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初一语文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一语文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一语文课程

第1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需要的一切。”课程资源的开发对于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果把那些与新课程教学目标相一致的课程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就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赋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性,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课程资源,认真研究,深入细致分析,去发现学校和周围已经存在的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将其精心提炼,利用课程资源丰富和活跃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

一、善用教科书。

编入教科书中的课文都是文道合一的美文,但,“文章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给我们教的。”使用文章,首先要把编者选取的意图搞清楚,认真研究,把握其教学意向,统筹安排,用好文章,保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课文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中,师生互动,团队合作,共同落实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情感上产生审美的享受,课文成了塑造灵魂的最佳材料,学生的认识过程必须是一个“高度浓缩和简化”了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文只需作精确点评,引导学生学习,而不必为学生代劳。例如,教《孙权劝学》一文,我把朗读课文、理解疑难词语、翻译、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等内容都交给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只抓住“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师生共同探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和意蕴。全班讨论完毕集中意见:这句话描绘出鲁肃惊奇的神态,从侧面写出吕蒙的巨大变化,表明学习的神奇力量,在赞美中含有打趣的意味,表现了两人人情关系的亲密。这样的点评学生能迅速理解努力学习就会有长进的道理,也能被人物间的友情所熏陶。实践证明,这样教学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篇的效果。

二、借助网络资源开发制作课件。

“现代视听技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课程资源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延伸。”利用网络搜索下载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或风光美景图片,配上背景音作为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工具,丰富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文字表达转化为形象具体的视听材料,有效地吸引和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借助网络辅助教学,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

例如:教学《与朱元思书》一文,就可以采取这种做法,每个写景的句子都可以配上图片和声音。“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这句配上一幅碧绿清澈见底的潭水图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可配上一道在阳光照射下能看见河底小鱼的溪水,还听见清脆的流水声……图、文、声音的完美组合,能使学生延伸感观,发挥直观想象力,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召开激情辩论会。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观察到,在农村学校,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呈淡化趋势,究其原因,是由于某些语文课枯燥无味,学生语文成绩不能明显提高造成的,因此,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刻不容缓,所谓“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召开辩论会,开发辩论会课程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如: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笔者就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队,针对课本上的关于“探险”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正方的观点是赞成探险论,这个观点容易找到论据支撑,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对正方观点的支持;反方的观点是反对探险论,这个观点不容易论证,在辩论前我给反方队伍作了适当的指导。

辩论会正式开始后,有的学生笔录归纳整理,有的学生独立思考,有的学生质疑问难,正反双方针锋相对,大多数学生的发言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语言清晰响亮,一方的发言出现漏洞,马上被另一方及时抓住反驳,各团队充满合作精神,堂上气氛激烈,双方的道理说完后,辩论会即结束。最后由主持人对辩论做出评价和总结。开发辩论会课程资源是一条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四、组织堂上演出活动,再现课文内容

组织学生演出,特别是把教材的内容表演出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利于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既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又使他们提高了表达技巧和积累交际经验,养成健全的人格。

例如,通过演剧的方式来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演出过程是分步骤进行的。第一步,准备过程:(一)在班中选出四名较具表演力的学生跟随音乐老师学习安塞腰鼓的打法;(二)租借四套白色的衣服、四条红腰带、八条红丝巾、四个腰鼓等道具;(三)在网上下载安塞腰鼓舞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排练。第二步,演出过程:利用一节语文课进行演出,首先安排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以期熟悉文章内容,用时八分钟;再进行正式演出,四位学生带妆走上教室讲坛,和着音乐,先后表演了拜四方、小缠腰、路鼓、丰收步、大秧歌、闪腰鼓、乱开花、背对鼓共八段打腰鼓舞蹈,其间用时约十五分钟;最后让学生围绕课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展开全班讨论,说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鉴于学生们观看了刚才的表演,对安塞腰鼓有了直观感悟,所以很快能归纳出正确答案,他们对安塞腰鼓的理解也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五、关注学困生,开发课程资源。

学困生一般指智力发展正常,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学习积极性差、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要尊重、重视、宽容、理解他们,深入研究他们,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对他们多加鼓励,积极引导和正面评价他们。例如,课文《心声》中的主人公李京京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嗓子沙哑得厉害”,他在程老师的眼中是一名学困生,李京京参与公开课上表情朗读《万卡》的要求被程老师拒绝,但,李京京毫不气馁,坚持训练,他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诵课文,公开课上勇敢举手,最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用不断开发的课程资源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结构,语文教学将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2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关键词:美育;课程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0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25-01

