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课堂教学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活动
在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论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材的把握,还是教法学法的选用,单凭一个教师的力量是有点力不从心的。依靠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做到对各个专业都进行细致的备课,而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则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解决办法。集体备课是同一学科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研讨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提高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水平做好充分准备。
一、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活动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每年都会开设,教学对象非常广泛,基本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读该门课程,因此,该课程每次开设时都会安排多名教师共同教学。在正常的教务排课中,同一名教师在不同学期可能会上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同一门课程,这对一门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来说,教师要对不同专业学生备好同一门课,由于教法学法以至上课所用到的案例都会有所不同,这对于一个想备好每一节优质课的教师来说是很不容易的。因为一节优质的课堂教学是应该包含专业特色的,如果教师还是按传统的方式各备各的课,这不但不能减轻教师的备课工作量,而且还局限了教师的备课思路。为了能更好地开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活动势在必行。
通过备课组的活动,一方面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有利于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还能增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关心,增进同事间的友爱。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活动的实施步骤
1. 制定教学计划。学期初,备课组长通知全组成员领取教材,要求在集体活动前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初步制定个人学期教学计划;在第一次集体活动中,共同研讨,反复交流,综合组员意见及建议,最终确定备课组学期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一旦确定,备课组所有成员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必须按计划及进度进行教学,过程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允许两到四节课的教学进度差异。
2. 确定备课组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中心发言人。根据成员的上课时间安排表,找出所有成员都没课的时间进行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地点必须选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因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以操作为主,需要多媒体来展示教学案例。备课内容以单元式进行划分,主要划分为Windows系统基本操作、Word文字与表格编排、Word版面设置编排及文档编辑、Excel工作簿操作、Excel数据处理、PPT演示文稿的制作与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综合应用以及Internet网络应用这部分。中心发言人的确定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为了达到更高更优质的备课效果,首先由成员以其最熟悉或最感兴趣的部分自行挑选,然后经全组成员综合讨论才最终确定。
3. 落实集体备课环节。课前1周或以上,中心发言人汇报个人构思——成员交流讨论——组员达成共识——形成各自教案(学案)——总结反馈上一次课程的情况——反思完善教学资源。即中心发言人在上课之前向全体组内成员进行说课,说明教学课题和内容、教学课时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配置课内课外作业素材,对特用案例进行使用阐述;然后成员对主讲人的说课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各抒已见,形成意见比较统一的实施教案;再而由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上课教案;最后在每次课实施后,教师根据自己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研讨的内容进行反思,再次修改完善教案,把反思完善的教学资源共享到备课组中,供以后借鉴。
三、开展备课组特色活动
1. 实行新旧教师“帮教帮学”活动。为了能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参考“帮教帮学”的实施方案,在备课组内也实行新旧教师“帮教帮学”活动,这一活动不但能快速让新教师进入角色,而且还进一步加强了备课组全组成员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整体水平。
2. 组织听评课活动。在备课组内经常组织听评课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备课组教师业务上的学习。在活动中大家通过互听互评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每次教师听完课后立即组织小组评课,通过自评、他评、小组评的方式进行。先由任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然后由每位听课教师对该课进行优缺点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再由备课组长或科组长作总评。通过大家共同研讨使课堂教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是把集体智慧和个人的特长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最终达到多赢和提高的目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以其专业特色,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主要可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以“备课——说课——观课——议课——总结”的步骤进行;二是采取网络形式,如开设QQ群,发起不限时不限地的网络研讨活动。其中网络会议的形式,由于其对于内容的可见性、持久性、会议的不限时不限地性,使得各成员在每次发现新问题时,能够即时发问、研讨,采取这种方式,备课组每次展开的专题研讨,成员们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表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专题研讨资料的保存与共享。
