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语文学习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一语文学习重点

第1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一 语文 教法 高考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得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呢?

在逐渐熟悉新课改的理念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了在新一年的教学中,针对高一新生以及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对高一语文教学进行了探究。

在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当中,高一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很重要且很关键的阶段,高一一学年语文要完成必修一到必修四四本书的学习,这为高三的复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是积累储备知识的主要时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得要领,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成绩却不理想,学习信心受挫,从而造成学习兴趣降低,成绩的不断下滑。

1.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的不同点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繁多,课时量少,高考压力大,在课堂上,生动活泼、畅所欲言、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较多,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文字表达的方式较多,这也更符合高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在课外,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比比皆是,充分发挥了语文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出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技能密度大、难点多、要求高、坡度陡的特点。

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较单一,有许多内容"读读背背写写"即可完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识记的学习方法;而高中语文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转变到对课文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应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本学科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并学会知识的迁移,注意各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把过去的学会与现在的会学衔接起来。所以,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纷繁多样。

2.高一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的问题

2.1 不良的学习习惯

初中科目较少,课业负担较轻,语文学习的内容比较浅,能力要求层面较低,而高中科目较多,学习压力较大,语文学习更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积累,如果还是按初中的学习习惯,那想学好高中语文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2.2 学习态度不端正

很多同学进入高中以来还是把初中的学习态度带进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他们认为自己在初中的三年里并没有很用功刻苦,只是在初三的一年里才抓紧时间就很轻松的考上了高中,有的很可能还进了重点中学的快班,尖班,从而觉得高中也不过如此。因此也认为,高中也是这样的,高一高二也可以随便学习一下,根本用不着用功,也一样能有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再加上语文科目近年来不太受重视,特别是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更是对语文不屑一顾,认为语文嘛,随便学一学就可以考个一百多分。具有这样想法的同学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高考不同于中考,中考是过关性考试,而高考却是选拔性考试,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成千上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而能够脱颖而出的优秀人才却是少数的。如果一直抱有侥幸心理,想在高三时在发奋努力一两个月就能考上大学,那最终的结果将让你后悔终身。很多同学到了高三整体复习时,才发现自己很多知识都处于缺漏状态,这时候从头再来积累记忆,为时已晚。

2.3 学不得法

上课时,老师把每课的重点知识做了讲解并归纳总结,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对要点没有听到,笔记记了一本子,但是课下不去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方法只是记在了本子上而没有记载脑子里,做作业时也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背诵时,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还是按照初中的方法死记硬背,高中很多篇目较长的文言文,单凭死记硬背是很难完成的,久而久之,学习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拖欠越来越多,难题越积越多,解决起来的就越困难。

还有的上课不听讲,下来自己凭借参考书自学,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针对学生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我从高考语文试题的几类题型出发,对高一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3.古代诗文阅读

3.1 文言文阅读

高考新课标考试大纲中规定:高中阶段语文学习要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用法,要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这些知识如果等到高三总复习时再来归纳总结记忆,一是时间不允许,再者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记住和掌握。因此,我建议在高一教授文言文时,就要重点去强调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并作归纳总结,此时词汇积累量少且时间宽裕,能够及时的进行检测,反馈掌握情况,为高三的复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外,文言文翻译句子历年来都是失分较多的题型之一, 翻译句子的前提就是掌握重点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再者就是在翻译是要做到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初中的文言文大多内容浅显,没有太多难懂的文言实词、虚词,高中以来,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深度的加深。高中所学习的文言文难度就有所加大,程度有所加深,要扎实掌握这些实词、虚词,在高一刚开始学习文言文时就要严格执行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做到翻译句子时,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使学生脱离文言文翻译书,通过字组词,词连句,最后再根据上下文整理通顺的方法翻译文言文,通过高一高二的连续不断的训练,到高三复习时,学生面对课外文言文也就不再有惧怕和抵触心理。

3.2 古代诗歌鉴赏

新课标考试大纲要求古诗鉴赏包括以下两个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学生失分最多的题型,也是学生最害怕最难掌握的题型。失分的原因主要有:答题语言不规范,没有词语可用,不会使用专业术语;答题格式不符合要求,不分层次,没有分条缕析;读不懂诗歌,更不用说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了。

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就是诗歌学习,学生刚开始进入高中语文诗歌学习,那么就要从头抓起,从高一开始就学习规范答题,练习使用专业术语。经过三年的练习,积累,高考时使用专业术语,规范答题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4.语言文字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题我主要从正确使用成语和辨析修改病句两大方面来谈。

