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智慧建筑行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建筑行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建筑行业前景

第1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4季度业绩迎来触底反弹,转型效果初现。公司2015年业绩下滑较大,且净利下降幅度远超营收下降幅度,主要因:(1)宏观建筑行业低景气外因;(2)转型建设工程领域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投入较大;(3)员工持股计划带来的9438万管理费用。不过对比2014年以来的分季度财务数据可以发现,15年下半年以来业绩出现向好趋势,且四季度实现营收正增长,归母净利负增长大幅减少。随着建材电商平台、金融贷款、大数据和征信业务的逐渐成熟,公司“专业应用、产业大数据、产业征信和金融”的格局越发清晰。此外,公司收购的芬兰子公司增长稳健,进一步整合并拓展国际市场。

B2B旺材电商2.0,差异化发展良好。公司通过旺材电商获得聚量价格,汇集开发商、建筑商、供应商核心人员认同,并在2015年6月启动采购优化业务,三年战略签约用户超过100家,签约额超过10亿。旺材电商专注做第三方交易平台,不涉及自采业务,提供比价报告,专注服务二三线城市中小地产商,客户粘性强,且国内类似平台电商数量较少。目前公司已完成旺材2.0产品研发和业务设计,为2016年全面启动电商模式奠定基础。

专业应用形成服务产业发展逻辑起点。面向建设工程领域的专业应用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产品通过BIM技术打通并覆盖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而施工业务与项目管理业务的整合为公司带来上下游战略核心数据,实现智慧建造和智慧运维。目前BIM2.0即施工阶段的应用刚刚起步,国内缺乏相关的竞争对手,具有较深的业务壁垒。同时国家政策支持BIM技术,要求到2020年国有投资的大型项目必须应用BIM技术,有利于BIM的推广。

第2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的重点就是建筑工程管理,这一环节的工作是建筑质量的保证,而且也影响着建筑企业的信誉。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建筑工艺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所以要不断地完善现代工程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充分发挥人类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使建筑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1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当今时代,建筑行业繁荣发展。为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以监督和管理。建筑施工不仅仅是楼房建筑,包含了许许多多的项目,例如:道路施工、桥梁建筑等等。针对这些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是首要的。由于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有许多,天气、温度、环境等原因都有可能会给施工带来不好的影响,由于现在人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在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实用性的同时,更加要关注对建筑外观的设计,所以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技术和管理缺一不可。只有把工程管理和新技术高度的统一起来,建筑水平才能够不断地突破、创新,取得新的进步。

2现代工程技术的概念及特点

2.1现代工程技术简述

所谓的现代工程技术就是实际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把现有的知识和技术相结合,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需求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传统的工程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现代工程技术就应运而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速度,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代工程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发展,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技术支撑。

2.2现代工程技术的特点

2.2.1实用性

对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实用性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而现代工程技术就具备这一特性,更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是一种生存需要,实现建筑本身的价值。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一个特点,也是建筑工程的一项要求。

2.2.2综合性

一个建筑项目涉及到许多方面:建筑、水电、管道等等。所以一个建筑最终要达到的是一个综合的功能。因而现代工程技术的综合性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且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综合性也会越来越的凸显出来。

2.2.3灵活性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一个目标,所以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因环境、天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灵活的改变。根据施工的条件,选取最合适的施工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建筑最终的目标。

3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就当前来说,建筑工程中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质量无法保证,“豆腐渣”工程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在学校、居民楼这样的地方出现施工质量问题,那么对人民群众和学生的生命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然而究其原因,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首先就是管理制度的缺失,在许多从事建筑事业的企业内管理人员的分配不合理,最主要的是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有限,对于一些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没有解决的对策。另一个原因就是建筑中使用的一些材料因为成本的限制,质量上是非常不过关的。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影响,建筑的质量才得不到保证。

3.2工程验收和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施工的过程中,欠缺最多的就是严格的管理和规划。在质量监管和检测上没有尽到责任。这就导致有些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经常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也颁布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但是对于这些文件执行到企业之后,往往就成了摆设,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并不会按照这些安全标准来实行,正是因为这种不重视,造成一些无法弥补的损失和遗憾。另一个问题是在工程验收阶段,验收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验收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3.3工程招标时存在问题

一些大型的建筑工程,启动之前都会有招标会。通过对投标企业的信誉、实力的考察,结合工程本身的要求选出最合适的施工企业。但是竞标的过程中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一些为了谋取暴利的企业会采取一些不正当地手段中标,那么施工的质量就得不到保障了。所以在招标、投标和竞标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尽量的减少在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选择优秀的施工团队。

4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4.1施工过程中结合即时生产的理念

现代工程技术中即时生产理念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所谓即时生产就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可以即时销售的,以及一些半成品和组装件。按期的交付准确的客户需求数量的产品,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就是一种即时生产模式,用多少就生产多少,不会有多余的浪费,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资源。

4.2应用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通俗的解释就是把一些工程中应用到的类似项目分为一个组,在原有的批量生产技术上加以创新,应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保证建筑质量。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钢筋的加工。在钢筋加工过程中,分析不同规格钢筋的相似性,进行分组归类。把属性相同的钢筋进行大批量的加工,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降低了施工成本。

4.3业务流程重组技术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复杂。简单的只是从定义上理解就是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最大程度的满足施工的要求。而这种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最主要的是凸显出一种比较先进的管理理念,把每个人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凸显出来,协调好每个环节的关系。应用这些新技术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所以这也是业务流程重组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一项具体的工作要有追根究底的态度,深度的挖掘出其中出现的纰漏和不足之处。对于一些既有的不好的工作习惯进行调整,重新构建业务流程,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工程质量。

4.4建筑工程管理必须要不断突破、创新

许许多多的现实都告诉我们,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没有创新,就只能固步自封。在现今时代背景下,创新已然上升到关系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大企业都面临着许多机会,但是机会就意味着竞争的存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发展要想取得进展就必须要创新,在管理制度上创新、在管理理念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走上国际市场。创新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企业自身的要求。建筑行业也是如此,随着对建筑越来越多的要求,实用性、美观性等等。正是因为这些要求,建筑企业首先要不断地在观念上进行创新,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基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灵活的采用施工技术。其次就是在组织机构上创新,建筑行业可以说是国家支柱型产业,为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建筑企业内要不断地进行组织机构的创新,由于企业内可能同时进行着许多的项目,所以合理的分配项目和工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建筑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建筑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实践越来越成熟、完善。虽然发展的前景是比较好的,但是不难发现的是其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地创新,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保证工程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目前来说,建筑行业最大的挑战主要是竞争太大,所以对建筑企业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就要从两方面着手,能力和信誉。首先要提高的就是企业自身的能力,不断地更新管理理念和建筑工艺。另一个就是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的形象和招牌,也是企业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总而言之,建筑行业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在建筑管理中的现代工程管理技术上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卓琳钧.谈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工程技术的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5):216.