审美教育即美感教育、美育,以情感性、形象性、人文性、愉悦性、渗透性为根本特征,作为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逐渐被纳入到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中。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过于专注教育中的智育、德育功能,而忽略、甚至抹杀了美育的独特效用,直至全球化语境与素质教育同时到来的今天,学生审美教育已经不再属于是否可行的理论争议,而是如何进行方法操作的现实问题之时,美育的作用才真正在教育中得到显现和确认。在广泛开展美育课程的同时,是否真正落实美育课程、如何更好实施美育课程成为学界一直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从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角度对美育课程的实施提出建议。

一、概念界定

1、美育

美育是指在美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审美教育活动,旨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人们感受美、欣赏美、辨别美、创造美的能力。

2、地方文化

地方性文化是在一定的的自然区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在一般情况下,共享同一区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并一代一代地传递、积累、保留下来,从而形成共同的比较稳定的文化。

3、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表示新的课程的编订、实验、校验―改进―再编订、实施、校验……这一连串作业过程中的整体,大体相当于课程改造、课程改革之类的概念。总之,是意味着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而展开的新课程研究。在学校层面,课程开发就是指学校教育计划―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改进课程功能的总称。

二、地方文化与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关系

1、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一些小学将美育仅仅局限于甚至等同于艺术教育,也就是说,开展美育活动就是给学生安排一些美术课、音乐课等其他带有艺术教育性质的课程。而在其他学科中并不能实现美育的开展和渗透。学生在这些学科中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些单调的、枯燥乏味的知识,而不能同时获得一种美的心灵上的感受与滋养。其结果,不仅在其他学科教学中造成了美育的大范围空缺,而且严重地影响和损害这些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

2、地方文化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

人类依据一定的生活环境创造了相应的文化,文化因人而存在,也为人而存在。人是文化的主体,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寄予于文化世界的存在与发展当中。当地人是当地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本体。同时当地人生命的保持与优化也必须以当地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为其前提。由此可见,人是生活于特定的文化世界中的人,人的发展首先是当地文化感染和熏陶的结果,教育过程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文化处境。而美育课程作为培养个体的审美实践活动,更应该关注于各体文化背景,着眼于当地文化的审美因素的开发,以更好的推动个体审美化的发展。地方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题旨就是要从当地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及发展需要出发,集中、突出地反映“本土化”,即地方性审美文化。

地方美育课程是为了求异,而不是求同。所谓求异,是寻找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差异。凸显地方课程的特质与价值。对差异的认同和关注汇集于一点,是为了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热爱本土文化,这样才有可能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满足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美育课程的求异可以促使课程结构的完善和丰富,使美育课程从一元走向多元,进而完善学生的审美人格,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美育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国家美育课程已开始关注地域间的差异。总体上讲,国家美育课程注重的是基础性,是国家对受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表现得更为充分的是统一性,这样就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要求。设置地方美育课程正可以调和国家课程与地区课程这一矛盾,同时可以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法.美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3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合作;探究;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而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的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几学期下来,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顺序,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老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进一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潜能在一生中大约只开发了5%,那么,还有95%的潜能处于待开发状态。这说明,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解疑的。这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可根据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选出认为最优秀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向全体同学进行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功能,使全班同学都能详细地看到展示同学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此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同学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如果长时间让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势必只能当听众,达不到"动"的目的,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在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6-8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合作学习,这些问题具有目标性,问题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产生一种"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成功的愉悦感,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实践--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式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活动性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探究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四、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发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第4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新课标;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113-02[ZW(N]

[作者简介]石文红(1983―),女,本科,江苏省南京市旭东中学教师,一级教师。

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世界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也越来越重视英语教育的发展。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的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地理解语言和得体地使用语言。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在其著作《语言论》中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柏默 (L.P,Palmer)也说过:“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因此,要想掌握一门语言,就应该了解这一语言背后的文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留意语言和语言应用当中的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其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忽略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考试成绩,轻交际能力,导致学生在交际中出现障碍。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又可以细化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需注重三个方面:(1)传授文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量;(2)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尊重与理解,拓宽学生文化视野;(3)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并能在此基础上得体地使用语言,使跨文化交往能够顺利进行。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传播文化知识