成语是语言宝库中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积淀,不断的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也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么多的成语,都到课业压力很重的高三去记忆,恐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从高一开始,就可以着手进行分类整理,例如可以从以下几类开始:

4.1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罪不容诛、文不加点、七月流火等

4.2 褒贬易混的成语:弹冠相庆、胸无城府、连篇累牍等

4.3 褒贬两用的成语:如虎添翼、粉墨登场、独善其身等

4.4 易重复运用的成语:水到渠成、生灵涂炭、三令五申等

4.5 有特定含义的成语:妙手回春、举案齐眉、首当其冲等

4.6 常见且易错的成语:差强人意、侧目而视、惨淡经营等

4.7 表示谦敬的成语:蓬荜生辉、忝列门墙、敬谢不敏等

许多老师也让学生在做知识的积累,但是学生到了要用时也还是没有记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分门别类,一味的抄写,查找,针对这一问题建议要将积累的知识进行分类,将同一类型的放在一起对比记忆,并且可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检测,加强记忆,日积月累,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

第2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一、“断层”现象产生的原因

我们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语文测试,发现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和写作表达这三块语文能力测试中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随即下发了《高一学生语文学习情况调查表》,借此了解初中语文教学情况,其中文言文教学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词类活用、特殊文言句,有的即便知道,也是靠死记硬背。学生如果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这些问题就会很容易理解,但初中教师很少提及语法,学生的疑问得不到解决,问题被带到高中,导致学生在学习高中文言文时遇到很多障碍。

后来我查阅初中语文新课标时发现:初中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直接导致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断层”现象。

从教学目标看,初中新课标的要求是“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高中则把“注重语文应用”和“培养审美和探究能力”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从教学要求看,初中语文新课标只要求学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学会欣赏和体验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语言,会借助工具书学习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和常用的修辞方法等。高中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文言文的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用法。

下面具体比较初高中各教学板块对阅读能力要求的不同。

先说现代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只要求学生能分清体裁,散文要把握文意,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议论文要把握抓住论点,找到论据,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说明文只要求学生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说明方法就行了。高中则要求鉴赏散文的语言和表现手法,探讨散文的情理;议论文要求学生既理清文章思路,筛选信息,又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明文要做到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概括说明。

再说文言文阅读教学,差距更大。初中阶段只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淡化基本语法和文言句式的教学;高中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课文并翻译关键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了解其思想倾向”。

从上述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延伸。高中语文教师应避免高一学生在学习过渡阶段产生的不适应甚至厌学现象,使学生实现初高中的平稳过渡,做到“无缝”衔接。

二、“无缝”衔接的措施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有很强的衔接意识。要改变“断层”现象,就要在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做好安排,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初中向高中过渡。

1.教学方法

教师要掌握学生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以便在此基础上精心备课,制订教学方案,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初高中语文教学要求的不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初三学过《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引入,既是对初中知识的复习,又可以勾起学生的熟悉感,还可以针对初高中教学要求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明白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这是一种很好的过渡与衔接。在比较阅读时要扩大比较范围:可以把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与质疑,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和《声声慢》;还可以用同类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与质疑,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时期“景物情”的特点和关系学习,分类比较总结,拓展延伸知识积累。

2.学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学生可参照相关讲解,对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和写作知识等进行整理搜集。其次,教会学生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积累式阅读法,教师应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的思想。最后,要做到“四多”,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一要“多看”,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多记”,记录和记忆相辅相成,增加知识储备;三要“多写”,高考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书写能力,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四要“多思”,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三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3.心理辅导

第3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高一语文;课堂教学;地位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将我对高一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进行小结,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双主”地位

教育是人施之于人以影响的互动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缺少任何一方的参与都不成为“教学”。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协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才能达到教学相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讨论―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最可行也最能体现“双主”地位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归纳课文中心思想、总结课文写作特点、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讨论,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主动、紧张地思考所讨论的中心问题,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由于高中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因此,课堂讨论不仅能训练学生主动思考、获取知识的能力,还能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获得答案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在讨论中有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现象,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防止讨论中出现的偏差,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现文者,披文入情。”课文本身也是情动辞发的产物。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内容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以情境教育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无声处”引起学生共鸣同识,使学生情感受到熏陶,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而且能增加了感染力。比如,在讲解《我的四季》时,可以以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年四季风景变幻的图片,并伴以优美的旁白,让学生切身感受春夏秋冬的周而复始、轮回不止。在这一过程中,既能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等健康的感情,又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并概括中心思想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可以说,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中心思想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指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表现中心思想的手法,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措施。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有抓线索、抓“文眼”等,比如《荷塘月色》一文,抓住“颇不宁静”这一文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就探出了作者思路,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跃然纸上。而《江南的冬景》中“明朗的情调”就是“文眼”,在一种明朗的氛围中,情和景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挚爱,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