4. 引导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式活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当下教育改革实践中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教师的成长主要表现在其获得的教育教学成果,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其范围很广泛,包括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课题等。作为一名教师,都希望有自己的教学成果。在备课组内,适当引导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式活动,对备课组的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例如编写教材,备课组是汇集众人智慧的载体,其教学资源比个体教师丰富很多,在组内针对课题鼓励成员集体编写教材,是一项受教师所喜爱的能形成教育教学成果的活动,因为编写教材不但是备课组形成重要成果的方式之一,也是各成员教学成果的一种重要体现。
四、集体备课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 注意教学的统一性和独特性。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共同研讨、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等必须统一,否则,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同时教师必须清楚备课只是讲课的基础,讲课以备课提纲为指导。教师在集体备课后要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班级的特色,教出自己的风格,展现其教学的独特性。概括地说,备课要统一,上课在不离开备课提纲的情况下,可以百花齐放。
2. 注意备课的完整性。计算机应用基础划定的备课任务之间存在既独立又连贯的关系,组长在分配备课任务时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内容的完整性。过程尽量以单元或章节来划分,如果一节内容需要两次课或以上完成的,最好由一人负责。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特色,各备课任务可以项目式展开,项目之间设定其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备课的完整统一性。
3. 注意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每次备课组活动后,注意收集与整理中心发言人的备课提纲、上课案例、各组员的实施教案、实施案例。可开设备课组资源库,备课组成员通过资源库获取相关的信息,每一位教师都能随时调用它、完善它,也可以把要发表的文章、试卷、案例等内容上传上去,完善备课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之成为备课组建设的有力支柱。
4. 注意活动设计的激励性。备课组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各成员能否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应具有激励性。而活动的开展是否关系到成员的自身利益,是否给成员的发展起到一个促进作用,这是活动设计同时要考虑的问题。
通过担任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组组长几年的经验,在开展备课组活动中实施以上策略,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气氛浓厚,教师备得轻松,课堂质量得到保证,学校连续几年组织学生参加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考证通过率逐年递增,最近一次全校平均通过率已达到93.25%,远远超出广东省平均水平。在备课组开展的教育教学成果式活动中,针对“广东省技能鉴定中心计算机应用基础四级考证”,全员编写了考证辅导解答丛书作为校本教材。总之,要开展好备课组活动,要以人为本,以教师能更高效地备好一节课、以学生能学得更有效为目的。
(作者单位:增城市广播电视大学、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吴永军.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钟红.关于加强学科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6).
集体备课是在个人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研活动。它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它成了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其价值取向就在于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就集体备课对教学的作用淡几点看法。
一、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多数教师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实践的还是应试教育,在教师整个受教育以及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一些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育思想被许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加以强化。再者,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总有知识的死角,即使本人从事的工作或专业科目也是一样,永远有遗忘的东西,也永远有“新大陆”,要使自己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就必须加强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社会知识,学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集体备课,进行教学课题沟通,构建和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及教学成果交流平台,加强课题研究,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对别人的教案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备课组都集中大家的智慧,一起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究如何把教学内容落到实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突破重、难点,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担任班级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探讨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因材施教。集体备课,使教师广知博闻,转变观念,把教育思想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会更加有的放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集体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
