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1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历史课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提出的、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让人们能够由浅及深地通过历史史料看到历史的本质内涵,让人们对历史的进行科学的认知。历史的时空观念的二维性。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对其有客观、全面的理解。由于历史的不可逆性,只有通过对史料进行科学地搜集、整理和解读,才能对历史进行理性和客观分析,揭示其本质,并得到正确的历史解释。与此同时,在学习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让历史服务于时展和国家建设。由于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了以上丰富和重要的内容,因此,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也就具有了十分深刻和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立足于实际,结合历史学科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进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

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历史教学方法和策略

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历史内容产生了兴趣,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质量。兴趣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其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而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对相关的历史内容以图片、影音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通过感观刺激,来激发其兴趣。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明清文化”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放映电影《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或者《西游记》的电影精彩片段,因此作为导入,引入正文教学,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整理中国四大名著的故事梗概,并开展讨论与交流,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一些由历史典故形成的成语,如“鸡鸣狗盗”“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经过,以此总结归纳出知识点。

2.合理构建知识结构。在教师进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实际中,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以时间为主线,以历史事件为断点,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使得学生对于历史脉络更加清晰明确,加深其学习印象。在次基础之上,教师再系统地讲解每一节课的知识细节,通过对时代背景的分析、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史料、提取相关信息、对历史进行归纳概括,最终学习和了解历史的本质。在次过程中,教师要?r空通过让学生在对史料收集、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锻炼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对历史与社会进程进行讲解,将历史与经济、政治、文化进行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还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学,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传授和教导学生合理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质量。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导学生学习和认知历史规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递进式地学习运用历史研究方法,使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而言之,教师在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独立判断和逻辑分析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校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讨论与交流,最后解决问题。

第2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一、搭建支架,辅导学生自主预习

适性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终极追求。如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呢?那就要设计学习支架。导学案是比较合理的学习辅助,是能够符合学生多样发展需求的支架形式。我们根据对学生学情和课程内容的精准分析,为学生提供导学案,为学生提供“前帮后扶”的学习载体,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历史适性课堂强调以生为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在共同参与中习得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呢?问题教学是能让学生真正介入课堂,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培养历史思维的前提、保证。

1.预设问题是适性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情和学生能力,提出一组较为合适的问题,在课堂引导学生参与探讨,让知识在思维活跃中有效生成,在问题解决中自主构建,让能力和历史思维在过程中自然提升。

2.民主参与,积极探究。

适性课堂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要秉承课堂师生民主。民主的课堂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给学生提供合适的载体,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引领学生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三、史料教学,引领学生习得方法

对于历史学科而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当然不能仅靠一些现成的结论,史料是历史学科研究与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选好史料,开展有效的史料教学,是引领学生习得历史学习方法,形成历史思维的根本途径,也是适性课堂的基本要求。

1.史料教学助学生形成更加具体、更加准确的历史时空观。

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是认识历史的重要切入点,唯有准确的时间、空间概念才能对特定的历史事实形成客观公正的认识。

2.史料教学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对历史的解释能力。

史料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为历史的演进发展提供相关史料,帮助学生形成发展历史的解释能力,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获得对历史的更合理、科学的认识。

3.史料教学助学生提升史料实证能力。

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四、关注过程,促进学生构建认识

适性课堂要关注过程,立足“九度”开展多维的效度评价:学生学习参与度、学习方式自主度、合作学习有效度、师生关系融洽度、学情掌握准确度、体系构建清晰度、学习目标适切度、练习设计层级度、拓展延伸合适度。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关注习得的学习方法,关注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理性认识。

五、问题与困惑

适性课堂建设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探索和实践,是历史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体现。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有困惑,比如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新课程、新高考背景下,学生学习时间大量减少,那么适性课堂如何真正落地?

