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时代 思想观念 形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思想政治教育是古今中外一种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是人类阶级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即链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目的的重要纽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快速的发展,网络的出现为人类开创了另一个生存的空间,这个被称为虚拟空间的世界刚刚出现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让人们都来不及认真的适应和了解,就已经深陷在网络带来的巅峰刺激和新鲜快捷中。它的出现预示着旧的生活模式的改变,一个以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信息网络时代已经开始。 网络的广泛不但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逻辑和生活方式,人们还在网络空间中缔结了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发展,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产生了诸多深远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思想的冲击不容忽视。
网络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开放性,完全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使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大量鲜活而真实的信息,以及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又对我们在封闭环境中建立的意识形态体系形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可以动摇和改变一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之所以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与青少年这一特殊阶段的发展特点分不开。可以说,网络使用的种种特点正好迎合了青少年时期的众多需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而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青少年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但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青少年面对最多的现实是学习。学校学习具有强烈的竞争性,为了在这种竞争中获得优胜,中学生成为中国学习最用功的人群。
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下,青少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尤其那些在学业竞争中失败的人,更是迫切要摆脱所面临的一切,而网上社区是逃避现实的最佳场所。除了在学业竞争中必然有失败者外,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过于单一,把学习的好坏作为评判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发现,学校中有两种青少年最容易网络成瘾。一种是学习失败的青少年,另一种是以前学习特别好,但随着升入高一级学校难以在竞争中保持原来位置的青少年。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也会迫使某些青少年在网络中寻求安慰。
二、网络环境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探讨。
网络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根本措施是进一步加强马列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分析辨别力,使他们能正确判断和分析遇到的各种事物的是与非。
1、在网络中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争取最大化地占领网络信息空间。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信息;网络是一个新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可以利用它;网络又是一块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占领它。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一些机会尽可能多的在网络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时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汇到其它网络信息之中,力争让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给网络上的人们,争取最大化的占领网络信息空间。
2、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网络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引导和启发。
网络增强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性。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已大为减少,但在虚拟空间通过网络的主客体的交流却是另外一种“面对面”。在这种网络交流中,教育客体能更真实地向教育主体表达思想,教育主体也就能够更具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应主动与客体进行网上交流,可以通过进入聊天室和网络论坛与众多教育客体直接对话,可以通过QQ与个别教育客体进行深入探讨,也可以通过特定的主题引发教育客体的集体讨论与思考。所有这些方法都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灌输式教育机会减少而采取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3、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网站对于网民的作用不可小视,好的网站和点击率高的网站一定会给进入它的人们以持久的影响。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并以之为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间,延伸了时间,扩大了覆盖面,提高了时效性,解决了部分“空白点”和“盲区”的问题,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目前,诸如“红色网站”、“之家”、“红色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之窗”等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网站相继建立,己逐渐形成了一股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声音和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网站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应着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传播两方面的规律,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改善,力争建设好一大批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青少年有自己的小环境,它既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大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依据现实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思政工作的具体内容做相应调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导向作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从而反作用于网络大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下功夫营造多层次的校园文化,以高品位和高学术性为目标。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现时,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时,要用现代高新技术的手段来提炼,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形式?,使之更吸引学生参与。通过校园中这种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净化人们的心灵,鼓舞人们的精神,提高青少年的民族优秀文化的功底和文化品位,增强自身的抵御能力,使其不受消极网络环境的左右。
结语
本文以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从网络的起源和主要特征开始,依次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现状和网络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进一步的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利用网络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大对网络监管力度的同时,建立一些适合青少年的网站,家庭和学校也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以便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程华平.谈体育与德育的并行教育[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 刘绿丝.高校人本德育的内涵、困境及实现路径探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3] 陈庆省.系统构建民办高校学生品德培养教育体系[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世界步入了信息时代,特别是网络的出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广泛的存在于当今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达到了“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无人不网”的程度,网络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研究对策,落实行动,扎扎实实地帮助学生抵御网络负面效应的诱惑,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处。
一、大学生的上网情况
作为一位从事思政工作已经四年的高校辅导员,我深知网络对学生的影响,我曾经在自己期队内部针对网络情况做了一个调查,我发现他们上网大致有三种情况:
1.获取信息,这是比较积极的一种,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
