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自然景观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作文教学;乡土资源;乡土情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每读到朱老先生的这两句诗,我便思考我们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作文创新的今天,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要努力做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而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中学的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写作题材比较狭窄,他们在写作文时,总会觉得无话可写,内容空洞,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进而害怕写作文。这是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其次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其实,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从小就频繁地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和深厚的感情。蓝天白云、落日晚霞、绿水青山、村落炊烟、花草树木……这些都能带给他们美的熏陶,并为他们描写优美的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只要让他们从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农村事物入手,他们就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也就乐于写作了。因此,我认为,只要能好好地把握住农村教学的特定优势——乡土性,努力地培养他们的乡土情结,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穿“乡土”二字,农村作文教学就能闯出一番新天地。
《新课程标准》指出:当今之急就是要强化课程资源和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在这里,“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主要指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秩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因此,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合理充分地利用乡土资源,实行一套切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欣赏自然风光,激发乡土情感。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园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罗丹论艺术》)。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自然风光中寻找美。例如:水稻、油茶、小麦、桑田、菜地……各见风韵,随着农村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去发现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我在作文命题时,让学生能从自己熟悉的、有兴趣的题材入手。例如:我要学生写《故乡的春天》,于是学生们便在作文中写进了绿芽、绿叶、柳枝、春花、春草,有些学生甚至把春水和蝌蚪带进了作文中,这些实物也就造就了作文的素材,他们的作文写出非常形象生动,不失为成功的作文,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领略民俗风情,增进乡土情结
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情浓、趣浓的题材,很多邻里的、交往乐、纯情美、婚俗寿礼、买船造屋、庆贺开业的规矩等等,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如“清明挂青”、“冬至祭祖”、“做寿庆礼”、“母女哭嫁”、“上梁唱彩词”。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这些都在学生的作文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增进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深厚情感。
三、搜集民间故事,深化乡土情结
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搜集了我们丰城市的许多民间故事,“铁牛镇水压邪”、“孝子捞金钟”、“丰城剑气”、“九子十尚书”、“牛高军助守衡阳城”、“熊佛西的故事”等,并在作文教学中加以渗透,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家乡文化的优良品德,在“我爱家乡”征文活动中,他们一个个都立志要为家乡而努力奋斗,要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
是啊,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库。富庶的江南水乡、景美、物美,人更美,踏遍自己家乡这块热土,寻找身边的故事,写作文,也学做人,这正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成功标识。
参考资料
《丰城民间故事选》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开展作文教学。对于农村学校的作文教学,教师必须立足实际,分析任教学校所处区域的客观情况,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优势,积极改善现有的农村作文教学现状。
一、立足乡土,积累生活
(一)观察农村景色
农村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景观现象,农村学生置身于绚丽多姿的自然环境中,能够深切认识到自然的神秘与广博,可以感悟到自然景观带来的审美享受。如蔚蓝的天空、碧绿的溪水、丰收的农田、古朴的石桥、缥缈的炊烟等,这些自然景观透露出深深的农村韵味,给于农村学生审美洗涤,促进农村学生感悟真善美的真谛,为农村学生写作文章提供了丰富且独特的资源。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校园内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领学生来到树下,看看叶子、闻闻花香;秋游时组织学生搜集形态各异的植物标本等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作文内容,提高作文兴趣,培养作文能力。
(二)体验农村生活
农村作文教学也得到改善提高,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农村生活。农村孩子的生活独特且充满趣味,农村生活经历给予孩子深刻地印象,并带给孩子无限的快乐感受。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写作作文时,可以先设置相关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记录下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内容的整合,进而实现学生作文质量的提升。如要求学生帮助父母做农活,并让学生依托日记方式记录过程与感受,教师针对学生记录情况,全面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内容的整合,从而形成情感真实、内容充实的优秀作文。
二、立足教材,读中学法
目前,我国诸多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读”“写”分离现象,即语文课本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脱离。对于语文课本选取的文章,其都是精华文章,能够作为优秀的作文范本,故可以要求学生认真研读课本文章,并要求学生仿照课本文章的布局、选材、安排以及语句使用等方面,精心组织自己的作文,实现作文写作的有效提升。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把握教学方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能够发现教学技巧,充分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发掘出读写融合点,给予学生适合的写作的范本,鼓励学生创造性仿照写作,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仿照写作的整体质量,从而提升学生写作的实效性。如,笔者在教《桂林山水》一课,通过阅读指导,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而且还要让他们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的奇妙特点描写的。使得学生在思想感情上每充实一次,他们的习作情趣就会随之复加一层,学完了《桂林山水》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还回味无穷的情况下,布置了作文《我的家乡》并告诉学生,可以写家乡的山水,但不一定全部仿造课文先写山、再写水。结果有的同学根据家乡四季的变化来写山水,春天写家乡的山,映山红满山、草长莺飞,秋天写农民在田野上收割稻谷,小孩在河里捕鱼捉虾。虽然同样写家乡的山水,技法不落俗套,别具一格,这就是把范文有机地运用到作文中去,使学生通过读掌握写作方法。
三、常写周记,厚积薄发
结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我深入把握小学语文全套教材的特点及大纲要求,制定出较为具体全面的作文训练计划,罗列出相关的训练项目,并将“细致观察生活点滴”作为重点训练项目。 同时,我积极组织学生写周记,从生活中积累材料.让孩子们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通过每周的批改,适当给予褒贬.对于一些内容深刻,意义明确的周记或片段进行全班规范评讲,并将它打印出来,贴在习作天地栏,让同学用来借鉴、学习,甚至拿去投稿,让他们体验到习作成功的喜悦;对于某些普遍存在的思想或写作技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如写实周记《新学期新感受》《一次印象深刻的开笔礼》《一次有意义的安全教育》《记一次叠被子比赛》《记一次别开生面的校运会》等等;双休日我布置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要求他们以周记形式进行记录,题材不限,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习惯与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感受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从而以饱满的热情积淀写作材料,丰富写作素材,打破写作枯燥干瘪的尴尬现象。同时我做到勤检查、评比、指导,以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总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改善提升迫在眉睫,要实现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全面把握农村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农村小学生写作的现状,有效指导学生将乡土情感、生活情趣与写作知识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总结写作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从而实现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军平.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具体做法[J]. 读写算: 教师版,2013(13):53~54.
