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特殊教育导论重点范文

特殊教育导论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特殊教育导论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特殊教育导论重点

第1篇:特殊教育导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课堂角色;提高兴趣;自主学习;师生互动

教过聋校语文的教师往往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精心备课,可到了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无动于衷,于是教师就充当了独角戏的角色,课堂变得机械沉闷,毫无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效率低,以致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

来呢?

一、精彩的导入,成功的一半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巧妙而有效的导入,不但可以使学生瞬间聚焦课堂,还能引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动机进一步加强,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魅力所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奏作为一节课的序曲,其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效果。因此,优秀的教师都十分注重课堂前奏的积极设计。

1.情境创设,让导入顺势而为

情境导入就是教师利用语言、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创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维,从而把聋生的情绪、注意力、思维都调整到最佳境界,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2.实物演示,让课堂妙趣横生

因为聋生缺少了获取信息的主渠道――听,所以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这样的导入环节中,教师的直观演示引燃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必须为一种好学精神。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是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没有兴趣至关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互动,让课堂更活跃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平等、协作的关系与地位,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并乐意参与活动。不能形成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那样只会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厌倦情绪。

2.竞赛,点亮教学的火花

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如可以进行手语比赛,看谁的手语优美大方,标准规范。因为竞赛使学生兴趣浓了,参与的意识强了,还能锻炼和提高他们思维的敏捷性,使课堂迎来一个个未曾预知的精彩。

三、要有恰当的教学设计

聋校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和各地时令不吻合,应该针对当地时令予以调整,比如《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我在统揽教材后,结合季节实际进行了调整,选择了下雨天的“黄道吉日”,提前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观察雨前的细微变化,并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出来。这样由生活到课堂再到生活,学生的感悟更深,学习更透彻。

四、画龙点睛,课堂结尾也精彩

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完善精要的结尾,犹如“画龙点睛”。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任何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我们在讲完课堂内容的基础上,结课时用几句话点明本课的精华所在,可以使学生豁然开朗。教师精心设计结束语,在课堂中运用得得心应手,充分发挥结束语的无穷魅力,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兴趣大增,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要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采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让聋生在舒适的课堂中学知、认知、获知、用知。

参考文献:

[1]关鸿羽,白铭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05.

第2篇:特殊教育导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 :游戏 ;培智数学;作用

游戏作为儿童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儿童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游戏也是儿童最能够接受的一种方式。智障儿童和正常儿童一样,喜欢玩,喜欢游戏。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智障儿童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对理性知识和抽象概念理解能力弱、接受能力差等特点,合理地将游戏引进数学课堂,吸引智障儿童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以下就结合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游戏在培智数学课堂教学上的作用。

一、运用游戏,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进行某项工作的内驱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它使学生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对某一事情只要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在培智教学中,兴趣对唤起儿童的注意力有极重要的作用。以游戏为媒介,为了使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培智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游戏,让培智儿童产生学习的愉悦感,主动探索新知识,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对培智儿童来说,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意味着教育已成功了一半。游戏这一特殊的教育手段,对培养培智学生的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利用游戏时,要做好一下几点才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经验积累

培智学生的动手能力差,在平时各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在生活技能课,游艺与积木等课中教会学生一定的技能,为以后的游戏打下基础。在与家长沟通时,多让家长在家适时的对学生的游戏加以指导,家庭游戏经验的积累对学校教育有很大的帮助。

(二)因特施教

游戏的种类繁多,形式多种多样。对培智学生而言,他们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性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游戏,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学生操作。如果一项游戏学生都无法进行,何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游戏选择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游戏成为一项轻松易接受的活动。心理学家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有鉴于此,在游戏中,我们应多给培智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先让学生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游戏,逐渐加强难度,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用“你真聪明”“你真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克服了学生我不会做,我不行的自卑心理,建立自信。

