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常规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手术室教学;情景教学;应用
日常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较为复杂,存在较强的操作性与专业性,应配合医师快速主动进行护理操作,且能够随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对于实习护生来说,手术室的环境较为陌生,手术室的抢救过程十分紧张,工作节奏较快,器械设备较多,无菌操作要求较为严格等,均是对实习护生的考验[1]。而医学教材中关于手术室的章节内容较为简短,缺乏手术室实践的机会,若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则无法满足现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需求[2]。为此,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护生采取情景教学模式,便于帮助护生尽快对相关的手术室护理操作要求详细掌握,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2016年至我院实习的护生1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取奇偶数分组模式进行分组(n=80)。常规组:男性2例,女性78例,56例本科,19例大专,5例中专;年龄最小16岁,最大23岁,平均年龄(20.30±0.56)岁;实验组:男性1例,女性79例,57例本科,18例大专,5例中专;年龄最小17岁,最大22岁,平均年龄(20.54±0.65)岁。对比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良好。
1.2方法
对常规组护生采取传统教学法进行授课。对护生的量化指标、实习计划等进行归纳,安排一名护理人员进行授课,每周可进行1~2次的小讲座,且依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授课,安排护生对手术室进行参观,但是不会对具体的手术过程进行参与。对实验组护生采取情景教学法进行授课。A:选择PPT授课形式,并依据视频的相关内容同护生展示手术室的布局、设施等,采取手术室详细实例分析对护理人员应尽的职责、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同护生讲解手术室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等,并要求护生学习并掌握。B:对手术室的建立进行模拟:准备好教学需用的手术间,要求室内的器械物品齐全,指导护生在模拟手术间内进行操作训练,包括如何穿戴好无菌的手术衣与无菌手套,如何对无菌包进行开启,如何配合手术医生进行器械物品的传递,如何帮助患者对手术进行安放及其相应的手术室基本操作技能。之后演示模拟教学:要求对整个手术的操作过程进行模拟,且带教老师演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的相关操作,其中巡回护士要求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准确核对,及时将静脉通路建立,帮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摆放好正确的手术,协助医生穿戴好手术衣,与器械护士配合,对手术所需物品进行清点。而器械护士的工作包括将无菌手术包打开,穿戴好无菌的手术衣,并帮助医生进行消毒铺巾操作,依据手术的具体步骤传递器械,手术完成后对手术物品进行仔细清点并记录等。着重讲解整个手术操作过程的内容,且要求护生对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等角色进行扮演,反复进行练习,及时对其中不合理的操作进行纠正,便于护生详细掌握手术室的操作过程。
1.3评价指标
实习完成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本科室自行设计的调查量表进行填写,包括护生的心理状态、对于手术室环境的熟悉速度、手术室工作的适应程度、教学老师的满意程度;对依据上述内容进行评分,分为理论考核、单项操作考核与综合操作考核三项内容,每项评分为1~5分,评分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佳[3]。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资料,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若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考试成绩评价
实验组护生在理论考核、单项操作考核、综合操作考核方面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手术室实习调查情况
实验组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手术室环境的熟悉程度、手术室工作的适应程度、教学老师的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明显较佳,P<0.05,见表2。
3讨论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采取情景教学法的优势较为显著,其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授课,通过视频教学便于培养护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便于将授课效果进一步提高,且不会使得教学负担增加,其在日常教学中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帮助护生将心理承受能力进一步提高,利于加快护生对于手术室的工作适应程度,将指导教师对护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利于获取较为良好的教学成果[4]。情景教学法可通过采取具体的情景设置内容,使得护生切身感受到手术室的环境,尽快进入角色,提高护生的组织与应变能力,便于较快对手术室的工作进行适应,采取情景教学法后,使得护生对手术室的恐惧心理及时消除,利于熟悉手术室的工作流程、环境等,加强无菌操作的观念,便于将心理素质提高。情景教学法具有更强的直观性,便于护生从感官的认知转变为客观的认知,从进入手术间之前了解手术室的相关操作流程,将其主观能动性增加[6],提高实习的自信心,将实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手术室的相关护理程序进行全面掌握,将其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可将理论与实践的内容进行结合,提高了护生应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将其应变能力提高。另外,采取情急教学法利用小组互动的方式,便于护生在较为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完成学习,利于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培养其积极性,对各种角色进行体验,便于加快对手术室环境的熟悉程度,提高教学效果[7]。课前授课教师可采取自制的课件、声像资料等,将备课难度增加,因此,要求带教的老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资质,将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加强与护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于将其教学能力提高[8]。综上情况可知,在手术室教学中,借鉴情景教学法便于提高护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章彩虹.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7):64.
