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信息技术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学习计划

第1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一、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利用人机交互,创造自主学习环境。所谓人机交互就是人工和机器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设备,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人机交互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选择,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作为主要角色的,学生只是简单的服从和配合,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永远处于被动地位,不会主动学习,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是老师提前安排好的,没有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配合和参与,没有自主性,教学效果甚微。在信息技术新媒体环境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通过新型的多媒体课件,创造一个交互性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基础,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内容和方法,选择自己的练习作业和课题。因为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是完全有能力来制作这种类型的教学课件的,再加上初中数学的课程设置也是适合人机交互的,从课前的知识预习到课中的例题讲解到课后的习题练习都是根据不同层次设置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和练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老师不仅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而且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老师,要懂得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协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以及课后联系方面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和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要求,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索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指导,让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学会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现实出来的一些问题,老师也要不断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找出原因,寻找答案。例如找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和例子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进行解读,不断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也可以让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对落后的学生进行帮助,共同探讨,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先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然后再与老师的想法相结合,从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会知识,促进自己思维的形成,学会自主学习。例如在对“幂的运算”这一章知识点进行总结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基本的总结和概括,标出自己认为难以理解和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然后老师再做一个较全面的总结,进行相互结合,让学生提出老师不足的地方,加以补充和完善,并且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且加以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增强自主性,学会自己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多样化探索学习,提高主动性

1.把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初中的数学知识逻辑性是相对比较强的,理性知识比较多,传统的数学教学仅仅是比较片面的强调逻辑思维的培养,但是缺乏充分的图像支持,学生没有可以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的讲解,有的人对许多概念都不理解,无法熟练运用,在正式解题的时候非常吃力,而且正确度也不高,学生的主动性缺少,长期下去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主动学习。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设备和软件,把无形的知识变得有形化,让学生在有形中学会学习,学到知识。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时,通过师的讲解学生最后可能知道平移后的图形是不变的,但是对于这个过程可能难以想象,所以,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运用一些多媒体的软件和技术来展示这一过程,比如运用“几何画板”这一软件,将三角形平移的过程一点点的展示出来,从第一部第一条边到最后一步都能显现出来,非常的清晰和明显。用这样的方法显然要比老师光用语言叙述要直观和有效得多。

2.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初中数学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几乎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接受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只有强化记忆来背熟公式和概念,以此来掌握数学概念的特性和用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他们不能主动地去接受知识,无法主动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和概念,学习效果很不好。因此,老师要把抽象的公式和概念,通过信息技术媒体的转化和解读,形成比较具体的图像和可感知的物体,让学生在兴趣中接受知识。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对于刚开始接触二元一次方程的学生来说,有时候不太容易理解,比如a=b+3这个方程式,只要是要让学生明白对于b的每一个值,a都有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利用多媒体的特性,解析这个方程式,用动画、图像等来表示,如假设b是一堆苹果,3是一个具体的数字不能变,我们可以用3个橘子来代替,在一个篮子里放3个橘子,要不断地往篮子里放苹果,那么a就是苹果和橘子的总数,当往篮子里放3个苹果的时候,篮子里一共有六个水果,那么a就是6;当往进放5个苹果的时候就是8个水果,那a就是8,以此类推,不管b是几,a都会随着它变化,并且变化的值只有一个。这样用具体的物体把这样的方程式表现出来,不仅加深了学生记忆和认识,同时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自己去探索学习,学习效果更好。

3.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人类对于动态的物体感知能力显然要比静态的物体感知效果要好,运动的物体能更好地刺激人的大脑,对现象做出反应。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只是都是静止不动的,如果只是光看书本或是黑板,很难想象或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利用新媒体课件或是电脑技术,静态的课本知识用动态的图像或现象表达出来,让学生对看到的东西印象深刻,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图形的对称需要发生许多的位置变化,但是最后的结论是不变的,所以老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来展示这一变化。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将图形的每一条边,每一个角的运动轨迹都展露无疑,更加立体和动态,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形的变化掌握大体的技巧,然后让学生也进行实际操作,自己动手,更加清楚明白的揭示图形的变化和对称,对于许多的类似问题,如旋转、翻折等的一些图形的运动都可以用这类软件来进行教学,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己去研究探索,从而逐渐养成中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第2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翻转课堂