(三)组织到位

作为组织者的教师要课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设计合理游戏,在学生游戏活动中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培智学生自控能力差,如果不加引导,只会单纯的以玩为目的,游戏过程中也会发生与同伴争抢的局面,教师要讲解游戏规则,游戏中注意事项,以及游戏的目的,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

做好以上几点,游戏才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比如,在讲授4减几时,我设计了小猫钓鱼这一游戏,请四名学生扮演鱼的角色,一名学生扮演小猫,当小猫钓上一条鱼时,请学生说一说还剩几条,并写出减法算式,学生乐在其中,争先恐后的来写算式。在学习物体的高矮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这一游戏,拿到花的两名学生到前面来,其他学生比较他们的高矮,这一游戏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单一的比较两人的高矮效果好。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培智学生对动画片更是倍加喜欢。我利用小头儿子大头爸爸这一动画片的内容,制作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头饰,请两学生来表演片中的小场景,学生模仿所看的动画片内容,我加以表扬并重点讲解了为什么叫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学生在玩中理解了大小,对这一概念也有了很深的印象。

二、运用游戏,丰富智障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智学生对抽象的概念难以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运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把复杂的知识浅显化。在讲授数字7时,我出了一个数字游戏“一根拐杖天天用,一个星期用几天?”学生都在积极动脑筋。我把这句数字谜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述,并做了一定的指导,学生很快就猜出了是数字7。我抓住机会,又告诉学生,一个星期有7天,我们上5天学,休息2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了数字7,也明白了一个星期共有7天这一知识。

三、运用游戏,补偿智障学生的生理缺陷

培智儿童由于大脑受损,使其运动神经受到限制,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相对同年龄的儿童较差。培智儿童腕骨和指骨正处在生长过程中,指挥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手部动作精确性较差,使他们产生学习上的障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小肌肉群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游戏教学则是补偿培智学生的生理缺陷的重要途径。

在讲授得数是5的加法运算时,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两份珠子,请学生从第一份中夹出1颗珠子,第二份中夹出4颗珠子,把夹出的珠子放在文具盒盖中,数一数文具盒中珠子的总数。依此类推,夹出2颗和3颗,3颗和2颗,4颗和1颗。在简单的夹珠游戏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得数是5的加法还锻炼了手部力量。

在学习数字1-5时,我编了一首数字儿歌,并教会学生手指游戏:1像毛毛虫---游游游、2像小白兔---跳跳跳、3像小花猫---喵喵喵、4像小乌龟---爬爬爬、5像蝴蝶---飞飞飞。学生在手指游戏中学会了数数,也学会用手指表演各种小动物了。

在学于号和小于号时,许多学生分辨不清,我采用手指游戏来帮助学生认识辨别: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大于号“>”,左手的中指和食指能搭出小于号“<”。教师提问:“大于号怎样记?”学生回答:“伸出右手剪一剪”;教师提问:“小于号怎样记?”学生回答:“伸出左手剪一剪”,并配上动作,既生动又形象,学生掌握后就不会再混淆。

四、运用游戏,增强培智学生的适应能力

培智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差,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公民。平时教学中要加强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根据培智学生数学教育的需要,设计情境游戏,在模拟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为培智学生提供较为自由,自主,和谐的的环境,使他们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消除畏惧,紧张害怕的情绪,建立自信,掌握知识,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另外,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学生的感性知识,使培智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过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在认识时钟时,先教会学生认识时针,知道整点。然后教会学生认识分针,知道几时几分,最后认识秒针,知道几时几分几秒。在学生学习了时针,分针,秒针的基础上,讲述一天中,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我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我的一天。我戴着红领巾,充当一名小学生,请另外一名辅教充当时钟。我讲述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所做的事情:7点起床,7点30吃早饭,8点到学校,11点放学回家,12点午休,1点20上学校,4点40放学,6点吃晚饭,8点睡觉。我一边讲述辅教一边显示时钟,学生聚精会神的听着我的故事,也数着时钟上的时间。我表演完请学生讲故事,扮演钟的角色。学生虽然不能连贯的说出自己的一天,但能准确的把握起床,放学,睡觉的时间了。在此游戏中,学生知道每个时间有每个时间该做的事情,晚上再也不能贪玩,早早的睡觉了,早上起床后会主动要求上学,生活适应能力大大得到了提高。

