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高中数学组合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组合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越来越注重团队的合作,合作意识以及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在今天,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是人们团队合作共同努力而取得的。因此,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1]。

1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

1.1 小组合作学习留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往往在听公开课的时候,我会发现开课教师总喜欢改变学生的座位摆放方式,排成 4、5 个一组,或者排成波浪形,排成马蹄形等等,似乎改变学生的座位,把学生凑在一起就是就是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经常出现不管教学内容的难易,也不管有无合作学习的必要,教师就盲目的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或者小组讨论。有的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讨论热烈,但到真正展示成果的时候,没有几个学生能够主动站出来代表小组发言。小组合作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实质性的合作[2]。

1.2 学生参与机会不均等,能力发展不均衡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极具个性特点。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思维活跃;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这就导致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总是那些活泼好动的学生掌握主动权,那些内向不易与人沟通的学生就渐渐逃避学习的责任,学习任务也由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来代替完成了。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不能完全暴露出来,非但没有发展数学思维,甚至还剥夺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和提高的机会。而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则经常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无所事事,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班级中某一学习小组的一员。长此以往,正如经常听到的教师的感叹一样,“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会导致好的学生越来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同时由于分组不均,全班的均衡学习也被少数几个数学能力较强的小组间的学习所取代。

1.3 高中数学教师欠缺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技能

首先大部分教师自己从小就是接受的没有小组合作学习的传统教育。其次参加工作以后,也很少有机会参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内容的培训。教师对如何编排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在何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自身的角色把握等内容都有没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很多高中数学教师都不敢轻易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即使有一部分组织过小组合作学习,其实际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总是不自觉的将学生束缚在自己编制好的思路里,不能开展实质性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3]。

2在高中数学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2.1 让学生明确个人责任,提高个人的责任感

在最初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比较被动,他们对自己在小组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刻的了解。为避免出现能力强的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现象,我帮助每组学生进行了角色的分配,规定好了发言的顺序。明确了每个学生担任的角色所承担的责任,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同时分解学习任务,责任到人,督促学生在自己小组中做好自己应做的事。通过这些训练,渐渐引导学生渐渐将被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团体合作,因此,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这种学习方式更关注集体。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是要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的。为了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采取随机提问和个别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就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代表自己小组来阐述观点,为此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中,不然自己的表现就可能影响自己小组的评估。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可以相互帮助,但是教师在检测的时候可以先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测验,再综合每个小组成员的成绩来考核该小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这样的话,由集体荣誉感带来的压力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真参与到自己小组的合作学习中。

2.2 选择可探究的开放性的内容

一个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好坏,不是以它产生的结果具有多大的实用价值来衡量的,而在于该学习任务能否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能否让学生向更深层次挖掘出问题的本质,能否促进学生在问题上提出新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思维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与传统的数学问题比较,有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将这类问题用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上,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的不同思维不断碰撞,从而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数学里还有一类问题往往存在隐性条件,使得问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学生受已有经验的影响,导致思维定势,在解题过程中看不到隐性条件的设立,以致造成漏解错解的错误。而学生总认为造成自己遗漏隐性条件是因为自己粗心大意,并没有努力去改变自己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选择这类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思维上进行横向的比较和交流,从而形成严密的数学思维习惯。

2.3 选择和学生联系密切的内容

学生乐于合作的学习内容是他们感兴趣的、熟悉的、有利于他们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问题。选择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结论

总之,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越来越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有很好的的促进作用。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判断、自主承担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他们能够学会质疑、独立思考;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并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能力正是教师最愿意看到的,也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参考文献

[1] 刘涛. 新课改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偏差及其纠正策略[J].课程教材改革,2010(8))

第2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探索组织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构的主导,不是学科知识的给予,而是学生能力的发展——建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发展观: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身心特点,要把促进螳生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人文关怀为终极目标。我结合新课改精神就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来谈谈教学工作的安排。