2.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的逼真、刺激与暴力,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这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3.网上聊天,QQ是一种非常盛行的聊天工具。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的学生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上面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理智地面对网络,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便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也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凭借自己四年的教育经验,我总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两课”教育,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两课”教育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两课”教育从总体上来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着内容僵化、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上“两课”时,选择逃课外出,或者是在课上看杂志、小说,或者干脆选择睡觉了。因此,我认为“两课”应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感,进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两课”的教育效果。
2.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与前提。“两课”教师与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技术水平和政治理论水平,精通网络知识与技术;要做到思维敏锐,具有快速的应变能力,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积极而有效地开展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创新的意识,不断探索和开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3.建立“网上辅导员”,把常规工作与网络教育相结合。辅导员与大学生的联系是最密切的,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网上辅导员”,去了解学生动态,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成为学生信赖的网友。借助的方式也很多,例如,我就设立了个人博客,建立期队QQ群和期队飞信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一对一的与学生进行沟通,既避免了学生与老师面对面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又可以让他们畅所欲言,通过这样的形式,积极地教育、引导学生们正确认识网络,增强学生网络自我教育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4.积极组织有关网络教育的各种活动。
我们可以以期队为单位积极开展与网络相关的教育活动,例如进行“网络与学习”“网络与道德”等相关的报告会、辩论会,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也可以利用网络搞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开展网络知识与技能的比赛,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又可以有效地增强彼此间学习的竞技性,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5.加强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我们可以在大学生中积极宣传网络法制,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和法治意识。“两课”教师和辅导员,在此时又将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和手段,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实现网络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逐步起到规范学生网络行为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3-02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因此,高等学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好网络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及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同时高度重视网络的负面作用,切实加强网络载体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1]选择并运用好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2]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就是高等院校通过互联网络这一信息系统,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需要,向大学生传播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物质形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认识不足
通过构建网络载体来支持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时代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部分领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和建设不重视,认为网络的运用主要在于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载体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没有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淡漠。甚至有些高校只把网络载体的建设作为形象工程,而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和运行困难重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人才缺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是一个新领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3]而熟悉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的网络技术人员较少。由于这两部分人难于融合而成为“复合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手段、方法上的陈旧,或者缺少理论的高度和说服力。如果没有一支懂得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正确引导,仅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主动占领网上这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很难实现。
(三)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自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搭建沟通桥梁的同时,由于监管中存在的漏洞,致使一些不良信息也乘虚而入,干扰、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导致整个校园网络处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的状态。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网络信息管理者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交换和疏于及时监控和管理,不能及时对网上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甄别、管理;二是在网络控制技术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者对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不高;三是网络管理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很多不法分子往往能够避开监控,一些不良信息。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落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随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相关的教育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出现,但还存在片面和局限。首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是正面的宣传教育,缺乏对个体的关怀和疏导;其次,没有更好地开展网络自我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对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等缺乏相应的矫正和监管,网络舆情引导方式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不高,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较少,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但信息面孔呆板,几乎是文字内容的粘贴和重叠。另外,一些校园网的栏目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滞后,一些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没有及时上传。二是对课堂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有效整合,网络平台上的内容较为单一,资源共享平台、在线学习、网络展播等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认识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对网络载体也必须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并在利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网络载体为高校服务的思想。”[4]一是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运用网络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师、学校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专职辅导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从多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二是加大技术、人员、资金的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提供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融合,客观上要求教育者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提升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高校思想教育网络载体运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较好地掌握了网络技术知识的、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并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网络宣传、网络舆论引导以及网络监管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提高其在网上发现思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
