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艺的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装饰纹样;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传承与创新;意义与价值
一、引言
当前,我国视觉传达设计行业存在着过度沿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方法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存在着丧失自我个性以及作品日益同质化的倾向。要纠正这一弊端,要求我们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注重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活学活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能力。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与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进行融合,能使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更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也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
二、概念界定
传统装饰纹样: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劳动生息中创造,并与中国的礼制和儒家、道家、宗教以及风土人情等融合,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用来装饰或美化青铜器、陶瓷、丝绸、漆器、金银错、玉雕、牙雕、砖石雕刻、刺绣等工艺品的图案形式,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逐渐发展、成熟,成为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装饰造型体系。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广告设计、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招贴设计、产品包装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等。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各种设计项目的设计规律与表现技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多种视觉传达设计软件,使学生具备完成视觉传达设计任务的能力。
传承与创新:传承即是取舍,创新即是扬弃。所谓传承也就是指对原有事物中合理部分的接续,是否定中的肯定,克服中的保留,是“取舍”。所谓创新就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扬弃。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传承的发展。两者之间是内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传统装饰纹样的传承与创新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传统装饰纹样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之中的意义与价值
(一)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可见,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不仅是培养设计创造能力的教育,而且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艺术素质、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
传统装饰纹样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之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开辟高校觉传达设计教学为文化建设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同时, 中国创意独特、风格鲜明、技艺精湛、形式丰富多彩的传统装饰纹样资源的发掘和传承,也迫切需要借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这一途径得以实现,这为本选题的提出奠定了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价值
首先,我国虽有比较丰富的研究传统装饰纹样的资料和成果,但对传统装饰纹样的分析、艺术价值的挖掘、文化传承以及创新应用还有所欠缺。但是很少有结合传统装饰纹样与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来研究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应用的成果。本课题尤其关注传统装饰纹样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互动规律,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探索传统装饰纹样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而总结将传统装饰纹样融入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所要遵循的传承原则和创新应用路径,可使研究成果更具现实性与适切性。
其次,当前不乏大量生硬地照搬传统装饰纹样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传统装饰纹样的全面、深刻的理解。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有丰富多彩的样式和韵味深厚的内涵,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与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相结合,能找到适合本民族视觉传达设计的新方向,可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开创无限的发展和设计空间。
再次,中国传统装饰纹样有着完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属于文化遗产的范畴,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挖掘传统装饰纹样的时代美感,可使中国的设计界借此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为中国软实力的提高添砖加瓦。
四、结语
伴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眼球却遭遇着大量生硬地照搬传统装饰纹样的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它们缺乏对传统文化全面、深刻的理解,以致降低了作品的设计品味,丧失了作品的民族特色和国际传播的影响力。
鉴于此,作为高校应在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很有必要将传统装饰纹样与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进行融合,构建传统装饰纹样在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传承与创新应用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白马藏族;传统服饰;传承;变异
中图分类号:C958.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2013)03-0160-04
白马藏族是生活在甘、川两省交界处的少数族群,俗称白马人,总数过万。在特定的条件下,白马人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服饰文化,并代代相传,留存至今。然而,在传统服饰的传承过程中,由于白马人所处的环境产生变化,其服饰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本文通过对文县白马藏族传统服饰穿戴情况的实地考察,结合文献资料,探讨白马传统服饰及功能的传承与变异现象,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一、白马人传统服饰现状
(一)在节庆活动中传承的传统服饰
目前文县白马人传统服饰穿戴人数最多、种类最齐全的场合集中在春节期间的各项欢庆活动中。根据穿着者身份的不同,白马藏族服饰主要分为普通大众服饰和宗教仪式服饰。
普通大众服饰中男装较为简单,以“沙尕帽”为主要标志。该帽为插有白色鸡翎的圆顶荷叶边白色小毡帽。相比之下女性服装较为复杂。老年妇女大都头包黑色布帕,身穿青黑色长衫,脚穿绣花布鞋,并佩戴手工绣制的荷包。青年女性节庆时多穿五彩百褶衣。这种衣服颜色艳丽,上下连体,下端百褶,领口、袖口及背部有花边或者绣花图案装饰,是白马人较有特色的服装。年轻女性们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穿戴黑、红底花边马甲,头戴沙尕帽或者鱼骨牌。中年女性服饰则介于老人和年轻人之间。
宗教仪式服饰主要指白马人春节期间跳面具舞时的穿戴,以“池哥昼”和“麻昼”服饰为代表。这些装扮一部分与围观群众所穿戴的传统服饰类似。甚至保留了大众服饰在传承中逐渐衰亡的某些服饰元素。同时,还有一些与大众服饰完全不同的衣服样式。
“池哥昼”队伍一般由四位池哥、两位池母和2—5个知玛组成。池哥代表男性形象,头戴插有锦鸡尾翎与彩色折纸的面具,身穿白色羊皮袄,腰系毛织腰带,其间挂有一串铜铃,身后戴山羊皮卷尾,脚上穿牛皮作底、绣着米字花纹的番鞋,扎绣花绑腿。左手持剑,右手拿牦牛尾,威风凛凛;池母头戴插五彩纸花的面具,身穿花边衣,脚穿牛皮与麻布制作而成的番鞋。知玛的性别有男有女(表演者皆为男性),是“池哥昼”中逗乐的丑角,其装扮以丑化为目的,男女皆不戴面具,脸抹锅底灰。通常男者头戴旧草帽,身穿麻布长衫(有些地方知玛身披旧床单、旧毛毯),手持破扇与拐杖,脚着旧草鞋。而女性知玛则头戴青黑色帕子,其上用萝卜皮做成仿鱼骨牌,手拿犏牛尾,脚穿破凉鞋。
现在薛堡寨人每年正月十五还有跳“麻昼”的习俗。“麻昼”也称“十二相”,表演时由两个池哥在前领路,两个小鬼紧跟其后,最后面是六个生肖面具。薛堡寨“麻昼”中的池哥的服饰与“池哥昼”中池哥的服饰基本相同:小鬼头戴面具,面具相貌与池哥类似,面部表情狰狞。跳舞时小鬼身穿白衬衣,外套黑色花边马甲,腰系红色毛织腰带,腰间系带穗长条状荷包,腿上绑“白缠子”(即缠在脚踝到膝盖的白色绑腿)。头戴猪、鸡、龙、虎、牛、狮面具的生肖所穿服装颇似戏曲服装,上衣为红、绿、蓝、黑等色的绣花锦缎,下裙为红、黄、蓝、绿、粉、紫等色的一色裙子,左右手中各拿一条红绿黄三色布条叠加而成的彩带。
在传承中,知玛和小鬼的衣着还保留有一些大众服饰中几乎消亡的元素。为了丑化知玛,白马人总会给他们穿着一些“过时”的服装。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女性都不戴头帕了,其传承正日趋弱化,而女性小知玛头戴布帕无疑是对这一传统习惯传承方式的补充。再如以前白马男子日常服饰之一的麻布长衫,现在即使是在节庆期间,也很少有人穿戴。而某些村寨的男性知玛却穿着麻布长衫走家串户。虽然穿在知玛身上的麻布长衫略显破旧,但从服饰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却弥足珍贵。此外,白马人以前穿番鞋,并在小腿上裹棉、麻或毛缠绑腿,现在即使在春节期间人们也多穿球鞋、胶鞋与皮鞋。而番鞋、绑腿却被“麻昼”中的小鬼传承下来了。
