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智慧课堂的现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课堂的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课堂的现状

第1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智慧教学就是要不断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逐渐形成整体感知力、直觉思维力和果断行动力,学会自主发展。智慧教学是一种崇高品质,追求的是双赢,既成就“教”,也成就“学”。

首先,智慧教学须以学定教。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亟待反思教情,从学情出发,让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研究学情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行动,但不能仅采用经验性的印象式判断,必须对教学语境与学生学习状态进行详细分析,要研究学生的现状与需要,也要研究学生的可能与期望,特别要在意学生的此时此刻,寻找到其学习起点,并在教学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不断开展对学情的诊断、评估与分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使教学走进灵动生成的境界。

其次,智慧教学须以教导学。一是准确定位教什么,二是胸中了然怎么教。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教师要清楚自己在追求什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仅要知道学生学了什么,还要知道可能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要精心组织合作探究。如果学生思路不畅、模糊混乱,教师需耐心疏导,使学生从混沌走向清晰。

再次,智慧教学须少教多学。“少教”强调教师少讲、精讲,提高“教”的质量;“多学”就是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多参与体验,多参与思维过程,自觉地、主动地去吸收,去发现,去探索。“少教”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少教”来指导学生“多学”,让学生自信、睿智、积极地投入,促进其更快更好地提升语文能力和素养。“少教多学”重教重学,旨在用教师的教学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让教学过程充满快乐,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生机与活力。

智慧教学是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智慧教学不追求教学容量的最大化,而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精心捕捉课堂瞬息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讲究引导和纠错的智慧,让学生学有门道,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自我认同感。

要达到智慧教学的境界,语文教师首先得是一名智慧者,而成为智慧教师的唯一途径就是智慧教研。智慧教研是一种高度的教研自觉,即把教研当成语文教学生活的常态,对教学与研究有清醒的定位,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智慧是在应用中产生的,教学智慧就是在创造性地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教学问题中发展起来的。教师有新手、能手和高手之分,教学有技、艺、道之别,智慧教研就是根据教师的不同状况,对教学的具体情形展开持续、细致的研究,努力追求技、艺、道的高度统一;智慧教研就是严于律己,持续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注意从多个视角进行反思和调整,直面教学中的复杂因素,及时总结得失,不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智慧教研就是灵活地向智慧者借智慧,但一定不是对他者的机械模仿和完全照搬,而是在质疑与追问中不断创新,能在当下教学情景中灵活运用,彰显教师个性,使教学精妙得当,左右逢源。

第2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物联网

1引言

随着高等学校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和新兴专业的设置,高校教室的高效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现代化建设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增强高校教室的管理水平和提高教室资源的利用率,满足高校授课等室内活动的多样性需求,成为教室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关键问题。

实际上,未来的教室发展趋势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外文文献中常用“smart classroom”、“Intelligent Classroom”等,中文文献中常出现“智慧教室”、“智能教室”、“未来教室”等词语。

2多媒体教室的现状: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标志。通过对国内多所高校多媒体教室的运行管理状况的调研,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现状分析如下:

2.1呈现形式单一

多媒体呈现形式单一,妨碍了学生对内容的及时消化。投影机是教师展示教学内容的主要媒介,替代了过去的黑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投影代替板书,将原本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原样复制到投影上,实际上只是起到了代替黑板的作用,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并没有起到作用。

2.2多媒体控制台及座位位置固定

统一固定的位置布局,不利于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室大多采用排列式的座位布局,虽然有助于教师课堂讲授,但无形中强化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认同心理。不利于多种学习方式如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的开展。

2.3多媒体教室功能单一

多媒体教室配备和控制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多媒体教室应当实现多种功能,如广播教学、学生演示、个别辅导、双向对讲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功能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应用,也就不能完全发挥多媒体教室的优势。

综上所述,重构教室环境,创建适合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管理的新型教室环境,是一种必然趋势。

3智慧教室的概念及建设目标

3.1智慧教室的概念

作为智慧教育发展的基础,智慧教室以“互联网+”教室的新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它指的是一种增强型教室,集成高科技软、硬件设备,实现智能化教室管理,从而有利于资源无缝接入,为各种先进的教学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如今,智慧教室主要是从学习环境和技术装备来界定。对于智慧教室的管理和应用方面,有些高校充分利用传感、人工智能和网络等技术来重构教室环境和组建新型教室。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智慧教室的物理环境有助于促进教学体验,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同时需要考虑教室外空间环境和技术环境等因素。

3.2智慧教室建设目标

智慧教室教学有四大功能,分别是教学资源平台、教室后端管理、课堂互动和在线课堂,能充分解决师生以及学生之间不能有效的互动等关键问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高效的“教”与“学”的模式。作为发展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产物,主要完成以下目标:

(1)将传统多媒体教室改造成支持物联网的智慧教室。

(2)建设以“资源”、“授课”、“互动”、“提前预约”四位一w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自主学习智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借此提升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

(4)为学校的发展积累丰富的教学资源。

4智慧教室建设思路

综合前面提到的智慧教室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智慧教室由多个平台和系统组成。有为师生提供教学资源的教学资源平台,有为实现设备集中管理、远程唤醒和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的设备管理平台,有为师生提供互动教学的教室互动平台,还有在线课堂系统等。

4.1系统功能模型

为了体现智慧教室的智慧性,在研发智慧教室系统时,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室内环境智能感知

(2)室内灯光自动控制

(3)多媒体机柜自动开闭

(4)管理平台实时信息展示

(5)硬件平台和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智慧教室的系统模型如下图所示

4.2系统架构设计

如上图所示,该系统分面向服务的终端层和面向应用的应用层。

(1)面向服务的终端层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计算机等设备与下层的室内监控系统连接,还可以通过软件平台,获得数据感知,智能控制等功能。通过对室内多媒体机柜、无线接入点,各传感器设备的连接,来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