首选我们来谈一下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看法,应该承认的是现在学生的课业任务非常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学生们总想找到一个休闲娱乐的时间,由于脑中存在着这门课程在小学、初中时的印象,总认为这是一门娱乐课,不用什么脑子,玩玩就可以了。殊不知进入高中以后,不但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就连教学要求也提高了,要求同学们必须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有时必须反复的练习,有点枯燥乏味,这就是高一学生刚接触这门课程的感受,由此很多同学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解课程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尽量把复杂难懂的理论转化成有趣的、通俗易懂的一个游戏。

例如,我们在讲解计算机的存储原理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来讲,现在的学生都喜欢个性化,肯定非常希望拥有一个个性化的签名,如果你能通过简简单单打两个字母就可以出现一个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签名时,那你肯定感到非常的自豪。由这个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微软附件自带的造字程序,来画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标志时,就可以明白,文字显示在屏幕上时其实就是调用一幅已存储在计算机的图画。再给这图画分配一个代码时,我们就又能明白任何一个字存储在计算机中都是以三进制代码保存的,而这个二进制代码与我们的文字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这种方法来讲解的话,肯定要比单纯的讲解计算机存储原理时更吸引学生的目光,更能让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在讲解课程内容时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经验与兴趣,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的喜欢上这门课程。

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志。但是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能力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诱导、传授、诊治)下,经学生自己的亲自体验,并进行反复的有意识地训练逐渐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活动(体验)和思考(消化)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把接受式学习过程变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创新过程。为此,我们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理解而不是知识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不是机械记忆和被劝模仿,鼓励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掌握基本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日益更新的今天,方法和能力、态度和观念比知识更重要。

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中,应多给学生操作的时间,尤其是对软件的学习,只要掌握软件操作的总纲,明白软件是程序员们已经编写完成的程序,它所能完成的任务,所拥有的功能,以及怎样来实现这些功能、任务的步骤都是已经设定好的,我们只要根据它设定好的步骤一步步操作就可以了。尤其是现在流行的软件基本上都是基于窗口的,绝大部分的命令项一般都是在菜单栏的各项子菜单中,常用的一些命令项可在右击菜单、工具栏上找到。我们操作时,一般只要先选定操作对象,然后进行有关的操作,这些操作的命令项可从右击菜单、工具栏、菜单栏中去找,一般性的操作利用这种方法就可以解决了。我们千万不要把操作一步步的讲解给学生听,让他们来机械的模仿,要养成他们自己来探索的习惯,软件的更新换代太快了,只会机械的模仿,死记硬背的话,很快就会被淘汰掉的。我们在课堂只要大体的讲解一下总的操作方法,再给学生一个辅助学习的帮助文件,采用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他们来研究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参次不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制,水平好的与水平差的相互协作,共同进步。在学习的同时,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这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尤其在当今的社会,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时代,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给学生权利让学生自主选择,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主体验,给学生困难让学生自主克服,给学生问题让学生自主找答案,给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锻炼,给学生空间让学生自己前进,给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发展。甜酸苦辣,成功失败对学生都有帮助,要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去体验甜酸苦辣成功失败——这些对学生而言是一笔无法估价的“财富”。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1.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新课程的理念很适合数学建模的教学,尽管现在数学建模在高中数学中并没有专题性的知识,但是很多高中数学实际应用型问题其实渗透的就是数学建模的运用,因此做数学问题其实是一种模式识别的过程,其深刻的思想方法即转化化归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建模本质就是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包装,只要解决数学问题即可.数学模型方法是数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用数学模型方法解题体现了数学解题中的转化和化归的思想,是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教授提出的“关系映射反演方法”(RMI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数学解题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认识识别模型,并亲身参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不断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构建新的模型,将有助于提高对应用性问题的透视解决.

2.基本方式与教学实施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首先自身需要有一定的方法,方法得当则学生之间必能产生良好的合作,因此方法是合作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注重合作指导、合作技能培训.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小组成员,教师需要关注其思想、方式及讨论方向,实现多方位的交流,要培养学生听、想、说的能力,提高学生总结、反思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态度.在合作方法上,教师多加强方法指导,教育学生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辨析、考虑问题,并欣赏别人的想法.只有充分发挥了良好的合作能力,以合作优势,确保这种模式的顺利进行和以及产生的良好课堂效率.

