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关于感情的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感情的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感情的文章

第1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您是男青年作家,女人怎么敢向你倾诉内心世界呢?不怕您“图谋不轨”吗?

吴淑平:接受采访的人,都是比较有文化的,也都是比较有社会阅历的,她们有自己的智慧,她们也要选择倾诉对象。感情的事,不是随便见到人就会说的。

如果您看过《格调女性》,就会知道,我的写作方法跟别人不一样,我从不去指责或去指点别人的情感问题,只是从人性化的思维,去写她们的内心世界。她们都是先看了我的文章后,主动打电话给我的。

很多人早已厌倦了那种一事一议的教条主义文章,而教条主义文章目前在各媒体依然满天飞,她们选择这种人性化的写作方式,也就不奇怪了。

与其说我选择她们,不如说她们选择了我。

您认为当今都市女人在情感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吴淑平:女人是折腾感情的动物,男人是制造感情的动物。每个时代,女人都有一个折腾的感情热点。这个时代,她们主要折腾的是感情经济和婚外情。

严格说,婚外情就像天要下雨一样,是很难控制的,而女人偏偏在这一点上,既敏感又迟钝。敏感的是,她们一见风吹,就料定草动;迟钝的是,有时大海翻船了,她们却以为风平浪静。

所以,有些女人的丈夫老实本分,偶尔有点异性朋友,女人就闹得不可开交;有些女人的丈夫整天寻花问柳,情人满天飞,女人却整天说她的丈夫一脸憨厚,从不接触女色。

这个世界真的很奇怪。

香港媒体称您为“杀手”,你喜欢这个称谓吗?

吴淑平:其实,我就喜欢读者叫我名字“吴淑平”三个字。我在中学教过书,那时刚21岁,学生已经十七八岁了,后来不少学生跟我保持联系,我都告诉他们不必称呼我“吴老师”,都要他们直接叫我名字。

“杀手”容易让人有误解,以为我像娱乐界的帅哥那样,到处留情,我想,我还没有这么大的身体魅力。

《格调女性》是一部当代“富贵”女性的情感透视,您透视出什么女性问题呢?

吴淑平:简单说,从这本书的每个情感实录里,可以看出当代都市女人的思想行为,体现人性的优点与弱点。以往,人们只能看到普通人的生活秘密,这次让大家看看中高档次文化女性的生活秘录。

您主要是创作小说和纪实文学,请问:您喜欢自己的小说还是纪实文学?

吴淑平:只要是我生的“孩子”,不管男的还是女的,我都一样爱他们。但我以后的主攻方向还是长篇小说。

第2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同样,“情感饱满”也是对作文的第一要求。 这里的“情感”指的是一种真情实感,绝非虚情假意。 那种虚假的、夸大的、无病的、矫揉造作的“情感”非但不能打动读者,反而会令人生厌。

所谓“感情真挚”,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中,情感流露要自然而然;要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见、我闻、我想、我感,要用自己的心灵之火去点燃别人的心灵之火。 作文中所表达的是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而自然的情感,不是人云亦云,更不是无病。 真挚的情感不是游离于文章内容之外的添加剂,而是在素材选择和情感表达过程中自然地流露。

什么样的作文才算是感情真挚呢?

第一,事要真。

感情往往寄寓在一定的事件中。 感情“真”,首先需要事件“真”,而真实的事件不仅包括作者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的事,还包括作者虚构的事。 这里强调作文中事件的“真实”,并不是说不能虚构,而是说虚构的情节要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是现实中“可以”发生、“可能”发生的事,具有现实的合理性。 所写事件真实自然,其中蕴含或引发的情感就容易为读者所认可。 相反,故意虚构诸如“家庭变故”“父母离异”“身患残疾”等夸张、雷同的内容,很难令人信服,由此生发出的情感自然也令人质疑。