[2] 马志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 小学生: 教学实践,2013(6):42.
审美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的特点:一是情感性。学生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情感不断趋向稳定,情感的内容更加丰富。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对各种人、事、物、景等欣赏,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从而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二是形象性。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形的,审美教育离不开具体可感的形象,只有通过事物的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作用于人,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愉悦性。美是人类的最高精神境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一旦引起审美主体情感上的共鸣就能赏其心、悦其目、陶其情。四是阶级性。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观念等都属于主观范畴的东西。对于审美情趣的高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标准。审美教育必须引导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阶级的观点、民族的观点来分析看待问题,使他们牢固地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而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抵制形形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审美教育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审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文教学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对社会中的人、事、物、自然中的自然景观的观察、感知描写、判断的能力。以往我们只注重强制性的“他育”而忽视了通过形象激情、顺情、寓乐的“自育”。到了作文课,题目一规定,要求如何如何写。学生面对规定的题目,即使没有素材,也要凭空捏造,然后勉强应付,这种被迫完成的文章,纯属空中楼阁,不但矫揉造作,而且言之无物,学生本人痛苦难言,久而久之自然丧失写作欲望。爱因斯坦说得好:“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想即使是一头健康猛兽,当它不饿的时候,如果有可能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吞食,也会使它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而审美教育有别于一般教育的强制性,通过审美教育能够使人心甘情愿地接受美的教育,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一个人只有具备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才能自觉地去领略祖国建设的壮丽风彩,感受时代特色,领悟人生的真谛。美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且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作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作法
1.激情。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既然美到处都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在万木竞绿、百花盛开的春天,我们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花春树、感知春光春风、体验春播春种。在观察中,强调一个”细“字。观察不细,大而化之,掉以轻心,写作之际,就会常常让细节”窘住“,所以,老舍先生要求我们:”写东西,要观察,要总结,要思考。如果你观察得不对,或者观察得太少,没有深刻的印象,抓不住一个清楚的形象,不要硬写,你须回去再看,直到看清了这个人,这风景,这事物,回来能用八个字、十个字或二十个字,一写就极精彩。到这时,就差不多了“。可见,看”清“了,才能激发肭内心的审美情感,才能写精彩。在体验中,强调一个”深“字。体验就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为什么有些同学和别人一样生活在校园,和别人一起参观、游览、调查,别人能写出”言之有物“,真挚感人的文章,他却依然感到”写不出“或”没的写“呢,关键在于不善体验。客观的事物现象,周围的人物景观;入耳、入目,但不入”心“。一方面,缺乏体验,感受隔膜肤浅,无法洞见事物背后的深刻内涵,难以领悟生活真谛,无法激发写作激情,形成不了内在冲动。另一方面,缺乏体验,观察的见闻没有经过主体心灵的咀嚼和消化,写出的只能是”浮“的生活表层。可见,对人、事、物、景体验的深,才能写出融人自己审美观点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作品。
文学创作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的。有一位名家在谈创作经验时说:生活是创作之母,想象为创作之父。初中生写作文也是在创作,那就绝不能没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否则就如折翼之鸟,永远只能傍地而走。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力求表达丰富的内容,且富有创意。因此,要求学生写出富有创造性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给学生插上一对翅膀——想象力。
爱因斯坦有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的论断。可见,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希望和灵感的源泉。鲁迅曾说过“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更可见想象力对一个人、一个民族是何等的重要。同样,只有插上想象的翅膀,作文内容才更丰富,表达才更具有创意。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知识是想象的沃土
人的想象不可能凭空产生,需要借助知识和记忆表象才能产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缺乏素材。而阅读是学生认识生活的间接途径,写作需要创新,更需要借鉴,只有充分吸收前人知识的养分,才能发挥想象,有所创新。古时候的江郎,从小才学出众,可后来因为不能虚心求学,没有吸收新知识,落得“江郎才尽”的下场。可见,只有不断储备知识,才能在写作上表现出非凡的才气。如果郭沫若老先生当初缺乏对流星的了解,或不懂得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绝对写不出《天上的街市》这样想象丰富奇妙、入情入理的好诗的。《红楼梦》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更可贵的是,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要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就需要作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如何储备知识呢?首先应加强课内外阅读。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立足于教材,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部小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无不涉及。学生除了完成语文学习任务外,还可以链接其它知识,拓展知识面。其次在课外阅读上,不能盲目选择,要将阅读的内容和写作知识结合起来,把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对象,尤其要关注文化生活,要阅读涉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刊时文。另外,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也是储备知识的重要方法。要启发引导学生将视线投向古今中外名著,力求广泛涉猎,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让想象生根、发芽,才能提高写作水平。
