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创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并努力探求解决途径和方法的心理取向,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1、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当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即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盖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二、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创造活动中往往具有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而思维的“发散”是创造思维的基础,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实验教学要创设开放式的创新环境。
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化学自身特点来看,化学实验的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使理性的化学充满乐趣,这是许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少学生往往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知兴趣上,老师特别要注意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把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引入分析现象本质,结合启迪思维,理解概念,掌握规律,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在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课程和兴趣,在实验室找到所需的器材,制作、拼装和研究一些课题,如学生在研究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的实验中发现,刚开始生成的溶液变为黄色,但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发生了改变,然后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沉淀的颜色也并非红褐色,学生大为不解,老师在这种时候启发学生一步步的分析原因,分析与课本上的现象不同的根本原因,最终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2、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的目的是让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一种激情情境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设情境的途径可以是提问、展示事实、播放录像、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
演示一个趣味实验来创设情景(边讲边操作):在烧杯中放入适量蔗糖,加入少量水润湿,倒入一种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搅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用大屏幕示文字表述:①看: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为什么);②摸:烧杯壁发热;③闻:有刺激略带酸味的气体(什么气体)。(问)这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是什么呢?
利用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之中并积极思考的有利时机,教师及时展示教学目标,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有利于学生将已经激发起的学习热情、定向思维与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从而保证教与学双方在情感上和目标上的一致。
三、培养创新技能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之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实验观察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最好是增加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观察、实验操作不同视角去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上述AlCl3溶液和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领“创新”成功的滋味。
四、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中学生抱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重理轻文态度的人很多,事实上,据国内外研究,人文科学有着培养人的创造力、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的作用,而如果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往往会形成模式化的思维定势,难有创新。另外,消极和错误的人文精神也会阻碍、压抑创新活动,略举几例:牛顿晚年相信上帝而无所作为;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在荣誉和成就面前失去了冷静和谦逊,最终发展成为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人等。所以要摒弃“枪打出头鸟”的儒家中庸之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保守意识,听天由命的宿命论,“顺者昌,逆者亡”的权威心理,与世无争的无为思想等。
一、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碱溶液pH>7,那么H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有这样一种计算题: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铁多少吨?这类题对初三刚学化学计算的同学来说,确实难了一些,但如果我们把它拆成这样二个题目:1000吨含Fe2O370%的赤铁矿石中含Fe2O3多少吨?和这些Fe2O3中含Fe多少吨?这对于学生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二、诱发动机,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经长期研究,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在巴拉尔之前,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冒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后经重新化验,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3、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在制硝化甘油时,多次发生爆炸,他本人被炸伤,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从而获得成功,成了大发明家。所以,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假设N2不存在NN,N2变得活泼,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和NaOH溶液滴入Al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SO4溶液中,学生通常会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首先与水反应,所以得不到金属铜,而是生成Cu(OH)2蓝色沉淀。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粗枝大叶不行,粗枝大叶往往会丧失新发现的良机。
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
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五,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
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等。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平时在书本发现的新问题,在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到的新东西,都要经过大脑加工、思维分析、去伪存真,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可能有所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其方法有:①激发兴趣、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②重视研讨学法,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③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④培养学生有目的的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善于找出问题的本质;⑤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不盲目地迷信书本和前人,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第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地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第三,课堂教学要精讲精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第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第五,考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的内容有,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等。
五、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复杂、细致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在科研上要有成就,创出新成果,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付出劳动,也不一定有所收获,甚至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牺牲了终生时间,也可能没有显著的成果。所以,教育学生将来选择科研事业,首先要有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立志奋斗终生,无怨无悔。
2.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优化环境,活跃气氛,研讨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善于把不同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把不同的事物联系或移植到所要探索的问题上来,进行分析比较,一方面就可能对所要探索的问题有所启迪,另一方面能拓宽所要探索问题的路子。
4.训练学生抓装一闪之念”,及时运算、分析、实验、验证,就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5.训练学生,善于从微小的差别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以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和化学家拉姆塞等人发现稀有气体元素为例,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用,培养训练学生的这种创新思想和方法。
6.培养学生搞创新的群体意识。个人奋斗,身单力薄,智慧有限,火光一点;集体创造,力大无比,智慧无穷,火焰冲天。教育学生不计名利,团结协作,共同创新,为将来集体搞科研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矗
1.从课文的插图和示意图中发现问题
例如,从“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中,就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这是几个什么形状的图形?