第二,情要真。

作文要抒发有真切体验的情感。 但作为中学生,生活阅历和情感经历都不会太丰富,而如果不是真正有感而发或有过相近的情感体验,很难写出真情实感。 特别是在考场作文中,如果作文时“为文造情”,弄不好会显得矫揉造作、虚情假意。 因此,在作文过程中,必须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唤起一种真切的感受,将自己真正融入文章中去。 当然,这就需要同学们在生活中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注意观察生活,因为深层意义上的真情实感必须在对客观事物反复认知、反复体察的基础上才能获得。

第三,情要美。

生活中有形形的人,人的思想境界、审美情趣是各不相同的。 文中所抒发的感情,迎合哪类趣味,诱发人性中哪一部分,也有高雅和低俗之分。 即使记录同一事物,由于写作者的个性和心境的差异,写出的感受也不可能一样。 应当知道,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只有高尚的、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才能让读者产生良性的共鸣。 因此,要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所抒之情必须是健康向上的,要符合普世的价值观、伦理观、是非观、美丑观,杜绝消极、低沉、偏执、极端的情绪。

第四,情要浓。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浓烈真挚的情感源于主体深刻的体验。 这就是说,我们在作文时,只有自己先被深深打动,才能打动别人。 文学大师福楼拜在创作 《包法利夫人》 时,一天朋友去看望他,敲了几次门都无人回应。 朋友推门一看,发现他正坐在地上痛哭流涕,伤心异常。 一问才知道,他写到包法利夫人死了,悲痛不能自已。 可见,伟大的作品都是作者浓烈感情的结晶。 考场作文也如此,大凡高分作文亦是考生强烈感情的凝聚。 情浓,方可意切,意切,方可动人。

在作文中如何才能达到上面提出的四点要求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体察真情。

平日里要善于体验和享受身边人的关心和爱护,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动情点,从中发现和领悟世间的真、善、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感受。 这样,才有可能在作文中把自己积累的丰富情感展现在读者面前,与读者产生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 除了善于感受、挖掘、体验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外,还可以借助阅读这一渠道来获得情感积累。 特别是阅读那些感情真挚的优秀作品,不仅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会深化我们的情感认知,获得触类旁通的感悟。

二、巧妙传情。

文章要打动读者,不光要注意选材的精当,还要注意表达技巧。 表达得好,可以使动人的题材倍增其情;相反,若表达不当,本来真实感人的内容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甚至令读者觉得虚假。 为此,构思时,既要选题材,使其便于承载情感,又要选体裁,使其便于传达情感;既要谋划全篇,又要注重细节。 文章如果既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又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既没有线索可寻,又没有章法可依;若是再加上平铺直叙、详略不分……读者必然难以接受。 因此切记:叙述,要简明扼要;描写,要浓墨重彩。 同时,还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要运用好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通过细节和景物去感染读者,烘托气氛,间接抒情。

三、文采彰情。

第3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一、创设情境,体会字里行间流溢出来的情感

1.以声色做引,创设情境

声、色与人的两个器官有关,一个是人的耳朵,另一个便是人的眼睛。但当声色贯通所有神经的时候,人身体上所有的器官都受益,同时也包括最具抽象意义上的感情。对于“声”这一因素来说,它的类别很多,但主要以音乐为主。而《一抹紫丁香》这首诗的感彩比较细腻,教师可以放一首与这首诗意境、情调相符的轻音乐,然后有感情地朗读,或是学生试着配乐朗读。这可以极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心感情,使之投入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当中,更好地感受诗中的感情韵味。当然有“色”的搭配效果会更好,声色联袂更能带来一股感情的冲击力,更能触碰学生内心深处隐秘的感情。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做好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示关于紫丁香的图片,并讲解紫丁香花的品性和象征意义。教师还可以播放关于《一抹紫丁香》的朗读。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环境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但是就《一抹紫丁香》这首诗来说,一定要以“积淀情感”作为导入原则,这样才可以加强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从而完成“洞物寄情”能力的培养。