(2)面向应用的应用层

主要是提供室内环境感知、室内灯光、窗帘与教学设备的自动控制。另外,还通过软件平台,提供教学设备实时状态监控等功能。

第3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 关键词 】 智能化;智能教室;智慧课堂;教育云平台

【 Abstract 】 The study of smart classroom and wisdom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 new important task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s a product of the stage of the classroom development and change, smart classroom has been designed and used to serve the wisdom education, thus making it not only intelligent spa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t also an ecosystem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 Keywords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mart classroom; wisdom classroom;education cloud platform

1 引言

“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对智能化环境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为此,人们也希望利用智能化环境来改变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今,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医院、智慧校园等智能化环境正离我们越来越近,在此背景下,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智能教室”的研究也逐渐开展。目前,关于智能教室和智慧课堂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全球知名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学校等机构的关注,智能教室和智慧课堂的设计已经成为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2 智能教室的构成及功能

智能教室,又称“智慧教室”或“未来教室”。它的基本概念:一个能够方便对教室所有设备(计算机、投影,音箱、交互白板等)及环境(温度、光线、空气质量等)进行智能控制和操作,有利于师生无缝地接入资源及从事教与学活动,并能适应包括远程教学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以自然的人机交互为特征的,依靠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的增强型教室。智能教室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它的构成体现出设备先进、操控方便、资源丰富、交互流畅、教学方式灵活等特征。

智能教室的智能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功能方面,主要包括课堂笔记的自动化、课堂实录、设备控制自动化、智能远程教学等几个方面。

2.1 课堂笔记的自动化

传统的课堂模式经常是教师忙于讲课及板书,学生忙于听课与做笔记,而学生的听课与做笔记往往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这种模式显然对课堂学习的效率是不利的。在智能教室中,学生再也不用做笔记,只需认真听讲就行,教师的所有板书都可以自动保存起来,并以电子文档的方式传输到学生终端中,或者通过打印设备打印出来,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课堂教学实录

课堂教学实录比笔记记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的板书、演示讲义、现场视音频和其它与教学相关的所有活动都可以通过“智能视讯设备”进行记录并保存下来,并自动上传到“教育云平台”中,成为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当学生有需要时,可以随时随地播放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方便复习,而且可以让学生补学错过的课程。

2.3 课堂互动与协作学习

智能教室的核心是互动,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课堂互动的重要设备。它集硬件与软件为一体,并连接到“教育云平台”上,教师可以在白板上随意调用各种素材或应用软件教学,并且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智能教室中,学生能够利用无线终端进行互联,既可以实现教室内的小组互动,也可以与远程的学习者或专家进行互动,完全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多方面的互动与协作学习。

2.4 远程教学的智能化

远程教学是智慧课堂的一个方向,智能教室引入交互空间的概念,把一个普通的教室空间增强为一个教师和远程教育系统的交互界面。在这个空间中,教师可以摆脱键盘、鼠标、显示器的束缚,而用语音、手势甚至身体语言等传统的授课经验来与远程学生进行交互。现场的课堂教育和远程教育的界限被打破了,教师可以同时对现场和远程的学生进行授课。

2.5 教育云平台的运用

教育云平台是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平台,它能够灵活地统一管理和调度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种个人终端,经互联网连接到教育云平台,获取学习信息服务。教育云平台能够发挥强大的计算能力,提供在线的远程教与学的资源,并为学习者提供安全、可靠稳定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能够为每个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3 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

智慧课堂是相对于传统和现代课堂而言的,它充分发挥课堂组成各要素(人、技术、资源、环境和方法等)的作用,实施教与学的环境与活动。智能教室的设计与应用都是为智慧课堂而服务的,智慧课堂基本模型如图2所示。

从智慧课堂模型中可以看出,智慧课堂的设计主要分课堂环境设计和课堂教与学的活动设计两方面。

3.1 课堂环境设计

课堂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学习支持环境。物理环境中,智慧课堂给课堂主体提供了高互动的教与学设备,能够有效支持课堂主体对于学习资源的获取、处理和呈现。智能环境控制则给课堂主体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从光、温、声、空气质量等方面根据课堂的实时状态进行调节。创意空间布局则主要考虑给学习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桌椅设施,以及根据教与学活动的需要能够方便实施桌椅的组合,形成学习小组,以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开展。

学习支持环境由基于泛在网络的教育云平台进行支撑,实现高互动教与学设备、智能环控设备的接入与控制,支持智慧课堂教与学等活动的开展。教师、学生可以通过交互终端接入智慧课堂学习支持系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实施,教研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同事、家长等也可以接入智慧课堂学习支持系统,参与教与学的过程,了解学与教的情况。

3.2 课堂教与学的设计

课堂教与学的设计包括课前设计、课中设计和课程后设计,其中课中设计是最主要的部分。智慧课堂中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和评的活动都是由教育云平台实施的,所有学习资源的提取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均来源于或进入到“可扩展的学习资源库”中。课后的活动是课中教与学活动的延续,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实录系统记录的视频和学习支持环境记录的教学生成性资源进行分析,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撰写反思,与同行交流,也可利用学习支持环境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交流。学生在课后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撰写反思日志,并利用交互学习终端完成系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推送的个性化作业。

可扩展的学习资源库是教育云平台的重要支撑,因为在智慧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新生成的资源,而且智慧课堂中的学习需要有情境性、适应性的资源,需要为学习者进行个体学习时所需的个性化学习资源需求提供支持,根据不同的要求,提供随需应变的学习资源服务。

4 结束语

从教育技术研究的角度看,智能教室不仅是一个学习环境,更是一个课堂生态系统,它为智慧课堂的教与学创设了必要的条件。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及在课堂中的应用,必将会改变课堂的结构和形式。智能教室是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形式,智能性也是智慧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加强智能教室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课堂进行重新认识和设计,最终构建出一个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和谐新型课堂/教室。

参考文献

[1] 高丹丹等.智慧课堂的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11-15.

