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的教育方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学科建设
一、五十年代高等教育院系结构调整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当时的国情,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调整的原则是:“根据国家建设的整个计划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进行全面或重点调整,预计两个月内基本完成。”调整的重点是:“整顿与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通过仿效前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分别设置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两种。
1951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发展方案的报告》,标志着大规模院系调整的正式开始。1952年后,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并对高校的调整细化到类别,分别指导不同定位的高校进行不同的调整。当时的院系调整为满足国家对大批的工业建设人才的需要、更需要培养这些人才的师资队伍而进行的全国性的院系调整。
二、八十年代高校的合并
我国五十年代的院系结构调整与当时建国初期的国家背景相一致,是向前苏联学习的,但苏联的高教模式是按行业、按单一学科大规模组建高校培养人才,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按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专业越分越细,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尤其是信息社会。因此教育部酝酿了新一轮的高教改革。时任分管高校工作的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1998年初召开的高教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方针,高等教育改革提上了日程。
高教改革最初提出了共建、合作办学、划转、合并和协作办学五种形式。1992年首先在广东试点,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1997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和合并”的8字方针;1998年5月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我国21世纪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新一轮的高校合并浪潮,以组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此次高校合并实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是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高形式,在高校合并、重组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高校专业的调整。调整后高校的专业设置必然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高校是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场所,有人将其比作高端工厂,而他的产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受制于国家这个大背景,同时还要以市场为导向,并且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一)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不同的国家,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同,对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要求就有所区别。因此,一国的教育首先是要在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即办教育必须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准绳,只有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将本国的教育办好,也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对国家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同时也是教育机构得以生存的前提。高校既然是教育机构的成员,也必然要在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办学,国家正是通过教育方针来指导高校专业的设置。
(二)教育教学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不断地发展,教育也是如此。自从教育出现以来,不断地形成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并不断地发展着。教育教学理念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更加适应所处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必然会对高校专业的设置产生新的影响。
(三)市场需求
高校专业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的调节,尤其是一些应用技术类学校。因为市场的需求表明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这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要想提高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随时掌握市场动向,深入分析学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并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
(四)学校发展定位
学校专业的设置除了受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关系密切。尤其是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资金、人才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合理定位,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水平的、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这就需要高校领导者明确自己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SWOT分析,如实、清醒地总结自身的优势、劣势,将优势发挥到最大,避开劣势,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选择自己的优势专业,舍弃劣势专业,有舍才有得。而不是为了学校更名,一味地扩充专业种类办综合大学。这样只会造成浪费,优势专业不能得到全力的支持,而劣势专业却无法与同类院校竞争,从生源到就业影响学校的整体声誉。
四、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考
(一)专业设置必须符合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同我国自建国以来进行的两次高校调整一样,五十年代国家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模仿苏联设置了很多专科性的大学,而到八九十年代,国家需要更多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因此高校又进入了合并浪潮。高校专业设置只有符合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才能输出适合时代所需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后备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服务社会的任务。
(二)专业设置要以最新教育理念为指导
教育理念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作为高校领导者,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并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本校的专业设置,才能使本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三)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
在我国生源不断锐减的形式下,高校如何争夺到优质的生源?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高校只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能提高其就业率,而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只有随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专业内容、结构,才能捕捉到专业领域中最前沿、最精尖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以便毕业生在学校就能够掌握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四)专业设置要体现学校的特色及定位
学校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学校的类型、层次,认真研究并明确本校的办学思想,才能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及定位,以特色立校、强校。
总之,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为指导,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以市场为导向,关注领域内的发展动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才能创建高水平的名校。
参考文献:
[1]《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云南省档案馆,苏南行署,1953年长期卷,138卷.
[2]王久长.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2(2):23.
作者简介:
孙金梅(1984- ),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哈尔滨华德学院教务处。
脚注:
英文名称: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3667
国内刊号:11-2962/G4
邮发代号:82-71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来宾: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之一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各位来宾,尤其是来自台湾的各位校长,致以热烈的欢迎!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已经成功举办过三届,每一次讨论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祝愿本次论坛取得新的成功!