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资源,善于分析、深挖教材,传播文化知识。新版牛津教材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更好地体现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相关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促进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品格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版牛津教材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更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如7A Unit 5 Let’s celebrate!就调整原有内容,增添了中外文化对比的内容,以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7B Unit 6 Outdoor fun加入名著名篇,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8B Unit 3 Online travel增加了对英语国家情况的介绍,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8B Unit 5 Good manners增加了对英语国家人际交往习俗的介绍,让学生体会中外习俗的差异。教师应合理利用资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关注热点,促进文化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知识和文化现象。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及学生关注的话题,教师可以进行恰当的拓展和延伸。例如,有些学生会在周五这天,开玩笑说:“今天是‘黑色星期五’,不宜背书、写作业……”显然,学生知道“黑色星期五”在西方国家意味着不吉利,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西方人为什么会这样认为。教师可借此机会,适时地向学生讲解“黑色星期五”的由来:星期五之所以被西方人认为是一周当中最不幸运的一天,是因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天就是星期五,星期五也因此蒙上了“不幸运日”的坏名声。数字“13”则被认为是所有的数字当中最不吉利的数字,这源于达・芬奇所创作《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中,耶稣和他十二个门徒正好是十三个人,而那天就是耶稣被出卖的日子。在西方国家中,数字“13”和星期五都代表着倒霉或者运气不佳,如果这两个碰巧结合成一天的话,则这一天就会被认为是超级不幸的一天。因此,“黑色星期五”是指一个月中既是13号又是星期五的那一天。在这一天,很多人会因为担心害怕而下不了床,也会有部分人不愿意乘坐飞机,甚至包括房子以及十分有把握的股票也不会去购买。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运用语言。

三、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意识基础上形成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灵活、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要学生死记硬背英语词汇、语法等的做法,尽量让学生在实际中具体应用这些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拓宽学生的语言文化视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选择教学方法和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教师可以选用“礼貌”这一话题,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文化的差异。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西方人去他们的朋友家做客,他们吃完饭向朋友告别时,中国人说:“我很抱歉给你带来这么多麻烦。”西方人则说:“谢谢你的美味,我非常喜欢它。”由此可见,中国人在表达谢意时通常很委婉,西方人表达谢意时比较直接。此外,在礼貌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差异,如在称呼方面。在中国,晚辈是不能直接称呼长辈名字的,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不能直接以名字称呼他们。中国对亲属之间的关系较西方国家划分得更细。在西方国家,人们常用grandfather、grandmother、uncle、aunt、cousin及nephew来表示不同的亲属关系,并且互相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在中国,通常会根据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对父系亲属及母系亲属分别称呼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对于非亲属,人们也会按照年龄分别称呼为其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以表示尊敬。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历史、地域环境、思维方式与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等方面。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帮助学生体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各种差异,进一步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

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更加迫切地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因此,文化意识被列为新课标中的五大学习目标之一,这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新挑战。我们都知道,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词汇和语法仅仅是语言的一部分,只有当了解目标语言文化,我们才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正如伯利兹所说,“如果我们在教语言的同时没有教它的文化,那么我们就是教无意义的符号或给学生错误含义的符号。”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对英语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化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在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第5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一、语文教师应由知识的传递者向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转变

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承的教学,在多数情况下,非但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某种程度上还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期望。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思、导行,给予学生更多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如何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认为,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一)导演的角色

目前,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已被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所代替。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

(二)舵手的角色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否则,就像有的老师那样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答问,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答问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引发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以上这些情况,显然老师不但没有处理好自己的课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妨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既要放得开,又要统得紧。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提高,老师当好“舵手”这一角色是很关键的。

(三) 记者的角色

如今,学生作文的内容及体裁都呈现开放的状态。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的考试形式。平时在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老师可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说开去。这时,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记者,就话题有目的性地进行现场采访。例如:关于“手”的话题,老师可以从“手”的形态、作用等角度采访学生。有关“门”的话题,老师可从实在的门、虚拟的“门”等角度采访学生。再如“树”的话题,老师采访学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种各样的树;有形的树,无形的树;有人栽树,有人毁树。人们为树而礼赞,又为树而叹息。树,寄托着人类热切的希望;树,蕴涵着人类丰富的感悟。提起树,会有说不完的话语,会有自由飞翔的遐想。记者角色的扮演还可运用在课堂的点拨式、讨论式等教学中。

