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技术培训机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6年初公布了“教育技术行动纲领”,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四大挑战目标———每所学校与因特网相连、每所学校有适于教学的硬件、有适当的内容供教师整合进他们的课程中、教师具备将技术整合进课程的必要技能,保证美国的每一个儿童具备在21世纪竞争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克林顿总统对教育技术十分重视。1996年上台的他于当年3月就召开了第二届教育高峰会议。建立了两个组织,一是由美国大部分大企业总裁和州长联合会合办的教育标准和评估政策资源中心,名为“成功公司”(Achievement,Inc),目的在于为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评估等一系列问题提供咨询和监督,同时它的信息网还列出了14个学科的55个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教学的3968个教学要点;二是“首席执行官教育技术论坛”,旨在通过每年发表的学校教育技术的进展报告来帮助美国学生掌握21世纪必备技能。在1999年的第三届教育高峰会议上,克林顿发表演说,随后展出了11种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意在敦促州长重视教育技术,提高各州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学习。在组织机构上,美国教育部设有教育技术办公室,它为国会议员提供美国教育技术发展较权威的评估,并向全国发放有关文件,协调资源和领导计算机辅助下的课程改革。[1]在投资政策上,美国政府采取优先保证教师培训经费和投资力度的方案。现正计划于2003年把联邦政府教育技术资金的30%投放到把教育技术整合到课程中,以提供持续、强化,高质量的专业发展。
在技术支持上,美国政府成立了“成功公司“,以此独立的社会领导机构向公众提供教育信息和技术帮助,教师员工能够得到全天二十四小时、友好而又熟练的技术支持。在教育立法上,2002年1月8日,布什总统颁布了《2001年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2002财政年度投入到技术教育的经费达10亿美元,要求学区必须至少将25%的该项经费用于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德克萨斯州的《师资技能培养法》在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中增加了教育技术的内容,规定凡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者,必须通过最基本的计算机水平考试。2000年,宾西法尼亚州通过了加强教师培训的《第48条法案》,要求每个中小学教师每五年中要进修180小时。加利福尼亚州也设定了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在2000年9月起实施的《中小学教师一、二级水平技术证书和三级导师水平与管理水平证书标准》中,将教育技术水平增加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标准之一。
二、以CEO教育技术论坛为代表的三个组织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作出了重要贡献
1•CEO教育技术论坛
CEO(首席执行官)教育技术论坛(CEOForumonEducationandTechnology)是美国工业和教育界的执行总裁于1996年秋季创办的。其目的是确保克林顿总统于1996年年初提出的教育技术的四大挑战目标能够顺利实现。CEO教育技术论坛每年对教育技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整合进行年度评估,来衡量公立学校的进步,并报告一份,帮助美国学生掌握21世纪所需要的技术和其它重要能力。1997年10月,该论坛发表了《学校技术和准备报告:从处处碰壁到取得进步》重点评述全国学校硬件和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学校技术和准备图表”。1999年2月,论坛发表了《专业发展:通往更佳学习》,主要评述教育职业发展地位和新标准的学校技术和准备图表,着重教师的培训。2000年春,论坛报道了K-12学校中技术整合和数字化学习,及更新的学校技术和准备图表。2001年春,论坛论述了如何衡量技术对学生成就和教育结果的影响,重点放在信息时代课堂中的教和学的进展上。2001年3月,论坛公布了一份给联邦政府关于教育技术建议的政策文件,题为《教育技术必须包括在全面的教育立法中》,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扩大学生的学业范围以涵盖21世纪必备技能;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技术投资的支持;增加对研究、开发和传播的投资。在法律上保障教育技术的实施。[2]
2•全国师范教育鉴定委员会
美国全国师范教育鉴定委员会(TheNationalCouncilfor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简称NCATE)成立于1954年,是第一个为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认可委员会所承认的全国性、独立性的教师教育认可专业机构。它凭借认可标准和认可程序、实地考察,淘汰一些质量不甚理想的教师教育机构和培养方案,鼓励教师教育机构不断改进师资培养的质量,增强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它率先采纳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专业标准中强调技术重要性的必要条件,它还为教师员工的资格与有关技术教学和学问的机构资源确立了高标准。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简称ISTE)共同研制的师范系统教育技术培训标准就是典型。该标准目的是加快师范系统各学科中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师范学院教师的技术培训,实行审鉴过程的电子化和建立教师培训的数据库。
3•国际教育技术协会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echnologyinEducation,简称ISTE)是一个专业教育组织,不仅为全国师范教育鉴定委员会的教育技术教师培养项目提供准则,也是“培训明天教师的技术能力”项目的领衔单位。它的重大贡献在于制定了主要分为中小学和师范培训两大系统的全国教育技术标准。在师范培训系统中标准主要有: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审查标准、教学单位技术基建标准、全国教育技
三、“全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评价尺度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2000年6月公布的全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是美国教育部“培养明日教师使用教育技术”(PT3)的资助项目。项目为教师培养项目提供将技术整合进教师培训过程的模式,还为培养明日教师为改善学习而有效使用技术传播这些大有可为的实践活动。国际教育技术协会与几个单位联合制定的全国教育技术教师标准,确定了教师需掌握技术的内容和行为表现指标,主要包括六大方面:
1•技术操作和概念
教师:①表现出对与技术相关的概念的基础知识、技能及理解力(如在ISTE全国学生技术标准所描述的)。②表现出不断增长技术知识和技能以跟上技术的最新发展。
2•规划和设计学习环境和经验
教师:①设计适当开发的学习机会,这些机会能应用技术促进的教学策略来支持学习者的多种需求。②设计学习环境和经验时,开展应用技术进行教和学的新研究。③确认和找出技术资源,并评价其准确性和适合性。④在学习活动中规划技术资源的管理。⑤在技术环境中,规划、管理学生的学习策略。
3•教学、学习与课程
教师:①促进强调内容标准和学生技术标准的提高技术的经验。②使用技术支持强调学生多种需求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策略。③应用技术发展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技能和创造力。④在技术促进的环境中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
4•评估和评价
教师:①应用技术评估学生在课程学习时使用各种评估方法的有效性。②使用技术资源收集和分析数据,解释结果并交流结论,以改善教学实践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③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判定学生是否为学习、交流和生产力而恰当地使用技术资源。
5•生产力和专业实践
教师:①运用技术资源进行持续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②不断地评价和反思专业实践,以对使用技术支持学生的学习做出明智的决定。③应用技术以促进生产力。④运用技术与同事、家长及社会团体进行交流、协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6•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和人类问题
教师:①规范和传授与技术使用有关的法律和道德实践。②应用技术资源以满足不同背景、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习者。③确认和使用强调多样性的技术资源。④促进安全和健康地使用技术资源。⑤促进所有学生平等地利用技术资源。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还根据此标准进一步制定了教师行为表现指标,使教师培训有的放矢,同时,它还制定了教师培养的行为表现轮廓,把轮廓分为:一般预备阶段专业培训阶段学生教学或实习阶段第一年教学阶段等四个阶段。使教师培训机构和教师候选人明确在各阶段应达到的标准。[3]但是,该标准只解决了对全体教师技术基础知识的要求,并没有解决中学各类计算机教师证书课程的资格审定标准。为此,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还为美国全国师范教育鉴定委员会开发了《教育计算机技术素养的基本认可标准》、《教育计算机技术管理人员的高级纲要标准》、《中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基本要求》、《中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士学位要求》等标准,[4]以及于1994年制定的,并于1997和2000年修改的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审查指南。这些标准的制定和设立,使教师培训工作有的放矢,有法可依。
四、“教师培训学校技术和准备图表”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工作框架
美国CEO教育技术论坛自1996年的四年内每年都制定一个自测性的“学校技术和准备图表”。CEO论坛在第三年(1998)报告中制定了一个“教师培训学校技术和准备图表”,是有关师范院校的教师培训的。“教师培训学校技术和准备图表”由大学部和教育学院两大部分组成。大学部分主要评估校领导是否有技术辅教的战略计划、经费保证、课程设置,以及保证设备和服务的信息基建。教育学院又分为学院领导、教师、学生和校友四大部分,它除了评估学院领导技术辅教的计划、经费和服务保证以外,还要评估学生实践中技术使用、教师技术培训等数据。[5]准备图表的内容可由网上下载。进入CEO论坛的网址,找到该自测表,遵循说明填上数字即可。做完所有的题目后,“自测表”会立即给出总结数据。由准备图表的选项可看出,CEO论坛把结果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外加期望值,使学校能根据结果确定该校的教育技术状况。而且,各校可将得出的数据与自测表建议的数字相比,制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这一图表(1)为教师培训项目提供一套的标准规范,使教师能用规范来衡量他们技术整合到课程中的进展。(2)供明确目标,鼓励学校,学院和教育部门努力从“早期技术”向“高级技术”转变。(3)引起全国对课程、政策和资金的关注,以保证全体教师能够胜任,并充满自信地有效利用技术来帮助学生学习。仔细分析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它所设置的问题都涉及到数字,从数字来调查教育技术状况有其优点和缺点。优点在于数字的测量直观,易把握,不用涉及到深层次的问题,使用方便,只需输入数据就可获得结果;内容详尽,一张表就涵盖了十九方面的内容,且有初、中、高、理想值等层次;再者免费,各学校、教师可到网上操作反复使用,交互性好,反馈快;还有就是保密。缺点在于有的反馈变量很难用数字来归纳。因而有人认为,它们与其是精确的测试表,不如说是为学校进一步发展的中期指导表。
五、教育资源公司等单位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
