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社科经典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科经典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科经典论文

第1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典阅读 引导路径 通识教育

人类文明存在于经典之中,文艺作品中的经典成为人类确证自身的价值所在。正是从这个角度说,阅读经典,亦即观照人类自身;审视作品的艺术生命亦即审视人类的思想意向与生命所向。引导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对审美心理的愉悦、欣赏水平的提高、文学修养的丰赡、生命价值的认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学经典阅读危机的现象解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下大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低下,原因就在于学生们没有形成阅读惯性,日常的阅读量也不够。他们置身于当下的文化场域之中,将读图与刷屏作为惯常消费,反而将文学经典束之高阁。这种反常的根源在于当下的高等教育的教学培养模式。

将高中阶段的机械教条式的教学模式塑造的僵化思维延续到大学,学生们因此习惯于被填鸭,习惯于被思考,已经丧失了学习和阅读的自主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尤其是已然摒弃精英教育从而倡导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学,百人班型普遍化,学生们无法通过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难有观点交流。而这种讨论恰恰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的。讨论的缺席,造成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只剩下听讲,不需要课后读书也可以完成作业的后果。

再者,当下的高等教育,受制于学时,大多数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概论性导论性的拼凑方法编写而成,碎片化和无意义消解盛行。很多有形与无形的东西都一闪而过,人们对以往的经典无暇驻足、留神。在这场拆解中学生们被迫远离经典。更有甚者,在大学中的课业考核与评价机制更加简单粗暴:统一命题、闭卷考试、标准答案、流水阅卷。这种看似公正量化的机制实则恰恰扼杀了学生们仅存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大学本应具有和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全归于标准答案。在这场阅读经典与考核机制的博弈中,学生们无疑只能无声地选择教材思维。正如陶东风先生所说,似乎学贯中西、雄辩滔滔,实则一知半解,满脑子名人名言。

课堂的面貌大抵如此。课后的阅读进而被功利性阅读占据。学生们受制于就业和升学的压力,因而更加注重效率与回报。实用性与功利性的快餐式阅读成为导向。应试书、考级书、外语书取代经典引领课后阅读。在这样的文化和现实场域中,我们引领大学生回到文学经典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解读

通识教育是实现启蒙智识计划和政治计划的共同选择,它的目的是使学生逐渐告别专业教育的机械联合和神圣的、封闭绝缘的、排他性的定例与惯性,成为趋向平等的、流动的、分工和文明的人类社会的通用阶层成员,即成为能参与动态社会的有机联合,能合格履行其职业所派定角色的受薪阶层成员。这种教育的目标首先是为了实现最大范围的文化同质性,即建构一个全新的体制以满足因分工而派生的随机、短暂,但又极端重要的人际交往需要――现代社会存在着比以前多得多的抽象的、复杂的、精确的、非个人的、摆脱情境约束的信息需要传递;其次,通识教育还要实现文化疆界内全部人口的可雇用性,提供虽非最深邃但必须是最广泛的知识、沟通技能以及职业的专业化训练,以使个体能够在这个不得不投身于其中的庞大福利事业及其分工网络中获得名分,占有一席之地――使男人和女人们尽可能精确地适合他们的职位,或使他们适合一些功能上相似但有着等级从属与支配关系的职位。这些目标决定了现代高等教育在形式上必须用垄断合法教育的社会化机构(如学校和专职教师阶层)所实施的集中的再生产取代以往次生群体(如亲属集团和邻里)所完成的自我的再生产;在内容上则必须用一种经过选择予以认同的文化取代以往那些用来锻造个人的传统和自在的习惯。这种经过审慎选择予以认同的文化通过重组前现代高级或低级(民间)文化中有政治前途的单元,发明了一种对于想象所有大于家庭的政治共同体――首先但并不限于民族/国家的政治共同体――来说至关重要的传统。这个传统更多地承载于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中。严格来说,当下的现代教育有两个取向:一是高级文化取向,走向最大限度的个体自由和自我完善的通识教育;一是大众文化取向,走向维护文化同质性秩序和分工结构的准专业化和专业化教育。两种取向有矛盾,但都不可或缺。如今,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压倒了过去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这也意味着通识教育的呼声开始压倒狭隘专业教育的呼声。事实上,片面专业化的后果使社会变成了黑格尔所谓的精神动物王国。动物在某一方面专业化,并且不能做任何别的事情。但与动物相反,人作为一个精神的存在从本质上说是通才,是绝对精神的媒介。文化趣味、良好的判断力、创造力、美感、道德感、科学精神等都来自于那些以往被错误地视为无用的通识教育科目,诸如哲学、文学、历史、诗歌、音乐、艺术、宗教等。这些科目长久以来被忽视,或者出于无知,或者出于狭隘意识形态立场,其后果是异化的加剧和文明的衰微。单纯技术进步并没有导向同步的人类理性进步,而是导向了新的野蛮化。西方晚期现代性的文化危机和当下转型中国的社会矛盾都给了我们一定启示,大学教育应回归高级文化,回归通识理念,回归经典阅读。高校人文社科类通识课可以说是探索解决之道的一种重要尝试。

三、通识教育引导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分析

现代社会的运行从根本上说是建立在其公众的文明素质之上的。就大学而言,学生作为被充分启蒙的、被理性化塑造的公民,其素质除了一般学识、美感、道德感应在众人之上,还表现在专注的精神品质。专注也可以归纳为理查德桑内特所谓的匠人精神,它指的是将某件事情做到真正精通的态度。在现代社会,专注仍然是一个人为取得真正成功而必需的精神品质,虽然它需要封闭,不太讲效率,会迫使人放弃各种机会,因为只关注一件事情。专注的人也许会变得落伍,但从总的得失看,只有专注的人才有机会领略深奥的事理,有机会成为不可替代的人,并取得坚实的成功,相比之下,肤浅所取得的胜利经常是摇摇欲坠的,它导致了无用的灵魂。为了培养学生专注的个性,教学设置上首先应建构师生间高密度的学术互动机制,比如制度化的时间与空间,包括能让讨论深入下去的虚拟空间(网络平台)等。其他如专题讲座、讲坛、读书会,班导师组织的小组讨论等形式,弥补了有限课时的不足,在培养学生专注于文学经典的品质和调动主动阅读精神方面,也都优于传统的课堂讲授。

在实践中我们选取了一些面向全校开设的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与形式做了很大程度的改进,探索在有限学时中尽可能完整精当地与学生讨论各种流派、思潮和各时代核心问题的方法,而把知识的扩充留付于其自学精神已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学生们。这意味着,课程内容不能封闭于任何教材,不能清单式地纠缠于知识点的罗列,而是要精讲经典文本。以讲座的形式上每一个学时的课,在授课中同时布置大量的背景阅读书目,并利用网络平台指导学生在阅读、撰写报告、小论文和陈述报告之后的小组讨论。采用这种讲授与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授课,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讲解教材和检验机械记忆力的考试。由于课程的成败是建立在学生主动阅读而非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角色的指导性和调动性因而凸显,其工作量不是减轻而是加重,在此,教师们更应率先垂范地大量阅读经典。事实上,这种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他们的收获也数倍于那些即学即忘的考试课,因为它真正与经典文本相衔接,能够切实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真理的信念。

四、结语

通识教育不是将高等教育视为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而是专注于人的教育,倡导的是人的整体性的精神世界,给予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通识教育要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是在人类基本知识方面下比较大的功夫,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经典文本要求比较多,这就必然要有相当的阅读量。通识教育就是要回到经典阅读,应成为高校引导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路径之一。当然,越来越开放的跨学科通识课也能为这种文学经典阅读奠定认知基础。

总之,文学经典阅读的真正实现有赖于通识教育的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真正实现需要进一步探索、设计合理的教改方案与实践途径,兼顾课程的共性与个性,找到每个学科、每门课内容与形式的最佳契合点。这将是今后研究和思考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甘阳.通识教育:美国与中国[J].复旦教育论坛,2007(5).

[2] 张筠.经典阅读现状的应对路径:回归原典[J].图书情报工作,2013(13).

