“白色粉末”。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是一个疑团;如果要解释,在化学课的第一节是解释不清的,所以只能分步处理。首先告诉学生“白烟”和“白色粉末”标志着有新物质生成。到底是什么物质,在将来的学习中慢慢认识。等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通过探究,说明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同时和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白烟”。然后,在学习《金属的活动性》时,又把这个实验搬出来,与“铁丝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进行比较,自然就得出了“镁的活动性强于铁的活动性”这一结论,同时也补充了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一种方法。
2.允许学生在实验中出错,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余地
记得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中,有一步是“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检查实验结果时,我发现有一个同学的试管中出现了颜色更深的胶体。于是我让他重新操作一次,探究原因。后来,他告诉我,他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误加了氨水。其实,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老师因势利导,或许能得到一些灵感。
3.家庭小实验经常闪现智慧的火花,其作用不容忽视
家庭小实验一般就地取材,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向食用碱中加入食醋,可以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这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稍微动脑筋就知道这是纯碱和食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基于这个实验,我设计了一道实验习题,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纯碱属于盐而不属于碱”。通过这道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和操作,结合得出的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区分了碱和盐的离子构成,同时牢固地掌握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在社会生活中发掘问题,营造创新氛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像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水质恶化、酸雨肆虐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前美国化学学会就主编了中学教科书《社会中的化学》,阐述了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化学教学应率先推行“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结合所学知识,关注周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针对性地发现问题,逐渐养成学生自己发掘问题的习惯,从而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欲给别人一杯水,必先自己储备一桶水”。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平时的教学积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想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在平时不断地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在知识面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课堂教育的经验。不论各行各业都需要实战经验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作为教师更应如此。应该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回想自己在课堂教育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和其他教师通过旁听课或当面交流等方式互相取取经,或者通过参加国家性质或地区性质的教学研讨会等方法向其他优秀的老师学习,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各项科研活动来提高自己,这对提高自身的教学积累和堂课经验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参加的科研活动越多,见识的越多,积累的也就越多,而在课堂上能带给学生的资讯就越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化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不断的授课发现,不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一点自始至终都是很关键的,那就是学习的氛围。我认为一个只注重授课内容是否被学生接受的教师并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看见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时时刻刻的在和同学们一样的学习,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结合自身科研实践经验,为学生奠定创新思维基础
目前的化学教师都有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可以将自己实践的经验或者一些趣闻讲述给学生,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我的研究方向是药物有机化学。所以,我就曾经将自己研究的经历与课程中相近的知识点串连在一起讲,然后将我实验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再提问到课堂上,这样不仅更生动,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还会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思考了很多问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有机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带有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大地万物,有机物数不胜数,药物就是一种有机物。那么这么多的药物,它们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又如何用人工去制取呢?是否能够通过一些不同的合成方法来合成一些有其他作用的新药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而且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思考题更能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基于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比方说,人工合成一些天然药物,通过改变一些简单的官能团,是否会对药效发生改变或者增添药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进行切实的实验,然后再检测其药效活性。学生不仅在实践中灵活的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在理论知识中掌握了实践的要领。这样既有理论又有实验方法,对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授课变成一种知识的灌输。如果仅仅是将知识讲述下去,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对没有兴趣的事情谁都不会进行过多的思考。最好的情况就将教师讲述的知识牢牢地记住,也仅仅是记住而已。所以应该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兴趣上来了,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接触知识,主动地去思考一些有关科研的问题,才会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始终带着问题去听讲。这样才会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其以后的科研实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传统的教学模式排斥创新。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抓进度、抓得分,把一切可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东西都转化成为一种固定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缺乏思维更没有创造思维的机会。
2、课堂教学难以顾及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教学素质较低,导致了在课堂上主要关注知识的讲解分析,多余动作多,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的注意力局限在知识与课堂环节以及课堂纪律上,难以顾及学生的思维状态,只能关注学生的表面动作。
3、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不够