美国的社会机构,包括商业基金会、各类企业和网络辅助机构等除了在投资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外,还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鼓励、支持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革新,美国教师联合会等几家著名的全国性教育组织联合建立“21世纪教师”网络,该网络服务预计将培训10万名美国教师,并为参与该项服务的教师提供交流经验的场所。教育资源公司是美国最大的教育技术资源库,每年都会提供培训项目的小册子及软件介绍。苹果公司在中小学的软件,服务科研上也花了很大精力。该组织设立了专门的网络服务“21世纪教师工作室”。微软为中小学教师设计的“教师网”更是提供了免费的培训资源,且内容相当齐全,包括任课教师联络网、基础软件的辅导、教案和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四大部分。由全国科学基金会、太阳微电子公司和SRI国际公司联合资助的“请进来”网络,是一个专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虚拟学校。教师可以在网上开课,与同事交谈,合作科研,查找资料,咨询专家或回答别人的问题,还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还有美国在线的网上学校等等。[6]
六、几点启示
1•政府重视,企业参与
教育技术培训不同于其他培训,它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培训。高技术,高投入,费用很高。首先政府要加大投入,拨出专项资金,或创设援助基金,制定优惠政策支持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工作。教育部门也要加强与信息技术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软件,建立教师培训网站,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让教师互相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2•建立专门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机构和资格审查委员会
从美国教师培训的三个重要机构所做的工作来看,我们也可考虑成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机构,确立学校教育技术审查标准和培训内容及评价工具,引导和推动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开展。从我国现状来看,这一举措势在必行。由于没有一个大规模的培训机构和审查委员会的存在,教师培训没有前瞻性,大多培训内容都是各校自定,没有明确的标准去审核,这使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相信有专门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机构和审查委员会的督促和审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一定会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另外,评价工具尤其是像CEO教育技术论坛研制出的准备图表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也有指导意义。为高效地掌握各校教育技术现状,制定技术改进方案,我们可根据我国的实情制定自测表。
3•加强师范学院培训
现在不少师范学校也开设了信息技术的公共课,但是大部分仍然停留在技术导论课,仅仅交代一下背景和知识概要而已,实践机会较少,学生大多不具备利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因此,学校应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实践的机会,除了在校内的实践,师范学院还应主动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各项教学研究项目,如实习,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让师范生较早接触社会和参与特定项目的实践,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4•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
虽然现今每年都有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的培训,但参与培训的人毕竟很少,所以在职培训的落脚点往往在各个学校。学校可以在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和计算机教师为主体的队伍引导教师培训。培训内容应从单纯技术培训向课程整合培训转型。常用的方法有专家讲座法,观摩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资源型学习法等等。在培训中,特别应让教师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法,提供典型的个案给教师观摩学习,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教学中不断创新。
5•建立激励机制
培训教师把技术当作一种教与学的工具来有效使用是各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采用一些激励措施可以鼓励教师员工花时间去学习技术并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效。有的学校出资让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训。有的学校通过开放日进行技术整合教学的课件、网页汇报交流并颁奖。有的对在应用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取得成就或论文获奖的教师给予奖励。有的地区和学校给教师发计算机,让他们带回家去使用。有的还给教师提供外出参观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一切都是对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抽出时间学习信息技术以改善课堂教学的教师给予的充分肯定和莫大鼓舞。
[关键词]网络培训 信息技术 教育 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徐喆(1980— ),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信息管理。(河北 张家口 075000)赵丙辰(1976— ),男 ,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系,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苏广(1978—) ,男,河北邢台人,邢台学院 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助教,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河北 邢台 0540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91—02
一、实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的现实意义
目前,基于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搭建的网络平台的远程教育与培训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类企业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日趋深入与成熟,为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路。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纳入到培训教育工作中,将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平台运用在培训教育工作中,提高了培训教育的水平,实现了社会对培训教育工作与成效的更多更高的要求,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展的潮流。
二、传统职工岗位培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培训员工所需的培训费用较多。传统的培训需求主要有:职工专业文化素质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现场培训,各类短期培训,岗位培训等。这些培训的性质有区别,且培训量大,相应的教学、教师、教材管理与考核评估管理都是繁重的工程。相应的单位与机构需要为员工培训投入大量物力与财力。因此,对目前多数企业的培训方式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员工培训带来了花费也在逐步增加。
2.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部分单位与机构在培训上采取请培训机构外包培训的方式,但是目前培训市场还不成熟,这些机构虽然专业化水平高,宏观视野开阔,但是,良莠不齐,收费昂贵,缺乏针对性,计算机技术手段仍待提高;培训师鱼龙混杂,有人戏称“白领下岗就去做咨询、做培训”。这种机构培训出来的人才,往往企业、单位或机构还需要再次对其进行培训才能上岗。因此,对专业性、技术性、制度性、组织性的培训,还要以本机构内部培训为主,还必须采用更先进的技术用于培训教育。
3.尚未建立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从已经成立的培训中心来看,工作开展十分不均衡。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工作人员都是兼职,人员有限。有些地区或高校对培训工作十分重视,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教学和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紧张,工作开展较好。但有些学校有了资格却没有进行培训工作,各级培训部门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三、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的优势
1.针对职业教育服务,实用丰富,影响广泛。开发与提供针对性强的、实用丰富的、界面操作简便的计算机信息培训教育服务,包括职教信息、职教招生、个性化职教教学资料下载、虚拟实习、关联式学习、交互式实时授课、协同教学交流、教学点播、交互式评测、就业指南、职教教务管理、用户管理等方面。例如,河北张家口的“干部学习新干线”就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在浙江省率先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信息网络化服务平台的应用。这个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员工培训内容上、形式上、管理上的创新与突破,进一步推动政府机关工作习惯与方式的变革,推进电子政务的实质性开展,对实现员工业务能力与国际接轨,由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最终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实现网上办公的可能,提高信息运用能力。利用师资培训中心网站实行网上办公。教师可登录中心网站了解师资培训中心最近的工作安排与动态信息。利用校园网进行信息的与日常工作的管理,如学生成绩管理、学籍管理、课程安排、教师档案管理、设备与图书资料等管理工作。为师资培训中心信息管理提供相互沟通渠道,实现师资培训中心内部动态信息管理,做到及时沟通信息与内部信息交流,并逐步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教育网联合,有效地提高师资培训中心工作的效率与透明度,同时促使老师不断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使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3.利用网络开展培训,充分挖掘了教育资源。网络信息的即时性,有利于员工自主学习,减少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网络信息的快捷性,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培训的效率。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员工及时学习与解决问题,有助于丰富员工的培训方式。网络信息的广泛性,有利于员工采集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接受到各种有针对性的信息。网络信息的开放性,有助于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开展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学习培训,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这一先进手段,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发挥人才优势与团队精神,创造人人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保证了培训质量,提高了员工与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创建计算机信息网络培训平台,改善员工培训工作