2.以故事做引,创设情境

小学二年级这一年龄段的小学生还很稚气,他们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依据小学生的喜好来创设情境,这样可以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对涉及的讲课内容,学生也会有效的吸收、消化。而对于《一抹紫丁香》这一课来说,以故事做引来创设情境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关于丁香花的故事有很多,而教师与丁香重合的故事最深刻的还要属唐磊深情所唱的那首《丁香花》。教师在没讲这篇课文之前可以先播放唐磊这首《丁香花》,然后再有感情地叙述关于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这是首歌颂一位年轻的乡村女教师的歌曲,她的名字叫做丁香。她在偏远山区的一所小学里教书,她爱这里的每一个孩子,然而死神并没被她对事业的挚诚而感动,她年轻的生命倒下了,倒在了三尺讲台上。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她,就以他的名字为歌名,谱写了这一首感人至深的《丁香花》。在叙述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在学生被该故事打动的时候导入新课,加强学生对师生情谊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二、引导学生“寓情于物,寄物抒情”

1.如何引导学生“将情赋物”,即“洞物”

“将情赋物”也就是“寓情于物”,我们人类并不知道除人类以外生物的感情,但我们能用文字表达出这些生物的语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了这些生物体上。所以,要培养学生洞物寄情的能力,除了要积淀其感情之外,还需从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将情赋物”。 以《一抹紫丁香》这首诗为例,教师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这首诗为什么要将对老师的情感借丁香花表达出来。简而言之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洞物” 深刻地了解这一点,这样,学生“寓情于物”的能力自然就形成了。

2.如何引导学生“化物说情”,即“寄情”

“化物说情”也就是“寄物说情”,人的情感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所以有人将悲伤的情感赋予在秋天这一季节,而秋季中的一枚落叶也有了人的感情。“化物说情”的能力是在“洞物”的基础上形成的。那么如何寄情呢?以《一抹紫丁香》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教会学生怎样寄物说情。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是一片紫丁香的绿叶,你会为老师唱什么样的歌?如果你是紫丁香枝上的花,你会微笑着围在老师身边说些什么话?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会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想成是紫丁香的花、叶,完成“寄情”这一过程。

第4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虽已学过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但仍需熟练掌握,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要指导他们进行实际性的训练,提高驾驭能力。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心灵感受,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

对学生进行按顺序观察的训练,应注意三点:1.要使学生熟悉几个基本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或相反,由远及近或相反,由上到下或相反,由左到右或相反;2.使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画面选择合适的顺序进行观察(要明白:为什么要采用这种顺序,而不采用另一种顺序);3.掌握怎样按顺序进行细致的观察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抓特点观察的训练,要注意两点:1.使学生学会如何发现事物的特点;2.能观察出具体事物有哪些特点?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对学生进行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训练,主要是学会由睹到思、由表及里,使自己进入画面所描绘的境界,产生思想共鸣,从而体味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关于培养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观察能力(含感受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分层次进行,更要做到使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譬如教学《燕子》,可以这样引导:1.这是一幅春景图,你认为应按什么顺序观察?为什么?2.画面有些什么景物?哪些是最主要的?3.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4.观察了这春天美景,你有什么感受?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启发引导,使学生按“由主体事物到时令背景”、“由动态到静态”、“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观察画面;在观察中抓装燕子“这一主要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用具体的语言把燕子的特点(包括外形、动态、静态)描述出来;同时懂得眼看心想,由表入里,拨动心弦,进入图画描绘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春景之美、春燕之可爱,引发为此情此景而赞叹、喜爱之情。

教学《小站》,在指导看图时,可抓住三个问题引导启发:1.仔细看图,按方位顺序把小站的景物说出来;2.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讲出来。3.看到这井井有条、美观的月台,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顺序对月台的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自然而然地产生联想,产生对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崇敬之情。

二、指导学生掌握学法,理解重点词、句,切实提高理解能力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美文佳作,语言精彩,词汇丰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词句的训练。

