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镇化;家庭教育;高校教育;思想政治;协同机制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三大支柱,又有着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所难以取代的功能[1]。对于农村而言,家庭教育一般来说都处在最薄弱之处,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甚至成为教育的盲点,很难做到与高校的有效沟通,更遑论协调机制的形成。只有形成农村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才能保证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进行顺利。
一、农村家庭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
家庭是高校学生平时生活的场所之一,这一点农村与城镇并无显著区别,但农村学生处在家庭的时间相对而言要少一些,但其基础性作用则不容忽视[2]。
(一)培养目标相同
中国人普遍关注家庭教育,这是有很深的历史与文化渊源的,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中,尊老爱幼的孔融让梨故事,极尽孝道的卧冰求鲤故事,家庭教育的孟母三迁故事等,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另外,家庭之中也常用“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句子来鼓励孩子学习,这些故事与格言并非完全没有缺点,但是总体上表达出了我国文化中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体现出了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那种积极向上精神,这与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基本相同[3]。高等院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它担负着对当代大学生实施品格、素养塑造的重要功能,利用课堂上讲解、课堂下贯彻的方法,使大学生了解到学习的原因是什么,学习的结果是什么,将来又如何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这正是家庭教育目标的再现与深化。
(二)培养内容统一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思想倾向正确,而且了解世界发展局势,并积极借鉴科学技术方面的新鲜事物,这对大学生的指导非常有利。而与此相比,在家庭教育环节,因为时间、工作、学历等多方面原因,农村家庭教育的优势要更弱一些,总体上只能给学生提供基本启蒙教育,难以保证教育的科学效果。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学校教育再科学合理,若是缺少来自于父母的示范指导,学校教育成果也不容易巩固,只有家庭同学校形成合力,达到内容上的统一,才会使学生心悦诚服,出现实质性教育成果。
(三)培养空间互补
学校负责上学时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可以有效填补寒暑假期的空白阶段,在假期,父母等家庭成员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劳动与美好生活的关系;可以带领学生看望老人,使其意识到生命的可贵。而在学校期间,体育课使学生增强体魄,专业课使学生提升专业技能,丰富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养成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与感恩精神等等。因此说,学校与家庭两种不同的环境对学生所起到的教育功能是可以互补的[4]。
二、农村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家庭教育同城镇化的差距
农村家庭教育同城镇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家长文化程度问题,城镇家长文化程度较高,现对我省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得出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农村家长与城镇家长的文化程度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因条件与环境的不利影响,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镇家长,有相当一部分是初中甚至小学文化,自身文化素质的薄弱,使得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家庭教育知识不丰富,同时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也不够了解,教育与管理手段不够科学,用理性观点看别人子女,用非理性观点看自己子女,这在农村家长群体中尤为突出。其次是家长教育观念问题,多数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智育情况,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德育情况,这种心理偏向性根深蒂固,渊源有自,与城镇化需求是不相匹配的。这种观念上的落后,使得一些新型教育理念与教育举措无法在家庭中得到落实[5]。当然表中所列只是大致情况,并非所有农村家庭教育都是此种情况。然而农村家庭教育的观念落后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导致了教育水平同城镇化进程的要求不符。
(二)农村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存在的问题
1.家校信息交流不够畅通
家庭与学校没能有效沟通,导致信息交流上的阻碍。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整体上同家庭的联系是较为松散的,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对学生进行教育,而未能形成同家长进行积极联系的理念与行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效果不佳。而从家长方面来讲,几乎很少同学校主动沟通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内容,所以也就根本不会在子女假期时间配合学校做出适宜的家庭教育。
2.农村家庭教育平台缺失
虽然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近些年有了很大进步,可是与城镇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在城镇化建设完全实现之前,应该说家庭教育的平台是缺失的。一方面,家长要忙于生计,平时同学生间的交流机会较少,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即过早地领略了生活的不容易,要帮助父母进行生产劳作,使自由支配时间大大缩短[6]。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数剧增,有相当一部分是异地务工,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更少,更难以谈及家庭教育,所以难以形成良性发展的农村家庭教育平台。
三、农村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策略
(一)提升家庭成员素养
要使家庭的教育环境得到优化,需要关注自身素质提升。家庭成员需要互相督促,按照城镇化后的要求管理自我,尤其是关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借助先进教育理念影响学生。坚定立场、以身作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言传身教的效果必然要优于口头说教。另外,家长对于自身已经存在的问题,应当敢于面对,敢于承认,用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崇高形象,而不是刻意规避问题。另外家长有必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加以更新,主动接触科学教育手段,随时与孩子交流思想,了解其近期想法,做到以人为本、宽严相济。
(二)促进家庭道德建设
家庭道德是各家庭成员间所需要遵守的各类道德规范。家庭道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家庭成员均需要对自身行为加以规范,使为人与处事准则更符合高尚情操要求。比如对于家庭成员中的年长者来说,应当注意到人人平等家风的形成;对于家庭成员中的父母一辈来说,则应主动承担学生孝老敬亲的良好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家庭成员中的兄弟姐妹而言,要以学校教育内容为理论指导,以家庭成长环境为实践基地,做好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三)形成家校沟通机制
对于高校来讲,应当主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家校和谐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沟通机制更加常态化。尤其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讲,因其普遍具有学习韧劲,良好家校沟通机制更容易引发积极效果。高校需要同家庭一道,共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点,共同摆正心态,用平等的态度、真诚的话语全面交流互通,随时发现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并处理好。特别是对于高校而言,需要把现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建立形成培养信息数据库,使学生的真实家庭信息及时载入更新,并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向家长说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心理变化、思想动态等;家长也要借此机会,把学生在家期间的生活情况与学习情况告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各项学生工作。
(四)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并非独立存在的事物,还需要来自社会的大力支持。所以社会有关部门及人员亦应保证价值导向的正确性,积极营建优良社会环境,给学校与家庭开展各类思想政治活动提供契机,让学生得以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接受充分体验锻炼,了解社会规范,增加社会交往面。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家长课堂,特别是开设专门针对农村家长的课堂,让家长理解农村家庭教育同城镇家庭教育的差别,并使其有意识缩小这种差别。
