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成本会计的核算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进一步提高自己所处地位和经济利益,就要在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上下功夫,因为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企业合理利用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如今的工业企业还存在着一些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问题。本文就从工业企业成本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的完善方法来阐述成本会计在工业的地位。
一、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而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行政部门还包括企业的在职人员及关于企业成本合算的其他业务。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利用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带来的信息,积极编制相关条款制度减少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此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工业企业的重要性原则的应用
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在核算成本的过程中就要根据构成成本价值的基础来采用不通的核算程序,例如对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的核算中就要通过制造费用专用账户进行费用的分配再核算到相关到成本中。重要性原因影响成本的核算,从而影响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并进而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对相关业务的决策,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会计业务,并在财务会计报表中予以重复、准确的披露。
会计的重要性原则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重要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与成本核算之间的比较。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比较复杂,要将所有的零散数据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是详细罗列出来,而重要性原则,则可以减少这些工作量,因为重要性原则能够分清主次,业务的重点,减少工作量。
三、工业企业所面临的成本会计问题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的业务核算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而在实际的成本会计核算中发现,我国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一)成本控制观念落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起步较晚,有些工业企业的领导对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没有太过于重视,应用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观念来过于强调原材料的节省和缩减相应成本上的开支,忽视成本效益。这种情况下虽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这是在牺牲产品的质量带来的结果。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卖方市场逐渐转向买方市场了,买方对企业的商品的差异率逐渐重视。所以,如果企业还是重视追求狭义上的收益,忽视成本效益带来的产品差异率,就会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失去根基,失去竞争机会,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影响。
(二)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较为狭窄
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扩大其经营的业务范围,会计核算的范围也会随之扩大 ,但是在实例中可看到,工业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范围并没有扩大,这会导致在期末财务报表的成本效益出现差错,影响领导的决策。
(三)成本会计核算不规范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重要的组成。因为规范的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清晰明了的反应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这可以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来创造更多的资产。然而,有些工业企业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主要体现在应摊费用和非摊费用处理不当,费用和生产成本核算不当,这会致使企业的成本效益降低。此外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也有脱节现象,对资金的运转和资金投入效率在沟通与交流甚少,导致企业的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四)成本会计核算方法落后
有些企业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来完善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而以往的会计成本核算是不能适应当代会计核算标准的,这会导致企业在成本效益上落后,失去竞争优势。
(五)成本会计监督不到位
成本会计监督有效的落实,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质量水平。而有些企业并没健全的监督会计工作的体系,这会使成本会计监督无法详细,严格的监督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有些企业只重视短暂的利益,不重视会计工作的监督,而有些成本会计人员会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性谋取私利,致使成本会计信息不真实。由此可见,成本会计的监督非常的重要,若忽视它就很可能导致成本核算失真,进而不能够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合理性的有效进行。
四、针对成本会计工作出现问题的完善建议
工业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即积极解决企业现存的成本会计工作出现的问题,完善成本核算工作,下文就根据工业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职业道德
成本会计的工作水平主要取决成本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所以提高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是企业做好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企业可以从成本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关于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从而约束他们在工作中的规范性行为。企业还可以从外界招聘优秀的成本会计人才,让他们给企业带来“新鲜空气”,提高企业成本会计工作水平。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制定一些相关激励政策,一次提高会计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二)提高成本会计效益重要性的认识观念
在现代化的今天,工业企业想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完成企业的近期所定的目标和制定远期计划。那么企业就应该摒弃以前的成本会计核算观念,树立符合现代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观念。在全新的成本会计制度下可以提高成本效益,再根据成本效益进行合理的决策。
(三)扩大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范围
企业应根据企业新增的业务范围来调整相关成本会计核算范围,这样可以及时、全面、系统的反映企业的经济范畴,让企业股东全方位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和资金在成本的运转状况。
(四)规范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企业应根据国家最新出台的关于成本会计核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在成本会计科目上进行详细的划分,规范记账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成本会计财务报告水平。企业在逐步加强规范成本会计工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工业企业内部成本会计核算机制。进而加强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获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有效性。
(五)完善企业成本会计
工业企业也应该随着科技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现代会计软件系统来完善成本会计工作。这就需要企业建立专用的计算机会计信息核算系统,因为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出现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够高效率、快捷的处理大量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从而也可以为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
(六)建立健全的成本会计工作监督体系
对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监督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工作流程的控制,包括成本会计核算人员的出勤率及工作效率。通过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核算机制能够不断强化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控制、监督。企业根据内部成本会计所出现的不足,应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来规范、监督企业成本会计工作。
五、结语
现代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成本会计核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有效地降低现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效益,加快企业资金运用和循环的效率,提高企业在事成综合竞争力。但事实上,我国的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所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并不多,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对成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关完善的意见,希望能够对成本会计核算在出现的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路;成本会计实务;成本核算
无论什么企业,成本会计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工业制造企业大部分信息都是在成本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企业从内到外,从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与成本的控制、核算、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品、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成本资料,而且能为企业的决策者在对某个计划、控制方面提供更多有利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本会计不再仅限于对成本信息进行确定,而成本会计逐渐有了新的角色,以整合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时代在进步,成本会计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怎么变,也离不开原始的成本核算,没有准确的核算成本就谈不上企业管理与控制。核算的准确性,取决于思路,如何来培养成本核算的思路,这是我们会计实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了解企业,明确成本核算的要求
做好企业成本会计核算,首先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一位会计实务工作者假如对企业不够熟悉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因此,对企业进行非常详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且还需要明确具体需要了解哪些方面。工业制造企业我们可以从车间入手,观察它的产品制作过程;然后可以去仓库转转,对储存状况有个初步的印象,了解收发货业务流程,单据流程以及相关材料等等,还可以到销售部门、调度部门去熟悉他们销售产品的方式,看看他们产品销售的报表,明确发货流程;另外,财务部核算流程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只有先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进一步开展后续工作。
要了解管理者对成本核算的要求。要知道管理层需要什么样的表格,什么样的内容体现方式,这也是会计实务工作重要性原则的具体体现。管理层需要我们重点反映什么,哪些内容是需要进行详细列表的,管理层所指出的成产成本在制造企业中具体是哪些,不同的企业都有不同的要求。接下来,会计实务工作者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去搜集、分析、整理资料,依然坚持重要性的原则,重点的,详细的,简单的,不重要的进行列式。