[2] 陈卫东,张志平.智慧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7):23-28.

[3] 陈卫东等.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 2011(8): 39-44.

[4] 王琴,王宝俊.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多媒体教室的研究与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2(1):65-74.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广东远程开放教育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社区教育中智能教室建设研究”(立项编号:YJ1326)和汕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智能教室与创新教学的研究”(立项编号:2013GHBY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4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智慧教育;基础教育;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2-0071-03

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一文中提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与智慧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有如下弊端:首先,注重教师直接讲授,学习者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听众的角色。课堂学习目标侧重于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知识,而忽略了学生主动思考以及提出问题的过程。其次,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多以课本为主,获取知识的途径相对闭塞。

而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旨在培养智慧型与创新型人才;技术作用是技术变革教育,改变教育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核心技术为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根据教育教学应用建设配套环境、资源和队伍;学习资源为动态生成、持续进化、开放建设的MOOCs、微课、移动课件、电子教材与可进化的内容库;学习方式为泛在学习、云学习、无缝学习;教学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大规模在线开放教学、深度互动教学、智能教学。这就使传统的学习者从书本走向实践,走进生活。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优势

1.智慧教育有利于转换学习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跟上教师的思路,做到一堂课结束后能够掌握及应用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而在小学智慧教育中,则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发学与教方式的深层变革,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实施智慧教育能将信息化理念更多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同时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逐渐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教师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的根本是“教学生”,才能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能结合多种信息资源,使用各种样式的课件和教学软件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2.智慧教育促进优化课堂结构

智慧教育强调的是开放式教育,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等)的学习时空环境,以开放的视野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智慧地全面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必定对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有着积极影响,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使传统的面对面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以人为本,将学生的智慧运用扩大化。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将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结构化、富媒体化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在个体建构或群体参与下获取与个人兴趣相关的知识技能。这种信息技术的运用,既方便了教师的教,也方便了学生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优化课堂结构的作用。

3.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智慧

不同的经历产生不同的大脑结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今的学生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数字世界中,与数字移民相比,更习惯于快速地接受信息,喜欢多任务处理和随机进入,爱好及时反馈和强化,偏爱做中学而非听中学。因此,通过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智慧学习能在学习者身上有效地发生。

其关键在于学习者如何学会利用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实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服务型人才,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缺乏主动性,而在智慧教育的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师生个等方式,发现更多富有真实感的学习内容,而不再局限于课本,这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智慧。

4.智慧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化与创新性发展

智慧教育在推行和实施方面应当在更高层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对待新事物能够产生自我看法与独到见解。智慧教育将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体验化情境,使其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来源,随着3D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计算机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学习环境或情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时间等情况制订各种不同的学习计划,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资料,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这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1.难以把握学生的自组织学习能力

学习本身是以学习者为主的活动,需要他们激活情感动力系统、投入认知并专注于意动和实践。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适应性和实践性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这对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或者已经习惯了传统授受主义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自组织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要能学会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协调、自我管理,并在实践中做出正确决策,采取正确行动。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自我情绪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所以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情绪管理仍需要教师参与,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2.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花费在电视媒体或社交网站上的时间更多。很多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在利用网络媒体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登录其他网站看视频、玩游戏、聊天等,这反映了父母监控和限制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比较低。有研究表明,由于引导和监控的缺失,计算机、手机等信息设备更多地用于娱乐和消遣。因此,培养学习者具有良好的数字素养、养成善用技术的习惯对智慧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来说,提供积极的干预措施的做法仍有待完善。

3.教师针对智慧课程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在智慧教育的推行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在课堂中与学生产生更多的交互。每门学科都具有各自特殊的学科特点,在智慧课堂中,教学方式从传统课堂只依赖一本教材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配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而教师如何针对具体学科设计出具有学科代表性的智慧课程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仍有待进一步思考。

智慧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发展新对策

1.满足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当前,基础教育在线学习产品和服务产业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用户观念的转变、网络应用的普及、学习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均是其发展的动因。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来说,由于每位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发展需求,以及不同的创造潜能,所以教师在掌握核心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其个性发展的智慧学习环境。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基于个人兴趣确定学习主题,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借助相关学习工具,进行个性化学习。而在学习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应适当提升学习内容的交互性,改善用户体验,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2.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

在智慧课堂中,不同的学科教师要对具体学科课程进行学情分析,选择适合自身的讲授形式来传授新知。教师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应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层次整合为落脚点,将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成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除了要有一整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外,教师还要尽量开发出与具体学科教学相关的、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各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提升,从而使基础教育在质量方面得到质的跨越。

3.建设未来校园、未来教室,实现资源共享

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是指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很高的校园和教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媒介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进入虚拟场景进行互动体验。在这样的校园和教室里,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有计划地开展未来校园和未来教室试点示范工作。

同时,发展云计算技术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地中小学应顺应云服务模式的发展,改变传统中小学机房分散建设的局面,实现班班通、校校通,基于教育云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结语

在现代社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只有让学生尽早地在智慧教育的模式下成长和发展,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究,2012(12):5-13.

[2]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J].教育研究,2015(11).

[3]王玉龙,蒋家傅.智慧教育:概念特征、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0-13.

[4]祝智庭.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9):4-8.

[5]陈琳.智慧教育创新实践的价值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5-19.