G633.67

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最早在 2002年被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正式提出,如今已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在专家学者的定义下,“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指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拥有一部可联网的数字化设备,在数字化资源的支持下进行的个性化的学与教的活印!耙欢砸皇字化学习”的内涵,可以体现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特征:(1)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首先体现为人与设备的关系,教师和学生每人拥有数字化学习设备是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2)“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设备可以是电脑室里的台式/笔记本电脑设备,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3)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必须有网络(无线/有线)的支持;(4)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学习理念的反映,即个性化教育、差异性教学的体现,具体表现为教师应针对性指导每位学生,学生要拥有各自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步调;(5)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必须是支持教与学活动,是有效的,是教学最优化的选择。因此,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有两个:个性化与可移动性,其他特征都由此衍生而来。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翻转课堂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教学模式,由J.W.Baker在2000年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首次提出。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6]。

三、我校信息技术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单一

教学资源仅局限于书本和配套光盘,没有利用网络的优势去自主开发资源,导致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单一并且缺乏,未发挥出信息技术学科的优势。

(二)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由于学生个体认识水平的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因此,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学、鼓励协同合作、扩展信息交流平台对实施信息技术教学非常重要。

(三)教师未能转换新角色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辅助者。但实际上,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仍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此现象的根源是教师未能转换成新角色且未开展多元化教学,影响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四、“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为了提高我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能力的培养,我校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论证,把目光聚焦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和“翻转课堂”上,独立设计开发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

(一)“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

1.设计理念

目前,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种类繁多,但缺乏一线教师的支持与参与,这些学习平台与中小学教学脱节,无法满足中小学教师、学生的教学需求;大部分学习平台无法实现真正的跨平台应用,有一定的移动终端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我校利用“微信”这个家喻户晓的跨平台软件,结合自身与教学紧密结合的优势,开发设计了“基于微信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让师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移动终端,便利高效的登录平台,自定学习路线,进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

2.教学资源库的设计

我们针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缺乏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包。这些教学资源包分为三类:知识点教学资源包、微视频课堂资源包及其他资源包,资源包内容主要包含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资源、在线测评等。

教学资源包设计好后,可以到平台形成共享资源,教师可以自行下载教学资源包,直接整合形成教学课程。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资源包进行二次开发。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包。

3.学习空间及可视化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

根据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分析,教师向学生推送符合本人学情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学生也可自主选取符合自身学情的学习资源,自定学习路径,为自己打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

平台的数字化评价系统是通过平台收集学生习题、作业、主题活动的学习数据,来对学生进行学年、学期、月、周的评价。最后,以图形化的报表的形式来呈现学生的评价结果。

(二)“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我校针对学生认识水平差异及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出了基于“基于微信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环境下,采用“翻转式”教学组织形式,将知识学习过程的“传授”和“内化”两个环节翻转过来,让学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

五、结语

信息技术在给教学带来新希望和无限潜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和“翻转课堂”以其突出特点,为信息技术教学指引了新方向,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问题,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教育创新和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启示。

我校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后续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进行研究,比如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的教师培训、实施的评价指标、课堂组织等都值得我们深入和延续。

参考文献:

[1] Jeremy R Strayer(2012). How Learning in an Inverted classroom influences cooperation,innovation and task orientation [J] .Learning Environ Res,(15):171-193.

第3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提问;“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83—01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职学校也已正式开设。它与语文等基础学科大有不同,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且实践性强。要想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信息技术教学充满活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触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探究动机,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究问题的欲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探究习惯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动画故事式、生活事例式、故设悬念式、拓展活动式等等。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一课是关于Photoshop图像处理的,我就抓住学生喜欢追星的特点,创设了一个“我与明星近距离接触”的情境,让学生尝试用套索工具和基本操作把自己的生活照与明星照合为一张。同学们兴趣大增,主动去探索。这样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把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学会了。