刚才,张秀琴主任为我们特别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在过去几年的迅速发展以及取得的成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高等教育机构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学术团体,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开展高等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会员众多,分支机构达123个,覆盖了全国所有的高等院校,可以说是一个在高等教育中人数最多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大家关心的问题很多,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都涉及到了。对此,我们更是深有体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如何改进学校管理以加快学校发展,都值得大家进行深入研究。但是,聚焦起来,高等教育近期比较关心的是如何助力国家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所谓高等教育强国,绝不仅指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而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的体系非常强大,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引领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东部、中部、西部、南方、北方的分布比较合理。
我们不能满足于我国当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的现状。就像张秀琴主任刚才向大家介绍的,当前大陆在校大学生总数已经达到了332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30%,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不只是简单地追求高等教育迅速的普及化。但是,我们还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40%。这说明,大陆高等教育的规模和人口覆盖率还要进一步扩大。除此之外,高等教育的结构、质量、效率、公平等,也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我希望本次论坛的与会嘉宾能对此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海峡两岸的沟通交流,达成更多的共识,推进两岸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英文名称: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4956
国内刊号:11-2034/T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3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关键词:高职教育 和谐发展 就业率 认知偏差 应对策略
到目前为止,高等职业院校有将近1300所,在校高职学生人数近1000万人,高职院校占我国高等学校数量近60%,占高等学校的学生人数50%以上[1]。高职教育的可持续性,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高职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把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学生的理智、情感和身体的和谐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做到教育为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
1 认清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学生的和谐发展关系的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是获取知识,取得生存的技能,而高职教育则是以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层次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主要的特征是兼有职业性、教育性双重属性,与其它教育形式的主要区别是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2]。但是,教育的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也充分说明了教育的目的除了使学生获得一份职业外,更重要的是解放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理智、情感和身体等各方面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3]。
2 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学生的和谐发展关系的认知偏差
目前的高职教育过分强调了职业化和就业前导教育的特性,而忽视了教育的本体价值,忽略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几乎就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技能培训班了。现在的高职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学生都焦躁不安,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来找工作,似乎一份工作就是上大学的唯一目标,除此外别无他求,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在说,你们要好好学习,掌握熟练的技能,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三年的时间有一年用来找工作,准备所谓的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招聘会。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找工作,还有一部分时间要用来掌握一项或是几项技能,那学生有多少时间用来丰富自己的内涵,弥补自己的短板呢?
学生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以获得一份工作,得到物质上的保障,这无可厚非,这是每个人都要承受的社会压力。若职业第一,其它一切退居其次则过分强调了教育的职业性了,教育就成了仅仅为适应工作或某种职业的机械过程[4]。工作和职业是必须的,如果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某个职业,这就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机械,在商业的运作下,学生的心灵就会沿着一条狭窄的轨道运行,教育的机械化会使得学生的心智模式化,学生在经过高职教育后,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几乎就一个模式,好似机械化的产品一般,这样的教育就有如“制器”而非“育人”了[5]。
现在的生活方式也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高职教育不可避免的受到整个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左右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功利的环境和浮躁的社会风气,都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得他们短视,挣大钱、傍大款和一夜暴富是一些学生的追求,这些扭曲的价值观又反过来影响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些认知的偏差,使得学生的心智越来越狭隘、局限和不完整。
3 应对的措施
为了使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在高职教育阶段,注重自身文化底蕴的投入,在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自身其他知识的蕴养,花费一定的时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其次,学生和学校都要摆正求职心态,自信的面对“被选择”,从内心深处摆脱读书就是为了就业,上学就是为了工作的思想。学校也应该摆正位置,不需追求什么签约率,什么就业率等指标,要使得学生在取得某种职业资格的同时,获得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有业”,更需要他们自主发展的“乐业”,尤其是设计性的“创业”,使学生终身受益,永远站在历史的潮头。诚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某项技能,而找到一份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这项技能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为社会所抛弃。
最后,高职学生占高校学生的半壁江山,而这些学生将来绝大多数都会成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中国工人的有生力量,他们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工农业产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认清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学生和谐发展的关系,帮助学生实现终身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2008(9).
