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1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电气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存在问题 构建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的顺利实现要以完善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为基础,尤其是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具有多学科联系性的知识体系,而且其在高职教育是一门侧重实践的课程,因此如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对此高职院校要通过转化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手段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适应经济发展的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

1 高职院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方式相对简单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已经开始注重对课程体系的科学安排与改革,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课程安排的周期,以此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是当前的电气控制专业课程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教学内容模式,对于学生的技能培养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并且配合实训训练,虽然这种模式对于传统的课程体系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其往往没有收获实效,因为高职院校受到硬件设施的限制学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而且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训练,总之学生实践时间的不足会造成学生没有实践技能,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社会上先进的技术没有纳入到课程体系中 电气控制技术更新速度非常的快,而作为高职电气控制人才的教育机构,其课程体系没有及时地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纳入到当前课程教育中,造成高职院校掌握的电气控制技术在参加工作之后其技能不能达到岗位要求的规定。尤其是没有将现代信息软件系统与相关的电气基础课程相结合,造成学生的基础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1.3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缺乏有效衔接性 目前高职院校将相关的专业课程仅仅当做是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与学生在初中、高中的学习衔接性不大,表现在:一是在进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时老师将过多的精力放在理论内容的学习上,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在进入高职电气控制专业学习后,学生相对的主要学习专业技能知识,而忽视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结果常常造成学生掌握丰富的技能却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

1.4 实训课程脱离实际环境 实训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已经普遍展开,但是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实训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实训教学的环境与真实岗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工作时间以及岗位竞争很难在实训课程中得以体现,导致学生在实训中不能真实的感受到企业的工作压力。

2 高职院校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建立清晰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按照“市场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实际工作所需确定教学内容”的理念建立清晰的课程开发思路,高职院校要以此课程体系建设思想为依据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开发要以适应市场为原则,构建的课程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课程的内容调整重点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强化高职专职教育中的实训性,在此思路下不断地优化课程体系规划、标准以及教学方案等。

2.2 认清形势,不断优化课程内容 首先电气控制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编制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分析,全面认识当前社会的电气控制技术发展方向,及时掌握社会最先进的电气控制技术,以此作为编制与调整课程的内容;其次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发展具有特色的高职电气课程体系;最后课程的内容也要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增加创新性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把握方向,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已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顺应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在课程实践中实现专业课程与通实课程的融合。具体说来,高职课程结构的改革与优化应该做到:第一,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发出一系列适应社会发展、顺应企业工作流程与生产要求的课程体系,并且根据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与教学环节,着力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第二,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综合组织结构为依据,建立活动课程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 结束语

总之,高职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顺应社会发展方向。为了近一步完善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目标,以技能训练为特色的课程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化与合理化,从根本上保障课程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皓杰,张磊.浅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2013(8).

[2]虎玲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2(7).

第2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我国经过20年的时间逐步确立了设计艺术教学体系,在此之前大多参照美术教学内容加以适当的调整。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美术技能培养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较为薄弱。

1.课程重复严重。此处所说的课程重复并不是指同一课程出现二次或多次教学的意思,而是指同一内容被多个课程重叠交叉讲授。这种重复往往是无意的。这样的重叠只是保证了所讲授内容的完整性,却破坏了整体的课程结构问题,专业课、基础课、技能课在某些内容上重叠交叉。以环境设计为例,其基础课中包含对设计程序、设计材料、设计概念、设计风格等一系列问题的讲解,但是在每门设计专业课中又会重复以上内容,因为学生没有设计经验及相关的设计知识,这一部分讲过的基础知识就很有必要在专业课中再讲解一遍,造成资源及时间的浪费,使得本来庞大的课程体系更加臃肿,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作业量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对反复的教学内容丧失兴趣。

2.教学核心问题不突出。快速发展的社会对设计艺术学的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也导致设计艺术教学内容的反复调整。这些变化有些是积极主动的,有些则是被动盲目的。增加的内容多,合并减去的内容少,单纯的加法导致了学科的体量增大重复性增多。例如,现代设计艺术教学中近年增加的设计管理、合同法、设计伦理学、设计概论、艺术概论以及各种新型电脑知识网络知识等课程,从横向角度来看,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都可以在设计中以及工作中解决有针对性的问题,但是从纵向来看彼此缺乏联系、过渡跨学科的现象严重,所学内容表面化、僵硬化现象严重。很多理论课都是从艺术史艺术理论中脱胎而来的,不同的课程中所举的例子都是一样的,重复现象严重。这些新增加的内容有些已经超出了现有设计艺术教学的知识范畴,授课教师也一知半解,浮光掠影的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实用的作用。如果聘用专业的非设计人员来讲解这部分内容,又导致知识点孤立、与设计没联系。

3.设计力不足。设计艺术是多重标准的学科,每个标准代表一位设计师的理解与感悟。这样的多样性在现代非常重要,而现代设计艺术教学正在磨灭这种多样性。长久以来,由于忽略对课程结构中艺术多样性的考虑,使得设计艺术教学标准唯一,直接导致了学生设计力和创新思维的缺乏。

艺术是难以统一传授的,引导和启发的课程如果不具备多样性、多重标准,这就导致设计艺术学科教学同一化。中国现有超过五百万从事设计专业的人员,这个数字随着各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入社会还在增加中,如此多的设计师却没有对国内的设计行业状况有多少改变。模仿、抄袭、山寨成为中国设计的代名词 我们有庞大的设计人员却没有创造出应有的价值,主要原因就在于设计师设计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这就不得不让人们去思考教学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二、设计艺术学课程存在问题的解决

