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

第1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发展;创新;绿色经济

一、前言

绿色经济之所以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不仅需要研发、管理、制度以及生产等等方面的各种创新活动,也需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活动,这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商业模式创新形式是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其优点是能够很好的符合市场需求,能不断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的新时代,高度重视发展符合国情与企业实际的商业模式,对于发展绿色经济是很有必要的。商业模式的创新指的是不断发现新的市场需要,以满足新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创新的盈利模式;开发出新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用全新的方式方法以完成全新的经营任务,从而提高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

目前,为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将高消费、高污染等为特点的粗放型发展方向转变为低消费、低污染等为特点的集约型发展方向,绿色经济的发展目标就是发展生态化经济、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必须有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以往的研发、组织、管理、销售等方面进行创新,其中最主要、最有意义的就是商业模式创新,其作为发展绿色经济至关重要的实现手段,其必要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2.1充分满足绿色经济市场的变革

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将对其有利的经济方式进行创新,即将原有商业模式的动力机制、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整理,并提高原有商业模式的水平,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有利的商业模式。全新的商业模式充分满足了绿色市场的变革与创新,从而实现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解决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利影响,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经济,加速生产过程的进步,促进绿色经济的全面进步。

2.2有利于提高绿色经济市场的竞争力

跟以往传统的创新形式相比,商业模式创新有着一个有利的特点,就是它涉及商业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变化、动力机制的全面性改革以及组织机构的重大规整,体现的是一种集成性创新模式。这一有利的特点使得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无法复制的独特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绿色经济市场的竞争力,使得绿色经济企业能够长期的保持着竞争的优势,保证其处于持续的盈利状态。商业模式创新比较注重市场与经济方面的创新,因此,跟传统的技术类创新模式相比,商业模式创新更能有效地抓住市场机遇,追踪市场变化,帮助企业捕捉被竞争对手所忽视的市场间隙,从而更快、更高效的设计或者改变商业模式,保证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好的

服务。

2.3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绿色经济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要想发展绿色经济,就必须使用绿色环保技术以取代传统的低效益、高消费、高能耗及高污染的技术,全面推广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的服务和产品。绿色技术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将其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可以有力的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某些程度上,一些绿色经济下的商业模式,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依靠自身的专利技术发展起来,但是现在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还可以根据多方面技术的发展而使得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保证绿色经济下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不但要在产品研发及工艺革新等方面的技术进行创新,而且还要从非技术类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更好的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三、绿色经济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的发展方向

目前,发展绿色经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和节能环保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的双赢局面,这是绿色经济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最基本发展方向。这是绿色经济的基本发展方向,同时也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彻底改革与创新,为建立生态化和市场化相统一的企业新型经济模式打下坚实的基础。商业模式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建设一个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相结合的绿色商业模式,将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污染的排放及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与新能源技术,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优化。

3.1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绿色经济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根本上节省从原材料到生产过程等方方面面的成本,这同时也适用于绿色商业模式的创新,只要将降低生产成本和降低能源、节能减排等绿色经济的要求相结合。与此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都进行控制,循环利用能源,对废物进行回收,争取少投入、多产出以及少污染,最大程度的降低污染排放量,增加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最大程度的节省生产成本。很多绿色企业都在努力的向这方面发展起来,比如有些造纸企业就开创了变废为宝的绿色商业模式规划,将废纸进行回收利用,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对废气与废水进行高度净化处理,利用循环经济进行节能减排,用最低的成本生产高质量、高环保性的产品,从而获得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例如中国的慈善家陈光标,其成功的理念就是“变废为宝”,其公司原来只是做房屋拆迁的,但在这一过程中,陈光标发现了巨大的商机,因为在拆迁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运输剩下的建筑垃圾,他就在想是否可以将这些建筑垃圾转化成环保的建筑材料。于是,他就开始着手工作,购买了十多台建筑垃圾的处理机器,先是用机器将这些建筑垃圾切碎成细小的颗粒状,然后将这些推销给修路单位作为铺路的材料,价格也比碎石子低很多;后来公司又引进更高科技的设备,将这些建筑垃圾压成粉末状,可以将其推销给制砖单位;随后,陈光标将这种理念大量的应用在废旧家电、设备及废旧汽车等等方面,将这一商业模式大大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3.2根据国情进行合理创新,努力发展自身优势

因各个国家的经济环境以及体制文化都各不相同,因此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方针也会有所不同,就目前而言,企业必须根据国情进行合理的创新,特别是商业模式创新,努力的发展自身的优势,使得绿色经济能够得到实际性的提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大部分企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其自身的缺点就是没能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的能力较弱,无法很好的吸收利用外来先进技术,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根据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有助于将我国的劣势合理的转化为优势,从而取得成功。例如比亚迪公司,就在生产管理上进行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公司最开始的时候连自动化生产线都买不起,于是公司董事长提出了一个想法,将国外全自动的电池生产线分解成有一百多道工序构成的人工生产线,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进入市场后很快位居世界第一。在生产锂电池的时候,他们采用无尘箱取代无尘车间,大大减少了生产面,在行业得到了高度的评价。而在生产电动车的时候也采用了人工生产线的技术,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为绿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3扩大绿色经济市场,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节能环保的理念也渐渐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绿色经济的服务与产品逐渐的在经济市场上发展起来,传统的非环保经济产品逐渐被绿色经济产品所取代,大大的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对于那些能率先运用绿色技术创新生产处绿色产品与服务的企业,其就能快速的控制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市场领域,从而得到更快、更高的效益。比如我国成功的民营企业——远大空调,从公司成立开始,就坚持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理念,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发出来的非电低碳的节能技术得到了高度评价,其各项产品在节能、安全、零故障、省钱等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其自主创新的力量是企业当中的佼佼者,值得每一个企业作为学习的榜样。

3.4必须注重绿色品牌的宣传

绿色品牌的宣传是指在激烈的绿色市场竞争中推销自身的绿色环保品牌,用诚实守信、保质保量的服务态度来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任与满意。在企业的发展中,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市场需求,还能给企业建立一支固定的客户团队,保证企业的长期效益。绿色经济企业要想在商业模式创新上取得成功,就必须保证绿色产品的高质量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生产满足客户需要的绿色产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绿色服务在品牌宣传上更是要注重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夸大自身的功能。只有真诚的打造绿色品牌,加大品牌宣传,才能促进绿色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绿色经济产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四、结语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绿色经济要时刻抓住机遇与挑战,在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不断促进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有效的管理体制,全面发展生态化经济与市场化经济相结合。全面实现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断的转变发展方式,这是目前企业要向发展的主要动力。绿色经济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给绿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力,在持续创新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主动权,将企业不断地提升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厉无畏. 绿色发展,需要技术有重大突破[J]. 绿叶. 2010(Z1).

[2]商业模式创新的五种路径[J]. 中国物业管理. 2011(01).

[3]苏江华,李东. 商业模式的成型机理、类型划分与演化路径——基于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中439家企业的实证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2).

第2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 创新 大数据 价值

中图分类号:F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17-03

一、引言

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创新的不断激励,传统的商业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甚至可能起到阻碍作用,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1}。随着数据量的急速增加,数据之间已不再是以前那种毫无关联的存在,而是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2}。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涌现出了一批依靠商业模式创新而成功的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掀起了一场以“大数据”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也为商业模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3}。目前,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包括金融业、零售业、制造业等,并逐渐成为了新的生产要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4}。

本文将从大数据与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大数据对商业模式的影响、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力图为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二、大数据的特性和商业模式相关理论介绍

1.大数据定义与特点。大数据的概念碓从诼罂衔公司(McKinsey & Company)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企业获取并分析大量的数据是商业模式创新开始的标志。国际数据公司(IDC)指出大数据的特点通常可以用5个V来概括。第一,数据量庞大(Volume),从以前的TB级别跃到PB级别,并逐渐延伸到EB和Z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具有多样性(Variety),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类型。第三,数据价值大(Value),大数据中隐含着极高的商业价值,这种价值要通过信息处理技术得以实现。第四,数据处理速度快(Velocity),所有的数据都是具有时效性的,因此处理数据的速度必须很快,这是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处理技术的本质差别。第五,数据来源的真实性(Veracity),大数据来源于现实生活,并通过这些内容来解释和预测相关事件。Viktor Mayer-Schonberger在《大数据时代》中指出世界的本质是数据,大数据的核心是预测,并认为未来是数据化的社会{5}。

2.商业模式相关理论。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著名的管理学家Peter F.Drucker认为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由此可见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根本。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商业模式开始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门领域。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兴起将商业模式推到了浪尖,各行各业都在追捧,尤其是新兴产业。

学术界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仍缺少权威的解释与精准定义。Morris等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整合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Osterwalder在《商业模式新生代》中指出商业模式是企业维持生存的方式,指导企业生存与运营,帮助企业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刘丹等在《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影响的案例分析》中认为商业模式本质是对市场环境的反应,而作为其创新驱动要素的技术进步将会推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流程以及盈利方式的改变,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这也解释了作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大数据可以对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6}。李振勇指出商业模式是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企业运营中的内外部要素,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运营系统,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情况下,还能提品与服务{7}。原磊则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为了获取市场占有率,达到盈利的目的,而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建立内部结构以及与战略合作伙伴形成网络关系的过程{8}。

3.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创新形态,按照创新程度的不同有以下两种分类:一种是颠覆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强调创造性的破坏,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彻底地替换以前的旧模式;一种是渐进式的商业模式创新,它是指商业模式中的部分要素发生改变,或者是要素间的关系与机制发生变化,又称商业模式改良{9}。

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有五种:基于战略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系统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构成要素的商业模式创新、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前两种的理论性较强,对企业的实践指导较弱。基于构成要素的商业模式创新有两种观点,一种是Weill等人认为的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通过战略目标、核心能力、经济收入以及关键因素四个要素间的组合方式来实现;一种是Voelpel等强调的商业模式创新是技术、组织基础、收入以及消费者四个要素自身创新来进行的{10}。基于价值链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以价值链为基础,整合链上的相关资源来实现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价值链延展型、价值链分拆型、价值链创新型以及混合创新型{11}。价值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价值链衍生得来的,该模式是指企业与竞争对手除了存在竞争关系以外,还有合作伙伴的关系,并且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实现共同盈利,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12}。江积海、王琴认为这种模式已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是目前较为主要的商业创新途径{13}。这三种模式都是通过价值理论来分析商业发展需求的,通过对价值链上的各要素进行组合,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三、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商业模式创新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14},并且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具备全新的特征。苹果、亚马逊、淘宝等一批卓越的公司均已制定大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规划。Brown指出大数据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应该具有突出的标志,企业家们应当学会用大数据的思维去思考。

大数据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就在于能够从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中发现价值,从而改进原有运营模式,最终实现盈利。如图1所示,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瞄准目标客户,挖掘客户的需求,并依此进行企业决策。然后根据这些需求以及企业的决算,从产品、技术或者服务上进行创新,必要时也会重新设计供应链,优化流程,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通过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拓宽收入渠道的方法来实现盈利{15}。

这一过程也可以用图2表达,从价值发现、价值创造以及价值实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价值发现。通过大数据的相关技术,企业可以全面的认识自身业务,这包括观察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预测风险和发现机会,从而了解到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发现客户的价值。Best Buy公司凭借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搜集到的信息改进了销售模式,提高了销量。通过搜集美国6000万个家庭的消费数据,Best Buy公司划分出了8个客户市场,并针对每个市场都有一套行之有效地服务方式。如吉尔系列的店就为工作繁忙的家庭主妇配备了高级的私人顾问,这一举措明显提高了店内的人均消费额。另外,还通过大数据进行需求预测,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习惯,促使消费者进行再次购物。如在消费者购买数码相机后,就会立刻为其提供电子优惠券,该券可以用来购买照片打印机。