[2]张彦飞.现代工程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

第3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技术;绿色建筑

节能绿色与智能属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内容上看,虽然智能建筑并不一定是绿色建筑,但是,绿色建筑必然是智能建筑,智能建筑具有功能性的特征,是保证建筑节能可以顺利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绿色与智能建筑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两者又是矛盾统一的,共同构成了绿色建筑的重要概念。

1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

1.1高精度的温湿度调节智能建筑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设计中无法灵活与调控室内温度湿度的难题。传统建筑的室内温湿度调节,一般需要人工进行调控,往往是在人们感觉到不适之后才能调节,而智能建筑利用智能化的感受器和分析系统,自动将温度湿度维持在最适合人类的标准上,不仅增强了人们的舒适度,也大大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1.2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智能建筑技术将建筑物内的电力设备的电路做了统一的管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电力设备进行多方位、全自动的控制管理。例如对空调、风扇等温度调节设备,智能建筑技术可以对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算出最佳的关闭和开启时间,既能最大程度的带给住户居住的幸福感,又有效减少了电能的浪费。1.3全方位的安全监测不同于人工监测,智能建筑的全自动安全系统能够24h不间断、全方位的监测建筑物的安全,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可以在检测到火灾、煤气泄露、盗窃等危机事件时自动报警,将建筑的安全性能极大提高。尤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高层建筑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给人们的安全增加了一层有力的保障。1.4智能化通讯智能化通讯是智能建筑技术的重要标志,其通过将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的相关理论相结合,达到自动监控设备、及时反馈情况、精准危机预警的目的,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的良性结合,更适应当今社会对建筑的需求,安全、舒适、灵活。

2智能建筑技术在绿色建筑的推广

2.1楼宇集成管理系统楼宇集成管理系统的英文简称是BMS,即BuildingManage-mentSystem。楼宇集成管理系统将建筑内的电子设备集合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做到对所有相关设备的监控调节管理,以此达到节约建筑能耗,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和作用的目的。楼宇集成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温控系统、水电表、灯光、门禁、灾害预警等领域,通过对设备的实时监控,拥有了及时调节空调灯光等设备的开关、自动记录水电使用情况、监测出入人员、火灾等灾害自动报警等功能。2.2KNX智能系统KNX是一种十分先进全面的建筑控制标准,该系统以建筑居所的管理组件为控制目标,将组件之间的数据进行传送和交流,使系统通过同类语言沟通,并进行信息交换。KNX智能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包括网络安全监控、灯光自动调节、百叶窗开合等方面。如在建筑内安装风雨感应器,利用互联网等系统,自动在风雨天气关闭百叶窗;在娱乐场所利用光线调节系统,灵活的制造不同氛围的灯光和音乐。2.3BACnet标准BACnet标准专用于建筑内的自我控制网络,技术先进,是完全开放了参与平台的标准,相较其他标准,BACnet标准有着更好的扩展性和伸缩性。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以及该标准本身的开放型和广泛参与性,BACnet标准的涵盖领域越来越广,从最初的仅仅适用于空调温控系统发展到如今涵盖建筑的各个领域,如排污排水系统、门禁安保系统等。2.4数字可寻址灯光照明接口数字可寻址灯光照明接口,即DigitalAddressableLight-ingInterface的中文名称,简称DALI系统,是最新型可调光荧光灯镇流器,数字可寻址灯光照明接口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操作难度不高,性能优良,十分符合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的本身需求。DALI系统可应用于室内恒温自动监测调节、遮阳卷帘的自动收放等当面,及时精确的调节室内温度,灵活控制卷帘收放,有效节约能源,减少浪费。2.5系统集成技术在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之中,系统集成技术是一个关键技术,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中出现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各类互联网业务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不仅可以为内部用户提供信息支持,还可以为外部用户来提供服务。现代建筑消耗的电力资源非常大,在环保观念深入人心后,如何建设绿色智能建筑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出各类技术,采用综合一体化的集成技术,不仅要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的问题,还要考虑利用技术集成系统来提升建筑环境的价值。

3结语

在21世纪绿色建筑逐渐占据主流的当下,智能建筑由于其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灵活安全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建筑之中。采用智能监控系统、门禁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技术,将建筑变得更加科学。虽然我国的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较晚,但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建筑智能化、环保化的重要性,我国的建筑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建设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梁浩,张峰,梁俊强.中国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引擎——绿色建筑产业规划与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I0013-I0017.

[2]孙大明,邵文晞.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研究[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4):43-49.

[3]张建国,谷立静.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34(12):19-24.

第4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应用;探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5.149

0 引言

科学技术使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把机械技术与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在一起,它的发展和应用在提高企业产量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述及发展历程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它将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光学技术相互交叉和融合,成为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的基础。它包括产品和技术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60 年以前是初级阶段,由于电子、机械两方面的技术水平不够完善,导致机电一体化技术开发出来的产品没有广泛的应用。1970 年至 1980 年之间属于第二阶段,机电一体化技术得到了计算机等提供的技术基础,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促使其发展快速,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应用。1990 年以后,人工智能、光纤、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机电一体化技术迈向智能化阶段,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

2.1 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1)汽车的打火系统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原来的汽车打火系统接收到的打火指令信号较弱,使用时间一长,打火会很困难,影响汽车的启动,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数字模式增强打火信号,提升电路传感能力,系统自动对空气和燃料质量之间进行对比,减少它们的比例,使燃料的含量提升,打火容易很多,实现发动机的快速反应。

(2)汽车的雷达系统使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它的应用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而且减少了危险因素。生活中,汽车在倒车、行驶、停车的时候,我们虽然也会减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防止发生意外,但总会有视觉死角,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雷达系统检测到障碍物就会自动发出警报,给驾驶员已提醒,有效的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3)汽车的制动系统使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前,汽车的制动是靠车后轮安装的制动系统来完成的,是为了及时停车,保证安全,但是,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升,原来的制动作用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汽车的需要,因此,运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减轻汽车质量,提升车速,使得车辆在行驶状态下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够实现快速平稳的制动,汽车的安全性更强,制动效果更好,防止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2.2 在建筑材料生产中的应用

施工建设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建筑材料的生产要求随之更高更严格,而具有高性能、高质量、低能耗、多功能特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为建筑材料生产行业提供了机遇,并在建筑材料的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现代建筑而言,材料的级配控制非常关键。如果级配出现误差,会使建筑的寿命缩短,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利用微机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级配误差,提升建筑行业的竞争力。

2.3 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在煤矿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用于地下开采作业。因为作业在地面以下,对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井下作业实现自动化、机械化,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障工人的安全,因此,井下机器人的智能化操作已成为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

