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关于税法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税法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税法的问题

第1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定制型项目;生产企业;会计准则;财税差异

定制项目型生产企业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产品进行相应改造和集成,此类项目具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和较高的财产价值。公司财务管理以项目核算为基础,与传统商品生产企业有显著不同,该类企业拥有突出的技术能力,但由于市场容量、产品特征等原因,无法实现大批量规模化生产。各项目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出发,演化为系列产品,在技术上具有同源性,但每个项目又有显著的不同,具有明显的定制型特点。

定制项目一般为适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生产设备、测试装置或者一个大型系统中的特定功能模块,一般生产周期在半年以内,大型项目的合同履行周期可能会超过一年。合同以分期收款模式为主:先收取预付款、在生产交货过程中收取进度款、在质保期结束后收取尾款。大型项目销售发票一般根据客户需求分次开具。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定制项目核算所涉及的财税问题,有以下一些看法:

一、会计方面

(一)收入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准则对收入确认做出了一般性的规定,但对定制项目生产企业而言,所核算对象一般金额大、生产交货周期长,很难简单套用该准则,一次性确认收入与成本。定制型项目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准则中所做的规定,建造合同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根据会计准则要求,首先要判断项目的结果是否能可靠估计,根据判断结果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如果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则认为结果能可靠估计: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

定制型项目在生产结束后现场安装调试工作所占比重很大,经常出现在调试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变更设计、反复修改、甚至大幅追加合同的现象。由于后续成本发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照上述“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确定”这一判断条件,很难在合同签订时判断后续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如根据职业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估计”从而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核算结果。

(二)完工百分比法

根据准则规定,如结果能够可靠估计时,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和成本,确定完工程度可如下三种方法中选择: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

在实际工作中,完工百分比法实现了收入和成本的配比,相对是比较科学的会计处理方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有不足之处:

1.准确确定完工程度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完善的成本预算制度,能够准确预测项目的总成本或总工作量,如果预算不准确会给收入成本的计量带来很大偏差,进而影响项目在各个期间的会计利润,也为人工调剂利润留下了空间。

2.该核算方法不能迅速反应可能出现的潜亏,准则只是规定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时应当将预计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只要最初预计项目是盈利的,不论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实际发生了多少成本,只要不超过合同总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核算就不会出现亏损,也无法反应累计成本与累计收入的倒挂,换句话说,完工百分比法推迟了项目亏损的确认时间,人为地将利润进行了平均,增加了企业出现潜亏的可能性。

二、关于税务方面的处理

(一)增值税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规定,项目型企业收入确认主要适用以下两款规定:

1.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者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2.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与会计准则关注完工程度和项目回收风险不同,税法主要关注收款和发货时点。对项目生产企业而言,一个项目可能先预收部分合同款,在生产交货后又转变为先销货后收款,兼具赊销和预收货款两种方式的特征,难以判断使用何种方法确认增值税的纳税时点。举例来说,签订合同后收到30%的预付款,剩余的款项是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如果适用赊销方式,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时点确定为合同约定收款日期的当天,如果确认为预收货款,确认收入的时点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因收入确认时点不同,对企业增值税缴纳带来重大影响。

增值税没有引入完工百分比法,对收入的确认方法相对简单,如会计核算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分期确认收入,财税处理将有显著差异。项目型企业很难在会准准则和税法间权衡,如果涉及大量调整事项,经常将适用会计准则和税法之间徘徊,甚至将会计账务处理成“四不像”,无疑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税收监管风险。

(二)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企业的下列生产经营业务可以分期确认收入的实现:1.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2.企业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持续时间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年度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对成本的列支在《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有比较笼统的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结合实务有如下看法:

1.所得税条例规定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但只限生产周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而大多数以生产中小型项目为主的企业,设备制造周期虽然不超过12个月,但与大型项目的核算特点基本相同,如按税法规定只能采用分期收款方式进行核算。

2.完工百分比法只明确规定了“按完工进度”和“完成的工作量”,没有引入会计准则中使用最多的“完工成本占总成本百分比”概念,“按完工进度”核算方法,需要对业务进程进行专业估计,或者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在会计实务中很少使用,也加大了财务处理差异。

综合以上对财税处理的相关看法,进行如下总结:

1.会计准则和相关税法规定中某些具体规定比较含糊,很难直接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如从官方途径有典型性的实际案例作为配套指引,将会对企业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对基础概念和具体业务处理方法在财税之间实现基本的趋同将有利于企业财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项目生产企业而言,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有很大区别,必将产生大量财税差异。目前财税差异的调整主要在账外进行,对一些财务管理业务水平较高的公司,财务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辅助工具的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调账能力。但项目较多时,调整过程会非常复杂,尤其是涉及会计准则和税法中增值税、所得税均有差异时,整理三个方面的对应关系,工作量非常巨大,将占用财务人员大量精力和时间。

