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道歉的话语范文

道歉的话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道歉的话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道歉的话语

第1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给女朋友的话语【精选篇】

1 、没有你的天,不蓝!没有你的花,不艳!没有你的饭,不香!没有你的眠,不甜!亲爱的,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2 、繁星点点,夜色宁静,在你回家的路上送上我真挚的祝福,繁星如我,伴你同行,道一声朋友,祝你今晚好梦!

3 、我羡慕太阳,他能看见你灿烂的笑容,我羡慕月亮,她能注视你安祥地入睡,我羡慕自己,至少能时刻想念你。

4 、白天有你就有梦,夜晚有梦就有你。你要好好照顾你自己,不要感冒流鼻涕;要是偶尔打喷嚏,那就代表我想你!

5 、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是一种温馨的痛苦。思念是对昨日悠长的沉湎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

6 、有情之人,天天是节。一句寒暖,一线相喧;一句叮咛,一笺相传;一份相思,一心相盼;一份爱意,一生相恋。

7 、网上的你永远是个谜,在我心中却是如此美丽。为了心灵相知的你,我已经迷失了自己。——思恋你,我终身不移!

8 、生活是平淡的,犹如蓝天下碧蓝的湖水。生活也是诗,在一路的奔腾中高歌。只要我们牵着手,每一个日子都是幸福。

9 、思念如那疯长的野草,在心园肆意蔓延,已成燎原!思念如一杯苦咖啡,心里苦却也最甜,念你每一天!真的好想你!

10 、在秋风里委屈求全,在寒冬里忍受冰霜,只因知道春天可以和你相见。爱的国度,我是卑微小草,喃喃低语,你是否听。

给女朋友的话语【热门篇】

1 、你可知道,你能够走出我的视野却永远走不出我对你的殷殷思念;你能够远离我的身影却永远不能远离我对你的浓浓眷恋。

2 、希望你快乐,捂住肚子乐。蒙着被子乐,流着鼻滴乐,瞧着镜子乐,喝水呱呱乐,想到我就乐,不乐也得乐,看你乐不乐!

3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缕相思悄然寄,悄然而至悄然去。明月传我相思意,但愿时时人相聚。宝贝,想你。

4 、你可知道你能够走出我的视野,却永远走不出我对你的殷殷思念;你能够远离我的身影,却永远不能远离我对你的浓浓眷恋。

5 、愿我的思念,化为蝴蝶,在无眠的夜晚,飞落你的窗前,飞入你的梦中,梦中的你,是否看见,一只蝴蝶深情为你飞舞翩翩?

6 、香烟爱上火柴,属于为爱奉献。老鼠爱上大米,属于追求自爱。我爱上了你,属于上天的安排,你没有理由不成为我的最爱。

7 、一双手,一个梦,生命因你而独特;许下承诺让我一生陪你走;我的笑,我的泪,都想要与你分享,你让我的生命更加坚强。

8 、爱你,却不能与你长相厮守,这是一种痛苦;等你,却不知道结局,这是一种无奈;求此刻能拥有你,求此生能与你在一起。

9 、愿把我的心嵌入你的心,使我俩的爱永远稳定!时间冲不淡真情的酒,距离拉不开思念的手。想你,直到地老天荒,直到永久!

10 、满天云裳缀着霞光,甩一水袖云遮雾挡,恰如你朦胧美丽的脸庞,思念伊人,在水一方,我爱的人儿,可否为我敞开你的心窗?

11 、曾经的甜蜜是何其珍贵,相拥的怀抱还有丝丝余味,离去的你已不再与我分甘同味,任凭爱的花朵枯萎,你也不再会给丝毫安慰!

12 、朝朝暮暮人想你,爱心手机呼唤你,日日夜夜人念你,温馨短信发送你,一片真情越千里,欢快彩铃提醒你:天气转凉,记得加衣!

13 、用最贴心的温度,给你拥抱;用最温柔的眼神,给你呵护;用最实际的行动,把你好好照顾;用最诚挚的情意,真真切切给你幸福!

14 、眼睛在窗口望到的远方,是一片天和想你的目光,天把我的目光像风筝一样,放飞到了怎样爱你的国度,牵扯了我如此幸福的一生。

15 、我心里真切认定的情意不是一燃而过的柴火,我把它看成了时间里的平常,和呼吸一样自在,和生命一样淡然,像每天活着这样存在。

16 、即使明知离开你我的笑会更加美丽,依然不忍带爱远离,只因你的全部即使是忧郁都已成为心底最深的烙印,此生再也无法与你分离。

17 、都说谎言有三宝:天长、地久、爱到老,我却偏偏要把谎言三宝,变成真情三宝。我念你,我想你,总之就是爱你,今生今世只爱你!

18 、曾经走过的路,是为了证明存在而荆棘满途;因为你,所以希望未来即使穿枝拂叶,也不觉辛苦,香飘满径,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

19 、只要有你在每一天都是新鲜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好想从现在开始抱着你,紧紧的抱着你,再也不分开一直到老!

20 、久久的期盼,融入了我久久的思念,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编辑成这条短信,告诉你我久久的眷念。我想你,宝贝,你也在想我吗?

给女朋友的话语【经典篇】

1 、我想你是因为我想看到你,我想看到你是因为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是因为我心里有你,我心里有你是因为我想你。我想把想念传到你的手里。

2 、心里一滴思念雨,每天都在想念你。熟悉身影难忘记,几时能与你相聚。我很挂念不骗你,就像禾苗等着雨,风不停来雨不息,别忘给我发信息。

3 、有一支心曲,是我们所共有的,它用欢乐作曲,用理解作词,用真诚和弦,用记忆尘封,时常用友谊打开共奏,朋友,你的友谊是我今生的幸福!

4 、一天听不到你的声音吃不下饭,两天上班没心情,三天睡不着觉,四天爬不起床,五天进医院,六天准备投胎,七天八天换骨,九天十天你来不来?

5 、爱空空情空空自己流浪在街中。人空空钱空空单身苦命在打工。事空空业空空想来想去就发疯。生活所迫不轻松。这也空那也空,唯有想你最轻松!

6 、我怎么与你相遇,在这时间的距离,是等待缘分的注定,还是增快心跳的频率,你默默不语的理解,我心有独钟的情绪,爱你,我会将耐心进行到底。

7 、时光在指尖流转,似箭;距离在你我之间,不远;思念在渐渐蔓延,不浅;祝福在默默传递,惦念;健康在时时关注,安全;幸福在未来延续,永远。

8 、我期待着,那一缕动人心弦的温柔,将你的爱情土地铺满相思的藤,缠绕着你,缠绕着我,花落花飞,爬满你的肩头,那是我对你永生的追逐和爱恋。

9 、春天有个习惯叫做温暖,风筝有个习惯叫做远方,小草有个习惯叫做成长,我有个习惯叫做想念,想念心里的你,想念眼里的你,想念每时每刻的你。

10 、阳光总在风雨後,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後,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11 、寻找记忆的篇章,惊慌空白的诗章,为何不见字里行间你读过的诗句,只留下相思泪两行,原来爱你早已刻画了心的模样,占据了我全部生命,爱你。

12 、夜很安静,风很温柔,闭上眼睛,脑海里一遍遍放映着那些与你的曾经,那些快乐和悲伤,那些欢笑和眼泪,已随风远去!我想你了,而你在哪里?