二、开拓创新

鼓励学生动手创作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为创作提供了许多方便。职校学生能够很容易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而由此所激发出的兴趣是不可估量的。在制作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内容是制作动态效果。课后,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自由创作。于是学生通过自己或集体的努力创作出许多有趣的作品。下次上课时,我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同学们看着一幅幅优秀的创作,欣赏着、讨论着,还不时地进行评价。不少学生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中,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三、随机提问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总是让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信息技术课教师在上课时可随机提问,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比如,我上课的时候,用VB软件编写了一个随机抽取学生学号和姓名的程序,备课时先把自己所任教的每个班级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分别输入不同的VB程序内,然后再把每个班的VB程序生成不同的执行文件来使用,并且还可以发出声音。笔者发现,每次在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都非常兴奋,课堂气氛很好。随机抽到的学生同样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如果随机抽到的学生在课堂上答对了题目,他自己会感觉到很自豪;如果他当时不会做,他就会想到在下一次上课时要认真一点。这样,给学生带来了一种神秘感与刺激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第4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学生会主要工作:

一、改进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骨干队伍,创建制度化、正式化的和谐、高效的分团委学生会组织。

二、认真举办好“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活动,为提高我系在学校中的地位贡献一份力量。

三、围绕学校至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一些相关活动,特别是要认真举办好我系特色活动,如第三届网页设计大赛等,以提高我系师生对自己工作和专业的热爱程度,进一步燃烧我们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热情。

四、为增强我系同学的体能,开展好一系列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增进团结友爱的目的,特别是在校运动会中,我们要争取再次取得佳绩,。

五、提高我系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寝室文明程度,开展好我们自己的寝室创建活动。

六、为进一步增强我系精神文明建设和学风建设,加大对晚自习和早操的检查力度。

七、加强与我系班级的联系,争取达到使班级管理与分团委学生会管理密切配合的目的。

分团委重要工作:

总体工作思想:

1.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学风建设。

3.加强分团委学生会内部管理,争取做到制度化、规范化。4.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努力把我系分团委学生会工作提升一个新台阶。

初步工作计划:

一、改进分团委学生会全体成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骨干队伍,创建制度化、正式化的和谐、高效的分团委学生会组织。

二、围绕各班团支部与系分团委学生会的紧密联系,及加强班团支部的凝聚力,适当组织召开各班团支部会议和开展主题交流会,如经验交流会等等。

三、组织好“两组一会”的学习,会议记录及资料整理,做好系新闻报道工作、负责系举办的大型活动的摄影工作。

四、组织好“精神文明示范区”的卫生工作及其检查。

五、“青年志愿者”工作将在金银湖校区开辟新项目,尽量立足于校园,拓展向社区。由系青年志愿者分会负责组织开展工作。

第5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发展,其在教学领域也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够为中职数学教学过程提供辅助作用,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而这种积极作用不仅仅体现为教学过程的改善,更能够促进中职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技术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学习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其学习质量和效率,使得中职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有趣、轻松、高效,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技术对于中职数学教学具有十分明显的积极作用。

2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中职数学学习涉及大量的概念性知识,例如,在中心对称图形这一概念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中心对称轴的含义,而学生也需要在自己的脑海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建立相应的图形,然而,受到学生之间图形构建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差异的影响,其学习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即使利用传统的数学教具,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和方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后,图形能够实现自如运动和选择,学生理解更加直观,因而教学效果也就更好。第二,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展现中职数学教学过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数学知识的逐步积累,数学教学过程不应仅仅局限于常规数学知识的讲解上,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学实现数学形象思维想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转变。在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后,学生更加容易建立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这方面的优势和作用也应该得到中职数学教师的关注与认可。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出抽象化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数学题目时,学生的逻辑思维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不再单纯的通过口头形式,对点、线、面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也不会出现脑海里无法具体化的概念,在数学几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同学动态展示几何图形,从而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等概念,保证学生对于曲线、直线等几何图形产生更加感性的理解[1]。第三,通过信息化教学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将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和数字概念逻辑,转化为更加有趣、更加容易理解的视频或图形,更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更能够丰富教师的教学途径,保证学生在动态的视频和文字、图片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刻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以一种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教师为学生安排作业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形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将其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融入到学习过程中,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2]。