3.应明确规定,对项目型企业设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两套并行的核算体系。目前会计准则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制度,相比而言,税法相关规定还未完全实现制度地体系化。会计准则和税法代表不同的管理意制,按照目前的财税管理现实,应设立税务会计账,并设立完整的税务会计处理规则,使企业从大量的账外调整中解脱出来,促使企业更好地遵守会计制度和税法规范。

第2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土保持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目前人类丰富的物质生活和较高的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源迅速耗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在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唯一的途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生活的权利,但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凭借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实现。同时,当代人不能只为了追求当前发展而剥夺后代人本应享有的发展机会。可持续发展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个领域、行业,水土保持行业也包含其中。

一、景洪市水土保持现状与存在的间题

1. 景洪市水土保持现状

景洪市地处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州中部,距省会昆明733km,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景洪市市委、市政府于1996年成立了市水土保持委员会,由主管水利的副市长任水保主任,并同时成立了景洪市水土保持监督站,负责全市的水保工作。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水利水土保持站,聘请专职或兼职水保员,开展水土保持工作。1997年至2010年主要开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法规宣传以及监督执法等工作,累计1999年至今,共实施了七条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3.59 km2。目前景洪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量还很薄弱,大部分地区未开展预防监督工作,水土保持工作收效不大;《水土保持法》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的水保意识还比较淡薄。自2002年至今,景洪市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国土、林业等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相继在一些地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以及“土地整理开发工程”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但由于缺乏有效管护,使得景洪市水土保持工作收效不大。

景洪市的各个乡镇都有水土流失,但总的来看,澜沧江以北的几个乡镇由于森林覆盖率较高,因此水土流失程度较轻,而江南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开发建设项目多,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水土流失程度相对较重一些。根据《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2004年),景洪市土地总面积6867.50km2,水土流失面积为1745.64km2,占总面积的25.42%,其中轻度流失面积1411.8 km2,占流失面积的80.88%;中度流失面积320.18 km2,占流失面积的18.34%;强度水土流失面积13.37 km2,点流失面积的0.77%;极强度流失面积0.28 km2,占流失面积0.02%。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内群众大力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采取毁林开荒连片单一种植橡胶林,特别是澜沧江以南各乡镇经济林面积较大,土地开垦程度较高,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保持水土、水源涵养的功能显著降低。

(2)林地大量流失,原始森林受到残蚀。根据《云南社会林业》的调查,“两山一地”使全市85296hm2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荒山草地通过“轮歇地”形式变成了农地,占国土面积的12.5%。目前集体天然原始森林基本消失,代之以经济林或变成轮歇地,只有自然保护区里还保存有集中的原生地带性森林植被。

(3)坡耕地质量不高,在广大山区广种薄收现象十分突出。在耕地构成中,表现为“旱地多、水田少;轮歇地多,固定耕地少”。旱地中轮歇地仍占高达80.1%的比例,其中景洪、勐养、勐龙、景讷、景哈、基诺乡等乡镇轮歇地的比例均在80%以上。

(4)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突出。景洪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37%,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国内外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关注,十分敏感,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但由于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十分突出,非常需要建立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5)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秸杆废弃物、农药、化肥以及畜牧养殖的粪便已成为主要的污染源,逐渐影响到水环境质量、食品的安全和旅游景观质量。另外,在广大的山区坡耕地、轮歇地仍占很大比重,固定耕地,进行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土地效益的任务十分繁重。

(6)经济发展过程中无序的资源开发加剧水土流失的产生和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增加,对砂、石等天然建材的需求量将增大,而无序的掠取资源必然给自然植被造成严重的破坏,使得一些地方普遍出现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的现象。

(7)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

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在于怎样向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短期性。

(8)农、林、水、土各部门未建立合作意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不大。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虽然农、林、水、土各部门在改善景洪市生态环境,建设景洪市秀美山川这一目标上形成了共识,但由于缺乏统一领导,过于追求各部门本身的成绩,而使得利用有限资金,获得水土保持最大效益这一目标成为纸上谈兵。

近几年来,景洪市各级政府从宏观层面上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认识上的误区非常值得引起重视:一种是认为气侯得天独厚,破坏以后恢复很快。科学研究证明热带雨林经过破坏以后恢复的次生林其物种组成、结构、种群数量、小气侯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除部分水土条件好,破坏程度轻的地段,尚能进入达到气侯顶极的演替,但必须经过漫长的岁月,大部分地区由于反复轮垦火烧,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将很难完成最终顶极群落的演替。另一种认识是将经济林等同于“森林”,有人将景洪和大勐龙在50年代的气侯与70年代的气侯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雾日天数减少,月平均相对温度降低,日照时数及平均气温增加,“干热化”现象明显。此外经济林在保持土壤、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难于发挥作用。正确处理橡胶、热带森林、热带经济作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