1.信息网络化员工培训系统模型的建立。在培训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上,可以分为系统管理、题库管理、人员管理、组织考试、在线学习、在线自测、在线考试、统计分析等几个模块;参与这些模块的人员可以分为系统管理员、教辅员、培训讲师、培训学员等角色。系统需要将教学、自习、作业练习、测试及考核有机地组织起来,将整个传统的培训过程移植到软件系统内部予以实现。这个系统在网上实现教、学、研、考、管等多种功能,及时干部培训的动态信息,提供培训政策法规查询,推荐培训课程与教材,进行培训经验的交流,开发培训评估体系,为公务员教育培训搭建一个统一规范、快速便捷、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的学习管理平台。
2.E—Learning培训系统的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公众信息网络,利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E—Learning的培训方式,由信息管理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及学习应用系统三部分组成。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承担网站功能信息管理、用户权限分配等职能;门户网站系统下设学习(管理)中心、新闻中心、交流空间、考核考试、精品推荐、课程资源、图书馆、时政论坛等栏目;学习应用系统下设选择课程、考试考核、学习交流、学习记录、提交心得、课程评估、个人资料、学年学习情况等功能模块。通过E—Learning培训系统,可以实现对公务员、干部与员工培训的信息网络化管理,实现政府各地各部门的培训主管机构、培训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参训公务员之间基于广域网的培训过程交流与管理,降低了培训成本,有效地提升了培训与信息管理效率。
3.E—Training培训课程的日渐完善。典型的基于网络的E—Training材料以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替代了与指导教师面对面的交流。这种表面上没有教师的课程实际上正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区别仅仅在于由计算机以及一系列事先设计好的子程序代替了教师对参与者进行指导、评估、强化与刺激等。E—Training方法可以进行分布式的学习,并有效降低学习所花费的成本。根据ASTD2001的报告,只有17.5%的使用者首先选择了E—Training这种培训方式。许多公司在自己的“学习平台”上安装了基于网络或基于计算机的E—Training课程,与传统培训相比,这些课程的使用率与优先选样的比例仍待完善。目前的E—Training方法产生了一大批由培训课程、电子课件,或者由各种素材、程序化的模板等组成的知识仓库,有些时候甚至组织为一种虚拟环境。因此,E—Training要想得到深入使用,必须从关注那些众所周知的、十分熟悉的培训产生、过程、角色等问题,转而关注那些从未进行过网络学习的学习者的现实状态,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海霞.网络环境下企业培训模式的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5).
此外,在2006年教育部还专门组织有关专家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回宣讲,进一步强调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作为这一轮大学英语改革的见证者、实践者,笔者深知在我们这个一直恪守传统教学的国度里走出这一步是何等的艰难。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特别是“广泛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改革”并非十分顺利。以笔者之见,光从上向下发文件,作巡回宣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我们必须按我国教育技术鼻祖南国农先生最近提出的那样,要“加强教师与管理人员基本学习技术能力培养”“提高应用水平”(南国农2007)。笔者认为,只有当我国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通过现代外语教育技术培训,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外语教学时,教育部提出的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外语教学才能真正得到推进。
2国内外外语教师培训情况
为了真正做好我国外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有必要对国内外外语教师的培训有所了解。这样,我们可以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可以从别人存在的问题中吸取教训,从而少走弯路,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21国内外语教师培训情况
相对而言,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受训的情况要好于高等院校外语教师,据戴炜栋教授介绍,我国1000万中小学教师将于2003-2007年实施新一轮全员培训,200万中小学教师将参加学历学位提高培训,同时实施100万骨干教师培训。
据笔者了解,虽然没有具体的、全国性的外语教师培训计划,但不少高等院校还是根据本校的情况进行各类培训工作,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聘请国内外专家开展教师培训模式。一般来说,所请的专家都是在某一领域中的领军人物。通常,主办方所在的学校会邀请该地区的其他学校一起参加培训。比如,西安交通大学外语部分别在2003年、2004年邀请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英语教授AnneBli博士到该校讲学,并邀请了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10名英语教师参加培训。通过培训,教师们把所学到的新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推广到了自身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从而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模式。这是一种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培训的形式。笔者所在的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分别在2003年、2006年与英国坎特伯雷基督大学学院的语言研究系达成联合办学的协议。根据协议,东南大学派出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及教师10多人赴英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一般来说,参加这种培训班的教师和研究生可选3~4门课,课程结束后须参加英方的考试或写论文。对研究生而言,他们在英国获得的学分可以免修东南大学相关的课程。对教师而言,尽管他们获得的学分没有直接的用处,但他们在国外的学习经历对提高他们的学历与专业水准有很大的帮助
(3)举办全国性专题研修班模式。这种模式与第一种模式很相像,同样是由某领域中的有造诣的学者来讲学。不同之处在于:通常,这种培训班是由几位国内外著名学者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外语教师讲课。其次,这种培训班为期一周左右,人数较多。比如,2003年8月12—18日,南京大学举办了“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与研究”国际研修班。来自北外、人大、上海交大、广外大、南大等全国104所高校的260名大学英语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为期7天的培训与研究。学员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此次研修班对推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探索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立非。
22国外外语教师培训情况
(1)在美国,外语教师的学历教育包括外语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艾滋病和教育、课堂管理、外语教学技巧和策略等等。近年来,教师培训的继续学习出现了“专业团体”学习的特点。两种新的教师培训机构应运而生:一是职业培训学校;二是教师网络。此外,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培训的重要课程,现在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己经成为评估外语教师的标准之一。
(2)在欧洲,外语教师的培养不只是集中在师范院校中,而是扩展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大学中,教学内容一般由学科教学、教学法和教育实习3部分组成。
德国外语教师培养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的学习阶段。外语教师必须先获得其他专业的大学学位,然后才可以进行语言专业的学习。第二阶段的见习学习在中学完成,时间长达一年半左右。荷兰的外语教师在完成第一个学科学位课程后,还必须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在英国,几乎所有专攻语言学位课程的全日制学生都被要求在国外学习或工作一年属学位课程的一部分)。
(3)在日本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英语教师除了进行国内外研修之外,还确定了提高英语教师素质的目标英语能力考试1级,托福考试550分左右,商业托福考试730分左右)在录用英语教师时,以此作为考核的条件之一。此外,文部科学省还制定了英语教师提高素质的研修计划,一是从2003年度开始实施的五年计划中,对初中、高中的全体英语教师6万人实行集中研修;二是对利用研究生院修学假期到海外研修1年以上的英语教师给予支援。
从以上介绍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及欧美国家对外语教师的培训工作还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美国,还专门提到要对外语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相比之下,我国大学外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得很不够:通常,除了接受职前培养和新任教师岗位培训外,很少接受职后培训。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逐渐与教育技术整合的今天,大学外语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就显得更有必要了。
3建立我国外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机制
在了解了国内外外语教师培训的情况后,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外语教师的培训工作,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做得不够理想,这将严重阻碍教育部“大力推进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的外语教学”的步伐。下面笔者想从培训意义、培训人员的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等方面谈如何建立我国外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机制。
31培训意义
关于对外语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意义,笔者想从以下两方面来谈:
(1)学者和有识之士的评论戴炜栋教授在谈到教育部将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网校规模扩大,招生人数不断上升后,感言道:“现代教育技术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戴炜栋,王雪梅2006)。陈坚林教授则高瞻远瞩地提出:“计算机在外语教学上的作用己经远远超出其辅助的功能,计算机己经从辅助的角色逐渐地走向了教学的前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将逐步演变成计算机主导教学模式”(陈坚林2005)。此外,外语界的许多学者针对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建立语言教学新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后得出结论:信息化教育技术己经或将要引起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的深刻变革。
(2)信息时代培养现代化外语人才的需求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是在信息时代长大的,计算机、手机、MP等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外语教师不会使用电脑、不会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网络或多媒体教学,是很难胜任现代化的外语教学任务的。说一句不算危言耸听的话,这样的外语教师不久就会被淘汰。