(2)平面图是圆形,而对应的立体图是什么?
(3)为什么不把圆形绘制成正方形或者其他的图形?
(4)在今后的学习中,如果图中出现大小、阴影都不相同的几个圆应该如何理解?
(5)如果图中出现大小、阴影都相同的几个圆应该如何理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解答,同学们对于原子既有种类的区别又有数目的区别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理解了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分子可以由相同的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等知识。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尤其是涉及微观方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知识时,图示可以进行形象生动地解释和说明,还可以从量的方面启发诱导学生。又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挖掘问题:
(1)一个水分子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2)一个水分子能分解成几个氢原子?几个氧原子?
(3)图中绘了几个水分子?
(4)图中为什么要绘制两个水分子?
(5)图中为什么不绘制四个水分子或者六个水分子?
(6)这个图对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帮助?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答,一方面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另一方面可以直观地解释质量守恒定律中“原子种类不变”“同种原子的数目不变”这两个要点。
2.从注释和资料卡片中发现问题
注释和资料卡片是对课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提高性说明,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针对资料卡片——“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和“宇宙中氢的含量”,可以结合课文中“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份数”,将其糅合成这样一道题:“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这样运用类比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逐渐教会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从而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真正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二、结合实验,激励学生
质疑、实践和探索的创新精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观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帮助其正确理解并运用化学概念和原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以及实践和探索的创新精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脑相会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行教科书安排了三十几个演示实验。演示过程中,除了让学生观察到正确的操作、完整的现象之外,还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为结论性的东西或者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例如,从“镁带的燃烧”中观察到“白烟”现象和“白色粉末”。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就是一个疑团;如果要解释,在化学课的第一节是解释不清的,所以只能分步处理。首先告诉学生“白烟”和“白色粉末”标志着有新物质生成。到底是什么物质,在将来的学习中慢慢认识。等在学习“空气的成分”时,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通过探究,说明镁在空气中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同时和空气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白烟”。然后,在学习《金属的活动性》时,又把这个实验搬出来,与“铁丝在空气中加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进行比较,自然就得出了“镁的活动性强于铁的活动性”这一结论,同时也补充了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的一种方法。
2.允许学生在实验中出错,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和余地
记得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中,有一步是“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检查实验结果时,我发现有一个同学的试管中出现了颜色更深的胶体。于是我让他重新操作一次,探究原因。后来,他告诉我,他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误加了氨水。其实,学生实验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老师因势利导,或许能得到一些灵感。
3.家庭小实验经常闪现智慧的火花,其作用不容忽视
家庭小实验一般就地取材,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向食用碱中加入食醋,可以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这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稍微动脑筋就知道这是纯碱和食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基于这个实验,我设计了一道实验习题,用实验的方法证明“纯碱属于盐而不属于碱”。通过这道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和操作,结合得出的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区分了碱和盐的离子构成,同时牢固地掌握了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在社会生活中发掘问题,营造创新氛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像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水质恶化、酸雨肆虐等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年前美国化学学会就主编了中学教科书《社会中的化学》,阐述了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化学教学应率先推行“绿色化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第二课堂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结合所学知识,关注周围的环境和生态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针对性地发现问题,逐渐养成学生自己发掘问题的习惯,从而以点带面,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欲给别人一杯水,必先自己储备一桶水”。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平时的教学积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想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在平时不断地积累。这种积累不仅仅是在知识面上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课堂教育的经验。不论各行各业都需要实战经验来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作为教师更应如此。应该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回想自己在课堂教育上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和其他教师通过旁听课或当面交流等方式互相取取经,或者通过参加国家性质或地区性质的教学研讨会等方法向其他优秀的老师学习,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各项科研活动来提高自己,这对提高自身的教学积累和堂课经验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参加的科研活动越多,见识的越多,积累的也就越多,而在课堂上能带给学生的资讯就越多,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化学发展的前沿动态,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不断的授课发现,不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一点自始至终都是很关键的,那就是学习的氛围。我认为一个只注重授课内容是否被学生接受的教师并不能算是合格的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看见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时时刻刻的在和同学们一样的学习,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二、结合自身科研实践经验,为学生奠定创新思维基础