13 、孤寂的灵魂陪伴着落寞的情绪,纷飞的思念随风飞舞在天际,爱似迷雾般飘飘移移,日夜思量如何取悦心爱的你;为爱付出再多也愿意,真爱令人痴迷!

14 、我们牵着手一直往前走,路好象没有尽头。突然,你说:我们分开吧。于是,你往东走,我往西走,我想:没有关系,我们还会再见。因为地球是圆的!

15 、一直心神不宁,直到昨天才忽然明白原因何在,原来是好久没有你的消息,想你了,不知道你过得怎样呢,如果你不想我一直难受的话,就马上回复我吧!

16 、思念是根绳,在一起的时候被默默的系上,分离的时候被彼此牵扯着。我对这绳说想你,绳把思念化成短信心,发在你的收信箱里,记得想我,祝你幸福!。

17 、我的思绪是一面墙,有你涂鸦的色彩,我的心跳是一首歌,有你节拍的旋律,我的温度是一个我,有你拥抱的依赖,亲爱的,我爱你,爱你,永远爱着你。

18 、有云相随,风不再孤单;有叶相伴,树不再寂寞;有蝶相恋,花不再悲伤;有地相望,天不再失落;有你相伴,我不再伤感。与你相守,是我最大的心愿!

19 、因为有花,世界所以芬芳;因为有水,自然所以清凉;因为有爱,生活所以阳光;因为有你,幸福所以徜徉。今生有你,感谢上苍,今生有你,希望飘扬!

20 、虽然舍不得咬下一口,这夏天的味道,但是有些记忆还留恋在我嘴角,包括你的微笑,你的歌声,还有那一排排我们并肩时留在沙滩的小脚印,幸福的味道。

猜你感兴趣:

1.送给女朋友最暖心的话语

2.送给女朋友最真挚的话语

第2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关键词:绘画;设计构图;造型色彩

设计立足于绘画基础之上,可算做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延伸。绘画艺术作为设计的源头,与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二者都是一种创造美的行为,都是建立在造型、用色的基础上,并寄托了人们一定情感的行为。有联系就会有差异,设计与绘画最大的区别就是绘画的本质是实现对美的追求,而设计往往依托于商品或是遵循一定的主题和目的。或同或异,绘画与设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联系的同时,设计从绘画中得到了不可忽视的灵感与启发。本文将着重分析绘画艺术对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造型构图、色彩选择、意境表现。在这三个方面,绘画艺术对设计都体现出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1 造型构图的延伸与转化

构图是绘画中的重要部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的传世名作,除了精湛的技法和深邃的寓意外,都毫无例外的有着精妙且独到的构图。提及绘画中的构图艺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家是意大利画家乔治・莫兰迪,他的一系列画作都是利用简单的容器,经由不同的摆放和构图来达成画作丰富的内涵,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如图1)。而将构图设计结合仿生造型(如图2),生动形象又富有构成意味的调味瓶设计便产生了。

当绘画发展为纯粹的构图艺术,首先浮现在脑海的便是风格派的代表人物彼埃・蒙德里安,以及他闻名于世的《红、蓝、黄构图》。这样纯粹的对构图的研究不仅为人们带来了对绘画艺术的新思考,更是为后世的设计打开了全新的大门。简单的矩形与线条的组合,经由纯粹的构图艺术表达出一种美,一种纯粹的视觉上的美,也就是构图的美。这种构图艺术用在设计之中,使得设计呈现出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融洽而又丰富。用边框和木纹的柜门组成大小不一的矩形(如图3),就像蒙德里安的画作看似杂乱的分布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主机箱的设计则是在一个立体空间中达成几何体的构图处理,增加了产品的硬朗风格也突出了科技感(图4)。同样的,沙发的设计在空间上使用了类似风格派的几何构图。用硬朗的风格来处理柔软的沙发,倒也有一番别样的意味(图5)。

2 色彩选择的延伸与转化

色彩选择在绘画艺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什么画作都少不了对色彩的运用。色彩运用得好不仅在视觉感受上更加引人入胜,也更能突显内涵,或浓烈如红,或冷清如蓝,或激进如黄,或平淡白。设计也是如此,无论什么种类的设计,都需要色彩的支持来增加美观性、观赏性,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这里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来说明层次渲染和明暗对比。层次渲染是一种混合色彩形成的一种微妙的颜色风格,所以这幅画看上去有种微醺的感觉。明暗对比让这幅画在某些特定部位,如眼睛和手部有种很深邃的感觉。主色调是黑色,有种成熟、复杂的感觉。乔治修拉于1884年用点画法创作了《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近距离时能看见无数纯色的小点聚在一起,形成从远距离观看的凝聚效果,画作色彩鲜艳,对比度高,用色彩表达出了一个明媚的星期天的主观感受。

色彩的使用与搭配在平面设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2014年APEC会议的海报(图6),红砖、青瓦、绯红的朝霞和蓝中微微带紫的天空,无不体现着一种庄严一种肃穆。表现了中国厚重的历史感,那一抹红墙和天坛金色的立柱展现出勃勃生机的景象,昭示着正在冉冉升起的中国。冷暖的色差对比,能带出不同的情绪内涵,让人印象深刻。

3 寓意表现的延伸与转化

最能体现出绘画意境的无疑是中国画,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一走笔、一泼墨、一朱砂、一黛青,一纸山高水长、一卷亭台楼阁,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无不在抒发着作者心中的呐喊。谈到国画所蕴含的意境,不得不说山人所作的花鸟画,正如画中的鱼一样,皆白眼向天,意在表达他桀骜的性格以及与时政格格不入的姿态。作为前朝遗民的他,在其画作中可以感觉到那种强烈的孤傲感。借鉴到设计中可以理解为好的设计,不仅仅要有美丽的外观和舒适的体验,更要有一种精神和内涵。这种精神不仅是设计者的内心想法,也是与之共鸣的观者的内心感受。

产品设计中利用自然元素营造中国古典风格的设计,表达了空灵感和简洁感,营造出了产品恬静、素雅的特征(如图7)。这类设计大多用竹、木、陶、瓷这些极富中国韵味的材质作为创作材料。在造型方面融汇现代简约风格,这种搭配更加彰显设计的意境,赋予设计更多静雅的气质。

中国画还有留白的讲究,有时候留白比着墨更加富有内涵,更能表达作者的用意。留白延伸到平面设计中可以理解为对正负形的运用。在平面设计中利用正负形能诙谐幽默地表现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艺术手段。例如,可口可乐的海报(如图8),画面正形是一朵玫瑰,而被花茎所分割的负形是一对亲吻的恋人,明确地表达了其爱的主题。另一个画面正形是两只将要握住的手,负形则是一个鸽子衔着橄榄枝,体现了寓意和平的主旨。

4 结语

绘画艺术对设计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是潜移默化的。绘画的构图讲究设计的构图,及造型结构;绘画的色彩搭配影响了设计的配色;绘画的对象、素材、技法等所蕴含的寓意也同样影响了设计,使得设计获得生命,有了自己的语言。正如文中所说,设计在构图、色彩和寓意三方面从绘画艺术中汲取养分,而种类派别繁多的绘画艺术土壤所能给予设计的影响可以说是繁若星辰、浩如烟海的。绘画与设计绝非是孤立存在的,绘画丰富了设计,而设计又传承了绘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徐恒醇.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春,吴卫光.设计美学[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

[3] 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5] 张亚林,姜现甲.技术美学及其对设计美学的启示[J].美与时代(上),2011.