第3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课堂转型 教材分析

修订中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构成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将原来的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并提升至更上位的学科哲学层面,凸显了化学学科在育人方面的教育价值[1]。然而,如何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教师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层面,是高中化学教师当前最为关注并困惑的问题。笔者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并非要求教师们对课堂教学目标另起炉灶,而是要整合三维目标,核心是对教学文本中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的认识提升和有效的教学设计(转化)。

一、公开课的教师教学行为效度分析

本节公开课选自苏教版《化学2》专题二第二单元的“化学反应中的能量”[2],该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环节见表1。本节课基本以苏教版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设计,从时间分布可看出,教学目标是纸笔测验中的高频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这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重点则放在以任务驱动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关试题的当堂练习,难点为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完整规范的解决,课堂实施则贯穿从练习中发现问题、从教师点评中修正问题的教学思路。可以说,基于教师对学科教育的应试经验与功利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似乎合理有效,许多中学听课的同行也持肯定的意见。然而,笔者听完课后心里总感觉不能释怀的是,该节课到底该给孩子的人生留下什么?我们教师到底为什么而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教的效果到底如何?

评价一堂课基于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但是,评价的效标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点:一是教学目标是否定位准确,其定位依据是什么?二是贯彻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否合理,其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三是课堂调控是否流畅,流畅的内涵是什么?四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辅助有否特色,特色的意义又是什么?因此,教学设计中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教育价值,才能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

二、教材文本中知R载体的教育价值及功能分析

对教材知识载体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分析,首先应回归于课程标准(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内容领域的中学学习要求分成三个阶段。本节课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基础上,承上启下进一步“知道化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为高中选修的进阶“认识这一原因可以为我们人类如何利用”打下基础。学习对象则是不分文理的所有受教育的学生。基于课程标准要求的本节课教学目标分析,该知识载体对本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可以从三个认识维度展开。

1.对学生世界观会形成怎样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依据课程标准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的核心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化学反应总会伴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反应物与生成物两者的能量有差异,这些能量必然会通过宏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知道这一原因后,学会用一种简单的符号化方式将这一变化表征出来。显然,这样的学习过程和认识结果,会使学生形成对化学科学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和视角的赏析与价值认同:世界万物万千变化的宏观现象,深入其微观探索,可以得到规律性认识,并且对于这些规律性,化学学科还能用特有的符号化方式进行表达。这样的影响,远比掌握某个具体知识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起化学反应总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微观视角并获得认知,从教育的本原来讲才应该是本节课最核心的目标!

2.学生能够掌握哪些化学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已经具有了化学反应基本特征及其反应本质基本了解的知识。因此,借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类比与迁移,帮助学生自主建构对化学反应总伴有能量变化的本质的探讨这样一个新认识,是该节课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发展培养上的教育功能所在。课堂教学应该从这样一条教学主线出发,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成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导致物质组成的改变,还导致哪些变化?这样的变化有可能导致哪些宏观结果?物质的变化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也能否用这种符号化的方式表达?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差异在哪?为什么?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串解决与演绎思维,逐步养成学生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习惯,完成学科素养有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求。这种自主解决问题获得新认知的过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它远比知识的记忆来得重要。

3.学生能够掌握哪些有关的化学知识与技能

该节课的核心是如何认识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的本质的认知培养和能力培养,核心知识与技能应该是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自我建构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本质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为什么与化学方程式有不同的要求,其不同点所反映的本质是什么。因此,这样的认知结构形成,可以更加有效地固化并转化为学生的化学学科思维及素养。

三、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见表3。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4]。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核心素养及其确定―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2] 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 陈树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担当―我的“核心素养”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2).

第4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弗洛伊德对心理结构提出潜意识(un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和意识(conscious)三层次的理论观点,与之大致对应的人格结构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在心理结构中,前意识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并起着调节二者的作用。在人格结构中,自我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也起着调节二者的作用。不过,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有不协调的地方:他一方面强调潜意识-本我层次的动力功能,另一方面把意识人格的最高阶段看作意识-超我。这样,人格发展的动力和目标之间就发生了矛盾,作为仲裁者的前意识-自我便处于困难的境地,用弗洛伊德的话说:“自我像一个受气包”,处在本我和超我的夹缝中。可以说,这样的人格是分裂的,因而是病态的。

我认为,导致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不协调的关键在于,他的“前意识”的概念是含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应该代之以“反思”。相应的结构次序是:潜意识、意识和反思,分别对应于本我、超我和自我。从哲学的角度看,其关系是正、反、合。反思是潜意识和意识的合,是思维的最高阶段;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合,是人格的最高阶段。基于反思的自我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既是动力又是目标,即动力和目标的统一。这样的人格是协调的,因而是健康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正常人的行为动机结构。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从低到高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求即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虽被马斯洛提到,但未被正式列入需求层次的排列中,不过有时他又说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