目前的化学教师都有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课题。可以将自己实践的经验或者一些趣闻讲述给学生,使学生对科学研究更感兴趣。我的研究方向是药物有机化学。所以,我就曾经将自己研究的经历与课程中相近的知识点串连在一起讲,然后将我实验中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再提问到课堂上,这样不仅更生动,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还会让学生们不知不觉中思考了很多问题,锻炼了他们的思维。有机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带有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大地万物,有机物数不胜数,药物就是一种有机物。那么这么多的药物,它们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又如何用人工去制取呢?是否能够通过一些不同的合成方法来合成一些有其他作用的新药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是最有效率的,而且这些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思考题更能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基于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比方说,人工合成一些天然药物,通过改变一些简单的官能团,是否会对药效发生改变或者增添药效呢?带着这个问题去进行切实的实验,然后再检测其药效活性。学生不仅在实践中灵活的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在理论知识中掌握了实践的要领。这样既有理论又有实验方法,对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授课变成一种知识的灌输。如果仅仅是将知识讲述下去,学生就会觉得乏味。对没有兴趣的事情谁都不会进行过多的思考。最好的情况就将教师讲述的知识牢牢地记住,也仅仅是记住而已。所以应该通过一些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兴趣上来了,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接触知识,主动地去思考一些有关科研的问题,才会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始终带着问题去听讲。这样才会培养出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其以后的科研实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传统的教学模式排斥创新。
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抓进度、抓得分,把一切可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东西都转化成为一种固定的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缺乏思维更没有创造思维的机会。
2、课堂教学难以顾及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的教学素质较低,导致了在课堂上主要关注知识的讲解分析,多余动作多,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教师的注意力局限在知识与课堂环节以及课堂纪律上,难以顾及学生的思维状态,只能关注学生的表面动作。
3、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不够
受到应试教育以及以老师、教材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熏陶,学生思维从属于老师及教材,学生既缺乏创新的意识也缺乏创新的能力,甚至思维都处于“怠速”状态,难以启动加速。长期的培养让学生墨守成规(规则、方法、理论、说法、习惯),迷信书本、权威,不于根据事实和自己的思考,盲目效仿别人的想法、说法、做法,不敢向书本和权威质疑。中学的理科基础知识教学,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生活及学习中的问题,变接受知识为发现知识,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二、高中化学培养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
1、民主平等的课堂。
民主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基础,民主才有自由,自由才能自主,自主才能勇于创新。对于课堂教学来说也是如此。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精神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不能占用整个45分钟来一言堂。
2、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与时空。
民主的课堂除了保障学生的课堂自利,还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思维留下空白。同时,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情绪也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善于改善学生的课堂状态,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改善学习的状态。
3、教师的正确引导。
课堂还给学生不等于教师不问学生,教师的任务比传统课堂的要求更高。教师就像央视住处人一样,永远把嘉宾放在前面,但是自己一直控制着嘉宾的发言,控制着整个的场面。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对学生的激励,对知识的总结等无不体现教师引导的存在。学生也不是给了时间就会创新思维,也需要教师的对思维的激发与引导,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平台及催化剂。
三、创新思维培养的方法
1、改革课堂教学环节
实际上这里讲的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当前,很多的学校提出很多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什么讲练结合、三案六环节、循环大课堂等,总结这些模式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重视预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中,对学生的预习高度重视,他们的理由是这样的——学生要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就要对知识有一个充分的准备,又准备地入场才能进行更好的展示与更深刻的思维。这其实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关,就是学生的思维一定要建立在一定的起点上。当前,我们很多的教师在学生没有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就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力不从心。二是对学生展示环节的重视,他们重视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大声质疑、勇于展示,学生把自己的创新点都展示出来,激发了积极性,加深了交流互动。三是他们对学生交流合作探究的重视,这个环节让学生互助合作,知识进行碰撞,激发了很多创新思维的火花。
2、教师积极的思维引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教师要多角度引导学生是思维,课堂发挥学生自主并不是让学生的思维一盘散沙。引导的方法很多,例如:引疑激趣,诱发思维的兴趣性;善抓本质,培养思维的深刻性;逆向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标新立异,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等等。在化学教学中有:多题一解、多仪一用,多物一性等,例:⑴已知两种质量(或体积)分数的溶液(或气体)欲混合为一定质量(或体积)分数的混合溶液(或混合气体),求两混合成份的比例;⑵已知两种烃的分子式及其这两烃混合物的平均分子式,求混合物中两烃的比例,都能用“十字交叉法”求解。这就是多题一解。多仪一用:如大试管、锥形瓶、烧瓶、集气瓶、U形管加上橡皮塞和导管,都可以用作制取H2(或CO2)的气体发生装置的容器;集气瓶、试管、锥形瓶、烧瓶都可以用来收集气体等等。
3、创设问题情境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如: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味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活动中。如:“维生素”问题情境的设计。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几个月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航行期间船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导引学生对维生素的结构、功能及对人身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
