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是用来制约人们行为的一个框架,它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在复杂的局势中立足,就必须要完善自身经营的各项制度,从而确保企业稳健快速的发展。
一、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环境
良好的内部管理环境是构建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前提,只有优化企业内部管理环境,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保证企业稳定有序发展。我公司即江苏高速公路石油发展有限公司自2002年2月成立以来,不断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环境,严格规范会计工作,完善收支分配、经营指标等各个环节,事实证明,这不仅能够促进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构建,同时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和收益。
二、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
树立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日常经营中,我公司力争在注重效益的同时重视企业文化,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遵循诚信原则以及公平竞争原则,提倡员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信任,从而确保公司稳定较快的发展。近年来,我公司分别经营了京沪高速、沿海高速、连徐高速等江苏省境内多条高速公路沿线64个服务区加油站,基于我公司点多、面广的特点,在日常经营中公司充分体现和宣传企业文化,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的一言一行,从而深入到每一位客户的心中。在制度经济下,良好的企业文化是构建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基础,只有树立起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诚信可靠。
三、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无论是哪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都决定着行业的经营和发展,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我公司致力于全面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由此为公司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效益。成立初期,我公司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仅占公司人数的8%左右,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凤毛麟角,不过,在之后的经营中,公司一直注重员工的职业素养,迄今为止,公司员工的学历以及专业技能都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就财务审计部门而言,从公司成立初期只有一名会计师,到现在拥有一名高级会计师,四名会计师以及一名审计师,公司不断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了公司经营的健康有序,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仍会不断致力于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企业会计工作内部和谐制度的构建。
四、建立会计监督机制,确保财务活动透明
会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约束,这种监督约束要贯穿在会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透明,这方面,我公司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第一,对企业的销售收入进行监督,确保销售收入的透明。我公司从2008年起,开始使用SAP零售管理系统,实行机制帐表,淘汰了手工帐,从而减少了人为舞弊的可能性,其次,业务部门能够随时对各站点的销售量进行远程查询,财务部门也能够对各站点收入的入账情况进行核对,有力的保证了企业销售收入的透明。
第二,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监督,确保成本、费用的透明。在经营过程中,我公司对经营成本和各项费用都进行严格监督,并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起初公司是根据各加油站上报的数据安排进货量,这种进货方式往往带有盲目性,后来经过改革,依托中石化的二次物流系统,我公司科学地管理加油站库存,实现合理配送,透明运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第三,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监督,确保现金流量的透明。目前,我公司实现了资金网上支付,不但节约了人力成本,促进了资金的合理调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现金流量的实时跟踪,保证了企业资金流量的透明。
通过以上几点内容的实现,使得我公司的会计工作十分稳健,因此,要构建企业会计工作的内部和谐制度,就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透明,保证会计活动真实可靠。
关键词:公有制;主体;非公有制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2-0005-04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些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这里谈一点看法。
一、我国国有经济活力增强,规模增大,但控制力、影响力有所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管理体制、产业分布、规模和质量有了重大变化。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彻底打破,中央与地方分级管理、宏观管理与微观搞活的局面得到确立。100个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代表中央统一管理,其余10多万个国有企业由地方管理。地方和企业有了投资、建设、布局的自。国有企业不再是国家计划的单纯执行者,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过去严重落后亏损的国有企业已全部淘汰,绝大部分国有小企业已转化为非公有制。国有大中型企业向关键领域集中,新成长起一批具有实力的国有大型企业。地方和企业的动力、活力增强了,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综合实力提高了,总体规模也增大了。国有资产总体增长较快。目前,全国国有企业拥有资产53.5万亿元,比2001年全国工业资产(13.54万亿元)高2.9倍,相当于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4 471亿)的119倍。国有资产近十年每年增长3.6万亿元,一年增长额比1978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量高7倍。2010年国有企业实现净利润1.07万亿元,上缴税金1.4万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国净资产的6.7倍,按可比价计算,也至少高2倍。国有企业总体规模增大,大企业实力雄厚,集中了更多高级工程师、技术工人和优秀领导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我国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这些年来实施了很多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全局发展的举措,影响和促进了我国未来科技进步创新的进程。这是值得自豪和庆幸的。但是,国有经济在资产规模有所增长的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和控制力有所下降,严重影响到作为社会主义基础和宏观调控支柱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重大现实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1. 公有制主体地位削弱,出现由非公有制经济取而代之的趋势。公有制在全社会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57%,2006年的48.6%,2008年的35.2%,下降为2010年的26.9%。其中国有资产占22.2%,集体经济占4.7%。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42.8%,2006年的51.2%,2008年的64.2%,上升到2010年的73%。其中私营经济占45.7%,外资经济占25.1%,个体经济占2.2%。私有外资企业的资产已超过国有企业。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公有制高1.7倍,其中私营经济比国有经济高1.1倍,外资经济比国有经济高13%。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中国有经济仅占3.9%,家庭联产承包制占63%。第二产业中,公有经济资产仅占27.6%(国有24.8%,集体2.8%),非公有占72.2%。第三产业中,公有制仅占24%(国有21.7%,集体2.3%),非公有占到75.9%(私营51.8%,外资21.3%)。