目前基层学校的教科研,一般备课范围仅仅局限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应该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否则易流于假、大、空.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想办法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进行拓宽,在教学的反思、教学的环节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大家坐在一起,相互交流,课题探讨知识的深度、广度,脱宽教学知识面。只要共同研究,就可以就一堂课的知识点、素质点、能力点、挖掘点甚至考试基本点进行讨论,可以就一种模式、一种教法、一个主题、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可能等进行讨论,让大家有所收获。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能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一、营造和谐的教研环境,促进教研成果转化
宽松、和谐的教研环境,不仅能愉悦教师的身心,而且还能促进教研成果转化,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1.基于教师的“教研沙龙”。多年来,教师研究的个体化阻碍了教研成果的转化。惟有教师集体参与的教研,才能形成一种研究氛围,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产生许多问题、困惑甚至牢骚,因此,需要为其提供畅所欲言的场合,以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去探讨。只有当老师获得了信任和尊重,教研才会取得实效。在沙龙中,我们让教师们寻找课堂教学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并通过示范课或教研课的实践操作去解决这些困惑与问题,使教师逐渐明确了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道理。
2.基于课改的“专题培训”。“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如果没有真正触动课堂的话,那么这种改革就不能说是真正改变了学校生活和教师行为。”我们力戒“为教研而教研”,开展了“立足新课堂,促进新课改”的系列专题培训:教研室专家的“优质课课例分析”;校骨干教师的“课堂案例分析”;教学能手的“优质课展示”等,让老师们将优质课资源与日常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
3.基于发展的“成果展示”。我们发现,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之间缺乏竞争意识,但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却非常在乎同伴的想法,都有超越对手的愿望。这是有利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一道涌动的暗流。我们结合学校实际,以课堂为中心,开展分层课例研讨活动。35岁以下教师上竞赛课,35至45岁教师上研讨课,45岁以上教师说课,学校领导、同学科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这样就使不同年龄的教师都在新课改中成为了主角,从而使课堂永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古人云:“大智者朴实无华,小智者华而不实。”教学与做人是相通的。打造有效课堂,就是要把课堂尽量锤炼成“大智者的教学”。众所周知,获优质课奖是学校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学校教学的研究成果。但教学、研究和研究成果都不是教育的目的,而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只有落实到教育实践才是最终结果,只有重视了研究成果的转化,才能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学校不断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实施了优质课资源转化四大工程,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
1.“1+1结对子”工程。为了使优质课成果的转化落到实处,以促进教师尽快成长,我们开展了“1+1结对子”活动。我们改变了“新老帮扶”的格局,给老师们自由选择的空间,既可以是“新老帮扶”,也可以是“同龄互助”,鼓励获优质课奖的教师主动结对子。这项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
2.捆绑考核工程。我们制订了每年一次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选制度,对各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常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各项比赛成绩以及校“教学能手”评选所占比例等进行捆绑考核。在这样的机制下,各个备课组都形成了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教研团队,获优质课奖的骨干教师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优质课资源不仅在获奖教师的课堂上发挥作用,还可以辐射、渗透到其他班级的课堂上,从而达到了优化教研组建设的目的。
3.活力引擎工程。学校在教学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参加市级以上参赛、学习听课的教师,回校后要主讲一节示范课或讲座(获得校、县优质课奖的教师才能参加市以上级别的学习等),以实现优质课资源的有效转化。学习并汇报的老师领略到了成功带来的荣誉感,激发了他们深入研究和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广大教师主动学习,扎实教学,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4.专业成长记录工程。我们将每位教师每年接受的各级培训、参加教学教研活动、主讲优质课、课堂教学质量和获奖论文、案例、教学反思等收入教师成长记录袋,对获奖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教育教学量化考核中。
三、搭建教师展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成长的载体是课堂。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展示平台,力求面向全体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找到自己的舞台,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够在更大的空间里学习成长,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成果转化的大众化。
1.规范常规课。课堂在学生的一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课堂的平凡与神圣,让我们不能不充满敬意地对待它,不能不以充满关怀的神情去注视它。对此,我们制定了常规课管理办法,实行“即兴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及时与授课教师面对面地交流,对各类课堂进行剖析,明晰改进教学的思路,促使每一堂课都达标。
2.注重优质课。“以赛促教,以研促赛”是学校优质课成果的转化形式。每年一次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施展才能的平台,鼓励他们把教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师自愿报名参加县级优质课比赛的方式,让他们在享受优质资源的舞台上表现自己,感受成长的幸福和快乐;获市级以上优质课教师每年要上不少于2节示范课的制度,让获奖教师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在活动中体会责任感和自豪感。
根据中心校学年教育工作要求,我校教育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校学的总体目标,抓住机遇,凝心聚力,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科学管理为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素质教育的质量