[2]魏志明,夏立平.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在高职护生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29):3298-3299.
[3]陆燕弟,保颖怡,白燕芳,等.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3,13(11):121-123.
[4]董佩娴.情景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手术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2):1648.
[5]高云,赵翠枝.综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12):1873-1875.
[6]何璐.手术室教学模式改进对护生能力及教学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17-117,118.
[7]尹红,伍小飞.综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强化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0):1265-1266.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沟通方法;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3-0104-02
手术治疗患者护理需求不同于一般患者,此类患者病情较重、变化多,对手术有较大恐惧和焦躁心理,若不予以心理干预容易引发心率和血压异常,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1]。本次研究为寻求更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方案,着重对本院60例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人性化心理干预,并对比常规手术室护理的60例患者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手术治疗患者120例,依照手术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2~78岁,平均(46.8±4.1)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8±0.4)年。对照组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1~79岁,平均(46.2±2.8)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1±0.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进入手术室之前,向患者简单讲解手术情况及围术期注意事项,为患者调整饮食、用药方案,规范做术前检查。进入手术室时核对患者信息,为患者固定、麻醉处理,术中常规配合手术操作。术后清洁和包扎伤口,镇痛、抗感染[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人性化沟通的优质心理护理:亲情式沟通。护士明确自身的护理工作在患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时刻谨记护理职责和使命,发自内心地关怀和尊重患者,始终亲切服务,在与患者相互熟知之后,进入手术室前开展一对一交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答疑,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手术情况和优势,转变心态、配合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为手术室护理做准备,指导患者练习正确呼吸、活动、排便及咳嗽,为术后护理打下基础。手术全程心理干预。准备进入手术室之时,由患者熟悉的护士进行访视,并尽可能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接受手术,手术过程中注意适当遮盖非手术部位并注意保暖,必要时为患者讲解手术情况,术毕时肯定患者的配合,并及时告知手术结果,尽可能提升患者手术生理及心理舒适度。疼痛护理:在强化手术室舒适护理缓解疼痛的同时,引导患者术后正确进行疼痛自评,由于前期心理干预顺利开展,患者情绪稳定,手术配合效果好,后期疼痛护理压力小。
1.3 评价标准
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了解患者护理环境、操作技术、教育指导、心理舒适、生理舒适5项内容护理情况,5项满意为非常满意,3~4项满意为满意,2项及以下满意为不满意[3]。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1 d和麻醉前心率及血压、疼痛VAS评分、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血压、心率、疼痛VAS评分
两组术前1 d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血压、心率均较对照组更低,VAS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17例(28.3%),观察组2例(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满意度(%)
对照组(n=60) 13 36 11 81.7
观察组(n=60) 42 18 0 100
字2值 9.102 8.226 12.047 11.224
P值
3 讨论
护理服务是重要的手术治疗辅助服务,手术室护理水平直接影响手术结果及患者康复效果、患者护理体验[4]。笔者认为,对照组患者实施的调整饮食、用药方案,规范做术前检查、术中常规配合等系列常规护理仅是被动执行医嘱、配合手术操作,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过于简单、不够深入和详细,不利于手术准备工作、术中配合及术后强化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患者对常规手术室护理的体验也始终不尽如人意。
手术室护理正朝着“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全新方向转变和优化,恰如其分的沟通和交流正是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优质手术室护理服务的基石[5-6]。本院在强化护士护理技能、提升综合职业素养的同时,充分将自身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以亲情式的人性化沟通稳定患者围术期情绪、引导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和准备工作,促使手术室护理水平全面提升。
本次研究在充分认识到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并发症发生率高、疼痛明显、患者配合度差、护理体验欠佳的缺陷的基础上,对本院60例手术患者开展手术室人性化心理干预,并对比常规手术室护理的60例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开展基于人性化沟通的优质心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各阶段血压、心率及术后疼痛、并发症控制效果均优于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林燕斌,何小霞,冼敏瑶,等.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术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5(10):63-64.
[2]冯春英,滕月萍.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1):29-30.
[3]孙华.护理沟通方法在手术室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3,18(12):265-266.
[4]庄新萍,陆琪,曹彩英,等.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4.
[5]程喜丹.沟通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2):220-221.