[6]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第5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雨课堂;智慧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形成性评价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手段信息化和智能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为导向“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1]。然而,目前高校课程教学评价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远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要求。其中许多仍停留在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机制(期末考试成绩评价)中,不能满足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往的总结性评价正逐渐被形成性评价所替代[2]。有证据表明,在形成性评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进度明显加快,自我效能显著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3-4]。近年来,新疆医科大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根据学生入校后摸底考试的成绩,采用分级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具体分为A、B、C三个层次[5]。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校在分级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传统的总结性评价机制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单一评价机制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智慧教育工具进行形成性教学评价。

2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7],目的是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整合到演示系统PowerPoint(或WPS演示)和微信中,在课外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雨课堂功能可分为:学生端和教师端。雨课堂能够为师生提供课前、课中(课堂教学)、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9],提供多维数据支持、个性化报表导出、自我任务提醒等功能,使师生在整个课程中相互交流。其中课前预习教师将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学生课堂实时答题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功能,这些都为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雨课堂教学环境的三个主要功能界面包括:教师PPT授课功能界面、教师手机端功能界面、学生手机端功能界面。

3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学校课程评价存在着许多缺陷,许多课程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日常形成性评价。例如原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学生只是在学期结束时参加这门课程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成绩符合标准(大于或等于60分)记录实际考试成绩。由此,有的学生仅仅满足考试及格,忽视日常课程内容的学习,学习内容不全面、不扎实;学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影响了他们实际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和工具进行评价,既费时费力又不完整,不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4形成性评价的改革措施

雨课堂可以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它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动态教学数据的收集、个性化报表导出功能,这些都为生成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针对新疆医科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评价改革。通过该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综合评价。以下是评价的几个方面。(1)课前预习。课前,教师借助雨课堂微信提醒功能,在课前预习环节附加语音提醒,督促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在雨课堂管理端导出学生的课前预习数据(含课前预习PPT张数、预习时间等等),形成课前预习环节的形成性评价。(2)课堂考勤。上课前,教师授课班级的课程二维码,学生通过手机扫码雨课堂二维码签到,这样在雨课堂管理端可以导出班级每位同学出勤率。(3)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建立课堂提问环节。这样就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听课的效果,形成课堂提问环节的形成性评价。(4)课堂测验。对于学习完一个章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测试功能进行在线测试,测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简单题等,这样就形成了章节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5)上机实验考核。根据课程的性质,教师可以设置实验教学评价。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求学生进行实践和操作。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上机实验考核,形成日常实验考核的形成性评价。(6)期中考试。期中考试采用雨课堂教学工具在线考试。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课程中期的学习情况,同时完成课程期中阶段的形成性评价。(7)期末终结考试。期末阶段,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进行网络化或纸质试卷课程终结考试,完成期末考试阶段的形成性评价。通过以上七个环节阶段性评价过程,形成对每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这个评价涵盖了课程教学的所有阶段。借助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可以完成预习、考勤、课堂提问和测验等教学智慧化测评,使得教学评价变得方便快捷。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将以上七个形成性评价的比例进行设定,最终形成每位学生的综合成绩。

第6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教师智慧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国外现状概述

(1)关于教师信念。国外心理学领域主要使用“教师信念”的术语,对其各种成分进行了研究,如关于影响学生成绩的信心、关于教师和学生成绩的原因、关于自我知觉和自我价值感、关于完成特殊任务的信心等。

(2)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在概念的内涵和范畴上,国内学者一般沿用“教师个人实践智慧”一词,而国外学者多使用“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或“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等概念。Clandinin,connelly与Elbaz的研究呈现了存在于真正教师“头脑”中的知识与理论观。 (课程探究)(C而 culumJnquiry)杂志对此特别关注,专门开设“个人实践知识系列”。

2.国内现状

(1)认识论。陈向明教授等学者使用“教师实践性知识”这一概念,将教师的知识分成“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两类,并对实践性知识界定为教师真正信奉的,

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其中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知识,还包括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解释和运用原则。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实践智慧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它来源于教学经验,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

(2)概念说。其基本含义等同于教师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学校教育、

教育目的、教与学、‘学生、学科、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等的观念。但与教育观念相比则更具体、更强调其个体性、实践性,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这类学者特别强调教师个人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认为这些观念决定了教师的日常行为。

二、关于教学场域与智慧的区分

1.教学场域

场域就是事物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借鉴布迪厄的观点:“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 这些一个个相对自主的社会小世界就是场域。布迪厄还主张将“场域”作为一个开放的概念来使用,并认为只有将其置于关系系统中,才能获得概念真正的意涵。这表明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种关系网络,是各种位置与因素之间客观关系的组合 。

2.智慧

古希腊语中哲学(philosophia)一词也是由philos和Sophia合成,哲学家也被称为PhilosoPhers,即“爱智者”或“智者”。古今中外的很多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对智慧作过描述和阐释。苏格拉底强调“在自我认识中,探索、寻找永恒真理,寻找最高的善―智慧”,他把“知识与道德等同起来,智慧的人必然是有美德的人”,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

三、教师的思维过程中的智慧与教学的关系

教学进程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常常需要教师根据现场情境瞬间完成转换或调节,这种情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思维力虽有天性察赋的因子,但更多地需要自身的体悟、有意识地锤炼和突破惯习的勇气,教师的专业学习是培养教学思维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平静、稳定、预设和惯习常常阻碍教师实践智慧的生长,而挑战、应激、灵变和跟进往往能起到激发的效能。