3信息化教学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发展趋势

第6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我院学生会是在院党总支、团总支领导下,主要负责全院同学的学习生活。学习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导,本着帮助同学,配合学院完成各项学习活动的宗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为同学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推陈出新,丰富同学们的课余学习生活。

二、本部职责

学习部主管学风建设和学术活动,以提高同学们学习意识、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为目的,开展各种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筹办学术讲座,了解反馈广大同学在学习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促进师生的相互交流。

三、工作细则

1、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学术讨论、学术竞赛、学术报告会、辩论赛等活动,促进良好的学院学术氛围。

2、举办各种经验交流活动,如读书活动心得交流会

新老学生学习交流会、思想交流会等。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做好“教”、“学”双方的信息反馈工作,配合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时了解并解决学生中学习上的问题,协助有关部门抓好学风建设。

4、严抓学习纪律,安排学生晚自习,负责检查各班级晚自习出勤情况,并将晚自习出勤情况及纪律情况进行汇总成表并上交团总支。

四、纳新要求

1. 热爱学生会工作,学习能力较强;

2. 积极进取,要有较强协调能力,如:如何处理工作、学习、生活之间的矛盾。

3.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能够完成各项工作;

4. 做事积极,为人正派,处事公正;

5. 认真、仔细的工作思想以及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6.组织能力强,善于组织各类学习性活动。如:辩论赛等

7. 学习成绩较好,任职期间不能挂科;

8.按时完成好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如要求写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

9.参与部门活动的策划,并在活动过程中能具体实施各环节工作;

10. 了解部门工作性质,积极为部门提出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

11. 与其他部门加强交流,合作,增强学生会的内部团结;

12. 尊敬师长,关心同学,思想端正;

13. 积极参加例会,不得无故旷会或迟到,时间观念强;

14.有一定的电脑基础,懂得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 如:word、excel、ppt等;

五. 纳新对象:

传媒工程学院全体12级新生

六. 纳新人数:

4-6名

七. 报名形式:

自愿报名参加,报名表见附件1.(可复制)。

第7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优化 途径

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服务于其它学科的学习。但是信息技术是一门考察科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很随意地让学生练习就可以了。没有系统地组织教学,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滞后的现象。信息技术是学生综合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它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所以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笔者依据平时的工作实践,认为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要走好三步曲。

一、融入情趣,让学生乐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在信息课堂上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而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才能快乐地学习。所以,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贯穿乐学游戏。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游戏,爱玩也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游戏来导入,把学习内容融入到游戏当中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上册《操作键盘》一课时,因为操作键盘是一个简单、重复、单调的任务,先把操作要领给学生讲解后,就是让学生反复练习,而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机械地操作,几分钟过后学生也话就没有兴趣了,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引入了游戏教学,从网上下载一些像《金山打字通》这样的学习游戏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指法,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来看谁打得快,打得准。在游戏中学生就没有枯燥感,就会乐于玩这个游戏,从而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

2.创设乐学情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创设一定的乐学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这样,由于学生置身于情境当中,感觉自己就是当中的一员,就会产生学习动机,从而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下册《插入图片》一课时,我把学生以前在电脑上制作的一些精美图片展示在屏幕前,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然后再选择以前学生在电脑上录入的一些文章,把这些精美的图片插入到这些文档中来,被我美化后的文档让学生发出了啧啧赞叹声,纷纷问我如何做成的。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我调动起来了,从而很顺利地转入到下面的学习中来。而让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学生自己以前制作的一些图片与录入的文字,这样,学生就会倍感亲切,而且有一种一定要做好、做美的欲望。而整个学习过程都让学生沉浸在乐学的情境当中。

创设让学生乐学的手段还有很多,我们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内容融入到快乐的情趣当中来,学生才能对信息技术产生乐学的情趣。

二、放手探究,让学生会学

学生不想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往往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总是被我们教师牵着走,让操作什么就操作什么,没有一点自主性。而有时又是漫无目的地放,随便学生在课堂上玩什么,当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内容玩够之后又不想学习了。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既要放手让学生探究,又要让学生探究的内容新颖,不重复。这样,一来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又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设置一些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让学生来探究,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因为探究的内容是学生平时遇到过但是却没办法自己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课堂上就会有一种想学的欲望在里面。