此外,一些学者就信息时代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如,王跃认为,教师应具备的9大信息素养为:①信息获取能力;②资源整合能力;③网络工具应用能力;④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能力;⑤网络环境下的课堂驾驭能力;⑥信息时代的学习评价能力⑦利用网络进行交际的能力;⑧网络道德修养;⑨终身学习能力。笔者认为,这9大信息素养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是息息相关的,目前看来这些要求比较高,但这将是今后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由此可见,对外语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是何等重要。
32培训人员的选择
正如每当人们提到CAI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就会错误地认为计算机在外语教学中仅仅起到辅助作用一样條坚林人们一谈到对外语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就会想到请计算机专业人士来上课。然而,美国斯坦福大学语言学系语言中心PhilHubbad博士在谈到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中的师资培训问题中由哪些人担任培训工作比较合适时认为:培训人可以是同事、计算机专家、计算机教育专家、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专家。越靠后的人可能越合适担任培训人。对此,笔者深有体会。从1999年至今,笔者亲自参与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配套的课堂教学版光盘的设计、制作工作;2000年以来,11次应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邀请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外语教师作与CALI相关的讲座,并且还到全国8省市24所大学为广大外语教师讲学,出席讲座的外语教师达5千有余;更为重要的是,笔者在东南大学从事多媒体投影大班教学己有8年之久。这些经历使笔者非常清楚知道外语教师在CAI1中需要什么,设计什么样的课件会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与计算机专业人员不同的是,笔者清楚地知道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讲课外语教师才能学会。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2007年元月底,笔者在上海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对该院不同语种外语教师举办的一次现代化教育技术培训班①该培训班的问卷调查显示,9836%的教师对此次培训班表示“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由此可见,具有多年外语教学实践的、懂得把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比较精通计算机的人员是对外语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最佳人选。
33培训内容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症结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了从追求规模到注重质量的转变阶段。2006年教育部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高职院校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此后,国内高职院校掀起了一股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热潮。在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课程模式基础上,对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了极为有意义的探索。但是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关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系统探索和研究相对滞后,即使是为数不少的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至今也鲜有较为成功的工学结合课程模式,见诸报道的大多是某门应用工具软件型课程的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方案。本文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学结合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这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1 专业课程设置的两个误区
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一些早期积累的缺陷逐渐显露无疑。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按专业培养目标对应的岗位就业率偏低,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尤其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我国实际就业岗位需求相脱节、与高职院校整体生源的知识能力水平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以下两种专业课程建设方式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中具有代表性。
1.1“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
这类课程体系虽然在形式上也按照就业岗位群划分了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内容也部分采用了案例化教学方式,然而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内容,其本质还是沿用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其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选修课。专业基础课程往往包括了完整的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离散数学、数字电路、微机原理、汇编语言、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等。此基础上,按照各自的培养方向以专业必修/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专业课程模块。例如,软件工程方向增加VC、C++、Java、.NET和C#、J2EE、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课程;信息管理方向增加Windows XP/Windows Server、Linux Desktop/Linux Server、SQL Server、ORACLE、Web数据库技术、网站设计开发等课程。
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强调了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学生拓展就业渠道和适应计算机专业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然而,由于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强调宽专业、厚基础,对学习时限以及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较高。简单照搬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必然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实际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预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
1.2高职院校按照专业方向自行设置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
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由学院的任课教师自行完成的,所作的企业调研往往采用座谈会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任教师中普遍缺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骨干,多数教师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由于没有专业权威的参与,无论是在专业就业岗位技能知识调研以及专业教材内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弊病,导致所编教材缺乏科学性和适用性。以下问题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材中具有典型性:
问题之一:课程内容随意设置,教学大纲因人而异。由于缺少权威性,专业教材往往由任课教师决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其结果,一方面,教学质量难以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无法保证前续、后继课程的有机衔接。
问题之二:一味迎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合理地删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有畏难心理;加之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解简单化,以为“就业导向”的课程就是只讲授操作技术,不需要原理知识。有的院校便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删除殆尽,代之以软件实操课。例如,将操作系统原理代之以Windows XP/Windows Server操作,将数据库原理代之以SQL Server。这种简单化的做法使得所传授的知识失去完整性和延续性,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此外,由于教材编撰者或讲授者知识的局限性,很难把握删减尺度,容易导致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受到损害。
计算机类教材在我国因为全民信息化教育的普及而曾经热销一时,出现了许多以编教材为生的职业出书人,商业化泛滥的结果是导致计算机教材质量低劣、错误百出,几年前国家教委曾为此专门发文要求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使用国外影印版教材。然而,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教材的问题依然严峻。自编教材的质量普遍不高,很少考虑专业知识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连贯性,以及学习认知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编写校本教材决不是任课教师一个人能做好的,一定要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衔接性出发,做到既能兼顾知识的前继后续性又能兼顾学生的认知能力,简单地参考本科教材或者行业培训教材进行改编都很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 目标就业岗位的特殊性
2.1专业技术的二重性
高职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与传统工科专业技术不同,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呈现出独特的专业特性。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它不但成为二十实际发展最快的产业,而且已经渗透到所有的行业中,计算机技术作为专业知识往往表现出“二重性”: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可以作为应用技术直接对应产品生产岗位的工作技能。典型的如软件开发公司以及硬件系统设备研发企业。在这种情形下,计算机专业知识对于就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说具有充分必要性。但是这类工作岗位对于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理论分析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有较高要求。