【关键词】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比较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4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00-02
手术室是对于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一些患者对于环境的陌生和对于手术知识的匮乏,患者经常会出现恐慌和焦虑等一些不良反应的心理情绪,从而使得患者的躯体和精神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对患者麻醉的效果进而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和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为了能够对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本组对50例患者采取了舒适护理,并和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目的在于寻找最佳的对患者的护理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采取舒适护理的模式,对照组在护理的过程中则采取的是常规护理的方式。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20-5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0-5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手术类型方面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以下舒适护理的措施。
1.2.1术前在接到手术通知单之后,手术护士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病历进行仔细的查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情,进而制定术前的访谈内容,护理人员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告诉病人在手术前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和家属对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过程有所了解,做好手术的各种准备,提升患者对于麻醉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的解除患者可能存在的一些恐慌情绪。
1.2.2手术中对病人要热情,特别是在进入手术室的过程中要向患者简单进行手术室情况的介绍,向患者讲明麻醉和手术后中配合所应该的一些基本事项。手术过程中一切的操作都应该的轻、稳、准,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操作而导致的声音过大,不谈论任何和手术没有关系的事情,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在手术中患者要密切地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同时注意患者的面部表情,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适要做出及时的处理。
1.2.3术后在手术之后的第二天,手术室的患者应该到病房对患者开展必要的随访工作,最大限度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患者伤口的疼痛状况,鼓励患者早日的下床活动,帮助患者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最后在征得患者家属和患者同意的前提下,对患者开展满意度调查。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其中计算数据采取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值比较研究见表1。
3讨论
舒适护理模式是针对手术患者手术前对于手术治疗的知识比较匮乏,手术过程中对于疼痛又比较害怕而形成的一种护理方法,目的是使得患者能够在心理和心理层面达到舒适,减少患者的各种不适感,减少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和恐惧的感觉,促使患者能处在最佳的心理和身体状态接受手术治疗,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手术的安全性,保障手术能够顺利的进行。
本组对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常规舒适护理在手术前后患者的焦虑值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胡光曦,孔德明.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10(10.
[2]石靖芳,张曼丽,谭婉文,李美清,马育璇.舒适护理在乳腺活检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23.
[3]蔡晶,余晴,钱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1(15.
[4]张金格.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4.
【关键词】 一对一带教;手术室;效果评价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220
手术室临床带教的内容主要包括个案护理查房、操作演示、专科理论。进行手术室临床带教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有关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而带教方法对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各种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作用。为了对一对一护理带教方法用于手术室临床带教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院对在手术室的98名护理实习生实行临床带教方法, 对其中49名实习生实行一对一带教, 效果显著, 详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护理带教的98名实习生, 男8名, 女90名, 平均年龄(21.2±3.8)岁, 其中本科生19名, 专科生79名。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49名。对照组女45名, 男4名, 平均年龄(21.3±3.4)岁, 本科生10名, 专科生39名;试验组女45名, 男4名, 平均年龄(21.1±3.7)岁, 本科生9名, 专科生40名。两组实习生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带教方法。实习生进入手术室后, 由科室老师进行介绍, 然后由科室老师进行带教, 内容按实纲进行教学。
试验组采用一对一护理带教方法。根据实纲的目标和手术室的具体情况, 明确实习生在手术室实习需要掌握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 制订学习目标与带教计划。实习期间两组实习生每月均需参加4~5次小讲座。由1名
担任总带教老师进行小讲座, 其中包括手术室专科理论知识、 手术室护理查房、 手术室技术操作、 手术室感染管理知识。再将实习生分配给具体的一对一带教老师进行以下工作:
①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具体流程, 提问实习生目前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 比较和讲解手术室当前所用的仪器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课本知识的异同;②强调手术室的制度和操作规范, 如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器械物品清点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等, 而且需要实习生准确无误的掌握;③对常用的操作(如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各种无菌包的打包法、外科洗手方法等) 进行示范, 并指导实习生练习至合格, 同时也需要指导实习生进行手术室查房实践。两组实习生均在实习结束前1~2 d进行实习效果的评价。
1. 3 效果评价标准 综合素质能力评定:综合素质能力由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组成。理论操作评分标准:优>90分, 合格≥75分, 不合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结果比较 试验组的综合素质能力合格率为98.0%, 高于对照组的7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实习生的护理技能评分比较 试验组理论知识、风险防护和操作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 安全缺陷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一对一护理带教方法是一种质量保证、充分教学、不断提高的带教方法。一对一带教方法能够使实习生和带教老师的距离拉近, 更方便带教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不足, 并按照每个学生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实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这样更能使实习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使带教老师的护理教学能力得到锻炼, 学生们能够在师资充分的学习和工作氛围中, 发挥自己的长处[1]。通过一对一的护理教学, 既增强了综合素质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技能。
本院实行的一对一带教方法使手术室临床带教增加了专科理论、操作演练、知识点传授, 能帮助实习生查漏补缺, 迅速掌握疾病重要内容而方便进一步护理;克服了临床实习生刚刚接触而因为自身条件和知识的不一致[2], 对实习生遗漏某些问题的一对一指导, 减少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的综合素质能力合格率为98.0%, 高于对照组的79.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一对一护理带教方法明显优于常规的带教方法, 在这种带教方法下, 实习生能够更快的掌握有关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能力, 所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小蓉, 黄俊华, 龚仁蓉.手术室定科实习护理实习生培训模式的探讨.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7):1861-1862.