1、开足开齐课程计划。我校严格按照《小学管理规程》和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科课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计划,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抓好第一课堂教学。学校抓紧抓好各年级的备课。每位教师要利用40分钟的时间上好每一节课,构建智慧课堂,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教师教学设计力求多样化,课堂语言要充满智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宽容与善待每一位学生,凸显探究,走进生活,开发、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追求有效教学,张扬学生的个性。对每课的教学及时进行反思,写教后记。课后认真设计有层次的作业,及时进行反馈,巩固教学成果。
3、开发利用校本课程。为适应新课程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我校将继续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开设书画、艺术、舞蹈、读书、乒乓球课程。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4、继续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校内外培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人才的培育者,就应该自觉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身学识,不断完善自我,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抓好每周四的教研活动和区教委的培训,每周二的业务学习不能松懈,教师不断增强自身的素质,成为智慧型的教师。
5、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对教学全过程实施科学管理。并且实行不定期抽查教师常规工作,对教师的完成工作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做到奖惩适当、赏罚分明。坚持随堂听课制度,互听互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18节,并做好记录和评价。
6、开展读好书、诵经典活动。“在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们感觉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让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德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校将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并将此活动成为全校学生每天都要进行的“规定动作”,形成制度化。以此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建立好学生的唐诗宋词和我一起成成长笔记。
9、各年级各学科要抓好每课过关、单元过关及后进生的补缺补差工作,做好单元、期中、期末测验、评卷、质量分析工作。
(二)搭建平台,培养名师,提升学校品位
1、不断增压,夯实教学基本功。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希望所在,所以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苦练三笔一画一话,每学年自身进行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每学期举行一次公开教学研讨课,学校进行评选,给予适当的奖励,列入教师年度考核。每年教师节举行师德演讲。人人参加学校的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学校将优先推荐他们参加各级各类学校的业务培训进修,并且从优秀的青年教师中推荐各级各类的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发挥中年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要求老教师榜样化,中年教师典型化,青年教师骨干化,形成和谐一体化。中年教师要与青年教师结对子。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观摩。每学年进行一项课题研究,以论文的形式结题,参与学校的课题评选,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3、培养科研型的骨干教师。所有学校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都要参加学校申报的课题研究,从而培养他们成为科研型的教师,邀请各级各科骨干教师在校内讲座,对学校教研工作起到引领作用。
(三)继续抓好科研工作,创新我校的教育教学特色。
1、学校鼓励教师把问题当课题,鼓励教师捕捉教学过程中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抓课题研究 推动新课程的实施。继续做好校、区、市级课题的研究审报工作,做好材料收集归档工作,做好课题的阶段性实验小结,每个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的研讨工作,研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加以解决。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班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2、加强校本教研,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本着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让教师做到思考与实践同行,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提升教育智慧的宗旨,组织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认真做到:课前研究学情,课中关注学情,课后反思学情,师生获得共同发展。每位教师在校级范围内上好一节“精品课”,注意渗透课题研究精神,能合理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展示自身教学风格。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后反思、案例分析、教学随笔等,第6周,我校将开展“授后小结”展示研讨活动;第13周,开展学科“案例评析”,让全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与研究反思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3、在学生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尤其要开展社会的调查实践活动,撰写小论文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活动内容可以是道德品质方面的;也可以是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的;还可以是动手动脑,培养生存能力方面的。总之,要达到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