2. 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支柱作用严重削弱,非公有制在绝大多数重要部门已居控制地位。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但目前我国40个主要工业部门中,国有经济居控制地位的只有石油及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业、电力工业、水生产供应业和烟草工业等5个行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占94.7%,石油加工业占70.3%,电力业占91.7%,水生产供应产值占64%,烟草业占99.3%)。居相对控制地位的有煤炭开采业(产值占59.1%)、电力机械制造业(占46.4%)、燃气生产供应业(占43.4%)3个行业,其余31个行业全部为非公有制经济控制并居主体地位了。在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中,公有制经济早已下降到不到20%。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非公有经济在各领域中健康发展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在许多领域占控制地位也不影响公有制主体作用。但在许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居控制地位,国有经济占的比重这么低,失去控制地位和主体支柱作用,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
有些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像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国有控股企业产值只占19.9%,医药制造业只占12.6%,通用设备制造业只占5.7%,专用设备制造业只占15.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24.3%,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只占8.9%,钢铁工业占38.5%,有色金属工业占27%①,不能说是正常现象。
有一些行业看起来不属于国民经济命脉,但与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由谁经营主导,影响很大。像农副产品加工业,2009年产值2.79万亿元,其中国有企业1 509亿元,仅占1.7%,加上集体企业也不到3%,几乎完全由外资和私有企业占领,对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提高是不利的。
外资控制了我国近一半行业。在我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对20个拥有资产的控制权。其中绝对控制的有9个行业,相对控制的11个行业。一些产业未完全控制,但控制了一些产业排前5名的企业。
3. 国有企业实力不足。我国现有2万多家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其中中央企业仅剩百十来家。国有大型企业比重低,实力弱,集中度太低,以至形成大量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影响到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和效率及控制力。十大钢铁企业的集中度仅有39%,前5名为24%。500强企业分布在74个行业中,其中钢铁、建筑、石化三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占1/3,而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设备等9个高新技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企业仅占8.8%和11.4%。国有大型骨干企业拥有的资产量较多,但与国际垄断跨国公司比,就显得颇弱。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有349家,占69.8%,但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仅相当于世界500强的7.8%、10.7%和6.5%。我国国有经济拥有总资产53万亿元,不到世界500强前10家公司资产(23 415亿美元,2006)的30%。国有经济总体实力弱,大型骨干企业少,集中度低,是国有经济控制力低,影响力不足,有些该占领的领域未占领,该居控制地位的领域不居控制地位的重要原因。
4. 集体经济发展缓慢。农村集体经济所剩无几,工业中集体经济更没有多少。2009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集体企业只有1万个,股份合作制企业5 000个,联营企业239个,合计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产值仅占3.9%,资产占3.7%,主营业多收入仅占3.3%。
二、公有制主体地位下降的影响
公有制主体地位下降,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影响尤其是长远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
(一)国有资产流失
1978年,国有企业有固定资产4 471亿元,流动资产近5 000亿元,合计上万亿元。集体企业有资产2 000多亿元。国有资产的1/3以上,集体资产的几乎百分之百被私有化,50%以上低价和无偿地转化到私人手中。
20世纪80年代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的时期。1982―1992年,国有资产流失5 000亿元,平均每年流失500亿元,每天流失1.3亿元。90年代起每年流失1 500亿元,每天流失5亿元,目前仍在流失,一些地方仍在贱卖国有企业。2012年,山西省保德县的一个价值30亿的煤矿,被该县安监局长以37.5万元“卖”给了他的内兄。
(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所有制决定分配,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分配结构的重大变化。在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0.57,不仅超出了国际公认的0.3的警戒线,而且超过了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分化程度。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的统计,我国“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应收入比例仅为1.4%,按五等分法计算,近年全国最贫困20%的家庭总收入占4.06%,最富的20%的家庭总收入占50.4%。
出现了一批亿万富翁。2009年,我国百名富豪资产达到200亿元的有26人,有100亿元~199亿元的39人,有75亿元~99亿元的44人,分别占23%、35%和40%。2010年,资产过千万元的87.5万人,过亿元的5.5万人,过10亿元的1 900人,过百亿元的140人。由于私有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新资产层。其人数约占全国人口的1%,拥有近20万亿元的私有生产资料资产,拥有的资产总量相当于一半国有资产;雇工7 000万人,雇工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70%以上。每年获得利润超过1万亿元,利润超过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以占1%的人口,获得全国净收入的1/3左右。人均资产和收入是一般劳动者的100倍以上。这个新阶层在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3,扩大就业,增加税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贡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占有生产资料,与工人的关系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无偿占有劳动的剩余劳动,是剥削者,也勿庸回避。他们参政议政,但也会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影响上层建筑、社会风气等。
(三)带来过量投资,重复建设,比例失调
这些年来我国投资率高达60%以上,与公有制经济控制力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盲目无序发展有直接关系。非公有制经济积累率高,固定财产投资比国有经济高1倍。为了获利,盲目投资,引起许多产业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闲置。许多产业生产能力闲置率达到33%~100%。落后产能多,污染严重,带来比例失调,严重损失。