二、加强生产成本的核算
首先,基于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应该从材料成本的核算入手,严格根据管理者的明确要求,坚持重要性原则,对重要材料与辅助材料来进行分类,分类对象的确定需要受到选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影响,分批法就需要按批次进行归集,分步法需要按步骤进行归集,分类方法当然按分类进行归集。对材料费用进行分类以后,然后需要根据内部的分配,品种法是各个品种之间的分配,如:检查是否出现工业使用的材料或小料分摊等等;分步法是通过步骤来进行分配,等等。针对详细的分配,推荐采用系数分配的方式,例如: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的方式、定额成本法等等。关于生产费用、人工费用的分配与核算,需要取财务部的工资核算表以及相关生产费用明细表,通常是根据工时来进行核算与分配的,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例如:工业制造企业关于制造费用里有些项目更加适合其他标准来进行分配,如水费之类的,假如比较适合根据产品的产量来进行分配,也可以,总之哪种方法适合就用哪一种方法,管理层需要将这一块清楚的列式出来,这样才能将这些项目具体与重点做到分开反映,当然不能忘记重要性原则。工业制造企业通常都会有辅助生产车间的,在进行制造费用分配之前,还应该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核算与分配,需要手机辅助生产部门的相关费用以及收益明细。紧接下来,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交互分配法、直接分配法等各类方法对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进行分配。然后,将各生产成本类科目的费用在制造产品与推出成品之间来完成分配,这里推荐采用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等等。将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具体曾本核算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及整理,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接下来应该是成品的入库登记。所以,这样看来生产成本到这里为止,核算方面基本结束。
总之,在成本实际核算过程中,关于思路问题,首先得有一定的理论凭证来作为基础:如一张凭证,首先必须要分清这是属于产品的成本,还是属于其他成本,到底是生产成本还是期间的成本,另外,还应该注意这是属于下期的还是本期的。针对成本核算来讲,以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来看,只有本期的才是我们实际需要的。本期明确以后,要分清是A产品的、还是B产品或者是C产品的。分清是哪个的以后,A就归A类,B就归B类。然后再看A、B、C三种产品共同的那一块,将产品的各个成本费用在各自的产品与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才是成本实务会计中一条清晰的成本核算思路。
参考文献:
[1]邵宏.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几点建议[J].齐鲁珠坛,2004.4
[关键词]就业导向 成本会计 教学改革 路径选择
一、就业导向下的民办高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也伴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剧。面对这样激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面对民办高校自身的就业情况,民办高校应该主动地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而从教学角度来说,通过就业市场反馈的用人需求信息来对各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可以将学生职业、就业工作中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反馈回教学管理中,促进学校的专业改革、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以便适应市场对专业的需要。本文仅就以我校会计或财务管理(以下统称财会)专业中的成本会计课程为例,来谈一谈民办高校在就业导向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二、2010届我校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我校2010届财会毕业生,共有毕业生296人,其中本科生200人,专科生96人,共调查了260人,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单位进行统计,以便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行业。调查方式主要通过毕业生上交学校的就业协议书进行粗略统计。
从统计情况可以看出,民办高校财会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层次不是很高,大部分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仅占被调查人数的3%;从就业行业来看,到生产企业的毕业生较少,仅占5.4%,从事第一产业的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到非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因此他们涉及到的会计知识需要熟悉中小企业会计和一些行业会计,虽然各行业的会计原理相同,但涉及具体业务时的科目名称还是有些差别的,这些内容目前在我们的教学计划中没有涉及,因此根据就业情况,需要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增减相应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传统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既然民办高校大部分毕业生面向中小企业,因此开设的相关课程应更多的体现中小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以满足中小企业对财会毕业生的实际需要。
三、传统成本会计课程的演进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本会计课程是从原《工业会计》课程中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部分分离出来的,当时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其教学内容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会计模式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核算范围上仅仅局限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计算,而且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在会计报表体系上将成本报表作为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之一。然而,多年来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始终不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型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环境。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有的企业实现了无人化管理。企业一旦实行自动化之后,生产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人工成本不断减少,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这样,以传统制造环境为背景、以产品生产成本为核心的成本会计教学,与社会现实需求很不相适应。为此,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四、现行成本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会计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及应用范畴,不同于其他会计学课程。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于学生来说,虽有会计学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还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成本的计算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不太容易。但是现行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
1.成本会计教材内容不够完善
(1)缺少客观的工业企业制造环境
传统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基本不涉及或很少对工业企业的制造环境进行系统地介绍。由于缺少对工业企业制造环境的介绍,使得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成本核算的内涵,掌握成本核算的方法。学生常常只熟悉教材中涉及的相关部分的成本核算,当企业制造环境发生变化时,学生不能独立的对生产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
(2)缺少成本会计目标
传统成本会计的教材内容基本不涉及成本会计目标。由于缺少成本会计目标,成本管理只能局限于传统的生产成本管理,而不能更高层次地实现企业战略管理。
2.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限制教学容量
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停留在自然媒体阶段,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课时和媒体等的限制,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可见,传统的自然媒体的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学容量,很难体现成本会计树状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不便于按成本会计知识的内在实质进行结构化教学。教学手段落后
3.仅侧重于生产性企业的成本核算教学
目前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还是侧重于制造业成本核算和会计报表编制,其他行业的成本核算一般不作讲授。但从目前毕业生的就业趋势看,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非制造业会计。虽然成本核算原理相同,但不同行业的成本核算还是有些微差别的,因此根据就业需求情况,非制造业的成本核算有必要纳入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4.实践环节不足
目前,学生实践能力欠缺是高校毕业生的一个通病,究其根源之一是教学实践环节的欠缺,成本会计课程亦然。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尽管学校一般会安排相应的实践课时,但由于实践课时往往安排在期末考试之前两周,教学课时较为紧张;加之师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实践教学效果甚微。
五、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1.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由于成本会计是在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它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从整体发展与综合性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学生意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为成本会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其它学科知识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搞好整体优化。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确立为满足不同的目的而提供成本信息的思想,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内容,适当增加非制造业成本核算内容的讲授,在保留成本会计传统体系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简化过多涉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容,扩充成本控制战略等成本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和理论与方法,使成本会计的体系内容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2.构建成本会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针对会计教育的特点,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曾提出,“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成为一种21世纪会计教学手段新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直观、具体、生动及信息量大和使用快捷、方便为特点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已经大量的运用于现代教学中。针对成本会计系统性强、内容多的特点,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更生动地展现成本核算的流程,使学生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解,改变过去单一的板书和抽象的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3.构建完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性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成本会计在不同行业中的操作与应用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成本会计教学主要以制造业生产过程为例进行讲解,而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没有感性认识,因此应该让学生对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了解各种凭证的来源、去向,解决学生感性不足、认识不够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可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最后,针对不同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特点具体了解企业如何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计算、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管理等内容的综合实践教学,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对成本会计实践更好地应用。