3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智能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强烈,已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心理学、模糊数学等融入吸收其中,使机电一体化系统具备了简单的思维能力,向其输入指令,能够按照指令完成特定的动作,提高机电产品的智能,增加机电产品的实用性。尽管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不可能拥有和人类相同的智能,但它的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可以使产品具有低级智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

3.2 网络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进一步加快,在产品的生产制造、销售等过程中更是不遗余力的开发和利用这一优势,实现远程控制,人们在家里就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带来的便利。所以,机电一体化向网络化发展是必然的,是时展的要求。

3.3 绿色化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工业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等,所以机电一体化也必须实现绿色化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通过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绿色化、环保化发展,不仅拓宽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范围,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3.4 光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技g中充分发挥光学技术的优势,增加传感系统的性能,不仅减少能源的浪费,而且利于机械系统快捷、精准的运作,提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信息传导和交流能力,实现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与联动。

3.5 人性化发展趋势

人性化是每一个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对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人性化的发展,对于机电一体化的产品不但要保证产品的性能之外,还要更好的进行造型和色彩方面的协调,让这些产品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喜爱,同时也更加贴近自然,更接近生人们活习惯。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各种科学技术相互融合,已经成为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在实际运用当中体现出来的优势是无法比拟的,随着对产品要求的提高,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还将向更高的台阶发展,发展前景不可估量,将为国家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亚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07).

[2]常开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思考[J].湖南农机,2013(11).[3]孙素闪.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J].科技向导,2011(30).

第5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特种加固,技术,市场容量。

中图分类号:TU472.7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加固改造行业属于建筑行业中的特种专业工程领域,是最近兴起的新兴行业,特种加固工程领域广泛,可以涵盖房屋,道路,桥梁,隧道,涵洞等各个不同的工程领域。是一个新型的朝阳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加固改造现状

1、行业概况

建筑加固改造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其基础是巨大的既有建筑存量。据统计,我国现有一大批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房屋因超过了设计基准期而有待加固,全国又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住宅安全储备不足,且城市的住宅结构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需要加固维修。同时,从节约成本考虑,利用很多老结构、老建筑的情况越来越多,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的项目逐渐增加。

2008年以后,中国建筑的维护、加固和改造需求量年增长近50%。我国每年有一大批因生产规模及工艺等更新而需要技术改造和加层的建筑物,它们因结构超载而需要补强;同时,随着抗震要求、设防标准的提高和改变,许多地区现有房屋不能满足新设防的抗震要求,从而需要抗震加固;近年来社会上大量曝光的因工程质量低劣所造成的危房,它们也亟待加固处理。在杭州,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建设的住宅楼有2000多幢,这些住宅抗震、结构都不符合现行标准,一些已成危房,必须予以加固改造。宁波已出现楼塌案例。这些情况,国内城市普遍存在。建筑加固改造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在这个行业注入新的技术、知识和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国际经验看,建筑及建筑服务行业经历三个大的阶段:

大规模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旧建筑改造维修加固为主阶段

欧美国家处于第三阶段,从上世纪60年代就进入大规模加固改造阶段。我国目前处于第一阶段,并逐步进入第二阶段。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由于新建业务巨大,对建筑加固改造领域投入较少,加固改造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均不成熟。在设计环节,,目前国内尚没有专业的加固改造设计院,而新建和加固改造设计存在显著差异,由其是涉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时,现有的设计院往往无能为力。在检测、施工和服务环节,市场主体处于小而杂状态,国内规模位居前列的几家专业单位,如岩土科技、特希达、二航特种公司等,经营额都不过几亿人民币,不像国外的加固公司,可做到年营业额30亿美元。

2、行业特点

目前,加固改造行业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加固改造专业公司规模均不大,处于高速增长期。

(2)多数企业集中于房屋加固改造领域,能够同时掌握房屋、桥梁、隧道维修加固和改造的公司非常少,该类企业竞争优势较明显;

(3)服务和技术解决了一般建筑施工不可逆性

一般建筑企业主要从事新建项目为主,解决的是建筑从地基开始的逐步、逐层建设过程,是从下而上的建造过程,其受力和承重结构在设计和施工后,具有不可逆性;建筑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面对的是已经建成的既有建筑,在维修、加固、换托、增层等各项特种施工作业中,都需要事先全面检测、了解和计算建筑的整体受力承重等情况,并在进行特种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作业施工前,设计专业方案,运用专项技术解决建筑桩基的加固,确保整体建筑的稳定和安全后,进而改变受力和承重情况,并进行换托、增层、空间改造等特种工程作业,解决了不可逆性,与一般建筑企业存在显著区别。

(4)服务内容和跨度大。

一般建筑企业所施工服务的对象,包括房屋、桥梁、隧道、公共建筑、机场、码头等,均为特种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行业的服务对象。在施工服务内容方面,特种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行业可以在一般建筑施工内容基础上,对既有建筑从事加固、维修、改造、顶升、平移、换托、监测、支护、防震处理等,其施工服务内容更为宽广,跨度更大。

(5)技术要求高,技术应用更加多样,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较多。

由于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面对的是整体的既有建筑,部分建筑往往处于使用过程中,因此,对于这部分建筑进行大范围的、结构性的维修加固和改造,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对检测、建模、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均非常严格。

因此,为了确保安全性、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建筑的承载能力、改善使用功能、延长使用寿命,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涵盖了一般建筑施工行业的技术特点,其具备一般建筑行业的技术特点外,还具有技术应用多样、技术要求较高、新技术新工艺应用较多、新材料应用较多等特点。

(6)工程量少,工期较短,检测和设计周期长。

与一般建筑工程相比,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企业除提供施工服务外,还可能集合了检测、设计等服务。并且,相对施工工期而言,由于维修加固和空间改造主要涉及既有在用建筑,直接关涉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其检测和设计周期相对较长,以确保安全性。

(7)人员和机械配置要求高。

人员配置少,机械配置比例高,对机械的要求高,很多专用机械设备,技术含量较高。

(8)资质要求特殊。

一般建筑施工企业应具备总承包资质,而特种加固及空间改造行业应取得特种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总体而言,加固行业目前还是朝阳产业,随着进入者的增加,竞争会日趋激烈,我公司希望尽快做大做强,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加固行业利润相对其它建筑行业要高,

2.加固行业分析与前景预测

在欧美发达国家中,目前用于建筑加固改造的投资已占国家建筑业总投资的1/2以上,美国劳工部门在20 世纪末的一项产业预测报告中曾经预言:建筑维修加固和改造行业将是21 世纪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