实践反思实际上是教师与自我对话,是自我对过去所沉积的经验、历史、思想等所进行的反思性理解,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直接促进着其对教学的思考和研究。课前精心的预设和“完备”的教案抵挡住教学过程的生成、教学环节的擅变以及学生富有挑战性的提问等课堂变数因子。“教学无止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不体现着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发展的无限拓展空间。一方面,敢于质疑、挑战权威、追求个性解放的学生给教师思索教学以无穷空间,自主、开放、生成的新课堂又激发了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欲望和追求;另一方面,高考、应试、升学率的字眼现实地阻碍着教师教学自的释放,狭隘、封闭、规约的教学旧观念限制着教师教学的变革,如何在矛盾的交织状态中找到平衡点和突破口是现时期教师现实思考的最大焦点。大凡优秀的教师在实践中总能发现问题,进行不断自我追问与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实践,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科学的历史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养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与高考融合,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这些话语既是教师解决现实困境的策略,也可以说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结果。“草根式”革命呼唤着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追问、思考、反思和研究探索,不断将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研活动等相关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教师走向智慧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一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49-03

当今,新一轮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推动着教师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变。做一名智慧型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生成并发展一种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实践智慧,因此,教师实践智慧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意义的课题,如何正确地看待和生成教师实践智慧也逐渐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对实践智慧的研究程度稍浅,时间稍晚。虽然早在20世纪末,郭金平、袁祖社就从哲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论述了实践智慧,但却并没有从教育领域论述实践智慧,也没有将实践智慧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才逐渐积累了一些成果。

(一)研究背景

第一,学术期刊。2003年,芳的《论教师的实践智慧》揭开了教师实践智慧的神秘面纱,这也是国内最早论述教师实践智慧的专门性学术论文。截至2015年6月,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教师实践智慧为搜索主题词的文章有92篇,其中,专门性论述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学术期刊文章2篇。这92篇文章大部分以一般性理论论述为主,结合具体学科的研究较少。

第二,著作或著作章节。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专门性著作有范国睿的《诗意的追求――教师实践智慧案例引导》、邓友超的《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以及舒尔曼著、王艳玲译的《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同时,姜勇等著的《教师自主发展及其内在机制》和王守恒等著的《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都提到了教师实践智慧。但是这些著作年份都较早,知识更新不及时,一些新的观点并没有被采纳进长。

第三,学位论文。博士论文有以席梅红《教学实践智慧发展论》为代表的文章,共5篇;硕士论文有以郑苗苗《论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代表的文章,共12篇。在17篇研究教师实践智慧的博士和硕士论文中,专门性论述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文章的数量很少,仅为2篇。

虽然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著作、文章不断增多,也近百余篇,但基本上是重复性的研究,真正有创意的研究寥寥无几。目前,就思想政治课来说,探究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文章只有3篇,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王荣华的硕士论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李宏昌的博士论文《思想政治教师实践智慧问题及对策研究》和苗田的期刊论文《新时期培育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智慧的基本策略》。无论是对教师实践智慧还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实践智慧的研究,都主要涉及含义、特点和生成。

(二)关于含义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教师实践智慧含义的研究,整理后分为以下三个观点:第一,知识能力说。李斌、赵瑞情和范国睿认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第二,认识体验说。张兴峰和王素梅认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识和体验。第三,综合素质说。许占全认为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生成和体现。由此可见,对教师实践智慧含义的理解众说纷纭。实践智慧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翻译而来的,被汉译为“实践智慧”“实践理性”或“明智”。因此,这个命题必定会引出不同角度的讨论。但是,笔者更倾向于教师实践智慧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很好地体现出了教师实践智慧是知识、能力、德性的统一,是认知与情感的统一。

(三)关于特点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特点的研究,整理后分为以下三个观点:第一,生成性。教师实践智慧产生于教师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又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都伴随着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在应对这些动态的突发事件中使实践智慧得到提升。第二,缄默性。实践智慧往往是一种瞬时间的直觉反应,是以隐蔽的形式存在的,具有明显的不可言传性。但席梅红却对此有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她认为“实践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但它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是可观察、可转述和可言传的”[1]。第三,个体独特性。教师的实践智慧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等的差异,对教学的感悟也会有种种不同,再与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相结合,往往会形成极具个性化特点的实践智慧”[2]。其实,教师实践智慧的特点远不止这些,还有实践性、德育性等。虽然这些特点并未在学术界达成统一认识,但也是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所以,纵观现有的相关文章可以发现,一些学者对教师实践智慧特点的研究还是有些片面的。

(四)关于生成的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研究,整理后分为以下四个观点:第一,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实践智慧的获得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交融和相互影响”[3],实践智慧的生成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在理论知识的升华中发展实践智慧,积极促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为实践智慧。第二,教师的个体自我反思。王恩惠认为“只有将实践性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并在教师头脑中得以重新建构,这样才能在教学情境中发挥其教育学上的意义,完成知识向智慧的提升,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策略就是教师的教学反思”[4]。第三,加强教师合作。 “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是这个人所属共同体的教育理念与行为的一种表现,个人的智慧是该共同体文化的实践的产物”[5]。第四,通过课堂实践检验。教师生成和积累的实践智慧究竟是否科学、准确,这需要课堂实践来检验,因为“教学过程可以预设,但教学过程的展开却并非完全依照预定的教案”[6]。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实践智慧来及时感知和处理教学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分析,通过对国内教育领域对教师实践智慧文章的研究,笔者发现普遍存在如下四个问题:第一,对教师实践智慧含义的界定未达到统一认识;第二,对教师实践智慧的重复性、无用性研究文章太多;第三,缺乏对教师实践智慧和思想政治课之间的整合研究;第四,对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理论论述较多,但对实践方法的论述较少。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学者和教师要专注于实践而不是理论,只有回归到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把握实践智慧的内涵和外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查阅到的国外关于教师实践智慧的资料大多是关于实践智慧的研究,并没有对教师实践智慧方面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针对实践智慧的含义、内容和生成三个方面进行。