四、精讲范文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课堂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中心环节,其关键是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语文课文的备课工作中,我认真研读课文,并做好工整详细的教案,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由于充分的准备和高度的投入,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课堂气氛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精讲范文的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中心思想、记住文章段落,而是通过讲解过程,使学生把握一种思维方式,把握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方法迁移到课外文章的阅读中去。

五、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知识的积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搞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组织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来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通过开展演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上讲台表演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等等。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六、抓好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在高中阶段,由于课业比较繁重,特别是理科学生在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语文水平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但是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利用课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理科班的语文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我把标准中推荐的阅读范文介绍给学生,并指导他们制订可行的读书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读名著,通过灵活的形式检查他们的阅读情况,以保证课外阅读得到切实的落实。通过课外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长学生的见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教学钻研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还将继续向其他优秀教师、有经验的前辈学习,注重教育科研,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从事的是一项良心工程,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升初;平稳过渡;衔接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一、《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教学设计要注意课型特点

一般来说,高中语文基本课型有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针对每一种课型,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关键靠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宜兴市高中学校在十年前就推广“讲学稿”,有的地方叫“讲学案”“助学案”,就是在上课时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学案。新授课的教学设计,要注重探究,在知识迁移的基础上,探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苏教版必修一《沁园春·长沙》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到词的上阕写景的特点。在这里设计一个师生讨论的教学环节,非常好。如同学之间讨论作者描写秋色时视角有哪些变化,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要逐渐适应高中语文课堂的特点。学生讨论写景特点,积极性很高,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争论。最后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老师选择每组同学代表发言,师生形成共识: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空,俯视鱼翔浅底。写景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完全可以供学生写景时模仿,提高学生写景的表达能力。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知识迁移。我认为,课堂参与是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符合学生心理、适合学生讨论的问题一定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课程改革不需要表面的轰轰烈烈,不需要做表面文章,要在讨论中给学生有益的启发,让学生在参与中产生心灵碰撞的火花,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暴露自己思维方式的特点,绝不是为讨论而讨论。

讲评课和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动。“主动”是课题的核心概念,课题组是这样界定“主动”的,即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包括主动参与和主动学习。例如高三每次的试卷讲评课,不一定需要语文老师每道题目都要精讲,语文老师根据试卷的得分情况,先做好统计分析每类题目的得分情况,然后选择错误比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2013届高三学生在备考时,我重点调整了作文教学的模式,对每次学生作文离题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让学生感悟到怎样分析材料才不会离题。学生每次考试后都主动研究材料作文的审题规律,然后总结归纳,我想,这就是达到了“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

二、《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教学设计要注意学生高度参与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学生比较厌恶写作文,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忽视学生参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要让学生高度参与语文学习。根据国内外文献研究情况,我比较赞同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1998年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有效教学就是学生高度参与的教学”。那么怎样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使学生高度参与呢?

多举行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去,宜兴市高二学生每学期都要到无锡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参与社会实践。有心的语文老师要借助这次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写出心得感受。这比平时空洞的作文要好得多,因为有真实的第一手素材,每个学生都参加,人人都有感悟,所以学生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材料信手拈来。我们宜兴市素有“陶的古都,茶的绿洲,洞的世界,竹的海洋”的美称,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观了善卷洞,亲手制作了紫砂壶,爬上了竹海,体验了采茶的过程。这些社会实践就是作文最好的素材。培养学生口语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要求学生坚持语文课前5分钟演讲。演讲内容必须自己写,全班学生轮流演讲,参与度广,演讲内容都是与高中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关。每周一节课外阅读课。让学生进图书馆或者电子阅览室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每个学生都热爱阅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如果阅读教学抓好了,何愁写作能力不能提高呢?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全体学生,激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