水土流失的首要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使土壤蓄水量减少。第二,水土流失使得梯田、水塘、水库、湖泊、河道等发生淤积,蓄水容积减小,蓄水量也相应减少,也同样使汛期水更多,枯季水更少。因此,水土流失容易造成涝灾。据统计仅2006年汛期,景洪市共发生大小洪灾6次,风暴灾害1次,致使4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128个村民小组,8397户,40319人遭受不同程度的风暴及洪涝灾害。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受灾总面积达72566亩,公路毁坏16千米,毁坏桥梁3座,损毁沟渠450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973.33万元。

2.造成河库淤塞,降低水利工程的效益

由于表层土壤,在水力的侵蚀下,大量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向塘库、江河,一方面淤积的泥沙减少了库容,削弱了水库的防洪能力,减少水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易造成漫坝、垮坝等灾害,另一方面而造成沟渠江河河床拾高,严重影响行拍洪能力,致使洪水宣泄不畅,水位上涨,因此经常出现10年一遇的流量20年一遇的水位现象。据2005年统计,景洪市由于水源林未得到有效保护,至今已造成中型水库曼飞龙和云盘、曼么耐等15座小(一)型水库以及红跃、纳老等53座小(二)型水库的库内产生不同程度的淤积。

3.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由于植被破坏、径流改变,土壤乃至地质结构受到影响,一遇暴雨,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除了冲毁房屋、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外,也将破坏农田、水塘、水库等水利设施,严重的还会影响航运,使河道断流。仅2008年8月11日,街道办曼戈龙村委会小曼咪村小组出现滑坡险情,村民家中裂逢宽达45公分,深度达3米,长度达20多米,全村共245人受到威协。

4、水源枯竭、水质变差,人畜饮水困难

目前农业在景洪市占据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数量;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耕地被占用,耕地数量下降,向森林要田要地现象也随之而来。森林的减少使得水源数量、质量不断下降。昔日清澈的河流,部分已枯竭,成为季节性河流,即雨季河水暴涨、浑浊;旱季河流干枯,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据2005年统计,景洪市丫口村、曼达山村、景洪农场二分场7队等1155个村民小组和农场生产队共23.54万人存在人畜饮水困难现象。

三、实现景洪市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景洪市地处世界热带北缘,属北热带湿润季风气侯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及丰富的水资源、光热资源、生物资源,为景洪市水土保持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自然条件。全面实施景洪市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历史经验,坚持小范围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以县为基本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以修建基本农田和发展经济果木为突破口,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的做法是成功的,应当加以肯定。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和有计划地封山育林育草,这一综合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未能取得突破。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既是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有效实施造林种草的必要条件。

景洪市部分山区由于土地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沿袭落后生产方式的坡耕地和荒山荒坡大量存在,许多地区人多地少、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大,水土流失严重。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要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就必须采取高标准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才能在小范围内达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的目的。

(2)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是景洪市今后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点

由于景洪市水土流失问题的严重性、防治任务的艰巨性、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性与国家以及当地政府、民众对水土流失防治投入资金有限存在必然的矛盾,因此要想使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景洪市现有的自然条件优势,在大范围内开展生态的自我修复工程,加快植被恢复,促进生态的改善。实践证明,实行封育保护,加强管护,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自然植被,不仅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的速度,尽快改善生态环境,而且省钱、省工、效果好。大面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需要因地制宜,多种措施并举。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除了必要的基本农田和经济林外,要尽可能地采取封育措施,尽量不破坏原生地貌植被进行人工造林种草,推行“猪-沼―果”的生态治理模式,推广沼气和节材灶,解决好能源问题;对于水土流失轻微地区,重要水源型水库库区,江河源头地区,要坚决实施封禁保护。

(2)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生态优先

退耕还林还草是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前一时期限内在拍卖“四荒”中,一些地方将牧荒坡地翻耕改种经济林果、药材,甚至粮食的做法,实际上是将天然植被变为生产用地了,应考虑其后果。针对景洪市大面积开垦橡胶园的现实,市政府应立即采取分地块、分阶段对现有橡胶林园逐步实行“退园地还林地计划”,以此保护生物的多样化,涵养水源,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

(3)把对天然植被保护、改良放在与退耕还林还草同等重要位置

人工植树种草无疑是使我国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步人良性循环的一个关键步骤,但必须把天然植被保护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才能达到既定目标。人工造林种草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要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地形地貌条件确定适宜的乔灌草植被类型,选择适生树种,特别是乡土树种,培育新的速生多抗体树草种当然十分重要,但不是马上能够实现的。相比之下,保护和恢复天然林草植被的措施就比较简单。

(4)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推动二、三产业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之一,目前景洪市非农业人口比例低,要逐步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5)改革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提高投资效果

保护生态和保护农民长远利益是相得益彰的统一体,不能顾此失彼。生态修复必须由水利、林业、农业、畜牧、科技、财政、扶贫、执法等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因此在景洪市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恶化区,应设立专职机构,加强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协调农、林、牧、水、土等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合作,避免重复投资、重复统计、重复估算治理效益的弊端。项目实施中,采取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严格检查验收,保证各项治理措施与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同时明确规定必须有水土保持,促进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投资效益。