4.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
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是指以完成成本会计教学内容、达到其教学目的为出发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为目标,将实践教学的各种形式和手段,在成本会计理论教学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广泛有效的应用。比如,教师在讲授第一章成本和成本会计的理论问题前,可结合在企业产品生产过程能够观察或了解到的现象及事物,对该理论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设计出一些具体问题;然后,学生带着这些具体问题参与产品生产过程的情景教学或多媒体演示教学;通过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最后对该理论问题作出准确的、深入的、全面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讲解。这样“理论教学中有实践,实践教学中有理论”,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对产品成本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瑜.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管控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食品科技的成熟应用、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不断扩大内需的利好条件下,我国的小型食品企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主力军,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我国食品企业亟待突破成本效率的瓶颈。因此,为了促进小型食品企业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会计核算及管控,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在食品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一、企业成本会计核算概述
1.含义
成本会计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严格划分各种生产经营费用界限,通过一系列的归集、汇总与分配,计算出该时期内各种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和单位成本以及生产经营费用发生总额的管理行为。
2.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
(1)完善原始记录。会计人员通过原始凭证对各类成本项目进行归集汇总所核算出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比较分析,了解成本实现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可见,原始资料记录是成本会计核算的基础,在成本会计核算过程中,必须保证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最客观的依据。(2)实施有效的定额管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条件来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成本额度,并在生产流程中不断修订、不断调整,尽量确保实际开支的成本与成本额度保持一致,以此衡量企业成本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经营活动是否取得一定成效,来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3)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成本会计核算是企业针对每一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完成情况的一个有力分析和重要考核,而规章制度则是企业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需制定有关规章、章程和规则。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和有力保障。
二、小型食品企业的特点
食品企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尤其是小型食品企业:其一,生产品种多、批量小,收发领退原材料的过程繁复,中间环节浪费严重;其二,原料供应和产品的销售往往受到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数量不稳定;其三,原材料、产品受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保质期短,浪费率高;其四,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小,并且产品在销售和运输环节中成本费用高,导致总利润空间小。基于以上特点,小型食品企业在成本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困难。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今天,小型食品企业必须不断增强经营管理意识,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运用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手段节约成本,提升劳动效率,获取最大化利益,以强化食品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之间的分离
企业的成本核算应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环节,但受到传统会计成本核算模式以及食品企业自身原始记录混而杂的影响,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企业的财务工作者只负责本企业的成本核算,没有设立专职成本管控的财务人员来分析成本核算数量信息的真实意义;再者,各部门之间只是单纯的从事本部门的工作,对财务部门核算的数据不闻不问,各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局控制体系。由此可见,当前的小型食品企业管理者未能意识到核算数据与管控决策之间的联系。如果不能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准确的、科学的分析,便无法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来对本企业的成本进行合理的管控。
2.缺乏管控意识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不同于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其理念主要表现为产品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各部门之间互不沟通,工作、管理意识仅局限于各部门内部,基本上不考虑企业其他工作环节,采取自我工作模式。如:采购部门只负责原材料采购,对原材料的数量、运输、保管成本不予考虑;生产部门只负责产品的生产和质量,不承担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成本;销售部门只负责产品的销售,不考虑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所需费用。在此情况下,企业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核算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其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企业发展成长的积极作用。
3.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规范性差,管理手段和方法落后
由于小型食品企业普遍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从事的业务范围也较为简单。因此,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在责任追究、监督考核等方面,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差,存在制度缺失的情况,导致企业成本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影响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企业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造成一定误导。虽然有些企业已经采用ERP系统对财务进行核算,但使用范围较窄,企业相关会计人员缺少对现代化操作和管理的知识储备,能够使用的人也很少。缺少科学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核算方式,不仅增加了成本费用,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四、全面提升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目前,小型食品企业的成本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系列不足,严重制约其良性发展。因此,有必要结合小型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现状及其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此提高小型食品企业的成本核算水平和信息管理质量,推动小型食品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快速发展。
1.加强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之间的有机结合
成本会计核算是小型食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耗费的真实体现,是加强小型食品企业成本管控的基本工作。因此,成本会计核算为成本控制对提高小型食品企业效益做出巨大的贡献,对小型食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型食品企业会计人员将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信息提供给成本管控人员,成本管控人员通过准确的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企业管制制度,加强成本控制,然后将有效的成本控制反馈到成本核算中,两者有机结合来,最终实现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的实际效果,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长期的、有效的良性循环。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决策者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做出战略决策的原始依据。企业内部应该对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明确分工,优化各经管机构职能,建立一套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使每个员工都被纳入受控状态,做到各部门各环节相互监督、相互协作,形成权利相对集中而又分工明确的金字塔型管理、决策模式,并切实落实会计核算责任制,以提高成本会计核算在食品企业管理中的效率。
3.构建科学的成本会计核算制度,加快成本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在小型食品企业中,构建合理高效的成本核算程序和科学的审批制度,以确保成本会计核算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其顺利进行会计核算与决策分析的关键。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小型企业想要占有一定的市场地位,取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成本会计核算质量。加快ERP技术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变革,将视野延伸到产品市场开发、技术研发和客户需求方面,让科技设备操作和成本管理进入企业的常规流程;定期对成本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使现代化专业人才成为企业中坚力量,保证成本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以此为管理信息提供可靠的技术、人才支持。
五、总结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又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在成本会计核算以及成本管理等工作落到实处,才能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才能加快企业资金的高效运转,从而降低企业总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中,小型食品企业要重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不断更新管理理,明确外部环境,努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并加快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小型食品企业的竞争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景卉.食品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2.于瑾.论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财税研究,2016(22).