第3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一、摹拟实境、调动激情

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摹一幅图景或一种意境,从而让学生深受感染,激情澎湃。讲《狼》一文,描摹了这样的场面:“暮色沉沉,一个人穿行森林之中,风声飒飒,树叶颤动,一股凉气涌上心头,他加快了脚步。突然,前方绿光忽隐忽现,伴着一声嗷叫,这是狼的叫声。那只狼已经出现在面前。”听到这里,有人发出了尖叫声。顺势引入课文:“有个屠户也在毫无准备之时遇见了狼,而且是两只狼,他选择了哪种方式呢?”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描摹具体的实境可以让学生如临其境,加强了情感体验,震撼心灵达到情感共鸣。

二、巧设疑问、引起悬念

即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积极地思考问题。如:在教《论语》时是这样导入的:“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孔子和《论语》为什么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去寻找答案。”三、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即引导学生揭示课题、作者概括情节后,单刀直入,由题及文,来领会题意和文意。如《岳阳楼记》,可简介岳阳楼,然后举出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讲解“记”在古代是一种不定体,写法可分两类:一类是由景物之中自然生发出情理,而常以“卒章显志”的方式表现出来,本文即属这类;一类是寓情理于景物中,如《桃花源记》、《核舟记》。而《核舟记》的“记”相当于说明文体。对一些篇幅较长的小说或叙事散文可采用概括情节形式导入。

四、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语文课需要生动、形象的感染,在课的起始时,借助多媒体渲染课文的意境,唤起学生思想感情上强烈的共鸣,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然后再因势利导,学生身临其境学习课文,兴趣浓,积极性高。如教《春》一文,课的开始,用多媒体播放春的幻灯片,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来创设情境,把学生领入了一个色彩缤纷、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仿佛就在春天漫步。这样,学生受到感染,学起来一定会十分认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先播放《流浪歌》,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一个浪子的悲苦与辛酸,然后导入,“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现在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个故事《我的叔叔于勒》。 转贴于 五、引经据典 、激情引入

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传诵。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这些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到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学习《爱莲说》时,考虑到莲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这一特点,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自古以来,莲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搜索你记忆中有关莲花的名句,背给大家听。“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留得残荷听雨声”。这些诗句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陶醉,令人难忘。为什么文人都对莲花如此钟情呢?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吗?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通过这一导语,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莲花的美丽,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由“内在美──外在美”的感受过程,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主旨。

六、实验演示、动中激趣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因而课前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小实验或演示,由教师或学生以亲自进行观察、操作实验的方法导入新课,能撩拨起学生的好奇心,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上课组织学生演示实验,强烈的好奇心为授新课创造了良好时机,而且有利的激发了学生大胆尝试有益的第一次的兴趣,也为学生谈第一次的感受积累了话题。

七、分析课题、语言感染

第4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1.财经类谋体主要塑造收购的双向和多重“绩效正当性”

与之前收购双方或港台部分媒体建构的绩效正当性稍有不同,内地财经类媒体不仅强调收购对于《南华早报》的绩效意义,同时还强调收购对于阿里巴巴集团乃至中国电商企业的正面影响,以此塑造收购的双向和多重“绩效正当性”。如有媒体认为,这次收购是“传谋跨界融合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互联网企业进军新闻谋体产业的捷径”;或认为此次收购也预示着互联网巨头加优质传统媒体将成未来趋势;或认为这预示着“新的基于信息交换的业务模式”的衍生,“基于信息交换的电商3.0版正呼之欲出”。

另外,有媒体认为收购行为不但扩大了对香港资本市场与信用市场的辐射,而且为阿里巴巴的集团形象和社会责任感添加了不少分数。还有媒体将此次收购与之前阿里被《纽约时报》《巴伦周刊》和《福布斯》等外国媒体“唱红唱空”相联系,并认为阿里急需全方位发声管道,维护和塑造其在国际市场的正面形象。

2.综合类谋体侧重维护收购的“价值正当性”,并且将其延伸到中国企业乃至中国走向世界、争夺话语权的正当表现

第5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受众在信息供求市场上呈现出系统化、专业化、个人化的消费趋势。电视作为最大众化的媒体,运营要获得成功,必须将受众分类,区别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讲,频道专业化是中国电视业实现跨越式飞跃的一次机遇。但电视频道专业化也面临着许多具体的困难与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制约与挑战。

关键词:频道专业化;频道定位、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68-01

回顾中国大地上电视的从无到有,从黑白到彩色,从中央、省、市两三套节目一统天下,到几十套节目让人眼花缭乱,从靠屋顶上的天线接收,到卫星传输、光缆入户,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中国电视产业从滥觞到今天经历了(1958-1969)起步阶段到(1970-1982)徘徊阶段再到(1984-2011)的腾飞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还处于电视台少、频道少、节目少的“三少”状态;20世纪九十年代,卫星电视借助有线网进入家庭,频道陡增到上百个,我国许多城市可以收看到三四十个频道;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蓬勃发展、大量扩张;而到了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588个频道,电视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使得广大观众摆脱了过去的被动状态,形成了多元化的收视需求,并且形成了若干不同文化品位和不同收视习惯的群体。但是与此同时很多频道占据了频道资源,却并不具备持续组织节目、生产节目的能力,内容生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严重不足造成了节目来源匮乏和节目质量不佳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视业的发展,从节目时代到栏目时代再到频道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1、频道专业化的定位:专业化频道的节目自然要“专”,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今天国内的频道专业化程度却很难尽如人意。首先,在目之所及的范围内,各地专业化频道的设置上缺乏理性与理解,原创性不足。其次,从概念上,各地对“专业频道”的理解众说纷纭,定位模糊,更多停留在简单的贴“标签”的层面,以为冠以科技、娱乐、女性、都市等名号,即所谓的“专业化”。实则在内容上,节目选择和编排依旧是包罗万象,与综合频道无异。频道专业化必须依托于受众的细分化,缺乏对目标受众群的正确定位和准确把握,就不可能生产制作出有针对性、有吸引力、有专业特色的节目,就不可能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和认可,从而也就失去了“专业频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就是当前众多"专业频道"不专业问题的症结所在。

要尽可能克服专业频道不专业这个难题,首先要对频道全盘考虑,在确定栏目时要考虑到彼此之间的关系,尽量以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来谋篇布局;其次,是强调栏目的独特定位,确定栏目内容的精准定位,研究哪些东西可以包括进来,哪些东西再好也要舍弃,找到衡量的标准。频道专业化本来的意图是以质取胜,频道进入专业的领域,要做专业的事情,追求专业的精神。如果不能把频道内部的栏目定位清晰化,那么所谓的频道专业化就是一锅烩,多味杂陈。