(二)白马人传统服饰的变异现象
服饰在传承过程中,总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人们自身观念的转变等原因而发生变异。早在清代,白马人的服饰就曾发生过变异。成书于乾隆年间的《皇清职贡图》曾记载文县番民“近亦多有效民间服饰者”,而光绪版《文县志》也说白马人“富者衣服与汉同”。寥寥数字,却透漏出白马人服饰变异的诸多信息:至少在《皇清职贡图》成稿的乾隆二十八年,白马人服饰就开始受到汉族服饰的影响,产生变异。但是这种变异只存在于白马人中为数不多的“富者”群体当中,规模较小,属于“萌芽”状态。大部分白马人服饰则依然保持传统,即男性头戴沙尕帽,佩戴短刀与弓矢。女性穿镶边大领褐衫,系八寸宽腰带,结辫并佩戴“珊瑚玛瑙”等头饰以及“重两许”的大银耳环。
当代社会,白马人服饰发生了剧变,日常生活中白马人多选择穿戴现代服饰。而其传统服饰的传承则是通过在节日庆典中穿戴完成的。而在传承过程中,传统服饰仍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变异。
目前,每逢重大场合,很多白马男子,要么直接穿西装或便服,要么选择穿戴简单的藏装。这种藏装通常为常见的藏舞演出服,据当地文化局白马人班某讲,男性穿此类服装的情况是近十几年来才出现的,衣服多为外出打工的白马人从甘南、四川等地购买而来。至于传统服饰中的长衫、番鞋、麻鞋等服装以及烟袋、牛皮沙袋和药葫芦等配饰已经很少有人佩戴了。
女性服饰的变异现象更为复杂。《皇清职贡图》和光绪版《文县志》都曾记载白马女性有佩戴珊瑚、玛瑙等昂贵装饰品的习惯。然而,当代白马女性节庆期间则喜欢佩戴鱼骨牌与沙尕帽。白马女性用红线将7-9枚圆形鱼骨牌串接后固定在辫好的发辫上,并将带有鱼骨牌的整条辫子盘在头上,鱼骨牌恰好绕额一周,而辫稍处珠串等物垂在右耳侧。由于佩戴简便,现在更多年轻女子穿戴传统服饰时喜欢佩戴沙尕帽,并在传统样式的基础上加以各色装饰,使得白马女性头饰丰富多彩。
与头饰多样化相反,白马女性耳饰和服装在传承中则日趋简化,某些服饰甚至已经衰亡了。光绪版《文县志》中有白马女性戴大耳环的习俗。而当代白马妇女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佩戴耳饰,很多人甚至没有佩戴耳饰,传统白马人饰品中的大银耳环已经在传承中衰亡了。鱼骨肚兜是未见于清代文献的传统白马女性服饰之一,目前在民间还有个别人家保存着老人留下来的这种周边绣花、中间缀有方形鱼骨牌的肚兜。但是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女性都不佩戴鱼骨肚兜,可以说鱼骨肚兜在传承过程中也走向了衰亡。以前,成套的白马女装包括上衣、下裙、外罩大褂,以及短衫、马甲等,目前很多青年女性在节庆期间仅穿一件百褶衣。此外,百褶衣本身也经历着日趋简化的渐变过程。旧制的百褶衣上边缘处及背部精美的绣花图案已逐渐被几何拼布纹样、机制花边等逐渐代替。总之,白马人传统服饰在现代环境下传承时,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
二、白马人传统服饰功能嬗变
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服饰作为白马人文化的产物与载体,具备满足白马人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生活需求的实用功能与社会文化功能。
白马人传统服饰具有身份象征、强化规范、信息承载、伦理教化、族徽象征等社会文化功能。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传承过程中白马人传统服饰的这些功能亦随之产生变异,根据变异的程度可以分为消亡、弱化、保持、增强四种类型。
(一)消亡了的身份象征功能与强化规范功能
传统白马服饰的身份象征、强化规范等功能已随着白马人社会生活的变迁而逐渐消亡。传统的白马人社会是一个贫富有别、男尊女卑的社会。白马人这种身份、地位上的差距在其传统服饰上也有所体现。光绪版《文县志》记载白马人“富者衣服与汉同。余则衣服五色,不穿中衣,戴毡笠如盖,以鸡翎插之”,可见清末白马人传统服饰具有很强的身份象征功能。而通常穿戴五色衣服、戴沙尕帽的多为白马人中的普通大众。而在大众群体中,传统服饰的一些部件同样具有这种区分贫富的身份象征功能。张映全曾多次撰文,提及以前能够系上长达三米多的羊毛腰带者为白马人中的富裕户。
白马人传统服饰不仅能够体现贫富差别,还能折射出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这主要体现在白马人赋予男性某些穿戴特权上。以前沙尕帽只有男性可以佩戴,而在“池哥昼”、“麻昼”等各类面具舞中,也只有代表男性形象的池哥面具能插锦鸡尾翎。白马人借女性穿戴禁忌来强化白马社会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这使得其传统服饰因而具有强化规范的社会功能。
随着时代的变迁,几乎所有白马人的日常服饰已完全现代化,无论贫富,皆“与汉同”。伴随生活水品的提高,毛织腰带不再是富裕户的象征,所有白马女性只要选择穿戴百褶衣,都会系上红毛腰带。此外,节日期间女性佩沙尕帽的情况在白马人中已习以为常。白马人传统服饰身份象征、强化规范的功能在现代生活环境下已消亡殆尽。
(二)日益弱化的信息承栽功能
传统白马人服饰有很强的信息承载功能,透过服饰可以了解到白马人的及其与周邻其他民族之间的关联。然而,在传承的过程中,白马人传统服饰的信息承载功能正在随着服装工艺的简化以及穿戴人群的缩小而日趋弱化。
如前文所述,早期白马妇女会在百褶衣、鞋垫等衣物之上绣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主要包括日月星辰、动物花草等内容,反映了白马人对大自然的崇拜。然而,随着近年来新制服装对这些纹样的简化,传统服饰对于白马人的承载功能已有所弱化。
目前,白马人中老年人还有包头帕、穿长衫、裹绑腿、穿绣花鞋的习惯。与藏彝走廊其他民族的服饰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体现出白马人与其他民族之间文化共享的特质。然而,中青年人已经很少穿戴上述服饰,受众群体范围的缩小使得传统白马人服饰承载多元文化的功能日益弱化。
(三)保持不变的伦理教化功能
传统的白马人服饰具有伦理教化功能。池哥与池母是白马人心中的神,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形象,而知玛相传为白马女性与外族通婚所生的后裔。在“池哥昼”仪式中,知玛服饰的丑陋与池哥服饰的威严、池母服饰的华美形成强烈的对比。白马人正是通过池哥、池母与知玛服饰的差异告诫族人,血统纯正的白马人男性会如池哥一般英武雄健,女性则像池母一样华美优雅,而一旦与外族通婚,生下的孩子则会像知玛一样衣着破烂、丑态百出。因此千万不可与外族通婚。
白马人之所以如此排斥族际通婚,主要是由于白马人长期以来在人口数量上相对藏彝走廊边缘地带的其他族群来说一直处于劣势,一旦与外族通婚,则白马人固有的文化,甚至白马人将融合于其他族群当中。正因为如此,在白马人的传统观念中总是排斥族际通婚。目前,大部分白马人依旧实行内部通婚,白马人传统服饰的伦理教化功能仍旧没有改变,是传统服饰诸多功能之中最为稳定的一大功能。
(四)增强了的族徽标识功能
沙尕帽向来是白马人的标志,具有族徽标识功能。《皇清职贡图》中称白马人“男帽插鸡翎”,而光绪版《文县志》也有白马男子“带毡笠如盖,以鸡翎插之”的记载。目前在白马人传统服饰整体呈现现代化的趋势下,沙尕帽的族徽标识功能不但没有弱化,反而增强了。
每逢重大场合,例如春节期间举寨欢庆表演“池哥昼”、“麻昼”,跳圆圆舞、迎接火把时,参加青年男女婚礼时,以及出席各重要会议时,白马男子不管是穿戴普通藏装还是现代服装,都喜欢佩戴沙尕帽,以显示其白马人的族群身份;而在男女平等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穿戴传统服饰时选择佩戴沙尕帽,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沙尕帽具有的族徽标识功能。沙尕帽从过去仅能被白马男性佩戴到今天成为所有白马人族群身份的主要标志,其族徽标识功能比起以往则大大增强了。
三、白马人传统服饰传承与变异的特点
传承与变异是服饰文化的两大特点。在传承的过程中,传统服饰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变异,而面对不断发生变异的服饰,人们仍旧尽量保持传统服饰的文化特色。白马人的传统服饰在传承与变异当中,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服装制作现代化与服饰商品化
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下,白马人用自制的织机将麻线、羊毛线纺织成衣料,并手工缝制衣服、腰带、绑腿等服装。而在商品经济下,白马人大都直接购置衣物,会使用传统织布机的人越来越少。新制的传统服装的衣料和裁剪过程都体现出现代化特色。据文县文化局白马人班某介绍,现在缝制传统服装的衣料大都是市场上购得的成品,而缝制时也都依靠缝纫机提高生产效率。以前纯手工缝制一件衣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用机器一次可以做好几件衣服,用不了几天就能完工。
伴随着服饰生产与加工的现代化,白马人的传统服饰的商品性质也日益增强。在传统的小农经济下,白马女性会在农闲时节缝衣绣花,供自家亲朋好友穿戴。这种服饰是凝结每位女性智慧的劳动产品,不具备商品性质。目前文县的白马村寨中,大体上一个村庄只有3-4个人会缝制传统服装,会刺绣的妇女人数略多一些。白马人如果需要准备传统服饰,则需要出钱请这些能够缝制传统服饰的人帮忙制作。通常一件机器制作、手工绣花的服装在两千元左右,而一顶普通的沙尕帽则在两百元左右。传统服饰从原料购置到加工缝制再到成品产出的各个环节,都有流通与交换,并且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白马人传统服饰的商品化特征已非常明显。
(二)传统服饰礼服化
基于现代服装的诸多优点,多数当代白马人,特别是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多穿戴现代服装。而每当举行婚礼仪式、参加民族传统活动、欢庆传统节日时,白马人又纷纷穿上传统服饰,以前的日常服饰因而转化为节庆礼服。
在日常服饰向节庆礼服的转化过程中,传统服饰的实用功能逐渐弱化,而文化象征功能却增强了。当传统服饰被作为日常服饰使用时,它的主要功能为御寒保暖、辅助生产等实用功能。而当这些实用功能被性能更加卓越的现代服饰代替时,白马人传统服饰的文化象征功能则凸显出来。作为社会文化的外在表象,人们穿戴传统服饰可以最为直接地表达自己族群所代表的文化。白马人在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中穿戴具有自己群体特色的传统服饰,不仅能够在视觉上渲染喜庆的气氛,使得自身与本部落传统文化活动融为一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意识地穿戴传统服饰,白马人将自己特有的文化信息展现给外界、传递给下一代,实现文化上的交流与传承。
(三)男性服饰变异大于女性
白马人传统服饰,不分男女,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变异。从整个白马人服饰文化变迁的过程来看,男性服饰变异的程度远远超过女性服饰。从人口比例上来看,目前节日期间选择穿戴传统服饰的女性人口要多于男性。而从传统服饰的穿戴状况来看,男性除了头戴沙尕帽之外,很少穿着其他的传统服饰。不仅如此,一些白马男子还穿上了从甘南、四川等地购置的藏袍,男性传统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白马人传统女性服饰在传承时则产生相对较小的变异。虽然服饰整体日趋简化、面料日益现代化,但传统白马人服饰的核心特点,即不同于其他族群服饰的形象特征未曾改变。
造成男性服饰的变异性大于女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白马人传统服饰的演变方式的差异。女性服饰的变异,多属于伴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性变异。女性服饰在制作过程中选择现代化原料以及工具和工艺都是对原有传统服饰的一种主动改进:在对外交流中,来自外界的强势文化以及社会主流文化对白马人传统服饰的影响是导致男性服饰彻底变革的主要原因。在对外交往中,白马人不得不通过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习俗来适应强势文化和主流文化,传统服饰也随之产生变异。由于男性承担相对较多的对外交往活动,男性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女性,因而白马人男性服饰的变异要远大于女性。