我国自建国以来,特别是自上世纪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房屋,桥梁,隧道和公路以及城市设施数量急剧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现存的各种建(构)筑物的总面积至少在500 亿m2以上,其中绝大多数是混凝土及砌体结构。建国初期建造的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服役期大都超过50年,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当前我国既有房屋,有的由于使用性质改变而导致荷载增加;有的为了增加使用面积,在层高较大的部位或在屋顶上进行加层;有的为满足节能有关规定,需将楼层周边凹凸部分补平改造;有的需要进行抗震加固;有的由于遭受火灾、超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等。

同时,一些新建成的工程项目中,由于勘察、设计和施工中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导致工程在建成初期就出现各种质量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建筑物,如果不及时采取加固措施,就有可能导致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此,国家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筑的加固修复,促进了建筑加固修复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

一些现有建筑中,旧的结构设计在功能上不能满足当前使用的需求,这也刺激了建筑加固修复专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旧城改造几乎成了各大、中城市的共同课题。这为建筑加固修复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国建筑市场巨大,当前土建结构的加固改造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物的加固、维修、改造的应用领域和范围也将越来越广,各种新的加固技术必将不断地涌现,结构的加固技术也必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网已经已趋于饱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不断上升,原本设计的高速公路,桥梁,越来越承受不了现在机动车所照成的荷载,道路桥梁破坏加速,但是将原本的桥梁或者道路拆除重建的话,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时加固改造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利用极小的代价,维修并加固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的道路和桥梁,使之恢复到原设计强度,甚至超过原设计指标,不但大大增加的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造成更多的市场价值,将损失和浪费减到最低。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建筑往往产生毁灭性打击,而地震集中地区的建筑抗震等级往往不能达标,急需抗震加固。汶川地震后全国中小学教学楼将在近三年内完成抗震加固施工任务,给加固行业带来巨大市场,近2年浙江省将投入至少100亿资金对中小学教学楼进行改造加固。例如,今年暑假温州下辖的县级市瑞安市就投入近亿元对辖区内131各中小学进行抗震加固,2011年又投入一个亿对另外一些学校进行加固纠偏。据测算,未来10年全国仅校舍抗震改造和加固每年市场容量就达300亿以上。

我国人均资源较少,节能减排和低碳环保是我国需长期坚持的基本政策取向。在建筑领域,对于市区部分老厂房,老工业区等不是拆除重建,而是进行改造加固,予以充分合理利用。例如杭州之江创意产业园,原是一个破旧老水泥厂,经过加固改造后现已变成了杭州之江创意产业园区,既低碳又环保,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010年1月,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与中国比较经济学研究会联合在昆明召开桥梁安全耐久性、检测、评定与加固技术研讨会,会上王永珩理事长透露,全国有超过10000座大中型公路桥梁不符合安全行车标准,须立即进行加固改造,如果三年内要求完成加固任务,现有的加固施工单位根本是杯水车薪。这意味着如果按每座桥梁平均维修费按400万计,光公路桥梁维修费用每年达到400亿。

城市桥梁、隧道经过多年的使用,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政府每年都需要拿出大量资金进行维修加固已保证其正常运行。常规情况下,桥梁养护需三年小修五年大修。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目前城市桥梁保有量已接近公路桥梁数量。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建筑存量的继续增长、既有建筑逐步进入老化阶段、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抗震加固的需求增加、建筑结构改造需求的不断增加,建筑的加固改造行业将迎来巨大的蓝海市场,行业处于朝阳期。

二、特种加固的分类

特种加固根据施工工艺,以及加固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砌体结构,钢结构加固方法

2.1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

其中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中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设计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和配套技术。

2.1.1直接加固

一般包括加大截面加固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黏贴钢板加固法、黏贴碳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结构胶植筋加固法等。(以下列举几项常用加固方法加以说明)

加大截面加固法        增大截面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中最为常见,通过一定程度地增大构件截面尺寸、加大受力钢筋,从而提高构件结构承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它可适用于混凝土梁、柱、板凳多类构件。

优点在于:施工技术成熟,对施工人员无特殊的专业要求,施工方便,质量易于控制,可靠性高,可有效提高结构构件抗力,特别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柱的稳定性。但该方法也一定程度的受到空间、使用功能等要求条件的限制,

缺点在于:为一定程度上占据建筑物空间缩小正常使用面积,现场施工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时间较长,特别在使用过程中加固对生产、生活有一定影响,而且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外观。

外包钢加固法        该法主要是利用钢板、角钢等钢型材将混凝土构件(主要用于柱构件)包裹起来,通过四周各种的约束来增加构件的抗压能力,适用于在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去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一般主要有干式外包钢法和湿式外包钢法两种。其中干式外包钢法主要是用焊接连接方式将混凝土构件外所包的型钢连接起来,实现对原构件的约束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湿式外包钢法是应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等粘结材料将钢材和原构件混凝土面层紧密连接,其湿作业工作量大但整体性较好。这种加固施工方法施工简便、易操作,能明显提高结构投机的承载能力,较为可靠,同时其对使用空间影响小、现场工作量也较小,施工时间较短,但存在用钢量较大的缺点,加固费用相对较高,另外该方法不宜在60℃以上高位场所且无防护的情况下使用。

粘贴钢板加固法        粘贴钢板加固法是采用粘结剂和锚栓将钢板粘贴固定于混凝土结构受拉面或其它薄弱部位,使钢板与加固混凝土构件形成结构整体,来达到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目的。该方法近些年来被公路部门广泛采纳,多用于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加固维修,同时在建筑工程梁、板构件的加固中也较为常见。该法有基本不改变原结构截面尺寸、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工期短、技术可靠性高、工艺成熟且短期加固效果较好等优点,特别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单位面积加固费用呈下降趋势,一般情况下,与增大截面法以及体外张拉预应力法等价格方法相比,总的加固费用是最低的,是当前一种前景十分看好的加固方法。

缺点在于:使用环境的温度有限制,耐腐蚀性差。节点部位不易处理等。然而,易被腐蚀是该加固方法面临的突出问题,粘贴钢板加固后表面均需进行必要的防护处理,如水泥砂浆保护或环氧砂浆层,但是钢板长期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程度较难估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加固构件的可靠性,增加了后期养护费用。此外,为便于施工过程中对粘贴钢板加压及防治钢板剥离,粘贴钢板时需采用必要的螺栓固定锚固措施,不可避免会对原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故通常不宜用于钢筋密度较大且走向复杂的构件结点部位加固。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纤维复合材主要包括碳纤维(CFRP)、芳纶纤维(AFRP)和玻璃纤维(GFRP)三种,而目前加固市场上主要采用碳纤维材料。碳纤维加固法是近年来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它通过将高强度碳纤维织物或预成型板材通过改性环氧树脂粘贴于被加固构件表面达到改善结构受力性能的目的。碳纤维布具有起稿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并具有比钢材更好的抗疲劳性能,质量比钢材小很多,碳纤维材料具有优良的抗化学腐蚀能力和耐久性,且能适用各种复杂形状混凝土的粘贴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各种结构形式的加固,主要用于受拉和受弯构件承载力不足的加固,而用其进行缠绕约束作用时,也可用于受压构件的加固,可以有效增强被加固构件的延性,适用于结构抗震加固。在施工方面,粘贴后对原结构自重和构件尺寸的影响较小,功效高,不需要大型施工机具。