2、频道专业化的受众:关于电视专业化频道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节目内容的不同来区分和定位,另一种是根据受众群体的不同来区分和定位。第二种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因而也更具科学性。在中国电视快速发展的20年里,对电视节目的受众定位一直是采取模糊概括式的抽样方式来作为参考标准。实际上,中国十几亿人口,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和众多的社会性差异,仅就社会角色定位来看,就可以分为“主流阶层、精英阶层、普通大众阶层”三个不同的层次,而实际上这三者的差异都没有在频道专业化中得到体现,更不要说其他的更细的专业划分了。我们更多的是从节目形态上划分频道,如央视的新闻、电视剧、电影、戏曲等频道,此外,还就节目内容范畴分为经济生活、体育、英语国际、科学教育等频道。当然,这些专业频道很多已经得到了良性的发展。但是,这些频道所指的专业化是就内容而言的;至于频道的受众,自然还是大众化的,并没有锁定特定的人群。

在“ 眼球经济”时代,任何一家频道妄想独占某一市场的全部是不可能的,基于受众需求的频道细分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表现出两种运作方法:一是频道专门为某个特定文化品位的目标观众群服务,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一是专业频道为某个特定的目标观众群提供某个方面的特定服务。目前我国广电媒介所开办的专业频道主要集中在新闻,影视,体育等几个大类层面,细分相对粗糙,类型单一,选择保守,各频道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明显不足。而“二次细分”频道寥寥无几,频道细分不细,成为了共有的痼疾。其实,我们完全有可能就某一专业频道进行再度细分,进一步明确其频道定位,如音乐频道可划分为流行频道,古典频道,摇滚频道,乡村频道;电影频道亦可继续划分为武侠片,言情片,喜剧片等。这样就可以培育相对稳定的收视群,培养人们“我想看什么就看某频道”的收视习惯。

3、频道专业化的出路---频道营销和资源整合: 由于认识上的模糊,电视频道专业化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人才、节目来源、资金、管理体制等因素都对频道专业化产生了掣肘。解决这些掣肘,首先要以人为本,培养专家型电视人;其次要以内容为主,播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再者,以市场为先,找准频道定位,树立品牌意识,我们看到在众多的电视频道中,打出特色和效益旗号的频道数量甚少,绝大多数电视台的专业频道概念模糊、定位不准、节目“克隆”、风格雷同。笔者认为专业化频道营销的核心是品牌栏目,品牌栏目应当具有独特的风格、创新的意识、精良的制作,忠实的观众,以及高知名度、高收看频次和高欣赏指数,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后,发展付费电视,完善盈利模式。

频道专业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寻找一条合适中国的频道专业化之路,成为解决我国目前电视节目状况的关键。我们未来可通过深化广电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基础,建立双重的频道运营模式,开展有线电视付费业务,走节目市场化的道路等应对策略, 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排除困难,实现我国频道专业化改革的战略突围。

参考文献:

[1]、陆地.《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

第6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 民间舞蹈 实践方法及总结 自然运动法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引言:

1,中国现代舞蹈课程教学中的普遍现象

在现代舞蹈教学课程中存在着流于表面的普遍现象,大多数的舞蹈课程教学都是在于追求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动作”,而这些动作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序化动作,导致了填鸭式教学模式随处可见。

2,指出新时代舞蹈课程教学的存在问题

新时代舞蹈课程教学是将一种强迫式的思维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压抑学生的艺术特性以及舞蹈创造性,教学观念上的偏差造成了学生形成了消极的学习态度。

3,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方案应用的必要性

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法是通过和谐的教学方法和情境熏陶法,通过培养学生的体态动律,注重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第一反应,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跟着自己的身体反应来定义新的舞蹈概念。

一、研究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意义

1.1简述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特色

民间舞蹈教学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和对于舞蹈的思想摩擦中找到最适合学生的舞蹈模式,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新型模式提升每个学生的美学情趣。

1.2概述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精髓

民间舞蹈教学课程主张摆脱僵化固定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最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通过舞蹈来表现学生真实情感,同时在每个舞蹈动作的最细微处体现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艺术创作力。

1.3应用民间舞蹈课程教学的目的

应用民间舞蹈教学课程能够通过改变僵化固定以及强迫式的教学模式,在舞蹈传授过程中,体现出舞蹈本身的意义,体现出人的自然天性以及最自然的能动反应。逐步培养学生自己的舞蹈创造性以及协调性,能够在无老师指导情况下,能够自主学习,自己根据自己对舞蹈的第一反应创造出一套符合自身情感和自身个性特征的艺术舞蹈原创作品。

二、探讨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方案

2.1方案一,掌握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

载歌载舞的形式,利用道具歌而舞之的特点,形象生动和情节生动的亮点,自娱自乐与表演相统一的模式,这些都是民间舞蹈的艺术特征。掌握并其运用到具体的舞蹈教学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多元化舞蹈教学带给学生以及老师的质的飞跃。

2.2方案二,挖掘民间舞蹈的音乐节凑

节奏――被称为是民间舞蹈的“魂”,这句话原原本本的道出了音乐节奏对于舞蹈本身的意义,曾经有为艺术家说过:节奏之于个体,是人的性格,节奏之于艺术,是作品的风格。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民间舞蹈的音乐节奏,明确每一个鼓点的沉重及拉长的节奏落脚点,注重每一个音符的轻重缓急,注重每一段音乐之间的间隔长短等等,在挖掘的同时掌握民间舞蹈的音乐节奏,将对音乐节奏的理解体现在舞蹈动作中。

2.3方案三,发扬民间舞蹈的情感表达观念

民间舞蹈是充分的允许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赋予到舞动动作本身,以符合自然运动的规律传达学生的艺术天分。民间舞蹈重在向观众传达一种冲破传统束缚的自由奔放的情感,从每一段舞蹈动作中去体会舞蹈本身意义的升华,在动作的定点出看去每一个学生真实的内在情绪以及思想情感,去了解民间舞蹈传到的自然天性的特点。

2.4方案四,充分发挥民间舞蹈的精髓

民间舞蹈的思维自由模式就是民间舞蹈的最大精髓,充分发挥民间舞蹈的精髓,注重每一个身体对于音乐第一感觉的反应,尊重第一体会,将自己的感悟和民间舞蹈的音乐节奏完美结合,每一个暂停点,每一个起步点,学生可以自主变更音乐本身的意思和音乐动作的固定模式,选择最适合你的动作,表达你最想从舞蹈中体现的思想。

三,民间舞蹈教学课在实践中的应用

3.1实证分析

通过实验培养每个学生能偶勇敢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自己创新舞蹈动作,能够和教师交流情感,一定要懂得在舞蹈展现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艺术创造力。

系统搜集了每个学生对于本次民间舞蹈教学模式的看法,总结出学生对于多元化民间舞蹈教学的优点:

1,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出自己对于舞蹈动作的选择的看法和舞蹈伴奏的异议,老师开始欣赏并开始采取我们的意见,无论是从无到有本身来说还是心理层面来说,无疑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我们 开始敢于表达,开始敢于创新,开始敢于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艺术。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让每个人对于舞蹈的第一感觉,看法,创意,在相互的交流合作 过程中,汲取精华去除糟粕。让每个人对于舞蹈的看法都能够得到发展,在舞蹈中得到体现,在观众那收获赞许的眼神,更能够得到新的心灵感悟。