(四)影响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这些年来,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得以发扬,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所加强。人们精神振奋,一心一意搞建设,为中国发展崛起努力奋斗。但资产阶级腐朽价值观有所上升,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风气下降。讲“金钱第一”的多了,讲为人民服务的少了。打架斗殴的多了,讲相互帮助的少了。有的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改为“全心全意为老板服务”。腐败现象有增无减,屡禁不止。
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鉴于在今后一段时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仍会高于公有制经济,如果不加强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还会继续下降,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和控制力会继续上升,非公有经济上升为主体地位,完全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是不可能的。
(一)提高认识,正确看待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我国宪法规定,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分工,相互支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才能健康发展,为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支持鼓励引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并使公有制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我们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那种认为“公有私有无所谓,关键是生产第一位”,“不求所有,但求所在”,“让公有制退出一切竞争领域”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不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看到公有制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主导支柱作用。公有制的这种主导支柱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任何忽视削弱都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发挥公有制为主体的作用,就应重视公有制的比重。衡量一种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看质,又要看量,应把质与量统一起来研究。质与量是难以分开的,而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对于经济量,不能只看绝对量,还要看相对量,即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绝对量表现达到的水平和规模,相对量方能显示它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只是绝对量增长,而比重却下降了,这意味着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得更快,国有经济的实际地位降低了。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物质基础在整个社会经济关系中居主体地位,这就意味着国有经济必须控制经济命脉,公有制的数量和质量在国民经济中必须占主导地位。如果国有经济的比重严重下降,那只能意味着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削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削弱。
(二)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
增加投资,提高质量,扩大规模,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实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能力。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部门和领域,在决定未来的高科技部门、创新研发领域,由国家投资,像过去抓156项工程、两弹一星、三峡大坝那样,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新建一批国有大型企业。支持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兼并收购,提高实力。
支持国有经济掌握最先进技术,创造先进技术。增强国有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之成为我国和世界的创新带头者和开拓先锋。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辟更大发展空间。鼓励中小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为大型骨干企业。
国有经济要进一步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发挥主导支柱作用。要科学确定哪些部门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部门。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各行业会有差别,但决不是退得越多越好,办得越少越好。如果各地、各部门和各行业都把国有企业“收缩”到微不足道的程度,就不会有主导支柱作用。
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不能光追求形式,关键在于要有社会主义的内容。管理制度不能仅照搬西方的,要有自己的创造,要继承和发展我们积累起来的一切优秀的东西。管理创新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国有企业要起带头作用,作出新贡献。
(三)进一步发展集体经济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了它的优越性。在我国农村,通常保存和坚持集体经济的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各业兴旺,社会安定,群众共同富裕,就业充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人们生活幸福和谐。城市中也有一批办得好的集体经济。总体而言,原有集体企业,大多已解体或转化到私人手中,所剩无几,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现在到了大力鼓励、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时候了。应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集体经济的支持,鼓励集体经济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促进其更快发展。
第一,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为此,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已取得巨大进展。到*年底,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国家重点企业中的*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有*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改制面为*%。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以上。作为国有企业主干的中央企业,已有*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开展董事会试点。国有企业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截至*年底,*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有*家完成或启动股改程序,占*%。今后,应重点推进中央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有条件上市的要上市。
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年后,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而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万户,而到*年,国有工商企业户数减少至*万户,减少了一半。*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亿元,而到*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达*万亿元,增长了*倍。*年,中央企业净资产*万亿元,到*年,增长到*万亿元。*年,《财富》全球*强中中国内地企业有*家,这些企业全部为国有控股企业。今后国有经济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主要目标是: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此外,还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关键词:国企;体制改革;混合所有制;问题;对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中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实现的基本形式”,“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