结构胶植筋加固法        该法不是用于提高加固植筋构件的自身承载力,而是在既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钻适当深度的钻孔,把周边需加固或增加的构件的受力钢筋植入孔内,并用化学胶粘剂(俗称结构胶)使原构件混凝土与植入的钢筋粘结牢固,并使新增钢筋能发挥设计所期望的抗拉性能。结构胶植筋方法和操作工艺比较简单,锚固效果好,安全可靠,故方法应用于存在补埋钢筋、后埋钢构件的加固中。

2.2间接加固方法2.2.l、增加支承加固法    通过增设支撑点减小结构计算跨度、改变结构内力分布提高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被称为增加支承加固法;该法适用于对使用条件和外观要求不高的建筑物,抢险工程的临时性支顶,具有受力明确、易于安装拆卸、简单可靠等优点;缺点表现为显著影响使用空间,对建筑物的原貌和部分使用功能造成一定损害。 2.2.2、预应力加固法    设置外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并施加预应力使拉杆或撑杆受力,改变原结构内力分布,达到降低结构原有内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是预应力加固法。该法具有三重效果——改变结构内力分布、卸载和加固,对其它加固方法中常见的应力应变滞后现象能较好地消除;因此在重型结构、大跨度构件或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中适用,但其缺点表现为:对原结构外观有一定影响,且在无防护的隋况下,不宜用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的结构,也不能用在60℃以上温度环境中。

三、加固改造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及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具有如下特点:

1. 建筑业在国民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提供积累。

2. 建筑业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用和生活用的固定资产。

3. 从整体看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部门,能容纳大量的就业队伍。

4. 建筑业涉及面广泛,能带动许多关联产业的发展。

5. 建筑业发展国际承包是一项综合性输出,有创汇潜力。

6. 建筑业向高空和地下施工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扩展了活动场所。

加固改造行业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个细分行业,不但具有建筑行业的上述特点,还具有投入小,产出大,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等一般建筑行业不具有的特点。加固改造行业是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具有多重重要意义的新兴服务行业,是我国建设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经济发展路径、建节集约型社会、实施可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结语:在“十二五”规划要求,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固改造作为近几年的新型产业,具有低碳环保,低投入,高产出等特点。顺应形势,稳扎稳打,发展创新。将加固改造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智慧型转变,必定会具有更好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蓝宗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唐安琪.夹板墙对墙体加固工程实例[J]贵州省勘察设计,2004.

第6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设计 BIM

1.引言

当前,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处于一个迅猛发展和深刻变革的时期。绿色建筑、低碳城市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智慧城市已日益成为各地经济结构转型的主打牌。所有这些都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挑战。传统的行业理念和技术已适应不了现在建筑业的形势,必须改变思维,引入或创造新技术。而BIM技术正是应对建筑业变革的关键技术。住房城乡建设部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广BIM、协同设计、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虚拟现实、4D项目管理等技术在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改进传统的生产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其后又了《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应用的指导意见》, BIM技术由于其对建筑业的深刻影响和广泛作用,使得自引入我国以来就得到了蓬勃发展,此后必将不断推动我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以某科研试验大楼为例,研究了BIM技术在该项目中的设计应用。

2.传统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BIM在设计中的优势

在设计方面,传统的工程设计存在如下问题:1.数据传递。以图纸为中心,以二维的点、线、面承载信息,数据在工程不同阶段及不同专业间的传递会有损失或失真;2.数据关联。平、立、剖面互相割裂,原理图、系统图、详图等需要单独绘制,导致视图的创建和修改工作量巨大,3.专业协同。专业之间人工配合,难以避免设计中的碰撞和冲突问题,一些问题往往在施工阶段才暴露。设计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在制图与协调上,在关系到设计质量的方案设计、专业技术设计等核心工作的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设计成果。

将BIM技术应用于设计中具有如下优势:⑴可视化。BIM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以三维立体模型直观地反映出来,能更清晰地体现设计意图,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容易推敲,优化设计。⑵参数化。将建筑构件和设备的各种属性通过设计参数的形式进行控制,通过调整参数,可以驱动构件发生形体变化和性能比较,提高精细化水平。⑶数据关联。BIM建立模型后,平、立、剖面及各种原理图、系统图、大样图都与模型相互关联,通过对模型的修改,各种图纸会相应的更改,减少了大量的无谓劳动,提高了设计效率。设计师在画施工图上使用的时间减少了,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专业技术设计,提高设计质量。⑷协同工作。BIM技术实现了多专业多团队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及时解决各种错漏碰缺,解决传统设计沟通不到位的问题。⑸分析模拟。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物模型进行光、热、风、声、可视度、能耗、紧急疏散等模拟,优化设计,消除隐患。⑹精确算量。通过BIM建立的模型可以精确地统计设计模型各个局部的量和总量,提高概预算的精度与效率。

3. BIM技术在某科研试验大楼上的实践

3.1工程概况

某科研试验大楼属于科研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52192.8O,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2521.7O,地下建筑面积9671.1O。建筑类别为高层办公楼,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车库防火分类为Ⅲ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738.02O,建筑层数26层,建筑高度98.55m,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和地下室防水等级均为Ⅱ级。

3.2 BIM应用内容及成果

为保障设计质量,我公司成立BIM小组,将BIM技术应用于设计和深化设计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项目BIM应用包括了多方面内容,除了常规的三维出图、管道综合、精确算量外,尚有如下一些内容:

⑴异形定位。项目中地下室坡道是多向弯曲构件,施工定位困难且不准确。根据设计标高和线路采用BIM技术建立三维坡道模型,坡道上任意点的坐标及坡道梁的标高都可以从模型上轻松读出。

⑵场地分析。在规划阶段,场地的地貌、植被、气候条件都是影响设计决策的重要因素,往往需要通过场地分析来对景观规划、环境现状、施工配套及建成后交通流量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及分析。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通过BIM结合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对场地的使用条件及特点进行评估,争取最佳的场地规划和建筑布局。

⑶场地布置。该项目施工场地狭小,平面复杂,三面临近住宅区,一面靠大道,可供放置临时设施和堆放材料的地方极为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前用BIM模拟出场地的布置,优化布置方案,合理安排生活区、钢筋棚、现场材料堆放场地、现场道路等,确保施工顺畅,方便施工人员管理。