1.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经济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现代设计的走向。而现代设计的教学体系同样不可忽视经济的作用。德、日的设计艺术教学模式对我国影响很大,其成功的经验与案例有目共睹。德国一百年前就已经把设计艺术教学单元化模块化,从而为批量培养设计师打开了一扇大门。时过境迁,当时的一些教学模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增的内容不断地被补充进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设计艺术学专业近年不断地被细分、专业化并增加新内容,这固然是社会进步的大势所趋,同时何尝不是因为设计艺术类单一学科的承载量过大所致。例如环境设计中分离出去的陈设设计专业、灯光设计专业、舞台设计专业、家具设计专业,这些一度都曾包含在环境设计专业中,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而现在逐渐脱离,成为独立的专业门类。在这种专业逐渐细分的环境下,如何把握设计的本质则变得尤为重要。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新材料的频繁面世,新科技的快速更迭,新思路的不断涌现使得设计艺术的责任更多,关照面更广。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设计艺术教学的变革与完善迫在眉睫、意义重大。合理安排课程之间的衔接,减少课程的重复度,对于提升整体的设计力,重点关照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设计课程要重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等过程,始终处于多变的状态,从而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但是关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问题,却始终比较注重。设计艺术学课程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使学生在低年级时就知道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和怎么用,要懂得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设计力的提升是设计艺术学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

3.要重视社会实践课程的安排。目前,学设计与做设计的人数激增,设计专业要及时体现其客观效能。设计人员要创造应有的价值,要通过社会实践课程不断完善知识,获得在学校中不易获得的经验、技巧、沟通能力,要学以致用。社会实践课程是提升学习者设计力的重要途径。

第3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互动式教学

作者简介:李祥春(1979-),男,内蒙古阿荣旗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师;陈金伟(1988-),男,黑龙江绥化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055-02

随着社会对安全需求的加大,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与普及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安全工程的高等教育在此方面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科教学在高等院校的中心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它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是其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立健全安全工程学科体系,实现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改革,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1]然而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高等院校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科学构建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开办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到2011年为止,其数量已经增加到133 所(表1),但仍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表1可以看出:在这133所安全工程专业的本科高校中,大多数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是近年新开办的,2004-2011年申办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有65所,比2004年以前的总和都多,数量增加迅速;另外,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为一级学科。[3]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分析如下:

第一,由于开办此专业时间和学校综合实力不同,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第二,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率整体良好。2010年平均就业率92.6%,高于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88.0%,2012年度就业率最高的50大本科专业中安全工程专业排名第34位。

第三,各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普遍带有行业性的特点。有侧重矿业安全研究的,也有以空间飞行器控制与安全为特色的,还有以石油化工安全为主线的,“大安全”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第四,安全工程专业教育具有技术性不强的特点。虽然安全工程专业是工程类专业,但是由于自身特点等因素,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很多停留在理论学习上,致使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枯燥,很多学生大学读完后不具备较深的技术技能。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系统严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很多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单一,本科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发展不均衡,过分注重深厚理论基础和坚实的专业知识,走重理论轻实践的路线,没能真正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理论是实践的先行军,实践是理论的验证,因而学生必须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学以致用。[4]

2.实习实验环节未得到充分保障

实习和实验环节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从自身安全和生产效益出发,对大学生实习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导致了大学生实习困难。直接造成现在大多数高校在实习地点选择上采用“游击战”。[5]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教学环节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日常教学实验仪器台数不足,多数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有的实验教学以模型参观为主。[6]

3.教学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环节存在许多问题:课程体系落后,教学中没能跟随吸取学科前沿的成果。教学方法落后,课堂讲授仍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缺乏系统性,学生虽然学习了许多支离破碎的知识,但难以融会贯通。考核评价方式僵化单一,不少学校始终简单以笔试成绩为考核依据,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7]

4.培养成果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企业需要的是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迅速适应的毕业生,而我国目前培养的安全工程毕业生与社会的要求相比有很大差距,高校现有安全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实验条件尽管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但是经多年扩招后,现有的实验条件、师资力量等资源明显不足,这在新设置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表现得更加显著。所以,各高校应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培养体系。

三、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1.明确教学培养目标,实现针对性管理

有关调查的结果表明,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设定上,在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类型上,以“两个并重型”为宜,即:通用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和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并重型。[8]在本科四年有限的时间里,通过系统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外语语言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熟悉某一行业的安全工程管理和技术。

2.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

外国大学本科生教育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值得借鉴,如讨论、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等。在此,提出如下方法:[9]

(1)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在课程学习中安排大量的课堂小组讨论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的实践活动,各小组向教师和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该课程的学习成果,各小组将讨论结果及学习成果向全班分享。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适当发一些奖状和奖品给表现优异的学生。[10]

(2)体验及分享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基于体验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根据以往或正在经历的经验,与认知内容产生共鸣、产生融合。此外,在一些课程中邀请专业人士及刚毕业的学生到课堂上介绍各种职场经验,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9]

3.增加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得以实现学以致用

(1)鼓励学生实验。教学实验室是大学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实践课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行制订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10]根据学生在基础、兴趣、特长和能力发挥等方面的差异,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一套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2)增加实习机会。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增加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校外技术骨干的指导作用,使实习实践真正成为以探索为主、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实习过程中主要让学生听取工程师做各种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的报告,请生产一线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为学生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同时进行交流座谈和答疑,最后进行实地参观。

(3)推进实践教学资源开放。加大实验室开放共享力度,推进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进实验室、进大学科技园区、进实习基地、进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各实验教学中心也要面向全校公布可供选做的实验项目,向参加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以及学科竞赛的学生开放。

4.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

安全工程教学应顺应多媒体网络教学大趋势,结合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广多媒体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11]在同一个建制下,使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单位之间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在现有一般教室的基础上,最好再增加专用的安全专业多媒体教室、学生自主学习机房,利用互联网或校内局域网,实现师生之间无障碍的语言交流和学习互动。学校将为实验项目和实验室开放管理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资助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和远距离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形成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种种限制,同时也有利于在高校间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结语

各高校应提高对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视程度,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教学设备,扩大师资队伍。在本科教育阶段,以培养高级安全技术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鼓励参与互动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加强和优化创新及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双向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和借鉴网络技术,实现安全工程资源整合与共享。合理的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培养结构,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安全科学技术人才,从而加速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现代安全工程专业化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必然会存在和产生许多问题,但要坚信安全工程专业的前景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吕品.关于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1).

[2]辛程鹏,王昌琪,范育青.新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175-176.