(四)地域象征性服饰衰落,族群象征性服饰复兴
白马人传统服饰有很强的符号象征性,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地域象征性服饰与族群象征性服饰两类。在白马人传统服饰体系中,头帕、绑腿、刺绣等服饰,与周边其他民族服饰习惯极其类似,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而鱼骨牌、沙尕帽则是白马人特有的服饰,是区别于白马人和其他群体的重要标记之一,具有很强的族群象征性。目前,在节日期间,大部分人只穿西裤和新式皮鞋,仅有“麻昼”的小鬼保留绑腿的习俗:在白马女性中,包头帕者多为老年人,而鱼骨牌和沙尕帽则是实际穿戴和广泛宣传中白马女性服饰的典型代表。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服饰整体趋向现代化、传统服饰文化象征功能增强的情况下,代表地域特征的服饰部件正在随着传统服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的降低而逐渐衰落,而代表族群特色的传统服饰则伴随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而受到白马人的高度重视。
四、白马人传统服饰变异与传承原因分析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期,这中间积累沉淀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我国现代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优秀思想的创造,饮水思源,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都应该建立在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上。城镇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文化并不矛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对立起来的思想观念是不正确的。因此,在城镇化大力建设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切实保护传统文化并加以传承。
一、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传统文化广义上是指中国人民在各个时期各个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优秀的精神财富以及物质财富。传统文化狭义上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特征。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桥梁以及精神纽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蕴含着优秀文化审美理念和价值观念,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大力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精神文化的消亡速度越来越快,笔者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发现造成这种状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人们对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不高,单单依靠口头、行为传承传统文化明显是不够的;二是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合理、过度开发加快了传统文化的流失速度;三是大量具有珍贵文化、历史价值的资料以及实物等都遭到了流失以及毁坏。因此,现实国情要求我们必须结合当下的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以及传承。
二、城镇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措施
1、加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人民大众既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保护者。政府、学校等部门机构应该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呼吁全民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中来。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共同行动,意识到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意义,才能有效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可以利用中国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如“二月二龙抬头”等,这些活动的举办能激发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满足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还可以采用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城镇是区域内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相比较而言拥有相对先进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通过社区教育、学校教育、职业岗位教育等方式在影响力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内结合城镇的其他优势向广大群众灌输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承传统文化的紧迫性。通过将传统文化纳入教材中,让传统文化随着课堂、校园、教师等进入新一代学生的心中。学生是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保护者、接收者和传承者。通过学校深入宣传教育、渗透,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以及喜爱。利用社区优点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渗透,鼓励个人、民间团体和企业以个体或者集体的方式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开展各式各样的,能够展现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来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2、立法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法律依靠。传统文化仅仅依靠群众的意识来保护以及传承是远远不够的,现实生活中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法律手段的规范。采用法律措施不仅能有效制止群众无意识中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还能为传统文化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让传统文化保护有法可依,在日常生活的落实工作中更加容易。况且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短期行为,需要代代保护、传承下去,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仅仅依靠应急性措施是不够的,需要切实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保障。因此,立法保护显得相当重要。立法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最重要措施,是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很多针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法,确实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但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针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行为很多,法律并不能及时规范。因此,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使得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传统文化才能得到更切实的保护以及传承。
3、加大财政投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提供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传统文化诸如各种文献资料等的收集、调查、整理、展示、传承等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首先需要国家、政府进行资金投入,也鼓励个人、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对传统文化保护以及传承的积极捐款。这些资金要确保都用在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中,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制定使用制度,鼓励社会民众进行监督。针对社会上一些从事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相关人员要给予资金帮助。像一些老年手工艺人,职业无法为日常生活带来足够收入,生活非常贫困,传统的手工技艺得不到传承。因此,针对这些手工艺人要进行生活补贴,在满足他们生活需求以及爱好的同时能够让他们将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4、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合理开发研究。传统文化是由物质文明遗产与精神文化遗产共同组成的,对精神文化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合理保护与传承。近几年由于旅游以及对物质文明的开发研究等,使得以古建筑物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到了毁灭性地破坏。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不仅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遗产意识以及法律法规的规范,还需要在开发研究物质文明遗产的过程中聘请精通专业理论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力求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物质文明的完整性,避免遭到破坏。针对一些古建筑物由于自然原因诸如风化、日晒雨淋等现象而出现的墙体斑驳影响美观性以及传统建筑完整性的情况,为了保护以及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用将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修葺或者重建,使建筑物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之美,又增加了现代气息,可谓一举两得。