3.郭宇梅.食品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管理纵横,2012,35(080).
4.吴秋燕.论食品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控的改善.财经界,2014(15).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成本会计 教学改革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是产品成本的竞争,成本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必要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拥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适应用人单位成本核算岗位需要的人才,是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成本会计面临新的环境,如自动化制造程序的应用,减少人工支出,增加制造费用。以传统生产环境为背景的成本会计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能适应企业对成本核算人员的要求。因此,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一、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会计教材内容与结构不适应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制造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机器和计算机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工作上大量取代人工,现行中职成本会计教材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所占比重较大,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较少。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人工成本比重不断下降,制造费用急剧增加,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不准确,造成成本信息失真,进而会使管理决策失误。
现行的中职成本会计教材结构主要包括六个层次:一是成本会计总论;二是产品成本核算概述;三是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包括各种费用要素的分配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四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五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六是成本报表及分析。教材内容注重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的叙述,并且分开多章节讲解,容易混乱,学生不能把成本核算理论知识与产品成本计算操作有机结合,对成本会计学习不感兴趣。
(二)成本会计教学模式落后。
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基本沿用“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师先把成本会计的概念、原理、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等理论进行“纸上谈兵”。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只是在期末让学生集中一至二周进行一些简单的模拟实训。由于成本会计计算步骤和计算方法多,理论抽象,一些学生只是一知半解,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时无从下手。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是注重知识传教,对于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成本会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会计专业课程,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成本核算实践能力。中职学校的教师一部分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讲台上课,虽然有一定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但对企业产品工艺流程、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管理要求不太熟悉,缺乏真实的经济活动经历和成本会计核算的实际工作经验,产品成本核算的操作能力和业务综合能力不强。授课时,理论知识照本宣科,成本计算数据照套,应用实例资料不充分,例子落后,不符合新的生产环境下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要求,影响成本会计的教学。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措施
成本会计教学改革要适应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生产企业现行成本会计管理的实际,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成本会计人才。
(一)完善成本会计教材内容,调整教材结构。
如今,很多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高度电脑化、自动化,改变企业的产品成本结构,产品生产成本计算重点应放在制造费用分配上。在成本会计教材中,应增加作业成本法内容。作业成本法就是以作业为基础,将产品生产划分为若干个作业中心,通过对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计算产品生产成本,并为企业作业管理提供更相关、更准确成本信息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作业中心,如订单作业、生产作业、质量检查作业等,制造费用根据成本和作业之间的关系分配。作业成本法较好地反映了制造费用成本的同质性,提供了较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管理决策。因此,成本会计增加作业成本法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切合实际。
另外,在成本会计教材编写上,应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用实例完整描述,其中介绍一些必要理论与方法。例如,品种法是产品成本计算最基本的方法,在教材编写及教学安排上,把品种法的核算程序用实例具体介绍,把各种相关的核算理论与方法融在其中学习,让学生对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有完整的认识。理论知识在实例运用中学习,不会感到枯燥,教学效果更好。
(二)改革成本会计教学模式。
成本会计教学要与生产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相结合,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型的教学,满足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的需要。
1.建立成本会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成本会计》是在学习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产品生产成本核算的一门专业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会计专业课程。成本会计的核算步骤、核算方法等,离开实践环节,就变得难以掌握。在教学上要改变先理论后实训的模式,实行成本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动手能力。例如,在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教学中,根据企业生产车间情况,编制仿真的成本会计实例资料,按照成本核算步骤,安排工作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材料、人工、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与结转;成本报表的编制与成本分析等核算工作,以解决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合理构建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把理论知识与成本会计岗位应用融为一体,这样既适合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又使教学过程具体化,更接近企业成本核算岗位的实际情况。
2.充分运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成本会计有数据多、表格多、计算步骤多、方法体系复杂的情况,学生觉得难学,没兴趣。因此,成本会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抓手,采取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利用情景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完成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认识成本核算流程教学上,采用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企业产品生产流程和成本会计的工作过程视频。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参观生产过程和了解成本会计岗位设置,使学生明白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会计人员是怎样进行成本核算的,对成本会计有感性认识,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又如在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教学上,利用演示教学法,把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成本核算基本方法制作成课件和视频,把成本会计理论表现得生动、有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形象和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各成本计算方法有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采用多元的成本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以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等方式,评价学生运用所学成本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以笔试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40%;技能考核占50%,利用表格多的特点,将学生分组完成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成本报表编制及分析等过程,采用成本核算步骤及账务处理的结果考核学生掌握操作的情况;学习态度占10%,学习态度是学生道德素养的一个方面,它对将来就业的工作态度的形成至关重要。
(三)加强成本会计师资力量的培养。
要提高成本会计的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成本会计任课老师除了要有扎实的成本会计理论知识外,还要有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及时了解现代环境下生产企业成本核算的新变化,熟悉企业生产特点、管理要求、工艺流程对成本会计的新要求,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做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水平。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现象,中职学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到生产企业会计岗位锻炼,一是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可以让教师取得企业成本核算的真实案例,从而设计仿真的实训资料,更好地解决成本会计教学与实际脱节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现代生产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上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必须顺应市场环境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培养符合企业成本岗位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跃.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2012.