在认识钱币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认一认,数一数,算一算,换一换钱币后,进行情境游戏。

模拟场景一:教师充当售票员,学生充当乘客,要求学生自己拿钱买票。

模拟场景二:教师充当营业员,学生充当顾客,要求学生拿钱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通过交换情景,穿插游戏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并加深对所教知识的理解。在愉快的场景环境中交流知识,增进感情,培养了良好的心境,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五、运用游戏,培养智障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合作交流,共享群体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培养了学生交往、评价能力。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用“找朋友”的音乐游戏,就能起到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我让每个培智学生挂上图形卡片,先看看自己身上挂的是什么图形,然后引导培智学生寻找和自己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握握手敬个礼站在一起。在游戏中培智学生情绪积极,经过理性思考之后,积极地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的过程中轻度培智学生会主动帮助中重度培智学生。这样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既提高了培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游戏是培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培智数学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运用形式多样的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培智学生寓教于乐,而且还能挖掘培智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他们的参与合作意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游戏有效地打破了学科界限,实现了资源共享,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肖非.《智力落后儿童心理与教育》[M]. 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57.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 山东: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20-22.

[3]王春燕.《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M].山西: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第3篇:特殊教育导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 最近发展区;积极心理学;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15-03[ZW(N]

[作者简介]乔君堂(1982―),男,硕士,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HTSS]

苏联心理学及心理语言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开创者,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他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指明了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尽管教学受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但是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没有限制的,只要提供足够和适当的帮助,学生就能不断进步。

二、积极心理学思想[HTSS]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人性的积极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于心理活动积极一面的研究。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浪潮里,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美国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被认为是积极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实际的或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帮助所有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1]。积极心理学思想倡导重视人的潜能,培养人的积极品质,塑造人的积极心理。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中蕴含的积极心理学理念[HTSS]

积极心理学的号角在20世纪末吹响,而早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就蕴含积极心理学的元素,承认人的潜能,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为出发点,确定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强调人具有模仿、向完成任务者学习的积极心理。同时,该理论认为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具有内化知识的能力,主张通过以完成任务的方式帮助人逐步获得成长,逐渐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认为不断积极上进、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造文明成果是人类固有的积极品质。

“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是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突出体现。当儿童处在“最近发展区”时,在成人的恰当指导下,能从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就感,享受满足感,收获幸福感。“最近发展区”逐渐培养了儿童的主体意识,使其形成了独特个性,增强了自信心;训练了儿童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为以后度过幸福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塑造了其积极的情绪情感,使其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锻炼了儿童的意志力。“最近发展区”中对困难的应对为儿童以后克服各种困难塑造了原型,有助于其形成乐观向上的心态。儿童跨越一个又一个“最近发展区”,最终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四、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启示[HTSS]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发展的组织者、催化者的角色,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积极模仿、主动参与学习,关注学生的尊严和创造力。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参与者、创造者。师生都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以下三方面体现积极心理学思想:

(一)“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学理论假设教师提供的支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2]。支架是“将外部知识内化并转变为意识控制的工具”[3]。当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时,起初教师要做很多工作,要提供支架,要确定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当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时,教师要准确扮演自己的角色,既不能完全代替学生尝试的过程,也不能对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错误置之不理;当学生内化了学习成果,积累了学习能力时,教师要适时、合理地逐步撤走支架,使学生独立地完成任务,否则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要准备适时地搭建下一个支架;最终使学生养成不断探究挑战性任务的好习惯。

保证支架一直使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是“支架式”教学应用的关键。在这里,支架不仅是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工具,也是一种积极的鼓励。适当而合理的支架能不断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促使学生不断内化知识,使得学生敢于不断尝试,不断提升自己。