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以老师、教材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熏陶,学生思维从属于老师及教材,学生既缺乏创新的意识也缺乏创新的能力,甚至思维都处于“怠速”状态,难以启动加速。长期的培养让学生墨守成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迷信书本、权威,不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盲目效仿别人的想法、说法、做法,不敢向书本和权威质疑。中学的理科基础知识教学,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生活及学习中的问题,变接受知识为发现知识,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二、高中化学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
1、民主平等的课堂。
民主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基础,民主才有自由,自由才能自主,自主才能勇于创新。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精神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不能占用整个45分钟来一言堂。
2、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与时空。
民主的课堂除了保障学生的课堂自利,还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思维留下空白。同时,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改善学生的课堂状态,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的状态。
3、教师的正确引导。
课堂还给学生不等于教师不问学生,教师的任务比传统课堂的要求更高。教师就像央视住处人一样,永远把嘉宾放在前面,但是自己一直控制着嘉宾的发言,控制着整个的场面。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对学生的激励,对知识的总结等无不体现教师引导的存在。学生也不是给了时间就会创新思维,也需要教师的对思维的激发与引导,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平台及催化剂。
三、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1、改革课堂教学环节
实际上这里讲的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当前,很多的学校提出很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什么讲练结合、三案六环节、循环大课堂等,总结这些模式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重视预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中,对学生的预习高度重视,他们的理由是这样的——学生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就要对知识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又准备地入场才能进行更好的展示与更深刻的思维。这其实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关,就是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起点上。当前,我们很多的教师在学生没有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对学生展示环节的重视,他们重视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大声质疑、勇于展示,学生把自己的创新点都展示出来,激发了积极性,加深了交流互动。三是他们对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重视,这个环节让学生互助合作,知识进行碰撞,激发了很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2、教师积极的思维引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教师要多角度引导学生是思维,课堂发挥学生自主并不是让学生的思维一盘散沙。引导的方法很多,例如:引疑激趣,诱发思维的兴趣性;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等等。在化学教学中有:多题一解、多仪一用,多物一性等,例:⑴已知两种质量(或体积)分数的溶液(或气体)欲混合为一定质量(或体积)分数的混合溶液(或混合气体),求两混合成份的比例;⑵已知两种烃的分子式及其这两烃混合物的平均分子式,求混合物中两烃的比例,都能用“十字交叉法”求解。这就是多题一解。多仪一用:如大试管、锥形瓶、烧瓶、集气瓶、U形管加上橡皮塞和导管,都可以用作制取H2(或CO2)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容器;集气瓶、试管、锥形瓶、烧瓶都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等等。
3、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味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活动中。如:“维生素”问题情境的设计。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几个月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导引学生对维生素的结构、功能及对人身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
在人教版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如果只是教师按照教材实施化学实验,就会导致学生不能深刻认识到化学原理,进而不能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因此,对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进行创新和改进,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和化学知识的印象。比如,在开展溶液组成这一化学实验中,学生难以对溶液的容量、溶剂和溶质的计算和概念进行理解,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溶液组成的实验,将铁放在稀硫酸里,这时会冒出大量的气泡,溶液也从无色转变成浅绿色,这时教师可以这样为学生讲解:“同学们,在这一实验中,原来的稀H2SO4中的水就是老师所说的溶剂,而通过反应所生成的FeSO4则是溶质。”这样便可以通过创新和改进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溶剂、溶质这两个概念。
(二)创新与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材料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改进实验材料能够增强化学实验的客观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教师所实施的实验不能仅限制于课本上的实验,很多因素都会使化学实验材料影响到实验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改进化学实验原料,保证化学实验得以顺利开展,最终保证化学实验的准确性。例如,在模拟酸雨危害的实验过程中,实验原本要将石灰石或锌、镁条和清水加入到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和空集气瓶里,然后观察和分析产生的反应,该实验旨在为学生展示酸雨的危害和形成。但是,因为采集二氧化硫的难度很大,再加上初中生缺少对煤炭燃烧原理的认知,从本质上将化学教学难度增加。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原理和自身知识,对实验材料进行创新和改进,教师可以通过氧气仿生装置来进行煤的燃烧,进而产生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二氧化硫以后所得到的溶液呈现出酸性,进而形成酸雨。在这一环节的实验结束以后可以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石灰石和树叶等,石灰石和树叶会被溶液腐蚀,这时学生便可以意识到酸雨所具有的危害性。
(三)创新与改进初中化学实验装置
在实施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用到很多实验装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改进和创新实验仪器,将实验操作过程简化,进而提升化学实验效果。例如,在教授分子运动实验的时候,教材中通过烧杯来进行实验,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氨水的挥发性太强,教师可以通过滤纸来改进这一实验,首先,教师要将滤纸进行分割,使其宽度为1厘米,以间隔为2厘米的距离将酚酞试液滴落在纸条上面,接着将试管横放在水平位置上,在棉花上滴落浓氨水,再用棉花来密封试管口。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试管里的酚酞逐渐转变成为红色。
(四)结语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医护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语言和认知
随着医疗卫生对外交流日益繁密,对世界性医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2001,2006),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原有的基础英语(EGP)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医护类院校开设医护英语课程是高等医护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理论,由Vygosky于1978年提出,[1]该理论包括中介(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Activity)和临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等核心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人主体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结果。[2]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sUniversityPress,1978.