[2]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史料汇编[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3-64.
[3]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4]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一、理性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关注在一定社会中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活动的终极性追求,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模式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着教育的理想,对全部教育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下简称(高等教育法》)中,就明确规定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总目标。《高等教育法》中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法律规定表明,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且,这种高级专门人才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既规定了高等教育应该起什么样的社会作用,又明确了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即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些表述贯穿着教育目标的两个方面,即培养人的间题和发展人的哪些身心品质的问题。由此,我国现代高等教育总的培养目标显而易见,不仅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更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使命,整个高等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整个教育过程也要在人的德智体美上整体构思。
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清晰的,内涵是理性的,它较好地反映了时展的需要以及人自身成长的需要;既体现了社会整体的利益追求,又饱含人文主义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政府和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的真诚期待,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活动起着导航的作用。
二、现实的教育中介—课程
如果说高等教育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全面发展的人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那么用什么育人?怎样育人?育出怎样的人?这些问题就突出表现为大学教育的根本问题,这些都与课程联系在一起。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既反映着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又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素质,其本质有两个根本点:(1)课程是实现教育使命的核心,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那么课程的本质就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规定,而且教育目标的任何变化落实到教育实践中都会引起课程结构的变化和调整。(2)课程是连接教育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媒介。课程既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工具”,又是教育者用以促进人发展的蓝本;既是教育者“教”的内容,也是学习者要学习的“内容”。从性质上看,课程不是学生身上已有的或者已经学到的“内容”,而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又不是与学生无关的“内容”。通常课程体现为教育者所教的“内容”(主要是教材),这些内容应该直接为学生的发展并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围绕着学生的发展来组织。
衡量课程是否符合教育目标的标准主要有三点:(1)能否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2)能否体现教育的最终价值;(3)是否是教育的最完美范型。这就关系到高等教育中课程选择的问题,“概括地说,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基本环节:(1)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2)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3)确定课程选择中的三种基本取向之间的关系,即确定作为课程内容的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经验三者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取决于特定的课程价值观;(4)确定课程内容,即确定与特定课程价值观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这样课程就直接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目标,表达了高等教育的内容。
三、目标与课程的对立
毫无疑问,课程应围绕教育目标来展开。但是,目前在高等教育中的现实是,一方面有精心策划和描述的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教育目标或总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现实的教育追求又远远背离确立的教育目标和方针。这种背离我们称之为“目标”与实施目标的手段—“课程”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浅化了教育目标现代高等教育中的课
程都是以可见的、普遍的、客观的知识为内容,整个教育的过程可以说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教育的任何目标都被置换成知识。而且课程中的知识以“唯科学主义”为基础,首先把课程中各种价值取向表达为各类知识,然后制定出符合这些知识要求的各种行为表征,以求教师教学的“精确”,“控制”和“效率”。同时,学生的“素质”也是通过积累知识的组合拼装而成,学生的“素质”少了哪一个成分,就增加哪一方面的知识;学生是否形成“素质”也是通过对相应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多样性和主动性都被知识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抑制了,“只看到了那些有价值的知识,却没有意识到这些知识主体化,人的精神提升等本来就包含在课程目标中的内容,却仍然潜在于自发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课程目标的深刻内涵被肤浅化了,使得高等教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浅化成了“知识”的和“技能”的目的。而实际上,在知识与人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是知识通过“人”来统一,而不是“人”通过知识来统一。
2.目标的整体性与课程的片面性对立高
等教育的目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在德智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性、人的潜能开发的全方位性是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一个基本追求。但事实上,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并不是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设置的,表现为: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狭窄的知识面造成学生难以适应当前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发展较快的形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设置不尽合理,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尤其是科研实践;另外,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对已形成的知识和现在结论的掌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学生的道德发展、身心健康、创新能力没有应有的地位。这样的教育也远远不是在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只是一种“心胸狭隘”的、目光短浅的围绕考试或就业要求来掌握知识的教育。