(6)将科学技术与专业科技力量直接切入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支撑作用

开展生态修复建设中的监测和科研工作,是生态修复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国际项目管理经验,专业研究机构应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参加区域或大型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从规划、实施、直到评估验收的全程工作。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科技纳入一体,形成直接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的科技体系,把景洪市的需求与教学、科研单位的生存和发展用责、权、利联系起来,既可以保障规划及实施的科学性,又可提高治理项目的质量,同时也可使科研教学单位多年的科技成果在项目区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6)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以及监督执法力度,防治新的水土流失

第3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雨污水管道 施工 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排水管道是城市中的重要基础设施,确保其工程质量过关是关系着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因此,对城市内正常工作的开展都是十分必要的。由于雨污水管道施工现场通常是在市区,加之市区的管道纵横交错,这就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开展论述,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1、雨污水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1. 1沟槽开挖控制

沟槽结构的施工处理在雨污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施工处理时,就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图纸和相关的规范要求,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主要包括:编制沟槽施工方案、确定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确定沟槽的边坡、沟槽的支护等。而且在对其进行施工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地质条件、环境气候等方面的内容,来对其沟槽结构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形的情况。

1. 2管道安装控制

在管道系统安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对其管材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要求,以避免污水管道受到污水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而出现破损开裂的现象,从而导致使得整个雨污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还对环境(主要是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施工人员在管道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污水管道系统的管道接口连接处理的严密性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避免管道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其接口处出现渗漏的现象。

1.3 做好闭水试验控制

施工完成后检查工程质量最常用的措施就是进行闭水试验,所有的排水管道都需要进行,只有在试验顺利完成合格之后,才可以回填土。在试验进行时,应仔细检查所有管道,观察是否存在损坏现象。若发现存在小型裂纹,可以用细砂浆密封处理,若漏水口较大则必须使用水泥浆补充封堵。重点注意接口处的密封情况。对不合格的管道段须进行完处理之后才能进行相关填土措施。

1.4 施工现场恢复

在施工完成之后,应尽快对所有的施工地区进行恢复工作,使之整理到施工前状态并且经过监理部门的检定之后才可以结束。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加快,排水管线越来越长,与道路等交叉率都逐渐增加,这给施工难度带来了很大影响,施工时不仅影响交通正常运行,而且其他地下管线也十分丰富,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保证自身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也不可损伤其他线路。

2、雨污水管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管道位移、变形

在测量时,放线会出现严重事物,会出现偏差、走样,不能按照原设计的路线铺设,甚至会与原本能避开的建筑物产生线路冲突,使工程不能够继续。管道产生位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土层以及其他力的作用下,形成管道变形;第二,在施工中,工作人员没有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要求进行严格的遵守,在尺寸上没有进行把控,造成了管道埋设的偏移; 第三,在埋设的过程中,由于管道受力不均以及土层的强度不均匀,导致管道发生偏移和变形。

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产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把控。首先,要做好前期的勘测准备。工作人员在管道铺设前,要对管道铺设线路上的土质以及水文情况做充分了解,在得出测量结果后,根据结构设定施工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要对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并且要培训上岗,要求其重视放线工作,并且避免年轻员工单独进行放线作业,要由一些老员工进行现场监督或是实际操作,确保放线的准确。在放线工作结束后,监理人员以及工程人员要对工作结果进行随机抽查。

2.2管道的位置出现积水或偏移

从以往的经验看,通常是由于没有精确测量,在铺设管道的过程中,会出现类似于在立面积水、滑坡的情况,有一些管线在平面上还会出现偏移。测量造成的施工病害是能够避免的,施工过程可以参考以下三点方式:第一,在工程施工前要仔细阅读图纸,并对相关参与施工的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测量的过程中要反复进行核准;第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地质状况和水文状况进行设计,避免出现由于应力作用而导致的偏移或变形;第三,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控质量,遵守工艺规则,沟槽以及平基要做到准确,减少误差的出现。

2.3 管材存在裂缝,易漏水

此类问题,一般是由于管道的材料出现问题。在购进管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审核管道的材料是否达到工程要求,生产企业是否具有生产资质等等,并且在购进时,要企业提供相关的材料证明。而在结算管道货款时,可以分期支付,指导管线没有质量问题,再去结清剩余的款项。当管道出现蜂窝、外表面不平整、内径数值不统一时,要联系厂家进行更换,如果问题严重,必须进行废弃处理。

2.4边坡土方坍塌或滑坡

在施工时为了节省土方,边坡过陡,预先没采取有效降水措施,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而塌方。如果堆积物过高过多,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使沟槽出现塌方,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震动,导致堆积物出现晃动,造成底部的应力不均匀,使沟槽边缘出现塌方。因此,在进行挖设沟槽时,要注意不能够将土方堆在沟槽边缘,距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如没有明显坡度和其他特殊地质情况等环境下,应至少离沟槽 1M处,方可保证沟槽不被损坏。