[2]WertschVygotsky.OnLearingand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85.
[3]Lantolf,J.P.&S.L.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4]卞少辉.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5]任荣政.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6]段玲琍.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8).
优化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优化 教学 培养 能力内容提要:在化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着手,也要让学生知道创新活动不创造新知识,而是重在创新学习方法。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学生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并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激励学生 培养创新学习精神;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展课外小型科技活动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等方面入手,创造宽松而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地参与不同形式的学习、实验等创新性的活动。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学生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模式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初中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都是对前人发现、研究所积累成果的传播和再现,没有什么创新性的任务。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更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要创造一定条件的学习情景和学习氛围,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模仿、探究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发现相对学生而言是新知识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联想、判断、推理以及综合分析,归纳出基本规律和学习方法。这可以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优化课堂教学,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一个比较适宜的学习环境,竭力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创新活动。善于接受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对课堂教学的管理采取开放形式。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看法,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养成学习中的创新习惯和创新胆识。鼓励和帮助大部分学生将大胆的设想和创新计划变成学习中的现实。让学生自己品尝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领略创新的实际意义。优化课堂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中的最好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并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产生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学习的潜在能力,也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欲望。教师可以用集颜色、状态、气味、光和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来强烈地刺激视觉吸引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用加入指示剂之后的酸碱中和反应、镁条燃烧、喷泉、爆炸等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教师还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这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侯德榜发明制碱法等化学发展史来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动机。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和鼓励学生,幽默大方的言谈举止等因素都会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二、教学中激励学生 培养创新学习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于教师、不盲从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氢气性质时,教材上用纸筒来收集氢气,然后点燃氢气引起爆炸来证明氢气中混有一定量空气时点燃会发生爆炸。由于实验的成功取决于收集的氢气,也正是难于直观地判断氢气的收集量,有时很难保证爆炸成功。这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是否还有其他相对简单,实验比较明显的方法的问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从改变用纸筒收集气体的方法去讨论和思考,自行得出可用密封性较好的小食品塑料袋收集氢气的答案,这种方法非常直观。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是有一定的传统教学模式,学习中可以通过讨论和探索一些问题来改变传统的做法和学法。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的创新精神。 三、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在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学习能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也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如学习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后,可布置课外家庭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某些物品来验证指示剂在遇酸碱时的颜色变化。又如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氢气的简单装置,装置可以参考教材来设计,但要尽可能地与教材不要完全相同。学生完成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对有创新意向的实验方案,要进行表扬和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就是说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开展课外小型科技活动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学习中的小型科技活动开展状况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创新活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开展课外小型的科技活动。可以从组织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开始,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具备创新活动的基础知识。在活动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必要时进行创新活动的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可以先安排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并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和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实际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更重要是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断地形成创新能力。总之,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各方面入手,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现有条件,想方设法地去进行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当代教育创新》200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