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构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立体模式,通过制度、技术、法律和道德来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首先,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管理权责制度,使网络信息管理者(把关人)各司其职,网络“把关人”要对网络信息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把有害的信息过滤掉,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高校要研发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管理,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等,依靠科学技术来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再次,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的法律制度,做到网络信息服务有法可依,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上网行为。最后,要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积极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加强对网上舆论的引导和调控,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四)更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要想在网络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网络阵地上的主动权,就必须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青年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首先,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最后,要加强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的矫正与监管,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网络道德,同时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努力消除其中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
(五)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开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主动权,基本前提是能否抓住师生的兴奋点,抓住他们的兴趣去点击、去关注。”[6]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坚持显性教育资源开发和隐性教育资源开发相结合,努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的点击率和关注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大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实其间,提供丰富的实时在线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网络展播、在线交流平台,并将弘扬主旋律与运用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有力驳斥错误思想观点。此外,必须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加强对他们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固有的虚拟性,不能代替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注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有二者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北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学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51~52.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缺乏吸引力
很多高校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只是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网,或利用网络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只是满足于有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后期没有积极跟进,那将很难达到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同时,网络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有的网站可能就是形同虚设,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2.思想政治教育者网络素质不高
在当前高校中,能够熟练地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并合理运用的专家非常少。要想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网络水平,同时能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努力提高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才能使网络的优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
3.思想政治教育者时于罔络的参与不足
由于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占用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而鉴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日益增大,使得很多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加深网络知识。再加上一些领导对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造成很多教师对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这就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育产生脱节,使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和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4.传统的教育观念不能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两课”的教学、报告会、座谈会及社会实践等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它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化要求。当前,不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单纯地运用网络的形式,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照搬上网络,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填鸭式灌输”的模式。这种照搬的模式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没有新鲜感也就不可能吸引学生更多的关注。
5.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现代的大学生个性张扬、思维跳跃,在网络发达的条件下,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络上发表自己对人或事的见解。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缺乏必要的监管,一些大学生又缺乏较强的信息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再加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容易被感情和网络的言论所左右,所以在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和缺少必要的网络伦理道德宣传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产生质疑。
二、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1.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网络条件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等方面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根据这些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娱乐性及交互性特点,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网上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相结合,并与学生的学习和课余文化生活相交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感染和影响学生,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师资队伍、教育主体的适应程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实效。这就要求高校走专业化道路,培养一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人才,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才”。
3.建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奖惩机制
高校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要有超前的意识,能够积极主动接受新技术、新思想。重视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者学习网络知识。对于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同时,对于在学校网站出现的非法行为,或者以网络教育的名义进行非法行动导致发生恶性事故的,要加大惩处力度。
4.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模式
由于网络教育在师生交往、情感交流和营造校园文化方面存在的距离问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模式都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同时,要想方设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在宣传教育的手段上应多样化并努力遵循学生的网络心理进行教育。迎合学生心理,探究一条切实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5.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和规范