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四个层面的结构,是大学体育文化教育的主要依据,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取向和良好体育道德的学科内涵。
1.1大学体育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文化,是高校依据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教学特色制定的体育文化精髓,是物质文明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文明。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师生共同坚守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体现高校文化的历史发展、师生愿景及办学宗旨,同时也是衡量高校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否的标准。因此,高校应当大力倡导体育精神文化的思想,加强体育文化教育,提高师生的集体荣誉感。
1.2大学体育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包括高校体育制度、教学规程、体育规则、体育评价制度以及相关规章等,属于制约性的文化,使得体育教育中的教与学有章可循。比如体育教学制度对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明确的规定,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竞技规则是人类长期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项目规则,对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规范体育行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习惯,树立学生坚定的体育信念和价值追求。
1.3大学体育的行为文化。文化行为包括体育宣传、竞技比赛、群体活动等,高校可以通过创办运动会、专项体育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一个活跃、生动、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比如通过宣传横幅、宣传活动、宣传单等方式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度,使体育文化观念深入学生的心间,促使学生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1.4大学体育的环境文化。大学体育的环境文化是高校实施体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包括学校的体育器械、体育场馆、体育教材等,是大学体育文化实施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环境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因此,高校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增设充足的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的体育场馆,提高环境文化的价值,促进高校的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体育文化的功能及拓展
如前文所述,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内容丰富,是一个开放性、可创造性的结构体系,通过有机整合创新,可以充分拓展其相配套的功能,提高大学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度,促进大学体育文化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2.1大学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大学体育文化功能不仅局限健身的功能,其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竞技规则、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学习体育文化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指导师生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规范的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大学体育文化教育功能可以陪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大学体育文化的体验功能。大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其教学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丰富的实践体验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学习,属于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或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通过身体和心理对活动进行深刻的体验,感受其中的文化和乐趣,在获得肢体锻炼的同时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情感刺激。因此,大学体育文化具有情感体验功能,使得师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活动情感的愉悦和满足,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对于发展师生的体育特长和个性意义重大。
2.3大学体育文化的生成功能。高校是传承文化、构建文化、创造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而大学本身是文化发源和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所在。因此,大学体育文化具有生成功能,是对体育价值观、精神主旨、活动方式、体育竞技规则等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大学体育文化的生成功能是高校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而自觉形成的驱动能力,促使高校体育文化不断的随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进行更新,达到与社会精神文化高度吻合的最佳状态。当前,国民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时代赋予大学体育的使命不仅局限于对高校师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应该衍生成社会全民健身锻炼的局面,达到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
三、小结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医护英语教学;教学模式;语言和认知
随着医疗卫生对外交流日益繁密,对世界性医护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00,2001,2006),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原有的基础英语(EGP)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医护类院校开设医护英语课程是高等医护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是关于认知是如何发展的理论,由Vygosky于1978年提出,[1]该理论包括中介(Medi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活动(Activity)和临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等核心概念。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个人主体与所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交互的结果。[2]
一、社会文化理论融入医护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探讨