构建系列有相当针对性的现实应用问题供建模教学使用,当然问题一方面要体现建模过程的特点,即问题的数学化、抽象简化,建模求解,验模修改(循环迭代)的过程;另一方面要避免传统文字应用问题的通病――已将数学化过程甚至建模过程完成,问题不含多余干扰信息,条件不多不少,目标指向清楚,只需设出未知数列等式就可得到问题解.

3.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案例(分期付款小组合作学习)现在某人向建设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期限为20年.假定在月初借款,从该月末开始每月以按揭形式还款.若他想节省一些利息支出,请问他应选择等额法还是递减法还款?说明理由.他每月应归还多少元钱?

知识本质:笔者把班级分成四组并派代表深入一线调查并与银行有关工作人员咨询,对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归纳、讨论并深刻思考,精心准备.在课上他们侃侃而谈对以上实际问题而言,了解银行术语、还法的计算,对问题做相应地数学化处理,通过模式识别转化成我们较为熟悉的问题――数列知识中等比数列求和与等差数列求和的运用.

数据分析:如何数学化呢?各小组了解到:

①我国目前公积金贷款6~30年的年利率是:4.05%,相应的月利率为3.375%.

②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等额本息还款法;另一种是等额本金还款法.

各小组在与全班同学共同探讨中明确了等额法还款与递减法还款法各量之间的关系,经处理后的实际问题,转化为下列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1:③按等额法还款数学模型

设贷款本金为A,r为月利率,还款总期数为m个月,则到m月末的本利和是:A(1+r)m.再设每月还款数为a,则到m月末的本利合计为:

第4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策略;新课程改革

受高考选拔制度和升学压力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长久的课堂教学.灌输式教学和题海战术成了高中数学教师的两大法宝,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失去了对学习的主动探究性,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高中数学课堂也面临着改革的需求.抓住新课改的机遇,在数学课堂中适当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一、高中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一)顺应新课改的需求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自主动手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也就是说,新课改对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出了要求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有较好效果的,这也是基于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学情现状所提出的一个改革策略,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个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总能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有所突破.一直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高考的选拔制度下盛行多年,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独立创造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缺乏将会导致其今后从事工作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不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和变通,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培养方式,具有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二、当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而不作,流于形式

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而不作、流于形式的情况比较明显,参与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的都是学生当中个别的活跃分子,其他学生处于游离的状态,使得小组合作成为一个摆设.有的学生甚至把小组合作当成一种“享受”,认为这是一个自由的时间,可以开小差或者进行其他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

(二)小组划分缺乏科学性

小组的划分是小组合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很多教师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在进行小组划分时仅仅是根据他们的学号、空间位置、男女比例、成绩来划分.这样的小组划分容易出现成员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分配不均匀的情况,出现搭配失衡,使得小组之间的可比性和竞争性薄弱,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不够,达不到原先的目的.

(三)学生参与不够全面

高中数学课堂推行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互相的沟通交流中学会分析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并最终解决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学生的全程参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只有在这个环节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这一系列的活动,在小组合作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在实际的课堂中,一些内向或者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在小组中处于沉默的状态,小组合作的结果往往代表着个人或者小部分人的意见.

(四)评价体系不健全

小组合作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对小组的讨论结果和合作过程的表现做一个评价.当前,很多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缺乏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时往往只针对小组,忽略了小组中个人的存在.同时,还会以回答的对错作为评价的依据,τ诼浜蟮男∽榛蛘呓步缓慢的小组没有起到较好的鼓励作用,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教师的引导性不够充分

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代表着教师的角色就会弱化、就不需要承担更多的任务.相反,教师要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主导角色,在小组合作中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小组探究.在部分课堂中,教师在小组合作环节没有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而是在一旁低头批改作业或者忙其他的事情,使得小组合作失去了原有的调控,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三、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整策略