二、生活是想象的源头活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没有无本之木,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作基础的想象只能是胡思乱想。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他们在写作之前,往往经历了积累生活的过程。不注意观察生活,仅限于写作时冥想是写不出什么优秀作品来的。李白并非生来就是浪漫主义大诗人,从他的许多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活阅历对诗人想象力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优美的自然景观、多彩的风土人情,使诗人的想象力空前高涨,由此也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巴金的《家》这部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很多都是虚构的,是想象的产物,但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有极强的现实性和艺术感染力,这与作者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见,生活是想象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写作文,并非一定要选择重大材料,应该从最基本的东西入手,鼓励他们多深入生活,参与生活实践,丰富生活阅历。认真地观察,有具体生动的观察材料,加上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真实的感性体验,才能真正懂得生活。只有关注生活中的点滴,才能有丰富的想象。
三、训练是想象的手段
想象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
1. 用相似想象。学生在学习环境描写时,教师可以拿《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环境描写,让学生运用这个方法,想象现实中几种天气状况,把它写下来。再比如描写人物的外貌,可以以《故乡》为例,文中几次对闰土的刻画,可让学生运用接近想象来仿写。
2. 从修辞的角度入手。如以朱自清的散文《绿》为例,文中想象联翩,由梅雨潭的绿想到少女的裙幅、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一块温润的碧玉……极为准确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那奇异、鲜润的绿。能产生如此美妙的表达效果,归功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
一、丰富生活积淀,培养敏锐捕捉素材的能力
1.开发资源,丰富生活积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
为此,我们在省级课题“小学习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引领下,广开渠道,开发五大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实践,去体验,从而增加生活积淀,丰富习作素材。一是开发活动文化资源,营造活动文化的教学场域,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建构起鲜活灵动的习作素材。二是开发自然文化资源,立足季节特征,以生动感性的自然景观为素材,不断创造,演化出丰富多彩的习作素材。三是开发社会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关的习作素材。四是开发家庭文化资源,抓住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的温馨、家人间的亲情,激发学生真情实感。五是开发地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乡风民韵中寻找素材,在心灵深处留下一份美好的故乡记忆。
2.引导观察,捕捉习作素材。法国大作家福楼拜要求初学写作的莫泊桑:“首先要练练你的眼睛,要把眼睛练得明亮,把耳朵练得敏锐。”我们也要努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平淡琐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捕捉习作素材,丰富表象的储备量。引导学生观察时不仅要用眼睛看,去观察周围不断变化着的事物,还要用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多种感官进行观察。通过引导,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才能不断丰富生活储备。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材料。
3.用心体验,积累丰富情感。我们常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能否写出真性情的文章不仅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更决定于他们的情感积累。所谓“情动而辞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于言……莫深于义。”我们在教会学生用眼“看”世界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用心“品”世界。引导学生要能为每一次灿烂的日出而欣喜,为每一次凄美的日落而悸动;要能从母亲的眼神中读出关爱,从朋友的笑脸中读出真诚;从小草的萌芽品出生命之强大,从秋天的落叶品出奉献之精神……
二、加强方法指导,培养灵巧构思谋篇的能力
1.训练思维,开阔学生习作思路。小学生怕写习作有时是因为思路打不开。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多方面创造性地进行构思的方法。如在指导内容为跳绳比赛的习作时,鼓励学生多角度构思,可以写训练跳绳时的苦、累、汗,体会到训练的辛苦;可以写对训练的思考,摸索出了跳好绳的门道;可以写训练中得到同学的关心、帮助,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可以写比赛的经过和最后的胜利,总结出比赛胜利的结果,明白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
2.读写结合,学习谋篇布局的方法。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从课外阅读的书籍中学,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谋篇布局的。教师有意识地抓住阅读教材有特色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感悟,仿写。抓住别开生面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巧妙的过渡、合理的照应等让学生仿写;引导学生抓住那些匠心独运的构段方式进行仿写;抓住文章巧妙的构思、深刻的立意等来仿写。通过读写结合,学习方法,模仿实践。