3,在多元化的民间舞蹈教学中,学生可以不急于去学习舞蹈动作,舞蹈教学课程可以从一首舞蹈歌曲开始,在舞蹈歌曲播放的过中,记下你最真实的情感,在老师传授舞蹈动作的时候,加入学生对这个舞蹈的第一理解,随心而动,无处最美的。

4,在多元化舞蹈课程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

5,在多元化舞蹈课程教育实践过程中,老师不在是一味的强调训练性和系统性,而是改进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体态动律和颤动律,通过和谐教学法和情境熏陶法去教会学生注重掌握每一段旋律的音乐节奏。

3.2实践方法

本次实验通过选择一个在固定思维模式教学影响下的一群学生,通过多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逐步的大胆创新教学进程中,原本固定舞蹈思维模式,僵化舞蹈面部表情,毫无大胆创新和个性艺术特征的学生,在多次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在一次的实验中表现非凡。她们能够在听到音乐的第一时间给出相应的动作,而且每一动作都是他们自身最最真是的情感反应,动作的柔和度和连贯性完全比在固定舞蹈教学模式下变现的更加符合他们最真实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生活实践最合乎最贴近。

3.3得出结论

多元化的民间舞蹈课程教学改进了缺乏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错误的教学观念,通过和谐教学的方法和情境熏陶的方法,展开合作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舞蹈学习方法,赋予学生个性特征的展现,允许学生艺术创造,结合符合学生自身的情感发展,遵循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将做美的动作,最有心而发的感受展现的淋漓尽致。

结束语:

多元化的舞蹈课程教学方法是针对现有的、普遍的、含有弊端的现代舞蹈舞蹈教学模式,旨在改变教学观念的偏差,将强迫式的、僵化性的、固定的程序式动作变更为符合自身第一反应的舞蹈动作,将自然运动法则和创造性艺术相结合。树立一种多元化的舞蹈学习思维模式和多元化的舞蹈教学思维模式,并逐步促进中国多元化舞蹈教学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敏,节奏――民间舞蹈之“魂” 音乐生活,2005年05期[D]

第7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关键词】舞蹈;体育形态;岩画

原始舞蹈是先民们劳作之余进行自娱自乐的一种运动,它产生于劳作中,发展于宗教祭祀活动中。它是当时人们进行的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之一。当然贺兰山岩画对舞蹈的描绘也不例外,除此之外它还有反映战争的武舞和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巫舞。在这诸多舞蹈形态中,表现最多的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形式多样,动作变化多端。舞者身姿优美,动作整齐和谐,节奏感强而有韵味,无一不表现出美的特点。集体舞蹈的画面在岩画中更为生动。舞者不但有优美的身体姿态和生动的表现力。还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在整体舞蹈的编排上有较强的艺术性,这体现了当时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一、狩猎舞蹈形态岩画

行猎舞蹈岩画是贺兰岩画中最为常见的舞蹈岩画,它生动的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狩猎生活和行猎场景。证明早期的人类劳动生活是以狩猎生活主,狩猎舞蹈是一种模拟人类狩猎的过程,表现出一种劳作活动的艺术感,使人们对自己身体的一种美的享受。因此,“当狩猎者有了想把由于狩猎使用力气时所产生的身体美感或动物在逃跑或和人们进行搏斗时所表现出的身体姿态,这种美所引起的快乐在狩猎后先民们再度想体验一番时,他们就萌生了模仿动物的动作和人的身体姿态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狩猎舞蹈”。这些舞姿重点以模仿动物的形态和神态为主,以形象、简炼、干净的动作把物的特征模仿出来,并发出相应猎物的呼叫声做为舞蹈的伴随节奏,边跳边喊,此起彼伏的呼喊声,渲染了气氛,增强了舞者的节奏感,同时也极大限度的愉悦了身心。岩画中的狩猎舞蹈带有较强的竞技性,体现了原始先民勇敢好斗、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同时增强了舞者的身体素质,为日后的狩猎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通过大量的集体舞蹈形态画面,一方面可以看出人们在狩猎出发前举行模拟性猎舞来诅咒野兽和恶劣自然环境对他们造成的不利,或祈求狩猎的成功和狩猎者的顺利归来;其次也反映出原始先民对自然界和野兽的强烈占有欲望,当然这些舞蹈画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获取猎物之后的一种愉悦心情。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狩猎舞蹈画面,不仅再现了狩猎者狩猎时的生动场景,更重要的是一种狩猎经验和狩猎技术的传承。

二、娱乐舞蹈形态岩画

贺兰山岩画上所表现出来的从最初带有近乎本能冲动所产生的图腾舞蹈活动,上升为具有集体组合特点的,自发的、自觉的、有组织的、愉悦身心的娱乐舞蹈活动,这正是原始体育形态的发展、演化过程的体现。娱乐舞蹈是舞蹈发展的最初动机,人类的舞蹈从最初的“娱神”到“神人相娱”到最后的“娱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演化过程。“娱人”标志着“舞蹈”的功能和目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即抛开鬼神、超越宗教,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实用的、情感的、民族的有健身价值的娱乐活动。即为今天的娱乐体育。在贺兰山多处岩画中,其中有一幅由七人组成的集体舞蹈图,一人不在队列之中,似为教练,其余六人成一横排,手拿手迈开小步扭着臀,动作性感而又有活力。生动的画面表现了先民们在劳作之余的愉悦心情。同时为我们今天研究体育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三、宗教祭祀舞蹈形态岩画

贺兰山宗教祭祀舞蹈岩画:是原始先民们在祭祀活动中跳的一种带有宗教意识的舞蹈。舞蹈活动内容表现为天体崇拜、神灵崇拜和图腾崇拜,崇拜的方式重点为媚神、娱神的舞蹈。岩画中原始乐舞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模拟各种动物的不同形态舞蹈。

在原始先民的宗教活动舞蹈中,舞者之所以经常使用模拟动物形态乐舞去娱神,重点是他们认为动物是有神灵性的,而其族就是其祖与某一神灵动物结合的产物。所以只有模仿动物的各种形态而舞,其动物之神灵才会降临,就能得到此神灵的保佑,部落群体就会平安,所求之事便能实现。因此先民们便把某种动、植物当作本部族的图腾,用乐舞的形式为其祭祀。这种祭祀形式,是人类的最初形式。是进行舞蹈传播和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体育文化的萌芽阶段。

四、结语

贺兰山岩画中的原始舞蹈揭示了先民们除了物质上的追求之外,还尽力追求精神上的享乐。这两者的同时发展促进了人类思维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舞蹈中的人物形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情景,反映了旱期人类的身体运动形式,是古代体育文化研究的信史。也是体育舞蹈运动起源的影子,展现了原始先民的内在情感,说明了先民的娱乐活动,有不少体育舞蹈的因素就此诞生。

参考文献

[1] 陈兆复.岩画人类早期的视角表达[J].西南民族人学学报,2003.

[2] 崔凤祥.狩猎岩画原始体育文化考略[J].西北民族大学学院,2009.