5、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之法。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是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精神物质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方法毕竟是有限的,同样,扩大到国家之间也一样,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方法也是有限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合作、交流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合作交流,借鉴他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的成功经验,服务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保护事业。借鉴他国成功的政策、措施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传统文化进行切实有效地保护以及传承。
结语:
城镇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趋势,而传统文化的遗失现状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以主人公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之中来。政府可以通过立法、进行宣传教育、资金投入支持以及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等措施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龙梅.论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J].学术论坛,2011(34)
关键词:现代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建筑艺术中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人们对历史、本土以及自然的回归欲望增强。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改造,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空间两者进行合璧,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高效的途径。
一、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1、现代设计思想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中国自开始进入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期。在惨痛的现实面前,中国传统文化理念被不断地抛弃,而接收的新理念则大都来自西方思想理念上发展而来,形成一种“嫁接”式文化发展。一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理念得到重新的发掘。
中国正在走向复兴,中国的设计应该走向何方呢?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在深重的苦难历程中变得沧桑和破碎,却依然保持着本色。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才能不断延续和创新。迄今为止,整个世界都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和持续性不应该被低估,中国在坚持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中西文化融合,而不是对西方文化的全盘接受或全盘否定。对传统文化,必须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不只是一个传承的意涵,而是一种追求,锲而不舍的追求。只有不断追寻,才能在现代设计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实力。
在现代设计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设计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在实际上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受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现代设计需要现代设计师正确认识传统图形与现代设计间的关系,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本质体现。置于全球化文化交融的当代国际环境中,设计者们不断变化、创新,掌握不同文化的特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念,并以此作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创意理念的源泉,既承载传统文化精髓,又跨越地域界限,引领与促进形成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根基的“中国风”的设计潮流风尚。
2、传统文化在民族建筑文化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民族建筑文化应用过程中,天人合一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比如传统村落的三面环山,这就是我国传统的朱雀、青龙等的布局,这些传统的布局设计理念未必起到真正的实际作用,确是某些特殊精神的象征。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通过对我国传统伦理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结合,能够更好的进行建筑气韵的突出,保证各种艺术作品的追求,这就需要进行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构思的优化,进行建筑客观功能及其人审美观念的优化,进行建筑形式的表达。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3、“风水文化”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在我国古代,建筑布局主要是指风水学思想。风水并非都是现代多数理解中的伪科学,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我国古代建筑布局思想风格影响极深。风水学本身具有中国古代美学、地质、地理生态学及古哲学等思想内涵,并包含丰富的顺应自然、适合地理等人文思想,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中的重要理论源头。如我国明清皇宫的布局便是采取了古代风水学的思想,其中,一律坐北朝南的布局设计就是综合了地域气候、环境及日照等自然因素等影响,也考虑了文化、风水等人文因素的影响。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将我国古代关于“四”严格的方向布局及“合”明显的和谐人文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布局严格、讲究分明等也是社会等级明了的体现,也可以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实现对于外部气候环境的防御,夏可纳凉冬防寒。在现代生活中,这些思想因素看似平常,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似乎到处可见,却是我国传统的重要体现。
4、传统符号的传承
传统因素的传承往往体现在一个“思想符号”或者“事物符号”的传承上。于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积极注意对于传统符号的认识与吸取,融合于现代建筑设计中。符号是一个系统而泛泛的概念,可以说包括了人、物、概念、人文思想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符号的传承,可以是一个传统的图案因素,也可以是传统的建筑手法等等。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就曾提出,“抄袭传统形式的方法”,即将传统形式中的非精神的成分现代化样的传承下来,并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传统因素与现代建筑设计在时空中出现交汇时,积极将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想象、提取出来,促进两者的共融与结合,实现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积极传承。
二、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模块及其创新模块的协调
1、为了满足当代住宅设计的需要,进行优秀传统建设文化的传承是必要的。这就需要进行现代住宅建设理论与传统建筑文化的结合,进行传统民宅伦理功能的应用,进行创作实践模块的有效开展,进行有价值的建筑文化的应用,保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的应用。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当代住宅设计模块中,进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突出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可持续传承文化主题的应用,进行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的突出,保证新型的建筑研究课题的应用,保证人类文化建筑主题的突出,保证现代科技的积极突出,保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优化,从而符合当代住宅建设的需要,进行传统建筑文化局限性的突破通过对上述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古代民居建筑布局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逐渐发展的,其传统意义上的礼仪,顺应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需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不合理家族伦理观念的剔除,可以更好的进行人性化的建筑,进行以人为本的,合理住宅建筑格局的应用,更好的进行建筑功能区的划分。
2、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其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建筑文化,这就需要进行优秀的文化经验的继承,这些都是宝贵的建筑设计遗产经验。这就需要进行建筑材料及其当代建筑工艺的应用,符合当代人们群众的生活方式,进行先进的建筑风格的应用。在建筑结构上的跃层、错层、共享空间的采用,在空间划分上的生活阳台、化妆区、清洗区等专用空间的设置,在建筑构造上的凸窗、外飘窗、落地窗、透天窗、转角窗等多变化的作法也将被大量采用并创新,从而使本土住宅更具个性化。