2.价值创造。大数据技术在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外部环境时,也会让其重新审视自身的内部组织结构和流程,改善和创新企业的生产模式、合作模式等,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JCPenny公司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了商品价格灵活即时分析的能力,缩短了计算时间,并调整了动态预测信息分析,将供应商以及销售商在供应链上进行了整合,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公司存货周D率提高了12%,利润增加了5%以上。

3.价值实现。大数据在帮助企业成功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使得价值链得以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对链条上的每个流程进行分析,从而实现盈利。西班牙的服装品牌Zara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不仅在服装上进行了创新,还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使得Zara在服装行业表现突出,利润率达到23.6%,遥遥领先其它品牌。

四、案例分析

苏宁电器成立于1990年,刚开始仅是一家专卖空调的实体店,由于质量较高,销量增加,逐步发展成了综合电器连锁企业。2004年上市后便跃升成了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2009年开始了国际化发展。2010年苏宁电器抓住互联网的商机,通过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开始打造电商平台。

传统油烟机的商业模式主要是由制造商靠工作经验设计和生产产品,再投入销售。如果预测准确,商家就能大卖,实现盈利。如果预测不准,难以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口味,就会导致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苏宁电器通过大数据在油烟机上的设计进行了商业模式的创新。2014年苏宁电器在818大促销时推出了一款法迪欧007的新式油烟机,其功能强大,得到公众的认可,销量大增。该款油烟机之所以能够畅销还要归功于苏宁的大数据平台,通过苏宁电器的大数据研究成果推动油烟机产业的升级,并延伸到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苏宁电器的大数据平台,从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开始就提供了相关的支持服务,为产品的设计指明方向,并为后续的销售和售后服务提供保障。具体过程如下:

1.价值发现过程。苏宁电器的大数据团队从油烟机市场中发现自身产品的价值。首先,通过收集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行为以及购买后的评价,建立消费者需求模型,从而测算出消费者对油烟机的需求。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结果,研究员发现消费者对当时市场上的油烟机体验感较差。例如,消费者家庭中常用的T型油烟机,因其安装高度太高而使得吸烟效果不明显。虽然后续侧吸式油烟机克服了T型油烟机的缺点,但是由于在翻炒时较易碰到锅,影响炒菜水平的发挥。苏宁电器在消费者购买评价中发现他们对油烟机的需求其实不高:能够吸走油烟的同时还能保证炒菜质量不受影响。为了验证需求,大数据团队还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研究的结果跟实体店的店员以及消费者进行沟通。

2.价值创造过程。大数据团队在获得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后,将其反馈给制造商,为制造商指明研发方向,并一起研究产品方案,方案出来之后进行大量的实验,使用大数据技术对其吸烟效果和消费者使用体验进行评估,最后得出法迪欧007油烟机的产品方案。将方案投入生产中,生产出的产品返回给销售实体店,相比于传统的生产过程,大数据为其节省了大量的磨合时间,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最重要的是该产品不仅符合吸烟的需求,也满足了客户的体验度。大数据使得苏宁电商的商业模式由传统厂家主导的采定销模式转成消费者驱动型的包销定模式。

3.价值实现过程。大数据帮助苏宁电器通过产品的创新和流程的再造成功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且使得法迪欧007得到大众的认可,并创造了中国新型产品最快发展速度的奇迹,为苏宁电器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空间。

从这个案例不难发现,苏宁电器之所以能够在电器行业表现优秀,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把握大数据时代的脉搏。通过对消费记录、购买行为以及商品评价的海量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再将信息提供给制造商,让他们进行产品设计,实实在在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出来后,又通过大数据的反馈进行不断的修正。这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保证运营过程畅通的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16}。

五、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不少企业已开始尝试通过此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盲目跟风,缺少自主创新的动力。对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节约研发成本以及市场拓展的费用,还能帮助企业规避商业模式成长期的风险{17}。因此在资金和技术缺乏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模仿卓越企业的商业创新模式是一条捷径。然而许多企业在模仿优秀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时,通常是盲目模仿,这种往往会以失败告终。从主观角度来看,企业是否模仿以及模仿的程度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上,在没有认真了解被模仿企业经济基础、实力的情况下就盲目地照搬,这会导致了其失败;从客观角度来看,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设计出来的,具有独特性。另外,一些企业为了保护自身的商业模式,而故意虚假信息使得模仿企业难以把握他们的真实状况。DELL公司利用大数据获得精准客户后便开始了直销模式,获利颇丰,于是其它企业纷纷效仿,最终都没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企业只是简单地模仿了DELL公司砍掉供应链下端的经销商,直接将商品供应给客户,而没有弄清其直销模式的本质。

2.仅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并没有关注其它层面的创新。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大数据技术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致使许多企业将创新的重点集中在了大数据技术上面,也使得它们的商业模式创新仅仅是通过大数据来进行企业决策与运营,没有考虑自身的特质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无法进行高层次的创新活动{18}。

3.只注重眼前利益,忽略了长远利益。企业的领导者或管理者目光不够长远或者受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在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企业往往只追求短期高收益,而忽视了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力等关键问题,使得企业商业模式走入了误区,严重的还阻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19}。这种没有考虑全局的行为将无法设计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所以,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要从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设计。

4.没有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其中。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但并非是唯一目的,还应考虑社会责任等,然而实现中许多企业使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商机时往往只注重自身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种责任的缺失极易引起企业外部危机的发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下的价值观要求企业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为自己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要保障社会利益{20}。

5.缺乏相关的保护。经济学上利润和风险是共存的,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带来的高利润是企业进行变革的动力,与此同时创新的风险也是企业变革的阻力,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创新失败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就是创新的成果被其它企业剽窃。目前,国内商业模式创新还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这就让企业在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其研究成果被其它企业肆无忌惮地使用,这不但造成企业的利润受损,还会抑制它们的创新意愿。

六、启示与建议

大数据时代企业必须坚持商业模式的创新,利用大数据来指导企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管理等制度,充分做到一切来源于数据,一切用数据说话,让数据成为企业的资源。在大数据时代,笔者对创新商业模式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重视创意与构思。当今社会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可以说是影响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商业模式的创新要从已有的基础出发,但又不能局限于此。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不能简单地复制已有的商业模式或者仅仅通过查找过往的不足来得以实现的,而是要通过深层次的挖掘以及全新的机制设计来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以及实现价值。

2.认真分析客户需求。企业研究和分析市场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大数据技术上,而忽视了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客户需求。一个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敏锐地捕捉客户的显在需求,同时又能够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发现别的企业看不到的价值。这一点需要企业通过大数据充分了解每个细分客户群体的需求特征,针对客户的日常消费环境、消费习惯以及消费愿望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需求。

3.培育忠实消费者群体。电子商务的发展冲击着传统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要培育忠实的消费者群体,通过大数据技术及时掌握他们的需求,并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传播企业的产品和文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权衡各方利益。企业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时除了用于分析客户的需求外,还应该重视自己的市场份额、竞争能力、市场地位以及供应链上各方的利益问题。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性思考考虑各方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与义务,这才能为后续的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

5.加强专利保护。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运营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应该像技术创新一样受到保护。现实中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由于不能制造或者以实物形态得以使用,往往得不到专利的保护。针对此类问题,欧美等国是将商业模式的创新融入到商标、版权以及专利产品里,间接地保护商业模式的核心思想。国内相关部门可以借鉴该方法,采取有关措施保护商业模式创新,这样企业才有继续创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大数据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充分了解和学习现有行业中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方法的基础上,企业能够积极改革原有的商业模式,并不断进行创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注释:

{1}李鸿磊,柳谊生.商业模式理论发展及价值研究述评[J].经济管理,2016(9):186-199

{2}郑琳琳.探究“大数据”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J].经济论坛,2016(3):87-89

{3}张金忠.大数据时代下商业模式创新探究[J].中市场,2016(46):59-60

{4}魏云捷,徐大为,杨一帆,等.商业模式变革研究:TCL案例[J].管理评论,2016,28(10):250-258

{5}奥地利]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盛扬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1

{6}刘丹,曹建彤,王璐.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国家电网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4(6):20-26

{7}李振勇.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10

{8}原磊.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杂志,2008(5):35-44

{9}项国鹏,周鹏杰.商业模式对零售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顾客价值创造视角的分析[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3,28(1):25-33

{10}庄建武.基于构成要素的企业商业模式重塑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0,(5):60-61

{11}马继征.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探究――基于价值链视角[J].改革与战略,2015,31(7):57-60

{12}李华.基于价值网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内在机理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35):95-96

{13}江积海,李琴.平台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连接属性影响价值共创的内在机理――Airbnb的案例研究[J].管理评论,2016,28(7):252-260

{14}蔡柏良.平台经济视野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6(16):5-8

{15}宁玲玲.商业模式创新不只是技术[J].经济论坛,2016,(7):58-59

{16}迟考勋,杨俊.对商业模式设计的三个误解[J].企业管理,2016(9):61-63

{17}胡勇,乔元波.诸种商业模式与创新驱动的关联度[J].改革,2016(6):69-78

{18}刘培.商业模式及其创新――基于乐视网的案例分析[J].经济论坛,2016(6):92-94

{19}刘亚军.决定商业模式成败的能力因素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7):79-84

{20}熊国钺,袁婧t.互联网平台企业的商业模式成功要素研究[J].管理观察,2016(2):72-74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 山西太原 030027)

第3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一、企业竞争的演进

波特将企业竞争分为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三种基本战略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演进的过程。

第一,企业间竞争的初级形态往往是在生产上,即只要以低成本快速将产品生产出来就能够获得成功。在这种背景下,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成本领先战略也在20世纪70年代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趋势下日益普及起来,其核心思想是使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第二,在低成本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开始出现,其内涵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完善,即通过差异化战略形成在全行业具有独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战略可以表现在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或营销网络等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或者最佳的情形是在上述四个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

第三,随着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对专业化要求程度也不断提高,企业定位在以更高效、更好的效果服务于某一更窄范围内的战略对象,从而超越更广范围内的竞争对手。所谓集中战略是指在确定了某个特定的顾客群和产品链的基础上,对其所在市场进行细分并集中攻打。采用集中战略的优势是在针对特定市场提品或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差异化,或者同时还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的基本集中战略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即:首先,市场的竞争态势决定了不同时期企业竞争战略的形成;其次,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单纯从低成本、差异化和集中的角度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企业应该同时从内部和外部的适应性考虑市场需求,也就是要寻找更有利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竞争所要解决的是企业获取财富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及企业的战略和组织能力,是对基本竞争战略的继承和延续。

二、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竞争的概念最早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1939年提出的。他认为“价格和产出的竞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来自新商业、新技术、新供应源和新的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关于商业模式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表述,但是究其本质而言可以归结为:企业赖以生存的、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它描述了公司所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借以实现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盈利收入的要素。一般商业模式的流程包括融资方案,市场需求产品或服务,市场定位,材料、采购、物流,生产方式,渠道,获取利润的一整套解决方案。由此可以看出商业模式的三个特点:资本是运动的、资本运动是盈利的、资本盈利是持续的。因此,所谓的商业模式也即公司的战略模式。商业模式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企业战略的选择、组织、运行等一系列方面的竞争。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有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并非复杂的商业模式就是成功的商业模式,也并非越简单越好,只有适合企业特点的商业模式才能使企业走得更远,发展更好。并非简单的商业模式就易模仿,也并非复杂的商业模式就有强势壁垒,关键在于这种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垄断性、独创性和持续性。