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也可以作为应用工具而成为其他行业的岗位技术基础,如多媒体技术、数控技术、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从业者不需要深而全的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只是需要简单的系统应用维护知识以及专业软件的应用能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该侧重于后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2.2目标就业岗位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目标就业岗位。
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经验来看,高职层次毕业生最广阔的就业空间是我国众多的非IT类中小私营企业。而对于与软件开发、硬件系统研制和生产相关的IT企业工作岗位,要么需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能力,要么需要掌握扎实的程序开发知识,并且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IT技术发展需要。这类岗位更适宜于本科及其以上层次的专业毕业生,高职毕业生不具备竞争优势。
与此相反,我国中小企业则需要大量的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这类工作岗位对计算机专业的知识深度相对要求较低,但是对于专业技能要求较广。相应的岗位技能涵盖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站建设和维护,以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和维护,不少企业还要求具有MS系统开发和网站设计开发能力。由于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无论是在专业学科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方面都比中职层次的毕业生略胜一筹,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拓展和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因此这些岗位应该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目标岗位。
2.3 专业目标定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融入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之中。巨大的专业岗位需求催生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业教育或培训模式。在高职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设计当中,需要明晰高职层次的专业培养目标,注意与应用型本科、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相区别,并保持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一致性。
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区别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从目标就业岗位技能要求层面看,应用型本科偏向于具有较强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高职侧重于具有系统维护管理和简单的程序开发能力;中职则更突出具有相对固定的、重复的技术性工作技能特征,比如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维护、网络管理维护以及日常管理系统维护等等。
社会培训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企业专有产品技术培训,如SUN、微软、CISCO等;另一种是社会机构培训,如NIIT、北大青鸟。第一种培训的技术知识有明确的针对性,强调企业产品的应用操作和维护管理,往往还提供企业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第二种类型的专业培训就课程体系来说与学校专业教育有很多相似性,有的甚至直接与高校专业培养相对接,实现学分双认证,如NIIT。这类培训的专业覆盖面较广,几乎涉及计算机相关的所有应用专业,学习形式多采用模块化课程和项目训练方式,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它们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仅仅强调了专业能力的培训,而没有涉及个人综合能力、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就专业知识的传授来说,其教学目标直接针对岗位工作技能需要,没有基础知识铺垫,因而更适合于在职人员充电的需要。
3 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计
3.1工学结合课程设计原则
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的职位需求呈现出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特点。一个企业往往只需要一、两个毕业生,而且不同企业的岗位技能差异很大,有的甚至涉及计算机学科的若干专业技术知识。例如,同样是系统维护,有的要求FOXBASE,有的则要求SQL Server或者ORCALE;同样是网络维护,有的是神州数码的产品,有的是华为产品,有的可能是CISCO的产品。还有不少企业希望毕业生既能够进行硬件系统和网络维护,又能够从事MS系统和网站开发。即需要高职毕业生具有“小而全”的专业技能需求特点。第二、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另一类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前者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扎实,学习能力相对较强。后者虽然学过一些专业课程,但是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相对也较差。
计算机专业是工科专业,其专业核心基础课程需要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如何兼顾上述两方面的实际条件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是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如果考虑分散性和差异化的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宽专业、厚基础”的课程设置思想并不能一概加以否定,否则就会制约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不利于学生适应差异化的就业岗位要求。但是,简单的采用“拿来”主义进行“压缩饼干”式的课程设计,这种方式与我国高职生源的知识素质和学习能力水平有较大差距。其结果是必然导致学生难学、厌学,教师难教,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认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体系专业知识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完整性要求是为了保证专业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延续性,知识传授决不能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曲解原义,并且所传授的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证学生能够适应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要求。专业知识的“适当前瞻性”是高职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充分性是体现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的当前够用原则。这是高职教育既区别于本科教育又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要求。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把握“当前够用”,以“最少的理论”诠释“最多的技术”是衡量高职课程设计优劣的主要标准。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3.2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
考虑到计算机专业知识具有的技术“二重性”以及我国高职的目标专业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点和高职生源的差异性,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工科专业的模式。纵观国内外高职教改历程,已有多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用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之中,代表性的有:
CBE/DACUM模式:加拿大社区培训课程开发模式,强调以职业能力需求而非以学科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专业课程,缺点是没有体现非技能型能力培养以及完整的岗位技能需求,知识的系统系统性差。
MES模式:国际劳工组织为在职职工培训设计的课程模式,特点是按照就业岗位的工作描述制定学习单元和顺序组合,强调“干什么,学什么”。这种模式适合简单的操作性工作岗位培训,不能满足学校培养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需要。
国内蒋乃平先生提出的“宽基础、活模块”模式:这种模式借鉴美国的职业群课程模式思想,将课程分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模块两部分。前者包含文化基础类、职业群专业板块;后者则包含相关的、可以独立的专业课程,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就业目标岗位需要进行任意组合。
国内姜大源先生借鉴德国行动导向的课程设置方式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体系课程模式:认为职业教育课程具有目标“定向性”、内容的“应用性”、实施与评价的“整体性”特点,并且要体现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格发展。课程开发强调三个原则,即科学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
我国高职计算机专业目标就业岗位技能需求特性决定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无法简单套用上述已有的模式实现。国家有关高职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虽然明确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完整工作过程,但是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目标就业岗位,由于其分散性和差异性特点难以提炼出相对统一的岗位技能知识模块,例如同样的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岗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计算机方向的专业基础知识,这很难在一个高职的专业培养方向中实现。“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内容设计理念比较适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求。关于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已经作为学校教改课题内容并在申报之中。
4 结论
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技术二重性、相关就业岗位需求的分散性和差异性以及高职生源的多元化,高职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教改难以直接从国内外现有经验模式中进行移植,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在保证当前就业岗位群的最低知识需求前提下,同时兼顾行业技术更新的知识增量需求。其目标是合理兼顾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宽的岗位就业能力以及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课程目标与综合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1999(1).
[2]高林.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3]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4]戴明来,杨丽娜.国外高职专业设置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
[5]王川.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及学科框架[J].职教通讯,2007(6).