(一)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情,并对教材进行细致、到位的分析,制订符合学生情况的三维教学目标.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提前充分考虑小组合作的内容和意义,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要进行预设,并提前准备预案.在实际课堂中,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环节中,对于学生存在的疑惑或者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合作情况要进行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有所获.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数学知识内容繁多、难度大、题目形式多样且创新性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高中学生处于思维的形成时期,思维体系和能力结构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虽然小组合作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前的教学引导以及后面的评价总结中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不要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否则,学生在长期的被动思维习惯下很难在拥有自的合作环节发挥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三)评价体系要健全

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多进行评价方式的变通,改变单纯的“好”“很好”此类无效的评价语言,力争让评价环节成为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契机,促使学生投入学习,在小组合作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此外,教师还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不仅仅要评价学生的回答情况,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能力和方法等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在评价的环节给予一个自然的、恰到好处的鼓励,促使他们对学习和自己充满信心,得到重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四)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注重科学性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的一个手段,但是并不代表着合作学习就是每节课的必选动作.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有的教师对于课改的理念并没有理解透彻,出现为了小组探究而探究的现象,致使小组探究缺乏存在的必要性.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学习方式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必然手段.学生遇到问题第一步要做的应该是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如果这些步骤还不能解决问题,再向他人请求帮助,也就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都是本节课的重点或者难点,那些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或者不是重、难点的学习内容,是不应该放在合作学习中的.有的内容即使是重、难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可以自行消化或者经过教师的点拨可以领悟,那这部分内容同样没有必要放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一课的学习中,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画出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实际上,简单几何体三视图的画法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应该放在空间几何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上.总的来说,在小组合作的设置上,教师要遵循需求原则而不是必然原则.

四、结 语

在新课程改革和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并改进,是有利于新课改的推行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思维.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学习方法中的一种,它有着适用的背景,需要教师把握好方法和使用的尺度,并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创新教学的方法,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适时点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真正有收获、有提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的任务和课程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廖晓锋.浅谈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6(05):92-93.

[2]魏上茗.试论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J].新课程(中学),2014(14):158.

第5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高中数学教育有了新的方向。教学大纲更多地强调学生在参加数学活动时,不应只局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是要发挥主体能力,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并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开展合作学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应先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这种方式也被广大教学者所认可,尤其是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在现代高中教学中,应开展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意义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我师。”美国教育家埃利斯也曾说过,如果当代教育还是不以合作学习为主的话,它也应成为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别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措施。在新课程理念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而师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和策划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教学质量,让老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合作学习之策略

1. 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

老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时,一定要认真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之间的关系。如果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则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相反,如果问题已经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太多,学生也难免会出现为难情绪。因此,老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全面考虑内容的合理性,紧密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实践,一共有四种方法可以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帮助。①收集、处理信息,例如让学生收集、处理各种数据和图形;②对于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比如函数与不等式、解析几何、函数与方程,应加强引导;③注重开展专题复习,比如立体几何专题、集合专题、函数与方程专题;④做好探究性学习。

2. 有效监控,及时指导

合作学习具有娱乐性,但不是放任的自由学习,老师不是活动的边缘体,而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策划者。为了更好地完成合作学习,需要老师的组织策划能力符合一定的要求,也就是说,老师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起到积极的推动和组织作用。需要老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互助的交流。此外,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及时关注各个小组的变化。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随时监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积极获取学生的相关学习信息,分析学生的思维走向和心理情况,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3. 合作建模

(1)创设情景。创设情景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老师可根据本次课堂内容,积极解决问题,并设置与实际有关的问题情景。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数学知识,找出问题关键,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新的解决方法。

(2)明确任务。为了保证整个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的、有序的,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东西。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才可以摆脱小组学习的盲目性,体现小组学习的积极作用。

(3)自主探索。首先,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亲自体验,用真实的态度去认识、质疑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能让学生形成一个良性的思维习惯。最后,这些学生也将亲身体验自然内化为稳固的知识系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4)合作交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互相表达和倾听,不仅要让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更好地表达出来,还应了解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想法,这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让学生能提高理性认识。