[3] 纪兰慰,印久荣.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4] 杜红燕.试论体育与舞蹈的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

[5] 蔡家麒.论原始宗教[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第8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关键词: 中国禅宗;日本茶道文化

禅宗和茶道曾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的日本社会生活中,其深刻的内涵和特征依然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并继续对日本社会文化和生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不论从内容、形式到社会作用来看,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之间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日本茶道文化研究者武野绍鸥所提出的“茶禅一体”,正是二者关系的精辟阐述。探究和分析中国禅宗思想和日本茶道文化精神的融合,对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禅宗文化和日本茶道文化的精髓,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的深入交流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 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

传说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印度菩提达摩传法于中国。菩提达摩始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之后宗派林立,枝叶茂盛,盛唐时得以定型。这期间主要由唐代六祖慧能所确立的南宗禅盛行,其宗旨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并以其“不离世间,明心见性”的修行理念和庄子哲学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南宗对禅的修行方法和教义进行了简化,主张“顿悟”的空无观,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主张“相对论”,这种近似道家的阴阳转换思想;认为佛在“心内”,提倡修行不必苦修身心,也不必出家坐禅,只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保持一种心灵境界的超凡脱俗,做到无心不动念就是成佛。这种中国化的教义和修行理念很快被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老百姓接纳并盛行起来,慧能的“顿悟成佛”之说也就成为了禅宗正法中的核心思想。到了晚唐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佛坛。唐末五代时期,南宗一系分流,发展为五个流派。临济宗是其较大流派,临济宗在北宋中期又分成杨岐派、黄龙派。南宋以后最为盛行的流派是南宗五派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

定型于盛唐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变异和同化并进而形成的另一种佛教宗派形态。它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接纳和认同外来文化的革新运动,是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因为,从印度传教过来的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禅宗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精品。它融合了中国的道家、儒家以及印度的佛教精华,成为最适合中国士大夫另一种口味的宗教形式,是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国哲学思想与印度佛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道以修心达成真人,儒以诚心修成圣人,佛以明心见性成佛,其思辩性和思想性对于中国乃至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约公元1192―1333年,日本镰仓时代,贵族佛教和国家佛教逐渐丧失统治地位,这时注重内心信仰的人们,对禅的钟情和强烈兴趣开始重新唤起。与此同时,荣西明庵(公元1141―1215年)传中国临济禅于日本,道元 (公元1200―1253 年)传中国曹洞禅于日本,并由此形成日本禅宗两大流派。荣西明庵和道元两位禅师成为最先将中国禅宗传入日本的佛教大师。他们将中国禅宗发扬光大,在吸收中国南宗的同时,将其运用到日本生活及茶道、武士道等诸多领域,使其成为日本禅宗文化的思想主流。

2. 日本茶道的文化内涵

纵观日本茶道的发展史,我们知道茶道并不是日本传统文化所固有的,而是由中国传入并演绎发展起来的。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度。据战国时代《神农本草》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期,中国就已发掘和开始利用野生茶树了;从宋代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可知,人工种植茶树的最早记录是在我国西汉。唐代肃宗乾元元年,陆羽的《茶经》深刻论述了当时中国的种茶、制茶和饮茶理论并初具规模和体系。

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年―805年),日本高僧最澄为学习中国的佛法,来到中国浙江的天台山国清寺拜道邃禅师为师,贞元21年,学成回国,将中国的茶树种子携带回了日本,种植在日本的近江(即贺滋县)台麓山上。这是中国茶种最早传向海外的文字记载。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公元1141―1215)两次来中国研究和学习临济佛法,他不仅对中国寺庙的点茶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对禅院里罗汉贡茶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研究。后来,他将中国不同种类的茶籽和全套的茶具都带回日本,并完成了对日本茶道形成产生巨大影响的巨著《吃茶养生记》。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日本高僧南浦昭明来到浙江余杭径山寺,拜师于虚堂和尚,学成后,把著名的佛教径山的吃茶、斗茶、茶宴等中国文化茶习俗也带回了日本。

传入日本后的中国茶文化,历经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不懈努力和改革创新,将日常这种简单的饮茶活动升华到了极具内在美和形式美的艺术高度。这种独具特性和审美价值的日本茶道是中国禅宗日本化后孕育出来的一种高度讲究的文化修养,一种新型的文化式样。它在吸取中国禅宗精华的同时,结合了本民族特色,最终形成了体系完整、独具魅力的文化思想,即日本茶道。提出“茶道”一说的村田珠光和尚在参禅中将禅法融入饮茶之中,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道,而把茶道技艺提升为艺术的高度,是受中国佛教禅宗思想影响的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体味了吃茶的“本心”,使吃茶摆脱了外界物质因素的束缚,进而提出了“和、敬、清、寂”茶道“四谛”思想。

从形式上来讲,以“茶汤”为主要形式的日本茶道实际上是一种仪式化的、供奉客人的饮茶之事,是有关饮茶和沏茶的礼仪,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社交手段,只不过经过几代茶人的创新和发展,演变成了以品茶为主的特殊文化现象了。其本质是通过程式化的形式,体现修身养性之品行,增进情谊之目的,研习礼法之效果,并以善心去济度人世。体现日本艺术结晶和文化象征的茶道,它在反映日本人生活起居和准则的同时,也反映了日本的国民性。时至今日,这种方式都在影响着日本国民的日常起居和文化生活。

3. 中国禅宗主张与日本茶道精神的内在联系

日本茶道随着与本土文化,特别是本土皇道文化、神道文化和武士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殊异于中国茶道,蕴含大量“禅”的元素,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宗教性质的禅门茶道文化。这就是日本茶道所体现出的“茶禅一味”思想。这也充分体现了日本的“茶道宗教”理念以及有异于中国茶文化的本质属性。

3.1“和”与禅

茶道“四谛”中的“和”是指在整个茶事进行过程中内心情感的一种和悦、具体形式的一种和谐。这是日本茶道整个过程中重要的支配力量。它包括主与客之间的和睦、客与客相处的和悦以及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不管是侧重于形式的和谐,还是侧重于内在情感表露的和悦,“和”的精神氛围始终是茶室里的主旋律。从茶事中茶碗的手感、茶室中茶内的熏香以及茶具的摆设看,既要与茶事的目的和氛围相一致,又要与室内的布置相协调,还要与季节的变化相适应。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别和不平等十分鲜明,这就对人的交流相处造成了一定的拘谨和阻碍,只有在茶室中,这种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全都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等的沟通和交流,赏心的愉悦和自然,这就是中国禅的精神追求和体现。中国禅法提倡地位的人人平等,体现出的是“我心即佛”、“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真谛,追求的是“和”的境界。这也正与以原始“神道”为根基的日本本土文化相吻合,与日本茶道之“和”相吻合。茶道不仅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艺术形式,还是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减少纷争,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剂。