2.5管头露出或缩进井壁

针对这种问题,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将管道铺设的长度进行精确测量,并计算管道之间的长度。在两个检测井之间的长度确定后,要留出管道端头的距离,防止管道端头露出井壁以及端头长度不够的现象出现。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检测,以保证最终的施工效果。

2.7检查井壁

这种问题解决起来相对复杂一些。首先要对井的基层和垫层进行检测,确认是否有井体下沉的现象,如果有井体下沉,则需对局部的管线进行重新铺设。在铺设管线时,要保证管线下的土层密实饱满,如土层较松,则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硬化,通常可以采用夯实、灌浆等方式处理。在重新铺设的管道与原管道交接的地方,需要刷一层水泥原浆,并且需要进行防水和密闭处理,防止管道渗水。另外在新管线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原管道的配套处理,尽量不去改变原油管道的路径,防止井体以及管道整体发生形变,造成渗漏。最后,铺设管线要注意水平度,偏差不能够太大。

2.8管网施工管理

首先,在进行施工前,要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地下管线的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大面积铺设管线,一些水、煤气等管道纵横地下,加之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光纤通信发展起来,多数光缆也都是在地下进行铺设的。因此,在进行施工时,不能够对其他单位或部门的管线进行破坏,做好规划;其次,要反复测量打桩的位置;再次,要在正式竣工前进行实验,向管道内注水,水量为暴雨级别。

3、结束语

城镇化建设不断加速,使污水雨水的排放成为城市配套服务的重要工程,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并且为了净化城市的环境,必须加大力度建设更多有效的排放污水雨水的管线。文章虽然对城市污水雨水的管道建设问题进行了阐述,也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也都有自身的实际难题,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利用行政资源,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让城市更美丽,让人民更健康。

参考文献

[1]雒新峰,魏朝晖,污水、雨水管道施工中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价值工程,2013年第01期.

第4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摘 要 2010年,房产税改革问题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和讨论。房产税何时开征,怎样征收,对房市会有何影响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而言,房产税改革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房产税 改革 税收公平 房价

一、房产税的基本概念及其目的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从性质上看,房产税属于保有税,即针对不动产保有行为的一种征纳。

根据国务院1986年9月15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房产税采取从价计征和从租计征两种方式。从价计征是指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按1.2%的税率计税缴纳;从租计征是以租金收入按1.2%的税率计税缴纳。《房产税暂行条例》同时规定征税范围仅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从房产税所具有的特性来看,房产税具有两个目的:一、有利于筹集地方财政收入。房产税属于地方税,征集房产税可以为地方政府筹集市政建设资金。二、有利于加强房产管理。房产税是调节房地产市场的工具之一,可以提高房屋的使用效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二、房产税的法律本位分析

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快的背景下,房产税改革一次次被推上风头浪尖。继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提供公积金住房贷款以及对提高贷款首付比例进行一系列规定后,房产税似乎成了调整房价的最后救命稻草。诚然,税收作为国家调控市场的一种手段,必然能对市场中的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征收对象来看,房产税确实能够提高房地产投机者的价格成本,从而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资。

但从房产税本身所应有的性质来看,房产税些许程度上被误解和扭曲。目前在房价过高的压力下,房产税的改革直指个人住房,这无疑是将从没有产生任何收入的个人手中生生征走一部分税收,房产税的征收必将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税收真正的目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将征纳的房产税用于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以促进本地区的繁荣,从而带动房价上涨。因此,房产税的征收本意应该是促进房地产的发展,但如果将房产税用于抑制房价,明显违反了房产税的本意。

三、房产税的税收公平问题

税收平等权要求根据每个纳税人的税负能力确定征收标准,即量能课税。量能课税主张同等负担能力的人负担同等的税收,不同纳税能力的人负担不同的税收。做到量能课税是非常困难的工作,如个人所得税就存在显示公平的问题。具体到房产税,问题更加复杂:1、房产税的征收对象为房屋本身,但房屋所有者的税负能力是不一样的。2、房产税征收范围确定,如果只针对商品房势必造成不公平。我国目前存在商品房,集资房、福利房、合作建房、经济适用房等多种住房。针对哪些房屋征收以及设置多少的税率都是棘手的问题。3、如何界定纳税人是投资者还是自用者。将投资者和自用者一视同仁,是对自用者的不公平,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4、继土地财政后,地方政府又会通过房地产税聚敛大量的税收。这部分税收将何去何从,是否能够用之于民。这部分税负会不会转移至购房者和租房者,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四、房产税改革税制设计问题