1.现行成本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是继《基础会计》与《中级财务会计》后开设的又一门专业课。其理论性强,方法体系相对复杂且应用性突出的专业课程。现行成本会计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上都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予以改进。
1.1 课程体系不完整。
现行成本会计是基于产品生产的传统制造环境。所谓传统制造环境主要是工人借助机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所占比重较大,制造费用所占比重较小,也就是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为中心,对费用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归集与分配,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的预测、决策和计划,再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成本控制,按照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分析。从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上看,一般包括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本会计总论,主要提供成本会计概念基础;第二层次是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框架;第三层次是成本核算基础,是第二层次的具体化,也是成本会计的重点内容。包括各项费用要素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第四层次是成本计算方法。由于不同企业其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不同,决定了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分类法与定额法;第五层次是成本报表。是向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提供成本信息的载体。十多年没有变化的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不适应新的制造环境下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因为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制造环境已发生变化,在新的制造环境下,机器和电脑辅助生产系统在某些方面已经取代了人工,人工成本比重不断下降,而制造费用急剧在增加,如果仍简单地按传统成本法归集与分配费用,不仅不能公平地分配费用、计算和反映各种产品的成本,甚至会扭曲成本信息;第二,从教学内容上看,没有制造业核算过程的介绍,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感性不足,认识不够,不利于学生对工业制造业生产核算过程的把握,更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第三,现行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明显滞后。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成本会计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同时成本会计又要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掌握社会需求动态,不断更新、补充、优化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以满足培养既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成本会计人才的需要和满足企业日益发展的管理需要。然而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讲述,即使对于近年来国外在成本会计领域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也会因为课时的限制而仅仅作初步的介绍。这种传统、狭窄的教学内容,即不利于培养多元化、全面掌握成本管理会计知识,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性会计人才,也忽视了与企业管理实践的结合,忽视了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需要。
1.2 教学方法不完备。
目前,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绝大多数还是依靠自然媒体(黑板和粉笔),还是采用“单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教学的需要,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方式单一,还是采用“单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任课教师主要讲授书本理论知识,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新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着重于传授知识,而忽略知识的应用,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复制有余,创新不足。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带来的是肤浅的教学效果,更无法培养出思维开阔并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第二,实践教学欠缺,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通过课堂理论课的学习,确实可以把握成本核算过程中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但缺乏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了解,又没有实践环节的训练,很难将成本会计知识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掌握的只是零碎的知识片段,难以将其整合运用,更无法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第三,教学手段落后。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停留在黑板和粉笔等自然媒体,而传统的自然媒体的教学手段最大的问题在于限制教学容量,不便于按成本会计知识的内在实质进行结构化教学。因为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钩稽关系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为了讲解一个完整的成本核算过程,不可能将所有的成本数据表格在黑板上板书,只能通过课本前后翻阅才能解决,使学生知识结构前后不能连贯且不成体系,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和吸收,缺乏连贯和流畅性,学生极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成本会计课程本身的特点,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面临着革新。
2.改革成本会计教学内容
2.1 在成本核算方面,增加作业成本法内容。随着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高度电脑化、自动化,改变了企业的产品成本结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比重下降,而制造费用比重却大幅度上升。这样,无论从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相关性,还是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来看,都要求把产品成本计算工作重点放在制造费用分配上,而传统成本法下以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作为制造费用分配标准分配费用已不能准确提品成本信
息,甚至会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作出错误决策。于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并且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采用多元化的制造费用分配标准,而传统成本计算法采用单一标准分配制造费用,由此导致产品产量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成本偏高,而产品产量小、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成本偏低,形成不同产品之间的成本转移,造成生产经营决策的失误。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为中心,是将产品生产划分为若干作业中心,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各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可以避免产品或劳务成本的扭曲。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部分先进制造企业已逐步的推广和应用,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新的理念和计算方法,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中应增加作业成本法。 2.2 在成本会计教学体系结构上,增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成本会计知识整体应用两个环节。 从现行成本会计教学体系结构上看,一方面没有包括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进行了解这一环节;另一方面也没有包括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层次。我们的学生都是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的,缺乏对工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而一般成本会计教学均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为背景,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工业生产术语难以理解,不利于学生对以工业企业为背景的成本核算过程和成本计算方法理解,影响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也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所以,在原有的成本会计体系结构上,在第二和第三层次之间应增加一个环节,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概况,其目的是通过该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对典型的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其后以工业企业为背景的成本核算基础层次和成本计算方法层次的学习和运用。同时,在原有的第五层次后再增加一个环节,即成本会计知识整体应用。主要包括针对不同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特点的具体企业如何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计算及编制成本报表等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强化成本会计知识的具体实际应用。
2.3 与管理接轨,推陈出新,教授几个新知识点。
新的制造环境和管理理论与方法,要求成本会计体系必须提供与管理需要具有高度相关性和充分可靠性的信息,这就要求成本会计教学必须与生产管理实践密切结合。现代成本会计已不单纯是成本的计算、归集和分配,成本核算是为了做好成本管理,形成管理决策,所以,现代的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衔接。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成本信息是企业管理当局极为注重的信息,成本管理会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就成本论成本,就教材论教材,一定要将这些时代性的新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包括作业成本管理和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
作业成本管理将作业作为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以成本动因为标准进行费用分配,强调的是直接追踪和动因追踪,利用的是产品消耗费用与成本分配标准之间的因果关系。作业成本管理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心上来,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追踪进行动态反映,通过优化“作业链”,促进“顾客价值”的提高,可以更好地发挥决策、计划和控制的作用,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经济社会,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品或服务质量水平高低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质量成为许多企业的基本战略目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就会上升,市场份额也就随之上升。质量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许多企业已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这就要求成本会计人员在以往质量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实行质量成本决策、最佳成本模型和质量成本综合控制等方法进行系统管理,同时要求在提供业绩评价的信息时,提供一些非财务性的相关信息,如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趋势报告和质量成本业绩报告等。
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变化,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因而对会计信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成本会计体系应适应这种变化,把各种成本会计领域的新思想、新方法进行吸收与借鉴,并将其补充到《成本会计》课程中,做到成本会计教学内容的更新。
3.创新成本会计教学方法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如果一味地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完善实践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的黑板和粉笔等自然媒体的教学手段,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也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成本会计人才。因此,创新成本会计教学方式、实施多元化教学已势在必行。