关键词:科技竞赛;CDIO;人才培养
0引言
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专业人才需求每年约有20万缺口,可是每年仍然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或者迫于无奈从事其他行业。目前社会上的一些计算机技术培训机构却生意红火,其以CDIO理念为教学思路的教学方式受到诸多好评。
1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传统的教育方式较为陈旧死板,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计算机又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前沿学科,技术更新较快。现阶段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模式导致计算机专业大部分学生编程能力较差,这样的毕业生自然不会受到企业的青睐。目前,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相对陈旧、更新滞后,导致课程体系结构没有大的改变。相比之下,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现有课程体系不利于开阔学生眼界和对新知识技术的掌握,导致学生对于新知的关联思维减弱。
1.2实验内容设计过于独立,缺乏综合性
程序设计类课程的上机实验内容基本按照课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设计,未能注重将各个知识点融合设计综合类实验内容。教师往往都是按照各个语法知识点来设计单个独立实验,该方式忽略了对课程概念的整体性把握。
1.3课程之间以及学科之间关联性较弱
学生普遍反映不知道各门课程之间有何联系,仅仅单纯完成某一门课程的学习,无法将各门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来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其应用遍布医疗卫生、环境资源、生物医学、地理科学、材料化学、国防军事等各个领域,而学生在解决学科交叉问题时也显得束手无策。
1.4对学生能力检验僵化,考核方式单一
在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时,通过布置作业或实验的方式。检查只注重程序能否运行、作业检查只注重书面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现有的课程考核方案基本是按照笔试+上机的传统方式进行,上机内容较为简单僵化,很难考核到学生真正的水平和能力。
1.5对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不足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普遍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存在很大的不足。
2CDIO工程教育模式
美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通才,课程设置范围广泛,学生选课自由灵活,可不分专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授课内容不拘泥于教材的特定知识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时时更新,最主要的是侧重应用。英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素质的培养。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包括提高基础知识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驱动、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新思路,提出“以竞赛为驱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应用为目标、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研究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以竞赛为驱动,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授课;以应用为目标,将教学活动与有意义的任务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实践中学习;改革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四给”原则建立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体系。所谓“四给”指“给”学生兴趣、“给”学生方法、“给”学生能力、“给”学生创新。在课程教学初期,通过“精彩第一课”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即为所谓“授之以渔”;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最后,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工程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方案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2.1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学科目的是利用计算机高效地解决问题。所以问题驱动教学就可以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授课方案的问题设计要具有趣味性和代表性,问题不应太复杂,否则会挫败学生的信心。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讨论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活跃课题气氛,学生变得“乐于学,勤于思,善于问”,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2.2以竞赛为驱动,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根据学科相关竞赛设计教学内容,如从历届比赛中选题,并可以进行适当改造,使其更适应课堂所学内容。将教学与比赛有机结合,让学生直观体会到学习效果。该方式也能够对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取得促进作用。
2.3面向应用,开展上机实践
教师根据CDIO理念设计项目或采用实际项目,围绕该项目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应以学生能力水平为依据,以实际生活为中心。
2.4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平台中可以提供电子教案、教学视频、电子书,示例代码等资源,还可以提供BBS、聊天室等师生互动平台实现在线答疑,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进行学习。
2.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对于实践类课程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难以考核学生真正的水平和能力。可采取开放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如采用比赛形式现场编程,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引入竞赛考法和团队考核法之后,为了更真实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公平考核学生成绩,课题提出“加权考核法”和“团队内部自评法”。对于程序设计类及算法实践类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竞赛的多重考核方式。将笔试成绩和竞赛成绩加权求和作为总成绩,避免了考核方式单一导致无法真实检验学习效果的弊端。对于项目开发类课程,以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对于同一个团队学生采用,成员互相打分的方法,根据每一成员在团队内部角色和工作表现按照一定的标准由其他队员进行打分。将个人分数与团队分数进行加权求和后作为个人总成绩。
2.6与行业领域企业建立合作
与相关IT行业企业建立合作,聘请从事该领域的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对于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推荐就业。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应充分利用其特点,依据CDIO理念对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改革。以问题为引导,以竞赛为驱动,以应用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可使得教学更具科学性和成效性。
3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以竞赛为驱动,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授课;以应用为目标,将教学活动与有意义的任务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实践中学习;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目前该教学方法已经逐步在部分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并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对教9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末出发,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思路。
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各国发展的目标,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使教育技术能力成为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新的专业能力素质。只有不断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如何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并针对其现状如何尽快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值得大家关注和思考。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要求的提出
面对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国普遍意识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并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欧美发达国家,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同时,还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能力进行了研究,要求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更新、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尽快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需要。在我国,国务院提出了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运用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陈至立同志提出“教育技术的发展将对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产生深刻影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2000年12月,高教司发出“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教高司[2000179号),文中指出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2004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机制、尽快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虽然目前尚未出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标准,但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要求、框架、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指南。
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
国际培训、绩效、教学标准委员会(the Int enmtioml Board ofSt andar ds forTr a i ni ng。Per f onmn ee a nd I ns t r uet i on,缩写I BSTPI)对教师能力标准这样阐述,“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下,教师除了常规的教学能力外,还需要考虑新环境下的学习者群体,新的技术应用,新的教学理念、方法的应用”。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在新的技术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用中胜任教学工作所具有的能力。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素养成为教师专业能力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外语、计算机技术一样成为高校教师的必备能力和基本素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下方面,
1.能够充分认识、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教育技术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相互交叉、渗透,并在当今发展迅速的综合性学科。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教育技术不是普通的教学手段、方法,而是指运用各种现代教育理论及新的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高校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才能从内在需求、情感上接受教育技术的理念、知识、技术和方法,才能将教育技术有效地应用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能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应用和创新能力。
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直观化,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教育技术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等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学习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教与学环境的改变,促使教师必须具备信息素养,具备驾驭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能力,促使教师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包括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系统的设计、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教学的策略、教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使用、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知识环境的构建。
3.具备对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评价和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现代高校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高校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发展进行评价和反思。高校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评估、总结自己应用教育技术的效果,分析其中的不足,探求问题解决的策略,使自己的教学方式适应信息化社会学生的学习方式。
4.具有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社会责任。
高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向学生传授技术利用、信息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知识的责任,教师有为社会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和促进学生公平享受教学资源的责任,教师有应用教育技术终身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结构不断完善的责任,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促进者。
三、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目前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普遍,但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
1.教育技术意识不足。
教师在教学中有应用教育技术的需求,但没有充分认识教育技术对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作用。多数教师感到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角色要求太高,与在现实条件下可成就的角色之间差距较大,没有在心理层面上理解、接收教育技术,也没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应用,甚至在新技术面前感到迷茫、焦虑甚至恐惧。
2.对教育技术理论理解不深。
多数教师对教育技术理论理解不深。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渗透于教育教学之中,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绩效。但在各校已经开展的教育技术培训中发现很多教师不懂得运用教育技术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地将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3.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强。
从总体情况看,大部分高校教师自学了一些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教育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但普遍缺乏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缺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新型教学环境的能力。
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思考
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建设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管理者、高校教师的共同关注。下面就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出一些看法。
1、探索适合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教育技术培训模式。