1.国有经济定位问题
国企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不断引入各种所需的经济成分,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基础问题。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也由于竞争性领域分布过多,造成了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削弱。国企普遍缺乏整体的经济布局规划,对于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的重要行业和重点领域没有明确的规划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导致国有资本的产业配置无序、重复性产业数量众多、资源配置混乱等现象,严重制约着国企改革的发展。同时,国企对许多行业存在明显的垄断现象,使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对立局面。以上种种不良状况主要是由于国有经济定位不明确所造成的,只有将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解决,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才能取得进一步的突破。
2.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有一个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在上一轮国企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侵吞和占有国有资产的恶劣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想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私人利益,甚至将企业民营化改革当做一次瓜分公有资源的机会,这些问题曾使国企改革一度成为民众诟病的对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从法律法规上严格规范改革的各项操作并打消相关负责人对国有资产处置的顾虑,新一轮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难以进行下去。
3. 产权保护问题
产权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要保证所有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保障产权的安全。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明确提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必须积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但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同所有制的产权并未得到全面到位的保护。国有资产的产权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能得到较好的保护,而非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却常常受到侵犯,这一现象直接影响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需要进行必要的产权保护,这样才有利于国企与民企的进一步发展。
二、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措施及建议
1.明确国有经济定位
目前的国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公共服务类;二是战略保障类;三是商业竞争类。对于与国家安全或国家社会经济体系直接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如军工行业、战略物资相关企业、社会基础设施企业等)可根据改革现状实行国企独资或绝对控股形式;对于国家战略发展相关的行业可实行国企相对控股;对于商业竞争类企业,国企可缩减经营范围和干涉程度,甚至可酌情退出竞争。对不宜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明确分类,对非自然垄断环节的控制要逐渐减弱,随着国有经济定位的逐渐清晰,将行业竞争逐渐引入到更多的垄断领域,以实现国企混合所有制体制的新突破。
2. 转变国资监管方式
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和《决定》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资委要积极转变国资监管方式,使其从“管理企业”逐步转变为“管理资本”,并积极研究和改进以管理资本为主的新的国资监管模式和工作方法。转变国资监管方式重点就在于控制资本投向、制定运作规范和提升资本回报率,逐步优化国有资本的配置。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资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配套机构。从目前情况看,改进国资管理体制,分离监管者与出资者,是改革突破的重要出路。这是由于国资委身兼监管者与出资者两重身份,存在一定程度的责任冲突,不利于国企改革中的政企分家和政资分离。通过转变国资监管方式,分离监管者与出资者,建立国有资本运营与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有利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3. 加强国资规范运作
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一般混合方式有股份制改造、产权交易、公司上市、投资者进入等,混合方式的关键在于两种资本的有机融合。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需要对国企改制相关的审批手续进行明文规定,加强改革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还要降低某些行业和领域中非公有资本的进入要求,细化市场准入的有关政策。同时,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制定严格细致的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投资项目的相关文件,开放更多领域中的竞争业务,为民间资本的进入提供便利。此外,要提高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的竞争性,保证改革的公开透明,简化改革中的相关政策和程序,明确参与者的权利和负债,对潜在购买者进行资格认证等。
4.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产权结构优化对于改革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在市场机制配置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产权转让、公司上市、资产重组等方式来实现国企产权结构的改革,实现其多元化和分散化的发展。首先,要积极引入投资者,让他们参与到大型国企的改革中来。市场中的大型私企及其他民间资本都对市场的机制配置有深刻理解,通过他们的加入能尽快实现国企股权的多元化。其次,积极倡导机构投资者对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的投资,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参与到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之中,并注意保障他们在国企改革中的相关权益,在丰富企业资本金的同时,使国企股权结构得到改善。最后,还要积极探索国企改革中经营者与员工持股的合理方案,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是国家建设和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其混合所有制改革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正是推动国家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强关键性领域控制力的大好时机,改革的不断推进也必将使国家拥有更加强大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李万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风生水起[J].企业文明,2014(12).
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也为企业转型发展开启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期,让各类企业有了明确的改革发展预期。