3.目标的统一性与课程的专业性对立高
等教育目标的统一性是指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形成素质的过程是连续的、有序的、完整的,其结果是培养一个全面而完整的人。但现今高等教育中的课程主要是按“专业知识”来设置的,而按照“专业知识”的思路设置和编制的课程在突出“专业性”的同时也染上零碎的特性。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和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的发展的人”。人之所以成为人在于他具有理性,在于他有情感、意志、欲望和兴趣。狭窄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在知识、能力、思维、情感上都可能被“专业化”。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四、目标与课程的统一
课程设置的好与坏是高等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在很多人看来,课程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因为被设置的课程通过不同的教育者的不同理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之后,课程的“真谛”往往远离了最初的教育目标,其实在课程与教育目标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运动中,既有“冲突—控制”这样的异化过程,也有“和谐—激励”的同化过程,因此课程与目标也有统一的可能。
1.课程与目标内在地统一高等教育是以培
养人和促进人的发展为专门目的的活动,人的发展是教育的目标。因此,人的发展自然也应该是大学课程的目的。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中,还落实到课程所规定的实施过程中。大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形成素质、能力的过程是连续统一的;所形成的素质是价值、认知、行为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一个整体。课程本身所追求也是大学生的全面、协调而且连续的发展。
2.知识传授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统一
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总结,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有其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更是如此。在知识传授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之间统一的关系中,知识的传授无疑处于基础地位。课程如果不能让学生明白“事实”或“规律”,其教育的作用无从谈起,但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大学课程还要让学生明白隐藏这些知识背后的、产生这些知识的主体的精神与智慧,具有并能实现这种探索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水到渠成。
3.实现知识、社会与人的关系的统一知
识、社会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关系之一。在社会与人的关系中,知识往往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课程实现教育目标,培养了知识;知识不仅是认识而且也是德性;所以当人具备了知识之后,不仅眼界开阔、见多识广,提高了对客观世界的驾驭能力、改造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会在这种自由度提高以后,也自律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的功与过,总结自己在社会人际关系中的经验教训、评估自己的得与失,从而达到知识、社会与人之间的统一。
4.实现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统一高等
论文关键词:人本主义;高校;教育管理
今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现在普遍越来越重视个性的发展,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就目前来说怎么用科学的发展观去指导高校教育者管理大学生,怎么开展具有价值意义的新型高等教育是摆在当代教育者眼前的问题。而现代教育活动本身的价值是围绕人这个个体来展开的,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引入“人本主义”这一理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人本主义”教育管理价值所在
“人本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的一种模式和理论。这种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古希腊时期。曾经有位古希腊哲学家指出:“人是万物尺度,存在时万物就存在,不存在时万物就不存在”。而“人本主义”这一理念,其原理就是指一切的以人这个个体为中心的管理活动。在上个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前后,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后现代主义也随之兴起。“人本主义”也被赋予了“反传统改革现实”的新的含义。
有关“人本主义”的含义,有的学者认为其主要有三点:一是注重对个人的研究,认为人本身具有的行为特征,自由对人的影响大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二是重视人本身的价值体现,认为人本身具有创新、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三是注重个人潜能的发展。因此,借助人力本身的能力,比如特殊感觉、知觉去研究真善美,寻求突破人的创造力和人类反应的可能性,还有就是重视人类自身的创造潜意识的探索的思想理论体系就是所谓的人本主义思想。从以上我们探索就很容易发现“人本主义”的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它非常强调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很重视人的独特性,特殊性;三是很注重人自身潜能的发展。总而言之,“人本主义”就是要求一切从人的自身、本位开始,一起的制度的制定和政策措施都要“体现人性美、注重人情、尊重人权,而不能超越人本身的发展阶段,当然也不能忽视了人自身的需要”。
人本主义教育,就是要利用一切有利于人自身的特定历史的有利因素,从人自身的人性和人利益出发,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强调发展人得个性,调动一切能调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来促进教育对象,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而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就是要把大学生看做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心,一切开展的工作都应按照学生的本性及其发展的特点来展开,围绕人、依靠人、重视人,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身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自身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需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人本主义”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性