“支架式”教学能促使儿童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提高。好的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好的教学是一个为学生建立并逐渐推进“最近发展区”的教学[4]。维果茨基不仅强调人的潜力,肯定人的发展,而且重视教育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教育教学过程做出了独特的要求。教学走在发展前面不仅仅是指在教学开始前要测量出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学要能帮助受教育者跨越“最近发展区”,同时要促进主体内在的自我建构,激活更高的潜能,使教学真正成为发展的动力[5]。

“支架式”教学强调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不断内化知识的积极潜质。只要搭建合理的“支架”,人就会在“最近发展区”内不断积极地探索。积极上进、不断成熟的优秀品质被“支架式”教学肯定。同时,“支架式”教学对教师角色做出了新的诠释,对教育教学过程提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

(二)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模式提倡教师和学生小组之间相互对话。“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与成人和能力强的同伴合作可以获得提高,即从目前的水平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交互式教学强调与成人和能力强的同伴合作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过程,应用于教学中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教学互动,这对学生学习并获得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6]。交互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建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学习的平台,打造师生学习联盟,确保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交互式教学模式将人际交流互动视为知识生成的重要机制。交互式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同生活,形成丰富而健康的个性[7]。

交互式教学肯定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调动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积极品质,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动态评估学习能力

维果茨基主张建立一种动态评估的方式,强调重点要评估那些正在成熟和发展的心理功能。与西方标准化“智力测验”(以斯坦福比奈量表、韦氏量表为代表)相比,维果茨基这种基于“最近发展区”的动态评估方式,更为开放、积极和科学,对人的不断学习、成长更为肯定,为我们探索正确的儿童发展评估方式指明了方向[8]。这种动态评估学习能力的方法激励、引导人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维果茨基以毕生发展为出发点,提出学习能力要实行动态评估,始终会唤起人的学习动机。这些都是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深刻体现。

综上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蕴含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潜能,重视人不断探索上进的积极心理,重视人不断内化知识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思想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在积极心理学思想迅速发展的浪潮里,教育工作者要合理科学地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Sheldon K.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

[2]Tappan M B.Socio-cultural Psychology and Caring Pedagogy:Exploring Vygotsky’s“Hidden Curriculum”[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8(1).

[3]Wink J,Purney L.A Vision of Vygotsky[M].Boston,MA:Allyn and Bacon,2002.

[4]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白雪.最近发展区理论视阈下的教学超越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6]麻彦坤,叶浩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当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

第4篇:特殊教育导论重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农民社会流动;农民理性

作者简介:张宇(1987-),女,河南渑池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和农村职业教育;肖凤翔(1955-),男,天津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4-0004-04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和社会转型期的深水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民社会流动日益成为“三农”问题和职业教育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其根本在于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社会流动直接关系到民生发展、城乡发展及农业发展的状况,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和知识为载体服务于农村劳动力,能够提高其技术技能水平和知识储量,更好服务于民生改善、农业增产、新农村建设,亦能有力推进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一、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社会流动关系探究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社会流动的概念辨析是探究二者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当前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尚无定论,总体而言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将农村职业教育概念泛化,认为农村职业教育就是发生在农村的教育,如此将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育对象的研究。二是将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窄化,这主要体现在将农村职业教育概念定位为其真实涵义的一个点或一个侧面,缩小农村职业教育的范畴,这将不利于全面地研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制定相关政策。实质上,农村职业教育是根植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殊教育类型,是以服务“三农”为目标,对农村广大就业及预备就业人员进行的农村人口升学、农业产业、非农产业及创业等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以培养“新型农村劳动者”或向外输出的“务工人员”,从而实现农民阶层社会地位的提升及和谐社会的营造。

对农民社会流动的概念解读源于对“社会流动”的理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Sorokin)在其开山之作《社会流动》中首次对“社会流动”予以深入分析和研究,指出“社会流动是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1]。基于我国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国情,一些学者指出,“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流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人们将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2],亦包括“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变更自己的居住地点、职业、社会地位等。”[3]这一解读符合我国国情,本文亦采用如此观点。据我国社会学家陆学艺的社会分层标准,农民大多处于社会阶层的最低层,所以“农民一旦发生了职业或社会地位的流动,那么不论流动是以何种形式出现的,绝大多数都是向上的流动。”[4]