⑷建筑性能分析。为满足并优化该建筑的使用要求,利用BIM的分析模拟功能对建筑的日照、采光、温湿度、通风、噪声、绿化、可视度和疏散等方面均进行了模拟分析,优化设计。其中,日照分析包括了日照时间、日照强度、遮挡、太阳辐射、眩光、植物配置分析等,光分析包括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⑸土方计算与土方调配。利用BIM技术进行了该工程的土方量计算,并结合运距、运费等进行了土方调配的优化。

3.3BIM应用在该项目中所体现的价值

⑴避免了传统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错漏碰缺等问题,提高了施工图的质量。

⑵优化了管道排布,避免了以管线为主的构件碰撞,减少了返工。

⑶通过精确的算量提高了概预算的精度和效率,为制定人材计划提供了有效支撑,减少了材料的二次搬运和浪费,实现了限额领料。

⑷场地布置合理,减少了施工用地,保证了现场运输道路通畅,有效避免了二次搬运及施工的发生。

⑸确保了该建筑环境舒适,设施齐全,通风采暖、采光隔噪均满足需求。

⑹良好的协同工作,提高了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经验教训

虽然BIM技术在工程设计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⑴BIM的出图方式不符合现在的出图标准,很多单位不认可,这给BIM在设计上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事实上,二维出图方式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二维之所以为二维,很大程度上是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的。BIM绘制的是三维模型,若仍以二维方式出图,无异于明珠暗投,不仅丧失了其三维信息传递的优势,而且大大增加了工作量。BIM的出图方式是对传统二维出图方式的改革与颠覆,就如同当年CAD取代画图板一样。

⑵BIM设计对软硬件的要求较高,早期投入较大,而且在国内使用还不是很成熟,这导致了很多企业害怕风险而不愿尝试。但BIM技术具有极大的优势,短期的投入必能带来更大的收益,使用越早受益越大。

⑶目前,项目普遍工期较短,导致设计方还未将BIM做完,施工方已将部分工序施工完毕了,使BIM在某些方面失去了它本应该有的价值。

⑷在该项目上,我们对BIM的应用不够,很多大众化的应用对项目的价值不大或者挖掘的不够深,应尽量将已有应用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并开拓更多的应用点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⑸BIM设计依旧要考虑施工。目前设计与施工脱节是设计单位存在的典型问题。BIM技术建立的设计模型要适用用于施工,就得按照BIM施工应用的要求进行,同时也解决了施工单位重复建模的问题。

⑹BIM在该项目及全国很多项目上的成功应用,表明了BIM技术在中国大有可为。BIM对于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建筑行业设计、施工、施工管理和运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前景。

结论

BIM技术必将引发建筑行业的颠覆性变革,BIM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工程项目设计的质量及效率,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引领整个建筑业。

参考文献:

第7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节能环保技术,建筑施工,应用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节能环保是当今时代热议的话题,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筑建设施工行业为了顺应客观形势、迎合客户心理、满足市场需求,开始将节能环保理念纳入建筑施工建设中,打造出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施工技术,提高了建筑物的节能效率,创造出了高质量、高节能的建筑物,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技术主要体现在节能材料的选择与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力度能够提升建筑施工水平。

1 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意义

建筑施工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而且绿色、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成为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在这个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建筑建设施工同样需要节能环保技术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深受社会大众欢迎的建筑产品,才能赢得更多客户的支持和用户,才能占据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节能环保技术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

1. 1 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更新

以往的建筑施工技术没有将节能、环保纳入考虑范围,而是集中关注建筑质量、经济效益等等,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确保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技术水平,打造出长远、可持续利用的现代化节能建筑,在节能技术的支持下,建筑物原本的功能与作用会得到更长久、更充分地发挥。

1. 2 提高建筑物建设质量

建筑建设领域的节能环保技术多体现为新型节能材料、环保技术、新型施工设计方案与工艺的利用,这些材料、技术和方法毫无疑问会有效提高建筑建设施工质量,全面提升建筑建设水平,从而打造出高质量、高品位、高节能的建筑工程。

1. 3 节约能源、缓解危机

21 世纪是保护能源的新世纪,整个世界都在提倡节能环保、节约能源,能源是人类发展、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建筑建设施工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成本、高规模的行业,需要浩瀚的能源资源支持,只有积极改进施工技术,采用节能环保技术,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储备更广阔的能源、资源。

2 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节能环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体现在多方面,应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从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施工技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节能技术的节能环保功效,才能为建筑施工提供环保支持。

2. 1 建筑的节能环保设计

首先,做好建筑平面设计,优化外表面积。尽量控制建筑物外表面体形系数,精准地掌握建筑物平面凹凸点,以此来控制建筑物外表面能耗量,重点加强对厨房、卫生间等关键部分的设计,例如: 卫生间实施封闭设计,以此控制门窗使用量,控制建筑物外表面积。其次,重点加强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因为围护结构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果,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要把握两大点,那就是室内保温、结构承重。通常可以选择充气砼墙体的单一砌砖构建围护结构,为了进一步发挥建筑物墙体保温隔热的功能,应该在承重墙上设置围护材料,所选材料质地要尽量轻,从而有效控制承重墙承重,同时,在对围护结构进行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尽全力控制由于部分地区的热桥而导致的热量散发现象,从整体上确保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2. 2 优选节能环保型施工材料

要尽量选择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维护建筑工程的节能效果,例如: 保温良好的板材、管材等等,能够发挥环保功能的装修材料,例如: 木地板、节能涂料等等。例如: 对于门窗材料,通常优选断热型铝合金材料,其中要重点加强对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例如:要优选保温性好、隔热性强的围护材料,适当过大玻璃材料的使用面积,优选透光率高的材质,这样就能确保建筑物从外界获取更多的光源、热源,减少电能损耗。例如: 对于玻璃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本着节能环保的原则,优选真空、节镀膜的材质类型,或者附加薄膜、能够进行热反射的中空玻璃,这样的玻璃才能真正发挥节能环保的功效。

3 现代化节能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3. 1 太阳能节能技术的应用

太阳能技术是一项高节能、高环保的现代节能技术,通常用在北方建筑施工建设中,楼顶或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热能等等,为室内供电、供热等设备提供支持,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建筑物内电能用量,利用太阳能供热、供暖,采光有效节省了燃料和能源消耗。

3. 2 门窗节能技术的应用

门窗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具有通风、采光等多重功能,为了达到门窗节能环保效果,通常扩大门窗面积,采用保温隔热隔音的门窗材料,而且其密封性得到了改善、提高,现代节能门窗材料主要有:U - PVC 塑料型材、断热类铝合金等等,这些材料门窗密封度强、能耗低,发挥了良好的节能环保功效。

3. 3 地热节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的持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内都需要安装空调,然而,空调的耗电量、耗能量通常较大,无法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达不到节能要求。引入地热节能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工作原理体现为: 搜集地面温度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夏季则将建筑物内部多余热量排向外界,被大自然吸收并储存,地热技术是对大自然热能的有效利用,达到了节能环保的功效,也有效控制了空调的使用规模与使用频率,控制了电能使用量,发挥了节能环保的功效。