三、加强语言训练,培养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叶老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指出:“写文章是运用语言来写的,因而语言方面也须下工夫。”他强调说:“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留心琢磨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
1.熟读成诵,储存语言。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熟读背诵教材中的优秀篇章、精彩片段、优美语句,从中得到较多的语言储备。我不仅要求学生对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读背熟记,就是没有要求背诵的一些好文章,凡是贴切的比喻句、生动的描写句、精辟的议论句、优美感人的抒情句,以及名言、警句、短诗、格言等等,我都鼓励学生将其读背熟记,把这些精妙语言作为“储备粮”储存起来,并加以联想、想象,使之理解消化,化为己有。
2.读书笔记,积累语言。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中汲取营养,丰厚头脑仓库中优良的语言储备。同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巧妙运用选读、速读、精读、批注、笔记等方法来读书,边读边思边记,做好好词佳句、优美段落的摘抄、整理、诵读等,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发现,整理中感悟,诵读中内化,从中汲取语言精华,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的目的。
3.训练仿写,运用语言。我们不仅要通过诵读把优美语言储存起来,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大脑创造出优美的语言,这样语言表达才会更加灵活自如。要让学生创造出有个性化的优美语言,可以从仿写教材中的优美语言开始。如课文的外貌描写非常生动,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其中的语言仿写其他人的外貌,课文的对话描写非常精炼有趣,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写写对话,课文的成语运用非常恰当,可以引导学生或说话或造句加以运用。
四、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
1.在言语交往中激活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害怕作文,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写作的动力。在他们的眼中习作只是一个作业,一次任务,是老师“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要激发学生主动写的欲望,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习作教学放在交往的视野中,让学生体会到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交往,有明确的言语对象,习作就是你在向对方或表白,或解说,或辩论,或倾诉,或……习作内容是我必须告诉你的话,不吐不快。只有把习作当成一种交流,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式时,学生才会主动习作。
【关键词】作文训练;模仿;积累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考中最能检测学生知识储备、文化积淀和语言表达的命题形式,有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宣泄情感,展现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但是我任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却非常害怕写作文,写作文就形同炼狱。因为大部分同学来自农村,课外阅读量很小,词汇积累小的惊人,写作时大多以大白话入文,语言相当贫乏,低幼化情况比较严重。
高一阶段,我在摸清了学生们的作文水平后进行了很多的尝试。首先,致力于消除学生对于写作文的恐惧感。第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第三,鼓励学生尽量用不同的方式把内心的情感和看法准确地表达出来,不要有顾虑。现在看来高一所确定的三个目标没有成功地实现。很多学生不仅不想写,也不太想读。进入高二这一年来,我依然坚持不懈地在作文教学上进行新的尝试。本年度作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语言训练上。正如苏联作家斐定说:“有结构不完整的好作品,但语言失败而成为好作品的却不曾有过。”确实,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着重抓语言。本着这一信念和原则,我做了如下的训练:
一、搜寻范例,进行模仿
茅盾说:“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多读优秀范文,可以分析其思路,分析作文构成要素的功能,品味独具特色的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内心世界,明确优秀作文的各种语言特点,激发写作的勇气和信心,然后进行仿写,来检验阅读的收获,加速语言从理解向使用的过渡。
在实际训练中,我是从仿写最简单的句子开始的。主要是要训练学生改善语言枯燥乏味的情况。手段是围绕一个主题词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比如:
1.表述时令的表达方式
例句:春风抚绿了柳树,云儿展出妩媚的笑容,小河也不再喑哑,开始了低吟浅唱。
学生仿作:秋风染黄了稻浪,大雁带走约定的回眸,桂树也不再寂寞,开始了十里飘香。
2.运用比喻的手法浅显地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例句:人情味就像调味的盐,放多了,公平和正义反而苦涩难咽。
学生仿作:爱就像光辉的太阳,光度太强,理想和人格反而容易被灼伤。
3.排比运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化的语言表达抽象的主题思想
例句: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想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涮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学生仿作:坚强是一束乌云遮不住的阳光,是一条距离扯不断的钢绳,是一份雷声撼不动的淡定,是一种地震摇不跨的挺立,一种不再需要扶持的独立,一种没有了战友依然战斗到底的决心,一种再强劲的风也吹不动的豪情壮志,一种猖獗的洪水也卷不走的根深蒂固。
仿写句子尤其是语段的时候,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而且一定是围绕某个特定的主题而写,而并非纯文字游戏。
二、根据具体需要挖掘教材,有效地利用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大都文质兼美,是教学的范例,训练的凭借,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的不可忽视的素材宝库。教师应该设法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规范的、优美的、深刻的语言吸收、内化,使学生在提高理解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能够运用理解了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技巧写作文。例如郁达夫的《古都的秋》有一段文字,既有自然景观,也有历史文化感;既有对自然景物鲜活的描绘,也有主人公的灵魂活跃在其中。景语即情语,情语即景语。这样的文字,既能唤醒学生在书山题海中麻木迟钝的心灵,又能感受到句式的变化、动词形容词的妙用以及不着痕迹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带来的灵动气息。