4. 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科学的评价

我国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也是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教师改善教学模式的依据。因此,教师不能用绝对权威的立场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将眼光放在最后的学习上,而且要关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的学习过程。我们不仅要关注个人,还要关注整体;不仅要注意学生答案的正确性,还要注意学生在表达、倾听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投入更多的感情、精力,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逐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5.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的主体性对教学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当前,合作交流学习还存在以下两种不良情况:①热闹有余,成效不足。②分组采用优差搭配,甚至有人把优差配成一帮一。要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让学生成为主体。要进行交流学习,就先要发动大家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还应将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组。如何让优生更好地发展,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一些影响优生发展的做法不太可取。而帮助学困生,我认为,主要应由教师来负责。合作交流必然是爱好、水平相近的个体的组合。因此,合作交流学习中,应以3~6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为宜。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更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更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手段。

参考文献:

[1]吴效锋.课程怎样教[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2]詹加清.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

第6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实施;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出现过许多次如下的假象:学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气氛也空前地好,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效果应该不错,然而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课后作业质量极其差.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课堂上学生也没有通过有效、充分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所以学生吸收知识得不到较好的效果.那如何去做?利用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多方位引导学生思考,在其基础之上拓展延伸,加大课堂容量的方法较好,这就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实施.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进学习方法,认真钻研教材,结合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只有这样实施的课堂练习,才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善于突破,敢于探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认为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只有设计好题目,才能有效进行课堂练习

1.难度适当,练习适量

在课堂上既要巩固练习已学知识,又要传授新知识.然而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课堂练习的分量和课堂练习的难易程度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如果题目分量又少,内容又浅,学生非常快速地就完成了自己布置的课堂练习,这样就无法起到巩固新知识的目的;如果是题目过多过难,导致学生无法完成课堂练习,就一定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严重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学时间.因此,课堂练习的设计练习要适量,难度要适当.

2.一课一练,巩固知识

数学课没有哪节课是不需要课堂练习的,这是因为数学知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高度的抽象性,只有课堂教学联系课堂练习,不管是对有关内容的局部的、单向的反馈性练习,还是巩固性基本练习、提高性对比练习,只有让学生不断地在课堂练习中度过,才能进一步揭示知识间的现象与本质、对立与统一、补充与发展、联系与区别,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律进一步掌握、巩固、理解,以及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

3.目标明确,抓住重点

课堂练习设计前,应将本课练习的目的、知识的重难点熟记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设计出来的课堂练习才会达到训练的目的,突出本课重点内容,不然,就只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握不到重点,达不到巩固新知识的要求.因此,课堂练习设计无法脱离知识的重难点.

二、遵循一定原则,会让课堂练习更有效

课堂练习的内容是决定课堂练习效果的前提.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前,应挖掘教材的智能因素,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精心设计题目,并且还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课堂练习须得具备以下原则:

1.多样性原则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设计练习时要做到练习的评价多元、形式多样、题型多样,使学生不断活跃思维,不断受到感官刺激,以期提高练习效率.这是因为呆板、单调的练习不会让学生们喜欢,这会淡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感到枯燥乏味,使其注意力分散.

2.阶梯性原则

设计练习要依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让学生的课堂练习的难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综合练习主要是使新知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把相关的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一起练.基本练习主要练习能显而易见得到答案的题目,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唤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

三、通过课堂练习,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练习才会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老师应该努力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从练习的评价、练习的形式、练习的内容等方面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练习之中.

1.练习的评价具有人文性

课堂练习中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激励与引领,同时也是对与错的一种评判.你要相信,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有你“虽然你的结果与答案有差别,但是你的解题思路别具一格,坚持下去,前程似锦”“再想想看,老师和同学们都相信你一定行”等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性、沁入心田的话语;当学生征服课堂练习中一个又一个难关时,有你发自内心的鼓励与表扬,学生能不被你征服吗?