三、《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教学设计要注意无效的学与教

研究主动参与式课堂有效学与教中,有效的学与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指数。无效的学与教是针对有效学与教提出来的。怎样避免无效的学与教呢?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假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但是教学设计如果脱离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那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众所周知,江苏省高一、高二、高三的每次语文模拟考试,都必考诗歌鉴赏题。而恰恰诗歌鉴赏题又是得分率比较低的题目,很多教师为此苦恼。我校从整体上这样设计诗歌鉴赏的教学步骤的。高一阶段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在语文课堂上让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翻译课外古诗的大意。从最基础抓起。高二阶段让学生学会从哪些地方入手解答诗歌鉴赏题。高三阶段训练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循序渐进的诗歌鉴赏教学,也许速度比较慢,但是却是有效的。而一些学校从高一开始教师就训练学生怎样解答诗歌鉴赏题目,一直训练到高三,也是事倍功半。

第6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课程设置:个性化定制

适用范围:高考生

课程特色:考前精准预测,模拟高考演练,提升考生的迎战信心。

课程定位:高考物理提分课程

适用人群

1.想要短期内全面提高应试能力,掌握各种应试技巧的考生。

2.有基础但是缺乏自信心的考生。

课程特色

高考物理辅导培训由学大教育专家教师指导,结合各年真题分析,作出考前冲刺指导,让你高考物理复习高枕无忧,从容应对。

知识堂答疑

1、问同学,问老师,您在学习中的问题均可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提问;

2、可通过查看其它同学的提问,获得学科相关常见问题及答案;

3、也可获得专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通过问答互动,第一时间解决疑问。

海量学习资料

提供考试干货,经典练习题、备考资料、知识拓展资料、历年真题,应有尽有,让你的科目分数畅行无阻;

特色专项边学边练课程

练真题、做模拟、功专项、减量增效,针对性更强;及时巩固,注重复习效果提升;

解决方案

四步复习,按部就班,兴趣学习,不再偏科。

1、高分内功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2、一轮强化、初涉重点,稳扎稳打

3、在招点拨,题型介入,先人一步

4、二轮冲刺,决战难点,胜者为王

南通学大教育寒假辅导一对一咨询热线:400-001-9911转分机66233

【课程具体介绍】

学习目标

1、综合新课标大纲的要求强化课程,全面精讲高一语文必备知识点。

2、全面了解高一阶段的语文复习方法。

3、全面掌握语文学习技巧。

海量学习资料

提供考试干货,经典练习题、备考资料、知识拓展资料、历年真题,应有尽有,让你的科目分数畅行无阻

特色专项 边学边练课程

练真题、做模拟、功专项、减量增效,针对性更强;及时巩固,注重复习效果提升;

南通学大教育寒假辅导一对一咨询热线:400-001-9911转分机66233

解决方案

我们不是普通的课程,我们是解决方案。四步复习,按部就班,兴趣学习,不再偏科。

1、高分内功打好基础,厚积薄发

2、一轮强化、初涉重点,稳扎稳打

3、在招点拨,题型介入,先人一步

4、二轮冲刺,决战难点,胜者为王

为什么选择学大教育

南通学大教育寒假辅导一对一咨询热线:400-001-9911转分机66233

产品特色:

1 特别关注:网络课程+电话答疑+网络家教,全程十大专业辅导体系,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一对一的服务;

2 名师伴读:讲、例、练、看、听5位一体;

3 方法突破:夯实基础、双基固化、能力提升3级递进;

4 考点突破:精准揭示真题命题规律和趋势;

5 典例导思:独创解题思维模板;

6 讲练结合: 高清视频课程辅以经典同步试题;

7 状元辅导:名校状元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督促学期情况,根据学员时间、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10次辅导,每次讲解一小时,每个学科有不同的辅导老师,真正实现一对一的服务。

一对一辅导模式特色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模式是一个孩子一套教学方案,一个孩子一个教学团队。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辅导,补习薄弱的学科或知识点,有的放矢所以提分更快!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可以使孩子更加集中精神学习,掌握更优的学习方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更高,提分更多。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为孩子提供灵活的上课时间,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上课时间,学习更方便、更合理。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可以由孩子和家长挑选适合自己的、自己满意的老师,这样师生配合更默契,有助于更快提分。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注重每一个提分细节,全面助力孩子成绩提升;孩子随时可在学大辅导中心上自习课,并且可以得到各科辅导老师的答疑,各科老师 全程陪读,提分更快速。

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的每一个辅导团队的唯一目标都是帮助孩子快速成长,帮助孩子在考试中提分更多,学大每一个辅导团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决胜中、高考。