探索适合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教育技术培训模式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很重要。高校教育技术培训对象是有着丰富的个体教学经验、高学历背景、明确的学习动机、较强自学能力、教学工作繁忙的成人。目前许多高等院校采用短期集中强化培训的模式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此培训模式的缺陷是缺乏教师在培训之后教学应用的后续技术支持。采用“长短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较好的尝试,由多个教育专家(包括教育技术专家)组成的“教学诊断、评价与培训”师资力量,针对具体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本校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培训。“短期培训”是在一个短时期内集中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理念、理论、技术、技能强化培训,“长期辅导”是培训机构对教师受训后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问题给与后续的指导、咨询等技术支持。同时建设相关学习网站、学习资源,对教师教育技术终生学习提供长效支持。
2.统筹规划建设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学资源。
培训资源是高校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随着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在高校的迅速开展,统筹规划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资源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培训资源是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培训资源、培训资源缺乏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都将使培训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培训资源的核心是教育技术知识,知识体系涵盖理论知识与行动体系,培训资源呈现形式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元素,体现多元化、网络化的特征,在资源建设中推行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穿插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成功案例、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案例、支持不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教学平台形式、优秀的网络教学课件、精品课程网站等,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营造推进教育技术应用大环境,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需求。
0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施工的有序性及科学性,对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当前的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情况来看,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阻碍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推进和实现,导致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所以必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根本所在,并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真正实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1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概念
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本质含义,是将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使其管理效率及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以传统项目管理理念为基础,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对有关建筑工程规划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整合、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更加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为首要前提,对工程进度、工程造价等进行协调,保证施工能够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以提高工程质量及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所用资金[1]。
1.2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众多,复杂性及综合性较强,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会有大量的信息产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在计算机的帮助下,方便、准确、快速完成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并将分析结果及时进行传输反馈,为施工工作的开展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对于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能将不同施工环节进行有效连接,实现了信息共享,工作人员可以时刻了解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动态情况,然后根据施工需求及标准,对施工计划以及资源分配进行调整,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加强了不同施工环节的协调统一,对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2]。除此之外,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企业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制定有效的规避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带来的影响,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涉及各个工作环节,包括施工方案设计、物资调配、人员配置等,综合性较强,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但是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与整体工程之间的联系,只是片面的将其应用于某一施工环节,没有实现对所有施工环节的全面覆盖,其真实作用和价值得不到体现。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过于强调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而忽视了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根本目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出现偏差。
2.2 工程项目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管理体制为载体实现的,管理体制的完善性将会直接影响管理信息化建设。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很多工作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不同工作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信息化管理效率较低。很多建设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责任和管理职权划分不清,工作重心出现偏移,管理目标不明确,出现管理漏洞或者管理重复现象,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2.3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比较复杂,需要由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但是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人才稀缺,导致建筑企业无法顺利完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多数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还是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是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有限,信息化程度不高,无法为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持[3]。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3.1 提高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视
建筑企业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明确其本质含义及重要作用,提高重视力度,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覆盖。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管理理念,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其与整个工程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并给予足够的资金、技术及人员支持,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对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进行宣传和推广,获取广大工作人员的信任和支持,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2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体制
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能够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载体,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建筑企业应该根据时代特点和市场形势,对企业原有工程项目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加强项目管理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使两者能够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不同环节的协调统一性;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和职权,将不同环节的工作落实到个人身上,树立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4]。
3.3 改进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各个部门及环节相互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并根据不同部门以及建筑的不同环节进行系统化的发展建设。完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电子版的公告栏等信息共享系统,为工作人员的使用提供便利,同时,加强文件资料、图纸等的管理和使用,实现各部门、环节信息、资料的有效衔接和整合,及时补充最新信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3.4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是保证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建筑企业需加强对人才的重视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性团队。建筑企业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明确人才在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原有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组成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为更多的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年轻人才提供任职机会。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教育,使其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巧,能够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时加以灵活运用,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中小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在短短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的物业管理企业急剧扩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的物业管理企业总数达6万家,依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中第十四条规定的物业管理行业划分标准,我国中小型物业管理企业数量比例保守估计将达到90%。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智能化的普及以及业主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将面临激烈的优胜劣汰。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屹立不倒,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要转变管理理念、开发经营项目、扩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素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队伍建设就成为制约中小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中小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
我国很多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特别是小型物业管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深层次的认识与了解,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属于花钱的部门,不能够产生效益,因此不愿意把资源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法比较陈旧,工作地位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相关部门设置上往往是行政人事合并或设立某一个岗位负责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专业化程度不高,相关的管理流程及管理方式不够科学,管理制度大多不够健全。
2.在人力资源招聘方面存在不足
首先,一些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没有科学的职位分析,致使所要招聘的职位职责不明确,招聘条件不清晰,招聘标准不客观;另外,中小物业企业在招聘选拔的过程中,不能够采用更加科学的选拔方法,大多采用单一的面试方法,不能全面、客观的考察应聘者,导致最终录用的人员很可能和企业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再次,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缺乏一套科学的招聘管理系统,很少科学地对招聘工作进行追踪、分析,使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人员流动率较高,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3.缺乏完善的内部培训机制
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多数没有企业员工培训规划,培训投入不足,培训方法陈旧,内容单一;企业进行的培训大多集中在技术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技能的相关培训,不注重员工素质提升,更谈不上企业文化的建设。这导致企业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不系统,对企业的忠诚度较低,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反过来,人员流动过快,企业把资源和资金投入到培训中的动力更加不足,形成恶性循环。
4.忽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许多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手段过于单一,且随意性很大,多关注物质激励而忽视非物质的激励方式,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缺乏归属感,企业缺乏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员工的士气和忠诚度,进而导致人才严重流失,这又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的扩张速度。另外,相比较大型企业来说,中小物业管理企业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薪酬结构不尽合理,员工薪酬调整缺乏科学的依据,没有规范的薪资晋升机制,员工对自己薪资增长的预期不明确,致使其缺乏工作动力。
二、优化中小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转变理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目前首要的任务是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真正树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企业的决策者应当不断转变管理理念,真正认识到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与首要资源,应当“以人为中心”,切实将人视为企业中最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资源,而并非只是成本,从而将简单人事管理逐步上升到现代化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职责,也是企业各级管理者都要担负的职责,各级管理者都应该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配合并负担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另外,中小物业管理企业要设立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人力资源部,实行专人专管,完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为整个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助推器。
2.改进人力资源招聘,吸纳优秀人才
职位分析能够为招聘提供相应的标准,也就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填补空缺的职位,因此,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分析并形成各个职位的工作说明书,明确招聘的条件、标准,便于招聘信息,构建待聘用职位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提高招聘的效果。其次,改进选拔方法,灵活选择招募渠道。选拔方法的选用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既要考虑招聘人才的成本,又要考虑如何招聘到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对于招募渠道的开发与使用,应根据具体职位的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招募渠道。如,针对中小物业管理企业人员需求比较大的保洁岗位,可以灵活选择人才市场、劳务市场、下岗职工、城市周边失地农民、内部人员推荐等招募渠道。最后,挖掘自身优势,提升人才招聘竞争力。中小物业管理企业面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状况,必须明确自身特有的优势,通过挖掘自身的“卖点”,如发展空间、晋升机会、工作挑战性、成就感、实践学习机会或其他更具企业特色的条件,以小搏大,从而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