我国目前在房地产方面的征收税种繁多,重叠课税,已造成税负过重的问题。如在土地出让金已经构成了大部分房价的情况下,如果再开征房产税,无疑是雪上加霜。且税负最终又会转移到购房者身上,虽增加了投资者的购房成本,但也同时增加了普通居民的购房成本。因此,建议在将房地产市场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费整合后,再考虑房产税的问题。开征房产税以抑制房价本身就是违背了房产税的本意,如果非要开征房产税,那么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制:1、首套自用房免征房产税。首套自用房为家庭生活基本用房,并不具有投资性,因此应该免于征收房产税。2、建议房产税采取累进税率。即从第二套房开始征收一档税率,第三套房征收二档税率,以此类推,逐渐升高税率,以打压房地产投资过热行为。3、有效区分投资性房产和自用房产。只有这样才能凸显房产税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当然如何定性为投资性房产的标准难以把握,可以根据是否长期居住等方法确定。4、征收房产税必须降低土地出让金。参照国外的做法,取消占购房比例成本最大的土地出让金,使房产税更为合理。这样,一方面降低了房价,减轻购房者负担,另一方面一次性的土地收益转化成长期的税负收入也可以减少政府的卖地财政的弊端。5、房产税信息需公开透明。信息公开透明可以杜绝不公平现象,亦可以监督政府行为。

第5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仅停留在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的基础上,许多老师只把阅读材料作为传授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的一种形式,其主要表现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阅读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对课文“精耕细作”。学生通常只注重教材上的那些文章,很少涉猎课外读物,阅读量普遍较少,尤其对较为偏远的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老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差,没有必要做课外阅读,学生一般只通过有限的途径和固定的场所被动地接受一些词汇、语法等知识。这种教学思想和方法束缚学生的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二、 语言因素限制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形式

所谓语言因素,就是学生对单词、短语、习语、句子、语言规律等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学生对词语和语法意义的了解与掌握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必备条件。一般说来,一定的语言知识是形成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也就是说,知识水平影响着能力形成的速度和质量,普通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知识贫乏。知识与能力是相互对立的统一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三、 非语言因素阻碍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语言因素对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非语言因素对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非语言因素包括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方法、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良的阅读习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经常习惯性地用手指、笔、尺等指着单词进行阅读,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单词方面,忽略了文章所反映的信息内容。有些学生喜欢“声读”,这种习惯其实是很不科学的。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般人默读的速度是他声读速度的两倍”。“声读”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更不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有些学生偏向于“心译”来阅读,而且有不适时地、频繁地查阅字典(尤其是英汉字典),使得文章支离破碎,大大影响了阅读效果。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坏习惯不仅增添学生的身心负担,而且又降低学习效率。因此,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客观上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2)不健康的阅读心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焦虑状态时,就容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阅读理解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英语老师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调节学生不健康的心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坚持做到信心十足,心平气和,能动地理解文章内容,那么学生获取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完全可能的。

(3)有限的语言背景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某个民族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的表现形式,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还须了解和熟悉一些英语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与生活方式等。

由此可知,教学因素、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

那么,怎样才能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呢?

第一,重视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1) 课前预习,提高自学能力

预习时一般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A)拼读生词、词组,扫清阅读障碍。B)浏览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C)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的见解。D)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问答。

(2)围绕中心,整体教学

课文首先应做一个整体来教,随后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

(3)基础知识,精讲多练

第二,语言知识是形成良好阅读能力的重要条件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突破语法关。

英语语法的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结构、词类的用法、动词的形式、时态和语态等。

(2)精读和泛读的统一

第三,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是提高英语阅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途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会学生自主性探究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大体是fast reading, intensive reading,然后配以questions,最后老师对一些语言点进行梳理解释。久而久之,就习惯于老师提问题、学生被动的回答问题的模式,学生下课以后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问题。而实施自主探究式阅读,就是要学生在阅读课文中自己深入探究发现疑问,解疑释疑。这一变化,是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阅读中的主体。

(2)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任务。笔者提供了几种阅读方法:

两遍阅读法

在拿到英语文章时,要先通读全文,在通读全文时抓住文章的general idea,要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性词语主题句或是结论性的句子。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句子或是生词,用笔划出来即可。第二遍阅读带着问题逐句细读,找出能回答问题的关键词,对文章的生词要善于通过上下文的意思,和某些句子的语法结构进行分析,猜出其生词的含义。

略读法 (skimming)

第6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一、准确运用词语,增强表现力

1.锤炼动词

在写人叙事时,动词更直接表情达意,贴切的动词,可以准确透露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让人物鲜活起来。鲁迅刻画孔乙己时这样写道:“——孔已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罩”和“摇”等动词既写出孔已已的善良,又表现他的迂腐可笑,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如《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了一拉,便罩住了”。运用“扫,支,系,牵,撒,看,拉,罩”等一串形象感极强的动词,把捕鸟的全过程描绘得活灵活现,如临其境。

2.用好修饰词

写天气的炎热,老舍在《骆驼和祥了》这样描述:“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还没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一个“狂”字,把事物拟人化了,刻画出天空热得失去了理智,“下了火”也就顺理成章。如《春》:“小草偷偷得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嫩嫩”“绿绿”这几个形容词准确而逼真的写出早春时节,小草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生长的情态和颜色。再如《从百草原到三昧书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这段文字中几个复合形容词,形象的描绘出百草原充满无限生机又美好叮爱,突出百草原是“我的乐园”。如果没有这几个准确的形容词就达不到所要表达的效果。