四、小结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创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长期性与艰巨性来自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也来自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尤其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农村家庭教育环节的缺位,已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受到了不良反作用。对此,有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家庭与学校间有效沟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真正落实,为城镇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林幸福.审视与建构: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培训体系的思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52-53.
[2]孟庆荣.浅议中职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J].科学与财富,2011,(02):21-23.
[3]赵效萍.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8):57-58.
[4]王芳.社会支持网视野下的农村家庭教育———以皖北农村家庭教育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45.
[5]田夏彪.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关系的失序与消解[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40-42.
谭会(1990-),女,汉族,云南昭通人,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成因的全面分析,着重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根据权威调查,中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里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就显得更为紧迫。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大多数祖辈只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越显凸显。因此,只有充分、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现状,才能最大效度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农村留守儿童欠缺全面的政治观念
当问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方针、政策等有关问题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示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不知所云。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了解中国当前的时事政治、基本国情等相关内容完全没有必要,更不要妄想谈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荣辱观等内容。
2.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法律意识薄弱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价值观错位、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可以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人生缺少正确的理想。同时,儿童在人生观形成的启蒙阶段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这种爱的方式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陷入“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中,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概念。长期下去,这种不良的风气就愈演愈烈,最终易导致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欠佳
大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次,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照管,他们只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要么溺爱,要么放纵不管,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成长。而大多数父母只单纯的用金钱来安慰他们,缺少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关心,最终使留守儿童形成偏激的性格,当出现任何不顺心的事时,就容易走向极端。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现状的成因分析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政府层面的原因。
1.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确的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不好;其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婆这些祖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的甚至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有限,而且大多数祖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加之在农村,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更不能兼顾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社会层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边缘山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不想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日子,他们想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因此,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从而使子女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3.学校层面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但是在偏远的农村,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一课程,更别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了。其次,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渴望在这里收获知识和关爱。而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4.政府层面
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程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再加上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子女长期“两地分居”;其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忽略了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部门的放任不管,让留守儿童在其错误的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复杂综合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家庭和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变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鼓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圆。农民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为了给予子女衣食无忧的生活才来到城市打工的。长期与子女分开也让农民工不能全心全意在城市工作,只有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孩子长期“两地分居”的状况,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健康的成长。
其次,对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政府应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特别建立和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权益。
再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帮助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深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切身情况,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的各项具体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