二、语文教师应由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合作者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这表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将是师生交往、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从学习的意义上来说,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这应该是本质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伙伴,这样二者的关系才平等。教师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好自己的工作。并且时时刻刻地配合学生,真正为学生的学习着想,从学生的学习的角度上去设计教学。不至于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而非让学生配合自己,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老师只有把自己当作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才有可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同悲共喜,教师才能有投入,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站在合作者的平等的地位上,学生才会从教师那里获取平等的意识,主动的意识,参与的意识……

三、语文教师应由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转变

《课程标准》中这样说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第6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一、容易读错的成语

刚愎自用 bi,不读fu 意思是:顽强、倔强。

言简意赅 读gai,不读hai意思是:明朗、清楚。

骇人听闻 读hai,不读gai意思是:吃惊、震惊。

鲜为人知 读xian,不读xian 意思是:很少。

不胜枚举 读sheng,不读sheng 意思是:能够。

好逸恶劳 读wu,不读e 意思是:厌恶。

苦心孤诣 读yi,不读zhi 意思是:达到。

参差不齐 读cen ci不读can cha 意思是:杂乱无序。

不谙世事 读an,不读yin 意思是:懂、明白。

教学相长 读zhang,不读chang 意思是:增加、促进。

随声附和 读he,不读huo 意思是:应答、照样说。

二、容易写错的成语

相濡以沫:濡:意思是唾液口沫。易误写成:儒。

杯盘狼藉:藉:意思是乱七八糟。易误写成:籍。

相形见绌:绌:意思是不足、欠缺。易误写成:拙。

目不暇接:暇:意思是空闲。易误写成:暇。

脍炙人口:炙:意思是烤熟的肉。易误写成:灸。

杳无音信:杳:意思是远得不见踪影。易误写成:沓。

恼羞成怒:恼:意思是愤怒。易误写成:脑。

川流不息:川:河流。易误写成:穿。

吹毛求疵:疵:缺点、毛病。易误写成:庇。

咬文嚼字:嚼:过度地斟酌。易误写成:绞。

通宵达旦:宵:夜晚。易误写成:霄。

恪尽职守:恪:恭敬。易误写成:刻。

无懈可击:懈:疏忽、弱点。易误写成:瑕。

融会贯通:会:领会、得到。易误写成:汇。

偃旗息鼓:偃:放倒。易误写成:揠。

三、容易释错的成语

万籁俱寂:籁:孔穴里的声响。全词意思是: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

义愤填膺:膺:意思是胸。全词意思是:正义的愤怒充满心中。

潸然泪下:潸:流泪的样子。全词意思是:形容伤心流泪的样子。

毛骨悚然:悚:害怕。全词意思是:形容非常害怕。

胸有丘壑:壑:沟、壕。全词意思是:形容心中有分寸、有把握。

销声匿迹:匿:隐藏。全词意思是:形容无形无声地隐藏起来。

无人问津:津:渡口。全词意思是:再没有人探访、询问了。

安然无恙:恙:病。全词意思是:很平安,没有病。

惟妙惟肖:肖:逼真,相似。全词意思是:形容描绘得巧妙逼真。

遍稽群籍:稽:考察。全词意思是:形容大量地考察很多书籍。

无庸讳言:讳:避忌。全词意思是:不用忌讳,把事情直说出来。

深恶痛绝:绝:极;最。全词意思足:形容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集腋成裘:裘:皮袍。全词意思是:比喻积少成多。

第7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 人文社科 教育课程 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08-01

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管理对于传统课程管理方法造成极大挑战与冲击,在这项系统化的研究中拓宽了传统方法所没有涉及到的思路视野。在科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应用型教育课程管理逐渐走入人们视野,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相应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十分丰富,本文所探讨的,也只是笔者的一些工作经验而已。

1 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的特点

1.1 过程复杂

高校课程实施同教师及学生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同管理者自身的教育观念息息相关。教师与学生不同的习惯、价值观甚至某些偏见都可能影响到课程实施。而且在课程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准确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高校的课程管理实践过程中,大多数人太过依赖刻板的规章制度,常常表现出以偏概全的行为错误,或者用较为熟知意见指导行为,这是不科学的。对于复杂程度很高的课程管理,需要有关人员随时做好计划变更的准备。