第7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对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的处理,新课程教材安排较以前的教材变化很大,每期有两本书,分必修一和必修二,从教材的容量上看要比老教材多得多,那么如何给学生上完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就成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高中语文教材,我觉得一定要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作出适合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的处理。对于教材中的课文,你只要把它当做课堂教学所要用的文本就可以了,既然是教学所需的文本,那么就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安排。

下面以高一语文上期为例,它包含必修一和必修二两本书共八个单元。我认为,高一学生文言文的功底相对较弱,因此教材中的文言文单元就应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具体在文言文单元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那些涉及文言知识相对较多的文章要详讲,而涉及文言知识较少的就可以略讲。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把《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作为文言重点篇目,讲解的时候按照相关的文言知识,如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逐一落实。其他的如必修一中的现代新诗单元则采用诗歌鉴赏的方法讲解,教会学生抓意象并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在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直到熟练背诵。必修一第三单元是现代文单元,这一单元主要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这些散文所描写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人和事。我在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透过文章对人和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同时看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如何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单元,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以三篇文章为文本,把它按照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出题形式改编成现代文阅读题,从而既让学生熟悉了解了课文,又训练了学生的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必修一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本单元主要是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主要介绍新闻的基本要素,并着重结合高考语言运用题,落实如何给新闻拟标题,拟新闻导语,概写一句话新闻等。

通过对教材的合理处理,我发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了,学生都能感觉到学习语文很实在,不空洞了,而且与过去相比时间上也较为宽裕,一学期教学内容虽多但并不感到紧张。

在教法上,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新形式。自主学习就是把简单的、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完成,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留在交流时进行合作共学。合作学习通常针对的是导学问题里有一点难度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的,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各组汇报交流、补充和教师的讲授进行。探究学习是为解决在上一个环节中较难理解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通过利用已经学习的知识来逐步探究和解决。

下面我以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其教法要求。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利用文言工具书,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较简单的文言基础知识。对学生自学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问题的提出可以通过学案导学,也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由教师分类整理,这样既可增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又有利于学生学习困惑的顺利解决,从而有效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甄别,选出那些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更有的放矢,才更能增强课堂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中只有师生思维反复碰撞才能折射出创造的火花,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说,这是教师形成教学特色的重要一环。

学生合作互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和引导,把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在自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分组落实,以知识竞答的形式,由一组同学提出问题,再由同学作答,其他学生作补充。这样既解决了课文中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小组讨论不能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往往课堂表面的热闹并不能掩饰教学内容的单薄,讨论要注意实效性。

探究释疑: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了解学情,明确学生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然后启发引导,把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总结方法,使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就文言知识,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涉及词类活用,就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本课中所有活用的知识点。涉及一词多义,就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相关例句加以归纳整理。同时在文章的内容分析上,可引导学生对烛之武这一人物进行分析,从烛之武的果敢、言辩、爱国等方面加以落实。也可以此材料为例引导学生话题作文的写作训练。当然,老师也可就这篇文章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讨论探究,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

第8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今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所涉语言文字运用题,在变革与探索中展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创造性与开放性,即便几成僵化固定的单项选择题,也频频出现令人耳目一新之处。在即将迈人大分时代的背景下,这种变化尤因“高考改革元年”而备受关注。

首先,注意古今勾连,展现了浓浓的中国情怀与人文精神。

语言文字应用题不约而同有一个共同的内容选择,即在母语的考查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是近年来的趋势,但以今年为最。北京《考试说明》样题曾明确提出“俗语、对联等传统文化内容进入考核范围”,而试卷7题22分的语言文字应用题涉及对联知识及运用、传统文化及礼仪的有4题,共计15分。

对联以有限的形式包孕无限的意趣,以固化的形态彰显丰厚的底蕴,蕴藏巨大的文化信息,有着强大的艺术生命,颇为各地高考命题所青睐,比如山东卷第18题。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沉淀,对联与传统节日的结合更是祖辈传承的丰厚遗产。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生活习俗的关注(春节的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的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与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品质。再看四川卷第20题:

请紧扣下面画横线句的观点,结合《论语》和《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继续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不少于60字。