3.2“敬”与禅

“敬”指的是在茶事过程中相互有礼有节、谦卑恭敬、真诚交往。既体现主客之间的相互谦恭和尊敬,又体现客与客之间的恭敬坦诚。

如,为表达恭敬之意,主人将茶碗端出来给客人喝,只能正面对着客人来把茶端出,客人为表谢意,也尽量避免从正面饮茶带来不恭。茶事中原有的“贵人入口”一律取消,不分贵贱,所有的客人都必须从同一出口自由进出,就连武士的佩刀也不准带入茶室,必须放在室外。客人进茶室后得先对茶室内悬挂了体现茶会主题的字画行礼,来表达客人对主人的尊敬和谢意。日本茶道中,“敬”体现的是“心佛平等”的禅意,是平等敬爱之心,实际上与中国禅宗汉传佛教所倡导的“二部四众、平等互重”的主张是一致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权贵族,在真如面前,人人都得到尊敬和爱护。禅宗认为人的一切欲望和杂念皆源自“我执”与“自我主心”。要想成佛,就得超越自我,达到无意识的内心自悟。日本茶道它吸取了中国南宗的“心佛平等”主张,融入了“心佛归一”的精神,并加以提炼和升华,促成了“敬”的思想情感的形成。由此可见,在追求人的平和敬爱方面,中国禅宗和日本茶道的主张是一致的。查阅日本茶道文化史,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建立”,指的就是茶事活动中,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共创和谐茶室的理念和氛围。

3.3“清”与禅

“清”指的是茶事活动中茶室茶具的整洁和干净。它既是对茶室内部装饰物品的描述,也是对茶室外部自然环境的表达,同时也是对饮茶者心灵纯净的要求。茶室庭院茶人经常要清扫,保持整洁干净。而茶室内部更要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室外环境鸟语花香、清幽逼人。室内环境娴静幽美、朴素典雅。茶人们心灵恬静,无私心杂念,面对滚烫的茶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茶事表演。由此洗净身外的污浊,实现心灵的纯净和美丽。这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既是日本茶道通禅的一种化境,也是禅宗自然观的一种体验,同时也是茶道特有的审美情趣。一代宗师千利休在他的《南方录》中写道:“茶道就是要在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千利休所说的“清”,实际上是指人该“拂去浮世俗尘”之意。既要清除人身上的尘埃,还应洗涤心灵的尘埃。日本茶道的“清”体现的是用独特文化式样所表现出来的“物我合一”的禅宗意境。禅宗的“禅”意为“静虑”,可见“清静”是禅宗空无观最明显的特点之一。禅宗认为只有“本心清静”,才能“物我两忘”,只有清除干扰、清心静虑,才能 “梵我一如”。

3.4“寂”与禅

“寂”是日本茶道最高美学境界,也是日本茶道最根本的精神内涵,它要求茶人们摈弃欲望和凝神沉思,达到一种宁静、幽闲和幽雅。它鼓励茶人们将世间欲望和凡尘俗世统统抛开,保持思维的独立和完整,获得更多拓宽想象的空间和新的启迪。在梵语中,“寂”为“静寂”、“和平”、“静稳”之意。在佛典中,“寂”为“死”、“无”、“涅般木”之意,可以理解茶人或禅者在人死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无色无声的“皆无之域”之境界。这里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甚至无我。“死”是“无”的世界,同时,也是“有”的根本和源头。人世间那种凤凰涅的希望其实它源于佛教的轮回思想。就像坡先生所云:“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寂”是“四谛”中体现出的最高层面的禅宗法则。它倡导人们无论世间如何纷乱都要秉持一种谦虚做人、坦荡无私的心寂。如果心有杂念人生既不会圆满,也不会闲寂。这和中国禅宗的“物我两忘”同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境。正是基于这种禅境的空寂体悟,茶人们和禅僧才能将有色的大千世界悟至枯淡闲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达到一种清静无我的境界。禅宗和“四谛”是日本茶道统一的精神所在,“禅”的精神境界与“四谛”的精神内涵一脉相通,浸润着禅宗出世思想的茶道文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精神超脱和心境恬静不可或缺的心灵寄托与媒介。

4.结束语

日本茶道文化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的佛教禅宗有着不解之缘。中国茶文化和禅宗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日本民族多元文化的相

互交融、演绎、发展,禅宗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命哲学,茶道成为了日本民族的生活艺术,正是有了中日禅僧对中国饮茶之风的发现、引进和发展,才有了日本的茶道文化,才使得中国禅宗与日本国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而历久不衰。正因为日本茶道吸取、融汇了中国禅宗的精髓,才形成了日本茶道文化“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文化,才有了“茶禅一味”的日本茶文化现象,才使日本茶道有了生命的支撑,有了艺术的高度。日本茶道与中国禅宗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李红.和敬清寂 茶禅一味[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2):132―136.

[2]焦毓芳.论日本“茶禅一心”的必然性[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89―95.

[3]蔡荷.茶道中的哲学意味[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4):36―39.

[4]陈文华.人心需静,以茶通禅,由禅悟道[J]. 农业考古,2014(2):235―238.

第9篇:道歉的话语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西文化差异;文化导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227-03

引言

语言与文化互为交织,不涉及文化,就不可能搞好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中对背景文化的导入应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避免用本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他族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理解上的错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其中,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是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内容,因此也称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文化的教学让学生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行为、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敏感性和鉴别力;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跨文化知识的传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理解哪些词汇文化、话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特点;要求学生了解哪些重要节假日、庆祝方式和宗教传统:要求学生在哪些方面能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等。因为,一旦目标清楚了,你就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文化教学的方法了。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一个国家的语言必然会反映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思维方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运用外语。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日益增多。单纯掌握一门外语而不了解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跨越文化鸿沟,实现成功的交流。

(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的全部特征。学生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美国外语协会很早就把交际能力列入外语能力要求中,具体提出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语言应用能力(听、说、读、写)和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由于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和影响,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导入与英语语言有关的文化内容。

(二)文化与交际

当我们与英语国家的人们交往时,仅掌握正确的英语语法知识和词汇是达不到交际目的的,还必须在言语交际中遵循英语国家的人们在长久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交际原则,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说话规矩、言语交际方式等蕴含丰富文化意义的知识,让学生懂得在不同场合正确得体地使用英语。给学生传达尽可能多的西方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们难以忽略的重要课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

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导入哪些文化因素使之更加符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有争议的问题。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文化内容在教学中的导入一般有三方面内容:

(一)基础背景文化

基础背景文化指某种语言产生和使用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基础背景文化的导入应包括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目的语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方面的背景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法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避免用本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他族文化,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一单元“Big Bucks the EasyWay”中的故事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立的国家,自立的青年视依赖家庭和父母为一种耻辱。同时,父母也鼓励他们的孩子自立自强。教师在讲解了这些西方生活观念后,学生对文章的主旨和文章开头:Doing part-time jobs“might be away to avoid the indignity ofhaving to ask for money.”就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就更能体会作者在故事结尾时的诙谐和幽默。

(二)词语文化内涵

词语文化内涵是指单个的词、习语、成语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英语中也有许多如果不了解其来源就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的词语。这些间接影响词义的超语言背景涉及到这一语言的文学、历史、、社会习俗等、因素。并且词语在文化涵义上还有它的的不等值性。如politics(政治),idealist(唯心主义者),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liberalism(自由主义),dragon(龙),yellow(黄),goat(山羊),propaganda(宣传),flower(花),commune(公社),freedom(自由),human rights(人权),materialism(唯物主义),democracy(民主)等,其与内在含义并不能划等号。这种不等值性,正是文化差异的语言表现,也是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点之一。