三、商业模式竞争的特点

商业模式竞争必须立足于顾客,注重从顾客的角度从根本上去思考企业的行为。根据顾客需求考虑如何有效满足它,这点明显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竞争。产品竞争常从技术功能与特性出发,看技术能用来做什么以及潜在的市场是什么。而商业模式竞争则更多的与经济价值相关,与经济可行性相关,不是纯粹的技术特性。商业模式竞争不是交易方式中某一行为的单一变化,而是一种系统内的多元素的集成竞争。商业模式竞争不仅仅局限于生产体系,也不仅仅是体系中一个元素的改变,它通常是商业模式利益相关者同时行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可盈利的市场领域;不同于传统的创新形态,商业模式创新具有短时间不易被复制的特性。基于价值体系的商业模式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和所在的价值网络。基于价值链的创新是指企业围绕顾客的要求,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在最大限度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企业成本。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对价值链进行定位,将附加值高的部分留在企业之中,将附加值低的部分外包,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二是对价值链进行重组,围绕企业的价值目标对价值链的各个部门进行,以对价值创造具有战略价值的部分为中心,对其他部分价值链进行重组。基于企业所在的价值网络的商业模式有以下三条:一是创造独特的活动体系,形成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网络;二是加强与价值网络中其他成员的联系,形成战略同盟,加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与供应链的稳定性,三是做价值网络成员联系的组织者,成为交易的中介或打造交易的平台。

四、企业竞争模式发展趋势

企业竞争模式从最初营运竞争到产品竞争,再到战略竞争,再到目前的商业模式竞争,企业竞争也有从具体到抽象变化的明显趋势,实物的竞争往往是低层次的,理念的竞争才更具有深层潜力。企业竞争形式的不断变化表现出模仿难度越来越大、抽象程度越来越高、先发优势越来越强、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等特点。当出现市场出现新的变化时,或者说当企业面临新的机遇或者面临严峻挑战时,就会为企业竞争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契机。但是当这种新的竞争模式出现并显现出其明显的竞争优势之后,随即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模仿与复制,因为模仿与复制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创新成本,并且其风险也要小的多。即便如此创新的先发优势不容忽略,创新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先机,而且持续不断的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企业竞争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也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针对市场提出的新要求、出现的新问题不断解决中不断发展。企业在适应市场变化中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推进了企业竞争形式的变迁。管理是一个更宽泛、更集成的概念。正如商业模式竞争是对系统内多元素的集成创新一样,管理创新竞争也并非只意味着企业管理的某一方面。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非常广,企业的日常经营离不开管理,可以管理生产、管理产品、管理员工、管理供应商、管理消费者等等,甚至商业模式也是需要管理的。如果商业模式等企业竞争形式主要是以物化竞争为主要方面的话,那么管理竞争绝对是在理念引导下的人文竞争。管理创新竞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新趋势,是更高一层次的竞争。

第4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去年,娱乐明星赵本山加入长江商学院,其背后的刘老根大舞台等边缘产业,突然之间成为焦点,从前的荒原,竟成财富的绿洲。展现了新兴市场丰富、多元的魅力。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特点:既是大国经济,亦是新兴经济,产业结构丰富而多层;既有高新产业,亦有传统产业,不断萌生新的产业;灿若繁星的企业,创意无穷的商业模式;既有接近世界一流的企业,亦有管理水平很低的企业;既有庞大的千亿企业,亦有无数草根企业。

近年来,由于无法完成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在技术创先方面乏善可陈,但是,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却如火如荼,俨然成为成为潮流。在中国,商业模式的创新,显然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刻洞察中国产业经济的特点之上。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以及低端消费为主体的庞大国内市场,是中国产业经济的两大特点。这个特点使中国企业的存在形态充满无数的可能性质,而这正是中国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根基。

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含以下7大模式。

新旧产业结合催生的商业模式

奉行此种商业模式的中国企业,大多集中在新式服务行业,其特点是用新的技术与新的运营方式,改变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成一种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模式。最典型的如芒果网,携程网等。

芒果网通过整合航空公司、银行、酒店等资源使自身迥然不同于行业领先者,跨行业整合资源必然会突破行业既有的限制与竞争规则,改变行业和企业价值链的构成,这也就在商业模式上同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性。

另外,已经成为中国连锁酒店标杆的如家,其实也是新兴产业与传统酒店行业的结合,而目前,如家的商业模式被形象地形容为“水泥+鼠标”,足见其特点。

其特点很明显,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互联网(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整合传统产业资源(酒店,银行,航空等)

而这种普遍的模式,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层次众多的行业,为跨层次的行业资源整合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这种模式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庞大的市场,使中国“挟市场以令诸侯”。我们经常说,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低,但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亦是一种巨大的优势。通过集中市场资源,进行“产业倒逼”,逆向或者顺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最典型的是百丽,其不仅是鞋业巨头,更向经销商转型,从上游产业,延伸到下游产业。纵向打通产业链。是典型的上游向下游的纵向产业链延伸。

而分众收购新浪,携其在传播终端的强大渠道能力,向内容及产品领域延伸。则是向上游产业链的延伸。

而近年崛起的百泰传媒亦是如此。百泰传媒本是酒店终端媒体的巨头,主要从事媒体展示,后来其投资进入媒体,自己做内容,亦是从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的延伸,而这种延伸的根基,就在于其在终端的无与伦比的强大能力。

而在连锁领域,也有一些企业,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如沃尔玛最近几年,亦开始根据顾客需要,进行部门产品的自我加工,从传统的零售商,向制造商转变,国内的国美,则联合香港的新恒基集团,在沈阳建立了国美工业园,生产手机,电视,电脑等产品,实现向上游产业的延伸。

无论上游向下游,还是下游向上游,这种模式的特点,都根源于某一个企业掌握了庞大的国内市场。

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带来的机遇。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的能力日益加强,亦提供了很多创新商业模式的条件。

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本土化人才在社会资源方面的无可替代性,都使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互换资源的机会与筹码。

近年来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国际资本扶持下,迅速完成飞跃。

蒙牛在完成初期的发展之后,即获得高盛,大摩等的强大资金支持,在国际大财团的支持下,蒙牛从以前的潜力公司,即可进化为现实的行业龙头,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了跨越式发展,而分众,盛大,阿里爸爸等,均通过国际性财团,完成了初步的飞跃。

还有一些企业,借助国际先进技术,完成了企业飞跃,最典型的是云南白药和秦川机床。

云南白药与德国拜尔斯多夫尔兰,爱尔兰Alltracel制药公司合作,开发出”白药创可帖“,借助国际医药巨头的力量,改变了白药的功用,完成产品与商业模式的双重创新,其后,云南白药在创可帖市场击败全球头号创可贴巨头强生。实现了“以强制强”的战略目标。

秦川通过并购控制了美国UAI,后者在机床方面的几大全球性优势,其后,秦川掌握了机床方面的全球先进技术,其海外市场得到迅速发展。

TCL之于汤姆逊、明基之于西门子、联想之于IBM,其实也是这种模式,不过其努力并未完全成功,但是,通过并购或者联盟国际巨头,获得先进技术模式,这种尝试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值得说明的是,长江商学院一直强调整合全球资源,倡导新,某种意义上说,借助全球化的资源与技术,亦为应有之义。

中国市场压力下的运营模式创新

最近几年,轻公司的模式,在中国比较流行,而这种模式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中国市场竞争的剧烈,成本压力过大,迫使企业模式的改变。另外,在轻工行业,国外的耐克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亦被国内企业移植和改造。戴尔的直销模式创造的根本,也在于企业成本压力的加大。

最典型的如早年的蒙牛,“先市场后工厂”的模式,这种模式,使蒙牛比一般的企业,少了库存的压力,也少了工厂管理的很多环节,市场反应更灵敏,这种模式,是蒙牛早期崛起的重要因素。鞋业巨头奥康,目前部分业务也仿耐克模式,只保留设计,而分离制造。

前几年比较受到推崇的PPG模式,虽然PPG遭遇资金危机,但是其早几年这种模式受到了热烈追捧。从结构而言,PPG模式的核心在于生产销售与供应链管理。这两者分别来自不同的 “原型”:前者是以直销著称的电脑制造商戴尔;后者则是以“供应链管理”著称的香港利丰集团。由于没有工厂,没有门店,PPG超低销售成本对业界发起颠覆性冲击。而仿照PPG后期的VANCL(凡客诚品),亦是靠这种模式崛起。

源于国内市场剧烈竞争的产业转型

最近几年的流行的所谓“蓝海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其根源即在于国内企业竞争剧烈,利润普遍下滑,大家均已到了边缘,由此逼迫企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更新产品价值。实际上,这是一种企业的战略转移。最典型的是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

此前,比亚迪一直是中国的电池大王,后来,由于电池行业的天花板,比亚迪于2003年进军汽车行业。在当时兴起的“外行造车”热潮中,淹没了无数的知名企业,奥克斯、厦新、美的、波导,乃至当时盛极一时的格林柯尔,均以失败告终,成为洗刷祭坛的鲜血。比亚迪其实是唯一的幸存者, 至2009年,比亚迪已经与奇瑞、吉利三足鼎立,并且获得了股神巴菲特投资其电动车产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事实上,相对很多企业失败,比亚迪成功进行产业转移,具备几个独特的根基:其一是在主业方面,建立了绝对的竞争优势,使竞争者难以短期突破,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为新产业的成熟赢得了时间,而奥克斯等企业,本身在空调行业生存紧张,很容易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其二是在产业布局上,选择了处于发展初期的,未来潜力巨大的行业,可以迅速完成原始积累,不至于陷入持久战的泥潭;过去几年,中国汽车行业呈爆发式增长,去年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产销大国,比亚迪选择汽车行业作为产业转移的方向,可谓明智。

在未来,随着中国局部产业成为世界主流,将为很多企业的专业转型,创造无数的机会。同时,也造就新的商业模式。

根源于激烈的竞争,以及行业发展周期而来的并购式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残酷的竞争,使很多企业利润日益降低,而很多行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亦从培育期过度到成熟期,品牌集中亦成为必然,

同时,境外财团的进入,也使并购方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提供了放大产业的能力。由次,大规模兼并势在必行,出现了一种并购式的发展模式。

在充分竞争行业,这种特点更明显。早年,德隆模式的核心,就是在竞争性行业并购,虽然最后失败,但是德隆主要败于资本运作,在产业方面,却非无可取之处。

最典型的是美的近几年的扩张,美的通过并购荣事达,小天鹅等,在冰箱,洗衣机等领域,完成了产业布局,目前,其冰箱和洗衣机,均进入行业前三名,并购相当成功,同时,美的也通过跨行业并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大家电领域,成功从空调制造商,转型到综合性的制造商。为美的跃升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二大品牌打下根基。

在未来的一些竞争性领域,大规模并购方兴未艾,跨越式并购,将造就很多行业巨头新的发展机会,亦创新新的商业模式。

新兴技术与新兴产业领域

主要集中于互联网有关的信息产业,以及新的能源、基础产业。这两大产业的与传统产业的区别是,得宜于新的产业模式,产业的起步并无明显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区别,从产业肇始,即是全球化的开始,阿里巴巴,新浪,网易,百度等的崛起,亦为典型案例。

从创立伊始,除了市场在国内以外,这些企业的运营模式及已经与国际接轨,而其资金来源,也多来自国际财团的投资,结合中国市场与国际化运营方式,是这种企业的普遍特点。

而无锡尚德,则是新兴产业里的另外一种新型企业。

太阳能产业是新兴产业,而无锡尚德在进入之初,即是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资金来自境外风投,人才来自硅谷,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等海外市场,原料亦主要来自欧美市场。企业治理结构亦非常合理。