(一)关于含义的研究

西方实践哲学传统源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是一种反思性智慧。同时,其他学者对实践智慧的理解也有不同的观点:以奥迪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实践智慧是“真实的、伴随着理的能力状态”,强调实践智慧的介理性;以里弗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它就是对情景的感知、辨别与顿悟;以邓恩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实践智慧是对人类有益的道德品性。综上分析,外国学者对实践智慧研究多倾向于一个伦理学和政治学的概念,虽然后来延伸至人类的实践智慧,但并未延伸至教育学领域,也没有专门地探讨教师的实践智慧,这也成为国外研究领域的一大憾事。

(二)关于内容的研究

对实践智慧内容的研究也为分三个观点:第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考虑的乃是对人的整个生活有益的事;实践智慧不只是对普遍事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特殊事物的知识,并且经验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7]。所以,他主张生活实际就是实践智慧的内容,而且是生活实际中对人类有意义的事。第二,邓恩认为,实践智慧是使人走向真善美的行动倾向,这种倾向让人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是技术倾向所不具备的道德意识。第三,舒尔曼认为,实践智慧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化。因为“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复杂性的智慧工作”[8],“教师教育必须转变,从知识论的培养观转向实践智慧的培养观”[9],这种观点更倾向于“慎思”的生成与发展。

(三)关于生成的研究

国外的学者认为实践智慧的生成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通过“教育叙事”,这种观点强调教师个体的反思。康内利和柯兰迪宁主张教师通过写日志、传记等方式进行单独的个体反思,或经过教师间会谈、参与观察等方式后再进行反思。第二,通过“合作的自传”,这种观点强调教师间的合作。巴特和雷蒙德主张一组教师先对工作的背景、使用的课程、教育理论等写出自我描述性的文字,然后进行组内批判性的评论,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来生成实践智慧。可见,国外学者对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各执己见的。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语言表达对于教师反思的重要作用,并以某种语言表达方式为媒介来设计教师活动。

综上分析,国外对实践智慧的含义、内容和生成都是未达成一致观点的,这给深入地研究实践智慧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没有矛盾就不会发展,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会不断产生出更多、更新的观点,并最终会剖析出其本质。同时,这也正是我国学者需要深思之处。因为我国学者的观点大都相同,真正有建树的文章较少。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不需要重复性研究,而需要实践性、创新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席梅红.论教师实践智慧的可言传性[J].教育发展研究,2008(20):75.

[2] 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34.

[3] 杨燕燕.培养实践智慧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2(4):40.

[4] 王恩惠.蔡培菊.试论教师实践智慧的养成[J].教育科学论坛,2009(9):38.

[5] 许占权.提升教育实践智慧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导刊,2007(8):8-10.

[6] 朱丽.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与提升[J].当代教育科学,2008(12):9.

[7] 转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14.

第8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教室不仅仅是师生集聚的物理空间,而且是教与学发生的重要场域。学习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室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室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重要的教学空间和学习环境,教室的改造和未来发展备受关注。文章在教育技术视域下考察教室的演变,提出“3.0教室”的概念,并对其媒介技术特征和技术装备理念展开研究。文章认为,理念更新和技术迭代驱动教室不断进化,从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到以多媒体呈现为显性特征的“2.0教室”,再到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各阶段的媒介技术特征十分明显。“3.0教室”具有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的特点。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新型教室需要新的技术装备理念。

[关键词]

技术迭代;媒介融合;教室进化;3.0教室

教育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了适应和支持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规划并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与条件[1]。近年来,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关于“未来课堂”“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实践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从教育技术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教学媒体形态的改变,还是技术装备理念的革新,都可以明显感到教室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

一、技术迭代与教室演变

(一)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

从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来看,黑板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时至今日,黑板作为传统教室的基本装备已经经受住了几个世纪的考验。黑板能重复使用,粉笔成本低廉,且能基本满足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向学生群体传播教育信息的需要。黑板在传统教室中建立起稳固的地位,即便一些现代气息很浓的教室,通常也给黑板一席之地。事实上,黑板不仅是教室里一种不可或缺的装置,黑板也让传统课堂的结构得以定型,“粉笔+黑板”的教学信息展示系统,已经成为传统教室的隐喻性特征。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回溯早期的教室,可将黑板隐喻下的传统教室命名为“1.0教室”。

(二)多媒体技术与“2.0教室”

从20世纪初开始,视听媒体技术促使了电教教室的形成。电教教室中安装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模拟电子设备,教师能够通过视听双重渠道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后来随着计算机逐步走进教室,数字设备扩充并取代了大部分的模拟设备,以计算机和投影组合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在多媒体教室中,除了投影仪、大屏幕、计算机等硬件外,幻灯片制作和演示软件也必不可少。常见的幻灯片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简称PPT)、Keynote等,其中PPT的使用者最多。与“粉笔+黑板”的“1.0教室”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和大屏幕以及种类众多的教育应用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整合技术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这是教室功能的一次巨大提升。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审视教室的代际演进,可将以“电脑+投影”为显性媒体特征的多媒体教室命名为“2.0教室”。

(三)媒介融合与“3.0教室”