最后,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既能减少进城务工人员,让子女和父母团圆,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2.注重家庭的亲情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该从家庭抓起。
第一、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
目前,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有的父母认为,改变家庭经济环境,为孩子提供物质帮助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则认为,只要孩子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放纵孩子,不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干脆就放任孩子不管。其实,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父母在孩子的各种意识形成的初期离开孩子外出打工,孩子缺失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关爱,因此在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偏差。所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得已必须出门打工,必须增加与子女的联系,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方面,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等方面;其次,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留守在家的子女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多与监护人联系,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第二、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看管或者寄宿在学校,祖辈由于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生活条件等原因不能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要么放任孩子不管,要么溺爱孩子,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甚至有的祖辈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方面,而对孩子的学业、心理发展等方面一无所知。寄宿在学校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更是一步步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这个监护人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应该对孩子的学业、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负责做到真心关心孩子,补足孩子从父母这里缺失的爱。监护人还应及时与学校、父母联系,了解孩子的一切情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3.加强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重视
第一、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
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学校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一般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留守儿童有了心理问题也无处倾述。所以,学校应建立老师――学生之间的的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学生的关心,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
许多农村学校由于环境艰苦、薪资水平低等等因素,导师学校缺失大量的教师,甚至出现一师教多学科的情况。有的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没有年轻教师加入,导致学校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丧失兴趣。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学生也就不能学到该方面的知识。使得本来就已存在的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能的话,成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第三、健全留守儿童寄宿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距离学校较远或者没有找到适当的监护人时就会选择寄宿在学校,而在寄宿学校老师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应该建立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这里有亲入姐妹的同学,有父母般慈爱的老师,使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秋香.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障。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要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员工对所从事的工作及所肩负的使命的正确认识,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应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当前,政治理论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和学习。学习科学发展观无疑应当放在全农信社各项工作的首位,必须在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上和工作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地位,深刻领会其精髓并武装干部职工。学习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对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排找认识上的差距,突破思想上的障碍。还要建立正常的学习制度,要建立学习中心组,坚持“”制度和机关定期学习制度。通过学习,有所认识,有所进步,有所提高。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理沦教育的深化和补充,也是一种沟通关系、增进理解、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最基本的工作。目前,改革过程中新旧体制交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涉及到员工工作、收人、下岗带来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对广大员工做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干部职工认清形势、面对困难、看到希望、树立信心。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五结合、五增强”,即与业务教育相结合,增强渗透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增强凝聚力;与开展优质文明服务相结合,增强服务意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增强发展后劲;与职工自我教育相结合,增强战斗力。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求方法、务求实效,注重抓两头、带中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意研究职工思想动态,掌握其脉搏。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以“三德”系列教育为基础,加强队伍建设
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好坏,是衡量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行业的道德水准如何,也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当前,树立农信社的社会形象,全面加强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三德”系列教育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三德”建设要从强化以忠心献给农信社、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热心献给岗位、孝心献给父母、温心献给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六心奉献”教育人手,来促进农信社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三德”建设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使职工对职业道德由被动接受到自觉执行,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整体素质。信贷人员、财会人员、出纳人员、储蓄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使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努力为农信社振兴多作贡献,防止和纠正吃、拿、卡、要、报的行业不正之风。