二语习得的研究属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纳(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过分强调死记硬背,忽略了有意义的学习。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该理论将学习者视为个体的信息处理者,将人的个体学习孤立化、简单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社会因素对语言学习和发展的制约作用。前苏联维果茨基(Vygotsky)于1978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独特的认知功能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论(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调节物质世界或个人世界与彼此的社会和心智活动的过程,[3]语言和任务本身就是中介活动。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强调以“活动”为核心描述人的认知发展,明确社会活动是主体学习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动不仅明确了学习的社会活动的本质,也建立了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习得活动之间的认识论关联。社会文化理论的最近发展区(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指个体可以在有帮助的促进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几年在国内,我国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在社会文化理论的视角下,研究我国的英语教学。不少学者从社会文化理论的不同角度介绍了调节理论、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卞少辉将社会文化理论教学观和课堂互动话语策略有机结合起来,[4]有力地佐证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课堂的互动话语研究的积极推动作用。段玲琍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和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研究状况,[5]尝试建立一个社会文化理论融入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模式。这些研究关注了社会文化理论,并尝试将社会文化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但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医护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是空白。医护类院校开展医护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医护英语的研究,有的从职业和学习需求、课程建设、教材选编和教学评价等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医护英语的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也有从语料库辅助医护英语教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
二、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医护英语教学创新模式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医护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既有医学专业技能又通晓外语和外语文化的复合型人才,分级目标包括英语在日常医学工作的情景对话,英语记录和填写病人病例,用英语完成医学交流任务,医学工作英语文献资料阅读,英语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等等。
(二)教学环境
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宽松教学环境,积极发挥教师的支架性作用,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有意义的“可理解性的输入”,发挥同伴的合作学习机制,学习者能在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积极参与活动,最终发展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同时有效降低学习者的学习焦虑情感。
(三)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组织应该将语言和内容有机融合,围绕学生所学的专业情景展开教学,包括问询,科室及医生介绍,挂号,化验,检查,出入院,药房,临床会话,电话巡诊,病例书写,等等。教师围绕这些主题来开展系列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病例分析和实地医院情景扮演等,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与讨论不仅掌握了一个完整的医护过程,还从中学到了专业词汇、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识。这个教学活动过程呈现为一个借助语言活动的问题解决过程,体现了与任务、语言为中介工具的交互活动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医护英语教学采用形成性评估,加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和过程监控等机制,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用武之地。
三、结语
本文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证了医护英语教学的社会文化活动的本质,进而找出二者的契合点,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情景的设计、教学活动与评价方面等方面来探讨医护英语教学的新模式,旨在为医护英语教学研究在理论上提出新的思路,同时也希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目前在一线工作的医护英语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MindinSociety.TheDevelopmentofHigherPsychologicalProcesses[M].Cambridge:HarvarsUniversityPress,1978.
[2]WertschVygotsky.OnLearingand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85.
[3]Lantolf,J.P.&S.L.Thorne.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Gene-sisof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6.
[4]卞少辉.认知与社会文化视域下的课堂互动话语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5]任荣政.ESP教学“5W1H”要素分析[J].外语界,2012(2).
[6]段玲琍.社会文化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J].语文学刊,2014(8).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王艳(1980-),女,汉族,辽宁葫芦岛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新能源材料及电化学,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曹中秋,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赵晔,沈阳市第一O七中学,辽宁沈阳110042朱景龙,沈阳市一四六中学,辽宁沈阳
《物理化学》是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1]。是化学、化工、材料、能源、冶金等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基础课之一。它是从化学现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入手,借助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及其提供的实验手段,来探求化学变化中最具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然而,物理化学的概念性、理论性、系统性以及逻辑性都极强,同时,涉及的公式较多,应用条件的限定较为严格,同时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又非常紧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抽象、难于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多年来,从事物理化学教学方面的教师不断探索、创新[2-4],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很大程度上仍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在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以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将探索式,逐步深化式教学融入其中,并将实践和教学有机结合,进而摸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科研以及生产生活实践环节上收集的素材及时充实到课堂