结束语
人们的建筑设计往往是建立于前人的基础之上或者以前的经验基础上,所以,可以说是,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中。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要想实现真正的建筑设计风格的突破,往往需要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建筑文化,从中吸取优秀的传统经验与理念、方法等,加以融合与现代建筑之中,才可以实现“艺术的再生”。
参考文献
传统民居建筑带给人的不是某个人的个体行为,而是一代代人在当地生长的环境里,经历岁月的洗礼展现出的真实。民居建筑最重要的意义是唤起人们的归宿感,它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当地生产生活发展的缩影。又像一面镜子创造着,又变化着,客观地承载着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民居建筑是各类公共建筑的原型。宗祠、寺宇、书院、宫观的基本建筑形态与空间格局大多以住宅为蓝本。民居建筑对自然条件、空间状况的反应要远比各宗祠寺宇建筑灵敏得多。东北地区建筑的发展史可以说是半部东北先人们与气候自然抗争的文明史。由于东北早期的居住人群以游牧民族和狩猎民族为主,民居建筑受季节性气候干预成分较大,因此得以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较少。传统的房屋很多不再作为居住用途来使用,一些这样的老房子往往被闲置做仓库之类使用,缺少必要的维护与修缮。但它们毕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见证,而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且中国这一气候条件最寒冷的地区留下的建筑智慧值得后人深入挖掘。东北三省地区的建筑结构主要是以耐寒为主的结构建筑,这一建筑形式是当时文化的一种记录和自然的真实反映。早期东北地区的汉族较少,多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人们需要的不仅是生活上的安稳,更需要精神上的寄托与鼓舞。因此受满族、鄂温克族及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聚族而居、尊宗敬祖建造意识影响,其建筑的空间语序呈现出对“万物有灵”思想的崇拜。东北传统民居建筑正房北墙或暖阁的隔墙常见供拜用途的佛龛,而满族的西墙方位则供奉着祖先牌位。汉族居民受中原定居思想的影响带来了与自然抗衡的先进的建造技术,极大程度地为当地少数民族住宅更新与技术上的进步提供丰富的土壤。多民族建筑相互融合造就东北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
民居建筑是人类物质世界形成文化的源头和历史记载的直接见证者,在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中,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系统与其他区域系统之间存在文化能量互换,传统民居文化也会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一方面,文化底蕴越深厚、文化活力越强的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民居文化对其他地域建筑文化影响的抵御力就越强,相反若系统的稳定性弱,就很容易受到其他地域建筑文化的冲击。
东北地区民居部落的选址多在惯性居住区域,依山谷而居,背山面水,有效地缓解了冬季寒冷干燥的寒风。民居的空间布局受季节性影响,较南方民居建筑和晋陕窄院开间大,有利于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的时节得到更充足的光照。当地住宅多为“口袋房”,这是因为过去生活在东北的土著民族多穴居而生,是对前人建筑思想的一种传承。从院落布局看,其建筑与院墙之间较为独立,与中原建筑墙屋结合的布局方式有较大不同,便于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如粮食等物品的搬运,具有良好的互通性与融合性,呈现出宽容大气的场所精神。房间对称端庄,中轴分布,给人以平衡稳重的庄严感。
民居部落在形成前多为自发性建造,规定出每户生活的固有院落场所。而建造方式也多为前人的经验传授及自我需要的有效改良。由于地广人稀,生活地点及经验在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往往格外重要。从而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聚居文化,其无论从人地关系、院落组织,还是建筑的构造与装饰都在地域性建筑文化保护和聚落建筑的保育实践等方面都具有现实意义。以乌拉街满族民居建筑为例:当地老宅的砖雕、装饰处处体现着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表达出人们对幸福、富裕、吉祥、平安的美好憧憬,如以蝙蝠、寿桃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的墀头装饰,以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精美雕饰的后府山墙,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东北民居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一)东北民居建筑的共生意识
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处于延续与创新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延续毋庸置疑地对继承与发展东北民居建筑意志、重拾东北古老民居文化提出要求。东北大院的造型上的谦拙与质朴以及自然而然的生态观念集中体现了先人对建筑的创作动机与人生智慧。在东北满族民居聚居地———乌拉街走访时,当地的老人曾告诉我们,在过去,先人往往会在山上物色自己最中意的树,系上红绳或做下标记,在几十年后,后人建造房屋时伐下,用来做受力支撑最大的梁柱。因此东北地区传统建筑的一砖一瓦都是包含着父辈的期待,更是对祖先建造意识的传承。在东北的民居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青砖灰瓦的满族大院,草坯房子篱笆寨的传统朝鲜族民居,蒙古包式的迁徙性民居等,为中华大地的民居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土壤积淀。以秫秸、柳条、木材和土坯墙或是生土砖围合成的院落空间,建筑密度较低,具有突出的地域特点。值得一提的是赫哲族根据传统的渔猎文化特点形成的三种聚落:屯落式聚落、网滩聚落和坎地聚落,更是为我国永久性建筑、季节性建筑与临时性建筑的居住文化的发展脉络提供有效的线索。
东北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很大程度上为建筑的共生性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早期东北定居的先民们因地大物博产生的院落与居住空间较中原建筑具有大尺度、大开间、院落间距松散等特点。这样便形成了现代东北农村大多数院落空间都具备的院内种植园。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逐渐出现了居住与种植、居住与畜养等多种院落空间。早期的东北居民几乎在自家周边便能通过劳作生产出能够满足自家需要的作物。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与周边的动植物和谐相依,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其院落空间组合方式生成的多种可能。
(二)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元性的生成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建筑结构较为多样。与自然相谐是这一地域建筑发展的基本脉络精神。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游牧民族和中原地区迁徙到这里的农耕民族相互影响共同沉淀出如今东北的建筑风格及庭院布局。东北传统民居聚落多以自发性建造的大院式住宅为主,临近交通便利的山坳地。周围的高山有效地阻挡了冬季的寒风,加之地势相对较低的地方往往是溪流水源的必经地。由于地广人稀,冬季寒冷,院落布局较为松散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太阳的光照。邻里相处和谐融洽。住户间的围墙往往以隔断式的矮墙为主,方便邻里和过往行人之间的交流。这与晋陕民居的高墙院有明显区别。
人们在建造住所的同时不断完善这一区域的环境空间,如门前屋后的排水沟,及后院挡风树的种植等。划分空间的围墙与当地的原材料有很大关系,如用当地特产的石头砌成的围墙,及以黑土或黄土为原料经秸秆稻草拧成泥辫子垛砌而成的拉核墙。最具特点的东北的“杖子”,用秫秸、玉米秸、向日葵秸或木材连接搭建围合院内的私属空间。平和的高度和枝杈的间隙似乎在诉说着一家人幸福的故事。他们会以当地最容易找到的材料,用最生动的建筑语汇演绎属于东北的民居建筑。因此每到一处你都会发现属于当地特有的视觉肌理,如天岗的石墙,长白山地区的木杖子,内蒙古地区的篱笆墙等。在东北民居院落的空间里住宅建筑外,牛房、仓库和“苞米楼”在东北民居的院落构建里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一方面为农耕工具及生活杂物提供储藏空间,另一方面为谷物的晾晒和存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过去人烟稀少,自力更生须有富余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东北民居建筑的建造意识。因此,低密度的仓储空间多坐落于东北大院或耕种区中。而在满族和蒙古族的建造意识里西方是祖先的方位,房屋的建造生成仍要“以西为贵”。材料的多样与价值观和习俗共同影响着东北民居的建筑可能,使其形成多元的建造特点。
(三)东北民居多元文化的再生
在建国初期,物质条件十分有限,半地穴式的建造方式最符合北方冬季抵御寒风与极端气温,而这样的住宅也是最节省建筑材料、最经济的一种建筑方式。虽然保存下来的完整的居住建筑不多,但我们仍然可以在田地的周围找到农民为方便劳作临时搭建的这种坡顶半穴居式的棚屋。长白山地区遗留下来的井干式木刻楞子房,尽管在形式上与俄罗斯传统的“拜占庭”建筑模式多无相似之处,其初始状态也恰似我国林区常见的“叠罗圆木屋”,且在制式技法上很是相近,但都是那种以大坡顶和木架屋的木质结构为标志的建筑物,又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形成鲜明的对照。如今,在当地的乡村中,大屋顶的民居造型朴实优雅,房屋结构坚固厚重。远远望去红色的屋面温暖热情,屋顶的高度较南方建筑高出,正是对过去建筑经验的借鉴,让冬季积雪能够得到自然的倾泻。东北民居建筑的构建是当地劳动人民与施工匠人反复权衡探索的结果,也是依据当地气候条件所总结归纳的宝贵经验。
早期东北先民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条件下逐步发现向阳避风的半穴居空间能够有效地抵御冬季的低温,即便不取暖,在东北十一二月的天气里,室内温度也能达到零度以上。《金史》中有这样的描述:女真人“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后汉书•东夷列传》对肃慎人的习俗有这样的描述:“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尝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满族传统的地窨子,即以泥土和秸秆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半地穴式房子,更是北方季节性建筑的典范。人们多将其建造在背山面水处,方便日常的生产生活,如果地域环境较为恶劣可在冬季将房屋的三处背光面堆砌积雪以利于缓解冷空气对室内的侵袭。