[2] 王依贵, 王昀.手术室护理带教方法的持续质量改进探讨.重庆医学, 2012, 41(11):1139-1140.
【关键词】沟通技巧;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本次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沟通技巧护理及常规护理,效果确切,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重点筛选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1例,以不同护理方法为依据分组:护理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0~69岁,其平均年龄(37±5.78)岁,手术类型:3例行妇科手术,10例行骨科手术,7例行胃肠科手术,21例行肝胆外科手术;参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70岁,其平均年龄(38±6.54)岁,手术类型:5例行妇科手术,8例行骨科手术,10例行胃肠科手术,17例行肝胆外科手术。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以上资料后,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为: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并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术后健康指导等。1.2.2护理组:予以沟通技巧护理,方法为:①选择合适的沟通时间:护理人员要选好沟通时间,以保证沟通有效,与患者构建一份优良的护患关系。而且,护理人员在进行巡视时,需耐心地与患者沟通,且仔细讲解疾病的症状、手术室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这样能够使患者较好地了解手术室状况、疾病知识,以提升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最终改善手术室护理效果。②做好心理沟通护理:术中护理人员仔细查看患者病情变化,患者一旦产生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均需立即安抚,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手术治疗成功案例等,并以肯定的语言多鼓励患者,从而提高配合度。③准确把握沟通技巧:护理人员需把握和手术患者沟通的技巧及尺度,尽量以亲切、温和的态度沟通,使患者可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系及温暖。因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效果并不明确,心理情绪并不是很稳定,易悲观、消极,很难配合医师开展治疗工作,所以护理人员需保证沟通语言的随和、分寸恰当,使患者得到较多的认可,缓解抵触情绪,最终提升治疗信心。④合理利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借助非语言的方式沟通,如:护理人员运用肢体语言与患者进行适当的身体接触,且加强与患者间的目光交流,从而缓解其陌生感,强化护理效果[1]。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仔细记录下两组护理满意度,内容为:以百分制进行计算,分数≥86分,即非常满意;分数介于65~85分,即一般满意;分数<65分,即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选择SPSS18.0型软件,文中计数资料选择“n/%(例数/百分比)”表示;经客观比对两组手术室患者“护理满意度”,若研究结果表现出差异性,(P<0.05)。
2结果
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41例:26例非常满意,14例一般满意,1例不满意,满意度97.56%(40/41);参照组40例:19例非常满意,12例一般满意,9例不满意,满意度77.5%(31/40),(P<0.05)。
3讨论
临床救治各种外科疾病时,主要以手术方法为首选,尽管此种方法可提升手术效果,但术中常会引发很多不安全因素,患者常会在术中产生紧张、恐惧等消极心理,从而影响手术质量。因此,在开展手术室护理工作时,选用安全、有效地护理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且沟通技巧护理作为手术室护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以理解、关心手术患者作为重要的护理手段,以便缓解其术前压力,改善术中各项指征,最终临床手术质量[2]。
据相关资料显示,护患关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手术室护理期间,需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氛围,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最终提升护理满意度[3]。鉴于此,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时,需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以沟通技巧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例如,护理人员需选择最佳沟通时间,友善、亲切地与患者多加交流沟通,并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手术室内的基本环境、术后不良反应等,且灵活使用身体接触、肢体语言等方式,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从而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
此次研究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7.56%,高于参照组77.5%,(P<0.05)。由此表明,沟通技巧在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有效应用,对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及早康复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临床未改善手术患者的病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建议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施以沟通技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护理满意度,可推荐。
作者:尹宝兰 单位: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
参考文献
[1]徐政秀.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3):1003-1006.[
【关键词】 手术室;细节管理;医院感染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9.207
医院感染在临床中属于较为常见的感染现象, 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及痛苦, 导致手术失败, 增加患者死亡率。同时给护理人员带来感染的危险, 不仅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 还可能引发交叉感染[1]。本院为了给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给护理人员提供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针对手术室进行细节管理, 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28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140例。对照组中普外科手术患者56例, 内科手术患者5例, 妇科手术患者40例, 骨科手术患者39例;实验组中普外科手术患者64例, 内科手术患者3例, 妇科手术患者31例, 骨科手术患者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 主要有加强手术室的清洁与卫生及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等;实验组手术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手术室细节管理, 具体包括:①手术室人员安排:将手术室人员进行合理安排, 对管理制度、手术流程、手术器械等安排专人管理, 将每份工作划分好, 落实责任范围, 各司其职, 对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②考核管理: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方式, 对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杀毒灭菌、隔离及感染控制等多方面进行评分, 每月评分1次, 给予分数最高者奖励, 分数最低者相应惩罚措施;③卫生管理:手术室每天进出人员流动性较大, 要切实落实手术室的消毒工作, 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杀毒, 包括手术台及手术室地面, 打开手术室窗户,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及时清洁空气过滤器, 以免细菌滋生;④设备管理:严格对手术室内各种器械及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后安排专业人员对消毒质量及效果进行检测;⑤手术室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对手术室相关人员进行手术室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主要包括院内感染预防手段、消毒管理、一次性手术器械及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理原则等, 并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考核, 考核未通过者, 予以重考, 直至考核通过为止。