3. 4 墙体节能技术的应用

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一些现代建筑物通常选择实心粘土砖充当墙体材料,但是其缺点就是保温性能不佳,当前的建筑物墙体又选择了隔热性强的材料,例如: 玻璃幕墙就是不错的选择,他不仅能够提升居室整体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能发挥采暖供热的功能与效果,提高室内温度,近年来,双层幕墙得到了深入推广,是对太阳能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了极大的节能环保作用,并带来了一定的生态效益。

4 环保节能技术给人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4.1 环保节能技术设计遵循高效原则

环保节能技术是一项高新的科学技术,需要不菲的建筑材料支持和技术支持,最后充分发挥环保节能的作用。然而在部分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实现建筑的环保节能,盲目投资,最后造成了所谓的为节能而“节能”,浪费了大量的建筑材料,而没有完善节能环保的高效性。因此,环保节能要求我们不能盲目投资,应当充分利用当前已有的节能技术,高效利用节能建筑材料,完成节能成果。

4.2 环保节能工程应当有充分的施工方案,适当借鉴和学习他方节能技术

环保节能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施工技术,很多施工企业都是依旧个别节能方案执行环保施工,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多个施工环节的联结作用,造成建筑施工环节脱节,施工的前后不顺畅性。因此,要求我们环保节能施工设计者设计充分的、完善的施工方案,保证节能技术的前后连贯性。于此同时,应当从多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并与多方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技术经验交流,完成节能环保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5 总结

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能源总消耗量,节省能源损耗。最重要的是能够进一步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使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所以说,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不仅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而且又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节能意识。因而,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建筑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8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BIM 设计 招投标 施工

0 引言

自2003年我国建筑业发展增速超过20%后,建筑业多年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各种超高层和异型建筑获得批准立项,相应的技术管理要求比传统的建设项目难度大得多,很多没见识过的问题都相继出现,给建设项目各个参与主体带来严重困扰。BIM是一项新技术,适用于从设计到施工到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贯穿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建设项目全过程各个阶段可以根据不同的规范要求对BIM系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次的处理,事前对各种问题进行预警,使建设项目各个参与主体能够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正确的应对,避免损失及其他严重后果,同时可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BIM可以应用于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而且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是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更直观地对建筑工程进行表达和描述,并对事前各项问题进行预警,使工程各参建方能够针对各种可能情况提前采取措施做出正确的应对。住建部的《“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确立了BIM技术在中国建筑信息化发展中的核心位置。目前,BIM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BIM应用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1 背景

目前我国还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绿色建筑、智慧城市、西部大开发等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城市地标性建筑层出不穷,这些工程项目规模大,结构复杂,建设方和施工方都存在巨大的投资风险、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目前建设项目各参与主体之间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二维图纸来实现,建设项目参与主体主要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材料供应方、设备供应方等,由于建设项目结构复杂,实施难度越来越大,二维图纸已经不能很好完成它的使命。由于图纸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严重后果的工程案例层出不穷,同时由于项目各方之间信息对接不及时也会增加项目成本。建筑产品具有多样性、体形庞大的特点,同时建筑产品生产具有流动性、单件性、地区性、周期长、露天作业多、高空作业多、生产组织协作复杂等特点。目前建筑行业基础数据的创建、计算、管理、共享协同效率低、错误多。应用BIM技术,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生命期各阶段和各专业系统间信息断层问题,从设计、施工到管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和应用效果,已成为建设企业的迫切需求。住建部的“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十二五”期间总体目标: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近年,我国的建筑企业在不断参与国际竞争,为了能够提高国内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国际接轨,承接国际上有影响的大项目,建筑企业要加大建筑信息模型推广应用力度。

2 BIM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2.1 BIM技术在设计中应用

我国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二维绘图,设计人员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综合在一起想象出建筑的空间形态。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绘制出立体的图形,也就是我国在大力推广的建筑信息模型(BIM)。BIM有设计BIM和施工BIM两大类。设计BIM主要任务是完成施工图纸,同时可以提供大量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设计BIM有大量图元,并且有功能强大的族和库的支持,设计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模型搭建。该模型包含了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如构件的坐标、尺寸、材质、构造、工期、造价等,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动生成平面、立面和剖面等各种视图和详图。BIM技术创建的工程项目模型实质是一个可视化的数据库。对于设计人员而言,采用BIM技术将枯燥的绘图工作变成了一个类似搭积木的过程,结果更加直观,过程具有趣味性,将设计人员从抽象繁琐的空间想象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而且BIM与很多专业设计工具能够很好地对接,这使得各专业设计人员能够对BIM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设计;同时,BIM模型是项目各专业相关信息的集成,方便地实现了各专业的协同,避免冲突,降低成本。设计人员还可以应用BIM技术模拟采光效果和楼梯通道的人员疏散效果,保证设计图纸能够质量高。

2.2 BIM技术在招投标中的应用

目前建筑企业投标竞争指标几乎一模一样:企业资质、企业法人、典型工程项目、奖状和证书等等,这些指标没有实质性技术含量,最后竞争的趋向就是价格战,尽可能压低投标报价,中标后项目成本大幅度增加,导致各种违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近年项目建造成本大幅度增加,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水泥、黄沙、钢材等原材料短短几年涨了又涨,人工成本也是大幅度上涨。BIM模型能够自动生成材料和设备明细表,为工程量计算、造价、预算和决算提供有利的依据。BIM模型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工程款项预算决算的实际效率,同时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误差。

目前我国招投标领域普遍采用的是“经评审合理低价中标”的模式。在招投标阶段,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进行投标报价。投标人的标书是由商务标和技术标两个部分组成的,现阶段评标的焦点还是在商务标。BIM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商务标中的工程量清单编制和费用指标确定,招标人可以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投标人可以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编制投标报价。以往工程量计算都是使用鲁班或广联达等软件建模计算,与原有的设计模型难免存在偏差,耗时费力,结果也不准确。借助BIM技术,造价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原有的设计模型,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准确性。而且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进行动态修改,方便招标方随时进行节点测算,提高工程量计算与项目成本估算的准确性,有利于招标方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投标人应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投标可以提高竞争力,合理的确定投标报价,避免盲目的压低投标报价,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以保证企业的正常利润。

2.3 BIM技术在施工中应用

现在很多业主单位都要求总承包单位具备BIM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建造BIM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避免很多不可弥补的错误发生,保证工程质量,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和成本。BIM提供三维效果图、动画和漫游等功能,项目管理人员可以看到可视化的建筑产品。在施工阶段,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进行施工图校审――施工模拟与碰撞检查,包括土建与土建、土建与安装、安装与安装等碰撞检查,也就是虚拟深化后图纸的建造效果,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要返工或停工,可以减小施工难度,减少施工变更,控制建设成本。BIM技术虚拟施工还可以完成模板制作、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砌体施工、防水铺贴、门窗安装、墙面装修、地面铺装、排架搭设等。