1.2 情境多变

课程在管理情境上的变易性与课程实施细节有关。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学校情况;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课程本身所处条件。各个时期所碰到的问题,会因为情境表现不同而体现出极大差别。因而高校管理者需要切实认清当前情况,把握住课程管理主要矛盾,制定出周密可行的计划。可以说,具体的实施过程存在着步骤与策略方面的显著差别,在课程管理计划制定时万不可贪图省事,希望制订出什么永世不变的标准规范。

1.3 方法生成

因为具有过程复杂和情境多变两个特点,我们便难以将某项课程管理方法始终贯彻,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无效,而是所有的方法都无法具体环境而存在。课程管理对于教育实践所起的作用异常重要,其所包括的各类现实问题,正是在具体的方法实施过程中才得以阐释的,因此,要在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角度寻求管理方法的革新,这就是课程管理的生成特点。

1.4 主体多元

高校人文社科课程的开发、管理及评价属于系统化专业课程,如果始终坚持从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则对于民主进程的发展不利。现今很多管理组织体系已经向复杂化方向发展,简单的线型结构的管理被动局面正在发生改观。再者,高校的课程计划不管设计得如何科学完美,其最终都要交给一线教师进行实施,这个过程里,教师的专业水平所起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将来成为课程管理主体是必然的。

2 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的应对办法

现在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较强的高等学校,在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融合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效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比如美国教育界人文社科课程管理的先进经验,尽早推进人文同科学教育模式的有效融合,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教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确定高校人文社科课程的管理思想,加强人文社科课程的全面与动态化管理。要综合研究将来可能发生的人才需求变化情况,实现终生教育思想的实践功能,其次是加强人文与社科课程中的总体设计实施管理,确保选取课程内容时照顾到社会发展现状。

(2)构建合适的课程决策与课程监督体制。前面提到,要正确发挥教师的课程管理功能,可是课程的设置、实施及管理只靠教师也是不行的,要力争早日形成高校管理层集体决策程式方案,达到各方协调配合的动作机制,形成课程管理的制度化方法,防止出现随意安排的现象。

(3)注意各学科间的渗透联系。这点应对方法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与终生学习有利。人文及社科类课程所涉及专业非常广泛,可以以其广泛性为基础,并参照社会及学生自身需求,开设整合型课程,比如伦理工程学、城建环境学等,这种课程设置方法能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使人文社科同科学技术完美结合,在内容结构上体现出二者的辩证统一。

(4)充分挖掘高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的内在优势,除了加强课程本身的管理之外,更要有组织地使学生展开自主性课外活动,像群体教育、社会实践、集体学习活动等,在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学习计划、价值取向、态度规范等方面满足学科管理的外在需求。

3 结语

旧有的教育课程管理方法没有必要全盘否定,而应用型管理方法必须加以实施,从人文社科知识与人文社科课程设置对比的角度进行管理方法优劣的分析,可以发现后者更具有科学性与操作性,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必然会让此方法更加适应高校学科规划与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 郑重.高职院校人文科学教育的理论内涵阐释[J].教育与职业,2009(21):162-163.

[2] 姜霞.谈美术课程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6):87-88.

第8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论文摘要:通过调查包头师范学院英美文学课的教学现状和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期望及学习体验,探讨文学课程改革的新策略。文学课的教学应改变旧的单纯为文学而教学的目的,而应把文学作为一种传播文化精神的载体,适应世界发展,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使高校英语专业教学能够成为全面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素质的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中明确规定“文学课为专业知识必修课,提出英美文学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修养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须学习两个学年的英美文学课程,同时在四、八级考试中也有明确规定对文学阅读的测试。但当前大部分学校的英美文学课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文学课为知识性课程,其实用性不易显现,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亦受到就业市场的冲击,学生对文学学习缺乏足够的耐心,对应用性强、技能性的如文秘、外贸、旅游英语等则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学校为满足市场需求也不断地挤占文学课时,增设应用型课程。所以,现在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的处境普遍较为尴尬,既不宜取消又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样的大环境大下,我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问题?本文将英美就文学课的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体验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试图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些可行性策略。

二、研究方法及调查对象情况

课题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来进行研究。调查问卷设计主要围绕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设置,课堂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的期待程度,学生课前课上和课后的学习表现,以及学生对外教与中教英美文学课程教师科教学效果的反馈等几大类问题展开。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包头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06级和2007级本科学生,2006级本科生即将毕业,已经上完三个学期的英美文学课,对文学课程的学习有了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2007级本科生已经开设过两个学期的文学课,对文学课也已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所以对他们的调查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调查问卷采取在课堂上分发,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放167份调查表,回收167份,其中有效答卷160份。统计后各类问题的结果如下:

1.学生在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目的的认识这一问题上,认为丰富文学知识拓展文化视野的占27%,认为增加词汇量提高语言水平的占25%,认为是必修课拿学分的占30%,而认为是考研所需的占18%。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目的的理解是达不到《大纲》的要求的。他们把文学课简单地理解为提高语言技能的工具,抑或是实现毕业和考研的敲门砖,这种认识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2.在对教材内容设置的满意度问题上,45%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厚古薄今,语言艰涩生僻,偏重史料叙述,缺少近代经典作品赏析;60%的学生最喜欢学的部分是教材中关于名家代表作品选读;38%的学生建议文学教材中应该适量加入文学批评理论的介绍,以便更好地培养文学欣赏能力。

3.从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作出的自我评价中,非常感兴趣的的占24%,一般感兴趣占54%,不感兴趣占22%.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态度和学生的努力程度。如果学习兴趣不高,是难以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的。

4.关于学生学习文学课程的努力程度,有45%的学生根本不作课前预习,21%的学生偶尔预习,只有34%的学生经常预习,通读全文,查阅生词。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问卷显示,接近1/3的学生感觉生词太多,容易迷失。半数以上的学生则认真听讲做笔记,另1/3的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至于学生在课后的复习和阅读情况,16%的学生课后不复习和阅读,52%的学生复读教材和笔记,32%的学生上网查阅相关文学作品及作家信息。并且,在比较本年度在对文学课与其他专业必修课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这一问题上,学生绝大多数的回答是文学课相对较少。另外,在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评价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效果一般,与大纲要求的文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差距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学生文学课程积极性低的主客观原因,并合理引导,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鉴于包头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自2005年开始就主要由外籍教师担任,问卷广泛地涉及了学生对外籍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的评价。85%的学生认为外籍教师通晓英美国家历史文化背景,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能够传播给学生原汁原味的西方本土文化。但也有极少数同学认为外籍教师上课起点太高,文学理论性太强,缺乏与汉语文化的沟通,难于理解,并建议由外教主讲,中国教师助教。近50%的学生对文学课的知识含量非常满意,但认为文学课堂师生互动过少,形式单一,课堂上仅限于提问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教学模式类似传统的一言堂。25%的学生建议师鼓励学生课前搜集相关文献资料,组织课堂交流活动。70%以上的学生建议文学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以便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包头师范学院英语专业2006级、2007级本科生及任课教师的调查问卷的总结与分析。任课教师最为苦恼的问题便是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不善于思考和发问,对课堂活动不感兴趣,只喜欢埋头做笔记,无法形成活跃的课堂互动局面。此外,目前采用的教材内容较为陈旧枯燥,理论观点相对狭隘和偏颇。

四、讨论与建议

通过对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的分析和归类,课题组结合包头师范学院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广泛借鉴其他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教改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我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教材问题

国内现有的英美文学教材达十余种,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如有的重史、有的重文、有的文史并重,所收录的作家作品尽量满足“全面”、‘经典”、‘重要”等几个方面的要求,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择的材料不符合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教材无法体现灵活性性、启发性、个面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等特色。包头师范学院外语专业所使用的英美文学教材在体系、内容或观点上比较陈旧,可读性不强,但幸运的是我们的教师不拘泥于使用统一的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结合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化底蕴,合理筛选教学内容,引经据典,从西方本土意识角度来讲授文学课程,使学生领略到了原汁原味的文学批评和鉴赏。这大大弥补了现有文学教材内容的缺欠和不妥。

(二)师资问题

包头师范学院是地处边远的西部地区院校,师资问题是困扰着文学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经济、交通等相对不发达,难以吸纳优秀的外语人才,这使得我校英语专业的文学教师极其缺乏,师资比例失调,教学受到影响,教学改革难以开展。包头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中青年教师,加强她们的理论水平、文学修养和科研能力,提高她们的教学水平,也是当务之急。就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学校(除引进外籍教师外)应该多引进一些学术水平高、文学造诣深的教师,让他们主讲文学课程;其次,应继续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创造更多机会选派一些教师到英美国家进修文学课程;再次,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应经常邀请一此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掌握国内外英美文学研究的新动态,有分析地吸取新的文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上,我校在文学课的讲授上,史、选并重,教学手段较灵活、但也存在几点问题:1)古典作家作品居多,现当代作家作品偏少;2)教学方法陈旧,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3)没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解决好以上问题,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教学材料。文学是一门有关人的学科,如果我们在文学课上忽视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实际需要,那么无论我们以何种理论为依据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到头来还是收效甚微。其次,将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结合起来,把好课堂教学关,一堂课自始至终都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积极鼓励学生提问,把课堂教学变成课堂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形成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再次,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软件或课件、录像机、投影仪、光盘等,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录像,或用光盘播放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英美文学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用艺术的魅力去陶冶和感染学生。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细致地分析了包头师范学院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此想法或建议。英美文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作为文学教师,我们首先必须要设法将学生引领到文学的藏宝之地,希望这次调查能为今后我校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尤其在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培养等力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6).