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 总分为100分, 由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护理态度、病房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分数越高, 护理满意度越高[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手术室应用细节管理, 不仅能减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象, 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还能减轻患者手术焦虑心理, 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治疗效果, 是手术顺利进行及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有报道指出,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的服装、医疗设备、医疗器械、手术室环境、空气等是导致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 对手术室实施细节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院针对收治的手术患者采用细节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不仅降低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3]。在手术室细节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通过完善制度及培训等方式促进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细节管理对于手术患者的重要性, 从主观上改变护理人员的观念, 树立其细节管理的思想[4];②严格开展以全院为单位的手术室细节管理监控系统, 严格执行抽查制度, 对于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或未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及处理[5]。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显示得出, 采用细节管理的实验组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比常规管理的对照组低23.57%, 这说明了细节管理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促进患者预后;且实验组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手术室细节管理对于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意义及价值较为明显,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降低了手术室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宋淑华.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 11(2):89-90.
[2] 贾冬梅.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14):259-260.
[3] 蔡有香.加强手术室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12):56-57.
[4] 杨云美.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16):174.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并发症
作为医院独立的科室,手术室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手术室护理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与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息息相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护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加。细节护理的实施促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高,这是细节护理逐渐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手术患者80例,其中开放性手术34例,腹腔镜手术46例。按照手术分级制度,Ⅰ级手术13例,Ⅱ级手术34例,Ⅲ级手术33例。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4~60岁,平均(38.4±4.5)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5~62岁,平均(37.3±5.3)岁。两组手术均由家属签订同意书,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手术前1天,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禁食、禁饮等,做好配皮、置尿管、清洗等工作。术前做好消毒铺巾准备,告知患者家属及早准备术后所用物品,做好术前针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后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护理工作,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处理措施[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地为患者介绍手术过程、治疗机制、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针对存在焦虑、烦躁的患者要积极评估其心理状态,多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缓解术前紧张情绪,帮助其建立信心。同时,护理人员应细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给予鼓励。与对照组相同,术前要遵循医嘱做好备皮、禁食、禁饮及清洗等准备工作,嘱患者家属及时备好术后需要的物品。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简单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多鼓励患者,以增强其信心。做好手术室环境的护理,注意温度、湿度及患者非手术区的情况,严格执行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是保障手术患者安全的方法,是建立安全质量管理的前提,是确保正确的手术患者、正确的手术部位、实施正确手术的关键。安全核查制度应贯彻于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医生、护士和麻醉师三方共同核对,并用两种以上方式对患者身份进行辨别。②术中实施各种防护措施。术中防止坠床及压疮的发生,对于特殊的患者应注意妥善固定患者并用软垫加以保护,注意保护患者受压部位,必要时用减压辅料,防止神经压迫受伤及压疮的发生。术中若用电刀,应注意电极板放置位置是否合理、正确,术中加强注意,观察电极板处皮肤情况,同时避免肢体接触金属物体防止电灼伤的发生。术中注意观察输液情况,防止药物外渗。术中加强患者体温的管理,如输液加温仪、加温风毯的使用,防止术中或术后低体温的发生。手术前后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术中紧密配合手术医师及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加强病房巡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③术后2~3d由医护人员和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后访视,认真、耐心地回答患者的疑问,嘱患者保持心态平和、气机顺畅、气血调和,了解患者饮食、身体恢复情况。