2.练习的内容具有趣味性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强化、内驱、维持和定向的作用.高中数学老师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就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之,活化知识结构,经常性地变换方式,设计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强化课堂效率,提倡讲练结合,也有利于保证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高中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及高中数学教育的全面改革,传统的以教师单一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符合我国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受到相关教育专家及学者的重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传统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一、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留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常常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改变学生的座位,把同一小组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常常围成一个半圆形,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教学内容的难易,不管有无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都会盲目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往往课堂表面看起来热闹非凡,但在真正回答问题的时候,往往没有学生愿意作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使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停留在表面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在大多数的合作小组中,往往是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找到答案后,其他同学进行参考,从而顺利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并没有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只是教师将自己的数学思维变相的灌输给学生。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均等,导致学生能力发展不平衡

我国素质教育塑造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有的学生性格外向,思维活跃;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性格外向的学生往往会把握住机会,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因为不愿与人沟通而丧失同学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并逐渐养成逃避学习的责任,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往往由那些性格活泼好动的学生来完成。这样就会导致性格内向的学生的思维困惑和学习困难不能完全暴露出来,非但没有发展数学思维,甚至还剥夺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和提高的机会。而那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则经常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无所事事,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是班级中某一学习小组的一员。长此以往,往往会导致班级中学习好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

3.高中数学教师欠缺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和技能

我国高中大部分老师在自己的学业中并没有接触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接受的只是运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参加工作以后,也很少去参加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导致我国高中数学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缺乏认识与理解,无法在课堂上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知如何对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进行编排。最终导致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敢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即使有所尝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1.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志强,应向学生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以及对自身的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自己责任,提高个人的责任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为避免学习强、性格外向活泼的学生代替性格内向学习差的学生,必须对小组人员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布置好小组内每个学生的任务,使小组成员按顺序发言,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小组中的作用是没有人可以代替的。同时分解学习任务,责任到人,督促学生在自己小组中做好自己应做的事。通过这些训练,渐渐引导学生渐渐将被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主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另外,为避免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权总是被那些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的学生掌握,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在合作方法及社交技能方面的培训。使学生可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有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只有准确理解他人的观点才能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维持好相互合作的关系,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应注意从多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进行学习反思与总结。

2.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应注意用心挑选

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教师在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的时候,要注意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这样学生会比较乐于合作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有利益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让学生去挖掘问题的本质,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学生的不同思维不断碰撞,从而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智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对象,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才能积极调动小组每个成员进行思考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

现阶段,在我国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真正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文颖.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第8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一、课堂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美国教育家Ellis曾说过:“教育如果不以合作学习为主,那么也应把其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强调: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新课改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被众多教育工作者所接纳,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去实践这一学习方法,获得了初步的成功.笔者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取得了学生的积极配合,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希望能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二、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

1.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科学、合理的分组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发言与倾听的习惯,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团队精神,实现以优带差.因此,科学、合理的分组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笔者认为科学、合理的分组主要应遵循“异质搭配”和“男女搭配”的原则,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维持组与组之间的平衡,便于后期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估,也能有效促进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从而促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的组织引导、监控调节

(1)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任务

小组活动前,教师必须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案例1】 教学:学习“函数”一课时,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每人各负责一个问题,然后小组内部探讨,成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问题如下:

①判定某个函数具有奇偶性,那该函数的定义域满足怎样的条件?

②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与各段定义域和值域是什么关系?

③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④若一个函数为奇函数,则一定有f(0)=0吗?

根据小组成员探讨的结果,也可以让每两个小组进行合作,增强结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小组合作学习就应该从日常的教学活动做起,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2)监控合作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教师并没有因此沦为“旁观者”,对于某些需要运用技巧性的知识点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让小组成员互相探讨交流.

【案例2】 教学:“ABC中,sinA+cosA=1/2,求cos2A的值.”解题时,有的学生想不到解题方法,而有的学生由于无法准确把握角的范围解出了不止一个答案.基于此,笔者没有立即给予指导,而是设计了如下环节,让小组成员合作交流.

①每位学生按自己的思路独立解题.

②小组内部相互交流答案,讨论正确性.

③解题错误的,小组间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④小组总结三角函数解题的注意点,锻炼学生挖掘隐含条件.