[3]王凯,李珊,潘侠,等.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8(5):163-167.

[4]徐锋,张国华,朱丽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

[5]张洪杰,向晓东,陈旺生.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72-175.

[6]宋富美,易敏.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8(2):103-110.

[7]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41-46.

[8]韦爱勇.对高起点安全工程学科建设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4,(3):25-28.

[9]苏文平.参与式教学法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创新[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3):74-77.

第4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关乎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水平与提升能力,所以各个高校都把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却发现,高校在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目前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目前调研获取的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0引言

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在高校近十年的各种模式的体育教学改革都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作为衡量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志,可以说这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和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了解时,我们发现,学生因为体育考试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等方面的因素而被迫参与体育活动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成分。简单的讲,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在意识当中,对于参加体育活动,首先想到的并不是体育活动带给自己的快乐时光、自己在体育场上挥洒汗水所展示出的青春活力,这本应该是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在体育运动中应该体验到的而且是必须体验到的快乐,但是在实际了解中我们却发现,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参与体育运动首先想到的是体育成绩考试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这是他们的首要动机,这种把考试和测试达标作为活动目的的意识、心态在体育教学中广泛存在,那么我们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如何帮助学生从学习动机和意识上注重体育,并把体育活动单纯的看做是自己的健身嗜好和自己获得快乐的一种方式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只有我们做到了这个,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真正的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笔者就相关的一些问题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1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存在质疑

谈到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这看似一个很久远的话题了,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有学生不断的对这个问题提出质疑,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参与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这些因素都应该是影响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但是在体育测试和达标测试中却始终没有很好的表现,这种差异性是不是对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一种否定呢,这些很多学生都存在的疑问,而且我们对此做了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持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百分之三十左右,接近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从学生的这种质疑中,我们需要深入的去了解和分析问题的所在,寻访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最终并没有获得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的比例很小,大多数学生都是在体育实践中勉勉强强的通过了技术考试,而对于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却很少。这种普遍存在的矛盾,笔者认为问题在于学生把成绩考核作为自己锻炼的唯一目标,所以在锻炼中,时刻考虑的是成绩问题,完全没有把体育活动作为自己快乐的行为,所以在锻炼中,往往在时间和强度上进行人为的控制,并尽可能的做到最小强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勉强的参与,所以后期的结果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

2学生对体育课教学的关注往往停留在体育考试层次

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把参加体育活动和课堂教学作为自己通过体育考试的唯一手段,这本身就有违体育教学的初衷,但是持这种态度的学生占到被调查人数百分之六十左右,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很少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仅仅把体育课程教学时间作为自己参加体育的时间,经常觉得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除了体育课之外,其他的时间就不应该再有体育的活动时间了,因为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专门给大家留出来活动的时间,这种错误的体育观念使得学生更加的不重视体育教学,所以,很多教师试图在体育课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3学生对体质健康及其测试的不重视

在传统教学中,学校把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用学生的成绩考核和达标测试来进行指引和约束,其出发点很好,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中,还有有很多学生并不注重这两项考核,甚至有一些学生简单的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好坏与学校及社会并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自己的事情,甚至一些家长也认为学生的这种身体素质问题并不能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更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负担,所以在家长、社会和学生三者之间,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在测试中的散漫就足以说明他们对于考核的态度。在国家教育部把学生的达标测试与学生的学位认定相挂钩之后,才有一些学校和学生开始注重这个问题,并逐步步入正轨。对于学生而言,这势必会慢慢的引起学生对于考核的重视,并逐步形成风气,笔者认为也是好的开端。

4学生对体育的理解较片面

谈到体育,大多数学生简单的认为体育就是体育锻炼,好像对于自己而言,参加体育活动是很简单的事情,跑、跳、投这些活动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教师给自己进行教授,自己自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到了这些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种局限性的理解使得很多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并不能有更多的领悟,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对体育有全新的认识,让他们真正懂得体育和尊重体育,学生才会注重体育和热爱体育,才会主动的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当他们的体育参与意识变成一种自然的习惯,笔者认为达到这个层次,我们才可以说体育教学的目的基本达到了,因为到这个层次,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自觉不自觉的锻炼中,就能从中得到快乐,锻炼的时间和强度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把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持续下去,甚至到了不活动就难受、就感觉生活中缺少点什么一样,笔者认为当体育活动到了这个层次,对于体质测试和成绩考核也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5学生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

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缺乏兴趣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又一难题,笔者调查发现,在现有的教学改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种主流思想,但是就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甚微,从中就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我们做出的努力还很多,在经过选项课教学改革之后,我们把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但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发现学生很难在项目中表现出应该有的运动欲望,期问题主要在于很多学生坦言,目前的学习压力和今后面临的就业,深造压力使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参加体育锻炼,那么面对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与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等方面的问题,作为学校和体育教师该如何倡导和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呢,这值得我们思考。从实践教学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并进行积极的探索于实践,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学生的体育自主性学习兴趣在逐步的得到改善和提高。

6策略研究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学者专家在进行多方的深入交流之后,我们在实践教学中,紧紧的把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体育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课题组相信,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和体育课的考核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更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作为本次研究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学生在学习兴趣上得到提高,更多的时候把学习体育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必需品,而不是一味想着的成绩,只有这样,自主性学习模式建立起来之后,我们的体育教学才回到了它本应该在的位置上,剩下的一系列问题也就很容易解决了。具体包括:①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进行课程教育,这比单一的把考试和达标的重要性摆在学生面前要重要的多,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不仅仅是达标和考核的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关乎着自己的健康问题,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厌烦情绪,从心理才能慢慢的接受体育,并逐步开始了解和接触体育。②把考核仅仅作为刺激学生学习的前期动力。作为考核而言,笔者认为在前期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作为引起学生注意的刺激物,但是随着学生注意力的不断集中和关注点的改变,我们体育教学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也要跟上学生的变化,逐步淡化考核,开始关注兴趣和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应该具有的体育活力。③弱化考试内容,强调体育态度。目前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作为学生体育行为考核的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这种单一的以学生的技能和身体状况为唯一评价体系的考核办法很容易让学生认为技能是唯一的目标,所以造成学生学习体育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参考文献:

[1]姚蕾.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

[2]李跃进.高校体育在实施健康教育中面临的困惑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

[3]毛振明.近阶段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和建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4]杨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构想[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

[5]郑婕.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新创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第5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课程改革 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31-02

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大背景下,幼儿园教育改革顺应新的形势,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在幼儿园教育改革这一大系统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有效贯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纲要》的精神,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将以本园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忽视新旧观念的冲突与重构

课程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观、儿童观的根本转变。在课程改革中,教育观念的对立、交锋与重组是难以避免的。新的教学观的要义在于:幼儿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教学才能取得最大收益。在教学观上,一部分教师虽然接受了新观念,但其理解还存在很大偏差。如,把师生的平等关系简单地理解为教师主体地位的丧失和幼儿主体地位的绝对化,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靠边站”和幼儿的绝对自主人们对儿童观的认识也日益走向科学。儿童是主体存在的,儿童是多元化存在的,儿童是完整性的存在。新儿童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人心。但在儿童观上,存在一部分教师形式上接受了课程改革新理念,但实质上还远未以新的儿童观去实施课程,导致“想是新一套,做是老一套”。如,看不到幼儿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或多向度发展的潜力或误将幼儿的缺点当中个性化优点加以纵然。

二、新的课程模式流于形式

传统的课程模式多以教师为主导、高系统性、高结构化。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冲击着幼儿园教育,以新理念改革传统的幼儿园课程势在必行。新的课程模式更游戏化和综合化。它更强调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探索,操作在前,总结在后,教师起观察引导的作用。但在许多观摩活动及平日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新的课程形式趋于模式化了,教师觉得只要让幼儿探索,操作在前就可以了,忽视了引导的作用了。例如,在大班科学游戏《沉浮》中,教师提供铁珠、乒乓球、塑料船等丰富的材料让孩子操作并做记录“什么物体浮起来?什么物体沉下去?”却忽略了调动和启发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思考:“怎样让浮起来物体沉下去?怎样让浮起来物体沉下去?”。而在课程改革的驱动下,综合活动成为主流,活动变成了各领域内容的大拼盘。例如,中班活动《颜色宝宝捉迷藏》中,教师为了整合常识和数学领域,还让孩子逐一分辨红、黄、绿色、让孩子们重复点数1、2、3。这些课程忽略了对幼儿的启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表面上用了新的课程模式,可是流于形式,并能达到真正的作用。

三、低估了学科教学的独特功能

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幼儿园课程结构更多趋向综合(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部分教师在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忽略知识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要知道“知识在儿童的知识总量中虽然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对他们的智力发展却具有决定性影响。”前苏联学前教育专家乌索娃认为,要使儿童掌握复杂知识,则必须经过专门的作业教学(即学科教学)。学科教学在幼儿园课程结构中承担无法被替代的教育任务,发挥着帮助幼儿组织、提升简单知识的独持功能。如:内容上,学科课程是对各种历史文化遗产精华的提炼,是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形成的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知识的系统化,将使幼儿的旧经验在新的理解上得以重构。能生成新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可见,学科课程在现代幼儿教育中仍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在我们如何掌握其特点并灵活有效的运用在幼儿教育中。

四、园本课程的开发举步维艰

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园本课程三级课程的研讨力度。三级课程管理给予了地方和幼儿园更多的自。目前,园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重要性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园本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人们熟悉的一个名词。园本课程开发需要对幼儿园各方面进行分析,基于幼儿园本身的基础才能开发出适宜本园的课程,这也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的主体。因此,园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它要求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大量的知识和能力,这让许多一线教师望而却步。而园本课程还必需开展以促进教师发展和幼儿园发展为目标进行的园本培训,还必须以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支撑为基础,它不可能凭空建设,需要一定的支持。这就强调在园本课程开发中,人们还需建立相应的组织与制度,不能把关注的焦点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然而,许多幼儿园的管理者长期脱离教学一线,事务性工作繁杂,对于园本课程的开发缺乏思路与计划,导致一个能充分体现幼儿园和教师首创精神的过程举步维艰。

以上结合本园情况对课程改革存在问题做四点分析。在下面的文章中,本人将就理想的课程模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1.我们要尊重幼儿的发展,设计适龄、适度、适量的幼儿园课程,这课程是幼儿能做得到、学得会的,是他们感到有兴趣的,是他们有需要的,理想的课程内容更要注重启发爱心、启发思维的培育和创造力的培养。

2.优质的幼儿课程内容应包括:资料丰富--日常生活的常识、大自然的知识、科学的知识、环保的知识等;具体的图画;螺旋式的教学--除了基本的常识外,按年龄的增长,增加具趣味的新知识,可扩阔小朋友的知识,增强智慧;主题教学;配合多元智能的发展。

3.优质课程在活动设计上应注意幼儿的主体性的发挥,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理想的课程应在设计上发挥了系统思考的优势,以幼儿学习动机、兴趣、需要作为设计的焦点,用整合方法,进行主题教育。在主题中,整合动作、认知、语言、自我社交、情绪四方面发展目标,制定整合网络,在学习内容上统整生活化教材、在教学中采用活动化方式,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4.理想课程模式还必需有效地实行国家、地方、幼儿园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加大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幼儿园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在园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第6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新《纲要》 普通高校 公体课教学 存在问题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为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大学体育教育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育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新《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但在现实教学实践过程中,却因种种原因不能有效进行。

一、普通高校公体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的缺失。学校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知识的沉淀都要依靠过往知识的积累,但在中小学实施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都处于搪塞应付的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基本技术的培养,致使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存在一定错误认识,并且把这种错误认识带到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使高校体育教学很被动,不能很好的完成既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2.高校公体课设置问题与学生兴趣的矛盾。新《纲要》实施后,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环境、资源优势、学校特色,以及学生群体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但绝大多数课程设置都是传统项目: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乒乓球,这就使得学生对公体课兴趣不大,上课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学校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

3.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不协调。新《纲要》要求:在教学内容方面,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而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三技”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现已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模式。