(四)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扎实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进一步规范上课、备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考核、兴趣活动等工作。教导处将加强平时的检查、督促和考核力度,检查结果与考核相结合,同时结合学生座谈会、家长评议、教师互评和教学成果展示等形式,对照“学校月考核”的要求,正确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并加强课堂教学情况的测试反馈,交换听课意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对于“六认真”工作的补充说明:①本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所任教的每一门课均必须有备课,并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各学科每位教师均采用手写形式备课,杜绝照抄照搬教案,都要在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②教案所备的每一课时都必须写有50字以上的“授后小结”,内容可以是分析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存在的问题或改进的方法等。③上课铃声响确保每一名学生进教室上课,尤其是到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要求清点人数,防止个别学生滞留原教室或别处而发生不良后果。④各学科作业适量,严格做到“作业日日清”(作文、小练笔、试卷除外),作业有做必批,有错必改,批改尽可能做到准确无误。美术或思品等考查学科的作业,有的需要做在课本上,还有的需要做在练习册上,请督促学生完成并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均需保存好备查(科学课也需做书面作业)。此外,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每节课都必须有上机记载或实验记录。全面提高各门学科教学质量。重视体育卫生工作。认真贯彻体育、卫生两个工作条例,继续抓好“两操两课”,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通过专题讲座、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切实加强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效益和质量意识。各学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探索教学途径,不断实践总结,使“向四十分钟要效益”真正落到每堂课。全校师生要根据“早、紧、实、精、活”五字教学要求结合学科特点,钻研业务,认真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投身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中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要加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根据学科特点,在预习复习,作业规范,听课笔记,实验操作,课外阅读,文字书写,思维方法等方面制定统一要求并付诸实践,各学科要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多动脑筋,动手开拓思维,多想办法,实现创造思维,让课堂教学具有灵活性,教导处将组织课堂教学评估考核,加强管理。
(五)、继续搞好体育、艺术、计算机、健康教育和综合课程及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严格按照上级规定开设体育、艺术(音乐、美术)、计算机、健康、环保和综合课程及研究性学习,开全开足,任何一个教师不得随意占用。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2、体育、艺术教育要克服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困难。在课堂规范化,质量优良化上下工夫。
3、重视体育教学、课外活动和体卫工作,卫生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健康工作,要做好卫生知识、及常见病的防治,传染病的预防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有计划地安排好讲座。要做好学生的健康档案和学校卫生资料工作。开足上好信息技术课程,克服学校师资薄弱困难,把课上好上生动。
9月份:
1、做好开学工作,落实课务,调剂新书。
2、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制定教导处工作计划。
4、落实新教育实验课题的研究工作,检查阅读课的开展及课前二分钟的古诗诵读。
5、召开各年级班长和全体班主任会议。
6、学习有关学科新课程资料。
7、作好课堂教学情况随机调研的准备工作。
8、安排好本学期校教研课活动。
10月份:
1、各学科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正常开展教学活动,。
2、本学期第一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做好记录。
3、做好学校专用教室的安排管理工作。
4、组织教师研读教学参考书。
5、少先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6、教导处组织教师进行随堂听课。
7、幼儿园和小学衔接工作教师相互交流听课活动。
11月份:
1、本学期第二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做好记录。
2、春季运动会。
3、中心校艺术节的前期准备工作。
4、作好课堂教学情况随机调研的准备工作。
12月份:
1、教学常规管理,随堂听课。
2、学生经典诵读汇报展演。
3、本学期第三教研活动的听课、评课活动,做好记录。
1月份:
1、教学工作检查。
一、黄冈中学教育文化引领下的办学理念与特色定位
1. 办学理念
黄冈中学广州学校传承总校勤学、乐思、致用、创新的优良学风,实施“宽而有度、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
“宽而有度、和而不同” 就是“宽容而不失规范,和谐而不失个性”的教育理念,是把黄冈教育文化和岭南文化充分融合,把黄冈智慧教育同广州区域性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直观性,更具有启发性。主要有四点:一是正德厚生;二是敬业乐群;三是遵规守则;四是严谨治学。为此,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对每一个教师提出了“三严”“四优化”的要求。“三严”即“严格要求、严谨治学、严于律己”,“四优化”即“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通过这些使学校形成了“观念转变―从培养知识青年到培养创新人才;方法优化―从授业解惑到探索发现;体制创新―从单一模式到多种形式办学”等三大教育教学特色。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从教育到育人,他们也关注考试,研究考试,但不唯考试。他们的教育,不是培养“考生”,而是培养“学生”;不是把课堂变为按工艺流程进行人才生产的梦工厂,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鲜活的人来造就。对传统的教学方法,黄冈中学广州学校实行改革,把黄冈文化和岭南文化、把黄冈智慧教育同广州区域性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追求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把握的是一个从容恬淡的过程,提倡的是春风化雨般的感化。让学生顺其自然地发展,而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传授四大课程体系,培育智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获得优秀学习成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德商(MQ)、情商(EQ)、健康商数(HQ)、逆境商数(AQ)、生命商数(LQ)等,培养学生优秀品德、与人交往的能力、保持健康体魄的能力、身处逆境迎难而上的能力、树立正确人生观等关键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2. 特色定位