二、恰当使用修辞,提高表达效果

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固然很好,但如能在此基上恰当的使

用一些修辞,会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如《社戏》月夜航行片段:“两

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起伏的群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此处比喻句,把“我”盼望已久,一波三折,最终如愿一尝去看戏的喜悦,急切的心情准确恰当的烘托出来。如果改用平铺直叙,还能真实细腻再现出“我”当时的心情吗?春天是百花怒放,万物争辉的时节,朱自清是这样描写春花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话用了排比和比喻,形象的写出百花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的景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他不仅摆脱常人反复描摹,杂乱无章的呆板毛病,而且取得诗中有画,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效果。冬天的济南是可爱的,而披上小雪的济南城外的小山就更可爱了:”一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描摹出小山娇小,美丽,可爱的情态。修辞是语言百花苑中艳朵奇葩,如能在文章中恰当的插上几枝,你的文章定会增添几分亮丽的色彩。

三、采用不同句式,增强语言灵活性

1.整散结合

整句工整而有力度,散句舒缓而多变换。整散巧妙组合,舒缓自由, 开合有度。时而如大弦嘈嘈,时而似小弦切切;时而像狂风骤附,时而如丽日和风。整齐中富有变化,和谐中追求灵活。形成错落有致、灵活有序、整齐而富有变化的语言美。 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兀无穷年,历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顾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的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里,整句与散句结合,长句与短匀结合,整匀对称和谐,散句灵活自然,读起来韵味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2.用好倒装句

第7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Abstract: As an exploitation forerunner area of national strategy, Changjitu will become the new economic growth and promote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province. As an economic lever of national macro control, Tax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policy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With the Provisional Regulations on Value Added Tax Revision has been revised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has published, the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transformation of value-added tax and enterprise income tax have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restri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angjitu strategic econom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tax workers and tax theory researchers should fully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preferential tax policies, find out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propose solutions and give the specif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关键词: 长吉图;区域经济;税收优惠

Key words: Changjitu;regional economy;tax p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190-02

1 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

①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不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分立,不公平竞争导致一味追求外资企业的名头而产生行为的扭曲,不仅不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戳伤内资企业的积极性。

②政府对于建设期较长的新办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由于新办企业从成立到产生效益,一般都需要经历三年到五年的时间,在企业的起步阶段都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国家对于企业的税收优惠大多是前两三年,而到了第四五年大多是减半征收。这就造成了企业在没有产生经济效益时能够享受到税收的优惠政策,而产生效益后反而享受的优惠少了。因此,很多企业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税收减免,而是获得了名义上的税收优惠。

③税收的优惠政策还不够完善。如:由于征收增值税的范围过窄而不能抵扣购入货物和固定资产的税款,从而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创业初期,弱势企业的微型企业与个体户一样多以家庭成员为主,微博的利润使得对于税费负担十分敏感。但是,微型企业的税费明显高于个体户。目前,我省的微型企业主要从事传统的服务行业和饮食行业,采用的5%以上的营业税不仅没有优惠,反而比小规模制造业的3%高两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进一步完善目前区域的经济税收优惠政策很有必要。

④目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粗放型和高污染。但是由于涉及环保的税种太少而没有足够的调节力度,从而缺乏制约排放高污染项目的制度。我们应当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来实施“绿色税”,坚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⑤由于税收优惠手段较少而方法单一。目前的区域税收大多采取减税、免税和退税等直接优惠的方式,从而结构比较单一而缺乏灵活性,运用间接优惠的方式较少,如加速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延长经营亏损的结账期限以及延期纳税和再投资退税等方式,这样不仅不利于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和减少企业的投资风险,更不利于亏损老企业的脱困和发展特色产业。因此,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出台一系列科学的、有效的以及实用的优惠政策。

⑥缺乏对税收优惠质量和效率的监督制度。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税收优惠政策质量和效率的监督制度,从而缺乏税收的优惠管理。目前,急需解决和研究的重点问题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税收优惠质量和效率监督制度,以杜绝冒享税收优惠政策的发展,将税收优惠落实到实处。

2 对长吉图快速发展税收政策上的几点建议

①统一政策,公平竞争。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二为一是大势所趋,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改革措施。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建立公平竞争的区域环境,充分激发内资企业的积极性。

②加大完善政策的力度。国务院批复的《规划纲要》富裕了延边地区先行先试的权利,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政策契机加大力度先行先试。对购进用于建造不动产的原材料和负数设备所包括的进项税额实施全额抵扣制度,对企业阶段的微型企业,允许企业自由选择执行企业税收政策还是执行个体户纳税办法,税率和税额均从低。取得营业资格日或纳税申报日改为企业产生效益之日起三年内免税,第四到五年减半征收,给企业带来实际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外购货物和固定资产投入大的服务行业,对其涉及的税款抵减应交营业税。为了扶持微型企业以及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当给予企业真正的实惠。