还可以对教材进行特别设计,以适用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比如在复习《琵琶行》音乐描写的时候,我直接问学生:作者是怎么描写粗重的乐声、婉转的乐声的?学生一般能看出来是用的比喻的手法,把粗重的乐声比喻成急雨,柔细的乐声比喻成私语等,这样重点就放在了这些具体的形象上,形象是生动的,可以使得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可感。然后又延伸到人的感情,启发他们很多抽象的作文主题都是可以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体现的。
三、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学养,自己积累写作经验
在影响作文教学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教师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欠缺应该是致命的。文学素养能赋予语文教师生活激情,激发教师创新意识的原动力,能使教师有灵动的智慧,并满腔热情地去激发、感染学生,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一个缺少积淀、懒于读书、怠于思考、疏于写作的教师怎么能够准确地把握真实的写作心理,又如何能够传达有益的写作经验呢?所以,有时我也会通过自己写片段或整篇来激励学生大胆地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觉。
我的这些探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部分同学在我启发之下有了很大进步,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依然畏惧,爱看不爱写,不过爱看也是一种进步。但是,一学年下来,在作文教学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比如作文批改,学生非常希望我篇篇精批,但有很多我只是泛泛而谈,急了也会把学生找来面批。
关键词:《老残游记》;城市书写;城市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17)02007805
刘鹗的《老残游记》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其内容丰富,意旨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近代小说界,它也一直备受关注,对刘鹗及《老残游记》的研究在近代小说研究中属于热点,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和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都使这一课题逐渐完善。从城市书写这一视角来看,《老残游记》尚有待挖掘的余地,本文权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对此有所裨益。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及城市文化的描写主要集中于山东五府――登州府、济南府、曹州府、东昌府、泰安府,其中对济南的城市描写应是最出色的。无论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还是对人文风俗的叙述,甚至涉及的近代城市中的舶来品,刘鹗总能以其独到的眼光、老到的文笔,借老残之耳目口舌述说对这些城市的深刻印象,不仅融入了自己的城市生活体验,也寄寓了深厚的城市文化群。本文便以山东五府为背景、以济南为中心,对《老残游记》中所涉及的城市书写进行梳理。
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城市风景的书写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风景的书写首推济南,笔者便以济南为重点来看刘鹗笔下的晚清城市风景。
“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作卷中人”[1]370,“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常作济南人”[1]369,元好问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济南的向往,也成为历代文人游历济南的集体印象。作为济南城市地标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名胜在《老残游记》中也成为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
济南给老残的整体印象如何呢?《老残游记》第二回讲老残一到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2]7。根据文本,我们基本可以理清老残游济南大明湖周边风景的路线。午后,步行至鹊华桥边,雇了小船朝北到历下亭,那句著名的“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3]正是历下亭的一副对联。游完历下亭,复下船西行,不甚远,到铁公祠,在此老残欣赏到了“历下八景”之“佛山倒影”: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实在奇绝。[2]7
这美景就在大明湖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楹联书写处,正是铁公享堂。从铁公祠向东过一个荷花池到古水仙祠,从此依旧上船,荡舟到历下亭后面,再返回鹊华桥畔。
在这部分的描写中,大明湖胜境(历下亭、铁公祠、明湖居等)和千佛山是其描写的重点。在刘鹗笔下,老残的游历路线明晰可辨,文中所记景观及地名大部分现在还可寻见。大明湖和千佛山作为济南的城市名片,在晚清刘鹗的笔下以“佛山倒影”的形式展示出它独特的魅力,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济南以泉水著称,七十二名泉胜景使它被冠以“泉城”的美名,泉水的描写在《老残游记》中也是俯拾即是。暂不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整体印象,单是对趵突泉、黑虎泉、金线泉等的描写,即让人心生向往。刘鹗这么写道: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4月第33卷第2期郭小转:城市书写:作为一种视角这趵突泉乃济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个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亩地宽阔,两头均通溪河。池中流水,汩汩有声。池子正中间有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据土人云:当年冒起有五六尺高,后来修池,不知怎样就矮下去了。这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池子北面是个吕祖殿,殿前搭着凉棚,摆设着四五张桌子、十几条板凳卖茶,以便游人歇息。[2]12
趵突泉如今依然是济南的名胜,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与大明湖、千佛山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三股涌流不止的泉水给济南带来了无尽的灵气。以今天的景观印证当年刘鹗所描写的盛况,更觉得古人诚不欺我。接下来,随着老残的游走穿梭,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将济南城内四大名泉做了交代,“你道四大名泉是那个?就刚才说的趵突泉,此刻的金线泉,南门外的黑虎泉,抚台衙门里的珍珠泉:叫做‘四大名泉’”。[2]12除了对趵突泉的集中描写外,刘鹗对黑虎泉也有较为细致的描述:
老残果然望外一看,原来就在自己脚底下,有一个石头雕的老虎头,约有二尺余长,倒有尺五六的宽径。从那老虎口中喷出一股泉来,力量很大,从池子这边直冲到池子那面,然后转到两边,流入城河去了。[2]13
对四大名泉的描述中,作者通过老残与一个士子的交谈对金线泉的名字来源做了交代,对金线泉那游丝一般的金线的形成做了说明,展示了作者受近代文明影响的科学思维。1903年刘鹗自评《老残游记》:“第二卷前半,可当《大明湖记》读;此卷前半,可当《济南名泉记》读。”[4]166在此作者明确指出对书中的风景描写可做山水游记读,将游记引入小说的创作中,随着老残的游历,不同的人物、地点、事件、场景等都可以老残为枢纽连结成一个整体。老残是作者的艺术化身,是作者抒情写意的寄托。这些城市风景的书写也通过老残的观察和体验,成为认识城市的一个手段。作为济南城市地标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胜景,在老残的游历中被作者或浓或淡地勾勒描绘,像一幅幅中国画呈现在读者面前,成就了刘鹗对济南城市风景的书写。《老残游记》中还有对其他城市的风景描绘,如淮安城内的勺湖风景,虽也值得关注,毕竟在小说中不像济南府内的风景这么集中和典型,故在此不再详述。
王国维曾说:“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5]葛永海认为“城市书写”是指“以城市为背景,正面或侧面叙述城市的物质景观与精神生活的文本内容”,它的内涵,“不仅在于文学场景的城市属性和故事人物的城市属性,更在于带有反思或批判色彩的城市意识,这是城市文学的核心内涵”[6]。济南城与它所包含的城市文化也不例外,在解读了《老残游记》对济南城市自然景观的书写后,我们自然会将目光锁定在城市人文景观,特别是以城市意识为中心的城市文化的书写上。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城市文化的书写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远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是黄河下游的一座古城。[7]建城时间在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距今两千多年。[8]济南地理位置优越,东通大海,西接内陆,山水秀丽,有七十二名泉之胜景,号称“泉城”。秀美的山水吸引了众多的名士流连忘返,故而有“济南名士多”之誉。以泉水文化和名士文化为契机,济南的城市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在《老残游记》中,对济南城市文化的描述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济南提供了方便。在刘鹗笔下,透过老残的耳目见闻,济南府内广告、说书、喝茶、泉水等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美国城市学家芒福德曾指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9]91济南城里的文化气息在老残初到济南时便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在看^了湖光山色的大明湖、千佛山、趵突泉等自然景观后,老残便得知当地说书明星――白妞即将登台的消息,一下子便将读者带入了济南的“梨花大鼓”文化氛围中。
在白妞说书一段中,戏班子的广告颇为引人注目,作者写道:
一抬头,见那墙上贴了一张黄纸,有一尺长,七八寸宽的光景。居中写着“说鼓书”三个大字;旁边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纸还未十分干,心知是方才贴的,只不知道这是甚么事情,别处也没有见过这样招子。[2]8
这里的“招子”便是古代的广告,这已经接近现代商业宣传的广告文案了。老残在别处不曾见到,说明济南的商业文化和说书艺术在晚清城市中是走在前列的。接下来的描写是当时白妞的“明星效应”的写照:
只听得耳边有两个挑担子的说道:“明儿白妞说书,我们可以不必做生意,来听书罢。”又走到街上,听铺子里柜台上有人说道:“前次白妞说书是你告假的,明儿的书,应该我告假了。”一路行来,街谈巷议,大半都是这话,心里诧异道:“白妞是何许人?说的是何等样书?为甚一纸招贴,便举国若狂如此?”[2]8
卢梭曾说,“房屋只构成城镇,市民才构成城市”[9]100,在市民们翘首以待的这场演出中,真正值得期待的是白妞说书的艺术享受,而《老残游记》中这段对音乐的描写历来备受称赞,成为小说中的亮点。
白妞出场前,先由黑妞做了铺垫,而当她姗姗出场时,刘鹗给了她一个特写画面,只见她“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她向台下那么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白妞所演奏的是山东梨花大鼓,是一种个人说唱艺术,这样的容貌为表演的成功做好了铺垫。老残是由街头宣传的广告得知白妞说书的消息,再加上周围人的议论,明湖居说书在白妞上场之前已经做足了商业宣传,这种宣传效果不仅来自于白妞本身精湛的说书艺术,也得益于戏园子的宣传力度。有了这样神乎其神的宣传铺垫,当容貌清秀的王小玉一出场,便产生了奇妙的效果,“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跌在地下都听得见响!”。接下来的音乐描写堪称经典: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2]11
在对白妞说书的具体描写中,作者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打破了感觉的界限,视觉、味觉、听觉等的交替使用,使梨花大鼓的美妙艺术境界吸引了每一个读者。这段音乐描写不但成就了《老残游记》的文学价值,也成了珍贵的音乐历史资料,为后来研究王小玉及其山东大鼓艺术提供了参考。白妞说书的盛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晚清济南城市文化中的曲坛盛况,听书俨然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活动,即便是店铺的伙计或是引车买浆者也对此高度关注,说明说书文化已融进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当年济南城中的一道风景。
作为文化空间的城市,融进了市民或多或少的城市意识。市民是城市日常生活的主体,丰富的日常生活使城市空间变得更加生动鲜活。晚清济南人对说书艺术的向往往往伴随着另一种文化悄然流行,即茶馆文化。《老残游记》中的茶与茶馆零星穿插于作者的叙事中,随着老残的脚步慢慢呈现于读者面前。济南被称为“泉城”,这里既然“家家泉水”,茶馆的盛行自然并不奇怪。在老残游历的路线中,趵突泉、黑虎泉等处都建有专供游人休息喝茶的茶馆,在白妞说书一节中,茶文化也暗含其中。无论是弹弦说书者,还是听书议论者,在弹唱、品乐之余都会有茶水相伴,大家边品香茗,边赏妙音,真是绝妙享受!而景区沿途各地所设的茶馆,不但为游人品茶赏泉提供了极大方便,也成为城市一景。
《老残游记》中对城市文化的书写,除了说书、茶馆因素外,泉水文化与饮食文化也是作者着意描写的地方。在城市风景的描写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有关泉水的景观,融于这美妙自然景观中的泉水文化已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灵气所在。小说中饮食文化的书写则体现了典型的齐鲁风格,小说的写作背景是鲁菜的发源地――山东,地域上的多样性与物产的丰富性都为它的饮食文化打好了基础。《老残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齐鲁两地不同阶层的饮食生活,有官僚缙绅,有平民百姓,也有独特的宗教饮食文化,其中重点反映的是官僚士绅的饮食。如第四回写到山东巡抚给老残送来一桌“燕菜鱼翅席”,第六回文案上委员申东造请老残吃涮火锅,第十二回同知黄人瑞请老残吃“一品锅”等内容,都展示了中上层饮食的特点:名贵、丰富、精细。而另外所描写的老残请店伙喝酒,在桃花山_姑招待申子平的饭食,许亮、吴二赌钱后在小金子、小银子家的饭食,以及轿夫只买大饼咸菜蹲着吃等的描写,则体现了晚清山东下层百姓的饮食特点:便宜、简单、粗糙。[10]小说中饮食文化的阶级等级分明,精粗有别。从饮食所体现出的市民生活的差别,也可以作为反观市民文化生活及内涵的一个视角。
三、“西学东渐”――近代文明的书写
《老残游记》书写的年代,正是中西文化猛烈撞击的年代,西方文化与近代文明对中国知识界的冲击无处不在。在小说中,当老残穿梭于山东的城市间,那些体现近代文明的报纸、外语、西药等新鲜事物也透过他的见闻崭露头角,显示了近代小说的特质。