在网络环境下,网上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方式,高校应主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阵地作用,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的监管。同时要认识到,网上教育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网下教育仍然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依然起着基础性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与现代网络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和规范,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网络媒体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途径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手机端即时通信使用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使用率为91.2%。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互联网这个被称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交往、娱乐等行为方式,尤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心理、行为习惯。但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21世纪网络化信息化时代,面对我国互联网爆炸式发展状况,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专门强调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运用技术、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怎样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不断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成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尤其对于刚刚成立的高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和其他院校的大学生相比,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类型层次比较复杂,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职高毕业生以及五年高职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心理问题尤其是自卑心理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显得更为突出。他们认为进入高职院校是考不上名牌大学的无奈选择,而且在就业时还要面临单位的“不认同”甚至是“歧视”。这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使得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者过分不冷静,走极端,或者逆反心理较强。作为青年大学生,他们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自我意识、人生观都日渐成熟,但由于自身心理上的不独立或者没有独立的社会角色定位及社会风气等诸多原因,又使得他们对道德行为的要求和监督还不严格,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高职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还很难在精神世界上与网络本身追求自由、公平、效率相匹配,很容易造成道德人格方面的缺失,在网络世界迷失自我,荒疏学业、事业、也荒疏了自我心灵的完善。如何在网络环境下的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和规范高职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使用网络,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是摆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媒体工具大众化普及化,新媒体之间的软件和硬件通用化得到了加强,新媒体正日益渗入大学校园和大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研究好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才能利用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正确使用新媒体引导大学生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培养符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课题选择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作为主题,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此能引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和关注。
一方面,在理论上该课题以为指导,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内容和教育观念,提出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时的对策。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对于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影响,有利于我国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等,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至关重要,从国内外现状来看,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迄今为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吴俊清[1]认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的优势,从“建好网、管好网、用好网”三方面深入研究,做好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本校的思政教育网站建设实践,深刻分析了当前高校“网育”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提高高校“网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们获取信息,进行通信和娱乐的重要途经,关联着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在当前网络化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减少网络给高校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应通过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推进“在线交流”、占领博客阵地、加强网络管理等多种途径,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积极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不断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容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必须符合网络本质特征和技术属性,必须坚持主体性、选择性、平等性、主导性、优化性等基本原则,还要创立和实施一系列的有效方法,包括“眼睛对屏幕”的信息获取方法、“思路对问题”的教育指导方法和“键对键”“心对心”的沟通交流方法。信息时代日益发展的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战斗性和实效性提出了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坚持的指导地位, 勇于应对各种思潮的挑战,强化人文精神,才能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增强生机和活力。上网已成为当今中国在校大学生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大学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降低,大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为此应针对性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弘扬文化主旋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总的来看,各学者主要是从网络背景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困境、必要性和对策上探讨这一问题的,针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的不多,针对新建高职院校的研究就更少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建设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的网络文化。
参考文献:
[1]吴俊清.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25-26.
[2]李智栽,黎平.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09):395-397.
[3]王新华,陈向阳.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04):102-104.
[4]马B,李军,韩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种有效途径[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9,(01):169-171.
[5]雷永汉.网络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3,(03):122-124.
[6]郑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03(01):26-29+40.
[7]杨直凡,胡树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07):35-39+42.
[8]殷子惠,彭云龙,韩妮.新时期高校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07):99-102.
[9]张洋.网络文化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若干思考.
[10]王新华,陈向阳.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 (04):102-104.
[11]汪灿德.论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28(04):122-125.
[12]燕晋峰.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德育研究,2015,(04):201+191.