“和”是中华文化精髓之一,不少名著都蕴含有尚和精神。____。

此题考查考生对名著蕴含的文化内涵及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的理解。传统文化中,以“和”为本的宇宙观、以“和”为善的伦理观、以“和”为美的艺术观,共同构成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中国人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此题不再停留在考生对名著的一般性了解,而是对名著更深切的理解感悟,并有对“和”这一传统价值观的体悟。有限的文字,固定的手法,确定的主题,体现了限制性和开放性的完美结合。

湖南卷第1、2题以客观选择题考查语音和语病,选择阐释“家风”语段。“家风”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符号,是一个族群的信仰,一直深嵌于儒家文化的内核。中国传统家风讲究耕读为本、诗礼传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简短的语段,简单的形式,却包孕丰厚的文化内涵,起润物无声之效,让人惊叹。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福建卷第16—18题涉及“惊蛰”的文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表征,也是滋养、哺育、影响一个民族的魂灵。高考指挥棒不仅影响考生,也引导社会,而语言文字应用题一如既往,甚至更为注重用蕴含浓浓中国味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材料为载体,既强调母语的学习又突出文化的传承,这是高考语文内容改革所传递的重要内容。

其次,引入时代源头活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今年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在去年的基础上加大了力度,而且与时代对接,与生活勾连,与社会相涉,与传统相关,涌现新形式新题型,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局面。请看全国大纲卷第18题:

下面是某影城招聘值班经理启事中的六项内容,请按性质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类,并为每类命名。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及团队合作精神。

②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③负责本部门运营区域设备设施的维护与利用。

④分析影城每月的运营状况。

⑤热爱影城工作,有影城管理的相关知识。

⑥协助运营经理管理影院日常工作。

“招聘”这个词现实中几乎每个家庭都无法避免。应用文考查,却不是常见意义上的应用文撰写,更不是习见的应用文指讹示错,而是就启事内容进行分类。这实际是考查文段的分析、理解、概括、整合能力,当读懂文段,清楚六项内容,便可合理切分。让人感兴趣的是,实用性的招聘启事改头换面后可以这样考查,新颖的形式,简单的分类,却独辟蹊径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再看天津卷第21题:

《枣香醉人》这篇文章引发我们对广受社会关注的“空巢老人”问题的思考,请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有微写作特色,微博火热,带动了微写作,网上“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影评”名目繁多。“微写作”正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也正影响着大众生活。此题所涉空巢老人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它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考题不避现实,勇于面对,显示儒家所倡导的担当意识。这则微写作是一道与时代洪流接轨,体现鲜明现实特征的好题。这种任务型实用写作由于有其鲜明的读者意识和真实的写作任务情境,特别能考查学生能否以公民姿态,就社会事务进行理性评说,也能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请看湖北卷第21题:

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

此题与传统文化对接,而且体现了现实实用性,答题应对《论语》有整体了解,同时要符合交流沟通需要,因此语言必须简练而不失明白晓畅,语段简明且有丰蕴内涵。

无论什么题型,无论什么内容,所有语言文字运用题都注意与时代潮流的对接,与现实生活的勾连,都置于当下语境中去审视与考查。全国大纲卷“招聘启事”着眼内容理解,落脚现实应用;天津卷“空巢老人”着眼生活现象,落脚现实关怀;湖北卷“印制书签”着眼传统内容,落脚现实交流。因而这些题不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鲜活的时代信息,同时由于注意变革,使题型更具多元化与灵活性、开放性与延展性,呈现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春天景象。

再次,注意与时俱进,体现了引领改革的时代精神。

能力考查是永恒的传统与不变的主题,高考试卷既要稳又要变,“稳”在于继承,保持试卷的连续性;“变”是适度创新,与时俱进。高考考查的应该是建立在学科知识上的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与能力。请看湖南卷第3、4题:

中国美术馆和台湾长流美术馆共同举办的“江山万里——张大千艺术展”今日与观众见面。走进中国美术馆五层展厅,迎面的青绿山水画《谷口人家》前站满了凝神观看的人。这青绿泼彩渲染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在展厅右侧,一幅《江山万里图》静静地面对着来来往往的人流。“__________”开阔的画面及其意境,向人们展示着笔墨点染间的艺术动力,也仿佛在诉说着画家眷恋故土的情怀。

3.下列选项中的“人家”与语段中加点词“人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B.小女子已许配了人家