物理化学的主要包括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以及胶体化学五部分。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对初学者而言,其理论知识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科研以及生产实践环节上收集的素材及时充实到课堂上,避免学生在新知识面前困惑,理不清头绪。例如,在讲授电化学中二次电池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把科研项目中涉及到的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融入其中,从电池的构造,组装以及阴阳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的选取等方面入手,让学生对锂离子电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对阴阳极反应采取动态演示的方式给予展示,让学生清晰的看清脱嵌锂的过程,认清反应进程,电子转移的方向,电流的流向等。在讲授电导水以及水的杂质去除方面的知识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电导值范围的水可以认定为是“电导水”,对于非电导水即含有杂质的水如何纯化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了解一下目前家用的“净饮机”,详细查看一下各级过滤材料的组成成分,然后在讲述其去除杂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究竟属于去除杂质方法的那类以及相应的原理,这样将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充实到课堂,相信学生对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会有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印象,而不是仅仅把去除杂质的方法简单的罗列。当讲授到“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内容的时候,不妨让学生联想一下在海上航行的船舶,为了避免腐蚀,在船底四周要镶嵌上锌块,这就会使得较活泼的金属锌在船舶的腐蚀过程中充当阳极,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ZnZn2++2e-),此时,船体本身充当阴极收到保护,而锌块则代替船体而受腐蚀,实现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通过以上的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在基础理论的讲授过程中,引入适当比例的科研以及生产生活实践环节上的典型案例,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
2实现探索式、逐步深化式教学
传统的物理化学教学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仅仅是被动的学,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生个性、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5]。鉴于此,我们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改革,通过探索式、逐步深化式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方式,让学生在探索,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吸取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电导测定”的内容时,通过之前授课内容的讲解,提示学生电导的测定实际上就是电阻的测定,而电阻的测定在高中教材中就已讲过。此时让学生们回忆一下“韦斯顿电桥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一问题逐步展开。进而让学生了解到当电桥达到平衡时,会有怎样的结果产生。然而再讲授电导测定,以及相应的装置。可见,通过对电阻测定相关知识的复习,对于电导测定的逐步深化就显得易于理解,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思路,就会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电导测定的原理。在讲授极化曲线的测定时,由于极化这一知识比较抽象,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极化曲线,它实质上反映的是电流密度和电极电势之间的关系。这时让学生探讨一下电流如何测定,电极电势如何测定,因为不管是电流,还是电极电势的测定在之前的章节讲授中已经学习过,学生会有较深的印象。这样经过一小段时间的探讨,然后通过学生主动答复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如此下来,极化曲线的测定就显得比较易于理解。此时再讲授极化曲线测定所需的实验装置,即三电极系统。待测电极和辅助电极构成的电解池中的安培表即用来测定电流的,通过调节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可实现电流值的调节。而在某一电流下,待测电极和参比电极构成的原电池就是用来测定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的。很显然,学生会很容易掌握关于极化曲线的测定的相关知识点。通过这种探索式、逐步深化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3在实验教学环节上,适当增加对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训
王等[6]曾指出:实践教学在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验教学环节上,以往多采用的方式是验证性教学模式,类似于“照方抓药”的模式,这样学生自身创造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根本得不到锻炼,更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根据现有实验仪器和设备以及物理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实验教学环节上,适当增加对大型精密仪器使用。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来讲似乎是研究生同学的专利,本科生同学很少能接触到。其实,对于本科毕业后的学生来讲,无论是继续学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还是参加相关实践工作,各种大型仪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接触。试想,如果在攻读学士学位的本科期间,就能对一些大型精密仪器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甚至是上手操作,无疑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开设一些更能反映当代科学前沿以及生产生活实践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充分利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例如,我们设计了“铬合金在酸性介质中极化曲线的测定”这一综合性实验,设计这一实验的目的首先是让学生对极化这一相关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把握和理解,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熟悉和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来测定极化曲线,进而判断所测合金的腐蚀情况,这恰恰也有金属腐蚀的相关理论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实验样品的制备、抛光以及电化学测试等全过程中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实验过程,根据仪器扫描出的极化曲线,来分析在酸性介质中铬合金的腐蚀情况,这样既直观,有益于理解,同时更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4结语
为了避免在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抽象、难于理解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我们以其研究内容和发展现状为出发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把科研以及生产生活实践环节上收集的素材及时充实到课堂;实现探索式、逐步深化式教学;在实验教学环节上,适当增加了对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训。进而摸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最终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杨等.物理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肖利,刘建华,唐娴敏等.冶金-材料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5):93-96.
[3]方文军,雷群芳,王国平等.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2):33-35.
[4]张业中,谢修银,龚银香等.物理化学教学研究型实验模式与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86-8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