在挖掘居所场地形成后,夯实的地面、纵向的排水与低矮错落的屋顶形成了东北独有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大多三面以大地为墙,单面起坡,面朝阳光紧紧地与大山融入在一起。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地窨子”。半穴式的入口不仅顺和了冷空气的通过,更为人们由室外到室内的活动提供了一次气体交换,最大范围地减少了室内热量的损耗。而后东北的地穴式居住形式历经两汉、隋、唐、宋、元、清的发展,延续千年之久。这种“穿地为居”的建造思想至今影响着东北地域建筑环境的发展,如今几乎东北的每一座城市都建造了颇具规模的地下商场,一方面是为多元交通提供方便,另一方面是在寒冷的冬季为过往行人提供缓解严寒的温暖过所。而这种地下建筑的入口处几乎都采用了东北传统地窨子的建造特点进行营造。因地制宜的建造智慧背后是东北人对严寒的不屈与对自然相谐的建造意识最好的印证。
三、东北民居建筑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东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其中不仅蕴含着古人营建活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措施,还包含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适宜性的营造观念及多种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地域性特征,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东北地区民居建筑发展脉络中不难发现,气候的影响始终贯穿了建造方式的始终。
今天东北民居所呈现出的质朴大气多为硬山顶的形体结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降低热损失。与气候相抗争,在东北民居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是建造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事实上东北民居建筑的屋顶要比南方建筑的和缓,甚至靠山的民居建筑会出现单项坡顶的屋面造型,正是出于气候影响的考量。冬季屋面积雪的适量保持有利于减少室内温度不必要的损耗,对内部温度的平衡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较短的房间进深在当今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是绝大多数乡土建筑的主要建造手法。同时房间入口处的缓冲空间在设计和建造中仍是予以考虑的重中之重。
东北的民居建筑和居住文化是与生活环境、日常劳作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也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全现地方文化的独特建筑气质。这些曾经的、发展的东北民居建筑毕竟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客观存在,其艺术价值及其装饰特征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发现。而今的东北地区集合住宅,负层空间的利用仍会以储存杂物和囤积过冬蔬菜的仓库为主,正是对原有居住空间守旧意识的延续与继承。秋菜的储存与咸菜的腌制更是邻里间相互交流与帮助的良好纽带。即便是在房屋的向阳面防止雨水和冻害侵入的墙角也要填满泥浆以利于墙壁的吸湿。所以向阳面的散水坡往往也会成为晾晒谷物的好地方。
红彤彤的辣椒与金灿灿的苞米串挂在向阳面的墙壁上,乡土的亲切与幸福溢于言表。当代的东北地区民居建筑仍然以热烈的棕色和褐色为主,向阳面的造型变化较多,强调日照与通风的最大可能。而背阴面的造型则较为简单,开窗较小,正是出于冬季西北寒风的考量。东北民居建筑的多姿多彩,处处散发着质朴、醇和的人性光辉,其多元映射为传承有中国特色的地域建筑提供极具特点的构建启迪。它的建筑形态既有人们适应地理气候条件的考虑,也含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其居住文化是在住宅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形成的,同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四、结语
【关键词】炕围画 传统文化 现代墙绘 传承与创新
一、炕围画的发端
炕围画作为山西省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和当地民间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在丰富多样的自然条件影响下,山西民间的炕围画艺术呈现出多彩化的特征,成为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炕围画在山西地方文化当中,不仅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而且属于艺术复合体,其中既有壁画,也有建筑彩绘以及年画等。
山西炕围画的发端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关系。开始,人们为避免炕围墙皮脱落,同时也为了防止炕围墙皮磨坏衣物,就在炕周围一定高度的墙上刷一层粉彩,一般是用胶矾水混合细黄土而成,形成了最原始的炕围子。伴随着美术艺术的发展以及民俗生活的变化,有经验的民间画师将一些原本应用到亭台楼阁、庙宇高台的装饰彩绘技艺,引入炕围绘图领域,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山西炕围画文化艺术。
二、炕围画艺术的文化审美性
炕围画,从原始时期的崖洞岩画发展至今,它的材料工艺和造型语言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无论炕围画的形式如何变化,炕围画的职责与功能依然是宣扬文化、赋予空间精神化、装饰与美化环境。其中,装饰性已然成为现代炕围画的显著特征。山西炕围画构图巧妙、色彩明艳,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时也表现出了澎湃的生活激情,具有朴素的生活美与艺术美。炕围画在绘画工艺上较为考究,并且有着丰富多样化的艺术语言,构图巧夺天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广大的山西炕围画艺术家充分汲取民间的艺术养分,结合各种民俗风情,让绘画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炕围画属于一种民间居室装饰文化,具有明显的实用艺术风格,可以和窑洞、厅房等建筑融为一体,同时也间接地折射出民众的审美文化情趣、思想价值观念和精神生活风貌。此外,它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凡遇结婚嫁娶、旧房翻新,以及祝生祝寿、节日庆典等风土民情,炕围画常被用来作为喜庆气氛的烘托手段。可以说,炕围画是百姓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活实用价值、审美艺术价值、德育教化功能和学术研究价值。
三、墙绘艺术的兴起
传统建筑形式随着现代化的城市建设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程式化的居住空间,失去了文化上的特性。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文化底蕴、艺术个性等元素。手绘艺术墙画,也叫做“墙绘”或“壁画”,作为一种新兴家居软装修类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在发达国家,墙绘艺术因其富有创意与个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墙体彩绘可以根据人们的审美需求,实现个性化设计,所以从西方进入我国室内装饰设计,便快速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专业的墙画使用的颜料成分为绿色环保的丙烯,在内容方面则可以按照居室的装饰风格以及主人喜好等实现灵活搭配,由具有艺术修养和美术功底的专业团队绘制。墙画的装饰效果较好,能够通过画面展示出主人的品位。手绘作品个性化特征明显,色调搭配、尺寸选择以及颜色造型等都是为整体风格服务,和普通的墙贴装饰最大的不同就是,手绘墙画可以提升到艺术创作的高度。
四、墙绘艺术中的人文回归
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具有文化主题风格的传统居室文化逐渐消失,但是其中的思想却在人们的脑海里生根发芽。目前出现的文化主题墙绘艺术,标志着传统人文的回归,并且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大放异彩。
炕围画艺术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造就了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使其成为一支个性鲜明的民间艺术奇葩。在现代墙绘艺术中,就是要传承文化的独特性,在墙绘作品中增加传统元素,创作符合国人审美文化的艺术形式,增加现代墙绘艺术的艺术特色,提升其文化品质。
炕围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纹样、传统图案以及传统装饰色彩,都是现代墙绘可以借鉴的元素。这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也是营造居住空间文化氛围的有效手段。
五、炕围画的传统审美文化在现代墙绘艺术中的延伸
无论是民间的炕围画,还是现代的墙绘艺术,如何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炕围画的文化审美性在墙绘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的论述,挖掘炕围画艺术承载的特色文化,呼吁墙绘艺术中人文情怀的回归,为墙绘的文化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持,有利于拓展它的发展空间,也为传统炕围画艺术的传承找到新的形式。进一步探讨如何将炕围画艺术承载的传统审美文化根植到现代室内墙绘设计,使墙绘艺术这个新兴产业成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创意产业。提高墙体彩绘产业的品质,有利于墙绘艺术的创新发展。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延伸出了墙绘艺术这一新兴产业,其最主要的现代意义就是能够契合室内设计发展的整体潮流,实现了设计主体和设计空间的密切协调,为墙体绘画提供新思路。墙绘艺术能成为居家装饰的潮流,是因为在有很多方面适应了现代室内设计发展的多元化、绿色装饰、注重文化等大的趋势需求。
炕围画艺术发展了上百年,在黄河流域广泛流行的重要原因,就是它渗透了民间普通百姓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墙绘艺术属于精神消费产品,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来提供支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墙绘艺术发展应该集中在表现形式方面,在多方位展示出丰富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优化人们日常居住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秀梅.襄垣炕围画艺术形式分析[J].美术大观,2012(7)
[2]秦华.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墙绘艺术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3]阎亮珍.民俗学视野下的炕围画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2.