伴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传播科技突飞猛进,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21世纪媒介发展的重大实践和前沿课题。随着媒介融合深度推进,一些新技术和新媒介不断涌入教室,教室的改造和重构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了体现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电教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区别,研究者提出诸多称谓来指代这种新事物,如“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教室”“主动学习空间”“协作学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未来教室”“智慧教室”“下一代学习空间”等[2]。以上对新型教室的多种称谓,一方面显示出人们对新型教室的期盼和学者的学术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新型教室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以上称谓,有的过于复杂,有的偏重新型教室的某一个特征。虽然“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室”都是言简意赅且充满想象力的概念,但其体现出的教室代际特征并不明确。此外,“智慧教室”也是一个不错的概念,但智慧教室具有互动性、方便性、感知性、安全性、清晰性、开放性、生态性以及先进性等特征[3],目前的教室还达不到这些要求。鉴于此,笔者提出“3.0教室”的概念,这既体现出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兼容与传承,也彰显了新型教室的范式转换。“3.0教室”既回避了“未来课堂”“未来教室”的宽泛性和“智慧教室”的特指性,又像“Web2.0”和“Web3.0”的概念一样易懂、易记、易传播。从目前情况看,“粉笔+黑板”的“1.0教室”已经落伍,“电脑+投影”的“2.0教室”亟待革新;伴随着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呼之欲出。

二、“3.0教室”的媒介技术特征

随着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的深入,新型教室的特征逐渐显现。有学者从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型和生态性等六个方面剖析了未来教室的特性[4]。有学者从教学空间向学习空间演变的角度归纳了未来学习空间的关键特征:灵活的空间布局、多屏、形态多元、支持数字化学习[5]。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和新型传播科技支撑下的“3.0教室”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一)多屏幕

从教室中的媒介形态来看,“3.0教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种屏幕并存。所谓多屏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室中有多个信息呈现系统。传统教室中,几乎是黑板主导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教室中,通常以多媒体投影呈现为主,黑板书写起辅助作用;而“3.0教室”一般有三种以上的信息呈现系统。近年来,一些教室除了有黑板、白板、投影幕外,还有电子白板、电视屏等信息呈现系统。某些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室,还有触控屏、电视墙等装置,师生的平板和手机还能与主显示系统联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扩大信息接收规模而将同一内容呈现在几个同样的屏幕上,这种屏幕配置并非“3.0教室”多屏幕的核心要义。“3.0教室”的多屏幕,一方面指信息显示系统不再单一,但更加强调多个信息显示系统之间要合理匹配和相得益彰。

(二)开放性

传统教室用几面墙体把师生围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再用讲台和课桌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规范。这种设计和布局为班级教学的正常开展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也成为传统教室的重要缺陷———封闭性。与传统教室的封闭性相比,“3.0教室”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和校园网已经穿透了教室的墙壁,教室和外部世界在技术上已经连在一起;第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带进了教室,“教师+教材+课件”的传统资源格局已被打破,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第三,“3.0教室”可为技术发展和学生自带设备进入教室预留空间和接口。如果说多屏幕是“3.0教室”凸显的形态特征,那么,开放性则是“3.0教室”典型的时代特征。

(三)智能化

有学者指出,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是现今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6]。有学者从技术层面、环境层面、资源和服务层面论述了教室的智慧性[7],有学者从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情境感知等维度提出了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8]和“iSMART”系统模型[9]。笔者认为,从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师生的美好愿望出发,智慧教室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从教室改造和装备现状来看,我们离“智慧的”教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0教室”重在智能化而非智慧性。“3.0教室”的智能化,重在降低媒介技术的使用门槛,减少师生使用设备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技术操作负担,使师生更多地关注教与学本身。“3.0教室”的智能化以复杂的后台技术和友好的封装界面为保障,对于师生来说,复杂的高技术只是一个“黑箱”,师生通过简单的、人性化的操作即可实现对教室内各种媒介的控制。

三、“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

有学者认为,教室面临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转变[5]。为有效教学和有意义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是教育技术的重要指向。从教育技术装备的角度看,“2.0教室”比“1.0教室”更现代,“3.0教室”比“2.0教室”更先进、更智能。最关键的是,“3.0教室”的技术装备理念与“1.0教室”“2.0教室”有着重大的区别。

(一)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

无论是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还是装备多媒体的“2.0教室”,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都是为教师呈现教学信息提供支持和服务,而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则考虑得很少,有时甚至被忽略。从视听教育到程序教学、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学习环境设计,教育技术不断演进并发生多轮范式转换。近年来,教育技术从“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转换的趋势十分明显[10]。黑板、粉笔、挂图和教学仪器等装备,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1.0教室”在教育技术装备理念上属于典型的“教学支持”范式。有了多媒体的助力,“2.0教室”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装备理念本质上还是支持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与“1.0教室”和“2.0教室”明显不同,“3.0教室”的在技术装备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虽然“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也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技术支撑,但其核心诉求是更好地促进学习、支持学习、服务学习。

(二)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

“1.0教室”的黑板和粉笔都是为了视觉呈现,“2.0教室”的媒体更加丰富,但也都是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效果和丰富听觉体验。可以说,“1.0教室”和“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都主要是为教学信息的有效呈现提供技术保障。如果说“1.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强调的是“人灌”,那么,“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则引发了“人机混灌”,它们都是基于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建构主义、关联主义为“3.0教室”的技术装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念指引,情境构建、提升体验、促进互动,应成为“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如果说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是“3.0教室”的外显性特征,那么,多元互动就是“3.0教室”的内涵特征。“3.0教室”的多屏幕和开放性提供了多层次的互动空间,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现场互动,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图文交互,还可以加入到形式各异的共同体进行互动[11]。“3.0教室”中的互动可在人、技术、环境、思维等四个维度之间发生,包括人际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人与技术(设备)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12]。