第2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省级精品课,由“唐诗宋词名篇导读”、“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红楼梦》导读”和“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组成,每门课程均为36学时。该系列精品课除为中文专业学生讲授外,主要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中“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最早开设于1993年,已有20年的讲授历史;“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开设于2005年,“乐府诗导读”开设于2006年,也有七、八年的历史。5门课程联系紧密,相互补充,从不同侧面讲授中国古代诗词、乐府、小说、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课程。在中文系专业选修课教学乃至全校文化素质教育类教学中,该系列课程都有重要的地位。系列课程依托于“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经过多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于2010年入选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教学团队。团队(课程组)成员有23位教师,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博士18人,占总人数的78.3%,大多数为学界著名学者的弟子。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年富力强,富于发展潜力。团队负责人为教育部优秀人才,山东省首届省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首批首席专家。其他成员有30余人次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和市校级优秀教师奖、优秀教学成果奖、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教育先锋等各类教学奖励与表彰。

二、系列课程的整合优化

2010年,古代文学教学团队承担了青岛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系列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从已经开设的十几门课程中,选择了上述5门课程,并把这些课程的优化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对5门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其目的是使课程能够形成一个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的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整体优势。第一轮的整合优化工作主要依照如下的基本思路展开:一是重点选取了诗词、乐府诗(配乐演唱的歌辞)名篇,小说名著《红楼梦》,并从魏晋文化和佛教的视角切入,对相关作品进行导读。二是选择这5个专题,既与主讲教师个人的研究专长有关,也考虑到5个专题之间的密切联系。如唐诗中有不少名篇本身就是乐府诗,宋词原本可歌,与乐府诗有很多共性;乐府诗主要集中在汉魏至唐代;《红楼梦》与佛教关系密切;《红楼梦》中的诗词与唐诗宋词有继承关系,唐诗宋词名篇明显受到魏晋文化的影响,其中也不乏佛教禅宗的内容等等。因此,5门课程在知识和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课程平台建设方面,有很多相互交叉的东西可以共享。三是建设5门课程整体设计、相互补充的课程平台。经过努力,我们现在已初步建成5门课程共同组成的联合课程网站。学生既可以登录任意一门课程的网站,又可以从该课程网站进入到联合网站,或进入5门课程中的其他任何一个课程网站,实现了课程网站之间的贯通。整合优化也对各门课程的一些具体内容作了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我们不仅充分考虑了各门课程之间的互补和呼应,如原“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中涉及到的乐府诗全部放在“乐府诗导读”中来讲,“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中涉及《红楼梦》的内容,则转入“《红楼梦》导读”;同时,也根据个人科研的重点和特长,对各门课程的组成成员做了相应调整。至于不同课程在平台建设、课件制作、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也是整合优化中考虑的重要内容。这使得每一门课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从而收到了如下几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5门课程的网络平台,各自汇集了某一方面较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和资料,并且都可以向选修其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生开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知识、资料库;二是课程的联合建设,带来了主讲教师、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思想及方法等方面的重组和变化,这对于课程的互相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步提高,均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三是联合课程组的主讲教师,在形成优势课程群的同时,也凝炼了学术方向,对教学和科研团队的优化整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又进行了第二轮的课程整合,把已经开设的11门课程也纳入到精品课程群的建设范围中。2013年,“《老子》导读”、“《金瓶梅》导读”、“《聊斋志异》导读”、“中国古文名篇导读”、“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等5门课程被批准为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至此,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精品课程群达到10门。另有“中国神话与诗歌导读”、“《诗经》《楚辞》导读”、“《论语》导读”、“中国诗学导读”、“元明清戏曲导读”、“《文心雕龙》导读”等6门课程,也正在根据课程群建设的整体思路进行全面整合。课程群建设的目标是建成涵盖文、史、哲、文论、艺术、宗教等多领域的16-20门系列课程。

三、课程的内容、特色与地位

5门省级精品课程都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延伸,也是我们在长期讲授的过程中,逐渐发掘、精心选出的5个专题。其中,唐诗宋词被称为“一代之文学”,以短小精粹、情韵并茂的优势,长期流传,脍炙人口;乐府诗本是配乐、配舞的歌辞,是表演艺术的一种,与一般徒诗相比,其特点极为明显;《红楼梦》则是中国古典白话章回小说的代表,自诞生数百年来,“红学”早已成为显学,学界向有“开口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魏晋时期是我国文化、学术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当时的文人和文学也以其独特鲜明的个性,吸引了后代学者和读者的注意,20世纪初叶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对这个时期的文化和文学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化至今仍具有独特的魅力;佛教自传入中国之后,广泛影响到中国的文人和文学创作,荷兰学者许理和就曾写过《佛教征服中国》的名著。因此,5门课程讲授的文学与文化专题,在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均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从总体上说,系列课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取中国文化和文学史上的典型个案,立足社会、文化、宗教发展来分析名篇名著,通过名篇名著的重点导读,带出文化及典章制度的讲解;二是每门课程均有长期的科研作支撑,课程内容都与作者已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方面有鲜明的特色。就现有5门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各有其特点的。总体来看,这5门课大致又可以分为两类。现对各门课程的特点分别举例简要说明如下:“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红楼梦》导读”和“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是第一类。这3门课都是以广泛流行的名篇、名著,或学术界特别关注、一般读者也很感兴趣的魏晋文学和文化为讲授对象。这些课程所涉及的文学作品,深受学生喜爱,很多高校也都开设了类似的课程。但我们的这几门课程都是建立在长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因此我们的讲授思路和内容,在众多的同类课程中,仍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以“唐诗宋词名篇导读”为例。该课程立足中国诗词发展过程,以题材和主题分类选讲的方式,选取10类典型的诗词,重点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历史、政治以及人与宇宙自然的关系入手,对唐诗宋词名篇进行导读。每类诗词的导读,都从两方面展开:一是对每一类诗词从先秦到宋词的发展简史,作出提纲挈领的描述,把握该类诗词类型化特点;二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对代表性的名篇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讨论该类诗词独特的艺术美与题材、主题及文化之间的特定关系。导读特别注意把诗学理论与具体作品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力求讲出我们长期研读和讲授唐诗、宋词的真切体会,达到将知识、审美与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特点有三:

1.在按题材和主题对唐诗宋词分类讲解的大前提下,注意从文化发生、发展的角度,发掘诗词类型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特殊关系,对诗词类型化的共性特点作出文化学的解释。

2.注重在同类诗词发展历史中,把握诗词名篇在艺术创造上的独特魅力,从名篇讲解入手,把文学史、诗人生平、诗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力求对学生学习、理解、分析诗词起到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在深入浅出的诗词艺术分析中提高文化素养。

3.多年来,课程组主持完成的一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如“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诗宋词名篇导读》、《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二十世纪以来先秦至唐代诗歌研究》、《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等专著,都与本课程有密切关系。因此,课程能立足学术前沿,在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红楼梦》导读”侧重于小说悲剧意蕴、哲学深度和文化内涵的挖掘;“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从哲学、宗教、政治制度、社会现象、民间习俗、文人生活方式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等多角度入手,对魏晋文化与文学进行导读,也都有自己的特点。“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乐府诗导读”是第二类课程。这两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开设这类课程的学校也不是很多。而我们的这两门课开设时间较早,系统性、前沿性也比较强。“佛教与中国古代文学导读”,在介绍佛教文学起源、种类的基础上,对佛教基本教义、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佛典翻译文学、释氏辅教传说、僧人赞佛诗颂、文人护法文学等进行系统的讲解;并以谢灵运、王维、柳宗元、白居易、苏轼、李贽、袁宏道等涉佛较深的著名文人为例,对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一个特殊的侧面阐述了佛教与中国文人和文学的关系。这样的课程内容,截至目前为止,在全国高校中还不多见。

这门课也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1.把对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基本知识的系统介绍作为课程的重点。因为只有深刻地了解佛教知识、体会佛教的精神,才能明白佛教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读懂与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而这在一般文学史中是不讲的。

2.从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典型个案,包括佛典翻译文学、释氏佛教文学、僧人赞佛诗颂、文人的佛教文学作品等四大方面切入,并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对佛教与中国文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既把佛教基本知识作为理解与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前提,同时也通过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反过来使学生对佛教知识、教义及对中国文学、文化的影响获得更为感性的认识。

3.所讲授的内容与主讲教师的科研紧密结合。几位主讲教师从事佛教文学研究多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佛教文学研究”、山东省社科项目“明代心学、禅学与文学研究”、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出版《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等著作;在《文学遗产》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等论文,很好地保证了该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乐府诗导读”则紧紧抓住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在强调表演性、歌唱性的前提下,讲解乐府歌诗。其思路与以往把乐府诗等同于一般徒诗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我们已完成的“魏晋南北朝歌诗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已出版的《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等专著,均与课程密切相关。需要说明,本系列课程是《中国文学史》基础课的重要分支,而后者在2005年就通过了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的评审,其建设的经验对于本系列导读课程的建设也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在由笔者主持完成并获2005年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汉语言文学试点(本科)专业改革”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002-2005)及我校汉语言文学省级品牌专业(2007)和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等教学项目中,本系列课程组的成员也都是主力,这为本课程的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使本课程在长期建设及教学、科研的结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本科教学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涉及文学、文化、历史、哲学、宗教、音乐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诗、文、乐府、小说等多种文体。在教学方法上,每门课程虽有各自的特点,但5门课程也有不少共性,这是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我们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比较一致的体会。

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重视文学作品与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文学作品与宗教、艺术,文学作品与文学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把立足文学史和文化史阐发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作为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则。

2.强调主讲教师必须以科研为基础,不断为教学增加新鲜内容,将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活动,提高授课质量。为此,我们已经根据教学需求,制定了相关的科研规划与教材写作计划。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讲授内容将会不断更新,始终切近和追踪学术前沿。

3.把培养学生理解、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重点,通过理论讲授、范例解读﹑个案分析、课堂讨论﹑学生登台主讲、名篇背诵、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手段方面,则尤其重视三点:

1.建设互动的课程教学平台,使课下阅读、讨论、答疑和在教学平台上提交作业、相互交流等学习方式,与课堂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每门课的课程网站都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为学生课后的扩展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师生交流的时间在课堂之外获得了有效的延伸。