以前公体课教师,被冠以“万金油”教师,就是什么项目都要会,这才能胜任公体课教学。而现在,由于新《纲要》的实施,学校体育教学也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专职专项”或“两专多能”型教师能为学校招聘的主体,教师的专业水平有明显提高。

4.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要求。随着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高校学生人数成倍增加,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数量和质量远远滞后于学生对体育教育教学的需要。而且体育场地与设备的更新缓慢,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多元化、多层次的要求。尤其是近几年来独立民办高校的诞生,高等院校招生规模都在扩大,很多民办高校受教学场地的限制,只能与母体高校共用教学资源,也使得场地资源愈显紧张,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空间也变得更加狭窄。

5.体育教学反馈方面:新《纲要》第二十一条中要求“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而目前普通高校的公体课教学在考试评价过程中,一般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会把成绩用量化指标来衡量。这就导致本来学过的学生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很轻松的拿到高分,而一些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使出浑身招数也不能顺利通过考试。这就使得对学生的评级标准只注重了结果,忽视了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以及多学习的态度。这种评价是和新《纲要》相对来说相悖的,不应该过度提倡,应以新《纲要》的要求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关评价。

二、高校公体课教学改革结论与建议

1.明确新《纲要》体育教育思想。严格按照新《纲要》颁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把大学体育教育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育实践能力、身心健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将“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同时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侧重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锻炼的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2.高校公体课应真正做到选修与兴趣的良好结合。普通高校公体课兴趣分组教学模式的建立体现了大学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为其毕业后继续进行身体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和“终身体育”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只有真正做到这点,才能做到“教师有所教,学生乐其学。”

3.加大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当代学校体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而现行高校学生体育教学基本上主要是篮、排、足、健美操。学校体育中花太量时间进行教学的,反而人们对它不感兴趣。全民健身活动中比较热门的项目,如毽球、广场舞,抖空竹,体育教学就很少涉及到。我们应该加大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多融入一些全民健身普遍开展的体育项目,是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融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4.采用相对评价法来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注重个体差异,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第7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人文素质课程观念尚不清晰

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观念尚不清晰,艺术类专业所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类别少,职业教育的课程理念尚不清晰。人文素质课程是高职各专业尤其是艺术类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因是人文素质课程具有实用性、社会性等特征。人文素质课程对培养一个人的社会性是非常关键的。高职专业一般应用性较强,容易忽视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这对于高职毕业生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高职毕业生的口径比较窄而且单一,如果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不利于其成为一个有职业发展力的人才。现在上至教育部一些高校普遍呼吁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以培养学习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面发展的人格。在高职院校,这种需要尤为迫切。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仍缺乏较为清晰的人文素质课程理念,这导致人文素质课程在开设过程中遇到一些理念和实际问题。

1.人文素质课程的价值争论

人文素质课程的价值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很难直接得到衡量。相对于实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教育、人格养成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作用渗透到学习者的价值观中,表现为学习者对文化的认同、对理想的追求。由于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是持久的、隐性的,因此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些短视的、急功近利的观念都是不妥的。为了克服实用主义带来的科学主义、机械主义思想的影响,需要扎实做好人文素质教育,开设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课程,打牢人文素质教育根基,让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发挥持久的作用,以影响更多的学习者。

2.人文素质课程形式争论

人文素质课程都有哪些形式呢?开设人文素质课程需要同传统学科课程一样吗?其实这些问题说明人们对人文素质课程还不够了解,尚缺乏从课程的角度看待人文素质课程方面的认识。人文素质课程是一个统称,人文素质课程包含一些具体的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等。这些课程构成了人文素质课程这一模块或板块。人文素质课程有较为一致的课程目的,在具体范围上则差别比较大,内容也不尽相同。

从课程的角度来看,人文素质课程模块下开设的课程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教学方式上也变化多样。一些人文素质课程大多依附于某一个专业,如数学类的专业可能会开设《数学史》这样的人文素质课程供其他专业学生修读,医学类的专业可能会开设《人体常见病理》之类的课程,艺术类的专业可能会开设一些《音乐史》、《陶艺》、《影视欣赏》之类的人文素质课程。总之,人文素质课程是多样的,其教学目的有一定的共性。学习者除了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从中培养自身的人文关怀。

与人文素质课程形式相联系,诸如课程考核、教学方法、课程设计之类的问题也有较多争议。从课程的角度出发,这些争议并不难解答。从课程的角度来看,在课程设计之前需要弄清楚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在这些都已具备的条件下,对课程的争论才具有实际意义。

(二)课程结构尚未搭建

由于高职院校是由不同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合并升格而成,这些院校目前面临着校台建设、资源整合、组织体系建设、专业建设、学科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存在着许多困难,学校领导层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学校的硬件建设等主要困难和问题上。因此,对艺术类专业的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难以列入议事日程进行研究和讨论;学校的管理层在思想上也认为人文素质课程也非艺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难以引起重视;教学人员认为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是突出专业技能性、实践性、应用性,艺术人文素质课程无关紧要,可开可不开,有的即使列入教学计划,但内容和课时量也非常少,有的列入选修课或被专业课挤掉。这些片面认识淡化了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

1.艺术类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缺乏科学性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的整合过程中,大多把艺术类专业的人文素质课程和其他专业的人文素质课程简单合并,使艺术类人文课程失去了特色,难以构建适合艺术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艺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2.艺术人文课程缺乏有钎对性有特色的教材

目前,艺术类高职教育的专业课教材大多采用国家或行业统编教材,而且还在积极编写具有高职艺术教育特色的校本教材。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材部分采用原中专的教材,由任课教师增加部分内容;有些则是本科院校的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删减。这些教材仅反映了内容的增减变化,而投有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难以体现高职艺术类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特色和需要。

3.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缺乏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在合并升格后有一个过渡期,各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正在建立,对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尤为重视,而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因而在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长期受中专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的影响,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没有得到新的突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4.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研究组织不够健全