三、以法纪法规教育为保障,防范金融风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在坚固的法制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信社业务经营长久稳健地运行。因此,加强对农信社队伍的法纪法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加强法纪法规知识学习。全体干部职工要牢记并执行本单位制定的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用法律约束自己,减少和杜绝违法经营、违规经营。二要强化党风廉政教育:一以贯之地坚持把思想教育作为治本的根本措施,抓好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重点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兴廉洁办行之风,树立文明办行形象。三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教育,廉洁自律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任务,不仅是党员领导干部拒腐倡廉的道德防线,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教育党员干部通过思想道德自我约束和规范,做到行为廉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
四、以竞争意识教育为前提,营造奋发向上的浓烈氛围
当前金融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农信社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加强形势教育,使员工树立起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首先要有计划地组织员工学习经济理论,使其真正理解市场经济的内涵,明白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以便迅速调整心理承受能力,真正认识到竞争是农信社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勇于面对激烈的竞争,敢于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其次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尤其是在干部聘用、人事安排等热点问题上,必须坚决贯彻“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实行岗位轮换制和干部交流制,并要往复循环地靠竟争选拔人才,这样每一个员工就能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劳动技能和其他业务素质。第三要拉开收入档次,奖勤罚懒,以效定酬,建立工效挂钩的收人分配机制。通过强化员工的竞争意识,在全系统内形成一种竞争的旺盛思潮和气氛,让全体员工自觉为自己的生存、农信社的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
五、以宣传意识教育为先导,塑造农信社良好社会形象
农信社的知名度愈高、社会形象愈好,不但可以获得公众的广泛支持,还可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赋予员工一种荣誉感。在目前农信社深化改革的时期,调整市场定位,开拓城区业务,强化宣传意识,加大农信社的宣传力度十分迫切。首先,在网点建设中必须按照标准化、系统化、统一性的原则,抓紧组织设计策划。新增设、新改造、新装修的营业网点要按统一规定悬挂标准“三牌两微”,逐步撤换不规范的行标行识。其次,营业网点要张贴对外口号、企业精神、座右铭等标语,设立内容新颖、位置显目的宣传拦或宣传橱窗,城区和有条件的乡镇网点要设咨询服务台,并摆有宣传单及宣传手册。此外,还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因地制宜开展宣传。要充分发挥信息和通讯报道的作用,注意捕捉信息、多撰写通讯报道,鼓励上大刊大报,但重点应放在上地方党刊政报上,宣传农信社的实力和农信社人的风彩。城区网点还可借助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介,农村网点可采用刷墙字、拉横幅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宣传。通过宣传,有效地将农信社的有关信息传递给公众,让群众了解、接受农信社,不断提高农信社的知名度。
1.家庭因素
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生活负担重的情况,所以忽视了子女的教育情况。在这样的环境下有利也有弊,部分中小学生会努力,明白用知识可以改变家庭环境。也有一部分中小学生和家长不重视教育,没有长远的眼光,导致他们过早放弃学业,没有受到正规的教育,没有判断能力,容易犯错。
2.整体教育程度低
很多家长都认为子女的教育问题应该全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没有重视家庭教育,没有意识到家长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不重视子女的问题,很多家长面对子女对网络的沉迷甚至不闻不问。
3.过分溺爱
家长的通常思想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人生路程上少点挫折,于是过于溺爱,盲目满足。从而让未成年人没有独立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家长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无论对错都采取支持的态度,这样更让他们肆意妄为。
4.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孤儿
这些问题应该是影响子女成长最为严重的因素,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孩子只能由爷爷、奶奶等亲人对其抚养,很容易导致子女的自卑感和孤独敢。
5.教育方法不妥
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孩子都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想法,只能凭感觉去解决问题,这样很容易伤其他们的自尊心,导致反叛心理的产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校对家庭的信任。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1.多沟通多交流多联系
农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需要加强学校同家长之间的联系。由于部分家长过分相信孩子不会出现问题,或者认为到学校见老师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因此不会主动与学校沟通。因此学校应该多关注这些问题多提供平台让学校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双方都能了解和掌握子女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逐步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多留意多观察
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多留意和观察中小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行为表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挖掘其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从心理入手,让学生认为老师也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我们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所以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将自己作为学生的榜样,用言语和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思想落后的学生,需要老师们去关心他们,走进他们,指导青少年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结语
关键词:留守儿童;政治思想再教育;现状;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42-01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年龄大约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其它地区打工而被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由此形成的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并需要照顾的儿童。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偏差和过错,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学校、社会的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问题所致。因此,笔者站在农村一线教师的角度谈谈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思想政治再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现状分析
1、政治思想观念淡薄。留守儿童政治思想素质差,政治思想观念淡薄,大多数留守儿童无奋斗目标,没有远大理想,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不全面,认为爱国主义只是形式传承。例如:当问及民族精神时,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甚至对当前国家的形式政策知之甚少,总认为这些与自己无关紧要。
2、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比较突出,换句话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规划,只是盲目地对所谓的电影明星崇拜和追捧,并认为多挣钱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标,缺少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
3、法纪观念不强。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却由于其父母的外出而难以得到关爱,加之农村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导致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脆弱、任性、倔强、自私,缺乏同情心和爱心,行为乖僻,逆反心理特别严重。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及纪律观念都较为薄弱。加之祖辈监护人的管理局限及其对留守儿童的溺爱和放纵,常常导致这些留守儿童好逸恶劳、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是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心理存在问题。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上的缺失,且极端的压抑会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使留守儿童最终形成性格偏激的倾向,出现稍有不顺心如意的地方就会走向极端,以致使这些留守儿童心理扭曲,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极易导致孩子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别人的社会交往。