第9篇:初一语文课程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提问 新课程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提问的手段,必能促进师生交流思想,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从而较好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效的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为好的课堂提问一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桥梁,学生探索知识的路标,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那么,到底要怎么样设计课堂提问,才能起到以上作用呢?根据我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总体设计,形成系列

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游离于教学的目的而支离破碎的随问随答。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构思出提问的总体设计。

所谓总体设计,就是课堂提问一定要紧扣教材和教学目的,从整篇课文着眼,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每个提问往往是个别的、局部的,又是互相联系的,这些提问必然是有助于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课文中心,从思想内容到语言表达有较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提问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整体性,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其次是它的系列性,层层设计,环环相扣,以便于学生随着问题读书、思考、解疑,在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了能力,发展了思维,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当然,课堂提问的总体设计一定要立足于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精简数量,突出重点

既然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那么,课堂提问应该讲究质量,而不是追求数量。无休止的串问,看似热热闹闹,其实往往是师生两败俱伤的疲劳战,所以,课堂提问要提倡“精问”,克服“串问”。所谓精问,是指紧扣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知识训练的项目而精心设计的提问。精问,从根本上来说,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理解的精,对教材驾驭分析的精。精问的设计是不能离开教材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抓课题。②抓关键词语。③抓重点句、难句。④抓重点段落。⑤抓篇章结构。

三、铺路搭桥,化难为易

对教学难点的提问设计,教师的提问要起到“桥”和“路”的作用,通过提问的启发诱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化难为易,理解难点。

四、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

学生的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当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力求统一矛盾的内在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该力求适应学生的这一心理要求。所以,所提的问题既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又要适合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减少盲目性,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密切注意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掌握提问的技巧。

五、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教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往往按他们的思路解答,甚至提出质问、质疑,这种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备课时,未必能预计到。因此,课堂提问的总体设计固然是教学有序性的要求,但绝不能成为束缚学生的羁绊,使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按自己心目中的标准答案答问,逼其就范。这样做,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提问变成了学习的“指挥棒”。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密切注意信息的反馈,随时调节和修正提问,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答问的正确引导,要合理的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回答,这就是提问时的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就教师的提问而言,一般来说在下述几种情况下随着信息的反馈,要注意调控应变。①教师提问本身不够严密。②提问超越了学生理解的范围或程度。③提问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思维。除了教师随信息反馈注意修正自己的提问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解答、质疑、随机应变,给以引导,不同情况不同处理。与课文内容、中心紧密相关的问题,可引导深入探讨;属于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的问题,可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来逐步解决;属于发散性的解答、质疑,也要正确引导,热情鼓励,不能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六、变换角度,启发质疑

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不够的。教师的刺激,激起学生的反应,这固然是启发思维、发展智力的手段,但,一般的说,这样的刺激反应,学生是处在被动的地位,还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还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求知的主动性。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使教师的“问”过渡到学生自己的“问”,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过程,为学生创造研究探索的自由天地,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要使学生善于提问,首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能力。启发学生自己生疑,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疑点,这还只是第一步,而且这些疑点很零乱、破碎,甚至抓不住重点,这时教师要诱导学生梳理、归纳、分清主次、紧扣教材,把这些疑点组成比较明确的问题提出来,这就是导疑,让学生学会提问。“生疑”、“导疑”培养了学生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七、揭示矛盾,引导解疑

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自己质疑,更要诱导学生自己解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样做也符合学生感知事物、认识事物的规律,使学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认真阅读的好习惯,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总之,凡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凡是学生有可能发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凡是通过努力能自己探索解疑的问题,要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指点探索解疑的途径,日积月累,养成学生这一良好的习惯。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