学校把智慧教育、智慧教学、智慧活动、智慧管理作为特色定位的核心。
智慧教育教学主要体现为学秉行“注重知识,更注重方法”的教学特色、“注重智商,更注重情商”的德育特色、“注重成绩,更注重素质”的学生培养特色,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能力。
智慧教育主要体现在怎样用创造性工作改变传统的德育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和灵魂,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智慧活动就是通过别开生面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创造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智慧管理就是通过创新型教育和激励机制,让学生实现从制度约束到自觉遵守、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接受教育到进行自我教育的转变,努力培养和打造具有教育智慧的教育工作者队伍,用智慧培养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智慧教育教学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同国家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保持了一致,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体现了学校特色教育的独特性、科学性、整体性和稳定性。
二、特色课程的组织实施
1. 建设一支有特长、能力强、素质好的智慧型教师队伍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来自这个学校有特长的教师,以及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升华。促使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并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扎实的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上述目标的要求,学校积极吸纳教师中有专业特长的教师,确定全员参与的组织形式,为特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黄冈中学委派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学科带头人担纲教学;引进黄冈名师,引进经实践检验正确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 按照高质量标准组建师资队伍,注重一流师资队伍的引入和培养,确保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达到业内高水平;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学校拥有一大批具有良好政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全面育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创办智慧特色学校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因此,学校在创建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培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的特色教师。
一所学校办学有特色,这所学校的教师必定普遍有特长;反之,一所学校的学生普遍有特长, 教师必须具有教育智慧。因此,在智慧特色创建中,学校采取扎实的措施,激励教师用智慧启迪智慧, 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及时总结,使学校的智慧特色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2. 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物象化建设
龙飞凤舞,豪情在热血中诗意地涌动,站在大门前,立刻从心底升起望眼世界、胸怀宇宙的凌云壮志;大门两旁的十六字校训赫然醒目,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美不胜收,显示出浓厚的人文景观。走进大门,迎面是一面巨型碑刻,用行书、楷书、草书三种不同字帖镌刻了荀子的《劝学》、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以及的《沁园春 长沙》,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每天同学们都要在这里驻足,凝神遐思,感受伟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强烈的精神力量,激励着自己为祖国发愤学习的理想和信念。
天光云影,生命在梦幻中诗意地绽放。 碑刻的后面是一个大型的灯光鱼池,里面有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各种金鱼几千头,在各式灯光的照射下,在蒙蒙喷泉的浇灌下,鱼儿在里面自由自在地游玩,不禁想起柳宗元的“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来了。每当课间休息,老师同学在此停留,就会体会到“潭影空人心”的闲适,疲劳一扫而光,充分体现了校园的生态化。
再往正前方走,是一个几十级的台阶,寓意着步步走高和勇于攀登,上了台阶,中间是一个大型音乐广场,两边分别是行政大楼(包括图书馆和艺体室)和实验楼。每到重大节日和举办活动时,音乐广场上五彩斑斓的灯光和美妙的音乐,为师生梦呈现出如梦如幻的境界。
3. 打造特色课程,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确立一个核心理念
“若水”:如水、像水之意,《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以“若水”为核心理念,体现了清照小学如水般容清纳浊的宽广胸怀,润物无声的无私大爱,坚忍不拔的执着勇毅,淡泊明净的高远心志,意在激励学校以水为镜,利万物而不争,教书育人、造福一方。
“清照”:清澈明亮之意(《汉典》),也是一代词宗李清照之名,借才女灵气,承古往今来,以此为核心理念,意在激励学校传承清照精神,弘扬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博爱刚毅的品格、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多才多艺的少年风采。
以“若水清照,文化育人”为办学理念有两层含义:一是缅怀亦刚亦柔、婉约若水的一代词人李清照,将清照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并发扬光大。二是结合得天独厚的泉水资源,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融入教育内涵中,淡泊名利,润物无声,若水育人。
以校名为理念,充分体现学校理念文化的独特性。
打造六大文化体系
以“若水・清照”核心理念为引领,明确了“美德与智慧同行、健康与快乐相伴、个性与特长齐展、传承与创新互融”的学生培养目标,
逐步形成了具有清照特色的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六大文化体系。
明雅拓新的课程文化
“明雅” 、“拓新”,体现了 “若水・清照”的文化内涵,激励学校在启迪智慧的同时如水般明净蕴育雅行,塑儒雅名师,创高雅课程,育文雅之才;在课程建设的浪潮中激流勇进推陈出新,提升突破,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我校的课程体系分三级:
――国家课程:语、数、外、音、体、美、科学、品生品社、综合、信息等,全部开全开齐。
――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环境教育、廉政文化等。
――学校课程:清照文化、科技创新、艺术教育、社团活动、专题教育及社会实践等。