这些院校在合并升格后由于学科体系的整合,专门的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研究组织机构还不够健全,校际之间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研究团体还没有建立,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减少。导致了对艺术类人文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了解掌握不够,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待加强。

5.艺术人文课程师资队伍尚待培训提高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的整合,一昧地强调教师资源的共享,原在中等职业学校或职工大学担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师与其他类别的人文课程教师合并.这些教师在心理上教化了对艺术类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研究,有些院校甚至认为只要是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师,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谁都可教,谁都能教。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不进行选择,存在随意性,忽视了医学人文课程的特殊性。另一方面。艺术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师队伍既缺乏层次性又缺乏学科带头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提高也注重不够。

二、已有人文素质课程理念性与实践性不足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了部分人文素质课程,但其理念性和实践性不足已成为制约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人文素质课程的理念性反映了课程教学目的,同时也反映了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人的素质的理解,另一方面人文素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有助于人文素质课程理念的着地。虽然人文素质课程比较重视理念性,尤其是关注人的文化性、审美性、社会性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是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活动具有实践性,人文素质课程注重实践性意味着对人的素质的认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其关注的是现实中的人及其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人文素质课程也要注重实践性,考虑到人的人文素质发展的需要。

以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分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和基础部,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高职人才的培养。从三个方面能力建设的课程角度而言,人文素质课程很少,基础能力建设中有侧重于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方面的课程,社会能力建设方面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性,重视社团工作的作用以及社会实践、职业素养方面的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社会能力建设方面的课程并不能明显地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可见,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教育仍然很薄弱,人文素质课程较少,人文素质理念淡薄,人文素质课程建设尚缺乏经验。对于已有的人文素质课程还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文素质课程,满足在校学生的发展需要。

三、人文素质课程脱离职业活动特点

人文素质课程内容脱离职业活动需要或与职业活动联系不紧密,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人文素质课程脱离职业活动特点的显著表现是:人文素质课程脱离本校(院系)的实际情况,开设的课程并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以至于现有的课程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

第8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课群建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嵌入式是近几年发展最为迅速的IT领域之一,人才市场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包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内的全国很多高校及高职院所都纷纷开设了嵌入式系统专业。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是摆在专业建设负责人和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认清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成功的经验做法,在结合自身特点及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体系。

2专业特点

(1) 专业涉及面太广、综合性太强。嵌入式系统是一门“软硬兼施”、涉及多门专业基础类课程内容并具有较强应用针对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好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还要求其具有其他门类专业的常规知识(如通信,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等),被业界认为是一科入门门槛较高的学科。

(2) 在此之前,学生在算法设计、应用层编程上接触较多,而嵌入式系统需要大量的理解底层硬件和外设的工作原理,以及内核和驱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复杂的C语言和操作系统的概念,学生一下子无法接受,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3) 嵌入式系统往往与应用相关,处理器、操作系统等种类繁多,熟悉这些内容,仅仅靠课内有限的学时是远远不够的,这无疑要求学生们拿出大量的课外时间加以自学,这对他们的自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自学能力的培养普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训练。

3存在的问题

(1) 随着高校的扩招,包括重点大学在内的生源质量普遍下降。很多学生只愿学马上能用、容易上手的知识,这种现象在除重点大学之外的其他高校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亟待提高,没有这一点作为基础,任何教学改革都是无源之水,天方夜谭。

(2) 由于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的教师很难做到软、硬件都精通,很多老师都是在接受短期培训之后就给学生授课的,对相关基础缺乏全面足够的了解,实践经验有限。因此,目前学生实践活动普遍停留在应用程序开发的阶段上,底层内核移植、驱动程序的开发相对较少。

(3) 现有的嵌入式实验教学平台所配的实验,几乎都配备了详细的实验指导书,虽然老师们准备实验讲义的工作量减轻了,但学生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重复实验内容,不仅无创新可言,实验本身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4) 有限的课内学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尤其是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需要。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很多院校的实验室并未完全开放,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课内安排的实验更多的是为了配合课内理论教学的内容,一个实验一个模块,缺乏系统性,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系统概念。

4成功的做法

纵观国内高校的成功做法,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 普遍采取基于项目(Project-Organized)的学习方法,基于问题(Problem-Based)的教学方法。由此产生的实践教学目标明确,效率高。纵观实践教学成功的例子,普遍都是“Learning by Doing”,而不是“Doing by Learning”。

(2) 重视与博创、周立功、Altera、Xilinx、Microsoft、Intel、ARM等知名企业的合作,以获得最直接的技术支持。既能弥补课程资源的不足,也能有效地培养师资队伍。

(3) 重视和参加各种嵌入式大赛。很多学校,如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全球性的嵌入式大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们在大赛中得到了极大的锤炼,这些经验和积累也充实到教学改革中。在历届的“博创杯”全国嵌入式大赛中,哈尔滨工程大学多次获得特等奖,足以看出该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竞赛氛围,也积累了丰富的大赛经验和技术成果,并非一蹴而就。

5思考

看到一些理工科重点大学的成功做法,我们切记一定不能完全照搬,必须充分认识本校的特点,认真思考并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

5.1教师队伍建设

嵌入式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普遍不足,教师队伍建设十分关键。建议形成以专业负责人为核心,全员参与的教学队伍。由于实践辅导的强度非常大,一名教师往往也无法解决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创新实践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内容,因此我们要探索一门课以一位老师为主导、由多位老师讲授或辅导的模式。协同指导,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辅导的效果。所有教师都要苦练内功,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并真正投入到实践辅导的队伍中。周立功曾说,与他合作的研究生导师必须亲自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不能只是指导。

5.2管理体制改革

很多嵌入式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高校,都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学生积极参与,二是教师主动投入,三是领导足够重视。竞赛的主体是学生,由于竞赛是自愿性质的,面对每年各种各样的嵌入式大赛,很多高校根本就没有学生报名。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学生的个人基础外,笔者认为在于引导不够、宣传不够、激励不够。北京交通大学的做法是如果要申请保送研究生,必须有这方面的竞赛经历甚至获奖。另外,很多高校考核教师主要看科研,指导学生实践活动要占用大量的时间,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很多教师不愿投入精力,而仅靠个别教师指导是无法形成合力的。北京工业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仅有八人的教师梯队,大部分教师都直接参与指导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也十分重视,投入专款建竞赛训练基地。