③绿色税收,不忘环保。税收在给予企业政策优惠时,不能一味的只优惠不处罚,对于高污染以及产生工业垃圾的工业,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造成面源污染的企业应加重征收环境保护税以兼顾保护环境。对焚烧麦秆等建议开征垃圾填埋和焚烧税,此外,对垃圾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的企业给予“三废”企业同样五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的政策。为了提高进口产品质量以及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应当对进口环节开征绿色关税,并对污染严重的加征绿色关税。

④优惠减免,手段丰富。税收优惠政策除了直接优惠方式外,还应当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一些间接的优惠方式,以求达到灵活多样和与时俱进的效果。将优惠和奖励政策更多的给予重点扶持企业,以所得税的形式经惩罚加重征收的税款返给重点项目和企业以达到放水养鱼的效果。

⑤事后监督,优惠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税收优惠政策质量和效率的制度,使得我国的税收优惠管理还处于空白状态。而《规划纲要》则赋予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利用政策的同时更要为国家和人民负责,不仅要做好,更要管好。为了落实和监督区域经济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应当建立税收优惠管理办公室。同时,在国、地税务网站上公开优惠企业的名单、优惠依据、优惠时间以及优惠的计算方法等信息以做到优惠政策的公开和透明,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此外,对于政策的实施效果应当做出总结性报告。

参考文献:

[1]邴正.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带动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J].社会科学战线,2010(4).

[2]魏后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型与税收政策研究[J].税务研究,2011,(7).

第8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你院闽法民他字〔1981〕第05号函收悉。关于黄一鸣与黄婉贞房屋案中涉及房改留房的产权问题经研究:私有出租房屋改造后,留给房主的自住房产权仍属原房主。具体处理同意你院的意见。

附: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请示报告(节录)

最高人民法院:

我们在审理福州市黄一鸣与黄婉贞房屋纠纷申诉一案中,因涉及到有关房改政策问题,上下级法院认识不一,特向你院请示,现将该案的情况和我们的意见,报告如下:

……略我们在审查此案中,根据黄菊初、王玉兰的档案及有关证人的材料,证实延平路2号四进房屋一座是属于黄连初、黄菊初、黄桂初共同经营中原樟脑厂和协昌豫行的款项购买的,由于黄连初早死,故用黄一鸣与菊初、桂初的名义买的,他们的房屋从来没有分析过,该屋应属于他们父辈三兄弟共同所有。关于这点我们与一、二审法院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对房改留房的认识和适用政策是有分歧的。我们的意见是:

(一)延平路2号房屋在私房改造中,房管部门将该屋二进留给黄连初之妻王玉兰居住,三进留给黄菊初、黄桂初居住。我们认为房改留房给他们居住,不等于是给他们分产,因为留房并无改变所留房屋的私人所有性质,其留房产权仍应属于原共同所有人,但一、二审法院以房改留房居住作为确定产权的判决依据是不当的。

(二)延平路2号二、三进房屋产权既属于黄连初、黄菊初和黄桂初共同所有,他们三兄弟的共同财产尚未分割清楚,而一、二审法院却先把该屋二进产权确定为黄一鸣等一家人的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且对王玉兰赡养费也没有妥善安排是不妥的。

第9篇:关于税法的问题范文

一、关于已购置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和折旧年限的处理问题

新税法实施前已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已按原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并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新税法实施后,对此类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重新确定其残值,并就其尚未计提折旧的余额,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减去已经计提折旧的年限后的剩余年限,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计算折旧。新税法实施后,固定资产原确定的折旧年限不违背新税法规定原则的,也可以继续执行。

二、关于递延所得的处理

企业按原税法规定已作递延所得确认的项目,其余额可在原规定的递延期间的剩余期间内继续均匀计入各纳税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关于利息收入、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的确认

新税法实施前已按其他方式计入当期收入的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在新税法实施后,凡与按合同约定支付时间确认的收入额发生变化的,应将该收入额减去以前年度已按照其它方式确认的收入额后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收入。

四、关于以前年度职工福利费余额的处理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64号)的规定,企业年以前按照规定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年及以后年度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首先冲减上述的职工福利费余额,不足部分按新税法规定扣除;仍有余额的,继续留在以后年度使用。企业年以前节余的职工福利费,已在税前扣除,属于职工权益,如果改变用途的,应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五、关于以前年度职工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

对于在年以前已经计提但尚未使用的职工教育经费余额,年及以后新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先从余额中冲减。仍有余额的,留在以后年度继续使用。

六、关于工效挂钩企业工资储备基金的处理

原执行工效挂钩办法的企业,在年1月1日以前已按规定提取,但因未实际发放而未在税前扣除的工资储备基金余额,年及以后年度实际发放时,可在实际发放年度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七、关于以前年度未扣除的广告费的处理

企业在年以前按照原政策规定已发生但尚未扣除的广告费,年实行新税法后,其尚未扣除的余额,加上当年度新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后,按照新税法规定的比例计算扣除。

八、关于技术开发费的加计扣除形成的亏损的处理

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部分已形成企业年度亏损,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九、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