C.你走了,教人家怎么办呢

D.诗书门第,勤俭人家

4.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欲因之梦昊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两道选择题设置基于同一语段,第3题考查实词理解,选项有古诗理解(“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文化教化(“诗书门第,勤俭人家”),题目有味道,有内涵,有思考空间。A项因有“鸡”出场,可见“人家”指“住户”,答案显得趣味盎然,这和许多省份几成僵化的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形成强烈的对比。第4题名句考查,诗句必须描绘开阔的画面和表达画家对故土的眷恋情怀,兼顾语段与语境,着眼应用。答案完全基于对八句诗的深切理解和对画家情怀的体悟,这是对单一名句默写、单纯名句记诵的一种突围,值得肯定。

福建卷第16~18题,基于同一背景材料“惊蛰”设置三题,16题为连贯题选择,17题为字形和语音考查,18题为语病修改,也一改以往语言基础知识零碎、单一、分散的方式,与北京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福建卷有选择、简答、修改等类型,形式更为多样。

江苏卷语言文字运用题型结构变化最大,前几年均为4题,前两题为字音字形、成语或病句的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题;今年则干脆放弃语音、字形、语病、标点考查,为此江苏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说了一段颇为耐人寻味的话:“延续多年的语知部分的字音字形,虽然只有6分,却占用了高考语文复习30%的时间。我们坚决去掉了这两道题,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一个导向,高考应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

语文学习是实践性和经验性的结合,学习中可以没有运用,但运用中一定有学习,因此实践性是检验语文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减少单纯的识记考查,着眼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自然是未来语文考查的重要方向。

最后,客观题的考查没有式微,进入了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北京卷1—4题是语言文字应用的单项选择题,只是语音考查、对联知识、词语选择,设题完全基于一个完整的语段,充分考虑语境中语言的应用性。它以一个共同的背景性材料为依托,使多项知识点考查具备一个非常真实的阅读环境与连贯的阅读体验,避免以前字形、语音、词语(包括成语)、语病、连贯等基础知识考查的单一化、碎片化、模式化、教条化,减轻学生思维无逻辑性跳跃的负担,提升了客观选择题测试质量和价值。这一变化使客观选择题这一相对僵化、固化的考查形式出现了可喜的革新,它契合温儒敏老师所说的“在同一个语境中去解决词语、名句填写、文学常识、内容理解辨析等问题”;湖南卷与之异曲同工;江苏卷则在另一维度上迈出了一大步,把漫画这一艺术形式变成客观题,使选择题在考查内容上有了全新的拓展,这又符合温儒敏老师所说的“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语言文字运用是一种基于语文基础知识的创造性活动,它的考查是以考生有限的知识结构储备为前提,运用选择、呈现、解说、沟通、交流、表达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关联考生几乎无限延展的思想感情、人文视野,从而彰显人的生命、自由和本质,因而这部分历来是考查的重点,也往往是改革活力最盛、改革实效最显的所在。

第9篇:高一语文学习重点范文

[摘 要]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包括课前准备和设计、课堂讲授以及课后总结反思三个主要环节。本文就如何撰写“教学后记”这一重要教学环节,从撰写“教学后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后记的内容、写作方式以及写作原则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教学后记;理论依据;内容