在我看来,求知需求和审美需求是重要的,但其作为行为动机的重要性还不至于同那五种需求相并列,而是可以作为自我实现之需求的必要成分。前面提到,自我实现之需求奠基于较高的思维水平即反思,而求知和审美正是反思的必要成分。这样,我们便可把马斯洛的动机人格结构与经过我们改进的弗洛伊德的意识人格结构对应起来。具体说:“生理―安全需求”对应于“潜意识―本我”,“爱―尊重需求”对应于“意识―超我”,“自我实现需求”对应于“反思―自我”。

意识人格和动机人格是对立统一关系:意识人格是动机人格的内在基础,动机人格是意识人格的外在表现。意识人格分为由下而上的三个层次:“潜意识―本我”“意识―超我”“反思―自我”。动机人格也分为由下而上的三个层次:“生理―安全需求”“爱―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三个层次也可更简单地称为:生理需求、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健全的意识人格主要体现在“反思―自我”层次的健全性,健全的动机人格主要体现在自我实现的健全性。因此,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反思自我的能力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自我和自我实现的能力。显然,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由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地处于“潜意识―本我”的意识人格,表现为“生理―安全需求”的动机人格。相应的教育方式应该比较地接近学生的本能,要给学生们较为充足的玩耍的时间和空间,书本学习的负担不应太重,尽可能地做到寓教于乐。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有安全感。

第5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3-0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推进,逐渐改变了学生传统的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启发学生探究,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发挥优势,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理解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1.巧设教学情景,激活学生的探究思维,为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提供平台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中,从而诱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为学生开展探究提供资料、材料、设备,组织有效的交流,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从而为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平台。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经常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或是对老师的教学质疑。教师应该认识到,这正是学生探究心理的表现,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心理,巧设情境,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创造外界条件。譬如,在信息教师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中,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教师首先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学生们感觉好奇,数学课老师画蝴蝶干什么呢?这只蝴蝶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再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将蝴蝶的两只翅膀时隐时现,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蝴蝶的两只翅膀并要求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回答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同学们有的摇头,有的窃窃私语。这时教师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引出今天的讲解内容“轴对称”,并适时地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会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就很自然地发现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相应的定理,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创造有效途径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学习的关键,教学中的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要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情境中去完成。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探究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水平,如果太容易,学生不思而知,探究没有兴趣和热情,如果太难,学生望而生畏,使探究无法进行。例如,在学习Word中的“绘制图形”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欣赏了一些精美的贺卡、书签、名片,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参考书中“做一做”的相关步骤,自选主题,自己动手完成一件作品,作品要精致、美观,新颖,个性化,而且具有一定的意义。学生对自己创造作品热情非常高,个个跃跃欲试,半堂课的时间不到,每个学生都完成了独具特色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选取几个学生的作品进行演示并进行了评价。经过这样的一堂课的教学,学生更喜欢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仅自己学习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时,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比较适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树立了持久的兴趣。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来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效率

网络资源的丰富和全面,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便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技术支持环境,方便创建更具开放性和活动性的教育空间,有利于激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这不仅是基础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科学发展对未来创新人才的需要。例如:在探究物体氧化的试验中,在实际操作中,所需时间比较长,实验很难成功,如果在课堂上进行实验,那么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时间就不够,这样下来实验没有做成,学生也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一节课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然而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录像来加快反应过程来进行演示,既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又可以促使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去学习,体现了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探究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从而达到对所探究问题的理解。

再例如:在教学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应用,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过程对凸透镜、凹透镜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照相机、放大镜的原理也有了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提出《近视眼的形成和防止》的探究课题。让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料的优势,自己制作作品显示人的眼睛结构,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特征,并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探究眼睛近视或远视的人为什么戴的眼镜镜片是“凸透镜”或“凹透镜”,如何防止眼睛的“近视”。这样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得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地和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当中。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提高学生探索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地用探究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和创造社会。

参考文献:

第6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农民信息素养;培训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6-0183-02

Abstract: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training of farm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based on blended learning. It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farm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and discussed the training content,training model. We expect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farmer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Farmers'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1 问题的提出