城市往往是相对于乡村而言,城市空间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地理方位,如自然景观、地标性建筑等,更是一种文化存在,是一种摒弃了传统社会地缘、血缘纽带而形成的独特的、不同于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11]作为晚清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的济南城,市民生活中不时会出现一些带有近代文明气息的新事物,这些新事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西方文化的新奇,更多的是一种中西文明交流所产生的新思维。
《老残游记》第一回在记叙梦中大船时,便已经提到了指示方向的罗盘等西方仪器,还有天主教等新鲜事物。后面随着老残的游历,报纸也多次出现。报纸和期刊作为一种抽象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着新闻传播、文学教化、大众娱乐等多重功能,最能体现晚清城市的近现代性。第九回申子平在桃花山_姑的住处看到墙上黄龙子的草书七绝诗,很感兴趣,看到书案上有现成的纸笔,“遂把几首诗抄下来,预备带回衙门去,当新闻纸看”,此处的“新闻纸”便是报纸的代称。第十二回中说到“太谷灯”,作者也发了感慨,“可惜出在中国,若是出在欧美各国,这第一个造灯的人,各报上定要替他扬名,国家就要给他专利的凭据了”。这里不但提到了报纸,还言及了发明专利,愈发带有近现代性。在《老残游记外编卷一》中已明确提到了天津的《日日新闻》,这更是说明了作者在小说中对报纸这一新鲜事物的关注。报纸作为新兴的、抽象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也凝聚了作者对正在转型中的晚清城市文化风貌的微观视角。
在第十一回中,作者借黄龙子之口说出了当时少见的外语学习情况,“其读书不成,无着子弟,就学两句爱皮西提衣或阿衣乌爱窝,便谈家庭革命”。这里的“爱皮西提衣”指英语,“阿衣乌爱窝”指日语,晚清时期的外语学习毕竟还是少见,以这种被批判的对象出现并不为怪,不管怎样,《老残游记》为我们介绍了一种学习外语的现象,如此记录城市进程中的转化已经意义重大。
此外,这一时期的舶来品出现在小说中的还有很多,如东洋烟火、洋灯、洋蜡、天主堂、福尔摩斯、中西大药房、化学名目、表、留学生等。这些对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城市生活的真实描写,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的描写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思维也都在发展变化。当这些事物出现在小说的城市书写中时,城市就不只是一个喧嚣的场景了,它确实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一种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走向近代、走向现代化的文化。
“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12]在我们感知城市的过程中,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去书写对于城市的印象,城市意象中的诸多近现代因素在不觉间悄然进入我们的视野。当这些近代文明被化作文字出现在作品中时,我们对城市的印象或者说城市在我们眼中的印记便愈加深刻。
这里要提到小说的叙述方式,对于此,历来颇为研究者所重视。鲁迅先生曾指出“其书即借号老残者之游行,而历记其言论闻见,叙景状物,时有可观,作者信仰,并见于内”[13]。夏志清进一步说刘鹗“脱掉传统的小说家那件说故事的外衣,又把沿袭下来的说故事的所有元素,下隶于个人的识见之内,而为其所用”[14]。樽本照雄则更断言“作者的‘视点’基本固定在老残身上”[15]。三位所用术语虽不同,但都指向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徐鹏绪更明言道:“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老残游记》是第一部比较自觉地在完全意义上运用了第三人称限制叙事方法的书。”[16]作者对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在叙事学作品中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者基本上将故事限定在视角人物――老残的身上,在老残缺席的场合,则由老残耳目的延伸――申子平等人去体验音乐的妙处,其他人只录其言行。“尽管偶尔跳出个别全知叙事的段落①,仍可明显看出作者是有意识把描写局限在视角人物的视野之内。”[4]74小说叙事模式有了不同以往的转变,作者借助老残这一人物的摇铃游历,一以贯之,并掺合中国笔记小说录见闻的方法,力图将整个故事纳入贯穿始终的主人公视野之内。这一转变使通过老残所见闻的城市书写更有真感,由第三人称的老残所描述的城市风景与城市文化等城市意象也更丰满形象。
《老残游记》中的城市书写,特别是对晚清济南的书写,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将晚清城市生活中的种种画面生动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中的这些文字塑造了济南城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城市意象,秀美旖旎的城市风景,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新奇时尚的近代文明,这些意象成为城市阅读群体共享的生活体验和文化想象。刘鹗和他的《老残游记》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晚清城市书写中的一个范例,也为近代小说的城市书写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虽然不像《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中对扬州、上海的书写那么典型,但至少为我们了解晚清济南以及济南的城市文化提供了资料参考和独特视角。
注:
①如第二回写王小玉出场:“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说。”
参考文献:
[1] 元好问.元好问全集 (卷第十二)[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2] 刘鹗.老残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全唐诗(卷二百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0:2253.
[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M]//观堂集林 (卷10).北京:中华书局,1959:451.
[6] 葛永海.以城市书写为视角的明代奇书解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19128.
[7] 栾岭雪.《老残游记》与济南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8] 于涛.《老残游记》中的晚清济南[J].春秋,1995(3):55.
[9]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 王慧.从《老残游记》看晚清齐鲁饮食文化[D].无锡:江南大学,2007.
[11] 施晔.晚清小说城市书写的现代新变――以《风月梦》《海上花列传》为中心[J].文艺研究,2009(4):4149.
[12]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
[13]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238.
[14] 夏志清.《老残游记》新论[M]//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477.
[15] 樽本照雄.试论《老残游记》[M]//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503.