3.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物业管理企业的新趋势,加之业主对于服务质量的更高的要求,使得物业从业人员不仅需要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因此,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有针对性的内部培训体系。针对不同职位的员工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如,保安、保洁等一线操作员工应当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岗位技能及职业道德;客服与中层管理人员应当接受物业管理政策、法律法规、服务礼仪、人际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高管人员应当接受企业的战略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创新意识方面的培训。另外,还应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员工培训网络,如加强内部培训师的培养和激励,选择专业化的培训机构,采用适应的培训方法,使培训由单一性、阶段性向组织性、系统性全面转变。
4.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全面激发员工积极性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决于工作对其自身需要的满足程度,员工的需要是多样化的,因此激励的措施与手段也应该多样化和具有针对性,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并重。在物质激励方面,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薪资形式,如工资、奖金、红利、利润分享、股票分红等,完善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绩效工资与岗位工资相结合,把员工的薪资和企业效益、个人业绩结合起来;在非物质激励方面,企业要关注员工心理需求的满足,帮助员工获得工作成就感、能力提升、自我成长,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决策,提供晋升平台,关心尊重员工,为员工营造一个融洽的团队工作氛围。通过利用非物质激励,弥补中小物业管理企业物质薪酬竞争力相对较差的劣势,吸引并留住人才。另外,中小物业管理企业还应该加强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和薪酬等级,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绩效考评系统,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以保证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是中小物业管理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选、用、育、留”,并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小物业管理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变思路与理念,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为企业的健康、稳步、持续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何军.中小物业服务企业的“破”与“立”[J].城市开发,2011(17):32
[2]聂晶.浅论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现代物业,2008(4):96-98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陈立旦(1968-),男,浙江慈溪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室主任,汽车维修高级技师,汽车维修高级考评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陈开考(1964-),男,浙江宁海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研究所所长,硕士,教授级高工,浙江省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骆美富(1966-),男,浙江金华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技术学院院长助理,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83-03
浙江是经济大省,汽车保有量一直居全国前列。据浙江省车辆管理部门公布,2009年浙江省汽车保有量近410万辆,2010浙江省汽车保有量将达540万辆,但汽车维修行业现有维修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处在较低的水平,高素质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所占的比例十分低。汽车维修业从事技术管理的有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一线工人中有38.5%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浙江省共有25所高职院校开设该类专业,年毕业生36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供求要求,急需培养出更多具有汽车故障判断与分析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维修技术人才[1]。
汽车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条件。通过探索和实践校企互利互惠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及新型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可以整合校企各方资源,实现学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深化社会服务及地方辐射功能的有机融合,保障实训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国内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现状
(一)国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现状
1.德国的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由两个各自独立的教育承担者――具有相应培训机构的企业和职业学校,全部资金的资助分别由联邦科学教育部、经济部、劳动部、各州主管部以及区和地方的行会来承担。此外大企业集团也提供资金或设备援助跨企业培训中心[2]。
2.新加坡“教学工厂”。“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而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与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3]。
3.澳大利亚TAFE学院实训基地。建立了“学校―工作―再学校―再工作”的多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真正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到了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行业通过帮助学校建设实训基地,由企业根据本身实际需要和培训要求为每个学生制订培训计划[4]。
(二)国内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现状
通过对国内及浙江省培养汽车后服务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研究,汽车实训基地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模式:
1.以校内实训条件仿照企业生产模式建立的实践基地。这类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按“一般性、仿真性和生产性”三类实训基地建设,一般性主要强调原理演示和常规技能的训练;仿真性主要用于学生处理问题思路培养和训练,利用计算机技术对部分技能进行模拟训练;生产性主要是仿照企业的实际作业条件和职场条件建设实训室,但该类实训基地投资大,设备更新快,设备维护费用高,对一般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在后续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5]。
2.“企业配合”实践基地。这类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企业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等。此类实训基地的缺点是企业承担的只有义务,企业缺乏动力,难以长期合作和发展[6]。
3.“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这类实训基地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此类实训基地的缺点是在企业处于需要大量人才阶段时,企业有较高的积极性,其它阶段企业积极性较低。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和持续性不稳定[7]。
二、构建“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创新汽车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一)校企以股份制形式共建“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
自2006年以来,我院已与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以股份制形式成立了“汽车快修中心”(校中企),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在此成功经验基础上,校企双方再次深度合作,吸纳行业协会与骨干企业参与共建“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董事会,下设汽车教学培训部、汽车技术研发部、汽车技术服务部和汽车技术专家委员会,由浙江物产集团投入保障资金1200万元,集聚行内权威技术专家、高技术服务装备,搭建汽车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训平台,为高档新型车辆维修技术培训、技术设备研发、专业标准建设提供权威平台。
通过校企共建“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 创新了“校企一体化”的汽车实训基地运行机制,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更重要的是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效实施条件,同时也为企业适应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水平,提供应用性人才支撑,并为业务流程创新与再造等技术提供研发平台。
1.“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组织机构。 “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将设立汽车技术专家委员会、教学培训部、汽车技术研发部、汽车技术服务部。为保证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正常运作,学院和集团双方以股份制形式进行合作、成立董事会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通过制订相关制度保障技术专家、专兼教师在“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工作的责、权、利;在“中心”成立初期,双方投入一定经费,保证双方派出人员的工作时间,在完成初期建设后,“中心”具备自主运行造血功能,经费投入可以相应减少。
通过“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整合现有双方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优势、达成双赢局面。
2.“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主要功能。
(1)形成有效服务集团与专业群的汽车技术专家委员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浙江省汽车流通协会、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后服务龙头企业的技术专家与技术骨干、学校汽车专业带头人为主要成员的汽车技术专家委员会,紧跟汽车发展前沿技术与行业信息,为集团的发展提供决策建议,为学院汽车后服务专业群建设与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2)为企业员工技术水平提升提供培训平台。汽车后服务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企业员工的总体素质竞争,尤其是员工的技术水平,由此企业需要对员工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校企合作可以解决目前员工培训过分依赖整车制造厂家的局面,并为企业员工岗位技术等级的考核认定创造条件。
(3)为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汽车4S店的汽车诊断与维修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技术的单一性和过分依赖于换件、整车制造厂家的支持,缺少解决少数疑难故障或其他车辆维修的技术和装备。由于解决疑难故障的所需的高端检测诊断、专项维修设备的投入成本高、费用大,使用效率不高,企业配置相关的设备有一定的难度,从而造成企业对一些故障无法快速有效解决,影响了顾客满意度。“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整合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优势,为集团下属4S店提技术支持,并通过财政的专项建设为企业提供故障诊断所需的高端设备,吸引集团公司投入配套设备,提升技术水平,提高元通机电集团在汽车后服行业内的整体竞争力。
(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一体化”实习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通过“中心”这一服务平台,学院与集团下属汽车4S店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5)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提升专兼教师的整体水平。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在运作过程中,由集团和学校双方互派人员组成;通过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企业技术骨干和专任教师定期到“中心”工作,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专兼教师通过技术服务、教学培训、项目研发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二)健全“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运行机制
“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管理平台,设立汽车技术专家委员会、技术服务部、教学培训部、技术研发部,主要采取股份制和市场化。
1.“中心”具有三重功能――服务学校、企业、社会,具有教学培训、生产、和研发功能。
2.“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按公司法进行组建、注册,按市场规律进行经营管理和运作,规避了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风险。
3.汽车技术专家委员会指导“中心”工作、为学校专业建设、集团生产服务提供咨询,下属各部负责生产经营、实习培训、项目研发。其业务、技术人员主要从集团人员、校内教师选拔和社会招聘,一律采取聘任制,严格实行合同管理。
4.“中心”下设的技术服务部可以按各种股份制方式筹建实体化公司。如“元通快修”的资金来源有二个方面:元通机电集团出资,学校根据专业建设购买的设备。应用性技术公司―杭州开景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业骨干教师出资(出资形式货币、技术及其他无形资产),学校提供场地。
5.“中心”的教学培训部主要负责集团人员、社会人员培训与技能鉴定,学生实习实训安排调度。
6.“中心”在处理学校利益、集团利益和“中心”自身利益时严格按照相关章程和市场法则进行,学校、集团和“中心”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达成一个统一。中心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为集团提供生产、培训服务也是获利的途径之一。“中心”分别与学校、集团,通过签订实习实训就业合同、生产培训服务合同等方法达成利益共享,合同中明确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标准和应支付的费用、员工培训服务质量标准和应支付的费用。
为保证中心正常化运作,分别出台《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章程》、《经职元通技术服务中心任职人员管理办法》、《经职元通汽车技术服务中心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经职元通技术服务中心考核奖励实施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弹性教学计划实施细则》等相关制度。
四、创新汽车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成效
(一)优化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中心”平台,引入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水平标准和企业岗位标准,优化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汽车后服务专业群的三个专业标准框架。依据专业标准和汽车维修企业工作特点,实施职业岗位任务与项目驱动的系统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弹性组织教学,确保学生在企业实践32周时,双证书通过率达100%;构建12门优质核心课程网络资源。
(二)创建“产学研一体化”专兼教学团队
依托“中心”运行机制,实施《校企岗位互换交流实施细则》等制度、通过校企共同承担教学培训任务、完成汽车技术服务和技术研发等“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形成一支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互聘共用的“产学研一体化”专兼教学团队。
(三)凭借“中心”平台优势,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利用“中心”资源优势,开展自动变速器与共轨柴油机专修等技术服务;开展“汽车电控故障诊断实时在线教学系统”等教学技术项目研发;面向社会开展汽车高技能与新技术培训与汽车职业技能鉴定。
利用“中心”资源优势,开办中职师资培训班、高职师资专业教学研讨班,拓展专业辐射,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师资,形成区域内汽车后服务方面的人才培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廖泉军.我国汽车业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63-65.
[2]徐涵.德国的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J].教育与职业,1994(04).
[3]白彦婷.新加坡“教学工厂”的经验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4]王纪安,吕一中,李滨孙.管窥澳大利亚TAFE的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3(08).
[5]张建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汽车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之策略[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