1.1“互联网+”时代已来

2015年“两会”期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正持续成为市场的风口、舆论的焦点。

农业,作为中国传统的基础产业,“互联网+农业”的潜力也将是巨大的,如利用信息技术对土壤、肥力、气候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种植、施肥提供解决方案,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民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决定农业生产重点;农业电商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互联网交易平台减少农产品买卖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益。

1.2农民信息素养现状

“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知识无处不在,信息素养成为公民必备的素质。农民也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掌握生产生活中所需的各类信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进一步的调查走访发现:(1)农民信息意识比较薄弱。农民信息获取渠道主要依赖于电视广播及亲友邻里,在信息获取的主动性上及信息技术使用的行为倾向性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即使上网也是以娱乐休闲为主,很少利用网络媒体查询生产、生活信息。(2)农民信息知识比较匮乏。部分农民知道或听说过互联网上可以搜索到许多信息,但关键词如何选择,在哪些网站搜索的信息比较可靠,哪些信息是广告,哪些信息是有用的等等问题困扰着他们。(3)农民信息能力严重缺失。大部分家庭都有电脑和手机,但电脑多是子女操作使用,能够主动保存、下载和利用农业信息的农民更在少数。(4)农民信息道德有待加强。对于他人的虚假信息与不良言论,不能正确辨识与理性思考,极少数人会揭发并加以制止。

1.3传统培训方式存在的不足

农民接受培训的主要方式有课堂面授和远程教育培训。从各个机构所举办的信息素养培训实践来看,农民整体参与性不高。比如美国青树基金会在甘肃天祝地区举办的多期农民信息素养培训中发现,许多农民并不积极报名参加,即使参加的农民并不能自始至终地坚持学完一期的培训,培训中所设置的网络培训论坛,帖子回应量很小[1]。培训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培训效果不理想,而且不具有连续性、长期性,从而使当地农民从原有的有兴趣发展到不愿意参与,认为其对自身帮不大。由于农村教育培训资金主要是采取的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的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级政府因为资金缺乏对农村远程教育培训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不足成为当前制约农村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

1.4混合式培训方案的提出

混合式学习是人们对传统的课堂面对面教学和远程在线学习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理论的起点在于“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而实践起点则源于企业培训[2]。混合式学习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局限,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展现出巨大的魅力。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将混合学习列为知识传播产业中涌现的最重要的十大趋势之一[3];2009 年,美国教育部通过对 1996 年到 2008 年间在高等教育中开展的实证研究数据进行元分析发现:与单纯的课堂面授教学、单纯的远程在线学习相比,混合式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方面,随着信息的爆炸型增长,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民也越来越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希望能更为主动地掌握学习时间。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智能手机在农村逐渐普及。因此,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无疑将成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的利器,而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更是为培训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匹配、组合多种学习方式,并创建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课程、微测试等培训形式展现学习内容,同时配套现场面授、在线学习、读书活动、学习竞赛等方式,将能够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增加学习的互动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2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农民信息素养培训

2.1培训内容设计

通过研究分析有关信息素养内涵的大量文献资料,本文将农民信息素养理解为:是农民能够根据个人的信息需求,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对信息进行获取、评价和加工,并将有利信息有效地运用到农村生产生活中去的修养与能力,主要包含四个要素: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因此,针对培训内容的设计应包括:感受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知识、信息识别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价值评价、信息道德几大模块。使农民真正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能及时主动意识到自己的信息需求;丰富信息获取渠道,使农民了解各种类型信息的特点、工具、内容等基本知识;掌握各种类型信息查询工具,熟悉搜索策略与技巧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提高信息的判断能力,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理性思考;提高信息利用能力,能够将获得的信息有效地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当然,较低的文化素质影响着整体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因此针对农民信息素养的教育,不仅包含信息能力的培训,还应加强基础教育,如基本的读写能力、学习能力内容的教育。