[16] 徐鹏绪.论《老残游记》的艺术形式革新[J].东方论坛,1995(2):5258.
Abstract: The Travels of Laocan is the model for condemnation novel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s writing about the c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especially Jinan cit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erspective. However, researches from this perspective are relatively rare, though researches on Liue and The Travels of Laocan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re rich. In the novel,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city scenery, the urban culture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through Laocans eyes and ears when he walked through cities in Shandong. It unfolds the rich imagery of city life of that time before the readers eyes and opens a window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ities and urban cult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学了一单元的写景课文,我准备进行本单元的作文教学――观察与描写景物的特点。当我正要按常规进行讲课时,教室里出现了一阵嗡嗡的说话声,“又是写作文,太难了”“最无聊的课就是作文课”“哎,没意思”,看着乱哄哄的教室我非常生气。如果继续按原思路进行,对这些学生来说,无非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讲的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只能是硬着头皮备受煎熬,这节课只能是老师的“独角戏”,只能是老师单向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沉思了几秒后扫视了一下教室,望着一双双表情各异的目光,寻找着答案,我们学新的教材,学生为什么不能按自己的兴趣学习呢?对!我必须尊重学生的思路,调整好教学思路。学生没有生活的亲身实践与体验,怎能写出好的文章,怎能符合作文要求呢?
我望向教室外,发现了夕阳中的美景,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山头,那不是我们身边的美景吗?我马上对大家说:“既然写作这样无趣,我们不写作文了,大家到操场上散散心,找找写作的灵感。”到了教室外我故意啊地叫了一声:“太美了!”学生被我的叫声吸引了,注意力都转向了我,我顺手指着夕阳:“大家快看,快看,夕阳无限好!同学们,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让我们一同送走阳光。”学生也被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住了,我于是顺势点拨:大家注意时间的变化与色彩的变化,大山那边的景色是怎么变化的。于是,师生一同开始讨论,孩子们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把自己所看到的不由自主地表达了出来,他们脸上洋溢出了酣畅淋漓的神情。面对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我也对他们进行了教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同记下这个美丽的瞬间,让这一刻停住!大家回到教室拿起你手中的笔,描绘一下你刚才的所见。学生兴趣浓厚地回到教室,不多时间就完成了本节课的作文练习,并且有好几位学生写得较成功。
在这节课后,我不断思考。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枯竭,积累甚少,材料的组织能力差,特别是农村中学,更缺乏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积累基础,除了留意身边的现有资源以外,还可借鉴别人的有效资源,这也尤为重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时间,有目的性地向学生介绍别人的作品,让学生主动走进别人的作品中深入体验,做好摘抄记录,写好读书笔记,完成读后心得体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中的角色或故事情节,找出创新点,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一种现成资源的再加工。例如,在教学《背影》后,我让学生学习截取法这种学习方法写一个展现亲情的情节。给他们引导了素材的选择,平凡的小事中满满的都是爱,一个眼神看不完的牵挂,一句问候说不完的担心,一个手势挥不去的爱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若有所悟,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平时所忽略的亲情。
社会生活、大自然是学生作文素材的源泉,我们应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入社会、大自然,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实地观察体验,掌握作文的第一手资料,积累作文素材。比如,在写国庆假期里的一件事前,我安排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生活体验,到平遥古城看看走走,或者让他们在农田旁进行一次实地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学生通过实地观察体验,不仅看到了农田中的“人、事、物”,而且从中体验到了农忙的气氛和其中“人、事、物”的关系,掌握了第一手感性材料。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作文,假期作文便有了重点,突出了中心,减少了记流水账和无话可说的情况。
关健词:多媒体;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以来一直努力探索运用多媒体教学,发现点较多媒体信息量大,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呢?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
1、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形式集成于一体,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尤其是在通过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美感。运用多媒体技术强大的媒体功能,通过图片、图像、动画、视频、音乐等形式来展现小学语文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观,使学生身临高山流水、辽阔草原、波涛大海、朝霞彩虹、花鸟草虫等大自然景色之中,去欣赏体验、培育美感、陶冶情操。通过培育学生的审美感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知识的营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4、多媒体教学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使课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的认识得到延伸、升华,课外延伸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把语文课堂上没有尽兴的“节目”延伸到课外完成。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的应用
(一)、在阅读教学方面
1、可在教师揭题、质题后使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具体的表现。因为教师在揭题、质题后学生正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所描述的景物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播出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可以获得深刻而形象有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如教《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时,当板书课题、质题后学生处于渴望了解谁一夜的工作的心理状态,此时放映“简陋的办公室及夜以继日的工作”的特定镜头时,可使学生进入意境中,激发起他们对崇敬之情,为学生学习文中的词句埋下伏笔。
2、在解决课文重点和难点、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时使用,这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便声、图文并茂,补学生难以感知的东西。
3、在欣赏课文时配合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美的情感。在欣赏课文时配合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
4、在指导述或者背诵时使用,有利于提高效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文中的内容句子以在图上形象直观地显现,而图上的内容在课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表述的语言文字。
(二)在作文教学方面
1、利用多媒体教学再现了艺术形象。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有无从下手之感。此时应用多媒体网络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让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未知领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阔学习者的视野,解决了学生面对作文题目难以下笔成文的问题。小学生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多媒体还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教师也可以通过Internet下载与学生作文相关的背资料,也可以教给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指导学生上网去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那色彩鲜艳的图画、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内容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唤起他们学习的潜在意识,激发他们的兴趣、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