一、教学后记的意义:所谓教学后记,就是教师课后的反思活动。写好教学后记,将平时星星点点、形如散沙的启发和顿悟及时记录在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自然能够开拓教学思路,扩展视野,增长才干。另外,从教研的角度讲,长期的日积月累,可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选择有特色的经验和典型问题,进行总结、研究、创新,进行理论概括,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武装自己。二、教学后记的内容1、记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的实施及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态度需要时常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无感染,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思课堂中是否体现了公平、民主的教学理念,反思对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关注。【“教学后记”例一】授课时间:2009年9月1日 授课班级:09职高数控教学后记:今天,是我第一次走进09职高数控班为学生上第一堂语文课。课堂上,学生对分组比赛学习的学习方式觉得不可思议,同时对初中与中专语文学习的衔接存在一定时间的适应性,从他们疑惑与不解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分组比赛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以为然,他们对中专语文的学习充满着疑惧,他们更对我这个新老师满怀着怀疑。我的内心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尽快让他们适应过来、尽快让他们对分组学习充满积极性?怎样使他们充分利用语文的工具性为其他专业课服务?2、记教学得失(1)记教学中成功的做法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成功之处。课堂上引人入胜的导言、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突破、新颖精彩的教学方法,成功的临场发挥,直观教具的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运用以及配合本节教材补充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富有说服力的教学事例等等。这些做法,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得意”之作。【“教学后记”例二】授课时间:2009年11月20日 授课班级:09职高电子教学后记:【备注: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同课题借班上课比赛,在听了四位老师的课《群英会蒋干中计》(为避嫌,还没比赛的老师暂时不能听,我抽到的次序是第二个)】不论是在教材的把握、重难点的突出,还是语言的衔接上都比同事要略高一筹。但不可以沾沾自喜,从听课中还是很有收获的。(2)记教学中不足之处每节课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无论是设计好的导入由于偶突发事件的发生而没有很好地运用,或者身体的原因,还是学生的情绪、临场发挥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不可知的因素,同时因为没有比较而有可能自我感觉比较好,所以说,善于从自身找失败根源的人,是容易走上成功之路的。邀请同科教师或领导常听自己的课,帮助自己找原因,不失为有效途径。【“教学后记”例三】授课时间:2010年4月2日 授课班级:09职高电子教学后记:因为自以为是而出了点小状况:课前没有将电脑与投影仪设备进行调试好,导致今天开课的时间没有掌握好,拖了1分钟,虽然听课的老师对授课还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只是对时间的把握委婉地提出了意见与建议,但我知道那是一种礼貌,那是一种无法原谅与饶恕的错误。提醒自己平时要加强电脑操作能力及事前的准备工作。3、记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问题此包括学生对本节课兴趣如何,对教师教法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希望与要求等。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而且,学生提出的疑问往往是教师没有讲清楚或被忽略的问题。把学生在课堂上一些独特的见解和意外的生成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丰富自己的教学储备。【“教学后记”例四】授课时间:2010年4月6日 授课班级:09职高机电2教学后记:??今天在讲解《群英会蒋干中计》一课时,一个小小的细节被一位三国通学生当堂指出讲错了,当时很是尴尬,这就提醒自己今后千万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一定要认真审视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4、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所在通过与学生交谈或课堂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也可从学生作业、试卷中发现问题。教师及时收集记录,才能及时查漏补缺,及时予以补救。5、记学习心得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名教师的一些经验、学法指导和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体会记录下来,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横向比较,写入教学后记,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消化、吸收,也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三、教学后记的写作方式1.评点批注式,一堂课结束后,要对教案执行情况进行回顾。要言不繁地加以评点批注。2.实例分析式 ,即抓住典型教学片断实例分析得失,一般写在教案的最后部分。例如,对一堂课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等问题,从教育学、心理学的高度去分析自己的做法,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3.心得体会式,心得体会可以是一次课的一孔一得之见,也可在一章一节内容结束后,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误进行总结。四、教学后记的写作原则1、时效性原则课前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工作,不等于实际课堂效果。教案写得再周全,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教师只有在讲完课以后,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材处理是否恰当,学生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是否启而得法等,这些宝贵的东西在大脑中停留时间并不长,有时是稍纵即逝,如不及时记下来,就会白白付之东流。因此,应及时整理记录在案。2、精简性原则即简单扼要。教学后记不是长篇文章,也不是流水账,而是对该课的“实况”的回忆,对课堂上每一环节(如:教师的示范操作、讲课中的语言、操作要领的叙述、对学生的指导等等),通过表象,找出内在的规律,进行初步归纳和取舍,讲课中“成功”与“失败”扼要记录下来。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段。言简意赅。3、反馈性原则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蕴藏着大量的信息。教者灵活处理课堂各种教学信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智能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优化。同时,教者在课后应加强调查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材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教师应随时记下课堂及课后的教学信息反馈情况,并加以分析和研究,对提高教学效率大有裨益。4、教研性原则教学后记仅仅停留在“记”上是不够的,这不利于教师教研水平的真正提高,应该向更高层次拓展。通过积累,然后思考、分析、总结、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撰写有关的教研论文,为教学服务。教师只有在不断积累、总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水平才会不断长进,教研能力才会不断提高。5、坚持性原则《劝学》中讲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是靠一、二节课所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不断记录、归纳、和总结,并最终得到提高。为此,写好教学后记必须要有“驽马十驾”的恒心、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毅力,想起多少记多少,哪怕是三言两语,也来之不易,坚持不懈,必有收获。否则,一曝十寒便会功亏一篑。教学后记带给教师的是不断的反思,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它能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感悟,可以促使教师不至于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乏味的工作。

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方向是《提高对口单招高一语文晨读的有效性研究》。

作者简介:季惠(1975―),女,毕业于苏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教于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相关热门标签