农民群体在历史发展与改革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人口政策放宽,农民出现了大范围的流动,农民这一原本同质性较高的阶层或群体,开始出现分化。从农民职业流动率来看,其职业流动频次与其社会流动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5]。这一现象的出现除受户籍身份的制约外,还源于农民自身教育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的有限。更令人担忧的是农民社会流动和代际流动有固化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世袭制痕迹,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当前促进农民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便在于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具有平民性[6]、实践性、灵活性和公益性[7]等特征,能够满足农民的技能需求和知识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农民向上社会流动。

二、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分析

当前,诸多学者将其兴奋点聚焦于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探究上,而对职业教育,尤其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社会流动的关系进行探究的则较少。一方面在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落后,缺乏活力,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于,农民所占据的“财富、权力及声望”[8]较少,社会地位较低,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较为困难。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社会流动。这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一)理性:农民的本质属性

理性一直是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命题,学术界对此前提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已旷日持久。关于农民是否具有理性,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众说纷纭。不少学者认为农民是非理性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曾指出,“‘传统主义’下的农民,其追求的并不是得到最多,而只是追求为得到够用而付出的最少”[9]。于此,韦伯便判定传统主义下的农民是非理性的。社会学家波耶克(J.M. Boeke)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指出农民缺乏求利欲望与积累动机,表现出与“正常的”供应曲线反常的“非理性”行为。这种认为农民只追求代价最小化便是“非理性”的观点曾一度盛行。包括后来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Scott)①和堡丁(Boulding)②分别以“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和“爱与怕的经济”论证农民的“非理性”。实际上,无论是现代市场经济还是古代传统以及非市场的经济,人类的理性没有不同,只是人类的行为表现不同。为了效用的最大满足,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同时考虑当前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而传统小农经常难以平衡当前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这并非由于小农不具有平衡当前和未来消费的能力,这主要在于制度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致使可供农民选择的方式不同。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通过对危地马拉,印度及其他地区农民行为的观察研究发现,传统农民所以没有储蓄的习惯,是因为“传统的小农根据长期的生产经验,已经把他们能支配的生产要素做了最佳配置,已经不能靠改变资源配置来提高生产率,而且增加这些传统要素的边际产值也很低,不值得传统小农省吃俭用来增加投资;但如果能够提供给传统小农具有更高投资效益的生产技术,农民的储蓄和投资意识也就会提高”。[10]“理性行动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通过人际交往或社会交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性行动,这种行动需要理性地考虑对其目的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但是判断“理性”与“非理性”不能以局外人的标准,而是要用行动者的眼光来衡量”[11]。所以,综合各种因素全面考虑,农民是具有理性的群体。农民理性的主要体现是渴求社会地位提升,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农民社会地位提升是其自身价值实现、财富增长、职业地位提高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体现。传统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努力耕作,充分发挥理性,实现经济增长和地位上升。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民则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术技能,以增加自身人力资本,并通过种种途径为自己及子女获取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为自己及子女发展提供便捷途径和有效支撑。