3.1 改革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因此要适应现代成本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与教学层次相适应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以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判断能力。此外强化案例教学和模拟学习,将案例应用于教学,根据实际资料,设计具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成本会计案例,通过教师讲授,组织学生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模拟,以便使他们加强理性认识。要想增强学生的成本会计意识,培养符合时展的会计人才,就必须加强成本会计案例教学。对教学案例进行设计时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要真实。成本会计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经济生活,基本情节和数据真实可信,为学生展示近乎逼真的经济事项情景,展示出会计事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思维创新和热烈讨论;二要有针对性。每个教学案例,都应该能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该课程的某些问题上有较深的理解;三要有互动性。会计案例的展示,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进入会计处理的情景之中,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案例,让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发言产生互动。
3.2 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
在强化和完善理论教学/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的同时,逐步地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配备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造仿真的会计环境,将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统一于教学中,从成本核算到成本的管理控制,通过精心设计,在模拟实验过程中给学生分配角色、布置任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教材,搜集资料,相互讨论,寻求教师的帮助,进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成本会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如同在会计部门做业务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课堂上的抽象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强化成本会计知识的具体实际应用。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走出校门,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实践,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到业务部门到基层企业去搜集资料,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总之,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实践性互动式教学,使成本会计的教学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使我们的学生能够把掌握的会计知识转化为强大的实践能力,从而成为社会有用的应用性人才。 3.3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高质量的成本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创新
一、传统成本会计课程的演进
在20世纪80年代初,成本会计课程是从原《工业会计》课程中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部分分离出来的,当时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其教学内容沿袭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会计模式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核算范围上仅仅局限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计算,而且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在会计报表体系上将成本报表作为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之一。然而,多年来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始终不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型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环境。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电脑控制的材料处置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行业,有的企业实现了无人化管理。企业一旦实行自动化之后,生产力就会大幅度提升, 人工成本不断减少,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这样,以传统制造环境为背景、以产品生产成本为核心的成本会计教学,与社会现实需求很不相适应。为此,成本会计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现行成本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会计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是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及应用范畴,不同于其他会计学课程。成本会计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于学生来说,虽有会计学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还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成本的计算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不太容易。但是现行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滞后于客观制造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已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界,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样面临着变革的现实。而现代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将这种变革纳入其中,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编制成本报表。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一是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成本会计的涵义、内容、产生、发展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但缺少成本会计的目标;二是成本核算,包括产品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但缺少对产品制造环境的介绍,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学生学完成本核算部分,仍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组织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产品成本只是算出来而已,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很少顾及。成本核算的教学也不符合成本会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违背了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二)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限制教学容量
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映的。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停留在自然媒体阶段,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课时和媒体等的限制,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可见,传统的自然媒体的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学容量,很难体现成本会计树状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不便于按成本会计知识的内在实质进行结构化教学。
(三)成本会计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对成本会计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 欠缺实践环节, 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势必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一般成本会计教学均以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例讲授,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制造业术语难以理解,影响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如对生产工序和生产步骤的正确区分,对生产中投料方式和在产品转移方式的了解,影响他们对分步法中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确定等问题的理解掌握。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各费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运用。所以,学生得到的是成本核算过程各环节的知识片断,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很不系统,难以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仍局限于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在财务会计的模拟实习中。教学过程没有包括对制造业生产过程了解这一环节,不利于学生对以制造业为背景组织教学的成本核算过程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没有包括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和成本管理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层次,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由于成本会计是在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它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从整体发展与综合性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学生意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为成本会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其它学科知识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搞好整体优化。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确立为满足不同的目的而提供成本信息的思想,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内容,在保留成本会计传统体系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简化过多涉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容,扩充成本控制战略等成本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和理论与方法,使成本会计的体系内容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构建成本会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系统
针对会计教育的特点,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曾提出“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成为一种21世纪会计教学手段新模式”。多媒体教学:通过教学课件的使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直观地演示教学内容,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上的应用是会计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和发展趋势。成本会计教学应构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成本计算方法方面,强化成本计算全过程的整合,采用菜单式的程序教学。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具体、生动及信息量大和使用快捷、方便为特点。成本会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在重点讲授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成本计算的有关问题的前提下,更突出地强调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从要素、费用到完工产品成本的整体核算流程进行讲解。而且,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讲授都应采用菜单程序式教学,将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定到案例讲解的菜单上。菜单的各个选项是有先后顺序的,只有在前一个程序过程完成后才能进行以后各程序的操作。这样学生对各成本计算方法就有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进行交流,布置、提交和批改作业等,完成整个教学环节。
(三)构建完善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方式
实践性教学是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亲身体会成本会计在不同行业中的操作与应用以及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成本会计教学主要以制造业生产过程为例进行讲解,而学生对企业生产过程没有感性认识,因此应该让学生对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了解各种凭证的来源、去向,解决学生感性不足、认识不够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通过团队合作可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最后,针对不同生产组织和工艺过程特点具体了解企业如何组织成本会计工作、进行成本计算、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管理等内容的综合实践教学,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成本会计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以对成本会计实践更好地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瑜. 试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1).