2.高度重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本课程除了文字表述之外,还使用了大量非文字的教学资料,如图片、音乐、绘画、影像等。主讲教师将这些内容制成课件,通过课堂上的使用,显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通过课程网平台交流、答疑,课后阅读,及在考查、考试中突出文学经典阅读的比重,实现从课堂导读到学生自己阅读的扩展延伸,培养和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和能力。五、几点理论思考本课程群建设的实践工作,既是在特定的理论前提下完成的,同时也引导我们对课程群建设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思考。其中,有些问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中思考较多,或是有一定疑惑的。这里仅就其中最突出的三个问题稍作梳理,供同仁批评,也希望能得到方家知音的指教,使相关的理论思考进一步深化。

其一,高等学校传统人文学科教学体系与教学创新的矛盾问题。随着国家重视创新之指导思想的日渐深入人心,高校人文学科的创新也被频繁地提出来,与之相关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则常常受到政策指挥棒的干预,尤其是在总体课程设置变化和学时数的双重限制下,不得不经常作出调整。有时候这种调整对原有教学传统的冲击非常大,以至于一些实行多年的好的教学传统不得不放弃。但实际上,人文学科,尤其是传统人文学科的课程,其内容与理工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像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课程,所讲授的作家、作品的具体内容及其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大都已基本定型,不同的只是根据材料和观念的变化对之进行重新的解读,而这种解读一般来说不会对原有教学体系和课程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因此,与中国古代文学系列导读课程相类似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较而言,更需要的恐怕是在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下,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整体教学体系的大调整,则需要特别谨慎。即使不得不调整,也必须充分吸纳已有教学传统中的合理成分,而不可一味追求创新。

其二,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在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教学中,阅读传统经典,“尚友古人”,与历代各领域、各学科一流的名人对话,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就近年来各种有关读书的调查报告以及我们对大学生经典阅读的了解来看,目前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现状并不乐观。很多学生一年里读书的数量非常有限,即使凭自己的兴趣选修人文学科经典相关课程的学生,也很难系统地阅读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这一点我们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也有非常深切的体会,所以经典阅读实际上成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大瓶颈。在经典阅读方面有了突破,则学生的欣赏、写作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不再仅仅是一句空话。但问题是现行教学评价体系对此缺少应有的重视,这使得经典阅读在教学中不易落实。因此,要解决人文素质教学与学生经典阅读的结合问题,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学评价体系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环节。如果缺了这个环节,课程教学的质量肯定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其三,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相互促进问题。在高校里,这是个常识问题,似乎不值得特别提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常常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成为两条道上跑的马车。在中国古代文学导读系列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由于导读系列课程的选定,首先是以课程内容在中国文学和文化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主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积累和优势,所以,就这一系列课程而言,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是更为紧密的。如“魏晋文化与文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学术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魏晋文化与文学,近年其出版的《魏晋五言诗研究》,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魏六朝诗体研究”(2011-2013),都与课程有直接关系;又如“《红楼梦》导读”的主讲教师,其主持完成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研究”(2007-2012)、出版的《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及发表的一批学术论文,也都与课程密切相关。其他课程也大多具备这样的特点。因此,这一系列课程的建设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科建设的深度交融。

五、结语

第3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7月,同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不仅需要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同样离不开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知识基础、人文理念和管理方法。解放前后,我国的人文社科空前繁荣发展,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改革开放后却因难以直接形成生产力发展缓慢,远远赶不上几十年来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情况近年有所好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紧接着教育部制定《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多所大学纷纷响应号召提升文科创新能力,谋求长远发展,把人文社科研究提到了特别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很关注大量的人文社科资源投入能否带来高额的产出和持续的增长,通过计算其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可回答这个问题。

全要素生产率是分析生产力源泉的代表性工具,通过将其分解成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可以解释生产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变动趋势和增减程度。因此,测算和提高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意义深远。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最初在区域、产业和经济增长领域广泛应用,后来全要素生产率被逐渐引入学校、医院等非营利组织的生产效率评价。国内外的部分学者基于Malmquist指数等分析方法对高等学校及其下属院系、一定区域范围内高等学校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或者教学、科研生产效率进行测算,主要研究文献如表1所示。

另外,我国的潘海生和周志刚、周伟和李全生、毕雪阳和孙庆文、韩海彬和李全生、赵彦志等也将全要素生产率应用于高等教育/高等学校评价领域。但所有这些文献,除廖文秋等在小范围内进行研究之外,都没有涉及人文社科科研活动效率,更不用说人文社科全要素生产率了。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研究分别归属科技处和社科处管理,两类研究性质差异很大,对应的统计资料分别为《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和《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利用科技统计资料数据来研究科研效率的,对社会科学投入产出却选择性忽视。为此,本文借鉴国内外高校科研效率评价经典文献,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不同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活动生产率,并分析其源泉、成因和趋势,为高等学校科研主管部门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借鉴。

1 模型、数据和方法

1.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法

生产率指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资源的利用效率,即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转变为产出成果的效率,具体测算时用产出除以投入。反映产出量与单一投入要素之间效率关系的是单要素生产率,而反映产出量与所有生产要素间效率关系的是全要素生产率。显然后者能够更为全面地考虑所有投入要素,综合反映一个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经济效益。测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有索洛余值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e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随机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因为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无需指标价格信息和设定生产函数,适用于不同决策单元生产效率的跨时期分析,故此选择这一方法对高校人文社科生产率进行评价。

Malmquist指数最初由Malmquist定义,用来构造消费数量指数。Caves等将该指数用来计量生产效率的变化,后来与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结合,用于多期生产效率的测算和分解。DEA模型只能输入截面数据来横向评价决策单元静态效率,而Malmquist指数利用面板数据测度跨期动态科研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可理解为相邻两个年份生产效率的增减变动程度。Malmquist指数说明跨期生产率改进/恶化/不变的情况。Malmquist指数>1,表示效率提高;Malmquist指数

Malmquist指数=技术效率(TE)×技术进步率(TC)

=[纯技术效率(PTE)×规模效率(sE)]×技术进步率(Tc)

其中,技术效率TE描述决策单元从时期t到时期t+1的生产前沿面的追赶程度,也称为“追赶效应”或“水平效应”;技术进步率TC描述决策单元在两个时期内的生产前沿面的移动状况――“增长效应”,即技术进步与否。当TC>1,说明效率提高;TC1,效率提高;PTE1,效率提高;SE

1.2 指标设计及数据来源

和所有科学研究一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也是一个投入人力、财力等资源,产出各类出版物、科研奖励和科研课题的复杂系统。在选择指标时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独立性和易得性,特别是原始数据必须来自专业的统计资料,否则难以保证其客观公正和一致性。

综合考虑指标选取要求和相关研究,投入指标包括社科活动人员(人)X1、研究与发展折合全时人员(人年)X2、研究发展经费当年内部支出(百元)X3。其中X1不光包括专职人文社科研究人员,还有教师等各类社科活动人员。在高校中,普通业务教师有评职称的内在压力,进行科学研究的愿望非常强烈,但与专职科研人员相比,科研能力孰强孰弱尚无定论。因而,X1表示科研投入人力的总规模,X2,代表其中专职科研人员投入全时当量;X3的选择主要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观点,高校的实际科研经费投入并非从各种渠道取得的科研经费总量,而是当年实际花费在科研活动上的经费支出。

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高校科研产出都进行了详尽而基本一致的阐述,主流观点是应同时兼顾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并突出高水平成果的地位。国内相关研究如表1所示,国外相关研究如表2所示。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科研产出集中在论文著作等各类出版物及其影响力、科研奖励、专利、研究课题和经费上。其中,专利是自然科学研究产出,不适合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将其去除。而各类出版物的影响力特别是被引用情况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测度,短期内难以准确衡量。因此,结合指标的可得性,选择各类课题数(项)Y1、著作数(部)Y2、学术论文总数(篇)Y3、高水平论文数(篇)Y4、高水平获奖成果数(项)Y5作为产出指标。Y1主要指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研究项目,Y2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出版著作,Y3为国内外期刊总数,Y4界定为人文社科领域国外学术期刊,Y5界定为省部级以上人文社科奖励数。除了指标Y3之外,都特别强调学术成果的质量。

为体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2004-2010年的《全国高校社科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处理时使用的软件是DEAP2.1,分析采用产出导向的方式。决策单元为除外(部分重要数据缺失)我国30个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活动。

2 中国各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分析

将我国30个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7年的面板数据输入软件,测算其全要素生产率和各分解指标。为详细阐述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变动特点、趋势和规律,分别按照年度、省份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2.1 不同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

表3列示了输入7年面板数据计算出的6个年度结果,因为全要素生产率和它的分解指标都是连续两年对比测算的。

具体看,只有2005-2006年生产率是增长的,而其他几个年度和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每年平均下降2.8%,下降幅度虽不剧烈但已非常明显。这说明7年间整体的人文社科投入产出生产率情况不容乐观,在投入大量各类资源情况下,整体产出生产率不升反降。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整体7年间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都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0.2%和2.6%。技术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的影响,其中纯技术效率微涨0.1%,规模效率下降0.3%。由此可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同时下降,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都不存在,科研整体规模不处于最优阶段,只有纯技术效率轻微上涨但影响微弱。具体解析一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构造的整体生产前沿面有所下降,同一年份内大部分高校离前沿面的距离没有接近反而有所远离。这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却无法回避,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与西方某些先进国家相比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很多最新的实证模型和方法基本都是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然后引入国内加以应用。在人文社科研究投入资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相应研究产出特别是高水平产出增加得较为缓慢。