[13]马静.高职思政教育的现状剖析与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110(03):25-26.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观念的冲击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的权威地位被逐步削弱。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封闭型、教导型的管理机制,它的教育模式是“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者和施与者,有着很高的威严和威信。学生则往往是被教育和塑造的对象,是被动的接受者。网络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和地位受到冲击,网络的互动、开放而平等的环境,模糊了教师与学生的界限,他们之间可以平等对话,在互动的过程中相互创造、相互证实自己的存在,分享彼此的知识、情感和智慧。
2、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冲击
网络的自由性使一些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大发议论,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也在网上传播,而网络的使用者可以自由自在地接触并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活跃,上网已成为学生的一种时尚,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求知欲望强烈,容易接收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能导致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3、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冲击
网络以其特有的魅力冲击、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并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上网已成为学生的一种时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受到冲击。过去传统媒体比较容易被控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牢牢地把这些媒体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对信息的分类把握,千方百计让学生远离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书刊、文艺节目、言论等,使学生接受的是真实有利的信息,而不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而网络突破了对媒体的控制范围,扩大了学生接受信息的自,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与各种不良信息接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掌控信息传播方式及接收信息中的权威地位。
4、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的冲击
一些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反感、对思想政治教育迫于无奈、对第二课堂消极回避,却自发地、自觉地、如饥似渴地汲取大量的网络信息。因特网作为信息快捷、有效的传递方式,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学校、教室、图书馆、书本已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知识和信息。而网上的思想文化交流与传统形式的思想文化交流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网上,没有领导与被领导、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分,人们直言不讳,“留言板”五花八门,既有正面论理、切磋讨论,也有牢骚怪话甚至明显错误的言论。同时,因特网高度自由而又缺乏有力监控的运行机制,也为西方国家对我国政治与文化的渗透扩张提供了方便条件,使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造成一些腐朽思想和价值观的渗透。
二、构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观念
网络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必须针对网络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1、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信息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超前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适应网络传播的新方式,尽快掌握网络技术,改变居高临下的角色观念,抢占网上宣传和引领的制高点。认真研究网上思想文化交流和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充分认识网络的发展对新时期社会生活、对人们思想日益深刻的影响,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网络宣传的本领。
2、构建网络信息时代的新型师生观
信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变革传统的师生观,培养有创造意识、能适应激烈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网络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具有互动与平等交流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组织实施教育与受教育者能动地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辩证统一。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不能去“我教育、你接受”,也不能由此而产生一种“失落感”而放弃责任;另一方面,必须转变观念,学会用真诚和真理去说服学生、感召学生、凝聚学生,努力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树立民主化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网络时代视域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网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是局部的、表面的,而是全面的、深刻的。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交互性、丰富性和及时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努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系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指一般性地通过网络传播我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技术、资金、人员的投入,建立健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站,同时开发和运用其他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以形成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势。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培养网络教育人才,造就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当务之急。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要取得实效,必须帮助学生切实解决思想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加以收集学生中的思想问题,利用网络解疑释惑。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功能特点,在促进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便利。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活动,提供全面、及时、精彩的网络信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等来吸引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点击率。建立健全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加强道德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要完成的任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此加强研究,结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规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道德体系,加强广大“网民”网络伦理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文明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同时健全网络法规。把网络文明建设纳入法制轨道,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当然,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说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放松了,相反,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更高,因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借助于现代媒体拓宽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所以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而且对一些重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仅仅依靠网络沟通是难以奏效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下的引导工作。网下和网络的互动,是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只有实现网上和网下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华.论网络文化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2]郑芳.继续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思考[J].甘肃农业,2005,(09).