第5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企业家;商业模式;经济租金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1]。企业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为了赢得长足发展而采取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大势所趋。大量的案例表明,商业模式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成功大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甚至可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苹果公司市值从2003年的6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3693亿美元,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乔布斯引导的独特的商业模式创新给企业注入了无穷的活力。本文拟探讨企业家才能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及其绩效的影响,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为掌握企业家对租金的搜寻和租金的获取过程提供有效依据。

一、理论分析

1.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与经济租金

Linder 等(2000)指出若企业将扩张模式运作延伸到新的市场、新的价值链、新的产品和服务线,将为企业开发异质性资源提供可能[2]。在商业模式引领下的价值创造过程中,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竞争能力、效率和效果差异化增加。根据模块重组视角的观点,商业模式创新即是不同元素之间的不同组合,组合的多样化即企业间的商业模式的异质化,企业能力的差异化。

资源观理论认为企业的租金来源于企业资源的异质性,本文认为企业租金的核心来源于企业的异质性禀赋即企业异质性资源以及其能力差异,它们决定着企业的经济租金。异质性资源具有稀缺性等特征,在市场中的表现是供小于求,于是具有异质性资源的企业具有绝对的价格决定权,如图1,如果P2是供需平衡时的市场定价,企业将把价格定为P1,那么企业可以获得(P1-P2)*Q1的经济租金。有形资源越稀缺,其价格就越高,一个资源禀赋良好的企业就能够比禀赋差的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租金。图2中,对于生产性质的企业来说,整个市场上的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决定了产品的价格P。根据这一价格,各个企业家都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在这一产量上,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其市场价格。这样,企业A的产量为Q1,企业B的产量为Q2,企业C的产量为Q3。由于企业的能力差异,企业获取不同的回报:企业A的能力最强,其在获取行业平均利润的基础上,还可以因为其自身低成本的优势获取较丰厚的经济租金;而企业B能力弱于企业A其只能获取正常利润,经济租金为0;企业C的能力最弱,其市场价格等于生产成本,无法获利,经济租金为负。同样,对于服务性企业来说,也存在成本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企业降低成本的能力越强,则企业产生经济租金的可能性越大。

经济租金可被认定为是对企业家才能的一种奖励机制,它的基本点在于承认个人对租金的追求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企业家会因为商业模式创新得到较高的奖励,从而激发企业家的行动。企业家在经济租金的诱惑下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但经济租金会随着竞争者的模仿和分食最终消散,于是形成了企业家对下一波经济租金的追逐心理,必然会促使企业家进行下一轮的创新。租金不断的产生和消散,从而促进企业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不断循环。

综上所述,商业模式创新能使企业产生异质性禀赋,异质性禀赋又将决定企业的经济租金,企业家对经济租金的追逐最终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2.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分析

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是循环变革的过程,而非一次性。首先,任何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都始于对既有模式的“破坏”,是在竞争中产生和发展的;第二,企业的商业模式从建立起就时刻面临各种其他商业模式的挑战,随时可能解体;第三,企业可以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从一个失去竞争力的旧模式走向一个富有竞争力的新模式,新模式瞬间又成为其他模式“破坏”的对象。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产生,一方面建立新的结构,一方面又要应对随时可能的解构。因此,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一个从建构到解构,再由解构到新的建构并不断循环的过程,模式的构建—解构—构建演变为创新的逐次发生,同时伴随着租金的产生和消逝。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而是类似于超循环的演变模式,如图3。商业模式的构建—解构—构建,不断创新将使企业系统由低序结构向高序结构演化。新模式对旧模式的“破坏”是企业家对市场机会的敏锐预见,它反映了企业家对商业模式的认知水平。新模式与旧模式之间存在各种联系和相关性,是旧模式的嬗变,新旧模式的不断交替演变是一个随着对企业经营实践的认识逐步提高而提升的过程。综上所述,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机制可表述为:企业家为追求和实现经济租金,遵循商业模式构建—解构—再构建循环演进过程,使得企业系统不断地从一种有序状态转变到另一种有序度更高的状态。

二、研究假设

经济租金是对企业家突出能力的奖励,企业家基于经济租金的追逐不断发挥他们的能力特质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造优于竞争对手的绩效从而获取经济租金。曾涛(2006)认为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因是企业的知识能力或能力要素,它们来自于企业家所具有的隐性知识、私人信息以及能力,这些知识能力或能力资源表现为企业隐性知识的转移能力、整合能力、配置能力、技术能力、产品生产和产品整合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产品技术标准、专有技术等开发和运用能力[3]。苏晓华(2004)则把企业家租金理解为对企业家发现商机、承担风险、组合资源的特殊才能进行的补偿,它与企业家发现商机的洞察力和对投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的承受能力成正比,是一种基于信息或者知识创造而产生的租金[4]。以上学者都强调了商业模式的创新、经济租金获取与企业家能力之间的强相关性,本文选择结合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配置资源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探讨。

1.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常伴随着市场机会的捕捉和把握,发现机会的能力即是指的是企业家从非均衡市场中敏锐地发掘可盈利的潜在价值。如在压力锅爆炸事故频繁,几乎造成行业灾难的形势下,苏泊尔的领导者独具慧眼地看到了新标准在业内还未执行的商机,第一个执行新标准,独享丰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份额。可见,企业家对商业机会的捕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甚至创造其他企业难以想象的经济租金。由于巨大经济租金的吸引,企业家会不断的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把握这一商业机会。同时,企业家对商业机会的捕捉会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如果商业机会越多则商业模式创新的频率就越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2.企业家配置资源的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配置资源的能力,指的是企业家能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投入到最佳用途,目的是要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较高的投入-产出率。原磊(2007)指出企业必须不断针对自身所处价值系统的不同环节进行组合、配置,以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并获得超额绩效[5]。企业价值活动的源头来自企业各类资源组成的具有企业独立特征的资源集合,资源集合中各类资源如何配置,权重的不同影响企业价值产生过程,而这个过程也即反映了企业的商业模式。企业家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改变企业价值产生过程,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成功转化为创新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2:企业家配置资源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3.企业家整合资源的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整合”就是协调、组织和融合,企业家整合资源的能力是关于从哪里以及如何获得这些资源的能力,即企业家把企业内部与外部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异质性资源,它对内表现为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对外表现为发展及维持与企业业务有关的个人和单位关系的能力,并使得这些资源得以有效的利用。李振勇(2006)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企业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率、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使系统持续达成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6]。可见,整合资源是完成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重要要素。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性增强,关键资源越来越依靠整个企业群体或企业网络,企业家的资源整合能力则变得越来越重要。依靠企业家整合资源的能力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实现多方利益的统一,达到外部资源的内部使用化,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创新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3:企业家整合资源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4.企业家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

Teece(2010)指出,尽管利润来自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本身并不能自动保证商业或经济成功[7]。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局部或暂时地改变竞争格局,对市场和竞争最深刻的影响还是根源于商业模式创新上。企业从商业模式创新中可能获取巨大的收益,也可能由于创新导致企业走向灭亡,相对技术创新和市场不确定性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不确定性更值得企业重视。在商业模式创新中,企业面临着内部文化的变革及外部市场环境动荡等双重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这一不确定性,在企业进入新的领域或开拓新市场时尤为凸显。皇明集团进入太阳能领域时,整个产业内无参照、外无引进,但其董事长在这种风险与不确定性下,顶住压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吸引了众多忠实的消费者,完成了“皇明模式”的成功。企业家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克服市场的阻力,越有利于抵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产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4:企业家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5.商业模式创新与创新绩效

Mitchell&Coles(2004)认为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增加收入来源,调整价格吸引更多购买者,降低企业的操作成本或是针对最终消费者的营销成本,当这三个方面很好的运用,且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时,企业就实现了在这三个维度中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8]。概括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绩效集中体现在收入来源的扩充,成本费用的降低和市场占有率高三方面。收入来源增加产生的利润、成本费用降低所减少的差额都是企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所获取的经济租金。市场占有率的增加表现为潜在租金的获取:一方面,高且稳定市场占有率,巨大的市场空间,是企业进行规模生产的前提,从而使降低成本费用获取经济租金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市场占有率的增加为企业利润的增长提供了可能。企业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为了在同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标新立异,从而获取经济租金,即企业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取得绩效的内在实质就是经济租金的获取。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5:商业模式创新的行为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租金是企业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配置资源的能力、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对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商业模式创新行为最终体现为租金的获取。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产生具有强相关性,而企业家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整合资源的能力在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的同时也受到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影响。因此,根据理论推演和分析得到搜寻经济租金与获取经济租金的整合模型,如图4所示。

三、实证分析

1.问卷设计。鉴于研究所涉及的各变量较难量化测定,本文基于大量文献并结合实地调研信息,依照量表形式进行了问卷设计,并对数据进行五级Likert量表打分法处理。由图4的初始理论模型可知,共有6个潜变量,分别为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配置资源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以及创新绩效,其英文缩写分别为DC、AR、IR、BRU、IB、BIP。潜变量与观测变量的描述参见表1。

2.数据获取。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分别采用委托相关政府企事业联系人、传真、电子邮件三种发送与回收方式。发放的地域范围主要覆盖长沙、株洲、湘潭、东莞、深圳、青岛、上海以及浙江等城市和地区,发放对象为企业家,共计发放240份,回收167份,剔除不合要求的问卷4份,有效问卷达163份,有效率为67.92%。样本的特征为男性企业家占据85.89%;受教育程度本科级别的占据半数,他们所经营的企业性质中私营企业占据66.67%。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六个潜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697-0.881之间,说明各测量项的数据是可靠的。效度分析结果:KMO都大于0.6,Bartlett显著性概率均为0.000,因子负荷值都大于0.5,且累计方差解释率的比例都大于50%,表明数据的效度检测大体符合统计要求。因此,数据具有可靠性,可代入模型进行运算。

3.模型运行结果。对于与路径系数相应的C.R.值,当其值大于1.96时,表明该路径系数在p小于等于0.05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对于拟合指数,一般认为 介于1-2之间,RMR小于0.1,RMSEA小于0.8,IFI、TLI、CFI大于0.9,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影响初始模型的运算结果表2所示,模型的拟合结果如表3所示。

4.模型修正。由于模型的拟合指数不理想,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商业模式创新虽然受到4个因素影响,但整合资源及配置资源的能力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同时受到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影响,最终体现于影响创新绩效,而影响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在于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并愿意为实现这种市场机会去承担风险。为了进一步细致分析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及承担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影响,删去潜变量IR和AR,得到修正模型,如图5所示。修正后得到的模型的运算结果以及拟合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四、结论

在理论和实证的分析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

1.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现实中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最早来源于企业家的一个创意,或是对机会的发现和捕捉,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这一结论具有现实切合性。

2.企业家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虽然企业家商业模式的创新往往起源于企业家对一个商业机会的捕捉,但针对商业机会的创新能否实施更取决于企业家能否愿意为捕捉这一商业机会去承担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创新可能使得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租金,同时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文化的变革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动荡等内外双重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家的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对创新行为产生的正向影响这一假设得到验证。

3.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能带来创新绩效,同时由于创新绩效的内在实质为经济租金,因此创新绩效的实现,实质是经济租金的获取。在现今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环境下,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尤为重要,商业模式从产生到成熟的周期逐步缩短,一个模式的创新往往很快会被竞争对手模仿,企业要想长期保持竞争优势,持续获得经济租金,就要求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持续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4.实证结果验证了商业模式创新中经济租金的存在,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以及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间接效应,即企业家这两种能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行为追逐经济租金,顺沿模型路径可以验证经济租金来源于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以及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支持了本文的观点:企业家租金根源于企业家所具有的知识、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承担风险和创新精神。

5.根据模型结果,企业家配置资源的能力、整合资源的能力通过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正向影响的假设不能得到有效验证,因此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产生取决于企业家组合资源、配置资源等特殊才能的观点不一定成立。根据表2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可以就企业家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由强到弱做出排序: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企业家发现机会的能力,其后依次是企业家承担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企业家配置资源的能力、企业家整合资源的能力。

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behavior analysis

ZHANG Gen-ming,YI Rui

(Business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rent the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e causes, ability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in the entrepreneurs ’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then constructe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searching economic rent-acquiring economic rent”.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as applied i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trepreneurs’ capability to discover opportunities and take on risks as well as uncertainties have an obviously positive impact on entrepreneurs’ behavior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respectively, and innovation behavior has an obvious positive impact on performance. Therefore it can be verified that the innovation behavior can achieve the acquisition of the economic rents.