图1形象地分析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生产率变动的原因。显而易见,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两者的曲线形状高度重叠,只在2008-2009年度有些差别。反观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虽然在7年中有所波动,但大多都在1的周围,没有剧烈上升或者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没有技术进步率程度深。容易理解,我国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主要还是技术进步率变化导致的,如果科学研究的整体技术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前沿面就会显著上升,那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必定有望大为增加。

2.2 不同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分析

表4列示了2004-2010年我国30个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Malmquis指数及其分解结果。可以看出,2004-2010年我国30个省份人文社科平均全要素生产率为0.972,这和前一部分的结论基本相同。从省际细分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省份分别是:江西、福建、浙江、内蒙古、广西、四川、贵州,增长率在0.2%~9.8%之间。7个省份中有很多并非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大省,但人文社科科研活动却取得了较快的生产率增长。这说明很多高等教育科研小省尽管人文社科研究的规模和实力绝对量较小,但增长速度却可能很快,没有明显的规律。其他23个省份人文社科研究生产率下降,特别是吉林、河南、湖北、新疆、青海和宁夏等省,下降率在7.1%~12.5%之间。同理分析,有4个省份人文社科研究技术进步率上升,另外26个省市下降;技术效率有11个省份上升,7个下降,另外12个省份保持不变。各个分解指标的均值都和第一部分结论一致,同样说明追赶效应和增长效应不存在。除了纯技术效率之外,其他分解指标都小于1,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要真正扭转这种科研活动总量增长很快但相对生产率却下降的局面,必须多方着手,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图2列示了30个省份及我国整体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情况。同图1一致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和技术进步率是高度吻合的,但表现出一种明显的上下波动性,特别是在内蒙古、海南、宁夏、江西等省份。而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大部分省份变动幅度不大,都在1附近上下波动,只有青海、安徽、黑龙江等较为剧烈。应该找出这些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过高或者过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汲取进步省份的经验,总结落后省份教训,共同进步和提高。

2.3 不同区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

2004-2010年不同区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Malmquist指数及分解如表5所示。东部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河北、浙江、福建、上海、山东、海南、广东;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河南;西部包括重庆、云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广西。

可以看出,2004--2010年东部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产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但无论哪个区域,整体生产率都是小于1的,均处在不断下降当中。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实证测算结果也惊人相似,都是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可见,我国不同区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无论是在技术水平、创新手段、规模大小、管理流程还是整体生产率上都有显著差异,而且在短期内没有任何转变的迹象。究其原因,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仍然有经济发达、技术进步、政策倾斜、容易引进高水平人才等优势,所以相对生产率较高一些。

可以看出,纯技术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实际上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大小最为接近,两者步调一致,这和前文结论相似。区域对比看,东部地区高校的所有指标都超过其他地区,这种区域差异体现了人文社科研究效率的实际情况,需引起高校管理者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通过政策改善、资金投入、区域合作、人员交流、技术引进等来促进不同区域高校的均衡协调发展。

3 结论及建议

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构建一个创新思想体系,包括知识、方法、文化、思维和制度的创新,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起着精神支撑、理论指导和知识基础的核心作用。在人文社科研究过程中,要着力于创新性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注重组织管理制度、研究方法和技术创新。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4-2010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率和规模效率同时下降,科研整体规模不处于最优阶段,只有纯技术效率轻微上涨但影响微弱;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变动趋势高度一致,两者具有同步性;省份对比看,不同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上下波动,差异显著。区域对比看,东部地区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产率高于西部和中部,但三个区域生产率都是小于1的,均处于下降阶段。

第4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现当代文学;实践教学

“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教学中一贯是以知识累积和识别为目的的授课范式,本科院校多是以研究型教学为主,而高职高专长期以来均沿袭本科院校教学模式。近年来,现当代文学教学已慢慢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与人文精神为主的经典文本教学范式,即:以解读经典文本为教学切入点,淡化“史”的线索,突出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分析。随着高职高专院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增加,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除了注重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如何根据现当代文学因其课程特点,切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笔者对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现当代文学”实践教学情况作了调查,情况调查分网络查询和问卷调查两种,网络查询涉及到广西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问卷调查共发出200多份,涉及院校4所,包括桂林师专、柳州师专和新升格的职业本科院校2所(河池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调查的结果(现状)

1.广西高职院校专门的职业院校多是理工科性质,如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这类高职院校,没有相关人文类课程设置,当然也不存在有《现当代文学》课程。

2.那些综合类的职业技术学院或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文艺术学院、或在公共管理学院中设有文秘专业,或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中设有文学鉴赏课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都是侧重在古代文学和古代文化方面,没有专门的现当代文学课程。

3.在一些较大的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中有很少一部分开设有现当代文学课程,如广西城市专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学院在新闻专业中开设现当代文学课程,与影视欣赏一样都属于专业知识的拓展而开设的选修课程,不是专业课,在课程要求上不是太高。

4.广西的高专院校包括桂林航专、柳州医专、桂林旅专、广西警专、广西体专共7所,课程设置上,广西体专的体育人文社科系和柳州医专人文社科部无此类课程,桂林航专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的文秘专业开设有大学语文、秘书学、写作等课程,但无现当代文学课程,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设有文秘专业,但无现当代文学课程。桂林旅专基础部(社科部)开设全校性公共性的人文素质修养课程文学欣赏,其实就是大学语文课程性质,重在文史知识的了解。

5.师范类高专院校仅存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两所。这两所院校中文专业都开设了现当代文学课程。从调查问卷得知,师专都是把《现当代文学》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课时在80-120之间,集中在一年级的上下两学期完成,并开有同类课程的辅助选修课程,学生对课程设置基本满意,但绝大多对现行所用教材和课时不满意,认为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课时少于120课时,太少了。普遍认为《现当代文学》课程就是一门纯的介绍文学常识和作品鉴赏的课程,没有必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大多任课教师是不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极少参与学生的说、写、唱、演等实践活动。而且对师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理解上存在分歧,对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范围只局限于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诵读能力的培养,普遍认为,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演绎、表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的培养不属于《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范围。当然,课程中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比例少于1/4,甚至没有。

二、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1.理工科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的要求,缺乏文学类课程的设置。

2.综合类高职院校和非师范类专科院校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课程要求不细,一般重视对基本写作技能提高或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于是在人文社科系(专业)开设《大学语文》和《写作》等课程,对专业拓展的影视文化欣赏课程贴近时尚,效果远比文学课来得更直接,所以这些院校极少开文学课程,特别是现当代文学课程。

3.师范类高专院校开设现当代文学课程,但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要求强不同,所以课程设置上都是继承本科院校文学课程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或者说是重课本的讲解,轻实践教学环节,重文学常识的灌输,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探索其对策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关注的热点,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内涵,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也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笔者认为,高职高专“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从实践教学环节的理解、方法模式和如何提高学生实践综合实践技能等方面去进一步探索。

1.高职高专院校文学类课程也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高专院校强调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实践教学即是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而言,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初步确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来新形势下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发展实践教学。这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色的体现,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全面提升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的重要体现。 转贴于

2.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对于文科类课程来说,特别是文学类课程,实验实训资源配备、资金人员分配、设施场地等缺乏和不足,所以教学人员在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使用上,均倾向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而把实践教学放在次要地位。针对高职高专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许多研究者做了探讨,如李瑛珊认为高职高专文科专业是一种连续性的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大学三年级的教学过程。如杨素娟提出“实践演练”法,即“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及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平衡发展,探讨文科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机制,文学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如放下姿态,贴近现实,从小处着手,把侧重点放在教学环节、方法模式的改进和如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等方面,实现“大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第5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文化差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31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和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电影是娱乐、传播文化以及增进国际交流的一种大众化、方便快捷的重要渠道。电影名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也显得至关重要。

在各学报和《电影文学》、《电影评介》及其他刊物上有多篇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研究的论文。近几年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的硕士论文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目前学术界对影片名的翻译研究多局限于目的论、功能对等、文本类型的角度研究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即:直译、意译、音译和创译等;对韦努蒂的异化归化理论存在误读的情况,甚至把直译意译简单地等同于异化和归化;散见的论文研究视角过于单一和整齐,大多集中在片名的翻译策略和原则方面的研究,而忽略片名翻译的文化性及多层面性;影片名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存在误译;同部影片存在多个译名,译名繁多,译名不统一,针对这一现状,何跃敏(1997)曾《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学术论文中中英文影片混杂、分类不清;所举的分析案例局限于少数几部电影片名,重复多,缺乏新意。

鉴于此,本文旨在从翻译策略、翻译伦理和文化的角度分析归化异化理论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的翻译,将电影片名的翻译置于文化领域中,主要以奥斯卡最佳影片和中国部分著名的获奖影片为研究对象,关注文化因子的传递和文化差异的处理。

二、电影片名翻译实践研究

学术论文中对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较早见于外语类核心刊物的是吴敏于1995年发表于《中国翻译》第五期上的论文《浅谈英语片名的翻译》。在吴的论文中着重探讨了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的三种译法: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参见吴敏,1995)。此后,陆续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具体的片名译法(贺莺,2001;毛发生,2002等)。