BIM技术应用在项目管理中不仅可以判断现场情况,还可以为编制进度计划、施工顺序、场地布置等提供依据,为项目管理者提供直观具体的实体参考。根据建筑信息模型的相关信息,施工单位还可以将建筑信息模型与施工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进行5D集成,直接生成材料统计资料,为施工单位进行材料采购和进度备料提供信息,减小材料浪费,控制建设成本。建筑信息模型在施工阶段就可以把索赔和违约的相关信息与参数录入,在竣工阶段即可直接由建筑信息模型得到竣工结算造价,避免了在结算阶段的造价争议,可以有效帮助建设单位控制造价。

3 结语

由于建筑信息模型通过建立三维数字模型,集成了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信息,将建设项目各阶段主要参与方的工作有机的联合在一起。通过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纸、表格与文档,在建设项目各方中进行同步信息共享,可帮助施工单位改进生产管理方式,进行限额领料施工,最大限度帮助建设单位控制造价。BIM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涉及到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维护技术的一系列创新和变革,是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BIM技术对于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建筑行业设计、施工、运营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全面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BIM的全面推广应用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市面各种类型的BIM软件和应用非常复杂、行业用户缺乏专业人才、BIM应用成本高、BIM人才培养难等都是BIM应用推广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李丁,林佳瑞,颜钢文.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16).

[2]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2).

第9篇:智慧建筑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现状;发展;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学是一门与日常生产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它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建筑技术等。建筑艺术又可以分为实用的和美学的两个方面,在建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建筑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建筑学的相关理论

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建筑,建筑学研究的基础就是人类所创造的建筑物及其所处的环境,是人类在总结古往今来的建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的学科。利用建筑学的理论,不仅可以为生活与生产中的建筑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还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学通常包括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要受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作用,促使建筑学不断地发展。最初的建筑学涵盖的内容比较宽泛,不仅有对建筑物及建筑群的研究,还包括室内的装修和家具的设计,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村镇的规划与设计等。当建筑事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园林学就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建筑学的内容与体系也越来越完善。

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风俗、制度等发展情况,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生活背景中的建筑也截然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建筑的发展历史还是比较悠久的,并能充分体现各个国家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例如,古希腊建筑的主要特点是端庄典雅,秀美匀称,充分体现了城邦制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同时也彰显了希腊当时经济的繁荣昌盛和文化的光辉灿烂,从建筑的风格中也能领略到当时的哲学思潮和社会风貌。

二、国内发展现状

建筑学是一门既需要美学素养又需要科学技术的专业。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国内经济形势逐年上升,国内大中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的建筑与房地产行业进入到了跳跃发展的时期,拥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已经成为就业市场上的新宠,薪酬待遇也在逐年上涨。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开始投资中国的建筑和房地产行业,这就更需要大批掌握国际领先的基础理论、了解并能快速适应中国社会环境的专业人才来开拓国内市场。

三、建筑学的几个问题分析

(一)建筑学的具体内容

建筑学在根本上说是一种关于建筑设计的科学,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研究的是建筑特性、使用功能、设计标准等,在很多建筑设计的实际应用中,提炼出各种经验,论述在建筑的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设计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第二类是研究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性,主要有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在建筑群中的交通安排,建筑艺术设计效果的美学规律等内容。

建筑构造研究也是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的是建筑物的基本构成,构成原理、构成方法等。建筑构造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在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功能之上的,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的经济性,建筑造型所具有的艺术性等。

建筑历史的研究也是建筑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它们也是建筑史上的非常典型的实例,可以为现在的建筑理论提供丰富的经验。建筑理论中包含着一定的建筑规律和建筑思想,其中也探讨了建筑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相关关系。建筑历史研究和建筑理论研究有着某种内在继承性。

建筑物理研究理论主要探讨的是物理知识在建筑物中的具体应用,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特别是在科技水平已将相当高的现代社会,声学、光学、热力学知识在建筑物的设计与建造中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智能建筑的发展更需要这些先进的知识。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变革,人口的密集化程度加快,城市化程度的提升也从客观上要求建筑学的理论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二)光与影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光线对建筑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所以一直以来都被历代建筑师所重视,他们一直都在追求真正意义上对光线的理解。光影是建筑产生韵律美的捷径,也是略带变异的重奏。光能加强和扩大有效的、需要强调的图案,使人们欣赏图案的角度有所加强,看到了不容易察觉的一些艺术展示。除此之外,光影是较为廉价的一种艺术手段,不需要技术手段太过高深,只要建筑设计投入一定的心智即可。光影的产生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产生阴影的构件、直射的阳光和承受阴影的实体,要想将光影变为一种艺术手段,就要严格控制和确定影子的位置与质量。

(三)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

第一,健全建筑节能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管体系顺应时展的步伐,各地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法制法规制度,对建筑节能的水平和标准严格进行控制,保证建筑节能有法可依,给建筑节能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相关政府部门依法治理对与标准不符的建筑节能改造一律不能通过,全方面对我国现阶段建筑节能现状加以改善。

第二,完善建筑节能设计。推广应用节能技术,由于建筑节能是较为系统的工程,它贯穿于建筑施工与设计的始终, 主要包含建筑本身工程节能和建筑功能系统的节能两个系统工程。

第三,实施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应该坚持实行建筑能效测评制度,从而实现对建筑节能全过程的封闭管理。建筑能效测评制度指的是依据建筑节能的具体标准与技术要求,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单体建筑进行分析。

四、建筑学的未来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建筑和其他各种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建筑技术的发展也更加日新月异。新的建筑理论、新材料与新设备的大力推广和应用,高层建筑与大跨度建筑的蓬勃发展,都是新技术威力的充分体现。

建筑工业化体系的运用,推动了大量性建筑的又快又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进入建筑设计领域所引起的设计方法论的研究与变革势必深刻影响到建筑学的发展。人口密集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变化,这些都更加凸显出城市规划与环境问题,是当代建筑师、规划师以及园林设计师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此同时也为建筑学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建筑与建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具体体现。正如伟大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在他的杰作《巴黎圣母院》中所说的”从世界的开始到15世纪,建筑学一直是人类的巨著,是人类各种力量的发展或才能的发展的主要表现”,未来,人们将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劳动不断对建筑学的未来进行探索,为这部巨著撰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学是一门横跨科学与艺术的学科,它所涵盖的理论范围非常宽泛,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也极为重要。建筑学的发展不仅体现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也体现着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尤其是体现着科技水平和审美艺术上的高层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建筑学也将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