比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下册《充实自己的博客》一课时,学生因为在前面通过学习,已经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博客,但是如何美化自己的博客,如何充实自己的博客却不太了解,而且看到别人的博客那么多内容,那么漂亮,心里又有一种不服气的感觉在里面。一心想把自己的博客也美化、充实。所以当有这种欲望的时候,我只是稍作讲解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添加好友,如何输入内容,如何上传照片等等,学生在自己的自主探索过程中慢慢就摸清了博客的操作要领。而如果让我们通过讲解来让学生理解掌握充实自己博客内容方法时,学生由于是一种拿来主义,就不会很专注,形成的知识与技能也就不会牢固。

三、尊重个性,让学生能学

第8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1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及要求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1)理论知识,主要有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媒体应用、网络技术应用、数据库技术等;2)实训模块,主要有网络应用、Word文字编辑处理、Excel电子表格应用、PPT制作、FrontPage网页设计等。教学要求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让大学生对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一定深度、广度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应用操作技能,并达到一定的熟练度[2-3]。

1.2教学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及手段陈旧。高校“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时相对较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大部分教师使用PPT进行提纲式理论知识讲授,容量大,速度快,很难做到精讲。一些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较少。学生学习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主动性,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

2)学情分析不够。生源地对信息技术的教学要求存在差异,许多中学仅仅是针对高考的要求进行学习和强化训练,导致学生的水平差异明显,而高校教师缺少对学情的有效分析,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实训环节重视不够。一方面,验证性内容居多,缺少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训项目;另一方面,在实训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指导、督促、检查,不少学生在实训时间与朋友聊天,甚至打游戏、玩手机,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4)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了解不多,缺少科学有效的考核、检查及评价,教与学的过程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这一层面。以上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参加省大学计算机一级考试的通过率不高。改革教学模式,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2.1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技术背景下产生的“电子资源+远程教育+互动”的模式。利用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构建移动环境下的知识模块,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并实现师生、生生的多维交流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1)让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更加便捷有效。教师将教学计划及教学课件等电子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到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使用移动终端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并通过该平台的测试系统检验学习效果。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学习互助,增进友情,增强自信心,增加成就感。2)让教师的辅导更有效。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检测系统能自动、及时记录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师的辅导更及时,师生的交流更便捷。移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已经成为学生的学习中心。通过该中心,可以实现师生互动、学习日程安排、学习记载、成绩查阅、错题订正等功能[4-5]。

2.2微课的应用

微课是由多种资源有机构成的、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和呈现方式的、基于网络运行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却又富含多种资源类型,并具有交互性强、动态生成及半结构化等特性。传统的教学视频一般以完整的一堂课为单元,讲究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与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习惯已经不相适应。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微时代。这些为学校开展微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微课程的开发重点是课程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并通过学校的教学公共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别具一格的教与学的体验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微课的应用,特别是“翻转课堂”,缺乏有力监控和驱动,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极高。很多学生不能迅速适应,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技术辅导,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丰富的网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学习内容[7]。

2.3MOOC应用

MOOC(MassivcOnlincOpenCourse)是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模式的简称,译为慕课[8]。“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释放大量的课堂时间,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1)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指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主导性。“翻转课堂”学习氛围轻松愉快,学习视频形象生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2)教学方法的多样性。MOOC以微视频为主,辅以教师讲授,交流方式灵活,资源丰富,信息量大,视觉效果突出,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课外延伸学习资源,拓展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3)时间的灵活性。网络和多媒体中的资源可供学生随时查阅、复习,实验视频可以反复再现。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自由选择内容,并可跳跃式观看教学微视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次学习。

4)教学资源的共享。学校备课,统一设计教学内容,系统分析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邀请教学名师授课,实现资源共享[9-12]。