也有一些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把片名翻译置于文化大环境中去考察(参见卢志君,龚献静,2003;,2009等)。郑玉琪,王晓冬从英汉翻译原则的角度对电影片名的翻译进行过研究,在论文中提出“电影片名翻译时应该遵循的三条基本原则,即信息传递原则、美学欣赏原则和文化重构原则”(郑玉琪,王晓冬,2006/2008(2009))。张广法则从后殖民理论视角来研究中文影片的英译,并提出“异化翻译策略可以抵抗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确立其文化身份,促进多元文化健康发展”(张广法,2009:105)。

归化异化与电影片名翻译的结合也大多探讨的是关于片名翻译的策略以及翻译中究竟是主归化还是主异化的问题。林婷婷提出“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文化翻译策略”(林婷婷,2004:104)。文红认为“异化翻译手法是翻译中应采取的主要趋势”(文红,2007:177)。关于电影片名翻译究竟采取何种策略,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在对英汉电影片名翻译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朱婉莹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归化能够创新”(朱婉莹,2008)。王伶伶和贾立莹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前者认为电影片名的翻译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王伶伶,2009:159),后者认为“归化理论仍将在英汉翻译中长久占主导地位”(贾立莹,2009:29)。而大多数的学者则认为“归化和异化是辨证统一的两个对立面。面对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优秀的译作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合理而又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吴爽,2005:56)。李鑫、李瑞、赵利娟等也基本持相同观点,认为“归化和异化,这两种策略是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参见李鑫,2007;李瑞,2007;赵利娟,2009)。徐建国、吴远等则提醒译者应“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让译语观众不知所云;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丧失”(徐建国,2007:30;吴远,2007:55)。

三、归化异化指导下的电影片名翻译实证研究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曾于1986年在Criticism 28(Spring)杂志上发表名为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译者隐形)的论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的概念 (参见Robinson,2007:97)。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中再次明确提出“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并认为施莱尔马赫“坚持译者只能在两种翻译策略中作出选择:一种是归化法,即从我族中心主义出发,使异域文本屈从于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将作者带回本国;一种是异化法,即偏离民族中心主义,压制目的语文化价值观,标示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将读者派送出国”(Venuti,2004:20)。自此,韦努蒂明确提出并沿用“归化”“异化”这一对术语,并在吸收各家思想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并完善自己的归化异化理论,尤其是其“彰显”异质(otherness)的“差异性”异化理论(参见Venuti2008.4.14日给张景华博士的复信,转引自张景华,2009:123)。

归化异化不仅仅是翻译策略更是一种道德态度。韦努蒂认为“异化……是在译文中表达的对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的一种道德态度。不仅是策略,还有词语的选择和外语文本的选择,都可能产生异化的效果”(郭建中,2008:43)。关于此,郭建中教授评论说“他(韦努蒂)是要强调异化是一种道德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翻译策略;至于涉及到翻译策略的问题,也是指选择某种策略所产生的道德影响,重点还是指道德态度”(郭建中,2009:35)。因此,郭教授专门撰文澄清翻译界对韦努蒂的归化异化的误解。他指出“归化和异化的术语,主要是指对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的道德态度,是指翻译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同上:34)。

归化具体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是指运用通顺的话语策略正确地传达原片名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选用目的语观众熟知的表达方式和文化意象来传播异域文化。而影片名翻译中的异化是指运用抵抗式翻译策略(resistancy translation strategies)或采用偏离主流价值观的陌生的表达方式来保留原片名的异域风情。不同的翻译策略的选择涉及到对外语文本和外国文化的不同的道德态度,因此,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归化和异化是有方向性的,涉及到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归化和异化。其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弘扬本民族(汉)文化,争取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确立。

在英汉电影片名翻译中有很多归化的经典译名,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如梦》)、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Marty(《君子好逑》)、My Fair Lady(《窈窕淑女》)、Rebecca(《蝴蝶梦》)、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等,影片的汉译中都借用中国耳熟能详的诗词和典故,采用归化式翻译,很好地加入了中国元素,巧妙地运用中国的诗词典故替换拗口的英文人名和地名/建筑名等。既文雅含蓄地点明了电影的主题又能激起中国观众的观看欲望,获得受众的强烈共鸣。这也正是造就经典译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一树梨花压海棠》、《蝴蝶梦》和《魂断蓝桥》等经典译名成功地对原片名进行了文化意象的重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诗词和民间传说等中国元素移植到对原片名的文化解读中。

电影《Lolita》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子与14岁少女洛丽塔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译名“一树梨花压海棠”典自宋代文学家坡调侃友人张先的诗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清朝刘廷玑也有类似佳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萧萧白发伴红妆。扶鸠笑入鸳帏里,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见,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是老夫少妻的文雅说法,和原片名的故事内容很吻合。该译名妙就妙在恰到好处地点明了电影的主题,又用经典诗句重构了原作的文化意象并富有文学气息。另外,电影《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典自中国古代著名的一个民间传说“蓝桥会”。蓝桥会讲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相识于蓝井边,双双死于蓝桥下,歌颂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巧的是电影《魂断蓝桥》中的主人公相识和阴阳相隔的地点都是滑铁卢桥。民间传说和电影故事开始的地点和结束的地点都是相同的。因此,无论是从凄美的结局还是内容上讲,译名都完全符合电影的主题,并且将电影的文化意象重构为“蓝桥会”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民间传说。可谓是又一经典译名成就了电影界一部经典力作。

英汉电影片名翻译中也不乏成功的异化翻译译名,如:The Seven Year Itch(《七年之痒》)、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Rain Man(《雨人》)、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等。这些都是较典型的经典的异化翻译电影片名译名,其中“七年之痒”是地地道道的舶来词,随着该电影的知名度提升,“七年之痒”已经成为婚姻和职场的流行语。由此可以看出异化翻译可以丰富本族语并影响受众的思想。“影片输入的同时,国外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杜文,2008:53)。而影片《The Sound of Music》译为《音乐之声》,《Rain Man》译为《雨人》,从形式上看是属于严式翻译,运用直译法取得了异化的效果,尤其是译名“雨人”更激起了观众想一睹为快的观看欲望。而《Casablanca》译为《卡萨布兰卡》则是采用音译法而保留了原片名的异域风情从而达到异化的效果。在此之前,该影片曾有一个高度归化的译名“北非谍影”,但是观众们记住了“卡萨布兰卡”而近乎遗忘了“北非谍影”。成功的异化译名使名不见经传的达尔贝达市因更名为卡萨布兰卡市而名声大噪成为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同名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也使得该部影片受到更多更广泛的关注而永久地被定格为奥斯卡经典影片。从《北非谍影》到《卡萨布兰卡》表明了同一个影片名的翻译既可以归化也可以异化,也体现了从归化向异化发展的趋势。

在汉英电影片名翻译中也体现出了语言和文化两方面的归化和异化。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译为New Romeo And Juliet,《开国大典》译为The Birth of New China,《霸王别姬》译为The King Parts With His Favorites 等则属于归化译法,《卧虎藏龙》译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花木兰》译为Mulan等则属于异化译法。New Romeo And Juliet从文化上对原片名进行了归化,将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绝唱重构成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文化意象的重构使国外观众更容易理解电影故事内容,不失为一个佳作。《开国大典》、《霸王别姬》则是从语言上对原片名进行归化,采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分别译为The Birth of New China和 The King Parts With His Favorites,从而准确地传达一些有别于西方的说法和语言信息(如:“开国”和“姬”),达到便于国际文化交流的目的,弘扬中国文化,将外国文化请进来,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卧虎藏龙》、《花木兰》等影片名的翻译则分别采用直译和音译的方法达到异化翻译的效果,将中华龙的文化和花木兰等英雄人物传播到外国。长久以来“龙”在中西方的形象都是差异很大的,在中国,“龙”代表正义和吉祥,而在西方则代表邪恶和祸祟。通过正确的片名翻译有利于改变西方对于龙的误解,有助于外国人正确地认识中国。龙文化渐渐地得到了西方的认可,有影片为证:《李小龙传》在引入中国以前,原英文片名为Dragon: The Bruce Lee Story。其中就选用了Dragon一词,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李小龙和中国功夫的喜爱以及对中华龙的认可。因此,“为了达到最充分准确的文化交流,对电影片名的翻译不能简单地偏向于完全采用归化或者完全采用异化的单一翻译策略,而应该根据不同电影片名特点。两种策略相结合,既最大限度地遵循目标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满足译入语观众的心理与文化需求。又尽量考虑到原汁原味的语言和文化意象”(李妍妍,2009:59)。“归化和异化是辨证统一的两个对立面。面对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优秀的译作应该从实际出发,灵活合理而又恰到好处地使用这两种翻译方法,进而引发深层次文化上的反省”(吴爽,2005:56-60)。

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要运用适度。“电影文化意象的翻译应该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结合观众的实际需要,把握好归化和异化的度,既不能过于异化,让译语观众不知所云,又不能过于归化,造成原名语言和文化特色的丧失。电影翻译既受原名文本约束又富于创造性,翻译时应充分认识语言文化差异,正确把握观众的接受能力,确定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张瑞,2008:79)。如:Forrest Gump 译为《阿甘正传》就优于《福雷斯特•冈普》, Amadeus译为《莫扎特(传)》好于《阿玛迪斯》。对于拗口的外国人名等过于音译则使译名显得过于异化,也使观众感到过于陌生,不知所云。尤其是Amadeus,为大家熟知的就是莫扎特,而非专业人士很少知道莫扎特全名是沃尔夫冈•阿玛迪斯•莫扎特,所以译成《阿玛迪斯》等于是无效译名,显得过于异化反而达不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在台湾被译成《飞越杜鹃窝》,也是过于直译而造成的误译,相比之下大陆和香港的译名《飞越疯人院》则与电影的主题相符显得更合理些。