其一,是政府加大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力度的机遇。这是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举措。本届政府上任以来,就将其作为第一件大事。同时这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法治经济和进一步增强社会活力的保障。降低企业注册登记门槛、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推进股票发行由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受到广泛好评。今年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继续把简政放权作为新年伊始第一件事,让所有人感受到了改革攻坚的决心。
其二,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着健康发展的机遇。据统计,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税收贡献超过50%,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超过60%,解决了城镇就业的80%和新增就业的90%。全会《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既是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与作用的高度肯定。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等重大政策必将推动它们健康发展。
一般我国的央企和国企都是公有制经济,地方政府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也属于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在公有制经济条件下,主要存在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部分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指的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公有制是一种相对于私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生产资料所有制消失,生产资料不进行排他性占有。中国社会的公有制的表现形式一般被认为可区分为“国家所有”及“集体所有”两种。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是指资产的经营方式或组织形式。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条件下,出现了股份制形式,以及以公有经济与外商及港澳台地区私人资本合资和合作的经济形式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协调;所有制结构
当代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建国初、改革开放初期等的调整有所不同,现在经济基础已经具备,调整开始转向公平性的市场导向,在市场的调解下,参与更多的国际范围的公平竞争;在调整升级中,注重技术结构的提升,技术实力往往是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因素。
面对着经济结构调整形势的变化,需要我们对调整战略进行细致分析,具体如下: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也就成了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首要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必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竞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继续调整三产业间的结构关系
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稳步推进第三产业,这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方针,也是“十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目标。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不是很合理,三次产业结构与工业化过程中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还有明显的偏差。所以必须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三产业之间的比例,提高三次产业水平,改善三次产业内在联系。
第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提高和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工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科学技术改造现有落后工业的各个产业,促进工业产业的技术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巩固和发展传统工业的比较优势,增强传统工业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世界先进的制造技术,充分利用我国的科技资源和人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等技术产业;通过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以联合兼并、破产重组等市场为导向的机制方式,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产品开发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压缩和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二、实施新的地区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地区经济结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地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合理的地区经济布局,是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要求。
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速度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调整我国地区经济结构不平衡的最重要的战略举措,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进一步促进中部地区发展
西部大开发,从整体上来看,也是中部地区大发展的机遇,西部大开发需要与中部大发展一体考虑。要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域优势,共同发展。要以重要水陆交通干线地区为重点,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建设区域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力
度,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模范作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中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今后应继续保持自身优势,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改革前列,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组合,带动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高效化。
三、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城乡经济结构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当代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分割的政策的影响,造成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这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诸多矛盾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已渐渐成熟,因此,要抓住改革机遇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我国,城镇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国民经济等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四、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关键词: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劳动就业