5.3教学与科研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实践证明,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没有深度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规定,课程教学必须与教师的研究领域紧密相关,他们追求深度甚于广度。国内在嵌入式领域的著名高校,都十分重视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如同济大学与微软在移动方面合作,浙江大学与Intel在多核方面合作,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嵌入式系统与特定行业应用密不可分,泛泛的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5.4课群建设,课程整合

我们发现,导致学生失去兴趣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课程太多,压力太大。如我院近几年相继开设了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汇编语言、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嵌入式软件测试、课程设计等课程,要通过考试,学生们必须完成相应任课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学生们普遍感觉很累。如果通过一个大的Project,将嵌入式汇编、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课程内容有机的整合起来,让学生得到系统级训练,作为内容的提升,可以让学生在嵌入式软件的优化、功耗的降低、可靠性设计等方面作些研究和实验,甚至可以延续为毕业设计题目。因此,必须以专业为基础,进行课群建设。

5.5教学方式改革

嵌入式系统实践性很强,且有一定难度。建议采取自顶向下(寻根究底)的教学模式,这也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建议学生们最好有一点单片机的基础,初期用现成的学习板,尽量简单,后期可尝试自己设计,从硬件到软件完全自己做。不仅要进行软件的设计,而且还要进行硬件电路的设计和制作,以及软硬件系统的联合调试,使学生建立相关课程之间知识的有机联系。让学生熟悉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原理图和PCB绘制、元器件采购、电路的焊接和调试、嵌入式软件开发等各个环节,使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真正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必须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因为真实的项目有很多约束,而这正是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必须分层次要求和考核。针对实验教材过于详细的问题,建议任课教师对实验重新进行逐一设计,制造一些问题,尽管工作量很大,但确实十分必要。要发挥教师指导、教练的作用,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中要讲思路、思维方式和方法,具体知识让学生自学,并记录遇到的问题,长时间无法解决和典型、普遍性的问题再在课堂上统一讲授。建立资源库,尤其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资源,建立答疑库,逐渐积累丰富。好的作品建立音视频录像永久保存。这样第二年的项目可在此基础上再有所发挥。

5.6教材建设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基础也不一样,建议自编讲义,结合教学大纲更多地融于自己的研究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思路也会更加清晰,从而可以在教学中传授更多的经验而非简单的知识,条件成熟时还可以公开出版,很多高校都有类似的做法。

6结束语

任何一个专业从新生走向成熟都需要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探索与磨合。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学校的特点、生源的质量制定符合自己的培养计划,根据教学反馈,实事求是,不断调整。教与学都必须苦练内功,不断积累,切忌急功近利,肤浅浮躁,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才能实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柳翔. 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5(5):53-55.

[2] 牛建伟,张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嵌入式系统课程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8(7):64-65.

[3] 韩德强,孙燕英. 北京工业大学“嵌入式系统”精品课程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06(8):12-14.

[4] ALBERTO L. SANGIOVANNI-VINCENTELLI, ALESSANDRO PINTO . An Overview of Embedded System Design Education at Berkeley[J]. ACM Transactions on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s, 2005,4(3):472C499.

第9篇: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乡镇中学;教育改革;历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78-03

在过去或传统的中学教学中,历史一直被看成是一门副科,主要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在偏重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的情况下,历史学科往往不被重视,相应地不少课程教学就逐渐滑入教师照本宣科、学生随性选择听或不听的局面。近年来,在全面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随着高考内容和模式的变化,这一情况才开始发生改变。与以前相比,历史学科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其教学模式和方法,仍是教师一味灌输知识以提高考试成绩,却不管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消化历史知识。

令人欣慰的是,为了与教育改革相适应,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开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参与课堂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注重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不过,全面教育改革背景与过程中的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下面以乡镇中学为例,对于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做一简要分析,以期对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改革的普及、深化和完善有所帮助。

一、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切实提高

中学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和提高一直都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学习自主性的缺乏则是一种常见现象,对于任何学科而言都是如此。就历史学科而言,除了个人成长阶段的因素,即由小学进入中学的学生,其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均不高以外,还有相对特殊的外部因素,其中有些还与过去或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关。

其一,历史学科是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之后的新课程,学生对其本应充满新鲜感,但这一时期的学生也正进入或开始进入青春期,逆反心理较重,因此对于他们认为没有兴趣或不甚重要的科目,就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其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应试教育思维和模式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在学生乃至部分教师眼中,对于考试和升学而言,只有语文、数学、外语等才是头等重要的正科目,而历史则是只有次等重要的副科。因此,在实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考试总分占主要比例的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就成了重心,对于如历史学科等所谓的副科,则并无严格的要求。即使对于高考而言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历史学科也没有得到切实的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相对应付的现象基本上是一种常态。结果就是历史这个需要长时间不断积累的科目,就被分解成了零散而不系统的知识点的简单讲述与死记硬背,从而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助于他们对历史本身的理解和认识。

其三,认识历史需要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历史既是一门新学科,又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只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学生才强迫自己去学习和记忆,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尽管如此,学生们还是会基于多学科压力而在事实上偏重于所谓的主科。对于历史这样的副科,力不从心的情况也已是司空见惯,致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放松了对这一学科的学习。然而,历史是一门需要记忆的科目,而且要反复记忆和练习,学生一旦放松对历史的学习便会导致历史成绩下滑。

要学好历史知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内部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便成了最核心的问题。“轻初重高”是中学的一贯教学方法。由于中考中历史所占分值比例小,仅75分,对中考的总体影响不大,致使学校老师和学生普遍不重视;在高考中,历史被划分到文综,分值为100,有明显提高,这也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这在课时安排上也能看出来(初中一般每周两学时,高中一般每周四学时),提高了历史科目在中考中的分值比例,能引起学校老师和学生对历史的充分重视。上述课时安排形成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普遍不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显得慵懒和懈怠,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带动学生参与课堂,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爱学习,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的个人形象影响着中学生的听课状态,不少学生以个人对授课教师的喜恶来决定是否喜欢授课老师所担任的科目。如果教师在学生当中的形象不够完美或魅力不够,就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个人形象,让学生喜欢授课教师,对其担任的相应科目产生兴趣,是不可忽视的细节。