[关键词]高校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李大鹏(1979- ),男,四川万源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杨益(1981- ),女,四川中江人,乐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川 乐山 614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52-02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正成为影响青年大学生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央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校必须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阵地,使网络成为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举措,高校必须构建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牢固地掌握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制高点,使网络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特征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其体系的含义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等学科,针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在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传媒技术等手段的基础上,与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及形成的具有信息化时代特征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信息化建设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利用网络多元主体对信息进行制作、传播和控制,进而实现用丰富、生动、正确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道德素养和网络习惯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他们逐渐形成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符合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具备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当前,国内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网络环境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它针对网络环境下受教育者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载体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体系构建问题;二是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将网络作为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部体系构建问题。笔者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结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具备的特征,将与其相关的各种手段、资源和思想整合起来,从而形成有效的、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1.教育资源的开放性。网络不存在控制的问题,也没有一个中心,这是网络得以存在的原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任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选择“Yes”或“No”,这就弱化了个人对社团及他人权威的依附,它不仅构成了对权威的挑战,也是对信任权威的集体意识的挑战,这就使人更多地享受到民主和平等。
2.教育资源的整合性。网络的诞生和发展、成熟,打破了信息传输人原有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将多种多样、丰富的理论观点以及发生的事件通过影像、声音、文本和图片等快速地集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化建设,将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汇集,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教育主体的多元性。通过网络,彻底颠覆了高校这一原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唯一的实施主体。各种网络运营商和网站也必然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校园单一主体的理论将会随着网络对大学生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的现实而被多元主体理论代替。
4.教育客体的自主性。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渠道不断延伸和扩展,学生通过使用搜索引擎或者访问专题网站进行延伸式的学习,时刻了解和关注国际国内各个方面丰富的信息,这对大学生在掌握全面信息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是非常有利的,进而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辐射力和吸引力的增强和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构建科学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保障投入,夯实基础,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搭建平台
1.高度重视,全面建设。各高校党政应敏锐地认识到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并积极深化运用。同时在硬件上,应建立覆盖学校的校园网,使教室、办公场地、学生寝室、教师住房等全都接入校园网络中。
2.加强队伍建设,牢牢把握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必须根据思想政治的规律和网络载体特点,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牢固把握住,建立一个覆盖全面、方向正确、渗透立体、效果显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仅仅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互联网应用技术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和业务能力以适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不断拓展渠道和空间,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探索主渠道的网络教学新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和优势,通过挖掘和开发网络教学手段,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程网络教学实践,牢牢占领主阵地。通过开发网络课程教学系统,探索出边讲边练、网上讨论、在线答疑、网上考试等教学新形式,增强教与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的信息量。
2.不断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第一,旗帜鲜明地开展主题网站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主题网站是指那些针对特定的人群,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教科研主题、学习素材类事物主题,完成特定信息的搜索和提供、组织与,或者提供互动学习平台的网站。高校要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服务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实现网络与学生工作相结合、与学生就业相结合、与心理咨询辅导相结合,使网络对大学生的引导、教育和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得到增强和提高。
第二,精心谋划学生门户网站建设,发挥学生网站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引导作用。所谓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会是主体多元化和社会化,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均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载体和实现,如学习、交际、购物和游戏等。学生门户网站的建设涵盖了以上内容,这样的网站突破了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的限制,扩展为开放的立体式的教育模式,网站深得在校学生、校友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网站的访问量大、学生留言交流多,已成为了学生们的交流平台和精神家园。
第三,加快创新与发展,深入开展专题网页建设。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新鲜的事物层出不穷,而且更新越来越快。作为思想和思维非常活跃的大学生更加喜欢接受新的事物,更加向往新的生活内容。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紧围绕新的网络信息交流趋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及时了解并积极占领新的阵地,实现网络思想教育的全覆盖。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加明显,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全面覆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弘扬社会主义建设主旋律,为大学生更好地服务,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育.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
[2]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关键词】网络;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最有活力、有思想的阶段,其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他们大多也能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发展要通过学习才能实现。同时,当代大学生也具有一定逆反心理,其逆反心理具有盲目性、片面性、极端性、排他性等特点,逆反心理虽有负面影响,但合理的疏导,则有可能帮助他们摆脱旧的思想、思维,有助于他们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
网络的普及,使当代大学生们愿意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信息,并建立自己的博客,交流思想,记录学习点滴,网络使学生获取信息更便捷,利于大学生的新观念、新意识的形成,网络也存在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等负面影响。作为一种新型载体,网络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的来说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但由于大学生的特殊性,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负面影响。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1. 网络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教育者只能从报纸、文件和书中寻找素材,收集资料,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集到的素材有些会略显滞后,从而缺乏感染力。网络的开通和使用,为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新的知识和现实材料,网上丰富的信息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