我国至建国以来大的教育方针几经调整,最终确定了“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围绕这个目标,我国在不同教育阶段都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方针。就以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例,在这里我们培养的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富有创新能力和高级实践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在此,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最核心的内容。现代教育的紧迫性要求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也因此,倡导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理念,实现个体的本位教育观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的理念,具有很现实的教育意义。 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模式都是照搬前苏联的,在当今的教育发展环境下,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而其管理模式比较僵化,在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中,行政化比较多,但是它在当代高校比较流行,殊不知大学是思想上最活跃的地方。大学本来因该是百家争鸣的地方,但是看看现在的大学,行政化很严重,各种规章制度约束着大学生,尽管这些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面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它忽略了一个学生作为一个教育中心的问题。着中国管理模式,管理上很多,但是极少有疏导,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那么的大学生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这其中还有我国现在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许多的高校,必修课程很多,选修课程很少,教学内容陈旧,缺少新信息,教材几年不变一次。教学方法几十年如一日的灌输多,启发引导很少。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有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代的发展。如何引入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模式是当代教育者因该首先考虑的问题。可以说我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从一个经验管理模式到以人为本、理性管理的转变过程。也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在当代高校中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三、“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在高校教育中的实践途径
(一)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
我们的教育者要在高校的管理实践中践行“以人为本”,首先必须要倡导“尊重学生”。具体表象是:一是要在教育管理当中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能动性,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当中。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协调创新能力。二是要在教育教学当中尊重学生自身的人格。在校的大学生都已经是成人了,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认知能力。他们急切的渴望能被社会接纳,被认同。也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和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
(二)建立规范民主化的管理体制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从学生为中心,围绕他们建立一个规范民主化的管理体制。在建立体制前,领导者要考虑首先是学生的感受,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民主化的管理体系,不然一切都是乱弹。在学校的运行机制上,要多考虑教师和学生们的感受,实行制度上的“严”,但是在管理上又要有“情”,严宽结合、情理相济。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形成一个宽松、和谐、融洽、民主的学习和教育氛围。
(三)优化校园治学环境
真正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于有一个平等、和谐、宽松教育教学氛围。在这样一个教育教学的氛围中我们才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本位优势。在这样一个氛围中要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想和主观能动性。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真正活跃起来,改变以往的死板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才能真正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让他们能够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挂科考试成绩正态分布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2-0037-02
正态分布(图1)是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一种,是数理统计与实际应用统计的一种理论分布。长期以来,许多大学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惯用正态分布的模型去进行拟合和统计分析,提出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成绩应呈正态分布,优秀的和不及格的(即“挂科”)应占少数,中等的占多数,即“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格局,并以此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然而,近年来正态分布正被人为的扭曲和滥用,不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而人为的制造“挂科”学生,为正态的成绩而强求成绩的正态,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我国的教育方针。
一、透过学生成绩正态分布的不合理对“挂科”现象的分析
1.高校学生成绩过度迎合正态分布的不合理性
(1)压抑学生学习动机,影响教育质量提高。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学生成绩的正态分布已经成了一种‘条件反射’。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教学只能使少数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使得许多经过努力实际水平提高的学生却无法提高考试成绩,从而强化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卑心理,弱化了他们的学习动机,难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教师而言,势必造成部分教师无法做到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有的教师甚至降低考试要求、弄虚作假。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影响测验的信度。考试只是传统教学中检查学生学习、反馈教学的常用手段,在通常的卷面考试中,尽管教师出卷会注意各章节的内容,但由于试题数量有限,试卷成绩也就不能真实全面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过度追求正态分布使得教师无法做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客观上造成某些教师为了达到学校硬性规定的正态分布,在编制测验题目和批改试卷时难免存在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心态,从而导致分数贬值,阻碍了教师个体教学方法的长进,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