二、留守儿童的现状形成原因
1、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迫于家境困难。大部分家庭父母出门打工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生活困难,且附近村落有打工致富的先例。同时迫于生活压力和对更多经济利益的追求,许多青壮年夫妻都加入到打工的行列之中。
2、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和农民工维权意识的薄弱导致留守儿童父母长时间滞留在外。留守儿童父母待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即使春节回家也最长不超过半个月。有的仅有一个星期左右的假期。这是由于当今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家长是在私企工作,随时就有被辞退的可能,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和寻求稳定的工作,大多数家长会牺牲和孩子团聚的机会。与其他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
三、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思想政治再教育对策
1、强化班主任再教育工作,认真上好班队课。
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在学校主要是由教师通过结合各科教学来抓。但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再教育尤其重要。班主任要认真上好每一节班队课,由于教学质量考试制度还没有改革完善,大多数班主任只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周一节的班队课没有认真上好,有的干脆用作主科教学。这样对学生常规政治思想教育没有做好,更谈不上对留守儿童政治思想再教育。作为班主任,每周的班队课上首先要总结上一周学生学习情况,对出现的好人好事及时给予表扬,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及改进意见。开展政治思想再教育活动,班主任需反反复复,持之以恒,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找他们谈心,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可以通过班队课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让留守儿童,学生在班队课中多发言,让他们把苦恼说出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步减少他们的自卑感。
2、开展各种团队活动,对留守儿童政治思想再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是性格孤僻、自卑,因此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来使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我校长期以来均坚持认真开展各种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团队活动,每学期均开展一至二次大型活动。2015年,活动内容有“书法绘画”,“劳动实践”,“故事演讲”,“青少年卡拉OK歌手大赛”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大批的留守儿童在思想上受到了再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从而脱颖而出,成为拔尖的优秀人材。各种团队活动不但能使留守儿童各个方面得以发展,而且和学科成绩密切相关,活动开展得多,学生思维得以开拓,脑筋变得聪明,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积极发言,大胆提问,发挥其主体作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凡是团队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对留守儿童的再教育就做得比较成功,学生的学习成绩均得以大幅提高。由此可见,抓好团队工作能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进步,成绩提高。
3、开展法纪再教育工程,强化法纪意识。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政治教育
青少年代表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少年就赢得了未来,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更美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必然要求。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形成初步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主流是健康的,很多孩子与生俱来有着淳朴、善良、耐劳的优良品质,整体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随着社会改革浪潮的变迁,外来的思想与生活方式、父母的离家等都对当前的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状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绝大部分学生缺乏正常的信仰指导教育,“日流”、“韩流”的盛行,使孩子们迷恋明星、盲目攀比;由于父母的外出,孩子们缺少约束,沉迷网络,不仅影响学习,更严重影响了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当今社会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再加上农村生活本身就较城市生活艰苦,部分学生厌学心理严重,一些孩子为了获得更好的物质享受,甚至不惜动歪脑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和城市中的初中生相比,农村地区的初中生由于父母出外打工,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学校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当前部分农村学校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校和教师存在着片面的成才观,没能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用学习成绩以偏盖全,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走过程,或者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单以是否有事故发生来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只看结论不看过程,对个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毫不重视。
②教育观念陈旧。很多学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空洞的说教和强行的灌输,其结果就是保证学生在读期间不出问题,不犯大错,而没有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品位的重要方法。
③教育形式简单化、内容单一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内容只停留在上级机关要求的内容中,方式也以说教为主。忽略了要从日常生活中,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进行教育。
加强农村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认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①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生,作为社会人,与外界的接触是多元化的,而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是全方位的。学校应该和社会各界广泛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重点对象假期跟踪制度,多与家长联系,对于外出打工的学生父母,也要与其取得联系,比起学生的祖父、祖母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要更为先进一些,和他们的沟通也要更容易一些。对学校周围的网吧,组织专人,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纠正问题。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积极主动的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内部应该建立教师自觉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机制,学科教师通常存在着重知识轻德育的观念,学校应该培训教师依据学科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把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世界观。