Key words:Entrepreneurs ;Business model ; Economic rent

参考文献:

[1] Drucker .P.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 New York. Harper& Row,1985.

[2] Linder J, and S Cantrell. Changing Business Models: Surveying the Landscape[R]. 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 2000.

[3] 曾涛.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济大学,2006,4.

[4] 苏晓华.企业治理之租金视角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7):84-90.

[5] 原磊.国外商业模式理论研究评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17-24.

[6] 李振勇.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M].新华出版社,2006,10

第6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创新;资本市场;互动

中图分类号:F7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32-03

一、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信息管理领域,20 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以后,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界的时髦术语,并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其内涵也扩大到企业管理领域的广阔空间。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赢利的问题,实质是商业规律在经营中应用。它涵盖了企业从资源获取、生产组织、产品营销、售后服务到研究开发、合作伙伴、客户关系、收人方式等几乎一切活动。对于商业模式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罗氓(2005)则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1];咨询师Mitchell和Coles也曾把企业降低成本的过程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联系起来,对商业模式定义为“5W2H”,即:一个组织在何时(when)、何地(where)、为何(why)、如何(how)和多大程度(howmuch)地为谁(who)提供什么样(what)的产品和服务,并开发资源以持续这种努力的组合[2];Rappa(2004)认为,商业模式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模式―― 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3]。

综上所述,可以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形成的完整高效独具核心竞争力的运营系统。是企业通过提品和服务达到盈利的解决方案。在一个日益由速度和差异化决定企业成败的社会里,独特的商业模式将成为任何一个企业不断寻找生存和发展另类空间的最佳手段。选择了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商业模式必然有助于创业成功和企业发展。例如,著名的沃尔玛、戴尔、耐克以及中国的苏宁、分众传媒等企业,都是选择了成功的商业模式而快速发展起来的典型范例。

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资本市场的互动

(一)资本市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催化作用

资本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对社会中的个人行为起着约束、扩展和激励的作用。人们往往关注制度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作用,而忽视制度对个人行为的扩展和激励作用。事实上,制度所界定的个人行为的选择集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因为有着社会的制度性支撑而获得飞速发展的案例举不胜举。从登陆纳斯达克的如家快捷,到锦江国际旗下的锦江之星、华侨城投资的城市客栈。资本市场之所以被称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主要是源于其对企业的推动。

1.创业板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孵化作用

商业模式是连接和实现客户价值与企业投资价值的交易结构安排。好的商业模式之所以能点石成金,在于其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业务系统。好的商业模式在构建业务系统时,往往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强调合作共赢,发现利益相关者在各自利益驱动下有可能形成的合作关系,整合有效存量资源,掌控或利用关键资源的能力。其二是通过专业化经营,多样化服务,构建多渠道的收入来源和盈利模式。传统的“盈利模式”往往依赖主营业务,企业就针对自己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收费,是成本加成法盈利模式。随着产品、服务、业务系统、组织结构和盈利模式等全面同化,主业的直接利润越来越薄,进入“微利”时代,甚至亏本。优秀企业在专业化经营主业的同时,善于挖掘收入的“关联性”,形成盈利的“多样化”。即以主营业务作为平台,低价吸引客户,通过向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客户方便、快捷、省钱等方面的满意度,锁定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创业板的启动,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向具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新兴行业聚集,有利于改善这些企业的发展环境,一大批基于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可以加快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重视商业模式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可以更有效地把技术价值转换为客户价值和投资价值,增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企业发展和投资价值倍增速度。

2.股权市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作用

在2005年中国的财富故事不断,先是分众传媒于2005年7月14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使其创始人江南春的个人财富一夜间升至近3亿美元。接着是百度于2005年8月5日上市,创始人李彦宏当天成为9亿美元富翁。当然,尚德的财富故事更为惊人,其股票于12月15日在纽约上市之后,创始人施正荣的身价超过20亿美元,创下全新的奇迹。这些财富故事的出现,除了创业者的商业眼光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之外,美国发达的股权资本市场在其中起到根本性的作用,股权交易市场的定价原则以未来的收益流为基准,而不是以过去投入企业的成本或净资产为基础,股价基本反映了未来收益流的折现总值,因此股权交易市场给创业者提供的是提前兑现未来收入流的机器。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美国股市这种提前兑现未来收入流的机器,施正荣的尚德哪怕再成功,可能也要等上几代人才能实现20亿美元的财富;但是,有了活跃的股权交易市场之后,创业者不仅能立即发现财富的价值,而且如果他们想要,还可随时变现一部分、甚至全部。这种加快了的财富实现手段不仅催生了美国过去一百多年的创业、创新文化,而且也正在改变中国的创业创新景象。当然,股权交易市场的这种效果有一个前提,就是股市不能只让国企上市,而更重要的是要对民营企业开放,给私人企业同样的机会。

分众传媒、百度、尚德的故事也带来了其他意义深远的变革,一方面是它们的上市成功刺激了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与创业风险基金行业的发展,各种此类基金大量出现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城市,以公众股权(上市公司)为顶、以私募股权基金为第二层、以创业风险基金为第三层、以天使创投基金为底层的金字塔式股权市场正在中国形成;另一方面,这种金字塔式股权市场以及类似分众传媒这样的并购运作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创业者的商业模式。从分众传媒的成功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发达的股权市场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对目前上市公司结构的优化作用

一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结构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上市公司组成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1)国有企业比重大,非国有企业比重小;(2)大中型企业比重大,小企业比重小;(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多,企业整体上市公司少;(4)传统产业上市公司多,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少。行业分布存在较大缺陷,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太多,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上市的少。

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国内上市,将使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结构将因此而发生变化。迄今为止,在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上市的千余家上市公司,其前身绝大多数都是国有企业。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没有解决,不少上市公司事实上仍然保留了原国有企业的基本体制特征和基本运作方式。鼓励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上市,对优化上市公司的结构,提高上市公司总体质量是有益的。新模式企业上市,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目的和性质发生了部分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由主要为国企改革服务转向为所有的企业服务,尤其是为中小企业及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资本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难题及应对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还不能适应新经济、创新商业模式的特点,使得众多中小型的新经济、创新商业模式企业在国内上市依然存在一些特殊性问题。要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首先必须解决创新商业模式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难的问题,目前新经济及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中国上市面临着如下问题:

1.国内现行的发审理念与发审制度导致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难进入资本市场。现行发审标准不利于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因为过于强调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等硬性指标,较少注重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科技含量和成长潜力等软性指标,较适用于成熟型企业,不适用于创新型企业。按照现行发审标准,当年的新浪和现在的百度都无法达到中国的发行标准。比如,要求企业成立三年以上,而且要三年盈利,但由于这类企业在发展早期都是寻求规模扩张,“跑马圈地”,并不太重视盈利目的,导致此类企业在国内上市存在困难。另外,企业上市周期长、成本高、程序复杂。IPO(首次公开募股)一般需要二至三年的时间,期间还充满了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企业上市后再融资必须间隔一年,再融资的发行审核基本等同于IPO(首次公开募股),同样无法适应高技术产品生命周期短、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换代对资金的急切需求。

2.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的财务特点造成上市难。首先,新商业模式企业的盈利数据缺乏可比性。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已经有诸多的上市公司可以提供可比的财务和经营数据;对于类似连锁等新经济模式下的特殊行业的财务数据,由于同类的上市公司不多,缺少现成的可比数据,审核人员难以判断企业的素质和发展潜力。其次,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的财务规范性程度不高是这类企业存在的另一普遍问题。少缴税、两套账、买资产不开发票、租赁不开租赁合同等诸多企业财务经营上的不规范行为,造成了上市的困难。流通、服务企业很重要的一点是物流和资金流的信息传递。很多企业注重物流,但是对于资金流的控制不是很重视;很多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不匹配,会计核算无法准确,资金流想恢复原始数据非常困难。

3.资本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资本市场层次单一。中小企业板基本上延续了主板市场的规则,除能接受流通盘在5 000万股以下的中小企业上市这点不同以外,其他上市的条件和运行规则几乎与主板市场一样,所以上市的门槛还是很高,这样还是不利于新经济和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板的设立虽然已有一些时间,但当前的中小企业板仍是主板市场的组成部分,离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还有很大距离。

由于众多因素使得新经济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国内上市困难,近年来,中国大量新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纷纷赴境外上市,新浪、搜狐、百度、携程、盛大等几乎所有中国概念的网络公司及商业模式创新龙头企业都通过海外市场进行融资。一方面,国内投资者丧失了分享中国新经济成长的机会,国内日渐高趋的储蓄率表明,大量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金融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失去了与新经济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互动的机会,不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4]。

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是企业在一定市场约束条件下的决策问题,是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资本市场情况来确定的,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因而我们不能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况且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是不可能通过阻止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来解决,关键还是要通过国内资本市场自身的改革加以完善,因此深交所孔翔呼吁:“资本市场应关注和适应新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企业”[5]。

首先,我们必须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以开放的心态对待轻资产公司的上市问题,制定更为灵活、适用的上市政策,放宽对新商业模式企业的审核标准,把检验的空间留给市场。改革发审制度,提高发审效率,设立面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的“绿色通道”。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较好的盈利能力和高成长性,并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高效快捷的融资机制,尽可能简化审核程序,提高发审效率,提供更快捷的融资便利。

其次,针对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与传统企业不同的一些特点,审核和监管部门应理解这类企业的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募集资金投向问题。现有招股书对募集资金投向披露的中心思想是确定性和充分性,而新经济模式企业因为轻资产型企业主要资本为人力资本或运营成本,投入大多不形成固定资产,盈利较难预测。另外,轻资产的营运特征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很难形成微观操作上的不确定性。二是盈利模式的理解。新经济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的各个环节不断地裂变、衍生和进化,业绩的波动性也高于传统企业,呈现出来的特征是“易变”、“充满风险”、“充满机遇”。因此,监管机构要理解,并且相信该盈利模式是可以持续的。三是特殊的财务特征。新经济及创新商业模式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传统企业往往不具备可比性,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过低,极度缺乏现金或现金过分充裕,毛利率远远高于传统行业,财务指标出现明显的波动等。监管机构的横向对比能力非常强大,数据缺乏可比性新经济商业模式下很多企业都是该类业务的先行者,行业数据采样比较困难,缺少现成的可比数据,审核人员将难以判断企业的素质和发展能力。

第7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商业模式创新的诸多因素,重点介绍了商业模式的基本概念,并且结合典型的案例探讨了如何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文中可贵之处在于,作者结合其供职的集团公司下属单位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新建树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一些极具实战效能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不但从客户细分和多样化研究商业模式创新,还从成本外转的层面来研究和定位商业模式创新,确实很有借鉴意义。