(3)影响学生能力发展,扩大学生两极分化。心理学与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间存在差异性。在一定时间内,能力较强的学生比能力差的学生吸收的知识要多些,致使学习程度上存在高低之分。由于受正态分布律的束缚,经常获得低分数的学生由于很少得到鼓励,导致学习漠视,成绩越来越差;而经常获得较高成绩的学生,他们为了保住自己已取得的名次,过分重视自己的分数,往往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越学越好,从而导致“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的两极分化格局。
2.对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分析
在学校里,每一门课程结束后都有相应的测试,这是一种水平测试而不是选拔测试。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硬性规定学生考试成绩必须符合正态分布,这让许多老师犯难。如果某班学生的某门课最终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的,则意味着老师的试题设计及成绩评定是合理的、科学的。反之,如果呈偏态分布的,则意味着老师的试题设计及成绩评定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为了迎合学校给老师硬性规定的正态分布“任务”,老师在考前给学生“圈重点,画范围”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老师为了避讳这些敏感的词语,委婉的说成是“圈教学重点”。学生不是全面复习巩固所学内容,而是靠死记硬背部分重点,这种成绩当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阅卷评分只注意过程和答案,无法从卷面上了解学生应用、表达和独立汲取知识的能力;阅卷过程中难免掺杂“印象分”、“感情分”;教师为追求正态分布甚至人为调整学生分数,由此导致学生无辜挂科,对他们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将会带来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破坏了整个学校的学风,长期以此将影响教育的良性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没有有意降低试题难度的前提下,应使学生考分越高越好,而不能人为为追求正态分布而让学生无辜挂科。我们若不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而是踏着正态分布的路子,人为的制造挂科学生,只能是降低要求、弄虚作假。到了复习课上把要考的试题都讲了还有学生“挂科”的时侯,考试成绩再怎么符合正态分布,高等教育还有什么质量可言!美国自60年代提出“学生成绩应正态分布”,到80年代又被打倒,近年来这种分布却成了我国教学管理的一种时尚,甚至有的学校还依据它作为考核优秀教师的标准,实在是一种悲哀。难道我们现在还要步四十年前美国的后尘?我们一流的高等教育何时才能实现?我们那些无辜挂科的学生何时才能“翻身”?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按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学生各个合格,人人成才,过度追求正态分布强行制造挂科学生,显然有悖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思想。
二、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对策
1.学校行政部门对“挂科”的规定进行修正
教育改革是时代的要求,除了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方面要改革外,教学评价的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忽视了这一点,即使步子再大、再快,也无从评价教改的成功与否。因而学校行政部门应该改变以往过度迎合正态分布的陈旧观念,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坚信好的和差的学生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教育。因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将起着决定作用。只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精神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能稳步提高。那种无视正态分布的影响因素,人为规定考试成绩中必须有挂科学生,将成绩正态分布绝对化的做法,严重影响了整个教育的良性发展,实则是一种过“度”的舍本逐末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我们应该公正客观的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努力取得与自己努力相应的分数。
2.建立健全试题库,实行考教分离。
目前许多高校老师为迎合学校硬性规定的硬性分布,致使少数学差生认为学与不学都一样,反正也难免挂科,于是就破罐子破摔。这直接影响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妨碍了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确保教学质量,尽快建立和完善习题库,实行教学与考试相分离,是当务之急。教管教、考管考,阅卷流水作业,试卷发给学生审核,要是学生对某道试题有所疑问,可以请老师再次评审其试卷,确保评卷的公正性,并让师生双方都对评卷的结果没有异议,然后指定学生登分和加计总分,扩大分数的透明度,实现学生对分数的监督。
3.明确目标,合理要求。
学生学习后的测试,应是达标性的、水平性的测试。故应依据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来命题,而不能因为大多数人都掌握了而人为地随意拔高,出偏题来“卡”学生,使学生无辜挂科,这样的过高要求即无效度可言。只要确定了目标,而学生通过努力又能达到的,这样就能使学生有抱负、有信心去实现目标,并向优等的行列靠拢,为最终能达到优等而努力。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的“学生的个别差异大多是人为的、偶然的。只要有了适当的学习条件,一个学生能学会的东西,其他学生都能学会。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动力、学习速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取得优秀成绩。”这就为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高校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下“挂科”现象的启示
学生成绩正态分布不符合所要求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因而对正态分布我们就应该用此观点去看待、去分析。这样有助于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切实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对于成绩的正态分布应该把握好“度”。我们并非反对成绩正态分布本身,而是反对把成绩正态分布绝对化的做法。成绩的分布曲线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动态曲线。在要求其达到正态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学生、教师、试卷评判标准等各方面影响因素,实事求是地得出一组科学合理的反馈信息,而不能为达到分数的正态分布人为的去干预、去创造。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律并不是什么神圣的东西。它不过是最适用于偶然与随机活动的分布而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我们力图使学生学会我们必须教授的事物。如果我们的教学是有成效的话,成绩的分布应当与正态曲线很不相同。”
教育综上所述,我们应允许合理的非正态分布成绩的存在,不应过分追求和滥用成绩正态分布而人为地制造一些没“资格” 挂科而挂科的学生,这样不仅不利于鼓励学生,还有可能给学生心理造成巨大伤害,在某些层面也掩盖了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违背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我们应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对待学生的成绩,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试卷分析,最重要的是让每个经过努力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与之努力相适应的分数,为切实提高大学的教学质量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有益于使教学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更好的迎合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参考文献