(三)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

从“1.0教室”到“2.0教室”,教室中的技术装备不断变化,媒介越来越多。首先是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等装备把感性的世界带入沉闷的课堂,这些技术成为教师讲授和文字教材的拓展。后来,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被引进教室,教学信息呈现更加方便,有时也更加炫目。但是,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或“人机混灌”,并没有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演进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崛起,封闭的教室被打开,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大量的新媒介涌进教室。在“3.0教室”中,既有传统的黑板、白板,也有性能大幅提升的投影、大屏高清电视,有的还装备了VR、AR、MR等设备。除此之外,师生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和手机,已经成为教室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教室中的技术装备既包括教育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也包括这些装备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特性和关系特性是学习环境需具备的两个维度[13]。当前,媒介多、性能高几乎成为“3.0教室”的常态。但是,媒介多样多元和设备一味先进并非“3.0教室”的装备追求。如果这些媒介和设备只是勉强拼凑在一间教室里,它们非但不能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学习,反而会分散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追求媒介的适切性,提高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是装备“3.0教室”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理念。在“3.0教室”中,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要恰当配合,教室装备要与师生自带设备有机结合,硬件、软件、系统、终端和应用要有机融合。在装备“3.0教室”时,要把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教室的物理空间集成为一个整体,要将技术、数据、媒介与人连接为一个整体。

作者:李明海 王泽钰 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斯佩克特,大卫•梅瑞尔,范•麦里恩博尔,德里斯科尔.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M].任友群,焦建利,刘美凤,汪琼,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22.

[2]许亚锋,尹晗,张际平.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82-94.

[3]李康康,赵鑫硕,陈琳.我国智慧教室的现状及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16(7):25-30.

[4]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23-28.

[5]许亚锋,陈卫东,李锦昌.论空间范式的变迁: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20-25.

[6]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18-26.

[7]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2012(5):42-49.

[8]黄荣怀,胡永斌,杨俊峰,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2-27.

[9]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7):5-8.

[10]闫寒冰,张屹.试论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2003(5):9-12.

[11]王星,李怀龙,徐影.“互联网+”背景下微学习空间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35-40.

第9篇:智慧课堂的现状范文

关键词: 高校课堂教学 “隐性逃课” 管理学释义

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优化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也是在课堂教学长期发展过程中提出和逐渐形成的一种有序的、规范化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而且是组织者、管理者。然而如今的常态课堂,其实然状况又是如何呢?

一、课堂中“隐性逃课”的现状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师生之间通过互动来碰撞和激越智慧火花的主战场,可是目前在高校课堂内竟然出现了“课堂冷漠”现象,其中逃课是最突出的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1]:大学课堂基础课的逃课率为25%以上,专业课为20%,哲学、历史等公共课的逃课率达到了50%,大学生中有逃课经历的占82%,经常逃课的则占11%。可见,逃课在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大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受到影响。

另外一种情况更是让人担忧,那就是“隐性逃课”。“隐性逃课”是针对“显性逃课”而言的,这种现象在大学课堂中显得更为突出。所谓的“隐性逃课”即学生按时上课却没有听课,而是“形在而神不在”,无视课堂与教师的存在,我行我素,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绝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遭遇到“上课没人听、提问没人答”的尴尬局面。我依据自身10多年的从教经验,发现“隐性逃课”现象多半与学生的心理、思维、情绪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

二、“隐性逃课”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集体归属感。

通过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课堂只是暂时汇聚的一个场景而已,场景中没有可以束缚个体内心世界的管理机制,为其的思维奔逸提供了自由而又开放的空间。

(二)教师缺乏教学智慧。

范梅南[2]认为,教学智慧在教学中有六大表现:表现为克制;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表现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表现为“润物细无声”;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表现为一种临场的天赋。实际上,在以“促进学力发展”为目标的课堂上,之所以强调教学智慧,那是因为教学智慧能够实现如下重要的功能:保留孩子的空间;保护那些脆弱的东西;防止伤害;将破碎的东西变成整体;使好的品质得到巩固和加强;促进孩子的学习和个性成长;加强孩子的独特之处。教师的智慧性教学行为对学生学力的成长无疑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急速增长,专业的高素质的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教学智慧型的教师尤为缺乏。据调查,有些老师由于害怕学生对自己的评教分数低而对于“隐性逃课”听之任之,这无形当中又为这种消极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助力。

(三)学校教育的天枰仍然倾向于知识的习得。

对学生而言,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把外在的知识和感受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在大学教学过程中,传授必要的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健全人格。而在目前的大学中,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没有完全真正体现这一点。

三、建议

(一)学生管理方面。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奖励机制等手段控制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同时出台一些奖励措施,对上课认真听讲并能很好配合老师教学的给予适当奖励。另外,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要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有利时机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学习方向,学有选择,学有目标。

(二)教师教学方面。

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而言,可以通过积极获取教学智慧来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希望。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管理技能。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改进课堂管理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当具有本课程领域内广博而深厚的专业知识,生动有趣的教学风格,而且对学生的专业背景及兴趣爱好有清晰的了解,能熟练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形式;能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恰当地与学生沟通,对班级的学风、学习成绩及学生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有更多的了解。

另外,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也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保证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如果没有良好的课堂纪律,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课堂秩序。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研究发现,一个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不仅会影响他自己的学习,而且会影响课堂上其他学生的学习。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学生的问题行为可能诱发另一个学生不听课,也可能把问题蔓延开来,诱发许多学生产生类似的问题行为,从而破坏课堂秩序,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对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也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学校管理部门。

学校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控制、调节教育教学过程的信息反馈机制。在传统教学评价中,教师往往是惟一的评价主体。除此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人参与教学评价。这样一来,教学评价都是教师一言定论,缺乏全面性。由此,建立科学的和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达到评价目的和顺利实施评价活动的关键。可以采用对全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等方法,广泛征求意见。另外,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实现“做中学”的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谭璇.高校“课堂冷漠”现象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