当然,培训内容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按照农民的创业意愿、村办企业的用工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以及区域发展情况,对农民的信息素养培训制定长远和持续的规划,使他们成为“懂信息,懂技术”的新农民。以农业信息化发展为需要,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如电子商务培训,为农民提供有效的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带动农民创业;并依据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需求,调整培训内容,进行本土培训,如在介绍常见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尝试新的“农户+品牌+公司”的运作模式;要围绕特色农业产业,紧密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开展应时专业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以致用,如讲授如何使用手机拍照,并个性化地处理淘宝店铺中的木耳、牛蒡、辣椒等图片。

2.2培训模型构建

考虑到农民分散性、个体的差异性等特点,构建混合式信息素养培训模式,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让农民通过不同的渠道都有接受信息素养提升的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农民信息素养培训主要以移动学习、网络学习、面授学习、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进行,如图1所示。

1)移动学习平台

据2016微信用户数量统计,微信已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但它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工具。在农民信息素养培训中,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推送微课程、完成微作业和微社区互动,使农民在“移动”环境下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自我提升与学习。

第一,推送微课程。将信息素养培训内容进行细化,选择某一知识点,以视频、语音及图文等教学资源有机组合,阐释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使学习者在观看清晰和精美画面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当然,在推送时间选择方面,需要配合培训进度有目的地适时推送,不断激发农民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第二,完成微作业。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学习的效果,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借助微信的回复功能,围绕某一个主题,短小、精悍且富有趣味性的微作业,也可以“闯关游戏”的形式进行,调动学习者答题的积极性。

第三,微社区互动。在微社区形成学习共同体,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与交流,也可以进行多对多的互动探讨,自由交流、发帖提问、回帖问题、上传图片等活动。

2)远程教育平台

充分利用农村已建设好的广播电视网络及远程教育网络,通过增加农村政策、教育、气象频道来实时动态报道相关信息,以弥补现有电视广播信息量不足的缺点。不断丰富远程教育资源,将文化教育知识、农业基础知识、法律知识、信息技术等知识的普及纳入远程教育范围,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本等手段,采用直播、点播、广播等多种培训形式,将教育培训内容直接传递给农民。

3)面授培训学习

根据市场变化、农民需求随时开设高效实用各类面授培训班。同各高校院校建立合作,通过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政府组织相关人员,采用专题知识讲座形式;建立各类示范基地,农民在田间地头直接接受专家、技术人员当面指导,通过实际操作使农民感受信息的重要性。

4)其他学习活动

学习榜样的力量。在农民内部选择参与积极性高、有一定文化素质水平、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着重培养其信息素养能力,通过分享个人感受,生动形象地向其他农民传播其相关知识,帮助其解决日常生活遇到的疑难困惑,带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开展多形式文化娱乐活动。积极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组织、辅导功能,有效提供文化服务产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创办“农家书屋”,购置农民需求的各类专业书籍、信息素养相关教材,使农民在劳动之余、茶余饭后翻阅书籍,既增长了知识,又加强了相互间的交流。

5)移动学习平台对面授培训与远程在线教育培训的支持

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可以对传统的课堂面授培训提供支持。如在面授课程培训正式开始之前,培训通知,农民通过微信回复进行报名,利用“扫一扫”进行签到;在面授培训时,老师和农民利用微信群功能围绕培训主题进行讨论交流与学习评价;还可以利用微信发起投票或进行问卷调研。

利用移动学习平台,也可对在线农民教育培训活动提供辅助。如通过移动学习平台进行用户绑定与分组管理,农民通过注册获得培训权限与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还可以借助移动学习平台进行测试,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里快速地完成小测试,从而大大地提高培训效率。

3 总结

农民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利用国家的利好政策和丰富的本地资源,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有效配合,多层次、多渠道、多途径地全面提高农民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 詹晓凤.农民信息素养的培育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4.

[2] 赵国栋.高等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4-128.