2. 有助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网络优化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手段更加多样化。网络信息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和政治性于一体,教育者可以在网上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做的形象生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富有感染力和通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自觉意识和自学能力。教育者还可以以网友的虚拟身份和大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便于真实快捷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沟通。此时,大学生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保持快速互动,通过思想互动来提高教育效果。
3. 网络有利于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空间。互联网的普及,通过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从而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阔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创造了良好的网络教育系统环境。
(二)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1. 西方文化的渗透。网络文化对网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西方国家正是借助这点,企图在不知不觉中对我国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文化影响,由于网络的信息量大,传播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内容很多,而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这种“西化”影响。
2. 网络环境的污染。目前,网络垃圾是屡禁不止,各网站中就有不少黄色信息链接,大多数学生都无意间接触到这些垃圾信息。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不良言论,这些对于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而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影响很大。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而网络聊天的隐蔽性,导致他们说话不负责任,失去诚信意识。网络的隐蔽性,也使得网络传播着大量的污言秽语,从而消弱了对大学生的文明教育。
3. 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网络信息容量大,导致信息良莠不齐,许多如暴力、、拜金主义、赌博、侮辱性言论等等都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破坏他们已有的价值取向。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他们会运用自己的判断来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因此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冲击,甚至走向极端。面对网络信息,部分大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一些不健康思想内容的传播中形成了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如何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大学生选择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面对网络,最重要的是有效地利用信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不仅仅是提供现成的信息,而是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用的信息,以培养大学生选择和控制信息的能力。
(二)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健全校园网络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好地利用网络阵地,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吸引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突显。我国各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大多都建立检查制度,及时过滤非法信息及垃圾信息的传播,避免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但因工作人手不足,工作效率不高,效果并不明显。同时考虑到尊重大学生的言论自由,个别信息并未被过滤,同学间的不良情绪相互感染,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开发、利用与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数据库。不难发现,网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所占比例较少。我们要努力依靠网络系统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的快速检索和利用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知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与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要求其运用网络,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才能与当代大学生进行无限交流,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为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做到不断地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教育,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要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动向,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即时的思想教育,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 上海高教局.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中国分类号】G250.72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1.网络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传播者的角色,就是运用多种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把思想、价值、精神等正能量方面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整个过程的开展,我们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全过程。为了达到多种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教师在准备过程中,很好地借助了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相比过去的传统传播形式,网络为新的传播形式增加了艳丽的图片、优秀的影视、动人的声音等动态效果,这样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是学生比较能够接受的,且在整个获取的过程中,学生是在主动并且高兴的状态下获取信息的。学生不再是教师传播什么信息就不得不接收信息,而是在一种自愿的情况下自己想去获取信息。这点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不可比拟的。
2.网络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在传播知识给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准备充分才能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绝伦的课程。网络是一个难以估想的资源库,教师从中可以提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完善自己的课件,丰富自己的课程内容,更有,对于教师不能解决的问题,网络可以及时提供一个学生自学的平台。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的知识传播,和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3.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阵地。校园是学生接收知识信息的主要阵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则习惯于把主要阵地变为唯一阵地,把学生的学习范围缩小和控制在校内或者仅仅是课堂。大多数学生的状态就是过了假期回来,又把一个学期的知识都还给学校了。而网络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丰富的世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校园以外的各种信息,学生可以了解当今时事,体验文化潮流,接触学术流派等,但同时,社会上的人生百态也对学生的思想起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网络影响学生思想的同时,学校更应该给与一定引导,让学生的思想指向正确方向。[1]
二、网络时代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信息地快速发展和普及,给国家教育部门和高校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需要我国教育部对高校使用网络提出严格要求,更需要高校自身的自觉和严格取舍,为校园学习生活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网络信息世界。尽管如此,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信息时代还是产生了一些弊端,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不足。简单地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枯燥地呈现于网络中,是当今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队伍建设不足问题。大部分高校认为,所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无非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展示给学生,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课件,依旧是处于传统行列,而严重缺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原本应该具备的特点,因此,即使把思想政治教育搬上网络中教学,也还是缺少生动性、交互性和及时性,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依然提不起兴趣,这和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没有根本性区别的。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简单地认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校内网站上建立一两个“红色网站”,而对于如何有效开展,高校并未做出正确的规划。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不足,是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2]