(二)服务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使然

教育具有提升人们社会地位,提高人们职业声望,增加人们经济收入的功能。这一论断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可和肯定。20世纪60年代,布劳-邓肯研究的社会地位获得的初始模型有力证明了教育对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起着最重要的支持作用。[12]具体到职业教育对社会流动(或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卡特鲁夫指出,75%的英国劳工子女,仅通过非正式教育的途径便可获得有向上流动的机会。贾维斯则指出,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了那些在职期间有干劲的人提高其社会地位。”[13]这足以证明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个体实现社会流动。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结构也显示“整体而言,职业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应可确定”[14]。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的需求较为清晰明确,在国家的支持和指导下,能够对农民的社会需求给予更多的关照和回应。我国农民大多为接受过少数正规教育的非技术工人,很少从事成长的工作,他们所接受的训练大多属于与工作有关的工作训练。从社会学一致理论来看,这将使其停留在原有位置,而没有向上流动的可能。但接受一定程度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工人则可以通过努力,借助于自身的技术资本和社会资本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所以,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社会流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农村职业教育能有效促进农民向城市转移,实现职业转变和身份转换;可为农民提供农业新科技,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亦可以“进行一系列态度、价值、感知与行动方式等的教授,使其能够具备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品质,积极参与到现代化生活中来”[15],提高农民自身价值、竞争力及现代化水平。

在当前社会阶层结构转变过程中,职业教育能够发挥其“助推器”的作用,使处在社会最低阶层的人向中层甚至是更高阶层流动,加速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然而,农民要实现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个职业,从一个身份转化到另一个身份,特别是从边缘职业上升到中心职业,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就非常有限。这是由农村职业教育的属性及我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社会流动的路径探究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社会流动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农民的社会处境,提高农民群体的社会地位,同时能形成一种有力的倒逼机制,促使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完善发展,更好服务于民生改善、乡村建设和农业增产,促进经济增长、政治民主、文化丰富和社会和谐有序。这必然要求探索有效的路径达到实现农民社会流动的预期。农村职业教育应注重对农民的人文关怀,根据当前农民群体流动分化的实际情况,满足其不同的发展需求,以实现其社会地位的提升和社会资源的获得。

(一)力促务农人员向新型农民转变

农民的理性判断和农村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目标决定,要实现务农人员的社会流动,农村职业教育的突破口在于提升农民群体的文化技术资本,实现其财富增长。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应向农民提供农业发展相关技术。农村职业教育应对农民专门开展并推广与发家致富相关的实用技术,引导农民学习农业发展中的实用技能和技术,扭转农民对其固有印象,提高其声誉。同时,农村职业教育也应对国内外农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对农业市场进行调研,使农民了解、学习及使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以提高农业生产率,保证农民能够看到学习新技术带来的实际利益,从而对农村职业教育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民传播技术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对其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的教授。学习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是农民对农业进行良好经营的前提。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务农人员还应学会生产、管理及经营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知识和技术相伴而生,知识是技术的深化和延伸、概括与总结,技术是知识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技术的实际应用可检验知识的对误,知识也可以指导技术的正确实施。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保证技能传授和知识传授并驾齐驱,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改进,有效整合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农村职业教育也应向务农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等。科学文化知识、政策法规知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的教育与培训,能有效提高务农人员的人文综合素质,适应“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和科技素质普遍较低,农村职业院校更应对农民进行专门的法律知识解读、国家的政策法规解读、农业市场需求情形分析等,以降低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因相关知识缺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农村职业教育应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设计,“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这一群体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达到社会流动初衷。

(二)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实现非农就业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贡献者,然而他们依旧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身份转化和社会流动难以实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他们中的大多数尚无拥有社会或行业所需的“文化技术资源”——即“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16]。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即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人力资本越高,其流动意愿越强烈,改善其经济和职业地位的可能性越大,实现社会流动的几率越高;反之,如果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民工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服务,其社会流动幅度受到制约或陷入低水平循环”。[17]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转变进城务工农民的境遇,便需要向其提供进城所需的文化技术资本及适应城市生活生产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首先,农村职业教育应向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准备教育,使其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实现非农就业。与第一产业相比,二、三产业的工作属性较为复杂,工作方式亦更加注重分工与合作。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注重对其适应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和基本素质培训。如抗压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等基本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及技术规范、安全知识及法律知识等工作常识,从而减少其对城市的陌生感,具备职业胜任能力,做好就业准备。其次,向进城务工农民提供一定程度的学历教育。当前社会各阶层受教育的水平与程度直接决定他们在新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中的位置。因此,农村职业教育也应注意到社会需求的这一方面,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指导。第三,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进城各工农民获得文化技术资本,稳定非农就业。进城农民要在城市中实现稳定就业,其门槛是能否被劳动力市场接受。农村职业教育通过向进城农民提供某一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通过实践实习的方式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技能和技术的要则,增加其“文化技术资本”拥有量,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最后,应提供适应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增强这一群体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今,进城务工人员已成为城市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政治意识、政治能力较低,公共道德较差,引起城市人的排斥和不屑,致使其产生深深的剥离感和疏远感。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其能尽快融入城市,获得话语权,真正实现非农就业,实现身份转换。