(三)社会习俗和价值观

语言反映文化,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语言的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一种文化中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种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正确掌握文化禁忌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中国人见面时常问:“你吃了吗?”,“你去哪?”,交谈中习惯于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等等,而这些在西方国家都是交谈的禁忌。此外,在中国,individualism表示“个人主义”是贬义,在中国更强调集体表现和合作精神,而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和竞争,他们认为不愿意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文化

差异,即价值观不同的问题。这些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差异会给英语语言的顺利交流与应用造成一定障碍。鉴于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帮助学生跨越或者是填平这些文化差异的鸿沟。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也就成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即是非善恶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将其有机地贯穿于培养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开发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过程中。一种文化,最根本的性质是指一系列的价值观念(布鲁纳,1989),必须以科学价值观为指导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与应用能力,才能真正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推动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在《新编实用英语》第四册第七单元Environment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数据和环境资源现状将环境保护,节约用水,用电等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了环保、节约的意识。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一)教学目标

教师如果对语言与文化有基本正确的理解,他们制定的教学计划、设计的课程、制定的大纲和编写的教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培养和构建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可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和技巧以及鼓励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开展文化移情这三个方面考虑,全面系统地提出开展文化导入教学的五项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力,认识到人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受到文化制约;

2.帮助学生认识到年龄、性别、社会等级和地域的社会多样性会影响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3)帮助学生增强意识,了解文化在一般情境里的传统行为;

3.帮助学生了解某些词汇的文化内涵;

4.激发学生对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并鼓励他们多阅读关于文化方面的书籍。

(二)教学原则

大学英语教师既要明确文化导入的教学宗旨,还要遵守以下教学原则:

1.适合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尽量与日常交际活动、与学生以后从事的职业相关联;同时,一定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西方文化的积极一面介绍给学生,使其从中受益,从而更有利地推动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品德的升华;坚决抛弃消极文化,以免腐蚀学生的思想。

2.循序渐进原则。虽然文化的导入对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绝对性意义,但导入的内容一定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具体确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一股脑的倾灌和填塞,不但不会帮助学生进步,反而会造成理解混乱。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入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方面的差异。文化导入应侧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等。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有:

(一)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有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

教师要根据教材每节课的内容渗透相关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情习俗、以及政治经济等知识,使学生能在更好得理解所学课文的同时加深对有关文化的了解。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讲授第三册第二单元Civil RightsHeroes时,对于美国内战这段历史和林肯总统,马丁路德金这些人物的了解,便于更加深刻的体会这些内战英雄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讲授第三单元Security时,陈述“9・11事件”的过程及结果,学生们便可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美国从Land of Freedom变成了Land of Lock。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

中西文化差异经常成为困扰学生学习英语的阻碍因素,因而将文化教学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就显得至关重要。“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礼仪、风俗习惯的中西差异是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学习外语,必须学习目的语国家人士生活礼节、习惯。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1册第5单元“A Miserable,Merry 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笔者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欢度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购物、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和卡片、圣诞歌曲、圣诞晚宴等,然而让学生把西方的圣诞节与中国的春节进行对比,学生发言踊跃,从而对西方的重大节日――圣诞节有了较深的理解。从称呼到见面礼、从起坐到餐桌摆放、从禁忌语到暗喻俚谚等等,都是学生应了解的。如:美国人在正式场合,握手致意,非正式场合见面,礼节比较随意,往往以点头、微笑为礼,或者只是向对方“嗨”上一声。若非亲朋好友,一般不会主动与对方亲吻、拥抱;澳大利亚人见面习惯于握手,不过有些女子之间不握手,女友相逢时常亲吻对方的脸。英国人见面常常以天气为谈话的开端等。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习语或典故来导入文化

大多数人在说话和写作时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运用典故不仅可润泽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基于某些词汇的神话背景,将这些词语与英语中的其他词语组合而成固定的短语,这些短语表达与相关神话背景相关的语义。例如,an apple of discord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an apple of discord”直译为“纠纷的苹果”,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宴,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次喜宴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于最美者”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洛伊人。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

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an),从而引起了历时10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果,不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间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为了人间2个民族之间战争的起因。因此,在英语中产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contentionl 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义。这个成语最初为公元2世纪时的古罗马历史学家马克・朱里・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后来广泛的流传到欧洲许多语言中去,成为了一个国际性成语。

如: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between the Russia and the USA.这个问题似乎成了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不合之源。

在《大学英语》中,就有许多课文引用了文学和《圣经》中的典故。这些典故许多学生并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对此仔细讲解。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十单元课文阅读理解练习第4题中有这样一个句子:To Vingo Floridawas in fact the land of Promise.许多学生在做这一题时,对the land of Promise这个短语不理解,在一般的词典中也很难查到。其实,这是出自《圣经》的一个典故,通常写作the Promise Land。源自《圣经・旧约》“创世纪”。亚伯兰(Abram)是犹太人的始祖,以虔诚笃信上帝著称。他曾多次率领家族迁移,后来客居迦南。上帝对他许下诺言:The whole land of Canaan,where you now alien,Iwill give as everlasting possession to you and yourdescendants……(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方,就是迦南,全部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因此,这里的the Land of Promise指的是上帝许诺给犹太人的土地:迦南。这个典故指“乐士”或“希望之乡”。如果你读到美国总统克林顿1997年连任的就职演说辞,就会发现他连续两次活用这一典故:Guided by the ancient vision of apromised land,let us set our sights upon a land ofnew promise.(在“希望之乡”这一古老憧憬的指引下,让我们着眼于新的“希望之乡”。)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后补充法导入文化

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尤其是大学英语,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辅助进行文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原版录像、电影。录像和电影提供的语境多,可观察姿态、表情、动作等辅助语言手段;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接触交谈;举办专题讲座;开设“英语角”;收听VOA和BBC英语广播等。这样就可逐渐深入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教育、艺术、哲学、政治、科技、风俗习惯等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五、结束语

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文化导入,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众所周知,文化创造力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潜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和补充;有利于知已知彼,不会使年轻一代对外国文化盲目崇拜,变成“哈韩族”“哈日族”“哈美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教师在导入材料、时间、对象、方法等诸多方面也要进行周密安排,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要依据课堂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加入文化成分所产生的弊端,如:文化材料在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的同时,由于其创新性带来大量的常规偏离,会给学生带来困惑,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引;课堂长期进行文化导入会使部分学生产生疲劳,此时就需要补充文化导入的新视角:在导入过程中,特别是遇到教师的研究方向,教师会出现“收不住”的情况,这需要教师在课上遵循自己的教学计划,勿忘英语课堂的文化导入归根结底是一种手段、一种补充,导入适当、适时、适合、适度才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KPamsch,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7

[2]彭莹,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式和途径曾凡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探讨[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61

[3]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与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

[4]李洋池,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

[5]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6]刘兵,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英美文化导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6)

[7]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1):7-10

[8]胡文件,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9]吴均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10]金辉,滕玉梅,谈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导入与文化定型,教育探索,2006,9

[11]杨雷,张坤,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研究,教育探索,2007,2

[12]吴宝惠,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教育与职业,2006,9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