2.学校对网络时代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不够,投入资金比例较低。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也就意味着网络价值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尤其在高校里,想要很好地运用网络进行教学,是一笔可观的费用。因此,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硬件上面不能使用最好的设备,这给教学带来的局限性可想而知,学校的不重视,导致了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也显得力不从心。在高校的校园网站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显得少之又少,或者内容上及格,在制作上又显得过分粗糙不到位。学生无法在网站里有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3]
3.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和管理工作不完善。网络作为高校一个新的教学阵地,相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占的比重并不少。可以说,高校想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更应该好好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一些高校意识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一开始就积极主动建立很多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阵地,但是,仅仅只是建立网站,而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定期定时更新和管理网站,就导致了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是一成不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得到提高。再有,一些高校根本没有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过分注重研究,而没有把研究成果进行好好管理和宣传,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现实性,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也就不会重视了,对于学校不重视管理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更不能体现出足够的重视性。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是离不开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的,在重视的情况下,更需要师生共同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4.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传播者,作为一个传播知识信息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一种权威性。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给了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获取知识和解决难题,在网络面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是平等的,这样一来,教育者的权威性将变得更小,信息优势也将不存在了。甚至,有时候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是教育者所不能解答的,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知识了。整体上也就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不能很好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三、改进网络时代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创建德育网站,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对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中丰富的资源,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接收了网络中的新事物,也开阔了视野。学生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的一种新形式学习方式,必定应该是高校努力推崇的。高校想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得到开展,就要主动积极地创建德育网站,在校园网站上,留给德育网站一个足够大的阵地,只有高校本身注重了德育的教育,才能使得德育处于突出位置,这就使被动变为主动。对于德育网站的建设,高校更应引起重视,网站内容上的丰富和更新,网页的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把校园内的动态、班级管理、党政党风、社会实践等模块彰显在德育网站上,更能体现德育的重要地位。同时,加强学生的辅导工作,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引导学生的正面发展,从而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4]
2.高校领导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力度。切实加强网站管理。网站是一个学习的阵地,也是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所以这个阵地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各部门要对网站的建设维护,提供强有力地监督,严厉打击不实不安全网站,而高校,在网站的建设和管理上,要加强维护和更新。对于网站中的信息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作为网站信息接收的主体,提升网站的形象,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重要性。也可以丰富网站内容,用心设计网站,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立成为一个有档次,有价值的教育平台。
3.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作用,增强正面宣传和引导的力度。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网络信息,作为其发展的平台。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网络这个教育平台阵地,是当前需要考虑和解决的一大难题,主要将从三个步骤上下手。第一,要确认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与学生的成才紧密相关的,网络上引导的正确的主流和价值观,会在学生接触网络时,不知不觉中吸收到自身素质中。第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网站上所占的比重要够份量,体现高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让学生有一个“必要”意识,德育发展是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必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必要的,在德育网站内容排版和选定上,更要注意一些文化因素,把握各个板块应该占用的比例,网页的设计上,要适当追求新颖,努力让学生喜欢并且关注德育网站,也可以开设一些重要窗口,便于学生直接交流和学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好地知道学生思想的动态,使学生消除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距离感,认清其是现实中真实存在,而且需要走进的。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不是一般的技术所能驾驭的,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及时掌握技术,开设的网页、窗口,要更便捷地位学生服务,就必须采用一些聊天系统等软件助手,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便捷性。
4.培养从事网络政治思想工作的专业队伍。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除了对网络自身的监督和管理,对于管理网络的人员,同样需要他们具有足够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而不是对网络一无所知,当自己的网络技术不过关时,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更是无从下手。所以,打造一支专业的队伍,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自己。首先,在对网络进行管理前,必须接受系统且专业的网络知识学习;其次,从事网络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有高度的责任感,注重学生的培养,努力为了学生的学习服务,提供更多适合学生需要的知识资源;再有,对于网络上的资源,要慎重选择,选取正面的、有引导性的材料;最后,注重把现实知识搬到网络上来,加强其宣传。[5]
5.健全网络保障制度,法规管理与德育管理有机结合。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复杂性,正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所以在管理上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尽最大可能使网络趋向规范、法制和完整,网络的安全化管理建设,才能为网络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的自我意识海不够强烈,面对网络的虚拟和复杂,还不能很好地分清楚。网络管理制度一旦完善,更加规范和法治,就能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这样在不减弱学生对网络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前提下,顺利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自主参与交流和学习,法治和德育的结合,会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变得更要成效。
总而言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并且需要不断改进发展的过程。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是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契机的,网络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以往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研究,从而让网络的作用利大于弊,很好地服务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因此,为了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各大高校要主动出击,提升德育地位,营造一个更好的校园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民;汪行舟.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0)
[2]邓星泽.网络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新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0(12)
[3]唐羽.网络时代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