由于学生水平不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采用以优带差的形式,督促水平较低的学生努力学习赶上小组进度,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三、对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发现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具体如下.

1.教师经验不足,教师在课前不能充分全面地设计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只能参考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成功经验尝试摸索,这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绕回传统教学方式,把学生赶回到传统教学框架中.

第9篇:高中数学组合数范文

一、重视小组合作前的准备工作

1.小组人员的配置。小组合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想集中小组内所有人的智慧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在真正合作交流时,有的小组动作迅速、思维发散性强,能较好地完成合作的目的;而有的小组则缺乏实质性的合作,无法完成好学习任务。小组合作的优势没能体现,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教师在小组人员的配置上不够重视,在进行人员分组时随意性较大,小组配置缺乏层次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取的小组合作,往往是4~8人的形式。根据笔者的经验,一个小组中至少要配置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任命其为组长。他不一定是小组中成绩最优秀的,但一定是责任心最强的。他能将所有组员凝聚在一起,根据学习的要求和目标,积极开展小组内的合作、交流。而班上的学困生要分配到各个小组,让小组的配置呈现层次性。

在小组合作中,如果一个小组绝大多数都是学困生,合作时往往无法真正有效地交流,因为学困生对合作的目的性不强,较难主动与别人建立有效的合作;反之,如果一个小组中优秀生较多,在小组合作时又往往存在各自为战的现象。所以,在组员的配置上一定要注重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搭配。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组的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变化作必要的调整,以追求更好的合作效果。

2.小组合作时的分工。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社会分工组成的,在小组合作时,同样也需要进行分工。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统计与可能性》时,需要小组合作完成摸球统计实验,要保证完成实验的速度,就至少需要设置三个岗位:1个闭眼摸球的同学,1个负责将摸出的球放回袋中的同学,1个用“正”字记录次数的同学。我通常将分工的任务交给组长来完成,但会对组长提出明确的的要求:①由组员提出自己想承担的任务,发生分歧时由组长调节;②尽可能给每个组员分配适合他的工作;③让每个组员尽可能有机会接触没尝试过的工作。通过分工,每个组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小组合作时就能“各司其职”,有利于小组活动有效、快速的进行。

3.明确合作的目标。在小组合作前,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小组内的每个成员既要清楚自己承担任务的目标,还要了解小组活动的总体目标。只有组员在目标清晰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统一行动,完成好合作任务。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实际测量》时,需要小组合作到操场上测量自己的步长。由于是在室外,如果事先每位组员不明确自己的任务,到了操场上就只能是一盘散沙,甚至连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可能无法保证。因此,在活动开始前,我要求每位组员向组长复述自己承担的工作,以便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复述,每位组员都明确了目标,活动的开展就特别顺利。

二、重视小组合作中教师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教师不应该是一个局外人。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了解每个小组活动的进度,对小组合作时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如果需要,教师甚至可以作为一名组员参与学生的活动,这样做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

三、重视小组合作时的协作

小组合作时,组员间的相互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它既有利于培养了学生间团结互助的精神,又有利于较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我在执教公开课《圆的认识》时发现这堂课的内容特别多,其中需要学生使用圆规画圆,再用剪刀将圆剪下来。试教时,我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这个任务,结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少学生因为没有剪完一直沉迷于完成剪圆的任务,结果直接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在公开课时,我就改变了策略,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优势。我是这样要求的: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有几个成员,就剪几个圆,而且圆的大小要不同。老师希望大家能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比一比哪个组配合得最默契,最先完成任务。任务下达后,各小组立刻进行了分工:部分组员负责用圆规画圆的,另一部分负责剪圆。在巡视中,我还发现:有的组中负责画圆的学生在完成了画圆工作后,会主动协助剪圆,提高本组的速度。事实证明,在完成“画圆剪圆”的这部分教学时,小组合作的完成速度要明显高于个人的完成速度,而协作能力强的组完成速度又优于普通组。由此可见,组员间的有效协作能够提高教学进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四、重视小组合作中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