是从原《工业会计》课程中的工业企业产 的生产环境。自动化的制造程序、电脑控品成本核算部分分离出来的.当时采用的 制的材料处置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制 :、现行成本会计教学面临的问是完全成本法,其教学内容沿袭了计划经 造行业,有的企业实现了无人化管理。企业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济条件下会计模式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核 ~旦实行自动化之后。生产力就会大幅度 程.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威算范围上仅仅局限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 提升,人工成本不断减少.节省了时间提高 计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的计算,而且采用的是完全成本法:在会计 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市场对产品多 成本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及应用范畴.报表体系上将成本报表作为对外报送的 样化、精致化的需求。这样,以传统制造环 于其他会计学课程。成本会计是会计报表之一。然而,多年来成本会计的 境为背景、以产品生产成本为核心的成本 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于!来说。虽有会计学的功底,但要想很好地掌握成本会计这门课,还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成本的计算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不太容易。但是现行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滞后于客观制造环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在企业中广泛应用高科技已是大势所趋,科学技术进步使企业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我国会计实务界,普遍应用的制造成本法同样面临着变革的现实。而现代成本会计教学内容并没有将这种变革纳入其中.只是停留在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和基本生产耗费.采用传统的产品计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对产品的威本进行计算、编制成本报表。传统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体系,一是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成本会计的涵义、内容、产生、发展和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但缺少成本会计的目标;--是成本核算.包括产品成本核算一般程序、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报表编制方法。但缺少对产品制造环境的介绍.学生无法根据不同的制造环境和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学生学完成本核算部分.仍不能针对不同生产组织特点、类型和管理要求组织进行成本核算并编制成本报表。产品成本只是算出来而已,至于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否满足管理当局的需要很少顾及。成本核算的教学也不符合成本会计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违背了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二)成本会计教学手段限制教学容量成本会计主要是通过成本数据的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成本核算流程的,这种数据的来龙去脉又主要是通过成本核算的有关表格反跌的。目前成本会计教学手段绝大多数停留在自然媒体阶段.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课时和媒体等的限制,使得教学效果欠佳。可见,传统的自然媒体的教学手段限制了教学容量,很难体现成本会计树状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不便于按成本会计知识的内在实质进行结构化教学。
三)成本会计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对成本会计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灌输式教学方法,欠缺实践环节.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势必影响学生对威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一般成本会计教学均以制造业成本核算为例讲授.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简单的制造业术语难以理解,影响他们对成本会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掌握。如对生产工序和生产步骤的正确区分,对生产中投料方式和在产品转移方式的了解,影响他们对分步法中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步骤的确定等问题的理解掌握。单纯的理论讲授方式强调成本核算过程中各费用的具体分配方法,没有实践环节很难将各费用分配方法的一些要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成本计算方法加以运用。所以,学生得到的是成本核算过程各环节的知识片断,对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掌握很不系统,难以对成本会计知识进行整体灵活运用。成本会计的实践教学仍局限于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在财务会计的模拟实习中。教学过程没有包括对制造业生产过程了解这一环节,不利于学生对以制造业为背景组织教学的成本核算过程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成本会计实践教学没有包括集成本会计工作组织、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和成本管理于一体的成本会计整体应用层次,不利于将成本会计知识体系应用于企业的具体实践。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一)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由于成本会计是在学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它融入了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在设计培养方案时.应该从整体发展与综合性出发,合理构建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学生意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掌握基础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为成本会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注重其它学科知识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搞好整体优化。在课程内容的确定上,确立为满足不同的目的而提供成本信息的思想.结合现代成本管理的需要,增加成本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和考核的内容,在保留成本会计传统体系中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简化过多涉及其他管理领域的内容.扩充成本控制战略等成本管理领域的新概念和理论与方法.使成本会计的体系内容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二)构建成本会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系统针对会计教育的特点,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曾提出“会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成为一种21世纪会计教学手段新模式”。多媒体教学:通过教学课件的使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直观地演示教学内容,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在会计教学上的应用是会计教学现代化的需要和发展趋势。成本会计教学应构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成本计算方法方面,强化成本计算全过程的整合,采用菜单式的程序教学。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具体、生动及信息量大和使用快捷、方便为特点。成本会计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在重点讲授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成本计算的有关问题的前提下,更突出地强调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从要素、费用到完工产品成本的整体核算流程进行讲解。而且,每种成本计算方法的讲授都应采用菜单程序式教学,将成本核算的程序。固定到案例讲解的菜单上。
菜单的各个选项是有先后顺序的.只有在前一个程序过程完成后才能进行以后各程序的操作。这样学生对各成本计算方法就有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网络辅助教学系统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进行交流,布置、提交和批改作业等,完成整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成本会计;职业活动;教学模式
成本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培养学生会计实务的重要专业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从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到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提升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按照“注重基础,突出适用,精选内容”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根据职业活动需求重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情景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再现真实的成本核算流程,置学生于真实的岗位环境中进行学习,以使其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破瓶颈,学以致用。
一、整合教材,突出重点,重新构建教学体系
(一)化繁为简,按照成本核算岗位构建教学路线图