②形成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应该多以活泼有趣的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变灌输式为渗透式,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开展纪念活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社会调查、参观活动、讲座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优良传统教育、文化传承教育等,让学生了解祖国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和曾经遭受过的苦难,了解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当今中国所面对的国际国外形式等,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了祖国更美好而奋斗的理想和信念等;在政治课、历史课上使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辩论、谈看法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对学生潜意识中渴望认可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引导,给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积极为班级做贡献,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③重视个体,抓住关键时期,寻找思想教育的突破口。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要重视每个个体,对每一个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应该抓住起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生生活发生变化时,如父母离异,父母外出打工等情况下,要多给其关爱和帮助;在学生奋斗成功或失败时要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和鼓励,成功时要教育他们不可骄傲自满并启迪他们要树立更高的目标,失败时要鼓励他们迎难而上,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总之,学校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思想情况,把握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和学生多沟通,交流,化解他们思想上的疑虑,从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事半功倍。
农村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面对社会改革带来的一些思想上的负面冲击、面对因家长外出打工,而家庭教育薄弱的外部环境,农村学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和世界、正确区分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等社会现象,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将来成为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公民。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农信社;新形势;思想工作
最近一些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的农村信用社,通过不断深化信用社金融改革,持续增加新的服务,这给农村信用社持续发展添加了新的活力,使农村信用社的主营业务上了快车道,然而信用社不断发展的同时,信用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落后,为了不使农村信用社在全国金融竞争中落后,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必须提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的工作是农村信用社当前的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一、农村信用社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不足
(一)存在放松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业务经营的现象。现在,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的好坏,不仅是信用社利益、单位员工收入密切相关,同时也关系到农村信用社未来的发展,这就使农村信用合作社没有时间去进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原因主要有二点:一是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像主营业务经营那样的要求,只有一些很难度量隐形要求;二是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没能找到与业务工作的切合点,因此容易出现“两张皮”。
(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不能赶上社会形势的变化。现在,员工在思想政治的工作有些具有不清楚的认知和在社会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困难恐惧心里。有些同志是农村信用社的一些负责人,他们不想做繁琐的思想政治工作,而且办理事情方法不灵活,不能结合现实情况。也有部分人,具有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但是缺乏体系创新,处理事情方法老旧,让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适应农村信用社不断发展的工作。
(三)缺少对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认识。在整个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日常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都为了的存款,贷款和利润,在当前的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抱怨等负面情绪,甚至导致一些违纪现象的发生,因为忽视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没有能够全面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政工队伍萎缩,政工干部素质低。许多信用社没有专职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即使安排,他们只是二线员工或闲散人员,自己的思想赶不上信用合作社的发展,日常也不注意学习,不知道如何工作。这就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有名无实。一些兼职的干部,由于本身有重任,没有时间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看不见,触摸不到,无法检查,而把重点放在抓存款,贷款利率上。因此,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名不副实,远远滞后于其它各项业务的发展。
二、改进和加强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思想认识要上升一定的高度。需要在思想理念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全新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事情,是一项让人的思想、理念产生积极变化的动力,是一种企业不断发展的驱动力。只有农村信用社站在这样的高度,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才能彻底体现,同时努力减少重视业务,不重视思想工作的不良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信用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信用社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现在,农村信用社存在着工作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的矛盾问题,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只靠兼职政治干部做来做政治工作,不能全面适合农村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领导干部要首先学会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好的,他是作为一门课程,必须下一番工夫,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抓住时机,掌握其中要领,才能达到预期理想的成果。然后,根据物质第一性原理,政治工作的目的是服务于经济,同时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必须懂经营、懂管理,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政治思想与经济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领导干部为员工解决生活困难的同时,也要为员工解除困惑,及时化解矛盾,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领导干部必须会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三)关心理解员工,努力把握好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当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新形势下的工作方法,要以理服人,以使人说真话,并与信任结合,这将有助于及时了解和掌握员工的思想状况,并给与及时理性的教育,使员工内心不产生想法。具体做法有三点:首先是要讲道理,以理服人;然后是做实事,以情感人;最后是能奉献,领导起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要把握这三点,就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四)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必须深度。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奏效,主要是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没能有效结合,没能彻底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自身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浮在表面,应以讲究方法和艺术,做的多相结合,突出一个“深”字。提高思想教育的影响。至于服务年限较短的人,以加强他们的社会教育,提高他们对信用社发展历史的认识,提高他们家的感觉;在老员工,拓宽对外认识视野,增加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 郑作广.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N].光明日报,2000,1, 18,B(1).