2.4Lanstar

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应用“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系统LanStarV9.0,包括管理、教学等40多个功能模块,具备无线网络环境管理、平板电脑教学、广播教学、课件录播、考试、教学监控、教学辅助、防逃脱及行为管理、远程维护等功能。多样化广播教学方式、影音结合满足不同教学形式的需求。利用屏幕广播,教师在教师机上的理论讲解和实验实训操作内容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学生机上,从而实现教学观摩学习。利用转播功能,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操作和讲解示范,其他同学观看。教师机可以实现三屏(教师机的屏幕画面、摄像头画面、聊天窗口画面)广播,也可以广播现场画面,实现师生互动讨论。利用网页广播功能,可以同时打开教师机和学生机的IE浏览器,同步显示浏览网址。通过USB摄像头,师生可以进行视频聊天和音频交互。在音视频交流的同时,还可以开启聊天模块,实现线上讨论。利用网络影院,教师端可以将各种影片数据实时广播给学生,实现多媒体视听教学。利用多频道网络影院功能,通过多频直播方式,可以一次性同时进行多路视频文件直播,学生机自由选择观看。通过该软件内嵌的专业录播系统可以实现一键整合录制及直播。录播系统具备课件录制、录制多媒体文件管理、课件回放等功能。教师端进行窗口广播时,学生可以将教师所做的操作和内容讲解录制成文件存储在学生机中,并通过使用屏幕回放功能直接调用、反复播放和学习[12-15]。教师可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效控制教学进度。教师机可远程操作展示电子白板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指导;可以远程遥控学生机,统一执行同样的操作;可以开启学生机的电子教鞭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测评实时获取学生的反馈。系统提供优秀、良好、一般、差等4个等第,学生可以提交对教师的评语,测评结果可实时统计,并保存成Html格式文档。系统提供完善的应用环境,实现教与学的配合。通过作业提交功能,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作业完成的情况并及时反馈。教师启动网络共享目录后,学生端可以打开教师机的共享目录,浏览和下载文件。教师机执行网络考试时,学生可进行考试,遇到问题时,可使用提问功能,与教师单独沟通。考试系统具有课堂测试、试卷编辑、考试执行、试卷分析等功能,在课堂上可以快速进行小测验、小调查。课堂测试的设计题型支持单选、多选、判断、填空、问答、调查等,可实现统一批改和统计分析。

3结束语

第9篇:信息技术学习计划范文

1.班班通教学和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信息化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以往任何一种先进媒体的应用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更深刻的变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多媒体信息对教育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1 增强感官效应

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种不同的形态。多媒体信息可以方便地适应不同个体在认识形态上的种种差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往形式单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起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1.2 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维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人们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以及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即: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培训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然而,当人类进入新的知识领域,这种二维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而多媒体技术为人类的多维思维提供了一种能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表达和处理的最佳技术和方法。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2.探索班班通教学和远程教育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数据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特别是视频的数据量往往是大的惊人

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合理存储及有效管理。如多媒体信息的快速查询与存取、信息如何共享等。信息必须快找、快用、快存,否则就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信息无法共享就发挥不出网络的优势,与单机没有什么区别。

2.2 缺乏技术支持是教师在教学中顺利使用技术的前提

而事实上,教育领域需要的技术人员在工业领域也急需,并且薪酬高得多。这就导致教育领域要吸收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比较难。许多学校由一些缺乏技术训练的教师负责教育技术的应用,或是仅有的几位技术教师负担过重,从而给普通教师提供的技术支持也相当有限。

2.3 缺乏管理者的支持有些教育管理者对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支持只是表面的

不少教师接受过或正在接受使用技术方面的培训,但结果却发现由于校长对此缺乏热情,很难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

3.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的融合

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融合是指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结合有审美价值的技能和方法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进行的富于独创性、针对性教学并且能够收到理想效果的教学活动。它突出的是教学的创造性。根据现代远程教育学生的特点,结合信息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艺术进行教学,才能体现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3.1 更新教学观念

以创新为主导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而且往往在于教学思想是否更新、观念是否转变。信息化技术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体现创新,从思想上、认识上加以重视,并以此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千万不能按照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3.2 媒体交流是主体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

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外界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大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而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3 重在打造丰富的资源环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可以突破书本知识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而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