四、结语

“电影片名是文字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有机体,它应能提示影片主要内容,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卢志君 龚献静, 2003:47)。一个好的电影片名翻译不仅要传递原片名的语言信息而且要正确地传递其足够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象并处理好文化差异。此外,还应从波兰和爱尔兰过度异化翻译,导致本族语言文化缺失的发展困境的案例中得出启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重视本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正如杜文指出“影片输入的同时,国外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西方经济实力上的强大使其文化也变得强势,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正是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输入时的情况。这时如果一味盲目采用异化翻译理论,那么导致的则不是对强势文化霸权的抵抗,而是对自身文化规范的颠覆,会使目的语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文化他者的意识,反而加快了文化入侵的进程,这将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杜文,2008:53)。

葛校琴也提醒国内学者“从强势文化到弱势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归化的翻译有时却能对强势文化之文化霸权形成一种抵抗,而异化的翻译却有可能颠覆译语规范,破坏本来也许就不堪一击的译语和译语文化,也许是在不经意中,沦为文化殖民主义者的同谋。异化的策略作为与西方强势文化抗衡的手段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葛校琴,2002:35;2008:294)。

在国际交流中,英语是强势文化而汉语则相对属于弱势文化。因此,在我国,在电影片名翻译中应根据翻译的方向不同以及译出语和译入语的强弱势来区别对待归化和异化。在译入外来影片时宜采取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译出本国影片时宜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加入中国元素,弘扬本族文化。在影片名的翻译中使归化异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期译出高质量的电影片名译名。

参考文献

[1]杜文.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反思[J].忻州师范学院学,2008,(1):53.

[2]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J]. 中国翻译,2002(5):32-35.

[3]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域---对国内归化/异化论者的一个提醒[A].译学新论[C].张柏然,许钧 主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郭建中.韦努蒂访谈录[J].中国翻译,2008(3):43-46.

[5]郭建中.异化与归化:道德态度与话语策略---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第二版评述[J].中国翻译,2009(2):34-38.

[6]贾立莹.从韦努蒂翻译理论看英文影片名翻译策略[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9-33.

[7]李瑞.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异化理论[J].电影评介,2007(15):56-57.

[8]李鑫.归化与异化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刍议[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3):47-49.

[9]李妍妍.电影片名翻译中文化差异之角色思考[J].电影评介,2009(3):58-59.

[10]林婷婷.电影片名翻译的异化[J].龙岩师专学报,2004(2):104-105,112.

[11]卢志君,龚献静.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3):46-49.

[12]毛发生.外语影片片名的翻译比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19-23.

[13]王伶伶.从“归化为主、异化为辅”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J].科技信息,2009(32):159,161.

[14]文红.从归化趋向异化---电影片名翻译刍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2):177-180.

[15]吴敏.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5(5):55-56.

[16]吴爽.从电影片名看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56-60.

[17]吴远.归化和异化翻译在外语片名翻译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7(4)下:54-55,

[18]徐建国.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博弈研究[J].电影文学.环球纵横.2007(5下):29-30.

[19]赵利娟.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6-48.

[20] 张广法.中文电影片名英译的后殖民语视角[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5):105-106.

[21]张景华.翻译伦理:韦努蒂翻译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2]张瑞.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归化与异化[J].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77-80.

[23]郑玉琪,王晓冬.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A].张柏然,许均.译学新论[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009).(原文载中国翻译2006(2)).

[24]Robinson, Douglas. What Is Translation? Centrifugal Theories, Critical Interventions [M].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5]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6] Zhu, Wanying. Domestication Can Make Some Differences: A Case Study of Translated Titles of Foreign Films Imported into Hong Kong, Taiwan & Chinese Mainland [D], 2008

【】内容是作者注释

第6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关键词] 本科生;唐诗;论文;选题;写作

近些年来,全国多数高校积极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综合性高校纷纷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理工科还有国家级创新实验项目),以期在相当学历和职称教师的指导下,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如何检验学生的项目实施情况,各学校的要求大同小异,总体来说,在相关学术期刊则是各高校共用的重要的指标。

如何提高中文系学生的创新能力,指导具有科研潜力的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并发表出去,就成为本专业教师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拟结合自身的体会,针对指导本科生进行唐诗研究论文的写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促进这项教育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一、指导学生细读唐人的诗歌

从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的《全唐诗》来看,唐诗数量有5万余首,要想在大学期间全部读完恐怕不切实际。但是,选择经典诗人的经典诗作,范围缩得小一些,指导学生精读、细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却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从李白、杜甫、王维、岑参、王昌龄、高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牧等著名诗人中,挑选自己喜欢的诗人;其次,找到该诗人的作品集,先从总体上阅读一遍,以保证对该诗人的诗歌风貌有整体的感观;再次,如果该诗人的诗歌数量较多,则从中选择几十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指导学生细细研读,不仅要详细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每个典故的来源和意涵,还要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导学生欣赏这些诗歌,从审美的层次上体悟唐诗的魅力。

以杜甫的诗歌为例,我们让学生从图书馆借到《全唐诗》,从中查看有关杜甫的诗歌,从整体上了解杜甫的创作情况。为了解决杜甫诗歌中字词和用典的问题,我们推荐学生读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要求他们看着注释,先把诗歌的意思弄懂。然后选择了杜甫的《望岳》《饮中八仙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九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月夜》《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月夜忆舍弟》《蜀相》《春夜喜雨》《绝句漫兴九首》《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客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戏为六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秋兴八首》《阁夜》《登高》《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江南逢李龟年》等五十余首杜诗名作,细细研读,以求了然于心、深入理解。在阅读的基础上,指导他们作阅读笔记,写读诗心得和鉴赏文字。

二、要求学生在熟读唐诗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古人云:“读书贵有疑。”《论语・为政》篇也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都是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做完第一步的工作之后,或者在读诗的同时,就要启发学生思考,从个体的阅读体验出发,多问个为什么,从而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

仍然以杜诗为例。在宋朝时就有“千家注杜”的说法,后世研读、学习、评注杜诗者更是不计其数,可见人们对于杜诗的喜爱。我们说的杜诗是“诗史”,杜甫诗中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忧民之心,杜诗艺术成就极高,所以人们喜欢杜诗。但是,除了这些因素,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众多的读者,让他们对杜诗情有独钟、手不释卷?这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也是一个不起眼的问题,但其内在的因素恐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例如同是写雨,《春夜喜雨》是“好雨知时节”,不只是杜甫满心欢喜,我们读来也觉得欢快;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却令人唏嘘感叹,心生悲凉。细细推究,应该是杜甫与我们形成了一种心理同构,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心理对环境也会产生投射的原理,而人们都有相同的情感体验,通过阅读,诗文中的这种情感体验会散播、感染和影响读者,从而让读者也跟着作者一起欢笑或者哭泣。

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在分析和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在杜甫的诗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颜色词?杜甫为什么喜欢用“红”“白”“黄”“绿”“蓝”“黑”“青”等词?在这些词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哪一个?李白的诗用了多少颜色词?他们二人用这些颜色词有何不同?这与当时的绘画有无关联?他们二人又与王维在诗中用这些颜色词有何不同?有了问题,才能激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才能引导学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三、指导学生认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会怎样查阅文献资料,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校图书馆中除了馆藏纸质图书之外,还购买了大量的电子数据库资源。这些电子数据库资源,比纸质书更容易获得,阅读也更加方便和快捷。据我们调研的情况,本科生平时多用手机或电脑百度搜索,使用中国知网(CNKI)获取相关资料主要集中在大四,其余三年则极少使用。对于读秀、超星、万方、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等大型数据库,则近乎一无所知。获取知识和资料的途径相对单一,不利于学术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教师必须专门对此进行讲解和指导,让他们在阅读产生疑问之后多方查找和阅读,以全面了解别人研究的情况,同时采用更好的方法和途径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于唐诗的研究,也是如此。《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2]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全面阅读诗人的传记资料,以了解这个他所处的时代、家世、人生经历、教育背景、所处的社会阶层和地位、所受思想的影响、个人禀赋气质等方面。例如,要想研究杜甫,必须阅读《旧唐书・文苑传》和《新唐书・杜甫传》。其次,还要阅读诗人同时代的人为其所作的《行状》《神道碑》《墓志铭》《祭文》等资料,如韩愈为柳宗元所作的《柳子厚墓志铭》,李商隐为李贺所作的《李贺小传》等,都是了解某一诗人的重要材料。第三,要阅读后世学者为其所编的《年谱》,以便更详细地了解该作家在某一阶段或某些年的经历,以及作品的系年情况。第四,要阅读今人所著的《评传》或对其生平进行研究的专著、论文等,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其人。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对诗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以诗人的性格禀赋为例,李白洒脱不羁,杜甫则“奉儒守官”,二人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在诗歌中,就明显地体现出清新奔逸与沉郁顿挫的不同。

四、指导学生写作、修改论文

唐诗研究的小论文写作当然主要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是,由于他们并未写过学术论文,所以必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在写作之前,可以指导他们列出写作提纲和参考资料,甚至要求他们提交一份较为详细的写作计划。针对他们写作计划中的问题,告诉他们应该补充哪些文献资料,论文的小标题如何设置,结构如何安排,观点如何提炼,等等。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要适时询问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及时地予以指导和帮助,从而使他们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论文的写作。

论文初稿写完之后,教师应认真地审读一遍,最好是面批,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让学生知道哪个地方存在问题,为什么要修改,应该怎样修改。根据我们的经验,学生初学写论文,最常见的是材料问题,有的引用材料过长,有的材料放置不当,有的材料重复使用,教师在面批时应一一指出,让学生逐步学会该如何运用材料。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这些学生就大体上知道该怎样读书、思考和写作,并能写出总体上符合学术规范的小论文。

参考文献:

[1][春秋]孔丘著,杨伯峻、杨逢彬译注.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16.