学校着力打造以清照文化为代表,以科技创新、艺术教育、京剧进校园等为重点的学校课程,构建“明雅拓新”的独具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体系。清照文化课程开设10年来,经过不断完善日趋成熟。学校自编了三套适合不同年级学生使用的清照文化教材,本学期将更新至第4版,清照文化课程及实践成果在接连获得济南市学校课程建设成果一等奖、济南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研成果三等奖的基础上,本学期将筹划《清照文化》特色研究教学成果专场展演。同时作为济南市京剧进校园特色学校,扎实开展京剧传承活动,组建“梨园新苗”京剧社,架构有层次的艺术教育,2010年举办 “弘扬国粹 走进经典”主题艺术节;2011年举办 “京剧进校园”专场演出;参加 “济南市中小学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红色经典’京剧演唱会”;2012年《大闹天宫》作为山东省文博会开场演出;2012年6 月CCTV-11《快乐戏园》栏目主任张辉来我校考察京剧进校园活动,对京剧艺术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录制的节目在CCTV-11播出。围绕大型剧目《走近李清照》进行排练定型,并将作为学校的传统剧目予以传承。另外,学校积极开辟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完善清照小导游团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为游客全程介绍百脉泉、眼明泉公园等。学校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多元课程体系将与“五节”活动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广阔的舞台。
乐学善思的课堂文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追求是构建“乐学善思 若水清照”的课堂。(乐学善思――《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如水般激流勇进、积极探索学习的意义,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水般明雅灵慧,在乐于学习的同时善于思考,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依托章丘市数学思想方法课题,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
――借助全市品生品社学科交流中心,开展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 “三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把握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培养 “心理智慧”――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展示“思维智慧”――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组织“交流智慧”――给学生自主的学习权利;追踪“活动智慧”――给学生广阔的学习时空。
厚德博学的教师文化
正身修德――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山东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教学常规》等,每学期召开一次大型《我与名师共成长》师德报告会,每月一次清照讲坛,每学期阅读2-3本优秀书籍。
榜样示范――为济南市、章丘市级名师成立工作室,(刘栋梁工作室、赵爽工作室、刘春霞工作室),为名师指导青年教师牵线搭桥,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发挥济南市优秀教研组的团队引领作用;积极申报教育科研课题并认真研究,倡导老师们打造学习研究共同体,将工作做成研究,将研究纳入工作,我校已有国家级子课题 、省市级课题20余项。
专业引领――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不同的平台: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优质课、学科带头人等,通过不断的考核和评定,给予质量认证和奖励。引领教师朝着“精、深、博、雅”( 业务技能精、道德境界深、知识视野博、生活品位雅)的目标不断前进。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要进行新的课程改革,观念的转变是先导。不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都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观念来指导改革.研究。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教研组采用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学习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认真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宗旨,把前握课程标准传达的新的理念,新视角,新要求。加强语文与学生生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控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2、实践是检验课改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唯一途径。本学期围绕“革新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实践课,汇报课,研究课,胡红霞老师的拼音教学,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向新形式下的课改迈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
二、立足课堂,攻占教学主阵地。
第一:活动的范围广。
每次活动,三年级语文教师都全员参与,都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大家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每一堂课是个体的劳动,集体的智慧!
第二:过程的学术性。
首先,在备课时,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从确定课题,选定教材,制定方案到资料搜集,课件制作等所有环节,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共同研究,让我充分感受到集体得温暖,我并不是孤军作战,本组的所有老师都是我的同盟军。同时,本组的各位老师积极进取的钻研态度,让我感受良多。
周老师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识字教学方面,闫老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合字典学习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李若莹老师注重引导学生找出字的鬼,根据规律分析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观察能力。体会汉字的造型美、保证熟悉匀称、美观。
阅读教学方面,李老师十分重视朗读知道,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自读自悟,方法得当,方式多样。涂娅莉老师一改传统的简单问答式,对提问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余定萍老师则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不拘泥于教师用书的提示,只要学生感受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其次,上课后,及时评课,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步步落得实,一步一重天。我和周老师教师有幸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成长。平常,两位老师经常到教室听随堂课,指出优缺点,并及时帮助我们进步。使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的踏实,干得起劲。