[2] 王莉.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和创新的几点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00(5).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制约因素 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施加影响的一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效果好既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望和要求。概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功能和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具体来说,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其教育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强化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志。他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过程的有效性和结果的有效性三个重要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结果的有效性具有前提意义、条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中心环节,也是联接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性与结果有效性的中介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是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参与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产物,是我们判断、检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基本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学生广泛接受且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那么,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强,反之则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强。
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外部社会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社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社会环境的巨变,不可避免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冲击和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社会社会竟争渐趋激烈,两极分化加剧,生活成本增加,收入增加相对缓慢。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使很多农村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不堪重负。经济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困难,往往还会使大量来自农村或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等异常心理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仇恨和报复心理。现实与宣传教育的反差使思想政治教育难有说服力。
其次,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日趋多元且法制不健全,各种社会思潮沉渣泛起,在优秀文化迅速生长的同时,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思想也粉墨登场,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因素
1.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没有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起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强调和突显社会需要、社会价值,而忽视和压制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个人价值。在教育中往往单纯从党、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不是为了满足受教育者个人发展的需要和个体价值的实现,而只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存在着片面的社会至上的价值定位。这种状况往往使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单纯的说教而失去亲和力,很难使教育和被教育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被学生广泛认可和接受。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据调查可知,我国很多高校都实行量化管理,学生处、团委这些部门也都有一定的量化考核指标。往往这些部门开展工作不一定是为了解决学生的什么实际问题,而是为了完成某种量化考核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工作不可能起到什么实际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打铁先须自身硬”。塑造人的灵魂的艰巨任务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多种素质。而目前我国高校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有被逐渐边缘化的倾向;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和专业课教师相比,往往福利待遇差、地位低下。在此种状况下,许多优秀教师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离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而大量的非专业人员被安排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4.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健全
长期以来,众多高校对机制建设重视不够,缺乏总体规划,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估机制等。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策机构无法收集准确、完整的信息,自然无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做出一个动态的、客观的评价,不能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出正确地判断和决策。因而,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刚性约束,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改进途径
(一)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须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作用。对此,一是要加强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结合、各个方面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二是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干部、思想政治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体,学校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后勤保障机制。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崭新的任务,这就需要校党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持物质基础。
(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改进教学内容
(1)在加强对学生进行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教育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国家、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2)注意加强政治理论教学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与渗透,注意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益的一切精华,同时有鉴别地从国外学术界引进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和运行一般规律的理论、观点以及先进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课程内容加以调整、改造、整合和重构。(3)注意把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充实到讲课内容中去,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尽可能避免教学内容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2.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
(1)变单向式教学为双向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要把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2)注重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情感信息和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中采用新颖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实现感情的升华,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敬而受其教”的良好效果,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真正人耳、人脑、人心。(3)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及其这种创造形成过程。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意义重大。