[4]李玫.炕围画的美学风格在手绘墙画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6)
[5]李景顺.浅析手绘墙画艺术[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宅;伦理文化;传承
1传统民宅建筑中的伦理文化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它以“文化纪念碑”的形式成为文化的象征,记载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伦理文化的演变历程。没有哪个国家的建筑在功能认识和处理上能够具有像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强烈的伦理性。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建筑从来都不只是单纯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权力、礼仪、道德的体现。
1.1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无论在晋中,还是在皖南,传统村落大多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形成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这些讲究对于村民的实际生活未必会起到多少实际的作用,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山环水绕、藏风聚气则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时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学意义就在于建筑物要适应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环境、回归人性”的建筑设计思想。
1.2以“礼”为核心的伦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礼教伦理的教化功能实质上超过了建筑的实用价值,传统庭院式住宅严格的格局布置实为社会礼仪、等级秩序等礼制文化的深刻体现。以华北地区传统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为例,主要建筑物如厅、堂、长辈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则位居次轴,轴线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侧低”为原则,其方位设置并不是出于考虑朝向与通风,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顾及动静、洁污、主辅分离的功能结构,甚至其名称也与实际的使用无关。一切秩序只恪守一个唯一的标准,那就是严格的伦理分区,其特点就是明确体现尊卑、长幼有序,男女、内外有别的人文伦理秩序。
1.3美轮美奂的伦理意境
中国传统的伦理与美学思想强调“形神兼备”、“气韵神动”,以“意境”作为各种艺术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标。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构思,尤其注重将建筑的客观功能与人的审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畅神达意,抒怀。我国传统民居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意味深长的情境给人以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独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现在个体外部形象的构造形式、也表现在变幻万千的整体组合气势,以及生动绚丽的色彩、装饰和细部构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韵味的美学风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国际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国以户为单元的普通住宅楼已无本质上的差异,仅是建造标准因经济状况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设项目给出的设计条件大同小异,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多层和小高层住宅,有些设计者不作深入的项目研究,不去挖掘项目的特点,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设计,导致住宅千楼一面,缺乏个性和本土特点,失去了地域性的标志,失去了几千年来形成的地方建筑风格,也淡化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这其中西风盛行,尤其是中高层和高层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连名称都洋了起来,这在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璀璨的历史名城却难以让人接受。还应该指出的是,一些项目的盲目抄袭不仅失去了应有的特色,也背离了建筑项目应有的内涵,更无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同现代建筑结合起来的课题。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建筑家将中国建筑史引向了系统的科学研究,但这个课题还不曾解决。经历了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来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旧不明朗。而近来,住宅楼市强劲的欧陆风更是虎虎吹来,一时间,美式洋房、北欧风情、法式设计纷纷登场,大有席卷整个楼市之势。这使得复兴传统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长而艰巨。建筑是属于社会的.属于人民大众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师、工程师、业主、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和协调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对建筑系毕业生说过:“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如社会破除(对建筑的)误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设,然后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力。”
3传统伦理文化在当前住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虽然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前规模化生产的住宅相结合的理论还不充裕,但通过透析蕴含在传统民宅中的伦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创作实践,我们还是可以探索出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可供参考。
3.1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伦理观
像古村落这种山水田园般的人聚空间和生活场景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景观层次和生存品质,在今天,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国。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一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并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住宅设计中,要体现可持续发展主题,就必须推行可持续传承的文化主题,绿色建筑、绿色文化、绿色思想等都是我们应积极思考的新课题。住宅不仅是生活中的购物大件,更是人类文化主题中极其重要的创造地及承载区,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宝的同时,融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当前及未来住宅发展的新趋势。
比如.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尽量保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尽量靠近生态公园、山坡,充分利用项目的地理优势及景观资源。为居住者打造一个自然、绿色、环保、生态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设计上将绿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将多层住宅的门厅扩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园,把传统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内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实现庭园绿化从室外到室内的延伸,还有利于客厅和餐厅通风换气、采光和降温等室内微气候的调节,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环境;或者将花草丛中带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厅堂,既方便实用,给居住者带来了绿色,又经济实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园绿化而带来的建筑面积。
3.2以“礼”还“理”的伦理秩序
如果说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是封建礼制的产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设置的宗法体现,那么,在今天,传统的“礼”应顺应时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伦理观念,取而代之的应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变“礼”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间中,这个“理”字主要体现为——尺度要适当合理,功能分区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线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适当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养生息的安乐窝,其尺度应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亲和感,不宜尺度过大,尺度过大形成的大面积、大空间不仅加大各项开支,造成个人经济和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失去了家庭应有的温馨感。普通标准的家庭住房面积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设计合理就已很舒适了。住宅的进深与开间应根据住房面积的大小测算出最佳合理值:进深太大,内部空间采光通风条件差,进深太小出房率低,结构浪费,不宜保温隔热,室内空间也不好划分:开间以大为好,可灵活布置各功能空间,大的程度要符合结构上经济性的要求,开间过小室内空间窄长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间的面积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间除确保最低使用面积之外,还应使房间平面的长宽比例合理、房间形状方正,以方便使用。层高则应根据户均住宅面积和套内最大功能空间面积来确定。
3.2.2功能分区清晰合理
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辅助区要分区清楚、位置得当,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扰、视线干扰、噪音干扰、气味污染。要争取卧室、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保证住宅的卫生质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住宅功能空间将进一步细化。比如,随着家庭办公的出现,要求住宅中增加相应的工作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专用的家务室已成必须;随着社会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家庭中设置阳光室供老年人休闲已成时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线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间的位置,可缩短户内的交通路线,减少交通所占的套内面积。交通路线的长短还与住宅的进深与开间的尺度比例有直接关系,当比例得当时交通路线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伦理风格
中国传统民居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我们应从民居建筑中继承经过长期检验后留存下来的宝贵设计遗产,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营造应用现代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工艺、满足人民群众现代生活方式、体现传统建筑风貌的现代风格建筑。
一、现今社会中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否则就会成为外来文化的附庸,而最终在世界上消失。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就要求民族自身在文化构建的同时,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其精髓,形成一种渊源。新的文化形态或形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生的,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继承和发扬,在原基础上的一种更新和超越,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民族精神就属于文化的范畴,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它是国民凝聚的动力源泉。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日益加重的形势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创新成为每个民族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到显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道路和前景,小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战略地位。文化影响、制约着国家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在创造上下五千年辉煌灿烂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发展力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当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该在以经济发展为依托的前提下,深挖传统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新的文化形式。这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二、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紧迫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多的产生了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也受到各种理论和主义的影响,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矛盾。