[2][战国]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译注.孟子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204.

第7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一、地方性、师范性、经典性与教学内容的资源开发

1 不同的需求及开发比较。“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的通行教材是由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与社科院编撰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的课程上用得比较多的教材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改革开放后,古代文学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也有各种新教材、新作品选诞生,但用来用去,大都觉得游国恩、朱东润的这两套教材是很不错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的重点是作品,作品是稳定的,那么教材也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

但也应该注意到,当前各地研究地方文学史的热情很高,有的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而省级、校级项目就更多了。在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地方文学史时,古代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也应该属于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范围。各地方文学史和民族文学史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非常不同的面貌。从大一点的范围说,以长江为界,南北文学的不同早引起历代学者的注意;又如广西广东虽然同属岭南文化,但二者地方文学的差异不言而喻。科研上对地方文学的资源开发,必定影响到教学。一是从观念上讲,要不要让这些内容进入课堂;二是从方法上讲,如何让它们进入课堂。以前,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是依照通行教材来进行的,如果现在有意识地适当增加或突出这些地方色彩内容,不仅仅可以提高地域大学生的自信心、适应各地方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而且从文学史本身来讲,发展主线与个别现象的比较使人们能更设身处地地感受和理解古代文学。

而作为师范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又面临着如此现实:与综合性大学或其他单科性大学相比,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应该是有特殊性的。这是因为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相比,学生的就业、工作性质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此二者的古代文学教学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不同?就师范院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来说,其开发古代文学教学资源的努力方向之一,就是想方设法突出师范教育特点,把古代文学教学与师范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

2 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古代文学教学与“五四”以前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不同。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一是读“经”,即读以“十三经”为领衔的先秦诸子著作;二是读文学作品,读“一代之有一代的文学”,即楚辞、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在先秦诸子著作的内容已分散融通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没有单独成为一个系统来教授,能体现其独立性的只是作为文学史的一个时段。但是,自古以来,“十三经”和先秦诸子著作是国学的基础与灵魂,也是古代文学的根本与精髓。一来因为“经”的意义指向是“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与人生理想,是“修身齐家”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其核心的儒、道之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立身世界文化之林的实践及其象征,意义定位在人文关怀与直指人心上。我们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是仅仅教现在的学生懂得现代社会的生存竞争、人生拼搏与物质消费,而更要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完整的人。二来先秦诸子著作是古代文学的活源之水,所谓“文出于《五经》”、“文出于六艺”。而一个人诗意化生活的基础就是文学修养。因此,如何开发以“经”为领衔的古代文学资源也应该在我们教学改革的视野之内。

二、多媒体、网站、文史哲结合与教学方法的资源开发

古代文学课程以前是大学中文系的重点;而当全面铺开“大学语文”教学时,古代文学课程从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又成为全校的素质课,这就为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对象的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随着教学对象的扩大,教学方法的开发与新教学手段的开发也应运而生。

1 多媒体教学全面铺开。对于古代文学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各种典籍的图片、古代作家的手迹、画像,古代文学的原典图样,古代诗歌的吟诵、古代戏剧的演出实况、古代文学文物、景观、遗迹的照片、古代文学发生各时期的历史地图、古代文学改编的影视等等资料。这些弥补了传统授课的不足,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学习,感觉古代作家离自己很近。

2 古代文学教学网站的建立。当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和互联网的建立,突破了原来的空间观念,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为教学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网络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我校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建立了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网,为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通过教学网将有关电子网络资源整合链接,整合了大量的网络资源文献,其中包括历代的史书文献、历代的文学总集文献、历代作家文集文献、各种电子数据统计系统、各种专题研究等。还可以及时把当前古代文学教研通讯、学术讯息动态地出去,也可以把历代作品、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课堂实录等放在网上,与学生组成互动空间,开展课外学习。让网站成为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理解古代文学的重要活动场地,并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与运用网络学习和搜寻资料的能力,而通过对学生的科研辅导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强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

3 文、史、哲结合的教学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大学里以前讲授古代典籍是以院系的学科专长为单位的。如讲授《论语》时,中文系把它当作文学读本,侧重于分析语录体散文的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总结孔子的“思无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等文艺理论观点。而教育系把《论语》当作教育读本,重点讲讲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而哲学系、历史系又把《论语》当作哲学读本和历史散文,侧重于讲孔子“仁”和“礼”的观念,讲孔子周游列国的史实。这样各个专业的学生学到的只是部分《论语》,看到的只是孔子的某一面。那么,我们为什么做不到把完整的孔子、完整的《论语》教授给我们的大学生?这就要求实现多学科的融合。目前大学教育是分院系、分专业的,各院系、各专业都有各自的专业特点与专业方向,突破各自的专业特点与专业方向,将打乱当前的教学管理体系;而不突破各自的专业特点与专业方向。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方面又有缺陷与遗憾。多学科交叉授课一方面要求老师具

有文、史、哲结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开设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和公共素质课,让学生自由选课,按兴趣选课,按自己的目标选课。这样就为《论语》《老子》等国学经典完整地走进课堂提供了条件。

三、提高人文素质、强化动手能力与教学主体的资源开发

观念的转变在于:把本来是单纯知识传授的古代文学教学目标改变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时,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又有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当把本来居隅于中文系或文学院的古代文学教学推广到全校文科、理科、工科作为素质课时,古代文学教学又有哪些特殊性?针对当前的“国学热”,我们组织大学生作了一个调查报告。该调查报告首先阐述了在高校校园内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通过对学生课程学习心得的整理,以及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反映本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态度和看法,以教学实例体现国学教育对高校学子思想、言行转变的积极影响和重要作用。其内容有:当今大学教育的角度阐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研究,阐述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教育的认识,大学生国学经典课程的学习反馈及国学教育对大学生人生道路设计、人际交往、价值观念、自我修养和社会工作意识的影响,并提出大学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与推广建议。通过调查与研究,我们认为可以把教学主体的资源开发进行定位:

1 教会学生把古代文学内化为自身素质。当把古代文学教学目标定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时,我们应该让大学生把古代文学的学习最终目的定位为一种文化观念、人文情怀的抒发,并要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可操作性的手段。以往古代文学教学的考核往往是作品背诵式与知识记忆式的,背诵或记忆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考核题目中有这样的题目: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大学生们往往也能侃侃而谈,但从根子上讲,学生中能把《李太白集》读完的实在是太少了,没读完《李太白集》,怎么能说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呢?可见实际上他们都是在背诵某某文学观点中所认为的“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因此我们的古代文学科目考核,其指向应该做到使大学生们自己内心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重复、背诵他人的意见。可以把课程论文作为载体,与大学生们交流学习体会。把对古代文学的考核与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体会结合起来,如让大学生结合对儒、道经典的学习谈自己的人生道路,自我反省学习生活,谈自己对社会、世界、教育等诸方面的看法。

第8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一、目标设定

如何有序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使之收到实效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长远发展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点。

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一是通过开展“文化大讲堂”,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汲取营养和智慧,快乐健康地成长。二是丰富文化积累,丰厚知识储备。从中领略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伦理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丰富的意蕴、鲜明的艺术特色,促进学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并由此获得深刻的教益。三是陶冶情操,促进学生人格成长。通过“文化大讲堂”这一平台,让学生与文化经典融合在一起,沉醉其中,使其内心变得宁静、美丽而和谐。

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文化大讲堂”活动,促进教师充分认识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的现实意义,增强其对中国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教师准确理解中外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化经典赏析能力,提升教师的活动设计能力及文化品位,引领教师成为开展“文化大讲堂”活动的“中流砥柱”。

立足于学校长远发展。以“文化大讲堂”活动为载体,探索“感受文化经典,传承中外文化”的教育模式,创设浓郁的文化氛围,逐步形成“品语悟理·以情感人”的学校文化特色,打造学校经典文化品牌,培育学校文化底蕴,促进学校和谐长远发展。

二、探索实践

(一)“五大保证”,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1.组织机构保证。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为副组长,各学科中高级教师、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部分有特长的青年教师为成员的“文化大讲堂”讲师团。讲师团讲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学科文化专题展示课。同时,成立“专家学者流动站”,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到“文化大讲堂”客串讲座。此外,结合校情,面向学生发出倡议,制订“文化大讲堂”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目的,确定活动内容,保证活动时间,做到有组织指导,有目标要求,确保活动开展持续有效。