第7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学生 人文素养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4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涵,在整个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职院校要大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的融合途径,积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研究,积极搭建校园人文素养平台,落实价值引领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主题。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离不开人文素养的发展,但人文素养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系统的人文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实践的不断外化过程。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定型时期。面对成才立业的最佳阶段,良好的人文素养将会促使学生完整人格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有助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一个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即使专业知识学得多么优秀,也难以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一切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人文精神塑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毫无意义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无疑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一棵参天大树,而大学生人文素养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壤,根植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枝繁叶茂。大学生的成长脱离不了历史和现实的环境,必须坚持在传承本国历史文化的同时,对于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的理论来源,始终保持理论的生命力。

(二)人文素养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一性。这种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和价值基础决定了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是相同的。从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形成过程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牢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推动和发展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文素养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是在不同的历史中不断传承发展、积淀凝聚而成的理论精髓。相同的文化历史土壤滋润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并培育与之一脉相承的人文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又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文明成果,两者在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具有同一性。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人文素养培育活动的目标来看,人文素养培育以人的情感意志自由发展为目标,注重人的个性价值和自我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相通,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仰和追求。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一)人文素养培育是高职学生有效应对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挑战的需要。高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聚集点,社会的急剧变化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各种新观念,新想法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负面的现象,这给身处校园内的大学生带来许多疑惑和不安。高校日益的开放化和社会化,客观上促成各种思想文化流动成风,社会上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日益侵袭着校园,使高校里多变的思想、多样的观念、多元的价值观激烈交锋。这对于缺乏独立思考和分辨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将面临不会选择和无法选择的困难,导致不少在校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化和功利化倾向,贪图现实的安逸环境而缺乏应有理想信念,害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因此,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应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在立足多元文化的竞争格局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时代抱负和社会责任感。

(二)人文素养培育是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外,还有学生个性价值和自由意志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人文素养培育活动,要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实际情况出发,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过程中融入职业素养等人文教育环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将人文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升和道德习惯的养成,使学生不仅要精于专业,学有所长,更要放眼世界,心怀国家,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忠于传承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敢于倡导社会新风尚,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中。由此可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引导作用,有利于高职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建设高职和谐校园文化的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管理和服务中渗透人文教育,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格局的多元化,多元的校园文化满足了师生对不同文化的需求,但承认和容纳多元文化并不意味着对多元文化放任自流,非主流文化的传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其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互联网传播的非主流文化更容易引起学生思想的迷惑,造成学生的难以辨别是非善恶,难于区分荣辱美丑。因此,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突出主流文化的位置,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如何优化素质,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人文素养培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人文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须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导向教育,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往往会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不完整,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功能。高校社会思潮引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效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中制约性矛盾和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导向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人文教育渗透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提高教育者的人文素养水平。在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中,教师人文素养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是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作的前提。高职院校教师是为人师表的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带来持久影响。教育要忠于教育事业,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以专业的理论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心灵成长。要自觉加强对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理解,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武装自己,不断吸收世界人文素养教育的先进成果,充分利用好各种教学平台,有意识地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学生不断内化人文精神素养,并在道德实践中有意识地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文道德行为。

(三)搭建全方位的校园人文素养教育平台。一方面坚持全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的原则,发挥高职院校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资源优势,拓宽人文素养教育渠道。定期开展文化沙龙、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文素养培养类讲堂,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健康多彩的生活情趣,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教育管理和新媒体手段,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网络传播方式。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中,开展新媒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利用互联网互联互通的便捷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0)

[2]王现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路径[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9)

[3]邹积英,于影,张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J].品牌2015(6)

【基金项目】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2015―2016年度德育专项课题”(DGW1516BZH063)

第8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溯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在美、英、欧盟等国家的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呈多元融合模式,应有效地将核心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之中,以增强本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更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需要明晰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其对于教材编写、指导教师课程实施和学生能力培育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建议、教学资源、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在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时,需要清楚几个关系: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标准与教学建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教学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教学过程标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结果标准体现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综上所释,核心素养即培养和逐步形成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既包含学生的自主发展方面,又包括学生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方面的铸造。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当前大学体育多处于以“技能+体质”为中心的发展状态中,以体育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按照体育学科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工作,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与当前国际、国家发展需要“培养需要的人”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核心素养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正好契合了当前的发展需要。大学体育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自身的主要是供给的有限与大学生需要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外部的主要是社会需要和期望大学体育培育出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素养与现实的偏差。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中心,与社会寄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之间的差距。