(三)指导返乡农民工成为农民企业家

随着新农村建设日益深入,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党和国家支持“三农”的力度逐渐加大,相关的专项政策和措施频见报端,那些在外务工的农民纷纷返乡创业,这也即学者们所说的“凤返巢”。返乡农民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又不同于新型农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他们视野开阔并具有一定资金积累和技能资本积累。然而,由于农民缺乏创业经验,可能面临诸多技术、知识方面的困难,农村职业教育应该发挥其功能,向返乡农民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与培训,主要包括:(1)创业心理品质的培训,如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等。农村职业教育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进行教育和培训。(2)创业知识的培训——财务知识及管理知识等。农村职业院校应该针对农民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全面系统地帮助农民获得创业知识和技能。(3)创业过程的指导,针对返乡农民的特殊性,农村职业教育给予详细指导,包括市场信息的提供及新技术的提供与培训等,以保证农民创业的成功率,真正实现农民身份的转换,促进农民向上流动。理性分析“凤返巢”现象,可以发现,返乡创业是农民重新获得发展机会的过程。他们依托本地资源和优惠政策及所积累的社会资本进行创业,由打工到创业发生了职业角色的多重变换,而这种变换是农民改变身份地位和社会声望的一种形式,是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途径。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民社会流动不仅有利于农民群体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时也能为“三农”问题的良好解决提供契机,促进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合理化社会阶层结构的调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然而,农村职业教育推动农民社会流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处于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相关的改革和支持予以保障,如农村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政府适当的政策支持和引导、教育公平性的加强等,以消除农民社会流动中藩篱与障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民实现社会流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营造过程中的核心工程,任重道远,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怀。

注释:

①1976年,詹姆斯.C.斯科特(Scott)的《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问世,他以“生存伦理”和“安全第一”两项基本原则构筑了“农民的道义经济学”,并对此进行了全面阐释。斯科特认为,当人的生活选择要围绕生存而进行时,是那些有可能对农户基本生存形成直接威胁的风险而非利润最大化的利润风险,决定着个体农民的行为首选目标。以农业社会的技术安排为例,“过去一直使用这一技术的农民,一般不愿意改用那些平均利润可能高得多,但实质蕴含更大风险的技术,农民所寻求的是那些将给他们带来最高和最稳定的劳动报酬的农作物和耕作技术。”由此农民经济被称为“道德经济”,农民被视为是非理性的群体。

②堡丁(Boulding)是与斯科特同时期的经济学家,他通过大量的研究调查认为农民的行为选择掺杂了大量的“爱与怕”的成分,农民经济是“爱与怕的经济”。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

[2]狄金华.村落视野下的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化——对安徽宅坦村一项历史社会学的考察[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03).

[3]厉以宁.关于社会流动 [J].读书,1990(11).

[4]李强.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J].社会学研究,1999(03).

[5]符平,黄莎莎.在梦想与现实之间——“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与“四个世界”关系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9(04).

[6]曾来,肖凤翔.职业教育的平民性探究[J].职教通讯,2010(11).

[7]鲁昕.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0(11).

[8]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0.

[9]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9:66.

[10]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4.

[11]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M].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20.

[1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63.

[13]何爱霞.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37.

[14]黄富顺.成人教育导论[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89.

[15]彭拥军.教育对农村人口社会流动能力的影响——基于阶层背景实证材料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