本单元的重点词语有:俊俏、吹拂、眉眼、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掠过、波光粼粼、圆晕、几痕、曲谱、疾驰、逼人而来、优胜、宁静、征途、点缀、一尘不染、体味、攀谈、意味深长、流连、拘束、哲理、包蕴、不解之谜、饱览、腾云驾雾、心悦诚服、憨厚等。对这些词语,可采用从分析词素入手、找近(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加以理解。根据单元要求与这些词语的特点,尤其要注意采用两种方法: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例如“凑成”一词,原指 “凑合而成”,但在本课中是说燕子的羽毛、翅膀、剪尾像是经过挑选出来,组成美丽的燕子的形象似的,表达了作者对燕子外形的赞美:“生趣”本是指“生活的趣味”,但在课文中是“形容春天的景象显得生机勃勃而富有趣味”:“腾云驾雾”原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但在课文中是用来形容挑山工突然赶到前面所引起的联想。像这些词语,只有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才容易理解。

2.品味、欣赏。例如,《燕子》一课中运用了“光滑漂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形象地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给人以“十分可爱”的感觉;运用了“黄绿”、“眉眼”等词,写出了柔柳的色彩、姿态;运用了“赶集”、“聚拢”等词,写出了春天树木茂盛、花草繁多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运用了“伶俐”、“增添”等词,写出可爱的小燕子在春天里飞翔,使春天更美的情景;运用了“掠过”、 “沾”、“落”、“痕”、“曲谱”等词,写出燕子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等等。对这些词语的运用,只有引导学生品味、欣赏,才可能领略其所描写的事物的美,才可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应引导学生运用“从关键词语入手”、“联系上下文”、“抓住句中的修辞手法”、“结合生活实际”等理解句子的基本方法,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这句话,应联系全文来理解:小站周围环境荒凉,然而月台上却是春意融融,这“喷泉”给人以活泼清新的感觉,这“杏花”给人以春意温暖的感觉。这些美丽的景色,倾注了车站人员辛勤的汗水。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也就赞扬了车站职工一心为旅客服务的高度责任心。

三、指导学生掌握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并使之理解文章是怎样一步一步表达中心的

第5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2、结婚前,诸望夫妻二人去给韩景惠扫墓,他们看到沈秀琴在墓前忏悔。殷振天想参加丽英的婚礼,遭到拒绝。诸望和丽英终于顺利地举行了婚礼。

3、婚礼那天殷振天远远的看着丽英,心中充满愧疚和怜爱。与此同时,瑞莹也找到了幸福的归属。

4、李诸望一个是沉浸在两个姐妹的感情漩涡,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负心”男,最初他是妹妹瑞莹已交往5年的未婚夫,但是姐姐李英的外观和爱情陷阱,她一步一步的设计,李诸望的心渐渐向丽莹靠拢了。

5、马骏会计师,由于命运安排,他和妹妹李颖以及行事早晚产生感情的妹妹瑞英,最终与瑞英结婚。在两姐妹离奇的争执中,马军先后爱上了两姐妹,姐姐郝蕾虽然有另一个归属,但年轻的才俊凭着他的真诚善良赢得了妹妹瑞英的芳心。

第6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多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画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舞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理解人物,借用英国十九世纪演员麦克雷蒂的说法就是去测定性格的深度,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最细致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字面下的思想,从而把握住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的内心的真髓。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调。性格基调即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

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行为、语言中去挖掘。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众显示和发展的。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么做的行为中去探求。

演员要反复钻研剧本,分析每个情节,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话,透过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心目中形成角色的雏形,这才有在舞台、银幕上塑造鲜明形象先决条件。

对人物的理解是深是浅,是对是错,还取决于演员文化知识、艺术素养和思想水平的高低,这需要日积月累,不断提高,是没有止境的。演员通过分析剧本,深入生活进行排练以至整个演出过程中随着演员认识的提高,会不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而理解人物的深度决定着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度。体现人物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把人物演出来。我们是在进行了表演的基础训练,掌握了正确表演方面的基础上着重上着重谈有关体现人物的四个问题:体验和表现;格化;分寸感;台词与潜台词。

二、体验与表现

关于表演艺术的创作方法,欧洲曾有过体验与表现的争论,两大派争论了二百多年,我国戏剧界1961年也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持有表现派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法国十八世纪哲学家狄德罗、法国演员格哥兰(1841―1909)等;体验派的代表人物有英国演员亨利欧文(1893―1905)、意大利演员萨尔维尼(1829―1916)以及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两派争论的焦点是演员中是否要真的动感情。