2.活动内容保证。授课讲师自选课题,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精心设计讲稿,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科学技术、历史人物、天文地理、环保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等。同时,还倡导讲师在授课时做到故事化讲述、影像化呈现、脱口秀展现,努力实现学理性、实用性、趣味性并存,追求学术创新,鼓励个性张扬。

3.活动时间保证。要求在校高中学生,在进入高三总复习之前,至少参加10场文化选修课学习,并按相应次数计算学分,载入学生学业档案。为提升“文化大讲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利用每周六下午和晚上两个时间段,每周4场,每场课时长约90分钟;根据讲师授课课题和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听课,并邀请部分家长一起听讲,引领学生和家长共同走进“文化大讲堂”,分享中外文化大餐。

4.评价机制保证。一是过程评价。对授课讲师的授课内容、方式、效果等跟踪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授课讲师年度考核、文明班级评比、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建立“行政干部检查、年级组长督促、任课教师到场”的有效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激励评价。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对讲师进行“优秀讲师”评选、发放奖金、颁发证书,对学生进行“每月之星”评选、“生活知识”考试、“国情县情”测试、颁发奖状等,激活师生走进“文化大讲堂”的热情,充分点燃讲师的演讲激情,提升学生的聆听与感悟效果。三是分层评价。其一是分学段,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安排相应的学科讲师授课,并按不同的评价内容、目标,设置相应的评价表格,要求学生现场给授课讲师打分评价,及时将学生的评价结果反馈给授课讲师。其二是分等级,分学科学习特长生、优秀生、合格生三种类型,学科讲师分门别类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5.师资培训保证。通过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教师,为全面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提供人才保障。只要有关“文化育人”的教研活动,尽可能地安排教师参加,并要求参训教师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轮培训”。同时,定期举办“文化大讲堂”教研交流,利用周二、周四的下午第三节课组织教师观赏“百家讲坛”,并交流探讨。

(二)形式多样,推进活动纵深开展

于都二中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推进“文化大讲堂”活动纵深开展。

1.学科渗透,分享文化大餐。语文大讲堂《从幽默中学语文》《幽默艺术——试析小品的语言特色》《红楼奇葩,绝世而立——从女性角度解读王熙凤》凸显语文争奇斗艳的语言艺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数学大讲堂《数学与生活》《璀璨的数字文化》《数学史话》彰显数学的独特魅力,带领学生走进神奇的数学王国。综合大讲堂,既有享誉世界的国粹文化大讲堂《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京剧脸谱》,还有浓郁乡土文化气息的音乐大讲堂《戏剧欣赏》《指挥与合唱艺术》《古今话于都》,又有洋味十足的西方文化大讲堂《爆笑学英语,谐音记单词》《英语与英语文化》《品英文电影,悟人生哲学》,更有宣传社科知识的大讲堂《“”的趣事轶事》《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国外交现状》,探索奥秘的科学大讲堂《生命的起源》《中国的探月工程》《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流动着运动音符的体育大讲堂《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引领学生品读传统文化,让他们真正享受到精妙绝伦的文化盛宴。

2.活动浸润,汲取文化营养。一是开展“课前吟诵”活动。采用“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方法,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课前吟诵”,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二是举行“特色手抄报”编写活动。每学期编辑一期特色手抄报,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与设计版面,将有关高尚品行方面的知识、故事、名篇佳句等编辑成手抄报,并评选出最佳手抄报。三是开展“亲子互动”。发放《走进“文化大讲堂”倡议书》,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文化大讲堂”的目的、意义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等,学生及家长与讲师互动,增进了解,沟通情感,共同成长。四是举办“文化大讲堂”模拟演讲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两次“文化大讲堂”模拟演讲活动,引导学生模仿学校“文化大讲堂”中讲师的演讲技巧,并从中体会:讲师的执着——一次准备、二次试教、三次研讨,不厌其烦;讲师的用心——从选题到开讲,查找资料、分析筛选、整合创新,每一个过程都走得非常坚实;讲师的智慧——凝聚产生力量,创意来自团队。在交流碰撞中产生灵感,在研讨分享中生成作品。

3.环境熏陶,形成聆听期待。一是精心打造走廊文化。于都二中的“走廊文化”力求每层教学楼兼顾一个时代的传统文化特点,按楼层、按年代悬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传统文化精品。整幢教学楼浸润在经典馨香之中,成了走进经典的门径,了解传统文化的桥梁。二是丰富班级文化内容。在全校进行创新班容布置,设置“文化角”,展示学生默写或创作的诗文作品、每周一星等;黑板报留有一定空间开辟“诗文赏析”“经典佳作”等栏目,要求每周有更新;以诗文形式提出鲜明的班级口号,或张贴名人肖像、佳作等。

三、经验与反思

(一)活动开展有声有色。一幅幅“经典诗文画”、一份份“特色手抄报”、一首首“幽默打油诗”的精彩展示,为班级“文化大讲堂”的成功举办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给“文化大讲堂”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汇报演出中,全校师生全面展示了“文化大讲堂”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演出现场成了师生共同的心灵之旅……

(二)学生素养有所提高。学生走进“文化大讲堂”,了解经典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了表达能力。有的学生在作文中能够引经据典,阅读和写作水平悄然提高;学生在经典文化、高尚情怀的熏陶感染下,懂得做人的道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行为习惯大为改观。

(三)竞赛考试喜获佳绩。于都二中的“文化大讲堂”犹如一座百花园,深深地吸引着学子们,为学生开启了一扇可以触摸中外文化的窗户。“文化大讲堂”宛如一种催化剂,催生出喜人的成果。一年来,该校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18人次,省级奖项146人次,市级奖项252人次。特别是罗婷和朱莹华同学接连获得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最高奖——“恒源祥文学之星”,程能杰同学成为该县第一位少年大学生。2012年该校丁玥同学以626分的成绩夺得全县高考文科状元;高艳同学高考语文136分,取得语文单科全县第一;高三文科语文平均分在全市排名第一。

(四)教师素质得以提升。一年来,教师登台讲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形成了互相听课评课、沟通交流、取长补短的浓厚氛围,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醇化道德人格、积淀文学素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师申报立项的国家级课题8个、省级课题19个、市级课题38个;在省级以上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6人,参加市级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16人;6人被市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3人被省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达270篇。

第9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后来,随着山西人的“走口外”,这首民歌也传到了河套地区。他们为了谋生,长年漂泊他乡,思念故土亲人之情油然而生,就情不自禁在自己所熟悉的曲调中填入了新词:“城墙上(的个)跑马掉不回(那个)头,思想起(咱们)包头(哎哟我就)眼儿抖。”由此产生了更为著名的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①。

由于音乐表现内容情绪的变化,在演唱过程中就“产生了曲调的改造,以平稳徐缓的节奏代替原有的富有活力的律动,以二度级进为主的旋律代替原有四度、五度、七度、八度跳进为特征的旋律进行。”②于是,一首欢快喜悦的劳动民歌变成了表达深沉、悠长的思乡感叹的内蒙古漫瀚调。

1937年,抗战国土沦落之际,这首绥远民歌又引发了作曲家马思聪的灵感,以此为音乐主题创作了著名的小提琴曲《思乡曲》,为《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

乐曲基本以《城墙上跑马》的原型曲调为小提琴曲的主题,在音乐的发展中进行了三次变奏,在思乡情感递次高涨中表现出远离家乡的人们对故乡无限的思念之情。这首乐曲拨动了为抗日救亡而奋战的中华儿女的心弦,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也成为中国现代音乐中小提琴民族化探索的经典之作。

斗转星移,岁月辗转。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了20世纪末,1994年由台湾赛特文化公司与台湾福茂唱片公司共同推出那英的专辑《为你朝思暮想》,其中由台湾音乐人黄桂兰作词、薛忠铭作曲的同名主打歌也是取材于这首河套民歌《城墙上跑马》。

这首歌曲是由两个平行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乐思的初步呈示,核心音调来自于《城墙上跑马》的第一小节“”,歌曲的旋律围绕着“1、2、3”三个音为中心做上下二度环绕式(2-3、2-1、3-2、1-2)的级进发展,通过民歌核心动机的时隐时现,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深藏心底的思念之情。乐段结束处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配合歌词“飞进你世界”,旋律也提高了八度,在徵音上做开放的长音进行,展示了一种激动期待的状态。

紧接在第二段的第一句,伴随着歌曲的中心句“为你朝思暮想”的到来,《城墙上跑马》的完整乐节(第一句的前半部分)“”出现,这里始终没有出现原民歌中的完整乐句,只是运用《城墙上跑马》的核心音调进行发展。如歌中所唱:“等了几个世纪,你却在海的那方没有一点消息……为你朝思暮想,为你飞越重洋,千回百转也不能够阻挡,”这种借鉴运用的意义还在于,《为你朝思暮想》表现的也是一种对家乡、亲人隔海相望的思念,同样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正是借助着一首《刨洋芋》产生了《城墙上跑马》,继而引发了《思乡曲》,而后又成就了当代的流行歌曲《为你朝思暮想》。三首歌(乐)曲表现了共同的主题:走西口的故土之思、抗战沦陷的国土之思和海峡两岸的别离之思,俨然是一部中国近当代历史的写照。

正是如此立意深刻的安排,以及优美精练的民歌主题运用,才使得后来作曲家的创作得以成功,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附言:本系列论文为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当代流行音乐民族化的历史与形态探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12Y5A76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