每节课必评,全程参与,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点评,使我们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不断完善,最后呈现出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周老师在上《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全组老师听试讲,点评,我所执教的《玩出了名堂》一课,更是得到了全组老师们的大力帮助,我的语音语调、环节的落实情况语言文字的感悟上,有所不足,再试讲,使上课的过程成为一个成长的过程,使我也受益匪浅。最后,个人全程回顾,全面总结。
每次教研活动后,老师们都将教学成果能动地、自觉地转化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的同时,并能从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每次教研活动都整合了教师资源,丰富了课程内容,旨在增加课堂厚度,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师生情感,实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彻底改变。
三、多学多思,“三人行,必有我师”!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面对“课改”,最大的挑战就是教师。在这方面,在网上我们倾听特级教师的课,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边学边做,这样省时省事,又实用。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自发的到其他年级学习课堂教学艺术,取长补短,力争更大进步。
四、分析差异、找准对策。
活力课堂导向――学习方式“三极融合”
我们认为,教育就是在特定情境下使学生自主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据此,我们将教学理解为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成果,而是为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我们尝试将课堂教学改革从三个维度入手:一是课前个体自主学习;二是课中小组合作学习;三是针对前两者无法完成的任务,沿用借助讲授的接受式学习。个体自主学习,强调教师的目标引领和方法引领;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内容的适切性和过程的全员参与;接受式学习,强调认识问题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法须从学生出发,解决问题的过程须学生的真实参与,教师不能自说自话。
活力课堂模式――“五环节教学”
五环节课堂教学,即“自学检测―互学解疑―导学提升―达标测评―自学引导”。自学检测,相当于传统教学的作业检测,检测效果借助教学软件即时反馈。检测的目的不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讲,而是为了确定哪些内容可以不讲。互学解疑,即将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解决。导学提升,即对合作学习后遗留下的问题通过教师讲解解决。讲解突出换位思考,启迪思维,有效互动。达标检测,即以习题检测方式验证教学效果。自学引导,即布置下一轮预习任务,下发导学资料包,结合预习任务做预习方法指导。
活力课堂前提――有效导学
有效导学是生成活力课堂的关键,实施方式是资源包导学。资源包包括:以任务方式明确学习目标;以问题链方式形成学习导航;以问题对应资源方式引导学习方法;以微课程方式解决疑难问题。导学特点是:确定目标突出学生视角;问题链要体现学习过程;资源体现与学习内容结构的对应和方法的类同;微课程简明扼要,短小精炼。导学目的是将新知学习转化为运用已知知识的拓展练习。
活力课堂特征――“生进师退”
“生进师退”,是指不管是课前还是课上,我们看到的多是学生活动,但教师的引导作用却无处不在。预习中教师提供的看似“顾左右而言他”的资料,实际上是结构清晰的方法引领;课堂上看似平常的“你是怎么想的”教师追问,实则以学生的回答替代了教师的讲解。这种授课方法,由于学生对同伴的关注,比老师的讲解更具吸引力。
活力课堂实施条件――数字化教学
我们引进的“云极塾”智动课堂系统即“以平板电脑为学习终端的个性化学习系统”,不仅实现了课前教师扶助下的个体自主学习,而且为课堂学习效果检测的即时反馈、个人学习成果的班内展示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时的有效分工与交流等提供了现实可能。在这一系统的支持下,传统的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融合成了一个统一的学习过程,并使教师变得无时不在,无论课上课下都能影响学生,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根本变革。
我们引进的另一“优课数字化教学应用系统”,以电子教材为介质,实现了教材、教参、教辅、教案的四位一体。其强大的备课工具系统和便捷的资源检索、运用、存储系统,使教学成果共享和个人成果积累。
关键词:语文;精讲多练;初中;课堂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初中语文教学一般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练习为辅,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兴趣,有的甚至在课堂上晕晕欲睡。于是学校要求广大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力求做到“精讲多练”。“精讲多练”固然是一种好现象,问题是有的老师追求形式上的精讲多练,却不能真正体现出“精”字。还有的老师把“讲”和“练”完全割裂开来,一味追求题海战术,继续搞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这样发展下去仍然会严重地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妨碍了素质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有的语文老师选择学生求知情绪一触即发的时机,设疑、激疑,引导学生“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如在《孔乙己》一课教学时,从分析人物性格的要求出发,在“孔乙己为什么不欠账”上设疑,让学生从“不拖欠”与“去偷窃”的对比中,从“要面子”与“被打折了腿”的对比中,悟出孔乙己的病态心理和被封建教育扭曲了的心理性格。从而达到了“投石冲破水中天”的佳境。
有的教师善于用比较法,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先一般地引导学生认识项羽和刘邦、范增和张良、项庄与樊哙、项伯与曹无伤在身份上的相同相似之处,然后再细心地引导学生在细节上比较,研究他们之间思想性格上的相异之处,使学生对楚汉的局势互转的原因上形成认识。如此采用比较法,启发学生思维向深广发展,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事物的特性,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从中领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理趣。
教无定法,凡此种种“精讲多练”的成功教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千变万化,属于创造性。它要求广大教师具备深邃的思想,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智慧和灵活的授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