1 布卢姆著、邱 渊、王 纲、夏孝川译.教育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吴文侃.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3 刘宏武.学生学习新策略[J].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4 陈一百.学习成绩检查与评定初探[J].教育研究,1982.7
5 王少湘、林永柏.对学业成绩正态分布律的质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6)
6 张国才.学生学习成绩负偏态分布的合理性[J].江苏高教,2002
7 李 晴、李门楼.对考试成绩正态分布绝对化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8 蒋 波.正态分布的使用误区及影响因素[J].浙江教育科学,2006(4)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
产学研结合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走企业岗位调研、岗位技能分析、确定专业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和指定教学计划这几个步骤。要做好这几个步骤,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倡导研究型教学,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践证明,高校的科研工作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教师高水平的科研实践,能使他的教学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学生接受了必要的科研训练,才能获得直接的科技新体验。从这一基点出发,高校不仅要整合自身的科研和教学资源用于人才培养,还要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共享科研与教学资源。
第二,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产学合作,曾是培养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模式。比较典型的是“三明治”模式,即将教学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校内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第二阶段在企业以见习技术员身份参加工程实践。第三个阶段回到学校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这种“工学交替、双向参与”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也十分有利于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培养。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都在发生迅速的变化,社会生产对劳动者的能力要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因此,社会和企业必然会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方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方针,要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坚持以“能力本位”为指导思想。在参照教育部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坚持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针对各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计算机理论教育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高等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在素质培养、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三结合”的课程模式下,走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高等计算机基础培养模式。只有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教学,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直接工作在生产、技术、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
2.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标,优化实践教学环节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就是要求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充分体现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特色,从而发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优势。为此,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设计,以及实验室和实训平台的建设。计算机专业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因此,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构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是不够的,实践教学应占教学计划的较大比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按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去设计和组织,才能切实使学生增强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逐步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3.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学历证书和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得。实行“双证书”制度,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突破口,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关键任务。
在我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经过半年的学习,要争取拿到计算机行业“NIT”证书;大学一年级结束时,要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和国家英语B 级考试;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要通过国家计算机三级或四级等级考试,或者拿到计算机行业程序员证书。在这个过程中, 每一步都需要学生付出很多精力去学习。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做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还需要结合社会职业需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后实训课题和课外实训项目中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以资格证书考试作为相应的检测手段,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于引导学生更快地成长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将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