表现派认为表演重要的是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而不是演员自己感动。演员要十分冷静和理智控制自己,不能听受感情的驱使。体验派演员持有相反的看法,萨尔维尼说:“我力求生活于我的角色,然后按照我对他的想象来表演他”。“我相信每一个伟大的演员应当是,而实际也是被他所表演的情绪所感动看,他不仅容一两遍地感受到这情绪,或者在他背诵台词时感受到它,而且他必须在每次演这个角色时,不管一次或一千次,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这种情绪。他能感动观众到什么程度,也正决定他自己曾感动到什么程度。

1.体验派和表现派对表演艺术各自有其正确的观点和精辟见解,也各自有其偏执一面,趋于极端的问题。不过,在争论的基本点上,体验派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演员不能仅凭自己的形体、声音去表演,他必须要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一个冷漠的缺乏热情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演员。“当演员毫无感情的时候,不管他怎么装模作样,我们看得出他是毫无情感的。”我国戏曲表演十分注重表演的外在形式,锤炼出各种细腻,优美的表演程式,这一点肯定是表现派所赞赏的,但是戏曲表演恰恰主张既要“形似”又要“神似”,认为“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形似者为下品,神似者为上品”。“神似”就是要把人物的精神气质,内心情感体现出来,这只靠模仿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不到的。

2.演员既要生活于剧作的规定情景之中,具有角色应的充分内容活动和真挚的感情,同时又要有高度的控制力。

第7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感情 感性 “新感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27-02

一、当代初中教育方式对教育本身的背离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初中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的反差很大,他们有着一定的道德认知,他们每天在教室学习道德规范但是却无法约束自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想要建立规范的秩序却不愿意从自己做起,想要有好的成绩却没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学校倡导考试的公平性和公开性,学生还是会考试舞弊。这种认知和行为脱节使得学生的多面性更加明显。学生的思想是由知、情、意、行构成的,而道德是观念上的东西,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够构成人的品格。当代教育注重的是教学质量而非教育本身,反而越是好的学校好多班级出问题的学生越严重,学生的多面性反差越大。之所以出现这种教育方式脱离教育本身的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看有以下几个原因:

1.感情的缺失与人的问题

在中学生心理特点方面,一是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处于转折时期。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身体的生理成长外还有心理成长,而身体的成长与心理的成长并非同步,心理成长往往滞后,而情感又是心理成长到达一定成熟程度的反映,人的情感发展从社会认知开始、经历了不断反复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了较为稳固的情感。对于中学生而言,随着他们身心的不断成长发育,他们从社会认知中获得了各种心理体验,产生了与其成长阶段相符的情感特征,这是他们情感成熟必须经由的过程。

2.教育环境影响教育方式

学校的道德教育太过于重视功课化、知识化和理想化,导致了学生的感情世界严重缺失。学生回家家长过多的是关心课业问题和成绩问题,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长期局限于道德和只是的传授、道德原则的灌输忽略了道德感情和个人意志的培养,忽略了“先成人,后成材”的重要性。在学生中间,“四有”、“五爱”倒背如流,但是依旧不爱护公物、不懂礼貌、辱骂师长、欺负同学。同时,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与学生的基本友谊,有爱有信任才能最好从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有交流才有更好的教学。

二、感情的建构及其在当代的异化

1.中国当代感情的缺失

我国的第八次课改强调“体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但是应试模式的教学和育人方式使学生的减负成为一种空谈。”学生的创造活力不强。清代的著名学者戴震就曾经说过:“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这说明,家庭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父母忽略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也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我国著名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小蔓把情感教育比喻成儿童的教育之根。她从多方位论证,从脑的发育看,脑的发育有一定的时序,比喻零岁开始的安全和依恋。