意识带上了偏见性,传统成了守旧的代名词,现在仍有不少人在大肆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过去的一切文化全盘否定,甚至是埋葬。传统文化究竟是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文化是活生生存在的个体,它没有主动的意识和行为,而人则是存在主观意识和行为的群体,文化是附属于人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要不要传统文化,而是如何辩证的对待传统文化,创造出传统文化存在的一种新形式,寻找适应社会现代化经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的进步的新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不是简单地做一个博物馆或者有形有声的保存起来,那些只是把传统文化凝固保存,隔离保护,防止流传、流失的方法,只会让这些传统文化固执不前,失去原有的生命力。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不是一味全部照搬,原封不动的吸收,我们经常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在发展的观点上,既要给予传统文化合情合理的尊重,认真对待、研习,又要对它里面的糟粕、腐朽之物、容易被今天变相利用思想保持警惕,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的态度。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是放在表层上,显而易见的东西,它蕴含在文化的深处,我们要主动去探寻传统文化的源头,深挖文化的深厚意蕴。例如孔子的“中庸”之道并不是我们现今社会流行的理解,在记载中,“中庸” 的 “中”有中和、中正、不偏不倚等含义;“庸”字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刚柔并济,二者互相协调、补充,但在现代社会上却成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利己处世原则了。从根本上认识和熟悉中国文化的渊源,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不会盲目的崇洋媚外。对于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才能端正态度、骄傲的面对,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1世纪是文化征服的年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还需要文化思想的同步提升。
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必然性
传统文化是人们在生活中本身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1、传统思想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孟的儒家学说,老庄的道家学说以及春秋时期诸多的百家学派争相产生,形成历史有名的“百家争鸣”现象。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产生初衷并不是单单约束和教育民众的思想,还应有建立一个理想中的和谐有序的社会,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它太多的精髓和精品,我们在发展当代社会,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应正确对待儒家思想,挖掘其思想中包含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学习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强调群体、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爱国情操;尊师重教、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2、传统文学艺术
中华民族的国画、国乐、书法、围棋等等,除了以本身创作者和作品的形式存在之外,还有一种蕴含着的灵魂和神韵,这些都属于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的传统文化,无形的,有形的。它们展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创作才艺和技巧,同时又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境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在供人们欣赏的同时,又无形中达到一种修身养性的作用。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要发现文化的世界性、延续性、民族性、交融性,吸纳融合外来文化,成为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保持我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关系。在积极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遵循其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性方针的同时,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现在正在实施的对一些口头流传、无法文字记载的传统文化,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以文化为依托,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城市文化旅游等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成人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成人的思想道德境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篇的开宗明义。其大意就是说大学的主旨在于弘扬善良的道德品质,使人们思想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的伦理型的文化。它要求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同时,更要注重奋发向上、修身养性以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因此,传统文化之中的那些重学、自省、克己等修身方法值得成人借鉴学习。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进取精神和宽容精神、“仁者博爱”的精神、“天下为公”的精神、“勤俭节约”的艰苦朴素的精神、“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舍生取义”的精神、“生于优惠,死于安乐”的意识、“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等,都蕴涵着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这些都对成人优良的德性、高尚的情操的陶冶、道德境界的提升、完善人格的树立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成人的爱国意识得以激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崇高的精神追求、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价值信仰。忧国忧民的范仲淹、自强不息的林则徐,都闪烁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历史中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和爱国志士,例如,舍身报国的戚继光、经历磨难只为开通丝绸之路的张骞、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而无怨言远嫁匈奴的王昭君、为唤醒沉睡国民而献身的戊戌六君子等。因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激发成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成人有为的进取精神,有利于学校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成人的民族自尊心和信心
一个民族只有拥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才会立于世界,才会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化,使得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人,并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进而改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因此造成了整个局面的多元化、复杂化。大多数人面临这样的一种局面时往往缺乏鉴别能力。盲目地“崇洋”进而贬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样一来,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难免会受到打击。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引导成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之产生钦佩心理,从而增强其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祖国的未来才会有希望,才会立于世界之林。
(四)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成人的人文素质
一个民族要摆脱愚昧落后,就要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同样的道理,如果人们不想掉入科学技术落后而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就不能缺少对人文素质的教育。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想要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就离不开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全方位人才。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日益完善的科学技术的确在促进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中起到了很主要的作用,但是这也深化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人们内心的地位。相对的,人文主义和道德伦理观念却在淡化。两个矛盾体正在相互冲撞着。这样一来,人们的信仰便出现了危机,也丧失了应有的人文精神。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国家栋梁的输送基地。学校应该在注重科技教育的同时,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成人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中去。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会成人去注重人生的伦理价值、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艺术品位、善于自我修养的提高、拥有自己合理正确的精神生活。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学生去了解、体会、理解中国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消极传统文化在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一)消极传统阻碍着成人学校对成人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培养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往往是感性的成分大于理性的成分,例如,“网开一面”、“人情债”、“得饶人处且饶人”等,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往往会误导成人的理解,从而淡化了成人的法制观念。再如,那些封建社会残留的男尊女卑、师长如父、三教九流等思想,在没有正确的引导下会破坏成人的民主意识,失去主见,只会服从,重男轻女。这样的注重道德轻视法律的传统文化不利于成人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培养。
(二)消极传统文化阻碍着成人的权利意识的培养
对于视道德价值至高无上的传统文化,一切的付出都是义务,极度轻视人的自益。以至于封建社会中很多人有很多义务却没有任何的权利。这种忽视人权的做法使得权利观念在传统文化中没有立足之处。虽然这样的文化能够培养我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却让我们丧失了应有的个人权利。这样一来,人们正常的需求、正常的欲望受到了压制,也因此成人进入社会后便丧失了正常的市场权益意识和正确的利益观念。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没用的。
(三)消极的传统文化阻碍成人的竞争意识培养
传统文化中对于人际关系总是崇尚着“和气”,例如,我们经常说的“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都是最好的例证。人与人之间存有和气不是我们所反对的。但是万事都要有限度,一味地讲究和气的话,人就会缺少竞争意识,缺少了竞争意识就没有了必要的上进思想。这样对成人在残酷的社会里拼搏奋斗是十分不利的。
(四)消极的传统文化阻碍着成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中国传统的文化要求我们把个体淹没于整体,个体要完全服从整体,以大体为重顾全大局。这样的社会取向就会要求我们明确一种家族的取向、权威的力量和他人的取向,努力求同舍异。这样一来便会对成人心理上的健康产生阻碍。
三、发挥传统文化在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既有大量的积极意义和有价值的思想观念,也有大量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切实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选择以下的传统文化弘扬手段:
(一)广泛应用传媒进行教育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计算机、网络普及。这是很好的教育手段。成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计算机下载、观看具有爱国教育意义的影像资料来提升自己的爱国情感,树立我们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过去在图书馆要借阅相关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十分麻烦,有时候还会借阅不到,然而现在便利的电子图书给我们提供了便捷。无论多古老的图书多长的书卷,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和文化涵养,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道德境界,有利于情操的陶冶和精神文化的丰富。
(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积极作用
也许很多成人思想政治教育会让人觉得传统文化比较抽象、枯燥和乏味,久而久之会失去学习的热情。如果通过建立相关的网站,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形象的感官形象元素相结合,刺激成人的积极性,使得成人变枯燥为乐趣,把自己置身于那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中,以至于提高成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觉性,乐于学习相关的抽象理论。这样一来成人便会在知识完善的同时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