林左鸣

2013年1月

商业模式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在全球化浪潮冲击、技术变革加快以及商业环境更具不确定性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技术,而是它的商业模式。正如著名的管理大师德鲁克的那句名言:“当今企业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研究和实践也表明,无论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不同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不同的结局。如果说战略决定企业的定位和为客户提供价值,商业模式则决定如何实现企业定位、传递期望的价值。本文重点介绍商业模式基本概念、商业模式创新动力机制,并结合典型案例,探讨如何构建和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概念

实际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商业模式”的概念,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商业模式才流行起来。许多学者对商业模式进行过定义,但追溯近十多年间的众多商业模式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有影响力的商业模式论述如下:

(1)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Stewartal.2000)

(2)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其产品/服务之间的商务关系,是一种构造各种成本和收入流的方式,通过产生收入而使企业变得可生存(Hawkins,2001)

(3)商业模式是在一个公司的消费者、联盟、供应商之间识别产品流、信息流、货币流和参与者主要利益的角色和关系(Weiland Vital,2002)

(4)商业模式是一种简单的陈述,说明了企业如何通过对战略方向、运营结构和经济逻辑的一系列具有内部关联性(interrelated)的变量进行定位和整合,以便能够在特定的市场中建立竞争优势(Morrisetal,2003)

(5)商业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许多构成要素以及他们之间关系之上的,用来说明特定企业商业逻辑的概念性工具(Osterwalder,2004)

(6)商业模式有三个层次,一是战略层面,二是运营层面,三是经济层面。对于商业模式的把握需要问六个问题:怎样创造价值;为谁创造价值;竞争力和优势来源;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怎么赚钱;时间、空间和规模的目标等(Richardson and Allen,2006)

(7)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将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达成持续盈利目标的组织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李振勇,2006)

(8)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魏炜、朱武祥,2009)

综上所述,商业模式概念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归纳:从系统方面,认为商业模式是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组成了企业体系框架,强调了商业模式的综合性。从盈利方面,认为商业模式核心是一个企业如何赚钱以及如何长久维持利润的描述,是一种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从运作模式方面,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的运作模式,是企业如何使用环境变化合理配置内外部资源获取利润的方式。从价值创造论方面,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价值的决定性来源。

如何认识商业模式创新

创新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主题。商业模式创新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之后的一种新的创新类型,在成功的创新中有60%的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一项新技术的经济价值仅仅是潜在的,它必须以某种形式商业化后才能具体表现出来;同样一项技术,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它给企业带来的收入也是不同的。创新并设计出好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商业界关注的新焦点,商业模式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战略性竞争优势,是新时期企业应具备的关键能力,例如西南航空公司、苹果、亚马逊、携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正是依靠独特的商业模式进行创业,获得了巨大成功。

同样,创新也是商业模式与生俱来的本质。由于商业模式建立在对外部环境、自身资源、能力的假设之上,因此没有一个商业模式适用于任何企业,也没有一个商业模式永不过时。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宏观、微观的环境瞬息万变,技术发展革新飞速,给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原有的商业模式在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后,正面临着质的改变,甚至“创造性破坏”。在这种机会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下,企业要想把握住市场机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对于这些传统的创新类型,商业模式创新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商业模式创新更注重从客户的角度,从根本上思考设计企业的行为,视角更为外向和开放,更多注重和涉及企业经济方面的因素。商业模式创新的出发点,是如何从根本上为客户创造增加的价值。因此,它逻辑思考的起点是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的需求考虑如何有效地满足它,这点明显不同于许多技术创新。一种技术可能有多种用途。技术创新的视角,常是从技术特性与功能出发,看它能用来干什么,去找它潜在的市场用途。商业模式创新即使涉及技术,也多是和技术的经济方面的因素,技术所蕴涵的经济价值及经济可行性有关,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特性。第二,商业模式创新表现得更为系统和根本,它不是单一因素的变化。它常常同时涉及商业模式多个要素的大变化,需要企业组织的较大战略调整,是一种集成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往往伴随技术突破、产品或工艺的创新;反之,则未必。第三,从绩效表现看,商业模式创新如果提供全新的产品或服务,那么它可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可赢利的产业领域,即便提供已有的产品或服务,也更能给企业带来更持久的赢利能力与更大的竞争优势。经验表明,商业模式创新所创造出的价值超出了通过价值链配置所实现的价值,超出了通过企业间战略网络形成所实现的价值,也超出了通过对企业特定核心能力的利用所实现的价值。

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

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是企业选择创新商业模式的时机和途径的前提。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大致可以归纳为技术推动、需求拉动、竞争逼迫、企业高管等四个方面。

(1)技术推动。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在多个领域得到了证实。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一批基于它的新型企业应运而生。例如,Yahoo、Amazon及eBay等,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取得巨大发展,并成功上市,许多人也随即成为百万甚至亿万富翁,产生了强力的示范效应。Kodama(2004)、Faber等(2003)、Yovano和Hazapis(2008)等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在更广泛的IT和ICT领域,产业模块化和产业融合等技术的变化推动了美国、欧洲国家和日本的相关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而且商业模式创新有助于企业在更大程度上获得技术变化所带来的收益。此外,Willemstein、Valk和Meeus(2007)的研究也证实,企业内部技术的提升是推动生物制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之一。可见,很多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受到技术创新的激发而产生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而提高了效率。

(2)需求拉动。随着商业模式创新从互联网行业扩展到更多的领域,实践表明商业模式创新并不仅是由技术推动的,有些商业模式创新根本就没有利用新的技术,而只是提供了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德勤咨询公司(Deloitte Research,2002)在对15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研究后发现,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并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技术、法规和社会经济变化,而是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长期拥有但被忽视或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而进行的努力。比如,美国西南航空提供的廉价短途航空旅行服务,星巴克提供的消费者可承受的奢侈和能够放松、交谈及参与的聚会场所。

(3)竞争逼迫。市场竞争与经营危机压力是迫使企业寻求创新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动力,也是逼迫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IBM(2006)对世界范围内765个CEO或公司高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约40%的CEO或公司高管担心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创新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行业前景,因此,他们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参与和掌控这种创新。最近几年流行的所谓“蓝海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其根源即在于国内企业竞争剧烈,利润普遍下滑,大家均已到了边缘,由此逼迫企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更新产品价值。实际上,这是一种企业的战略转移。最典型的是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此前,比亚迪一直是中国的电池大王,后来,由于电池行业的天花板,比亚迪于2003年进军汽车行业。至2009年,比亚迪已经与奇瑞、吉利三足鼎立,并且获得了股神巴菲特投资其电动车产业,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4)企业家精神。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反映或扩展,企业家精神本身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不断开拓新的商业模式。企业家精神为企业家成功实施创新、成就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当谈到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时,往往会与这些企业家及企业家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当谈到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时,就会想到马云;谈到苹果的商业模式,就会想到乔布斯;谈到电脑直销商业模式,就会想到戴尔;谈到eBay时,就会想到惠特曼。同时,商业模式创新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因此必须在企业高管的支持下才能实现,企业高管是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动力。Linder和Cantrell(2000)对70名企业高管的访谈和对二手资料的整理表明,被访谈的高管平均将30%左右的创新努力放在了商业模式创新上, 有些甚至把商业模式创新放在传统创新之前。

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仅仅就某一个环节进行改良的企业改革,而是贯穿于企业资源开发、研发模式、生产方式、营销体系、流通体系等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创新商业模式要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着手布局。

由于对商业模式概念理解的不一致,造成了业界对商业模式体系构成的不同意见。综合要素完整性和对各行业应用的适用性等因素,商业模式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定位、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能力、自由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六个方面(图1)。其中,定位为商业模式的起点,中间是业务系统(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企业投资价值是归宿,是判断商业模式优劣的标准。六个方面的关系是:企业的定位影响企业的成长空间,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影响企业的成长和效率,加上盈利模式,就会影响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结构,即影响企业的投资规模、运营成本和收益持续成长能力和速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价值以及企业价值实现的效率和速度。下面将从这六个方面及相互关系来探讨如何创新商业模式。

(一)商业模式定位

企业定位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也是构建一个企业优秀商业模式的起点。定位需要回答3个问题:(1)企业的业务是什么?(2)目标客户是谁?(3)应该为他们提供具有什么特征的产品或服务?

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定义是创造一个杰出定位的最重要一步。业务定义通过对企业所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过滤,为决策层提供哪些机会应该抓住,哪些应该放弃。通过业务定义也可以界定出谁是自己的客户和竞争者、谁是自己的伙伴,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资源能力。业务定义常见的方法有:一是按照企业所生产销售的产品或服务来定义自己的业务,如一汽、上汽处于汽车制造行业,国航、南航处于航空服务业;第二种方法强调针对某类客户群的部分或全部需求定义企业的业务,如中航地产在地产开发中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定位,中航航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的航空装备供应商定位等。第三种方法是依据企业所处的行业价值链环节确定其业务,例如品牌 、供应商、零售商等;第四种方法是按照企业关键资源能力及其组合来定义业务,如肯德基的特许加盟、耐克鞋做品牌授权。

商业模式定位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锁定目标客户,识别和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考虑服务于哪个地理区域和细分客户。客户群有许多划分方法,我们必须创造性地“重新划分”已有的客户群,以发现别人没有想到的新的划分市场。第一种方法是要彻底质疑现有的关于谁是客户的思维定势,要向“我们产品满足的客户的什么需求”并探索企业现在没有服务但有类似需求的客户来达到,这必须要超越目前已有产品或服务去思考,识别产品所隐含的功能。第二种方法是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首先确定一个合适的客户标准,其次就是用这个标准识别谁是目标客户,最后就是通过向“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吸引这些客户”来确定企业的目标客户。第三种方法是要根据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来选择客户,而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要找到需求和企业独特资源能力相匹配的客户。

商业模式定位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企业应该向目标客户提供什么样特征的产品和服务。世上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把所有客户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也不可能向一个客户提供所有的产品和服务。而定位需要解决的是在企业所有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应该选什么为重点。

(二)商业模式的业务系统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定位,必须要有一套好的相应的运行机制来实现。这套运行机制包括业务系统、关键资源能力、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其中业务系统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元素,商业模式的差异往往通过业务系统之间的差异体现出来。

业务系统反映的是企业与其内外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关系。所以,业务系统的构建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各自分别应该占据和从事价值链中哪些业务活动,这就要先确定企业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由纯粹的市场关系到完全所有权关系构成的频谱组成,包括简单的市场关系,一定时间和约束下的契约关系、租赁、特许、参股、控股、全资和合资等。我们在构建业务系统时就是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确定关系的种类以及相应的交易内容和方法。

一个高效的业务系统需要根据企业的定位识别相关的活动并将其整合为一个系统,然后再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分配利益相关者角色,确定与企业相关价值链活动的关系和结构。这样按照企业定位建立起来的一个内外部各方相互合作的业务系统将形成一个价值网络,该网络明确了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在影响企业通过商业模式而获得价值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业务系统的建立关键在于要对行业周边环境和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做全面分析。对于打算进入某个行业的新企业,必须反复讨论来确定我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第一,我拥有或可以从事什么样的业务活动。第二,行业周边环境可以为我提供哪些业务活动。第三,我能为各个相互作用的主体提供什么价值。第四,从共赢的角度,我应该怎么去做才能将这些业务活动形成一个有机的价值网络,同时又让其他利益相关者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业务系统就是要从全局的角度来设计布置自己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而着眼于全局的成功。这里与大家共享中航工业贵阳电机“我搭台,你唱戏,变成本为利润”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