相对于学生自身因素,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外部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完善,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当然,智力培养和情感教育也不可忽视。现代教育应该使教出来的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的知识,还应该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以求有效地向学生传递先进的、科学的、真实的知识。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1]也就是说,要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和质量,只有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一方面,学生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枯燥,未能给学生以正确指导

中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这一点城市里的中学显然走在了前面。在乡镇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所用甚至所能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是单纯的口头讲述,缺乏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因而无法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新课程的开始,关于远古时代的中国历史,基本上都只是简单地介绍元谋人、北京人的大致情况,既缺少相关的故事情节,也几乎没有形象生动的文字和其他材料。那样的教学方法和没有延展性的内容讲授,可以说根本就不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

其次是教师教学缺乏详细的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上资源也丰富了起来,这对任何一门课的教学均属有利因素。有的中学已经开始利用网络资源以增强教学效果,不过,多数教师只是将搜集到的资料给学生作填充式的讲述,而对资料与教材知识的结合和联系并不紧密,故而无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乡镇中学与城市中学的教育存在差距或差异。比如,乡镇中学的教师基本不会让学生课前或课后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也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关讨论和参与教学。学生很少参与课堂,就很难形成发散性思维,历史思维也就难以得到增强和提升,更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历史。

以四川省达州市渠县某中学的一堂历史课为例。根据课程进度,该堂课讲述“”。据了解,老师没有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教材(预习)。在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地念完课本内容(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却没有向学生提出相关的课堂问题,要求学生作相应的回答;学生也没有主动提出问题向老师寻求解答。整个课堂进程中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讲述”完“必要”的内容之后,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去进一步了解与有关的其他知识(拓展知识面),只是告诉学生要记住某一部分内容和要点,并强调其属考纲内容。除此之外,老师既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没有讲述教学疑点,甚至几乎没有参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很明显,通过那堂课,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了老师传达的“知识点”,对这一段历史,学生可能并没有理解和消化,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该堂课可以说是一堂十足的应试教育课。

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然而这样的现象在乡镇中学中却是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要摒弃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追求创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不能单纯地只运用讲解法来传授知识,而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比如在这堂“”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探究型学习法,将探索和讨论相结合,在讨论中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如此教学就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精心的设计与教师情感的投入,以达到良好的预期课堂效果。每一堂课,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有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材料;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寻求解决的方法,以求达到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课堂,拓展思维,对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后,布置相关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联系的、多维度的思考方式和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具辅助教学。仍以“”的课堂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展示地图,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地理概念,了解当时的世界局势,对历史的发展有一个全局观。同时,教师应注重历史发展的横向与纵向联系进行讲解,[2]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发生,而不是在其他时间段发生;进而讲解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使学生树立全球史观,而不是片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如此即可让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轻松和有效。

应当注意的是,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并不意味着可以由学生主持课堂,以致忽视了现代教学论的共识,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3]

三、缺乏完善的教学材料和设备

任何学校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学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设备。这方面乡镇中学长期以来都不能与城市里的学校相比,尤其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资源。

首先,一般乡镇中学均缺乏图片和图像以及影像设备和资料。比如城市学校早已通行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和课件,在乡镇中学中就几乎看不到,因此教师的授课就仍然或不得不采用传统的口授办法。一方面,教学就显得枯燥无味,课堂也变成了教师的课堂,学生只是像录音机一样复制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对所学的历史知识形成直观的认知,遑论深入的思考;与此相应,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也就打了折扣,最终变成被动记忆,而不是主动地学习和理解。

其次,乡镇中学的图书馆建设基本上都落后于城市里的学校,相关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比如缺乏必要的尤其是教材内容以外的相关图书和资料,以供学生阅读参考,这就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教材和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层面。加上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而轻视历史等所谓副科的现象,因此学生几乎不会主动寻找课外读物,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主科的学习上,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隘,对历史问题缺乏见解,这也是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历史学科和理解历史的重要原因。

政府应对此现象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加大对乡镇中学资金的投放力度,完善教学硬件、软件设施设备。在教学中,为教师提供条件制作课件,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带动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变得生动、丰富起来。开设图书馆,并大量购置相关课外读物,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有利条件,开阔学生的眼界。

另需提到的是,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特别重视正面宣传爱国主义。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向学生传达错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历史真实的本身,使学生形成不太正确的史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顾及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又要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真实现象,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真实认识和了解历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史观,才能培养出具有真正爱国情操的人才。

由于应试教育的缘故,为了追求高分,老师片面要求答案的严密性、标准性,造成学生迷信“标准答案”,遇到问题只是回想老师或教材给出的标准答案,而不积极思考、分析,致使学生的答案如出一辙,全都局限于读死书,背诵考纲、知识点,颇像古代科举中的八股考试,这也会抑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在实施第八次教育改革后,教科书由国定本改为审定本,教材的选择呈现出多样化。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与此同时新的教育改革也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在历史课程教学与史实之间达到平衡或协调,而不是只偏重于应试教育,这对于客观科学地进行历史教学非常有益。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部分学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数乡镇中学的教育改革,尚停留在起始阶段,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起步。除了部分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或存在不负责的态度之外,其重要原因还是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缺乏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前述乡镇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种问题,或许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通过这一并不全面的观察和分析,应该可以看到包括历史教育在内的乡镇中学教育的一般状况,以及乡镇中学教育改革所要面对的已经存在的和正在产生的诸多问题。要改变上述状况或解决问题,除了改变教育考试模式与提高教师素质等内在的教学因素以外,还应有相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配合,以解决诸如多媒体设备等相对外在的问题。否则,社会期望值非常高的教育改革,就无法普及和深入,或者只会停留在口头或书面上,而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和实现。

参考文献:

[1]罗建荣.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