2.教育模式下感情的异化

教育异化现象是指教育现实偏离与背弃了其天性的价值追求,悖离了教育客观发展规律,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错位,从而导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与环境等异化的现象。当前教育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思想的异化、教育权力的异化、教育政策的异化、教育中人的异化。教育异化导致教育远离了理想、走向了功利、迷失了信仰、缺失了真爱。

三、“新感性”的产生与人的回归

教育理应旨在醒民、新民、善民,应该教人追求真善美。但是教育的异化直接扭曲了我们的教育理想,对此教育学者陈桂生教授曾经感慨道:“尽管教育以‘人’为对象是尽人皆知的经验事实,然而迄今为止的教育史表明,虽然从来没有人否认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未必都把人当作‘教育对象’,也都未必把教育对象当作‘人’对待。”赫舍尔指出:“正确认识人是正确理解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前提”。因此,必须正视教育中的“人”,理解认识教育中的“人”,给教育中的“人”以科学合理的定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接近并实现教育理想。

“新感性”是马尔库塞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尔库塞看来,通过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新感性,使个体被压抑的爱得到自由释放,是解放人类的根本途径。新感性作为一种新的人本主义原则,指导着社会主义新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要求无产阶级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伦理特征应成为那些为这种社会而斗争的人们的基本需求。它倡导快乐、、安宁、和谐、游艺、好美、厌争、无疚等价值,要人们放弃攻击、破坏、抑郁、竞争、迟钝、紧张、负疚等压抑性升华物。因此,新感性首先是一种感性。新感性诞生于对整个现存体制的否定,旨在建立一个新社会,使自由与必然、艺术与现实达到历史的统一。新感性可以使现代人实现非压抑性的升华,重建感性秩序,走向自由境界。其次,新感性的逻辑结果是自然的解放!它可以作为一种对自由社会的量度。而笔者提倡的“新感性”的教育理念即是将生活、感情、教育融会贯通,达到自由的解放,摆脱无谓的价值观比较。正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多的作为人的回归,而不是只在当前教育环境中随波逐流。

第8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40-02

语文作为贯穿初、中等教育学段的一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业生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新课标颁布和实施以前,语文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考试服务的。为此语文教学在方法上、内容上也逐渐变得单调和乏味。课堂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效率常常越俎代庖,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任教的小学语文学科进行了以读促教的教学策略探讨。

一、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的实践经验中,教师们不难发现语文教学的成败取决于阅读是否有效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和加强阅读在教学中的分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关于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多数老师所用的方式是看阅读在课堂中所占的时间,或者是学生阅读课文的嗓门,或者是阅读的数量。这些重视阅读的方式并非完全不可取,但是,阅读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体会、感受,就像一个好演员演戏需要走心,让学生进入文中,激发对阅读的渴望才真正发挥了阅读的作用。

阅读的重要性还在于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把阅读转化成悦读,阅读仅仅是一种学习课文的方式,但是悦读是学生的一种兴趣,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从自觉到如饥似渴地阅读,并从读中获取知识,从读中得到提升。

二、“以读促教”的教学策略

(一)寓教于乐的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第一时间接触的阅读应该是汉语拼音,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注重汉语拼音在阅读过程中的“再加工”,仅仅是带领学生一遍一遍阅读朗诵,熟能生巧达到预期效果。其实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将汉语拼音编成儿歌,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句子中学习。以教材中“g k h”的教学为例,汉语拼音“g”在发音上与鸽子发出的声音很像,以此类推,通过比拟形象记忆。

例如,“鸽子送信”g、g、g,蝌蚪戏水k、k、k,小孩喝水h、h、h等类似的儿歌。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快速接受并能对学习汉语拼音有很强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寓教于乐的阅读还可以延伸到一般的课文中,如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时,教师可以从儿歌导入,用轻快具有韵律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要学的知识。