【案例】贵阳电机通过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实现了公司压铸产业的做大做强。十年间,由成立初期50万元的小公司,完成了由内向外,由小变大,由行业内到向全国市场配套的华丽转身,经营规模实现了从300多万元到年产值接近3亿元的重大跨越,公司净资产达3000多万元。探究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就是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问题,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分配利益相关者角色,构建出合作共赢的交易结构,最终实现变成本为利润。以压铸的机加环节为例,随着市场扩大,贵阳电机的机加能力捉襟见肘。公司并没有像传统方式一样,立即投入技改,以满足机加生产能力。而是向外放出风声说,公司有十几亿元的机加活儿需要干,愿意投资的请进来。合作的条件:“我搭台,你唱戏”。指的是厂房由公司修,市场由公司统,销路由公司卖,技术由公司支持,利润由他人赚,而设备由投资方出。如此的合作模式,对于贵阳电机而言,减少了2个亿的投资资金,且充分利用了厂房、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对于投资方而言,因为有赢利点,可谓一呼百应。贵阳电机通过搭建合作共赢模式,将机加环节成功外包,把成本转化为利润,与其说是机制的转变,不如说是通过建立高效的业务系统,创新了商业模式。

(三)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能力

资源就是企业所拥有控制的,能够使企业构思和设计好的战略得以实施,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果和效率的特性,包括全部财产、能力、竞争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企业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类:金融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无形资源、客户关系、公司网络、战略不动产。

能力是企业协作和利用其他资源能力的内部特性,由一系列活动构成。能力可能出现在特色的业务职能中,也可能与特色技术或产品设计相联系。而特殊能力与核心能力这些术语的价值在于它们聚焦于竞争优势这个问题,关注的并不是每个公司的能力,而是与其他公司相比之下的能力。企业能力可以划分为:组织能力、物资能力、知识能力、交易能力。

而关键资源能力就是指让商业模式运转所需要的相对重要的资源和能力。商业模式中关键资源能力的确定方法有两类:一是根据商业模式的其他要素的要求确定,例如不同业务系统需要的关键资源能力就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盈利模式的关键资源能力也不一样。二是以关键资源能力为核心构建整个商业模式,常见做法有:以企业内部的单个能力要素为中心,寻找、构造能与该能力要素相结合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对企业内部价值链上能力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价值链产业。由于每个企业的资源能力都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拥有世界上所有的资源,所以,如何分析整个自身拥有的资源,分清各种资源能力的主从关系和不同地位,这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理解了关键资源能力,才能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商业模式所需要的重要资源能力一般是不同的,但这些成功的企业都具备自己的关键资源能力,而且用这些关键资源能力控制了其他的资源能力。例如,Google公司强大的“低成本计算能力”是其免费搜索商业模式的核心资源能力,如家作为经济型酒店的关键资源能力是连锁的标准化和统一化;超强的IT系统能力是亚马逊由最早提供在线零售业务到面向中小企业和开发者提供Web服务的核心资源能力。

(四)盈利模式

企业商业模式的定位确定后,你发现了令人兴奋的客户群,也找到了怎样为他们提供独特价值的方式,构建了好的业务系统,设计了好的利益分配机制,聚合了关键资源能力。但是我们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获取利润,而盈利模式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从谁那里获取利益?谁可能分配投资或支付成本;相同行业的企业,定位和业务系统不同,企业的收入结构与成本结构即盈利模式也不同,即使定位和业务系统相同的企业,盈利模式也是多样的。

我们企业管理者长期以来都关注收入增长和市场份额,认为利润就会随之而来,而忽视了如何盈利,也许我们会想,我生产出顾客喜欢的产品,提供了这么好的服务,把它卖掉后,扣除成本,就是我们的利润,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盈利模式会导致你的企业越来越难过。

为什么呢?因为这种盈利模式的收入来源比较单调,依赖于主营业务的直接销售获取收入,主要由自己支付成本,承担费用。由于同行企业的产品、服务、定位、业务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投资模式、成本结构以及营销模式同质化,盈利模式基本无差异;又随着行业内企业普遍扩大规模产能、竞争加剧,相互间在争夺客户群时多轮价格战下来,只是企业利润越来越薄,直至亏本,净资产收益率和投资价值递减。如家电行业,经过多轮竞争剩下几家规模大的品牌企业的主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普遍低下。如何构建好的盈利模式,我们可以设定成本支付和收入来源两个维度、横坐标表示收入来源。分别来自直接顾客、直接顾客和第三方顾客、第三方顾客。纵坐标表示成本来源,即成本谁支付,可以分为来自企业、企业和第三方伙伴、第三方伙伴以及零可变成本。这样我们产生了12个区域。如图2所示。

如图2可以看出,盈利的来源可以不是直接客户或者主营业务而可能是第三方或其他利益相关者。成本和费用也不一定是企业自己承担,可以转移到其他利益相关者。前面谈论的贵阳电机从盈利角度看也是根据业务系统梳理,把成本和费用转移到其他利益相关者,这里再共享成都成发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成发汽发)的案例。

【案例】成发汽发抓住“总装”,把涉及到的零部件基本全部外包外协,通过这种盈利模式他们200多人实现了近4亿元的年销售收入, 2800万元的年利润,人均收入达到200多万元。

(五)自由现金流结构与企业价值

确定了为什么样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设计了业务系统、聚合了关键资源能力,构建了自己的盈利模式,我们接下来就要分析企业的现金流结构。

商业模式的起点是定位,中间是分系统,关键资源能力和盈利模式归宿是投资价值。因为投资者关注的是企业的投资价值,为什么一些企业当前资产很少,销售收入不高,利润不多,但股票市值很高?例如金风科技的案例。

【案例】金风科技2007年12月26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成功上市,以当天收盘价计算,股票市值达655亿元。而2006年,金风科技营业额只有15.3亿元,净利润3.2亿元。而联想2006年营业额1080亿元,利润15亿元,按2007年12月21日收盘价计算市值623.43亿元,金风科技员工数量只有联想的4%,股票市值/销售额为42.8倍,而联想电脑股票市值/销售额只有0.57倍。(注:联想营业额、市值的货币单位应是港元,但2007年人民币港币汇率基本为持平,所以不影响比值的计算。)

从自由现金流角度看,提升企业的投资价值以及投资价值的实现效率和转化速度,无非就是从减少自身投资规模、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自由现金流的持续成长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商业模式好的企业,往往能够以更少的投资、更低的成本,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能够高效率持续成长。例如金风科技以很少的资产实现了高股票市值,一方面归功于行业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则是金风科技整合制造能力的轻资产商业模式和多年来行业技术积累形成的高成长能力和成长速度。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年来受到资本市场追捧的并非高科技而是高成长行业。例如,住房中介服务、餐饮、经济型酒店等连锁渠道,健康、教育培训等服务业。而从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看,任何市场规模大的行业和具有持续成长能力的企业,都可能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因此,企业投资价值规模小、价值实现效率低和价值增长速度慢的原因并不在于行业传统,而是商业模式落后。

特别要提到的是轻资产商业模式,这样的企业往往能够有效的利用三个杠杆:(1)善于利用和整合存量关键资源能力,即资产/资源/能力杠杆,所以自身投入少,业务系统轻资产,包括直接资产轻,或者举重若轻或化重为轻。(2)库存低,应收账款少,自身负债少而有效利用负债杠杆,运营效率高,风险低,运营资本消耗少,甚至为负。(3)投入资本收益高,成长速度快,成长价值和价值实现效率高,能够促使获得资本青睐,有效利用杠杆价值,如耐克、阿迪达斯、可口可乐等都属轻资产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要使企业在经营中获取最佳的元宝曲线①,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综合六个构成要素,可以看出,当前对于我们多数产业而言,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着力点都要放在对业务系统的再梳理,要在明确关键资源能力的基础上,放手、放胆、放量地设计合作共赢的模式,与其他企业合作时可以不拘泥于合作的形式,要尝试轻资产的运作方式,将企业的优良口碑转化为发展资本,把成本点变成赢利点,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把产业做强做大。

商业世界是快速变化的世界,商业模式也有局限性、有生命周期、有环境适应性。任何商业模式都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暂时被认为最优秀的商业模式也是如此。因此,企业要与时俱进、要根据商业环境的变化不断对原有模式评估和诊断,利用六要素等方法主动变革商业模式,牢牢把握产业趋势和市场商机,这样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

1. 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伊夫 · 皮尼厄. 商业模式新生代.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克里斯 · 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中信出版社,2009

3. 彭志强,刘捷,胥英杰. 商业模式的力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魏炜,朱武祥. 发现商业模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 赵忠东,杨庆丰等 .“魔”式为王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6. 魏江,刘洋,应瑛.商业模式内涵与研究框架构建. 科研管理. 2012 .5

第8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新课题。

所谓商业模式,是指发现用户新需求、创造新价值,并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的商业结构和机制。商业模式有两个与生俱来的基因,围绕客户需求的战略定位;以战略定位为核心的商业结构和系统。

从商业模式定义出发,就可以找到打造和创新商业模式的路径:从模仿到组合、嫁接,再到本质性创新。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一直以来遵循的就是从浅层次的模仿,到中层次的组合、嫁接,再到高层次的创新。

“旧元素,新组合”

“旧元素,新组合”,是艺术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它指把多种旧的设计元素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设计作品。把“旧元素,新组合”应用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中,是指把多种旧的商业元素,通过新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最终创造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大连万达集团,就是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伴生出高档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等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典范。其主营业务是商业地产的投资及运营管理,核心产品是以“万达广场”命名的万达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万达集团在业界独创的商业地产模式,内容包括大型商业中心、商业步行街、五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写字楼、高级公寓等,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形成独立的大型商圈。

一般来讲,超市、百货、影院、酒店和娱乐中心,都是旧元素,但是,万达通过将这些旧元素重新组合,并通过“以售养租标准样式”连续扩张,独创了一条商业模式的创新之路。

万达商业模式的内在运作机制在于,前期低价拿地,并同国际主力店商家达成“订单地产模式”,万达开到哪里,这些国际商家就跟随到哪里。作为回报,万达以较低的租金与高质量的商业物业回馈这些合作者。在万达广场兴建的同时,公司销售部分住宅、写字楼和商铺,通过这些出售物业部分的增值和溢价,支持商业地产和酒店物业的长期持有。目前,大连万达持有物业总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左右,年租金收入60亿元左右。

万达广场因此实现赢利模式的几重组合:通过“订单地产”,万达从国际商家那里获得部分投资;依靠国际商家的人气带来住宅、商铺和写字楼的溢价;通过出售部分物业的溢价,支持商业和酒店的长期增值;万达利用已有物业的租约作为抵押去进行银行融资,进行下一轮开发。如此,万达商业模式内部各旧元素重新组合,环环相扣,最终实现万达的快速扩张。

商业模式的“旧元素,新组合”,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旧元素”必须具有普遍性、大众可接受性的特点;其次,新的组合方式必须产生新的价值;再次,新旧元素之间必须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限制。

万达在执行这个创新性商业模式时,设定了“两个70%”:即无论到哪个城市开发,在其招商和业态组合中必须保证有70%的商家都能受到该城市70%人口的欢迎,这就是旧元素的大众普遍接受度。其次,万达商业模式中,订单地产、以售养租、以租融资等模式的新组合,都实现新旧元素的兼容与相互促进,并最终产生新的价值。

嫁接创新

中国企业当前的商业模式创新,如果仅仅停留在本公司、本领域、本行业、本地域,那么,就有近亲繁殖的味道。跳出本地域、跳出本行业、跳出本专业领域,才有可能诞生真正的创新。嫁接,就是这种创新思维的方法之一。

商业模式的嫁接创新,就是指把一种商业元素、或者一个行业的经营模式,嫁接到另一个行业,使两者巧妙地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的嫁接创新,主要有三种嫁接方法:嫁接标杆企业、异业嫁接和打破边界嫁接。