3核心素养给予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3.1课程改革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有效统一正确的社会生活价值观是乐观积极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健身育人。大学体育在人的智力发展、身体塑造和健全人格方面均有效果,是一种综合效应的表现。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并要发挥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大学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大学体育自然责无旁贷。应将社会生活价值观融入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之中,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观相统一,发挥大学体育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筑就中的角色担当。3.2凸出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效融合个体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截然的界点。我国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要求。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实则是在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中得以实现。通过教育,逐渐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体育课是学生自幼儿园至大学学习过程中陪伴学生成长时间跨度最长和课程变化趋于稳定的一门课程,致力于健身育人,满足个体在成长中的体育需要。体育课程是一门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课程,从其项目的规则、内容和组织形式来看,与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是内在一致的。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要更加关切凸出学生个体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融合。3.3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衔接核心素养指向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是抽象而又客观存在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实现,核心素养是学科素养的目标指向。大学体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有着特别的含义,是学生在大学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方法等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有效地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进行科学衔接,是有效筑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4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思路

4.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大学体育在塑造学生家国情怀和大学文化传承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来精心研制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培育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不仅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有较大帮助,还与国家和社会对个体的价值期望相一致。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时也与当前国际社会人才培养接轨及与国际社会人才发展趋势相吻合。4.2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基于大学时期的不同教育阶段,探索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或框架,在语义学意义上界定学生大学时期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并将其明晰化、细化和具体化,以更好地指导课程的编制。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是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支持和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前提。应在认真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透析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指向,结合大学体育对人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特征,紧密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衔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框架。有此基础之后,可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学业质量标准的建立、教育质量评价等提供参照依据,同时,也为它们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有效融合提供壁垒。4.3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核心素养不应该是被悬之于空的抽象和理论性框架,而是一个根据学生的成长细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课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的有力体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体系,要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关注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互补与融合,凸显课程的整体性,进而培育整体性的素养。以大学体育课程为载体,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素材,注重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四个部分。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两个标准,即学科核心素养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如这两个标准同时并驾齐驱,势必会给未来的教学和考核造成不必要的震荡,因此需要将其统一。4.4建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美、英、欧盟等国家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中均有各自的系统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他们的实践表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其意义非凡。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是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统领性文件,基于大学体育课程标准建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将更加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以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为目标诊断的内容,进行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检验和总结,不同年级学段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呈递进的层次关系;同时,也能为今后教材的建设、教师教学操作、进行过程性诊断和学生学业评估提供有力依据,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自我评估的依据,也是对“应试教育”评价的一种超越。4.5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来助其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来助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教学创新来逐渐实现,因此,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实施产生影响。大学体育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应根据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要求,重构大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和模式等,如此方能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保持一致性。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2]柳夕浪.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J].人民教育,2014(4).

第9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的时代 背景下也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下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联系我国课程标准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究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一、我国推进课程标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由于缺乏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使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出现教育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混淆。在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受到欧美教育学者的推崇和赞同的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注意更加详细全面地诠释课程内容。这种学科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编排课本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学情,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基础。也正因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使得课程标准多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学科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质量、表现标准。质量标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教育阶段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国内课程标准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说明,但在能力维度方面却缺乏明确具体且可操作化的能力表现标准;

各国都开始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或表现标准,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质量标准可以用来监测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添加质量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供了评价依据,促进教育权利的下放和教育问责制度的完善。

3.国内现行课程标准当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教育界一般⒔萄в肟纬探ㄒ槎ㄒ逦课程机会标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支持系统的标准。课程机会标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堂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标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和简单,学科特色体现的不够充分,在实现具体学科能力方面缺乏有效地建议和措施,不利于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国内课程标准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相关内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其改革的基础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起的课程体系。而当下国内的课程改革也应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应包含如下部分:首先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掌握何种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其次是内容标准,它是指在某些核心学科领域(如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是教学建议,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教学建议的外延较为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和传授方式,也包括学校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被称为“教育机会标准”或“教学过程标准”。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即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受教育的基本准备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上需要达到的基本水平。

根据国际现有改革经验和国内现有课程体系的特点,上述四个部分与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应呈现如下关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体现和反映;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则是为了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是对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一方面,过程标准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另一方面,结果标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指导和统领本学科其他内容编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应根据学情特点,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且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其次,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学科教学形式成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内容标准应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是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作为根本依据。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安排具体的学科知识。

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宽泛的能力,它指的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质。质量标准反映的是学生在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水平,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相比,质量标准更加符合课程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有机结合后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

四、结语

因此,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立足核心素养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建构起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