例:汉朝有个小张衡, 夜晚仰头数星星。

无数星星撒玉盘,奶奶说他傻得很。

爷爷走来忙提醒,星星之间有距离,

一组一组起了名,北斗七星绕着北极星。

张衡果然看清楚,刻苦钻研成了名。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在儿歌中体会到学习课文的快乐,还能在儿歌中受到激发,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入情入境的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几乎每一课都有一个教学目标,那就是有感情的朗读。关于有感情的朗读对于教学作用,莫过于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入情入境的阅读也能帮助学生理解老师对课文的分析。例如,在课文《鹬蚌相争》中,关于鹬蚌的对话,老师在学生阅读之前会让学生先揣摩“威胁”应该是什么语气,还有“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应该是什么语气。经过老师的提示,学生在阅读之前会有一个走心的过程,在阅读的时候自然就能进入情境,达到预期的效果。再如在课文《狐假虎威》中,学生在阅读前教师应提醒学生重点揣摩课文中描述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老虎一愣”。通过这些动作描述体会课文中两者的思想变化,从而将其体现在阅读的过程中。

入情入境的阅读还可以延伸到古文的阅读中,在阅读之前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用语言铺垫和烘托气氛。以《伯牙绝弦》 的阅读为例,老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给学生讲讲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两人的友谊之情,并向学生解释“知音”“知己”“高山流水”的含义。经过老师在阅读前的精心铺垫,就能增强文本情感熏陶的力量,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三)品赏共用的精读

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辨别词语的感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下转44页) (上接40页)推测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阅读要使学生达到这一层面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设置精读品味的环节。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在精读品味的过程中首先要品的是文章的题目。课文的题目也称作题眼,它往往能概括文章的内容或是点明文章的中心。通过对课文题目的品味,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期待。以课文《穷人》为例,这篇课文用《穷人》为题,但是通读全文,从未出现“穷”的字眼。但是,深入字里行间,学生又会发现文中的人物是极其贫穷的,这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也是课文题目为读者揭示的主旨。此外,精读就是选择课文中的词、句子品味。例如在课文《白鹅》中,作者多次用反语表达对白鹅的感情,在文章中“我们的鹅老爷”“架子十足”“非有人伺候不可”,这些词和句单独拿出来看有贬义,但是在文章中传达出的意思完全相反。通过让学生精读并品味课文,让学生体会反语这种修辞手法的语言魅力。

三、结束语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在教学中无论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还是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走向运用文字进行创作的阶段都离不开阅读,关于阅读有很多方式,但是无论用何种方式,教师使学生从阅读走向悦读的境界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以读促教”的教学理想。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2] 周明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妙探微[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

第9篇:关于感情的文章范文

【论文摘要】:罗伯特·舒曼在失去了成为一名钢琴家的机会之后,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更没有因此而影响他对音乐的贡献。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舒曼则主张"感情论"具有特定的美学内容,带有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烙印。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人对现实生活的心理感受,尤其是情感态度的艺术。19世纪音乐艺术在浪漫注意思潮的影响下进入了“情感美学”,这个时代由崇尚理性转向崇尚情感。舒曼以一句格言概括了这个时代的普遍心理:“理智有时会错误——感情却不会错误”。

一、音乐美的特殊规律—音乐美学

“科学意义上的美学和音乐学,是随着近代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而作为它们下属分支的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当然是在此之后。”音乐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1750年,德国的哲学家亚历山大·鲍姆加敦出版了以“美学”为名的美学专著第一卷,这是他首次以“美学”为名出版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1784年,德国音乐学者丹尼儿·舒巴尔特首次将“音乐”和“美学”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自此产生了“音乐美学”这个术语。

自从音乐美学这个学科被独立起来,由于人们对此的认识角度和研究角度不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虽然人们各执一端,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从各个角度丰富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为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音乐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石。在西德摩塞尔的《音乐百科词典》中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属性:“音乐美学是一般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按其来源,将音乐美学分为主要两派:哲学家的音乐米学,他们从中的思索出发,也探求音乐;音乐家的音乐美学,他们从他们的音乐出发,力图达到一个总的思索—这是由于本身不同的立场区别所形成的结果……”而日本的神保常彦在《标准音乐词典》里又曾这样表述过音乐美学的属性:“音乐美学,作为关于音乐的美学方面的研究,与一般美学相对而言,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另一方面,当人们把音乐学按体系和历史进行划分时,则又可以将音乐美学看做是按体系划分的音乐学中的美学部门。”虽然上述的对音乐美学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对属性的认识却是一致的,强调了它作为音乐艺术的特殊性。