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不良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前向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分析两组护理满意评分。由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人员操作素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手术过程中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93.4±6.6),显著高于对照组(85.8±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分工更为细化,护理水平的高低影响患者手术效果,更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护理工作的进一步细化,使患者享受到舒适、有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护理满意度大大提升。手术室具有人员流动性大、药物复杂、器械较多、患者病情复杂的特征,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手术室工作越来越繁重的情况,再加上环境因素、人员因素、疾病因素,手术患者的风险事件和并发症也较多[3]。细节护理是当前临床上实施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细节服务反应的是护理的质量、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和差错。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基本的护理任务,更要注重细节服务,以有效避免因护理缺陷、差错而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2例出现不良事件,3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手术过程中6例出现不良事件,7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手术过程中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说明,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与刘凤芹[4]的研究成果相符。刘凤芹针对手术室收治的120例患者分别行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细节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证明,在手术室中对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身体舒适度,缩短患者恢复周期及住院时间。综上所述,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能预防手术不良事件和并发症发生,更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玢.细节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4):601-603.
[2]冯缘.手术室全期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6):85-88.
[3]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男77例,女59例,年龄9~76岁,平均(45.7±6.4)岁。32例为普外科手术,27例为妇科手术,17例为神经外科手术,14例为泌尿外科手术,25例为骨科手术,16例为眼科手术,5例其他手术。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试验组(给予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每组68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环境、饮食、心理、术后康复等方面。试验组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步骤,制定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术前护理。加强对患者的访视频率,多与患者沟通,认真倾听患者诉求,建立信任关系;针对不同患者的文化知识背景,将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向患者进行讲解;针对患者术前出现的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负面情绪。②术前准备。核查患者术前用药情况,帮助医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是否进食进水;根据患者手术范围做好术前皮肤的清洁消毒;开始手术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保障麻醉、输血、补充电解质和给药需要,严密监控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变化。③术中护理。保持手术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做好手术室的消毒灭菌工作,严格保持手术室无菌;根据患者情况时刻调整输液和输血速度;辅助麻醉师和手术医师的工作;保证手术器械无菌,保证术野清洁、清晰。④术后护理。防止引流管脱落,保持引流管畅通;帮助患者保持正确,防止切口破裂或者发生感染;给予饮食指导,术后早期应禁食,严禁禁食易致腹胀的食物,以高纤维、高蛋白食物为宜;鼓励患者尽早进行下床活动和进行功能康复训练。⑤出院指导。建立患者院外护理档案,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复诊时间,定时进行随访以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和了解患者预后。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48例(占70.59%),满意17例(占25.00%),一般2例(占2.94%),不满意1例(占1.47%),整体满意度为95.59%;对照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36例(占52.94%),满意21例(占30.88%),一般7例(占10.29%),不满意4例(占5.89%),整体满意度为83.82%。试验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65例,女性41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7.8±5.6)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风险评估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提高护理技能。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应及时对患者身份信息以及带入手术室的物品进行核对,接送过程中要摆好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需要以及心理特点,开展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注意说话的语气,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完善护理监督机制。加强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的管理,形成科室、小组、个人层层细化的三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提高手术室护理各环节的管控水平,将护理服务落实到实处;重视问题的反馈,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控,加强手术巡视,定期质控与不定期质控结合,及时纠正护理管理存在的漏洞,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现代化手术治疗技术的应用,使手术室护理工作分工更为明确,管理更为专业。(3)规范护理服务行为。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有效防范护理问题的发生;在护理管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按照查对制度与流程,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共同逐一进行手术通知单与患者病历核对、患者病历与手术患者核对各项内容,确保无误后方可进行麻醉和手术;并在术前、关闭体腔前、皮肤缝合前认真清点手术物品和器械,避免物品遗留在患者体内,通过与手术医师交流、发放征求意见表,及时听取医生的建议。
1.3统计学处理
将所获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体现为室内感染因素、手术室感染因素、技术因素、器械因素和管理因素共5个方面,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安全因素发生率7.5%(4/53)低于对照组22.6%(12/5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