首先,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努力促进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形成的同时,大力倡导先进文化思想,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健康的校园舆论氛围。其次,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从学习、生活、娱乐、工作各个方面鼓励先进,鞭策落后;鼓励正确,惩罚错误,使奖励和惩罚成为校园文化的载体,使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念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的因素,时时发挥着心理强化的作用。第三,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在校园环境布置上根据德育任务进行选择和加工,有目的地“优化”“人格化”校园环境,力求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并产生诱导、约束、凝聚、愉悦身心、传承辐射等作用。因此,在进行各种环境建设时,要注重对人的关怀,注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第四,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以及每个时期学生关注的热点,成立相应的社团组织,与时俱进地开展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加强校园网络建设
当今,网络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带来了机遇,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很便捷地获取各种有用的信息,开展生动的教学;另一方面,各种网络垃圾等有害的信息也不断涌入学生的视野,污染学生的心灵,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技术上的管理,做好对骨干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和接入审查;二是加强对网络宣传的管理,完善实名制注册登记,重点加强对网站的信息和BBS的审查,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校园网上传播;三是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四是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的无意识教育功能,创建一些贴近师生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站或网页、BBS、QQ等聊天室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很好的平台尝试。五是进行学习、生活信息进网络管理,开展网上查询、教学、信息交流与,设立网上的邮箱,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使学生参与到学校、院系、班级的管理中来。六是进行网上心理咨询,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网络具有互动性和身份的隐蔽性等特点,便于大学生敞开心扉,宣泄心理压力,达到排忧解疑,疏导矫正的作用。
(五)重点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据有关数字显示,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的比例在5%~10%,人数大概在160万。调查表明,由于贫困生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不可避免地产生消极情绪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成为思想、心理问题易发的大学生群体。对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及早了解学生,特别是从入校开始就做好制定贫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之策。二是要设法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问题。不断完善助学贷款制度、奖学金制度以及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让更多的贫困生从中收益,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业。三是搞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力所能及的限度内为贫困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四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对待生活的心态,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彝族地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5-01
一、研究背景
加强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彝族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漾濞彝族初中生的培养关系到漾濞地区未来的发展,这就要求各初中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发现民族地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到一线课堂和课后学生生活中做深入调查研究,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地设计彝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针对彝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彝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由于漾濞地区彝族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由于地缘、彝族文化历史、语言、自然环境等带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具体表现如下: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漾濞位于滇西,彝族学生的培养关系到边疆人才培养方向、关系到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大局、面临特殊的挑战;漾濞彝族初中生都有民族信仰,平时生活过程中都是用民族语言进行交流,所以在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坚持多样化。
(二)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彝族地区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漾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要,是保持漾濞社会政治稳定和健康发展的百年大计。加强漾濞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未来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漾濞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
三、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优化社会环境
从社会环境相关因分析,要加强彝族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优化其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所面对的围绕在受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是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彝族初中生首先是一个社会成员,其生存、成长时刻都离不开社会,思想政治也只能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只能在教育对象同社会环境的交往活动中实现。所以漾濞地区抓好彝族初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优化社会环境,为彝族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横向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彝族初中生与家庭之间缺乏盲点的情况,积极探索学校和家庭联合的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的方式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彝族初中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时,作为家长,也应该经常到学校去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具体了解清楚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以便在教育时更能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双方的相互配合,进行有效沟通,方便更好地发挥学校、家庭德育资源的汇渠合流,形成公教共育的合力。
(三)学校构建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1.加强民族观教育。民族观教育的内容包括:民族观、党的民族观、关于中国民族工作成就的教育、关于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中的团结、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
2.加强哲学教育。漾濞地区属于欠发达的民族聚居区,这里的彝族学生基本来自落后的农村,从小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民族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哲学素质相对比较差。具体表现为:
(1)运用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尚未完全达到自觉程度;
(2)在辨证看问题方面缺乏系统性。漾濞彝族地区初中学校应该加强彝族学生哲学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给彝族初中生思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最终达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杨聪,等.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成材之路[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业大学出社,2005.
[4]张振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5]康春英.中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6.
[6]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7]苏丽蓉.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丝绸之路,2009(16):110.
[8]马木提江.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9]于林平.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1).
[10]邓晓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11]甘生龙,孟竞玲.浅析影响民族大学生思想的因素[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