经济增长是和结构转变相联系的,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化、人口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及城市化等,它意味着在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变动的驱使下,劳动、资本等要素不断向高生产率、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和区域流动。本文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的城乡及区域结构等三个维度,分析我国经济20多年来的结构调整,这种变革与调整已经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效率的提高、运行机制的改变和愈来愈典型市场经济的特征。在这一进程中,就业增加也是在结构改善和配置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所有制结构变动与非国有经济高速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相伴随,原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已经显现在我们面前。
(一)国民产出的所有制结构
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4772亿元,其中,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亿元,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为24.2%,而公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占75.8%。这是根据新标准的,即公有制经济中包含了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如果按照旧有口径计算,那么非公有成分大约在32.9%,公有经济的比重大约为67.1%。很明显,在国民产出中,公有经济的比重还比较高,但在商品流通等竞争性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禁入较松的第三产业,公有经济的比重下降较快(见表1)。
由于GDP的所有制结构在统计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以工业生产的所有制结构为例,来分析近20年来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见表2)。
1.国有工业份额不断下降
1978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77.6%,1990年为54.6%,1999年为28.5%。20世纪80年代(以下均指20世纪)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而9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有所加快。
2.集体工业份额有所上升
由1978年的22.2%上升到1990年的35.6%和1999年的38.5%,平均每年上升0.8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增长,主要依托乡镇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导致的公有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同时也使公有经济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并且为进一步的产权改革铺平了道路。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外资和港澳台经济、以股份制为主的混合经济从无到有,尤其是90年代后,这一类型经济占有的份额明显上升,从1990年的9.8%上升到1999年的33%,年均递增2.5个百分点。
(二)资本投入的所有制结构
从资本金和资产角度分析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我们以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为例(见表 3)。1999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收资本占全国的比重为61.5%,集体经济比重为8.5%,两者之和为70%,占有全部工业资本金的2/3。而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资本金比重分别为7.6%、15.4%和12.4%,这三类经济的资本金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比重为35%。从资产结构来看,1999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金结构基本相同,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经济的资产比重分别为68.8%和9.0%。由于加上了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控股部分,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重被放大了。这说明了两点:(1)尽管我国经济日趋多元化,但公有经济仍然占有主导地位;(2)与产出相比较,公有经济占用的资产达77.8%,但提供的产值(1999年国有工业21.4%,集体工业18.3%,合计39.7%)相对较少,说明公有经济的要素生产率较非公有企业要低。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是私营企业,一方面是新建企业不断增加,同时集体企业改制后有一大部分转制为私营企业和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统计表明,至1999年底,我国登记的私营企业近150.1万家,私营企业投资者322.4万人,拥有注册资本近万亿元人民币,聘用员工2021.5万人。
(三)从业人员员的所有制结构
由于我国的官方统计资料中尚无按所有制结构分类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资产总值等统计数据,但有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数据。考虑到我国的乡村劳动者中既有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也有纯农业生产人员,还有大量兼业者。这里我们将农户经济作单独处理,既不列入集体经济,也不列入个体私营经济。从表4的数据,可大致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1.国有经济从业人员低速增长,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增长较快
1978—1999年,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7451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8572万人,增长15.0%,年均增长0.7%。而同期除农户经济外的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由4875万人增加到24504万人,增长了403%,年均增长19.2%。
2.集体经济从业人员增长较快,其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高速增长
全部集体经济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4875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4416万人,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9.3%。其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则由2827万人增长到12704万人,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高达16.7%,由于大批集体企业改制,乡镇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从1998年开始下降。
3.私营个体经济从无到有,并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
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善,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1990—1999年,城乡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由2285万人,增加到8263万人,增长了2.62倍,年均增长29.1%。
4.混合经济的从业人员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由1990年的154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825万人,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120.6%。
5.农户经济的从业人员缓慢增长
90年代中期后呈绝对下降趋势,1978—1985年,年均增长1.16%;1985—1990年,年均增长0.7%;1990—1995年,年均增长0.07%,1995—1999年,从业人员绝对数开始下降,4年间共减少263万人。