嫁接标杆企业

在很多行业中,当一些先行企业通过某种模式的创新取得阶段性成功,一些后进企业,希望利用创新突破市场,但囿于自身实力和资金有限、创新能力不足,就采用嫁接标杆企业模式的方式。

在白酒行业,安徽口子窖、迎驾、高炉家等品牌,创造出“盘中盘”营销模式,实现快速崛起。所谓盘中盘模式,就是二线白酒品牌的“以渠道拦截对抗一线品牌”的营销模式。这些二线白酒品牌采取从高端顾客渗透的推广次序,以小盘(A级高档酒店)带动中盘(B级中档酒店),最终影响大盘(C类酒店、超市、零售店)。其关键就是在“小盘”即核心顾客和核心酒店建立自己的品牌地位和顾客忠诚。具体方式包括买断促销权、专销等方式,与核心酒店终端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关系,树立起牢固的“渠道门槛”。同时在酒楼派进促销小姐,或者对酒楼的服务员展开开瓶费、客情费等激励。最终目的是将有影响力的重度白酒消费者发展成自己的忠诚用户,最终在当地形成一种消费风尚和潮流。

江苏洋河酒业作为“17大名酒”之一,2003年之前,陷入低谷徘徊。2003年9月,随着洋河蓝色经典上市,以及洋河蓝色经典嫁接口子窖等企业的 “餐饮终端买断(包场/包促销等)”的盘中盘模式,洋河酒业取得突破性成长,7年里实现从8亿到76亿的飞跃。

异业嫁接

将不同行业嫁接在一起,称之为异业嫁接。

上海永琪美容美发连锁机构成立于1999年,截至2010年为止,共有440家直营店,年营业额据称达到1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协会调查,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的美发连锁门店总数占据所有门店总数的67.5%,面积超过100平方米以上的美容美发门店只占到全部门店总数的15%左右。而永琪的每一家连锁店面的单店营业面积几乎都在200平方米以上。

永琪取得如此规模的发展,一个主要原因是将美发行业创造性地嫁接美容行业。永琪的经营范围主要分两块,即“美发理发+美容”,一楼美发理发,二楼美容。永琪把美发和理发作为战术性产品,采用极低价格(6元试用),吸引大量的顾客在没有任何广告的情况下,主动进入永琪店内。一旦顾客进入店内,永琪就获得向顾客推销预付卡的机会。美发和理发,是刚性需求。这无形中就将消费群界定为所有人,从而把连锁店最大的问题――吸客问题解决。

美发理发不赢利,但美容赢利,而且是暴利。很多资料显示,一瓶价格不高的美容产品,永琪可以卖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正是因为美容暴利,所以永琪在其销售系统设置中,就将推销美容会员卡作为主要目标。永琪还通过掌控大量消费者,以消费需求的规模效应,向上游美容产品生产厂家低成本大规模采购产品,然后再转卖给永琪旗下的部分加盟店。有业内人士说,仅这一转手,永琪就可以获得2-3成的产品差价所产生的利润。

打破边界

许多商业模式创新,是对其自身所处的业务领域进行重新定位,找到产业与产业之间、新产业与旧产业之间、新产业与新产业之间的模糊地带,突破常规的行业边界,将自己定位于不同的产业,或者重新研究是否有可能整合消费者在使用前后的其他服务。

星巴克认为自己不是在卖咖啡,而是在营造一种消费体验。苹果公司不把自己看成是计算机公司,而是为人们带来欢乐的娱乐公司。因此才有Ipod、Iphone、Ipad。这三个产品为苹果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同时这三个产品本身也都是打破产业边界的创新产物。

定位创新

基于众多中国企业已进入二次创业的客观现实,现在所讲的商业模式创新,不仅仅是指在一张白纸上设计商业模式,而更多地体现在商业模式的重新设计上。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创新,其实更多地来自于战略定位的创新。价值定位是商业模式的起点,找到新的价值定位,也就找到商业模式创新的钥匙。

重新定位,其实是从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角度入手,去发现市场新价值、开发出独特的新的价值主张,并将企业整个商业系统创造性地定位在新价值上的过程。

重新定位的含义涉及很多,诸如: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结构、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重新定义产业定位、重新定义产业链位置、重新定义客户,等等。本文仅就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结构和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进行阐述。

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结构

不同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服务的需求和需要是不同的,所呈现出的消费规模(需求量)也是不同的。我们把行业需求量在不同细分市场的分布,称之为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消费者的需求结构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当消费者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就为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造了可能。

中国动向在打造KAPPA品牌时,就对运动用品行业进行消费需求结构的重新定位。传统的运动装宽松、透气、款式少,而且不时尚。KAPPA将目标客户定位于那些宣称要运动但从不运动的人,那些想有运动感觉但不想出汗的人。KAPPA发现中国市场这个尚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就将品牌定位于“运动”、“时尚”、“性感”和“品位”,走出一条运动服装时尚化的新路子,实现5年300亿的成长奇迹。

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发现并重新定义客户需求的企业,就有可能成为新市场的领跑者。在创办初期,许鼓将洋洋母婴定位成母婴产品提供商。主要业务模式以“店内销售+直投配送”体系为主,附带母婴保健咨询。虽然店铺销售额在不断上升,但对行业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许鼓,敏锐地感觉到:以出售产品为主的业务模式不会持久,只有彻底摆脱仅仅出售产品赢利的模式,转而介入孕婴服务领域,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消费者对于母婴服务的强烈需求,使洋洋母婴直接实现从产品销售模式向服务模式的转型,进入全新的母婴服务领域,并以服务内容创造独特的竞争优势。这就是企业重新界定自己的产业边界,为其摆脱同质化竞争和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创造条件。

重新定义产品与服务

产品或服务的定位,是指企业决定用什么样的产品(服务),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重新定义为客户提供的价值,除了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外,还有就是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的新角度。有时换一种眼光,重新审视企业自身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产品或服务重新做一个根据消费需求而定位的改变,也是可以得到惊喜的。

重新定义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主要有三个方向:

第一,针对竞争对手的现有顾客,提供一种全新的产品或服务,即提供一种全新的价值内容。同样针对送礼人群,保健品提供的是有功效的保健食品,上海泰昌则创造性地将足浴盆定位于礼品,实现对保健品礼品功能的部分替代。

第二,一些成功的商业模式创新,虽有与现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服务),但更强调与现有竞争者传统商业模式不同的卖点。换句话说,他们提供相同的产品或服务,但是以不同的价值定位促成销售。

施乐公司关注复印机高超的复印技术和它优异的复印速度,而佳能通过低价格和高质量的复印效果进行回击;精工表注重手表的精确性、多功能,而斯沃琪则强调款式设计和风格;吉列剃须刀强调剃须彻底干净,比克则强调剃须彻底、价格优惠且携带方便。

第三,超越顾客期望的产品与服务组合:要么向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利益;要么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顾客。比如ZARA高性价比的时尚服装。

第9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特点范文

一、商业模式的定义

商业模式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1957年。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商业模式的研究才获得广泛的关注,这与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有着直接联系。彼得.德鲁克(1994)将商业模式称为组织的或公司的经营理论。迈克尔.拉帕(2004)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做生意的方法,是一个公司赖以生存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模式。商业模式的表述虽然各有不同,但其最核心的内容却存在基本的一致性,是企业为自身、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

二、波士顿矩阵模型

波士顿矩阵,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首创的一种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解决如何将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合理的产品结构中去,以保证企业受益,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三、商业模式变革的类型

商业模式的变革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分别为商业模式创造、商业模式延伸、商业模式修正和商业模式终止。

1.商业模式创造。一个商业模式创意往往会经历几次修改后付诸实践。商业模式执行之前并没有相关工作实践或重复的标准化流程可以借鉴。与未来的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等相关的关键流程仍然是新兴的商业模式思想或假设,面临较大的挑战。

2.商业模式扩展。商业模式扩展意味着增加活动或扩大现有商业模式的核心方法。这是从一个模块到另一个模块的过渡,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增加活动。扩展的关键动机驱动是探索扩大现有业务机会和开发相关商业机会。

3.商业模式修正。商业模式修正意味着企业业务模块间的转变。修正意味着修改一个现有的商业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过程。修正意味着干预现有的过程,在不同的方向上探索替代现有业务经营的方式。

4.商业模式终止。商业模式终止是指放弃/拆卸过程。商业模式的终止意味着关闭营业场所或关闭整个公司。商业模式终止过程中可能面临终止抵抗和业主犹豫不决等困难。

四、波士顿矩阵中不同业务类型下的商业模式变革

企业需要根据业务自身的发展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基于波士顿矩阵的视角,针对四种不同的业务类型,企业需要做出不同的商业模式变革,从而实现企业的整体良性发展。

1.问题产品—商业模式修正。问题产品指的是处于高增长率和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一方面企业的活动系统存在着较大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另一方企业在开拓市场和价值创造方面存在问题,对问题产品业务的活动系统改进方案,要求企业进行商业模式修正,干预现有的活动过程,扩展现有的支持业务快速发展的活动系统,同时,改变业务发展弱势方面的经营方式,并寻找新的经营方式。

2.明星产品—商业模式扩展。明星产品指的是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内的产品群,这类产品需要企业增加资源投入以发展成为现金牛产品。企业现有的经营方式适合此类业务的发展,整个活动系统运营良好。针对此类产品,企业需要进行商业模式扩展,增加和扩大现有商业模式中的核心活动和方法,开发相关商业机会,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运行商业模式。

3.现金牛产品—商业模式修正。现金牛产品指的是处于低增长率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群。现金牛产品是成熟市场的领导者,为明星产品的发展提供支持资金。但是,现金牛产品的市场份额的增长空间相对狭小,面临着过时以及竞争对手新商业模式的威胁。针对企业的现金牛业务单元,企业进行商业模式修正,它需要打破企业的商业模式惯性,进行根本的实践变化,利用新的市场机遇。

4.瘦狗产品——商业模式终止和商业模式创造。瘦狗产品指的是处于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群,处于利润率低,负债比率高的保本或者亏损状态,无法给企业带来收益。此时企业需要对此业务单元,进行商业模式终止,打破一些抵抗因素和业主的犹豫不决。

对于终止后的瘦狗产品,业务单元内存在剩余资源,企业产品在退出市场时往往伴随着新业务的开发和产品创新的聚集。商业模式初始想法,往往经历若干次修改后才能付出实践。对此类全新业务,企业需要进行商业模式创造,对未来的客户、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进行初步的商业模式假设。在商业模式的初始过程执行时,企业要关注商业模式的变化,并根据商业环境变化进行不同的调整。

商业模式四个变革类型并不一定都是单独行动的,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多种商业模式类型的结合,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商业模式扩展和商业模式修正往往是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变化时综合使用的手段。

五、总结

企业面临不同业务单元时,不同的商业模式变革选择。管理者必须决定是否以及何时推出新的产品或新的商业机会,他们还必须决定如何扩大现存商业模式中的核心标准流程以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企业在改变其商业模式时还必须识别那些给企业带来价值和利益的关键价值创造活动。此外,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变革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具有商业模式惯性,往往会失去一些新技术和新市场的把握,不利于企业创新。所以,企业应该根据业务产品的发展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适当进行业务单元商业模式变革,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动态性和企业业务发展的稳定性之间建立一个平衡。

参考文献:

[1]Christoph Zott and Raphael Amit,Business Model Design: AnActivity System Perspective,Long Range Planning, 43 (2010), 216-226.

[2]Christoph Zott, Raphael Amit and Lorenzo Massa, The Business Mode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Management, May 20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