成本会计核算的程序主要是设置成本费用核算的会计账户,归集和分配各种生产费用,计算和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编制成本报表等。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把这些核算任务编写成偏重理论介绍的章节体系,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成本核算岗位的要求和方法,难以将理论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职业活动视角下的成本会计教学应重构成本会计教学体系,将成本核算的知识点以职业活动为基础进行整合,将《成本会计》教材16个章节整合为基础准备、成本核算、成本报告、成本管理、成本拓展、综合运用、教学评价等七大模块进行教学。基础准备是起点环节,成本核算、成本报告、成本管理是关键环节,成本拓展、综合应用与教学评价是最终环节。
(二)设置任务,根据教学内容植入实际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根据制造业的生产实际,结合成本核算工作中的职业岗位和能力要求,把不同模块分解为不同的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成本核算业务资料,使学生在做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将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对每一项具体任务,任课教师都应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安排详见《成本会计》教学系统细化演示表(表1)。
(三)妥善安排,突显课程实践特性
本课程在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计划安排中的总学时为72学时。为了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成本核算等重点模块应主要采用面授,面授学时为21学时,约占总学时数的30%。同时,结合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实际,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认知和操作技能,教学安排应注重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课时达到总学时的70%。
二、反复斟酌,精心组织,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基于《成本会计》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观能动性。由此,一方面教师要反复斟酌、精心组织主讲内容,力求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另一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地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入诸如任务驱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情景模拟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有效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达到学用结合、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
在课程学习初期或某个教学环节刚开始实施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特点,为其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并结合面授课讲清教学重难点。如带领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时,为学生布置实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程序和成本核算情况,并由此写出书面调查报告的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任务书的设计要清晰明确,使学生明白在实地参观企业时该听什么、该看什么和该问什么。通过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对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工序获得感性认知,并能深入了解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类原始数据及来源,掌握成本核算流程。任务驱动教学的最大作用在于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情境模拟和案例教学
《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接地气”,即要把课程的教学置于企业的实际核算情形中。如以收集到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企业实际核算为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操作演练,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精神,因此,各教师要重视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在《成本会计》这类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尤其重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真实环境中的某一点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有目的地设“障”立“疑”,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还可通过网上实时或非实时的互动交流和讨论答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升能力。启发式教学法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教学,切忌生搬硬套。
(四)学习小组和讨论式教学
综合考虑课题任务、角色搭配及业务(学习)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每个学习小组的教学内容,对学习任务、要求及方法进行明确讲解;然后让学生自由开展活动,通过讨论、合作、主题发言等形式实现思维碰撞,取长补短,从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升学习效果。此外,还可尝试将有关《成本会计》课程的一些新内容移植到小组学习中,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讨论。总之,教师只提供方向性指导,更多内容的获得与掌握均由学生通过自主查阅文献和开展小组讨论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关注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必要时可以给予指导和干预。
三、设计模块,突出重点,优化整合教学过程
(一)基础准备模块
在基础准备模块的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一进企业”。每位学生可自行选取一家制造业,调查企业生产、组织和产品生产工艺及过程,并书面写出流程任务。通过实地调查,学生们可掌握工业生产中的各种术语,知晓产品生产工序,熟悉成本核算中各种主要原始数据的来源及成本核算流程等内容。
(二)成本核算模块
1.课前完成教学任务书设计成本核算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结合所选企业自行完成课前任务设计。选取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动力费用、折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生产损失等成本核算重点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成本计算需要的几个要素、费用分配采用的具体方法,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学生可通过设计教学任务书,明确教学任务的重点,提前让学生感知制造业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流程。2.课堂面授,重点讲解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的任务书,重点讲解成本核算方法和理念。费用分配是成本会计的关键,教师应教会学生综合运用会计思维解决成本会计问题。所有要素的费用分配方法可归纳为“四部曲”:第一步,找出待分配对象(一般为共同耗费的费用);第二步,确定分配标准或依据(工时、产量等);第三步,计算,分配率=待分配对象/分配依据或标准;第四步,得到结果,某种产品分摊费用=分配率×实际工时。
(三)成本管理和拓展模块
成本管理和拓展模块主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以讲授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为例,对于生产工序和工艺较复杂的产品而言,间接费用分配如果仅按照工时、产量等传统核算成本的方法进行分配,根据计算结果采用成本加成定价可能会出现与市场完全相反的情况。这时,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陷,及时引出并介绍欧美国家普遍采用的作业成本法。同时,讲解根据我国新颁布实施的《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要求,在一些高新技术等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率先推行作业成本法。通过新旧方法的对比分析学习,让学生轻松掌握新方法。
(四)综合运用模块:实践教学
在综合运用模块的模拟实训环节,可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以成本会计岗位为核心,以成本会计的工作内容为主线,将实际工作岗位的内容和工作流程细化成学习任务,完成模拟成本计算。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做相结合,构建理论和实践操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二进企业”。教师可以选取当地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组织学生赴企业实地参观学习,并运用该公司相关成本核算数据进行分岗位模拟演练。
(五)教学评价模块
在教学评价模块,应改变传统依靠期末考卷定成绩的单一考核评价方式。职业活动视角下的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学生的学前基础准备(完成教学任务设计书)、学中案例模拟分析及分小组完成的模拟实训。在教学考核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这样,每学期每位同学都至少可以得到5~6次成绩,取平均值作为期末考核的总成绩。考核方式的转变,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课堂出勤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其学习成效。近年来,笔者一直遵循上述思路进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也随之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探索和实践课程教学,紧密联系职业活动,力争为社会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娟.应用型本科院校成本会计教学改革探讨[J].考试周刊,2014,(58):11.
[2]郭长平.高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考[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3-16.
[3]张学子.高职院校成本会计实践教学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0,(2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