从就业增加量来看,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尤其是90年代以来,非公有经济单位已经成为吸收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比上年增加26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职工11613万人,比上年减少518万人。在城镇单位职工中,在岗职工人数11259万人,比上年减少515万人。可见,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市场化就业人员有9661万人,只占45%。若加上下岗职工,2000年城镇计划就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减少了1033万人,国有部门已不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从上述的产出结构、资产结构、就业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所有制改革上已取得了重大成就,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上升,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在多样化,各种混合制经济正不断壮大。这一变革的经济成果,一是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组织效率和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二是产出的增长有了多元化主体的推动,竞争更为激烈。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失衡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的结果、也是前提。1978年以来,我国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
(一)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变动
从三次产业所提供的GDP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正趋合理,但的比重过高。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从1978年的28.1:48.2:23.7,变化为1999年的17.7:49.3:33.0。第一产业的产出份额持续下降,21年间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平均每两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出持续份额上升,21年间上升了9.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的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但期间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从1981年—1991年,第二产业份额有过一段快速下降的时期,到1991年达到41.6%的最低份额,后来又重新回升。因此可以说,80年代的增长是三次产业平稳增长的结果,而在90年代的经济增长是由二、三产业的发展来支撑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并由此造成两大结果:(1)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机电、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家电等主要制造行业,从产量、技术到质量都已趋于成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达到极限,以往依赖工业的增长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格局会发生变化;(2)相对于其它产业,工业的发展是超前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工业的过度竞争和工业产品的供给过剩。从国民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来看,工业和建筑业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体,这说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但已进入中后期。
(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
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调整较慢,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而引发的低收入和低消费,成为制约工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从1978年到1999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从70.5:17.3:12.2变化到50.1:23.0:26.9,第一产业下降了20.4%,年均下降1%;第二产业上升了5.7%,年均上升0.25%;第三产业上升了14.7%,年均上升0.7%。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尽管22年间有2亿多农民转移出来,农业从业人员在整个90年代减少了近3000万,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是最低的。过去的21年,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部门,从业人员增加了近1.5亿。1999年,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35、2.14、1.23,同年,一、二、三产业的人均创造的GDP分别为4190元、23535元和13975元,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只相当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约1/6和1/3。如果在以后的10年中,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平均水平(比较劳动生产率为1),就意味着现有农业从业人员中的2/3,即23576万人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而且这还是一个静态的数字。但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可以再增加38000亿元的国民产出及相应的消费及投资需求。可见,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既任重道远,又极具潜力。
有了三次产业在GDP和从业人员方面的比例结构数据,就可以进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表5表明,20多年来,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在缩小,1978年,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第一产业的7倍和5倍,到1999年已下降到6倍和3倍。这说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正趋于合理。在90年代,农业产出的增长缓慢使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80年代的上升转为下降,而第三产业由于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在持续下降。
由于第三产业是90年代以来就业增加的主要部门,我们来分析其内部结构。表6表明,从1978年到1999年,增长较快的有通信、商贸餐饮、保险、服务等行业。由于各单位有正规在编职工和非正规职工的区别,大量的临时工被纳入其它行业,因此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能代表其就业吸纳能力。
(三)就业的城乡结构变动快于人口的城乡分布变动
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发展路径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缓慢。改革开放前的1952—1978年的26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2.5%上升到17.9%,年均上升0.02%;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的21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7.9%上升到30.9%,年均上升0.6%,有所加快。但至1999年,人口比重仍高出农业产出占整体的比重52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不仅严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严重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加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扭曲,更进一步造成产出与最终消费需求之间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