音乐美学涉及的内容也相当的广泛,主要有三大体系:音乐美的本体、音乐的审美经验和音乐美的价值,音乐美学与哲学、音乐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哲学的思辩方法是音乐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形态分析学的研究方法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则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音乐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构成、音乐的创造、音乐的鉴赏、音乐的价值的一般规律的。”

二、音乐美学中的“感情论”

在西方十九世纪以前的漫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关于音乐美学的探讨大多是在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从十九世纪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美学领域被哲学家独占的时代结束了,音乐家开始进入这个领域,而德国的音乐家舒曼是勇敢地进入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情感论音乐美学作为欧洲一种源远流长的音乐美学流派,成为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音乐美学思潮。情感作为音乐的内容,决定了在音乐中的重要地位,舒曼就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取向表达的非常鲜明,他说:“只能够发出空洞的音响,而没有适当的手段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乃是渺小的艺术。”在西方的音乐美学史中称舒曼是个“感情论”者。因为在舒曼大量的音乐评论文章里都贯穿着“音乐是感情的表现”这样的一个观念。舒曼身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音乐家,常常把现实同幻想对立起来,在艺术中为自己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用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幻想的世界里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慰籍。用舒曼自己的话说就是:在艺术的幻想中寻找现实的幻想的代替物。在舒曼强调的感情表现及其所具有的幻想因素之中,有很强烈的主观性。“这不仅表现在他的音乐别注重个人内心生活和感情世界的发掘,而且更体现在题材本身常常同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有直接的关系。爱情往往在这种经历和体验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爱情与生活》是他艺术歌曲中的重要作品,其情感论音乐美学特征是显而易见的。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审美取向。舒曼的艺术歌曲大多是以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的。舒曼将音乐与这些诗歌结合的天衣无缝。正如很多人描述的:“这些歌曲的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达到了水融的程度。他对诗词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使他的歌曲形式富于变化、表情亲切,旋律热情而富表现力。”“也许由于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他在歌词选择方面非常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他希望通过音乐的手段,使诗歌焕发出了更加动人的诗意情趣来。”《妇女爱情与生活》这部声乐套曲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注重音乐情感内容并将音乐情感作为音乐审美的美学观。

19世纪是各种音乐体裁极大发展的一个世纪。“舒曼的‘感情论’美学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它在很大程度上同这个思潮有血缘关系。然而,可贵的是舒曼的美学思想并没有完全被浪漫主义所束缚和被它所俘虏。舒曼不但在许多方面克服了浪漫主义的某些消极因素,而且还能有所突破,同新的文艺潮流相接近。”

三、舒曼认为的音乐

“在舒曼看来,一部有价值的音乐作品必须是高尚的思想感情内容同独创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那到底音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社会作用,什么样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呢?舒曼坚持认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遣解闷的东西。它必须是一种更高尚的东西。更高尚的东西是什么呢?用舒曼的话来说就是能”照明人类心灵的深处”的东西,能提高德国人的思想”,能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以“伟大的思想启导我们国家”的东西。这正是舒曼对于音乐的社会作用的理解和要求。无非是要求音乐应该具有真正能触动人们内心感情的、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内容。对于艺术形式的要求,舒曼指出:“艺术家必须上升到卓越的精神高度,把掌握技术性普遍知识不当作目的,而只是当作一种必须具有的手段。”

舒曼之所以对音乐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他的创作里有很多让人难懂的东西,甚至他的一系列关于音乐的评论都那么生动泼辣、尖锐犀利。问题大概就在于他的性格,他是那样一个自由而孤独的人,他的所有音乐创作都是来自与灵魂的创作,他的音乐美学包含着明显的唯物主义因素。社会在向前发展,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改变,然而,舒曼对于音乐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以后研究音乐美学还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帝姆·道雷.《舒曼》,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2]李斯特.《李斯特论肖邦和舒曼》,音乐出版社.1962.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